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5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史记
 076 / 130
 21 段 4210 字
 55 种 163 个标注
 简体中文
列传第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 史記 076
[西漢]司馬遷
←075 列传第十五 孟尝君列传 077 列传第十七 魏公子列传→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史記 / 076 列传第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
本篇关键词
地点 邯郸 12 长平 3 东武城 2 夷陵 1
人物 平原君 36 虞卿 32 赵王 8 楚王 6 公孙龙 4 赵孝成王 3 平阳君 2 孙代 1
文官 门下 9 舍人 2 公相 1
武官 都尉 1
其他 楚国 2 文王 1 社稷 1
目錄
0
1
2
3
平原君 虞卿 列传
平原君 赵胜 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 相赵惠文
王 及孝成王 ,三去相,三复位,封於东武城 。
平原君 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 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
原君 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
君之後宫临而笑臣,臣原得笑臣者头。」平原君 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 笑曰:「观此竖
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 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馀,宾客门下门下 舍人舍人 稍稍引去者过
半。平原君 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门下 一人前对曰:「以君
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於是平原君 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
谢焉。其後门下门下 乃复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 ,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
秦之围邯郸 ,赵使平原君 求救,合从於楚,约与食客门下门下 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
君 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於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於食
客门下门下 足矣。」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门下 有毛遂者,前,自赞於平原君 曰:
「遂闻君将合从於楚,约与食客门下门下 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原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
君 曰:「先生处胜之门下门下 几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 曰:「夫贤士之处世
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门下 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
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
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 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主 名 作
主 名 主
主 號 地
主 主
主
主 主
法 文 文
主 文
主
文 名
地 主 文
主
文 文 主
文
主 文 主
文
主
1 / 5
https://taolang.club/doc/14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4
5
6
7
8
9
10
11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 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
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 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
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 谓平原君 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 曰:「是胜之舍人舍人 也。
」楚王 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
国 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 之众也,王之命县於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
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 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
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彊,天下弗能当。白起 ,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
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 ,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
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 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
稷 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 曰:「定矣。」毛遂谓楚王 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
来。」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 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於殿上。毛遂
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公相 与歃此血於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 者也。」
平原君 已定从而归,归至於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
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於百万
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平原君 既返赵,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皆未至。秦急围邯郸 ,邯
郸 急,且降,平原君 甚患之。邯郸 传舍 吏子李同说平原君 曰:「君不忧赵亡邪?」平原
君 曰:「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李同曰:「邯郸 之民,炊骨易子而食 ,可谓急矣,而君
之後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馀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
锺磬自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何患无有?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於士卒之间,分功
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 ,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於是平原君 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
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卻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兵遂罢,邯郸 复存。李同战死 ,
封其父为李侯 。
虞卿 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 为平原君 请封。公孙龙 闻之,夜驾见平原君 曰:「龙闻虞卿 欲以信
陵君之存邯郸 为君请封,有之乎?」平原君 曰:「然。」龙曰:「此甚不可。且王举君而相赵者,
非以君之智能为赵国 无有也。割东武城 而封君者,非以君为有功也,而以国人无勋,乃以君为亲戚
故也。君受相印不辞无能,割地不言无功者,亦自以为亲戚故也。今信陵君存邯郸 而请封,是亲戚受
城而国人计功也。此甚不可。且虞卿 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事不成,以虚名德君。君必勿听
也。」平原君 遂不听虞卿 。
平原君 以赵孝成王 十五年卒。子孙代 ,後竟与赵俱亡。
平原君 厚待公孙龙 。公孙龙 善为坚白之辩,及邹衍 过赵言至道,乃绌公孙龙 。
虞卿 者,游说之士也。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 。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赵上卿上卿 ,
故号为虞卿 。
主
主
主 主 主 文
主
政 政
號
名
地
主
礼 主 主
主
文 词
主
词
主 地
地 主 地 处 主
主 地 词
礼 主
地 葬
主
名 地 主 名 主 名
地 主
政 地
地
名
主 名
主 主 名
主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文
名
2 / 5
https://taolang.club/doc/14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2
13
14
15
16
秦赵战於长平 ,赵不胜,亡一都尉都尉 。赵王 召楼昌与虞卿 曰:「军战不胜,尉复死,寡人使束甲而趋
之,何如?」楼昌曰:「无益也,不如发重使为媾。」虞卿 曰:「昌言媾者,以为不媾军必破也。而制
媾者在秦。且王之论秦也,欲破赵之军乎,不邪?」王曰:「秦不遗馀力矣,必且欲破赵军。」虞
卿 曰:「王听臣,发使出重宝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内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
下之合从,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赵王 不听,与平阳君 为媾,发郑硃入秦。秦内之。赵
王 召虞卿 曰:「寡人使平阳君 为媾於秦,秦已内郑硃矣,卿之为奚如?」虞卿 对曰:「王不得媾,
军必破矣。天下贺战者皆在秦矣。郑硃,贵人 也,入秦,秦王 与应侯必显 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
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应侯果显郑硃以示天下贺战胜者,终不肯媾。长
平 大败,遂围邯郸 ,为天下笑。
秦既解邯郸 围,而赵王 入朝,使赵郝约事於秦,割六县而媾。虞卿 谓赵王 曰:「秦之攻王也,倦
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馀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
卿 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
攻王,王无救矣。」王以虞卿 之言赵郝。赵郝曰:「虞卿 诚能尽秦力之所至乎?诚知秦力之所不能
进,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王曰:「请听子割,子能必使来年秦
之不复攻我乎?」赵郝对曰:「此非臣之所敢任也。他日三晋之交於秦,相善也。今秦善韩、魏而攻
王,王之所以事秦必不如韩、魏也。今臣为足下解负亲之攻,开关通币,齐交韩、魏,至来年而王独取
攻於秦,此王之所以事秦必在韩、魏之後也。此非臣之所敢任也。」
王以告虞卿 。虞卿 对曰:「郝言『不媾,来年秦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今媾,郝又以不
能必秦之不复攻也。今虽割六城,何益!来年复攻,又割其力之所不能取而媾,此自尽之术也,不如无
媾。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县;赵虽不能守,终不失六城。秦倦而归,兵必罢。我以六城收天下以攻罢
秦,是我失之於天下而取偿於秦也。吾国尚利,孰与坐而割地,自弱以彊秦哉?今郝曰『秦善韩、魏而
攻赵者,必王之事秦不如韩、魏也』,是使王岁以六城事秦也,即坐而城尽。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与
之乎?弗与,是弃前功而挑秦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语曰『彊者善攻,弱者不能守』。今坐而听
秦,秦兵不弊而多得地,是彊秦而弱赵也。以益彊之秦而割愈弱之赵,其计故不止矣。且王之地有尽而
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
赵王 计未定,楼缓从秦来,赵王 与楼缓计之,曰:「予秦地如毋予,孰吉?」缓辞让曰:「此非臣
之所能知也。」王曰:「虽然,试言公之私。」楼缓对曰:「王亦闻夫公甫文伯母 乎?公甫文伯仕於
鲁,病死,女子为自杀於房中者二人。其母闻之,弗哭也。其相室曰:『焉有子死而弗哭者乎?』其母
曰:『孔子,贤人也,逐於鲁,而是人不随也。今死而妇人为之自杀者二人,若是者必其於长者薄而於
妇人厚也。』故从母 言之,是为贤母;从妻言之,是必不免为妒妻。故其言一也,言者异则人心变
矣。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予,则非计也;言予之,恐王以臣为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大王计,不
如予之。」王曰:「诺。」
虞卿 闻之,入见王曰:「此饰说也,王蜰勿予!」楼缓闻之,往见王。王又以虞卿 之言告楼缓。楼
缓对曰:「不然。虞卿 得其一,不得其二。夫秦赵构 难而天下皆说,何也?曰『吾且因彊而乘弱
矣』。今赵兵困於秦,天下之贺战胜者则必尽在於秦矣。故不如亟割地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不
然,天下将因秦之怒,乘赵之弊,瓜分之。赵且亡,何秦之图乎?故曰虞卿 得其一,不得其二。原
王 以此决之,勿复计也。」
地 武 主 名
名
名
主 主
主 名 主 名
主 主 名
地 地
地 主 名 主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主
亲
礼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3 / 5
https://taolang.club/doc/14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075 列传第十五 孟尝君列传 077 列传第十七 魏公子列传→目錄
17
18
19
20
虞卿 闻之,往见王曰:「危哉楼子之所以为秦者,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之心哉?独不言其示天下弱
乎?且臣言勿予者,非固勿予而已也。秦索六城於王,而王以六城赂齐。齐,秦之深雠也,得王之六城,
并力西击秦,齐之听王,不待辞之毕也。则是王失之於齐而取偿於秦也。而齐、赵之深雠可以报矣,而示
天下有能为也。王以此发声,兵未窥於境,臣见秦之重赂至赵而反媾於王也。从秦为媾,韩、魏闻之,必
尽重王;重王,必出重宝以先於王。则是王一举 而结三国 之亲,而与秦易道也。」赵王 曰:「善。
」则使虞卿 东见齐王 ,与之谋秦。虞卿 未返,秦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亡去。赵於是封虞卿 以
一城。
居顷之,而魏请为从。赵孝成王 召虞卿 谋。过平原君 ,平原君 曰:「原卿之论从也。」虞卿 入
见王。王曰:「魏请为从。」对曰:「魏过。」王曰:「寡人固未之许。」对曰:「王过。」王曰:
「魏请从,卿曰魏过,寡人未之许,又曰寡人过,然则从终不可乎?」对曰:「臣闻小国之与大国从从
事事 也,有利则大国受其福,有败则小国受其祸。今魏以小国请其祸,而王以大国辞其福,臣故曰王
过,魏亦过。窃以为从便。」王曰:「善。」乃合魏为从。
虞卿 既以魏齐之故,不重万户侯卿相之印,与魏齐间行,卒去赵,困於梁。魏齐已死,不得意,乃著
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 春
秋。
太史公太史公 曰:平原君 ,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 贪冯亭 邪
说,使赵陷长平 兵四十馀万众,邯郸 几亡。虞卿 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及不忍魏齐,
卒困於大梁 ,庸夫且知其不可,况贤人乎?然虞卿 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於後世云。
翩翩公子,天下奇器。笑姬从戮,义士 增气。兵解李同,盟定毛遂。虞卿 蹑蹻,受赏料事。及困魏
齐,著书见意。
名
名 代 主
名 主 名 名
主 名 主 主 名
文
名
名
文 主 主 名
地 地 名
地 名
军 名
4 / 5
https://taolang.club/doc/14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5 / 5
https://taolang.club/doc/14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史記 040 世家第十 楚世家
史記 040 世家第十 楚世家史記 040 世家第十 楚世家
史記 040 世家第十 楚世家
helloiac
 
晉書 114 卷一百十五 載記第十五
晉書 114 卷一百十五 載記第十五晉書 114 卷一百十五 載記第十五
晉書 114 卷一百十五 載記第十五
helloiac
 
宋史 496 卷四百九十六 列傳第二百五十五 蠻夷四
宋史 496 卷四百九十六 列傳第二百五十五 蠻夷四宋史 496 卷四百九十六 列傳第二百五十五 蠻夷四
宋史 496 卷四百九十六 列傳第二百五十五 蠻夷四
helloiac
 

What's hot (20)

漢書 004 卷三 高后纪第三
漢書 004 卷三 高后纪第三漢書 004 卷三 高后纪第三
漢書 004 卷三 高后纪第三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史記 060 世家第三十 三王世家
史記 060 世家第三十 三王世家史記 060 世家第三十 三王世家
史記 060 世家第三十 三王世家
 
史記 101 列传第四十一 袁盎晁错列传
史記 101 列传第四十一 袁盎晁错列传史記 101 列传第四十一 袁盎晁错列传
史記 101 列传第四十一 袁盎晁错列传
 
史記 075 列传第十五 孟尝君列传
史記 075 列传第十五 孟尝君列传史記 075 列传第十五 孟尝君列传
史記 075 列传第十五 孟尝君列传
 
魏書 095 卷八十九 列傳酷吏第七十七
魏書 095 卷八十九 列傳酷吏第七十七魏書 095 卷八十九 列傳酷吏第七十七
魏書 095 卷八十九 列傳酷吏第七十七
 
史記 045 世家第十五 韩世家
史記 045 世家第十五 韩世家史記 045 世家第十五 韩世家
史記 045 世家第十五 韩世家
 
史記 108 列传第四十八 韩长孺列传
史記 108 列传第四十八 韩长孺列传史記 108 列传第四十八 韩长孺列传
史記 108 列传第四十八 韩长孺列传
 
史記 040 世家第十 楚世家
史記 040 世家第十 楚世家史記 040 世家第十 楚世家
史記 040 世家第十 楚世家
 
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
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
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
 
遼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六
遼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六遼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六
遼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六
 
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史記 048 世家第十八 陈涉世家
史記 048 世家第十八 陈涉世家史記 048 世家第十八 陈涉世家
史記 048 世家第十八 陈涉世家
 
晉書 114 卷一百十五 載記第十五
晉書 114 卷一百十五 載記第十五晉書 114 卷一百十五 載記第十五
晉書 114 卷一百十五 載記第十五
 
史記 106 列传第四十六 吴王濞列传
史記 106 列传第四十六 吴王濞列传史記 106 列传第四十六 吴王濞列传
史記 106 列传第四十六 吴王濞列传
 
史記 077 列传第十七 魏公子列传
史記 077 列传第十七 魏公子列传史記 077 列传第十七 魏公子列传
史記 077 列传第十七 魏公子列传
 
史記 080 列传第二十 乐毅列传
史記 080 列传第二十 乐毅列传史記 080 列传第二十 乐毅列传
史記 080 列传第二十 乐毅列传
 
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隋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六
隋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六隋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六
隋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六
 
宋史 496 卷四百九十六 列傳第二百五十五 蠻夷四
宋史 496 卷四百九十六 列傳第二百五十五 蠻夷四宋史 496 卷四百九十六 列傳第二百五十五 蠻夷四
宋史 496 卷四百九十六 列傳第二百五十五 蠻夷四
 

Similar to 史記 076 列传第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helloiac
 
晉書 059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
晉書 059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晉書 059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
晉書 059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
helloiac
 
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helloiac
 
新唐書 085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
新唐書 085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新唐書 085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
新唐書 085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
helloiac
 
金史 0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 始祖以下諸子
金史 0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 始祖以下諸子金史 0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 始祖以下諸子
金史 0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 始祖以下諸子
helloiac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helloiac
 
北齊書 04 卷四 帝纪第四 文宣
北齊書 04 卷四 帝纪第四 文宣北齊書 04 卷四 帝纪第四 文宣
北齊書 04 卷四 帝纪第四 文宣
helloiac
 
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helloiac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helloiac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helloiac
 
晉書 078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晉書 078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晉書 078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晉書 078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helloiac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helloiac
 
晉書 099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晉書 099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晉書 099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晉書 099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helloiac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helloiac
 

Similar to 史記 076 列传第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 (20)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晉書 059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
晉書 059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晉書 059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
晉書 059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
 
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史記 046 世家第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
史記 046 世家第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史記 046 世家第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
史記 046 世家第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
 
新唐書 085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
新唐書 085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新唐書 085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
新唐書 085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
 
金史 0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 始祖以下諸子
金史 0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 始祖以下諸子金史 0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 始祖以下諸子
金史 065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 始祖以下諸子
 
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漢書 055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北齊書 04 卷四 帝纪第四 文宣
北齊書 04 卷四 帝纪第四 文宣北齊書 04 卷四 帝纪第四 文宣
北齊書 04 卷四 帝纪第四 文宣
 
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漢書 061 卷五十 张冯汲郑传第二十
漢書 061 卷五十 张冯汲郑传第二十漢書 061 卷五十 张冯汲郑传第二十
漢書 061 卷五十 张冯汲郑传第二十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晉書 078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晉書 078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晉書 078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晉書 078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晉書 099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晉書 099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晉書 099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晉書 099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More from 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helloiac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史記 076 列传第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

  • 1. 文档信息  史记  076 / 130  21 段 4210 字  55 种 163 个标注  简体中文 列传第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 史記 076 [西漢]司馬遷 ←075 列传第十五 孟尝君列传 077 列传第十七 魏公子列传→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史記 / 076 列传第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 本篇关键词 地点 邯郸 12 长平 3 东武城 2 夷陵 1 人物 平原君 36 虞卿 32 赵王 8 楚王 6 公孙龙 4 赵孝成王 3 平阳君 2 孙代 1 文官 门下 9 舍人 2 公相 1 武官 都尉 1 其他 楚国 2 文王 1 社稷 1 目錄 0 1 2 3 平原君 虞卿 列传 平原君 赵胜 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 相赵惠文 王 及孝成王 ,三去相,三复位,封於东武城 。 平原君 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 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 原君 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 君之後宫临而笑臣,臣原得笑臣者头。」平原君 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 笑曰:「观此竖 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 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馀,宾客门下门下 舍人舍人 稍稍引去者过 半。平原君 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门下 一人前对曰:「以君 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於是平原君 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 谢焉。其後门下门下 乃复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 ,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 秦之围邯郸 ,赵使平原君 求救,合从於楚,约与食客门下门下 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 君 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於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於食 客门下门下 足矣。」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门下 有毛遂者,前,自赞於平原君 曰: 「遂闻君将合从於楚,约与食客门下门下 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原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 君 曰:「先生处胜之门下门下 几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 曰:「夫贤士之处世 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门下 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 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 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 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主 名 作 主 名 主 主 號 地 主 主 主 主 主 法 文 文 主 文 主 文 名 地 主 文 主 文 文 主 文 主 文 主 文 主 1 / 5 https://taolang.club/doc/14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4 5 6 7 8 9 10 11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 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 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 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 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 谓平原君 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 曰:「是胜之舍人舍人 也。 」楚王 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 国 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 之众也,王之命县於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 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 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 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彊,天下弗能当。白起 ,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 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 ,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 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 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 稷 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 曰:「定矣。」毛遂谓楚王 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 来。」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 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於殿上。毛遂 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公相 与歃此血於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 者也。」 平原君 已定从而归,归至於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 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於百万 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平原君 既返赵,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皆未至。秦急围邯郸 ,邯 郸 急,且降,平原君 甚患之。邯郸 传舍 吏子李同说平原君 曰:「君不忧赵亡邪?」平原 君 曰:「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李同曰:「邯郸 之民,炊骨易子而食 ,可谓急矣,而君 之後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馀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 锺磬自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何患无有?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於士卒之间,分功 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 ,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於是平原君 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 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卻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兵遂罢,邯郸 复存。李同战死 , 封其父为李侯 。 虞卿 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 为平原君 请封。公孙龙 闻之,夜驾见平原君 曰:「龙闻虞卿 欲以信 陵君之存邯郸 为君请封,有之乎?」平原君 曰:「然。」龙曰:「此甚不可。且王举君而相赵者, 非以君之智能为赵国 无有也。割东武城 而封君者,非以君为有功也,而以国人无勋,乃以君为亲戚 故也。君受相印不辞无能,割地不言无功者,亦自以为亲戚故也。今信陵君存邯郸 而请封,是亲戚受 城而国人计功也。此甚不可。且虞卿 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事不成,以虚名德君。君必勿听 也。」平原君 遂不听虞卿 。 平原君 以赵孝成王 十五年卒。子孙代 ,後竟与赵俱亡。 平原君 厚待公孙龙 。公孙龙 善为坚白之辩,及邹衍 过赵言至道,乃绌公孙龙 。 虞卿 者,游说之士也。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 。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赵上卿上卿 , 故号为虞卿 。 主 主 主 主 主 文 主 政 政 號 名 地 主 礼 主 主 主 文 词 主 词 主 地 地 主 地 处 主 主 地 词 礼 主 地 葬 主 名 地 主 名 主 名 地 主 政 地 地 名 主 名 主 主 名 主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文 名 2 / 5 https://taolang.club/doc/14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12 13 14 15 16 秦赵战於长平 ,赵不胜,亡一都尉都尉 。赵王 召楼昌与虞卿 曰:「军战不胜,尉复死,寡人使束甲而趋 之,何如?」楼昌曰:「无益也,不如发重使为媾。」虞卿 曰:「昌言媾者,以为不媾军必破也。而制 媾者在秦。且王之论秦也,欲破赵之军乎,不邪?」王曰:「秦不遗馀力矣,必且欲破赵军。」虞 卿 曰:「王听臣,发使出重宝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内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 下之合从,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赵王 不听,与平阳君 为媾,发郑硃入秦。秦内之。赵 王 召虞卿 曰:「寡人使平阳君 为媾於秦,秦已内郑硃矣,卿之为奚如?」虞卿 对曰:「王不得媾, 军必破矣。天下贺战者皆在秦矣。郑硃,贵人 也,入秦,秦王 与应侯必显 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 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应侯果显郑硃以示天下贺战胜者,终不肯媾。长 平 大败,遂围邯郸 ,为天下笑。 秦既解邯郸 围,而赵王 入朝,使赵郝约事於秦,割六县而媾。虞卿 谓赵王 曰:「秦之攻王也,倦 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馀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 卿 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 攻王,王无救矣。」王以虞卿 之言赵郝。赵郝曰:「虞卿 诚能尽秦力之所至乎?诚知秦力之所不能 进,此弹丸之地弗予,令秦来年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王曰:「请听子割,子能必使来年秦 之不复攻我乎?」赵郝对曰:「此非臣之所敢任也。他日三晋之交於秦,相善也。今秦善韩、魏而攻 王,王之所以事秦必不如韩、魏也。今臣为足下解负亲之攻,开关通币,齐交韩、魏,至来年而王独取 攻於秦,此王之所以事秦必在韩、魏之後也。此非臣之所敢任也。」 王以告虞卿 。虞卿 对曰:「郝言『不媾,来年秦复攻王,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今媾,郝又以不 能必秦之不复攻也。今虽割六城,何益!来年复攻,又割其力之所不能取而媾,此自尽之术也,不如无 媾。秦虽善攻,不能取六县;赵虽不能守,终不失六城。秦倦而归,兵必罢。我以六城收天下以攻罢 秦,是我失之於天下而取偿於秦也。吾国尚利,孰与坐而割地,自弱以彊秦哉?今郝曰『秦善韩、魏而 攻赵者,必王之事秦不如韩、魏也』,是使王岁以六城事秦也,即坐而城尽。来年秦复求割地,王将与 之乎?弗与,是弃前功而挑秦祸也;与之,则无地而给之。语曰『彊者善攻,弱者不能守』。今坐而听 秦,秦兵不弊而多得地,是彊秦而弱赵也。以益彊之秦而割愈弱之赵,其计故不止矣。且王之地有尽而 秦之求无已,以有尽之地而给无已之求,其势必无赵矣。」 赵王 计未定,楼缓从秦来,赵王 与楼缓计之,曰:「予秦地如毋予,孰吉?」缓辞让曰:「此非臣 之所能知也。」王曰:「虽然,试言公之私。」楼缓对曰:「王亦闻夫公甫文伯母 乎?公甫文伯仕於 鲁,病死,女子为自杀於房中者二人。其母闻之,弗哭也。其相室曰:『焉有子死而弗哭者乎?』其母 曰:『孔子,贤人也,逐於鲁,而是人不随也。今死而妇人为之自杀者二人,若是者必其於长者薄而於 妇人厚也。』故从母 言之,是为贤母;从妻言之,是必不免为妒妻。故其言一也,言者异则人心变 矣。今臣新从秦来而言勿予,则非计也;言予之,恐王以臣为为秦也:故不敢对。使臣得为大王计,不 如予之。」王曰:「诺。」 虞卿 闻之,入见王曰:「此饰说也,王蜰勿予!」楼缓闻之,往见王。王又以虞卿 之言告楼缓。楼 缓对曰:「不然。虞卿 得其一,不得其二。夫秦赵构 难而天下皆说,何也?曰『吾且因彊而乘弱 矣』。今赵兵困於秦,天下之贺战胜者则必尽在於秦矣。故不如亟割地为和,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不 然,天下将因秦之怒,乘赵之弊,瓜分之。赵且亡,何秦之图乎?故曰虞卿 得其一,不得其二。原 王 以此决之,勿复计也。」 地 武 主 名 名 名 主 主 主 名 主 名 主 主 名 地 地 地 主 名 主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主 亲 礼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3 / 5 https://taolang.club/doc/14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075 列传第十五 孟尝君列传 077 列传第十七 魏公子列传→目錄 17 18 19 20 虞卿 闻之,往见王曰:「危哉楼子之所以为秦者,是愈疑天下,而何慰秦之心哉?独不言其示天下弱 乎?且臣言勿予者,非固勿予而已也。秦索六城於王,而王以六城赂齐。齐,秦之深雠也,得王之六城, 并力西击秦,齐之听王,不待辞之毕也。则是王失之於齐而取偿於秦也。而齐、赵之深雠可以报矣,而示 天下有能为也。王以此发声,兵未窥於境,臣见秦之重赂至赵而反媾於王也。从秦为媾,韩、魏闻之,必 尽重王;重王,必出重宝以先於王。则是王一举 而结三国 之亲,而与秦易道也。」赵王 曰:「善。 」则使虞卿 东见齐王 ,与之谋秦。虞卿 未返,秦使者已在赵矣。楼缓闻之,亡去。赵於是封虞卿 以 一城。 居顷之,而魏请为从。赵孝成王 召虞卿 谋。过平原君 ,平原君 曰:「原卿之论从也。」虞卿 入 见王。王曰:「魏请为从。」对曰:「魏过。」王曰:「寡人固未之许。」对曰:「王过。」王曰: 「魏请从,卿曰魏过,寡人未之许,又曰寡人过,然则从终不可乎?」对曰:「臣闻小国之与大国从从 事事 也,有利则大国受其福,有败则小国受其祸。今魏以小国请其祸,而王以大国辞其福,臣故曰王 过,魏亦过。窃以为从便。」王曰:「善。」乃合魏为从。 虞卿 既以魏齐之故,不重万户侯卿相之印,与魏齐间行,卒去赵,困於梁。魏齐已死,不得意,乃著 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之曰虞氏 春 秋。 太史公太史公 曰:平原君 ,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 贪冯亭 邪 说,使赵陷长平 兵四十馀万众,邯郸 几亡。虞卿 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及不忍魏齐, 卒困於大梁 ,庸夫且知其不可,况贤人乎?然虞卿 非穷愁,亦不能著书以自见於後世云。 翩翩公子,天下奇器。笑姬从戮,义士 增气。兵解李同,盟定毛遂。虞卿 蹑蹻,受赏料事。及困魏 齐,著书见意。 名 名 代 主 名 主 名 名 主 名 主 主 名 文 名 名 文 主 主 名 地 地 名 地 名 军 名 4 / 5 https://taolang.club/doc/14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