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10
slide2 据说是1971年,国际图联(IFLA)对图书馆的社会职能进行了一个经典总结:基本上古往今来所有图书馆所进行所有工作,都是围绕“保存文化、社会教育、传递信息和休闲娱乐”(各种说法略有不同)四个方面的职能而展开的。当然图书馆是干这个的,并不意味着干这个的必然就是图书馆,图书馆中不重要,实际上就反映在这些职能完成的怎么样,完成得越好,一般而言,图书馆在社会上的地位和显示度就越高。 例如,传统图书馆在传统社会肯定是首要的文字载体收藏地,这是人类文化遗产的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之一。但是数字时代恐怕就很难“继续成为文字载体的收藏地”了,是不是需要继续承担?这里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数字资源的永久保存”成为数字图书馆一个重要议题的原因。其它的三项职能,也是同理,图书馆恐怕在历史上也并非完全能够承担,但是至少是主要机构,现在和将来如何?恐怕是需要我们仔细研究和勇敢担当的。 slide3 图书馆依靠什么来实现上述职能?就依靠它的具体工作。古往今来,所有的图书馆所做的事情,不论如何吹嘘,落到实处,都不外是这三项:收集信息资源、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然后依靠各种手段,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说它是秘密,实际上并不是秘密,或者说是公开的秘密。鉴于许多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派把图书馆说得很玄,(当然也有其各自的道理),这里还图书馆本来面目。 slide4 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我们可以勾勒出“信息资源”“知识组织”和“信息服务”三方面的技术前景,从而可以大致分析出我们所应该采取的对策: 1、对于洪水猛兽般的涌入的数字资源,我们应该调整对策,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2、对于传统的分类编目知识整序,我们应该使其升级,适应数字时代的要求,采用“元数据”“本体”之类计算机能够处理的知识技术,拓展我们的核心能力; 3、对于信息服务,应该秉承图书馆2.0的理念,融入用户环境,到用户所在的地方去,一切因读者而变。 (整个报告希望能解释一些问题: 图书馆都是由哪些技术支撑起来的? 为什么说知识组织技术是图书馆的核心能力? 什么是元数据,什么是本体,它们为什么重要?为什么是趋势? 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是什么?如何发展而来?未来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会怎样? 什么是OPAC2.0?举例说明。 新信息技术有哪些?它们距离图书馆应用还有多远 所有的解释都是本人的个人理解,一定有许多不正确和不完善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slide5 首先我们可以看一下图书馆的许多重要做法都起始于何时,提供一个图书馆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可以看到从有记载图书馆创始以来的2600多年间,有目录的时间才400年,有向公众开放的现代图书馆才150多年,机读目录产生40年左右,数字图书馆不到20年,DC元数据15年,而今年是新的编目规则RDA诞生元年(RDA的作用和意义后面会提到,并且纪主任会重点详细介绍)。 牛津大学Bodleian Library分别于1605、1620、1674、1738年四次编制馆藏目录,其中1620年编制的目录可谓是编目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它是一个分类目录,分为神学、医学、法律和艺术四大类。 2、第一个以著者字顺排列的图书馆总目录。每类之下款目的组织按照著者姓氏字顺排列 slide6 根据图书馆的三项任务,基本上可以把图书馆业务相关的所有信息技术都分配到这个框架中去。当然有些技术可能兼顾多个流程或多个方面,只能根据主要的特点进行归类了。 资源:图书馆一般通过信息载体来收藏信息内容,不同的载体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内容书写方式和传播方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的工作方法和业务流程。与资源有关的技术包括:载体技术、记录与还原技术和处理加工技术(如数字化技术)等 组织:本来就是图书馆的技术活(technical service)和核心能力,从MARC到“元数据”,从AACR2到RDA,从分类法、主题表到标签、本体,图书馆领域的很多缩写词都是来自这里,例如KOS,FRBR,FRSAR,FRAD,…以及…云! 这里还涉及到数字资源如何组织?ILS与ERM(数字资源管理),特色资源数 字化及典藏,学科资源导航,随书光盘,最头疼的就是整合这些资源,直接与很多服务协议有关,相应的计算机技术也处在发展、成熟过程中。 服务:现在强调“无所不在的服务”,“服务就在你的指尖”,更是涉及到几乎所有的计算机技术。名词本身就很时髦:例如SOA——面向服务的架构!Web2.0也一定是其中主力,其它还有诸如OpenURL,SRU/SRW,SOA,OAI-PMH /ORE,REST,Linked Data,语义技术,Web服务,甚至RFID、信息共享空间、电子书、PrintOnDemond、Living Library,图书ATM,手机图书馆,等等。信息技术大箩筐,什么需要什么装。 slide7 我看到的上述所有业务工作,包括“资源”、“组织”和“服务”,都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的支撑。 slide8 收集信息,可以是购买,古代亚历山大图书馆靠的是战争,强行掠夺(誊写之后归还,但是保留原件),我们的顾廷龙老馆长还曾经到造纸厂拦截垃圾,数字时代一般是OA、租用,或者自己数字化。 [解释四象限图]  图书馆学专业本来有一门很高深的课:collection development,馆藏发展,或称资源建设。由于图书馆四大职能之首就是“保存”,因此对一些大馆来说“集圣贤之言传于千秋”成为仪式般神圣之事。 馆藏建设能够造就一馆的灵魂,常常成为某些馆长魂牵梦萦毕生的负担。因此许多图书馆曾经都有一个独立的部门(可能是独立于采编部门的馆藏发展部或者馆藏研 究部)单独执行这些职能:决定采办方向,征集特藏,访求捐赎,确定增停,执行剔旧等。 这个四象限图给我们的馆藏发展带来很多思考。 1、传统图书馆的优势在哪里,发展方向在哪里;在资源和人力都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 2、馆藏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要进行改变; 通过这个四象限图,可以说明传统的馆藏发展的理论是非常不够用的。传统的理论主要有保障率理论和零增长理论等,保障率理论就是要知道本馆的收藏占总体多少百分比,能够满足多少百分比的需要(满足率),传统上这种理论应用于学术期刊比较合适,专著次之,数字信息引入了一个“可获得率”概念,带来资源整合的一系列问题。零增长理论指总体动态平衡,防止胀库。这些理论的适用性值得重新审视,每个象限的资源应该适用不同的理论。必须采用进行新的研究,采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保障。 这个图还告诉我们,图书馆的集成管理系统还应该整合书目与数字资源,以及整合网络开放内容和机构存档内容 (包括IR),从这个角度来讲,目前很多管理软件都是不合格的。 slide9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图书馆的技术服务变成了这些方面,完全由许多新的技术所主导。 slide10 未来很难预测,但RDA推出之后,就知识组织来说,图书馆的技术基础有了一个核心,将引发全面改变,主要体现在元数据服务、本体服务、资源整合和服务整合四个方面。 slide14 元数据哲学的改变:传统图书馆所追求的追求完美著录,这本书告诉我们必须改变。 这本书是美国一位著名博客、哈佛大学法学院伯克曼互联网和社会中心的研究员David Weinberger所写。书中提出“混乱也是一种秩序”的观点,“混乱是一种美德。越混乱越有意义”,并认为网络数字世界正式这种秩序的体现。 David的认识对我们有如下启发: 1、数字时代,“我们不得不摒弃一种古老的观点,即迷恋于以最好的方式来组织世界”,最好、最精确是因人而异的,因而也是不存在的; 2、秩序是多元的; 3、允许用户来自己创建秩序,常常是最好用的; 4、图书馆正在逐渐丧失资源优势,有可能继续丧失资源组织的优势,后果不堪设想。 slide15 标签方法就是数字秩序的一种代表。 slide16 上海学资料的语义组织 上海学资料从整体上来看包括一部具有各种多媒体细节的、有关上海的百科全书; 其内容组织是多面的; 对不同的资源对象设计不同的实体关系模型:历史照片、专题档案、名人手稿; 知识组织利用三个级别的工具:元数据标准规范、各类微格式和本体规范; 析出所需建立的各类规范库,建立重要内容规范档,包括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相当于词条,可供参照; 整个体系架构以及所有的资源库都有两根暗轴:时间轴和地理轴;但是资源的宏大叙事又是自成体系。 数据的开放性和交换协议考虑以RSS,或支持METS封装,或提供Web API(一种简易的Web服务)方式提供服务和开放链接;各类资源库可独立对外链接。 slide20 1、第一定律:图书馆提供参与、共享的人性化服务。图书馆2.0所实现的不但是全方位为用户服务,而且是鼓励用户参与的人性化服务。参与、共享的web2.0思想,在E时代已成为了图书馆存在的基础,这一原则如同纸本时代确立的“书是为了用的”。2、第二定律:图书馆没有障碍。原第二定律为“每个读者有其书”,网络环境下要实现此理想,须遵循图书馆2.0的“图书馆没有障碍”的原则。没有障碍的图书馆才有可能做到人人可获得信息。3、第三定律:图书馆无处不在。在信息时代只要实现了图书馆无处不在,就是真正体现Web2.0时代“每本书有其读者”的精神。4、第四定律:无缝的用户体验。原第四定律为“节省读者的时间”,Web环境中节省用户时间的最高境界,无疑是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对用户而言是一种“无缝”的感觉。5、第五定律:永远的Beta版。原第五定律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机体”,在信息时代应为图书馆信息资源与信息系统的永续生长,“永远的Beta版”的web2.0术语,准确地描述了“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机体”的时代特征。 (其他供参考: Talis的“图书馆2.0四原则”很好地诠释了图书馆2.0所应具有的一些基本理念:1、 图书馆无处不在(The library is everywhere)。图书馆2.0帮助图书馆真正成为“没有围墙的图书馆”、“随时随地的图书馆”以及“嵌入用户知识环境的图书馆”。图书馆2.0的 许多工具能够将图书馆的相关内容复制到用户需要的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人们不需要打开图书馆的网站就能获取图书馆资源。2、图书馆没有障碍(The library has no barriers)。图书馆2.0确保图书馆管理的信息资源是可以在其被需要的位置上被获得的,使用中障碍是最小的。同时必须摧毁我们的系统和信息周围的围墙,实现信息民主。3、图书馆邀请参与(The library invites participation)。白皮书在谈及这一原则时,提到了图书馆2.0鼓励参与文化,尊重图书馆员工、技术合作伙伴和其他人的贡献,促进图书馆用户对他们已经使用的和希望获取的资源提出自己的观点,等等。4、 图书馆使用灵活的单项优势系统(The library usesflexible,best-of-breed systems)。“best of breed”是近年来计算机系统开发的一种新理念。由用户挑选最好的单项系统后组合成新系统。较之以往的集成系统,这种开发理念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图书馆 2.0使图书馆能够挑战传统的系统设备采购模式,要求图书馆与技术合作伙伴之间有一种新型的关系,要求系统供应商为图书馆提供灵活的、最好的系统架构。 1、 图书馆2.0是为读者而存在的,不是为图书馆员而存在,也绝不是为了挽救图书馆已有的业务模式而存在。因此在面临是否需要提供与传统服务不同的“额外”服 务的时候(例如Information Commons,为读者提供社区服务等),图书馆应该积极提供,不能因其与不是“传统”业务而固步自封。2、图书馆2.0应保持最大程度的开放性和中立性。任何资源类型、技术、模式的发展都有可能,图书馆都可以而且应该进行试验,不为概念所束缚,也不为任何利益集团所左右。3、图书馆2.0尽可能采用开放资源进行服务,包括开放内容和开放软件等。充分整合各类开放资源,同时代表读者的利益,并不为一家所左右,利用自己的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发展事业。4、图书馆2.0尽可能采用商用服务,例如Google、Amazon、Yahoo!、OCLC的许多开放的API都可以为我所用,这些服务并非成本高昂,有许多甚至是免费的。图书馆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地位取得平等的合作关系。5、 图书馆2.0的技术必须是模块化、组建化、具有很强的平台和设备独立性、符合各类协议标准、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组合搭配。不要幻想由一家软件公司提供一揽 子解决方案。目前可以看到几乎每个2.0功能都是独立的,但是数据和应用程序接口又都是可以共享的、互操作的,为它们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方便。) slide22 以下是一些带趋势性的、重点技术的介绍。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变化无疑对我们行业是最重要的。 现代图书馆的大多数服务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简称ILS,从以往的偏重业务管理,到现在引入IT行业“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概念,以用户为中心,注重服务。其中最大的变化趋势在两个方面:吸收Web2.0的技术和功能特点,引入云计算的架构和方式。 slide23 Web2.0的引入给图书馆系统带来的变化。 slide24 Web2.0引起图书馆系统在服务方面的最大变化,目前在“开放公共查询书目系统(OPAC)”,也就是OPAC2.0的进展。 slide37 最近“云计算”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或机构用户来说,“云”是一种新的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方式,它把所有的计算应用和信息资源都用互联网连接起来,提供随时的访问、分享,对某—相关功能或资源的管理和使用可以部署在全球任何地方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特别是“云”能力如果与手机等手持设备结合起来,其应用的潜能将会指数级放大。这种方式与传统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一些突出的特点和能力,如随时取用、超级计算、平台无关、易部署、易扩展、按需支付等等。 云计算从本质上说不是针对最终用户(如家庭用户、个人用户)的,最终用户对于是不是使用云计算也并不在意,甚至也不需要知道,而对于需要大规模利用IT设施支持其业务开展、利用网络提供全球服务的企业或机构来说,云计算能够提供简便易行、低成本、按需支付的方式,也就是说有了云计算,任何一个中小企业,也能够像大型跨国企业一样,大规模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所带来的超强能力,开展自己的业务。 传统的IT设施应用复杂,需要购买一大批设备,建立机房,配备IT人员成立技术部门,甚至还要有一支开发维护队伍,才能保证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运转起来,而“云”的出现简化了IT架构的实施,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方式,即IT应用可以就像水电煤气等公用设施一样,实时定制,随时取用,按需付费。 slide39 大量的SaaS服务。即各类软件应用,例如目前采用本地安装形式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ILS、办公自动化OA等,都以一种网络服务的形式提供; “云”存储服务。大量的数字资源,不论是自建的还是购买的,都可以存放于“云”上,而不再需要“镜像”于本地; PaaS服务。大型图书馆引入“云”设施,作为“云”提供商,利用商用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架构满足本地或局部应用的“私有云”平台,提供本地数据中心或者其它业务支持; 互联网整合服务。图书馆作为一种服务中介,需要整合多家平台和资源,利用各类公共云,实现不同“云”之间的互操作,拾遗补缺,向读者提供更专指、贴心的服务。 slide46 我们这个行业对信息技术掌握的程度和利用信息技术满足人类知识交流需求的程度,决定了我们这个行业的命运和未来。 我们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技术救图”。“技术救图”不是说人文不重要,图书馆本质上还是表达人文关怀的机构,技术救图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其目的并非拯救这个职业或者行业,而是使图书馆更好地担负起其应有的职能,促进“知识自由和人类自身的发展”。
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与趋势报告文本
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与趋势报告文本
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与趋势报告文本
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与趋势报告文本
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与趋势报告文本
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与趋势报告文本
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与趋势报告文本
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与趋势报告文本
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与趋势报告文本

More Related Content

Similar to 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与趋势报告文本

公共圖書館服務基準比較研究
公共圖書館服務基準比較研究公共圖書館服務基準比較研究
公共圖書館服務基準比較研究maolins
 
公共圖書館服務基準比較研究
公共圖書館服務基準比較研究公共圖書館服務基準比較研究
公共圖書館服務基準比較研究maolins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sugeladi
 
“人文奥运”语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外语教育
“人文奥运”语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外语教育“人文奥运”语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外语教育
“人文奥运”语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外语教育sugeladi
 
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探索与思考
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探索与思考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探索与思考
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探索与思考kiragumoon
 
圖書館的公共服務
圖書館的公共服務圖書館的公共服務
圖書館的公共服務maolins
 
圖書館的公共服務
圖書館的公共服務圖書館的公共服務
圖書館的公共服務maolins
 
第三届“读者大会” 助推全民阅读新热潮
第三届“读者大会” 助推全民阅读新热潮第三届“读者大会” 助推全民阅读新热潮
第三届“读者大会” 助推全民阅读新热潮sugeladi
 

Similar to 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与趋势报告文本 (8)

公共圖書館服務基準比較研究
公共圖書館服務基準比較研究公共圖書館服務基準比較研究
公共圖書館服務基準比較研究
 
公共圖書館服務基準比較研究
公共圖書館服務基準比較研究公共圖書館服務基準比較研究
公共圖書館服務基準比較研究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人文奥运”语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外语教育
“人文奥运”语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外语教育“人文奥运”语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外语教育
“人文奥运”语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外语教育
 
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探索与思考
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探索与思考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探索与思考
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探索与思考
 
圖書館的公共服務
圖書館的公共服務圖書館的公共服務
圖書館的公共服務
 
圖書館的公共服務
圖書館的公共服務圖書館的公共服務
圖書館的公共服務
 
第三届“读者大会” 助推全民阅读新热潮
第三届“读者大会” 助推全民阅读新热潮第三届“读者大会” 助推全民阅读新热潮
第三届“读者大会” 助推全民阅读新热潮
 

More from Shanghai Library

More from Shanghai Library (20)

数字阅读推广与大数据
数字阅读推广与大数据数字阅读推广与大数据
数字阅读推广与大数据
 
阅读: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阅读:从哪里来?向何处去?阅读: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阅读: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Ecnu2014
Ecnu2014Ecnu2014
Ecnu2014
 
关于馆藏资源语义聚合及相关标准规范的思考
关于馆藏资源语义聚合及相关标准规范的思考关于馆藏资源语义聚合及相关标准规范的思考
关于馆藏资源语义聚合及相关标准规范的思考
 
从情报检索到可信网络——论张琪玉先生情报语言学思想在网络时代的意义
从情报检索到可信网络——论张琪玉先生情报语言学思想在网络时代的意义从情报检索到可信网络——论张琪玉先生情报语言学思想在网络时代的意义
从情报检索到可信网络——论张琪玉先生情报语言学思想在网络时代的意义
 
数字人文与关联数据
数字人文与关联数据数字人文与关联数据
数字人文与关联数据
 
Smart library
Smart librarySmart library
Smart library
 
Meet up Google Glass
Meet up Google GlassMeet up Google Glass
Meet up Google Glass
 
资源发现可以更美
资源发现可以更美资源发现可以更美
资源发现可以更美
 
Archive it2b
Archive it2bArchive it2b
Archive it2b
 
ADLS 2013 Shen Zhen
ADLS 2013 Shen Zhen ADLS 2013 Shen Zhen
ADLS 2013 Shen Zhen
 
20130521 ecust
20130521 ecust20130521 ecust
20130521 ecust
 
20130339广州
20130339广州20130339广州
20130339广州
 
Silf2012lw3
Silf2012lw3Silf2012lw3
Silf2012lw3
 
研讨班概述
研讨班概述研讨班概述
研讨班概述
 
数字阅读汇报
数字阅读汇报数字阅读汇报
数字阅读汇报
 
馆庆汇报5月
馆庆汇报5月馆庆汇报5月
馆庆汇报5月
 
数字阅读 问答
数字阅读 问答数字阅读 问答
数字阅读 问答
 
深圳Ils1
深圳Ils1深圳Ils1
深圳Ils1
 
M library
M libraryM library
M library
 

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与趋势报告文本

  • 1. slide2 据说是1971年,国际图联(IFLA)对图书馆的社会职能进行了一个经典总结:基本上古往今来所有图书馆所进行所有工作,都是围绕“保存文化、社会教育、传递信息和休闲娱乐”(各种说法略有不同)四个方面的职能而展开的。当然图书馆是干这个的,并不意味着干这个的必然就是图书馆,图书馆中不重要,实际上就反映在这些职能完成的怎么样,完成得越好,一般而言,图书馆在社会上的地位和显示度就越高。 例如,传统图书馆在传统社会肯定是首要的文字载体收藏地,这是人类文化遗产的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之一。但是数字时代恐怕就很难“继续成为文字载体的收藏地”了,是不是需要继续承担?这里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也就是为什么现在“数字资源的永久保存”成为数字图书馆一个重要议题的原因。其它的三项职能,也是同理,图书馆恐怕在历史上也并非完全能够承担,但是至少是主要机构,现在和将来如何?恐怕是需要我们仔细研究和勇敢担当的。 slide3 图书馆依靠什么来实现上述职能?就依靠它的具体工作。古往今来,所有的图书馆所做的事情,不论如何吹嘘,落到实处,都不外是这三项:收集信息资源、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然后依靠各种手段,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说它是秘密,实际上并不是秘密,或者说是公开的秘密。鉴于许多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派把图书馆说得很玄,(当然也有其各自的道理),这里还图书馆本来面目。 slide4 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我们可以勾勒出“信息资源”“知识组织”和“信息服务”三方面的技术前景,从而可以大致分析出我们所应该采取的对策: 1、对于洪水猛兽般的涌入的数字资源,我们应该调整对策,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2、对于传统的分类编目知识整序,我们应该使其升级,适应数字时代的要求,采用“元数据”“本体”之类计算机能够处理的知识技术,拓展我们的核心能力; 3、对于信息服务,应该秉承图书馆2.0的理念,融入用户环境,到用户所在的地方去,一切因读者而变。 (整个报告希望能解释一些问题: 图书馆都是由哪些技术支撑起来的? 为什么说知识组织技术是图书馆的核心能力? 什么是元数据,什么是本体,它们为什么重要?为什么是趋势? 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是什么?如何发展而来?未来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会怎样? 什么是OPAC2.0?举例说明。 新信息技术有哪些?它们距离图书馆应用还有多远 所有的解释都是本人的个人理解,一定有许多不正确和不完善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slide5 首先我们可以看一下图书馆的许多重要做法都起始于何时,提供一个图书馆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可以看到从有记载图书馆创始以来的2600多年间,有目录的时间才400年,有向公众开放的现代图书馆才150多年,机读目录产生40年左右,数字图书馆不到20年,DC元数据15年,而今年是新的编目规则RDA诞生元年(RDA的作用和意义后面会提到,并且纪主任会重点详细介绍)。 牛津大学Bodleian Library分别于1605、1620、1674、1738年四次编制馆藏目录,其中1620年编制的目录可谓是编目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它是一个分类目录,分为神学、医学、法律和艺术四大类。 2、第一个以著者字顺排列的图书馆总目录。每类之下款目的组织按照著者姓氏字顺排列 slide6 根据图书馆的三项任务,基本上可以把图书馆业务相关的所有信息技术都分配到这个框架中去。当然有些技术可能兼顾多个流程或多个方面,只能根据主要的特点进行归类了。 资源:图书馆一般通过信息载体来收藏信息内容,不同的载体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内容书写方式和传播方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书馆的工作方法和业务流程。与资源有关的技术包括:载体技术、记录与还原技术和处理加工技术(如数字化技术)等 组织:本来就是图书馆的技术活(technical service)和核心能力,从MARC到“元数据”,从AACR2到RDA,从分类法、主题表到标签、本体,图书馆领域的很多缩写词都是来自这里,例如KOS,FRBR,FRSAR,FRAD,…以及…云! 这里还涉及到数字资源如何组织?ILS与ERM(数字资源管理),特色资源数 字化及典藏,学科资源导航,随书光盘,最头疼的就是整合这些资源,直接与很多服务协议有关,相应的计算机技术也处在发展、成熟过程中。 服务:现在强调“无所不在的服务”,“服务就在你的指尖”,更是涉及到几乎所有的计算机技术。名词本身就很时髦:例如SOA——面向服务的架构!Web2.0也一定是其中主力,其它还有诸如OpenURL,SRU/SRW,SOA,OAI-PMH /ORE,REST,Linked Data,语义技术,Web服务,甚至RFID、信息共享空间、电子书、PrintOnDemond、Living Library,图书ATM,手机图书馆,等等。信息技术大箩筐,什么需要什么装。 slide7 我看到的上述所有业务工作,包括“资源”、“组织”和“服务”,都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的支撑。 slide8 收集信息,可以是购买,古代亚历山大图书馆靠的是战争,强行掠夺(誊写之后归还,但是保留原件),我们的顾廷龙老馆长还曾经到造纸厂拦截垃圾,数字时代一般是OA、租用,或者自己数字化。 [解释四象限图] 图书馆学专业本来有一门很高深的课:collection development,馆藏发展,或称资源建设。由于图书馆四大职能之首就是“保存”,因此对一些大馆来说“集圣贤之言传于千秋”成为仪式般神圣之事。 馆藏建设能够造就一馆的灵魂,常常成为某些馆长魂牵梦萦毕生的负担。因此许多图书馆曾经都有一个独立的部门(可能是独立于采编部门的馆藏发展部或者馆藏研 究部)单独执行这些职能:决定采办方向,征集特藏,访求捐赎,确定增停,执行剔旧等。 这个四象限图给我们的馆藏发展带来很多思考。 1、传统图书馆的优势在哪里,发展方向在哪里;在资源和人力都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 2、馆藏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要进行改变; 通过这个四象限图,可以说明传统的馆藏发展的理论是非常不够用的。传统的理论主要有保障率理论和零增长理论等,保障率理论就是要知道本馆的收藏占总体多少百分比,能够满足多少百分比的需要(满足率),传统上这种理论应用于学术期刊比较合适,专著次之,数字信息引入了一个“可获得率”概念,带来资源整合的一系列问题。零增长理论指总体动态平衡,防止胀库。这些理论的适用性值得重新审视,每个象限的资源应该适用不同的理论。必须采用进行新的研究,采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保障。 这个图还告诉我们,图书馆的集成管理系统还应该整合书目与数字资源,以及整合网络开放内容和机构存档内容 (包括IR),从这个角度来讲,目前很多管理软件都是不合格的。 slide9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图书馆的技术服务变成了这些方面,完全由许多新的技术所主导。 slide10 未来很难预测,但RDA推出之后,就知识组织来说,图书馆的技术基础有了一个核心,将引发全面改变,主要体现在元数据服务、本体服务、资源整合和服务整合四个方面。 slide14 元数据哲学的改变:传统图书馆所追求的追求完美著录,这本书告诉我们必须改变。 这本书是美国一位著名博客、哈佛大学法学院伯克曼互联网和社会中心的研究员David Weinberger所写。书中提出“混乱也是一种秩序”的观点,“混乱是一种美德。越混乱越有意义”,并认为网络数字世界正式这种秩序的体现。 David的认识对我们有如下启发: 1、数字时代,“我们不得不摒弃一种古老的观点,即迷恋于以最好的方式来组织世界”,最好、最精确是因人而异的,因而也是不存在的; 2、秩序是多元的; 3、允许用户来自己创建秩序,常常是最好用的; 4、图书馆正在逐渐丧失资源优势,有可能继续丧失资源组织的优势,后果不堪设想。 slide15 标签方法就是数字秩序的一种代表。 slide16 上海学资料的语义组织 上海学资料从整体上来看包括一部具有各种多媒体细节的、有关上海的百科全书; 其内容组织是多面的; 对不同的资源对象设计不同的实体关系模型:历史照片、专题档案、名人手稿; 知识组织利用三个级别的工具:元数据标准规范、各类微格式和本体规范; 析出所需建立的各类规范库,建立重要内容规范档,包括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相当于词条,可供参照; 整个体系架构以及所有的资源库都有两根暗轴:时间轴和地理轴;但是资源的宏大叙事又是自成体系。 数据的开放性和交换协议考虑以RSS,或支持METS封装,或提供Web API(一种简易的Web服务)方式提供服务和开放链接;各类资源库可独立对外链接。 slide20 1、第一定律:图书馆提供参与、共享的人性化服务。图书馆2.0所实现的不但是全方位为用户服务,而且是鼓励用户参与的人性化服务。参与、共享的web2.0思想,在E时代已成为了图书馆存在的基础,这一原则如同纸本时代确立的“书是为了用的”。2、第二定律:图书馆没有障碍。原第二定律为“每个读者有其书”,网络环境下要实现此理想,须遵循图书馆2.0的“图书馆没有障碍”的原则。没有障碍的图书馆才有可能做到人人可获得信息。3、第三定律:图书馆无处不在。在信息时代只要实现了图书馆无处不在,就是真正体现Web2.0时代“每本书有其读者”的精神。4、第四定律:无缝的用户体验。原第四定律为“节省读者的时间”,Web环境中节省用户时间的最高境界,无疑是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对用户而言是一种“无缝”的感觉。5、第五定律:永远的Beta版。原第五定律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机体”,在信息时代应为图书馆信息资源与信息系统的永续生长,“永远的Beta版”的web2.0术语,准确地描述了“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机体”的时代特征。 (其他供参考: Talis的“图书馆2.0四原则”很好地诠释了图书馆2.0所应具有的一些基本理念:1、 图书馆无处不在(The library is everywhere)。图书馆2.0帮助图书馆真正成为“没有围墙的图书馆”、“随时随地的图书馆”以及“嵌入用户知识环境的图书馆”。图书馆2.0的 许多工具能够将图书馆的相关内容复制到用户需要的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人们不需要打开图书馆的网站就能获取图书馆资源。2、图书馆没有障碍(The library has no barriers)。图书馆2.0确保图书馆管理的信息资源是可以在其被需要的位置上被获得的,使用中障碍是最小的。同时必须摧毁我们的系统和信息周围的围墙,实现信息民主。3、图书馆邀请参与(The library invites participation)。白皮书在谈及这一原则时,提到了图书馆2.0鼓励参与文化,尊重图书馆员工、技术合作伙伴和其他人的贡献,促进图书馆用户对他们已经使用的和希望获取的资源提出自己的观点,等等。4、 图书馆使用灵活的单项优势系统(The library usesflexible,best-of-breed systems)。“best of breed”是近年来计算机系统开发的一种新理念。由用户挑选最好的单项系统后组合成新系统。较之以往的集成系统,这种开发理念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图书馆 2.0使图书馆能够挑战传统的系统设备采购模式,要求图书馆与技术合作伙伴之间有一种新型的关系,要求系统供应商为图书馆提供灵活的、最好的系统架构。 1、 图书馆2.0是为读者而存在的,不是为图书馆员而存在,也绝不是为了挽救图书馆已有的业务模式而存在。因此在面临是否需要提供与传统服务不同的“额外”服 务的时候(例如Information Commons,为读者提供社区服务等),图书馆应该积极提供,不能因其与不是“传统”业务而固步自封。2、图书馆2.0应保持最大程度的开放性和中立性。任何资源类型、技术、模式的发展都有可能,图书馆都可以而且应该进行试验,不为概念所束缚,也不为任何利益集团所左右。3、图书馆2.0尽可能采用开放资源进行服务,包括开放内容和开放软件等。充分整合各类开放资源,同时代表读者的利益,并不为一家所左右,利用自己的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发展事业。4、图书馆2.0尽可能采用商用服务,例如Google、Amazon、Yahoo!、OCLC的许多开放的API都可以为我所用,这些服务并非成本高昂,有许多甚至是免费的。图书馆可以利用其独特的地位取得平等的合作关系。5、 图书馆2.0的技术必须是模块化、组建化、具有很强的平台和设备独立性、符合各类协议标准、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组合搭配。不要幻想由一家软件公司提供一揽 子解决方案。目前可以看到几乎每个2.0功能都是独立的,但是数据和应用程序接口又都是可以共享的、互操作的,为它们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方便。) slide22 以下是一些带趋势性的、重点技术的介绍。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变化无疑对我们行业是最重要的。 现代图书馆的大多数服务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简称ILS,从以往的偏重业务管理,到现在引入IT行业“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概念,以用户为中心,注重服务。其中最大的变化趋势在两个方面:吸收Web2.0的技术和功能特点,引入云计算的架构和方式。 slide23 Web2.0的引入给图书馆系统带来的变化。 slide24 Web2.0引起图书馆系统在服务方面的最大变化,目前在“开放公共查询书目系统(OPAC)”,也就是OPAC2.0的进展。 slide37 最近“云计算”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 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或机构用户来说,“云”是一种新的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方式,它把所有的计算应用和信息资源都用互联网连接起来,提供随时的访问、分享,对某—相关功能或资源的管理和使用可以部署在全球任何地方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特别是“云”能力如果与手机等手持设备结合起来,其应用的潜能将会指数级放大。这种方式与传统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一些突出的特点和能力,如随时取用、超级计算、平台无关、易部署、易扩展、按需支付等等。 云计算从本质上说不是针对最终用户(如家庭用户、个人用户)的,最终用户对于是不是使用云计算也并不在意,甚至也不需要知道,而对于需要大规模利用IT设施支持其业务开展、利用网络提供全球服务的企业或机构来说,云计算能够提供简便易行、低成本、按需支付的方式,也就是说有了云计算,任何一个中小企业,也能够像大型跨国企业一样,大规模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所带来的超强能力,开展自己的业务。 传统的IT设施应用复杂,需要购买一大批设备,建立机房,配备IT人员成立技术部门,甚至还要有一支开发维护队伍,才能保证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运转起来,而“云”的出现简化了IT架构的实施,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方式,即IT应用可以就像水电煤气等公用设施一样,实时定制,随时取用,按需付费。 slide39 大量的SaaS服务。即各类软件应用,例如目前采用本地安装形式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ILS、办公自动化OA等,都以一种网络服务的形式提供; “云”存储服务。大量的数字资源,不论是自建的还是购买的,都可以存放于“云”上,而不再需要“镜像”于本地; PaaS服务。大型图书馆引入“云”设施,作为“云”提供商,利用商用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架构满足本地或局部应用的“私有云”平台,提供本地数据中心或者其它业务支持; 互联网整合服务。图书馆作为一种服务中介,需要整合多家平台和资源,利用各类公共云,实现不同“云”之间的互操作,拾遗补缺,向读者提供更专指、贴心的服务。 slide46 我们这个行业对信息技术掌握的程度和利用信息技术满足人类知识交流需求的程度,决定了我们这个行业的命运和未来。 我们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技术救图”。“技术救图”不是说人文不重要,图书馆本质上还是表达人文关怀的机构,技术救图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其目的并非拯救这个职业或者行业,而是使图书馆更好地担负起其应有的职能,促进“知识自由和人类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