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北宋倒流壶
 —— 雨过青云破处
    这般颜色做将来
一 简 介
        “倒流壶”是北宋耀州窑代
       表作之一,为酒、水具,同时也
       是一种可供把玩赏析的器具。
       “倒流壶”胎质坚细,呈釉色淡
       青,灰白色,微泛青灰色,润泽
       有光。壶身呈圆形,提梁有流,
       圈足,壶顶为双层柿蒂纹,象征
       壶盖,但壶盖不能打开,并与肩
       上的提梁连接,雕成一细长的长
       尾凤,凤凰伏卧在提梁顶端,凤
       头在提梁上方雄视前方,壶流为
       母狮型,造型生动逼真。腹饰缠
       枝牡丹,丰满华贵,颇具立体感。
       下饰莲纹。底部有五瓣梅花孔,
       注水时要将壶倒置,水从母狮口
       外流时方盛满,将壶放正后滴水
       不漏,故又名“倒灌壶”、“倒
       装壶”。
二 结构设计分析
 三视图
        倒流壶分提梁、壶盖、壶身、壶流、壶身、壶足五部
    分。
  该壶的提梁粗细适中,从
               壶盖顶到壶身的曲线流畅自
               然,在注满液体后便于提握 。
               凤头在提梁顶端向前延伸略
               上翘,在造型上凤凰有灵动
               欲飞之感,同时凤凰头部在
               壶身下倾倒酒水时为拇指提
               供着力点,既美观又实用,
               凤头下有两瓣向两边展开的
               叶状突起,在通过壶流倾倒
               壶中液体时,可提供大拇指
               按压以控制流速,还可控制
               壶身的稳定 。
  而在通过底部的梅花孔向壶内注入液体时,该瓣状突起则
可以起到更重要的稳定壶身的作用,以防止壶身倾斜。壶顶的
双层柿蒂纹,呈浅浮雕状,在倒置壶身向壶内注水时,可增加
  壶盖与手掌的摩擦力,起防滑作用和短时隔热功效。
如图所示
     壶身内部是倒流壶最关键的设计结构,主要有注入管
    和流出管,注入管是一根空心管,与壶底垂直,一端与壶底
    梅花孔相连,另一端与壶腔相通;流出管也是一空心管,一
    端直通壶流(狮子口),一端通向壶底。
 当向倒流壶注入液体时,壶底朝上,液体通过壶底梅花孔经
 注入管流入壶腔内,当狮子口中有液体流出,表明壶内液体
 的液面已经达到流出管上端,壶内已满。
     当向倒流壶注入液体时,壶底朝上,液体通过壶底梅
    花孔经注入管流入壶腔内,当狮子口中有液体流出,表明
    壶内液体的液面已经达到流出管上端,壶内已满。在此过
    程中,壶腔内的空气随液体的注入由流出管相通,管内液
    面与壶腔液面持平,注入管的上端则高出液面,注入管将
    壶腔外的空气与壶腔内的空气连通;




  当倒流壶通过壶流向外倒水时,壶腔内上部空气因水流走
形成负压,注入管则在此时充当进气孔的角色,户外的空气及
      时补入,使酒、水流出速度稳定。
三 工作原理分析
     本案例壶的造型别致,结构复杂,设计精巧,运用了
    “连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在壶内有一个连接梅花形孔的
    注入管,灌进的水通过注入管流进壶的内壁,壶放正后,只
    要水高不超过注入管的上口,水就不会从孔漏出。
四 形态设计分析

               本案例倒流壶的提梁在壶盖
             顶垂直向上延伸,在凤凰足部位
             置开始弯曲,逐渐向壶身贴近,
             提梁造型为一卧状的凤凰,凤首
             高翘,作展翅欲飞的姿势,弯曲
             的把柄尾部饰满了联珠纹,提梁
             的曲线流畅。形似柿蒂的壶盖为
             虚设,实际上与提梁(壶把)、
             壶身连成一体,整个壶盖比壶身
             的曲线略微凸起。
 壶身为圆形,造型饱满而富有张力,向一个倒置的团柿,腹
 部雕有三朵盛开的牡丹,其下有仰开的莲花瓣,华美秀丽,
 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     更使人称奇的是壶流(出水的壶嘴),其造型是一只
    侧身卧伏的母狮,四肢趴地,侧仰着头,狮口张开,极富动
    感,仿佛狮吼犹在耳畔,狮口便是壶嘴的出水口,构思十分
    奇巧。有趣的是这头母狮腹下还有一头幼狮,正在专注地伏
    地吸吮母乳。母子两狮的神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圈足在壶身下部,从壶身的结合部向外略张,近乎与
    壶身垂直,同时使壶身曲线至此转折,向外延展,使得壶身
    的剖立面线条,曲中有直,富有变化。
五 设计特点分析
     案例倒流壶制作极为精致,造型独特,结构巧妙,在构
    思上具有创造性,与同时期的其他酒水具相比,本案例倒流
    壶以奇异的构思,解决了灌注、储存、倾倒的全部功能,并
    可以在倾倒时单手操持,不必像一般的酒水壶,在倾倒酒水
    到一定角度时就得以另外一手把持壶盖,以防滑落。由于本
    案例倒流壶奇特的灌注方式,具备一定的玩赏趣味,而倒灌
    正流则是它的神来之笔和耐人寻味之处,倒流壶刻花工艺线
    条流畅,刀锋犀利洒脱,质朴率真,热情奔放,釉色经营滋
    润,淡雅柔和,美感十足,是宋代耀州窑不可多得的精品,
    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大师才思独运的个性。
六 文化寓意分析

     倒流壶的设计蕴涵着中国早期的辩证思维形式,倒流壶
    的主入口和壶流,存在着这样的对立统一关系:往壶内注水
    时,壶流为虚,注入孔为实;而将壶注满放正,则关系发生
    转变,壶流为实,注入孔为虚。
     本案例倒流壶的结构复杂,工艺精巧,又因存世仅此
    一把倒流壶,有关研究人员据此分析认为本案例倒流壶为贡
    品,或是专供王公贵族享用之器具,而不是普通的民用器具,
    中国的王公贵族自古就有把玩字画,赏用古玩的风尚,本案
    例的倒流壶的审美及把玩趣味占主导,实用功能在其次,也
    是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
七 社会美学背景分析
     古人对瓷器釉色美的追求,有人认为自所传五代后周
    柴世宗提出“雨过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开始,
    “雨过天青”这种釉色成为五代至宋元许多烧制青瓷的名
    窑所试制追求的最美丽的釉色,的确是不争的事实。耀仿
    越,官仿汝,龙泉仿官,加上北宋、金、元钧窑瓷器中类
    天青釉色的烧制,一条围绕天青色这个基本釉色的审美意
    识和欣赏追求,前后连续绵延达四个多世纪,至元末明初
    随着其他色釉瓷的创烧和青花瓷、釉上彩瓷的大量生产才
    退出主流色彩地位。这种现象除了工艺技术上的历史条件
    性原因外,恐怕和中唐以后社会长期动乱,人们便放弃追
    求盛唐时那种繁华艳丽的审美意识以及由此而决定的钟情
    于素净典雅的美学欣赏价值取向有关。入宋以后则在理学
    哲学和北宋晚期道教兴盛,以青为尚的精神影响下得以强
    化。
     对宋代耀州瓷的釉色之美,当时就赞誉有加,刻立于
    北宋神宗元丰七年德应侯碑文记载:“巧如范金,精比琢玉,
    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皆中规矩,然后纳诸窑,
    灼以火,烈焰中发,青烟外飞,锻炼雷日,赫然乃成。击其
    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
八 延展案例分析
一 公道杯




     公道杯,酒器。杯心直立一龙首,外底部有一漏孔。
    入注水,浅,则滴水不漏;满,则水流殆尽。故称“公道
    杯”。
 本案例公道杯分杯体、杯座两部分。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
 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漏。该杯运用
 了虹吸原理,当杯内的液面到达龙头状的虹吸管的进水口时,
 则虹吸管开始将杯内的水全部吸走,泄于空腔的杯座之中。
2 凤鸟双连漆杯




     凤鸟双连漆杯,为木胎漆器。此杯造型独特,为凤鸟负
    双杯之状,前端为头颈,后端为尾翼,中间并列为两个圆筒
    形状的杯子,杯之间有孔相通。凤鸟昂首展翅,似要振翅高
    飞。凤嘴衔有一珠,珠为黑漆底,绘有黄、红色相套的圆环
    纹,胸腹下的二爪正好充当器足。

More Related Content

Viewers also liked

网站重构&Web标准设计第二版
网站重构&Web标准设计第二版网站重构&Web标准设计第二版
网站重构&Web标准设计第二版志勇 孙
 
[DCTPE2010] Drupal 與網路的未來趨勢
[DCTPE2010] Drupal 與網路的未來趨勢[DCTPE2010] Drupal 與網路的未來趨勢
[DCTPE2010] Drupal 與網路的未來趨勢
Drupal Taiwan
 
有道系统监控与日志分析
有道系统监控与日志分析有道系统监控与日志分析
有道系统监控与日志分析George Ang
 
Zipkin - Runtime open house
Zipkin - Runtime open houseZipkin - Runtime open house
Zipkin - Runtime open house
Johan Oskarsson
 
I use drupal / 我是 OO 師,我用 Drupal
I use drupal / 我是 OO 師,我用 DrupalI use drupal / 我是 OO 師,我用 Drupal
I use drupal / 我是 OO 師,我用 Drupal
Chris Wu
 
工业设计史 案例分析作业 《弓》
工业设计史 案例分析作业 《弓》工业设计史 案例分析作业 《弓》
工业设计史 案例分析作业 《弓》
shot78
 
Josiah wedgood陶瓷工业
Josiah wedgood陶瓷工业Josiah wedgood陶瓷工业
Josiah wedgood陶瓷工业
shot78
 
苏州秧马
苏州秧马苏州秧马
苏州秧马
shot78
 
魏德伍德与陶瓷工业
魏德伍德与陶瓷工业魏德伍德与陶瓷工业
魏德伍德与陶瓷工业
shot78
 
铎 案例分析
铎 案例分析铎 案例分析
铎 案例分析
shot78
 
工业设计史 马扎 案例分析
工业设计史 马扎 案例分析工业设计史 马扎 案例分析
工业设计史 马扎 案例分析
shot78
 
工业设计史 明代交椅设计研究
工业设计史 明代交椅设计研究工业设计史 明代交椅设计研究
工业设计史 明代交椅设计研究
shot78
 
苏州秧马
苏州秧马苏州秧马
苏州秧马
shot78
 
切普代尔与18世纪的家具业
切普代尔与18世纪的家具业切普代尔与18世纪的家具业
切普代尔与18世纪的家具业
shot78
 
What is Twitter and how can you use it?
What is Twitter and how can you use it?What is Twitter and how can you use it?
What is Twitter and how can you use it?
Freestyle Interactive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shot78
 
保尔顿及其小五金
保尔顿及其小五金保尔顿及其小五金
保尔顿及其小五金
shot78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shot78
 
屏风设计史分析
屏风设计史分析屏风设计史分析
屏风设计史分析
shot78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Lectures, with Freestyle Interactive: Social Media ...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Lectures, with Freestyle Interactive: Social Media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Lectures, with Freestyle Interactive: Social Media ...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Lectures, with Freestyle Interactive: Social Media ...
Freestyle Interactive
 

Viewers also liked (20)

网站重构&Web标准设计第二版
网站重构&Web标准设计第二版网站重构&Web标准设计第二版
网站重构&Web标准设计第二版
 
[DCTPE2010] Drupal 與網路的未來趨勢
[DCTPE2010] Drupal 與網路的未來趨勢[DCTPE2010] Drupal 與網路的未來趨勢
[DCTPE2010] Drupal 與網路的未來趨勢
 
有道系统监控与日志分析
有道系统监控与日志分析有道系统监控与日志分析
有道系统监控与日志分析
 
Zipkin - Runtime open house
Zipkin - Runtime open houseZipkin - Runtime open house
Zipkin - Runtime open house
 
I use drupal / 我是 OO 師,我用 Drupal
I use drupal / 我是 OO 師,我用 DrupalI use drupal / 我是 OO 師,我用 Drupal
I use drupal / 我是 OO 師,我用 Drupal
 
工业设计史 案例分析作业 《弓》
工业设计史 案例分析作业 《弓》工业设计史 案例分析作业 《弓》
工业设计史 案例分析作业 《弓》
 
Josiah wedgood陶瓷工业
Josiah wedgood陶瓷工业Josiah wedgood陶瓷工业
Josiah wedgood陶瓷工业
 
苏州秧马
苏州秧马苏州秧马
苏州秧马
 
魏德伍德与陶瓷工业
魏德伍德与陶瓷工业魏德伍德与陶瓷工业
魏德伍德与陶瓷工业
 
铎 案例分析
铎 案例分析铎 案例分析
铎 案例分析
 
工业设计史 马扎 案例分析
工业设计史 马扎 案例分析工业设计史 马扎 案例分析
工业设计史 马扎 案例分析
 
工业设计史 明代交椅设计研究
工业设计史 明代交椅设计研究工业设计史 明代交椅设计研究
工业设计史 明代交椅设计研究
 
苏州秧马
苏州秧马苏州秧马
苏州秧马
 
切普代尔与18世纪的家具业
切普代尔与18世纪的家具业切普代尔与18世纪的家具业
切普代尔与18世纪的家具业
 
What is Twitter and how can you use it?
What is Twitter and how can you use it?What is Twitter and how can you use it?
What is Twitter and how can you use it?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保尔顿及其小五金
保尔顿及其小五金保尔顿及其小五金
保尔顿及其小五金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屏风设计史分析
屏风设计史分析屏风设计史分析
屏风设计史分析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Lectures, with Freestyle Interactive: Social Media ...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Lectures, with Freestyle Interactive: Social Media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Lectures, with Freestyle Interactive: Social Media ...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Lectures, with Freestyle Interactive: Social Media ...
 

61517 倒 流 壶 设 计 分 析

  • 2. 一 简 介  “倒流壶”是北宋耀州窑代 表作之一,为酒、水具,同时也 是一种可供把玩赏析的器具。 “倒流壶”胎质坚细,呈釉色淡 青,灰白色,微泛青灰色,润泽 有光。壶身呈圆形,提梁有流, 圈足,壶顶为双层柿蒂纹,象征 壶盖,但壶盖不能打开,并与肩 上的提梁连接,雕成一细长的长 尾凤,凤凰伏卧在提梁顶端,凤 头在提梁上方雄视前方,壶流为 母狮型,造型生动逼真。腹饰缠 枝牡丹,丰满华贵,颇具立体感。 下饰莲纹。底部有五瓣梅花孔, 注水时要将壶倒置,水从母狮口 外流时方盛满,将壶放正后滴水 不漏,故又名“倒灌壶”、“倒 装壶”。
  • 4. 倒流壶分提梁、壶盖、壶身、壶流、壶身、壶足五部 分。
  • 5.  该壶的提梁粗细适中,从 壶盖顶到壶身的曲线流畅自 然,在注满液体后便于提握 。 凤头在提梁顶端向前延伸略 上翘,在造型上凤凰有灵动 欲飞之感,同时凤凰头部在 壶身下倾倒酒水时为拇指提 供着力点,既美观又实用, 凤头下有两瓣向两边展开的 叶状突起,在通过壶流倾倒 壶中液体时,可提供大拇指 按压以控制流速,还可控制 壶身的稳定 。 而在通过底部的梅花孔向壶内注入液体时,该瓣状突起则 可以起到更重要的稳定壶身的作用,以防止壶身倾斜。壶顶的 双层柿蒂纹,呈浅浮雕状,在倒置壶身向壶内注水时,可增加 壶盖与手掌的摩擦力,起防滑作用和短时隔热功效。
  • 7. 壶身内部是倒流壶最关键的设计结构,主要有注入管 和流出管,注入管是一根空心管,与壶底垂直,一端与壶底 梅花孔相连,另一端与壶腔相通;流出管也是一空心管,一 端直通壶流(狮子口),一端通向壶底。
  • 9. 当向倒流壶注入液体时,壶底朝上,液体通过壶底梅 花孔经注入管流入壶腔内,当狮子口中有液体流出,表明 壶内液体的液面已经达到流出管上端,壶内已满。在此过 程中,壶腔内的空气随液体的注入由流出管相通,管内液 面与壶腔液面持平,注入管的上端则高出液面,注入管将 壶腔外的空气与壶腔内的空气连通; 当倒流壶通过壶流向外倒水时,壶腔内上部空气因水流走 形成负压,注入管则在此时充当进气孔的角色,户外的空气及 时补入,使酒、水流出速度稳定。
  • 10. 三 工作原理分析  本案例壶的造型别致,结构复杂,设计精巧,运用了 “连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在壶内有一个连接梅花形孔的 注入管,灌进的水通过注入管流进壶的内壁,壶放正后,只 要水高不超过注入管的上口,水就不会从孔漏出。
  • 11. 四 形态设计分析 本案例倒流壶的提梁在壶盖 顶垂直向上延伸,在凤凰足部位 置开始弯曲,逐渐向壶身贴近, 提梁造型为一卧状的凤凰,凤首 高翘,作展翅欲飞的姿势,弯曲 的把柄尾部饰满了联珠纹,提梁 的曲线流畅。形似柿蒂的壶盖为 虚设,实际上与提梁(壶把)、 壶身连成一体,整个壶盖比壶身 的曲线略微凸起。  壶身为圆形,造型饱满而富有张力,向一个倒置的团柿,腹 部雕有三朵盛开的牡丹,其下有仰开的莲花瓣,华美秀丽, 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 12. 更使人称奇的是壶流(出水的壶嘴),其造型是一只 侧身卧伏的母狮,四肢趴地,侧仰着头,狮口张开,极富动 感,仿佛狮吼犹在耳畔,狮口便是壶嘴的出水口,构思十分 奇巧。有趣的是这头母狮腹下还有一头幼狮,正在专注地伏 地吸吮母乳。母子两狮的神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13. 圈足在壶身下部,从壶身的结合部向外略张,近乎与 壶身垂直,同时使壶身曲线至此转折,向外延展,使得壶身 的剖立面线条,曲中有直,富有变化。
  • 14. 五 设计特点分析  案例倒流壶制作极为精致,造型独特,结构巧妙,在构 思上具有创造性,与同时期的其他酒水具相比,本案例倒流 壶以奇异的构思,解决了灌注、储存、倾倒的全部功能,并 可以在倾倒时单手操持,不必像一般的酒水壶,在倾倒酒水 到一定角度时就得以另外一手把持壶盖,以防滑落。由于本 案例倒流壶奇特的灌注方式,具备一定的玩赏趣味,而倒灌 正流则是它的神来之笔和耐人寻味之处,倒流壶刻花工艺线 条流畅,刀锋犀利洒脱,质朴率真,热情奔放,釉色经营滋 润,淡雅柔和,美感十足,是宋代耀州窑不可多得的精品, 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大师才思独运的个性。
  • 15. 六 文化寓意分析  倒流壶的设计蕴涵着中国早期的辩证思维形式,倒流壶 的主入口和壶流,存在着这样的对立统一关系:往壶内注水 时,壶流为虚,注入孔为实;而将壶注满放正,则关系发生 转变,壶流为实,注入孔为虚。
  • 16. 本案例倒流壶的结构复杂,工艺精巧,又因存世仅此 一把倒流壶,有关研究人员据此分析认为本案例倒流壶为贡 品,或是专供王公贵族享用之器具,而不是普通的民用器具, 中国的王公贵族自古就有把玩字画,赏用古玩的风尚,本案 例的倒流壶的审美及把玩趣味占主导,实用功能在其次,也 是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
  • 17. 七 社会美学背景分析  古人对瓷器釉色美的追求,有人认为自所传五代后周 柴世宗提出“雨过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开始, “雨过天青”这种釉色成为五代至宋元许多烧制青瓷的名 窑所试制追求的最美丽的釉色,的确是不争的事实。耀仿 越,官仿汝,龙泉仿官,加上北宋、金、元钧窑瓷器中类 天青釉色的烧制,一条围绕天青色这个基本釉色的审美意 识和欣赏追求,前后连续绵延达四个多世纪,至元末明初 随着其他色釉瓷的创烧和青花瓷、釉上彩瓷的大量生产才 退出主流色彩地位。这种现象除了工艺技术上的历史条件 性原因外,恐怕和中唐以后社会长期动乱,人们便放弃追 求盛唐时那种繁华艳丽的审美意识以及由此而决定的钟情 于素净典雅的美学欣赏价值取向有关。入宋以后则在理学 哲学和北宋晚期道教兴盛,以青为尚的精神影响下得以强 化。
  • 18.
  • 19. 对宋代耀州瓷的釉色之美,当时就赞誉有加,刻立于 北宋神宗元丰七年德应侯碑文记载:“巧如范金,精比琢玉, 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皆中规矩,然后纳诸窑, 灼以火,烈焰中发,青烟外飞,锻炼雷日,赫然乃成。击其 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
  • 20.
  • 21. 八 延展案例分析 一 公道杯  公道杯,酒器。杯心直立一龙首,外底部有一漏孔。 入注水,浅,则滴水不漏;满,则水流殆尽。故称“公道 杯”。
  • 22.  本案例公道杯分杯体、杯座两部分。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 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漏。该杯运用 了虹吸原理,当杯内的液面到达龙头状的虹吸管的进水口时, 则虹吸管开始将杯内的水全部吸走,泄于空腔的杯座之中。
  • 23. 2 凤鸟双连漆杯  凤鸟双连漆杯,为木胎漆器。此杯造型独特,为凤鸟负 双杯之状,前端为头颈,后端为尾翼,中间并列为两个圆筒 形状的杯子,杯之间有孔相通。凤鸟昂首展翅,似要振翅高 飞。凤嘴衔有一珠,珠为黑漆底,绘有黄、红色相套的圆环 纹,胸腹下的二爪正好充当器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