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拉丁美洲自然環境及
   區域發展的問題


國立板橋高中
張淑惠老師
中南美洲的自然環境

    中美洲陸沉、板塊運動                        南美洲板塊運動


                        西印度群島


        中美地峽     大安地列    小安地列   巴哈馬
墨西哥高原                               西部山地 中部平原 東部高原
                  斯群島     斯群島    群島


          山地、
熔岩高原、盆地           大陸島    火山島 珊瑚礁島 安地斯山 奧利諾科盆地
          沿海平原                          亞馬孫盆地
                                      拉布拉他河平原


 地震、火山災害多
 地震 火山災害多               西部新褶曲山脈             圭亞那高地
                        東部古老結晶岩              巴西高原
                        金屬礦藏豐富             巴塔哥尼亞高原
                                  河流沖積平原
                                  農牧業集中區
中南美洲位置
中美洲地形區


          發生陸沉

新褶曲山地       發生陸沉


  中美地峽
西印度群島地形區
           巴哈馬群島主要
大安地列斯群     由珊瑚礁所組成
島屬大陸島

               小安地列斯群
               島多為火山島
南美洲地形區


            奧利諾科盆地

             圭亞那高原

              亞馬孫盆地

             巴西高原
    新褶曲山地

            彭巴草原

            巴塔哥尼亞高原
中南美洲的板塊構造與移動方向
1900~迄今拉丁美洲地震統計
(死亡人數1000人以上)
  時間       國家                                地震規模                  死亡人數

2011/01/12         海地                  7.0                 316000
1970/05/31         秘魯                  7.9                 70000
1939/01/25         智利                  7.8                 28000
1985/09/19         墨西哥                 8.0                 9500
1944/01/15         阿根廷                 7.4
                                       74                  8000
1972/12/23         尼加拉瓜                6.2                 5000
1951/08/02         尼加拉瓜                5.8                 1000
1976/02/04         瓜地馬拉                7.5                 23000
1949/08/05         厄瓜多                 6.8                 5050
1987/03/06         厄瓜多                 7.0
                                       70                  1000
1986/10/10         薩爾瓦多                5.5                 1000
1906/08/17         智利                  8.2                 3882
1931/03/31         尼加拉瓜                6.0                 2500
1960/05/22         智利                  9.5                 1655
1946/11/10         秘魯                  7.3
                                       73                  1400
1906/01/31         厄瓜多                 8.8                 1000
資料來源:美國地質調查所
http://earthquake usgs gov/earthquakes/world/world deaths php
地質災害—火山




。




    2006 年7月通古拉瓦火山(Tungurahua volcano)
    爆發,火山灰覆蓋整條道路。南美厄瓜多的通古拉瓦
    火山基多以南,2006 年7月噴出熔岩、火山灰,導致
    農作物燒毀,居民也被迫離開避難。
多樣的氣候—中
美洲(熱帶)
              夏:赤道無風    中美地峽東岸、
             冬:迎東北信風    西印度群島東岸
      熱帶雨林
盛行風

              夏:赤道無風    中美地峽西岸
                        中美地峽西岸、
      熱帶莽原              西印度群島西岸
             冬:背東北信風


地形
              副熱帶高氣壓    墨西哥西北部
      熱帶乾燥     背東北信風
             加利福尼亞涼流


                        墨西哥高原、
                        墨西哥高原     山間盆地
洋流    熱帶高地   熱帶的高山、高原
                         中美高地     人口集中
多樣的氣候—南美洲
         終年:赤道無風      圭亞那高地、
熱帶雨林                   亞馬孫盆地


          夏:赤道無風     奧利諾科盆地
熱帶莽原                  巴西高原
         冬:副熱帶高壓
                                    氣
                      秘魯南部          候
          副熱帶高氣壓      智利北部          多
熱帶乾燥       背東南信風                    樣
            秘魯涼流                    、
                                    複
                      安地斯山          雜
熱帶高地     熱帶、副熱帶的
          高山 高原
          高山、高原
                      智利中部
溫帶地中海型   行星風系季移、涼流
                      智利南部
溫帶海洋性      終年西風
                       巴西高原東南沿海
夏雨型暖溫帶   迎東南信風、巴西暖流    拉布拉他河平原

溫帶草原      沙漠周圍          彭巴草原

溫帶乾燥     背西風、地形、福克蘭寒流     巴塔哥尼亞高原
氣候災害—聖嬰現象



                    聖嬰年
     正常年
                  表層熱水積聚,水溫
               洋流
   底層海水湧升,海水
   底層海水湧升 海水      上升
洋流
   涼冷
               氣候 沿海溼潤有雨
氣候 沿海乾燥少雨
水產 鯷魚等水產豐富     水產 漁業資源減少
鳥類 海鳥眾多,鳥糞層厚   鳥類 海鳥減少,鳥糞缺乏
氣候災害—颶風

颶風
項目           說明
     • 時間:夏秋之際
     • 成因:西印度群島以東的大西洋海域常
颶風     有颶風形成
     • 影響:狂風暴雨造成美國南部沿海和加
       勒比海地區嚴重損失
拉丁美洲經濟、都市發展問題
                     西方殖民(西葡)
                     西方殖民(西葡)


        殖民地經濟                        大地主制

   跨國公司壟斷      高度仰賴單一                農民貧窮
               產品經濟
    貿易赤字                             社會貧富不均
             港埠型都市    現金作物
                      出口增加           土地改革困難

                糧食自給     國際市場價格      社會動盪不安
                率低       起伏大

                             鄉村推力大
             首要型都市

  都市內部結構        快速都市化問題         沿海工業集中
  的社會分化:        :違建、貧民窟、        內陸發展落後
  家庭、經濟、種族
  家庭 經濟 種族      交通、衛生、治安
                交通 衛生 治安


             區域發展不均:核心─邊陲差異大
             區域發展不均:核心─
中南美洲與其他地區之
    首要都市人口比例之比較(1960 2010
    首要都市人口比例之比較(1960~2010)
    首要都市人口比例之比較(1960~2010)
                1960 2010)
                1960~2010年全球及各洲首要都市人口佔都市人口百分比


    35
                                                             East Asia & Pacific
    30
                                                             European Union

    25                                                       Latin America & Caribbean


    20                                                       Middle East & North Africa
%
                                                             North America
    15
                                                             South Asia
    10
                                                             Sub-Saharan Africa
     5
                                                             World

     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西元年

    資料來源:整理自world bank
兩樣的里約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Favela_Vidigal.jpg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Es2006_faveladarocinha.JPG
 http://zh wikipedia org/wiki/File:Es2006 faveladarocinha JPG
巴西curitiba的
貧民窟分布




              •貧民窟位於都市外圍接
              近公園、綠地處
都市問題—假性都市化
                                            •    都市化程度都高
                                                 都市化程度都高,
   • 中南美國家都市化的動
                                                但是都市化的原因
     力,並非來自工業化,                                 與歐美各國不同:
     乃是貧窮的鄉村推力太                                 歐美各國的都市化
     強 發展程度太低 導
     強,發展程度太低,導                                 起因是來自工業化
                                                進而使農業機械化
     致: 失業、 交通
     擁擠、 環境污染
     擁擠  環境污染、
      公共設施不足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Favela_
htt // h iki di        / iki/Fil F    l
Vidigal.jpg
巴西熱帶雨林砍伐
The   end

More Related Content

More from Deborah Wang

亞洲整理表格
亞洲整理表格亞洲整理表格
亞洲整理表格Deborah Wang
 
單字按字母全2015.08.02
單字按字母全2015.08.02單字按字母全2015.08.02
單字按字母全2015.08.02
Deborah Wang
 
相似單字上傳版2014.11.17
相似單字上傳版2014.11.17相似單字上傳版2014.11.17
相似單字上傳版2014.11.17Deborah Wang
 
高中B4台灣的工業
高中B4台灣的工業高中B4台灣的工業
高中B4台灣的工業Deborah Wang
 
高中B4利用Arc reader講解台灣農業發展與轉型
高中B4利用Arc reader講解台灣農業發展與轉型高中B4利用Arc reader講解台灣農業發展與轉型
高中B4利用Arc reader講解台灣農業發展與轉型Deborah Wang
 
高中B4中國的工業
高中B4中國的工業高中B4中國的工業
高中B4中國的工業Deborah Wang
 
高中B4北京與上海
高中B4北京與上海高中B4北京與上海
高中B4北京與上海Deborah Wang
 
高中B4利用Arc reader輔助中國地理教學
高中B4利用Arc reader輔助中國地理教學高中B4利用Arc reader輔助中國地理教學
高中B4利用Arc reader輔助中國地理教學Deborah Wang
 
高中B4中國三大經濟地區
高中B4中國三大經濟地區高中B4中國三大經濟地區
高中B4中國三大經濟地區Deborah Wang
 
高中B4非洲饑荒問題
高中B4非洲饑荒問題高中B4非洲饑荒問題
高中B4非洲饑荒問題Deborah Wang
 
高中B4非洲的疾病分佈
高中B4非洲的疾病分佈高中B4非洲的疾病分佈
高中B4非洲的疾病分佈Deborah Wang
 
高中B4中南美洲政治經濟的發展及困境
高中B4中南美洲政治經濟的發展及困境高中B4中南美洲政治經濟的發展及困境
高中B4中南美洲政治經濟的發展及困境Deborah Wang
 
高中B4石油與經濟
高中B4石油與經濟高中B4石油與經濟
高中B4石油與經濟Deborah Wang
 

More from Deborah Wang (20)

亞洲整理表格
亞洲整理表格亞洲整理表格
亞洲整理表格
 
單字按字母全2015.08.02
單字按字母全2015.08.02單字按字母全2015.08.02
單字按字母全2015.08.02
 
相似單字上傳版2014.11.17
相似單字上傳版2014.11.17相似單字上傳版2014.11.17
相似單字上傳版2014.11.17
 
第4章基測
第4章基測第4章基測
第4章基測
 
英文單字09.30
英文單字09.30英文單字09.30
英文單字09.30
 
公民L4
公民L4公民L4
公民L4
 
公民L3 2
公民L3 2公民L3 2
公民L3 2
 
公民L3
公民L3公民L3
公民L3
 
公民L1
公民L1公民L1
公民L1
 
高中B4台灣的工業
高中B4台灣的工業高中B4台灣的工業
高中B4台灣的工業
 
高中B4利用Arc reader講解台灣農業發展與轉型
高中B4利用Arc reader講解台灣農業發展與轉型高中B4利用Arc reader講解台灣農業發展與轉型
高中B4利用Arc reader講解台灣農業發展與轉型
 
高中B4沙塵暴
高中B4沙塵暴高中B4沙塵暴
高中B4沙塵暴
 
高中B4中國的工業
高中B4中國的工業高中B4中國的工業
高中B4中國的工業
 
高中B4北京與上海
高中B4北京與上海高中B4北京與上海
高中B4北京與上海
 
高中B4利用Arc reader輔助中國地理教學
高中B4利用Arc reader輔助中國地理教學高中B4利用Arc reader輔助中國地理教學
高中B4利用Arc reader輔助中國地理教學
 
高中B4中國三大經濟地區
高中B4中國三大經濟地區高中B4中國三大經濟地區
高中B4中國三大經濟地區
 
高中B4非洲饑荒問題
高中B4非洲饑荒問題高中B4非洲饑荒問題
高中B4非洲饑荒問題
 
高中B4非洲的疾病分佈
高中B4非洲的疾病分佈高中B4非洲的疾病分佈
高中B4非洲的疾病分佈
 
高中B4中南美洲政治經濟的發展及困境
高中B4中南美洲政治經濟的發展及困境高中B4中南美洲政治經濟的發展及困境
高中B4中南美洲政治經濟的發展及困境
 
高中B4石油與經濟
高中B4石油與經濟高中B4石油與經濟
高中B4石油與經濟
 

高中B4拉丁美洲自然環境

  • 1. 拉丁美洲自然環境及 區域發展的問題 國立板橋高中 張淑惠老師
  • 2. 中南美洲的自然環境 中美洲陸沉、板塊運動 南美洲板塊運動 西印度群島 中美地峽 大安地列 小安地列 巴哈馬 墨西哥高原 西部山地 中部平原 東部高原 斯群島 斯群島 群島 山地、 熔岩高原、盆地 大陸島 火山島 珊瑚礁島 安地斯山 奧利諾科盆地 沿海平原 亞馬孫盆地 拉布拉他河平原 地震、火山災害多 地震 火山災害多 西部新褶曲山脈 圭亞那高地 東部古老結晶岩 巴西高原 金屬礦藏豐富 巴塔哥尼亞高原 河流沖積平原 農牧業集中區
  • 4. 中美洲地形區 發生陸沉 新褶曲山地 發生陸沉 中美地峽
  • 5. 西印度群島地形區 巴哈馬群島主要 大安地列斯群 由珊瑚礁所組成 島屬大陸島 小安地列斯群 島多為火山島
  • 6. 南美洲地形區 奧利諾科盆地 圭亞那高原 亞馬孫盆地 巴西高原 新褶曲山地 彭巴草原 巴塔哥尼亞高原
  • 8. 1900~迄今拉丁美洲地震統計 (死亡人數1000人以上) 時間 國家 地震規模 死亡人數 2011/01/12 海地 7.0 316000 1970/05/31 秘魯 7.9 70000 1939/01/25 智利 7.8 28000 1985/09/19 墨西哥 8.0 9500 1944/01/15 阿根廷 7.4 74 8000 1972/12/23 尼加拉瓜 6.2 5000 1951/08/02 尼加拉瓜 5.8 1000 1976/02/04 瓜地馬拉 7.5 23000 1949/08/05 厄瓜多 6.8 5050 1987/03/06 厄瓜多 7.0 70 1000 1986/10/10 薩爾瓦多 5.5 1000 1906/08/17 智利 8.2 3882 1931/03/31 尼加拉瓜 6.0 2500 1960/05/22 智利 9.5 1655 1946/11/10 秘魯 7.3 73 1400 1906/01/31 厄瓜多 8.8 1000 資料來源:美國地質調查所 http://earthquake usgs gov/earthquakes/world/world deaths php
  • 9. 地質災害—火山 。 2006 年7月通古拉瓦火山(Tungurahua volcano) 爆發,火山灰覆蓋整條道路。南美厄瓜多的通古拉瓦 火山基多以南,2006 年7月噴出熔岩、火山灰,導致 農作物燒毀,居民也被迫離開避難。
  • 10. 多樣的氣候—中 美洲(熱帶) 夏:赤道無風 中美地峽東岸、 冬:迎東北信風 西印度群島東岸 熱帶雨林 盛行風 夏:赤道無風 中美地峽西岸 中美地峽西岸、 熱帶莽原 西印度群島西岸 冬:背東北信風 地形 副熱帶高氣壓 墨西哥西北部 熱帶乾燥 背東北信風 加利福尼亞涼流 墨西哥高原、 墨西哥高原 山間盆地 洋流 熱帶高地 熱帶的高山、高原 中美高地 人口集中
  • 11. 多樣的氣候—南美洲 終年:赤道無風 圭亞那高地、 熱帶雨林 亞馬孫盆地 夏:赤道無風 奧利諾科盆地 熱帶莽原 巴西高原 冬:副熱帶高壓 氣 秘魯南部 候 副熱帶高氣壓 智利北部 多 熱帶乾燥 背東南信風 樣 秘魯涼流 、 複 安地斯山 雜 熱帶高地 熱帶、副熱帶的 高山 高原 高山、高原 智利中部 溫帶地中海型 行星風系季移、涼流 智利南部 溫帶海洋性 終年西風 巴西高原東南沿海 夏雨型暖溫帶 迎東南信風、巴西暖流 拉布拉他河平原 溫帶草原 沙漠周圍 彭巴草原 溫帶乾燥 背西風、地形、福克蘭寒流 巴塔哥尼亞高原
  • 12. 氣候災害—聖嬰現象 聖嬰年 正常年 表層熱水積聚,水溫 洋流 底層海水湧升,海水 底層海水湧升 海水 上升 洋流 涼冷 氣候 沿海溼潤有雨 氣候 沿海乾燥少雨 水產 鯷魚等水產豐富 水產 漁業資源減少 鳥類 海鳥眾多,鳥糞層厚 鳥類 海鳥減少,鳥糞缺乏
  • 13. 氣候災害—颶風 颶風 項目 說明 • 時間:夏秋之際 • 成因:西印度群島以東的大西洋海域常 颶風 有颶風形成 • 影響:狂風暴雨造成美國南部沿海和加 勒比海地區嚴重損失
  • 14. 拉丁美洲經濟、都市發展問題 西方殖民(西葡) 西方殖民(西葡) 殖民地經濟 大地主制 跨國公司壟斷 高度仰賴單一 農民貧窮 產品經濟 貿易赤字 社會貧富不均 港埠型都市 現金作物 出口增加 土地改革困難 糧食自給 國際市場價格 社會動盪不安 率低 起伏大 鄉村推力大 首要型都市 都市內部結構 快速都市化問題 沿海工業集中 的社會分化: :違建、貧民窟、 內陸發展落後 家庭、經濟、種族 家庭 經濟 種族 交通、衛生、治安 交通 衛生 治安 區域發展不均:核心─邊陲差異大 區域發展不均:核心─
  • 15. 中南美洲與其他地區之 首要都市人口比例之比較(1960 2010 首要都市人口比例之比較(1960~2010) 首要都市人口比例之比較(1960~2010) 1960 2010) 1960~2010年全球及各洲首要都市人口佔都市人口百分比 35 East Asia & Pacific 30 European Union 25 Latin America & Caribbean 20 Middle East & North Africa % North America 15 South Asia 10 Sub-Saharan Africa 5 World 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西元年 資料來源:整理自world bank
  • 17. 巴西curitiba的 貧民窟分布 •貧民窟位於都市外圍接 近公園、綠地處
  • 18. 都市問題—假性都市化 • 都市化程度都高 都市化程度都高, • 中南美國家都市化的動 但是都市化的原因 力,並非來自工業化, 與歐美各國不同: 乃是貧窮的鄉村推力太 歐美各國的都市化 強 發展程度太低 導 強,發展程度太低,導 起因是來自工業化 進而使農業機械化 致: 失業、 交通 擁擠、 環境污染 擁擠 環境污染、 公共設施不足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Favela_ htt // h iki di / iki/Fil F l Vidigal.jpg
  • 20.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