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5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周書
 17 / 50
 30 段 3602 字
 216 种 364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列傳第九 周書 17 卷十七
[唐]令狐德棻 等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 18 卷十八 列傳第十→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周書 / 17 卷十七 列傳第九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大統元年[535] 3 保定四年[564] 1 建德二年[573] 1 大統三年[537] 1 永安二年[529] 1
地点 弘農 5 洛陽 5 沙苑 4 潼關 3 武川 3
人物 太祖 33 賀拔岳 5 趙貴 5 侯莫陳悅 5 醜奴 4
文官 開府儀同三司 9 儀同三司 7 侍中 4
武官 大都督 7 車騎大將軍 5 都督 4 柱國 3
其他 東魏 5 孝武西遷 4 薨 3
目錄
0
1
2
3
4
5
卷十七 列傳 第九
梁禦 若干惠 怡峰 劉亮 王德
梁禦 字善通,其先安定人也。後因官北邊,遂家於武川 ,改姓為紇豆陵氏。高祖 俟力提,從魏太
祖 征討,位至揚武將軍揚武將軍 、定陽侯 。
禦少好學,進趨詳雅。及長,更好弓馬。爾朱天光 西討,知禦有志略,引為左右,授宣威將軍宣威將軍 、都都
將將 。共平關右,除鎮西將軍鎮西將軍 、東益州刺史東益州刺史 、第一領民酋長,封白水縣伯 ,邑三百戶。轉征西將征西將
軍軍 、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
後從賀拔岳 鎮長安。及岳被害,禦與諸將同謀翊戴 太祖 。從征侯莫陳悅 ,遷武衛將軍武衛將軍 。太
祖 既平秦隴,方欲引兵東下,雍州刺史雍州刺史 賈顯持兩端,通使於齊神武。太祖 微知其意,以禦為大都大都
督督 、雍州刺史雍州刺史 ,領前軍先行。既與顯相見,因說顯曰:「魏室陵遲,天下鼎沸。高歡 志在凶逆,
梟夷非遠。宇文夏州 英姿不世,算略無方,方欲扶危定傾,匡復京洛。公不於此時建立功效,乃懷猶
豫,恐禍不旋踵矣。」顯即出迎太祖 ,禦遂入鎮雍州 。授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
大統元年[535],轉右衛將軍右衛將軍 ,進爵信都縣公 ,邑一千戶。尋授尚書右僕射尚書右僕射 。從太祖 復弘農 ,
破沙苑 ,加侍中侍中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進爵廣平郡公 ,增邑一千五百戶。出為東雍州刺史東雍州刺史 。為政
舉大綱 而已,民庶稱焉。四年,薨 於州。臨終唯以國步未康為恨,言不及家。贈太尉太尉 、尚書尚書
令令 、雍州刺史雍州刺史 ,諡曰武昭 。
作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號
號 武 主
名 武
武 武 文 主
武 文
名 词 主 名 武
主 文 主
武 文 名
地
主 地 武 文
武 主 文 主 地
地 文 文 主 文
名 葬 武
文 文 號
1 / 5
https://taolang.club/doc/136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子睿襲爵 。天和中,拜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以禦佐命有功,進蔣國公 。大象末,除益州 總管總管 ,加
授柱國柱國 。睿將之任,而王謙 舉兵,拒不受代。仍詔睿為行軍元帥行軍元帥 ,討謙,破之。進位上柱國上柱國 。
若干惠 字惠保,代郡 武川 人也。其先與魏氏俱起,以國為姓。父樹利周,從魏廣陽王 深征葛
榮 ,戰沒,贈冀州刺史冀州刺史 。
惠年弱冠,從爾朱榮 征伐 ,定河北,破元顥 ,以功拜中堅將軍中堅將軍 。復以別將別將 從賀拔岳 西征,
解岐州 圍,擒万俟醜奴 ,平水 洛,定隴右 ,每力戰有功。封北平縣男 ,邑二百戶。累遷鎮遠將鎮遠將
軍軍 、都督都督 、直寢直寢 、征西將軍征西將軍 、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及岳為侯莫陳悅 所害,惠與寇洛 、趙貴 等
同謀翊戴 太祖 。仍從平悅,拜直閤將軍直閤將軍 。
魏孝武西遷 ,除右衛將軍右衛將軍 、大都督大都督 ,進爵魏昌縣伯 ,邑五百戶。出為北華州刺史北華州刺史 ,加使持
節、驃騎將軍驃騎將軍 。大統初,拜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進爵為公,增邑五百戶。從擒竇泰 ,復弘農 ,破沙苑 ,
惠每先登陷陣。加侍中侍中 、開府 ,進爵長樂郡公 ,增邑通前二千二百戶。四年,魏文帝 東巡洛
陽 ,與齊神武戰於河橋 ,惠力戰破之,大收降卒。七年,遷中領軍中領軍 。
及高仲密舉北豫州 來附,太祖 帥師迎之。軍至洛陽 ,齊神武於邙山 將以邀我,太祖 乃徙輜
重 於瀍曲,夜勒兵襲之。及戰,惠為右軍 ,與中軍 大破之,逐北數里,虜其步卒。齊神武兵乃萃
於左軍,軍將軍將 趙貴 等與戰不利,諸軍因之並退。時會日暮,齊神武兵屢來攻惠,惠擊之,皆披靡。
至夜中,齊神武騎復來追惠,惠徐乃下馬,顧命廚人營食。食訖,謂左右曰:「長安死,此中死,異
乎?」乃建旗鳴角,收諸敗軍而還。齊神武追騎憚惠,疑有伏兵 ,不敢逼。至弘農 ,見太祖 ,陳
賊形勢,恨其垂成之功,覆於一簣,於是歔欷不能自勝。太祖 壯之。
尋拜秦州刺史秦州刺史 ,未及之部,遷司空司空 。惠性剛質,有勇力,容貌魁岸。善於撫御,將士莫不懷恩 ,
人思效節。十二年,東魏 將侯景 侵襄州 ,惠率兵擊走之。明年,景請內附,朝議欲收輯河南,令
惠以本官鎮魯陽 ,以為聲援。遇疾,薨 於軍。
惠於諸將年最少。早喪父,事母以孝聞。太祖 嘗造射堂新成 ,與諸將宴射。惠竊歎曰:「親老矣,
何時辦此乎?」太祖 聞之,即日徙堂於惠宅。其見重如此。及薨 ,太祖 為之流涕者久之。惠喪
至,又臨撫焉。贈本官,加秦州刺史秦州刺史 ,諡曰武烈 。子鳳嗣。
鳳字達摩,少沉深,有識度。大統末,襲父爵長樂郡公 ,尚太祖 女。魏廢帝 二年,授驃騎大將驃騎大將
軍軍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魏恭帝 三年,除左宮伯宮伯 。尋出為洛州刺史洛州刺史 。徵拜大馭大馭 中大夫中大夫 。保定四
年[564],追錄佐命之功,封鳳徐國公 ,增邑并前五千戶。建德二年[573],拜柱國柱國 。
怡峰 字景阜,遼西人也。本姓默台,因避難改焉。高祖 寬,燕遼西郡守遼西郡守 。魏道武時,率戶歸朝,
拜羽真,賜爵長 公。曾祖 文,冀州刺史冀州刺史 。
峰少從征役,以驍勇聞。永安中,假龍驤將軍龍驤將軍 ,為都將都將 ,從賀拔岳 討万俟醜奴 ,以功授給事給事
中中 、明威將軍明威將軍 ,轉征虜將軍征虜將軍 、都督都督 ,賜爵蒲陰縣男 。及岳被害,峰與趙貴 等同謀翊戴 太
祖 。進爵為伯。時原州刺史原州刺史 史歸猶為侯莫陳悅 守,太祖 令峰與侯莫陳崇 討擒之。
仕 文 主 地 武
武 名 武 武
名 地 地 主
名 文
名 军 名 武 武 名
地 名 地 地 主
武 武 武 武 文 名 名 名
词 主 武
事 武 武 主 文
武 文 名 地 地
文 衙 主 號
地 地 武
地 主 地 地 主
军 营 营
武 名
军 地 主
主
文 文 地
政 名 地
地 葬
主 名
主 葬 主
文 號
主 主 號
武 文 號 武 文 文 文
主 武
名 號 文
亲 文
武 武 名 名
文 武 武 武 主 名 词
主 文 名 主 名
2 / 5
https://taolang.club/doc/136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及齊神武與魏孝武帝 構隙,帝頻敕太祖 簡銳卒入衛京邑。太祖 乃令峰與都督都督 趙貴 等率輕騎赴洛
陽 。至潼關 ,值魏孝武西遷 ,峰即從太祖 拔回洛,復潼關 。拜安東將軍安東將軍 、華州刺史華州刺史 。尋轉大大
都督都督 。討曹泥有功,進爵華陽縣公 ,邑一千戶。大統三年[537],從太祖 破竇泰 於小關。還,拜散騎散騎
常侍常侍 、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又從復弘農 ,破沙苑 ,進爵樂陵郡公 。仍與元季海 、獨孤
信 復洛陽 。峰率奇兵至成皋 ,入其郛,收其戶口而還。東魏 遣行臺 任祥 率步騎萬餘攻潁川 ,
峰復以輕騎五百邀擊之,自是威名轉盛。加授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東魏 圍洛陽 ,峰與季海守金墉 。太
祖 至,圍解,即與東魏 戰於河橋 。時峰為左軍,不利,與李遠 先還,太祖 因此班師。詔原其罪。
拜東西北三夏州諸軍事州諸軍事 、夏州刺史夏州刺史 。後與于謹 討劉平伏,從解玉壁圍,平柏谷塢 ,並有功。涼州刺涼州刺
史史 宇文仲 和反,峰與于謹 討之。十五年,東魏 圍潁川 ,峰與趙貴 赴援。至南陽 ,遇疾卒,時
年五十。
峰沉毅有膽略,得士卒心,當時號為驍將。太祖 嗟悼者久之。贈華州刺史華州刺史 ,諡曰襄威 。
子昂嗣。官至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朝廷追錄峰功,封昂鄭國公 。昂弟光,少以峰勳,賜爵安平縣侯 ,
起家員外散騎常侍員外散騎常侍 ,累遷司土中大夫中大夫 、左武伯 ,出為汾、涇、豳三州刺史州刺史 ,加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
進爵龍河縣公 。光弟春,少知名,歷官吏部下大夫吏部下大夫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
劉亮 中山人也,本名道德。祖祐 連,魏蔚州刺史蔚州刺史 。父持真,鎮遠將軍鎮遠將軍 、領民酋長。魏大統中,以
亮著勳,追贈 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恆州刺史恆州刺史 。
亮少倜儻,有從橫計略,姿貌魁傑,見者憚之。普泰初,以都督都督 從賀拔岳 西征,解岐州 圍,擊侯
伏侯元進 、万俟道洛、万俟醜奴 、宿勤明達及諸賊,亮常先鋒 陷陣。以功拜大都督大都督 ,封廣興縣
子 ,邑五百戶。
侯莫陳悅 害岳,亮與諸將謀迎太祖 。悅平,悅之黨豳州刺史豳州刺史 孫定兒仍據州不下,涇、秦、靈等諸
州悉與定兒相應,眾至數萬,推定兒為主,以拒義師。太祖 令亮襲之。定兒以義兵 猶遠,未為之
備。亮乃將二十騎,先豎纛於近城高嶺 ,即馳入城中。定兒方置酒高會,卒見亮至,眾皆駭愕,莫知
所為。亮乃麾兵 斬定兒,縣首,號令賊黨。仍遙指城外纛,命二騎曰:「出追大軍。」賊黨忷懼,一
時降服。於是諸州群賊,皆即歸款。
及太祖 置十二軍,簡諸將以將之,亮領一軍。每征討,常與怡峰 俱為騎將騎將 。魏孝武西遷 ,以迎駕
功,除使持節、右光祿大夫右光祿大夫 、左大都督大都督 、南秦州刺史南秦州刺史 。大統元年[535],以復潼關 功,進位車騎大車騎大
將軍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改封饒陽縣伯 ,邑五百戶。尋加侍中侍中 。從擒竇泰 ,復弘農 及沙苑之役 ,
亮並力戰有功。遷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大都督大都督 ,進爵長廣郡公 ,邑通前二千戶。以母憂去職,居喪 毀
瘠。太祖 嗟其至性,每愛惜之。俄起復 本官。
亮以勇敢見知,為時名將,兼屢陳謀策,多合機宜。太祖 乃謂之曰:「卿文武兼資,即孤之孔明也。
」乃賜名亮,并賜姓 侯莫陳氏 。十年,出為東雍州刺史東雍州刺史 。為政清淨,百姓安之。在職三歲,卒於
州,時年四十。喪還京師,太祖 親臨之,泣而謂人曰:「股肱喪矣,腹心何寄!」令鴻臚卿鴻臚卿 監護
喪 事。追贈 太尉太尉 ,諡曰襄 ,配享太祖 廟庭。
子昶,尚太祖 女西河長公主 。大象中,位至柱國柱國 、秦靈二州總管州總管 。以亮功,封彭國公 ,邑五千
戶。昶弟靖,天水郡守天水郡守 。靖弟恭,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饒陽縣伯 。恭弟幹,上儀同三司上儀同三司 、褒中侯 。
號 主 主 武 名
地 地 事 主 地 武 文
武 主 主 名
文 武 文 地 地 主 名
名 地 地 政 衙 名 地
文 政 地 地
主 政 地 名 主
文 文 名 地
文 名 名 政 地 名 地
主 文 號
文 主 主
文 文 主 文 文
主 文 文
名 名 文 武
仕 武 文 文
武 名 地
名 名 营 武
主
名 主 文
主 军
地
军
主 名 武 事
文 武 文 地
武 文 主 文 名 地 事
文 武 主 礼
主 仕
主
礼 名 文
主 文
葬 仕 武 號 主
主 主 武 文 主
文 文 主 文 主
3 / 5
https://taolang.club/doc/136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 18 卷十八 列傳第十→目錄
26
27
28
29
王德字天恩 ,代郡 武川 人也。少善騎射,雖不經師訓 ,而以孝悌見稱。魏永安二年[529],從爾朱
榮 討元顥 ,攻河內,應募先登。以功除討夷將軍討夷將軍 ,進爵內官縣子 。又從賀拔岳 討万俟醜奴 ,平
之。別封深澤縣男 ,邑二百戶,加龍驤將軍龍驤將軍 、中散大夫中散大夫 。及侯莫陳悅 害岳,德與寇洛 等定議翊
戴 太祖 。加征西將軍征西將軍 、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平涼郡守平涼郡守 。德雖不知書 ,至於斷決處分,良吏無以過
也。涇州 所部五郡,而德常為最。
及魏孝武西遷 ,以奉迎功,進封下博縣伯 ,邑五百戶,行東雍州 事。在州未幾,百姓懷之。賜
姓 烏丸氏。大統元年[535],拜衛將軍衛將軍 、右光祿大夫右光祿大夫 ,進爵為公,增邑一千戶,加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儀儀
同三司同三司 、北雍州刺史北雍州刺史 。其後常從太祖 征伐 ,累有戰功。又從破齊神武於沙苑 ,加開府 、侍侍
中中 ,進爵河間郡公 ,增邑通前二千七百戶。先是河、渭間種羌屢叛,以德有威名,為夷民所附,
除河州刺史河州刺史 。德綏撫有方,群羌率服。十三年,授大都督大都督 、原靈顯三州五原蒲川 二鎮諸軍事諸軍事 。十
四年,除涇州刺史涇州刺史 。卒於州。諡曰獻 。
德性厚重廉慎,言行無擇。母年幾百歲,後德終。
子慶,小名公奴,性謹厚。官至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初德喪父,家貧無以葬,乃賣公奴并一女以營
葬 事。因遭兵亂,不復相知。及德在平涼始得之,遂名曰慶。
史臣曰:梁禦 等負將率之材,蘊驍銳之氣,遭逢喪亂 ,馳騖干戈,艱難險阻備嘗,而功名未立。及
殷憂啟聖,豫奉興王 ,參謀參謀 締構之初,宣力經綸之始,遂得連衡灌、酈,方駕張、徐,可謂遇其時
也。並中年即世,遠志未申,惜哉!惠、德本以果毅果毅 知名,而能率由孝道,難矣。圖史所歎,何以加
焉。勇者不必有仁,斯不然矣。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武 主 名 名
主 武 文 名 名
词 主 武 文 文 词
地
事 主 地
礼 武 文 武
文 文 主 军 地 衙
文 主
文 武 地 武
文 號
文
葬
名 词
主 武
文
4 / 5
https://taolang.club/doc/136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5 / 5
https://taolang.club/doc/136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隋書 43 卷四十三 列傳第八
隋書 43 卷四十三 列傳第八隋書 43 卷四十三 列傳第八
隋書 43 卷四十三 列傳第八helloiac
 
周書 30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
周書 30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周書 30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
周書 30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helloiac
 
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helloiac
 
南齊書 48 卷四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
南齊書 48 卷四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南齊書 48 卷四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
南齊書 48 卷四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helloiac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helloiac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helloiac
 
元史 196 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三 忠義四
元史 196 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三 忠義四元史 196 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三 忠義四
元史 196 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三 忠義四helloiac
 
周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
周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周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
周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helloiac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helloiac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helloiac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helloiac
 
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
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
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helloiac
 
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
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
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helloiac
 
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
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
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helloiac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helloiac
 
北齊書 40 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二
北齊書 40 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二北齊書 40 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二
北齊書 40 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二helloiac
 
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helloiac
 
漢書 084 卷七十一 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漢書 084 卷七十一 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漢書 084 卷七十一 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漢書 084 卷七十一 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helloiac
 
北齊書 18 卷十八 列传第十 孙腾 高隆之 司马子如
北齊書 18 卷十八 列传第十 孙腾 高隆之 司马子如北齊書 18 卷十八 列传第十 孙腾 高隆之 司马子如
北齊書 18 卷十八 列传第十 孙腾 高隆之 司马子如helloiac
 
北齊書 12 卷十二 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 孝昭六王 武成十二王
北齊書 12 卷十二 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 孝昭六王 武成十二王北齊書 12 卷十二 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 孝昭六王 武成十二王
北齊書 12 卷十二 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 孝昭六王 武成十二王helloiac
 

What's hot (20)

隋書 43 卷四十三 列傳第八
隋書 43 卷四十三 列傳第八隋書 43 卷四十三 列傳第八
隋書 43 卷四十三 列傳第八
 
周書 30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
周書 30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周書 30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
周書 30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
 
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南齊書 48 卷四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
南齊書 48 卷四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南齊書 48 卷四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
南齊書 48 卷四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元史 196 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三 忠義四
元史 196 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三 忠義四元史 196 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三 忠義四
元史 196 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三 忠義四
 
周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
周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周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
周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
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
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
 
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
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
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
 
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
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
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北齊書 40 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二
北齊書 40 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二北齊書 40 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二
北齊書 40 卷四十 列传第三十二
 
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漢書 084 卷七十一 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漢書 084 卷七十一 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漢書 084 卷七十一 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漢書 084 卷七十一 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北齊書 18 卷十八 列传第十 孙腾 高隆之 司马子如
北齊書 18 卷十八 列传第十 孙腾 高隆之 司马子如北齊書 18 卷十八 列传第十 孙腾 高隆之 司马子如
北齊書 18 卷十八 列传第十 孙腾 高隆之 司马子如
 
北齊書 12 卷十二 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 孝昭六王 武成十二王
北齊書 12 卷十二 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 孝昭六王 武成十二王北齊書 12 卷十二 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 孝昭六王 武成十二王
北齊書 12 卷十二 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 孝昭六王 武成十二王
 

Similar to 周書 17 卷十七 列傳第九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helloiac
 
舊唐書 184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
舊唐書 184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舊唐書 184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
舊唐書 184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helloiac
 
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helloiac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helloiac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helloiac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helloiac
 
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helloiac
 
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helloiac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helloiac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helloiac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helloiac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helloiac
 
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
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
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helloiac
 
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
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
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helloiac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helloiac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helloiac
 
魏書 049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
魏書 049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魏書 049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
魏書 049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helloiac
 
新唐書 175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
新唐書 175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新唐書 175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
新唐書 175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helloiac
 
隋書 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
隋書 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隋書 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
隋書 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helloiac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helloiac
 

Similar to 周書 17 卷十七 列傳第九 (20)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舊唐書 184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
舊唐書 184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舊唐書 184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
舊唐書 184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
 
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
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
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
 
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
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
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魏書 049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
魏書 049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魏書 049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
魏書 049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
 
新唐書 175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
新唐書 175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新唐書 175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
新唐書 175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
 
隋書 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
隋書 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隋書 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
隋書 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More from helloiac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helloiac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helloiac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helloiac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helloiac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helloiac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helloiac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周書 17 卷十七 列傳第九

  • 1. 文档信息  周書  17 / 50  30 段 3602 字  216 种 364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列傳第九 周書 17 卷十七 [唐]令狐德棻 等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 18 卷十八 列傳第十→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周書 / 17 卷十七 列傳第九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大統元年[535] 3 保定四年[564] 1 建德二年[573] 1 大統三年[537] 1 永安二年[529] 1 地点 弘農 5 洛陽 5 沙苑 4 潼關 3 武川 3 人物 太祖 33 賀拔岳 5 趙貴 5 侯莫陳悅 5 醜奴 4 文官 開府儀同三司 9 儀同三司 7 侍中 4 武官 大都督 7 車騎大將軍 5 都督 4 柱國 3 其他 東魏 5 孝武西遷 4 薨 3 目錄 0 1 2 3 4 5 卷十七 列傳 第九 梁禦 若干惠 怡峰 劉亮 王德 梁禦 字善通,其先安定人也。後因官北邊,遂家於武川 ,改姓為紇豆陵氏。高祖 俟力提,從魏太 祖 征討,位至揚武將軍揚武將軍 、定陽侯 。 禦少好學,進趨詳雅。及長,更好弓馬。爾朱天光 西討,知禦有志略,引為左右,授宣威將軍宣威將軍 、都都 將將 。共平關右,除鎮西將軍鎮西將軍 、東益州刺史東益州刺史 、第一領民酋長,封白水縣伯 ,邑三百戶。轉征西將征西將 軍軍 、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 後從賀拔岳 鎮長安。及岳被害,禦與諸將同謀翊戴 太祖 。從征侯莫陳悅 ,遷武衛將軍武衛將軍 。太 祖 既平秦隴,方欲引兵東下,雍州刺史雍州刺史 賈顯持兩端,通使於齊神武。太祖 微知其意,以禦為大都大都 督督 、雍州刺史雍州刺史 ,領前軍先行。既與顯相見,因說顯曰:「魏室陵遲,天下鼎沸。高歡 志在凶逆, 梟夷非遠。宇文夏州 英姿不世,算略無方,方欲扶危定傾,匡復京洛。公不於此時建立功效,乃懷猶 豫,恐禍不旋踵矣。」顯即出迎太祖 ,禦遂入鎮雍州 。授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 大統元年[535],轉右衛將軍右衛將軍 ,進爵信都縣公 ,邑一千戶。尋授尚書右僕射尚書右僕射 。從太祖 復弘農 , 破沙苑 ,加侍中侍中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進爵廣平郡公 ,增邑一千五百戶。出為東雍州刺史東雍州刺史 。為政 舉大綱 而已,民庶稱焉。四年,薨 於州。臨終唯以國步未康為恨,言不及家。贈太尉太尉 、尚書尚書 令令 、雍州刺史雍州刺史 ,諡曰武昭 。 作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號 號 武 主 名 武 武 武 文 主 武 文 名 词 主 名 武 主 文 主 武 文 名 地 主 地 武 文 武 主 文 主 地 地 文 文 主 文 名 葬 武 文 文 號 1 / 5 https://taolang.club/doc/136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子睿襲爵 。天和中,拜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以禦佐命有功,進蔣國公 。大象末,除益州 總管總管 ,加 授柱國柱國 。睿將之任,而王謙 舉兵,拒不受代。仍詔睿為行軍元帥行軍元帥 ,討謙,破之。進位上柱國上柱國 。 若干惠 字惠保,代郡 武川 人也。其先與魏氏俱起,以國為姓。父樹利周,從魏廣陽王 深征葛 榮 ,戰沒,贈冀州刺史冀州刺史 。 惠年弱冠,從爾朱榮 征伐 ,定河北,破元顥 ,以功拜中堅將軍中堅將軍 。復以別將別將 從賀拔岳 西征, 解岐州 圍,擒万俟醜奴 ,平水 洛,定隴右 ,每力戰有功。封北平縣男 ,邑二百戶。累遷鎮遠將鎮遠將 軍軍 、都督都督 、直寢直寢 、征西將軍征西將軍 、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及岳為侯莫陳悅 所害,惠與寇洛 、趙貴 等 同謀翊戴 太祖 。仍從平悅,拜直閤將軍直閤將軍 。 魏孝武西遷 ,除右衛將軍右衛將軍 、大都督大都督 ,進爵魏昌縣伯 ,邑五百戶。出為北華州刺史北華州刺史 ,加使持 節、驃騎將軍驃騎將軍 。大統初,拜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進爵為公,增邑五百戶。從擒竇泰 ,復弘農 ,破沙苑 , 惠每先登陷陣。加侍中侍中 、開府 ,進爵長樂郡公 ,增邑通前二千二百戶。四年,魏文帝 東巡洛 陽 ,與齊神武戰於河橋 ,惠力戰破之,大收降卒。七年,遷中領軍中領軍 。 及高仲密舉北豫州 來附,太祖 帥師迎之。軍至洛陽 ,齊神武於邙山 將以邀我,太祖 乃徙輜 重 於瀍曲,夜勒兵襲之。及戰,惠為右軍 ,與中軍 大破之,逐北數里,虜其步卒。齊神武兵乃萃 於左軍,軍將軍將 趙貴 等與戰不利,諸軍因之並退。時會日暮,齊神武兵屢來攻惠,惠擊之,皆披靡。 至夜中,齊神武騎復來追惠,惠徐乃下馬,顧命廚人營食。食訖,謂左右曰:「長安死,此中死,異 乎?」乃建旗鳴角,收諸敗軍而還。齊神武追騎憚惠,疑有伏兵 ,不敢逼。至弘農 ,見太祖 ,陳 賊形勢,恨其垂成之功,覆於一簣,於是歔欷不能自勝。太祖 壯之。 尋拜秦州刺史秦州刺史 ,未及之部,遷司空司空 。惠性剛質,有勇力,容貌魁岸。善於撫御,將士莫不懷恩 , 人思效節。十二年,東魏 將侯景 侵襄州 ,惠率兵擊走之。明年,景請內附,朝議欲收輯河南,令 惠以本官鎮魯陽 ,以為聲援。遇疾,薨 於軍。 惠於諸將年最少。早喪父,事母以孝聞。太祖 嘗造射堂新成 ,與諸將宴射。惠竊歎曰:「親老矣, 何時辦此乎?」太祖 聞之,即日徙堂於惠宅。其見重如此。及薨 ,太祖 為之流涕者久之。惠喪 至,又臨撫焉。贈本官,加秦州刺史秦州刺史 ,諡曰武烈 。子鳳嗣。 鳳字達摩,少沉深,有識度。大統末,襲父爵長樂郡公 ,尚太祖 女。魏廢帝 二年,授驃騎大將驃騎大將 軍軍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魏恭帝 三年,除左宮伯宮伯 。尋出為洛州刺史洛州刺史 。徵拜大馭大馭 中大夫中大夫 。保定四 年[564],追錄佐命之功,封鳳徐國公 ,增邑并前五千戶。建德二年[573],拜柱國柱國 。 怡峰 字景阜,遼西人也。本姓默台,因避難改焉。高祖 寬,燕遼西郡守遼西郡守 。魏道武時,率戶歸朝, 拜羽真,賜爵長 公。曾祖 文,冀州刺史冀州刺史 。 峰少從征役,以驍勇聞。永安中,假龍驤將軍龍驤將軍 ,為都將都將 ,從賀拔岳 討万俟醜奴 ,以功授給事給事 中中 、明威將軍明威將軍 ,轉征虜將軍征虜將軍 、都督都督 ,賜爵蒲陰縣男 。及岳被害,峰與趙貴 等同謀翊戴 太 祖 。進爵為伯。時原州刺史原州刺史 史歸猶為侯莫陳悅 守,太祖 令峰與侯莫陳崇 討擒之。 仕 文 主 地 武 武 名 武 武 名 地 地 主 名 文 名 军 名 武 武 名 地 名 地 地 主 武 武 武 武 文 名 名 名 词 主 武 事 武 武 主 文 武 文 名 地 地 文 衙 主 號 地 地 武 地 主 地 地 主 军 营 营 武 名 军 地 主 主 文 文 地 政 名 地 地 葬 主 名 主 葬 主 文 號 主 主 號 武 文 號 武 文 文 文 主 武 名 號 文 亲 文 武 武 名 名 文 武 武 武 主 名 词 主 文 名 主 名 2 / 5 https://taolang.club/doc/136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及齊神武與魏孝武帝 構隙,帝頻敕太祖 簡銳卒入衛京邑。太祖 乃令峰與都督都督 趙貴 等率輕騎赴洛 陽 。至潼關 ,值魏孝武西遷 ,峰即從太祖 拔回洛,復潼關 。拜安東將軍安東將軍 、華州刺史華州刺史 。尋轉大大 都督都督 。討曹泥有功,進爵華陽縣公 ,邑一千戶。大統三年[537],從太祖 破竇泰 於小關。還,拜散騎散騎 常侍常侍 、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又從復弘農 ,破沙苑 ,進爵樂陵郡公 。仍與元季海 、獨孤 信 復洛陽 。峰率奇兵至成皋 ,入其郛,收其戶口而還。東魏 遣行臺 任祥 率步騎萬餘攻潁川 , 峰復以輕騎五百邀擊之,自是威名轉盛。加授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東魏 圍洛陽 ,峰與季海守金墉 。太 祖 至,圍解,即與東魏 戰於河橋 。時峰為左軍,不利,與李遠 先還,太祖 因此班師。詔原其罪。 拜東西北三夏州諸軍事州諸軍事 、夏州刺史夏州刺史 。後與于謹 討劉平伏,從解玉壁圍,平柏谷塢 ,並有功。涼州刺涼州刺 史史 宇文仲 和反,峰與于謹 討之。十五年,東魏 圍潁川 ,峰與趙貴 赴援。至南陽 ,遇疾卒,時 年五十。 峰沉毅有膽略,得士卒心,當時號為驍將。太祖 嗟悼者久之。贈華州刺史華州刺史 ,諡曰襄威 。 子昂嗣。官至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朝廷追錄峰功,封昂鄭國公 。昂弟光,少以峰勳,賜爵安平縣侯 , 起家員外散騎常侍員外散騎常侍 ,累遷司土中大夫中大夫 、左武伯 ,出為汾、涇、豳三州刺史州刺史 ,加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 進爵龍河縣公 。光弟春,少知名,歷官吏部下大夫吏部下大夫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 劉亮 中山人也,本名道德。祖祐 連,魏蔚州刺史蔚州刺史 。父持真,鎮遠將軍鎮遠將軍 、領民酋長。魏大統中,以 亮著勳,追贈 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恆州刺史恆州刺史 。 亮少倜儻,有從橫計略,姿貌魁傑,見者憚之。普泰初,以都督都督 從賀拔岳 西征,解岐州 圍,擊侯 伏侯元進 、万俟道洛、万俟醜奴 、宿勤明達及諸賊,亮常先鋒 陷陣。以功拜大都督大都督 ,封廣興縣 子 ,邑五百戶。 侯莫陳悅 害岳,亮與諸將謀迎太祖 。悅平,悅之黨豳州刺史豳州刺史 孫定兒仍據州不下,涇、秦、靈等諸 州悉與定兒相應,眾至數萬,推定兒為主,以拒義師。太祖 令亮襲之。定兒以義兵 猶遠,未為之 備。亮乃將二十騎,先豎纛於近城高嶺 ,即馳入城中。定兒方置酒高會,卒見亮至,眾皆駭愕,莫知 所為。亮乃麾兵 斬定兒,縣首,號令賊黨。仍遙指城外纛,命二騎曰:「出追大軍。」賊黨忷懼,一 時降服。於是諸州群賊,皆即歸款。 及太祖 置十二軍,簡諸將以將之,亮領一軍。每征討,常與怡峰 俱為騎將騎將 。魏孝武西遷 ,以迎駕 功,除使持節、右光祿大夫右光祿大夫 、左大都督大都督 、南秦州刺史南秦州刺史 。大統元年[535],以復潼關 功,進位車騎大車騎大 將軍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改封饒陽縣伯 ,邑五百戶。尋加侍中侍中 。從擒竇泰 ,復弘農 及沙苑之役 , 亮並力戰有功。遷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大都督大都督 ,進爵長廣郡公 ,邑通前二千戶。以母憂去職,居喪 毀 瘠。太祖 嗟其至性,每愛惜之。俄起復 本官。 亮以勇敢見知,為時名將,兼屢陳謀策,多合機宜。太祖 乃謂之曰:「卿文武兼資,即孤之孔明也。 」乃賜名亮,并賜姓 侯莫陳氏 。十年,出為東雍州刺史東雍州刺史 。為政清淨,百姓安之。在職三歲,卒於 州,時年四十。喪還京師,太祖 親臨之,泣而謂人曰:「股肱喪矣,腹心何寄!」令鴻臚卿鴻臚卿 監護 喪 事。追贈 太尉太尉 ,諡曰襄 ,配享太祖 廟庭。 子昶,尚太祖 女西河長公主 。大象中,位至柱國柱國 、秦靈二州總管州總管 。以亮功,封彭國公 ,邑五千 戶。昶弟靖,天水郡守天水郡守 。靖弟恭,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饒陽縣伯 。恭弟幹,上儀同三司上儀同三司 、褒中侯 。 號 主 主 武 名 地 地 事 主 地 武 文 武 主 主 名 文 武 文 地 地 主 名 名 地 地 政 衙 名 地 文 政 地 地 主 政 地 名 主 文 文 名 地 文 名 名 政 地 名 地 主 文 號 文 主 主 文 文 主 文 文 主 文 文 名 名 文 武 仕 武 文 文 武 名 地 名 名 营 武 主 名 主 文 主 军 地 军 主 名 武 事 文 武 文 地 武 文 主 文 名 地 事 文 武 主 礼 主 仕 主 礼 名 文 主 文 葬 仕 武 號 主 主 主 武 文 主 文 文 主 文 主 3 / 5 https://taolang.club/doc/136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 18 卷十八 列傳第十→目錄 26 27 28 29 王德字天恩 ,代郡 武川 人也。少善騎射,雖不經師訓 ,而以孝悌見稱。魏永安二年[529],從爾朱 榮 討元顥 ,攻河內,應募先登。以功除討夷將軍討夷將軍 ,進爵內官縣子 。又從賀拔岳 討万俟醜奴 ,平 之。別封深澤縣男 ,邑二百戶,加龍驤將軍龍驤將軍 、中散大夫中散大夫 。及侯莫陳悅 害岳,德與寇洛 等定議翊 戴 太祖 。加征西將軍征西將軍 、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平涼郡守平涼郡守 。德雖不知書 ,至於斷決處分,良吏無以過 也。涇州 所部五郡,而德常為最。 及魏孝武西遷 ,以奉迎功,進封下博縣伯 ,邑五百戶,行東雍州 事。在州未幾,百姓懷之。賜 姓 烏丸氏。大統元年[535],拜衛將軍衛將軍 、右光祿大夫右光祿大夫 ,進爵為公,增邑一千戶,加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儀儀 同三司同三司 、北雍州刺史北雍州刺史 。其後常從太祖 征伐 ,累有戰功。又從破齊神武於沙苑 ,加開府 、侍侍 中中 ,進爵河間郡公 ,增邑通前二千七百戶。先是河、渭間種羌屢叛,以德有威名,為夷民所附, 除河州刺史河州刺史 。德綏撫有方,群羌率服。十三年,授大都督大都督 、原靈顯三州五原蒲川 二鎮諸軍事諸軍事 。十 四年,除涇州刺史涇州刺史 。卒於州。諡曰獻 。 德性厚重廉慎,言行無擇。母年幾百歲,後德終。 子慶,小名公奴,性謹厚。官至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初德喪父,家貧無以葬,乃賣公奴并一女以營 葬 事。因遭兵亂,不復相知。及德在平涼始得之,遂名曰慶。 史臣曰:梁禦 等負將率之材,蘊驍銳之氣,遭逢喪亂 ,馳騖干戈,艱難險阻備嘗,而功名未立。及 殷憂啟聖,豫奉興王 ,參謀參謀 締構之初,宣力經綸之始,遂得連衡灌、酈,方駕張、徐,可謂遇其時 也。並中年即世,遠志未申,惜哉!惠、德本以果毅果毅 知名,而能率由孝道,難矣。圖史所歎,何以加 焉。勇者不必有仁,斯不然矣。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武 主 名 名 主 武 文 名 名 词 主 武 文 文 词 地 事 主 地 礼 武 文 武 文 文 主 军 地 衙 文 主 文 武 地 武 文 號 文 葬 名 词 主 武 文 4 / 5 https://taolang.club/doc/136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5. 5 / 5 https://taolang.club/doc/136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