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魏德伍德与陶瓷工业
• 英国的陶瓷之父“魏德伍德”又称“韦奇伍德”
• 1英国韦奇伍德陶瓷公司的创业史
•   公元1760年以后,世界工业化的步伐加快,随
  即席卷全球。我们在讲企业管理发展史时,不能不
  先介绍一下乔赛亚·  韦奇伍德这位首开工业化大批
  量制陶工业先河的关键人物。
•  韦奇伍德在陶瓷生产上的巨大成功,不仅得益于
  他对陶瓷生产技术上的改进与使用机器生产,更得
  益于他采用了一系列机智灵活的销售手段,来吸引
  越来越多的入去购买他的产品。这使韦奇伍德的产
  品最终成了世界公认最早的名牌之一。几乎成了无
  价之宝,历经230年而不衰。
•   1774年6月,伦敦的社会精英们以3000英镑订购
    的餐具,各以手工绘不列颠的著名风景,可以想见
    场面之宏大.瓷器占满“楼上三间、楼下两间”,“摆
    放餐具,件件为正餐所需。”
•


    瓷器的里边是淡奶油色,边沿围以紫色叶饰,中央
    各有一处国王辖下的名胜古迹。图案或依浮雕,或
    为素描,用工笔绘制各地庄园与精巧花园,成为波
    特兰宫的男男女女争相为俄国女皇贡献的礼品。还
    有少数瓷器绘上水、船坞、纸厂、煤矿,与之形成
    鲜明对照。这些新式瓷器.体现了高超的制造工艺,
    代表了创新、勤奋、繁荣,与传统工艺交相辉映,
    既是国家经济进化的象征,又是经济进步的产物,
    成为新兴英格兰的一景,引起伦敦精英们的欢呼。
• 用第一次产业革命中的新的制造工艺和组织形式,生
  产出餐具毛坯,而每件瓷器上的独特装饰,又由长期
  实践的能工巧匠,花费整整15个月才完成的,所以体
  现了新老工艺的融合。
• 韦奇伍德的父亲托马斯从事陶瓷业多年,属于中等人
  家,在本村教堂附近有一陶窑。奇伍德年轻时,先做
  了几年陶瓷学徒,他聪明好奇,以其特有的审美观念
  和商业想像能力,了解本行业的方方面面。他先后涉
  猎科学实验、政治、文学、哲学甚至植物学,想从科
  技进步与经济扩张中寻找机会。
• 韦奇伍德的献身和创新精神最终赢得丰厚的回报,成
  为欧洲最成功、最受尊敬的人物,在改变人们对陶瓷
  的态度上起着主导作用。他不断扩展市场,进行一连
  串的机构和生产革新。英国政治家威廉· 格拉德斯1963
  年在回顾早年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时,说道,“韦奇伍
  德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最伟大的人物……
  他所从事的主要工作就是把艺术与工业融合为一。”
• 在1766年,他在与本特利结成合伙关系的前夕,写信
  给本特利:“如果(你)能真的爱上”新的陶瓷事业,
  “或者做它的情人,我对合作的成功就几乎没有怀
  疑。”“我们必定前景光明,把工人扩大到我们希望
  的规模,创造才能是不缺的,我坚信我们的利润想要
  多少就有多少。”
•  一18世纪的工业设计与瓷器发
  展。
• 1730年,乔赛亚·
           韦奇伍德出
  生于伯斯勒姆村镇,制陶业是
  本村的主要行业。伯斯勒姆是
  当时英国斯塔福德的重镇,英
  格兰的制陶中心。陶器由陶泥
  制成;瓷器由研细的陶泥、易
  熔石料、助熔剂混合后烧制而
  成。伯斯勒姆当时制各种锅、
  壶、杯,简单耐用,称为糙器。
  当时的制陶工具仍相当简单。
  制陶是靠陶师的技能与体力,
  而机器与资本很少。制陶业当
  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英国工
  业。
韦奇伍德的生活
• 二、
•   乔赛亚·韦奇伍德是家中的第13个孩子。母亲玛丽善
  良慈祥,善理家务,受过不错的教育。父亲托马斯·  韦
  奇伍德出身陶工世家。当时韦奇伍德家庭在当地属于
  中等殷实人家。韦奇伍德算术成绩优异。9岁时父亲去
  世,家境转变,韦奇伍德不得不辍学到作坊干童工。
• 1742年,12岁的韦奇伍德患上天花,这不仅使他脸上
  留下麻点,而且使他右腿残疾,走路困难。
• 14岁时,韦奇伍德正式拜长兄为师,接受”制陶技艺、
  秘诀及职业”训练。韦奇伍德勤奋好学,他除了学习
  日常陶工外.还对氧化物、龟甲件做潜心钻研。1752
  年,韦奇伍德离开兄长,去邻近斯托克村的一家陶器
  作坊工作。两年后,又进入托马斯·怀尔登的陶工作坊。
  制作石器、龟甲件、奶油器等多种产品.当时已经是了
  不起的大作坊了。这使他开始认识到,如此之快感到
  要想获得在制陶事业上的成功
• 三、他带着英国陶瓷业飞速发展
• 1759年,28岁、雄心勃勃的他离开尔登的作坊,自立
  门户想一试身手的韦奇伍德离开了怀烧窑、棚屋和车
  间,,第一次成了制陶业主。
• 新陶场开业深受用户欢迎。富人建设住宅。常需大量
  陶件装饰,有时王室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过去只有富
  人才能消费的物品,韦奇伍德对市场和经济发展看得
  很透。诱人、实体耐用.他努力改进奶油器物,使之
  外观色彩已与瓷器和德尔福特彩陶媲美,廉价的奶油
  器物。吸引广大顾客,使那些买不起昂贵瓷器和彩陶
  的人,将奶油器捧回家去。1762年,韦奇伍德以研究
  细的燧石与矿脉陶泥作胎,质量上取得了很大进步。
  同时,加以装饰。
• 新工艺
• 转印,涂以铅性色釉,奶油件
  转印后,他还将奶油件送往利
  物浦,到那里用新工艺它能将
  复杂的人物或风景印到器物上
  光滑如再经焙烧搪瓷,其外部
  光泽就可与瓷器媲美。
•   1762年初的一天,31岁的韦奇伍德经人介绍认识了
    托马斯,本特利。这次相会,拉开了两人终生友谊的
    序幕,也缔结了18世纪影响世界陶瓷工业的一对商业
    伙伴关系。
• 四、他与瓷器走向辉煌
•   在托马斯、萨拉等人的协助下1769年时,其售出
  的餐具和日用陶件,花瓶、宝石盒,奶油器等装饰件
  市场看好。
  1766年,韦奇伍德在伯斯勒姆附近—默西运河岸边
  购买了350英亩土地在此建设新工厂与宅地,并把此
  地命名为伊特鲁里亚,意为美丽陶器的圣地。同时他
  招聘表弟托马斯,韦奇伍德全面监管陶瓷生产,自己
  则抽出身来专事产品技术开发工作。
•   1765年时,韦奇伍德就在伦敦开设了陶
    器店。以最干净、最漂亮、最文雅的方
    式,提供展示。同时还要有款式多样的
    系列花瓶和装饰壁纸。产生的效果是意
    想不到的,把商业与艺术、娱乐融为一
    体的。实用性和常变化吸引人们不断关
    注。 瓷器制造工艺,如瓦特铸造厂生产
    的蒸汽机与伯明翰厂生产的动力机床,
    走在了当时英国的最前列。
•   五、他与瓷器走向世界
•    18世纪末期,国际贸易对英国经济越来越重要,在
    此形势下,英国陶瓷也行销全球。韦奇伍德也十分热
    心把自己的奶油陶瓷推向世界。在1769年,韦奇伍德
    写道:“应竭尽全力把我们的产品摆到外国市场上
    去”。
• 770年,陶器上还很少带有产品标记.只有少数陶瓷
  厂家如切尔西瓷厂用符号或产地作为标记。1760年年
  末,韦奇伍德率先将自己的名字印在陶坯上。这样他
  的产品就不易被假冒,而且每件产品都带上韦奇伍德
  的广告。1772年,韦奇伍德生产的产品,不管是日用
  陶或装饰陶,无不带有他的名字,韦奇伍德明白,当
  时的英国人比起他们的先辈,有更多的人将更多的钱
  花费在非必需或是奢侈品上。
• 他也看出,这些花费大多用在社会攀比上,18世纪的
  英国人,像当今世界的消费者一样,都愿把钱花在梦
  寐以求的事上,他们花钱像富人那样,至少也得像高
  出自己一等的人那样。1767年,英国政治经济学家纳
  撒尼尔·
     福斯特悲叹道:“每一个阶层都力图把自己提
  高到上一阶层,这种热望永无止息”,使“追求时髦
  和奢侈”“像传染病似的”四处蔓延。
• 乔赛亚· 韦奇伍德在1760年研究自己与陶瓷的未来。
  1763年,他将最精美的一套早餐奶油陶器,送给夏洛
  特皇后,两年之后,又为她制造了一套茶具,结果,
  他被命名为“皇家制陶家”。他的奶油件很快赢得皇
  后用陶名声,这是年轻的(他当时35岁)企业家从未
  企盼过的事。他不惜倾注大量时间和资金,生产高质
  址的特异器件。韦奇伍德全力争取的这类订货,其他
  陶瓷业主则竭力避免。
• 韦奇伍德的某些器件以名门成员命名。1779年,他把
  一套花卉茶具叫做德文郡女公爵壶。 产品要赢得中
  产阶级用户的喜爱,主要靠质址与款式,而不是低价
  格。
• 他在各地办展室,展示欧洲皇室订购的器物。例如,
  1774年,伦敦展出叶卡捷琳娜大帝订购的952头套餐
  具便是突出的事例。
• 乔赛亚·  韦奇伍德的成功,除了得益于其高超的制陶
  工艺、大批量生产、花色品种多样化之外,更仰仗其
  独出心裁的营销活动和品牌战略,从而使18世纪瓷器
  得到更好的发展。

•    韦奇伍德的成功,也与他同本特利的合作密术可分。
    二人相辅相成,共同创造了陶瓷业的奇迹。
• 英国作为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在
  18世纪下半叶,就率先开始了自己的第
  一次工业革命(也称为产业革命),自
  此掀开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   18世纪的陶瓷工业与家具行业有很大
  的不同,其组织化程度要先进的多。这
  一方面影响了陶瓷工业的商业结构,另
  一方面也影响了它的生产,使陶瓷工业
  在18世纪下半叶迅速扩展。
•   生产的发展是由于需要的增加,即当
  时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饮茶或咖啡,
• 另一个社会原因也促进了陶瓷生产,就是
  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喜欢热菜
• 英雄总是在社会最需要他的时候出现,
魏德伍德对这种社会现象首先做出了反映
  他于1769年创办了他的新工厂,他在将
  以家庭手工业为基础,产品十分粗糙的
  陶业转变成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巨大转
  变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正如他的墓
  碑上写的:“他将一个粗陋而不起眼的
  产业转变成了优美的艺术和国家商业的
  重要部分。”
• 他的成功首先应取决于他的商业眼光。
  他有意识地将生产分为两个部分以适应
  不同市场的需要。一部分是为上流阶层
  生产的极富艺术性的装饰产品,另一部
  分是大量生产的实用品。前者在艺术上
  的巨大成功,使魏德伍德作为当时陶瓷
  生产领域的杰出人物而获得国际荣誉。
• 但是,如果没有大批量产品生产所提供
  的人力、技术和财力基础,生产更多的
  装饰产品则是不可能的,这说明实用产
  品本身也是值得关注的。
• 对于魏德伍德来说,设计是一种自觉的
  手段,通过设计所具有的“趣味价值”
  使不同的产品能适应不同的市场口味。
• 魏德伍德不仅是一位有远见的企业家,
  也是一位实验科学家。他在陶瓷工艺上
  进行了多种技术革新, 18世纪中叶,英
  国陶瓷工艺上有两大革新:一是通过洗
  的方法及改善陶泥混合比使陶更洁白,
  使之接近于瓷器;二是在模具中重复浇注
  泥浆的成形方法。
•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他在工厂中使用了
  机械化的设备,并实行了劳动分工。这
  些革新对设计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重
  复浇模的准确性,使产品的形态不再由
  操作工人负责,生产的质量完全取决于
  原型的设计,因此熟练的模型师和设计
  师很受重视。
• 魏德伍德的产品是与新古典相联系的。
  新古典不只是影响设计风格,它也寓意
  着一次意味深长的理性变化,是与正在
  兴起的理性主义思潮齐头并进的,即设
  计依赖于一系列的原理、规则和方法。
  这样,设计就不再是某种捉摸不定的东
  西了。
• 魏德伍德最大的成就之一是于1763年开
  始生产的一种乳白色日用陶器,后来被
  赐予“女王”牌陶器的称号。这种陶器
  是革命性的,开辟了现代陶瓷生产的新
  纪元,迄今仍是魏德伍德陶瓷公司的重
  要产品(图3-26)。“女王”牌陶器把
  高质量与低廉的价格结合起来,并由于
  容易翻模成形,使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成为可能 。
• 在回顾自己早期的工作时,魏德伍德曾
  写道:“关于形式的优美在当时是一个
  极少受关注的课题。”他后来常常描述
  自己的理想是“优美而简洁”。但是,
  他早期的实用陶器(大约始于1760年)
  却很少达到这一理想。魏德伍德在1774
  年的产品目录中所列的设计显露出了适
  度的洛可可式风格的影响,毫无疑问,
  这应归咎于许多产品或多或少地直接模
  仿当时的银器,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可能
  是直接从金属制品上脱模的 。
• 设计史上无数次重演的以廉价的材料模
  仿昂贵材料形式的陈年老剧,在这里又
  得到了再现。在18世纪的工业设计中,
  装饰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魏德伍德
  这样的先驱性人物也难于免俗。
• 到19世纪初叶,“女王”牌陶器的形式
  大部分变得非常朴素,反映了材料自身
  及其生产工艺的特点,达到了魏德伍德
  “优美而简洁”的理想。“女王”牌陶
  器的优点之一是它能用在不同的地方,
  既能置于优雅的茶几之上,也可用于厨
  房。
•演示完毕~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 Content

More from shot78

工业设计史 明代交椅设计研究
工业设计史 明代交椅设计研究工业设计史 明代交椅设计研究
工业设计史 明代交椅设计研究
shot78
 
工业设计史 案例分析作业 《弓》
工业设计史 案例分析作业 《弓》工业设计史 案例分析作业 《弓》
工业设计史 案例分析作业 《弓》
shot78
 
工业设计史 马扎 案例分析
工业设计史 马扎 案例分析工业设计史 马扎 案例分析
工业设计史 马扎 案例分析
shot78
 
铎 案例分析
铎 案例分析铎 案例分析
铎 案例分析
shot78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shot78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shot78
 
唐三彩
唐三彩唐三彩
唐三彩
shot78
 
屏风设计史分析
屏风设计史分析屏风设计史分析
屏风设计史分析
shot78
 
61517 倒 流 壶 设 计 分 析
61517 倒 流 壶 设 计 分 析61517 倒 流 壶 设 计 分 析
61517 倒 流 壶 设 计 分 析
shot78
 

More from shot78 (9)

工业设计史 明代交椅设计研究
工业设计史 明代交椅设计研究工业设计史 明代交椅设计研究
工业设计史 明代交椅设计研究
 
工业设计史 案例分析作业 《弓》
工业设计史 案例分析作业 《弓》工业设计史 案例分析作业 《弓》
工业设计史 案例分析作业 《弓》
 
工业设计史 马扎 案例分析
工业设计史 马扎 案例分析工业设计史 马扎 案例分析
工业设计史 马扎 案例分析
 
铎 案例分析
铎 案例分析铎 案例分析
铎 案例分析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江南榨汁凳 演示文稿
 
唐三彩
唐三彩唐三彩
唐三彩
 
屏风设计史分析
屏风设计史分析屏风设计史分析
屏风设计史分析
 
61517 倒 流 壶 设 计 分 析
61517 倒 流 壶 设 计 分 析61517 倒 流 壶 设 计 分 析
61517 倒 流 壶 设 计 分 析
 

魏德伍德与陶瓷工业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英国的陶瓷之父“魏德伍德”又称“韦奇伍德” • 1英国韦奇伍德陶瓷公司的创业史 • 公元1760年以后,世界工业化的步伐加快,随 即席卷全球。我们在讲企业管理发展史时,不能不 先介绍一下乔赛亚· 韦奇伍德这位首开工业化大批 量制陶工业先河的关键人物。 • 韦奇伍德在陶瓷生产上的巨大成功,不仅得益于 他对陶瓷生产技术上的改进与使用机器生产,更得 益于他采用了一系列机智灵活的销售手段,来吸引 越来越多的入去购买他的产品。这使韦奇伍德的产 品最终成了世界公认最早的名牌之一。几乎成了无 价之宝,历经230年而不衰。
  • 25. 1774年6月,伦敦的社会精英们以3000英镑订购 的餐具,各以手工绘不列颠的著名风景,可以想见 场面之宏大.瓷器占满“楼上三间、楼下两间”,“摆 放餐具,件件为正餐所需。” • 瓷器的里边是淡奶油色,边沿围以紫色叶饰,中央 各有一处国王辖下的名胜古迹。图案或依浮雕,或 为素描,用工笔绘制各地庄园与精巧花园,成为波 特兰宫的男男女女争相为俄国女皇贡献的礼品。还 有少数瓷器绘上水、船坞、纸厂、煤矿,与之形成 鲜明对照。这些新式瓷器.体现了高超的制造工艺, 代表了创新、勤奋、繁荣,与传统工艺交相辉映, 既是国家经济进化的象征,又是经济进步的产物, 成为新兴英格兰的一景,引起伦敦精英们的欢呼。
  • 26. • 用第一次产业革命中的新的制造工艺和组织形式,生 产出餐具毛坯,而每件瓷器上的独特装饰,又由长期 实践的能工巧匠,花费整整15个月才完成的,所以体 现了新老工艺的融合。 • 韦奇伍德的父亲托马斯从事陶瓷业多年,属于中等人 家,在本村教堂附近有一陶窑。奇伍德年轻时,先做 了几年陶瓷学徒,他聪明好奇,以其特有的审美观念 和商业想像能力,了解本行业的方方面面。他先后涉 猎科学实验、政治、文学、哲学甚至植物学,想从科 技进步与经济扩张中寻找机会。
  • 27. • 韦奇伍德的献身和创新精神最终赢得丰厚的回报,成 为欧洲最成功、最受尊敬的人物,在改变人们对陶瓷 的态度上起着主导作用。他不断扩展市场,进行一连 串的机构和生产革新。英国政治家威廉· 格拉德斯1963 年在回顾早年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时,说道,“韦奇伍 德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最伟大的人物…… 他所从事的主要工作就是把艺术与工业融合为一。” • 在1766年,他在与本特利结成合伙关系的前夕,写信 给本特利:“如果(你)能真的爱上”新的陶瓷事业, “或者做它的情人,我对合作的成功就几乎没有怀 疑。”“我们必定前景光明,把工人扩大到我们希望 的规模,创造才能是不缺的,我坚信我们的利润想要 多少就有多少。”
  • 28. • 一18世纪的工业设计与瓷器发 展。 • 1730年,乔赛亚· 韦奇伍德出 生于伯斯勒姆村镇,制陶业是 本村的主要行业。伯斯勒姆是 当时英国斯塔福德的重镇,英 格兰的制陶中心。陶器由陶泥 制成;瓷器由研细的陶泥、易 熔石料、助熔剂混合后烧制而 成。伯斯勒姆当时制各种锅、 壶、杯,简单耐用,称为糙器。 当时的制陶工具仍相当简单。 制陶是靠陶师的技能与体力, 而机器与资本很少。制陶业当 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英国工 业。
  • 29.
  • 30. 韦奇伍德的生活 • 二、 • 乔赛亚·韦奇伍德是家中的第13个孩子。母亲玛丽善 良慈祥,善理家务,受过不错的教育。父亲托马斯· 韦 奇伍德出身陶工世家。当时韦奇伍德家庭在当地属于 中等殷实人家。韦奇伍德算术成绩优异。9岁时父亲去 世,家境转变,韦奇伍德不得不辍学到作坊干童工。 • 1742年,12岁的韦奇伍德患上天花,这不仅使他脸上 留下麻点,而且使他右腿残疾,走路困难。
  • 31. • 14岁时,韦奇伍德正式拜长兄为师,接受”制陶技艺、 秘诀及职业”训练。韦奇伍德勤奋好学,他除了学习 日常陶工外.还对氧化物、龟甲件做潜心钻研。1752 年,韦奇伍德离开兄长,去邻近斯托克村的一家陶器 作坊工作。两年后,又进入托马斯·怀尔登的陶工作坊。 制作石器、龟甲件、奶油器等多种产品.当时已经是了 不起的大作坊了。这使他开始认识到,如此之快感到 要想获得在制陶事业上的成功
  • 32. • 三、他带着英国陶瓷业飞速发展 • 1759年,28岁、雄心勃勃的他离开尔登的作坊,自立 门户想一试身手的韦奇伍德离开了怀烧窑、棚屋和车 间,,第一次成了制陶业主。 • 新陶场开业深受用户欢迎。富人建设住宅。常需大量 陶件装饰,有时王室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过去只有富 人才能消费的物品,韦奇伍德对市场和经济发展看得 很透。诱人、实体耐用.他努力改进奶油器物,使之 外观色彩已与瓷器和德尔福特彩陶媲美,廉价的奶油 器物。吸引广大顾客,使那些买不起昂贵瓷器和彩陶 的人,将奶油器捧回家去。1762年,韦奇伍德以研究 细的燧石与矿脉陶泥作胎,质量上取得了很大进步。 同时,加以装饰。
  • 33. • 新工艺 • 转印,涂以铅性色釉,奶油件 转印后,他还将奶油件送往利 物浦,到那里用新工艺它能将 复杂的人物或风景印到器物上 光滑如再经焙烧搪瓷,其外部 光泽就可与瓷器媲美。
  • 34. 1762年初的一天,31岁的韦奇伍德经人介绍认识了 托马斯,本特利。这次相会,拉开了两人终生友谊的 序幕,也缔结了18世纪影响世界陶瓷工业的一对商业 伙伴关系。
  • 35. • 四、他与瓷器走向辉煌 • 在托马斯、萨拉等人的协助下1769年时,其售出 的餐具和日用陶件,花瓶、宝石盒,奶油器等装饰件 市场看好。 1766年,韦奇伍德在伯斯勒姆附近—默西运河岸边 购买了350英亩土地在此建设新工厂与宅地,并把此 地命名为伊特鲁里亚,意为美丽陶器的圣地。同时他 招聘表弟托马斯,韦奇伍德全面监管陶瓷生产,自己 则抽出身来专事产品技术开发工作。
  • 36. 1765年时,韦奇伍德就在伦敦开设了陶 器店。以最干净、最漂亮、最文雅的方 式,提供展示。同时还要有款式多样的 系列花瓶和装饰壁纸。产生的效果是意 想不到的,把商业与艺术、娱乐融为一 体的。实用性和常变化吸引人们不断关 注。 瓷器制造工艺,如瓦特铸造厂生产 的蒸汽机与伯明翰厂生产的动力机床, 走在了当时英国的最前列。
  • 37. 五、他与瓷器走向世界 • 18世纪末期,国际贸易对英国经济越来越重要,在 此形势下,英国陶瓷也行销全球。韦奇伍德也十分热 心把自己的奶油陶瓷推向世界。在1769年,韦奇伍德 写道:“应竭尽全力把我们的产品摆到外国市场上 去”。
  • 38. • 770年,陶器上还很少带有产品标记.只有少数陶瓷 厂家如切尔西瓷厂用符号或产地作为标记。1760年年 末,韦奇伍德率先将自己的名字印在陶坯上。这样他 的产品就不易被假冒,而且每件产品都带上韦奇伍德 的广告。1772年,韦奇伍德生产的产品,不管是日用 陶或装饰陶,无不带有他的名字,韦奇伍德明白,当 时的英国人比起他们的先辈,有更多的人将更多的钱 花费在非必需或是奢侈品上。
  • 39. • 他也看出,这些花费大多用在社会攀比上,18世纪的 英国人,像当今世界的消费者一样,都愿把钱花在梦 寐以求的事上,他们花钱像富人那样,至少也得像高 出自己一等的人那样。1767年,英国政治经济学家纳 撒尼尔· 福斯特悲叹道:“每一个阶层都力图把自己提 高到上一阶层,这种热望永无止息”,使“追求时髦 和奢侈”“像传染病似的”四处蔓延。
  • 40. • 乔赛亚· 韦奇伍德在1760年研究自己与陶瓷的未来。 1763年,他将最精美的一套早餐奶油陶器,送给夏洛 特皇后,两年之后,又为她制造了一套茶具,结果, 他被命名为“皇家制陶家”。他的奶油件很快赢得皇 后用陶名声,这是年轻的(他当时35岁)企业家从未 企盼过的事。他不惜倾注大量时间和资金,生产高质 址的特异器件。韦奇伍德全力争取的这类订货,其他 陶瓷业主则竭力避免。
  • 41. • 韦奇伍德的某些器件以名门成员命名。1779年,他把 一套花卉茶具叫做德文郡女公爵壶。 产品要赢得中 产阶级用户的喜爱,主要靠质址与款式,而不是低价 格。
  • 42. • 他在各地办展室,展示欧洲皇室订购的器物。例如, 1774年,伦敦展出叶卡捷琳娜大帝订购的952头套餐 具便是突出的事例。 • 乔赛亚· 韦奇伍德的成功,除了得益于其高超的制陶 工艺、大批量生产、花色品种多样化之外,更仰仗其 独出心裁的营销活动和品牌战略,从而使18世纪瓷器 得到更好的发展。 • 韦奇伍德的成功,也与他同本特利的合作密术可分。 二人相辅相成,共同创造了陶瓷业的奇迹。
  • 43.
  • 44.
  • 45.
  • 46. • 英国作为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在 18世纪下半叶,就率先开始了自己的第 一次工业革命(也称为产业革命),自 此掀开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 47. 18世纪的陶瓷工业与家具行业有很大 的不同,其组织化程度要先进的多。这 一方面影响了陶瓷工业的商业结构,另 一方面也影响了它的生产,使陶瓷工业 在18世纪下半叶迅速扩展。 • 生产的发展是由于需要的增加,即当 时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饮茶或咖啡,
  • 48. • 另一个社会原因也促进了陶瓷生产,就是 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喜欢热菜
  • 49. • 英雄总是在社会最需要他的时候出现, 魏德伍德对这种社会现象首先做出了反映 他于1769年创办了他的新工厂,他在将 以家庭手工业为基础,产品十分粗糙的 陶业转变成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巨大转 变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正如他的墓 碑上写的:“他将一个粗陋而不起眼的 产业转变成了优美的艺术和国家商业的 重要部分。”
  • 50. • 他的成功首先应取决于他的商业眼光。 他有意识地将生产分为两个部分以适应 不同市场的需要。一部分是为上流阶层 生产的极富艺术性的装饰产品,另一部 分是大量生产的实用品。前者在艺术上 的巨大成功,使魏德伍德作为当时陶瓷 生产领域的杰出人物而获得国际荣誉。
  • 51. • 但是,如果没有大批量产品生产所提供 的人力、技术和财力基础,生产更多的 装饰产品则是不可能的,这说明实用产 品本身也是值得关注的。 • 对于魏德伍德来说,设计是一种自觉的 手段,通过设计所具有的“趣味价值” 使不同的产品能适应不同的市场口味。
  • 52. • 魏德伍德不仅是一位有远见的企业家, 也是一位实验科学家。他在陶瓷工艺上 进行了多种技术革新, 18世纪中叶,英 国陶瓷工艺上有两大革新:一是通过洗 的方法及改善陶泥混合比使陶更洁白, 使之接近于瓷器;二是在模具中重复浇注 泥浆的成形方法。
  • 53. •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他在工厂中使用了 机械化的设备,并实行了劳动分工。这 些革新对设计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重 复浇模的准确性,使产品的形态不再由 操作工人负责,生产的质量完全取决于 原型的设计,因此熟练的模型师和设计 师很受重视。
  • 54. • 魏德伍德的产品是与新古典相联系的。 新古典不只是影响设计风格,它也寓意 着一次意味深长的理性变化,是与正在 兴起的理性主义思潮齐头并进的,即设 计依赖于一系列的原理、规则和方法。 这样,设计就不再是某种捉摸不定的东 西了。
  • 55. • 魏德伍德最大的成就之一是于1763年开 始生产的一种乳白色日用陶器,后来被 赐予“女王”牌陶器的称号。这种陶器 是革命性的,开辟了现代陶瓷生产的新 纪元,迄今仍是魏德伍德陶瓷公司的重 要产品(图3-26)。“女王”牌陶器把 高质量与低廉的价格结合起来,并由于 容易翻模成形,使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成为可能 。
  • 56. • 在回顾自己早期的工作时,魏德伍德曾 写道:“关于形式的优美在当时是一个 极少受关注的课题。”他后来常常描述 自己的理想是“优美而简洁”。但是, 他早期的实用陶器(大约始于1760年) 却很少达到这一理想。魏德伍德在1774 年的产品目录中所列的设计显露出了适 度的洛可可式风格的影响,毫无疑问, 这应归咎于许多产品或多或少地直接模 仿当时的银器,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可能 是直接从金属制品上脱模的 。
  • 57. • 设计史上无数次重演的以廉价的材料模 仿昂贵材料形式的陈年老剧,在这里又 得到了再现。在18世纪的工业设计中, 装饰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魏德伍德 这样的先驱性人物也难于免俗。
  • 58. • 到19世纪初叶,“女王”牌陶器的形式 大部分变得非常朴素,反映了材料自身 及其生产工艺的特点,达到了魏德伍德 “优美而简洁”的理想。“女王”牌陶 器的优点之一是它能用在不同的地方, 既能置于优雅的茶几之上,也可用于厨 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