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五 文化藝術與教育體育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283
出席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成立20週年
慶祝酒會致詞
中華民國98年1月5日
欣逢「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成立20週年,英
九受邀前來參加,深感榮幸。
對國內許多人來說,「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
是一個既熟悉又神秘的名字。在國際社會上,它所代表的
是臺灣一個很重要的形象,就像藝術界的「雲門」、慈善
界的「慈濟功德會」一樣,談到漢學,沒有人不會想到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難得的是,基金會雖然
是以政治人物命名,但多年來它始終謝絕任何干預,堅持
立場,把最大的效益發揮在國際漢學的交流上。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的核心價值是「自
由」與「獨立」,這是來自故總統經國先生生前所訂的最
高標準,基金會二十年來不改變這樣的風格,雖歷經不同
的董事長、董事、教育部長,都能秉持這樣的精神,非常
不容易。基金會得到的國際信任與合作,不是靠任何政治
力量可以達成的。
「漢學」是人類珍貴的遺產,基金會的使命就是讓這份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284
遺產,為全世界人類所分享。作為國際漢學的推手,基金會
從1989年創立至今,贊助過近二千位學者的研究計畫、上千
篇的論文、500本以上的專著,協助並栽培至少700位博士與
數十名教授,獎助範圍涵蓋美洲、歐洲、亞洲等地。
舉例來說,基金會在美國哈佛大學、捷克查理斯大學
及香港中文大學都成立漢學研究中心,其中捷克「蔣經國
國際漢學中心」與極具傳統的歐洲漢學研究有充分接軌。
基金會也推動「臺灣現代小說英譯計畫」,透過與美國哥
倫比亞大學合作,使臺灣文學在國際舞臺上發光。基金會
還與大英圖書館合作推出「國際敦煌計畫」,善用現代數
位科技,讓一般人上網就可看到中國幾千年前的文化之
美,漢唐盛世立刻浮現眼前。
基金會與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臺灣研究中心」合
作,補助漢學研究計畫,成立臺灣漢學碩士研究課程,展
開「臺灣學」的研究。對於加強對臺灣的研究,有重大的
意義。基金會更與世界四大漢籍典藏重鎮──美國國會圖書
館、哈佛燕京圖書館、普林斯頓東亞圖書館、中央研究院傅
斯年圖書館,結合起來完成史無前例的重要文獻保存工作。
在中西文化交流與華人經濟圈崛起的國際形勢下,
基金會的努力已使其逐漸成為大家信賴與肯定的重要漢學
研究基地,基金會更把我們六十年來在臺灣的成果,與全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285
世界華人分享。今年是中央政府遷臺60年,中華民國在臺
灣的時間遠遠超過在大陸的時間。60年的變化,包括學術
上的進步,使得臺灣的聲音更能夠被全世界聽到,臺灣的
形象更能夠被看到,而在這一方面,基金會也做出了重大
的貢獻。我們一方面很欣慰基金會過去二十年來的成果,
另一方面也注意到,中國大陸三十年來發展迅速,大陸的
學人也進入國際重要學術機構,逐漸與臺灣有競合的趨
勢,而基金會如何在此一競爭當中,繼續領導臺灣的學術
交流,使臺灣避免被邊緣化,而且能夠在挑戰當中推陳出
新,這也是基金會非常重要的課題。基金會主要的動能來
自人才,這些年來基金會結合國際學術界大量漢學人才,
已有很好的基礎,期待基金會在此良好基礎上繼續推陳出
新、日新月異。
很感謝基金會李亦園董事長、朱雲漢執行長都能謹守學
術研究及國際交流分寸,讓基金會長期得來不易的聲譽蒸蒸
日上,歷任的教育部長也從來不干預會務推動,讓基金會在
自由而且獨立的環境中成長茁壯,我們非常感佩。
再過一個多星期就是經國先生逝世21週年,我們緬懷
他對臺灣的貢獻。在生命的最後一年,他「解除戒嚴、開
放組黨」以及「開放臺灣地區人民到大陸探親」,這兩項
政策二十一年來都已逐漸開花結果。解除戒嚴與開放組黨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286
是民主改革非常重要的一環,臺灣經歷國會全面改選、總
統直選,而且近十二年來臺灣總統直選4次,也經過兩次政
黨輪替,臺灣的民主已經跨越歷史的里程碑。
去年3月22日美國布希總統拍來的賀電,盛讚臺灣是
亞洲與世界民主的燈塔,經國先生在這一方面所留下的寶
貴資產得到了見證。在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方面,目前兩
岸已進行直航及各方面交流,對於兩岸和平具有非常重要
的歷史意義。這當中,基金會繼續順利發展,延伸國際觸
角,在展現臺灣學術「自由」與「獨立」精神方面,已做
出了貢獻。雖然基金會是在經國先生身後才成立,但生前
他核定基金會的推動,也應算是他對臺灣的另一個貢獻,
相信他在天之靈應感到非常欣慰。
在此也要感謝基金會同仁二十多年來的努力、付出與
堅持,同時希望基金會在既有基礎上繼續往前邁進,以國
際學術交流帶領臺灣,讓臺灣在國際上進入一個嶄新的境
界。謝謝大家,祝福大家!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287
出席「百年回眸──臺北賓館的故事」活動
揭幕儀式致詞
中華民國98年4月28日
今天是臺北賓館對外界開放後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
因為57年前的今天,《中日和約》在此簽訂,而這天也是
《舊金山和約》生效的日子。《舊金山和約》是在1951年
簽訂,比《中日和約》早7個月,《中日和約》則是在1952
年4月28日簽訂。
臺北賓館是一座美侖美奐的建築,1899年開始興建,
1901年落成,後來因為有一些損壞,花了十幾年時間,於
1913年整修完畢。這棟建築結合了羅馬的廊柱、希臘的山
牆與巴洛克的華麗風格,由知名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
在當時就是非常著名的建築。我小學時就讀旁邊的女師附
小,也就是現在的市教大附小,幾乎每天上學都會經過這
棟建築,卻不曉得是日本人興建的,只覺得為什麼這裡有
一棟歐式建築,非常有趣。後來才瞭解在臺灣統治了50年
的日本,19位總督中有16位在這裡住過,登基前的昭和天
皇也曾在此接受招待。
任何古蹟在硬體上除了建築本身的美麗,更重要的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288
是要有軟體的部分,也就是歷史。臺北賓館過去是日本總
督的官邸,光復後自民國50年歸屬總統府,成為招待外賓
的地方。而最重要的就是57年前的此刻,在這裡簽訂《中
日和約》。《中日和約》具有多重意義,一方面是《舊金
山和約》的延續,而《舊金山和約》又處於非常特殊的情
況。大戰已經結束6年,中日兩國還沒有簽訂和約,6年中
發生中國的內戰,中華民國政府遷臺,1950年6月25日韓戰
又爆發,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第七艦隊協防臺灣。在中國
內戰及韓戰兩個大戰進行期間,召集和平會議非常困難,
當《舊金山和約》簽訂後,共有46個國家批准,但是臺灣
與大陸都沒有被邀請參加和會及締約,此外蘇聯又率領一
些東歐國家退席抗議。
在這種情況下,簽約對象變得比較特殊,因為真正跟
日本交戰的國家,反而不是簽約國。所以《舊金山和約》
第二十六條留下一個伏筆,日本準備與所有1942年1月1日
簽署《聯合國宣言》的國家,以及曾與日本交戰但沒有成
為《舊金山和約》締約國的國家,另外再訂雙邊條約。就
是《舊金山和約》第二十六條提供這個伏筆,所以7個月後
在臺北賓館簽訂《中日和約》。
《中日和約》與《舊金山和約》一樣,有一點直到
今天都有人質疑,為什麼日本只是放棄了過去所占領的領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289
土,包括韓國、臺灣、澎湖、東三省及太平洋的一些島
嶼,但沒有說交給誰?那是否代表臺灣的地位就不確定
呢?主要的原因是《舊金山和約》第二條規定的都是放棄
這些領土,並沒有說要交給誰,那是盟軍(主要是英國與
美國)當時很重要的一個理念與策略,因為這件事牽涉太
複雜,所以把有共識的部分先定下來,其他的由雙邊訂約
處理。不只是我國個別與日本訂約,1956年蘇聯也與日本
簽訂類似和約來處理有關領土問題。從《中日和約》條文
的字裡行間可以清楚瞭解,如果日本不是把領土讓渡給中
華民國,雙方就不會簽約了。《中日和約》是就1945年10
月25日臺灣光復當時所有發生的事情,包括國籍在內,再
做確認(reaffirmation)。
有人說,日本最後一任總督安藤利吉與當時行政長
官陳儀1945年10月25日於臺北公會堂已經完成交接儀式,
臺灣人民恢復中華民國國籍,之後也成立地方政府,辦理
選舉等,這些都是主權行為,為何還需要再次確認?這是
因為國際法上,兩國交戰結束後,必須有和約做總結,但
是二次大戰的情況比較特殊,其實有人認為中國與日本在
1931年九一八事變就已經開戰了,到1937年蘆溝橋事變真
正全面開戰,當時我們也沒有向日本宣戰,一直到1941年
的12月9日,也就是珍珠港事變的第二天,當時國民政府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290
主席林森宣布對日本、德國及義大利宣戰。後來,戰爭結
束,臺灣光復,中華民國政府也已經恢復臺灣主權7年才簽
和約,可見情勢非常複雜,但不管情勢怎麼複雜,和約簽
訂之後,情勢就穩定下來了。
所以《中日和約》具有重要意義,即是在實際軍事
行動早就結束後,在法理上結束中日之間的戰爭狀態。事
實上,就日本來講,不管是法律判決或當時日本政府的態
度,從1945年8月15日之後就沒有再把臺灣人看成日本人。
雖然我們恢復國籍是10月25日,但很多日本學者認為從天
皇宣布投降之後,就沒有再把臺灣人看成日本人了,日本
1946年的選舉也排除所有在日本的臺灣人與韓國人。實際
上,《中日和約》的簽署是一項確認的行動,確認戰爭狀
態的結束,確認主權移轉給中華民國,同時開展中華民國
與日本的友好關係。
當時中華民國從大陸遷臺兩年多,中央政府非常困頓,
簽署《中日和約》之後,外交情勢比較穩定;再過兩年,美
國與中華民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整個大勢直接穩
定下來,《中日和約》在當時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當我們來到這棟建築物,除了欣賞這些精緻華麗的裝
潢與設計,更重要的是從這棟建築看到曾經發生的歷史,
瞭解《中日和約》扮演的角色,它在戰後結束中日戰爭狀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291
態,法理上確認臺灣主權移轉給中華民國,以及恢復我國
與日本的正常關係。
國史館林館長是臺灣史專家,對《中日和約》與相
關問題的研究非常深入,相信這次由國史館承辦的展覽對
此會有非常詳盡的呈現。大家若回顧這段歷史,真的要感
謝我們的上一代,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刻,穩定臺灣的情
勢,也讓東亞情勢獲得至少20年的穩定,這對臺灣的發展
非常關鍵。
特別感謝日本齋藤代表今天出席揭幕儀式,以及日
本交流協會的協助。我們一方面要回顧過去,更要前瞻未
來,所以我上任之後就把臺日關係訂為特別夥伴關係,今
年是「臺日特別夥伴關係促進年」,除了之前與日本互免
簽證、承認對方的駕駛執照外,6月1日開始,雙方青少年
可以有長達一年時間的打工渡假機會,我們與日本也在2
月下旬完成漁業協商,同時預定在日本北海道札幌設立辦
事處,照顧我國到北海道觀光的旅客,也籌劃在東京成立
文化中心,日方則很希望故宮的文物可以到日本展出。此
外,臺北松山機場與東京羽田機場將於明年羽田機場新跑
道完成後,開始每天各4班包機對飛,相信這對兩國都是
很好的消息。期待未來臺日雙邊的交流可以更密切、更暢
旺,更能符合當初《中日和約》的精神。祝福大家!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292
出席紀念「五四」90週年學術研討會致詞
中華民國98年5月4日
我今天是以中華民國文化總會會長的身分與會,更是
以胡適之先生仰慕者的身分參加今天的活動。90年前,超
過3,000名北京學生湧上街頭,抗議北洋政府接受巴黎和
會有關傷害中國權益與民族尊嚴的處理方案,就此點燃全
國性罷課、罷市、罷工的社會運動,救亡圖存與新文化的
啟蒙運動風起雲湧,席捲了全中國。當時日據臺灣也受到
「五四運動」的影響,開始了白話文運動,反封建的新文
化啟蒙運動也同時展開,「五四運動」的訴求──德先生
(Democracy民主)與賽先生(Science科學)成為中國數代
人追求的目標,而且總是在歷史的關鍵時刻凝聚青年們的
熱情。
我記得38年前在臺大參加保釣運動時,也引用了
「五四」當時的名句:「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斷
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不可以低頭。」當時大學論壇
社掛起很長的白布條,我們一進門就可以看得到。各位可
以想像,當時距「五四運動」已有52年之久,在52年後還
能夠鼓動人心,可以想見其魅力。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293
為了紀念這個特別的日子,中研院近史所胡適紀念館
特別舉辦「胡適與近代中國的追尋──紀念『五四』90週
年學術研討會」,今天我應邀出席,共同緬懷這位影響中
國與臺灣至少四十多年的典範人物、風雲人物,一起思索
前輩為追尋近代中國的啟蒙而奮鬥不懈的意義,我感到十
分榮幸,也覺得任重道遠。
回顧九十年來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大陸與臺灣
走過多麼長遠而曲折的道路,從北伐、抗戰、兩岸分裂分
治,一直到最近兩岸和解,「五四運動」精神中的「民主」
與「科學」素養,至今仍具有非常深刻且歷久彌新的歷史意
義。中國大陸從五○年代的「反右」、「三面紅旗」、「人
民公社」與「文革」,一直到七○年代的開放改革,開始以
科學發展觀取代原來的教條,同時以和諧社會取代政治鬥
爭,不管它的進度如何,毋寧是對「五四運動」標舉的科學
實證與人本精神,做了一定程度的回歸。雖然大陸距離民
主社會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理性的精神與開放的
潮流,終將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自由、民主、人權與
法治,未來仍將成為兩岸人民對話的共同語言。
今年4月中國大陸公布大規模的國家人權行動計畫,儘
管國際社會褒貶不一,同時臺灣也通過了兩大人權公約──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294
公約》,兩岸都在為落實這兩項國際人權公約而努力。我
希望兩岸未來不要從事軍備競爭,或是外交鬥爭,而是在
這些議題上展開雙方的合作與競爭。
對臺灣來說,「五四」的影響相當深遠。日據時期
「臺灣文化協會」成立,正是啟蒙思想的開始,同時反封
建、白話文運動與新文化運動都風起雲湧,當時的作家張
我軍、賴和等都是標舉「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播種者。當
年張我軍從北京到臺灣,大力推動白話文運動,臺灣的非
武裝抗日運動就是由1921年文化協會開始,逐漸走向現代
的社會運動。
民國38年政府遷臺後,初期經歷威權戒嚴體制,但是
胡適、雷震與殷海光等知識分子,仍以《自由中國》雜誌
作為溝通思想、傳播理念的平臺,繼續推動民主自由的火
種。八○年代黨外時期的民主運動,胡適之先生仍然是自
由民主理念的啟蒙導師。如今臺灣經歷二次政黨輪替,沒
有偏離自由民主的大方向,但在實踐過程中,卻出現起起
伏伏的現象。即使是在威權體制時代,我們基本上還是在
中華民國憲政規範內運作,我們的民主選舉從民國39年開
始,逐漸由地方擴大至中央,最後實施國會全面改選。
同樣地,在1996年我們進行首次總統直選,2000年的
總統直選帶來臺灣首次政黨輪替。8年後臺灣人民更以半個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295
世紀累積的民主經驗,做出第二次政黨輪替,所以現在我
們可以很自豪地說,臺灣是真正自由民主的國家,也就是
「五四」所提倡的「德先生」,在民主方面,我們交出了第
一張成績單。在經濟奇蹟之外,我們也形塑了另一個民主奇
蹟。於此過程之中,毫無疑問地,胡適之先生的思想扮演了
重要的角色。「五四」所標舉的理念,90年後在臺灣得到真
正的實踐,這是所有國人所共同珍惜的成果,這不僅對臺灣
有重要的意義,對整個華人世界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我們懷著信心向前邁進的時候,儘管我們有了民主
的制度,也就是在形式上我們已是民主,但實質上仍有許
多有待努力的空間。胡適之先生畢生相信民主制度可以創
造愛自由、容忍異己的文明社會,他舉的例子之一就是法
國伏爾泰的名言:「你說的話我一個字也不贊成,但是我
要拚命力爭你有說話的權利。(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胡適之先生評
論這句話說:「這是多麼有人味的容忍態度,自己要爭取
自由,同時還要承認別人也應該享有同等的自由,這便是
容忍。」當然這是後人在編伏爾泰的《論容忍》時所想像
出來的一句話。
一個愈文明的民主社會,對異己的容忍態度也愈高,
不僅是執政者要容忍異己的批判,反對者也要容忍不同的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296
聲音,這才是民主多元的風範。如果只能容納兩種互為對
立的聲音,卻不允許更多元的批判,這絕不是民主社會文
明的表現。這使我想到我昨天到臺南參訪,有5位學生向我
抗議,後來他們被廟方制止,也被警察請至警局。或許我
們的執法單位,應該在態度與方法上,更寬容、謹慎些,
讓不同的意見充分表達。
今日的臺灣,雖然歷經兩次政黨輪替,但在精神上卻
有許多有待改進之處。政治的衝突、意識型態的對抗,甚至
以政治符號當成暴力藉口,都是民主不夠成熟的反映。臺灣
本來就是一個由多元族群形成的移民社會,包容也是我們祖
先留下來的核心價值。因為多元族群相處的社會,如果不包
容,就不可能共存下去。今日我們更應體會「愛自由就是要
包容」的真正意義,共同創造一個更文明的社會。
胡適之先生為我們留下另一個寶貴的遺產,就是尋
求事實、尋求真理的理性精神。他不相信世界上存在可以
包醫百病的主義;相反地,他認為「善未易明,理未易
察」,所有的主義或說明,都應該是一個待證的事實,都
是應該加以研究的。我們應該把它當成假設的觀念加以研
究,而不是當成絕對真理與終極教條,甚至當成宗教頂禮
膜拜,如此才能培養自己創造性的智慧,訓練解決當前問
題的實力。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297
臺灣已經是一個民主多元的社會,對於公共事務有歧
見,甚至對立,實是難以避免。遺憾的是,當前的公共論
壇被許多不負責任的爆料文化所主宰,各項政策的討論變
得困難,往往各持主義、預設立場,更以不同立場作為是
非判斷的標準。如此場景之下,真正的事實、真正的對錯
是非,有時難見青天,更不用說有助制定充分完整、福國
利民的政策,這些方面還是有改進的空間。如果我們能夠
尋求、體會適之先生的洞見,以尋求事實、尋求真理為態
度,培養自身的洞察反省能力,找出答案,做出抉擇,應
有助深化臺灣民主經驗的內涵,讓臺灣成為真正具有人情
味的文明社會。
再來,我想談談年輕人與胡先生的關係。我們看適
之先生的書真的會感動,他一生強調獨立人格的重要,他
在介紹自己思想的時候曾說過:「被孔丘、朱熹牽著鼻子
走固然不算高明,被馬克思、列寧牽著鼻子走也算不得好
漢,我自己絕不想牽著誰的鼻子走,我只希望盡我微薄能
力,教我的少年朋友學一學防身的本領,努力做一個不受
人惑的人。」我在高一時讀到胡適之這段話,大感震動,
影響後來我看很多事情的態度,這種追求獨立人格、獨
立思考,不受任何教條、意識型態左右的精神,代表著
「五四」時代最寶貴的啟蒙精神。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298
現在的臺灣,雖然媒體多了,聲音也多元了,但是
僵化的意識型態,有時候還是限制我們思想自由、獨立人
格與獨立判斷,因此我們更應該學習適之先生的精神,做
一個人格獨立、精神自由、不受人惑的人。民國47年胡先
生在中研院院長就任典禮上說過:「科學是一種方法,民
主是一種生活習慣、一種生活方式。」這段話到今天仍然
值得我們深思、反省,因為民主沒有道德吶喊的激情,也
沒有神聖儀式的包裝,更沒有宗教儀式的神壇領袖。民主
就是以理性、務實與實事求是的精神,容忍異已、相互包
容,聽取不同的聲音,一步步尋找問題的答案。甚至有時
因為他的理性與包容,因為他對法治的尊重,還會被誤認
為是一種怯懦、逃避,一生信仰民主精神的胡適,不是也
曾被視為是怯懦與逃避嗎?
過去半世紀,胡先生被批了幾十年,現在大陸又開
始恢復對他的研究,讓人感覺真是恍如隔世。歷史證明了
胡先生堅持的民主、自由的理性包容精神,成為歷史的主
流,並且在臺灣實踐了中國五千年歷史未曾有過的民主制
度,這才是堅定與堅強。今天紀念胡適之先生的此刻,想
到「德先生」與「賽先生」,尤其在「德先生」的部分,
我們有一些小小的成就,但是也不能因而自滿。1997年一
位美國學者Fareed Zakaria發表了一篇專文〈非自由主義的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299
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並在2003年擴大出書,書
中有一段話我覺得非常精采:「全世界已經有119個國家
定期地辦理選舉,但很多國家雖然有選舉,但是並沒有民
主。」他認為他們的民主是一種「非自由主義的民主」。
作者還提到1919年美國的威爾遜總統曾說:「讓我們創造
一個使民主能安全的世界。(Let's make the world safe for
democracy.)」,但作者說:「現在我們應該創造一個可使
世界感覺安全的民主。(Let's make democracy safe for the
world.)」
所以,民主絕對是世界的潮流,但是應該要有一個有
內涵的民主,有自由、法治及人權保障的民主,而不只是
一個民主的形式。雖然胡適之先生離開我們已經有很長的
時間,但他的思想仍然在我們的社會,乃至於兩岸交流中
扮演重要角色,當年他提倡的觀念也都繼續在兩岸社會向
前推進。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00
參加八田與一技師逝世67週年追思會致詞
中華民國98年5月8日
今天是八田與一先生逝世67週年的日子,英九很榮幸
前來參加嘉南農田水利會為八田先生所舉辦的追思會,首
先要向主辦單位表達感謝,也要藉此向八田先生的家屬特
別致意。
八田與一先生在東京大學畢業後來到臺灣,從24歲到
56歲,前後在臺灣服務32年,他的8個小孩都在臺灣出生。
七十多年前,八田技師為了規劃和興建嘉南大圳、烏山頭
水庫,前後花10年的時間,完成長達1萬6,000公里的嘉南大
圳。而其上源的烏山頭水庫,不僅是臺灣最大的人工湖,
並且是當時東亞第一大水庫、世界第三大水庫。1930年完
工後,傾洩而出的灌溉用水,流經嘉南大圳,嘉惠嘉南平
原15萬公頃的農田,因而奠定臺灣現代農業的基礎。
後來,出生於臺灣嘉義,也是1922年嘉義農專的第
一屆畢業生蔡崔源先生,畢業後隨即進入嘉南大圳服務,
1974年從嘉南農田水利會總幹事任上退休,服務時間長達
53年。他因曾跟隨八田技師工作,憑藉著以往的實作經
驗,建立「灌溉的動態式配水」,把八田技師原先的「3年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01
輪作給水法」發揚光大,讓15萬公頃嘉南平原上的農田一
年有三次收成,成為臺灣最大的穀倉。這個世界第三大的
水利工程共有134位臺灣與日本工程師與工人殉難,在這裡
我們也要向他們表示悼念之意。
除了嘉南大圳的規劃設計及施工監造外,八田技師在
臺期間還參與高雄港的築港初步勘查,桃園大圳的規劃設
計,以及日月潭水力發電廠選點勘定等等。可以說,八田
與一先生將他畢生所學,完全貢獻給臺灣。
八田先生在臺灣工作時,據與他一起工作過的人轉
述,他非常喜愛蘭花等園藝,同時與臺灣居民互動良好。
他工作非常嚴肅,對品質要求非常嚴格,在當時有「工作
鬼」的稱號。雖然對工作要求嚴格,但他帶領所有員工都
以誠懇及人性化的管理為原則,諸如勸導工作人員服用疾
病預防藥品,時常播放電影節目、舉辦球類比賽、演出臺
灣地方戲劇等等活動。八田先生對員工的照顧面面俱到,
與員工融為一體的團隊理念,都令與他一起工作的人覺得
和藹可親。據說他還曾經協調警方,不要取締工人小賭博
行為,如有賭博或其他衝突事件發生,則由工務所自行處
理,以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八田與一先生比較特殊的是,他信奉佛教十分虔誠,
教派是真宗佛,真宗佛強調眾生平等,因此他對臺灣人不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02
歧視,這也是他最受臺灣農民感念的地方。
雖然八田先生對臺灣的貢獻是在日本統治臺灣的50年
期間,然而英九一向認為,針對歷史事件,我們應該尊重
史實,就事論事。在日據時代對臺灣有貢獻的日本人,我
們應該給予肯定。但如果是以侵略者或殖民者的心態來欺
壓臺灣人民,我們也一定會加以批判。今天,看著坐落在
此的八田與一先生銅像,他專注沉思的模樣,好像依舊關
心烏山頭水庫的發展狀況,這是他對臺灣農業現代化最重
要的貢獻。
臺灣和日本於1972年終止外交關係,但三十多年來
雙方交流頻繁,去年新政府上任以來即一直在思考要以何
種方式積極推動臺灣的國際關係?尤其是與我國地理非常
接近,在文化上也非常有淵源的日本,更是我們格外重視
的對象。因此,我指定今年為「臺日特別夥伴關係促進
年」,規劃在經貿、文化、青少年、觀光以及對話等5個面
向的交流,全力加強雙邊關係。
例如觀光方面,臺北松山機場明年10月將與東京羽田
機場包機直飛,預計每天各飛4班次。我們也準備在東京設
立文化中心,與日本方面研究如何將故宮文物送至日本展
覽。我國也預計在札幌設立辦事處,為每年28萬臺灣觀光
客提供服務。同時今年6月1日開始,日本與臺灣之間推動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03
的青少年打工計畫,初步規劃2,000個名額,讓18到30歲的
青少年可進行長達一年的打工渡假計畫。希望透過這些活
動,讓臺日年輕人在人生更早階段開始交朋友,增進彼此
感情。
另外一項重要文化工作就是規劃在此地設置「八田與
一紀念園區」,一方面讓八田先生對臺灣的貢獻有更多的
展示與呈現,同時此地也可成為我們與日本石川縣金澤市
交流的重要平臺。這個紀念園區除了八田先生的銅像及紀
念館之外,八田先生原來居住的4幢房屋也將恢復原狀,
再加上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將來我們也歡迎來自日本打工
渡假的青少年,來此進行導覽工作與接待日本觀光客。相
信兩年後園區落成,一定會成為日本觀光客來南部參訪必
到之處。此外,金澤市的北國新聞社曾贊助為紀念八田先
生而製作的動畫片《八田來了》,這部動畫電影不久前在
東京首映,我國駐日代表馮寄台曾邀請八田先生的家屬參
加,我們也希望這部影片儘快在臺放映,讓大家更進一步
瞭解這位對臺灣農民有重大貢獻的日本技師。
今天前來參加八田技師逝世67週年的追思會,除了臺
灣各界及八田先生的遺族家屬之外,更有許多日本民間相
關單位參與。剛才我們聽到了金澤市花園國小孩子們清亮
的歌聲,大家都非常感動。希望八田先生聽到了大家的聲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04
音,在天之靈可以安息。最後,本人要祝福各位來賓身體
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05
發表〈大陸『識正書簡』的文化意涵〉專文
中華民國98年6月23日
今年6月9日我在一場華僑的拜會中,談到海外僑教使
用正體字與簡化字之爭時,建議大陸對中文採取「識正書
簡」的看法,引起社會上的正反兩極熱烈的討論。我希望
利用這個機會,說明為什麼我會對使用簡化字已經超過50
年的大陸人民,希望他們有更多人能夠認識正體字。
一、我為何關心中文發展
一定有人會問,我為什麼這麼關心中文的發展呢?我
的答案很簡單:首先,中文是我國的國家語文,我是一個
中文的長期使用者;其次,我是中華民國總統;第三,我
也身兼「國家文化總會」會長。這3個身分,每一個都有保
存及發揚中華文化無可推卸的責任。而文字與文化關係密
不可分,在全球華人地區推廣正體漢字,本來就是我們保
存中華文化工作中極重要的一部分。
民國60年(1971)中共進入聯合國之後,聯合國已將
簡化字列為法定中文漢字。三十多年來,簡化字在全世界
日益普及,到今天使用人數已超過13億人。相對而言,全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06
球使用正體字的人數,是華人世界中的少數。把臺灣、香
港以及海外華人全部加起來,使用正體字的人口也不會超
過4,000萬人,只有簡化字使用者的三十三分之一。但是,
這4,000萬人中,超過一半在臺灣。因此,臺灣對正體字
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決不能妄自菲薄,默
爾而息,忽視我們對保存中華文化應有的重責大任。事實
上,2007年臺灣新出版的圖書共有4萬5,445種(titles),大
陸則出版13萬6,226種。大陸人口是臺灣的57倍,新出版的
圖書卻只有臺灣的3倍。可見臺灣正體字的新圖書在華文世
界的比重,已遠遠超過數量所能反映的程度。正體字畢竟
是中國社會兩千年來使用的正統文字。要與傳統中華文化
接軌,正體字具有簡化字無可取代的優勢。我們若能促使
更多的大陸人民認識、使用正體字,在兩岸交流日益頻繁
的此刻,不但可以深化兩岸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增進
相互瞭解,對於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拓展大陸市場,也會
有實質的幫助,這都是對臺灣有利的事。
二、大陸「廢簡」呼聲此起彼落
最近幾年,就當簡化字幾乎席捲全球之際,在使用簡
化字超過半世紀的中國大陸,知識界反省檢討簡化字存廢
的呼聲,反而越來越強。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07
去年3月,在大陸「人大」與「政協」兩會上,宋祖
英、官木村等21位文藝界的政協委員聯名提出「小學增設
繁體字教育的提案」(「繁體字」即臺灣的「正體字」,
下同)。今年3月,在同一個場合,政協委員潘慶林等多人
也正式提案,列舉三大理由,建議大陸當局以10年時間廢
除簡化字並恢復使用繁體字。其實,關心兩岸文化問題的
朋友都知道,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大陸知識分子公開主
張廢除簡化字並恢復正體字的使用,從北京大學退休教授
季羨林(著名語文學者,1956年「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
委員),到武漢大學著名國學教授李敬一,到青壯作家王
幹、二月河等等,老中青都有。這個議題,在大陸網路上
討論得更是熱烈。據大陸網站「搜狐網」的民調,有41%
受訪者支持「廢簡」,54%反對「廢簡」。大陸官方主管
文字的單位,也開始進行一些檢討。最近幾年,可算是大
陸自1956年採用簡化字以來對簡化字存廢議題討論最多,
論述也最深入的一個時期。
三、為正體字請命
我個人對正體漢字的理念與熱情,可謂「一路走來,始
終如一」。二十多年前接觸大陸工作時,就開始注意這個議
題。10年前擔任臺北市長之後,更不斷以行動表達對這個議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08
題的關注。我的出發點不是政治考量,而是人文關懷。
民國91年5月,我要求教育局通函市府各機關、學校與
民間電腦公司,將國內目前使用的中文字體「繁體字」,
正名為「正體字」,開始了我們推廣正體字的長期工作。
在往後幾年中,各種方案、說帖、計畫紛紛出爐。民國93
年10月,我親自參與撰寫《臺北市政府推行使用正體字說
帖》,由臺北市教育局印行3,000冊,民國95年再印行《臺
北市政府推行正體漢字的努力》8,000冊。民國93年10月,
我親自到臺灣微軟公司以「為正體字請命」為題,發表演
講。當時並曾當面建議微軟高層,將該公司電腦軟體「視窗
(Windows)」上面的標示從「繁體字」改為「正體字」。
我為何這麼計較中文字體的名稱呢?當然是因為「名
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的古訓。我們所使用的
文字,是老祖先兩千多年來一脈相承使用的正統漢字,未
曾增加筆畫,使用並不繁瑣,怎麼可以稱為帶有負面意涵
的「繁體字」呢?至於「正體字」一語,有「正規」、
「正統」與「正式」的意思,是針對「異體」、「俗體」
與「簡體」而來,但並無任何貶抑意涵。經過這些年的努
力,在華人世界中,「臺灣正體字」的名稱,開始出現在
媒體與網路上,支持也逐漸增加。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09
四、為正體漢字申請「世界遺產」 
此外,我也從民國94年開始,在臺北市舉辦「第一
屆漢字文化節」,邀請學者、作家、書法家以及各類藝術
家大力宣揚正體漢字的美感、實用性及當代意義,目前已
舉辦5屆。其中第一屆曾舉辦「漢字與全球化國際學術研
討會」,第二屆舉辦「正簡之辯,兩岸對話」研討會;今
年春節,我還應臺北市政府之邀,參加第五屆「漢字文化
節」的萬人揮毫大會,寫下「漢」與「安」兩個字。由於
大陸的簡化字已經成為聯合國的法定漢字,所以,為保存
中華文化,當時市府的文化局長廖咸浩兄(現臺大外文系
教授),還建議我考慮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正體
漢字列為「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我相當支持這個
想法。我就任總統後,行政院劉兆玄院長與行政院主管文
教事務的政務委員曾志朗兄也都贊同。目前這項工作,正
由曾志朗兄規劃推動中。將來這個議題也可成為兩岸協商
的內容,以免其他東亞國家捷足先登。
此外,在市長任內,我曾要求主管觀光業務的交通
局,在向大陸觀光客介紹臺北市的小冊中,照常使用正體
字,不要使用簡化字。這不是因為我們排斥簡化字,而是
大陸同胞既然來到臺灣,就應該多瞭解臺灣,而臺灣是全
世界使用正體字人口最多的地方。我們的做法,正可以讓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10
他們有更多機會自然接觸正體字。但他們畢竟是客人,如
果真的看不懂正體字,也應該有個解惑釋疑的方法,因此
另外印行《正簡字體對照表》小冊,送給大陸觀光客參
考。實施以來,頗受歡迎。我就任總統後,交通部觀光局
也開始印行這種對照表。
五、簡體字與簡化字
我一向認為,現在大陸所使用的非正體字,其實多屬
「簡化字」,其中「簡體字」反居少數。臺灣使用的「簡
體字」,是指民國24年由國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324個簡
體字。這是當時教育部蒐集整理宋朝以來民間廣泛使用的
「俗體字」與「異體字」而成。而當前大陸大量使用的簡
化字,則是1956年大陸當局推動「漢字簡化方案」時,以
前述「簡體字」為基礎,並輔以「強化系統,臆造新體」
的原則簡化原有正體字而得出,迄今公布2,288字,其中絕
大部分都是「簡化字」。事實上,今天大陸的「簡化字」
本來已經包含了歷史演進自然形成的「簡體字」,但是我
們認為,將「簡化字」與「簡體字」適度區隔,仍有其必
要。因為「簡體字」是在過去數百年中由民間社會長期流
通使用,自然形成的文字,與「簡化字」由政府設計制定
公布,而且使用只有五十多年歷史,畢竟不同。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11
六、正體字的文化功能
今天,我們重新提倡「正體字」的學習,有非常重要
的文化意義。中國的語言,到上一世紀二○年代才有「國
語」出現。在歷史上,正體字擔負過民族內部溝通的功
能,以及中華文化傳承、傳播的任務。又因為隨著中國大
陸的崛起,世界開始了一波華語學習熱,據估計,目前全
球有3,000萬人以上在學習中文。現在中共在全世界已經開
設了260個孔子學院與67所孔子學堂,教授華語。但在這一
波華語的學習熱潮中,卻大多以簡化字為主,而忽略了正
體漢字,從而讓世人失去了從正體漢字中,更深入認識中
華文化的機會。大陸當局自從30年前推動改革開放以來,
一反「文革」時期敵視中華文化的態度,重新認同中華文
化,固然值得肯定,但仍未考慮恢復正體字的使用,令人
不無遺憾。
事實上,正體字中,「形聲」字占了近九成,對中外
人士而言,這都比必須靠死記的簡化字,來得容易學習。學
會正體字,是瞭解中國傳統文化關鍵的一步。任何人只要有
閱讀中文的能力,就可經由無數的史蹟、詩詞、文章、修
辭、思想等,和五千年傳統文化與風流人物對話,沒有任何
阻礙。這是多麼美好的文化局面!今年6月4日,世界衛生組
織(WHO)與中共中醫管理局召開聯合記者會,共同頒布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12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
(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for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將3,543項中醫
中藥術語翻譯為統一的英文譯名,其中漢字全部使用正體
字。(可參考http://www.wpro.who.int/NR/rdonlyres/14B298C6-518D-
4C00-BE02-FC31EADE3791/0/WHOIST_26JUNE_FINAL.pdf)
他們為什麼不用簡化字呢?因為深受中國傳統醫學影
響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越南的越南醫學,乃
至西藏、蒙古與維吾爾的傳統醫學等等,長期以來各自使
用的簡化漢字都不一致,最後由專家決定使用正體漢字,
以統一用語。印象中這似乎是1971年中共進入聯合國以
後,聯合國的專門機構第一次在正式文書上使用大量正體
字。聯合國雖已將簡化字列為法定中文,但世界衛生組織
與中共當局為了專業考量與全球化的需求,仍做出此一例
外安排,值得肯定。這個實例,也再一次有力證明了學習
正體漢字對瞭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七、大陸可採「識正書簡」的理由
我在6月9日對大陸提出「識正書簡」的建議,主要是
期待大陸文字政策有所改變,使更多大陸人民能夠直接認
識自己的歷史與文化。「識正書簡」的原則既是傳統中國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13
人的漢字使用方式,也是四、五年前臺北市舉行「漢字文
化節」所舉辦的兩場研討會中,兩岸文字學者逐漸形成的
共識。最近大陸知識界也有「識繁寫簡」(認識繁體字,
書寫簡化字)的建議,有的主張進一步整理簡化字,消除
「同音替代」、「符號替代」、「草書楷化」等困擾問
題,有的建議在小學生課本後附加正簡字體對照表,也有
主張在古蹟、古詩文與博物館中恢復使用正體字等等。這
些看法,都很實在,也很有建設性,值得參考推動。五十
多年前,大陸教育不普及,文盲眾多,當時大陸當局認為
採用簡化字可以掃除文盲。不論此一政策實施五十多年來
對掃盲的實際效果究竟如何,目前大陸地區的識字率已達
九成一(臺灣則為九成八),海峽兩岸基本上都已無掃盲
的迫切需要,簡化字的主要功能僅在於書寫較迅速而已。
既然如此,現在有極高比例的書寫都以電腦進行,在電腦
上,正體字與簡化字的速度已無差別。因此,以簡化字為
學童的學習對象,就沒有明顯的必要性了。
當然,大陸要立刻改變使用五十多年的簡化字,恢
復正體字,必然會有困難。但大陸可以逐步在印刷品中減
少一些容易造成誤解與障礙的簡化字,增加一些正體字的
使用,或多使用「正簡字對照表」,讓簡化字使用者逐步
適應。經過相當時間後,就可以普及正體字在印刷品的使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14
用。但在手寫的場合,仍可自由使用簡化字,不必管制,
這就是「識正書簡」的意思。
八、臺灣不需提倡簡化字
臺灣的國文教育一向以正體字為內容,使得臺灣民眾
的文化素養冠於所有華人地區。許多大陸學者來臺灣,看
到青年學子可以直接閱讀古文,頻頻稱讚臺灣的文化底蘊
深厚,這實在是我們應該珍惜的優勢,也是中華文化薪火
相傳的香煙。我們必須更加細心呵護,絕無改變的道理。
至於簡化字,我們並不需要特別去學習,因為其中有不少
簡體字是我們經常在使用的,只要有一個「正簡字對照
表」,很快就能充分辨識其他的簡化字。
事實上,海峽兩岸交流二十多年來,赴大陸訪問的臺灣
人已有數千萬人次。兩岸人民早就發現中文字體「由正入簡
易,由簡入正難」。因此,面對簡化字,臺灣並不需要做太
多的改變。最近有些人看到我對大陸建議「識正書簡」,或
許是望文生義,居然以為我要在臺灣提倡簡化字,從以上
我對正體字長期努力推廣的說明可知,這對我真是極大的
誤解!行政院劉兆玄院長一向重視正體字,上週還有感而
發的跟我說,他從來沒有看過一個像我這樣關心正體字的
政治人物,卻還被誤會為提倡簡化字,真是冤枉之至。我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15
不能不在此再度鄭重澄清:「識正書簡」是我對大陸的建
議,不是對臺灣的建議,臺灣並沒有這個需要。
九、兩岸文化交流,從文字切入
無論從提高學習效率、認識文字歷史、學習傳統文
化、厚植文化底蘊、培養文化創造力、連結東亞文明、介
入全球文化前景,或者純粹是一種美學欣賞的角度,正體
字的學習,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過去這一年,兩岸關係
有大幅進展,雙方簽署了9個協議,但是焦點多集中在交
通、經貿、治安等議題,今後也應多關心文化與教育交
流。兩岸中文字體的差異,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雙方
必須面對,而這個議題,也提供了很好的切入點。最近大
陸知識界對「廢簡」的爭議,更創造了一個認真檢討簡化
字的歷史機遇。
兩年前我參選總統時,曾提出一份《文化政策白皮
書》,其中就有「兩岸民間合編《中華大辭典》」的構
想,以整合兩岸分隔60年在文字、語彙等各方面所形成的
分歧,並促進兩岸的文化交流。下個月,兩岸即將在湖南
長沙舉行第一次的文化論壇,應該是一個討論兩岸文字問
題的適當時機。希望有更多關心中文發展的專家參與,大
家心平氣和,就事論事,為中華語文問題展開認真對話,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16
讓全世界看到兩岸交流的高度、廣度與深度。
謹以此文與所有關心華人文化與漢字未來的朋友分享
並共勉。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17
參加「2009年第八屆世界運動會」中華代表
團授旗儀式致詞
中華民國98年7月14日
每當看到運動員,我就非常開心,因為自己喜歡運
動,也喜歡看別人運動,所以今天來這裡,看了柔術、國
術、蹼泳,真的非常開心。尤其這次參加第八屆世運會,
一共有291位選手,在全部26個項目中,我們參加25項,除
了短柄牆球以外,其他項目都有參加,非常不容易。這也
是所有參加的30個國家當中,人數最多的一個代表團,首
先我要謝謝每一位為高雄世運會付出心力的人員。
世運會至今只舉辦八屆,而我們在2002年即由高雄市
政府爭取到主辦權,這段時間中央政府全力協助,昨天體
委會戴主委向我報告,所有補助的經費已接近一百億元,
足見政府非常支持。另一方面,大型的體育賽會免不了有
維安問題,我們也投入4萬5,000名警力來維護安全,中央、
地方均非常關心。世運會與奧運會最大的不同是,它的項
目沒有那麼正式,而更具趣味性,更貼近一般民眾的需求
與興趣,例如剛才看到的飛盤,就是我們一般人平常在公
園玩的運動。所以它一方面破除國界、不涉政治,二方面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18
發揮運動精神,促進國際友誼。此一盛會四年一次,剛好
都安排在奧運會後的第二年舉辦。1981年在美國第一屆世
界運動會,我們獲得1金1銀1銅,包括空手道、跆拳道;第
七屆則獲得2金2銀2銅。我們選手的表現一直很好,在前面
7屆,我們一共獲得18金15銀14銅,成績表現相當不錯。這
次也一樣,26項正式比賽我們參加25項,以及5項邀請賽,
6項運動公園的表演活動。有一些運動對國人來說比較陌
生,像浮士德球、滾球、原野射箭、運動攀登等等,我剛
看到這些名稱就覺得很興奮,相信這些運動一定可以帶給
國人全新的感覺。
大家都知道,我個人很喜歡運動,而且很喜歡勸別
人運動,目的是什麼呢?因為我有一個非常堅強的信念,
即體力就是國力,強國必先強身,一個強盛的國家一定有
強盛的國民作為基礎。現在我們已經更富裕了,但是國民
卻沒有更強壯,尤其是小朋友,過重的愈來愈多,運動並
不夠,將來國家應該運用更多的資源來推廣運動。我常覺
得,很多人不運動,最主要的理由就是一個字「懶」,這
個字如果克服,大部分問題就可以解決了。可是不懶的
人,想運動卻可能沒有場地。我以前在中央服務,比較沒
有機會來推廣運動。到了臺北市,負責高中以下的教育,
開始有機會花8年的時間好好推廣體育。我發現我做得到,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19
8年市長期間,興建80座游泳池。一個冷水游泳池改建為溫
水游泳池,使用率增加2至3倍,讓我們在寒假也可以舉辦
游泳訓練。這就是為何臺北市的小學生85%都通過教育部
訂定的游泳檢測,能夠不閉氣游15公尺。為何我要這麼做
呢?因為我曾經是地方首長,我的任務就是把高中以下的
學校辦好,我要辦好學校,任務就是培育健全的國民。而
健全的國民,就要會游泳,就這麼簡單。我沒有說要培養
選手,但希望每一個人要會自救,要懂水上安全的常識,
這是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不要只想到智育,現在
臺灣很多家長、老師、同學們都太重視智育,其實不用過
於操心,真正重要是德育、體育、群育與美育,五育均衡
發展才是教育最終的目的。
我在臺北市為了提倡全民體育,每一個行政區都蓋一
座運動中心,現在已經完成7座;今年郝市長將完成3座,
明年完成2座,12座就全部做好。我也希望將此推廣到全
臺灣,戴主委告訴我,她在99年的預算中已經編了10座運
動中心的經費,另外還有運動公園的經費。在都會區蓋運
動中心,可有各種運動設施,從游泳池到綜合體育場、攀
岩、射箭等;而在比較鄉村地區則蓋運動公園,公園裏適
度搭配室內設施,讓民眾下雨時也可以運動。我希望把所
有可以找得到的運動場地做好,讓人民可以多運動。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20
另外,臺灣擁有一個很好的條件,就是騎腳踏車的環
境很好,現在交通部及體委會也努力將臺灣的腳踏車道建
立起來,讓臺灣的孩子們能夠經常有機會騎腳踏車。今年
體委會也舉辦單車成年禮,16歲的孩子由家鄉附近騎100公
里;18歲的孩子騎500公里;20歲的孩子騎1,000公里環島,
讓孩子們以騎車來認識生長的地方。我們希望用這種方式
讓大家都運動,當大家都運動以後,要找選手也相對容
易,所以全民體育一定是競技性體育的基礎。我再強調一
遍,體力就是國力,強國必先強身。我們要打造一個健康
的國家,先從健康的國民開始。如果運動的人口多,生病
的人口少,體育上花的錢從健保省的錢就能賺回來,這才
是一個健康的國家應該走的路。
今天在場這麼多選手,我剛才跟每一位都握過手,拜
託大家不但自己要發奮圖強,為國爭光,還希望能勸周邊
的人運動,這是個運動員最起碼的要求,讓大家都運動,
這個國家才會健康。我希望鼓勵運動能成為大家未來一生
的志業,讓更多的人來運動,這個國家會更有希望。
最後祝福各位在後天登場的第八屆世運會表現優異,
後天晚上我也會再來此地,與大家一起創造佳績。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21
出席「2009年世界和平大會」開幕典禮致詞
中華民國98年8月5日
今天本人非常榮幸參加「世界客屬總會」所舉辦的
「世界和平大會」,尤其看到來自世界各國的客家鄉親,
感到非常高興。
「世界客屬總會」自民國63年成立以來,在吳總會長
伯雄的努力下,致力於客家文化、語言的保存,對客家事
務有重大貢獻,是一個凝聚力極強的組織。
總會自2005年以來,每年舉辦「世界和平大會」,探
討醫療、人權等不同議題,已逐漸建立權威性。今年特別
以「兩岸及世界和平」為主題,邀請海內外專家探討和平
相關的議題。自從去年政黨輪替,我就任總統以來,在國
民黨吳伯雄主席的大力協助下逐漸拓展兩岸關係,吳主席
赴大陸和中共領導人會面,使得兩岸間凍結10年的制度化
協商得以恢復。去年6月中旬,雙邊展開第一次協商,決定
兩岸週末包機直航,以及開放大陸觀光客來臺的協議。至
今兩岸簽訂9項協議,達成1個共識,不僅降低兩岸緊張關
係,也讓六十年來的臺海局勢從過去的殺戮戰場變成和平
繁榮的大道。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22
兩岸關係的發展與今天「世界和平大會」的主題一
致,臺灣在世界上扮演「和平締造者」的角色,不僅讓東
亞地區的國家鬆了一口氣,包括遠在紐澳、北美、歐洲的
國家都有同樣感受。我們一方面促進兩岸和平發展,一方
面也將兩岸和解的作為延伸到國際社會。我3次出訪中南美
洲友邦,向國外友人及僑胞說明「活路外交」理念時,一
再強調會繼續維持和邦交國的邦誼,不但會維持既有的合
作計畫,在條件允許的狀況下更會加以擴大。我也很明確
地向友邦說明不反對友邦和大陸發展非官方經貿關係的立
場,因為當臺灣和大陸的貿易額已達到1,300億美元時,我
們若阻止邦交國從事同樣的努力,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而我們的政策與做法也獲得各國正面的反應。
我在擔任臺北市長任內是最早成立客家委員會的地方
首長,當時我就將客家語言及文化傳承列為重要的工作項
目。2000年總統大選時,所有候選人都跟著提出在行政院
成立客家委員會的政見。兩年前我競選總統時,提出增加
客家委員會預算的政見,希望在4年內達到倍增的目標。今
年客委會的預算成長了33%,超過原先設定的目標,而其
他的政見也正逐項落實中。
長期以來,我一直認為多樣性是生物存活重要的因
素,聯合國就訂有《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23
Biological Diversity),希望確保多樣性種群的生存與發
展。文化亦是如此,一個國家若能妥善保存多樣性文化,
對國家的發展絕對是正數。臺灣很幸運擁有不同文化在此
匯集,相互影響,相互欣賞,我們應該全力促進不同文化
的發展,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學習相互尊重、包容、欣
賞與協和。
目前全世界客家語言正在快速流失中,語言學家統
計,2000到2005年間,平均每一年就流失100萬說客家話的
人口,這一點值得我們高度警覺,若不儘快保存,客家語
言會流失得更快。因此,各地現在都努力推廣客家文化和
語言,尤其身為客家人,一定要教導下一代說客家話。
我希望將臺灣打造成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推動客家文
化創意產業。今年所推出的電影《1895》感動了許多人,
但也有很多年輕一代不瞭解這段歷史。桃竹苗是臺灣客家
族群集中的重要區域,也是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地區,希望
未來能進一步推動客語成為「公事語言」,在處理公務必
要時可以使用,這將有助於客家語言及文化的保存。今
天,執政黨所推選的新竹縣長候選人邱理事長也在場,希
望未來客家人口達到八成的新竹縣可以成為客家文化及語
言的推廣中心,如此,不但有助於凝聚縣民共識,對促進
觀光發展也十分重要。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24
我的客家話講得雖然不是很好,不過我很用心學習,
有機會就講客家話。感謝各位客家鄉親對我長期的支持,
希望大家能夠團結一心,為客家族群的未來共同打拚。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25
接見「2009年臺北聽障奧運會」中華代表隊
得獎選手及教練致詞
中華民國98年9月16日
(總統首先以手語說:「大家好,我是馬英九,臺
北聽障奧運中獲得11金、11銀、11銅,臺灣選手最棒,萬
歲!」)
今天很高興在總統府與2009年臺北第二十一屆聽障奧
運會得獎選手與教練們共聚一堂,我是以非常興奮的心情
與大家見面,藉此先恭賀臺北市郝市長舉辦一場在國際上
被譽為最好的聽障奧運會,也向各位選手的優異表現,表
達最高敬意。
今年我國主辦第二十一屆聽障奧運,不但是臺灣的第
一次,也是亞洲的第一次。除了臺北市及行政院體委會全
力投入外,還有近一萬名志工熱情參與,不但在9月5日開
幕時讓人驚豔,昨日閉幕活動更是達到最高潮,尤其是350
桌盛大「辦桌」晚宴,極具創意,讓全世界大開眼界,我
身為中華民國總統及臺北市前市長,同感驕傲。
各位選手不但在運動場上贏得佳績,也藉此機會認識
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讓臺灣走出去,也讓世界走進來,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26
使得行銷臺灣再次獲得重要成果。在此感謝臺北市郝市
長、市府團隊的辛勞,以及所有參與的志工,更要感謝行
政院體委會戴主委早在6個月前,就開始著手選手集訓工
作,讓選手們呈現優異成績。此次聽障奧運會,我國獲得
11金、11銀以及11銅的佳績,與上屆9金、4銀、3銅相較,
有顯著進步,這是我國歷次參加聽障奧運會表現最好的一
次,而國際聽障運動協會Ammons會長也大力讚許在臺北舉
行的聽障奧運會,是歷次以來舉辦最成功的一次,這讓我
們感到非常光榮。
9月6日當跆拳道選手陳怡君為中華隊爭取到第一面金
牌時,全場歡聲雷動,賽後陳怡君披著「中華臺北」的會
旗繞場,當時內人周美青也在場與民眾一起為陳怡君的表
現報以最熱烈的掌聲,許多人當場眼淚盈眶。陳怡君是早
產兒,出生時體重只有1,600公克,是一般嬰兒的一半體
重,因而喪失大部分的聽力,然而她不向命運低頭的奮戰
精神,讓人敬佩、感動,這也是我們舉辦身心障礙者運動
會最重要的原因與成果。此外,讓國人高興喝采的還有女
子保齡球選手張堯茜,她個人奪下4面金牌;同時,還有不
少選手在比賽過程中,強忍肢體的疼痛,為國家與團隊爭
取榮譽、拚戰到底,包括跆拳道選手林伯聰、呂金鋒都帶
傷上陣。女網選手何秋香在雙打決賽中,更是忍著腰傷及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27
腳抽筋堅持賽完全程,這些動人的表現,讓人心疼。尤其令
人敬佩的是三棲女將郭嘉秘,強忍今年3月間喪母之痛,咬
緊牙關,從不間斷練習,最後在定向越野短距離賽中以17分
22秒奪得金牌,我相信這一定是郭媽媽在天之靈的保佑。
過去聽奧金牌選手獎金為75萬元,是殘障奧運的一
半,今年行政院體委會為鼓勵選手在自己國家力拚獎牌,
已將金牌獎金調高到120萬元,加上在自己國家舉辦的國際
賽會,獎金再乘以1.5倍,所以獲得金牌的選手可以獲得180
萬元、銀牌108萬元、銅牌63萬元、第四名36萬元、第五名
也有22.5萬元。
為鼓勵聽障朋友們參與國際性運動賽事,我也請體委
會研究未來如何逐漸提高獲獎選手的獎金。我們提高獎金
是要讓聽障或其他身心障礙的選手瞭解,我們的國家、政
府與人民都非常重視身心障礙者的運動,不但希望培育更
多能夠在國際賽事為國爭光的選手,也希望所有身心障礙
人士都能多運動,走出戶外,享受陽光,把運動當作生活
的一部分。
我們知道,大家都喜歡運動,也需要更多比賽與訓練
的場地,行政院體委會在我的要求下,已在99年度的預算
中,編列籌建運動中心及運動公園的經費。臺北市今年已
能完成第十座運動中心,它有很多五星級的運動設施,包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28
括溫水游泳池、綜合體育館、健身房、有氧舞蹈中心以及
攀岩、射箭等運動設施,收費平民化,目的是讓大家都能
來使用。除了民眾運動中心外,也會蓋運動公園,也就是
都會區蓋運動中心,鄉村區蓋運動公園,以提供社區民眾
更多的運動場地,我希望看到的是全民運動風氣,希望看
到我們能成為一個運動和健康的國家。
政府支持聽障奧運的選手追求卓越,同時也要發展全
民體育,培育更多優秀選手的種子,我們相信當全民參與
運動,我國將有更多機會發掘更多優秀選手,進一步在國際
賽事中為國爭光。我知道,身心障礙選手在練習時,比一般
選手更為艱苦、更為困難。也因此,你們每一個動作都令人
感動,每一次咬牙向前衝的決心,都讓人銘記在心。
因此,期盼各位獲獎選手拿到獎牌固然高興,但不要
忘記繼續努力,創造更好的成績,同時也要鼓勵身邊的親
友,無論是不是身心障礙者,都要多運動,透過運動風氣
的帶動,打造健康的國家。最後再次恭喜各位,祝福大家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29
接見東吳大學參加傑賽普國際法模擬法庭辯
論賽獲獎師生致詞
中華民國98年9月22日
今天很高興在總統府接見代表中華民國參加今年美
國傑賽普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全體隊員及教練,各位榮
獲「訴狀獎項」世界第二名的優秀成績,這是我國參賽
三十三年來的第一次,非常不容易。
本人早年在哈佛大學唸書時,就曾應美國國務院之
邀,與外交部沈呂巡次長共同為參與此項國際辯論賽事的
中華民國代表隊擔任翻譯,當時比賽的臺大隊隊員之一便
是今日理律法律事務所的名律師李念祖教授,所以我可說
比在座的各位更早接觸到「傑賽普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
賽」。民國70年畢業回國後,本人在學校教書,也輔導同
學參加比賽,並擔任比賽裁判,長期參與此項工作,因此
知道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各位能有這樣的表現,難能
可貴。這也彰顯一項重要意義,就是我們在培育法律人才
時,對於其國際觀之養成仍有加強的必要。
很多人倡言須培養「談判」人才,本人多年前即主張
應培養「訴訟」人才,例如大家所打的官司是海牙國際法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30
庭的案子,該法庭案子其實不多,反而是在WTO未來需要
大量律師來保護我國及廠商的權益。本人在法務部長任內
即已提出,後來出任臺北市長,亦曾在行政院院會大力主
張培養這方面的人才。離開行政院後,也在政治大學教授
「國際法實務」課程時,培養這方面的法律人才,希望我
國有堅強的訴訟團隊,將來碰到類似案件,就不必仰仗外
國律師。不只律師,我國政府部門也應有這方面人才,以
保護國家依據WTO及相關法規之權益。未來我們將與大陸
談判洽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而且也要
與其他國家簽署類似協議。除了談判人才外,也需要這類
訴訟人才。傑賽普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可讓同學及早進
入此一領域。
過去本人在政治大學教授「國際法實務」課程,全程
以英語授課,並讓同學有機會寫訴狀,希望同學能兼具國
際法學識及英語能力。當時很難想像我國學生能在傑賽普
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獲得佳績,感謝在座師長,至盼同
學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並輔導學弟妹們在未來的傑賽
普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中有更好的表現,同時鼓勵更多
法律人投入。
本人一向覺得我國司法界的國際化程度較慢,過去曾
在司法官訓練所開辦有關國際法的課程長達10年,但仍未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31
獲重視。司法官碰到類似案件時,不知道我國必須遵守哪
些國際法規範及應盡義務。例如日前在公海上發生撞船事
件,檢察官不知道哪些國家有管轄權,這將影響國家權益
與形象,實有待改進,希望此次大家的表現能改變此一現
象。由於本人學習國際法,很希望看到更多的年輕人投入
此一領域,不僅為了個人受益或名望,還更可以保障國人
以及國家的權益。再次鼓勵大家繼續往前邁進!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32
出席「青年政策論壇」致詞
中華民國98年9月27日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青年政策論壇」,同時聽取第
二屆「青年團隊政策研發競賽」10個獲選隊伍的政策發表
會,相信在場的部會首長都和我一樣,好好的聽了一課。
年輕人能夠積極參與公共政策的研究、發展與推動,我很
敬佩。我也要向許多年輕朋友在這次八八水災中,以志工
身分到災區幫忙,且透過網路傳達災情,分享經驗,並鼓
勵更多人前往災區服務,表達由衷的謝意。
剛才大家所報告的議題差不多已經涵蓋目前政府主要
施政項目,包括振興經濟、關懷弱勢、培育人才、保育國
土等。第一個提案「永續臺灣,從綠生活開始」是目前最
夯的政策,政府在這方面已有明確主張,希望到2020年減
碳回歸2008年的水準,2025年達到減半標準,甚至有人主
張2050年要降至1990年的水準。臺灣雖然不是《京都議定
書》的締約國,但政府已經認真落實,將《京都議定書》
的內容變為我們的政策。去年起,總統府也開始實施節能
減碳,一年下來就省下七百多萬元,這就是從「綠生活」
做起的實例。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33
關於「全民動起來,青年躍樂活」的提案,我非常同
意,我最近剛召集教育部、體委會、國防部、內政部、海
巡署等相關機關共同推動「10年發展游泳計畫」。由於目
前小學生會游泳比例不到四成,希望未來藉由該項長期計
畫的完成,高中以下學生可以達到游泳檢測及格率超過八
成的目標。
第三案「開創新未來,贏在起跑點」主張在更早階段
給同學瞭解自己、環境,及未來職業選擇的機會,這是很
好的做法,但給予機會的同時,也要告訴同學不要太早決
定,讓自己有更多瞭解、嘗試、學習與判斷的機會,不要
因倉促決定而限制自我發展的可能性。我甚至覺得,高中
「文理分流」的做法都有再檢討的空間。
另外,「再現傳統戲曲精神,文化經濟雙贏」的提
案,結合了捷運站與傳統戲曲表演,十分具有創意。我常
說,工程與建設可以讓一個國家變大,但只有文化可以讓
一個國家變偉大。3年前,我到英國訪問,參觀一個莎士比
亞劇場,那是個不太大的老式傳統劇場,演出場場爆滿。
後來我有機會到臺中霧峰林家故宅,他們現在也設立了一
個小劇場,假設可以提供做類似演出,一定會大受歡迎。
事實上,臺灣傳統戲曲在保存與推廣上努力甚深,例如歌
仔戲,許多中小學或大學都有研習社團,因為不斷推陳出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34
新,加上結合日常生活的劇情,才能持續吸引觀眾。
「踏上48條老故事」以老街作為發展觀光產業的重
點,我覺得非常好,但我去了一些老街,發現還有一些可
以改善的地方,尤其在交通方面,亂停車的問題有時候會
影響到遊客的興致,但很多地方政府已經很努力在推動活
化老街的觀光新型態,因此這個構想實現的可能性很高。
有關「納入失業人口長期照護體系方案」,雖然推
動長期照顧保險對政府財政是很大負擔,但對於逐漸高齡
化的臺灣社會而言相當有必要,這也是我競選總統的重要
政見。另外,「就業普照計畫」提到訓練觀光導遊職照取
得,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我早在擔任臺北市長時就認為,
開放陸客來臺可以刺激業者投資,因為發展觀光過程所碰
到軟硬體不足的問題,只靠政府是不夠的,一定要民間業
者也動起來。因此,開放陸客來臺對臺灣觀光業而言是契
機,創造就業機會的可能性也很大。
有關「無縫、有能的未來公民網路──創塑非營利社群
共生平臺」提案,自從網路普及之後,不同議題社群的互動
和創意愈受重視,臺灣的民主自由發展對應出公民社會的形
成,這對於引進許多重要的進步制度,形成公共論壇,都有
重要意義,也對臺灣不斷往前邁進具有重要價值。
第九項「永續樂活,綠色交通──機車限速政策與電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35
動車管理規劃」提案,我看到年輕人願意對機車政策提出
改進建議,十分難能可貴。我在臺北市長任內大力整頓南
陽街的機車停放,各位都知道這是和選票作對的事,因為
那個地方平常沿路都是機車,如果有人縱火,後果無法想
像。所以我們就做了一個痛苦但又必須的決定。後來,我
們成功了,雖然被罵了很久,但總算建立了一個不停機車
的南陽街。同樣地,我們開始規定在信義商圈停放機車要
付費,這也是一項大改變,遭遇很大阻力。現在規定機車
要限速,的確需要很大的道德勇氣,一定會有很多人批
評。但我們必須指出,機車的肇事死亡率較其他交通工具
為高,傷亡年齡也較輕,如果能實現限速的提案,將有助
於改善交通、減少肇事率,也能提升城市平均餘命。因
此,這個方案可以考慮,不過我剛也強調,這需要很大的
道德勇氣。
最後一項是「創新臺鐵營運,營造觀光商機」的政策
提案。近幾年,臺鐵在高鐵營運的刺激下開始思索發展的
可能。我一直很關心臺鐵,多次詢問為什麼臺鐵沒辦法提
高速度,像大陸有個很龐大的「提速計畫」,過去時速只
有一百多公里的火車提高到兩百多公里,幾乎接近高速鐵
路,我們為什麼不行?臺鐵告訴我,因為窄軌,平交道又
多。直到太魯閣號出現,臺北到花蓮大約可以省下二十到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36
三十分鐘,但其他路線就很難。後來,臺鐵想到一個「兩
鐵共乘列車」的構想,旅客下火車後可以在當地租腳踏
車,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點子,開創了新的旅行型態,也是
以舊硬體開發新商機的最好證明。
各位透過對於公共政策的關懷,表達年輕人的熱情,
我高度肯定。這讓我回想到,40年前唸大學時,關心的議
題例如保衛釣魚臺等問題,當時我們提出許多主張,而那
些主張一直到今天都還在影響我們的思維。大四時,我寫
過一篇文章,談到中央民意機構的新陳代謝,特別提到要
改變國民大會的結構,要國大自己修憲才行。後來,我自
己當了國大代表,就在我們自己手上完成修憲,距離我寫
那篇文章的時間也不過17年。所以,在座的同學們,不要
以為今天結束後,這些議題就和自己沒關係了,有興趣的
話就要不斷追尋,不要放棄努力。年輕人能夠關心公共政
策,並且提出具體主張,在座的各部會首長都應該重視,
下午可以和青年朋友進一步對話,抱著廣徵民意的態度,
讓我們一起來推動政策,讓政策更完美,更能解決民眾的
問題。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37
出席霧峰林家與臺灣新文化運動特展致詞
中華民國98年10月16日
今天非常高興參加這個活動,剛才聽到兩位致詞,內
心非常感動,因為林家代表了豐富的內涵,不論在軍事、政
治、經濟及文化等領域均人才輩出。我上次去霧峰林家參觀
時,臨時要我題字,我隨手寫了「三代民族英雄 百年臺灣
世家」。除了林文察先生幫助打小刀會、太平天國,其子林
朝棟先生抗日、抗法,各位不要忘記林朝棟帶了500鄉勇協
助劉銘傳防守基隆一帶,真正為劉銘傳解決很多問題。當年
法軍在孤拔(Amédée Courbet)中將率領下攻臺,臺灣的防
務危急,如果不是霧峰林家把基隆一帶穩住,一旦法軍攻
下滬尾(今淡水),則臺北市岌岌可危。如果那個時候法
軍從淡水攻向臺北,一路都是平原,無險可守,臺北被攻
下的話,我們今天說的可能就是法文了。孤拔因臺灣久攻
不下,將北臺灣封鎖,並打到澎湖去,不到半年就因痢疾
病歿在澎湖,整個攻勢就停了下來。換句話說,當時臺灣
內部的反抗力量很有效地防止臺灣落入法國之手,所以說
林朝棟先生是民族英雄,絕不為過。
到了林獻堂時代,又不一樣了。各位都知道林獻堂的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38
父親林文欽是一位舉人,所以他走的是比較文的路。林獻
堂成長後所從事的抗日活動,與前輩不同,有很多學者說
他是第三階段抗日,從反侵略、反殖民到從事民權與民主
運動,主張議會自治,在臺灣的歷史上這是一個具有深刻
意義的改革。他在日本就號召臺灣留學生提倡議會運動,
往後幾十年變成當時臺灣抗日的主軸,更重要的是網羅蔣
渭水先生,後來成為臺灣文化協會的主要人物。
臺灣文化協會到明天剛好是88歲,成立於1921年10月
17日。文化協會也可以說是臺灣政治、社會、文化各方面
的啟蒙團體。在三○年代的臺灣,能夠有這樣的團體,舉
辦各項文化活動,辦理《臺灣民報》,提倡許多進步的想
法,包括男女地位平等,我覺得非常了不起。我舉一個小
例子,我剛當臺北市長時,民政局長林正修希望推動民俗
改革,第一是免燒金紙,因為會造成污染。可是大家都知
道,拜拜不燒金紙,好像少了什麼,因此不易推動,但是
林局長找了龍山寺、行天宮溝通,並獲得支持,結果第一
年收了八十幾噸金紙,集中到木柵焚化爐燒。我很高興推
動民俗改革走出第一步,後來逐年增加,等到我離開臺北
市時,預計一年要燒四百多公噸的金紙,我們做了很盛大
的法會把金紙燒掉,減少各地污染。我在第二任市長時,
讀到《臺灣民報》才發現,臺灣文化協會蔣渭水先生早在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39
1925年就提倡免燒金紙活動。我很驚訝這些人怎麼在這麼
早的年代就有如此進步的思想,並在報紙大力宣傳,這是
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所謂「先賢」不在於「先」而在於
「賢」,能在如此早的階段就提出先進的思想,這就是我
們對臺灣文化協會非常肯定的一點。
蔣渭水先生與林獻堂先生成立臺灣文化協會,林獻堂先
生是總理,蔣渭水先生有點像執行董事,他經常寫文章,影
響到臺灣許多地方的發展,包括農民運動,尤其與二林蔗農
事件等,都很有關係。實際上林家對臺灣的貢獻涵蓋層面很
廣,幸有中研院臺史所所長許雪姬教授等人的研究,讓更多
人能體會那段歷史對臺灣今昔所造成的深遠影響。
此外,林朝棟先生的兒子林祖密先生,曾被國父孫中
山先生封為閩南軍總司令。可是各位可能不知道,在日本
統治臺灣後,中華民國剛成立不久,他就毅然放棄日本國
籍,申請中華民國國籍,他拿到內政部發給的「許字第一
號」回復國籍證書,這在當時也是很難想像的事情。甲午
戰爭清廷割讓臺灣後,根據《馬關條約》,臺灣人可以選
擇要不要留在臺灣。後來有兩千多人在兩年內所謂的猶豫
期回到中國大陸,住在臺灣的當然就變成日本國民。可是
林祖密先生居然在中華民國成立後,首先去申請國籍,拿
到了第一號,這種愛國情操令人感動。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40
臺灣當時與中國大陸的發展相當密切,包括林祖密先
生。剛才許教授曾提到,最早到中國大陸幫忙平亂是林文
察先生。李友邦先生到中國大陸參加抗戰,成立了臺灣義
勇隊,本以為他是最早的,沒想到林文察先生更早就對大
陸方面提供軍事援助,這也是在臺灣歷史上值得肯定的一
段。因此我說林家是「三代民族英雄 百年臺灣世家」,
此處所說的民族英雄不只有打仗,還包括政治面、經濟面
及文化面,這點是今天來此參觀的重要意義。
這個地方目前是臺北市警察局大同分局,但原來就是
蔣渭水先生坐牢的地方,下面有一個水牢,蔣渭水在此被
關了一百多天,因此特別將此地改為「臺灣新文化運動紀
念館」,希望將來大同分局搬走後,這個地方就變成一個
紀念館,好好把臺灣文物做一盛大展覽。政府在錦西街設
立蔣渭水紀念公園,就是把蔣先生重要的事蹟都陳列在那
個地方,如果再加上這裡,整個臺北市大同區就變成臺灣
史的重要區域。這個地區有很多正史上看不到但有趣的臺
灣歷史故事,經過歷史學家的發掘一一呈現,這些有趣的
小故事,都能讓我們感覺到當年先賢對臺灣的貢獻。
今天很高興再度回到臺北市來參觀此一展覽,也希望
展覽能讓後代子孫更瞭解我們祖先在這塊土地上成就了那
些令人感到驕傲的事蹟。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41
出席《古籍今註今譯》新版發表會致詞
中華民國98年11月12日
非常高興應邀參加由國家文化總會所舉辦的《古籍今
註今譯》新版發表會,今天是11月12日,適逢國父143歲誕
辰,也是中華文化復興節,這個時候把四十多年前非常暢
銷的一套書重新出版,極有意義。
當年這套書是為了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而出版,而
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是因為當時大陸正如火如荼進行文
化大革命,為了區隔,先總統蔣公發起這個運動,也因為
這個運動,才有機會將當時國內首屈一指的國學大師,聚
集起來編這一套書。這套書歷經時間的考驗,多年來一直
相當暢銷。
現在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現象,中國大陸經過前30年的
血腥打拚,到後面的30年,開始疏離馬列主義,逐漸向中
華文化回歸,而且回歸的速度與廣度讓人相當驚訝。告訴
各位一個小故事,前兩年有位朋友在北大擔任客座,有天
晚上他的同事請他到家裡吃飯,吃完飯就把客廳的桌子、
椅子排好,大家排排坐打開電視看《于丹講論語》,這在
我們聽來像天方夜譚。昨天晚上我還上網查,這本書賣了
馬
英
九
總
統
98年
言
論
選
集
342
三百多萬冊,翻譯成5種語言,這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難以想
像的,也可以見到時代的改變真是太大了。我們感覺到,兩
岸都開始重視中華文化,而經典的出版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古人從小就重視經典的教育,建立孩子們對於人生、
社會、天地的基本概念,而古文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它能
將博大精深的知識,淬鍊為言簡意賅的文字。同時將複雜
的人生經驗,轉化為一語道破的智慧;而這些修身、齊
家、治國、平天下的概念,即使經過千百年都一樣適用。
記得唸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跟著當時在石門水庫任
職的母親住在桃園龍潭。那個年代,臺灣沒有電視可看,
晚上沒事,母親常常「燈下課子」,教念古文。啟蒙的第
一課就是《左傳》的〈鄭伯克段於鄢〉,這麼多年來記得
最牢的一句話,就是鄭莊公對他從小被母親寵壞、長大後
又驕縱謀反的弟弟共叔段所做的評語:「多行不義必自
斃,子姑待之。」
我本人學國際法,聯想到1991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
過決議,要求各國全面禁止漁民在海洋使用「流刺網」
(driftnet)捕魚,以免因為網目太小,造成大小魚通吃而使
魚源枯竭。讀過《孟子》〈梁惠王篇〉的人,一定會覺得這
個國際規範似曾相識,因2,000年前孟子早就說過「數罟不入
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想不到竟與現代聯合國大會通過
五
、
 
文
化
藝
術
與
教
育
體
育
343
的決議不謀而合,孟子環境保育的觀念,實在非常先進。
又譬如說,3年前當時在總統府前廣場,大規模的紅
衫軍抗爭,群眾築起兩公尺高的海報標語,上面寫的就是
「禮義廉恥」四個大字,居然是兩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時代
齊國宰相管仲的名言,變成臺北街頭抗爭的標語。這代表
傳統的理念還活在我們心中,千萬不可小看古籍對我們的
影響。尤其是現在中國大陸積極在世界各地設立孔子學
院,雖然孔子學院主要教授華語,思想文化的東西不多,
但至少代表他們的重視。我們當然要表現更積極,今天可
以將這套古籍重新出版,尤其是這些書都是用正體字,讓
大家可以讀到原汁原味的古籍,對於文化的發展,社會觀
念的導正及個人做人處事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
我很肯定國家文化總會、國立編譯館及臺灣商務印書館
共同出版《古籍今註今譯》,希望受到社會重視,並對臺灣
許多地方興起的讀經風氣,產生鼓舞作用。

More Related Content

More from Jeremy Shih

The Clinton Record 1993-2001 - Peace,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The Clinton Record 1993-2001 - Peace, Progress and ProsperityThe Clinton Record 1993-2001 - Peace,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The Clinton Record 1993-2001 - Peace,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Jeremy Shih
 
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Things Americans May Not Know
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Things Americans May Not Know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Things Americans May Not Know
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Things Americans May Not Know
Jeremy Shih
 
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Policies of the Administration
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Policies of the Administration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Policies of the Administration
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Policies of the Administration
Jeremy Shih
 
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Accomplishments and Results
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Accomplishments and Results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Accomplishments and Results
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Accomplishments and Results
Jeremy Shih
 
Get Started with Dropbox
Get Started with DropboxGet Started with Dropbox
Get Started with Dropbox
Jeremy Shih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2016 Popular Vote Statistics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2016 Popular Vote Statistics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2016 Popular Vote Statistics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2016 Popular Vote Statistics
Jeremy Shih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Economic Progress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Economic Progress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Economic Progress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Economic Progress
Jeremy Shih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Climate and Energy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Climate and Energy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Climate and Energy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Climate and Energy
Jeremy Shih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American Leadership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American Leadership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American Leadership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American Leadership
Jeremy Shih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Health Care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Health Care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Health Care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Health Care
Jeremy Shih
 
馬英九總統97年言論選集 04
馬英九總統97年言論選集 04馬英九總統97年言論選集 04
馬英九總統97年言論選集 04
Jeremy Shih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5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5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5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5
Jeremy Shih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4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4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4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4
Jeremy Shih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3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3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3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3
Jeremy Shih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2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2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2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2
Jeremy Shih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1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1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1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1
Jeremy Shih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6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6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6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6
Jeremy Shih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5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5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5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5
Jeremy Shih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4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4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4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4
Jeremy Shih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3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3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3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3
Jeremy Shih
 

More from Jeremy Shih (20)

The Clinton Record 1993-2001 - Peace,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The Clinton Record 1993-2001 - Peace, Progress and ProsperityThe Clinton Record 1993-2001 - Peace,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The Clinton Record 1993-2001 - Peace,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Things Americans May Not Know
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Things Americans May Not Know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Things Americans May Not Know
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Things Americans May Not Know
 
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Policies of the Administration
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Policies of the Administration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Policies of the Administration
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Policies of the Administration
 
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Accomplishments and Results
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Accomplishments and Results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Accomplishments and Results
The Bush Record 2001-2009 - Accomplishments and Results
 
Get Started with Dropbox
Get Started with DropboxGet Started with Dropbox
Get Started with Dropbox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2016 Popular Vote Statistics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2016 Popular Vote Statistics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2016 Popular Vote Statistics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2016 Popular Vote Statistics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Economic Progress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Economic Progress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Economic Progress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Economic Progress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Climate and Energy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Climate and Energy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Climate and Energy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Climate and Energy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American Leadership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American Leadership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American Leadership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American Leadership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Health Care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Health Care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Health Care
The Obama Record 2009-2017 - Health Care
 
馬英九總統97年言論選集 04
馬英九總統97年言論選集 04馬英九總統97年言論選集 04
馬英九總統97年言論選集 04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5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5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5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5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4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4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4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4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3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3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3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3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2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2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2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2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1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1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1
馬英九總統103年言論選集 01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6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6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6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6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5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5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5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5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4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4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4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4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3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3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3
馬英九總統102年言論選集 03
 

馬英九總統98年言論選集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