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7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後漢書
 053 / 130
 74 段 7559 字
 298 种 401 个标注
 简体中文
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三十八 後漢書 053
卷四十八
[劉宋]范曄
←052 卷四十七 班梁列传第三十七 054 卷四十九 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三十九→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後漢書 / 053 卷四十八 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三十八
本篇关键词
纪年 永元十二年[100] 1 永元九年[97] 1 建初元年[76] 1 延光三年[124] 1 中平二年[185] 1
初平二年[191] 1 兴平元年[194] 1 建安元年[196] 1
地点 石渠 3 永平 2 京师 2
人物 太后 3 班固 3 桓帝 3
文官 廷尉 5 尚书 5 太守 4 太尉 4 侍中 4 博士 4 河南尹 3 校书郎 3
武官 大将军 4 车骑将军 3 司隶校尉 3
其他 鲜卑 8 乌桓 6 光武 3 太学 3 汉书 3
目錄
0
1
2
3
4
5
卷四十八 杨李 翟应霍爰徐列传 第三十八
杨终字子山,蜀郡 成都 人也。年十三,为郡小吏,太守太守 奇其才,遣诣京师 受业,习《春秋》,显
宗 时,征诣兰台 ,拜校书郎校书郎 。
建初元年[76],大旱谷贵,终以为广陵 、楚、淮阳 、济南 之狱,徙者万数,又远屯绝域,吏民怨
旷,乃上疏曰:
臣闻「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百王常典,不易之道也。秦政酷烈,违忤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
族 。高祖 平乱,约法三章 。太宗至仁,除去收孥 。万姓廓然,蒙被更生,泽及昆虫,功垂万世。
陛下圣明,德被四表 。今以比年久旱,灾疫未息,躬自菲薄,广访失得,三代之隆,无以加焉。臣窃
桉《春秋》水旱之变,皆应暴急,惠不下流。自永平 以来,仍连大狱,有司穷考,转相牵引,掠考冤
滥,家属徒边。加以北征匈奴 ,西开三十六国,频年服役,转输烦费。又远屯伊吾 ,楼兰 、车
师、戊己,民怀土思,怨结边域。传曰:「安土重居,谓之众庶。」
昔殷民近迁洛邑,且犹怨望,何况去中土之肥饶,寄不毛之荒极乎?且南方暑湿,障毒互生。愁困之
民,足以感动天地,移变阴阳矣。陛下留念省察,以济元元。
名 作
地 地 文 地
號 衙 文
地 地 地
礼 號 事 法
词
地
政 地 政
1 / 7
https://taolang.club/doc/36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书奏书奏 ,肃宗 下其章。司空司空 第五伦 亦同终议。太尉太尉 牟融 、司徒司徒 鲍昱 、校书郎校书郎 班固 等难伦,
以施行既久,孝子无改父之道,先帝 所建,不宜回异。终复上书曰:「秦筑 长城 ,功役繁兴,胡
亥 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崖 之郡,光武 绝西域 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鲁文公 毁泉台,
《春秋》讥之曰『先祖为之而己毁之,不如勿居而己』,以其无妨害于民也。襄公 作三军。昭公 舍
之,君子大其复古,以为不舍则有害于民也。今伊吾之役 ,楼兰 之屯,久而未还,非天意也。」帝从
之,听还徙者,悉罢边屯。
终又言:「宣帝 博征群儒,论定《五经 》于石渠 阁。方今天下少事,学者得成其业,而章句之
徒,破坏大体。宜如石渠 故事,永为后世则。」于是诏诸儒于白虎观论考同异 焉。会终坐事系
狱,博士博士 赵博 、校书郎校书郎 班固 、贾逵 等,以终深晓《春秋》,学多异闻,表请之,终又上书自
讼,即日贳出,乃得与于白虎观焉。
后受诏删《太史公太史公 书》为十余万言。
时,太后 兄卫尉卫尉 马廖,谨笃自守,不训诸子。终与廖交善,以书戒之曰:终闻尧、舜之民,可比屋
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何者?尧、舜为之堤防,桀、纣示之骄奢故也。《诗》曰:「皎皎练
丝,在所染之。」上智下愚 ,谓之不移;中庸之流,要在教化。《春秋》杀太子 母弟,直称君甚恶
之者,坐失教也。《礼》制,人君之子年八岁,为置少搏,教之书计,以开其明;十五置太傅太傅 ,教之
经典,以道其志。汉兴,诸侯王不力教诲,多触禁忌,故有亡国之祸,而乏嘉善 之称。今君位地尊
重,海内所望,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黄门郎黄门郎 年幼,血气方盛,既无长君退让之风,而要结轻
狡无行之客,纵而莫诲,视成任性,鉴念前往,可为寒心。君侯诚宜以临深履薄为戒。
廖不纳。子豫后坐县书诽谤,廖以就国。
终兄凤为郡吏,太守太守 廉范 为州所考,遣凤侯终,终为范游说 ,坐徙北地。帝东巡狩 ,凤皇 黄龙
并集,终赞颂嘉瑞,上述祖宗 鸿业,凡十五章,奏上,诏贳还故郡。著《春秋外传 》十二篇,改定
章句十五万言。永元十二年[100],征拜郎中郎中 ,以病卒。
李法字伯度 ,汉中 南郑 人也。博通群书,性刚而有节。和帝 永元九年[97],应贤艮方正对策。
除博士博士 ,迁侍中侍中 、光禄大夫光禄大夫 。岁余,上疏以为朝政苛碎,违永平 、建初故事;宦官权重,椒椒
房房 宠盛,又讥史官记事不实,后世有识,寻功计德,必不明信。坐失旨,下有司,免为庶人,还乡
里,杜门自守。故人儒生时有侯之者,言谈之次,问其不合上意之由,法未尝应对。友人固问之,法
曰:「鄙夫可与事君乎哉?敬患失之,无所不至。孟子有言:『夫仁者如射,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
不怨胜己者,反诸身而已矣。』」在家八年,征拜议郎议郎 、谏议大夫谏议大夫 ,正言正言 极辞,无改于旧。出
为汝南太守汝南太守 ,政有声迹。后归乡里,卒于家。
翟酺字子超,广汉 雒人也。四世传《诗》。酺好《老子》,尤善图纬、天文、历算历算 。以报舅仇,当
徙日南,亡于长安 ,为卜相工,后牧羊凉州 。遇赦还。仕郡,征拜议郎议郎 ,迁侍中侍中 。
时,尚书尚书 有缺,诏将大夫大夫 六百石以上试对政事、天文、道术,以高第者补之。
酺自恃能高,而忌故太史令太史令 孙懿 ,恐其先用,乃往侯懿。既坐,言无所及,唯涕泣流连。懿怪而问
之,酺曰:「图书有汉贼孙登 ,将以才智为中官所害。观君表相,似当应之。酺受恩接,凄怆君之祸
耳!」懿忧惧,移病不试。由是酺对第一,拜尚书尚书 。
时,安帝 始亲政 事,追感祖母 宋贵人 ,悉封其家。又元舅耿宝及皇后 兄弟阎显等并用威权。酺
上疏谏曰:
文 號 文 礼 文 名 文 名 文 名
主 地 地
名 地 號 地 主
主 主
事 政
主 仕 地
地 词
文 名 文 名 名
文
主 文
词 主
文
地
文
文 名 名 礼 然
礼 作
文
名 地 地 主
文 文 武 地
文
文 文 文
文
地 文
地 地 文 文
文 文
文 名
名
文
主 礼 名 主 主
2 / 7
https://taolang.club/doc/36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臣闻微子佯狂而去殷,叔孙通 背秦而归汉,彼非自疏其君,时不可也。臣何殊绝之恩,蒙值不讳之政,
岂敢雷同受宠,而以戴天履地。伏惟陛下应天履祚,历值中兴,当建太平之功,而未闻致化之道。盖远者
难明,请以近事征之。昔窦、邓之宠,倾动四方,兼官兼官 重绂,盈金积 货,至使议弄神器,改更社
稷 。岂不以势尊威广,以致斯患乎?及其破坏,头颡堕地,愿为孤豚,岂可得哉!未致贵无渐失必暴,
受爵非道殃必疾。今外戚 宠幸,功均造化,汉元以来,未有等比。陛下诚仁恩周洽,以亲九族 。然禄
去公室,政移私门,覆车 重寻,宁无摧折。而朝臣在位,莫肯正议,翕翕訾訾,更相佐附。臣恐威权外
假,归之良难,虎翼虎翼 一奋,卒不可制。故孔子曰:「吐珠于泽,谁能不含」;老子称「国之利器,不可
以示人」。此最安危之极戒,社稷 之深计也。
夫俭德之恭,政存约节。故文帝 爱百金于露台,饰帷帐于皂囊。或有讥其俭者,上曰:「朕为天下守
财耳,岂得妄用之哉!」至仓谷腐而不可食,钱贯 朽而不可校。今自初政已来,日月未久,费用赏赐
已不可算。敛天下之财,积无功之家,帑藏单尽,民物凋伤,卒有不虞,复当重赋百姓,怨叛既生,危
乱可待也。
昔成王之政,周公 在前,邵公 在后,毕公在左,史佚在右,四子挟而维之。
目见正容,耳闻正言正言 ,一日即位,天下旷然,言其法度素定也。今陛下有成王 之尊而无数子之佐,
虽欲崇雍熙 ,致太平,其可得乎?
自去年已来,灾谴频数,地坼天崩 ,高岸为谷。修身恐惧,则转祸为福;轻慢天戒,则其害弥深。愿
陛下亲自劳恤,研精致思,勉求忠贞之臣,诛远佞谄之党,损玉堂 之盛,尊天爵之重,割情欲之欢,
罢宴私之好。帝王图籍,陈列左右,心存亡国所以失之,鉴观兴王 所以得之,庶灾害可息,丰年可招
矣。
书奏书奏 不省,而外戚 宠臣咸畏恶之。
延光三年[124],出为酒泉太守酒泉太守 。叛羌千余骑徙敦煌 来抄郡界,酺赴击,斩首 九百级,羌众几尽,威
名 大震。迁京兆尹京兆尹 。顺帝 即位,拜光禄大夫光禄大夫 ,迁将作大匠将作大匠 。损省经用,岁息四五千万。屡因灾
异,多所匡正。由是权贵共诬酺及尚书令尚书令 高堂芝等交通属托,坐减死归家。复被章云酺前与河南 张
楷等谋反 ,逮诣廷尉廷尉 。及杜真 等上书讼之,事得明释。卒于家。
著《援神》、《钩命解诂》十二篇。
初,酺之为大匠 ,上言:「孝文皇帝 始置一经博士博士 ,武帝 大合天下之书,而孝宣论《六经 》
于石渠 ,学者滋盛,弟子万数。光武 初兴,愍其荒废,起太学博士太学博士 舍、内外讲堂,诸生横巷,为
海内所集。明帝 时辟雍 始成,欲毁太学 ,太尉太尉 赵憙以为太学 、辟雍 皆宜兼存,故并传至今。
而顷者颓废,至为园采刍牧之处。宜更修缮,诱进后学。」帝从之。酺免后,遂起太学 。更开拓房
室 ,学者为酺立碑铭 于学云。
应奉字世叔,汝南 南顿 人也。曾祖父 顺,字华仲 ,和帝 时为河南尹河南尹 、将作大匠将作大匠 ,公廉约
己,明达政事。生十子,皆有才学。中子叠,江夏太守江夏太守 ,叠生郴,武陵太守武陵太守 。郴生奉。
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为郡决曹决曹 史,行部四十二县,录
囚 徒数百千人。及还,太守太守 备问之,奉口说罪系姓名,坐状轻重,无所遣脱,时人奇之。著《汉
书 后序》,多所述载。大将军大将军 梁冀举茂才。
先是,武陵 蛮詹山 等四千余人反叛,执县令县令 ,屯结连年。诏下公卿议,四府 举奉才堪将帅将帅 。永
兴 元元,拜武陵太守武陵太守 。到官慰纳,山等皆悉降散。于是兴学校,举仄陋,政称变俗。坐公事免。
名
文 地
礼
礼 礼
器
文
礼
主
名
主 名
文 號
名
异
地
主
文 礼
文 地 法
军 文 主 武 文
文 地
法 文 名
建 主 文 主 仕
地 號 文
主 礼 衙 文 衙 礼
衙
地 葬
地 地 亲 名 主 文 文
文 文
词 文
法 文
作 武
地 名 文 衙 武
地 文
3 / 7
https://taolang.club/doc/36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延熹 中,武陵 蛮复寇乱荆州 ,车骑将军车骑将军 冯绲 以奉有威恩,为蛮夷所服,上请与俱征。拜从事中从事中
郎郎 。奉勤设方略,贼破军罢,绲推功于奉,荐为司隶校尉司隶校尉 。纠举奸违,不避豪威,以严厉为名。
及邓皇后 败,而田贵人 见幸,桓帝 有建立之议。奉以田氏 微贱,不宜超登后位,上书谏曰:「臣
闻周纳狄女,襄王 出居于郑;汉立飞燕,成帝 胤嗣泯绝。母后之重,兴废所因。宜思《关雎》之所
求,远五禁之所忌。」帝纳其言,竟立窦皇后 。
及党事起,奉乃慨然以疾自退。追愍屈原 ,因以自伤,著《感骚》三十篇,数万言。诸公多荐举 ,
会病卒。子劭。
劭字仲远。少笃学,博览多闻。灵帝 时举孝廉孝廉 ,辟车骑将军车骑将军 何苗掾。
中平二年[185],汉阳 贼边章、韩遂与羌胡为寇,东侵三辅,时遣车骑将军车骑将军 后甫嵩西讨之。嵩请发乌
桓 三千人。北军中侯 邹靖 上言:「乌桓 众弱,宜开募鲜卑 。」
事下四府 ,大将军大将军 掾韩卓 议,以为:「乌桓 兵寡,而与鲜卑 世为仇敌,若乌桓 被发,则鲜
卑 必袭其家。乌桓 闻之,当复弃军还救。非唯无益于实,乃更沮三军之情。邹靖 居近边塞,究其
态诈。若令靖募鲜卑 轻骑五千,必有破敌之效。」邵驳之曰:
鲜卑 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之帅,庐落之居,而天性贪暴,不拘信义,故数犯障塞,且无宁
岁。唯至互市,乃来靡服。苟欲中国珍货,非为畏威怀德。
计获事足,旋踵为害。是以朝家外而不内,盖为此也。往者匈奴 反叛,度辽将军度辽将军 马续、乌桓 校校
尉尉 王元发 鲜卑 五千余骑,又武威太守武威太守 赵冲亦率鲜卑 征讨叛羌。斩获丑虏,既不足言,而鲜
卑 越溢,多为不法。裁以军令,则忿戾作乱;制御小缓,则陆掠残害。劫居人,抄商旅,啖人牛羊,
略人兵马。得赏既多,不肯去,复欲以物买铁。边将不听,便取缣帛聚欲烧之。边将恐怖,畏其反叛,
辞谢抚顺 ,无敢拒违。今狡寇未殄,而羌为巨害,如或致悔,其可追乎?臣愚以为可募陇西 羌胡守
善不叛者,简直精勇,多其牢赏。太守太守 李参 沉静有谋,必能奖厉得其死力。
当思渐消之略,不可仓卒望也。
韩卓 复与劭相难反复。于是诏百官大会朝堂,皆从劭议。
三年,举高第,再迁,六年,拜太山太守太山太守 。初平二年[191],黄巾三十万众入郡界。
劭纠率文武连 与贼战,前后斩首 数千级,获生口老弱万余人,辎重 二千两,贼皆退却,郡内以
安。兴平元年[194],前太尉太尉 曹嵩 及子德从琅邪 入太山 ,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徐州牧 陶谦 素
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劭畏操诛,弃郡奔冀州牧冀州牧 袁绍 。
初,安帝 时河间 人尹次、颍川 人史玉皆坐杀人当死,次兄初及玉母军并诣官曹求代其命,而缢而
物故。尚书尚书 陈忠 以罪疑从轻,议活次、玉。劭后追驳之,据正典刑,有可存者。其议曰:
《尚书尚书 》称「天秩有礼,五服 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 五用哉」。而孙卿 亦云:「凡制刑之本,
将以禁暴恶,且惩其末也,凡爵列、官秩、赏庆、刑威,皆以类相从,使当其实也。」若德不副位,能
不称官,赏不酬功,刑不应罪,不祥莫大焉。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百王之定制,有法之成科。高
祖 入关,虽尚约法,然杀人者死,亦无宽降。夫时化则刑重,时乱则刑轻。《书》曰「刑罚时轻时
重」,此之谓也。
今次、玉公以清时释其私憾,阻兵安忍,僵尸道路。朝思在宽,幸至冬狱,而初、军愚狷,妄自投毙。
昔召忽亲死子纠之难,而孔子曰「经于沟读,人莫之知」。朝氏之父非错刻峻,遂能自陨其命,班
固 亦云「不知赵母 指括以全其宗」。
名 地 地 武 名
武 武
主 主 主 名
主 主
主
名 仕
主 文 武
地 武
政 主 名 政 政
衙 武 名 政 政 政
政 政 名
政
政
政 武 政
武 名 政 文 政
政
地 地
文 名
名
文
地 法 军
文 名 地 地 文 名
文 名
主 地 地
文 名
文 葬 法 名
號
名 名
4 / 7
https://taolang.club/doc/36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传曰「仆妾感慨而致死者,非能义勇 ,顾无虑耳」。夫刑罚威狱,以类天之震燿杀戮也;温慈和惠,
以放天之生殖长育也。是故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今杀无罪之初、军,而活当死之次、
玉,其为枯华,不亦然乎?陈忠 不详制刑之本,而信一时之仁,遂广引八议 求生之端。夫亲故贤能
功贵勤宾,岂有次、玉当罪之科哉?若乃小大以情,原心定罪 ,此为求生,非谓代死可以生也。败法
乱政,悔其可追。
劭凡为驳议三十篇,皆此类也。
又删定律令为《汉仪 》,建安元年[196]乃奏之。曰:夫国之大事,莫尚载籍。载籍也者,决嫌
疑 ,明是非 ,赏刑之宜,允获厥中,俾后之人永为监焉。故胶西 相董仲舒 老病致仕 ,朝廷每有
政议,数遣廷尉廷尉 张汤 亲至陋巷,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 》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
详矣,逆臣董卓 ,荡覆王室,典宪焚燎,靡有孑遣,开辟以来,莫或兹酷。今大驾 东迈,巡省许
都,拔出险难,其命惟新。臣累世受恩,荣祚 丰衍,窃不自揆,贪少云补,辄撰具《律本章句》、
《尚书尚书 旧事》、《廷尉廷尉 板令》、《决事比 例》、《司徒司徒 都目都目 》、《五曹诏 书》及《春秋断
狱 》凡二百五十篇。蠲去复重,为之节文。又集驳议三十篇,以类相从,凡八十二事。其见《汉
书 》二十五,《汉纪》四,皆删叙润色,以全本体。其二十六,博采古今瑰玮之士,文章焕炳,德义
可观。其二十七,臣所创造。岂繄自谓必合道衷,心焉愤邑,聊以藉手。昔郑人以乾鼠为璞,鬻之于
周,宋愚夫亦宝燕石 ,缇纟敟十重。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左氏 》实云
虽有姬姜丝麻,不弃憔悴菅蒯,盖所以代匮也。是用敢露顽才,厕于明哲之末。虽未足纲纪国 体,宣
洽时雍,庶几观察观察 ,增阐圣听。惟因万机之余暇,游意省览焉。
献帝 善之。
二年,诏拜劭为袁绍 军谋校尉军谋校尉 。时始迁都于许,旧章堙没,书记书记 罕存。劭慨然叹息,乃缀集所
闻,著《汉官礼仪故事》,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多劭所立。
初,父奉为司隶 时,并下诸官府郡国,各上前人像赞,劭乃连缀其名,录为《状人纪》。又论当时行
事,著《中汉辑序》。撰《风俗通 》,以辩物类名号,释时俗嫌疑。文虽不典,后世服其洽闻。凡所
著述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汉书 》,皆传于时。后卒于邺。
弟子 玚、璩,并以文才称。
中兴初,有应妪者,生四子而寡。见神光照社,试探之,乃得黄金 。自是诸子宦学,并有才名,至玚
七世通显。
霍谞字叔智,魏郡 邺人也。少为诸生,明经。有人诬谞舅宋光于大将军大将军 梁商者,以为妄刊章文,坐
系洛阳 诏狱,掠考困极。谞时年十五,奏记奏记 于商曰:将军天覆厚恩,愍舅光冤结,前者温教许为平
议,虽未下吏断决其事,已蒙神明顾省之听。皇天后 土,实闻德音 。窃独踊跃,私自庆幸。谞闻
《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此仲尼所以垂王法,
汉世所宜遵前修也。传曰:「人心不同,譬若其面。」斯盖谓大小窳隆丑美之形,至于鼻目众窍毛发之
状,未有不然者也。情之异者,刚柔舒急倨敬之间。
至于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复均也。谞与光骨肉,义有相隐,言其冤滥,未必可谅,且以人情平论其
理。
军
名 法
法
法
词 词 地 名 仕
文 名 法
名 礼
名
文 文 法 文 文 名
法
作
地 名
政
文
主
名 武 文
地
作
作
亲
词
地 武
地 文
主 法
5 / 7
https://taolang.club/doc/36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光衣冠子孙,径路平易,位极州郡,日望征辟 ,亦无瑕秽纤介之累,无故刊定诏书,欲以何名?就有所
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酖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
为哉!昔东海孝妇见枉不辜,幽灵感革,天应枯旱。光之所坐,情既可原,守阙守阙 连年,而终不见理。呼
嗟紫宫之门,泣血 两观之下,伤和致灾,为害滋甚。凡事更赦令,不应复案。夫以罪刑明白,尚蒙天
恩,岂有冤谤无征,反不得理?是为刑宥正罪,戮加诬侵也。
不偏不党,其若是乎?明将军德盛位尊,人臣无二,言行动天地,举厝移阴阳,诚能留神,沛然晓察,
必有于公高门之福,和气立应,天下幸甚。
商高谞才志,即为奏原光罪,由是显名。
仕郡,举孝廉孝廉 ,稍迁金城太守金城太守 。性明达笃厚,能以恩信化诱殊俗,甚为羌胡所敬服。遭母忧,自上
归行丧。服阙,公车征,再迁北海 相,入为尚书仆射尚书仆射 。是时,大将军大将军 梁冀贵戚秉权,自公卿以下
莫敢违忤。谞与尚书令尚书令 尹勋 数奏其事,又因陛见陈闻罪失。及冀诛后,桓帝 嘉其忠节,封邺都亭
侯 。前后固让,不许。出为河南尹河南尹 ,迁司隶校尉司隶校尉 ,转少府少府 、廷尉廷尉 ,卒官。
子俊,安定太守安定太守 。
爰延字季平,陈留 外黄人也。清苦好学,能通经教授教授 。性质悫,少言辞。县令县令 陇西 牛述好士知
人,乃礼请延为廷掾,范丹 为功曹功曹 ,濮阳 潜为主籍,常共言谈而已。后令史令史 昭以为乡啬夫啬夫 ,仁
化 大行,人但闻啬夫啬夫 ,不知郡知郡 县。在事二年,州府礼请,不就。桓帝 时征博士博士 ,太尉太尉 杨秉等
举贤良方正贤良方正 ,再迁为侍中侍中 。
帝游上林苑上林苑 ,从容问延曰:「朕何如主也?」对曰:「陛下为汉中主。」帝曰:「何以言之?」对
曰:「尚书令尚书令 陈蕃 任事则化,中常侍中常侍 黄门黄门 豫政则乱,是以知陛下可与为善,可与为非。」帝曰:
「昔朱云廷折栏槛,今侍中侍中 面称朕违,敬闻阙矣。」拜五官中郎将五官中郎将 ,转长水校尉长水校尉 ,迁魏郡太守魏郡太守 ,
征拜大鸿胪大鸿胪 。
帝以延儒生,常特宴见。时,太史令太史令 上言客星经帝坐,帝密以问延。延因上封事曰:
臣闻天子尊无为上,故天以为子,位临臣庶,威重四海。动静以礼,则星辰顺序;意在邪僻,则晷度错
违。陛下以河南尹河南尹 邓万有龙潜之旧,封为通侯 ,恩重公卿,惠丰 宗室 。加顷引见 ,与之对博,
上下媟黩,有亏尊严。臣闻之,帝左右者,所以咨政德也。故周公 戒成王 曰「其朋其朋」,言慎所
与也。昔宋闵公 与强臣共博,列妇人于侧,积此无礼,以致大灾。武帝 与幸臣李延年 、韩嫣 同卧
起,尊爵重赐,情欲无厌,遂生骄淫之心,行不义之事,卒延年被戮,嫣伏其事。
夫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知其善,所以事多放滥,物情生怨。故王者赏人必酬其功,爵人必甄其
德。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邪臣惑君,
乱妾危主,以非所言则悦于耳,以非所行则玩于目,故令人君不能远之。仲尼 曰:「惟女子与小人为
难养,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盖圣人之明戒也!昔光武皇帝 与严光俱寝,上天之异,其夕即见。
夫以光武 之圣德,严光之高贤,君臣合道,尚降此变,幸况陛下今所亲幸,以贱为贵,以卑为尊哉?
惟陛下远谗谀之人,纳謇謇之士,除左右之权,寤宦官之敝。使积善日熙,佞恶消殄,则乾灾可除。
帝省其奏。因以病自上,乞骸骨 还家。灵帝 复特征,不行,病卒。
子骥,白马 令,亦称善士。
徐璆 字孟玉,广陵 海西 人也。父淑,度辽将军度辽将军 ,有名于边。璆少博学,辟公府,举高第。稍迁荆荆
州刺史州刺史 。时,董太后 姊子张忠为南阳太守南阳太守 ,因势放滥,臧罢数亿。璆临当之部,太后 遣中常中常
侍侍 以忠属璆。璆对曰:「臣身为国,不敢闻命。」
仕
武
葬
文 文
地 文 武
文 名 主
主 文 武 文 文
文
地 文 文 地
名 武 地 文 文
地 文 文 主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名 文 文
文 武 武 文
文
文
文 主 名 礼 礼
主 號
主 主 名 名
名
主
號
词 主
然
名 地 地 武
文 主 文 主
文
6 / 7
https://taolang.club/doc/36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052 卷四十七 班梁列传第三十七 054 卷四十九 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三十九→目錄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太后 怒,遽征忠为司隶校尉司隶校尉 ,以相威临。璆到州,举奏忠臧余一亿,使冠军县 上簿诣大司农大司农 ,以
彰暴其事。又奏五郡太守郡太守 及属县有臧污者,悉征案罪,威风大行。
中平元年[184],与中郎将中郎将 朱俊 击黄巾贼于宛,破之。张忠怨璆,与诸阉官构造无端,璆遂以罪征。
有破贼功,得免官归家。后再征,迁汝南太守汝南太守 ,转东海 相,所在化行。
献帝 迁许,以廷尉廷尉 征,当诣京师 ,道为袁术 所劫,授璆以上公之位。璆乃叹曰:「龚胜、鲍
宣 ,独何人哉?守之必死!」术不敢逼。术死军破,璆得其盗国玺,及还许,上之,并送前所假汝
南 、东海 二郡印绶。司徒司徒 赵温 谓璆曰:「君遭大难,犹存此邪?」璆曰:「昔苏武困于匈奴 ,
不队七尺之节,况此方寸印乎?」
后拜太常太常 ,使持节拜曹操 为丞相丞相 。操以相让璆,璆不敢当。卒于官。
论曰:孙懿 以高明见忌,而受欺于阴计;翟酺资谲数取通,而终之以謇谏。
岂性智自有周偏,先后之要殊度乎?应氏七世才闻,而奉,劭采章为盛。及撰著撰著 篇籍,甄纪异知,虽
云小道,亦有可观者焉。延、璆应对辩正,而不犯陵上之尤,斯固辞之不可以已也。
赞曰:杨终、李法,华阳 有闻。二应克聪,亦表汝濆。翟酺诈懿,霍谞请舅。
延能讦帝,璆亦忤后。
主 武 地 文
文
武 名
文 地
主 文 地 名
名
地 地 文 名 政
文 名 文
名
文
地
7 / 7
https://taolang.club/doc/36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helloiac
 
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
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
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helloiac
 
南史 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六十五 隱逸上
南史 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六十五 隱逸上南史 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六十五 隱逸上
南史 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六十五 隱逸上helloiac
 
宋史 457 卷四百五十七 列傳第二百一十六 隱逸上
宋史 457 卷四百五十七 列傳第二百一十六 隱逸上宋史 457 卷四百五十七 列傳第二百一十六 隱逸上
宋史 457 卷四百五十七 列傳第二百一十六 隱逸上helloiac
 
後漢書 027 卷二十五 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後漢書 027 卷二十五 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後漢書 027 卷二十五 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後漢書 027 卷二十五 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helloiac
 
後漢書 064 卷五十九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後漢書 064 卷五十九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後漢書 064 卷五十九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後漢書 064 卷五十九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helloiac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helloiac
 
三國志 64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
三國志 64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三國志 64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
三國志 64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helloiac
 
宋書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
宋書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宋書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
宋書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helloiac
 
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helloiac
 
舊唐書 068 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舊唐書 068 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舊唐書 068 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舊唐書 068 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helloiac
 
晉書 089 卷九十 列傳第六十
晉書 089 卷九十 列傳第六十晉書 089 卷九十 列傳第六十
晉書 089 卷九十 列傳第六十helloiac
 
三國志 10 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
三國志 10 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三國志 10 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
三國志 10 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helloiac
 
魏書 043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
魏書 043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魏書 043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
魏書 043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helloiac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helloiac
 
史記 046 世家第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
史記 046 世家第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史記 046 世家第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
史記 046 世家第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helloiac
 
南史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
南史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南史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
南史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helloiac
 
漢書 030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漢書 030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漢書 030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漢書 030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helloiac
 
晉書 096 卷九十七 列傳第六十七
晉書 096 卷九十七 列傳第六十七晉書 096 卷九十七 列傳第六十七
晉書 096 卷九十七 列傳第六十七helloiac
 

What's hot (20)

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
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
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
 
南史 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六十五 隱逸上
南史 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六十五 隱逸上南史 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六十五 隱逸上
南史 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六十五 隱逸上
 
宋史 457 卷四百五十七 列傳第二百一十六 隱逸上
宋史 457 卷四百五十七 列傳第二百一十六 隱逸上宋史 457 卷四百五十七 列傳第二百一十六 隱逸上
宋史 457 卷四百五十七 列傳第二百一十六 隱逸上
 
你所不知的袁世凱
你所不知的袁世凱你所不知的袁世凱
你所不知的袁世凱
 
後漢書 027 卷二十五 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後漢書 027 卷二十五 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後漢書 027 卷二十五 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後漢書 027 卷二十五 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後漢書 064 卷五十九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後漢書 064 卷五十九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後漢書 064 卷五十九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後漢書 064 卷五十九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三國志 64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
三國志 64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三國志 64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
三國志 64 卷六十四 吳書十九 諸葛滕二孫濮陽傳第十九
 
宋書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
宋書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宋書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
宋書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
 
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舊唐書 068 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舊唐書 068 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舊唐書 068 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舊唐書 068 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晉書 089 卷九十 列傳第六十
晉書 089 卷九十 列傳第六十晉書 089 卷九十 列傳第六十
晉書 089 卷九十 列傳第六十
 
三國志 10 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
三國志 10 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三國志 10 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
三國志 10 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
 
魏書 043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
魏書 043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魏書 043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
魏書 043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史記 046 世家第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
史記 046 世家第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史記 046 世家第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
史記 046 世家第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
 
南史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
南史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南史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
南史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
 
漢書 030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漢書 030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漢書 030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漢書 030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晉書 096 卷九十七 列傳第六十七
晉書 096 卷九十七 列傳第六十七晉書 096 卷九十七 列傳第六十七
晉書 096 卷九十七 列傳第六十七
 

Similar to 後漢書 053 卷四十八 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三十八

新唐書 095 卷八十九 列傳第十四
新唐書 095 卷八十九 列傳第十四新唐書 095 卷八十九 列傳第十四
新唐書 095 卷八十九 列傳第十四helloiac
 
梁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梁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梁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梁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helloiac
 
周書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
周書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周書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
周書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helloiac
 
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helloiac
 
宋書 093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隱逸
宋書 093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隱逸宋書 093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隱逸
宋書 093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隱逸helloiac
 
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
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
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helloiac
 
史記 104 列传第四十四 田叔列传
史記 104 列传第四十四 田叔列传史記 104 列传第四十四 田叔列传
史記 104 列传第四十四 田叔列传helloiac
 
北齊書 47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九 酷吏
北齊書 47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九 酷吏北齊書 47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九 酷吏
北齊書 47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九 酷吏helloiac
 
後漢書 050 卷四十五 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
後漢書 050 卷四十五 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後漢書 050 卷四十五 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
後漢書 050 卷四十五 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helloiac
 
舊五代史 095 卷九十五 晉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
舊五代史 095 卷九十五 晉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舊五代史 095 卷九十五 晉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
舊五代史 095 卷九十五 晉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helloiac
 
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helloiac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helloiac
 
漢書 027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漢書 027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漢書 027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漢書 027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helloiac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helloiac
 
晉書 105 卷一百六 載記第六
晉書 105 卷一百六 載記第六晉書 105 卷一百六 載記第六
晉書 105 卷一百六 載記第六helloiac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helloiac
 
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helloiac
 
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
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
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helloiac
 
後漢書 062 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
後漢書 062 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後漢書 062 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
後漢書 062 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helloiac
 
北齊書 49 卷四十九 列传第四十一 方伎
北齊書 49 卷四十九 列传第四十一 方伎北齊書 49 卷四十九 列传第四十一 方伎
北齊書 49 卷四十九 列传第四十一 方伎helloiac
 

Similar to 後漢書 053 卷四十八 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三十八 (20)

新唐書 095 卷八十九 列傳第十四
新唐書 095 卷八十九 列傳第十四新唐書 095 卷八十九 列傳第十四
新唐書 095 卷八十九 列傳第十四
 
梁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梁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梁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梁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周書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
周書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周書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
周書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
 
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宋書 093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隱逸
宋書 093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隱逸宋書 093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隱逸
宋書 093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隱逸
 
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
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
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
 
史記 104 列传第四十四 田叔列传
史記 104 列传第四十四 田叔列传史記 104 列传第四十四 田叔列传
史記 104 列传第四十四 田叔列传
 
北齊書 47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九 酷吏
北齊書 47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九 酷吏北齊書 47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九 酷吏
北齊書 47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九 酷吏
 
後漢書 050 卷四十五 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
後漢書 050 卷四十五 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後漢書 050 卷四十五 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
後漢書 050 卷四十五 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
 
舊五代史 095 卷九十五 晉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
舊五代史 095 卷九十五 晉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舊五代史 095 卷九十五 晉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
舊五代史 095 卷九十五 晉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
 
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漢書 027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漢書 027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漢書 027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漢書 027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晉書 105 卷一百六 載記第六
晉書 105 卷一百六 載記第六晉書 105 卷一百六 載記第六
晉書 105 卷一百六 載記第六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
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
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
 
後漢書 062 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
後漢書 062 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後漢書 062 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
後漢書 062 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
 
北齊書 49 卷四十九 列传第四十一 方伎
北齊書 49 卷四十九 列传第四十一 方伎北齊書 49 卷四十九 列传第四十一 方伎
北齊書 49 卷四十九 列传第四十一 方伎
 

More from helloiac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helloiac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helloiac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helloiac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helloiac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helloiac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helloiac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helloiac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後漢書 053 卷四十八 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三十八

  • 1. 文档信息  後漢書  053 / 130  74 段 7559 字  298 种 401 个标注  简体中文 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三十八 後漢書 053 卷四十八 [劉宋]范曄 ←052 卷四十七 班梁列传第三十七 054 卷四十九 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三十九→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後漢書 / 053 卷四十八 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三十八 本篇关键词 纪年 永元十二年[100] 1 永元九年[97] 1 建初元年[76] 1 延光三年[124] 1 中平二年[185] 1 初平二年[191] 1 兴平元年[194] 1 建安元年[196] 1 地点 石渠 3 永平 2 京师 2 人物 太后 3 班固 3 桓帝 3 文官 廷尉 5 尚书 5 太守 4 太尉 4 侍中 4 博士 4 河南尹 3 校书郎 3 武官 大将军 4 车骑将军 3 司隶校尉 3 其他 鲜卑 8 乌桓 6 光武 3 太学 3 汉书 3 目錄 0 1 2 3 4 5 卷四十八 杨李 翟应霍爰徐列传 第三十八 杨终字子山,蜀郡 成都 人也。年十三,为郡小吏,太守太守 奇其才,遣诣京师 受业,习《春秋》,显 宗 时,征诣兰台 ,拜校书郎校书郎 。 建初元年[76],大旱谷贵,终以为广陵 、楚、淮阳 、济南 之狱,徙者万数,又远屯绝域,吏民怨 旷,乃上疏曰: 臣闻「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百王常典,不易之道也。秦政酷烈,违忤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 族 。高祖 平乱,约法三章 。太宗至仁,除去收孥 。万姓廓然,蒙被更生,泽及昆虫,功垂万世。 陛下圣明,德被四表 。今以比年久旱,灾疫未息,躬自菲薄,广访失得,三代之隆,无以加焉。臣窃 桉《春秋》水旱之变,皆应暴急,惠不下流。自永平 以来,仍连大狱,有司穷考,转相牵引,掠考冤 滥,家属徒边。加以北征匈奴 ,西开三十六国,频年服役,转输烦费。又远屯伊吾 ,楼兰 、车 师、戊己,民怀土思,怨结边域。传曰:「安土重居,谓之众庶。」 昔殷民近迁洛邑,且犹怨望,何况去中土之肥饶,寄不毛之荒极乎?且南方暑湿,障毒互生。愁困之 民,足以感动天地,移变阴阳矣。陛下留念省察,以济元元。 名 作 地 地 文 地 號 衙 文 地 地 地 礼 號 事 法 词 地 政 地 政 1 / 7 https://taolang.club/doc/36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书奏书奏 ,肃宗 下其章。司空司空 第五伦 亦同终议。太尉太尉 牟融 、司徒司徒 鲍昱 、校书郎校书郎 班固 等难伦, 以施行既久,孝子无改父之道,先帝 所建,不宜回异。终复上书曰:「秦筑 长城 ,功役繁兴,胡 亥 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崖 之郡,光武 绝西域 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鲁文公 毁泉台, 《春秋》讥之曰『先祖为之而己毁之,不如勿居而己』,以其无妨害于民也。襄公 作三军。昭公 舍 之,君子大其复古,以为不舍则有害于民也。今伊吾之役 ,楼兰 之屯,久而未还,非天意也。」帝从 之,听还徙者,悉罢边屯。 终又言:「宣帝 博征群儒,论定《五经 》于石渠 阁。方今天下少事,学者得成其业,而章句之 徒,破坏大体。宜如石渠 故事,永为后世则。」于是诏诸儒于白虎观论考同异 焉。会终坐事系 狱,博士博士 赵博 、校书郎校书郎 班固 、贾逵 等,以终深晓《春秋》,学多异闻,表请之,终又上书自 讼,即日贳出,乃得与于白虎观焉。 后受诏删《太史公太史公 书》为十余万言。 时,太后 兄卫尉卫尉 马廖,谨笃自守,不训诸子。终与廖交善,以书戒之曰:终闻尧、舜之民,可比屋 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何者?尧、舜为之堤防,桀、纣示之骄奢故也。《诗》曰:「皎皎练 丝,在所染之。」上智下愚 ,谓之不移;中庸之流,要在教化。《春秋》杀太子 母弟,直称君甚恶 之者,坐失教也。《礼》制,人君之子年八岁,为置少搏,教之书计,以开其明;十五置太傅太傅 ,教之 经典,以道其志。汉兴,诸侯王不力教诲,多触禁忌,故有亡国之祸,而乏嘉善 之称。今君位地尊 重,海内所望,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黄门郎黄门郎 年幼,血气方盛,既无长君退让之风,而要结轻 狡无行之客,纵而莫诲,视成任性,鉴念前往,可为寒心。君侯诚宜以临深履薄为戒。 廖不纳。子豫后坐县书诽谤,廖以就国。 终兄凤为郡吏,太守太守 廉范 为州所考,遣凤侯终,终为范游说 ,坐徙北地。帝东巡狩 ,凤皇 黄龙 并集,终赞颂嘉瑞,上述祖宗 鸿业,凡十五章,奏上,诏贳还故郡。著《春秋外传 》十二篇,改定 章句十五万言。永元十二年[100],征拜郎中郎中 ,以病卒。 李法字伯度 ,汉中 南郑 人也。博通群书,性刚而有节。和帝 永元九年[97],应贤艮方正对策。 除博士博士 ,迁侍中侍中 、光禄大夫光禄大夫 。岁余,上疏以为朝政苛碎,违永平 、建初故事;宦官权重,椒椒 房房 宠盛,又讥史官记事不实,后世有识,寻功计德,必不明信。坐失旨,下有司,免为庶人,还乡 里,杜门自守。故人儒生时有侯之者,言谈之次,问其不合上意之由,法未尝应对。友人固问之,法 曰:「鄙夫可与事君乎哉?敬患失之,无所不至。孟子有言:『夫仁者如射,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 不怨胜己者,反诸身而已矣。』」在家八年,征拜议郎议郎 、谏议大夫谏议大夫 ,正言正言 极辞,无改于旧。出 为汝南太守汝南太守 ,政有声迹。后归乡里,卒于家。 翟酺字子超,广汉 雒人也。四世传《诗》。酺好《老子》,尤善图纬、天文、历算历算 。以报舅仇,当 徙日南,亡于长安 ,为卜相工,后牧羊凉州 。遇赦还。仕郡,征拜议郎议郎 ,迁侍中侍中 。 时,尚书尚书 有缺,诏将大夫大夫 六百石以上试对政事、天文、道术,以高第者补之。 酺自恃能高,而忌故太史令太史令 孙懿 ,恐其先用,乃往侯懿。既坐,言无所及,唯涕泣流连。懿怪而问 之,酺曰:「图书有汉贼孙登 ,将以才智为中官所害。观君表相,似当应之。酺受恩接,凄怆君之祸 耳!」懿忧惧,移病不试。由是酺对第一,拜尚书尚书 。 时,安帝 始亲政 事,追感祖母 宋贵人 ,悉封其家。又元舅耿宝及皇后 兄弟阎显等并用威权。酺 上疏谏曰: 文 號 文 礼 文 名 文 名 文 名 主 地 地 名 地 號 地 主 主 主 事 政 主 仕 地 地 词 文 名 文 名 名 文 主 文 词 主 文 地 文 文 名 名 礼 然 礼 作 文 名 地 地 主 文 文 武 地 文 文 文 文 文 地 文 地 地 文 文 文 文 文 名 名 文 主 礼 名 主 主 2 / 7 https://taolang.club/doc/36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臣闻微子佯狂而去殷,叔孙通 背秦而归汉,彼非自疏其君,时不可也。臣何殊绝之恩,蒙值不讳之政, 岂敢雷同受宠,而以戴天履地。伏惟陛下应天履祚,历值中兴,当建太平之功,而未闻致化之道。盖远者 难明,请以近事征之。昔窦、邓之宠,倾动四方,兼官兼官 重绂,盈金积 货,至使议弄神器,改更社 稷 。岂不以势尊威广,以致斯患乎?及其破坏,头颡堕地,愿为孤豚,岂可得哉!未致贵无渐失必暴, 受爵非道殃必疾。今外戚 宠幸,功均造化,汉元以来,未有等比。陛下诚仁恩周洽,以亲九族 。然禄 去公室,政移私门,覆车 重寻,宁无摧折。而朝臣在位,莫肯正议,翕翕訾訾,更相佐附。臣恐威权外 假,归之良难,虎翼虎翼 一奋,卒不可制。故孔子曰:「吐珠于泽,谁能不含」;老子称「国之利器,不可 以示人」。此最安危之极戒,社稷 之深计也。 夫俭德之恭,政存约节。故文帝 爱百金于露台,饰帷帐于皂囊。或有讥其俭者,上曰:「朕为天下守 财耳,岂得妄用之哉!」至仓谷腐而不可食,钱贯 朽而不可校。今自初政已来,日月未久,费用赏赐 已不可算。敛天下之财,积无功之家,帑藏单尽,民物凋伤,卒有不虞,复当重赋百姓,怨叛既生,危 乱可待也。 昔成王之政,周公 在前,邵公 在后,毕公在左,史佚在右,四子挟而维之。 目见正容,耳闻正言正言 ,一日即位,天下旷然,言其法度素定也。今陛下有成王 之尊而无数子之佐, 虽欲崇雍熙 ,致太平,其可得乎? 自去年已来,灾谴频数,地坼天崩 ,高岸为谷。修身恐惧,则转祸为福;轻慢天戒,则其害弥深。愿 陛下亲自劳恤,研精致思,勉求忠贞之臣,诛远佞谄之党,损玉堂 之盛,尊天爵之重,割情欲之欢, 罢宴私之好。帝王图籍,陈列左右,心存亡国所以失之,鉴观兴王 所以得之,庶灾害可息,丰年可招 矣。 书奏书奏 不省,而外戚 宠臣咸畏恶之。 延光三年[124],出为酒泉太守酒泉太守 。叛羌千余骑徙敦煌 来抄郡界,酺赴击,斩首 九百级,羌众几尽,威 名 大震。迁京兆尹京兆尹 。顺帝 即位,拜光禄大夫光禄大夫 ,迁将作大匠将作大匠 。损省经用,岁息四五千万。屡因灾 异,多所匡正。由是权贵共诬酺及尚书令尚书令 高堂芝等交通属托,坐减死归家。复被章云酺前与河南 张 楷等谋反 ,逮诣廷尉廷尉 。及杜真 等上书讼之,事得明释。卒于家。 著《援神》、《钩命解诂》十二篇。 初,酺之为大匠 ,上言:「孝文皇帝 始置一经博士博士 ,武帝 大合天下之书,而孝宣论《六经 》 于石渠 ,学者滋盛,弟子万数。光武 初兴,愍其荒废,起太学博士太学博士 舍、内外讲堂,诸生横巷,为 海内所集。明帝 时辟雍 始成,欲毁太学 ,太尉太尉 赵憙以为太学 、辟雍 皆宜兼存,故并传至今。 而顷者颓废,至为园采刍牧之处。宜更修缮,诱进后学。」帝从之。酺免后,遂起太学 。更开拓房 室 ,学者为酺立碑铭 于学云。 应奉字世叔,汝南 南顿 人也。曾祖父 顺,字华仲 ,和帝 时为河南尹河南尹 、将作大匠将作大匠 ,公廉约 己,明达政事。生十子,皆有才学。中子叠,江夏太守江夏太守 ,叠生郴,武陵太守武陵太守 。郴生奉。 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为郡决曹决曹 史,行部四十二县,录 囚 徒数百千人。及还,太守太守 备问之,奉口说罪系姓名,坐状轻重,无所遣脱,时人奇之。著《汉 书 后序》,多所述载。大将军大将军 梁冀举茂才。 先是,武陵 蛮詹山 等四千余人反叛,执县令县令 ,屯结连年。诏下公卿议,四府 举奉才堪将帅将帅 。永 兴 元元,拜武陵太守武陵太守 。到官慰纳,山等皆悉降散。于是兴学校,举仄陋,政称变俗。坐公事免。 名 文 地 礼 礼 礼 器 文 礼 主 名 主 名 文 號 名 异 地 主 文 礼 文 地 法 军 文 主 武 文 文 地 法 文 名 建 主 文 主 仕 地 號 文 主 礼 衙 文 衙 礼 衙 地 葬 地 地 亲 名 主 文 文 文 文 词 文 法 文 作 武 地 名 文 衙 武 地 文 3 / 7 https://taolang.club/doc/36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延熹 中,武陵 蛮复寇乱荆州 ,车骑将军车骑将军 冯绲 以奉有威恩,为蛮夷所服,上请与俱征。拜从事中从事中 郎郎 。奉勤设方略,贼破军罢,绲推功于奉,荐为司隶校尉司隶校尉 。纠举奸违,不避豪威,以严厉为名。 及邓皇后 败,而田贵人 见幸,桓帝 有建立之议。奉以田氏 微贱,不宜超登后位,上书谏曰:「臣 闻周纳狄女,襄王 出居于郑;汉立飞燕,成帝 胤嗣泯绝。母后之重,兴废所因。宜思《关雎》之所 求,远五禁之所忌。」帝纳其言,竟立窦皇后 。 及党事起,奉乃慨然以疾自退。追愍屈原 ,因以自伤,著《感骚》三十篇,数万言。诸公多荐举 , 会病卒。子劭。 劭字仲远。少笃学,博览多闻。灵帝 时举孝廉孝廉 ,辟车骑将军车骑将军 何苗掾。 中平二年[185],汉阳 贼边章、韩遂与羌胡为寇,东侵三辅,时遣车骑将军车骑将军 后甫嵩西讨之。嵩请发乌 桓 三千人。北军中侯 邹靖 上言:「乌桓 众弱,宜开募鲜卑 。」 事下四府 ,大将军大将军 掾韩卓 议,以为:「乌桓 兵寡,而与鲜卑 世为仇敌,若乌桓 被发,则鲜 卑 必袭其家。乌桓 闻之,当复弃军还救。非唯无益于实,乃更沮三军之情。邹靖 居近边塞,究其 态诈。若令靖募鲜卑 轻骑五千,必有破敌之效。」邵驳之曰: 鲜卑 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之帅,庐落之居,而天性贪暴,不拘信义,故数犯障塞,且无宁 岁。唯至互市,乃来靡服。苟欲中国珍货,非为畏威怀德。 计获事足,旋踵为害。是以朝家外而不内,盖为此也。往者匈奴 反叛,度辽将军度辽将军 马续、乌桓 校校 尉尉 王元发 鲜卑 五千余骑,又武威太守武威太守 赵冲亦率鲜卑 征讨叛羌。斩获丑虏,既不足言,而鲜 卑 越溢,多为不法。裁以军令,则忿戾作乱;制御小缓,则陆掠残害。劫居人,抄商旅,啖人牛羊, 略人兵马。得赏既多,不肯去,复欲以物买铁。边将不听,便取缣帛聚欲烧之。边将恐怖,畏其反叛, 辞谢抚顺 ,无敢拒违。今狡寇未殄,而羌为巨害,如或致悔,其可追乎?臣愚以为可募陇西 羌胡守 善不叛者,简直精勇,多其牢赏。太守太守 李参 沉静有谋,必能奖厉得其死力。 当思渐消之略,不可仓卒望也。 韩卓 复与劭相难反复。于是诏百官大会朝堂,皆从劭议。 三年,举高第,再迁,六年,拜太山太守太山太守 。初平二年[191],黄巾三十万众入郡界。 劭纠率文武连 与贼战,前后斩首 数千级,获生口老弱万余人,辎重 二千两,贼皆退却,郡内以 安。兴平元年[194],前太尉太尉 曹嵩 及子德从琅邪 入太山 ,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徐州牧 陶谦 素 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劭畏操诛,弃郡奔冀州牧冀州牧 袁绍 。 初,安帝 时河间 人尹次、颍川 人史玉皆坐杀人当死,次兄初及玉母军并诣官曹求代其命,而缢而 物故。尚书尚书 陈忠 以罪疑从轻,议活次、玉。劭后追驳之,据正典刑,有可存者。其议曰: 《尚书尚书 》称「天秩有礼,五服 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 五用哉」。而孙卿 亦云:「凡制刑之本, 将以禁暴恶,且惩其末也,凡爵列、官秩、赏庆、刑威,皆以类相从,使当其实也。」若德不副位,能 不称官,赏不酬功,刑不应罪,不祥莫大焉。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百王之定制,有法之成科。高 祖 入关,虽尚约法,然杀人者死,亦无宽降。夫时化则刑重,时乱则刑轻。《书》曰「刑罚时轻时 重」,此之谓也。 今次、玉公以清时释其私憾,阻兵安忍,僵尸道路。朝思在宽,幸至冬狱,而初、军愚狷,妄自投毙。 昔召忽亲死子纠之难,而孔子曰「经于沟读,人莫之知」。朝氏之父非错刻峻,遂能自陨其命,班 固 亦云「不知赵母 指括以全其宗」。 名 地 地 武 名 武 武 主 主 主 名 主 主 主 名 仕 主 文 武 地 武 政 主 名 政 政 衙 武 名 政 政 政 政 政 名 政 政 政 武 政 武 名 政 文 政 政 地 地 文 名 名 文 地 法 军 文 名 地 地 文 名 文 名 主 地 地 文 名 文 葬 法 名 號 名 名 4 / 7 https://taolang.club/doc/36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5.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传曰「仆妾感慨而致死者,非能义勇 ,顾无虑耳」。夫刑罚威狱,以类天之震燿杀戮也;温慈和惠, 以放天之生殖长育也。是故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今杀无罪之初、军,而活当死之次、 玉,其为枯华,不亦然乎?陈忠 不详制刑之本,而信一时之仁,遂广引八议 求生之端。夫亲故贤能 功贵勤宾,岂有次、玉当罪之科哉?若乃小大以情,原心定罪 ,此为求生,非谓代死可以生也。败法 乱政,悔其可追。 劭凡为驳议三十篇,皆此类也。 又删定律令为《汉仪 》,建安元年[196]乃奏之。曰:夫国之大事,莫尚载籍。载籍也者,决嫌 疑 ,明是非 ,赏刑之宜,允获厥中,俾后之人永为监焉。故胶西 相董仲舒 老病致仕 ,朝廷每有 政议,数遣廷尉廷尉 张汤 亲至陋巷,问其得失。于是作《春秋决狱 》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 详矣,逆臣董卓 ,荡覆王室,典宪焚燎,靡有孑遣,开辟以来,莫或兹酷。今大驾 东迈,巡省许 都,拔出险难,其命惟新。臣累世受恩,荣祚 丰衍,窃不自揆,贪少云补,辄撰具《律本章句》、 《尚书尚书 旧事》、《廷尉廷尉 板令》、《决事比 例》、《司徒司徒 都目都目 》、《五曹诏 书》及《春秋断 狱 》凡二百五十篇。蠲去复重,为之节文。又集驳议三十篇,以类相从,凡八十二事。其见《汉 书 》二十五,《汉纪》四,皆删叙润色,以全本体。其二十六,博采古今瑰玮之士,文章焕炳,德义 可观。其二十七,臣所创造。岂繄自谓必合道衷,心焉愤邑,聊以藉手。昔郑人以乾鼠为璞,鬻之于 周,宋愚夫亦宝燕石 ,缇纟敟十重。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左氏 》实云 虽有姬姜丝麻,不弃憔悴菅蒯,盖所以代匮也。是用敢露顽才,厕于明哲之末。虽未足纲纪国 体,宣 洽时雍,庶几观察观察 ,增阐圣听。惟因万机之余暇,游意省览焉。 献帝 善之。 二年,诏拜劭为袁绍 军谋校尉军谋校尉 。时始迁都于许,旧章堙没,书记书记 罕存。劭慨然叹息,乃缀集所 闻,著《汉官礼仪故事》,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多劭所立。 初,父奉为司隶 时,并下诸官府郡国,各上前人像赞,劭乃连缀其名,录为《状人纪》。又论当时行 事,著《中汉辑序》。撰《风俗通 》,以辩物类名号,释时俗嫌疑。文虽不典,后世服其洽闻。凡所 著述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汉书 》,皆传于时。后卒于邺。 弟子 玚、璩,并以文才称。 中兴初,有应妪者,生四子而寡。见神光照社,试探之,乃得黄金 。自是诸子宦学,并有才名,至玚 七世通显。 霍谞字叔智,魏郡 邺人也。少为诸生,明经。有人诬谞舅宋光于大将军大将军 梁商者,以为妄刊章文,坐 系洛阳 诏狱,掠考困极。谞时年十五,奏记奏记 于商曰:将军天覆厚恩,愍舅光冤结,前者温教许为平 议,虽未下吏断决其事,已蒙神明顾省之听。皇天后 土,实闻德音 。窃独踊跃,私自庆幸。谞闻 《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此仲尼所以垂王法, 汉世所宜遵前修也。传曰:「人心不同,譬若其面。」斯盖谓大小窳隆丑美之形,至于鼻目众窍毛发之 状,未有不然者也。情之异者,刚柔舒急倨敬之间。 至于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复均也。谞与光骨肉,义有相隐,言其冤滥,未必可谅,且以人情平论其 理。 军 名 法 法 法 词 词 地 名 仕 文 名 法 名 礼 名 文 文 法 文 文 名 法 作 地 名 政 文 主 名 武 文 地 作 作 亲 词 地 武 地 文 主 法 5 / 7 https://taolang.club/doc/36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6.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光衣冠子孙,径路平易,位极州郡,日望征辟 ,亦无瑕秽纤介之累,无故刊定诏书,欲以何名?就有所 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酖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 为哉!昔东海孝妇见枉不辜,幽灵感革,天应枯旱。光之所坐,情既可原,守阙守阙 连年,而终不见理。呼 嗟紫宫之门,泣血 两观之下,伤和致灾,为害滋甚。凡事更赦令,不应复案。夫以罪刑明白,尚蒙天 恩,岂有冤谤无征,反不得理?是为刑宥正罪,戮加诬侵也。 不偏不党,其若是乎?明将军德盛位尊,人臣无二,言行动天地,举厝移阴阳,诚能留神,沛然晓察, 必有于公高门之福,和气立应,天下幸甚。 商高谞才志,即为奏原光罪,由是显名。 仕郡,举孝廉孝廉 ,稍迁金城太守金城太守 。性明达笃厚,能以恩信化诱殊俗,甚为羌胡所敬服。遭母忧,自上 归行丧。服阙,公车征,再迁北海 相,入为尚书仆射尚书仆射 。是时,大将军大将军 梁冀贵戚秉权,自公卿以下 莫敢违忤。谞与尚书令尚书令 尹勋 数奏其事,又因陛见陈闻罪失。及冀诛后,桓帝 嘉其忠节,封邺都亭 侯 。前后固让,不许。出为河南尹河南尹 ,迁司隶校尉司隶校尉 ,转少府少府 、廷尉廷尉 ,卒官。 子俊,安定太守安定太守 。 爰延字季平,陈留 外黄人也。清苦好学,能通经教授教授 。性质悫,少言辞。县令县令 陇西 牛述好士知 人,乃礼请延为廷掾,范丹 为功曹功曹 ,濮阳 潜为主籍,常共言谈而已。后令史令史 昭以为乡啬夫啬夫 ,仁 化 大行,人但闻啬夫啬夫 ,不知郡知郡 县。在事二年,州府礼请,不就。桓帝 时征博士博士 ,太尉太尉 杨秉等 举贤良方正贤良方正 ,再迁为侍中侍中 。 帝游上林苑上林苑 ,从容问延曰:「朕何如主也?」对曰:「陛下为汉中主。」帝曰:「何以言之?」对 曰:「尚书令尚书令 陈蕃 任事则化,中常侍中常侍 黄门黄门 豫政则乱,是以知陛下可与为善,可与为非。」帝曰: 「昔朱云廷折栏槛,今侍中侍中 面称朕违,敬闻阙矣。」拜五官中郎将五官中郎将 ,转长水校尉长水校尉 ,迁魏郡太守魏郡太守 , 征拜大鸿胪大鸿胪 。 帝以延儒生,常特宴见。时,太史令太史令 上言客星经帝坐,帝密以问延。延因上封事曰: 臣闻天子尊无为上,故天以为子,位临臣庶,威重四海。动静以礼,则星辰顺序;意在邪僻,则晷度错 违。陛下以河南尹河南尹 邓万有龙潜之旧,封为通侯 ,恩重公卿,惠丰 宗室 。加顷引见 ,与之对博, 上下媟黩,有亏尊严。臣闻之,帝左右者,所以咨政德也。故周公 戒成王 曰「其朋其朋」,言慎所 与也。昔宋闵公 与强臣共博,列妇人于侧,积此无礼,以致大灾。武帝 与幸臣李延年 、韩嫣 同卧 起,尊爵重赐,情欲无厌,遂生骄淫之心,行不义之事,卒延年被戮,嫣伏其事。 夫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知其善,所以事多放滥,物情生怨。故王者赏人必酬其功,爵人必甄其 德。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邪臣惑君, 乱妾危主,以非所言则悦于耳,以非所行则玩于目,故令人君不能远之。仲尼 曰:「惟女子与小人为 难养,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盖圣人之明戒也!昔光武皇帝 与严光俱寝,上天之异,其夕即见。 夫以光武 之圣德,严光之高贤,君臣合道,尚降此变,幸况陛下今所亲幸,以贱为贵,以卑为尊哉? 惟陛下远谗谀之人,纳謇謇之士,除左右之权,寤宦官之敝。使积善日熙,佞恶消殄,则乾灾可除。 帝省其奏。因以病自上,乞骸骨 还家。灵帝 复特征,不行,病卒。 子骥,白马 令,亦称善士。 徐璆 字孟玉,广陵 海西 人也。父淑,度辽将军度辽将军 ,有名于边。璆少博学,辟公府,举高第。稍迁荆荆 州刺史州刺史 。时,董太后 姊子张忠为南阳太守南阳太守 ,因势放滥,臧罢数亿。璆临当之部,太后 遣中常中常 侍侍 以忠属璆。璆对曰:「臣身为国,不敢闻命。」 仕 武 葬 文 文 地 文 武 文 名 主 主 文 武 文 文 文 地 文 文 地 名 武 地 文 文 地 文 文 主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名 文 文 文 武 武 文 文 文 文 主 名 礼 礼 主 號 主 主 名 名 名 主 號 词 主 然 名 地 地 武 文 主 文 主 文 6 / 7 https://taolang.club/doc/36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7.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052 卷四十七 班梁列传第三十七 054 卷四十九 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三十九→目錄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太后 怒,遽征忠为司隶校尉司隶校尉 ,以相威临。璆到州,举奏忠臧余一亿,使冠军县 上簿诣大司农大司农 ,以 彰暴其事。又奏五郡太守郡太守 及属县有臧污者,悉征案罪,威风大行。 中平元年[184],与中郎将中郎将 朱俊 击黄巾贼于宛,破之。张忠怨璆,与诸阉官构造无端,璆遂以罪征。 有破贼功,得免官归家。后再征,迁汝南太守汝南太守 ,转东海 相,所在化行。 献帝 迁许,以廷尉廷尉 征,当诣京师 ,道为袁术 所劫,授璆以上公之位。璆乃叹曰:「龚胜、鲍 宣 ,独何人哉?守之必死!」术不敢逼。术死军破,璆得其盗国玺,及还许,上之,并送前所假汝 南 、东海 二郡印绶。司徒司徒 赵温 谓璆曰:「君遭大难,犹存此邪?」璆曰:「昔苏武困于匈奴 , 不队七尺之节,况此方寸印乎?」 后拜太常太常 ,使持节拜曹操 为丞相丞相 。操以相让璆,璆不敢当。卒于官。 论曰:孙懿 以高明见忌,而受欺于阴计;翟酺资谲数取通,而终之以謇谏。 岂性智自有周偏,先后之要殊度乎?应氏七世才闻,而奉,劭采章为盛。及撰著撰著 篇籍,甄纪异知,虽 云小道,亦有可观者焉。延、璆应对辩正,而不犯陵上之尤,斯固辞之不可以已也。 赞曰:杨终、李法,华阳 有闻。二应克聪,亦表汝濆。翟酺诈懿,霍谞请舅。 延能讦帝,璆亦忤后。 主 武 地 文 文 武 名 文 地 主 文 地 名 名 地 地 文 名 政 文 名 文 名 文 地 7 / 7 https://taolang.club/doc/36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