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6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史记
 123 / 130
 39 段 6627 字
 154 种 453 个标注
 简体中文
列传第六十三 大宛列传 史記 123
[西漢]司馬遷
←122 列传第六十二 酷吏列传 124 列传第六十四 游侠列传→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史記 / 123 列传第六十三 大宛列传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元朔六年[-123] 1 太初元年[-104] 1
地点 大宛 22 康居 17 安息 11 敦煌 8 身毒 6 盐泽 6 酒泉 5 河源 5
人物 单于 11 太子 8 贵人 7
文官 昆莫 21 大禄 4 北道 2
武官 贰师将军 5 校尉 4 骑士 3
其他 匈奴 40 大夏 28 乌孙 22 月氏 12 大月氏 9 汉军 6 成王 5 天马 5
目錄
0
1
2
3
4
5
大宛 列传
大宛 之迹,见自张骞 。张骞 ,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 降者,皆言匈奴 破月氏
王 ,以其头为饮器,月氏 遁逃而常怨仇匈奴 ,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 ,闻此言,因欲通使。
道必更匈奴 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与堂邑 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 。经匈奴 ,匈
奴 得之,传诣单于 。单于 留之,曰:「月氏 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
留骞十馀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 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 ,西走数十日至大宛 。大宛 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
骞,喜,问曰:「若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 ,而为匈奴 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
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 以为然,遣骞,为发导绎,抵康居 ,康居 传
致大月氏 。大月氏王 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 为王。既臣大夏 而居,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
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 至大夏 ,竟不能得月氏 要领。
留岁馀,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 所得。留岁馀,单于 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 自立,
国内乱 ,骞与胡妻 及堂邑 父俱亡归汉。汉拜骞为太中大夫太中大夫 ,堂邑 父为奉使君。
骞为人彊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 父故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馀人,去
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骞身所至者大宛 、大月氏 、大夏 、康居 ,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之。曰:
地 作
地 名 名 政 政
主 政 政 地
政 政 地 地 政
政 主 主 政
政 政 地 地
政 政
地 地 地
政 主 主 政
政 政 政
政 主 主
法 名 地 文 地
地
地 政 政 地
1 / 6
https://taolang.club/doc/18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大宛 在匈奴 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
血 ,其先天马 子也。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七十馀城,众可数十万。其兵弓矛骑射。其北则康
居 ,西则大月氏 ,西南则大夏 ,东北则乌孙 ,东则扜鰛、于窴。于窴之西,则水皆西流 ,注西
海 ;其东水东流 ,注盐泽 。盐泽 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 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国。而楼兰 、
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 。盐泽 去长安 可五千里。匈奴 右方居盐泽 以东,至陇西 长城 ,南接
羌,鬲汉道焉。
乌孙 在大宛 东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与匈奴 同俗。控弦者数万,敢战。故服匈奴 ,及盛,取
其羁属,不肯往朝会 焉。
康居 在大宛 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月氏 大同俗。控弦者八九万人。与大宛 邻国。国小,南羁
事月氏 ,东羁事匈奴 。
奄蔡 在康居 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康居 大同俗。控弦者十馀万。临大泽,无崖,盖乃北海 云。
大月氏 在大宛 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 北。其南则大夏 ,西则安息 ,北则康居 。行国也,随畜
移徙,与匈奴 同俗。控弦者可一二十万。故时彊,轻匈奴 ,及冒顿立,攻破月氏 ,至匈奴 老上单
于 ,杀月氏王 ,以其头为饮器。始月氏 居敦煌 、祁连间 ,及为匈奴 所败,乃远去,过宛,西
击大夏 而臣之,遂都妫水 北,为王庭。其馀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
安息 在大月氏 西可数千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蒲陶酒。城邑如大宛 。其属小大数百城,
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临妫水 ,有市,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或数千里。以银为钱,钱如其王
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画革旁行以为书记书记 。其西则条枝,北有奄蔡 、黎轩。
条枝在安息 西数千里,临西海 。暑湿。耕田,田稻。有大鸟,卵如甕。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
而安息 役属之,以为外国。国善眩。安息 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 、西王母 ,而未尝见。
大夏 在大宛 西南二千馀里妫水 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 同俗。无大长,往往城邑置小小
长长 。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 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 。大夏 民多,可百馀万。其都
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身毒 国。
骞曰:「臣在大夏 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
毒 。身毒 在大夏 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 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
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 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今身毒 国又居大夏 东南数千里,有蜀
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 ,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 所得;从蜀宜径,又无
寇。」天子既闻大宛 及大夏 、安息 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而兵弱,贵汉财
物;其北有大月氏 、康居 之属,兵彊,可以赂遗设利朝也。且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
译,致殊俗,威德遍於四海。天子欣然,以骞言为然,乃令骞因蜀犍为 发间使,四道并出:出駹,出
厓,出徙 ,出邛、僰,皆各行一二千里。其北方闭氐、筰,南方闭巂、昆明 。昆明 之属无君长,
善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可千馀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而蜀贾奸出物者或至焉,於
是汉以求大夏 道始通滇国 。初,汉欲通西南夷 ,费多,道不通,罢之。及张骞 言可以通大夏 ,
乃复事西南夷 。
骞以校尉校尉 从大将军大将军 击匈奴 ,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 。是岁元朔六年[-123]也。
其明年,骞为卫尉卫尉 ,与李将军俱出右北平 击匈奴 。匈奴 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後期当斩,赎
为庶人。是岁汉遣骠骑 破匈奴 西数万人,至祁连山 。其明年,浑邪王率其民降汉,而金城 、河
西 西并南山至盐泽 空无匈奴 。匈奴 时有候者到,而希矣。其後二年,汉击走单于 於幕北。
地 政
军 然
地 政 政 政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政
地 地 地 政 地 地 地
政 地 政 政
礼
地 地 政 地
政 政
地 地 地 地
政 地 地 政 地 地
政 政 政 政
主 主 政 地 地 政
政 地 政
地 政 地
地
文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名
政 地 地 地
文 政 政 政
地
政
地 地 政 政
政 地 政
政 政
地 政 地
政 地
地
地 地 地
政 政 政 名 政
政
武 武 政 主
文 地 政 政
地 政 地 地
地 地 政 政 主
2 / 6
https://taolang.club/doc/18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是後天子数问骞大夏 之属。骞既失侯,因言曰:「臣居匈奴 中,闻乌孙王 号昆莫昆莫 ,昆莫昆莫 之
父,匈奴 西边小国也。匈奴 攻杀其父,而昆莫昆莫 生弃於野。乌嗛肉蜚其上,狼往乳之。单于 怪以为
神,而收长之。及壮,使将兵,数有功,单于 复以其父之民予昆莫昆莫 ,令长守於西。昆莫昆莫 收养其
民,攻旁小邑,控弦数万,习攻战。单于 死,昆莫昆莫 乃率其众远徙,中立,不肯朝会 匈奴 。匈
奴 遣奇兵击,不胜,以为神而远之,因羁属之,不大攻。今单于 新困於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蛮
夷俗贪汉财物,今诚以此时而厚币赂乌孙 ,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
是断匈奴 右臂也。既连乌孙 ,自其西大夏 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中郎
将将 ,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使遗之他旁
国。
骞既至乌孙 ,乌孙王 昆莫昆莫 见汉使如单于 礼,骞大惭,知蛮夷贪,乃曰:「天子致赐,王不拜则还
赐。」昆莫昆莫 起拜赐,其他如故。骞谕使指曰:「乌孙 能东居浑邪地,则汉遣翁主 为昆莫昆莫 夫人。
」乌孙国 分,王老,而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 日久矣,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胡,不欲移
徙,王不能专制。骞不得其要领。昆莫昆莫 有十馀子,其中子曰大禄大禄 ,彊,善将众,将众别居万馀
骑。大禄大禄 兄为太子 ,太子 有子曰岑娶,而太子 蚤死。临死谓其父昆莫昆莫 曰:「必以岑娶为太
子 ,无令他人代之。」昆莫昆莫 哀而许之,卒以岑娶为太子 。大禄大禄 怒其不得代太子 也,乃收其诸昆
弟,将其众畔,谋攻岑娶及昆莫昆莫 。昆莫昆莫 老,常恐大禄大禄 杀岑娶,予岑娶万馀骑别居,而昆莫昆莫 有万馀
骑自备,国众分为三,而其大总取羁属昆莫昆莫 ,昆莫昆莫 亦以此不敢专约於骞。
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 、康居 、大月氏 、大夏 、安息 、身毒 、于窴、扜鰛及诸旁国。乌孙 发
导译送骞还,骞与乌孙 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
骞还到,拜为大行,列於九卿九卿 。岁馀,卒。
乌孙 使既见汉人众富厚,归报其国,其国乃益重汉。其後岁馀,骞所遣使通大夏 之属者皆颇与其人
俱来,於是西北国始通於汉矣。然张骞 凿空,其後使往者皆称博望侯 ,以为质於外国,外国由此信
之。
自博望侯 骞死後,匈奴 闻汉通乌孙 ,怒,欲击之。及汉使乌孙 ,若出其南,抵大宛 、大月
氏 相属,乌孙 乃恐,使使献马,原得尚汉女翁主 为昆弟。天子问群臣议计,皆曰「必先纳聘 ,然
後乃遣女」。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 从西北来」。得乌孙 马好,名曰「天马 」。及得大
宛 汗血马 ,益壮,更名乌孙 马曰「西极」,名大宛 马曰「天马 」云。而汉始筑令居以西,初
置酒泉郡 以通西 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 、奄蔡 、黎轩、条枝、身毒 国。而天子好宛马,使者相
望於道。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馀人,人所赍操大放博望侯 时。其後益习而衰少焉。汉率一
岁中使中使 多者十馀,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
是时汉既灭越,而蜀、西南夷 皆震,请吏入朝。於是置益州 、越巂 、牂柯 、沈黎 、汶山郡 ,
欲地接以前通大夏 。乃遣使柏始昌 、吕越人等岁十馀辈,出此初郡抵大夏 ,皆复闭昆明 ,为所
杀,夺币财,终莫能通至大夏 焉。於是汉发三辅罪人,因巴蜀 士数万人,遣两将军郭昌 、卫广等
往击昆明 之遮汉使者,斩首 虏数万人而去。其後遣使,昆明 复为寇,竟莫能得通。而北道北道 酒
泉 抵大夏 ,使者既多,而外国益厌汉币,不贵其物。
政 政 主 文 文
政 政 文 主
主 文 文
主 文 礼 政
政 主
政
政 政 政
武
政 主 文 主
文 政 主 文
政 政
文 文
文 主 主 主 文
主 文 主 文 主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地 地 政 政 地 地 政
政
文
政 政
名 主
主 政 政 政 地
政 政 主 礼
地 政 然
地 词 政 地 然
地 地 地 地 地
主
文
政 地 地 然 地 地
政 地 政 地
政 地 名
地 法 地 文
地 政
3 / 6
https://taolang.club/doc/18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24
25
26
27
28
29
30
自博望侯 开外国道以尊贵,其後从吏卒皆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天子为其绝远,非人所乐往,
听其言,予节,募吏民毋问所从来,为具备人众遣之,以广其道。来还不能毋侵盗币物,及使失指,天子
为其习之,辄覆案致重罪,以激怒令赎,复求使。使端无穷,而轻犯法。其吏卒亦辄复盛推外国所有,言
大者予节,言小者为副,故妄言无行之徒皆争效之。其使皆贫人子,私县官赍物,欲贱市以私其利外国。
外国亦厌汉使人人有言轻重,度汉兵远不能至,而禁其食物以苦汉使。汉使乏绝积怨,至相攻击。而楼
兰 、姑师小国耳,当空道,攻劫汉使王恢 等尤甚。而匈奴 奇兵时时遮击使西国者。使者争遍言外国
灾害,皆有城邑,兵弱易击。於是天子以故遣从骠侯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至匈河 水,欲以击胡,
胡皆去。其明年,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馀先至,虏楼兰王 ,遂破姑师。因举兵威以困乌孙 、大
宛 之属。还,封破奴为浞野侯 。王恢 数使,为楼兰 所苦,言天子,天子发兵令恢佐破奴击破之,封
恢为浩侯 。於是酒泉 列亭鄣至玉门 矣。
乌孙 以千匹马聘汉女,汉遣宗室女江都 翁主 往妻乌孙 ,乌孙王 昆莫昆莫 以为右夫人。匈奴 亦遣
女妻昆莫昆莫 ,昆莫昆莫 以为左夫人。昆莫昆莫 曰「我老」,乃令其孙岑娶妻翁主 。乌孙 多马,其富人至有
四五千匹马。
初,汉使至安息 ,安息王 令将二万骑迎於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
甚多。汉使还,而後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 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及宛西小国驩潜、大
益,宛东姑师、扞鰛、苏薤之属,皆随汉使献见天子。天子大悦。
而汉使穷河源 ,河源 出于窴,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 云。
是时上方数巡狩 海上,乃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览示汉富
厚焉。於是大觳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 ,令外国客遍观仓库 府藏之积,
见汉之广大,倾骇之。及加其眩者之工,而觳抵奇戏岁增变,甚盛益兴,自此始。
西北外国使,更来更去。宛以西,皆自以远,尚骄恣晏然,未可诎以礼羁縻 而使也。自乌孙 以西
至安息 ,以近匈奴 ,匈奴 困月氏 也,匈奴 使持单于 一信,则国国传送食,不敢留苦;及至汉
使,非出币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用。所以然者,远汉,而汉多财物,故必市乃得所欲,然以畏匈
奴 於汉使焉。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馀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
其实来,於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 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 、苜蓿
极望。自大宛 以西至安息 ,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珣,善市贾,争分
铢。俗贵女子,女子所言而丈夫 乃决正。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钱器。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
器。得汉黄白金,辄以为器,不用为币。
而汉使者往既多,其少从率多进熟 於天子,言曰:「宛有善马在贰师城 ,匿不肯与汉使。」天子既
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 善马。宛国饶汉物,相与谋曰:「汉
去我远,而盐水 中数败,出其北有胡寇,出其南乏水草。又且往往而绝邑,乏食者多。汉使数百人为
辈来,而常乏食,死者过半,是安能致大军乎?无柰我何。且贰师马,宛宝马也。」遂不肯予汉使。汉
使怒,妄言,椎金马而去。宛贵人 怒曰:「汉使至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遮攻杀汉使,取
其财物。於是天子大怒。诸尝使宛姚定汉等言宛兵弱,诚以汉兵不过三千人,彊弩射之,即尽虏破宛
矣。天子已尝使浞野侯攻楼兰 ,以七百骑先至,虏其王,以定汉等言为然,而欲侯宠姬李氏 ,拜李
广利 为贰师将军贰师将军 ,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期至贰师城 取善马,故号
「贰师将军贰师将军 」。赵始成为军正军正 ,故浩侯王恢 使导军,而李哆为校尉校尉 ,制军事军事 。是岁太初元年[-
104]也。而关东 蝗大起,蜚西至敦煌 。
主
政 名 政
地
主 政
地 主 名 政
主 地 地
政 地 主 政 主 文 政
文 文 文 主 政
地 主
然
地 地 地
礼
词 营
政 政
地 政 政 政 政 主
政
然 然
地 地
亲
礼 地
地
地
主
政 名
名 武 地
武 武 名 武 文
地 地
4 / 6
https://taolang.club/doc/18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31
32
33
34
35
36
贰师将军贰师将军 军既西过盐水 ,当道小国恐,各坚城守城守 ,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
则去。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饥罢。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所杀伤甚众。贰师将军贰师将军 与哆、始成
等计:「至郁成尚不能举,况至其王都乎?」引兵而还。往来二岁。还至敦煌 ,士不过什一二。使使上
书言:「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患饥。人少,不足以拔宛。原且罢兵 ,益发而复往。」天子闻
之,大怒,而使使遮玉门 ,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 。
其夏,汉亡浞野之兵二万馀於匈奴 。公卿及议者皆原罢击宛军,专力攻胡。天子已业诛宛,宛小国而
不能下,则大夏 之属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乌孙 、仑头易苦汉使矣,为外国笑。乃案言伐宛尤不
便者邓光 等,赦囚徒材官材官 ,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馀而出敦煌 者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
万,马三万馀匹,驴骡橐它以万数。多赍粮,兵弩甚设,天下骚动,传相奉伐宛,凡五十馀校尉校尉 。
宛王城 中无井,皆汲城 外流水,於是乃遣水工徙其城下水空以空其城。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
泉 、张掖 北,置居延 、休屠 以卫酒泉 ,而发天下七科適,及载Я给贰师。转车人车人 徒相连属
至敦煌 。而拜习马者二人为执驱校尉执驱校尉 ,备破宛择取其善马云。
於是贰师後复行,兵多,而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至仑头,仑头不下,攻数日,屠之。自此而
西,平行至宛城 ,汉兵到者三万人。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走入葆乘其城。贰师兵欲行攻郁
成,恐留行而令宛益生诈,乃先至宛,决其水源,移之,则宛固已忧困。围其城,攻之四十馀日,其外
城 坏,虏宛贵人 勇将煎靡。宛大恐,走入中城。宛贵人 相与谋曰:「汉所为攻宛,以王毋寡匿善
马而杀汉使。今杀王毋寡而出善马,汉兵宜解;即不解,乃力战而死,未晚也。」宛贵人 皆以为然,
共杀其王毋寡,持其头遣贵人 使贰师,约曰:「汉毋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汉军 食。即
不听,我尽杀善马,而康居 之救且至。至,我居内,康居 居外,与汉军 战。汉军 熟计之,何
从?」是时康居 候视汉兵,汉兵尚盛,不敢进。贰师与赵始成、李哆等计:「闻宛城 中新 得
秦 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所为来,诛首恶者毋寡。毋寡头已至,如此而不许解兵,则坚守,
而康居 候汉罢而来救宛,破汉军 必矣。」军吏皆以为然,许宛之约。宛乃出其善马,令汉自择之,
而多出食食给汉军 。汉军 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馀匹,而立宛贵人 之故待遇汉使善
者名昧蔡以为宛王,与盟而罢兵 。终不得入中城。乃罢而引归。
初,贰师起敦煌 西,以为人多,道上国不能食,乃分为数军,从南北道北道 。校尉校尉 王申生、故鸿胪鸿胪 壶
充国等千馀人,别到郁成。郁成城守城守 ,不肯给食其军。王申生去大军二百里,而轻之,责郁成。郁成
食不肯出,窥知申生军日少,晨用三千人攻,戮杀申生等,军破,数人脱亡,走贰师。贰师令搜粟都搜粟都
尉尉 上官桀往攻破郁成。郁成王 亡走康居 ,桀追至康居 。康居 闻汉已破宛,乃出郁成王 予桀,
桀令四骑士骑士 缚守诣大将军大将军 。四人相谓曰:「郁成王 汉国 所毒,今生将去,卒失大事。」欲杀,莫
敢先击。上邽 骑士骑士 赵弟最少,拔剑击之,斩郁成王 ,赍头。弟、桀等逐及大将军大将军 。
初,贰师後行,天子使使告乌孙 ,大发兵并力击宛。乌孙 发二千骑往,持两端,不肯前。贰师将贰师将
军军 之东,诸所过小国闻宛破,皆使其子弟从军入献,见天子,因以为质焉。贰师之伐宛也,而军军
正正 赵始成力战,功最多;及上官桀敢深入,李哆为谋计,军入玉门 者万馀人,军马千馀匹。贰师後
行,军非乏食,战死 不能多,而将吏贪,多不爱士卒,侵牟之,以此物故众。天子为万里而伐宛,不
录过,封广利 为海西侯 。又封身斩郁成王 者骑士骑士 赵弟为新畤侯。军正军正 赵始成为光禄大夫光禄大夫 ,上
官桀为少府少府 ,李哆为上党太守上党太守 。军官吏为九卿九卿 者三人,诸侯相诸侯相 、郡守郡守 、二千石者百馀人,千石
以下千馀人。奋行者官过其望,以適过行者皆绌其劳。士卒赐直四万金。伐宛再反,凡四岁而得罢焉。
汉已伐宛,立昧蔡为橡王而去#岁馀,宛贵人 以为昧蔡善谀,使我国遇侠,乃相与杀昧蔡,立毋寡昆
弟曰蝉封为宛王,而遣其子入质於汉。汉因使使赂赐以镇抚之。
武 地 文
武
地
军
地 地
政
政 政
名 武 地
武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文
地 武
地
地 主 主
主
主 军
地 地 军 军
地 地 地
地
地 军
军 军 主
军
地 文 武 文
文
武 號 地 地 地 號
武 武 號 政
地 武 號 武
政 政
武
武 地
葬
地 主 號 武 武 武
文 文 文 文 武
主
5 / 6
https://taolang.club/doc/18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122 列传第六十二 酷吏列传 124 列传第六十四 游侠列传→目錄
37
38
而汉发使十馀辈至宛西诸外国,求奇物,因风览以伐宛之威德。而敦煌 置酒泉 都尉都尉 ;西至盐水 ,往
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置使 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太史公太史公 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 。昆仑 其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
泉 、瑶池」。今自张骞 使大夏 之後也,穷河源 ,恶睹本纪所谓昆仑 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尚
书书 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 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大宛 之迹,元因博望 。始究河源 ,旋窥海上。条枝西入,天马 内向。葱岭 无尘,盐池 息浪。
旷哉绝域,往往亭障 。
地 地 武 地
文
文 词 地
地 名 政 地 地
文 作
地 地 地 然 地 地
军
6 / 6
https://taolang.club/doc/18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史記 087 列传第二十七 李斯列传
史記 087 列传第二十七 李斯列传史記 087 列传第二十七 李斯列传
史記 087 列传第二十七 李斯列传helloiac
 
新唐書 239 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
新唐書 239 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新唐書 239 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
新唐書 239 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helloiac
 
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helloiac
 
金史 129 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六十七
金史 129 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六十七金史 129 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六十七
金史 129 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六十七helloiac
 
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helloiac
 
漢書 065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漢書 065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漢書 065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漢書 065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helloiac
 
新唐書 186 卷一百八十 李德裕列傳第一百〇五
新唐書 186 卷一百八十 李德裕列傳第一百〇五新唐書 186 卷一百八十 李德裕列傳第一百〇五
新唐書 186 卷一百八十 李德裕列傳第一百〇五helloiac
 
新唐書 091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
新唐書 091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新唐書 091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
新唐書 091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helloiac
 
漢書 113 卷九十七上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
漢書 113 卷九十七上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漢書 113 卷九十七上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
漢書 113 卷九十七上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helloiac
 
新五代史 74 卷七十四 四夷附錄第三
新五代史 74 卷七十四 四夷附錄第三新五代史 74 卷七十四 四夷附錄第三
新五代史 74 卷七十四 四夷附錄第三helloiac
 
元史 167 卷一百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四
元史 167 卷一百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四元史 167 卷一百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四
元史 167 卷一百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四helloiac
 
漢書 056 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
漢書 056 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漢書 056 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
漢書 056 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helloiac
 
漢書 097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漢書 097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漢書 097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漢書 097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helloiac
 
漢書 045 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漢書 045 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漢書 045 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漢書 045 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helloiac
 
舊唐書 209 卷一百九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舊唐書 209 卷一百九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舊唐書 209 卷一百九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舊唐書 209 卷一百九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helloiac
 
明史 178 卷一百七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明史 178 卷一百七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明史 178 卷一百七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明史 178 卷一百七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helloiac
 
明史 294 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
明史 294 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明史 294 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
明史 294 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helloiac
 
史記 010 本纪第十 孝文本纪
史記 010 本纪第十 孝文本纪史記 010 本纪第十 孝文本纪
史記 010 本纪第十 孝文本纪helloiac
 
舊唐書 205 卷一百九十四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下 突厥下
舊唐書 205 卷一百九十四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下 突厥下舊唐書 205 卷一百九十四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下 突厥下
舊唐書 205 卷一百九十四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下 突厥下helloiac
 

What's hot (19)

史記 087 列传第二十七 李斯列传
史記 087 列传第二十七 李斯列传史記 087 列传第二十七 李斯列传
史記 087 列传第二十七 李斯列传
 
新唐書 239 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
新唐書 239 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新唐書 239 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
新唐書 239 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
 
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金史 129 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六十七
金史 129 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六十七金史 129 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六十七
金史 129 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六十七
 
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漢書 065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漢書 065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漢書 065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漢書 065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新唐書 186 卷一百八十 李德裕列傳第一百〇五
新唐書 186 卷一百八十 李德裕列傳第一百〇五新唐書 186 卷一百八十 李德裕列傳第一百〇五
新唐書 186 卷一百八十 李德裕列傳第一百〇五
 
新唐書 091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
新唐書 091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新唐書 091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
新唐書 091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
 
漢書 113 卷九十七上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
漢書 113 卷九十七上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漢書 113 卷九十七上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
漢書 113 卷九十七上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
 
新五代史 74 卷七十四 四夷附錄第三
新五代史 74 卷七十四 四夷附錄第三新五代史 74 卷七十四 四夷附錄第三
新五代史 74 卷七十四 四夷附錄第三
 
元史 167 卷一百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四
元史 167 卷一百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四元史 167 卷一百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四
元史 167 卷一百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四
 
漢書 056 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
漢書 056 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漢書 056 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
漢書 056 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
 
漢書 097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漢書 097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漢書 097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漢書 097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漢書 045 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漢書 045 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漢書 045 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漢書 045 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舊唐書 209 卷一百九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舊唐書 209 卷一百九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舊唐書 209 卷一百九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舊唐書 209 卷一百九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明史 178 卷一百七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明史 178 卷一百七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明史 178 卷一百七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明史 178 卷一百七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明史 294 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
明史 294 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明史 294 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
明史 294 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
 
史記 010 本纪第十 孝文本纪
史記 010 本纪第十 孝文本纪史記 010 本纪第十 孝文本纪
史記 010 本纪第十 孝文本纪
 
舊唐書 205 卷一百九十四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下 突厥下
舊唐書 205 卷一百九十四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下 突厥下舊唐書 205 卷一百九十四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下 突厥下
舊唐書 205 卷一百九十四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下 突厥下
 

Similar to 史記 123 列传第六十三 大宛列传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helloiac
 
漢書 002 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
漢書 002 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漢書 002 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
漢書 002 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helloiac
 
史記 116 列传第五十六 西南夷列传
史記 116 列传第五十六 西南夷列传史記 116 列传第五十六 西南夷列传
史記 116 列传第五十六 西南夷列传helloiac
 
漢書 083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漢書 083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漢書 083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漢書 083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helloiac
 
金史 119 卷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五十七
金史 119 卷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五十七金史 119 卷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五十七
金史 119 卷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五十七helloiac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helloiac
 
晉書 112 卷一百十三 載記第十三
晉書 112 卷一百十三 載記第十三晉書 112 卷一百十三 載記第十三
晉書 112 卷一百十三 載記第十三helloiac
 
漢書 104 卷九十 酷吏传第六十
漢書 104 卷九十 酷吏传第六十漢書 104 卷九十 酷吏传第六十
漢書 104 卷九十 酷吏传第六十helloiac
 
元史 149 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六
元史 149 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六元史 149 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六
元史 149 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六helloiac
 
元史 155 卷一百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二
元史 155 卷一百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二元史 155 卷一百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二
元史 155 卷一百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二helloiac
 
漢書 118 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漢書 118 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漢書 118 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漢書 118 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helloiac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helloiac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helloiac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helloiac
 
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
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
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helloiac
 
三國志 43 卷四十三 蜀書十三 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三國志 43 卷四十三 蜀書十三 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三國志 43 卷四十三 蜀書十三 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三國志 43 卷四十三 蜀書十三 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helloiac
 
史記 106 列传第四十六 吴王濞列传
史記 106 列传第四十六 吴王濞列传史記 106 列传第四十六 吴王濞列传
史記 106 列传第四十六 吴王濞列传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helloiac
 
漢書 063 卷五十二 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
漢書 063 卷五十二 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漢書 063 卷五十二 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
漢書 063 卷五十二 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helloiac
 
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
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
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helloiac
 

Similar to 史記 123 列传第六十三 大宛列传 (20)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漢書 002 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
漢書 002 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漢書 002 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
漢書 002 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
 
史記 116 列传第五十六 西南夷列传
史記 116 列传第五十六 西南夷列传史記 116 列传第五十六 西南夷列传
史記 116 列传第五十六 西南夷列传
 
漢書 083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漢書 083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漢書 083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漢書 083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金史 119 卷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五十七
金史 119 卷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五十七金史 119 卷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五十七
金史 119 卷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五十七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晉書 112 卷一百十三 載記第十三
晉書 112 卷一百十三 載記第十三晉書 112 卷一百十三 載記第十三
晉書 112 卷一百十三 載記第十三
 
漢書 104 卷九十 酷吏传第六十
漢書 104 卷九十 酷吏传第六十漢書 104 卷九十 酷吏传第六十
漢書 104 卷九十 酷吏传第六十
 
元史 149 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六
元史 149 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六元史 149 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六
元史 149 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六
 
元史 155 卷一百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二
元史 155 卷一百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二元史 155 卷一百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二
元史 155 卷一百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二
 
漢書 118 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漢書 118 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漢書 118 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漢書 118 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
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
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
 
三國志 43 卷四十三 蜀書十三 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三國志 43 卷四十三 蜀書十三 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三國志 43 卷四十三 蜀書十三 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三國志 43 卷四十三 蜀書十三 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史記 106 列传第四十六 吴王濞列传
史記 106 列传第四十六 吴王濞列传史記 106 列传第四十六 吴王濞列传
史記 106 列传第四十六 吴王濞列传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漢書 063 卷五十二 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
漢書 063 卷五十二 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漢書 063 卷五十二 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
漢書 063 卷五十二 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
 
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
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
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
 

More from helloiac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helloiac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helloiac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helloiac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helloiac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helloiac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helloiac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helloiac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史記 123 列传第六十三 大宛列传

  • 1. 文档信息  史记  123 / 130  39 段 6627 字  154 种 453 个标注  简体中文 列传第六十三 大宛列传 史記 123 [西漢]司馬遷 ←122 列传第六十二 酷吏列传 124 列传第六十四 游侠列传→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史記 / 123 列传第六十三 大宛列传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元朔六年[-123] 1 太初元年[-104] 1 地点 大宛 22 康居 17 安息 11 敦煌 8 身毒 6 盐泽 6 酒泉 5 河源 5 人物 单于 11 太子 8 贵人 7 文官 昆莫 21 大禄 4 北道 2 武官 贰师将军 5 校尉 4 骑士 3 其他 匈奴 40 大夏 28 乌孙 22 月氏 12 大月氏 9 汉军 6 成王 5 天马 5 目錄 0 1 2 3 4 5 大宛 列传 大宛 之迹,见自张骞 。张骞 ,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 降者,皆言匈奴 破月氏 王 ,以其头为饮器,月氏 遁逃而常怨仇匈奴 ,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 ,闻此言,因欲通使。 道必更匈奴 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与堂邑 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 。经匈奴 ,匈 奴 得之,传诣单于 。单于 留之,曰:「月氏 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 留骞十馀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 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 ,西走数十日至大宛 。大宛 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 骞,喜,问曰:「若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 ,而为匈奴 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导送我。 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 以为然,遣骞,为发导绎,抵康居 ,康居 传 致大月氏 。大月氏王 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 为王。既臣大夏 而居,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 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 至大夏 ,竟不能得月氏 要领。 留岁馀,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 所得。留岁馀,单于 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 自立, 国内乱 ,骞与胡妻 及堂邑 父俱亡归汉。汉拜骞为太中大夫太中大夫 ,堂邑 父为奉使君。 骞为人彊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堂邑 父故胡人,善射,穷急射禽兽给食。初,骞行时百馀人,去 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骞身所至者大宛 、大月氏 、大夏 、康居 ,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之。曰: 地 作 地 名 名 政 政 主 政 政 地 政 政 地 地 政 政 主 主 政 政 政 地 地 政 政 地 地 地 政 主 主 政 政 政 政 政 主 主 法 名 地 文 地 地 地 政 政 地 1 / 6 https://taolang.club/doc/18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大宛 在匈奴 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 血 ,其先天马 子也。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七十馀城,众可数十万。其兵弓矛骑射。其北则康 居 ,西则大月氏 ,西南则大夏 ,东北则乌孙 ,东则扜鰛、于窴。于窴之西,则水皆西流 ,注西 海 ;其东水东流 ,注盐泽 。盐泽 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 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国。而楼兰 、 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 。盐泽 去长安 可五千里。匈奴 右方居盐泽 以东,至陇西 长城 ,南接 羌,鬲汉道焉。 乌孙 在大宛 东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与匈奴 同俗。控弦者数万,敢战。故服匈奴 ,及盛,取 其羁属,不肯往朝会 焉。 康居 在大宛 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月氏 大同俗。控弦者八九万人。与大宛 邻国。国小,南羁 事月氏 ,东羁事匈奴 。 奄蔡 在康居 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康居 大同俗。控弦者十馀万。临大泽,无崖,盖乃北海 云。 大月氏 在大宛 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 北。其南则大夏 ,西则安息 ,北则康居 。行国也,随畜 移徙,与匈奴 同俗。控弦者可一二十万。故时彊,轻匈奴 ,及冒顿立,攻破月氏 ,至匈奴 老上单 于 ,杀月氏王 ,以其头为饮器。始月氏 居敦煌 、祁连间 ,及为匈奴 所败,乃远去,过宛,西 击大夏 而臣之,遂都妫水 北,为王庭。其馀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 安息 在大月氏 西可数千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蒲陶酒。城邑如大宛 。其属小大数百城, 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临妫水 ,有市,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或数千里。以银为钱,钱如其王 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画革旁行以为书记书记 。其西则条枝,北有奄蔡 、黎轩。 条枝在安息 西数千里,临西海 。暑湿。耕田,田稻。有大鸟,卵如甕。人众甚多,往往有小君长, 而安息 役属之,以为外国。国善眩。安息 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 、西王母 ,而未尝见。 大夏 在大宛 西南二千馀里妫水 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 同俗。无大长,往往城邑置小小 长长 。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 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 。大夏 民多,可百馀万。其都 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身毒 国。 骞曰:「臣在大夏 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 毒 。身毒 在大夏 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 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 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 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今身毒 国又居大夏 东南数千里,有蜀 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 ,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 所得;从蜀宜径,又无 寇。」天子既闻大宛 及大夏 、安息 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而兵弱,贵汉财 物;其北有大月氏 、康居 之属,兵彊,可以赂遗设利朝也。且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 译,致殊俗,威德遍於四海。天子欣然,以骞言为然,乃令骞因蜀犍为 发间使,四道并出:出駹,出 厓,出徙 ,出邛、僰,皆各行一二千里。其北方闭氐、筰,南方闭巂、昆明 。昆明 之属无君长, 善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可千馀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而蜀贾奸出物者或至焉,於 是汉以求大夏 道始通滇国 。初,汉欲通西南夷 ,费多,道不通,罢之。及张骞 言可以通大夏 , 乃复事西南夷 。 骞以校尉校尉 从大将军大将军 击匈奴 ,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 。是岁元朔六年[-123]也。 其明年,骞为卫尉卫尉 ,与李将军俱出右北平 击匈奴 。匈奴 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後期当斩,赎 为庶人。是岁汉遣骠骑 破匈奴 西数万人,至祁连山 。其明年,浑邪王率其民降汉,而金城 、河 西 西并南山至盐泽 空无匈奴 。匈奴 时有候者到,而希矣。其後二年,汉击走单于 於幕北。 地 政 军 然 地 政 政 政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政 地 地 地 政 地 地 地 政 地 政 政 礼 地 地 政 地 政 政 地 地 地 地 政 地 地 政 地 地 政 政 政 政 主 主 政 地 地 政 政 地 政 地 政 地 地 文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名 政 地 地 地 文 政 政 政 地 政 地 地 政 政 政 地 政 政 政 地 政 地 政 地 地 地 地 地 政 政 政 名 政 政 武 武 政 主 文 地 政 政 地 政 地 地 地 地 政 政 主 2 / 6 https://taolang.club/doc/18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是後天子数问骞大夏 之属。骞既失侯,因言曰:「臣居匈奴 中,闻乌孙王 号昆莫昆莫 ,昆莫昆莫 之 父,匈奴 西边小国也。匈奴 攻杀其父,而昆莫昆莫 生弃於野。乌嗛肉蜚其上,狼往乳之。单于 怪以为 神,而收长之。及壮,使将兵,数有功,单于 复以其父之民予昆莫昆莫 ,令长守於西。昆莫昆莫 收养其 民,攻旁小邑,控弦数万,习攻战。单于 死,昆莫昆莫 乃率其众远徙,中立,不肯朝会 匈奴 。匈 奴 遣奇兵击,不胜,以为神而远之,因羁属之,不大攻。今单于 新困於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蛮 夷俗贪汉财物,今诚以此时而厚币赂乌孙 ,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 是断匈奴 右臂也。既连乌孙 ,自其西大夏 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中郎 将将 ,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使遗之他旁 国。 骞既至乌孙 ,乌孙王 昆莫昆莫 见汉使如单于 礼,骞大惭,知蛮夷贪,乃曰:「天子致赐,王不拜则还 赐。」昆莫昆莫 起拜赐,其他如故。骞谕使指曰:「乌孙 能东居浑邪地,则汉遣翁主 为昆莫昆莫 夫人。 」乌孙国 分,王老,而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 日久矣,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胡,不欲移 徙,王不能专制。骞不得其要领。昆莫昆莫 有十馀子,其中子曰大禄大禄 ,彊,善将众,将众别居万馀 骑。大禄大禄 兄为太子 ,太子 有子曰岑娶,而太子 蚤死。临死谓其父昆莫昆莫 曰:「必以岑娶为太 子 ,无令他人代之。」昆莫昆莫 哀而许之,卒以岑娶为太子 。大禄大禄 怒其不得代太子 也,乃收其诸昆 弟,将其众畔,谋攻岑娶及昆莫昆莫 。昆莫昆莫 老,常恐大禄大禄 杀岑娶,予岑娶万馀骑别居,而昆莫昆莫 有万馀 骑自备,国众分为三,而其大总取羁属昆莫昆莫 ,昆莫昆莫 亦以此不敢专约於骞。 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 、康居 、大月氏 、大夏 、安息 、身毒 、于窴、扜鰛及诸旁国。乌孙 发 导译送骞还,骞与乌孙 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 骞还到,拜为大行,列於九卿九卿 。岁馀,卒。 乌孙 使既见汉人众富厚,归报其国,其国乃益重汉。其後岁馀,骞所遣使通大夏 之属者皆颇与其人 俱来,於是西北国始通於汉矣。然张骞 凿空,其後使往者皆称博望侯 ,以为质於外国,外国由此信 之。 自博望侯 骞死後,匈奴 闻汉通乌孙 ,怒,欲击之。及汉使乌孙 ,若出其南,抵大宛 、大月 氏 相属,乌孙 乃恐,使使献马,原得尚汉女翁主 为昆弟。天子问群臣议计,皆曰「必先纳聘 ,然 後乃遣女」。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 从西北来」。得乌孙 马好,名曰「天马 」。及得大 宛 汗血马 ,益壮,更名乌孙 马曰「西极」,名大宛 马曰「天马 」云。而汉始筑令居以西,初 置酒泉郡 以通西 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 、奄蔡 、黎轩、条枝、身毒 国。而天子好宛马,使者相 望於道。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馀人,人所赍操大放博望侯 时。其後益习而衰少焉。汉率一 岁中使中使 多者十馀,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 是时汉既灭越,而蜀、西南夷 皆震,请吏入朝。於是置益州 、越巂 、牂柯 、沈黎 、汶山郡 , 欲地接以前通大夏 。乃遣使柏始昌 、吕越人等岁十馀辈,出此初郡抵大夏 ,皆复闭昆明 ,为所 杀,夺币财,终莫能通至大夏 焉。於是汉发三辅罪人,因巴蜀 士数万人,遣两将军郭昌 、卫广等 往击昆明 之遮汉使者,斩首 虏数万人而去。其後遣使,昆明 复为寇,竟莫能得通。而北道北道 酒 泉 抵大夏 ,使者既多,而外国益厌汉币,不贵其物。 政 政 主 文 文 政 政 文 主 主 文 文 主 文 礼 政 政 主 政 政 政 政 武 政 主 文 主 文 政 主 文 政 政 文 文 文 主 主 主 文 主 文 主 文 主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地 地 政 政 地 地 政 政 文 政 政 名 主 主 政 政 政 地 政 政 主 礼 地 政 然 地 词 政 地 然 地 地 地 地 地 主 文 政 地 地 然 地 地 政 地 政 地 政 地 名 地 法 地 文 地 政 3 / 6 https://taolang.club/doc/18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24 25 26 27 28 29 30 自博望侯 开外国道以尊贵,其後从吏卒皆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天子为其绝远,非人所乐往, 听其言,予节,募吏民毋问所从来,为具备人众遣之,以广其道。来还不能毋侵盗币物,及使失指,天子 为其习之,辄覆案致重罪,以激怒令赎,复求使。使端无穷,而轻犯法。其吏卒亦辄复盛推外国所有,言 大者予节,言小者为副,故妄言无行之徒皆争效之。其使皆贫人子,私县官赍物,欲贱市以私其利外国。 外国亦厌汉使人人有言轻重,度汉兵远不能至,而禁其食物以苦汉使。汉使乏绝积怨,至相攻击。而楼 兰 、姑师小国耳,当空道,攻劫汉使王恢 等尤甚。而匈奴 奇兵时时遮击使西国者。使者争遍言外国 灾害,皆有城邑,兵弱易击。於是天子以故遣从骠侯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至匈河 水,欲以击胡, 胡皆去。其明年,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馀先至,虏楼兰王 ,遂破姑师。因举兵威以困乌孙 、大 宛 之属。还,封破奴为浞野侯 。王恢 数使,为楼兰 所苦,言天子,天子发兵令恢佐破奴击破之,封 恢为浩侯 。於是酒泉 列亭鄣至玉门 矣。 乌孙 以千匹马聘汉女,汉遣宗室女江都 翁主 往妻乌孙 ,乌孙王 昆莫昆莫 以为右夫人。匈奴 亦遣 女妻昆莫昆莫 ,昆莫昆莫 以为左夫人。昆莫昆莫 曰「我老」,乃令其孙岑娶妻翁主 。乌孙 多马,其富人至有 四五千匹马。 初,汉使至安息 ,安息王 令将二万骑迎於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 甚多。汉使还,而後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 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及宛西小国驩潜、大 益,宛东姑师、扞鰛、苏薤之属,皆随汉使献见天子。天子大悦。 而汉使穷河源 ,河源 出于窴,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 云。 是时上方数巡狩 海上,乃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帛以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览示汉富 厚焉。於是大觳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 ,令外国客遍观仓库 府藏之积, 见汉之广大,倾骇之。及加其眩者之工,而觳抵奇戏岁增变,甚盛益兴,自此始。 西北外国使,更来更去。宛以西,皆自以远,尚骄恣晏然,未可诎以礼羁縻 而使也。自乌孙 以西 至安息 ,以近匈奴 ,匈奴 困月氏 也,匈奴 使持单于 一信,则国国传送食,不敢留苦;及至汉 使,非出币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用。所以然者,远汉,而汉多财物,故必市乃得所欲,然以畏匈 奴 於汉使焉。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馀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 其实来,於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 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 、苜蓿 极望。自大宛 以西至安息 ,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珣,善市贾,争分 铢。俗贵女子,女子所言而丈夫 乃决正。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钱器。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 器。得汉黄白金,辄以为器,不用为币。 而汉使者往既多,其少从率多进熟 於天子,言曰:「宛有善马在贰师城 ,匿不肯与汉使。」天子既 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 善马。宛国饶汉物,相与谋曰:「汉 去我远,而盐水 中数败,出其北有胡寇,出其南乏水草。又且往往而绝邑,乏食者多。汉使数百人为 辈来,而常乏食,死者过半,是安能致大军乎?无柰我何。且贰师马,宛宝马也。」遂不肯予汉使。汉 使怒,妄言,椎金马而去。宛贵人 怒曰:「汉使至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遮攻杀汉使,取 其财物。於是天子大怒。诸尝使宛姚定汉等言宛兵弱,诚以汉兵不过三千人,彊弩射之,即尽虏破宛 矣。天子已尝使浞野侯攻楼兰 ,以七百骑先至,虏其王,以定汉等言为然,而欲侯宠姬李氏 ,拜李 广利 为贰师将军贰师将军 ,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期至贰师城 取善马,故号 「贰师将军贰师将军 」。赵始成为军正军正 ,故浩侯王恢 使导军,而李哆为校尉校尉 ,制军事军事 。是岁太初元年[- 104]也。而关东 蝗大起,蜚西至敦煌 。 主 政 名 政 地 主 政 地 主 名 政 主 地 地 政 地 主 政 主 文 政 文 文 文 主 政 地 主 然 地 地 地 礼 词 营 政 政 地 政 政 政 政 主 政 然 然 地 地 亲 礼 地 地 地 主 政 名 名 武 地 武 武 名 武 文 地 地 4 / 6 https://taolang.club/doc/18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5. 31 32 33 34 35 36 贰师将军贰师将军 军既西过盐水 ,当道小国恐,各坚城守城守 ,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 则去。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饥罢。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所杀伤甚众。贰师将军贰师将军 与哆、始成 等计:「至郁成尚不能举,况至其王都乎?」引兵而还。往来二岁。还至敦煌 ,士不过什一二。使使上 书言:「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患饥。人少,不足以拔宛。原且罢兵 ,益发而复往。」天子闻 之,大怒,而使使遮玉门 ,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 。 其夏,汉亡浞野之兵二万馀於匈奴 。公卿及议者皆原罢击宛军,专力攻胡。天子已业诛宛,宛小国而 不能下,则大夏 之属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乌孙 、仑头易苦汉使矣,为外国笑。乃案言伐宛尤不 便者邓光 等,赦囚徒材官材官 ,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馀而出敦煌 者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 万,马三万馀匹,驴骡橐它以万数。多赍粮,兵弩甚设,天下骚动,传相奉伐宛,凡五十馀校尉校尉 。 宛王城 中无井,皆汲城 外流水,於是乃遣水工徙其城下水空以空其城。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 泉 、张掖 北,置居延 、休屠 以卫酒泉 ,而发天下七科適,及载Я给贰师。转车人车人 徒相连属 至敦煌 。而拜习马者二人为执驱校尉执驱校尉 ,备破宛择取其善马云。 於是贰师後复行,兵多,而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至仑头,仑头不下,攻数日,屠之。自此而 西,平行至宛城 ,汉兵到者三万人。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走入葆乘其城。贰师兵欲行攻郁 成,恐留行而令宛益生诈,乃先至宛,决其水源,移之,则宛固已忧困。围其城,攻之四十馀日,其外 城 坏,虏宛贵人 勇将煎靡。宛大恐,走入中城。宛贵人 相与谋曰:「汉所为攻宛,以王毋寡匿善 马而杀汉使。今杀王毋寡而出善马,汉兵宜解;即不解,乃力战而死,未晚也。」宛贵人 皆以为然, 共杀其王毋寡,持其头遣贵人 使贰师,约曰:「汉毋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汉军 食。即 不听,我尽杀善马,而康居 之救且至。至,我居内,康居 居外,与汉军 战。汉军 熟计之,何 从?」是时康居 候视汉兵,汉兵尚盛,不敢进。贰师与赵始成、李哆等计:「闻宛城 中新 得 秦 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所为来,诛首恶者毋寡。毋寡头已至,如此而不许解兵,则坚守, 而康居 候汉罢而来救宛,破汉军 必矣。」军吏皆以为然,许宛之约。宛乃出其善马,令汉自择之, 而多出食食给汉军 。汉军 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馀匹,而立宛贵人 之故待遇汉使善 者名昧蔡以为宛王,与盟而罢兵 。终不得入中城。乃罢而引归。 初,贰师起敦煌 西,以为人多,道上国不能食,乃分为数军,从南北道北道 。校尉校尉 王申生、故鸿胪鸿胪 壶 充国等千馀人,别到郁成。郁成城守城守 ,不肯给食其军。王申生去大军二百里,而轻之,责郁成。郁成 食不肯出,窥知申生军日少,晨用三千人攻,戮杀申生等,军破,数人脱亡,走贰师。贰师令搜粟都搜粟都 尉尉 上官桀往攻破郁成。郁成王 亡走康居 ,桀追至康居 。康居 闻汉已破宛,乃出郁成王 予桀, 桀令四骑士骑士 缚守诣大将军大将军 。四人相谓曰:「郁成王 汉国 所毒,今生将去,卒失大事。」欲杀,莫 敢先击。上邽 骑士骑士 赵弟最少,拔剑击之,斩郁成王 ,赍头。弟、桀等逐及大将军大将军 。 初,贰师後行,天子使使告乌孙 ,大发兵并力击宛。乌孙 发二千骑往,持两端,不肯前。贰师将贰师将 军军 之东,诸所过小国闻宛破,皆使其子弟从军入献,见天子,因以为质焉。贰师之伐宛也,而军军 正正 赵始成力战,功最多;及上官桀敢深入,李哆为谋计,军入玉门 者万馀人,军马千馀匹。贰师後 行,军非乏食,战死 不能多,而将吏贪,多不爱士卒,侵牟之,以此物故众。天子为万里而伐宛,不 录过,封广利 为海西侯 。又封身斩郁成王 者骑士骑士 赵弟为新畤侯。军正军正 赵始成为光禄大夫光禄大夫 ,上 官桀为少府少府 ,李哆为上党太守上党太守 。军官吏为九卿九卿 者三人,诸侯相诸侯相 、郡守郡守 、二千石者百馀人,千石 以下千馀人。奋行者官过其望,以適过行者皆绌其劳。士卒赐直四万金。伐宛再反,凡四岁而得罢焉。 汉已伐宛,立昧蔡为橡王而去#岁馀,宛贵人 以为昧蔡善谀,使我国遇侠,乃相与杀昧蔡,立毋寡昆 弟曰蝉封为宛王,而遣其子入质於汉。汉因使使赂赐以镇抚之。 武 地 文 武 地 军 地 地 政 政 政 名 武 地 武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文 地 武 地 地 主 主 主 主 军 地 地 军 军 地 地 地 地 地 军 军 军 主 军 地 文 武 文 文 武 號 地 地 地 號 武 武 號 政 地 武 號 武 政 政 武 武 地 葬 地 主 號 武 武 武 文 文 文 文 武 主 5 / 6 https://taolang.club/doc/18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122 列传第六十二 酷吏列传 124 列传第六十四 游侠列传→目錄 37 38 而汉发使十馀辈至宛西诸外国,求奇物,因风览以伐宛之威德。而敦煌 置酒泉 都尉都尉 ;西至盐水 ,往 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置使 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太史公太史公 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 。昆仑 其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 泉 、瑶池」。今自张骞 使大夏 之後也,穷河源 ,恶睹本纪所谓昆仑 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尚 书书 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 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大宛 之迹,元因博望 。始究河源 ,旋窥海上。条枝西入,天马 内向。葱岭 无尘,盐池 息浪。 旷哉绝域,往往亭障 。 地 地 武 地 文 文 词 地 地 名 政 地 地 文 作 地 地 地 然 地 地 军 6 / 6 https://taolang.club/doc/18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