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文档信息
 魏書
 082 / 131
 100 段 15465 字
 458 种 813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列傳第六十五 魏書 082 卷七十七
[北齊]魏收
←081 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四 083 卷七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魏書 / 082 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
本篇关键词
纪年 永安二年[529] 2 永熙三年[534] 2 武定三年[545] 2 永熙二年[533] 1 孝昌元年[525] 1
永安三年[530] 1 天平二年[535] 1 武定六年[548] 1
地点 荊州 4 洛陽 3 彭城 2
人物 莊帝 14 元顥 8 尒朱榮 7 辛雄 6 羊深 6 公主 5
文官 御史 17 尚書 15 廷尉 9 長史 8 奉朝請 8 司空 7 侍中 6 司徒 6
武官 光祿大夫 11 衛將軍 7 大都督 4
其他 行臺 9 肅宗 8 蠕蠕 5
目錄
0
1
2
3
4
卷七十七 列傳 第六十五
宋翻 辛雄 羊深 楊機 高崇
宋翻 ,字飛烏,廣平列人人也,吏部尚書吏部尚書 弁族弟 。少有操尚,世人以剛斷許之。世宗初,起家奉奉
朝請朝請 ,本州治中治中 、廣平王 郎中令郎中令 。尋拜河陰令河陰令 。
翻弟道璵,先為冀州 京兆王 愉法曹行參軍法曹行參軍 ,愉反,逼道璵為官,翻與弟世景俱囚廷尉廷尉 。道璵後棄
愉歸罪京師,猶坐身死,翻、世景除名 。久之,拜翻治書侍御史治書侍御史 、洛陽令洛陽令 、中散大夫中散大夫 、相州 大大
中正中正 ,猶領治書。又遷左將軍左將軍 、南兗州刺史南兗州刺史 。時蕭衍 遣將先據荊山 ,規將寇竊。屬壽春淪陷,
賊遂乘勢徑趨項城 。翻遣將成僧達潛軍討襲,頻戰破之,自是州境帖然。
作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亲
文 文 主 武 文
地 主 武 文
法 文 文 武 地
文 武 文 名 地
地
1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孝莊時,除司徒左長史司徒左長史 、撫軍將軍撫軍將軍 、河南尹河南尹 。初,翻為河陰令河陰令 ,順陽公 主家奴 為劫,攝而不
送,翻將兵圍主宅,執主婿馮穆 ,步驅向縣 。時正炎暑,立之日中,流汗霑地。縣舊有大枷,時人號
曰「彌尾青」,及翻為縣主 ,吏請焚之。翻曰:「且置南牆下,以待豪家。」未幾,有內監 楊小駒詣
縣請事,辭色不遜,命取尾青以鎮之。既免,入訴於世宗。世宗大怒,敕河南尹河南尹 推治其罪。翻具自陳
狀。詔曰:「卿故違朝法,豈不欲作威以買名?」翻對:「造者非臣,買名者亦宜非臣。所以留者,非敢
施於百姓,欲待兇暴之徒如小駒者耳。」於是威振京師。及為洛陽 ,迄於為尹,畏憚權勢,更相承接,
故當世之名大致減損。永安三年[530],卒於位。贈侍中侍中 、衛將軍衛將軍 、相州刺史相州刺史 。出帝 初,重贈驃騎大驃騎大
將軍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雍州刺史雍州刺史 ,諡曰貞烈 。
子思遠,卒於司空司空 從事中郎從事中郎 。
翻弟毓,字道和,敦篤有志行。平西將軍平西將軍 、太中大夫太中大夫 。
子世軌,齊文襄王大將軍府大將軍府 祭酒祭酒 。
毓弟世景,在良吏傳。
世景弟叔集,亦有學行。征東裴衍 之討葛榮 也,表為員外散騎侍郎員外散騎侍郎 ,引同戎役。及衍敗,同時遇
害。
叔集弟道璵,少而敏俊。世宗初,以才學被召,與祕書丞祕書丞 孫惠蔚 典校群書,考正同異。自太學博太學博
士士 轉京兆王 愉法曹行參軍法曹行參軍 。臨死,作詩及挽歌 詞,寄之親朋,以見怨痛。道璵又曾贈著作佐著作佐
郎郎 張始均 詩,其末章云:「子深懷璧憂,余有當門病。」道璵既不免難,始均亦遇世禍,時咸怪
之。無子,兄毓以第三子子叔繼。
辛雄 ,字世賓,隴西狄道 人。父暢,字幼達,大將軍大將軍 諮議參軍諮議參軍 、汝南鄉郡 二郡太守郡太守 ,太和
中,本郡中正中正 。雄有孝性,頗涉書史書史 ,好刑名 ,廉謹雅素,不妄交友,喜怒不形於色。釋褐 奉朝奉朝
請請 。父於郡遇患,雄自免歸,晨夜扶抱。及父喪居憂,殆不可識,為世所稱。
正始初,除給事中給事中 ,十年不遷職,乃以病免。清河王 懌為司空司空 ,辟戶曹參軍戶曹參軍 ,攝田曹事。懌遷司司
徒徒 ,仍隨授戶曹參軍戶曹參軍 。並當煩劇,諍訟填委。雄用心平直,加以閑明政事,經其斷割,莫不悅服。
懌重之,每謂人曰:「必也無訟乎,辛雄 其有焉。」由是名顯。懌遷太尉太尉 ,又為記室參軍記室參軍 。神
龜 中,除尚書尚書 駕部郎中駕部郎中 ,轉三公郎。其年,沙汰郎官郎官 ,唯雄與羊深 等八人見留,餘悉罷遣,更
授李琰等。
先是,御史中尉御史中尉 、東平王 元匡 復欲輿棺諫諍,尚書令尚書令 、任城王 澄劾匡大不敬 ,詔恕死為民。
雄奏理匡曰:「竊惟白衣元匡 ,歷奉三朝,每蒙寵遇。謇諤之性,簡自帝心;鷹鸇之志,形於在昔。
故高祖 錫之以匡名,陛下任之以彈糾。至若茹皓 昇輦,匡斥宜下之言;高肇 當政,匡陳擅權之
表。剛毅忠款,群臣莫及;骨鯁之跡,朝野共知。當高肇 之時,匡造棺致諫,主聖臣直,卒以無咎。
假欲重造,先帝 已容之於前,陛下亦宜寬之於後,況其元列由緒與罪按不同也。脫終貶黜,不在朝
廷,恐杜忠臣之口,塞諫者之心,乖琴瑟之至和,違鹽梅之相濟。祁奚云,叔向之賢,可及十世,而匡
不免其身,實可嗟惜。」未幾,匡除龍驤將軍龍驤將軍 、平州刺史平州刺史 。右僕射右僕射 元欽 謂左僕射左僕射 蕭寶夤 曰:
「至如辛郎中郎中 才用,省中諸人莫出其右。」寶夤曰:「吾聞游僕射僕射 云:『得如雄者四五人共治省省
事事 ,足矣。』今日之賞,何其晚哉!」
初,廷尉少卿廷尉少卿 袁翻 以犯罪之人,經恩競訴,枉直難明,遂奏曾染風聞者,不問曲直,推為獄成,悉
不斷理。詔令門下、尚書尚書 、廷尉廷尉 議之。雄議曰:
文 武 文 文 主 份
名 地
主 法
文
地
文 武 文 主
武 武 文 文 號
文 武
武 文
武 文
名 名 文
文 名
文 主 武 礼
文 名
名 地 武 武 地 文
文 文 法 仕
文
文 主 文 武
文 武
名 文 武
然 文 武 文 名
文 主 名 文 主 法
名
亲 名 名
名
主
武 文 文 名 文 名
文 文
文
文 名
文 文
2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6
17
18
19
20
21
22
春秋之義:不幸而失,寧僭不濫。僭則失罪人,濫乃害善人。今議者不忍罪姦吏,使出入縱情,令君子小
人薰蕕不別,豈所謂賞善罰惡,殷勤隱恤者也。仰尋周公不減流言之愆,俯惟釋之不加驚馬之辟,所以小
大用情,貴在得所。失之千里,差在毫釐。雄久執按牘,數見疑訟,職掌三千,願言者六。
一曰:御史御史 所糾,有注其逃走者。及其出訴,或為公使,本曹給過所有指,如不推檢,文按灼然者,
雪之。二曰:御史御史 赦前注獲見贓,不辨行賕主名,檢無賂以置直之主,宜應洗復。三曰:經拷不引,
傍無三證,比以獄按既成,因即除削。或有據令奏復者,與奪不同,未獲為通例。又須定何如得為證
人。若必須三人對見受財,然後成證,則於理太寬。若傳聞即為證,則於理太急。今請以行賕後三人俱
見,物及證狀顯著,準以為驗。四曰:赦前斷事,或引律乖錯,使除復失衷,雖按成經赦,宜追從律。
五曰:經赦除名 之後,或邀駕訴枉,被旨重究;或訴省稱冤,為奏更檢。事付有司,未被研判,遂遇
恩宥。如此之徒,謂不得異於常格,依前按為定。若不合拷究,已復之流,請不追奪。六曰:或受辭下
檢反覆,使鞫獄 證占分明,理合清雪,未及告按,忽逢恩赦。若從證占而雪,則違正格;如除其名,
罪濫潔士。以為罪須按成,雪以占定,若拷未畢格及要證一人不集者,不得為占定。
古人雖患察獄之不精,未聞知冤而不理。今之所陳,實士師士師 之深疑,朝夕之急務,願垂察焉。
詔從雄議。自後每有疑議,雄與公卿駁難,事多見從,於是公能之名甚盛。
又為祿養論,稱仲尼陳五孝,自天子至庶人無致仕 之文。禮記 :「八十,一子不從政;九十,家不
從政。」鄭玄注云:「復除 之。」然則,止復庶民,非公卿大夫公卿大夫 士之謂。以為宜聽祿養,不約其
年。書奏,肅宗 納之。以母憂去任。卒哭 ,右僕射右僕射 元欽 奏雄起復 為郎。俄兼司州別駕司州別駕 ,加前前
軍將軍軍將軍 。
孝昌元年[525],徐州刺史徐州刺史 元法僧以城南叛,蕭衍 遣蕭綜來據彭城 。時遣大都督大都督 、安豐王延明督臨
淮王 彧討之,盤桓不進。乃詔雄副太常少卿太常少卿 元誨為使,給齊庫刀,持節、乘驛催軍,有違即令斬
決。肅宗 謂雄曰:「誨,朕家諸子,摽以親懿。籌策機計,仗卿取勝耳。」到軍,勒令並進徐州 ,
綜送降款。冀州刺史冀州刺史 侯剛 啟為長史長史 ,肅宗 以雄長於世務,惜不許之,更除司空司空 長史長史 。於時,
諸公皆慕其名,欲屈為佐,莫能得也。
時諸方賊盛,而南寇侵境,山蠻作逆,肅宗 欲親討,以荊州 為先,詔雄為行臺左丞行臺左丞 ,與前軍臨淮
王 彧東趣葉城 ,別將別將 裴衍 西通鳥路。衍稽留未進,彧師已次汝濱。北溝求救,彧以處分道別,不
欲應之。雄曰:「今裴衍 未至,王士眾已集,蠻左唐突,撓亂近畿,梁汝之間,民不安業,若不時撲
滅,更為深害。王秉 麾閫外,唯利是從,見可而進,何必守道,苟安社稷 ,理可專裁。所謂臣率義
而行,不待命者也。」彧恐後有得失之責,要雄符下。雄以駕將親伐,蠻夷必懷震動,乘彼離心,無往
不破,遂符彧軍,令速赴擊。賊聞之,果自走散。
在軍上疏曰:「凡人所以臨堅陳而忘身,觸白刃而不憚者,一則求榮名,二則貪重賞,三則畏刑罰,四
則避禍難。非此數事,雖聖王不能勸其臣,慈父不能厲其子。明主深知其情,故賞必行,罰必信,使親
疏、貴賤、勇怯、賢愚,聞鍾鼓之聲,見旌旗 之列,莫不奮激,競赴敵場,豈厭久生而樂早死也,利
害懸於前,欲罷不能耳。自秦隴逆節,將歷數年;蠻左亂常,稍已多載。凡在戎役,數十萬人,三方師
眾,敗多勝少,跡其所由,不明賞罰故也。陛下欲天下之早平,愍征夫之勤悴,乃降明詔,賞不移時。
然兵將之勳,歷稔不決;亡軍之卒,晏然在家。致令節士無所勸慕,庸人無所畏懾。進而擊賊,死交而
賞賒;退而逃散,身全而無罪。此其所以望敵奔沮,不肯進力者矣。若重發明詔,更量賞罰,則軍威必
張,賊難可弭。臣聞必不得已,去食就信。以此推之,信不可斯須廢也。賞罰,陛下之所易,尚不能全
而行之;攻敵,士之所難,欲其必死,寧可得也?臣既庸弱,忝當戎使,職司所見,輒敢上聞。惟陛下
審其可否。」
文
文
法
法
武
仕 作
仕 文
號 葬 文 名 葬 文
武
文 名 地 武
主 文
號 地
文 名 文 號 文 文
號 地 文
主 地 武 名
名
名 礼
军
3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23
24
25
26
27
會右丞右丞 闕,肅宗 詔僕射僕射 、城陽王 徽舉人 ,徽遙舉雄。仍除輔國將軍輔國將軍 、尚書右丞尚書右丞 。尋轉吏部吏部
郎中郎中 ,遷平東將軍平東將軍 、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郎中郎中 如故。上疏曰:「帝王之道,莫尚於安民,安民之本,莫加
於禮律 。禮律 既設,擇賢而行之,天下雍熙,無非任賢之功也。故虞舜之盛,穆穆標美;文王 受
命,濟濟以康。高祖孝文皇帝 ,天縱大聖,開復典謨,選三代之異禮,採二漢之典法。端拱而四方
安,刑措而兆民治。世宗重光 繼軌,每念聿修,官人有道,萬里清謐。陛下劬勞日昃,躬親庶政,求
瘼恤民,無時暫憩,而黔首 紛然,兵車 不息。以臣愚見,可得而言。自神龜 末來,專以停年為
選。士無善惡,歲久先敘;職無劇易,名到授官。執按之吏,以差次日月為功能;銓衡之人,以簡用老
舊為平直。且庸劣之人,莫不貪鄙。委斗筲以共治之重,託碩鼠以百里之命,皆貨賄是求,肆心縱意。
禁制雖煩,不勝其欲。致令徭役不均,發調 違謬,箕斂盈門,囚執滿道。二聖明詔,寢而不遵;畫一
之法,懸而不用。自此夷夏之民相將為亂。豈有餘憾哉?蓋由官授不得其人,百姓不堪其命故也。當今
天下黔黎,久經寇賊,父死兄亡,子弟淪陷,流離艱危,十室而九,白骨不收,孤煢靡恤,財殫力盡,
無以卒歲。宜及此時,早加慰撫。蓋助陛下治天下者,惟在守令,最須簡置,以康國道 。但郡縣選
舉,由來共輕,貴遊俊才,莫肯居此。宜改其弊,以定官方。請上等郡縣為第一清,中等為第二清,下
等為第三清。選補之法,妙盡才望,如不可並,後地先才。不得拘以停年,竟無銓革。三載黜陟,有稱
者補在京名官,如前代故事,不歷郡縣不得為內職。則人思自勉,上下同心,枉屈可申,強暴自息,刑
政日平,民俗奉化矣。復何憂於不治,何恤於逆徒也。竊見今之守令,清慎奉治,則政平訟理,有非其
才,則綱維荒穢。伏願陛下暫留天心,校其利害,則臣言可驗,不待終朝。昔杜畿寬惠,河東無警;蘇
則分糧,金城 克復。略觀今古,風俗遷訛,罔不任賢以相化革,朝任夕治,功可立待。若遵常習故,
不明選典,欲以靜民,便恐無日。」書奏,會肅宗 崩。
初,蕭寶夤 在雍州 起逆,城人侯眾德等討逐之,多蒙爵賞。武泰中,詔雄兼尚書尚書 ,為關西賞勳大
使。未行之間,會尒朱榮 入洛,及河陰 之難,人情未安,雄潛竄不出。莊帝 欲以雄為尚書尚書 ,門下
奏曰:「辛雄 不出,存亡未分。」莊帝 曰:「寧失亡而用之,不可失存而不用也。」遂除度支尚度支尚
書書 ,加安南將軍安南將軍 。元顥 入洛也,北中郎將北中郎將 楊侃 從駕北出,莊帝 以侃為度支尚書度支尚書 。及乘輿反
洛,復召雄上。雄面辭曰:「臣不能死事,俛眉從賊,乃是朝廷罪人,縱陛下不賜誅罰,而北來尚尚
書書 勳高義重,臣宜避賢路。」莊帝 曰:「卿且還本司,朕當別有處分。」遂解侃尚書尚書 。
未幾,詔雄以本官兼侍中侍中 、關西慰勞大使。將發,請事五條。一言逋懸租調,宜悉不徵。二言簡罷非
時徭役,以紓民命。三言課調之際,使豐儉有殊,令州郡量檢,不得均一。四言兵起歷年,死亡者眾,
或父或子,辛酸未歇,見存耆老,請假板職,悅生者之意,慰死者之魂。五言喪亂 既久,禮儀罕習,
如有閨門和穆、孝悌卓然者,宜表其門閭。仍啟曰:「臣聞王者愛民之道有六,一曰利之,二曰成之,
三曰生之,四曰與之,五曰樂之,六曰喜之。使民不失其時,則成之也;省刑罰,則生之也;薄賦斂,
則與之也;無多徭役,則樂之也;吏靜不苛,則喜之也。伏惟陛下道邁前王,功超往代,敷春風而鼓
俗,旌至德以調民。生之養之,正當茲日;悅近來遠,亦是今時。臣既忝將命,宣揚聖澤,前件六事,
謂所宜行。若不除煩收疾,惠孤恤寡,便是徒乘官驛,虛號王人,往還有費於 郵亭,皇恩無逮於民
俗。謹率愚管,敢以陳聞,乞垂覽許。」莊帝 從之,因詔民年七十者授縣,八十者授郡,九十加四品
將軍,百歲從三品將軍。
三年,遷鎮南將軍鎮南將軍 、都官尚書都官尚書 、行河南尹河南尹 。普泰時,為鎮軍將軍鎮軍將軍 、殿中尚書殿中尚書 ,又加衛將軍衛將軍 、
右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秦州 大中正大中正 。太昌中,又除殿中尚書殿中尚書 、兼吏部尚書吏部尚書 。尋除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左光祿光祿
大夫大夫 ,仍尚書尚書 。永熙二年[533]三月,又兼吏部尚書吏部尚書 。於時近習專恣,請託不已,雄懼其讒慝,不能
確然守正,論者頗譏之。
文 號 文 主 仕 武 文
文 武 武 文
法 法 號
主
天
法 军 然
军
地
地
號
名 地 文
名 地 主 文
名 主
文 武 名 武 名 主 文
文 主 文
文
葬
名
主
武 文 文 武 武 武
武 地 文 武 文 武
武 文 文
4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出帝 南狩,雄兼左僕射左僕射 留守京師。永熙末,兼侍中侍中 。帝入關右,齊獻武王 至洛,於永寧寺 集朝
士,責讓雄及尚書尚書 崔孝芬 、劉欽、楊機 等曰:「為臣奉主,扶危救亂,若處不諫諍,出不陪隨,緩
則耽寵,急便竄避,臣節安在?」諸人默然不能對。雄對曰:「當主上信狎近臣,雄等不與謀議。及乘輿
西邁,若即奔隨,便恐跡同佞黨;留待大王,便以不從蒙責。雄等進退如此,不能自委溝壑,實為慚負。
」王復責曰:「卿等備位納言,當以身報國,不能盡忠,依附諂佞,未聞卿等諫諍一言,使國家之事忽至
於此,罪欲何歸也!」乃誅之,時年五十。沒其家口。二子士璨、士貞,逃入關中。
雄從父 兄纂,字伯將。學涉文史,溫良雅正。初為兗州 安東府 主簿主簿 。與祕書丞祕書丞 同郡李伯尚 有
舊,伯尚與咸陽王 禧同逆,逃竄投纂。事覺,坐免官 。積十餘年,除奉朝請奉朝請 。稍轉太尉太尉 騎兵參騎兵參
軍軍 ,每為府主清河王 懌所賞。及欲定考,懌曰:「辛騎兵有學有才,宜為上第。」轉越騎校越騎校
尉尉 。尚書令尚書令 李崇 北伐蠕蠕 ,引為錄事參軍錄事參軍 。臨淮王 彧北征,以纂隨崇有稱,啟為長史長史 。
及廣陽王 淵北伐,又引為長史長史 。尋拜諫議大夫諫議大夫 。雅為彧所稱歎,屢在朝廷薦舉 之。
蕭衍 遣將曹義宗 攻新野,詔纂持節、兼尚書左丞尚書左丞 、南道行臺 ,率眾赴接,至便破之。義宗 等以
其勁速,不敢復進。於時海內多虞,京師更無繼援,惟以二千餘兵捍禦疆埸。又詔為荊州 軍司軍司 ,
除驍騎將軍驍騎將軍 ,加輔國將軍輔國將軍 。纂善撫將士,人多用命,賊甚憚之。會肅宗 崩諱至,咸以對敵,欲祕
凶問。纂曰:「安危在人,豈關是也。」遂發喪 號哭,三軍縞素。還入州城,申以盟約。尋為義
宗 所圍,相率固守。莊帝 即位,除通直散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 、征虜將軍征虜將軍 、兼尚書尚書 ,仍行臺 。後大都大都
督督 費穆 擊義宗 ,擒之。入城,因舉酒屬纂曰:「微辛行臺 之在斯,吾亦無由建此功也。」入朝,
言於莊帝 ,稱纂固節危城,宜蒙爵賞,以勸將來。帝乃下詔慰勉之。
尋除持節、平東將軍平東將軍 、中郎將中郎將 ,賜絹五十匹,金裝刀一口。永安二年[529],元顥 乘勝,卒至城下,
尒朱世隆 狼狽退還,城內空虛,遂為顥擒。及莊帝 還宮,纂謝不守之罪。帝曰:「於時朕亦北巡。
東軍不守,豈卿之過。」還鎮虎牢,俄轉中軍將軍中軍將軍 、滎陽太守滎陽太守 。民有姜洛生、康乞得者,舊是太太
守守 鄭仲明 左右,豪猾偷竊,境內為患。纂伺捕擒獲 ,梟於郡市,百姓忻然。加鎮東將軍鎮東將軍 。太昌
中,除左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纂僑寓洛陽 ,乃為河南邑 中正中正 。
永熙三年[534],除使持節、河內太守河內太守 。齊獻武王 赴洛,兵集城下,纂出城謁王曰:「纂受詔於此,
本有禦防。大王忠貞王室,扶獎顛危,纂敢不匍匐。」王曰:「吾志去姦佞,以康國道 ,河內此言,
深得王臣之節。」因命前侍中侍中 司馬子如曰:「吾行途疲弊,宜代吾執河內手也。」便入洛。
九月,行西荊州 事、兼尚書尚書 、南道行臺 ,尋正刺史正刺史 。時蠻酋樊五能破析陽郡,應宇文黑獺。纂議
欲出軍討之,纂行臺郎中行臺郎中 李廣諫曰:「析陽四面無民,唯一城之地耳。山路深險,表裏群蠻。今若少
遣軍,則力不能制賊;多遣,則減徹防衛,根本虛弱。脫不如意,便大挫威名。人情一去,州城難保。
」纂曰:「豈得縱賊不討,令其為患日深!」廣曰:「今日之事,唯須萬全。且慮在心腹,何暇疥
癬 。聞臺軍已破洪威,計不久應至。公但約勒屬城,使各修完壘壁,善撫百姓,以待救兵。雖失析
陽,如棄雞肋。」纂曰:「卿言自是一途,我意以為不爾。」遂遣兵攻之,不克而敗,諸將因亡不返。
城人又密招西賊,黑獺遣都督都督 獨孤如願率軍潛至,突入州城,遂至廳閤。纂左右惟五六人,短兵接
戰,為賊所擒,遂害之。贈都督都督 定殷二州諸軍事州諸軍事 、驃騎大將軍驃騎大將軍 、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司徒司徒 公、定州刺定州刺
史史 。
子子炎,武定中,博陵太守博陵太守 。
雄從祖 曇護,以謹厚見稱。卒於并州 州都。
子熾,武定中,衛將軍衛將軍 、右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
主 文 文 號 处
文 名 名
礼 地 地 文 文 名
主 仕 文 文
武 主
武 文 名 政 武 主 文
主 文 文 仕
名 號 文 衙 號
地 武
武 武 號
葬
號 主 文 武 文 衙
武 名 號 衙
主
武 武 名
名 主
武 文
文 名 军 武
武 地 地 文
文 號
地
文
地 文 衙 文
文
病
武
武 文 武 文 文
文
文
亲 地
武 武
5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雄族祖琛,字僧貴。父敬宗 ,延興中代郡太守代郡太守 。琛少孤,曾過友人,見其父母兄弟悉無恙,垂涕久
之。釋褐 奉朝請奉朝請 ,滎陽郡丞滎陽郡丞 。太守太守 元麗 性頗使酒,琛每諫之。麗後醉,輒令閉閤,曰:「勿使
丞入也。」高祖 南征,麗從輿駕,詔琛曰:「委卿郡事,如太守太守 也。」景明中,為伏波將軍伏波將軍 、濟
州 輔國府長史府長史 。轉奉車都尉奉車都尉 ,出為揚州 征南府長史府長史 。刺史刺史 李崇 ,多事產業,琛每諍折,崇
不從,遂相糾舉,詔並不問。後加龍驤將軍龍驤將軍 ,帶南梁太守南梁太守 。崇因置酒,謂琛曰:「長史長史 後必為刺刺
史史 ,但不知得上佐何如人耳?」琛對曰:「若萬一叨忝,得一方正長史長史 ,朝夕聞過,是所願也。」
崇有慚色。卒於官。琛寬雅有度量,涉獵經史,喜慍不形於色,當官奉法,在所有稱。
長子悠,字元壽,早有器業。為侍御史侍御史 ,監揚州 軍。賊平,錄勳書,時崇猶為刺史刺史 ,欲寄人名,
悠不許。崇曰:「我昔值其父,今復逢其子。」早卒。
悠弟俊,字叔義,有文才。東益州 征虜府外兵參軍外兵參軍 。府主魏子建 為山南行臺 ,以為郎中郎中 ,有軍
國機斷。還京,於滎陽 為人劫害。贈征虜將軍征虜將軍 、東秦州刺史東秦州刺史 。
俊弟術,武定末,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
術弟休,字季令。休弟脩,字季緒。俱有學尚,亦早卒,時人傷惜之。
琛族子 珍之,少有氣力。太尉太尉 鎧曹行參軍曹行參軍 ,稍遷中堅將軍中堅將軍 、司徒司徒 錄事參軍錄事參軍 、廣州 大中大中
正正 。丁憂 去任。尋起為汝北太守汝北太守 。永安中,司空司空 諮議參軍諮議參軍 、通直常侍常侍 。永熙中,襄城太襄城太
守守 。天平初,洛州 以南人情駭懼,敕為大使,持節慰諭廣洛二州。三年,除征東將軍征東將軍 、行陽平
郡 事。郡民路黑奴起逆,攻郡,為黑奴所執。諸賊勸殺之,黑奴曰:「成敗未可知,何為先殺太太
守守 也?」乃將珍之自隨,待遇以禮。右衛將軍右衛將軍 郭瓊討平黑奴,乃得免。興和中,為衛將軍衛將軍 、司司
徒徒 司馬。武定三年[545],除驃騎將軍驃騎將軍 、北海太守北海太守 。還為儀同開府長史府長史 、兼光祿少卿光祿少卿 。未幾,詔
珍之持節為廣洛北荊揚雍襄六州慰勞大使、北荊鎮城、行廣州 事,招納有稱。齊文襄王遣書慰勉,賜
以衣帛。尋敕行平州 ,卒於官。贈驃騎大將軍驃騎大將軍 、洛州刺史洛州刺史 ,諡曰恭 。
子懿,武定末,開府鎧曹參軍。
羊深 ,字文淵,太山 平陽 人,梁州刺史梁州刺史 祉第二子也。早有風尚,學涉經史,好文章,兼長几案。
少與隴西李神 俊同志相友。自司空司空 府記室參軍記室參軍 轉輕車將軍輕車將軍 、尚書尚書 騎兵郎。尋轉駕部 ,加右軍右軍
將軍將軍 。于時沙汰郎官郎官 ,務精才實,深以才堪見留。在公明斷,尚書僕射尚書僕射 崔亮 、吏部尚書吏部尚書 甄
琛 咸敬重之。肅宗 行釋奠 之禮,講孝經 ,儕輩之中獨蒙引聽,時論美之。
正光末,北地人車金雀等帥羌胡反叛,高平賊宿勤明達寇豳夏諸州。北海王 顥為都督都督 、行臺 討
之,以深為持節、通直散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 、行臺左丞行臺左丞 、軍司軍司 ,仍領郎中郎中 。顥敗,還京。頃之,遷尚書左尚書左
丞丞 ,加平東將軍平東將軍 、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蕭寶夤 反,攻圍 華州 。正平薛鳳賢等聚眾作逆,敕深兼給事黃給事黃
門侍郎門侍郎 ,與大行臺 僕射僕射 長孫稚 共會潼關 ,規模進止。事平,以功賜爵新泰男。
靈太后 曾幸邙山 ,集僧尼齋會,公卿盡在座。會事將終,太后 引見 深,欣然勞問之。深謝曰:
「臣蒙國厚恩,世荷榮遇,寇難未平,是臣憂責,而隆私忽被,犬馬知歸。」太后 顧謂左右曰:「羊
深 真忠臣也。」舉坐傾心。孝昌末,徐方多事,以深為東道慰勞使,即為二徐行臺 。莊帝 踐祚,
除安東將軍安東將軍 、太府卿太府卿 ,又為二兗行臺 。深處分軍國,損益隨機,亦有時譽。
號 文
仕 文 文 文 名
亲 文 武
地 文 武 地 文 文 名
武 文 文
文 文
文 地 文
地 武 名 衙 文
地 武 文
文
礼 文 武 武 文 武 地
文 仕 文 文 武 文
文 地 武
地
文 武 武
文 武 文 文 文
地
地 武 文 號
名 地 地 文
名 文 武 武 文 衙
武 文 文 名 文
名 號 礼 作
主 武 衙
文 文 武 文
文 武 武 名 军 地
文 衙 文 名 地
主 地 主 礼
主
名 衙 主
武 文 衙
6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初,尒朱榮 殺害朝士,深第七弟侃為太山太守太山太守 ,性粗武,遂率鄉人外託蕭衍 。深在彭城 ,忽得侃
書,招深同逆。深慨然流涕,斬侃使人,并書表聞。莊帝 乃下詔曰:「羊侃作逆,霧起瑕丘 ,擁集不
逞,扇擾疆埸,傾宗之禍,侃乃自貽,累世之節,一朝毀汙。羊深 血誠奉國,秉操罔貳,聞弟猖勃,自
劾請罪。此之丹款,實戢于懷。且叔向復位,春秋稱美,深之慷慨,氣同古人。忠烈遠彰,赤心已著。可
令還朝,面受委敕。」乃歸京師,除名 。久之,除撫軍將軍撫軍將軍 、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
元顥 入洛,以深兼黃門郎黃門郎 。顥平,免官 。後拜大鴻臚卿大鴻臚卿 。普泰初,遷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衛將軍衛將軍 、
右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監起居注監起居注 。自天下多事,東西二省官員委積 ,前廢帝 敕深與常侍常侍 盧道虔 、元
晏 、元法壽 選人補定,自奉朝請奉朝請 以上,各有沙汰。尋兼侍中侍中 ,廢帝 甚親待之。
是時膠序廢替,名教陵遲,深乃上疏曰:
臣聞崇禮建學,列代之所修;尊經重道,百王所不易。是以均塾洞啟,昭明之頌載揚;膠序大闢,都穆
之詠斯顯。伏惟大魏乘乾統物,欽若奉時,模唐軌虞,率由前訓。重以高祖 繼聖垂衣,儒風載蔚,得
才之盛,如彼薪楢。固以追隆周而並驅,駕炎漢而獨邁。宣皇下武,式遵舊章,用能揄揚盛烈,聿修厥
美。自茲已降,世極道消,風猷稍遠,澆薄方競,退讓寂寥,馳競靡節。進必吏能,升非學藝。是使刀
筆小用,計日而期榮;專經 大才,甘心於陋巷。然治之為本,所貴得賢,苟值其人,豈拘常檢。三
代、兩漢,異世間出。或釋褐 中林,鬱登卿尹;或投竿釣渚,徑升公相。事炳丹青 ,義在往策。彼
哉邈乎,不可勝紀。
竊以今之所用,弗修前矩。至如當世通儒,冠時盛德,見徵不過四門,登庸不越九品。以此取士,求之
濟治,譬猶卻行以及前,之燕而向楚。積習之不可者,其所由來漸矣。昔魯興泮宮 ,頌聲爰發;鄭
廢學校 ,國風以譏。將以納民軌物,莫始於經禮;菁莪育才,義光於篇什。自兵亂以來,垂將十載,
干戈日陳,俎豆斯闕。四海荒涼,民物凋弊,名教頓虧,風流殆盡。世之陵夷,可為歎息。
陛下中興纂曆,理運惟新,方隅稍康,實惟文德。但禮賢崇讓之科,沿世未備;還淳反樸之化,起言斯
繆。夫先黃老而退六經 ,史遷終其成蠹;貴玄虛而賤儒術,應氏所以亢言。臣雖不敏,敢忘前載。且
魏武在戎,尚修學校 ;宣尼確論,造次必儒。臣愚以為宜重修國學,廣延胄子,使函丈之教日聞,釋
奠 之禮不闕。并詔天下郡國,興立儒教。考課 之程,咸依舊典。苟經明行修,宜擢以不次。抑斗筲
喋喋之才,進大雅汪汪之德。博收鴻生,以光顧問;縶維奇異,共精得失。使區寰之內,競務仁義之
風;荒散之餘,漸知禮樂之用。豈不美哉!臣誠闇短,敢慕前訓,用稽古義,上塵聽覽。伏願陛下垂就
日之監,齊非煙之化,儻以臣言可採,乞特施行。
廢帝 善之。
出帝 初,拜中書令中書令 。頃之,轉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左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永熙三年[534]六月,以深兼御史中御史中
尉尉 、東道軍司軍司 。及出帝 入關,深與樊子鵠 等同逆於兗州 。子鵠 署深為齊州刺史齊州刺史 ,於太
山 博縣 商王村結壘,招引山齊之民。天平二年[535]正月,大軍討破之,於陳斬深。
子肅,武定末,儀同開府東閤祭酒閤祭酒 。
楊機 ,字顯略,天水 冀人。祖伏恩,郡功曹郡功曹 ,赫連屈丐時將家奔洛陽 ,因以家焉。機少有志節,
為士流所稱。河南尹河南尹 李平 、元暉 並召署功曹功曹 ,暉尤委以郡事。或謂暉曰:「弗躬弗親,庶人弗
信,何得委事於機,高臥而已。」暉曰:「吾聞君子勞於求士,逸於任賢。故前代有坐嘯之人,主諾之
守。吾既委得其才,何為不可?」由是聲名更著。
名 文 名 地
主 地
名
法 武 武
名 文 仕 文 文 武
武 文 军 主 文 名
名 名 文 文 主
亲
仕
仕 艺
衙
礼
仕
礼
礼 法
主
主 文 武 武
文 武 主 名 地 名 文
地 地
文
名 地 文 地
文 名 名 武
7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解褐奉朝請奉朝請 。於時皇子 國官,多非其人,詔選清直之士,機見舉為京兆王 愉國中尉國中尉 ,愉甚敬憚之。
遷給事中給事中 、伏波將軍伏波將軍 、廷尉評廷尉評 。延昌中,行河陰縣 事。機當官正官正 色,不避權勢,明達政事,斷
獄 以情,甚有聲譽。平東將軍平東將軍 、荊州刺史荊州刺史 楊大眼 啟為其府長史府長史 。熙平中,為涇州 平西府長西府長
史史 。尋授河陰令河陰令 ,轉洛陽令洛陽令 ,京輦伏其威風,希有干犯。凡訴訟者,一經其前,後皆識其名姓,并
記事理,世咸異之。遷鎮軍將軍鎮軍將軍 、司州 治中治中 ,轉別駕別駕 。荊州 蠻叛,兼尚書左丞尚書左丞 、南道行臺 討
之。還,除中散大夫中散大夫 ,復為別駕別駕 ,州牧州牧 、高陽王 雍事多委機。出除清河內史清河內史 ,轉左將軍左將軍 、河
北太守太守 ,並有能名。建義初,拜平南將軍平南將軍 、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兼廷尉卿廷尉卿 。又除安南將軍安南將軍 、司州別駕司州別駕 。
未幾,行河南尹河南尹 。轉廷尉卿廷尉卿 ,徙衛尉卿衛尉卿 ,出除安西將軍安西將軍 、華州刺史華州刺史 。永熙中,衛將軍衛將軍 、右光祿光祿
大夫大夫 。尋除度支尚書度支尚書 。
機方直之心久而彌厲,奉公正己,為時所稱。家貧無馬,多乘小犢車 ,時論許其清白。與辛雄 等並
誅,年五十九。
子毗羅,解褐開府參軍開府參軍 事,卒於鎮遠將軍鎮遠將軍 。
機兄順,字元信。梁郡太守梁郡太守 。
順子僧靜,武定中,太中大夫太中大夫 。
機兄子虯,少有公幹。頻為司州 記室戶曹戶曹 從事從事 。早卒。
高崇 ,字積善,勃海 蓨人。四世祖 撫,晉永嘉中與兄顧避難奔於高麗 。父潛,顯祖 初歸國,賜
爵開陽男 ,居遼東,詔以沮渠牧犍 女賜潛為妻,封武威公主 。拜駙馬都尉駙馬都尉 ,加寧遠將軍寧遠將軍 ,卒。
崇少聰敏,以端謹見稱。徵為中散,稍遷尚書尚書 三公郎。家資富厚,僮僕千餘,而崇志尚儉素,車馬器
服,充事而已。自修潔,與物無競。初崇舅氏坐事誅,公主 痛本生絕胤,遂以崇繼牧犍後,改姓沮
渠。景明中,啟復本姓,襲爵,遷領軍長史長史 、伏波將軍伏波將軍 、洛陽令洛陽令 。為政清斷,吏民畏其威風,每
有發摘,不避強禦,縣內肅然。朝廷方有遷授,會病卒,年三十七。贈漁陽太守漁陽太守 。永安二年[529],復
贈征虜將軍征虜將軍 、滄州刺史滄州刺史 ,諡曰成 。初崇謂友人曰:「仲尼四科,德行為首。人能立身約己,不忘
典訓,斯亦足矣。故吾諸子。 闕 」
子謙之,字道讓。少事後母 李以孝聞,李亦撫育過於己生,人莫能辨其兄弟所出同異。論者兩重之。
及長,屏絕人事,專意經史,天文算曆、圖緯之書,多所該涉,日誦數千言,好文章,留意老易。襲
爵,釋褐 奉朝請奉朝請 ,加宣威將軍宣威將軍 ,轉奉車都尉奉車都尉 、廷尉丞廷尉丞 。
正光中,尚書左丞尚書左丞 元孚 慰勞蠕蠕 ,反被拘留。及蠕蠕 大掠而還,置孚歸國。事下廷尉廷尉 ,卿及監
以下謂孚無坐,惟謙之以孚辱命,□以流罪。尚書尚書 同卿執,詔可謙之奏。
孝昌初,行河陰縣令河陰縣令 。先是,有人囊盛瓦礫,指作錢物,詐市人馬,因逃去。詔令追捕,必得以聞。
謙之乃偽枷一囚立於馬市,宣言是前詐市馬賊,今欲刑之。密遣腹心察市中私議者。有二人相見忻然
曰:「無復憂矣。」執送按問 ,具伏盜馬,徒黨悉獲。并出前後盜竊之處,資貨甚多,遠年失物之
家,各來得其本物。具以狀奏。尋詔除寧遠將軍寧遠將軍 ,正河陰令河陰令 。在縣二年,損益治體,多為故事。弟
道穆為御史御史 ,在公亦有能名,世美其父子兄弟並著當官之稱。
文 主 主 文
文 武 文 地 文
法 武 文 名 文 地
文 文 文
武 地 文 文 地 文 衙
武 文 文 主 文 武
文 武 武 文 武 文
文 文 武 武 文 武
武 文
器 名
武 武
文
文
地 文 文
名 地 亲 政 號
主 名 主 武 武
文
主
文 武 文
文
武 文 號
亲
仕 文 武 武 文
文 名 政 政 文
文
文
法
武 文
文
8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舊制,二縣令縣令 得面陳得失,時佞幸之輩惡其有所發聞,遂共奏罷。謙之乃上疏曰:「臣以無庸,謬宰神
邑,實思奉法不撓,稱是官方,酬朝廷無貲之恩,盡人臣守器之節。但豪家支屬,戚里親媾,縲紲所及,
舉目多是,皆有盜憎之色,咸起怨上之心。縣令縣令 輕弱,何能克濟。先帝 昔發明詔,得使面陳所懷。臣
亡父先臣崇之為洛陽令洛陽令 ,常得入奏是非,所以朝貴斂手,無敢干政。近日以來,此制遂寢,致使神宰威
輕,下情不達。今二聖遠遵堯舜,憲章高祖 。愚臣望策其駑蹇,少立功名。乞新舊典,更明往制。庶姦
豪知禁,頗自屏心。」詔曰:「此啟深會朕意,付外量聞。」
謙之又上疏曰:
臣聞夏德中 微,少康成克復之主;周道將廢,宣王立中興之功。則知國無常安,世無恒弊,唯在明主
所以變之有方,化之有道耳。
自正光已來,邊城屢擾,命將出師,相繼於路,軍費戎資,委輸不絕。至如弓格賞募,咸有出身;槊
刺斬首 ,又蒙階級。故四方壯士,願征者多,各各為己,公私兩利。若使軍帥軍帥 必得其人,賞勳不失
其實,則何賊不平,何征不捷也!諸守帥或非其才,多遣親者妄稱入募,別倩他人引弓格,虛受征官。
身不赴陳,惟遣奴客充數而已,對寇臨敵,曾不彎弓。則是王爵虛加,征夫多闕,賊虜何可殄除,忠貞
何以勸誡也?且近習、侍臣、戚屬、朝士,請託官曹,擅作威福。如有清貞奉法不為回者,咸共譖毀,
橫受罪罰。在朝顧望,誰肯申聞?蔽上擁下,虧風壞政。使讒諂甘心,忠讜息義。
況且頻年以來,多有徵發,民不堪命,動致流離,苟保妻子 ,競逃王役,不復顧其桑井,憚比刑
書 。正由還有必困之理,歸無自安之路。若聽歸其本業,徭役微甄,則還者必眾,墾田增闢,數年之
後,大獲課民。今不務以理還之,但欲嚴符切勒,恐數年之後,走者更多,安業無幾。
故有國有家者,不患民不我歸,唯患政之不立,不恃敵不我攻,唯恃吾不可侮。此乃千載共遵,百王一
致。且琴瑟不韻,知音改弦更張;騑驂未調,善御執轡成組。諺云:「迷而知反,得道不遠。」此言雖
小,可以諭大。陛下一日萬機,事難周覽,元、凱結舌,莫肯明言。臣雖庸短,世受榮祿,竊慕前賢匪
躬之義,不避斧鉞 之誅,以希一言之益。伏願少垂覽察,略加推採,使朝章重舉,軍威更振,海內起
惟新之歌,天下見復禹之績,則臣奏之後,笑入下泉。
靈太后 得其疏,以責左右近侍左右近侍 。諸寵要者由是疾之,乃啟太后 云:「謙之有學藝,宜在國學,以
訓胄子。」詔從之,除國子博士國子博士 。
謙之與袁翻 、常景 、酈道元 、溫子昇 之徒,咸申款舊。好於贍恤,言諾無虧。居家僮隸,對其兒
不撻其父母,生三子便免其一,世無髡黥奴婢 ,常稱俱稟人體,如何殘害。以父舅氏沮渠蒙遜 曾據
涼土,國書漏闕,謙之乃修涼書十卷,行於世。涼國盛事佛道,為論貶之,因稱佛是九流之一家。當世
名士,競以佛理來難,謙之還以佛義對之,竟不能屈。以時所行歷,多未盡善,乃更改元修 撰,為一
家之法,雖未行於世,議者歎其多能。
於時朝議鑄錢,以謙之為鑄錢都將都將 長史長史 。乃上表 求鑄三銖錢曰:
蓋錢貨之立,本以通有無,便交易。故錢之輕重,世代不同。太公為周置九府 圜法,至景王時更鑄大
錢。秦兼海內,錢重半兩。漢興,以秦錢重,改鑄榆莢錢。至文帝 五年,復為四銖。孝武時,悉復銷
壞,更鑄三銖,至元狩中,變為五銖。又造赤仄之錢,以一當五。王莽攝政 ,錢有六等,大錢重十二
銖,次九銖,次七銖,次五銖,次三銖,次一銖。魏文帝 罷五銖錢,至明帝 復立。孫權江左,鑄大
錢,一當五百。權赤烏年,復鑄大錢,一當千。輕重大小,莫不隨時而變。
文
文 主
文
亲
名
法 武
亲
法
军
主 文 主
文
名 名 名 名
份 名
名
武 文 礼
衙
主
礼
主 主
9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竊以食貨之要,八政為首;聚財之貴,詒訓典文。是以昔之帝王,乘天地之饒,御海內之富,莫不腐紅粟
於太倉 ,藏朽貫於泉府 ,儲畜既盈,民無困敝,可以寧謐四極,如身使臂者矣。昔漢之孝武,地廣財
豐,外事四戎,遂虛國用。於是草萊之臣,出財助國;興利之計,納稅廟堂 。市列榷酒之官,邑有告緡
之令。鹽鐵既興,錢幣屢改,少府少府 遂豐,上林 饒積。外闢百蠻,內不增賦者,皆計利之由也。今群妖
未息,四郊多壘,徵稅既煩,千金日費,資儲漸耗,財用將竭,誠楊氏 獻說之秋,桑、兒言利之日。夫
以西京之盛,錢猶屢改,並行小大,子母相權,況今寇難未除,州郡淪敗,民物凋零,軍國用少,別鑄小
錢,可以富益,何損於政,何妨於人也?且政興不以錢大,政衰不以錢小,惟貴公私得所,政化無虧,既
行之於古,亦宜效之於今矣。昔禹遭大水,以歷山 之金鑄錢,救民之困。湯遭大旱,以莊山之金鑄錢,
贖民之賣子者。今百姓窮悴,甚於曩日,欽明之主豈得垂拱而觀之哉?
臣今此鑄,以濟交乏,五銖之錢,任使並用,行之無損,國得其益,穆公之言於斯驗矣。臣雖術愧計
然,識非心算,暫充錢官,頗睹其理。苟有所益,不得不言。脫以為疑,求下公卿博議。如謂為允,即
乞施行。
詔將從之,事未就,會卒。
初,謙之弟道穆,正光中為御史御史 ,糾相州刺史相州刺史 李世哲 事,大相挫辱,其家恒以為憾。至是,世哲
弟神軌為靈太后 深所寵任,直謙之家僮訴良,神軌左右之,入諷尚書尚書 ,判禁謙之於廷尉廷尉 。時將
赦,神軌乃啟靈太后 發詔,於獄賜死,時年四十二。朝士莫不哀之。所著文章百餘篇,別有集錄。永
安中,贈征虜將軍征虜將軍 、營州刺史營州刺史 ,諡曰康 ,又除一子出身,以明冤屈。謙之妻中山 張氏 ,明識婦
人也。教勸諸子,從師受業。常誡之曰:「自我為汝家婦,未見汝父一日不讀書。汝等宜各修勤,勿替
先業。」
謙之長子子儒,字孝禮。元顥 入洛,其叔道穆從駕北巡,子儒後踰河至行宮,莊帝 見之,具訪洛中
事意,子儒備陳元顥 敗在旦夕。帝謂道穆曰:「卿初來日,何故不與子儒俱行?」對曰:「臣家百口
在洛,須其經營。且欲其今日之來,知京師後事 。」帝曰:「子儒非直合卿本懷,亦大慰朕意。」仍
授祕書郎中祕書郎中 ,轉通直郎通直郎 。後除安東將軍安東將軍 、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司徒司徒 中兵參軍中兵參軍 、兼祭酒祭酒 。襲爵。興和
初,除兼殿中侍御史殿中侍御史 。時四方多有流民,子儒為梁州 、北豫、西兗三州檢戶使,所獲甚多。後以公
事去官。武定六年[548]卒,時年四十一。
子儒弟緒,字叔宗,明悟好學。謙之常謂人曰:「興吾門者,當是此兒。」及長,涉獵書傳,好文
詠。司空司空 行參軍行參軍 ,轉長流參軍。除鎮遠將軍鎮遠將軍 、冀州 儀同府中兵參軍中兵參軍 ,為府主封隆之 所賞。隆
之行梁州 、濟州 ,引自隨,恒令總攝數郡。武定三年[545]卒,年三十二。
緒弟孝貞,武定中,司徒司徒 士曹參軍士曹參軍 。
孝貞弟孝幹,司空司空 東閤祭酒閤祭酒 。
謙之弟恭之,字道穆,行字於世。學涉經史,非名流俊士 ,不與交結。幼孤,事兄如父母。每謂人
曰:「人生厲心立行,貴於見知,當使夕脫羊裘,朝佩珠玉者。若時不我知,便須退跡江海,自求其
志。」
地 衙
礼
文 地
名
地
文 文 名
主 文 文
主
武 文 號 地 名
名 主
名
葬
文 文 武 武 文 武 文
文 地
文 武 武 地 武 名
地 地
文 武
文 文
仕
10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86
87
88
89
90
91
92
御史御史 中尉元 匡高選御史御史 ,道穆奏記於匡曰:「道穆生自蓬簷,長於陋巷。頗獵群書,無純碩之德;
尚好章詠,乏彫掞之工。雖欲廁影髦徒,班名俊伍,其可得哉?然凝明獨斷之主,雄才不世之君,無藉朽
株之資,求人屠釣之下,不牽闇投之誚,取士商歌之中。是以聞英風而慷慨,望雲路而低佪者,天下皆是
也。若得身隸繡衣,名充直指,雖謝周生騎上之敏,實有茅氏就鑊之心。」匡大喜曰:「吾久知其人,適
欲召之。」遂引為御史御史 。其所糾摘,不避權豪,臺中事物,多為匡所顧問。道穆曾進說於匡曰:「古人
有言,罰一人當取千萬人懼,豺狼當道 ,不問狐狸。明公荷國重寄,宜使天下知法。」匡深然之。
正光中,出使相州 。刺史刺史 李世哲 即尚書令尚書令 崇之子,貴盛一時,多有非法,逼買民宅,廣興屋宇,
皆置鴟尾 ,又於馬埒堠上為木人執節。道穆繩糾,悉毀去之,并發其贓貨 ,具以表聞。又尒朱
榮 討蠕蠕 ,道穆監其軍事,榮甚憚之。還,除奉朝請奉朝請 ,俄除太尉太尉 鎧曹參軍。
蕭寶夤 西征,以道穆為行臺郎中行臺郎中 ,軍機之事,多以委之。大都督大都督 崔延伯 敗後,賊勢轉強,屢請益
兵,朝廷不許。寶夤謂道穆曰:「非卿一行,兵無益理。」遂令乘傳赴洛。靈太后 親問賊勢,道穆具
以狀對。太后 怒曰:「比來使人皆言賊弱,卿何獨云其強也!」道穆曰:「前使不實者,當是冀陛下
恩顏,望霑爵賞。臣既忝使人,不敢虛妄。願令近臣親檢,足知虛實。」事訖當反,遇病不行。
後屬兄謙之被害,情不自安,遂託身於莊帝 。帝時為侍中侍中 ,特相欽重,引居第中,深相保護。俄
而,帝以兄事見出。道穆懼禍,乃攜家趣濟陰 ,變易姓名,往來於東平畢氏 ,以避時難。
莊帝 即位,徵為尚書尚書 三公郎中郎中 ,加寧朔將軍寧朔將軍 。尋兼吏部郎中吏部郎中 ,與薛曇尚 書使晉陽 ,授尒朱
榮 職,賜爵龍城侯 。九月,除太尉長史太尉長史 ,領中書舍人中書舍人 。遭母憂去職,帝令中書舍人中書舍人 溫子昇 就
宅弔慰,詔攝本任,表辭不許。三年,加前軍將軍前軍將軍 。
及元顥 逼虎牢城 ,或勸帝赴關西者,帝以問道穆,道穆對曰:「關中今日殘荒,何由可往。臣謂元
顥 兵眾不多,乘虛深入者,由國家將帥征捍不得其人耳。陛下若親率宿衛 ,高募重賞,背城一戰,
臣等竭其股肱之力,破顥孤軍,必不疑矣。如恐成敗難測,非萬乘所履,便宜車駕北渡,循河東下。
徵大將軍大將軍 天穆合於滎陽 ,向虎牢;別徵尒朱王軍,令赴河內以掎角之。旬月之間,何往不克。臣竊
謂萬全之計,不過於此。」帝曰:「高舍人舍人 語是。」其夜到河內郡 北,未有城守可依,帝命道穆秉
燭作詔書數十紙,布告遠近,於是四方知乘輿所在。除中軍將軍中軍將軍 、給事黃門侍郎給事黃門侍郎 、安喜縣開國
公 ,食邑千戶。於時尒朱榮 欲回師待秋,道穆謂榮曰:「元顥 以蕞爾輕兵,奄據京洛,使乘輿飄
露,人神恨憤,主憂臣辱,良在於今。大王擁百萬之眾,輔天子而令諸侯,自可分兵河畔,縛筏造船,
處處遣渡,徑擒群賊,復主宮闕,此桓文之舉也。且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今若還師,令顥重完守具,
徵兵天下,所謂養虺成蛇,悔無及矣。」榮深然之,曰:「楊黃門黃門 侃已陳此計,當更議決耳。」
及莊帝 反政,因宴次謂尒朱榮 曰:「前若不用高黃門黃門 計,則社稷 不安。可為朕勸其酒令醉。」榮
對曰:「臣本北征蠕蠕 ,高黃門黃門 與臣作監軍監軍 ,臨事能決,實可任用。」除征南將軍征南將軍 、金紫光祿大金紫光祿大
夫夫 、兼御史中尉御史中尉 。尋即真,仍兼黃門黃門 。道穆外秉直繩,內參機密,凡是益國利民之事,必以奏
聞。諫諍極言,無所顧憚。選用御史御史 ,皆當世名輩,李希宗 、李繪、陽休之 、陽斐、封君義、邢
子明、蘇淑 、宋世良等四十人。
文 名 文
文
地
地 文 名 文
建 法
名 政 文 文
名 文 武 名
主
主
主 文
地 名
主 文 文 武 文 名 地
名 主 文 文 文 名
武
名 地
名 军
武 地
文 地
武 文
主 名 名
文
主 名 文 礼
政 文 文 武
武 文 文
文 名 名
名
11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93
94
95
96
97
98
99
於時用錢稍薄,道穆表曰:「四民之業,錢貨為本,救弊改鑄,王政所先。自頃以私鑄薄濫,官司糾繩,
挂網非一。在市銅價,八十一文得銅一斤,私造薄錢,斤餘二百。既示之以深利,又隨之以重刑,罹罪者
雖多,姦鑄者彌眾。今錢徒有五銖之文,而無二銖之實,薄甚榆莢,上貫便破,置之水上,殆欲不沉。此
乃因循有漸,科防不切,朝廷之愆,彼復何罪。昔漢文帝 以五分錢小,改鑄四銖,至武帝 復改 三銖
為半兩。此皆以大易小,以重代輕也。論今據古,宜改鑄大錢,文載年號 ,以記其始,則一斤所成止七
十六文。銅價至賤五十有餘,其中人功、食料、錫炭、鉛沙,縱復私營,不能自潤。直置無利,自應息
心,況復嚴刑廣設也。以臣測之,必當錢貨永通,公私獲允。」後遂用楊侃 計,鑄永安五銖錢。
僕射僕射 尒朱世隆 當朝權盛,因內見衣冠失儀,道穆便即彈糾。帝姊壽陽公主 行犯清路,執赤棒卒呵
之不止,道穆令卒棒破其車。公主 深以為恨,泣以訴帝。帝謂公主 曰:「高中尉中尉 清直之人,彼所
行者公事,豈可私恨責之也。」道穆後見帝,帝曰:「一日家姊行路相犯,極以為愧。」道穆免冠謝
曰:「臣蒙陛下恩,守陛下法,不敢獨於公主 虧朝廷典章,以此負陛下。」帝曰:「朕以愧卿,卿反
謝朕。」尋敕監儀注。又詔曰:「祕書圖籍所在,內典□書,又加繕寫,緗素委積 ,蓋有年載。出內
繁蕪,多致零落。可令御史中尉御史中尉 、兼給事黃門侍郎給事黃門侍郎 道穆總集帳目,并牒儒學 之士,編比次第。」
道穆又上疏曰:「臣聞舜命皋陶,姦宄是託;禹泣罪人,堯心為念。所以舉直措枉,事切曩賢;明德慎
罰 ,議存先典。高祖 太和之初,置廷尉廷尉 司直司直 ,論刑辟是非,雖事非古始,交濟時要。所謂禮樂互
興,不相沿襲者矣。臣以無庸,忝當今任,所思報效,未忘寢興。但識謝知今,業慚稽古,未能進一言
以利國,說一策以興邦,索米長安,豈不知愧。至於職司其憂,猶望僶俛。竊見御史御史 出使,悉受風
聞,雖時獲罪人,亦不無枉濫。何者?得堯之罰,不能不怨。守令為政,容有愛憎。姦猾之徒,恒思報
惡,多有妄造無名,共相誣謗。御史御史 一經檢究,恥於不成,杖木之下,以虛為實,無罪不能自雪者,
豈可勝道哉。臣雖愚短,守不假器,繡衣所指,冀以清肅。若仍踵前失,或傷善人,則尸祿之責,無所
逃罪。所以夙夜為憂,思有悛革。如臣鄙見,請依太和故事,還置司 直十人,名隸廷尉廷尉 ,秩以五
品,選歷官有稱,心平性正者為之。御史御史 若出糾劾,即移廷尉廷尉 ,令知人數。廷尉廷尉 遣司直司直 與御御
史史 俱發,所到州郡,分居別館。御史御史 檢了,移付司直司直 覆問,事訖與御史御史 俱還。中尉中尉 彈聞,廷廷
尉尉 科按,一如舊式。庶使獄成罪定,無復稽寬;為惡取敗,不得稱枉。若御史御史 、司直司直 糾劾失實,
悉依所斷獄 罪之。聽以所檢,迭相糾發。如二使阿曲,有不盡理,聽罪家詣門下通訴,別加按檢。如
此,則肺石之傍,怨訟可息;叢棘之下,受罪吞聲者矣。」詔從之,復置司 直。
及尒朱榮 之死也,帝召道穆付赦書,令宣於外。因謂之曰:「自今日後,當得精選御史御史 矣。」先
是,榮等常欲以其親黨為御史御史 ,故有此詔。及尒朱世隆 等率其部類戰於大夏 門北,道穆受詔督
戰,又贊成太府卿太府卿 李苗 斷橋之計,世隆 等於是北遁。加衛將軍衛將軍 、假車騎將軍車騎將軍 、大都督大都督 、兼尚尚
書右僕射書右僕射 、南道大行臺 。又除車騎將軍車騎將軍 ,餘官如故。時雖外託征蠻,而帝恐北軍 不利,欲為南巡
之計。未發,會尒朱兆 入洛,道穆慮禍及己,託病去官。世隆 以道穆忠於前朝,遂害之,時年四十
二。太昌中,贈使持節、都督都督 雍秦二州諸軍事州諸軍事 、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雍州刺史雍州刺史 。
子士鏡,襲爵。為北豫州刺史北豫州刺史 。高仲密擁入關。
道穆弟謹之,繼沮渠氏後。卒於滄州 平東府 主簿主簿 ,年三十五。贈通直郎通直郎 。無子。
謹之弟慎之,字道密。好學,有諸兄風。年二十三,卒,無子,以兄謙之第二子緒繼焉。
史臣曰:宋翻 剛鯁自立,猛而斷務。辛雄 以吏能歷職,任智效官。羊深 以才幹從事從事 ,聲跡可
紀。楊機 清斷在公。高崇 明濟為用。謙之兄弟,咸政事之敏,飾學有聞,列于朝廷,豈徒然也。深
失之晚節,至於顛覆,惜乎!
主 主 仕
礼
名
文 名 主
主 主 文
主
军
文 文 仕
法 亲 文 文
文
文
法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法
法
名 文
文 名 政
文 名 名 武 武 武
文 衙 武 军
名 名
武 文 武 武 文
文
地 地 文 文
名 名 名 文
名 名
12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081 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四 083 卷七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目錄
13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新唐書 085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
新唐書 085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新唐書 085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
新唐書 085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
helloiac
 
元史 163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
元史 163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元史 163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
元史 163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
helloiac
 
宋史 486 卷四百八十六 列傳第二百四十五 外國二 夏國下
宋史 486 卷四百八十六 列傳第二百四十五 外國二 夏國下宋史 486 卷四百八十六 列傳第二百四十五 外國二 夏國下
宋史 486 卷四百八十六 列傳第二百四十五 外國二 夏國下
helloiac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helloiac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helloiac
 
明史 209 卷二百〇九 列傳第九十七
明史 209 卷二百〇九 列傳第九十七明史 209 卷二百〇九 列傳第九十七
明史 209 卷二百〇九 列傳第九十七
helloiac
 
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helloiac
 
三國志 21 卷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
三國志 21 卷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三國志 21 卷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
三國志 21 卷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
helloiac
 
元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四
元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四元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四
元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四
helloiac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helloiac
 
新唐書 195 卷一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
新唐書 195 卷一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新唐書 195 卷一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
新唐書 195 卷一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
helloiac
 
舊五代史 095 卷九十五 晉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
舊五代史 095 卷九十五 晉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舊五代史 095 卷九十五 晉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
舊五代史 095 卷九十五 晉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
helloiac
 
舊五代史 034 卷三十四 唐書十 莊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34 卷三十四 唐書十 莊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34 卷三十四 唐書十 莊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34 卷三十四 唐書十 莊宗紀第八
helloiac
 
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
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
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
helloiac
 
新唐書 192 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新唐書 192 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新唐書 192 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新唐書 192 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helloiac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helloiac
 
後漢書 003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後漢書 003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後漢書 003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後漢書 003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helloiac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helloiac
 
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helloiac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helloiac
 

What's hot (20)

新唐書 085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
新唐書 085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新唐書 085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
新唐書 085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
 
元史 163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
元史 163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元史 163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
元史 163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
 
宋史 486 卷四百八十六 列傳第二百四十五 外國二 夏國下
宋史 486 卷四百八十六 列傳第二百四十五 外國二 夏國下宋史 486 卷四百八十六 列傳第二百四十五 外國二 夏國下
宋史 486 卷四百八十六 列傳第二百四十五 外國二 夏國下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明史 209 卷二百〇九 列傳第九十七
明史 209 卷二百〇九 列傳第九十七明史 209 卷二百〇九 列傳第九十七
明史 209 卷二百〇九 列傳第九十七
 
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三國志 21 卷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
三國志 21 卷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三國志 21 卷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
三國志 21 卷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
 
元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四
元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四元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四
元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四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新唐書 195 卷一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
新唐書 195 卷一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新唐書 195 卷一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
新唐書 195 卷一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
 
舊五代史 095 卷九十五 晉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
舊五代史 095 卷九十五 晉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舊五代史 095 卷九十五 晉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
舊五代史 095 卷九十五 晉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
 
舊五代史 034 卷三十四 唐書十 莊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34 卷三十四 唐書十 莊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34 卷三十四 唐書十 莊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34 卷三十四 唐書十 莊宗紀第八
 
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
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
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
 
新唐書 192 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新唐書 192 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新唐書 192 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新唐書 192 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後漢書 003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後漢書 003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後漢書 003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後漢書 003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後漢書 073 卷六十七 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Similar to 魏書 082 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helloiac
 
新唐書 169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八十八
新唐書 169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八十八新唐書 169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八十八
新唐書 169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八十八
helloiac
 
明史 171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明史 171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明史 171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明史 171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helloiac
 
晉書 059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
晉書 059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晉書 059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
晉書 059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
helloiac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helloiac
 
明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 忠義二
明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 忠義二明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 忠義二
明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 忠義二
helloiac
 
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
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
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
helloiac
 
後漢書 062 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
後漢書 062 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後漢書 062 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
後漢書 062 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
helloiac
 
南史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九
南史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九南史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九
南史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九
helloiac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helloiac
 
後漢書 075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後漢書 075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後漢書 075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後漢書 075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helloiac
 
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helloiac
 
宋史 304 卷三百〇四 列傳第六十三
宋史 304 卷三百〇四 列傳第六十三宋史 304 卷三百〇四 列傳第六十三
宋史 304 卷三百〇四 列傳第六十三
helloiac
 
明史 231 卷二百三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明史 231 卷二百三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九明史 231 卷二百三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明史 231 卷二百三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helloiac
 
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
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
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
helloiac
 
漢書 090 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
漢書 090 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漢書 090 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
漢書 090 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
helloiac
 
漢書 097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漢書 097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漢書 097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漢書 097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helloiac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helloiac
 
元史 032 卷三十二 本紀第三十二 文宗一
元史 032 卷三十二 本紀第三十二 文宗一元史 032 卷三十二 本紀第三十二 文宗一
元史 032 卷三十二 本紀第三十二 文宗一
helloiac
 
北史 018 卷十八 列傳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
北史 018 卷十八 列傳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北史 018 卷十八 列傳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
北史 018 卷十八 列傳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
helloiac
 

Similar to 魏書 082 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 (20)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新唐書 169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八十八
新唐書 169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八十八新唐書 169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八十八
新唐書 169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八十八
 
明史 171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明史 171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明史 171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明史 171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晉書 059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
晉書 059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晉書 059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
晉書 059 卷六十 列傳第三十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明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 忠義二
明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 忠義二明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 忠義二
明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 忠義二
 
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
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
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
 
後漢書 062 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
後漢書 062 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後漢書 062 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
後漢書 062 卷五十七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
 
南史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九
南史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九南史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九
南史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九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後漢書 075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後漢書 075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後漢書 075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後漢書 075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後漢書 015 卷十三 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
 
宋史 304 卷三百〇四 列傳第六十三
宋史 304 卷三百〇四 列傳第六十三宋史 304 卷三百〇四 列傳第六十三
宋史 304 卷三百〇四 列傳第六十三
 
明史 231 卷二百三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明史 231 卷二百三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九明史 231 卷二百三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明史 231 卷二百三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
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
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
 
漢書 090 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
漢書 090 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漢書 090 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
漢書 090 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
 
漢書 097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漢書 097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漢書 097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漢書 097 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元史 032 卷三十二 本紀第三十二 文宗一
元史 032 卷三十二 本紀第三十二 文宗一元史 032 卷三十二 本紀第三十二 文宗一
元史 032 卷三十二 本紀第三十二 文宗一
 
北史 018 卷十八 列傳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
北史 018 卷十八 列傳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北史 018 卷十八 列傳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
北史 018 卷十八 列傳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
 

More from helloiac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helloiac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helloiac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helloiac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helloiac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helloiac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helloiac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魏書 082 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

  • 1. 文档信息  魏書  082 / 131  100 段 15465 字  458 种 813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列傳第六十五 魏書 082 卷七十七 [北齊]魏收 ←081 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四 083 卷七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魏書 / 082 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 本篇关键词 纪年 永安二年[529] 2 永熙三年[534] 2 武定三年[545] 2 永熙二年[533] 1 孝昌元年[525] 1 永安三年[530] 1 天平二年[535] 1 武定六年[548] 1 地点 荊州 4 洛陽 3 彭城 2 人物 莊帝 14 元顥 8 尒朱榮 7 辛雄 6 羊深 6 公主 5 文官 御史 17 尚書 15 廷尉 9 長史 8 奉朝請 8 司空 7 侍中 6 司徒 6 武官 光祿大夫 11 衛將軍 7 大都督 4 其他 行臺 9 肅宗 8 蠕蠕 5 目錄 0 1 2 3 4 卷七十七 列傳 第六十五 宋翻 辛雄 羊深 楊機 高崇 宋翻 ,字飛烏,廣平列人人也,吏部尚書吏部尚書 弁族弟 。少有操尚,世人以剛斷許之。世宗初,起家奉奉 朝請朝請 ,本州治中治中 、廣平王 郎中令郎中令 。尋拜河陰令河陰令 。 翻弟道璵,先為冀州 京兆王 愉法曹行參軍法曹行參軍 ,愉反,逼道璵為官,翻與弟世景俱囚廷尉廷尉 。道璵後棄 愉歸罪京師,猶坐身死,翻、世景除名 。久之,拜翻治書侍御史治書侍御史 、洛陽令洛陽令 、中散大夫中散大夫 、相州 大大 中正中正 ,猶領治書。又遷左將軍左將軍 、南兗州刺史南兗州刺史 。時蕭衍 遣將先據荊山 ,規將寇竊。屬壽春淪陷, 賊遂乘勢徑趨項城 。翻遣將成僧達潛軍討襲,頻戰破之,自是州境帖然。 作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亲 文 文 主 武 文 地 主 武 文 法 文 文 武 地 文 武 文 名 地 地 1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孝莊時,除司徒左長史司徒左長史 、撫軍將軍撫軍將軍 、河南尹河南尹 。初,翻為河陰令河陰令 ,順陽公 主家奴 為劫,攝而不 送,翻將兵圍主宅,執主婿馮穆 ,步驅向縣 。時正炎暑,立之日中,流汗霑地。縣舊有大枷,時人號 曰「彌尾青」,及翻為縣主 ,吏請焚之。翻曰:「且置南牆下,以待豪家。」未幾,有內監 楊小駒詣 縣請事,辭色不遜,命取尾青以鎮之。既免,入訴於世宗。世宗大怒,敕河南尹河南尹 推治其罪。翻具自陳 狀。詔曰:「卿故違朝法,豈不欲作威以買名?」翻對:「造者非臣,買名者亦宜非臣。所以留者,非敢 施於百姓,欲待兇暴之徒如小駒者耳。」於是威振京師。及為洛陽 ,迄於為尹,畏憚權勢,更相承接, 故當世之名大致減損。永安三年[530],卒於位。贈侍中侍中 、衛將軍衛將軍 、相州刺史相州刺史 。出帝 初,重贈驃騎大驃騎大 將軍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雍州刺史雍州刺史 ,諡曰貞烈 。 子思遠,卒於司空司空 從事中郎從事中郎 。 翻弟毓,字道和,敦篤有志行。平西將軍平西將軍 、太中大夫太中大夫 。 子世軌,齊文襄王大將軍府大將軍府 祭酒祭酒 。 毓弟世景,在良吏傳。 世景弟叔集,亦有學行。征東裴衍 之討葛榮 也,表為員外散騎侍郎員外散騎侍郎 ,引同戎役。及衍敗,同時遇 害。 叔集弟道璵,少而敏俊。世宗初,以才學被召,與祕書丞祕書丞 孫惠蔚 典校群書,考正同異。自太學博太學博 士士 轉京兆王 愉法曹行參軍法曹行參軍 。臨死,作詩及挽歌 詞,寄之親朋,以見怨痛。道璵又曾贈著作佐著作佐 郎郎 張始均 詩,其末章云:「子深懷璧憂,余有當門病。」道璵既不免難,始均亦遇世禍,時咸怪 之。無子,兄毓以第三子子叔繼。 辛雄 ,字世賓,隴西狄道 人。父暢,字幼達,大將軍大將軍 諮議參軍諮議參軍 、汝南鄉郡 二郡太守郡太守 ,太和 中,本郡中正中正 。雄有孝性,頗涉書史書史 ,好刑名 ,廉謹雅素,不妄交友,喜怒不形於色。釋褐 奉朝奉朝 請請 。父於郡遇患,雄自免歸,晨夜扶抱。及父喪居憂,殆不可識,為世所稱。 正始初,除給事中給事中 ,十年不遷職,乃以病免。清河王 懌為司空司空 ,辟戶曹參軍戶曹參軍 ,攝田曹事。懌遷司司 徒徒 ,仍隨授戶曹參軍戶曹參軍 。並當煩劇,諍訟填委。雄用心平直,加以閑明政事,經其斷割,莫不悅服。 懌重之,每謂人曰:「必也無訟乎,辛雄 其有焉。」由是名顯。懌遷太尉太尉 ,又為記室參軍記室參軍 。神 龜 中,除尚書尚書 駕部郎中駕部郎中 ,轉三公郎。其年,沙汰郎官郎官 ,唯雄與羊深 等八人見留,餘悉罷遣,更 授李琰等。 先是,御史中尉御史中尉 、東平王 元匡 復欲輿棺諫諍,尚書令尚書令 、任城王 澄劾匡大不敬 ,詔恕死為民。 雄奏理匡曰:「竊惟白衣元匡 ,歷奉三朝,每蒙寵遇。謇諤之性,簡自帝心;鷹鸇之志,形於在昔。 故高祖 錫之以匡名,陛下任之以彈糾。至若茹皓 昇輦,匡斥宜下之言;高肇 當政,匡陳擅權之 表。剛毅忠款,群臣莫及;骨鯁之跡,朝野共知。當高肇 之時,匡造棺致諫,主聖臣直,卒以無咎。 假欲重造,先帝 已容之於前,陛下亦宜寬之於後,況其元列由緒與罪按不同也。脫終貶黜,不在朝 廷,恐杜忠臣之口,塞諫者之心,乖琴瑟之至和,違鹽梅之相濟。祁奚云,叔向之賢,可及十世,而匡 不免其身,實可嗟惜。」未幾,匡除龍驤將軍龍驤將軍 、平州刺史平州刺史 。右僕射右僕射 元欽 謂左僕射左僕射 蕭寶夤 曰: 「至如辛郎中郎中 才用,省中諸人莫出其右。」寶夤曰:「吾聞游僕射僕射 云:『得如雄者四五人共治省省 事事 ,足矣。』今日之賞,何其晚哉!」 初,廷尉少卿廷尉少卿 袁翻 以犯罪之人,經恩競訴,枉直難明,遂奏曾染風聞者,不問曲直,推為獄成,悉 不斷理。詔令門下、尚書尚書 、廷尉廷尉 議之。雄議曰: 文 武 文 文 主 份 名 地 主 法 文 地 文 武 文 主 武 武 文 文 號 文 武 武 文 武 文 名 名 文 文 名 文 主 武 礼 文 名 名 地 武 武 地 文 文 文 法 仕 文 文 主 文 武 文 武 名 文 武 然 文 武 文 名 文 主 名 文 主 法 名 亲 名 名 名 主 武 文 文 名 文 名 文 文 文 文 名 文 文 2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16 17 18 19 20 21 22 春秋之義:不幸而失,寧僭不濫。僭則失罪人,濫乃害善人。今議者不忍罪姦吏,使出入縱情,令君子小 人薰蕕不別,豈所謂賞善罰惡,殷勤隱恤者也。仰尋周公不減流言之愆,俯惟釋之不加驚馬之辟,所以小 大用情,貴在得所。失之千里,差在毫釐。雄久執按牘,數見疑訟,職掌三千,願言者六。 一曰:御史御史 所糾,有注其逃走者。及其出訴,或為公使,本曹給過所有指,如不推檢,文按灼然者, 雪之。二曰:御史御史 赦前注獲見贓,不辨行賕主名,檢無賂以置直之主,宜應洗復。三曰:經拷不引, 傍無三證,比以獄按既成,因即除削。或有據令奏復者,與奪不同,未獲為通例。又須定何如得為證 人。若必須三人對見受財,然後成證,則於理太寬。若傳聞即為證,則於理太急。今請以行賕後三人俱 見,物及證狀顯著,準以為驗。四曰:赦前斷事,或引律乖錯,使除復失衷,雖按成經赦,宜追從律。 五曰:經赦除名 之後,或邀駕訴枉,被旨重究;或訴省稱冤,為奏更檢。事付有司,未被研判,遂遇 恩宥。如此之徒,謂不得異於常格,依前按為定。若不合拷究,已復之流,請不追奪。六曰:或受辭下 檢反覆,使鞫獄 證占分明,理合清雪,未及告按,忽逢恩赦。若從證占而雪,則違正格;如除其名, 罪濫潔士。以為罪須按成,雪以占定,若拷未畢格及要證一人不集者,不得為占定。 古人雖患察獄之不精,未聞知冤而不理。今之所陳,實士師士師 之深疑,朝夕之急務,願垂察焉。 詔從雄議。自後每有疑議,雄與公卿駁難,事多見從,於是公能之名甚盛。 又為祿養論,稱仲尼陳五孝,自天子至庶人無致仕 之文。禮記 :「八十,一子不從政;九十,家不 從政。」鄭玄注云:「復除 之。」然則,止復庶民,非公卿大夫公卿大夫 士之謂。以為宜聽祿養,不約其 年。書奏,肅宗 納之。以母憂去任。卒哭 ,右僕射右僕射 元欽 奏雄起復 為郎。俄兼司州別駕司州別駕 ,加前前 軍將軍軍將軍 。 孝昌元年[525],徐州刺史徐州刺史 元法僧以城南叛,蕭衍 遣蕭綜來據彭城 。時遣大都督大都督 、安豐王延明督臨 淮王 彧討之,盤桓不進。乃詔雄副太常少卿太常少卿 元誨為使,給齊庫刀,持節、乘驛催軍,有違即令斬 決。肅宗 謂雄曰:「誨,朕家諸子,摽以親懿。籌策機計,仗卿取勝耳。」到軍,勒令並進徐州 , 綜送降款。冀州刺史冀州刺史 侯剛 啟為長史長史 ,肅宗 以雄長於世務,惜不許之,更除司空司空 長史長史 。於時, 諸公皆慕其名,欲屈為佐,莫能得也。 時諸方賊盛,而南寇侵境,山蠻作逆,肅宗 欲親討,以荊州 為先,詔雄為行臺左丞行臺左丞 ,與前軍臨淮 王 彧東趣葉城 ,別將別將 裴衍 西通鳥路。衍稽留未進,彧師已次汝濱。北溝求救,彧以處分道別,不 欲應之。雄曰:「今裴衍 未至,王士眾已集,蠻左唐突,撓亂近畿,梁汝之間,民不安業,若不時撲 滅,更為深害。王秉 麾閫外,唯利是從,見可而進,何必守道,苟安社稷 ,理可專裁。所謂臣率義 而行,不待命者也。」彧恐後有得失之責,要雄符下。雄以駕將親伐,蠻夷必懷震動,乘彼離心,無往 不破,遂符彧軍,令速赴擊。賊聞之,果自走散。 在軍上疏曰:「凡人所以臨堅陳而忘身,觸白刃而不憚者,一則求榮名,二則貪重賞,三則畏刑罰,四 則避禍難。非此數事,雖聖王不能勸其臣,慈父不能厲其子。明主深知其情,故賞必行,罰必信,使親 疏、貴賤、勇怯、賢愚,聞鍾鼓之聲,見旌旗 之列,莫不奮激,競赴敵場,豈厭久生而樂早死也,利 害懸於前,欲罷不能耳。自秦隴逆節,將歷數年;蠻左亂常,稍已多載。凡在戎役,數十萬人,三方師 眾,敗多勝少,跡其所由,不明賞罰故也。陛下欲天下之早平,愍征夫之勤悴,乃降明詔,賞不移時。 然兵將之勳,歷稔不決;亡軍之卒,晏然在家。致令節士無所勸慕,庸人無所畏懾。進而擊賊,死交而 賞賒;退而逃散,身全而無罪。此其所以望敵奔沮,不肯進力者矣。若重發明詔,更量賞罰,則軍威必 張,賊難可弭。臣聞必不得已,去食就信。以此推之,信不可斯須廢也。賞罰,陛下之所易,尚不能全 而行之;攻敵,士之所難,欲其必死,寧可得也?臣既庸弱,忝當戎使,職司所見,輒敢上聞。惟陛下 審其可否。」 文 文 法 法 武 仕 作 仕 文 號 葬 文 名 葬 文 武 文 名 地 武 主 文 號 地 文 名 文 號 文 文 號 地 文 主 地 武 名 名 名 礼 军 3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23 24 25 26 27 會右丞右丞 闕,肅宗 詔僕射僕射 、城陽王 徽舉人 ,徽遙舉雄。仍除輔國將軍輔國將軍 、尚書右丞尚書右丞 。尋轉吏部吏部 郎中郎中 ,遷平東將軍平東將軍 、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郎中郎中 如故。上疏曰:「帝王之道,莫尚於安民,安民之本,莫加 於禮律 。禮律 既設,擇賢而行之,天下雍熙,無非任賢之功也。故虞舜之盛,穆穆標美;文王 受 命,濟濟以康。高祖孝文皇帝 ,天縱大聖,開復典謨,選三代之異禮,採二漢之典法。端拱而四方 安,刑措而兆民治。世宗重光 繼軌,每念聿修,官人有道,萬里清謐。陛下劬勞日昃,躬親庶政,求 瘼恤民,無時暫憩,而黔首 紛然,兵車 不息。以臣愚見,可得而言。自神龜 末來,專以停年為 選。士無善惡,歲久先敘;職無劇易,名到授官。執按之吏,以差次日月為功能;銓衡之人,以簡用老 舊為平直。且庸劣之人,莫不貪鄙。委斗筲以共治之重,託碩鼠以百里之命,皆貨賄是求,肆心縱意。 禁制雖煩,不勝其欲。致令徭役不均,發調 違謬,箕斂盈門,囚執滿道。二聖明詔,寢而不遵;畫一 之法,懸而不用。自此夷夏之民相將為亂。豈有餘憾哉?蓋由官授不得其人,百姓不堪其命故也。當今 天下黔黎,久經寇賊,父死兄亡,子弟淪陷,流離艱危,十室而九,白骨不收,孤煢靡恤,財殫力盡, 無以卒歲。宜及此時,早加慰撫。蓋助陛下治天下者,惟在守令,最須簡置,以康國道 。但郡縣選 舉,由來共輕,貴遊俊才,莫肯居此。宜改其弊,以定官方。請上等郡縣為第一清,中等為第二清,下 等為第三清。選補之法,妙盡才望,如不可並,後地先才。不得拘以停年,竟無銓革。三載黜陟,有稱 者補在京名官,如前代故事,不歷郡縣不得為內職。則人思自勉,上下同心,枉屈可申,強暴自息,刑 政日平,民俗奉化矣。復何憂於不治,何恤於逆徒也。竊見今之守令,清慎奉治,則政平訟理,有非其 才,則綱維荒穢。伏願陛下暫留天心,校其利害,則臣言可驗,不待終朝。昔杜畿寬惠,河東無警;蘇 則分糧,金城 克復。略觀今古,風俗遷訛,罔不任賢以相化革,朝任夕治,功可立待。若遵常習故, 不明選典,欲以靜民,便恐無日。」書奏,會肅宗 崩。 初,蕭寶夤 在雍州 起逆,城人侯眾德等討逐之,多蒙爵賞。武泰中,詔雄兼尚書尚書 ,為關西賞勳大 使。未行之間,會尒朱榮 入洛,及河陰 之難,人情未安,雄潛竄不出。莊帝 欲以雄為尚書尚書 ,門下 奏曰:「辛雄 不出,存亡未分。」莊帝 曰:「寧失亡而用之,不可失存而不用也。」遂除度支尚度支尚 書書 ,加安南將軍安南將軍 。元顥 入洛也,北中郎將北中郎將 楊侃 從駕北出,莊帝 以侃為度支尚書度支尚書 。及乘輿反 洛,復召雄上。雄面辭曰:「臣不能死事,俛眉從賊,乃是朝廷罪人,縱陛下不賜誅罰,而北來尚尚 書書 勳高義重,臣宜避賢路。」莊帝 曰:「卿且還本司,朕當別有處分。」遂解侃尚書尚書 。 未幾,詔雄以本官兼侍中侍中 、關西慰勞大使。將發,請事五條。一言逋懸租調,宜悉不徵。二言簡罷非 時徭役,以紓民命。三言課調之際,使豐儉有殊,令州郡量檢,不得均一。四言兵起歷年,死亡者眾, 或父或子,辛酸未歇,見存耆老,請假板職,悅生者之意,慰死者之魂。五言喪亂 既久,禮儀罕習, 如有閨門和穆、孝悌卓然者,宜表其門閭。仍啟曰:「臣聞王者愛民之道有六,一曰利之,二曰成之, 三曰生之,四曰與之,五曰樂之,六曰喜之。使民不失其時,則成之也;省刑罰,則生之也;薄賦斂, 則與之也;無多徭役,則樂之也;吏靜不苛,則喜之也。伏惟陛下道邁前王,功超往代,敷春風而鼓 俗,旌至德以調民。生之養之,正當茲日;悅近來遠,亦是今時。臣既忝將命,宣揚聖澤,前件六事, 謂所宜行。若不除煩收疾,惠孤恤寡,便是徒乘官驛,虛號王人,往還有費於 郵亭,皇恩無逮於民 俗。謹率愚管,敢以陳聞,乞垂覽許。」莊帝 從之,因詔民年七十者授縣,八十者授郡,九十加四品 將軍,百歲從三品將軍。 三年,遷鎮南將軍鎮南將軍 、都官尚書都官尚書 、行河南尹河南尹 。普泰時,為鎮軍將軍鎮軍將軍 、殿中尚書殿中尚書 ,又加衛將軍衛將軍 、 右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秦州 大中正大中正 。太昌中,又除殿中尚書殿中尚書 、兼吏部尚書吏部尚書 。尋除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左光祿光祿 大夫大夫 ,仍尚書尚書 。永熙二年[533]三月,又兼吏部尚書吏部尚書 。於時近習專恣,請託不已,雄懼其讒慝,不能 確然守正,論者頗譏之。 文 號 文 主 仕 武 文 文 武 武 文 法 法 號 主 天 法 军 然 军 地 地 號 名 地 文 名 地 主 文 名 主 文 武 名 武 名 主 文 文 主 文 文 葬 名 主 武 文 文 武 武 武 武 地 文 武 文 武 武 文 文 4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5.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出帝 南狩,雄兼左僕射左僕射 留守京師。永熙末,兼侍中侍中 。帝入關右,齊獻武王 至洛,於永寧寺 集朝 士,責讓雄及尚書尚書 崔孝芬 、劉欽、楊機 等曰:「為臣奉主,扶危救亂,若處不諫諍,出不陪隨,緩 則耽寵,急便竄避,臣節安在?」諸人默然不能對。雄對曰:「當主上信狎近臣,雄等不與謀議。及乘輿 西邁,若即奔隨,便恐跡同佞黨;留待大王,便以不從蒙責。雄等進退如此,不能自委溝壑,實為慚負。 」王復責曰:「卿等備位納言,當以身報國,不能盡忠,依附諂佞,未聞卿等諫諍一言,使國家之事忽至 於此,罪欲何歸也!」乃誅之,時年五十。沒其家口。二子士璨、士貞,逃入關中。 雄從父 兄纂,字伯將。學涉文史,溫良雅正。初為兗州 安東府 主簿主簿 。與祕書丞祕書丞 同郡李伯尚 有 舊,伯尚與咸陽王 禧同逆,逃竄投纂。事覺,坐免官 。積十餘年,除奉朝請奉朝請 。稍轉太尉太尉 騎兵參騎兵參 軍軍 ,每為府主清河王 懌所賞。及欲定考,懌曰:「辛騎兵有學有才,宜為上第。」轉越騎校越騎校 尉尉 。尚書令尚書令 李崇 北伐蠕蠕 ,引為錄事參軍錄事參軍 。臨淮王 彧北征,以纂隨崇有稱,啟為長史長史 。 及廣陽王 淵北伐,又引為長史長史 。尋拜諫議大夫諫議大夫 。雅為彧所稱歎,屢在朝廷薦舉 之。 蕭衍 遣將曹義宗 攻新野,詔纂持節、兼尚書左丞尚書左丞 、南道行臺 ,率眾赴接,至便破之。義宗 等以 其勁速,不敢復進。於時海內多虞,京師更無繼援,惟以二千餘兵捍禦疆埸。又詔為荊州 軍司軍司 , 除驍騎將軍驍騎將軍 ,加輔國將軍輔國將軍 。纂善撫將士,人多用命,賊甚憚之。會肅宗 崩諱至,咸以對敵,欲祕 凶問。纂曰:「安危在人,豈關是也。」遂發喪 號哭,三軍縞素。還入州城,申以盟約。尋為義 宗 所圍,相率固守。莊帝 即位,除通直散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 、征虜將軍征虜將軍 、兼尚書尚書 ,仍行臺 。後大都大都 督督 費穆 擊義宗 ,擒之。入城,因舉酒屬纂曰:「微辛行臺 之在斯,吾亦無由建此功也。」入朝, 言於莊帝 ,稱纂固節危城,宜蒙爵賞,以勸將來。帝乃下詔慰勉之。 尋除持節、平東將軍平東將軍 、中郎將中郎將 ,賜絹五十匹,金裝刀一口。永安二年[529],元顥 乘勝,卒至城下, 尒朱世隆 狼狽退還,城內空虛,遂為顥擒。及莊帝 還宮,纂謝不守之罪。帝曰:「於時朕亦北巡。 東軍不守,豈卿之過。」還鎮虎牢,俄轉中軍將軍中軍將軍 、滎陽太守滎陽太守 。民有姜洛生、康乞得者,舊是太太 守守 鄭仲明 左右,豪猾偷竊,境內為患。纂伺捕擒獲 ,梟於郡市,百姓忻然。加鎮東將軍鎮東將軍 。太昌 中,除左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纂僑寓洛陽 ,乃為河南邑 中正中正 。 永熙三年[534],除使持節、河內太守河內太守 。齊獻武王 赴洛,兵集城下,纂出城謁王曰:「纂受詔於此, 本有禦防。大王忠貞王室,扶獎顛危,纂敢不匍匐。」王曰:「吾志去姦佞,以康國道 ,河內此言, 深得王臣之節。」因命前侍中侍中 司馬子如曰:「吾行途疲弊,宜代吾執河內手也。」便入洛。 九月,行西荊州 事、兼尚書尚書 、南道行臺 ,尋正刺史正刺史 。時蠻酋樊五能破析陽郡,應宇文黑獺。纂議 欲出軍討之,纂行臺郎中行臺郎中 李廣諫曰:「析陽四面無民,唯一城之地耳。山路深險,表裏群蠻。今若少 遣軍,則力不能制賊;多遣,則減徹防衛,根本虛弱。脫不如意,便大挫威名。人情一去,州城難保。 」纂曰:「豈得縱賊不討,令其為患日深!」廣曰:「今日之事,唯須萬全。且慮在心腹,何暇疥 癬 。聞臺軍已破洪威,計不久應至。公但約勒屬城,使各修完壘壁,善撫百姓,以待救兵。雖失析 陽,如棄雞肋。」纂曰:「卿言自是一途,我意以為不爾。」遂遣兵攻之,不克而敗,諸將因亡不返。 城人又密招西賊,黑獺遣都督都督 獨孤如願率軍潛至,突入州城,遂至廳閤。纂左右惟五六人,短兵接 戰,為賊所擒,遂害之。贈都督都督 定殷二州諸軍事州諸軍事 、驃騎大將軍驃騎大將軍 、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司徒司徒 公、定州刺定州刺 史史 。 子子炎,武定中,博陵太守博陵太守 。 雄從祖 曇護,以謹厚見稱。卒於并州 州都。 子熾,武定中,衛將軍衛將軍 、右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 主 文 文 號 处 文 名 名 礼 地 地 文 文 名 主 仕 文 文 武 主 武 文 名 政 武 主 文 主 文 文 仕 名 號 文 衙 號 地 武 武 武 號 葬 號 主 文 武 文 衙 武 名 號 衙 主 武 武 名 名 主 武 文 文 名 军 武 武 地 地 文 文 號 地 文 地 文 衙 文 文 病 武 武 文 武 文 文 文 文 亲 地 武 武 5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6.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雄族祖琛,字僧貴。父敬宗 ,延興中代郡太守代郡太守 。琛少孤,曾過友人,見其父母兄弟悉無恙,垂涕久 之。釋褐 奉朝請奉朝請 ,滎陽郡丞滎陽郡丞 。太守太守 元麗 性頗使酒,琛每諫之。麗後醉,輒令閉閤,曰:「勿使 丞入也。」高祖 南征,麗從輿駕,詔琛曰:「委卿郡事,如太守太守 也。」景明中,為伏波將軍伏波將軍 、濟 州 輔國府長史府長史 。轉奉車都尉奉車都尉 ,出為揚州 征南府長史府長史 。刺史刺史 李崇 ,多事產業,琛每諍折,崇 不從,遂相糾舉,詔並不問。後加龍驤將軍龍驤將軍 ,帶南梁太守南梁太守 。崇因置酒,謂琛曰:「長史長史 後必為刺刺 史史 ,但不知得上佐何如人耳?」琛對曰:「若萬一叨忝,得一方正長史長史 ,朝夕聞過,是所願也。」 崇有慚色。卒於官。琛寬雅有度量,涉獵經史,喜慍不形於色,當官奉法,在所有稱。 長子悠,字元壽,早有器業。為侍御史侍御史 ,監揚州 軍。賊平,錄勳書,時崇猶為刺史刺史 ,欲寄人名, 悠不許。崇曰:「我昔值其父,今復逢其子。」早卒。 悠弟俊,字叔義,有文才。東益州 征虜府外兵參軍外兵參軍 。府主魏子建 為山南行臺 ,以為郎中郎中 ,有軍 國機斷。還京,於滎陽 為人劫害。贈征虜將軍征虜將軍 、東秦州刺史東秦州刺史 。 俊弟術,武定末,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 術弟休,字季令。休弟脩,字季緒。俱有學尚,亦早卒,時人傷惜之。 琛族子 珍之,少有氣力。太尉太尉 鎧曹行參軍曹行參軍 ,稍遷中堅將軍中堅將軍 、司徒司徒 錄事參軍錄事參軍 、廣州 大中大中 正正 。丁憂 去任。尋起為汝北太守汝北太守 。永安中,司空司空 諮議參軍諮議參軍 、通直常侍常侍 。永熙中,襄城太襄城太 守守 。天平初,洛州 以南人情駭懼,敕為大使,持節慰諭廣洛二州。三年,除征東將軍征東將軍 、行陽平 郡 事。郡民路黑奴起逆,攻郡,為黑奴所執。諸賊勸殺之,黑奴曰:「成敗未可知,何為先殺太太 守守 也?」乃將珍之自隨,待遇以禮。右衛將軍右衛將軍 郭瓊討平黑奴,乃得免。興和中,為衛將軍衛將軍 、司司 徒徒 司馬。武定三年[545],除驃騎將軍驃騎將軍 、北海太守北海太守 。還為儀同開府長史府長史 、兼光祿少卿光祿少卿 。未幾,詔 珍之持節為廣洛北荊揚雍襄六州慰勞大使、北荊鎮城、行廣州 事,招納有稱。齊文襄王遣書慰勉,賜 以衣帛。尋敕行平州 ,卒於官。贈驃騎大將軍驃騎大將軍 、洛州刺史洛州刺史 ,諡曰恭 。 子懿,武定末,開府鎧曹參軍。 羊深 ,字文淵,太山 平陽 人,梁州刺史梁州刺史 祉第二子也。早有風尚,學涉經史,好文章,兼長几案。 少與隴西李神 俊同志相友。自司空司空 府記室參軍記室參軍 轉輕車將軍輕車將軍 、尚書尚書 騎兵郎。尋轉駕部 ,加右軍右軍 將軍將軍 。于時沙汰郎官郎官 ,務精才實,深以才堪見留。在公明斷,尚書僕射尚書僕射 崔亮 、吏部尚書吏部尚書 甄 琛 咸敬重之。肅宗 行釋奠 之禮,講孝經 ,儕輩之中獨蒙引聽,時論美之。 正光末,北地人車金雀等帥羌胡反叛,高平賊宿勤明達寇豳夏諸州。北海王 顥為都督都督 、行臺 討 之,以深為持節、通直散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 、行臺左丞行臺左丞 、軍司軍司 ,仍領郎中郎中 。顥敗,還京。頃之,遷尚書左尚書左 丞丞 ,加平東將軍平東將軍 、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蕭寶夤 反,攻圍 華州 。正平薛鳳賢等聚眾作逆,敕深兼給事黃給事黃 門侍郎門侍郎 ,與大行臺 僕射僕射 長孫稚 共會潼關 ,規模進止。事平,以功賜爵新泰男。 靈太后 曾幸邙山 ,集僧尼齋會,公卿盡在座。會事將終,太后 引見 深,欣然勞問之。深謝曰: 「臣蒙國厚恩,世荷榮遇,寇難未平,是臣憂責,而隆私忽被,犬馬知歸。」太后 顧謂左右曰:「羊 深 真忠臣也。」舉坐傾心。孝昌末,徐方多事,以深為東道慰勞使,即為二徐行臺 。莊帝 踐祚, 除安東將軍安東將軍 、太府卿太府卿 ,又為二兗行臺 。深處分軍國,損益隨機,亦有時譽。 號 文 仕 文 文 文 名 亲 文 武 地 文 武 地 文 文 名 武 文 文 文 文 文 地 文 地 武 名 衙 文 地 武 文 文 礼 文 武 武 文 武 地 文 仕 文 文 武 文 文 地 武 地 文 武 武 文 武 文 文 文 地 地 武 文 號 名 地 地 文 名 文 武 武 文 衙 武 文 文 名 文 名 號 礼 作 主 武 衙 文 文 武 文 文 武 武 名 军 地 文 衙 文 名 地 主 地 主 礼 主 名 衙 主 武 文 衙 6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7.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初,尒朱榮 殺害朝士,深第七弟侃為太山太守太山太守 ,性粗武,遂率鄉人外託蕭衍 。深在彭城 ,忽得侃 書,招深同逆。深慨然流涕,斬侃使人,并書表聞。莊帝 乃下詔曰:「羊侃作逆,霧起瑕丘 ,擁集不 逞,扇擾疆埸,傾宗之禍,侃乃自貽,累世之節,一朝毀汙。羊深 血誠奉國,秉操罔貳,聞弟猖勃,自 劾請罪。此之丹款,實戢于懷。且叔向復位,春秋稱美,深之慷慨,氣同古人。忠烈遠彰,赤心已著。可 令還朝,面受委敕。」乃歸京師,除名 。久之,除撫軍將軍撫軍將軍 、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 元顥 入洛,以深兼黃門郎黃門郎 。顥平,免官 。後拜大鴻臚卿大鴻臚卿 。普泰初,遷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衛將軍衛將軍 、 右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監起居注監起居注 。自天下多事,東西二省官員委積 ,前廢帝 敕深與常侍常侍 盧道虔 、元 晏 、元法壽 選人補定,自奉朝請奉朝請 以上,各有沙汰。尋兼侍中侍中 ,廢帝 甚親待之。 是時膠序廢替,名教陵遲,深乃上疏曰: 臣聞崇禮建學,列代之所修;尊經重道,百王所不易。是以均塾洞啟,昭明之頌載揚;膠序大闢,都穆 之詠斯顯。伏惟大魏乘乾統物,欽若奉時,模唐軌虞,率由前訓。重以高祖 繼聖垂衣,儒風載蔚,得 才之盛,如彼薪楢。固以追隆周而並驅,駕炎漢而獨邁。宣皇下武,式遵舊章,用能揄揚盛烈,聿修厥 美。自茲已降,世極道消,風猷稍遠,澆薄方競,退讓寂寥,馳競靡節。進必吏能,升非學藝。是使刀 筆小用,計日而期榮;專經 大才,甘心於陋巷。然治之為本,所貴得賢,苟值其人,豈拘常檢。三 代、兩漢,異世間出。或釋褐 中林,鬱登卿尹;或投竿釣渚,徑升公相。事炳丹青 ,義在往策。彼 哉邈乎,不可勝紀。 竊以今之所用,弗修前矩。至如當世通儒,冠時盛德,見徵不過四門,登庸不越九品。以此取士,求之 濟治,譬猶卻行以及前,之燕而向楚。積習之不可者,其所由來漸矣。昔魯興泮宮 ,頌聲爰發;鄭 廢學校 ,國風以譏。將以納民軌物,莫始於經禮;菁莪育才,義光於篇什。自兵亂以來,垂將十載, 干戈日陳,俎豆斯闕。四海荒涼,民物凋弊,名教頓虧,風流殆盡。世之陵夷,可為歎息。 陛下中興纂曆,理運惟新,方隅稍康,實惟文德。但禮賢崇讓之科,沿世未備;還淳反樸之化,起言斯 繆。夫先黃老而退六經 ,史遷終其成蠹;貴玄虛而賤儒術,應氏所以亢言。臣雖不敏,敢忘前載。且 魏武在戎,尚修學校 ;宣尼確論,造次必儒。臣愚以為宜重修國學,廣延胄子,使函丈之教日聞,釋 奠 之禮不闕。并詔天下郡國,興立儒教。考課 之程,咸依舊典。苟經明行修,宜擢以不次。抑斗筲 喋喋之才,進大雅汪汪之德。博收鴻生,以光顧問;縶維奇異,共精得失。使區寰之內,競務仁義之 風;荒散之餘,漸知禮樂之用。豈不美哉!臣誠闇短,敢慕前訓,用稽古義,上塵聽覽。伏願陛下垂就 日之監,齊非煙之化,儻以臣言可採,乞特施行。 廢帝 善之。 出帝 初,拜中書令中書令 。頃之,轉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左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永熙三年[534]六月,以深兼御史中御史中 尉尉 、東道軍司軍司 。及出帝 入關,深與樊子鵠 等同逆於兗州 。子鵠 署深為齊州刺史齊州刺史 ,於太 山 博縣 商王村結壘,招引山齊之民。天平二年[535]正月,大軍討破之,於陳斬深。 子肅,武定末,儀同開府東閤祭酒閤祭酒 。 楊機 ,字顯略,天水 冀人。祖伏恩,郡功曹郡功曹 ,赫連屈丐時將家奔洛陽 ,因以家焉。機少有志節, 為士流所稱。河南尹河南尹 李平 、元暉 並召署功曹功曹 ,暉尤委以郡事。或謂暉曰:「弗躬弗親,庶人弗 信,何得委事於機,高臥而已。」暉曰:「吾聞君子勞於求士,逸於任賢。故前代有坐嘯之人,主諾之 守。吾既委得其才,何為不可?」由是聲名更著。 名 文 名 地 主 地 名 法 武 武 名 文 仕 文 文 武 武 文 军 主 文 名 名 名 文 文 主 亲 仕 仕 艺 衙 礼 仕 礼 礼 法 主 主 文 武 武 文 武 主 名 地 名 文 地 地 文 名 地 文 地 文 名 名 武 7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8.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解褐奉朝請奉朝請 。於時皇子 國官,多非其人,詔選清直之士,機見舉為京兆王 愉國中尉國中尉 ,愉甚敬憚之。 遷給事中給事中 、伏波將軍伏波將軍 、廷尉評廷尉評 。延昌中,行河陰縣 事。機當官正官正 色,不避權勢,明達政事,斷 獄 以情,甚有聲譽。平東將軍平東將軍 、荊州刺史荊州刺史 楊大眼 啟為其府長史府長史 。熙平中,為涇州 平西府長西府長 史史 。尋授河陰令河陰令 ,轉洛陽令洛陽令 ,京輦伏其威風,希有干犯。凡訴訟者,一經其前,後皆識其名姓,并 記事理,世咸異之。遷鎮軍將軍鎮軍將軍 、司州 治中治中 ,轉別駕別駕 。荊州 蠻叛,兼尚書左丞尚書左丞 、南道行臺 討 之。還,除中散大夫中散大夫 ,復為別駕別駕 ,州牧州牧 、高陽王 雍事多委機。出除清河內史清河內史 ,轉左將軍左將軍 、河 北太守太守 ,並有能名。建義初,拜平南將軍平南將軍 、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兼廷尉卿廷尉卿 。又除安南將軍安南將軍 、司州別駕司州別駕 。 未幾,行河南尹河南尹 。轉廷尉卿廷尉卿 ,徙衛尉卿衛尉卿 ,出除安西將軍安西將軍 、華州刺史華州刺史 。永熙中,衛將軍衛將軍 、右光祿光祿 大夫大夫 。尋除度支尚書度支尚書 。 機方直之心久而彌厲,奉公正己,為時所稱。家貧無馬,多乘小犢車 ,時論許其清白。與辛雄 等並 誅,年五十九。 子毗羅,解褐開府參軍開府參軍 事,卒於鎮遠將軍鎮遠將軍 。 機兄順,字元信。梁郡太守梁郡太守 。 順子僧靜,武定中,太中大夫太中大夫 。 機兄子虯,少有公幹。頻為司州 記室戶曹戶曹 從事從事 。早卒。 高崇 ,字積善,勃海 蓨人。四世祖 撫,晉永嘉中與兄顧避難奔於高麗 。父潛,顯祖 初歸國,賜 爵開陽男 ,居遼東,詔以沮渠牧犍 女賜潛為妻,封武威公主 。拜駙馬都尉駙馬都尉 ,加寧遠將軍寧遠將軍 ,卒。 崇少聰敏,以端謹見稱。徵為中散,稍遷尚書尚書 三公郎。家資富厚,僮僕千餘,而崇志尚儉素,車馬器 服,充事而已。自修潔,與物無競。初崇舅氏坐事誅,公主 痛本生絕胤,遂以崇繼牧犍後,改姓沮 渠。景明中,啟復本姓,襲爵,遷領軍長史長史 、伏波將軍伏波將軍 、洛陽令洛陽令 。為政清斷,吏民畏其威風,每 有發摘,不避強禦,縣內肅然。朝廷方有遷授,會病卒,年三十七。贈漁陽太守漁陽太守 。永安二年[529],復 贈征虜將軍征虜將軍 、滄州刺史滄州刺史 ,諡曰成 。初崇謂友人曰:「仲尼四科,德行為首。人能立身約己,不忘 典訓,斯亦足矣。故吾諸子。 闕 」 子謙之,字道讓。少事後母 李以孝聞,李亦撫育過於己生,人莫能辨其兄弟所出同異。論者兩重之。 及長,屏絕人事,專意經史,天文算曆、圖緯之書,多所該涉,日誦數千言,好文章,留意老易。襲 爵,釋褐 奉朝請奉朝請 ,加宣威將軍宣威將軍 ,轉奉車都尉奉車都尉 、廷尉丞廷尉丞 。 正光中,尚書左丞尚書左丞 元孚 慰勞蠕蠕 ,反被拘留。及蠕蠕 大掠而還,置孚歸國。事下廷尉廷尉 ,卿及監 以下謂孚無坐,惟謙之以孚辱命,□以流罪。尚書尚書 同卿執,詔可謙之奏。 孝昌初,行河陰縣令河陰縣令 。先是,有人囊盛瓦礫,指作錢物,詐市人馬,因逃去。詔令追捕,必得以聞。 謙之乃偽枷一囚立於馬市,宣言是前詐市馬賊,今欲刑之。密遣腹心察市中私議者。有二人相見忻然 曰:「無復憂矣。」執送按問 ,具伏盜馬,徒黨悉獲。并出前後盜竊之處,資貨甚多,遠年失物之 家,各來得其本物。具以狀奏。尋詔除寧遠將軍寧遠將軍 ,正河陰令河陰令 。在縣二年,損益治體,多為故事。弟 道穆為御史御史 ,在公亦有能名,世美其父子兄弟並著當官之稱。 文 主 主 文 文 武 文 地 文 法 武 文 名 文 地 文 文 文 武 地 文 文 地 文 衙 武 文 文 主 文 武 文 武 武 文 武 文 文 文 武 武 文 武 武 文 器 名 武 武 文 文 地 文 文 名 地 亲 政 號 主 名 主 武 武 文 主 文 武 文 文 武 文 號 亲 仕 文 武 武 文 文 名 政 政 文 文 文 法 武 文 文 8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9.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舊制,二縣令縣令 得面陳得失,時佞幸之輩惡其有所發聞,遂共奏罷。謙之乃上疏曰:「臣以無庸,謬宰神 邑,實思奉法不撓,稱是官方,酬朝廷無貲之恩,盡人臣守器之節。但豪家支屬,戚里親媾,縲紲所及, 舉目多是,皆有盜憎之色,咸起怨上之心。縣令縣令 輕弱,何能克濟。先帝 昔發明詔,得使面陳所懷。臣 亡父先臣崇之為洛陽令洛陽令 ,常得入奏是非,所以朝貴斂手,無敢干政。近日以來,此制遂寢,致使神宰威 輕,下情不達。今二聖遠遵堯舜,憲章高祖 。愚臣望策其駑蹇,少立功名。乞新舊典,更明往制。庶姦 豪知禁,頗自屏心。」詔曰:「此啟深會朕意,付外量聞。」 謙之又上疏曰: 臣聞夏德中 微,少康成克復之主;周道將廢,宣王立中興之功。則知國無常安,世無恒弊,唯在明主 所以變之有方,化之有道耳。 自正光已來,邊城屢擾,命將出師,相繼於路,軍費戎資,委輸不絕。至如弓格賞募,咸有出身;槊 刺斬首 ,又蒙階級。故四方壯士,願征者多,各各為己,公私兩利。若使軍帥軍帥 必得其人,賞勳不失 其實,則何賊不平,何征不捷也!諸守帥或非其才,多遣親者妄稱入募,別倩他人引弓格,虛受征官。 身不赴陳,惟遣奴客充數而已,對寇臨敵,曾不彎弓。則是王爵虛加,征夫多闕,賊虜何可殄除,忠貞 何以勸誡也?且近習、侍臣、戚屬、朝士,請託官曹,擅作威福。如有清貞奉法不為回者,咸共譖毀, 橫受罪罰。在朝顧望,誰肯申聞?蔽上擁下,虧風壞政。使讒諂甘心,忠讜息義。 況且頻年以來,多有徵發,民不堪命,動致流離,苟保妻子 ,競逃王役,不復顧其桑井,憚比刑 書 。正由還有必困之理,歸無自安之路。若聽歸其本業,徭役微甄,則還者必眾,墾田增闢,數年之 後,大獲課民。今不務以理還之,但欲嚴符切勒,恐數年之後,走者更多,安業無幾。 故有國有家者,不患民不我歸,唯患政之不立,不恃敵不我攻,唯恃吾不可侮。此乃千載共遵,百王一 致。且琴瑟不韻,知音改弦更張;騑驂未調,善御執轡成組。諺云:「迷而知反,得道不遠。」此言雖 小,可以諭大。陛下一日萬機,事難周覽,元、凱結舌,莫肯明言。臣雖庸短,世受榮祿,竊慕前賢匪 躬之義,不避斧鉞 之誅,以希一言之益。伏願少垂覽察,略加推採,使朝章重舉,軍威更振,海內起 惟新之歌,天下見復禹之績,則臣奏之後,笑入下泉。 靈太后 得其疏,以責左右近侍左右近侍 。諸寵要者由是疾之,乃啟太后 云:「謙之有學藝,宜在國學,以 訓胄子。」詔從之,除國子博士國子博士 。 謙之與袁翻 、常景 、酈道元 、溫子昇 之徒,咸申款舊。好於贍恤,言諾無虧。居家僮隸,對其兒 不撻其父母,生三子便免其一,世無髡黥奴婢 ,常稱俱稟人體,如何殘害。以父舅氏沮渠蒙遜 曾據 涼土,國書漏闕,謙之乃修涼書十卷,行於世。涼國盛事佛道,為論貶之,因稱佛是九流之一家。當世 名士,競以佛理來難,謙之還以佛義對之,竟不能屈。以時所行歷,多未盡善,乃更改元修 撰,為一 家之法,雖未行於世,議者歎其多能。 於時朝議鑄錢,以謙之為鑄錢都將都將 長史長史 。乃上表 求鑄三銖錢曰: 蓋錢貨之立,本以通有無,便交易。故錢之輕重,世代不同。太公為周置九府 圜法,至景王時更鑄大 錢。秦兼海內,錢重半兩。漢興,以秦錢重,改鑄榆莢錢。至文帝 五年,復為四銖。孝武時,悉復銷 壞,更鑄三銖,至元狩中,變為五銖。又造赤仄之錢,以一當五。王莽攝政 ,錢有六等,大錢重十二 銖,次九銖,次七銖,次五銖,次三銖,次一銖。魏文帝 罷五銖錢,至明帝 復立。孫權江左,鑄大 錢,一當五百。權赤烏年,復鑄大錢,一當千。輕重大小,莫不隨時而變。 文 文 主 文 亲 名 法 武 亲 法 军 主 文 主 文 名 名 名 名 份 名 名 武 文 礼 衙 主 礼 主 主 9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10.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竊以食貨之要,八政為首;聚財之貴,詒訓典文。是以昔之帝王,乘天地之饒,御海內之富,莫不腐紅粟 於太倉 ,藏朽貫於泉府 ,儲畜既盈,民無困敝,可以寧謐四極,如身使臂者矣。昔漢之孝武,地廣財 豐,外事四戎,遂虛國用。於是草萊之臣,出財助國;興利之計,納稅廟堂 。市列榷酒之官,邑有告緡 之令。鹽鐵既興,錢幣屢改,少府少府 遂豐,上林 饒積。外闢百蠻,內不增賦者,皆計利之由也。今群妖 未息,四郊多壘,徵稅既煩,千金日費,資儲漸耗,財用將竭,誠楊氏 獻說之秋,桑、兒言利之日。夫 以西京之盛,錢猶屢改,並行小大,子母相權,況今寇難未除,州郡淪敗,民物凋零,軍國用少,別鑄小 錢,可以富益,何損於政,何妨於人也?且政興不以錢大,政衰不以錢小,惟貴公私得所,政化無虧,既 行之於古,亦宜效之於今矣。昔禹遭大水,以歷山 之金鑄錢,救民之困。湯遭大旱,以莊山之金鑄錢, 贖民之賣子者。今百姓窮悴,甚於曩日,欽明之主豈得垂拱而觀之哉? 臣今此鑄,以濟交乏,五銖之錢,任使並用,行之無損,國得其益,穆公之言於斯驗矣。臣雖術愧計 然,識非心算,暫充錢官,頗睹其理。苟有所益,不得不言。脫以為疑,求下公卿博議。如謂為允,即 乞施行。 詔將從之,事未就,會卒。 初,謙之弟道穆,正光中為御史御史 ,糾相州刺史相州刺史 李世哲 事,大相挫辱,其家恒以為憾。至是,世哲 弟神軌為靈太后 深所寵任,直謙之家僮訴良,神軌左右之,入諷尚書尚書 ,判禁謙之於廷尉廷尉 。時將 赦,神軌乃啟靈太后 發詔,於獄賜死,時年四十二。朝士莫不哀之。所著文章百餘篇,別有集錄。永 安中,贈征虜將軍征虜將軍 、營州刺史營州刺史 ,諡曰康 ,又除一子出身,以明冤屈。謙之妻中山 張氏 ,明識婦 人也。教勸諸子,從師受業。常誡之曰:「自我為汝家婦,未見汝父一日不讀書。汝等宜各修勤,勿替 先業。」 謙之長子子儒,字孝禮。元顥 入洛,其叔道穆從駕北巡,子儒後踰河至行宮,莊帝 見之,具訪洛中 事意,子儒備陳元顥 敗在旦夕。帝謂道穆曰:「卿初來日,何故不與子儒俱行?」對曰:「臣家百口 在洛,須其經營。且欲其今日之來,知京師後事 。」帝曰:「子儒非直合卿本懷,亦大慰朕意。」仍 授祕書郎中祕書郎中 ,轉通直郎通直郎 。後除安東將軍安東將軍 、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司徒司徒 中兵參軍中兵參軍 、兼祭酒祭酒 。襲爵。興和 初,除兼殿中侍御史殿中侍御史 。時四方多有流民,子儒為梁州 、北豫、西兗三州檢戶使,所獲甚多。後以公 事去官。武定六年[548]卒,時年四十一。 子儒弟緒,字叔宗,明悟好學。謙之常謂人曰:「興吾門者,當是此兒。」及長,涉獵書傳,好文 詠。司空司空 行參軍行參軍 ,轉長流參軍。除鎮遠將軍鎮遠將軍 、冀州 儀同府中兵參軍中兵參軍 ,為府主封隆之 所賞。隆 之行梁州 、濟州 ,引自隨,恒令總攝數郡。武定三年[545]卒,年三十二。 緒弟孝貞,武定中,司徒司徒 士曹參軍士曹參軍 。 孝貞弟孝幹,司空司空 東閤祭酒閤祭酒 。 謙之弟恭之,字道穆,行字於世。學涉經史,非名流俊士 ,不與交結。幼孤,事兄如父母。每謂人 曰:「人生厲心立行,貴於見知,當使夕脫羊裘,朝佩珠玉者。若時不我知,便須退跡江海,自求其 志。」 地 衙 礼 文 地 名 地 文 文 名 主 文 文 主 武 文 號 地 名 名 主 名 葬 文 文 武 武 文 武 文 文 地 文 武 武 地 武 名 地 地 文 武 文 文 仕 10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11. 86 87 88 89 90 91 92 御史御史 中尉元 匡高選御史御史 ,道穆奏記於匡曰:「道穆生自蓬簷,長於陋巷。頗獵群書,無純碩之德; 尚好章詠,乏彫掞之工。雖欲廁影髦徒,班名俊伍,其可得哉?然凝明獨斷之主,雄才不世之君,無藉朽 株之資,求人屠釣之下,不牽闇投之誚,取士商歌之中。是以聞英風而慷慨,望雲路而低佪者,天下皆是 也。若得身隸繡衣,名充直指,雖謝周生騎上之敏,實有茅氏就鑊之心。」匡大喜曰:「吾久知其人,適 欲召之。」遂引為御史御史 。其所糾摘,不避權豪,臺中事物,多為匡所顧問。道穆曾進說於匡曰:「古人 有言,罰一人當取千萬人懼,豺狼當道 ,不問狐狸。明公荷國重寄,宜使天下知法。」匡深然之。 正光中,出使相州 。刺史刺史 李世哲 即尚書令尚書令 崇之子,貴盛一時,多有非法,逼買民宅,廣興屋宇, 皆置鴟尾 ,又於馬埒堠上為木人執節。道穆繩糾,悉毀去之,并發其贓貨 ,具以表聞。又尒朱 榮 討蠕蠕 ,道穆監其軍事,榮甚憚之。還,除奉朝請奉朝請 ,俄除太尉太尉 鎧曹參軍。 蕭寶夤 西征,以道穆為行臺郎中行臺郎中 ,軍機之事,多以委之。大都督大都督 崔延伯 敗後,賊勢轉強,屢請益 兵,朝廷不許。寶夤謂道穆曰:「非卿一行,兵無益理。」遂令乘傳赴洛。靈太后 親問賊勢,道穆具 以狀對。太后 怒曰:「比來使人皆言賊弱,卿何獨云其強也!」道穆曰:「前使不實者,當是冀陛下 恩顏,望霑爵賞。臣既忝使人,不敢虛妄。願令近臣親檢,足知虛實。」事訖當反,遇病不行。 後屬兄謙之被害,情不自安,遂託身於莊帝 。帝時為侍中侍中 ,特相欽重,引居第中,深相保護。俄 而,帝以兄事見出。道穆懼禍,乃攜家趣濟陰 ,變易姓名,往來於東平畢氏 ,以避時難。 莊帝 即位,徵為尚書尚書 三公郎中郎中 ,加寧朔將軍寧朔將軍 。尋兼吏部郎中吏部郎中 ,與薛曇尚 書使晉陽 ,授尒朱 榮 職,賜爵龍城侯 。九月,除太尉長史太尉長史 ,領中書舍人中書舍人 。遭母憂去職,帝令中書舍人中書舍人 溫子昇 就 宅弔慰,詔攝本任,表辭不許。三年,加前軍將軍前軍將軍 。 及元顥 逼虎牢城 ,或勸帝赴關西者,帝以問道穆,道穆對曰:「關中今日殘荒,何由可往。臣謂元 顥 兵眾不多,乘虛深入者,由國家將帥征捍不得其人耳。陛下若親率宿衛 ,高募重賞,背城一戰, 臣等竭其股肱之力,破顥孤軍,必不疑矣。如恐成敗難測,非萬乘所履,便宜車駕北渡,循河東下。 徵大將軍大將軍 天穆合於滎陽 ,向虎牢;別徵尒朱王軍,令赴河內以掎角之。旬月之間,何往不克。臣竊 謂萬全之計,不過於此。」帝曰:「高舍人舍人 語是。」其夜到河內郡 北,未有城守可依,帝命道穆秉 燭作詔書數十紙,布告遠近,於是四方知乘輿所在。除中軍將軍中軍將軍 、給事黃門侍郎給事黃門侍郎 、安喜縣開國 公 ,食邑千戶。於時尒朱榮 欲回師待秋,道穆謂榮曰:「元顥 以蕞爾輕兵,奄據京洛,使乘輿飄 露,人神恨憤,主憂臣辱,良在於今。大王擁百萬之眾,輔天子而令諸侯,自可分兵河畔,縛筏造船, 處處遣渡,徑擒群賊,復主宮闕,此桓文之舉也。且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今若還師,令顥重完守具, 徵兵天下,所謂養虺成蛇,悔無及矣。」榮深然之,曰:「楊黃門黃門 侃已陳此計,當更議決耳。」 及莊帝 反政,因宴次謂尒朱榮 曰:「前若不用高黃門黃門 計,則社稷 不安。可為朕勸其酒令醉。」榮 對曰:「臣本北征蠕蠕 ,高黃門黃門 與臣作監軍監軍 ,臨事能決,實可任用。」除征南將軍征南將軍 、金紫光祿大金紫光祿大 夫夫 、兼御史中尉御史中尉 。尋即真,仍兼黃門黃門 。道穆外秉直繩,內參機密,凡是益國利民之事,必以奏 聞。諫諍極言,無所顧憚。選用御史御史 ,皆當世名輩,李希宗 、李繪、陽休之 、陽斐、封君義、邢 子明、蘇淑 、宋世良等四十人。 文 名 文 文 地 地 文 名 文 建 法 名 政 文 文 名 文 武 名 主 主 主 文 地 名 主 文 文 武 文 名 地 名 主 文 文 文 名 武 名 地 名 军 武 地 文 地 武 文 主 名 名 文 主 名 文 礼 政 文 文 武 武 文 文 文 名 名 名 11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12. 93 94 95 96 97 98 99 於時用錢稍薄,道穆表曰:「四民之業,錢貨為本,救弊改鑄,王政所先。自頃以私鑄薄濫,官司糾繩, 挂網非一。在市銅價,八十一文得銅一斤,私造薄錢,斤餘二百。既示之以深利,又隨之以重刑,罹罪者 雖多,姦鑄者彌眾。今錢徒有五銖之文,而無二銖之實,薄甚榆莢,上貫便破,置之水上,殆欲不沉。此 乃因循有漸,科防不切,朝廷之愆,彼復何罪。昔漢文帝 以五分錢小,改鑄四銖,至武帝 復改 三銖 為半兩。此皆以大易小,以重代輕也。論今據古,宜改鑄大錢,文載年號 ,以記其始,則一斤所成止七 十六文。銅價至賤五十有餘,其中人功、食料、錫炭、鉛沙,縱復私營,不能自潤。直置無利,自應息 心,況復嚴刑廣設也。以臣測之,必當錢貨永通,公私獲允。」後遂用楊侃 計,鑄永安五銖錢。 僕射僕射 尒朱世隆 當朝權盛,因內見衣冠失儀,道穆便即彈糾。帝姊壽陽公主 行犯清路,執赤棒卒呵 之不止,道穆令卒棒破其車。公主 深以為恨,泣以訴帝。帝謂公主 曰:「高中尉中尉 清直之人,彼所 行者公事,豈可私恨責之也。」道穆後見帝,帝曰:「一日家姊行路相犯,極以為愧。」道穆免冠謝 曰:「臣蒙陛下恩,守陛下法,不敢獨於公主 虧朝廷典章,以此負陛下。」帝曰:「朕以愧卿,卿反 謝朕。」尋敕監儀注。又詔曰:「祕書圖籍所在,內典□書,又加繕寫,緗素委積 ,蓋有年載。出內 繁蕪,多致零落。可令御史中尉御史中尉 、兼給事黃門侍郎給事黃門侍郎 道穆總集帳目,并牒儒學 之士,編比次第。」 道穆又上疏曰:「臣聞舜命皋陶,姦宄是託;禹泣罪人,堯心為念。所以舉直措枉,事切曩賢;明德慎 罰 ,議存先典。高祖 太和之初,置廷尉廷尉 司直司直 ,論刑辟是非,雖事非古始,交濟時要。所謂禮樂互 興,不相沿襲者矣。臣以無庸,忝當今任,所思報效,未忘寢興。但識謝知今,業慚稽古,未能進一言 以利國,說一策以興邦,索米長安,豈不知愧。至於職司其憂,猶望僶俛。竊見御史御史 出使,悉受風 聞,雖時獲罪人,亦不無枉濫。何者?得堯之罰,不能不怨。守令為政,容有愛憎。姦猾之徒,恒思報 惡,多有妄造無名,共相誣謗。御史御史 一經檢究,恥於不成,杖木之下,以虛為實,無罪不能自雪者, 豈可勝道哉。臣雖愚短,守不假器,繡衣所指,冀以清肅。若仍踵前失,或傷善人,則尸祿之責,無所 逃罪。所以夙夜為憂,思有悛革。如臣鄙見,請依太和故事,還置司 直十人,名隸廷尉廷尉 ,秩以五 品,選歷官有稱,心平性正者為之。御史御史 若出糾劾,即移廷尉廷尉 ,令知人數。廷尉廷尉 遣司直司直 與御御 史史 俱發,所到州郡,分居別館。御史御史 檢了,移付司直司直 覆問,事訖與御史御史 俱還。中尉中尉 彈聞,廷廷 尉尉 科按,一如舊式。庶使獄成罪定,無復稽寬;為惡取敗,不得稱枉。若御史御史 、司直司直 糾劾失實, 悉依所斷獄 罪之。聽以所檢,迭相糾發。如二使阿曲,有不盡理,聽罪家詣門下通訴,別加按檢。如 此,則肺石之傍,怨訟可息;叢棘之下,受罪吞聲者矣。」詔從之,復置司 直。 及尒朱榮 之死也,帝召道穆付赦書,令宣於外。因謂之曰:「自今日後,當得精選御史御史 矣。」先 是,榮等常欲以其親黨為御史御史 ,故有此詔。及尒朱世隆 等率其部類戰於大夏 門北,道穆受詔督 戰,又贊成太府卿太府卿 李苗 斷橋之計,世隆 等於是北遁。加衛將軍衛將軍 、假車騎將軍車騎將軍 、大都督大都督 、兼尚尚 書右僕射書右僕射 、南道大行臺 。又除車騎將軍車騎將軍 ,餘官如故。時雖外託征蠻,而帝恐北軍 不利,欲為南巡 之計。未發,會尒朱兆 入洛,道穆慮禍及己,託病去官。世隆 以道穆忠於前朝,遂害之,時年四十 二。太昌中,贈使持節、都督都督 雍秦二州諸軍事州諸軍事 、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雍州刺史雍州刺史 。 子士鏡,襲爵。為北豫州刺史北豫州刺史 。高仲密擁入關。 道穆弟謹之,繼沮渠氏後。卒於滄州 平東府 主簿主簿 ,年三十五。贈通直郎通直郎 。無子。 謹之弟慎之,字道密。好學,有諸兄風。年二十三,卒,無子,以兄謙之第二子緒繼焉。 史臣曰:宋翻 剛鯁自立,猛而斷務。辛雄 以吏能歷職,任智效官。羊深 以才幹從事從事 ,聲跡可 紀。楊機 清斷在公。高崇 明濟為用。謙之兄弟,咸政事之敏,飾學有聞,列于朝廷,豈徒然也。深 失之晚節,至於顛覆,惜乎! 主 主 仕 礼 名 文 名 主 主 主 文 主 军 文 文 仕 法 亲 文 文 文 文 法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法 法 名 文 文 名 政 文 名 名 武 武 武 文 衙 武 军 名 名 武 文 武 武 文 文 地 地 文 文 名 名 名 文 名 名 12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13.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081 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四 083 卷七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目錄 13 / 13 https://taolang.club/doc/1211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