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6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三國志
 43 / 65
 28 段 5321 字
 235 种 341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蜀書十三 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三國志
43 卷四十三
[西晉]陳壽
←42 卷四十二 蜀書十二 44 卷四十四 蜀書十四→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三國志 / 43 卷四十三 蜀書十三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建興七年[229] 1 景初三年[239] 1 延熙二年[239] 1 建興元年[252] 1 延熙五年[242] 1
建興六年[228] 1 延熙元年[238] 1 建興五年[227] 1
地点 成都 6 旄牛 5 定莋 3 蜀郡 3
人物 高定 4 馬忠 4 黃權 4 張嶷 4 蔣琬 4 呂凱 3 諸葛瞻 3 劉璋 3
文官 丞相 9 太守 6 太傅 5 庲降都督 3
武官 大將軍 8 護軍 4 車騎將軍 2
其他 薨 3 立廟 2 謀反 1
目錄
0
1
2
3
卷四十三 蜀書十三 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黃權 字公衡,巴西閬中 人也。少為郡吏,州牧州牧 劉璋 召為主簿主簿 。時別駕別駕 張松 建議,宜迎先
主,使伐張魯 。權諫曰:「左將軍左將軍 有驍名,今請到,欲以部曲遇之,則不滿其心,欲以賓客禮待,
則一國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 之安,則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閉境,以待河清。」璋不聽,竟遣使迎先
主,出權為廣漢長。及先主襲取益州 ,將帥分下郡縣,郡縣望風景附,權閉城堅守,須劉璋 稽服,
乃詣降先主。先主假權偏將軍偏將軍 。及曹公破張魯 ,魯走入巴中,權進曰:「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
此為割蜀之股臂也。」於是先主以權為護軍護軍 ,率諸將迎魯。魯已還南鄭 ,北降曹公,然卒破杜
濩 、朴胡 ,殺夏侯淵 ,據漢中,皆權本謀也。
先主為漢中王,猶領益州牧益州牧 ,以權為治中從事中從事 。及稱尊號 ,將東伐吳,權諫曰:「吳人悍戰,又
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為後鎮。」先主不從,以權為鎮北將軍鎮北將軍 ,督江北
軍 以防魏師;先主自在江南。及吳將軍陸議乘流斷圍,南軍 敗績,先主引退。而道隔絕,權不得
還,故率將所領降于魏。有司執法,白收權妻 子。先主曰:「孤負黃權 ,權不負孤也。」待之如
初。
名 地 文 名 文 文 名
名 武
地
地 名
武 名
武 地
名 名 名
文 文 礼
武
军 军
名 名
1 / 6
https://taolang.club/doc/75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4
5
6
7
8
魏文帝 謂權曰:「君捨逆效順,欲追蹤陳、韓邪?」權對曰:「臣過受劉主殊遇,降吳不可,還蜀無
路,是以歸命。且敗軍之將,免死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文帝 善之,拜為鎮南將軍鎮南將軍 ,封育陽
侯 ,加侍中侍中 ,使之陪乘。蜀降人或云誅權妻 子,權知其虛言,未便發喪 ,後得審問,果如所言。及
先主薨 問至,魏群臣咸賀而權獨否。文帝 察權有局量,欲試驚之,遣左右詔權,未至之間,累催相
屬,馬使奔馳,交錯於道,官屬侍從莫不碎魄,而權舉止顏色自若。後領益州刺史益州刺史 ,徙占河南 。大將大將
軍軍 司馬宣王 深器之,問權曰:「蜀中有卿輩幾人?」權笑而答曰:「不圖明公見顧之重也!」宣王
與諸葛亮 書曰:「黃公衡 ,快士也,每坐起歎述足下,不去口實。」景初三年[239],蜀延熙二年[239],
權遷車騎將軍車騎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明年卒,諡曰景侯 。子邕嗣。邕無子,絕。
權留蜀子崇,為尚書郎尚書郎 ,隨衛將軍衛將軍 諸葛瞻 拒鄧艾 。到涪縣 ,瞻盤桓未進,崇屢勸瞻宜速行據
險,無令敵得入平地。瞻猶與未納,崇至于流涕。會艾長驅而前,瞻卻戰至綿竹,崇帥厲軍士,期於必
死,臨陳見殺。
李恢 字德昂,建寧俞元人也。仕郡督郵督郵 ,姑夫爨習 為建伶令建伶令 ,有違犯之事,恢坐習免官 。太太
守守 董和 以習方土大姓,寢而不許。後貢恢于州,涉道未至,聞先主自葭萌 還攻劉璋 。恢知璋之必
敗,先主必成,乃託名郡使,北詣先主,遇於綿竹。先主嘉之,從至雒城,遣恢至漢中交好馬超 ,超
遂從命。成都 既定,先主領益州牧益州牧 ,以恢為功曹書佐功曹書佐 主簿主簿 。後為亡虜所誣,引恢謀反 ,有司執
送,先主明其不然,更遷恢為別駕別駕 從事從事 。章武 元年,庲降都督庲降都督 鄧方 卒,先主問恢:「誰可代
者?」恢對曰:「人之才能,各有長短,故孔子曰『其使人也器之』。且夫明主在上,則臣下盡情,是
以先零之役,趙充國 曰『莫若老臣』。臣竊不自揆,惟陛下察之。」先主笑曰:「孤之本意,亦已在
卿矣。」遂以恢為庲降都督庲降都督 ,使持節領交州 剌史,住平夷縣 。
先主薨 ,高定 恣睢於越嶲,雍闓 跋扈於建寧,朱褒 反叛於牂牁。丞相丞相 亮南征,先由越嶲,而恢
案道向建寧。諸縣大相糾合,圍恢軍於昆明 。時恢眾少敵倍,又未得亮聲息,紿謂南人曰:「官軍糧
盡,欲規退還,吾中間久斥鄉里,乃今得旋,不能復北,欲還與汝等同計謀,故以誠相告。」南人信
之,故圍守怠緩。於是恢出擊,大破之,追奔 逐北,南至槃江,東接牂牁,與亮聲勢相連。南土平
定,恢軍功居多,封漢興亭侯 ,加安漢將軍安漢將軍 。後軍還,南夷復叛,殺害守將。恢身往撲討,鉏盡惡
類,徙其豪帥于成都 ,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于時費用不乏。
建興七年[229],以交州 屬吳,解恢刺史刺史 。更領建寧太守建寧太守 ,以還居本郡。徙居漢中,九年卒。子遺
嗣。恢弟子 球,羽林羽林 右部督右部督 ,隨諸葛瞻 拒鄧艾 ,臨陳授命,死于綿竹。
主
主 武
主 文 名 葬
葬 主
文 地
武 名
名 名
武 武 號
文 武 名 名 地
名 文 名 文 仕
文 名 地 名
名
地 文 文 文 法
文 文 地 文 名
名
文 地 地
葬 名 名 名 文
政
军
主 武
地
地 文 文
亲 武 武 名 名
2 / 6
https://taolang.club/doc/75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9
10
11
12
13
呂凱 字季平、永昌不韋人也。仕郡五官掾五官掾 功曹功曹 。時雍闓 等聞先主薨 於永安 ,驕黠滋甚。都都
護護 李嚴 與闓書六紙,解喻利害,闓但答一紙曰:「蓋聞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
三,是以遠人惶惑,不知所歸也。」其桀慢如此。闓又降於吳,吳遙署闓為永昌太守永昌太守 。永昌既在益州
郡 之西,道路壅塞,與蜀隔絕,而郡太守郡太守 改易,凱與府丞府丞 蜀郡 王伉 帥厲吏民,閉境拒闓。闓數移
檄永昌,稱說云云。凱答檄曰:「天降喪亂 ,奸雄乘釁,天下切齒,萬國悲悼,臣妾大小,莫不思竭筋
力,肝腦塗地,以除國難。伏惟將軍世受漢恩,以為當躬聚黨眾,率先啟行,上以報國家,下不負先人,
書功竹帛,遺名千載。何期臣僕吳越 ,背本就末乎?昔舜勤民事,隕于蒼梧,書籍嘉之,流聲無
窮。崩 于江浦 ,何足可悲!文、武受命,成王 乃平。先帝 龍興,海內望風,宰臣聰睿,自天降康。
而將軍不睹盛衰之紀,成敗之符,譬如野火在原,蹈履河冰,火滅冰泮,將何所依附?曩者將軍先君雍
侯,造怨而封,竇融知興,歸志世祖 ,皆流名後葉,世歌其美。今諸葛丞相丞相 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
遺託孤,翊贊季興,與眾無忌,錄功忘瑕。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土何足宰哉!
蓋聞楚國 不恭,齊桓是責,夫差僭號,晉人不長,況臣於非主,誰肯歸之邪?竊惟古義,臣無越境之
交,是以前後有來無往。重承告示,發憤忘食,故略陳所懷,惟將軍察焉。」凱威恩內著,為郡中所信,
故能全其節。
及丞相丞相 亮南征討闓,既發在道,而闓已為高定 部曲所殺。亮至南,上表 曰:「永昌郡吏永昌郡吏 呂
凱 、府丞府丞 王伉 等,執忠絕域,十有餘年,雍闓 、高定 偪其東北,而凱等守義不與交通。臣不意
永昌風俗敦直乃爾!」以凱為雲南太守雲南太守 ,封陽 遷亭侯。會為叛夷所害,子祥嗣。而王伉 亦封亭
侯,為永昌太守永昌太守 。
馬忠 字德信,巴西閬中 人也。少養外家,姓狐,名篤,後乃復姓,改名忠。為郡吏,建安末舉孝孝
廉廉 ,除漢昌長漢昌長 。先主東征,敗績猇亭,巴西太守巴西太守 閻芝發諸縣兵五千人以補遺闕,遣忠送往。先主
已還永安 ,見忠與語,謂尚書令尚書令 劉巴 曰:「雖亡黃權 ,復得狐篤 ,此為世不乏賢也。」建興
元年[252],丞相丞相 亮開府,以忠為門下督門下督 。三年,亮入南,拜忠牂牁太守牂牁太守 。郡丞朱褒 反。叛亂之
後,忠撫育卹理,甚有威惠。八年,召為丞相丞相 參軍,副長史長史 蔣琬 署留府事。又領州治中從事中從事 。明
年,亮出祁山 ,忠詣亮所,經營戎事。軍還,督將軍張嶷 等討汶山郡 叛羌。十一年,南夷豪帥劉
冑反,擾亂諸郡。徵庲降都督庲降都督 張翼 還,以忠代翼。忠遂斬冑,平南土。加忠監軍監軍 奮威將軍奮威將軍 ,封博
陽亭侯 。初,建寧郡 殺太守太守 正昂,縛太守太守 張裔 於吳,故都督都督 常駐平夷縣 。至忠,乃移治味
縣 ,處民夷之間。又越嶲郡 亦久失土地,忠率將太守太守 張嶷 開復舊郡,由此就加安南將軍安南將軍 ,進封
彭鄉亭侯。延熙五年[242]還朝,因至漢中,見大司馬大司馬 蔣琬 ,宣傳詔旨,加拜鎮南大將軍鎮南大將軍 。七年
春,大將軍大將軍 費禕 北禦魏敵,留忠成都 ,平尚書尚書 事。禕還,忠乃歸南。十二年卒,子脩嗣。
忠為人寬濟有度量,但詼啁大笑,忿怒不形於色。然處事能斷,威恩並立,是以蠻夷畏而愛之。及卒,
莫不自致喪庭,流涕盡哀,為之立廟 祀,迄今猶在。
張表 ,時名士,清望踰忠。閻宇 ,宿有功幹,於事精勤。繼踵在忠後,其威風稱績,皆不及忠。
名 文 武 名 葬 地
文 名
文
地 文 文 地 名
葬
代
葬 地 號 主
礼 文
政
文 名 礼 文
名 文 名 名 名
文 地 名
文
名 地
文 文 文
地 文 名 名 名
文 武 文 名
文 文 名 文
地 名 地
文 名 武 武
主 地 文 文 名 文 地
地 地 文 名 武
武 名 武
武 名 地 文
礼
名 名
3 / 6
https://taolang.club/doc/75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 人也。本養外家何氏 ,後復姓王。隨杜濩 、朴胡 詣洛陽 ,假校尉校尉 ,從曹
公征漢中,因降先主,拜牙門將牙門將 、裨將軍裨將軍 。建興六年[228],屬參軍馬謖 先鋒 。謖舍水上山,舉措煩
擾,平連規諫謖,謖不能用,大敗於街亭 。眾盡星散,惟平所領千人,鳴鼓自持,魏將張郃 疑其伏
兵 ,不往偪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諸營遺迸,率將士而還。丞相丞相 亮既誅馬謖 及將軍張休 、李盛 ,奪
將軍黃襲 等兵,平特見崇顯,加拜參軍,統五部兼當營事,進位討寇將軍討寇將軍 ,封亭侯 。九年,亮圍祁
山 ,平別守南圍。魏大將軍大將軍 司馬宣王 攻亮,張郃 攻平,平堅守不動,郃不能克。十二年,亮卒於武
功 ,軍退還,魏延 作亂,一戰而敗,平之功也。遷後典軍後典軍 、安漢將軍安漢將軍 ,副車騎將軍車騎將軍 吳壹住漢中,
又領漢中太守漢中太守 。十五年,進封安漢侯 ,代壹督漢中。延熙元年[238],大將軍大將軍 蔣琬 住沔陽 ,平更為
前護軍護軍 ,署琬府事。六年,琬還住涪,拜平前監軍監軍 、鎮北大將軍鎮北大將軍 ,統漢中。
七年春,魏大將軍大將軍 曹爽 率步騎十餘萬向漢川 ,前鋒前鋒 已在駱谷 。時漢中守兵守兵 不滿三萬,諸將大
驚。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敵,聽當固守漢、樂二城,遇賊令入,比爾間,涪軍足得救關。」平曰:
「不然。漢中去涪垂千里。賊若得關,便為禍也。今宜先遣劉護軍護軍 、杜參軍據興勢,平為後拒;若賊
分向黃金,平率千人下自臨之,比爾間,涪軍行 至,此計之上也。」惟護軍護軍 劉敏 與平意同,即便
施行。涪諸軍及大將軍大將軍 費禕 自成都 相繼而至,魏軍退還,如平本策。是時,鄧芝 在東,馬忠 在
南,平在北境,咸著名跡。
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其所識不過十字,而口授作書,皆有意理。使人讀史、漢諸紀傳,聽之,備知
其大義,往往論說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戲謔,從朝至夕,端坐徹日,㦎無武將之體,然性狹侵
疑,為人自輕,以此為損焉。十一年卒,子訓嗣。
初,平同郡漢昌 句扶 忠勇寬厚,數有戰功,功名爵位亞平,官至左將軍左將軍 ,封宕渠侯 。
張嶷 字伯岐,巴郡 南充國人也。弱冠為縣功曹縣功曹 。先主定蜀之際,山寇攻縣,縣長捐家逃亡,嶷冒
白刃,攜負夫人,夫人得免。由是顯名,州召為從事從事 。時郡內士人龔祿 、姚伷 位二千石,當世有
聲名,皆與嶷友善。建興五年[227],丞相丞相 亮北住漢中,廣漢、綿竹山 賊張慕等鈔盜軍資,劫掠吏
民,嶷以都尉都尉 將兵討之。嶷度其鳥散,難以戰禽,乃詐與和親 ,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
斬慕等五十餘級,渠帥 悉殄。尋其餘類,旬日清泰。後得疾病困篤,家素貧匱,廣漢太守廣漢太守 蜀郡 何
祗 ,名為通厚,嶷宿與疏闊,乃自轝詣祗,託以治疾。祗傾財醫療,數年除愈。其黨道信義皆此類
也。拜為牙門將牙門將 ,屬馬忠 ,北討汶山 叛羌,南平 四郡蠻夷,輒有籌畫戰克之功。十四年,武
都 氐王苻健請降,遣將軍張尉往迎,過期不到,大將軍大將軍 蔣琬 深以為念。嶷平之曰:「苻健求附款
至,必無他變,素聞健弟狡黠,又夷狄不能同功,將有乖離,是以稽留耳。」數日,問至,健弟果將四
百戶就魏,獨健來從。
初,越嶲郡 自丞相丞相 亮討高定 之後,叟夷數反,殺太守太守 龔祿 、焦璜,是後太守太守 不敢之郡,只
住安上縣 ,去郡八百餘里,其郡徒有名而已。時論欲復舊郡,除嶷為越嶲太守越嶲太守 ,嶷將所領往之郡,
誘以恩信,蠻夷皆服,頗來降附。北徼捉馬最驍勁,不承節度節度 ,嶷乃往討,生縛其帥魏狼,又解縱告
喻,使招懷餘類。表拜狼為邑侯,種落三千餘戶皆安土供職。諸種聞之,多漸降服,嶷以功賜爵關內
侯 。
蘇祁邑君 冬逢、逢弟隗渠等,已降復反。嶷誅逢。逢妻,旄牛王 女,嶷以計原之。而渠逃入西徼。
渠剛猛捷悍,為諸種深所畏憚,遣所親二人詐降 嶷,實取消息。嶷覺之,許以重賞,使為反間 ,二
人遂合謀殺渠。渠死,諸種皆安。又斯都耆帥李求承,昔手殺龔祿 ,嶷求募捕得,數其宿惡而誅之。
始嶷以郡郛宇頹壞,更築小塢。在官三年,徙還故郡,繕治城郭,夷種男女莫不致力。
地 名 名 名 地 武
武 武 名 营
地 名
军 文 名 名 名
名 武 主
地 武 名 名
地 名 武 武 武
文 主 武 名 地
武 武 武
武 名 地 武 地 武
武
军 武 名
武 名 地 名 名
地 名 武 主
名 地 文
文 名 名
文 地
武 礼
份 文 地
名
武 名 地 地
地 武 名
地 文 名 文 名 文
地 文
文
主
主 主
军 军
名
4 / 6
https://taolang.club/doc/75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42 卷四十二 蜀書十二 44 卷四十四 蜀書十四→目錄
22
23
24
25
26
27
定莋 、臺登、卑水 三縣去郡三百餘里,舊出鹽鐵及漆,而夷徼久自固食。嶷率所領奪取,署長吏焉。
嶷之到定莋 ,定莋 率豪狼岑,槃木王舅,甚為蠻夷所信任,忿嶷自侵,不自來詣。嶷使壯士數十直往
收致,撻而殺之,持尸還種,厚加賞賜,喻以狼岑之惡,且曰:「無得妄動,動即殄矣!」種類咸面縛謝
過。嶷殺牛饗宴,重申恩信,遂獲鹽鐵,器用周贍。
漢嘉郡 界旄牛 夷種類四千餘戶,其率狼路,欲為姑婿冬逢報怨,遣叔父離將逢眾相度形勢。嶷逆遣
親近齎牛酒 勞賜,又令離逆逢妻宣暢意旨。離既受賜,并見其姊,姊弟歡悅,悉率所領將詣嶷,嶷厚
加賞待,遣還。旄牛 由是輒不為患。
郡有舊道,經旄牛 中至成都 ,既平且近;自旄牛 絕道,已百餘年,更由安上,既險且遠。嶷遣左
右齎貨幣賜路,重令路姑喻意,路乃率兄弟妻子 悉詣嶷,嶷與盟誓,開通舊道,千里肅清,復古亭
驛 。奏封路為旄牛 㽛毗王,遣使將路朝貢。後主 於是加嶷憮戎將軍,領郡如故。
嶷初見費禕 為大將軍大將軍 ,恣性汎愛,待信新附太過,嶷書戒之曰:「昔岑彭率師,來歙杖節,咸見害
於刺客,今明將軍位尊權重,宜鑒前事,少以為警。」後禕果為魏降人郭脩 所害。
吳太傅太傅 諸葛恪 以初破魏軍,大興兵眾以圖攻取。侍中侍中 諸葛瞻 ,丞相丞相 亮之子,恪從弟也,嶷與書
曰:「東主初崩,帝實幼弱,太傅太傅 受寄託之重,亦何容易!親以周公之才,猶有管、蔡流言之變,霍
光受任,亦有燕、蓋、上官逆亂之謀,賴成、昭之明,以免斯難耳。昔每聞東主殺生賞罰,不任下人,
又今以垂沒之命,卒召太傅太傅 ,屬以後事 ,誠實可慮。加吳、楚剽急,乃昔所記,而太傅太傅 離少主 ,
履敵庭,恐非良計長算之術也。雖云東家綱紀肅然,上下輯睦,百有一失,非明者之慮邪?取古則今,
今則古也,自非郎君進忠言於太傅太傅 ,誰復有盡言者也!旋軍廣農,務行德惠,數年之中,東西並舉,
實為不晚,願深採察。」恪竟以此夷族。嶷識見多如是類。
在郡十五年,邦域安穆。屢乞求還,乃徵詣成都 。民夷戀慕,扶轂泣涕,過旄牛邑 ,邑君襁負來
迎,及追尋至蜀郡 界,其督相率隨嶷朝貢者百餘人。嶷至,拜盪寇將軍盪寇將軍 ,慷慨壯烈,士人咸多貴
之,然放蕩少禮,人亦以此譏焉,是歲延熙十七年[254]也。魏狄道 長李簡密書請降,衛將軍衛將軍 姜維 率
嶷等因簡之資以出隴西。既到狄道 ,簡悉率城中吏民出迎軍。軍前與魏將徐質 交鋒,嶷臨陳隕身,
然其所殺傷亦過倍。既亡,封長子瑛西鄉侯 ,次子護雄襲爵。南土越嶲民夷聞嶷死,無不悲泣,為
嶷立廟 ,四時水 旱輒祀之。
評曰:黃權 弘雅思量,李恢 公亮志業,呂凱 守節不回,馬忠 擾而能毅,王平忠勇而嚴整,張
嶷 識斷明果,咸以所長,顯名發跡,遇其時也。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礼
地
地 地 地
亲
地 地 主
名 武
名
文 名 文 名 文
文
文 葬 文 主
文
地 地
地 武
地 武 名
地 名
主
礼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5 / 6
https://taolang.club/doc/75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6 / 6
https://taolang.club/doc/75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舊唐書 109 卷一百零五 列傳第五十五
舊唐書 109 卷一百零五 列傳第五十五舊唐書 109 卷一百零五 列傳第五十五
舊唐書 109 卷一百零五 列傳第五十五helloiac
 
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
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
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helloiac
 
北史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八十三
北史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八十三北史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八十三
北史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八十三helloiac
 
明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
明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明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
明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helloiac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helloiac
 
宋史 396 卷三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
宋史 396 卷三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宋史 396 卷三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
宋史 396 卷三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helloiac
 
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
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
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helloiac
 
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
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
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helloiac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helloiac
 
周書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
周書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周書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
周書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helloiac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helloiac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helloiac
 
明史 174 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
明史 174 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明史 174 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
明史 174 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helloiac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helloiac
 
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helloiac
 
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helloiac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helloiac
 
明史 249 卷二百四十九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明史 249 卷二百四十九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明史 249 卷二百四十九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明史 249 卷二百四十九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helloiac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helloiac
 
金史 0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 始祖以下諸子
金史 0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 始祖以下諸子金史 0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 始祖以下諸子
金史 0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 始祖以下諸子helloiac
 

What's hot (20)

舊唐書 109 卷一百零五 列傳第五十五
舊唐書 109 卷一百零五 列傳第五十五舊唐書 109 卷一百零五 列傳第五十五
舊唐書 109 卷一百零五 列傳第五十五
 
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
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
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
 
北史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八十三
北史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八十三北史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八十三
北史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八十三
 
明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
明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明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
明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宋史 396 卷三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
宋史 396 卷三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宋史 396 卷三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
宋史 396 卷三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
 
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
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
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
 
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
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
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周書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
周書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周書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
周書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明史 174 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
明史 174 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明史 174 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
明史 174 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明史 249 卷二百四十九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明史 249 卷二百四十九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明史 249 卷二百四十九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明史 249 卷二百四十九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金史 0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 始祖以下諸子
金史 0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 始祖以下諸子金史 0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 始祖以下諸子
金史 0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 始祖以下諸子
 

Similar to 三國志 43 卷四十三 蜀書十三 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helloiac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helloiac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helloiac
 
三國志 52 卷五十二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
三國志 52 卷五十二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三國志 52 卷五十二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
三國志 52 卷五十二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helloiac
 
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helloiac
 
舊五代史 065 卷六十五 唐書四十一 列傳第十七
舊五代史 065 卷六十五 唐書四十一 列傳第十七舊五代史 065 卷六十五 唐書四十一 列傳第十七
舊五代史 065 卷六十五 唐書四十一 列傳第十七helloiac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helloiac
 
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helloiac
 
宋史 334 卷三百三十四 列傳第九十三
宋史 334 卷三百三十四 列傳第九十三宋史 334 卷三百三十四 列傳第九十三
宋史 334 卷三百三十四 列傳第九十三helloiac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helloiac
 
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helloiac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helloiac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helloiac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helloiac
 
新唐書 193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新唐書 193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新唐書 193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新唐書 193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helloiac
 
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helloiac
 
宋書 100 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 自序
宋書 100 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 自序宋書 100 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 自序
宋書 100 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 自序helloiac
 
宋史 484 卷四百八十四 列傳第二百四十三 周三臣
宋史 484 卷四百八十四 列傳第二百四十三 周三臣宋史 484 卷四百八十四 列傳第二百四十三 周三臣
宋史 484 卷四百八十四 列傳第二百四十三 周三臣helloiac
 
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helloiac
 
三國志 53 卷五十三 吳書八 張嚴程闞薛傳第八
三國志 53 卷五十三 吳書八 張嚴程闞薛傳第八三國志 53 卷五十三 吳書八 張嚴程闞薛傳第八
三國志 53 卷五十三 吳書八 張嚴程闞薛傳第八helloiac
 

Similar to 三國志 43 卷四十三 蜀書十三 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20)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三國志 52 卷五十二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
三國志 52 卷五十二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三國志 52 卷五十二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
三國志 52 卷五十二 吳書七 張顧諸葛步傳第七
 
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舊五代史 065 卷六十五 唐書四十一 列傳第十七
舊五代史 065 卷六十五 唐書四十一 列傳第十七舊五代史 065 卷六十五 唐書四十一 列傳第十七
舊五代史 065 卷六十五 唐書四十一 列傳第十七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宋史 334 卷三百三十四 列傳第九十三
宋史 334 卷三百三十四 列傳第九十三宋史 334 卷三百三十四 列傳第九十三
宋史 334 卷三百三十四 列傳第九十三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新唐書 193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新唐書 193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新唐書 193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新唐書 193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宋書 100 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 自序
宋書 100 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 自序宋書 100 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 自序
宋書 100 卷一百 列傳第六十 自序
 
宋史 484 卷四百八十四 列傳第二百四十三 周三臣
宋史 484 卷四百八十四 列傳第二百四十三 周三臣宋史 484 卷四百八十四 列傳第二百四十三 周三臣
宋史 484 卷四百八十四 列傳第二百四十三 周三臣
 
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三國志 53 卷五十三 吳書八 張嚴程闞薛傳第八
三國志 53 卷五十三 吳書八 張嚴程闞薛傳第八三國志 53 卷五十三 吳書八 張嚴程闞薛傳第八
三國志 53 卷五十三 吳書八 張嚴程闞薛傳第八
 

More from helloiac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helloiac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helloiac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helloiac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helloiac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helloiac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helloiac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三國志 43 卷四十三 蜀書十三 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 1. 文档信息  三國志  43 / 65  28 段 5321 字  235 种 341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蜀書十三 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三國志 43 卷四十三 [西晉]陳壽 ←42 卷四十二 蜀書十二 44 卷四十四 蜀書十四→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三國志 / 43 卷四十三 蜀書十三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建興七年[229] 1 景初三年[239] 1 延熙二年[239] 1 建興元年[252] 1 延熙五年[242] 1 建興六年[228] 1 延熙元年[238] 1 建興五年[227] 1 地点 成都 6 旄牛 5 定莋 3 蜀郡 3 人物 高定 4 馬忠 4 黃權 4 張嶷 4 蔣琬 4 呂凱 3 諸葛瞻 3 劉璋 3 文官 丞相 9 太守 6 太傅 5 庲降都督 3 武官 大將軍 8 護軍 4 車騎將軍 2 其他 薨 3 立廟 2 謀反 1 目錄 0 1 2 3 卷四十三 蜀書十三 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黃權 字公衡,巴西閬中 人也。少為郡吏,州牧州牧 劉璋 召為主簿主簿 。時別駕別駕 張松 建議,宜迎先 主,使伐張魯 。權諫曰:「左將軍左將軍 有驍名,今請到,欲以部曲遇之,則不滿其心,欲以賓客禮待, 則一國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 之安,則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閉境,以待河清。」璋不聽,竟遣使迎先 主,出權為廣漢長。及先主襲取益州 ,將帥分下郡縣,郡縣望風景附,權閉城堅守,須劉璋 稽服, 乃詣降先主。先主假權偏將軍偏將軍 。及曹公破張魯 ,魯走入巴中,權進曰:「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 此為割蜀之股臂也。」於是先主以權為護軍護軍 ,率諸將迎魯。魯已還南鄭 ,北降曹公,然卒破杜 濩 、朴胡 ,殺夏侯淵 ,據漢中,皆權本謀也。 先主為漢中王,猶領益州牧益州牧 ,以權為治中從事中從事 。及稱尊號 ,將東伐吳,權諫曰:「吳人悍戰,又 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為後鎮。」先主不從,以權為鎮北將軍鎮北將軍 ,督江北 軍 以防魏師;先主自在江南。及吳將軍陸議乘流斷圍,南軍 敗績,先主引退。而道隔絕,權不得 還,故率將所領降于魏。有司執法,白收權妻 子。先主曰:「孤負黃權 ,權不負孤也。」待之如 初。 名 地 文 名 文 文 名 名 武 地 地 名 武 名 武 地 名 名 名 文 文 礼 武 军 军 名 名 1 / 6 https://taolang.club/doc/75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4 5 6 7 8 魏文帝 謂權曰:「君捨逆效順,欲追蹤陳、韓邪?」權對曰:「臣過受劉主殊遇,降吳不可,還蜀無 路,是以歸命。且敗軍之將,免死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文帝 善之,拜為鎮南將軍鎮南將軍 ,封育陽 侯 ,加侍中侍中 ,使之陪乘。蜀降人或云誅權妻 子,權知其虛言,未便發喪 ,後得審問,果如所言。及 先主薨 問至,魏群臣咸賀而權獨否。文帝 察權有局量,欲試驚之,遣左右詔權,未至之間,累催相 屬,馬使奔馳,交錯於道,官屬侍從莫不碎魄,而權舉止顏色自若。後領益州刺史益州刺史 ,徙占河南 。大將大將 軍軍 司馬宣王 深器之,問權曰:「蜀中有卿輩幾人?」權笑而答曰:「不圖明公見顧之重也!」宣王 與諸葛亮 書曰:「黃公衡 ,快士也,每坐起歎述足下,不去口實。」景初三年[239],蜀延熙二年[239], 權遷車騎將軍車騎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明年卒,諡曰景侯 。子邕嗣。邕無子,絕。 權留蜀子崇,為尚書郎尚書郎 ,隨衛將軍衛將軍 諸葛瞻 拒鄧艾 。到涪縣 ,瞻盤桓未進,崇屢勸瞻宜速行據 險,無令敵得入平地。瞻猶與未納,崇至于流涕。會艾長驅而前,瞻卻戰至綿竹,崇帥厲軍士,期於必 死,臨陳見殺。 李恢 字德昂,建寧俞元人也。仕郡督郵督郵 ,姑夫爨習 為建伶令建伶令 ,有違犯之事,恢坐習免官 。太太 守守 董和 以習方土大姓,寢而不許。後貢恢于州,涉道未至,聞先主自葭萌 還攻劉璋 。恢知璋之必 敗,先主必成,乃託名郡使,北詣先主,遇於綿竹。先主嘉之,從至雒城,遣恢至漢中交好馬超 ,超 遂從命。成都 既定,先主領益州牧益州牧 ,以恢為功曹書佐功曹書佐 主簿主簿 。後為亡虜所誣,引恢謀反 ,有司執 送,先主明其不然,更遷恢為別駕別駕 從事從事 。章武 元年,庲降都督庲降都督 鄧方 卒,先主問恢:「誰可代 者?」恢對曰:「人之才能,各有長短,故孔子曰『其使人也器之』。且夫明主在上,則臣下盡情,是 以先零之役,趙充國 曰『莫若老臣』。臣竊不自揆,惟陛下察之。」先主笑曰:「孤之本意,亦已在 卿矣。」遂以恢為庲降都督庲降都督 ,使持節領交州 剌史,住平夷縣 。 先主薨 ,高定 恣睢於越嶲,雍闓 跋扈於建寧,朱褒 反叛於牂牁。丞相丞相 亮南征,先由越嶲,而恢 案道向建寧。諸縣大相糾合,圍恢軍於昆明 。時恢眾少敵倍,又未得亮聲息,紿謂南人曰:「官軍糧 盡,欲規退還,吾中間久斥鄉里,乃今得旋,不能復北,欲還與汝等同計謀,故以誠相告。」南人信 之,故圍守怠緩。於是恢出擊,大破之,追奔 逐北,南至槃江,東接牂牁,與亮聲勢相連。南土平 定,恢軍功居多,封漢興亭侯 ,加安漢將軍安漢將軍 。後軍還,南夷復叛,殺害守將。恢身往撲討,鉏盡惡 類,徙其豪帥于成都 ,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于時費用不乏。 建興七年[229],以交州 屬吳,解恢刺史刺史 。更領建寧太守建寧太守 ,以還居本郡。徙居漢中,九年卒。子遺 嗣。恢弟子 球,羽林羽林 右部督右部督 ,隨諸葛瞻 拒鄧艾 ,臨陳授命,死于綿竹。 主 主 武 主 文 名 葬 葬 主 文 地 武 名 名 名 武 武 號 文 武 名 名 地 名 文 名 文 仕 文 名 地 名 名 地 文 文 文 法 文 文 地 文 名 名 文 地 地 葬 名 名 名 文 政 军 主 武 地 地 文 文 亲 武 武 名 名 2 / 6 https://taolang.club/doc/75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9 10 11 12 13 呂凱 字季平、永昌不韋人也。仕郡五官掾五官掾 功曹功曹 。時雍闓 等聞先主薨 於永安 ,驕黠滋甚。都都 護護 李嚴 與闓書六紙,解喻利害,闓但答一紙曰:「蓋聞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 三,是以遠人惶惑,不知所歸也。」其桀慢如此。闓又降於吳,吳遙署闓為永昌太守永昌太守 。永昌既在益州 郡 之西,道路壅塞,與蜀隔絕,而郡太守郡太守 改易,凱與府丞府丞 蜀郡 王伉 帥厲吏民,閉境拒闓。闓數移 檄永昌,稱說云云。凱答檄曰:「天降喪亂 ,奸雄乘釁,天下切齒,萬國悲悼,臣妾大小,莫不思竭筋 力,肝腦塗地,以除國難。伏惟將軍世受漢恩,以為當躬聚黨眾,率先啟行,上以報國家,下不負先人, 書功竹帛,遺名千載。何期臣僕吳越 ,背本就末乎?昔舜勤民事,隕于蒼梧,書籍嘉之,流聲無 窮。崩 于江浦 ,何足可悲!文、武受命,成王 乃平。先帝 龍興,海內望風,宰臣聰睿,自天降康。 而將軍不睹盛衰之紀,成敗之符,譬如野火在原,蹈履河冰,火滅冰泮,將何所依附?曩者將軍先君雍 侯,造怨而封,竇融知興,歸志世祖 ,皆流名後葉,世歌其美。今諸葛丞相丞相 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 遺託孤,翊贊季興,與眾無忌,錄功忘瑕。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土何足宰哉! 蓋聞楚國 不恭,齊桓是責,夫差僭號,晉人不長,況臣於非主,誰肯歸之邪?竊惟古義,臣無越境之 交,是以前後有來無往。重承告示,發憤忘食,故略陳所懷,惟將軍察焉。」凱威恩內著,為郡中所信, 故能全其節。 及丞相丞相 亮南征討闓,既發在道,而闓已為高定 部曲所殺。亮至南,上表 曰:「永昌郡吏永昌郡吏 呂 凱 、府丞府丞 王伉 等,執忠絕域,十有餘年,雍闓 、高定 偪其東北,而凱等守義不與交通。臣不意 永昌風俗敦直乃爾!」以凱為雲南太守雲南太守 ,封陽 遷亭侯。會為叛夷所害,子祥嗣。而王伉 亦封亭 侯,為永昌太守永昌太守 。 馬忠 字德信,巴西閬中 人也。少養外家,姓狐,名篤,後乃復姓,改名忠。為郡吏,建安末舉孝孝 廉廉 ,除漢昌長漢昌長 。先主東征,敗績猇亭,巴西太守巴西太守 閻芝發諸縣兵五千人以補遺闕,遣忠送往。先主 已還永安 ,見忠與語,謂尚書令尚書令 劉巴 曰:「雖亡黃權 ,復得狐篤 ,此為世不乏賢也。」建興 元年[252],丞相丞相 亮開府,以忠為門下督門下督 。三年,亮入南,拜忠牂牁太守牂牁太守 。郡丞朱褒 反。叛亂之 後,忠撫育卹理,甚有威惠。八年,召為丞相丞相 參軍,副長史長史 蔣琬 署留府事。又領州治中從事中從事 。明 年,亮出祁山 ,忠詣亮所,經營戎事。軍還,督將軍張嶷 等討汶山郡 叛羌。十一年,南夷豪帥劉 冑反,擾亂諸郡。徵庲降都督庲降都督 張翼 還,以忠代翼。忠遂斬冑,平南土。加忠監軍監軍 奮威將軍奮威將軍 ,封博 陽亭侯 。初,建寧郡 殺太守太守 正昂,縛太守太守 張裔 於吳,故都督都督 常駐平夷縣 。至忠,乃移治味 縣 ,處民夷之間。又越嶲郡 亦久失土地,忠率將太守太守 張嶷 開復舊郡,由此就加安南將軍安南將軍 ,進封 彭鄉亭侯。延熙五年[242]還朝,因至漢中,見大司馬大司馬 蔣琬 ,宣傳詔旨,加拜鎮南大將軍鎮南大將軍 。七年 春,大將軍大將軍 費禕 北禦魏敵,留忠成都 ,平尚書尚書 事。禕還,忠乃歸南。十二年卒,子脩嗣。 忠為人寬濟有度量,但詼啁大笑,忿怒不形於色。然處事能斷,威恩並立,是以蠻夷畏而愛之。及卒, 莫不自致喪庭,流涕盡哀,為之立廟 祀,迄今猶在。 張表 ,時名士,清望踰忠。閻宇 ,宿有功幹,於事精勤。繼踵在忠後,其威風稱績,皆不及忠。 名 文 武 名 葬 地 文 名 文 地 文 文 地 名 葬 代 葬 地 號 主 礼 文 政 文 名 礼 文 名 文 名 名 名 文 地 名 文 名 地 文 文 文 地 文 名 名 名 文 武 文 名 文 文 名 文 地 名 地 文 名 武 武 主 地 文 文 名 文 地 地 地 文 名 武 武 名 武 武 名 地 文 礼 名 名 3 / 6 https://taolang.club/doc/75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 人也。本養外家何氏 ,後復姓王。隨杜濩 、朴胡 詣洛陽 ,假校尉校尉 ,從曹 公征漢中,因降先主,拜牙門將牙門將 、裨將軍裨將軍 。建興六年[228],屬參軍馬謖 先鋒 。謖舍水上山,舉措煩 擾,平連規諫謖,謖不能用,大敗於街亭 。眾盡星散,惟平所領千人,鳴鼓自持,魏將張郃 疑其伏 兵 ,不往偪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諸營遺迸,率將士而還。丞相丞相 亮既誅馬謖 及將軍張休 、李盛 ,奪 將軍黃襲 等兵,平特見崇顯,加拜參軍,統五部兼當營事,進位討寇將軍討寇將軍 ,封亭侯 。九年,亮圍祁 山 ,平別守南圍。魏大將軍大將軍 司馬宣王 攻亮,張郃 攻平,平堅守不動,郃不能克。十二年,亮卒於武 功 ,軍退還,魏延 作亂,一戰而敗,平之功也。遷後典軍後典軍 、安漢將軍安漢將軍 ,副車騎將軍車騎將軍 吳壹住漢中, 又領漢中太守漢中太守 。十五年,進封安漢侯 ,代壹督漢中。延熙元年[238],大將軍大將軍 蔣琬 住沔陽 ,平更為 前護軍護軍 ,署琬府事。六年,琬還住涪,拜平前監軍監軍 、鎮北大將軍鎮北大將軍 ,統漢中。 七年春,魏大將軍大將軍 曹爽 率步騎十餘萬向漢川 ,前鋒前鋒 已在駱谷 。時漢中守兵守兵 不滿三萬,諸將大 驚。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敵,聽當固守漢、樂二城,遇賊令入,比爾間,涪軍足得救關。」平曰: 「不然。漢中去涪垂千里。賊若得關,便為禍也。今宜先遣劉護軍護軍 、杜參軍據興勢,平為後拒;若賊 分向黃金,平率千人下自臨之,比爾間,涪軍行 至,此計之上也。」惟護軍護軍 劉敏 與平意同,即便 施行。涪諸軍及大將軍大將軍 費禕 自成都 相繼而至,魏軍退還,如平本策。是時,鄧芝 在東,馬忠 在 南,平在北境,咸著名跡。 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其所識不過十字,而口授作書,皆有意理。使人讀史、漢諸紀傳,聽之,備知 其大義,往往論說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戲謔,從朝至夕,端坐徹日,㦎無武將之體,然性狹侵 疑,為人自輕,以此為損焉。十一年卒,子訓嗣。 初,平同郡漢昌 句扶 忠勇寬厚,數有戰功,功名爵位亞平,官至左將軍左將軍 ,封宕渠侯 。 張嶷 字伯岐,巴郡 南充國人也。弱冠為縣功曹縣功曹 。先主定蜀之際,山寇攻縣,縣長捐家逃亡,嶷冒 白刃,攜負夫人,夫人得免。由是顯名,州召為從事從事 。時郡內士人龔祿 、姚伷 位二千石,當世有 聲名,皆與嶷友善。建興五年[227],丞相丞相 亮北住漢中,廣漢、綿竹山 賊張慕等鈔盜軍資,劫掠吏 民,嶷以都尉都尉 將兵討之。嶷度其鳥散,難以戰禽,乃詐與和親 ,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 斬慕等五十餘級,渠帥 悉殄。尋其餘類,旬日清泰。後得疾病困篤,家素貧匱,廣漢太守廣漢太守 蜀郡 何 祗 ,名為通厚,嶷宿與疏闊,乃自轝詣祗,託以治疾。祗傾財醫療,數年除愈。其黨道信義皆此類 也。拜為牙門將牙門將 ,屬馬忠 ,北討汶山 叛羌,南平 四郡蠻夷,輒有籌畫戰克之功。十四年,武 都 氐王苻健請降,遣將軍張尉往迎,過期不到,大將軍大將軍 蔣琬 深以為念。嶷平之曰:「苻健求附款 至,必無他變,素聞健弟狡黠,又夷狄不能同功,將有乖離,是以稽留耳。」數日,問至,健弟果將四 百戶就魏,獨健來從。 初,越嶲郡 自丞相丞相 亮討高定 之後,叟夷數反,殺太守太守 龔祿 、焦璜,是後太守太守 不敢之郡,只 住安上縣 ,去郡八百餘里,其郡徒有名而已。時論欲復舊郡,除嶷為越嶲太守越嶲太守 ,嶷將所領往之郡, 誘以恩信,蠻夷皆服,頗來降附。北徼捉馬最驍勁,不承節度節度 ,嶷乃往討,生縛其帥魏狼,又解縱告 喻,使招懷餘類。表拜狼為邑侯,種落三千餘戶皆安土供職。諸種聞之,多漸降服,嶷以功賜爵關內 侯 。 蘇祁邑君 冬逢、逢弟隗渠等,已降復反。嶷誅逢。逢妻,旄牛王 女,嶷以計原之。而渠逃入西徼。 渠剛猛捷悍,為諸種深所畏憚,遣所親二人詐降 嶷,實取消息。嶷覺之,許以重賞,使為反間 ,二 人遂合謀殺渠。渠死,諸種皆安。又斯都耆帥李求承,昔手殺龔祿 ,嶷求募捕得,數其宿惡而誅之。 始嶷以郡郛宇頹壞,更築小塢。在官三年,徙還故郡,繕治城郭,夷種男女莫不致力。 地 名 名 名 地 武 武 武 名 营 地 名 军 文 名 名 名 名 武 主 地 武 名 名 地 名 武 武 武 文 主 武 名 地 武 武 武 武 名 地 武 地 武 武 军 武 名 武 名 地 名 名 地 名 武 主 名 地 文 文 名 名 文 地 武 礼 份 文 地 名 武 名 地 地 地 武 名 地 文 名 文 名 文 地 文 文 主 主 主 军 军 名 4 / 6 https://taolang.club/doc/75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5.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42 卷四十二 蜀書十二 44 卷四十四 蜀書十四→目錄 22 23 24 25 26 27 定莋 、臺登、卑水 三縣去郡三百餘里,舊出鹽鐵及漆,而夷徼久自固食。嶷率所領奪取,署長吏焉。 嶷之到定莋 ,定莋 率豪狼岑,槃木王舅,甚為蠻夷所信任,忿嶷自侵,不自來詣。嶷使壯士數十直往 收致,撻而殺之,持尸還種,厚加賞賜,喻以狼岑之惡,且曰:「無得妄動,動即殄矣!」種類咸面縛謝 過。嶷殺牛饗宴,重申恩信,遂獲鹽鐵,器用周贍。 漢嘉郡 界旄牛 夷種類四千餘戶,其率狼路,欲為姑婿冬逢報怨,遣叔父離將逢眾相度形勢。嶷逆遣 親近齎牛酒 勞賜,又令離逆逢妻宣暢意旨。離既受賜,并見其姊,姊弟歡悅,悉率所領將詣嶷,嶷厚 加賞待,遣還。旄牛 由是輒不為患。 郡有舊道,經旄牛 中至成都 ,既平且近;自旄牛 絕道,已百餘年,更由安上,既險且遠。嶷遣左 右齎貨幣賜路,重令路姑喻意,路乃率兄弟妻子 悉詣嶷,嶷與盟誓,開通舊道,千里肅清,復古亭 驛 。奏封路為旄牛 㽛毗王,遣使將路朝貢。後主 於是加嶷憮戎將軍,領郡如故。 嶷初見費禕 為大將軍大將軍 ,恣性汎愛,待信新附太過,嶷書戒之曰:「昔岑彭率師,來歙杖節,咸見害 於刺客,今明將軍位尊權重,宜鑒前事,少以為警。」後禕果為魏降人郭脩 所害。 吳太傅太傅 諸葛恪 以初破魏軍,大興兵眾以圖攻取。侍中侍中 諸葛瞻 ,丞相丞相 亮之子,恪從弟也,嶷與書 曰:「東主初崩,帝實幼弱,太傅太傅 受寄託之重,亦何容易!親以周公之才,猶有管、蔡流言之變,霍 光受任,亦有燕、蓋、上官逆亂之謀,賴成、昭之明,以免斯難耳。昔每聞東主殺生賞罰,不任下人, 又今以垂沒之命,卒召太傅太傅 ,屬以後事 ,誠實可慮。加吳、楚剽急,乃昔所記,而太傅太傅 離少主 , 履敵庭,恐非良計長算之術也。雖云東家綱紀肅然,上下輯睦,百有一失,非明者之慮邪?取古則今, 今則古也,自非郎君進忠言於太傅太傅 ,誰復有盡言者也!旋軍廣農,務行德惠,數年之中,東西並舉, 實為不晚,願深採察。」恪竟以此夷族。嶷識見多如是類。 在郡十五年,邦域安穆。屢乞求還,乃徵詣成都 。民夷戀慕,扶轂泣涕,過旄牛邑 ,邑君襁負來 迎,及追尋至蜀郡 界,其督相率隨嶷朝貢者百餘人。嶷至,拜盪寇將軍盪寇將軍 ,慷慨壯烈,士人咸多貴 之,然放蕩少禮,人亦以此譏焉,是歲延熙十七年[254]也。魏狄道 長李簡密書請降,衛將軍衛將軍 姜維 率 嶷等因簡之資以出隴西。既到狄道 ,簡悉率城中吏民出迎軍。軍前與魏將徐質 交鋒,嶷臨陳隕身, 然其所殺傷亦過倍。既亡,封長子瑛西鄉侯 ,次子護雄襲爵。南土越嶲民夷聞嶷死,無不悲泣,為 嶷立廟 ,四時水 旱輒祀之。 評曰:黃權 弘雅思量,李恢 公亮志業,呂凱 守節不回,馬忠 擾而能毅,王平忠勇而嚴整,張 嶷 識斷明果,咸以所長,顯名發跡,遇其時也。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礼 地 地 地 地 亲 地 地 主 名 武 名 文 名 文 名 文 文 文 葬 文 主 文 地 地 地 武 地 武 名 地 名 主 礼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5 / 6 https://taolang.club/doc/75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6.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6 / 6 https://taolang.club/doc/75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