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2016 台灣珊瑚礁體檢
成果報告
主辦單位
共同主辦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
台灣匯豐(商業)銀行
贊助單位
目錄
摘要.................................................................................................................................i
壹、 前言................................................................................................................1
一、 計畫源起 ...............................................................................................1
二、 民間行動捲動珊瑚保育意識 ...............................................................1
三、 民間力量持續延燒 ...............................................................................2
貳、 計畫宗旨........................................................................................................3
參、 計畫目標........................................................................................................3
肆、 行動策略及成效............................................................................................4
一、 公開招募,民間參與 ...........................................................................4
二、 擴大宣傳及觸及 ...................................................................................8
三、 資訊公開及分享 .................................................................................12
四、 向下扎根,培力社區 .........................................................................13
伍、 體檢監測結果與分析..................................................................................15
一、 各地點結果與概述 .............................................................................15
二、 綜合討論 .............................................................................................46
三、 現今台灣海域面臨之困境及復育策略 .............................................48
陸、 結論及未來展望..........................................................................................50
一、 增加在地社區參與 .............................................................................50
二、 珊瑚礁體檢數據持續積累 .................................................................50
三、 經驗分享及後續發展 .........................................................................50
附件一、志工培訓教材..............................................................................................52
附件二、志工快訊......................................................................................................53
附件三、媒體露出......................................................................................................54
附件四、推廣活動 之 珊瑚礁體檢體驗課................................................................56
附件五、推廣活動 之 海洋保育講座........................................................................57
附件六、《從東沙到沖之鳥礁:護魚?護漁?》報導..........................................59
附件七、新聞報導......................................................................................................60
附件八、Eco diver 及 trainer 課程.............................................................................65
附件九、志工名單......................................................................................................67
附件十、志工照片......................................................................................................70
附件十一、生物照片..................................................................................................90
i
摘要
2016 年台灣珊瑚礁體檢除延續去年台灣本島及外島地點外,另增加墾丁合界,
並於野柳進行春夏兩季調查,共計 11 個地點,37 條穿越線,時間從五月初至
十一月底。
珊瑚礁體檢行動中,蘭嶼、綠島、台東基翬、花蓮石梯坪、東北角/北海岸(鼻
頭角、番仔澳、龍洞和美國小及野柳)、墾丁合界及小琉球採用短天數珊瑚礁
體檢活動進行,澎湖東嶼坪則是採用長天數珊瑚礁體檢工作假期方式進行,共
招募了 143 人次潛水志工進行水下調查。
調查結果經分析後得到以下結論:
蘭嶼三個調查點(玉女岩、土地公廟、椰油灣)深淺處平均活珊瑚覆蓋率
分別是 68.9%、20.9%及 20.9%。綠島三個調查點深淺處(大白沙、柴口
浮潛保護區及石朗)平均活珊瑚覆蓋率在 47.8%到 80.6%之間,是調查區
域中覆蓋率最高的。台東基翬覆蓋率介於 33.1%到 41.9%之間。花蓮石梯
坪則為 22.5%。東北角和北海岸 4 個地點的活珊瑚覆蓋率在 8.8%到 42.5%
之間,番仔澳樣點深處最差,野柳淺處活珊瑚覆蓋率最高。墾丁合界深淺
平均覆蓋率為 43.1%。小琉球三個調查點(美人洞、漁埕尾、厚石裙礁)
平均活珊瑚覆蓋率在 7.2 到 23.1%之間。澎湖東嶼坪南側活珊瑚覆蓋率有
50.6%,西側有 66.3%,東側為 68.8%。
以活珊瑚覆蓋率 25%以下為「不佳」的狀態來說,主要集中在蘭嶼的土地
公廟及椰油灣、東北角的龍洞灣和美國小南側與番仔澳,以及小琉球三個
調查點(美人洞、漁埕尾、厚石裙礁)。
調查結果顯示指標性魚類與經濟性無脊椎動物數量少甚至缺乏,即使珊瑚
礁覆蓋率最高的綠島大白沙海域,也少見指標性物種,而各地水下調查過
程中又時常可見廢棄漁網纏繞在礁盤或珊瑚上,顯示台灣各珊瑚礁區海域
遭受嚴重過漁。這不僅可能是珊瑚礁生態系的食物鏈失衡的警訊,對觀光、
漁業,甚至潛水人員的安危都是極大威脅。
小琉球三個調查點與去年同季相比,活珊瑚覆蓋率明顯降低,厚石裙礁深
處甚至僅紀錄到 0.6%,極可能是因為今年 9 月強颱莫蘭蒂重創台灣南部的
因素。
台灣大多珊瑚礁區的健康狀態屬於「一般」程度,37 條穿越線中,7 條穿
越線屬於「優良」,2 條屬於「極優」,顯見台灣環境之得天獨厚,有利
於珊瑚生長,因此如立即進行保護及復育措施,還是有機會令我們的海洋
恢復往昔生機。可行的復育措施有:保護區的劃設、海洋遊憩區的承載量
ii
限制、加強違法捕獵漁撈之執法巡守、沿岸及河川中上游開發/開墾的限制
並落實水土保持工作、汙水排放的管制、減少垃圾量、積極淨灘/淨海等等。
(關鍵字:珊瑚礁體檢、覆蓋率、過漁)
1
壹、 前言
一、計畫源起
珊瑚礁為海中的熱帶雨林,孕育豐富生命,2007 年東沙環礁正式成為台灣首座
的海洋國家公園,海洋教育也於 2009 年正式進入中小學課程中,似乎可見政府
對海洋環境重視的曙光及海洋保育意識的抬頭。然而目前各處珊瑚礁區受到人
為破壞及威脅的狀況仍時有所聞,顯見台灣在實際作為上仍有不足之處。
自 1997 年國際珊瑚礁年的全球性珊瑚礁普查,世界各地包括台灣開始以珊瑚礁
體檢(ReefCheck)監測珊瑚礁狀況,然而台灣珊瑚礁仍然在持續劣化。根據全
球珊瑚礁監測網(Global Coral Reef Monitoring Network)2004 年到 2007 年的監
測結果顯示,台灣地區珊瑚覆蓋率有逐漸減少趨勢,各處珊瑚礁區幾乎都被破
壞或正遭受到嚴重干擾。因此,珊瑚礁體檢將從調查轉為「守護行動」,讓全
民一起監測珊瑚礁健康狀況。
二、民間行動捲動珊瑚保育意識
2009 年台灣珊瑚礁體檢首次由民間發起、民間參與,所有調查員皆是一般潛水
客,因關心海洋透過公開招募而加入行動,看似困難的全台大調查,因為 56 人
次潛水志工的支持,順利完成。相關結果及分析,也在民間團體和志工的努力
下登上報紙;另外,利用網站、座談分享等各式活動,讓珊瑚礁體檢終於不再
只是學術活動,而是如國際間實行已久的志工模式,是能讓全民參與的行動。
當年台灣珊瑚礁體檢的結果發現,全台六個調查點:東北角、澎湖東嶼坪、小
琉球、台東杉原、蘭嶼、綠島當中,活珊瑚覆蓋率最高為 52%,勉強符合國際
間所定義的「優良珊瑚礁」(50%-75%),其他不是「一般」(25%-50%)便
是「劣化」(25%以下)。若未能持續監控珊瑚礁的健康狀態,並採取有效的
保育措施,台灣地區珊瑚礁海域消失的速度可能遠高於預期,促使我們加速保
育工作的步伐。
2
三、民間力量持續延燒
台灣珊瑚礁體檢從 2009 年起,至今邁入第八屆,本會持續排除萬難並邀請潛水
志工們一同為全台珊瑚礁進行健康檢查,每年都招募到近百人次志工為台灣民
眾傳達湛藍海水中的點滴故事。同時為了達到長期監測的目的,歷年來皆延續
2009 年的調查地點-東北角/北海岸、綠島、蘭嶼、澎湖東嶼坪、台東杉原及小
琉球等九個地點,2011 年新增台東基翬,2014 年新增花蓮石梯坪,以達到同地
點時間序列上的比較。2016 年維持往年的調查點,讓全台珊瑚礁體檢的數據更
趨完整。
蕃仔澳(淺), 4.25 小琉球蛤板灣(淺),
9.375
蘭嶼機場外礁(淺),
8.75
鼻頭角(深), 52.5
綠島柴口(深),
51.875
0
10
20
30
40
50
60
珊瑚覆蓋率(%)
調查點(按時間排序)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
淺(3-5m)
深(6-10m)
莫拉克颱風
3
貳、 計畫宗旨
落實 ReefCheck 的民間參與精神,以民間潛水志工的觀點規劃行動,並積極邀
請潛水教練或領隊認養和包梯,讓珊瑚礁守護及海洋保育能更貼近民眾,確實
引發大眾對於海洋的關心,將社會對於「海鮮文化」的觀念導正為「海洋文
化」。
另外,透過號召潛水客加入珊瑚礁體檢,提供潛水愛好者踏入守護海洋行列的
管道,使潛水本身成為負責任旅遊的一環,帶動在地永續發展,建立海洋思維
的新型態旅遊方式。
最後,藉由紀錄海中珊瑚生態系之健康狀況,結合全台民力開始在當地社區累
積長期監測數據,推動珊瑚礁保育,並提供政府制定海岸保護計畫時的準則。
參、 計畫目標
延續全台珊瑚礁調查:由北至南針對台灣本島及離島,選擇 10 處以上不同的珊
瑚礁海域進行水下調查,以監測不同地區的海洋狀況。
一、累積監測力量:調查不中斷,持續每年在相同地點的調查將能累積有效守
護力量。
二、深化社區參與:由在地團體擔任地區性主辦,讓珊瑚礁體檢深入地方,確
實建立符合當地海域的監測機制。
三、活化海岸社區:強調參與者對環境的付出與保護,讓外來者不再消費環境,
而是用海洋思維的永續觀念體驗社區、為社區注入活力。
四、落實民間參與:由民間團體主辦、資深潛水志工參與執行團隊、公開號召
更多一般潛水員加入行動協助調查,落實國際珊瑚礁體檢的初衷。
五、強化科普教育:更多媒體參與、更簡單的介紹方式、更易懂的訊息傳播。
六、爭取珊瑚生存權:宣導並爭取大眾認知到珊瑚也是生物,不是岩石或石塊,
孕育海洋生命力的珊瑚礁生態系應予以立法保護。
七、確保海洋健康:藉由各種活動、宣傳之推動,讓更多民眾以實際力量一同
維護家鄉的海洋環境。
4
肆、 行動策略及成效
一、公開招募,民間參與
此次為第八屆由民間主辦的珊瑚礁體檢,目標是持續維持我們所喚醒的守護珊
瑚礁及海洋的意識。潛水者是其中一群最了解海底變化及珊瑚礁狀況的人,如
能持續提供珊瑚體檢資訊,將使關心海洋的潛水者了解到現今珊瑚礁的狀態,
不僅提供管道讓他們付出一己之力,也提供民眾一個非學術管道認識海洋。如
果民眾廣為周知通行全球的珊瑚礁體檢,將提昇台灣的海洋觀,也多了全民監
督的力量。今年活動總計招募了 143 人次志工。
2016 年珊瑚礁體檢活動流程表
2016 台灣珊瑚礁體檢
體檢行動
4/23 鼻頭角
4/30-5/1 蘭嶼
5/15、8/13 野柳
5/28 龍洞灣和美國小
5/29 番仔澳
6/5-6 綠島
6/24、11/15 台東基翬
6/26 花蓮石梯坪
8/26-29 澎湖東嶼坪
11/5-6 墾丁合界
11/23 小琉球
推廣活動
2/24 講座 1:與海洋的不解之緣
3/9 講座 2:藍色的黑暗與光明
4/6 講座 3:台灣的海洋保護區
4/20 講座 4:台灣為什麼需要海
洋保育署?
6/22 講座 5:從東沙到沖之鳥
礁:護魚?護漁?
4/16 龍洞灣體驗體檢課 1
6/7 綠島體驗體檢課 2
6/12 東北角香蘭體驗體檢課 3
7/30 龍洞灣體驗體檢課 4
7/31 龍洞灣體驗體檢課 5
5
志工招募及報名方式
珊瑚礁體檢招募對象為「氣瓶經驗 50 支以上和船潛經驗的合格潛水員」等級以
上之年滿 18 歲之民眾;因為體檢不同於休閒潛水,須完成特定任務,而較類似
水下工作,且隨行之科學指導員也僅能提供科學技術指導,不像導潛能照顧到
志工的安全性,因此限定領有合格進階潛水執照且能照顧自己的潛水員。每個
梯次因為地點、狀況不同而有不同的人數限制,主要是考慮當地生態承受度以
及安全掌控的效力,辦理和招募方式有以下四種:
 團體報名:在易達性高、資源豐富的地點,能夠邀請較多的志工參與,同
時為了有效確保群體中每位志工的安全,將以團隊為單位報名,且每一團
隊須有一合格潛水教練作為領隊、每團隊含教練在 8 位以下、每一梯次不
同團隊加總人數在 16 人以下。
開放團體報名梯次:綠島
 個人報名:某些調查點位置偏遠無法短時間來回,且須居住於當地,組團
參加難以協調,又或有其他原因無法成團,此類情況下以個人報名方式進
行。
開放個人報名梯次:澎湖東西嶼坪、台東基翬和杉原;其餘梯次在團體報
名後,將釋出餘額招募
 包梯認養:由具認養意願的合格潛水教練提出,主要以潛水社團、俱樂部
或潛水店為單位,招募內部學員或客人為志工,負責該梯次調查活動,優
點為教練熟悉參與成員的潛水程度,成員間默契也會優於一般招募志工,
籌辦教練將負責該梯活動所有事前規劃及聯絡事項,並且負責該梯成員之
水下安全。
包梯認養:蘭嶼、東北角鼻頭角、龍洞灣和美國小、番仔澳、野柳、花蓮
石梯坪
 地方長期認養:和包梯認養些微不同的地方在於,是由當地社團、志工隊、
潛水店家主辦,負責規劃和招募志工,不定期舉辦珊瑚礁體檢,由本會持
續提供相關協助及技術指導。
地方認養:小琉球、墾丁合界
 招募方式
各梯次行動簡章和報名表將於活動開始前一個月公告,所有行動內容皆採網路
報名,先於網站公告,於臉書台灣珊瑚礁體檢社團或潛水社團粉絲宣傳,或以
email 形式提供給參與過的志工。
6
 報名方式及流程
報名訊息主要使用網路報名方式登記;入選方式以報名順序為主,額滿為止,
但如果報名資格不符或資料不完整,主辦單位有拒絕接受並以候補名單遞補的
權力,另外,如果沒有在簡章公告時間內完成費用匯款,及視為未完成報名程
序,主辦單位一樣可以取消報名資格以候補名單遞補。
舉辦模式
珊瑚礁體檢行動延續往年舉辦模式,以兩大主軸進行,一為短天數(多為 1-3
天)、行程僅包含行前訓練及水下調查的「珊瑚礁體檢」;另一則為長天數,
重視與在地社區產生較多互動的「珊瑚礁體檢工作假期」,依照各個地區的特
性,選擇不同的進行模式作最有效率的安排,希望藉由不同模式來加深珊瑚礁
體檢的影響力。2016 年珊瑚礁體檢活動除台東杉原珊瑚礁體檢多次因雨後能見
度不佳及遇東北季風而取消,其餘全數完成,並新增墾丁合界樣點。
模式一:珊瑚礁體檢行動
此為單純的潛水調查行動,天數短,大約在 1-3 天左右,行動過程中不包括食
宿及任何交通安排,進行方式為體檢前由科學指導員進行 1.5 個小時的專業珊
瑚體檢課程,接著與當地導潛教練及科學指導員再次確認任務分配後,便著裝
下水進行體檢。調查結束後於回程前,科學指導員需帶領志工就所記錄的數據
進行討論分析。
本年度全台珊瑚礁體檢共有 10 個地點以此模式進行,包含蘭嶼、綠島、台東基
翬、花蓮石梯坪、東北角鼻頭角、東北角番仔澳、龍洞灣和美國小、北海岸野
柳、墾丁合界、小琉球。
模式二:珊瑚礁體檢工作假期
珊瑚礁體檢工作假期除涵蓋志工服務項目,也將提供志工食宿、當地交通及文
化生態導覽。除一般珊瑚礁體檢行前訓練、水下操作及後續討論,所有志工都
在當地社區過夜,不僅在服務過程中了解當地的議題,過程中的也可把各項花
費直接回饋到社區,參與志工也能與社區產生更深刻的連結。而珊瑚礁體檢工
作假期進行的地點通常是較少人為破壞的場域,並且因為位置較偏遠,多半沒
有設置汙水或廢棄物處理系統,當地生態系也格外容易受到人為干擾。真正的
「生態工作假期」,不僅是讓志工了解當地人文及自然生態的假期,也是減輕
志工在活動中對當地生態造成的污染及干擾,達到真正的環境友善的假期,因
此活動在以下方面各有特別設計:
 使用純天然可分解的盥洗用具
7
澎湖地區缺乏汙水處理系統,生活廢水將直接排放到海洋,任何多餘的人造化
學成份,都將造成海洋生態系的負擔。活動進行期間由主辦單位準備所有盥洗
劑、洗滌劑,包括天然洗髮精、潤髮乳、肥皂、牙膏等,邀請所有參與志工與
工作人員一同體驗純淨低汙染的假期。
 垃圾減量及嚴謹垃圾回收
珊瑚礁工作假期的目的是為了守護海洋,活動中都將詳細考量任何可能造成海
洋破壞的環節。珊瑚體檢工作假期期間將要求所有參與人員自行攜帶盥洗用具
(包含毛巾、牙刷等)及環保餐具,從源頭減少垃圾製造量;所製造的所有垃
圾,都將嚴格進行分類並妥善處理,不讓生活垃圾意外進入海洋成為海洋生物
殺手。
本年度於澎湖東西嶼坪珊瑚礁體檢採用此種類型的舉辦模式。
志工聯繫及互動
珊瑚礁體檢行動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志工,因此行動中的各個面向,都特別注意
如何讓志工確實了解珊瑚礁體檢的意義、關心珊瑚保育、進而付出守護珊瑚的
行動,因而規劃以下互動形式:
 行前聯繫
行前通知內容包含寄送「珊瑚礁體檢操作指南」,供志工先行了解珊瑚礁體檢
事項,同時強調珊瑚礁體檢是工作,並非一般休閒潛水,以免對於行動有過大
落差,而後否定珊瑚礁體檢的行動價值;另外,活動過程中為達垃圾減量,也
將要求志工自行攜帶所有環保餐具。
 多元教材:Cram 閃卡遊戲
為了加強志工的物種辨認能力,本會根據珊瑚礁體檢的指標性物種與底質種類,
搭配 Cram 電子閃卡和遊戲(附件一)設計志工培訓教材,提供志工互動式的
學習方式。此教材可通過 Cram.com 的網路平台使用,也有手機 APP 版本,方
便志工隨時複習珊瑚礁體檢指標性物種及底質分類。教材將提供給報名參與體
檢的志工,讓志工參加訓練前可以自修。而回流參與活動的志工也可以利用教
材複習。
 體檢後數據分享
於每次珊瑚礁體檢水下行動後分享數據並視情況邀請志工聚餐,除聯繫志工感
情外,更重要的是分享體檢數據,讓志工瞭解該處海域的珊瑚礁生態系健康狀
況,並且適時邀請志工發表心得感想。
 發送志工快訊
8
珊瑚礁體檢秉持「資訊公開」的精神,為了讓志工瞭解體檢操作過後的數據,
其呈現出來所代表的意義,並且持續和其他參與過的志工有所連結,因此在體
檢行動結束後,將發送志工快訊,內容不僅包含當梯調查數據、活動快訊,也
將有海洋新知、活動照片和相關新聞報導,讓志工對於其他海洋保育消息不脫
節。志工快訊以電子郵件寄發給當梯或曾參與過活動的潛水志工,提供有興趣
的人士從粗淺到專精的各階層資訊。今年為了配合現代人多用手機收信的習慣,
志工快訊進行改版, 方便手機上閱讀。快訊內容也改用輕鬆的語調搭配有趣的
內容為主,吸引更多民眾訂閱。今年共發送 8 篇志工快訊,成功寄達 27,029 封,
訂閲人數已達 3,700 位(附件二)。
影像留存及呈現
所有珊瑚礁體檢活動照片都將上傳到網路相簿 flickr 提供志工下載外,並且透
過 Facebook 介面達到快速分享及公開的目的,同時也讓大眾了解珊瑚礁體檢舉
辦的過程。除此之外,歷年活動照片上傳至網路相簿,達到長久留存活動資料
的目的。
行動費用
各梯次珊瑚礁體檢由志工自行負責交通費與膳宿,另將尋求經費補助訓練課程
講師費、潛水所使用之鉛塊、氣瓶費、船費,以因應各調查點狀況不同所產生
的費用價差,讓各梯次潛水志工所負擔的費用不致差距過大且在合理範圍。
二、擴大宣傳及觸及
官方網站
2016 年架設「海洋及海岸守護」網站(http://teia.tw/zh-hant/seawatch),不僅提供
珊瑚礁體檢成果,內容還涵蓋海洋文選、海洋倡議,更具體落實及宣揚我們環
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的理念。2016 年度網站造訪重複瀏覽量為 40,804 人次,不重
複瀏覽量為 33,335 人次 (以 2016 年 1 月 1 日至 2015 年 11 月 30 日計算)。
9
圖說:海洋及海岸守護網站
媒體露出
2016 年由三立電視台的「新聞深一度」、壹電視的「PM10 點靈」、原住民族
電視台台東成功新聞、大愛電視的「火燒島悲歌-珊瑚白化」專題等節目採訪
報導珊瑚礁體檢行動,利用媒體的力量,使一般民眾廣為周知珊瑚礁體檢及海
洋相關議題(附件三)。
推廣活動
3.1 珊瑚礁體檢體驗課
體檢活動的門檻目前以潛過 50 支氣瓶為標準,不少休閒潛水員在短期內還無法
達到此要求資格。今年針對擁有至少 20 支氣瓶經驗的潛水員進行珊瑚礁體檢推
廣活動,號召資深志工陪同,促進新手潛水員對珊瑚礁的瞭解,建立志工間的
連結,培養日後參與志工活動的興趣。體驗課所培養的不少學員也陸續回鍋參
與今年的珊瑚礁體檢行動, 由此可見體驗課對於培力一般潛水員成為志工的效
果良好。(活動 EDM 及活動照片請見附件四)
體驗課原訂舉辦 2 個梯次,後續透過與潛水業者或在地社區志工合作,加開東
北角 2 梯及綠島 1 梯,共計 5 個梯次。
10
活動 日期 潛水地點 參與人數 陪伴資深志工
珊瑚礁體檢
體驗課 1
2016.4.16 龍洞和美國小 6 陳州教練、謝霖教
練、吳銘、廖黼、
洪泉、陳佑、湯
明、蕭真
珊瑚礁體檢
體驗課 2
2016.6.7 綠島石朗 4 陳州教練、吳銘、
鄭聖、陳佑
珊瑚礁體檢
體驗課 3
2016.6.12 東北角香蘭 12 楊陸教練、武嬡、
胡偉
珊瑚礁體檢
體驗課 4
2016.7.30 龍洞 2 號 10 陳州、廖黼、湯明
珊瑚礁體檢
體驗課 5
2016.7.30 龍洞 2 號 9 陳州、廖黼、湯
明、鄭聖
3.2 海洋保育講座
針對潛水愛好者及一般民眾舉辦「跟著海洋深~呼吸」系列講座,宣導海洋保
育理念,提高民眾的保育意識。講座以海洋環境保育為主題,原預計舉辦 4 場,
因反應熱烈追加一場。講座分別於台北市流浪 ing 旅遊書店和慕哲咖啡館舉辦,
內容除了邀請潛水教練及專業水下攝影師分享自身愛海護海經驗,亦請來海洋
學者及海洋保育團體演講,從不同角度或面向提供民眾反省台灣海洋保育和改
進的可能。本次系列講座參與人數共有 248 人次參與。每場講座設計都包含問
答時間,提供講師與觀眾互動的機會(活動 EDM 及照片請見附件五)。5 場講
座也透過線上會議系統 Webinar 和 Facebook 直播,提供外縣市關心台灣海洋保
育的夥伴可以一同參與,同時也獲本會資訊中心報導(附件六)。
講題 日期 地點 講師 參與人數
與 海洋 的不解
之緣
2016.2.24
流浪 ing 旅遊
書 店 流 浪 ing
旅遊書店
謝坤霖(潛水教練) 40
北 與東 的弦樂
( 以影像和照
片 呈現 東北角
的 過去 、現在
2016.3.9
流浪 ing 旅遊
書店
陳軍豪(知名水下攝
影家)
57
11
及未來)
台 灣的 海洋保
護區
2016.4.6
流浪 ing 旅遊
書店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執行長)
55
台 灣為 什麼需
要 海 洋 保 育
署?
2016.4.20
流浪 ing 旅遊
書店
林愛龍( 海龍王愛地
球協會理事長)
40
從 東沙 到沖之
鳥 礁: 護魚?
護漁?
2016.6.22 幕哲咖啡
陳昭倫(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研究員)
56
經營社群網站
現今社群網已成為許多人資訊交流、互相聯繫的管道,其特性是散播速度快、
範圍廣。鑑於時代潮流的演進,本會在社群網站 Facebook 成立「台灣珊瑚礁體
檢」的開放性社團,即時公開講座訊息、報名資訊及相關海洋保育新聞等, 而
今年度因應氣候異常而出現大規模珊瑚白化事件,也適時建立回報機制,讓社
團成員分享在臺灣各地所目擊的珊瑚白化情形。臉書社團不僅達到資訊流通的
目的,成員之間討論互動也相當密切,達到資訊公開及分享交流的目的。目前
社團成員共 1969 位。
潛水店家宣傳
12
珊瑚礁體檢概念及活動尚未普及於台灣潛水界,概因為潛水人多習慣從潛水店、
教練或熟悉業者獲得資訊。本會於去年製成珊瑚礁體檢折頁,於今年陸續透過
SSI 潛水證照系統的會員大會、潛水展或拜訪台北、東北角或墾丁等潛水店家,
透過潛水店家發送,協助宣傳,以期讓更多潛水人員接觸到珊瑚礁體檢,今年
共計拜訪及接觸 29 家潛水業者。
圖說:珊瑚礁體檢折頁
SSI 潛水系統大會上介紹珊瑚礁體檢 本會應邀前往潛水展擺攤
三、資訊公開及分享
監測結果公開
基於資訊公開的精神,每次珊瑚礁體檢結束後,都會將體檢結果公開於本會官
網上(teia/seawatch),內容不僅以圖表呈現,並搭配簡單的分析說明,解釋數
13
據可能代表的意義或是可能的成因。此外也會將網頁分享至臉書珊瑚礁體檢社
團,讓有興趣了解的潛水人員也有管道獲得資訊。
新聞報導
體檢數據和發現,除了以快訊分享給志工,必要時也將以新聞報導方式刊登在
環境資訊中心,並分享在 Facebook「台灣珊瑚礁體檢」社團。今年總計共有 5
篇即時新聞產出(附件七)。
 新北鼻頭公園釣客多 海底垃圾竟清出 300 隻木蝦(2016.4.27)http://e-
info.org.tw/node/114902
 蘭嶼珊瑚礁魚兒變少又變小 環團籲遊客拒吃(2016.5.6) http://e-
info.org.tw/node/115190
 水深十米溫度飆至 30°C 綠島珊瑚礁現零星白化(2016.6.15)http://e-
info.org.tw/node/116209
 公民科學家澎湖體檢 珊瑚覆蓋率達國際優良級(2016.9.1)http://e-
info.org.tw/node/118081
 基翬海底滿是垃圾泥沙 保育類珊瑚來不及長大(2016.11.17)http://e-
info.org.tw/node/201234
四、向下扎根,培力社區
志工培力:生態潛水家員 Eco-diver 及 Eco-diver trainer 培訓課程
珊瑚礁體檢最重要的主角即是公開招募而來的潛水志工,缺少他們協助,將難
完成全台灣的珊瑚礁體檢,同時也因為沒有限定對象的公開徵求潛水志工,進
行台灣珊瑚礁體檢的人員不像以往侷限在相關學術團體,而是由各地關心海洋
的潛水客擔任要角,這些習得珊瑚礁體檢技能的潛水者,未來也將成為長期守
護海洋的種子,有別於年度型的學術研究計畫,自發性的在地潛水行動更能長
期監測珊瑚礁生態系的變化。
為了深化及提昇臺灣潛水人員進行珊瑚礁體檢的能力,今年本會邀請國外生態
潛水員(Eco-diver)講師來台授課,透過總共 4 天 3 夜的培訓課程,提高本地
志工珊瑚礁體檢相關知識,總共培訓 4 位生態潛水員及 6 位經國際認證之教練,
有助於珊瑚礁體檢知識之訓練及推廣。生態潛水員其訓練過程等同一門潛水專
長,為期 3 天的受訓過程,學員將獲得所有進行珊瑚礁體檢所需的知識,包含:
指標性魚類、無脊椎動物及底質的辨認、如何設置穿越線等。完成結訓的志工
將獲得珊瑚礁體檢基金會認證為生態潛水員,持有此一認證,可在印度太平洋
地區加入其他與珊瑚礁體檢基金會相關組織的珊瑚礁體檢行動(附件八)。
14
日期:2016 年 8 月 9-12 日
地點: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東北角鼻頭港公園
在地業者/社區認養
珊瑚礁體檢活動延續往年慣例,在部份區域採用和當地社區、業者或志工隊共
同主辦的方式舉辦活動。因為他們對於自己的活動海域相當熟習,透過這一套
簡單、系統性、廣泛適用的珊瑚礁體檢方法,將能協助其理解海洋環境所面臨
的困境。今年小琉球珊瑚礁體檢持續由當地民宿及旅遊業者所組織的海洋志工
隊認養承接,東北角鼻頭角、龍洞灣和美國小、野柳樣點也由台北潛水業者認
養,共同籌辦該地點珊瑚礁體檢。除了持續與台北和新北地區潛水業者互動,
也鼓勵更多業者於未來領養調查樣點。另外今年也新加入墾丁潛水業者認養墾
丁合界,預計每年召募潛水志工進行兩次珊瑚礁體檢。未來本會將持續輔導在
地社區進行體檢活動及關心礁區生態環境。
透過量化的數據及系統性調查過程,潛水志工深刻體認到,以往時常看到的生
物已經不再出現,台灣珊瑚礁的狀況正持續劣化中。透過珊瑚礁體檢,已開始
喚醒在地社區關注自己周遭海域狀況的意識,例如:小琉球志工隊回報當地珊
瑚白化或注意到獅子魚數量是否過高等現象。未來的目標,則是將這股意識化
為實際行動,讓全台各地珊瑚礁的都有專屬的巡守隊!
15
伍、 體檢監測結果與分析
每位志工在下水前都須接受約 1.5 小時的行前訓練,由本會負責依照珊瑚礁體
檢基金會所頒布的標準調查方法,協助指導及訓練參與之潛水志工。行前課程
內容涵蓋調查方法及指標性物種辨認要點。調查方法以「穿越線」(transect)
調查法為基礎。每組編制包含科學指導員、佈線員(多由教練或導潛擔任)、
攝影(照相)紀錄員、魚類、無脊椎動物及底質調查員。首先科學指導員於水
面上指示佈線員佈線方向,佈線員先行下水以捲尺拉出一條 100 米長、平行海
岸線的等深穿越線,待佈線員打出浮力棒後,其餘人員偕同科學指導員入水,
水下集結,等待 3-5 分鐘待魚類從驚擾中恢復後,魚類調查員首先出發,其次
依序為無脊椎與底質調查員,參照水下圖鑑依序做調查,並將調查結果記錄於
水下調查板上。
一、各地點結果與概述
1. 蘭嶼
蘭嶼海域一向以發展良好的珊瑚礁生態、海水清澈(能見度長高達 20-30 米)
及椰油港大斷層的奇特地形而著名,許多台灣本島潛水客不惜遠道慕名而來。
然而歷年來諸多發生在蘭嶼周邊海域的重大人為或自然災害,如:2005 年 703
油汙事件、2006 年小蘭嶼漁船擱淺事件、2008 年印尼及海上工作平台擱淺、
2009 年莫拉克風災及 2010 年西南海域小規模珊瑚白化事件,可預見這些事件
單獨或累積可能對於其周邊海域生態系造成的衝擊,且蘭嶼因地處邊陲,因此
更需要民間力量積極介入,監控蘭嶼珊瑚礁的健康狀態。
蘭嶼珊瑚狀況良好的地點都在北邊海域,然 2016 年受限於天候狀況,僅能選擇
北邊的玉女岩、西岸珊瑚分布較少的土地公廟及椰油灣等三處進行體檢調查。
這凸顯出由當地業者或居民參與珊瑚礁體檢的重要性,因為他們不若外地志工
受限於駐島時間,能在風浪允許時,隨時下海調查,也可調查更多的潛點,收
集到較全面的資訊。
 時間:2016 年 4 月 30 日
 地區合作: 52 龍洞
 志工人數:21 (附件九、志工名單;附件十、志工照片)
 調查樣點: 土地公廟外、玉女岩、椰油灣
16
 體檢結果
底質調查結果顯示,三個地點的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和軟珊瑚總和)介於 20-
70.6%,差距極大。玉女岩的活珊瑚覆蓋率高達 66.9-70.6%,以國際標準來說屬
於「優良」等級,而其他兩處調查點位於蘭嶼西岸,本來就是珊瑚分布較少的
區域,因此活珊瑚覆蓋率僅有約 20%。另外,工作人員也在三處發現少部分珊
瑚有白化現象,值得多加關注。(附件十一)。
玉女岩
土地公廟
椰油灣
17
魚類部分,三處都記錄到蝶魚,族群密度介於每 100 平方公尺 0.25-2.75 隻,以
土地公廟深處最高,土地公廟淺處最少。另外在這三個地點也零星記錄到石鱸、
鸚哥魚。
無脊椎動物部分,玉女岩深處、土地公廟淺處及椰油灣都記錄到魔鬼海膽,以
椰油灣深處的族群密度最高,每 100 平方公尺高達 23.75 隻;另外除玉女岩深
處外,其他地點皆記錄到硨磲貝,以土地公廟淺處的族群密度最大,每 100 平
方公尺 4 隻;但個體都偏小,大部分小於 10 公分。其他指標性的無脊椎動物則
闕如。
18
2. 綠島
綠島珊瑚礁的美麗壯觀,潛點類型多樣豐富,海水清澈能見度高,全年潛水皆
適宜,此地一直為潛客津津樂道,尤其綠島大香菇,是全球最大的活體微孔珊
瑚,更是名聞遐邇,吸引國內外潛客一睹其景觀,可惜今年因為不敵颱風帶來
的風浪而倒下。綠島的易達性,豐富的海洋生態資源,粗估每年吸引 40 萬人次
造訪。觀光客總量在沒有限制,海洋遊憩運動不受控管,且島上無任何汙水處
理設施之下,生活廢水都是直接排入海中,即便歷年來綠島活珊瑚覆蓋率都相
當高,但是長久下來,還是對當地珊瑚礁生態系造成相當大的壓力及干擾。
2006 年綠島珊瑚爆發黑綿病,或許即是此地珊瑚礁生態系面臨過度環境壓力所
發出的警訊。為了保存綠島珍貴的水下景色,需要長久持續的監控及守護行動。
近兩年陸續有在地人主動揭露潛水員在保護區夜潛打魚、非法獵捕保育物種等
行為,可見當地社區對海洋資源共有和永續使用的保育概念逐漸提升,惟應如
何協助不同權益關係人在維持生計及保育間尋求平衡,將是公部門、保育團體
及在地人三方未來可攜手努力的方向。
 時間:2016 年 6 月 6 日
 地區合作:藍莎潛水中心
 志工人數:15 (附件九、志工名單;附件十、志工照片)
 調查樣點:大白沙、石朗、柴口
 體檢結果
調查樣點選擇綠島南邊大白沙、西邊石朗保護區及北邊柴口保護區進行,三處
的活珊瑚覆蓋率介於 41.13 至 81.9%之間,除了石朗淺處和柴口深處,其餘皆超
過 50%。依照國際標準,至少都是「優良」等級,調查結果與去年相去不遠。
整體來說,除了兩條穿越線活珊瑚礁覆蓋率屬「一般」等級,其他穿越線覆蓋
柴口
石朗
大白沙
19
率均為「優良」或「特優」等級(附件十一)。柴口依舊發現黑皮海綿蹤跡。
值得關注的是,柴口深處藻類覆蓋率達 16%,究竟原因為何,需要持續觀察。
指標性魚類部份,三處皆發現蝶魚,族群密度最高的在石朗淺處,平均每 100
平方公尺有 7.25 隻;鸚哥魚亦出現在三處的紀錄中,數量最高在石朗淺處,族
群密度為每 100 平方公尺有 6.5 隻(附件十一);同時也零星紀錄到裸胸鯙及
笛鯛,笛鯛數量最高在大白沙淺處,每 100 平方公尺有 3 隻,而在其他調查地
點難以看到的石鱸和大於 30 公分的石斑也發現其蹤跡。雖然石鱸僅出現在柴口,
淺處和深處的族群密度皆為 0.25 隻/每 100 平方公尺。而石斑則現身石朗深處
及柴口,數量最高在柴口深處,族群密度為每 100 平方公尺 0.5 隻。
20
石朗和柴口雖為全年禁漁、僅能休閒遊憩的保護區,調查到的魚種或數量都相
較台灣其他調查點來得多,然而據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的標準,健康的珊瑚
礁,在 100 米穿越帶內應紀錄到 20 隻以上體長 30 公分的石斑。依照目前的數
據看來,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如落實執法、人民守法,並減少人工餵食,降
低人為干擾,讓保護區發揮真正保育功能,讓魚類數量有效增長,「多出來」
的魚將因為對於空間、食物的競爭壓力而「外溢」至保護區外覓食,讓保護區
成為在地種源庫的概念,真正落實資源永續利用。
而無脊椎動物的部份,三處都紀錄到魔鬼海膽,族群密度最高處在石朗淺處,
平均為 3.5 隻/每 100 平方公尺。另有零星紀錄到清潔蝦及棘冠海星。而多處穿
越線上都有紀錄到硨磲貝,族群密度最高處在石朗深處,平均為 1.5 隻/每 100
平方公尺,但去年密度最高為柴口深處(平均 1 隻/每 100 平方公尺),今年
則闕如(附件十一)。
石朗深處及柴口淺處可見到個體長 20-30 公分的硨磲貝,或許由於 2014 年台東
縣政府即禁止採捕龜灣、柴口和石朗海域的硨磲貝有關。另外除前述三區,綠
島周邊海域的硨磲貝體長超過 15 公分才能捕撈,綠島海中是否能恢復過去常見
到硨磲貝的榮景,還需持續觀察。
台東基翬(三仙台淨海)
基翬(音同「灰」)位於台東知名景點三仙台南側,源自當地阿美族語
「Kihaw」音譯,意思為「海灣」,屬於三仙台自然保護區範圍,也是今年 8
月預告列入保育物種的台灣特有種「福爾摩沙偽絲珊瑚」的棲息地之一。福爾
摩沙偽絲珊瑚發現後沒多久就因棲地劣化等因素而瀕危,究其原因,不難發現
基翬附近的山坡上,有兩個已通過環評的度假村開發案蓄勢待發,總面積達 23
21
公頃(寶盛 12.7 公頃、滿地富 10.41 公頃),與潮間帶僅一條馬路之隔,恐對
海洋環境形成重大威脅。
2016 年原訂 6 月 24-25 日於基翬及杉原進行珊瑚礁體檢,惟連日大雨將大量泥
沙沖刷入海,入海後伸手不見五指,因安全考量而延期或取消,改至三仙台北
側海域進行淨海。橋下珊瑚多分布在 1-2 米處,水質混濁且有大量的泥沙、藻
類覆蓋,有許多珊瑚因網具、魚線及垃圾廢棄物覆蓋而死亡,顯少觀察到魚類
及無脊椎生物。此外,三仙台小島北側因位處偏遠加上地形岐嶇不利人行走,
水下發現有大片軟珊瑚群及體型較大的鸚哥魚、笛鯛出沒,值得持續追蹤(附件
十一)。後續工作團隊於 11 月完成基翬的調查。
 時間:2016 年 11 月 15 日
 地區合作:東河潛水
 志工人數:2 (附件九、志工名單;附件十、志工照片)
 調查樣點:基翬港
 體檢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淺處(4 公尺)活珊瑚覆蓋率 41.9%,深處(7 公尺)為 33.1%,
屬於「一般」等級。與 2014 年比較,珊瑚上覆蓋泥沙的情況更為嚴重,泥沙的
來源可能因為附近海岸地區開發致使表土裸露,大雨沖刷下被帶入海中,若又
適逢海水交換率不佳,珊瑚即便有自我清潔的能力,長久被大量泥所覆蓋,將
導致珊瑚被覆蓋致死的命運(附件十一)。
基翬
三仙台
橋下淨海
三仙台小島
軟珊瑚區
22
在指標魚類部分,僅記錄到蝶魚,族群密度為 1.75-2.75 隻/100 ㎡,不僅數量較
過去為少,以前曾紀錄到的鸚哥魚、笛鯛及裸胸鯙,本次都闕如,過漁情形非
常嚴重。如此生態失衡的狀況,如果遭逢環境變動,例如:藻類大量繁殖,將
可能會影響珊瑚的生存空間。
指標無脊椎動物方面,淺處及深處都有魔鬼海膽和硨磲貝,前者族群密度 1.25-
2.25 隻/100 ㎡、後者族群密度為 0.5-0.75 隻/100 ㎡,相較 2014 年硨磲貝多為 10
公分以下個體,今年則有觀察到近 20 公分的個體。
23
環境衝擊方面,基翬屬中高威脅等級。許多家庭廢棄物,包括衣褲、競選帽子、
塑膠飲料瓶、各種免洗餐具…等,遍佈在貝殼珊瑚沙底上,令人怵目驚心。四
處可見珊瑚因廢棄網具、漁線及布料碎片纏繞住而大面積白化及死亡的景象。
衣物和魚網很容易卡住或包覆在珊瑚上,化學纖維被撕開後,會卡住更多懸浮
微粒或泥沙,因而遮蔽珊瑚的光線,造成珊瑚白化甚至死亡。這類「幽靈漁網」
也是其他海洋生物的殺手(附件十一)。
花蓮石梯坪
石梯坪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石梯灣,整個區域為海岸階地,因為海蝕地形十分發
達,海蝕平台、隆起珊瑚礁、海蝕溝、海蝕崖和壺穴等,地質景觀多元豐富,
同時也是東部著名的景點,每到假日總是吸引大批到東海岸遊玩的旅客在潮間
帶戲水。但鮮為人知的是,除了地質景觀,這裡也蘊藏豐富珊瑚礁生態和多樣
的海洋生物,而附近部落居民的生活也與這片海息息相關。2015 年本會首次與
花蓮縣海洋生態保育協會合作進行此地的珊瑚礁體檢,今年亦持續進行。
 時間:2016 年 6 月 26 日
 地方合作:花蓮在地潛水員
 志工人數:8(附件九、志工名單;附件十、志工照片)
 調查樣點:花蓮石梯坪
24
 體檢結果
調查顯示底質組成較單一化,以礁盤或巨石為主,可觀察到不同種類的活珊瑚
在岩石上彼此競爭生存,然而活珊瑚(硬珊瑚與軟珊瑚)覆蓋率僅 22.5%,以
國際標準屬「不佳」等級。藻類覆蓋率為 20%,可能因為此處營養鹽豐富。
而調查時,志工們突然遇到挾帶大量懸浮粒子的水團,以致於水體能見度從原
本的 3 米迅速縮減至 1 米。當地民宿業者表示,近年來,每逢下雨帶來豐沛的
水量,次日秀姑巒溪就挾帶滾滾泥沙入海,以往清澈蔚藍海水已大幅減少出現
的時間。本次調查所見藻類叢生的現象,是否為常態且與附近秀姑巒溪雨後帶
來中上游的陸源營養鹽有關,仍需持續進行觀測。然而混濁海水的透光度低,
加上藻類叢生覆蓋礁石,恐會影響珊瑚的存活機率(附件十一)。
指標性魚類部分,因本處多岩石,缺少複雜的底質結構供小型魚類棲身覓食,
僅觀察蝶魚族群密度為每 100 平方公尺 2.75 隻,另外還零星可見石鱸及笛鯛,
石梯坪
25
族群密度皆為每 100 平方公尺 0.5 隻,另外也觀察到一隻體型約 30 公分左右的
鸚哥魚。
無脊椎動物方面,調查區內的指標生物僅紀錄到魔鬼海膽,族群密度為每 100
平方公尺 6 隻。
鼻頭角
鼻頭角地質公園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以及地質、地形景觀資源,其中兩條規劃
完整的步道及天然鼻頭海濱礁岩區,可讓人充分感受自然的豐富精彩。然而鼻
26
頭角公園在夏日時也是附近居民或台北都會區民眾的戲水好地方,甚至也是釣
客喜愛的釣點,也因此公園內的海域不時可見到許多人為廢棄物。
 時間:2016 年 4 月 23 日
 志工人數:11(附件九、志工名單;附件十、志工照片)
 調查地點:鼻頭角公園外
 體檢結果
此次珊瑚礁體檢結果顯示,活珊瑚覆蓋率 38.75%,以國際標準來說屬於「一般」
程度(覆蓋率 25-50%)。其他較特別的是藻類覆蓋率高達 17.5%,這可能是因
為適逢季節交替,海洋水層上下交換導致的湧升現象,將海底的營養鹽帶到了
表層,而使藻類數量增多。一般來說,等到水溫升高之後,藻類就會消失。
鼻頭角
27
魚類部分,指標性物種僅有記錄到蝶魚、笛鯛和鸚哥魚,三者的族群密度分別
為每 100 平方公尺內 4.25 隻、0.25 隻、0.25 隻。往年蝶魚的族群密度甚至可高
達十多隻,多半是以幼魚為主,可能是今年調查時間較往年提前,因此沒有發
現幼魚的蹤跡,數量也不若以往。
無脊椎動物的部分,整條穿越線調查下來僅紀錄到一顆長棘海膽和一顆馬糞海
膽,而其他無脊椎動物則沒有紀錄到。而這可能是因為港內戲水民眾多,且底
質又以無法躲避的碎石為主,易受干擾,因此較沒有無脊椎動物棲息。
此次珊瑚礁體檢行動也結合淨海行動。志工在「四季清除海中垃圾潛水聯盟」
陳玄州教練的指導下,清除了大大小小的漁網、魚線等大量漁業廢棄物。志工
28
將垃圾進行初步分類,發現大多數的垃圾和釣魚行為有關,包含有鐵鋁罐 41 個、
玻璃瓶九個、保特瓶七個、一號廢電池三個、釣餌相關的包裝 26 件,大大小小
的漁網、魚線則有 15 件,鉛錘 115 個,木蝦則高達 300 隻。由此可見,當地釣
客環境保育意識有待提升(附件十一)。
番仔澳
本次監測地點臨近深澳岬,過去因軍事管制,讓媲美野柳的地質景觀意外被保
留下來,加上附近有漁業資源豐富的「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常吸引
觀景民眾及釣客前來。無奈因缺乏管理,陸上常可見到民眾在此烤肉或遊憩後
隨手拋棄的垃圾,破壞這片美麗的海岸土地。本次志工們在體檢之餘,也在海
中撿拾了許多漁線、漁網、鉛塊、木蝦、路亞及各式瓶罐等廢棄物。
 時間:2016 年 5 月 29 日
 地區合作:52 龍洞
 志工人數:14 (附件九、志工名單;附件十、志工照片)
 調查樣點:番仔澳酋長岩公園以北
 體檢結果
底質調查顯示,穿越線上呈現的底質組成較單一化,以岩台和巨石為主,5 米
淺處活珊瑚(硬珊瑚與軟珊瑚)覆蓋率僅 18.8%,10 米深處則更低,活珊瑚覆
蓋率僅 8.8%,屬「不佳」等級。藻類在淺處覆蓋率為 5.6%,深處則為 7.5%。
相較去年的紀錄,活珊瑚及藻類覆蓋率較低,可能因為此地的珊瑚礁並非均勻
分布,而本次穿越線位置又較過去的調查位置離岸較近,受陸源干擾較大,但
詳細原因為何需再持續觀察。
番仔澳
29
魚類調查的部分,深淺兩處皆紀錄到蝶魚,族群密度分別為每 100 平方公尺
6.75 隻(5 米處)和 2.25 隻(10 米處);頗令人驚艷的是這次也紀錄到 20 公分以上
的鸚哥魚,淺處的族群密度是每 100 平方公尺 0.25 隻,深處則為 0.5 隻。岩縫
間常可見網紋石斑、玳瑁石斑躲藏或停留等待獵物,但僅於 10 米處見到一隻體
長 30-40 公分的玳瑁石斑達到列入紀錄的標準。另外 10 米處觀察到一隻裸胸鯙,
因此族群密度為每 100 平方公尺 0.25 隻(附件十一)。在 5 米處紀錄的過程中,
還觀察到上百隻的光鰓燕尾雀鯛成群移動,景象非常壯觀。
無脊椎動物方面,僅在 10 米處裸胸鯙附近的岩壁裂縫間紀錄到清潔蝦,族群密
度為每 100 平方公尺 0.25 隻,調查區內未觀察到其他指標性物種。不過近岸處
30
1-2 米水深的礁岩上,可見到相當密集的梅氏長海膽,棲身在由自己釋放出的酸
溶蝕出的岩洞內,讓整片礁盤看起來像一座大型蜂窩,雖然這些孔洞可供其他
小生物躲藏,但也有可能因此造成礁盤結構脆弱,易受海浪打碎(附件十一)。
無論深、淺處,志工們都觀察到廢棄的漁網、漁線勾纏在礁盤珊瑚上(附件十
一),其他漁業及一般垃圾也散落在海中,志工們在調查之餘隨手撿拾的海中
垃圾種類及數量就有:漁網 2 張、木蝦 34 個、鉛粒 90 個、路亞 36 個、保特瓶
18 個、鐵罐 7 個。
調查過程中正好遇到一位當地人浮潛徒手摘採石花菜,亦有其他潛客來此潛水,
若不注意可能會受到上述漁業或海釣垃圾的傷害。鉛粒長期在海水中浸泡,可
能會有鉛溶出,許多研究指出,鉛易累積於魚蝦貝類體內。呼籲相關單位應加
強宣導及管理,來此處遊玩的遊客,在從事休閒娛樂之餘,也別忘了發揮公德
心,隨手將垃圾帶走,亦建議釣客慎選釣具,避免因鉛錘、鉛球在垂釣時卡住
礁盤缝而留置於水中,造成海洋環境污染。
為了讓美景能長存,曾有在地居民向新北市政府提出在鄰近的象鼻岩劃設自然
保留區的討論,但因土地產權問題,加上未獲在地共識,至今仍為北海岸唯一
未納入國家風景區的範圍。然而,未來即便公部門介入管理,卻可能在粗糙的
觀光開發思維下遭到破壞,因此有學者提出由民間參與的環境信託,或許可為
深澳岬的海陸美景,帶來另一種永續經營的可能。
龍洞灣和美國小
對於珊瑚來說,龍洞灣或許不是那麼適宜珊瑚生長的環境,然而潛客還是陸續
在此地發現許多珍稀生物,如:軟絲、龍王鮋、太平洋多角海蛞蝓(俗稱皮卡
31
丘)及火焰花枝等。而由於此處海岸是距離全台灣最大都會區-台北市相當近
且易達性高的海洋遊憩運動場域,東北角及北海岸的潛水運動因此相當蓬勃發
展,浮潛、游泳及在潮間帶遊玩人次更是不計其數,龍洞灣承受遊憩行為所造
成的壓力不言而喻。基於此地生態特性及扮演北部居民在親近海洋上舉足輕重
的角色,然而這片海域卻遭受不受限制的遊憩利用,實有需要長期監測的需求。
 時間:2016 年 5 月 28 日
 地區合作:潛水易購網
 志工人數:19(附件九、志工名單;附件十、志工照片)
 調查樣點:和美國小前,也稱龍洞 4 號
 體檢結果
底質調查顯示活珊瑚覆蓋率介於 20.6-41.3%之間,最低為南側淺處穿越線,最
高為北側淺處穿越線。藻類覆蓋率介於 11.3-22.5%之間,最高的是北側淺處穿
越線,最低是北側深處穿越線。由於此時正逢季節冷暖交替,水體中營養鹽濃
度高,以致於藻類增生與珊瑚競爭空間,正常情況下,隨著時間進入夏季、水
溫增高或水中的營養鹽消耗殆盡後,藻類叢生的情形可能會自然消減,但和美
國小每到夏季時人為活動相當密集,水質或海洋生態是否能不受影響,仍值得
持續觀察監測。(附件十一)
和美國小
32
指標性魚類有觀察到蝶魚、石鱸及石斑,數量較多的是蝶魚,在北側深處穿越
線族群密度高達 9.5 隻/每 100 平方公尺,南側淺處穿越線則發現 2 隻約 30 公分
大的鱸魚,石斑偶爾可見,但體型皆未達記錄標準,北側淺處穿越上觀察到 1
隻體長達 30 公分的石斑( 族群密度 0.25 隻/每 100 平方公尺之間)。另外潛水志
工還觀察到數群以藻類為食的臭肚幼魚在礁石上覓食,且遇見上百隻以動物性
浮游生物為食的鰺科幼魚出沒,可見此處的環境為不同種食性的魚類提供豐富
的食物及棲地(附件十一)。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數量較多的為魔鬼海膽,族群密度在 0.25-3.25 隻/每
100 平方公尺,最高在北側深淺兩處的穿越線,另外還零星發現馬糞海膽,夜
間出沒的清潔蝦也在礁岩縫間偶爾可見(附件十一)。
33
野柳
野柳因擁有奇岩怪石,包含:女王頭等,還有豐富的地質景觀,因此已用文化
資產保護法公告為野柳地質保護區。每年遊客為了欣賞這裡的海岸風光,絡繹
不絕。而保護區的範圍不只限於陸地,周邊 20 米水深的海域也處於保護區的範
疇,因此一般潛水人員或漁船難以靠近,雖然還是有釣客會進入釣魚,某種程
度下也保護了這裡的海洋生態。
 潛點:野柳地址公園以南(野柳岬南側)
 時間:2016 年 5 月 15 日
 地區合作: iDiving 愛潛水全方位潛水中心
 志工人數: 10 (附件九、志工名單;附件十、志工照片)
 體檢結果
底質調查顯示,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軟珊瑚)在深處(10m)達 36.8%,淺處
(5m)達 42.5%,屬於「一般」等級(25-50%)。淺處常可見軟珊瑚或群體型菟
葵與硬珊瑚競爭空間,使軟珊瑚覆蓋率達 26.25%,高於硬珊瑚(16.25%)。深處
的能見度低,可能因此處漲退潮受岬灣地形影響,平時水流即強且亂,導致懸
野柳
34
浮粒子較多,但是硬珊瑚覆蓋率似乎不受影響,仍有 31.25%。另外在 10 米處
有發現一些珊瑚白化的現象(附件十一)。
魚類調查顯示,魚類族群密度不高,但和其他調查地點比較,種類明顯較多。
不只有常見的蝶魚,亦可見到掠食性的高經濟價值魚類,如:石鱸、石斑、裸
胸鯙等。另外,5 米處有十幾隻體長小於 20 公分的小石班,惟因體檢只記錄大
於 30 公分的石斑,故未呈現於圖表上。(附件十一)
無脊椎指標物種則只見到幾隻清潔蝦,族群密度為淺處(5m) 0.75 隻/100m2、
深處(10m) 1 隻/100m2。清潔蝦算是珊瑚礁中的清道夫,有時候會和掠食者共
35
存,例如:住在裸胸鯙附近的洞穴,可以撿拾一些掠食者吃剩的屍體或碎屑,
一般屬夜行性的生物,可能因為這裡的海域能見度較低,故白天也很活躍。
(附件十一)
為長期追蹤及比較不同季節野柳珊瑚礁的健康狀況,iDiving 教練特別召集志工
們於八月中旬進行第二次船潛調查。
 時間:2016 年 8 月 13 日
 地區合作: iDiving 愛潛水全方位潛水中心
 志工人數: 11(附件九、志工名單;附件十、志工照片)
 體檢結果
底質調查顯示,活珊瑚覆蓋率仍屬於「一般」等級(25-50%),不過淺處(5m)
覆蓋率較五月中旬紀錄為低(五月 42.5%、八月 33.8%),主要是因為軟珊瑚覆蓋
率也較少(五月 26.25%、八月 16.9%)。深處(10m)珊瑚覆蓋率雖沒有明顯變化
(五月 36.8%、八月 32.5%),但五月硬珊瑚覆蓋率曾達 31.25%,八月則為 23.1%。
上述活珊瑚覆蓋率之消長可能是因為珊瑚在礁岩上的分佈並非均質,因此年間
不同季節的比較還需要長期數據累積。此外,八月藻類明顯減少,應與水溫上
升及營養鹽降低有關。
36
魚類調查顯示,魚類族群密度除了深處蝶魚數量較五月時多,密度為 7 隻
/100m2 (五月為 1 隻/100m2),在穿越線上觀察到的其他經濟魚種如石斑、鸚哥
魚及裸胸鯙等則較少。
無脊椎指標物種調查結果,五月時偶爾可見到幾隻清潔蝦,本次調查則闕如,
反而在深處觀察到一些體型偏大的魔鬼海膽,族群密度為 0.75 隻/100m2。(附
件十一)
37
本次調查雖然發現許多經濟性魚種,志工們仍於管制垂釣的區域內撿獲許多漁
網、魚線、木蝦等海釣廢棄物,由於野柳地質公園仍開放給當地持證漁民垂釣,
海中的魚種豐富度是否能免於海釣活動和漁業撈捕的影響,還需每年持續進行
監測,亦建議相關主管單位應密切關注,以維護本區域水下生態的豐富度。
墾丁合界
墾丁,是我國第一座國家公園,因為位處熱帶海域,國家公園範圍內又長期禁
止漁撈漁獵,海下珊瑚礁發育良好,為在地帶來許多海洋觀光收益,亦為近海
漁業提供源源不絕的資源。然而各項蓬勃發展的人為活動,也為當地生態帶來
諸多壓力。自 1982 年 9 月公告成立國家公園以來,執法單位礙於人力資源不足,
以致海洋生物遭盜捕濫殺之遺憾事件仍層出不窮,近海違法漁網或廢棄漁網
「網死」生命的情形,亦時有所聞。為能永續經營這片壯麗但脆弱的海洋生態,
如果政府部門能和與民間團體、業者或權益關係人,一同投入監測海洋生態的
工作,或許也能成為喚醒民間海洋保育意識的助力。今年本會和陽光潛水鄭毓
毅教練合作,首次於合界進行民間珊瑚礁體檢,也是第一次由在地業者發起在
墾丁國家公園內的珊瑚礁體檢調查。
 時間:2016 年 11 月 5-6 日
 地方合作:陽光潛水
 志工人數:9(附件九、志工名單;附件十、志工照片)
 調查樣點:墾丁合界
38
 體檢結果
底質調查顯示,淺處(5m)及深處(10m)的活珊瑚覆蓋率分別為 37.5%及
48.8%,屬於國際標準「一般」等級(25-50%),若與 2007 及 2009 年墾管處
委託學界調查結果相比,過去淺處覆蓋率較低(2007 年 20%、2009 年 26%),
深處的珊瑚覆蓋率則頗為一致(2007 年 47%、2009 年 46%),且活珊瑚組成仍
以硬珊瑚為主,顯示合界珊瑚群聚仍屬穩定。雖然今年十月南部歷經兩次颱風,
但與 2009 年莫拉克風災後本區域活珊瑚覆蓋率驟降的情況相比(淺處 10.5%、
深處 20.5%),受損狀況似乎不大。過去淺處原有許多大型藻類的紀錄(2007
年 64.5%、2009 年 11%),本次則闕如,應與颱風期間受大浪刮除或是因水溫
升高不易藻類生長有關。今年志工們進行水下調查時能見度不佳,水層透光度
差,亦可見許多珊瑚覆蓋上一層泥沙,長久將影響珊瑚體內的共生藻行光合作
用(附件十一)。對此,鄭教練指出,過去多天大雨後合界也常有大片海域水
質混濁情形,但若有大浪及較強的水流,則有機會將沉積的泥沙帶走,因此將
主動持續觀察,期待珊瑚礁早日恢復亮麗容貌。
合界
39
魚類調查顯示,蝶魚為主要的指標性物種,魚類族群密度分別為淺處 10.75 隻
/100m2
、深處為 6.5 隻/100m2
,蝶魚密度較過去高(2007 年淺處 0.4 隻/100m2
、
深處 2.2 隻/100m2
;2009 年淺處 4.8 隻/100m2
、深處 6.6%隻/100m2
),可能因近
年常有潛水員於本處水域餵食,使魚類較其他調查地點親人,再者有些種類的
蝶魚以浮游生物為食,可能在調查期間混濁水層中有較多浮游生物,吸引蝶魚
出沒攝食。淺處還紀錄到其他經濟魚種,如石鱸 1 隻/100m2
、鸚哥魚 0.75 隻
/100m2
及裸胸鯙 0.25 隻/100m2
等,深處則未有紀錄。
無脊椎指標物種調查結果,通常不喜光線、多夜間出沒的魔鬼海膽,淺處族群
密度高達 51.25 隻/100m2
,深處則為 4 隻/100m2
,高於過去的紀錄(2007 年淺
40
處 2.6 隻/100m2
、深處 0.2 隻/100m2
;2009 年淺處 0.4 隻/100m2
、深處 0 隻
/100m2
),可能與水質混濁透光度差有關,也可能因過去嚴重過漁影響,使魔
鬼海膽因天敵的消失而大量生長,是過度捕撈的指標。此外,淺處還紀錄到一
些硨磲貝,族群密度為 1.75 隻/100m2
,數量與過去相比略為成長(2007 年淺處
0.4 隻/100m2
、深處 0.2 隻/100m2
;2009 年淺處 0.2 隻/100m2
、深處 0 隻/100m2
)。
其他無脊椎生物則闕如。
2007 年墾管處委託學者進行珊瑚礁體檢的研究報告,曾建議採用下列生物指標
數值以代表健康珊瑚礁,並可依此做為墾丁海洋保育政策的長程目標:(1) 珊瑚
覆蓋率:> 50%, (2) 指標生物每 100 平方公尺的族群密度: 蝶魚:> 5 隻、石鱸:
> 1 隻、笛鯛:> 4 隻、石斑魚:> 0.5 隻; 硨磲貝:> 0.1 隻、大法螺:> 0.1 隻、
龍蝦:> 0.1 隻。本次調查結果與過去比較,雖然淺處蝶魚、石鱸及硨磲貝族群
數量達到上述建議目標,但珊瑚覆蓋率及其他指標生物仍有努力空間。而今年
二月合界海域曾發生綠蠵龜因誤觸漁網而慘遭卡死事件,調查時亦可見珊瑚因
漁線漁網纏繞而死亡,因此,若要使珊瑚礁生態能早日達到健康標準,除了官
方嚴正執法,並與民間組織合力透過教育及宣導手段,提昇全民海洋保育意識
外,有更多受過訓練的在地公民科學家參與監測及守望工作,並透過監測資料
的公開,讓全民一同監督,或許更能遏止珊瑚礁生態系持續退化。
小琉球
小琉球位於屏東縣東港鎮西南約 14 公里海面上,是因陸地抬升而形成的珊瑚礁
島嶼,也是台灣 14 座離島裡唯一一座。小琉球因距離本島船程僅 20 分鐘,航
班鮮少受風浪影響,全年氣候宜人,旅遊季節較無明顯淡旺季之分,每年粗估
可吸引 20 萬人次上島旅遊。島嶼狹小,民宿旅館超過百家,且無汙水處理設施,
41
生活汙水皆排放入海,加上鄰近高屏溪及東港溪排放的汙水,再再對小琉球周
邊海域生態系造成壓力。當地海底廢棄漁網危害甚劇,顯見此地海域遭受的過
漁壓力不言而喻。小琉球珊瑚礁生態系是否能夠倚靠自然恢復力復原,著實令
人憂心,因此期望藉由持續的水下調查,聚焦各界目光,喚醒當地居民的重視。
 時間:2016 年 11 月 23 日
 地方合作:小琉球海洋志工隊
 志工人數:9(附件九、志工名單;附件十、志工照片)
 調查樣點:美人洞、漁埕尾、厚石裙礁
 體檢結果
底質調查顯示,小琉球的各處活珊瑚覆蓋率除了美人洞 10 米處達國際標準「普
通」程度外,其餘皆處於「劣化」程度,厚石深處最低,僅紀錄到 0.6%活珊瑚
覆蓋率。2015 年厚石裙礁 5 米處活珊瑚覆蓋率曾達 60%以上,今年卻僅有
13.8%。各樣點皆觀察到新死珊瑚,可能因今年九月強颱莫蘭蒂對此海域造成重
大傷害。雖可見到小株新生軟珊瑚,仍建議這段時間儘量避免過多的人為干擾,
並需密切注意本處珊瑚復原狀態。
美人洞
漁埕尾
厚石群礁
42
指標性魚類調查顯示,所有穿越線上都有紀錄到蝶魚,族群密度介於 0.75-
8.75 隻/100 平方公尺。 此外,除了漁埕尾外,其他穿越線上也紀錄到鸚哥魚族
群密度介於 0.5-3.25 隻/100 平方公尺,裸胸鯙本次則未有紀錄。另外零星紀錄
到石鱸、笛鯛及石斑。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調查顯示除了漁埕尾淺處以外,其他樣點都均可見魔鬼海膽
的蹤跡,族群密度介於 0.75-7.25 隻/100 平方公尺,最高為美人洞。美人洞深
處和漁埕尾深處都紀錄到清潔蝦,族群密度介於 0.25-0.5 隻/100 平方公尺。相
較去年僅在漁埕尾 10 米紀錄了少見的馬糞海膽,今年則在美人洞深淺處及漁埕
43
尾 5 米處有所紀錄,族群密度 0.25-0.75 隻/100 平方公尺 。硨磲貝的部份,除了
漁埕尾以外,其餘樣點都有紀錄,族群密度皆為 0.25 隻/100 平方公尺, 以 10-20
公分的中小型硨磲貝居多。(附件十一)
除了指標性魚類和無脊椎動物,除了厚石深處以外,調查人員也在其餘各點穿
越線附近紀錄到海龜,總共有 13 隻之多,為去年紀錄的兩倍以上,著實反映出
小琉球是目前台灣最多海龜棲息的地方(附件十一)。環境衝擊部分,美人洞
有船錨損害底質的紀錄,美人洞及漁埕尾亦有為數不少的垃圾,一旦被海龜、
魚類誤食,恐影響其存活。小琉球海洋志工隊長期在本處海域進行淨海淨灘,
成果斐然,但仍需做好垃圾減量,從源頭開始努力。
澎湖東西嶼坪
在澎湖群島,位於望安與七美海域中間,有兩座相互對望的「少」人島-東嶼坪
及西嶼坪。早期漁業蓬勃發展,兩座島上各有數百居民久居,如今因為漁業沒
落,島上國小廢校,導致人口嚴重外移。現今東、西嶼坪島上分別僅剩十幾位
居民。也因為人煙罕至,島上傳統聚落能夠完整保存下來,致使東嶼坪素有
「時間停止的島嶼」之稱。島上人口稀少,遑論有什麼大型的土地開發,不僅
傳統漁村聚落被保存下來,連帶島嶼周邊的珊瑚礁生態系也因此鮮少受到人為
的破壞和干擾。2008 年澎湖寒害,2009 年莫拉克風災,東嶼坪活珊瑚覆蓋率僅
有 3 成,2010 年的體檢結果顯示活珊瑚覆蓋率已回復至 5 成,顯見此地珊瑚礁
生態系的良好恢復力。雖然島上開發壓力較其他調查點來得少,但是東嶼坪因
電炸毒魚及過度捕撈所遭受的過漁壓力不亞於台灣各處。因此我們特別選擇澎
湖作為工作假期發展地點,期望志工透過實際付出行動服務在地自然環境,讓
潛水也能夠成為「為海洋盡一份心力」的行動。
44
 時間:2016 年 8 月 26-29 日
 地區合作:島澳 77
 志工人數:9 (附件九、志工名單;附件十、志工照片)
 調查樣點:東嶼坪南側(七尺門)、西側、東側
 體檢結果
東嶼坪周邊海域的地形屬於以礁岩交雜沙溝為主,2014 年調查東側活珊瑚覆蓋
率僅佔 31%,2016 年則高達 68.8%,是因為今年藉由在地船長指引,並與佈線
人員充份溝通,故能將穿越線設置在適合珊瑚生長的礁岩上,由此可見在地人
加入體檢活動的重要。而西、東側調查點的活珊瑚覆蓋率甚至超過 65%,三處
的珊瑚組成有顯著不同。南側軟珊瑚覆蓋率達到 42.5%,可能因位於海流交會
之處,軟珊瑚較能面對強流且懸浮物較多提供食源所致;西側組成以硬珊瑚為
主,2015 年強颱蘇迪勒侵襲澎湖時,造成許多斷枝,但今年復原情況甚佳,硬
珊瑚甚至達 63.1%;東側軟、硬珊瑚彼此競爭,覆蓋率分別為 19.4%及 49.4%,
此處亦明顯可見活珊瑚疊生於大片死亡已久的分枝狀珊瑚上,創造出複雜的立
體結構空間。(附件十一)
東嶼坪南側
東嶼坪東側
東嶼坪西側
45
指標性魚類部分,三個調查點都有紀錄到蝶魚,族群密度在 1.25-5.75 隻/每 100
平方米,東、西側可能因為珊瑚種類較多元,並提供較複雜的躲藏空間和覓食
環境,故蝶魚數量較南側多。另外也零星發現石鱸、笛鯛、老鼠斑、石斑和鸚
哥魚,穿越線外也記錄到藍點魟。此地的指標性魚類數量和發現的種類都遠優
於台灣本島或綠島、蘭嶼等離島地區的調查點,極可能是因為島上居民少、遊
客人數也不多,種種人為干擾有限。然而,志工仍然記錄到船錨損害、廢棄漁
網和垃圾等環境衝擊。(附件十一)
2014 年 10 月澎湖南方四島海洋國家公園成立以來,公部門加強執法並配合宣
導,是減少違法捕撈及提升海洋保育意識的最佳利器。雖然本次記錄的人為干
擾屬於低度衝擊,但目前巡邏警力和船隻有限的情形下,如挹注更多資源和人
力,或許可讓此地的生態更加繁榮。近年小琉球民間自組海洋志工隊,而基隆
望海巷也由官方及民間一同發起看守海洋行動,保育成果相當豐碩,或許也可
借鏡。
46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的部分,三處僅發現魔鬼海膽和零星硨磲貝,可能因為無脊
椎動物多屬於夜行性,白天較不易觀察。而魔鬼海膽的族群密度以南側的 10.25
隻/每 100 平方公尺為最高,則是因為南側珊瑚礁以軟珊瑚組成為主,不利魔鬼
海膽躲藏,較易觀察。硨磲貝數量雖不多,個體大小卻幾近 30 公分大小。澎湖
縣政府為了保育海洋生態及物種,已於民國 95 年 6 月 1 日依漁業法將硨磲貝公
告為保育類,提醒民眾,不得採捕、持有、販賣、處理及利用澎湖的硨磲貝,
以免觸法。(附件十一)
二、綜合討論
47
2016 年珊瑚礁體檢行動中的杉原樣點因天氣因素多次延期,今年無法完成此區
域之調查。 綜合全台各地情況來說,總共 37 條穿越線中,有 12 條穿越線活珊
瑚覆蓋率(硬珊瑚及軟珊瑚相加)低於 25%,屬於「劣化」或「不佳」程度;
15 條穿越線介於 25-50%,屬「一般」程度。7 條穿越線覆蓋率介於 50-75%,
屬於「優良」程度。屬於「極優」程度,覆蓋率超過 75%的穿越線只有 2 個,
為綠島大白沙的深處及淺處。
圖說:2016 台灣各樣點淺處(2-6m)深度的活珊瑚覆蓋率
圖說:2016 台灣各樣點深處(6-12m)深度的活珊瑚覆蓋率
48
以平均活珊瑚覆蓋率來看,蘭嶼玉女岩、綠島大白沙及石朗及澎湖東嶼坪等樣
點都處於「優良」和「極優」程度,蘭嶼土地公廟及椰油、花蓮石梯坪、東北
角番仔澳及小琉球的活珊瑚覆蓋率則相對的低。2016 全台平均活珊瑚覆蓋率是
37.25%,明顯較去年的 46.6%為低。除了小琉球的調查點可能因為受到九月莫
蘭蒂強颱破壞外,可能因本次調查地點多受人為活動(遊憩、漁獵捕撈等)、鄰
近陸地開發及人為污染等影響,使得珊瑚生存受到威脅。而珊瑚礁生長良好的
地點,其指標性魚類及無脊椎動物數量仍稍嫌偏低,除了蘭嶼及綠島保護區(石
朗及柴口)外,此外各地環境衝擊指數皆顯示幽靈漁網問題相當嚴重,即使位處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東嶼坪,仍有觀察到漁網纏繞珊瑚的情形。綜合多項
指標調查進行檢視,不論是本島還是離島,各地普遍處於過漁威脅之下。此外,
近年全球水溫不斷上升,澳洲大堡礁更傳來珊瑚嚴重白化的消息,今年台灣海
域也零星紀錄到珊瑚白化,多處地點的水溫也較往常偏高,例如:綠島春季即
紀錄到攝氏 30 度水溫、小琉球近 11 月底仍有 27 度偏高水溫等現象,未來應需
持續監測。
2016 台灣各樣點深淺平均活珊瑚(硬珊瑚及軟珊瑚)覆蓋率
三、現今台灣海域面臨之困境及復育策略
針對調查結果以及數年來海洋相關事件的總整理,可歸納出下列數項對於對現
今珊瑚礁區形成威脅的原因:
 沿岸區域開發不當且無限制
 過漁及幽靈漁網
 工業及生活廢水缺乏妥善處理
49
 海洋遊憩活動的破壞
 海洋廢棄物
 缺乏長期監測
 溫室效應加劇造成氣候變遷、海洋酸化
在進行珊瑚礁保育前,我們必須認知且認同到,珊瑚礁是重要的「生物棲息
地」,珊瑚礁的保育,廣大的海洋生物及人類都將從中受益。如要有效進行保
育珊瑚礁生態系,我們也必須理解海洋是相通的,僅努力在保育單一珊瑚礁區,
曠日費時且只會事半功倍。而為保全健全的珊瑚礁生態系,且因為海洋生物具
有遷徙的特性,顧及其他的海洋生態系的健康是必須的。因此我們所倡議的防
治與復育策略應是全面性針對全台灣周邊海域,而不能僅僅是獨厚某些海域。
因此相關的復育策略包含:
 天然海岸零減損
 加強違法漁撈的稽查
 擴大保護區範圍並落實執法
 落實漁獲申報,加強資源管理
 增加汙染物、汙水監測
 進行海洋生態系監測及建立資料庫
 海洋遊憩活動承載量管制及相關產業的管理
 增加海洋研究的經費及提供專職工作機會予相關專業人士
 海洋環境教育及海洋文化之推廣
 正視海洋廢棄物問題,積極淨灘或淨海
50
陸、 結論及未來展望
一、增加在地社區參與
今年花蓮石梯坪仍由在地潛水同好共同包梯進行珊瑚礁體檢工作,小琉球海洋
志工隊則繼續承接當地珊瑚礁體檢工作。綠島藍莎潛水中心、澎湖島澳七七潛
店也持續提供支援,東河潛水中心亦於今年加入支持台東場次體檢。東北角及
北海岸體檢行動除了有東北角 52 龍洞、台北潛水易購網和台北 iDiving 潛水中
心持續認養,台北亞潮潛水亦首次由教練組隊報名體驗課程,明年將加入東北
角包梯體檢行動。而今年墾丁亦有在地潛水業者加入,並承諾未來於合界進行
每年兩次的珊瑚礁體檢。由此可見,在地民眾、社團、業者認同及參與意願的
提昇,可謂成果豐碩。
二、珊瑚礁體檢數據持續積累
2016 珊瑚礁體檢活動延續往年調查,目前已在全台 11 個地點完成水下調查,
包含:東北角、北海岸、綠島、蘭嶼、台東基翬、花蓮石梯坪、墾丁、小琉球、
澎湖東嶼坪,足跡遍布全島及離島,底質組成、指標性魚類及無脊椎動物族群
量調查共累計 111 筆資料,較去年增加 27 筆。資料都將回傳國際珊瑚礁體檢基
金會,供其全盤了解世界珊瑚礁健康狀態。另外,活動結束後,資料也即時上
傳至「台灣珊瑚礁體檢」網站,使資訊公開分享、透明化,供各界人士及民眾
檢視及了解現今台灣珊瑚礁的概況,並希冀藉此提升民眾的海洋保育意識。以
長期監測的角度來說,今年調查活動的延續,有助益於長期資料的積累。現今
許多環境變遷議題的困境便在於以前對於生態調查的不重視或技術上的限制,
鮮少過往資料可供研究人員與今日的狀況作對比,因此環境變遷的實際情況我
們很容易缺乏量化數據的支持。這些珊瑚礁體檢的調查數據如果良好保存,對
於後續研究人員鑽研海洋環境變遷議題將提供很大助益。
三、經驗分享及後續發展
2016 台灣珊瑚礁體檢是第八屆由民間團體舉辦,在人、物力有限的狀況下順利
完成全台珊瑚礁調查,持續累積各個珊瑚礁的監測資料,表示民間的力量不容
小覷及其力量的延續性,而這樣的成果始於公眾參與中很重要的分享及溝通。
最基本的第一步是提供公開訊息,只要透過架設網站等網路工具,便可有效推
動珊瑚礁體檢的理念。而接觸到訊息的民眾,需要良好有效的溝通,讓珊瑚礁
體檢的模式及背後代表的海洋守護意義,能夠完全被吸收,這部份需要工作團
51
隊對於珊瑚礁體檢的認同感和深刻認識方面進行預先討論和釐清,因為每位工
作人員所表現出來的舉止行為,都將影響到接觸者的認知。
民間珊瑚礁體檢的第一步成功踏出,但是後續如何拓展珊瑚礁體檢活動的知名
度,讓更多潛水客知道,除了透過網路傳播訊息外,還需要尋求民間潛水業者
或是當地潛水店家的支持並透過他們的傳播平台分享資訊。
由志工擔任珊瑚礁體檢調查員所產出的結果,或許不如專業調查人員來的精確,
然而,珊瑚礁體檢法在科學家及珊瑚礁體檢基金會努力改良下,已是普羅大眾
所能輕易上手的科學調查方法。如果由學術團體操作,過程將會太過學術化,
使這樣簡易的調查方法成為民眾無法了解的學術研究,進而喪失珊瑚礁體檢在
教育及宣導等其它重要功能。目前因參與的志工多有豐富經驗,除了執行珊瑚
礁體檢,也在許多時候自發性淨海,不僅顯示出志工對於海洋保護的意識更加
抬頭,活動期間也吸引許多在地居民或是遊客注意,間接達到宣傳效果。志工
所蒐集的調查數據將公佈在網站上,由各界來檢視,後續不論是如何讓佈線具
代表性、如何確保志工在辨認物種上有一定水準、以及如何發展專屬台灣的珊
瑚礁體檢,未來都將成為挑戰。
此外,珊瑚礁體檢「在地化」將是監測能夠長久延續下去的要素之一,在地潛
水員對於自身海域的熟悉、易達性、調查頻度、機動性等等都將遠優於外來潛
水員。2010 珊瑚礁體檢活動「在地化」由於綠島及小琉球當地志工熱情參與,
已有初步成果,今年我們持續獲得小琉球志工的支持,並且邀請更多潛水店一
同響應,未來珊瑚礁體檢會持續向在地深耕前進,最終目標是希望由當地潛水
店或潛水教練擔任地區行動的發起暨負責人,藉此可以確定每次體檢人員及調
查方法的一致,也可讓海洋監測數據在社區累積以發揮最大效能。為了與國際
同步,確實符合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的認證制度,在台灣培育合格的珊瑚礁
體檢調查員暨講師,除了能增進調查數據的精確性,這些國際認可的調查員所
提供的資料,也可讓台灣的珊瑚礁狀況獲得全球的重視,藉由國際關注提升台
灣的海洋永續發展,使台灣的潛水活動晉升到國際級地位。
52
附件一、志工培訓教材
魚類閃卡:http://www.cram.com/flashcards/-reefcheck-fish-id-5513797
無脊椎閃卡:http://www.cram.com/flashcards/-reefcheck-inverts-id-5503018
底質閃卡:http://www.cram.com/flashcards/-reefcheck-substrate-id-5604979
53
附件二、志工快訊
 鼻頭公園釣客多 海底垃圾竟清出 300 隻木蝦(2016-05-05)
https://e-info.neticrm.tw/civicrm/mailing/view?reset=1&id=1338
 蘭嶼珊瑚礁魚兒變少又變小 環團籲遊客拒吃(2016-05-24)
https://e-info.neticrm.tw/civicrm/mailing/view?reset=1&id=1339
 保護區限制人為活動 找回野柳海底榮景(2016-06-03)
https://e-info.neticrm.tw/civicrm/mailing/view?reset=1&id=1372
 和美珊瑚礁體檢 陸海皆熱鬧(2016-07-12)
https://e-info.neticrm.tw/civicrm/mailing/view?reset=1&id=1431
 番仔澳喜見光鰓雀鯛魚群 遊客公德心需加強(2016-7-21)
https://e-info.neticrm.tw/civicrm/mailing/view?reset=1&id=1432
 水深十米溫度飆至 30°C 綠島珊瑚礁現零星白化(2016-08-02)
https://e-info.neticrm.tw/civicrm/mailing/view?reset=1&id=1446
 陸域水土保持差 石梯坪海域也遭殃(2016-10-19)
https://e-info.neticrm.tw/civicrm/mailing/view?reset=1&id=1595
 公民科學家體檢澎湖珊瑚礁 覆蓋率達國際優良級(2016-10-24)
https://e-info.neticrm.tw/civicrm/mailing/view?reset=1&id=1594
54
附件三、媒體露出
1. 三立電視台《新聞深一度》「海底雨林消失中!北海岸珊瑚成空屋」(2016
-06-0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AsgF5LIi2c
2. 壹電視《PM10 點靈》「生態浩劫!珊瑚加速白化發警訊 震撼全球」(2016
-06-30)
https://goo.gl/yOz9Ii
55
3. 原住民族電視台台東成功報導(2016-06-30)
http://titv.ipcf.org.tw/news-22126
4. 大愛電視台《火燒島悲歌-珊瑚白化命運》(2016-9-3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y4IshmBLjE
56
附件四、推廣活動 之 珊瑚礁體檢體驗課
活動 EDM
活動照片
6/7 綠島珊瑚礁體檢體驗課學員與志工 7/30 龍洞珊瑚礁體檢體驗課學員與志工
潛水顧問陳玄州教練為學員講解流程 學員水下操作珊瑚礁體檢
57
附件五、推廣活動 之 海洋保育講座
活動 EDM
58
活動照片
講者謝坤霖
潛水教練
講者林愛龍
海龍王愛地球協會理事長
講者陳昭倫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
講者陳軍豪
水下攝影師
講者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
59
附件六、《從東沙到沖之鳥礁:護魚?護漁?》報導
環境資訊中心報導,6 月 22 日 http://e-info.org.tw/node/116530
60
附件七、新聞報導
 新北鼻頭公園釣客多 海底垃圾竟清出 300 隻木蝦(2016.4.27)
http://e-info.org.tw/node/114902
61
 蘭嶼珊瑚礁魚兒變少又變小 環團籲遊客拒吃(2016.5.6)
http://e-info.org.tw/node/115190
62
 水深十米溫度飆至 30°C 綠島珊瑚礁現零星白化(2016.6.15)
http://e-info.org.tw/node/116209
63
 公民科學家澎湖體檢 珊瑚覆蓋率達國際優良級(2016.9.1)
http://e-info.org.tw/node/118081
64
 基翬海底滿是垃圾泥沙 保育類珊瑚來不及長大(2016.11.17)
http://e-info.org.tw/node/201234
65
附件八、Eco diver 及 trainer 課程
2016 Eco diver 及 trainer 室內課程 - 林育朱攝
Eco diver trainer 試講 – Keith Kei 提供
66
Eco diver 水下辨識物種 – Keith Kei 提供
Eco diver 及 Eco diver trainer 結業 – 蔡志豪提供
67
附件九、志工名單
 蘭嶼珊瑚礁體檢
符榮教練 陳州教練 李龍教練 吳銘
胡棉 金嬬 鄒安 李律
王仁 莊宇 張威 胡誌
陳維 嚴顯 溫婷 李淫
湯明 蕭真 洪泉 張瑜
何穆
 綠島珊瑚礁體檢
陳州教練 張寧 鄭聖 陳皓
呂邦 鄭如 張萱 吳銘
陳佑 戴櫻 魏南 黃雲
陳青 李益 吳穎
 台東三仙台淨海(原基翬、杉原珊瑚礁體檢)
陳州教練 張寧 陳偉 陳志
林潔
 台東基翬珊瑚礁體檢
陳偉 陳佑
68
 花蓮石梯坪珊瑚礁體檢
陳州教練 呂邦 林佑 黃祐
陳菁 林彬 亓喬 曾敏
 鼻頭角珊瑚礁體檢
陳州教練 鐘瑩 張承 武嬡
胡偉 楊陸 蔡豪 張婷
謝良 廖黼 吳銘
 番仔澳珊瑚礁體檢
陳州教練 李龍教練 張威 郭鈞
周陞 李萱 蔡蓉 王淳
吳銘 蔡豪 廖黼 陳佑
鄒安 廖堯
 和美國小珊瑚礁體檢
黃庭教練 陳州教練 廖黼 陳佑
洪泉 黃涵 舒燁 李蓁
李中 吳銘 陳靜 林甫
王淳 賴宏 柳旻 趙至
黃邑 吳珊 劉妤
 野柳春季珊瑚礁體檢
楊陸教練 武嬡教練 謝良 鍾瑩
69
王莉 蔡泰 陳佑 蔡豪
張茹 張承
 野柳夏季珊瑚礁體檢
陳州教練 符榮 蔡豪 楊雯
洪姿 藍琪 沈緯 江文
吳銘 張承 Keith Kei
 墾丁合界珊瑚礁體檢
鄭毅教練 李森 陳美 王文
李勳 周民 紀水 林敏
陳如
 小琉球珊瑚礁體檢
李震 黃勛 陳諭 許智
洪蓮 陳智 鄭富 許翰
蘇淮
 澎湖東西嶼坪珊瑚礁體檢
陳州教練 蔡豪 陳裕 鄒安
廖雅 何芬 李蓉 李蓁
賴廷
70
附件十、志工照片
 蘭嶼珊瑚礁體檢
2016 蘭嶼珊瑚礁體檢志工合照 –吳起銘 攝
志工出發前於船上合照 - 金杏嬬攝
71
蘭嶼水下能見度佳,志工進行底質監測 – 蕭伊真攝
72
 綠島珊瑚礁體檢
2016 綠島珊瑚礁體檢空拍團體照 - 陳泰佑攝
志工在綠島大白沙進行底質調查 - 陳泰佑攝
73
2016 綠島珊瑚礁體檢成果討論 - 陳泰佑攝
74
 台東基翬珊瑚礁體檢
2016 年珊瑚礁體檢志工基翬風浪不佳,轉至三仙台調查– 黃苑容攝
志工正在三仙台北側(橋下)清珊瑚上的魚線 - 張肯寧攝
75
2016 年台東基翬珊瑚礁體檢志工與來自花蓮的遊客合照 - 薛明洋攝
基翬水中能見度不佳 - 陳泰佑攝
76
 花蓮石梯坪珊瑚礁體檢
2016 年花蓮石梯坪珊瑚礁體檢志工合照
志工進行無脊椎觀察 - 趙緯程攝
77
 鼻頭角珊瑚礁體檢
2016 年鼻頭角珊瑚礁體檢志工合照
志工下水前仔細聽取陳玄州教練簡報
78
志工於水下清除纏繞於珊瑚上的漁線
志工們於岸上協助將水下垃圾進行分類
79
 番仔澳珊瑚礁體檢
2016 番仔澳珊瑚礁體檢志工合照 -陳泰佑攝
壹電視拍攝體檢志工下水過程,可見許多垃圾散佈於岩盤上 - 蕭伊真攝
80
志工進行指標無脊椎生物調查 – 陳泰佑攝
廖○黼志工於岸上休息時著手整理海洋廢棄物 - 蕭伊真攝
81
 和美國小珊瑚礁體檢
2016 年和美國小珊瑚礁體檢志工合照 - 蕭伊真攝
志工正在進行底質觀察 - 鄭念昀攝
82
 野柳珊瑚礁體檢
2016 野柳春季珊瑚礁體檢志工下水前合照 - 蕭伊真攝
完成體檢回程收線 - 陳泰佑攝
83
2016 野柳夏季珊瑚礁體檢志工下水前合照 – 陳玄州攝
志工於水下合影 – 陳玄州攝
84
 墾丁合界珊瑚礁體檢
行前課時志工練習辨認指標性生物 - 林育朱攝
2016 年墾丁合界珊瑚礁體檢志工合照
85
志工進行底質監測 - 蕭伊真攝
水面間隔時間志工們彙整數據 - 陳裕美攝
86
 小琉球珊瑚礁體檢
2016 年小琉球珊瑚礁體檢志工隊水下合影 - 洪桂蓮攝
志工進行水下佈線工作 - 洪桂蓮攝
87
小琉球體檢志工進行底質調查 - 洪桂蓮攝
小琉球調查常見海龜出沒 - 洪桂蓮攝
88
 澎湖東西嶼坪珊瑚礁體檢
2016 年澎湖東嶼坪珊瑚礁體檢志工於東嶼坪合影 - 蕭伊真攝
體檢前一晚,志工在將運碼頭旁上行前課 - 蕭伊真攝
89
志工進行底質調查,可見東嶼坪西側珊瑚礁覆蓋率高 - 蕭伊真攝
志工們於東吉嶼上合照 - 蕭伊真攝
90
附件十一、生物照片
 蘭嶼珊瑚礁體檢
蘭嶼三處潛點零星可見珊瑚白化 -吳起銘攝
蘭嶼常可見硨磲貝,但多為 10 公分以下個體 – 蕭伊真攝
91
 綠島珊瑚礁體檢
綠島大白沙珊瑚覆蓋率高且結構完整 - 蕭伊真攝
綠島柴口疑似珊瑚黑皮病 - 蕭伊真攝
92
綠島常見鸚哥魚 – 陳泰佑攝
石朗深處可見近 20 公分的硨磲貝 - 蕭伊真攝
93
 台東基翬珊瑚礁體檢
三仙台北側橋下珊瑚上常見泥沙、廢棄漁具覆蓋 - 蕭伊真攝
三仙台北側(小島)魚群較多 - 蕭伊真攝
94
三仙台北側(小島)有大片軟珊瑚覆蓋 - 蕭伊真攝
基翬水下覆蓋在珊瑚礁上達 1 公分厚的泥沙 - 蕭伊真攝
95
基翬水下常見珊瑚被布料覆蓋而死亡 - 陳泰佑攝
被漁業廢棄物纏繞的珊瑚礁 - 蕭伊真攝
96
基翬水下長滿鈣化藻的廢棄漁具蓋住珊瑚 - 蕭伊真攝
97
 花蓮石梯坪珊瑚礁體檢
各種表覆型珊瑚著生於石梯坪的礁石上 - 志工曾瑞敏攝
體檢時遇上前晚大雨由秀姑巒溪沖刷下並沿岸北漂的混濁水團 - 志工曾瑞敏攝
98
 鼻頭角珊瑚礁體檢
志工於鼻頭港公園水下淨海,竟清出 300 隻木蝦
志工於水下撿拾的鉛錘達 115 個
99
 番仔澳珊瑚礁體檢
番仔澳水下藻類覆蓋度高 - 蕭伊真攝
廢棄漁網 -陳泰佑攝
100
躲在岩壁間的大斑裸胸鯙 - 蕭伊真攝
番仔澳多小於 10 公分的石斑 - 陳泰佑攝
101
清潔蝦 - 陳泰佑攝
水深 1-2 米處在礁盤上挖洞的梅氏長海膽 - 蕭伊真攝
102
 和美國小珊瑚礁體檢
正值春夏交際水中營養鹽豐富使藻類覆蓋率高 – 鄭念昀攝
珊瑚菟葵各種藻類競爭空間 -鄭念昀攝
103
北側深處有成群的白吻雙帶立旗鯛(關刀魚) - 蕭伊真攝
鰺科幼魚群 - 鄭念昀攝
104
和美國小可見火焰花枝 - 鄭念昀攝
明顯可見肛乳突的魔鬼海膽 - 蕭伊真攝
105
 野柳春季珊瑚礁體檢
菟葵是本次調查的優勢種,常與硬珊瑚競爭空間 -陳泰佑攝
野柳深處珊瑚零星有不明白化現象 - 蕭伊真攝
106
淺處常見體長 20 公分以下的石斑 - 陳泰佑攝
在北海岸難得一見的石鱸 - 陳泰佑攝
107
成群的光鰓燕尾雀鯛 - 陳泰佑攝
深處馬桶海綿多 - 蕭伊真攝
108
 野柳夏季珊瑚礁體檢
剛死珊瑚 - 陳玄州攝
野柳海域夏字常見魔鬼海膽 - 陳玄州攝
109
 墾丁合界珊瑚礁體檢
合界深處被沉積物覆蓋的珊瑚群體 - 蕭伊真攝
合界偶爾可見的擬珊瑚海葵-蕭伊真攝
110
合界淺處常見硨磲貝 - 蕭伊真攝
花枝將卵產在珊瑚分枝間 – 蕭伊真攝
111
 小琉球珊瑚礁體檢
小琉球水下偶爾可見近 30 公分的硨磲貝 – 洪桂蓮提供
小琉球已成為海龜重要的棲息地 – 洪桂蓮提供
112
 澎湖東西嶼坪珊瑚礁體檢
東嶼坪東側多桌型或葉片型硬珊瑚 - 蕭伊真攝
東嶼坪東側,在大片已死鹿角珊瑚上長出各種硬軟珊瑚 - 蕭伊真攝
113
東嶼坪西側多分枝狀軸孔珊瑚 - 蕭伊真攝
東嶼坪東側疑似船錨損壞珊瑚 - 蕭伊真攝
114
東嶼坪東側圓眼燕幼魚 - 蕭伊真攝
東嶼坪偶爾可見蕩皮參 - 蕭伊真攝
115
澎湖海域常見的黑海參 - 蕭伊真攝
東嶼坪可見到大於 30 公分的硨磲貝 - 蕭伊真攝
116
東吉嶼的白吻雙帶立旗鯛群 - 蕭伊真攝
東吉嶼的大法螺 - 蕭伊真攝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穴道按摩 不花錢的養生
穴道按摩 不花錢的養生穴道按摩 不花錢的養生
穴道按摩 不花錢的養生文 許
 
Culture of mud crab
Culture of mud crabCulture of mud crab
Culture of mud crab
Ashish Hodar
 
Sweetfish AyuTaxonomy Biology and farming.pptx
Sweetfish AyuTaxonomy Biology and farming.pptxSweetfish AyuTaxonomy Biology and farming.pptx
Sweetfish AyuTaxonomy Biology and farming.pptx
B. BHASKAR
 
Mud crab cultu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Mud crab cultu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Mud crab cultu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Mud crab cultu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Hafez Ahmad
 
Presentation power point
Presentation power pointPresentation power point
Presentation power point
ringersoll10
 
ELECTRONIC FISH FINDING EQUIPMENTS
ELECTRONIC FISH FINDING EQUIPMENTS ELECTRONIC FISH FINDING EQUIPMENTS
ELECTRONIC FISH FINDING EQUIPMENTS
Mr. Jayanta Tiple
 
Oyster Basics 101
Oyster Basics 101Oyster Basics 101
Oyster Basics 101
Pangea Shellfish Company
 
Clams
ClamsClams
PCR techenology in fisheries
PCR techenology in fisheriesPCR techenology in fisheries
PCR techenology in fisheries
Ashish sahu
 
Species diversification in global aquaculture - a forthcoming technical paper...
Species diversification in global aquaculture - a forthcoming technical paper...Species diversification in global aquaculture - a forthcoming technical paper...
Species diversification in global aquaculture - a forthcoming technical paper...
FAO
 
Grey mullet culture
Grey mullet cultureGrey mullet culture
Grey mullet culture
B. BHASKAR
 
珍貴的身體穴道位置[1]..
珍貴的身體穴道位置[1]..珍貴的身體穴道位置[1]..
珍貴的身體穴道位置[1]..meikochen
 
六甲1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
六甲1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六甲1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
六甲1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
Steve Yang
 

What's hot (15)

穴道按摩 不花錢的養生
穴道按摩 不花錢的養生穴道按摩 不花錢的養生
穴道按摩 不花錢的養生
 
Culture of mud crab
Culture of mud crabCulture of mud crab
Culture of mud crab
 
Sweetfish AyuTaxonomy Biology and farming.pptx
Sweetfish AyuTaxonomy Biology and farming.pptxSweetfish AyuTaxonomy Biology and farming.pptx
Sweetfish AyuTaxonomy Biology and farming.pptx
 
Mud crab cultu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Mud crab cultu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Mud crab cultu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Mud crab cultu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Salmon
SalmonSalmon
Salmon
 
Presentation power point
Presentation power pointPresentation power point
Presentation power point
 
ELECTRONIC FISH FINDING EQUIPMENTS
ELECTRONIC FISH FINDING EQUIPMENTS ELECTRONIC FISH FINDING EQUIPMENTS
ELECTRONIC FISH FINDING EQUIPMENTS
 
Oyster Basics 101
Oyster Basics 101Oyster Basics 101
Oyster Basics 101
 
Clams
ClamsClams
Clams
 
PCR techenology in fisheries
PCR techenology in fisheriesPCR techenology in fisheries
PCR techenology in fisheries
 
十總穴
十總穴十總穴
十總穴
 
Species diversification in global aquaculture - a forthcoming technical paper...
Species diversification in global aquaculture - a forthcoming technical paper...Species diversification in global aquaculture - a forthcoming technical paper...
Species diversification in global aquaculture - a forthcoming technical paper...
 
Grey mullet culture
Grey mullet cultureGrey mullet culture
Grey mullet culture
 
珍貴的身體穴道位置[1]..
珍貴的身體穴道位置[1]..珍貴的身體穴道位置[1]..
珍貴的身體穴道位置[1]..
 
六甲1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
六甲1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六甲1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
六甲1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
 

Viewers also liked

2014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Taiwan ReefCheck Annual Report 2014
2014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Taiwan ReefCheck Annual Report 20142014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Taiwan ReefCheck Annual Report 2014
2014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Taiwan ReefCheck Annual Report 2014
台灣珊瑚礁體檢
 
2013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3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2013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3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台灣珊瑚礁體檢
 
2009 年珊瑚礁總體成果
2009 年珊瑚礁總體成果2009 年珊瑚礁總體成果
2009 年珊瑚礁總體成果
台灣珊瑚礁體檢
 
海洋教育講師群
海洋教育講師群海洋教育講師群
海洋教育講師群
台灣珊瑚礁體檢
 
淨海手冊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出版
淨海手冊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出版淨海手冊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出版
淨海手冊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出版
台灣珊瑚礁體檢
 
2010台灣珊瑚礁總體檢成果報告
2010台灣珊瑚礁總體檢成果報告2010台灣珊瑚礁總體檢成果報告
2010台灣珊瑚礁總體檢成果報告Jude Lin
 
20160722 Fri Philo
20160722 Fri Philo20160722 Fri Philo
20160722 Fri Philo
Crystal Tu
 
環境教育講座介紹 By 陳人平
環境教育講座介紹 By 陳人平環境教育講座介紹 By 陳人平
環境教育講座介紹 By 陳人平
欣怡 陳
 
Rise of the Modern Paradigm and Transforming the Paradigm
Rise of the Modern Paradigm and Transforming the ParadigmRise of the Modern Paradigm and Transforming the Paradigm
Rise of the Modern Paradigm and Transforming the Paradigm
Crystal Tu
 
Smart fishing
Smart fishingSmart fishing
Smart fishing
Crystal Tu
 
2015 Upload Campaigns Calendar - SlideShare
2015 Upload Campaigns Calendar - SlideShare2015 Upload Campaigns Calendar - SlideShare
2015 Upload Campaigns Calendar - SlideShare
SlideShare
 
What to Upload to SlideShare
What to Upload to SlideShareWhat to Upload to SlideShare
What to Upload to SlideShare
SlideShare
 
Getting Started With SlideShare
Getting Started With SlideShareGetting Started With SlideShare
Getting Started With SlideShare
SlideShare
 

Viewers also liked (13)

2014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Taiwan ReefCheck Annual Report 2014
2014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Taiwan ReefCheck Annual Report 20142014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Taiwan ReefCheck Annual Report 2014
2014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Taiwan ReefCheck Annual Report 2014
 
2013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3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2013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13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09 年珊瑚礁總體成果
2009 年珊瑚礁總體成果2009 年珊瑚礁總體成果
2009 年珊瑚礁總體成果
 
海洋教育講師群
海洋教育講師群海洋教育講師群
海洋教育講師群
 
淨海手冊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出版
淨海手冊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出版淨海手冊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出版
淨海手冊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出版
 
2010台灣珊瑚礁總體檢成果報告
2010台灣珊瑚礁總體檢成果報告2010台灣珊瑚礁總體檢成果報告
2010台灣珊瑚礁總體檢成果報告
 
20160722 Fri Philo
20160722 Fri Philo20160722 Fri Philo
20160722 Fri Philo
 
環境教育講座介紹 By 陳人平
環境教育講座介紹 By 陳人平環境教育講座介紹 By 陳人平
環境教育講座介紹 By 陳人平
 
Rise of the Modern Paradigm and Transforming the Paradigm
Rise of the Modern Paradigm and Transforming the ParadigmRise of the Modern Paradigm and Transforming the Paradigm
Rise of the Modern Paradigm and Transforming the Paradigm
 
Smart fishing
Smart fishingSmart fishing
Smart fishing
 
2015 Upload Campaigns Calendar - SlideShare
2015 Upload Campaigns Calendar - SlideShare2015 Upload Campaigns Calendar - SlideShare
2015 Upload Campaigns Calendar - SlideShare
 
What to Upload to SlideShare
What to Upload to SlideShareWhat to Upload to SlideShare
What to Upload to SlideShare
 
Getting Started With SlideShare
Getting Started With SlideShareGetting Started With SlideShare
Getting Started With SlideShare
 

Similar to 2016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China peru
China peruChina peru
行政院生產力4.0發展方案 Taiwan Productivity 4.0 Initiative
行政院生產力4.0發展方案 Taiwan Productivity 4.0 Initiative行政院生產力4.0發展方案 Taiwan Productivity 4.0 Initiative
行政院生產力4.0發展方案 Taiwan Productivity 4.0 Initiative
Cheng-Hung Chen
 
20150518 長照保險制度規劃問答集
20150518 長照保險制度規劃問答集20150518 長照保險制度規劃問答集
20150518 長照保險制度規劃問答集
佩琪 羅
 
長照保險制度與法案問答集(Q&A)
長照保險制度與法案問答集(Q&A)長照保險制度與法案問答集(Q&A)
長照保險制度與法案問答集(Q&A)
R.O.C.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2013 非營利組織《科技為善》趨勢統整電子書
2013 非營利組織《科技為善》趨勢統整電子書2013 非營利組織《科技為善》趨勢統整電子書
2013 非營利組織《科技為善》趨勢統整電子書
開拓文教基金會
 
Upa2010参会分享 tanlee
Upa2010参会分享 tanleeUpa2010参会分享 tanlee
Upa2010参会分享 tanleeimtanlee
 
翻轉教室工作坊台東場手冊
翻轉教室工作坊台東場手冊翻轉教室工作坊台東場手冊
翻轉教室工作坊台東場手冊rhonda1305
 
证券基金求职大礼包
证券基金求职大礼包证券基金求职大礼包
证券基金求职大礼包airy6548
 
Report of Chinese mobil users behahaior of entertainment
Report of Chinese mobil users behahaior of entertainmentReport of Chinese mobil users behahaior of entertainment
Report of Chinese mobil users behahaior of entertainmentYing wei (Joe) Chou
 
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
宏 恆
 
446 會玩app
446 會玩app446 會玩app
446 會玩app
Rui (Nash) Yang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1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1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1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1shouko
 
原住民種子人才培訓營計畫-原住民族亮點產業推升4年(111-114)計畫-詹翔霖副教授.pdf
原住民種子人才培訓營計畫-原住民族亮點產業推升4年(111-114)計畫-詹翔霖副教授.pdf原住民種子人才培訓營計畫-原住民族亮點產業推升4年(111-114)計畫-詹翔霖副教授.pdf
原住民種子人才培訓營計畫-原住民族亮點產業推升4年(111-114)計畫-詹翔霖副教授.pdf
https://mypaper.pchome.com.tw/chanrs/post/1381109792
 
A complete guide to taable chinese 201306
A complete guide to taable chinese 201306A complete guide to taable chinese 201306
A complete guide to taable chinese 201306
Taable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4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4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4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4shouko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简介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简介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简介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简介zhuhe
 
作品1 五月花新品上市行銷企劃
作品1 五月花新品上市行銷企劃作品1 五月花新品上市行銷企劃
作品1 五月花新品上市行銷企劃
Sunny Chiu
 
创业计划书_慧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创业计划书_慧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书_慧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创业计划书_慧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Likuan (Eric) Yu
 
294a1cc1-9a6e-4713-a45e-ca74d9986cb1-151125192027-lva1-app6891
294a1cc1-9a6e-4713-a45e-ca74d9986cb1-151125192027-lva1-app6891294a1cc1-9a6e-4713-a45e-ca74d9986cb1-151125192027-lva1-app6891
294a1cc1-9a6e-4713-a45e-ca74d9986cb1-151125192027-lva1-app6891?? ?
 
1030904社會企業行動方案(核定版)
1030904社會企業行動方案(核定版)1030904社會企業行動方案(核定版)
1030904社會企業行動方案(核定版)
社會企業共同聚落
 

Similar to 2016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 (20)

China peru
China peruChina peru
China peru
 
行政院生產力4.0發展方案 Taiwan Productivity 4.0 Initiative
行政院生產力4.0發展方案 Taiwan Productivity 4.0 Initiative行政院生產力4.0發展方案 Taiwan Productivity 4.0 Initiative
行政院生產力4.0發展方案 Taiwan Productivity 4.0 Initiative
 
20150518 長照保險制度規劃問答集
20150518 長照保險制度規劃問答集20150518 長照保險制度規劃問答集
20150518 長照保險制度規劃問答集
 
長照保險制度與法案問答集(Q&A)
長照保險制度與法案問答集(Q&A)長照保險制度與法案問答集(Q&A)
長照保險制度與法案問答集(Q&A)
 
2013 非營利組織《科技為善》趨勢統整電子書
2013 非營利組織《科技為善》趨勢統整電子書2013 非營利組織《科技為善》趨勢統整電子書
2013 非營利組織《科技為善》趨勢統整電子書
 
Upa2010参会分享 tanlee
Upa2010参会分享 tanleeUpa2010参会分享 tanlee
Upa2010参会分享 tanlee
 
翻轉教室工作坊台東場手冊
翻轉教室工作坊台東場手冊翻轉教室工作坊台東場手冊
翻轉教室工作坊台東場手冊
 
证券基金求职大礼包
证券基金求职大礼包证券基金求职大礼包
证券基金求职大礼包
 
Report of Chinese mobil users behahaior of entertainment
Report of Chinese mobil users behahaior of entertainmentReport of Chinese mobil users behahaior of entertainment
Report of Chinese mobil users behahaior of entertainment
 
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
 
446 會玩app
446 會玩app446 會玩app
446 會玩app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1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1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1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1
 
原住民種子人才培訓營計畫-原住民族亮點產業推升4年(111-114)計畫-詹翔霖副教授.pdf
原住民種子人才培訓營計畫-原住民族亮點產業推升4年(111-114)計畫-詹翔霖副教授.pdf原住民種子人才培訓營計畫-原住民族亮點產業推升4年(111-114)計畫-詹翔霖副教授.pdf
原住民種子人才培訓營計畫-原住民族亮點產業推升4年(111-114)計畫-詹翔霖副教授.pdf
 
A complete guide to taable chinese 201306
A complete guide to taable chinese 201306A complete guide to taable chinese 201306
A complete guide to taable chinese 201306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4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4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4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4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简介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简介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简介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简介
 
作品1 五月花新品上市行銷企劃
作品1 五月花新品上市行銷企劃作品1 五月花新品上市行銷企劃
作品1 五月花新品上市行銷企劃
 
创业计划书_慧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创业计划书_慧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书_慧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创业计划书_慧眼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94a1cc1-9a6e-4713-a45e-ca74d9986cb1-151125192027-lva1-app6891
294a1cc1-9a6e-4713-a45e-ca74d9986cb1-151125192027-lva1-app6891294a1cc1-9a6e-4713-a45e-ca74d9986cb1-151125192027-lva1-app6891
294a1cc1-9a6e-4713-a45e-ca74d9986cb1-151125192027-lva1-app6891
 
1030904社會企業行動方案(核定版)
1030904社會企業行動方案(核定版)1030904社會企業行動方案(核定版)
1030904社會企業行動方案(核定版)
 

2016台灣珊瑚礁體檢成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