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文档信息
 北史
 053 / 100
 140 段 14952 字
 718 种 1377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列傳第四十一 北史 053 卷五十三
[唐]李延壽
←052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 054 卷五十四 列傳第四十二→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北史 / 0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一
本篇关键词
纪年 開皇 5 武平元年[570] 2 天統四年[568] 2 武平三年[572] 2 武平七年[576] 1 開皇元年[581] 1
大業七年[611] 1 天保六年[555] 1
地点 晉州 10 并州 7 河陰 6
人物 尒朱榮 22 紹宗 15 脩義 14 景安 14 景和 13 後主 10 葛榮 10 侯景 9
文官 開府儀同三司 20 司徒 13 司空 11
武官 太尉 15 都督 14 大都督 10
其他 行臺 19 開府 12 周武帝 9
目錄
0
1
2
3
卷五十三 列傳 第四十一
万俟普 子洛 可朱渾元 劉豐 破六韓常 金祚 劉貴 蔡雋 韓賢 尉長命 王懷 任祥 子冑
莫多婁貸文 子敬顯 厙狄迴洛 厙狄盛 張保洛 賀拔仁 麴珍 段琛 尉摽 摽子相貴 康德 韓建業 封輔相
范舍樂 牒舍樂 侯莫陳相 薛孤延 斛律羌舉 子孝卿 張瓊 宋顯 王則 慕容紹宗 叱列平 步大汗
薩 薛脩義 慕容儼 厙狄伏連 潘樂 彭樂 暴顯 皮景和 綦連猛 元景安 獨孤永業 鮮于世榮
傅伏 高寶寧
万俟普 字普撥,太平人,其先匈奴 之別也。少雄果,有武力。正光中,破六韓拔陵 構逆,逼授太太
尉尉 。後歸魏,累遷第二鎮人酋長。孝武帝 初,封清水郡公 。隨入關,拜司空司空 。神武平夏州 ,
普自覆靺城率部歸齊神武。神武躬自迎接,封河西郡公 ,位太尉太尉 ,薨 。贈太師太師 、大司馬大司馬 、錄錄
尚書事尚書事 。子洛。
洛字受洛干,隨孝武入關,除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天平中,隨父東歸,封建昌郡公 ,再遷領軍將軍領軍將軍 。
初,神武以其父普尊老,特崇禮之,嘗親扶上馬。洛免冠稽首 ,願出萬死力以報深恩。及河陰 之
戰,諸軍北度橋,洛以一軍不動,謂西人曰:「万俟受洛干 在此,能來可來也!」西人畏而去之。神
武名其所營地為迴洛 城。洛慷慨有氣節,勇銳冠世。卒,贈太師太師 、大司馬大司馬 、太尉太尉 、錄尚書錄尚書 ,
諡曰武 。
作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政 名
武 號 主 文 地
主 武 葬 文 武
文
文 主 武
礼 地
名
名 文 武 武 文
號
1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可朱渾元 字道元 ,自云遼東 人也。曾祖 護野肱,為懷朔鎮將懷朔鎮將 ,遂家焉。元寬仁有武略,少與
神武相知。尒朱榮 以為別將別將 ,隸尒朱天光 。平万俟醜奴 等,以功封東縣伯 。孝武帝 立,累
遷渭州刺史渭州刺史 。
元既早為神武知遇,兼其母兄在東,恒表疏與神武往來。周文帝 有疑心。元乃率所部三千戶,發渭
州 ,西北度烏蘭津,歷河、源二州境,乃得東出。靈州刺史靈州刺史 曹埿待元甚厚。埿女婿 劉豐 生與元
深相結,遂資遣元。元從靈州 東北入雲州 界。周文每遣兵邀元,元戰必摧之。神武聞其來,遣平陽平陽
太守太守 高崇 持金環 一枚賜元,并運資糧候接。元至,引見 執手。後拜并州刺史并州刺史 ,以貪污被劾,
特見原。累以軍功拜司空司空 。
天保初,封扶風郡王 ,位太傅太傅 、太師太師 。薨 ,贈假黃鉞 、太宰、太師太師 、錄尚書錄尚書 。元用兵務持
重,未嘗敗。皇建初,配享文襄廟庭。子長舉襲。
道元 弟天元 ,亦有將略,便弓馬,封昌陽縣伯 。天保初,位殿中 、七兵二尚書尚書 。卒,贈都都
督督 、滄州刺史滄州刺史 ,諡曰恭武 。
天元 弟天和 ,以道元 勳重,尚東平長公主 ,賜爵宜安鄉男 。文宣受禪,加駙馬都尉駙馬都尉 ,位開開
府儀同三司府儀同三司 ,封成皋郡公 。濟南 即位,加特進特進 ,改封博陵郡公 。與楊愔 同被殺,追贈 司司
空空 。
劉豐 字豐生,普樂人也。有雄姿壯氣,果毅果毅 絕人。破六韓拔陵 之亂,以守城功,除普樂太普樂太
守守 ,山鹿縣公 ,靈州 鎮城大都督大都督 。賀拔岳 與靈州刺史靈州刺史 曹埿不睦,豐助埿守。岳將自討埿,
為侯莫陳悅 所殺。周文帝 遣行臺 趙善 、大都督大都督 万俟受洛干 復來攻圍 ,引河灌之,埿與豐堅
守不下,豐乃東奔神武,神武以豐為南汾州刺史南汾州刺史 。河陰之役 ,豐功居先,神武執其手嗟賞之。
及王思政 據長社 ,豐與高岳 等攻之。先是訛言大魚道上行,百姓苦之。豐建水 攻策,遏洧
水 灌城,水長,魚鱉皆游焉。城將 陷,豐與行臺 慕容紹宗 見北有白氣 ,同入船。忽有暴
風 從東北來,正晝昏 暗,飛沙走礫,船纜忽絕,漂至城下。豐拍浮向土山 ,為浪激,不時至。西
人鉤之,並為敵所害。豐壯勇善戰,死日,朝野駭惋。贈大司馬大司馬 、司徒司徒 公、尚書令尚書令 ,諡武忠。子
曄嗣。
第三子龍,有巧思,位亦通顯。隋開皇中,歷將作大匠將作大匠 ,卒於領軍大將軍大將 軍。
八子俱非嫡妻 所生,每一子所生喪,諸子皆為制服三年。武平中,暐所生喪,諸弟並請解官,朝廷義
而不許。
破六韓常 ,單于 之裔也。初呼廚貌入朝漢,為魏武所留,遣其叔父右賢王右賢王 去卑監本國戶。魏氏方
興,率部南轉,去卑遣弟右谷蠡王潘六奚率軍北禦。軍敗,奚及五子俱沒于魏,其子孫遂以潘六奚為
氏。後人訛誤,以為破六韓。世領部落。父孔雀,少驍勇,背其宗人 拔陵,率部降尒朱榮 。詔封永
安縣侯 ,第一領人酋長。
常,孔雀少子,沈敏 有膽略,善騎射。尒朱榮 死,常歸河西。天平中,與冀州刺史冀州刺史 万俟受洛
干 等東歸,神武上為武衛將軍武衛將軍 。齊受禪,封廣川縣公 ,拜太子太保太子太保 。卒於滄州刺史滄州刺史 。贈尚書尚書
令令 、司徒司徒 公、太傅太傅 、第一領人酋長、假王,諡曰忠武 。
金祚 字神敬,安定人也。性驍雄,尚氣俠。魏末,以軍功至太中大夫太中大夫 ,隨元天穆討平邢杲,歷涇、
岐二州刺史州刺史 。後大行臺 賀拔岳 表授東雍州刺史東雍州刺史 ,令討仇池 氐楊紹 先於百頃。未還,岳為侯
莫陳悅 所殺。祚克仇池 還,莫知所歸。俄而神武遣行臺 侯景 慰諭,祚遂解甲而還,封安定縣
公 。
名 名 地 亲 武
名 武 名 名 主 號
文
號
地 文 亲 名
地 地
文 名 名 礼 文
文
主 文 文 葬 礼 文 文
名 名 主 衙 文
武 文 號
名 名 名 主 主 武
文 主 地 文 主 名 仕
文
名 文 名
文 主 地 武 名 文
名 號 衙 名 武 名 军
文 事
名 地 名 地
地 营 衙 名 异
异 异 地
武 文 文
文 武
亲
名 主 文
亲 名
主
名 名 文
名 武 主 文 文
文 文 文 號
名 文
文 衙 名 文 政 名
名 政 衙 名
主
2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後隨魏孝武西入,周文帝 以祚為兗州刺史兗州刺史 。歷太僕太僕 、衛尉衛尉 二卿。尋除東北道大都督北道大都督 、晉州刺晉州刺
史史 ,入據東雍州 。神武遣尉景 攻降之。芒山 之戰,以大都督大都督 從破西軍,除華州刺史華州刺史 。文宣
受禪,加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別封臨濟縣子 。卒,贈司空司空 公。
劉貴 ,秀容 陽曲 人也。剛格有氣斷。歷尒朱榮 府騎兵參軍騎兵參軍 。榮性猛急,貴尤嚴峻,任使多愜
榮心。普泰初,行汾州 事,棄戍歸齊神武。累遷御史中尉御史中尉 、肆州 大中正大中正 ,加開府 、西道行
臺 僕射僕射 。
貴所歷莫不肆其威酷,非理殺害,視下如草芥。性峭直,攻訐無所回避。雖非佐命元功,然與神武布
衣舊,特見親重。卒,贈太保太保 、太尉太尉 公、錄尚書事錄尚書事 ,諡忠武。齊受禪,詔祭告其墓。皇建中,配
享神武廟庭。
次子洪徽嗣樂縣男 。卒,贈都督都督 、燕州刺史燕州刺史 。
蔡雋 ,廣寧 石門人也。父普,北方擾亂,走奔五原,守戰有功,拜寧朔將軍寧朔將軍 。卒,贈燕州刺燕州刺
史史 。
雋豪爽有膽略,齊神武微時,深相親附。雋初為杜洛周 所虜。時神武亦在洛周軍中,神武謀誅洛周,
雋預其計。事泄奔葛榮 。仍背榮歸尒朱榮 。從入洛。及從破葛榮 ,平元顥 ,封烏洛縣男 。隨
神武舉義,及平鄴,破韓陵,並有戰功,進爵為侯。出為濟州刺史濟州刺史 。為政嚴暴,又多受納。然亦明
解,有部分,吏人畏服之。性好賓客,頗稱施惠。
天平中,卒於揚州刺史揚州刺史 ,贈尚書令尚書令 、司空司空 公,諡曰威武 。齊受禪,詔祭告其墓。皇建初,配享
神武廟庭。
韓賢 字普賢 ,廣寧 石門人也。壯健有武用。初隨葛榮 作逆。榮破後,尒朱榮 擢充左右。榮
死,尒朱度律 以賢為帳內 都督都督 ,封汾陽縣伯 。後為廣州刺史廣州刺史 。及齊神武起義,度律 以賢素
為神武所知,恐有變,遣使徵之。不願去,乃密遣群蠻多舉烽,若有寇至。使者遂為啟,得停。賢仍
潛使人通誠於神武。後拜建州刺史建州刺史 。
天平初,為洛州刺史洛州刺史 。州人韓木蘭 等起兵,賢破之。親自案檢收甲仗,有一賊窘迫藏屍間,見將
至,忽起斫賢,斷其脛而卒。始漢明帝 時,西域 以白馬負佛經送洛,因立白馬寺 。其經函傳於此
寺,形制厚朴,世以古物,歷代寶之。賢知,故斫破之,未幾而死。論者謂因此致禍。贈尚書令尚書令 、司司
空空 公。子裔嗣。
尉長命 ,太安狄那人也。父顯,魏代郡太守代郡太守 。
長命 性和厚,有器識。參預齊神武起兵,破尒朱氏 於韓陵,拜安南將軍安南將軍 。樊子鵠 據兗州 反,
除東南道大都督南道大都督 ,與諸軍討平之。徙幽州刺史幽州刺史 ,督安、平二州。雖多聚歛,然以恩撫人,少得安
集。卒,贈司空司空 ,諡曰武壯 。
子興,字敬興 。便弓馬,有武藝,位冠軍將軍冠軍將軍 。
王懷 字懷周,不知何許人也。少好弓馬,頗有氣尚。隨齊神武於冀州 起兵,討破尒朱兆 於廣
阿 ,又從破四胡於韓陵,以功封盧鄉縣侯 。天平中,為都督都督 、廣州刺史廣州刺史 。後從神武襲克西夏
州 。還,為大都督大都督 ,鎮下館。除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卒,贈司徒司徒 公、尚書僕射尚書僕射 。
懷以武藝勳誠,為神武所知。志力未申,論者惜其不遂。皇建初,配饗神武廟庭。
號 文 文 武 武
文 地 名 地 武 文
文 主 文
名 地 地 名 武
地 文 地 文 衙
衙 文
文 武 文
主 武 文
名 地 武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文
文 文 文 號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营 武 主 文 名
文
文 然
號 地 处
文
文
名 文
名 名 武 名 地
武 文
文 號
名 武
名 地 名
地 主 武 文
地 武 武 文 文 文
3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任祥 字延敬,廣寧 人也。少和厚,有器度。初從葛榮 ,榮署為王。榮敗,擁所部先降,拜廣寧太廣寧太
守守 ,賜爵西河縣公 。隨神武起兵,封魏郡公 。後兼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進位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祥位望既
重,能以寬和接物,人士稱之。及斛斯椿 釁發,祥棄官北走,歸神武。天平初,拜侍中侍中 ,遷徐州刺徐州刺
史史 。在州大有受納,然政不殘,不為人所疾苦。潁州長史潁州長史 賀若徽 執刺史刺史 田迅,據城降西魏 ,祥戰
失利,還北。與行臺 侯景 、司徒司徒 高昂 共攻拔潁川 。元象元年[538],卒於鄴。贈太尉太尉 公、錄尚書錄尚書
事事 。
子冑,性輕俠,頗敏慧,少在神武左右。天平中,擢為東郡太守東郡太守 。家本豐財,又多聚歛,動極豪華,
賓客往來,將迎至厚。興和末,神武攻玉壁還,留清河公 岳為行臺 ,鎮守 晉州 ,以冑隸之。冑
飲酒游縱,不勤防守,神武責之。懼,遂潛遣使送款於周。為人所糾,推勘 未得實,神武特免之。冑
內不自安,乃與儀同尒朱文暢 、參軍房子遠 、鄭仲禮 等陰圖弒逆,伏誅。
莫多婁貸文 ,太安狄那人也。驍果 有膽氣。從神武起兵,破尒朱兆 於廣阿 ,封石城縣子 。從
破四胡於韓陵,進爵為侯。從平尒朱兆 於赤谼嶺,兆自縊,貸文獲其屍。天平中,進爵為公,晉州刺晉州刺
史史 。
元象初,除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南道大都督南道大都督 ,與行臺 侯景 攻獨孤信 於金墉城 。周文
帝 出函谷 ,景與高昂 議待其至,貸文請率所部擊其前鋒 ,景等固不許。貸文性勇而專,不受
命,以輕騎一千,軍前斥堠斥堠 ,死於周軍。贈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司徒司徒 公。
子敬顯嗣,強直勤幹,少以武力見知。恒從斛律光 征討,數有戰功。光每令敬顯前驅前驅 置營,中夜巡
察,或達旦不眠,臨敵置陣,亦命部分將士,深見重。位至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武平七年[576],從後
主 平陽 敗歸,在并州 與唐邕 等推立安德王 稱尊號 。安德 敗,武將皆投周軍,唯敬顯走還
鄴,授司徒司徒 。周武帝 平鄴,執之,斬於閶闔門 外,責其不留晉陽 也。
厙狄迴洛 ,代人也。少有武力,儀貌魁偉。初事尒朱榮 。榮死,隸尒朱兆 。神武舉兵於信
都 ,迴洛 擁眾來歸。從破四胡於韓陵,以軍功封順陽縣子 ,累遷夏州刺史夏州刺史 。昭帝 即位,封順
陽郡王 。大寧初,為朔州刺史朔州刺史 ,轉太子太師太子太師 。卒,贈太尉太尉 、定州刺史定州刺史 。
厙狄盛 字安盛,懷朔人也。性和柔,少有武用。初為神武親信都 督,從征伐 ,累遷幽州刺史幽州刺史 ,
封長廣縣公 。齊受禪,改封華陽縣公 ,後拜特進特進 。卒,贈太尉太尉 公。
張保洛 ,自云本出南陽 西鄂 。家世好賓客,尚氣俠,頗為北土所知。保洛 少便弓馬。初從葛
榮 。榮敗,仍為尒朱榮 統軍。後隸齊神武。神武起兵,保洛 為帳內 。從破尒朱兆 於廣阿 及
韓陵戰。元象初,為西夏州刺史夏州刺史 ,以前後功,封安武縣伯 。又從戰芒山 ,進爵為侯。文襄嗣事,
歷梁州刺史梁州刺史 ,進爵為公。齊受禪,加開府 ,仍為刺史刺史 。聚歛,為百姓所患。濟南 初,兼侍侍
中中 ,尋出為滄州刺史滄州刺史 ,封敷城郡王 。以聚歛免官 ,奪王爵。卒,贈前官,追復本封。
從神武出山東,又有賀拔仁 、麴珍 、段琛 、尉摽 、子相貴 、康德、韓建業 、封輔相、范舍
樂、牒舍樂,並以軍功至大官,史失其事。
仁字天惠,善無人。以帳內 都督都督 從神武破尒朱氏 於韓陵,力戰有功。天保初,封安定郡王 ,歷
數州刺史州刺史 、太保太保 、太師太師 、右丞相右丞相 、錄尚書事錄尚書事 。武平元年[570]薨 ,贈假黃鉞 、相國、太太
尉尉 、錄尚書錄尚書 、十二州諸軍事州諸軍事 、朔州刺史朔州刺史 ,諡曰武 。
珍字舍洛,西平酒泉 人。壯勇善騎射,以帳內 從神武。元統中,封安康郡王 。武平初,為豫州
道 行臺尚書令行臺尚書令 、豫州刺史豫州刺史 。卒,贈太尉太尉 。
琛字懷寶 ,代人。少有武用,從起兵。天保中,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兗州刺史兗州刺史 。
名 地 名
文 主 主 文 文
名 文
文 文 名 文 代
衙 名 文 名 地 武
文
文
主 衙 军 地
法
名 名 名
名 营 名 地 主
名
文
武 文 武 衙 名 名 地
號 地 名 营
文 文 文
名 武
文
主 地 地 名 主 礼 地
文 號 处 地
名 名 名
地 名 主 文 號
主 文 文 武 文
名 地 军 文
主 主 文 武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营 名 地
文 主 地
文 衙 文 地
文 文 主 仕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营 武 名 主
文 文 文 文 文 葬 礼
武 文 文 文 號
地 营 主
地 文 文 武
名 文 文
4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摽,代人。大寧初,位司徒司徒 ,封海昌王 。卒,子相貴 嗣。
相貴 ,武平末,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晉州道 行臺尚書僕射行臺尚書僕射 、晉州刺史晉州刺史 。及行臺左丞行臺左丞 侯子欽等密
啟周武帝 請師,求為內應。周武自率眾至城下。子欽等夜開城門,引軍入,鎖相貴 送長安 ,卒。
弟相願 ,強幹有膽略。武平末,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領軍大將軍大將 軍。自平陽 至并州 及到鄴,每立計
將殺高阿那肱 ,廢後主 立廣寧王 ,事竟不果。及廣寧 被出,相願 拔佩刀斫柱而歎曰:「大事
去矣,知復何言!」
德,代人。歷數州刺史州刺史 、并省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封新蔡王 。
建業 、輔相俱不知所從來。建業 位領軍大將軍大將 軍、并州刺史并州刺史 。以輔相為朔州總管朔州總管 。
范舍樂,代人。有武藝,筋力絕人。位東雍州刺史東雍州刺史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封平舒侯 。
牒舍樂,武威人。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營州刺史營州刺史 ,封漢中郡公 ,戰歿關中 。
侯莫陳相 ,代人也。祖社伏頹,魏第一領人酋長。父斛古提,朔州刺史朔州刺史 ,白水公。
相七歲喪父,號慕過人。及長,性雄傑。後從神武起兵,破四胡於韓陵,力戰有功,封陽平縣伯 ,後
改封白水郡公 。天保初,累遷司空司空 公,進爵白水王 。又遷大將軍大將軍 ,拜太尉太尉 公,兼瀛州刺瀛州刺
史史 ,歷太保太保 、朔州刺史朔州刺史 ,又授太傅太傅 ,別封義寧郡公 。薨 於州,贈假黃鉞 、右丞相右丞相 、太
宰、太尉太尉 、都督都督 、朔州刺史朔州刺史 。
次子晉貴,嚴重有文武幹略,襲爵 白水王 ,武衛將軍武衛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梁州刺史梁州刺史 。歸周,
授上大將軍上大將軍 ,封信安縣公 。子仲宣 ,太常丞太常丞 。子弘穎、弘信,雍州司士參軍州司士參軍 。子行方、行
儉、行恭 。
薛孤延 ,代人也。少驍果 ,從神武起兵,以功累加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從西征,至蒲津 。及竇泰 失
利,神武班師,延後殿,且戰且行,一日斫折十五刀。神武嘗閱馬於北牧,道逢暴雨 ,大雷 震地,
火燒浮圖,神武令延視之。延案矟直前,大呼繞浮圖走,火遂滅。延還,鬚及馬鬃尾皆焦。神武歎其
勇決,曰:「延乃能與霹靂 鬥!」後封平秦公 ,與諸將討潁川 ,延專監造土山 ,以酒醉,為敵
所襲據。潁川 平,諸將還京師,讌華林園 ,文襄啟魏帝,坐延階下以辱之。齊受禪,別賜爵都昌縣
公 。
延性好酒,率多昏 醉。以善戰,每大軍征討,常為前鋒 。位太子太保太子太保 、太傅太傅 。
斛律羌舉 ,太安人太安人 也。世為部落酋長。羌舉 少驍果 ,從尒朱兆 。兆破,乃歸誠神武。神武以
其忠於所事,亦加嗟賞。天平中,除大都督大都督 。
後從神武戰於沙苑 ,時議進趣計,羌舉 曰:「黑獺 若欲固守,無糧援可恃。今揣其情,欲一死
決,有同猘犬,或能噬人。且渭曲土濘,無所用力。若不與戰,徑趣咸陽 ,咸陽 空虛,可不戰而
剋。拔其根本,則黑獺 之首,可懸軍門 。」神武欲縱火焚之,侯景 曰:「當禽以示百姓,燒殺誰
復信之?」諸將議既有異同,遂戰於渭曲,大軍敗績。
後封密縣侯 ,為東夏州刺史夏州刺史 。有疫疾,刺胸,竹筩吮之,垂愈,因怒,創裂而卒。贈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
子孝卿 嗣。
文 主 名
名 文 地 文 文 文
號 名 地
名 文 武 地 地
名 主 主 地 名
文 文 文 主
地 地 武 文 文
文 文 主
文 文 主 地
名 文
主
主 文 主 武 武
文 文 文 文 主 葬 礼 文
武 武 文
仕 主 武 文 文
武 主 名 文 武
名
名 营 文 地 名
然 艺
异 主 地 地
地 处
主
礼 营 文 文
名 文 名 营 名
武
地 名 名
地 地
名 营 名
主 文 文
名
5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孝卿 少聰敏,機悟有風檢。武平末,位侍中侍中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封義寧王 ,知內省事知內省事 ,典外兵、騎
兵 機密。時政由群豎,自趙彥深 死後,朝貴典機密者,唯孝卿 一人差居雅道,不至貪穢。後主 至齊
州 ,以孝卿 為尚書令尚書令 ,又以中書侍郎中書侍郎 薛道衡 為侍中侍中 ,封北海王 。二人勸後主 作承光詔,禪
位任城王 。令孝卿 齎詔策及傳國璽往瀛州 ,孝卿 便詣鄴。仍從周武帝 入關,授儀同大將軍儀同大將軍 、宣
納上士上士 。隋開皇中,位太府卿太府卿 、戶部尚書戶部尚書 。
張瓊 字連德,代人也。少壯健,有武用。初隨葛榮 為亂。榮敗,尒朱榮 以為都督都督 。後歷位濟州濟州
刺史刺史 。及尒朱氏 敗,歸神武,拜滄州刺史滄州刺史 ,加驃騎大將軍驃騎大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天平中,神武襲
克夏州 ,以瓊為慰勞大使,留鎮之。尋為周文帝 所陷,卒。贈司徒司徒 、都督都督 、恒州刺史恒州刺史 。
瓊子欣,尚魏平陽公主 ,除駙馬都尉駙馬都尉 、驃騎大將軍驃騎大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建州刺史建州刺史 ,南鄭伯 。
瓊常憂其太盛,每謂親識曰:「凡人官爵,莫若處中。欣位秩太高,深為憂慮。」而欣豪險,遂與公
主 情好不篤,尋為孝武所害。時人稱瓊先見。
宋顯 字仲華,敦煌 效穀人也。性果毅果毅 ,有幹用。初事尒朱榮 ,稍遷為記室參軍記室參軍 。榮死,世
隆 等以為晉州刺史晉州刺史 。後歸神武為行臺左丞行臺左丞 ,拜西兗州刺史西兗州刺史 。在州多所受納,然勇決有氣幹,檢
御左右,咸得其心力。及河陰 之戰,深入,沒于行陣。贈司徒司徒 公。
王則 字元軌 ,自云太原 人也。少驍果 ,有武藝。初隨叔父魏廣平內史廣平內史 老生征討,每有戰功。
老生為朝廷所知,則頗有力。初以軍功賜白水子。元顥入洛 ,則與老生俱降顥。顥疑老生,遂殺之。
則奔廣州刺史廣州刺史 鄭先護 ,與同拒顥。顥敗,為東徐州 防城都督防城都督 。尒朱榮 之死也,東徐州刺東徐州刺
史史 斛斯椿 是其枝黨,內懷憂懼。時梁立魏汝南王 悅為魏主,資其士馬,送之境上,椿遂降悅。則
與蘭陵太守蘭陵太守 李義擊其偏師,破之。魏因以則行北徐州 事,隸尒朱仲遠 。仲遠 敗,乃歸神武。
天平初,頻以軍功,都督都督 、荊州刺史荊州刺史 。則有威武,邊人畏伏之。渭曲之役,則為西師圍逼,棄城奔
梁。梁尋放還,神武恕而不責。元象初,洛州刺史洛州刺史 。以前後勳,封太原縣伯 。則性貪,在州不法,
舊京諸像,毀以鑄錢,于時號河陽 錢,皆出其家。以武用,除徐州刺史徐州刺史 ,取受狼籍。令送晉陽 ,
文襄恕其罪。卒,贈司空司空 ,諡烈懿。
則弟敬寶 ,位東廣州刺史東廣州刺史 ,與蕭軌 攻建業 ,不剋,死焉。
慕容紹宗 字紹宗 ,晃第四子太原王 恪之後也。曾祖 騰,歸魏,遂居代。祖郁,岐州刺史岐州刺史 。父
遠,恒州刺史恒州刺史 。
紹宗 容貌恢毅,少言,深沉有膽略。尒朱榮 即其從舅子也。榮入洛,私告曰:「洛中人士繁盛,驕
侈成俗,不除翦,恐難制。吾欲因百官出迎,悉誅之,若何?」對曰:「太后 淫虐,天下共棄。公既
執忠義,忽欲殲夷多士,實謂非策。」不從。後以軍功封索盧侯,遷尒朱兆 長史長史 。及兆敗,紹
宗 於烏突城見神武,遂攜尒朱榮 妻子 并兆餘眾自歸神武。神武仍加恩禮,所有官爵並如故,軍謀
兵略,時參預焉。
及遷鄴,令紹宗 與高隆之 共知府知府 庫、圖籍諸事。累遷青州刺史青州刺史 。時丞相丞相 記室孫搴 屬紹宗 ,
以其兄為州主簿州主簿 ,紹宗 不用。搴譖之神武曰:「紹宗 嘗登廣固城 長歎,謂所親云:大丈夫 有
復先業理不?」由是徵還。元象初,以軍功進爵為公,累遷御史中尉御史中尉 。屬梁人劉烏黑入寇徐方,授徐徐
州刺史州刺史 ,執烏黑殺之。還,除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
名 文 文 主 文
营 名 名 主
地 名 文 文 名 文 主 主
主 名 地 名 號 武
文 文 文
名 名 名 武
文 名 文 武 文
地 號 文 武 文
主 武 武 文 文 主
主
名 地 文 名 武
名 文 文 文
地 文
名 名 地 营 文
事
文 名 地 武 名
文 名 主
文 地 名 名
武 文
文 主
地 文 地
文
名 文 名 地
名 名 主 亲 文
文
名 名
主
名 文
名 名 亲
名 名 文 文 文 名 名
文 名 名 地 亲
文
文 文
6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侯景 反,命紹宗 為東南道行臺 ,加開府 ,改封燕郡公 ,又與大都督大都督 高岳 禽梁貞陽侯 蕭
明 於寒山 。迴軍討侯景 於渦陽 。時景軍甚盛,初聞韓軌 往討之,曰:「噉豬腸小兒。」聞高
岳 往,曰:「此兵精人凡爾。」諸將被輕。及聞紹宗 至,扣鞍曰:「誰教鮮卑 小兒解遣紹宗 來?若
然,高王未死邪?」及與景戰,諸將頻敗,無肯先者。紹宗 麾兵 徑進,諸將從之,因大捷。
西魏 遣王思政 據潁川 。又以紹宗 為南道行臺 ,與太尉太尉 高岳 、儀同劉豐 圍擊之,堰洧
水 灌城。時紹宗 數有凶夢,每惡之,私謂左右曰:「吾自數年已還,恒有蒜髮,昨來忽盡。蒜者算
也,其算盡乎!」未幾,與劉豐 臨堰,見北有塵氣,乃入艦同坐。暴風 從東北來,纜斷飄艦,徑向
敵城。紹宗 自度不免,遂投水卒。三軍將軍將 士,莫不悲惋,朝廷嗟傷焉。贈太尉太尉 ,諡曰景惠 。
長子士肅,以謀反 伏法。朝廷以紹宗 功,罪止士肅身。皇建初,配享文襄廟庭。士肅弟三藏 。
三藏 幼聰敏,多武略,頗有父風。武平初,襲爵 燕郡公 。以軍功,歷位武衛大將軍武衛大將軍 。周師入
鄴,齊後主 東遁,委三藏 留守留守 鄴宮。齊王 公已下皆降,三藏 猶拒戰。及齊平,武帝 引見 ,
恩禮甚厚,授儀同大將軍儀同大將軍 。
隋開皇元年[581],授吳州刺史吳州刺史 。九年,副襄陽公 韋洸 討平嶺南。至廣州 ,洸中流矢卒,詔三
藏 檢校 廣州道 行軍 事。以功授大將軍大將軍 。後遷廓州刺史廓州刺史 ,人歌頌之,文帝 數有勞問。又畜產
繁滋,獲醍醐 奉獻,賚物百段。十三年,州界連雲山 響,稱萬歲者三,詔頒郡國,仍遣使醮山所。
其日景雲浮於上,雉兔馴壇側。使還以聞,上大悅,改封河內縣男 。歷疊州總管疊州總管 、和州刺史和州刺史 、
淮南郡太守南郡太守 ,所在有惠政。改授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大業七年[611]卒。
叱列平 字殺鬼,代郡 西部人,世為酋帥。平有容貌,美鬚髯,善射馭。襲第一領人酋長、臨江
伯 。魏末,以軍功至武衛將軍武衛將軍 。隨尒朱榮 破葛榮 ,平元顥 ,封癭陶縣伯 。榮死,尒朱氏 陵
僭,平懼禍,後歸神武。從破四胡於韓陵。以軍功,天保初累遷兗州刺史兗州刺史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卒,
贈都督都督 、瀛州刺史瀛州刺史 ,諡曰莊惠 。子孝沖 嗣。
孝沖 弟長叉 ,武平末,侍中侍中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封新寧王 。隋開皇中,位上柱國上柱國 ,卒於涇州涇州
刺史刺史 。長叉 無他才技,在官以清幹稱。
步大汗薩 ,代郡 西部人。祖榮,代郡太守代郡太守 。父居,龍驤將軍龍驤將軍 、領人別將別將 。
薩初從尒朱榮 入洛。及平葛榮 ,累功為都督都督 。榮死,又從兆入洛。及韓陵之敗,以所部降神武。
稍遷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封行唐縣公 ,晉州刺史晉州刺史 。齊受禪,改封義陽郡公 。
薛脩義 字公讓,河東汾陰 人也。曾祖 紹,魏七兵尚書七兵尚書 。祖壽仁,秦州刺史秦州刺史 、汾陰公 。父寶
集,定陽太守定陽太守 。
脩義 少而姦俠,輕財重氣。魏正光末,天下兵起,特詔募能得三千人者,用為別將別將 ,脩義 得七千
餘人,假安北將軍安北將軍 、西道別將西道別將 。以軍功,拜龍門 鎮將鎮將 。
後宗人 鳳賢等作亂,圍鎮城,脩義 以天下紛擾,遂為逆,自號黃鉞大將軍黃鉞大將軍 。詔都督都督 宗正宗正 珍孫
討之,軍未至,脩義 慚悔,遣表乞一大將招慰,乃降。鳳賢等猶據險不降,脩義 與書,降之。乃授
鳳賢龍驤將軍龍驤將軍 ,陽夏子 ,改封汾陰縣侯 。尒朱榮 以脩義 反覆,錄送晉陽 ,與高昂 等並見拘
防。榮赴洛,並以自隨,置於駝牛署。
榮死,魏孝莊以脩義 為弘農 、河北、河東、正平四郡大都督大都督 。時神武為晉州刺史晉州刺史 ,見之,相待
甚厚。及韓陵之捷,以脩義 行并州 事。孝武帝 入關,神武以脩義 為關右行臺 ,自龍門 濟
河,招下西魏 北華州 剌史薛崇禮。
名 名 衙 衙 主 武 名 主
名 地 名 地 名
名 名 政 名
名 军
代 名 地 名 衙 武 名 名
地 名
名 异
名 武 武 號
法 名 名
名 仕 主 武
號 名 武 主 名 號 礼
武
文 主 名 地
名 仕 地 营 武 文 號
食 地
主 文 文
文 文
名 地
主 武 名 名 名 主 名
文 文
武 文 號 名
名 名 文 文 主 武
文 名
名 地 文 武 武
名 名 武
武 主 文 主
名 地 亲 武 文 主
文
名 武 名
武 武 地 武
亲 名 武 武 文
名 名
武 主 主 名 名 地 名
名 地 武 文
名 地 號 名 衙 地
代 地
7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初,神武欲大城晉,中外府司馬外府司馬 房毓曰:「若使賊到此處,雖城何益?」乃止。及沙苑 之敗,徙
秦、南汾、東雍三州人於并州 ,又欲棄晉,以遣家屬向英雄城。脩義 諫曰:「若晉州 敗,定
州 亦不可保。」神武怒曰:「爾輩皆負我,前不聽我城并州城 ,使我無所趣。」脩義 曰:「若失
守,則請誅。」斛律金 曰:「還仰漢小兒守,收家口為質,勿與兵馬。」神武從之,以脩義 行晉
州 事。及西魏 儀同長孫子彥 圍逼城下,脩義 開門伏甲待之,子彥 不測虛實,於是遁去。神武
嘉之,就拜晉州刺史晉州刺史 。
後除齊州刺史齊州刺史 ,以黷貨除名 。追其守晉州 功,復其官爵。俄以軍功,進正平郡公 ,加開府 。
天保中,卒於太子太保太子太保 ,贈司空司空 。子文殊 嗣。
脩義 從弟嘉族 ,性亦豪爽。從神武平四胡於韓陵。歷華、陽二州刺史州刺史 ,卒官。子震,字文雄 ,
位廉州刺史州刺史 ,亦著軍功。又歷南汾、譙二州刺史州刺史 。
慕容儼 字恃德,清都 人,廆之後也。容貌出群,衣冠甚偉,不好讀書,頗學兵法 。尒朱氏 敗,
歸神武。以勳,累遷五城太守五城太守 。見東雍州刺史東雍州刺史 潘相 樂,長揖而已。丞尉已下,數罹其罪,乃謂儼
曰:「府君 ,少為群下屈節。」儼攘袂曰:「吾狀貌如此,行望人拜,豈可拜人!」神武聞二人在邊
不和,徵相樂還朝,以儼代為刺史刺史 。遷東荊州刺史東荊州刺史 ,行次長社 ,忽為其部下人所執,將投山賊張
儉 ,為守人王崇 祖私放,獲免。神武仍授以軍司 ,共擊平儉,始得達州 。沙苑 之敗,時諸州
多翻陷,唯儼獲全。
天保初,以軍功,除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六年,梁司徒司徒 陸法和 、儀同宋茞等以郢州 城內附。時清河
王 岳帥師江上,議以城在江外,求忠勇過人者守之,眾推儼,遂遣鎮郢城 。始入而梁大都督大都督 侯
瑱 、任約率水陸軍奄至城下,於上流鸚鵡洲 造荻葓,竟數里,以塞船路。眾懼,儼悅以安之。城中
先有神祠一所,俗號城隍神,儼於是順士卒心祈請,須臾,衝風驚波,漂斷荻葓。約復以鐵鎖連緝,
防禦彌切。儼還共祈請,風浪夜驚,葓復斷絕。如此再三,城人大喜,以為神助。儼出城奮擊,大破
之。瑱、約又并力圍城。唯煮槐楮葉并紵根、水葒、葛、艾等及靴、皮帶、筋角 等食之。人死,即火
別分食,唯留骸骨。儼猶信賞必罰,分甘同苦。自正月至六月,人無異志。後蕭方智 立,請和。文宣
以城在江表,有詔還之。及至,望帝悲不自勝。帝親執其手,捋儼鬚,脫帽看髮,歎息久之。曰:
「自古忠烈,豈過此也!」除趙州刺史趙州刺史 。
天統四年[568],別封寄氏縣公 ,并賜金銀酒鍾各一枚、胡馬一疋。五年,進爵為義安王 。武平元
年[570],為光州刺史光州刺史 。儼少從征討,經略雖非所長,而有將帥之節。所歷諸州,雖不能清白守道,亦
不貪殘害物。卒,贈司徒司徒 。
子子會,位郢州刺史郢州刺史 。周武帝 平鄴,使其子送敕喻之,子會枷其子,付獄。尋赦書至,云行臺 武
王 已降,子會乃與僚屬北面慟哭,然後奉命。
尒朱氏 將帥歸神武者,又有代人厙狄伏連 ,字仲山 ,本名伏憐,訛音連。事尒朱榮 至直閤將直閤將
軍軍 。後從神武,賜爵蛇丘男 。天保初,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尋加開府 。性質朴,勤公事,直衛宮闕,曉
夕不離帝所,頗以此見知。然鄙吝愚狠。為鄭州刺史鄭州刺史 ,好聚歛。又嚴酷,居室患蠅,杖門者曰:「何
故聽入!」其妻病,以百錢買藥,每自恨之。不識士流,開府參軍開府參軍 ,多是衣冠士族 ,皆加捶撻,逼
遣築牆。武平中,封宜都郡王 ,除領軍大將軍大將 軍。尋與琅邪王 矯殺和士開 ,伏誅,被支解。
伏連 家口百餘,盛夏,人料倉米二升,不給鹽菜,常有饑色。冬至 日,親表稱賀,其妻為設豆餅。
問豆餅得處,云於馬豆中分減。伏連 大怒,典馬、掌食人並加杖罰。積年賜物,藏在別庫,遣一婢專
掌管籥 。每入庫檢閱,必語妻子 ,此官物,不得輒用。至死時,唯著敝褌;而積絹至二萬疋,簿錄
並歸天府。
文 地
地 名 地
地 地 名
名 名
地 代 名 名 名
文
文 法 地 主 衙
文 文 名
名 名 文 名
文 文
名 地 军 名
文 文 名
主
文 文 地
名 名 营 地 地
文 文 名 地
主 地 武
名 地
然
名
文
主 主
文
文
文 號 衙
主
名 名 名 名
武 主 文 衙
文
武 礼
主 武 主 名
名 节
名
名 亲
8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潘樂 字相貴 ,廣寧 石門人也。本廣宗 大族,魏世分鎮北邊,因家焉。父永,有技藝,襲爵 廣
宗男 。
樂初生,有一雀止其母左肩,占者咸言富貴之徵,因名相貴 ,後始為字。及長,寬厚有膽略。初歸葛
榮 ,榮授京兆王 ,時年十九。榮敗,隨尒朱榮 。為別將別將 討元顥 ,以功封敷城縣男 。
齊神武出牧晉州 ,引樂為鎮城都 將。後從破尒朱兆 於廣阿 ,進爵廣宗縣伯 。累以軍功,拜東東
雍州刺史雍州刺史 。神武嘗議欲廢州,樂以東雍地帶山河,境連胡、蜀,形勝之會,不可棄也,遂如故。後從
破周師於河陰 ,議欲追之,令追者在西,不願者東,唯樂與劉豐 居西。神武善之,以眾之不同而
止。改封金門郡公 。
文宣嗣事,鎮河陽 ,破西將楊摽 等。時帝以懷州刺史懷州刺史 平鑒 等所築城深入敵境,欲棄之。樂以軹
關 要害,必須防固,乃更修理,增置兵將而還。還鎮河陽 ,拜司空司空 。齊受禪,樂進璽綬,進封河
東郡王 ,遷司徒司徒 。
周文東至崤、陝,遣其行臺 侯莫陳崇 自齊子嶺 趣軹關 ;儀同楊摽 從鼓鍾道出建州 ,陷孤公
戍。詔樂總大眾禦之。樂晝夜兼行,至長子,遣儀同韓永興 從建州 西趣崇,崇遂遁。
又為南道大都督南道大都督 討侯景 。樂發石鱉,南度百餘里,至梁涇州 。涇州 舊在石梁 ,侯景 改為淮
州 。樂獲其地,仍立涇州 。又克安州 之地。除瀛州刺史瀛州刺史 ,仍略淮、漢。天保六年[555],薨 於懸
瓠 。贈假黃鉞 、太師太師 、大司馬大司馬 、尚書令尚書令 。
子子晃 嗣。諸將子弟,率多驕縱,子晃 沈密謹愨,以清靖自居。尚公主 ,拜駙馬都尉駙馬都尉 。武平
末,為幽州道 行臺 右僕射右僕射 、幽州刺史幽州刺史 。周師將入鄴,子晃 率突騎數萬赴援,至博陵 ,知鄴
城 不守,詣冀州 降周齊王 軍。授上開府 。隋大業初卒。
彭樂 字興,安定人也。驍勇善騎射。初隨杜洛周 賊,知其不立,降尒朱榮 。從破葛榮 於滏口。
又為都督都督 ,從神武與行臺 僕射僕射 于暉 討破羊侃 于瑕丘 。後叛投逆賊韓樓,封北平王 。及尒朱
榮 遣大都督大都督 侯深 擊樓,樂又叛樓降深。神武出山東,樂又隨從。韓陵之役,樂先登陷陣,賊眾大
崩,封樂城縣公 。後以軍功,進爵汨陽郡公 ,除肆州刺史肆州刺史 。
天平四年[537],從神武西討,與周文相拒。神武欲緩持之,樂氣奮請決戰 ,曰:「我眾賊少,百人取
一,差不可失也。」神武從之。樂因醉入深,被刺腸出,內之不盡,截去復戰,身被數創,軍勢遂
挫,不利而還。神武每追諭以戒之。
高仲密 之叛也,周文援之,神武迎擊於芒山 。候騎候騎 言賊去洛州 四十里,蓐食乾飯,神武曰:
「自應渴死,何待我殺!」乃勒陣以待之。西軍至皆喉 。樂以數千精騎為右甄,衝西軍北垂,所向
奔退,遂馳入周文營。人告樂叛,神武曰:「樂棄韓樓事尒朱榮 ,背尒朱歸我,又叛入西。事成敗豈
在一樂?但念小人反覆爾。」俄而西北塵起,樂使告捷,虜西魏 臨洮 王東、蜀郡王 榮宗、江夏
王 昇、鉅鹿王 闡、譙郡 王亮 、詹事詹事 趙善 ,督將僚佐僚佐 四十八人,皆係頸反接手,臨以刃,歷
兩陣而唱名焉。諸將乘勝,斬首 三萬餘。
西軍退,神武使樂追之。周文大窘而走,曰:「癡男子!今日無我,明日豈有汝邪?何不急還前營收
金寶?」樂從其言,獲周文金帶一束以歸。言周文漏刃破膽矣。神武詰之,樂以周文言對。且曰「不
為此語放之。」神武雖喜其勝,且怒,令伏諸地,親稱其頭,連頓之,并數沙苑 之失,舉刀將下者
三,噤齘良久,乃止。更請五千騎取周文。神武曰:「爾何放而復言捉邪?」取絹三千疋壓樂,因賜
之。
累遷司徒司徒 。天保初,封陳留王 ,遷太尉太尉 。二年,謀反 ,為前行襄州 事劉章等告,伏誅。
名 名 地 地 仕
主
名
名 主 名 武 名 主
地 地 名 地 主
文
地 名
主
地 名 文 名
地 地 文
主 文
衙 名 地 地 名 地
名 地
武 名 地 地 地 名
地 地 地 文 葬
地 礼 文 武 文
名 名 主 武
地 衙 文 文 名 地
地 地 主 衙
名 名 名 名
武 衙 文 名 名 地 主
名 武 名
主 主 文
军
名 地 武 地
名
代 地 主
主 主 地 名 文 名 文
法
地
文 主 武 法 地
9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暴顯 字思祖,魏郡 斥丘 人也。祖喟,仕魏,為朔州刺史朔州刺史 ,因家焉。父誕,恒州刺史恒州刺史 、樂安
公 。
顯幼時,見一沙門指之曰:「此郎子好相表,大必為良將,貴極人臣。」語終失之。顯善騎射,曾從
魏孝莊獵,一日中,手獲禽獸七十三。後從齊神武起義信都 ,累遷北徐州刺史北徐州刺史 ,封屯留公 。天保
中,以贓貨 解州 ,大理禁止。處判未訖,為合肥 被圍,遣顯與步大汗薩 等攻梁北徐州 ,禽
其刺史刺史 王強。天統中,累遷,位特進特進 ,封定陽王 ,卒。
皮景和 ,琅邪 下邳 人也。父慶賓 ,魏淮南王 開府 中兵參軍中兵參軍 。正光中,因使遇亂,遂家廣
寧 之石門縣 。
景和 少通敏,善騎射。初以親信事神武。後征步落稽,疑賊有伏,令景和 將五六騎深入一谷。遇賊
百餘人,便戰,景和 射數 十人,莫不應弦而倒。神武嘗令景和 射一野豕,一箭獲之,深見賞異。
除庫直正都督正都督 。
天保初,授通州刺史通州刺史 ,封永寧縣子 。景和 趫捷,有武用,從襲庫莫奚 ,度黃龍,征契丹 ,
定稽胡 ,討蠕蠕 ,每有戰功。累遷殿中尚書殿中尚書 、侍中侍中 。景和 於武職中兼長吏事,又性識平均,
故頻有美授。周通好後,冠蓋往來,常令景和 對接。每與同射,百發百中 ,甚見推重。
武平中,詔獄多令中黃門中黃門 等監之,恒令景和 案覆,據理執正,由是過無枉濫。後除特進特進 ,封廣漢
郡公 ,遷領軍將軍領軍將軍 。琅邪王 之殺和士開 ,兵指西闕 ,內外莫知所為。景和 請後主 出千秋
門 ,自號令。事平,除尚書右僕射尚書右僕射 。
陳將吳明徹 寇淮南 ,令景和 拒之。除領軍大將軍大將 軍,封文城郡王 。又有陽平 人鄭子饒,詐依
佛道設齋會,用米麫不多,供贍甚廣,密從地藏,漸出餅飯。愚人以為神力,見信於魏、衛之間。將
為逆亂,謀泄。乃潛度河聚眾,自號長樂王 ,已破乘氏縣 。景和 遣騎擊破之,禽子饒,送鄴烹
之。及吳明徹 圍壽陽 ,敕景和 與賀拔伏恩救之。是時,拒明徹 者多傾覆,唯景和 全軍而還。
除尚書令尚書令 。
武平六年[575],卒。贈太尉太尉 、錄尚書錄尚書 。
長子信,機悟有風神。位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武衛將軍武衛將軍 ,於勳貴子弟中,稱其識鑒。降周軍,授上開
府 、軍正軍正 中大夫中大夫 。隋開皇中,卒於洮州刺史洮州刺史 。
少子宿達,開皇中,通事舍人通事舍人 。母憂起復 ,將赴京,辭靈,慟哭而絕,久而獲蘇,不能下食,三
日而死。
綦連猛 字武兒,代人也。其先姬姓,六國末,避亂出塞,保祈連山,因以山為姓。北人語訛,故曰綦
連。父元成,燕郡太守燕郡太守 。
猛少有志氣,便弓馬。初為尒朱榮 親信。榮被害,從尒朱兆 入洛。猛父母兄弟皆在山東,尒朱京纏
欲投神武,召之與俱。舉矟謂曰:「不從我者死!」乃從之。去城五十餘里,猛以素蒙兆恩 ,即背京
纏復歸兆。兆敗,猛與斛律羌舉 、乞伏 貴和 逃亡。及見獲,各杖一百。以猛配尉景 ,貴
和 配婁昭 。羌舉 以故酋長子,故無所配。既而三人並為神武親信。後都督都督 尒朱文暢 將為逆,
猛曰:「昔事其父兄,寧今日受死,不忍告而殺之。」神武聞之曰:「事人當如此。」舍其罪而益親
之。
名 地 地 文 文
主
地 文 主
法 地 地 名 地
文 文 主
名 地 地 名 主 衙 武
地 地
名 名
名 艺 名
武
文 主 名 政 政
政 政 武 文 名
名 词
文 名 文
主 武 主 名 建 名 主
处 文
名 地 名 武 主 地
主 地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文
武 文
文 武
衙 武 文 文
文 仕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政 名 名
名 名 名 武 名
10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以軍功,封廣興縣侯 。梁使來聘,云求角武藝。文襄遣猛就館接之,雙帶兩鞬,左右馳射。校挽強弓,
梁人引弓兩張,皆三石;猛遂併取四張,疊挽之,過度。梁人嗟服。天保初,除東秦州刺史東秦州刺史 。河清三
年[564],加開府 。突厥 侵逼晉陽 ,敕猛覘賊。中一騎將騎將 超出來鬥,猛即斬之。
天統五年[569],除并省尚書令尚書令 、領軍大將軍大將 軍,封山陽王 。猛自和士開 死後,漸預朝政,疑議與
奪,咸亦咨稟。趙彥深 以猛武將之中,頗疾姦佞,言議時有可采,故引知機事。祖珽 奏言猛與彥
深 前推琅邪王 ,事有意故。於是出猛為定州刺史定州刺史 ,彥深 為西兗州刺史西兗州刺史 ,即日首途。先是,謠
曰:「七月刈禾太早,九月噉糕未好,本欲尋山射虎,激箭旁中趙老。」至是,其言乃驗。猛行至牛
蘭,有人告和士開 被害時,猛亦知情,遂被追還,削王爵,以開府 赴州。在任寬惠清慎,吏人稱
之。淮陰王 阿那肱與猛有舊,每欲攜引之,韓長鸞等沮難,復授膠州刺史膠州刺史 。後除大將軍大將軍 。齊亡入
周,卒。
初,猛與尉興慶 、謝猥餒並善射小心,給事給事 神武左右。神武使相使相 者視之,曰:「猛大貴,尉、謝
無官。」及芒山之役 ,興慶 救神武之窘,為軍所殺。神武嘆曰:「富貴定在天也!」猛竟如相者
言,卒以榮寵自畢。
興慶 事見齊本紀 。興慶 每入陣,常自署名於背,神武使求其尸,祭之。於死處立浮圖,世謂高王
浮 圖云。於是超贈儀同、涇州刺史涇州刺史 ,諡曰閔壯 。
元景安 ,河南洛陽 人,魏昭成皇帝 之五世孫也。高祖 虔,陳留王 。景安 沈敏 有幹局,少工
騎射,善於事人。父永啟 迴代郡公 授之。隨魏孝武帝 西入關。天平末,周、齊交戰,景安 臨陣
東歸。芒山 之戰,以功賜爵西華縣男 ,代郡公 如故。景安 妙閑馳騁,有容則,每梁使至,恒
與斛律光 、皮景和 等對客騎射,見者稱善。天保初,別封興勢伯,帶定襄縣令定襄縣令 ,賜姓 高氏 ,
累遷兼七兵尚書七兵尚書 。
時初築長城 ,鎮戍 未立,詔景安 與諸將緣塞以備守。督領既多,且所部軍人,富於財物,遂賄貨
公行。文宣聞之,遣使推檢,唯景安 纖毫無犯。帝深嘉歎,乃以所歛贓絹五百匹賜之,以彰清節。孝
昭嘗與功臣西園宴射,侯去堂一百三十步,中的者賜以良馬及金玉錦綵。有一人射中獸頭,去鼻寸
餘,唯景安 最後,有矢未發。帝令景安 解之,景安 引滿,正中獸鼻。帝嗟異稱善,特賞馬二匹,
玉帛雜物,又加常等。
天統四年[568],除豫州刺史豫州刺史 ,加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武平三年[572],授行臺尚書令行臺尚書令 ,刺史刺史 如故,封歷
陽郡王 。景安 久在邊州,人物安之。又管內蠻多華少,景安 被以恩威,咸得寧輯。武平末,徵拜
領軍大將軍大將 軍。入周,以大將軍大將軍 、義寧郡公 討稽胡 ,戰沒。
初,永兄祚襲爵 陳留王 ,祚卒,子景皓嗣。天保時誅諸元親近者,如景安 之徒疏宗,議請姓高
氏 。景皓云:「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 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景安 以白文 宣,乃收
景皓誅之,家屬徙彭城 。由是景安 獨賜姓 高氏 ,自外聽從本姓。
永弟种子豫,字景豫 ,美容儀,有器幹。景安 告景皓慢言,引豫,云相應和。豫占云:「爾時以衣
袖掩景皓口,云:莫妄言。」問景皓,與豫同,獲免。卒於東徐州刺史東徐州刺史 。
獨孤永業 字世基 。本姓劉,中山人也,母改適獨孤氏 ,永業 幼隨母,為獨孤家養,遂從其姓。
天保初,除中書舍人中書舍人 。永業 解書計,善歌舞,甚為文宣所知。
主
文
衙 政 地 武
文 武 主 名
名 名
名 主 文 名 文
名 衙
主 文 武
名 文 文
事 名
名 作 名
名 文 號
名 地 號 號 主 名 名
名 主 號 名
地 主 主 名
名 名 文 礼 名
武
处 营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文 文 文
主 名 名
武 武 主 政
仕 主 名
名 亲 名 名 艺
地 名 礼 名
名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文 名
11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後為洛州刺史洛州刺史 、河陽 行臺左丞行臺左丞 ,甚有威信。遷行臺 尚書尚書 。永業 久在河陽 ,善於招撫,周人憚
之。性鯁直,不交權勢。斛律光 求二婢弗得,毀之於朝廷。河清末,徵為太僕卿太僕卿 ,以乞伏 貴和 代
之,於是西境蹙弱,河洛人情騷動。武平三年[572],遣永業 取斛律豐洛,因以為北道行臺 僕射僕射 、幽州幽州
刺史刺史 。河洛人庶多思永業 ,又除河陽道 行臺 、洛州刺史洛州刺史 。
周武帝 親攻金墉 ,永業 出兵禦之,問是何達官,作何行動。周人曰;「至尊自來,主人何不出看
客?」永業 曰:「客行匆匆,故不出看。」乃通夜辦馬槽二千,周人聞之,以為大軍至,乃去。進
位開府 、臨川王 。有甲士甲士 三萬,聞晉州 敗,請出兵北討,奏寢不報,永業 慨憤。又聞并
州 亦陷,乃遣子須達告降於周。授上柱國上柱國 、應公。宣政末,為襄州總管襄州總管 。大象二年[580],為行軍行軍
總管總管 崔彥睦所殺。
鮮于世榮 ,漁陽 人也。父寶業,懷朔鎮將懷朔鎮將 。武平初,贈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祠部尚書祠部尚書 。
世榮 少沈敏 ,有器幹。興和二年[540],為神武親信都 督,稍遷平西將軍平西將軍 ,賜爵石門縣子 。天
統二年[566],累加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除鄭州刺史鄭州刺史 。武平中,以領軍領軍 從平高思好,封義陽郡王 ,
領軍大將軍大將 軍、太子太傅太子太傅 。及周武帝 入代,送馬腦酒鍾與之,得便撞破。周兵入鄴,諸將皆降,世
榮 在三臺 之前,獨鳴鼓不輟。及被執不屈,乃見殺。
世榮 雖武人無文藝,以朝危政亂,每常竊歎。見徵稅無厭,賞賜過度,發言歎息焉。
子貞 ,武平末,假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
傅伏 ,太安人太安人 也。少從戎,以戰功,稍至開府 、永橋 領人大都督大都督 。周武帝 前攻河陰 ,伏
自永橋 夜入中潬城。南城陷,被圍二旬不下。救兵至,周師還。
後除東雍州刺史東雍州刺史 。周剋晉州 ,執行臺 尉相貴 。招伏,伏不從。周剋并州 ,遣韋孝寬 以伏子
世寬來招伏,授上大將軍上大將軍 、武鄉郡公 ,即給告身 ,以金馬腦二酒鍾為信。伏不受曰:「事君,有
死無二。此兒為臣不能竭忠,為子不能盡孝,人所讎疾,願即斬之,以號令天下。」周武自鄴還至晉
州 ,遣高阿那肱 等臨汾 召伏。伏聞後主 已被獲,仰天大哭,率眾入城,於廳事廳事 前,北面哭良
久,然後降。周武見曰:「何不早降?」伏流涕曰:「臣三世衣食齊家,被任如此,革命不能自死,
羞見天地。」周武親執手曰:「為臣當若此。朕平齊,唯見公一人。」乃自食一羊肋,以骨賜伏,
曰:「骨親肉疏,所以相付。」遂引與同食。令於侍伯色宿衛 ,授上儀同,敕之曰:「若即與公高
官,恐歸投者心動。勿慮不富貴。」又問:「前救河陰 得何官?」曰:「蒙一轉,授特進特進 、永昌郡
公 。」周武謂後主 曰:「朕前三年,決意取河陰 ,正為傅伏 不可動。公當時賞授,何其薄
也?」賜伏金酒卮。後以為岷州刺史岷州刺史 ,尋卒。
齊軍晉州 敗後,兵將罕有全節 者。其殺身成仁 者,有儀同叱干苟生。鎮南 兌州 。周武破鄴,
赦書至,苟生自縊死。
又有開府 、中侍中中侍中 、宦者田敬宣 ,本字鵬,蠻人也。年十四五,便好讀書。既為閽寺,伺隙便
周章詢 請。每至文林館,氣喘汗流,問書之外,不暇他語。及視古人節 義事,未嘗不感激沈吟。顏
之推 重其勤學,甚加開獎。後遂通顯。後主 之奔青州 ,遣其西出參伺動靜,為周軍所獲。問齊主
何在,紿云已去。毆捶服之,每折一肢,辭色愈厲,竟斷四體而卒。
又有雷顯和 ,晉州 敗後,為建州道 行臺 左僕射左僕射 。周武帝 使其子招焉,顯和 禁其子而不受。
聞鄴城 敗,乃降。
文 地 文 衙 文 名 地
名 文 政 名
名 衙 文
文 名 地 衙 文
號 地 名
名
衙 主 武 地 名
地 武 文
武
名 地 武 文 文
名 名 地 武 主
文 文 武 主
武 文 號
名 衙
名
名 文
名 文 衙 地 武 號 地
地
文 地 衙 名 地 名
武 主 仕
地 名 地 主 文
营
地 文
主 主 地 名
文
地 地 词 地 地
衙 文 名
名 礼
名 主 地
名 地 地 衙 文 號 名
地
12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052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 054 卷五十四 列傳第四十二→目錄
135
136
137
138
139
後主 失并州 ,使開府 紇奚永安 告急於突厥 他缽略可汗。及聞齊滅,他缽處永安於吐谷渾 使下。
永安抗言曰:「本國既敗,永安豈惜賤命?欲閉氣自絕,恐天下不知大齊有死節臣。唯乞一刀,以顯示遠
近。」他缽嘉之,贈馬七十疋,歸之。
又有代人高寶寧 ,武平末,為營州刺史營州刺史 ,鎮黃龍。夷夏重其威信。周武帝 平齊,遣信招慰,不受
敕書。范陽王 紹義 在突厥 中,寶寧 上表 勸進 。范陽王 署寶寧 為丞相丞相 。及盧昌 期據范
陽 起兵,寶寧 引紹義 集夷夏兵數萬救之。至潞河,知周將宇文神舉 屠范陽 ,還據黃龍。
論曰:尒朱殘逆,遠效誠款,知神武陵逼,隨帝西遷,去就之途,未為失節。道元 感母兄之戀,荷知
遇之恩,思親懷舊,固其宜矣。生不屈西朝,歸誠河朔;保年之於開,義異策名。並乘幾獨運,異夫
盜寶竊邑者也。神武招攜,理殊納叛;諸將擇木,情非背恩。故能各立功名,終極榮寵。神敬力屈東
雍,未虧臣節,其被恩化,蓋亦明主之仁焉。劉貴 、蔡雋 有先見之明,匡贊 霸業,配饗清廟,豈
徒然也。
韓賢 、尉長命 、王懷 、任祥 、莫多婁貸文 、厙狄迴洛 、厙狄盛 、張保洛 、侯莫陳
相 、薛孤延 、斛律羌舉 、張瓊 、宋顯 、王則 等,並運屬時來,或因袞旅,馮附末光,申其
志力,代為王侯,固為宜矣。孝卿 功臣之胤,自致公卿,立履之地,亦足稱也。
慕容紹宗 兵機武略,在世見重,昔事尒朱,固執忠義,不用范增之言,終見烏江 之禍。侯景 狼
戾,固非後主 之臣;神武遺言,實表知人之鑒。寒山 、渦水 ,往若摧枯。算盡數奇,逢斯禍酷,
悲夫!三藏 連屬危亡,貞概自處,可謂不隕門節矣。
叱列平 、步大汗薩 、薛脩義 、慕容儼 、潘樂 、彭樂 、暴顯 、皮景和 、綦連猛 、元景
安 等,策名戎幕,備開夷險,位高任重,咸遂本誠。永業 、世榮 之徒,國危方 見忠節。不然,
則丹青 簡冊,安所貴乎。
主 地 衙 名 政 政
名 文 號
主 名 政 名 礼 礼 主 名 文 名
地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主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政
艺
13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14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helloiac
 
南史 40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
南史 40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南史 40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
南史 40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
helloiac
 
魏書 056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魏書 056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魏書 056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魏書 056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helloiac
 
南齊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
南齊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南齊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
南齊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
helloiac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helloiac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helloiac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helloiac
 
南史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南史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南史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南史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helloiac
 
南史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齊宗室
南史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齊宗室南史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齊宗室
南史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齊宗室
helloiac
 
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helloiac
 
新唐書 015 卷十五 志第五 禮樂五
新唐書 015 卷十五 志第五 禮樂五新唐書 015 卷十五 志第五 禮樂五
新唐書 015 卷十五 志第五 禮樂五
helloiac
 
明史 300 卷三百 列傳第一百八十八 外戚
明史 300 卷三百 列傳第一百八十八 外戚明史 300 卷三百 列傳第一百八十八 外戚
明史 300 卷三百 列傳第一百八十八 外戚
helloiac
 
新唐書 136 卷一百三十 列傳第五十五
新唐書 136 卷一百三十 列傳第五十五新唐書 136 卷一百三十 列傳第五十五
新唐書 136 卷一百三十 列傳第五十五
helloiac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helloiac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helloiac
 
魏書 104 卷九十八 列傳第八十六
魏書 104 卷九十八 列傳第八十六魏書 104 卷九十八 列傳第八十六
魏書 104 卷九十八 列傳第八十六
helloiac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helloiac
 
魏書 057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
魏書 057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魏書 057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
魏書 057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
helloiac
 

What's hot (20)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南史 40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
南史 40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南史 40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
南史 40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
 
魏書 031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
魏書 031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魏書 031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
魏書 031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
 
魏書 056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魏書 056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魏書 056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魏書 056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南齊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
南齊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南齊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
南齊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
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
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
 
南史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南史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南史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南史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南史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齊宗室
南史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齊宗室南史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齊宗室
南史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齊宗室
 
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新唐書 015 卷十五 志第五 禮樂五
新唐書 015 卷十五 志第五 禮樂五新唐書 015 卷十五 志第五 禮樂五
新唐書 015 卷十五 志第五 禮樂五
 
明史 300 卷三百 列傳第一百八十八 外戚
明史 300 卷三百 列傳第一百八十八 外戚明史 300 卷三百 列傳第一百八十八 外戚
明史 300 卷三百 列傳第一百八十八 外戚
 
新唐書 136 卷一百三十 列傳第五十五
新唐書 136 卷一百三十 列傳第五十五新唐書 136 卷一百三十 列傳第五十五
新唐書 136 卷一百三十 列傳第五十五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魏書 104 卷九十八 列傳第八十六
魏書 104 卷九十八 列傳第八十六魏書 104 卷九十八 列傳第八十六
魏書 104 卷九十八 列傳第八十六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魏書 057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
魏書 057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魏書 057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
魏書 057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
 

Similar to 北史 0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一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helloiac
 
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helloiac
 
魏書 076 卷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魏書 076 卷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魏書 076 卷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魏書 076 卷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helloiac
 
舊五代史 059 卷五十九 唐書三十五 列傳第十一
舊五代史 059 卷五十九 唐書三十五 列傳第十一舊五代史 059 卷五十九 唐書三十五 列傳第十一
舊五代史 059 卷五十九 唐書三十五 列傳第十一
helloiac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helloiac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helloiac
 
北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 循吏
北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 循吏北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 循吏
北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 循吏
helloiac
 
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
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
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
helloiac
 
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helloiac
 
隋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
隋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隋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
隋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
helloiac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helloiac
 
明史 133 卷一百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一
明史 133 卷一百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一明史 133 卷一百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一
明史 133 卷一百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一
helloiac
 
北史 062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
北史 062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北史 062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
北史 062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
helloiac
 
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helloiac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helloiac
 
梁書 03 卷三 本紀第三 武帝下
梁書 03 卷三 本紀第三 武帝下梁書 03 卷三 本紀第三 武帝下
梁書 03 卷三 本紀第三 武帝下
helloiac
 
明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
明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明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
明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
helloiac
 
舊五代史 125 卷一百二十五 周書十六 列傳第五
舊五代史 125 卷一百二十五 周書十六 列傳第五舊五代史 125 卷一百二十五 周書十六 列傳第五
舊五代史 125 卷一百二十五 周書十六 列傳第五
helloiac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helloiac
 

Similar to 北史 0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一 (20)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魏書 076 卷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魏書 076 卷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魏書 076 卷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魏書 076 卷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舊五代史 059 卷五十九 唐書三十五 列傳第十一
舊五代史 059 卷五十九 唐書三十五 列傳第十一舊五代史 059 卷五十九 唐書三十五 列傳第十一
舊五代史 059 卷五十九 唐書三十五 列傳第十一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北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 循吏
北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 循吏北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 循吏
北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 循吏
 
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
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
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
 
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隋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
隋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隋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
隋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明史 133 卷一百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一
明史 133 卷一百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一明史 133 卷一百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一
明史 133 卷一百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一
 
北史 062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
北史 062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北史 062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
北史 062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
 
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史記 057 世家第二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
史記 057 世家第二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史記 057 世家第二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
史記 057 世家第二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梁書 03 卷三 本紀第三 武帝下
梁書 03 卷三 本紀第三 武帝下梁書 03 卷三 本紀第三 武帝下
梁書 03 卷三 本紀第三 武帝下
 
明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
明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明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
明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
 
舊五代史 125 卷一百二十五 周書十六 列傳第五
舊五代史 125 卷一百二十五 周書十六 列傳第五舊五代史 125 卷一百二十五 周書十六 列傳第五
舊五代史 125 卷一百二十五 周書十六 列傳第五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More from 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北史 0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一

  • 1. 文档信息  北史  053 / 100  140 段 14952 字  718 种 1377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列傳第四十一 北史 053 卷五十三 [唐]李延壽 ←052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 054 卷五十四 列傳第四十二→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北史 / 0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一 本篇关键词 纪年 開皇 5 武平元年[570] 2 天統四年[568] 2 武平三年[572] 2 武平七年[576] 1 開皇元年[581] 1 大業七年[611] 1 天保六年[555] 1 地点 晉州 10 并州 7 河陰 6 人物 尒朱榮 22 紹宗 15 脩義 14 景安 14 景和 13 後主 10 葛榮 10 侯景 9 文官 開府儀同三司 20 司徒 13 司空 11 武官 太尉 15 都督 14 大都督 10 其他 行臺 19 開府 12 周武帝 9 目錄 0 1 2 3 卷五十三 列傳 第四十一 万俟普 子洛 可朱渾元 劉豐 破六韓常 金祚 劉貴 蔡雋 韓賢 尉長命 王懷 任祥 子冑 莫多婁貸文 子敬顯 厙狄迴洛 厙狄盛 張保洛 賀拔仁 麴珍 段琛 尉摽 摽子相貴 康德 韓建業 封輔相 范舍樂 牒舍樂 侯莫陳相 薛孤延 斛律羌舉 子孝卿 張瓊 宋顯 王則 慕容紹宗 叱列平 步大汗 薩 薛脩義 慕容儼 厙狄伏連 潘樂 彭樂 暴顯 皮景和 綦連猛 元景安 獨孤永業 鮮于世榮 傅伏 高寶寧 万俟普 字普撥,太平人,其先匈奴 之別也。少雄果,有武力。正光中,破六韓拔陵 構逆,逼授太太 尉尉 。後歸魏,累遷第二鎮人酋長。孝武帝 初,封清水郡公 。隨入關,拜司空司空 。神武平夏州 , 普自覆靺城率部歸齊神武。神武躬自迎接,封河西郡公 ,位太尉太尉 ,薨 。贈太師太師 、大司馬大司馬 、錄錄 尚書事尚書事 。子洛。 洛字受洛干,隨孝武入關,除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天平中,隨父東歸,封建昌郡公 ,再遷領軍將軍領軍將軍 。 初,神武以其父普尊老,特崇禮之,嘗親扶上馬。洛免冠稽首 ,願出萬死力以報深恩。及河陰 之 戰,諸軍北度橋,洛以一軍不動,謂西人曰:「万俟受洛干 在此,能來可來也!」西人畏而去之。神 武名其所營地為迴洛 城。洛慷慨有氣節,勇銳冠世。卒,贈太師太師 、大司馬大司馬 、太尉太尉 、錄尚書錄尚書 , 諡曰武 。 作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政 名 武 號 主 文 地 主 武 葬 文 武 文 文 主 武 礼 地 名 名 文 武 武 文 號 1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可朱渾元 字道元 ,自云遼東 人也。曾祖 護野肱,為懷朔鎮將懷朔鎮將 ,遂家焉。元寬仁有武略,少與 神武相知。尒朱榮 以為別將別將 ,隸尒朱天光 。平万俟醜奴 等,以功封東縣伯 。孝武帝 立,累 遷渭州刺史渭州刺史 。 元既早為神武知遇,兼其母兄在東,恒表疏與神武往來。周文帝 有疑心。元乃率所部三千戶,發渭 州 ,西北度烏蘭津,歷河、源二州境,乃得東出。靈州刺史靈州刺史 曹埿待元甚厚。埿女婿 劉豐 生與元 深相結,遂資遣元。元從靈州 東北入雲州 界。周文每遣兵邀元,元戰必摧之。神武聞其來,遣平陽平陽 太守太守 高崇 持金環 一枚賜元,并運資糧候接。元至,引見 執手。後拜并州刺史并州刺史 ,以貪污被劾, 特見原。累以軍功拜司空司空 。 天保初,封扶風郡王 ,位太傅太傅 、太師太師 。薨 ,贈假黃鉞 、太宰、太師太師 、錄尚書錄尚書 。元用兵務持 重,未嘗敗。皇建初,配享文襄廟庭。子長舉襲。 道元 弟天元 ,亦有將略,便弓馬,封昌陽縣伯 。天保初,位殿中 、七兵二尚書尚書 。卒,贈都都 督督 、滄州刺史滄州刺史 ,諡曰恭武 。 天元 弟天和 ,以道元 勳重,尚東平長公主 ,賜爵宜安鄉男 。文宣受禪,加駙馬都尉駙馬都尉 ,位開開 府儀同三司府儀同三司 ,封成皋郡公 。濟南 即位,加特進特進 ,改封博陵郡公 。與楊愔 同被殺,追贈 司司 空空 。 劉豐 字豐生,普樂人也。有雄姿壯氣,果毅果毅 絕人。破六韓拔陵 之亂,以守城功,除普樂太普樂太 守守 ,山鹿縣公 ,靈州 鎮城大都督大都督 。賀拔岳 與靈州刺史靈州刺史 曹埿不睦,豐助埿守。岳將自討埿, 為侯莫陳悅 所殺。周文帝 遣行臺 趙善 、大都督大都督 万俟受洛干 復來攻圍 ,引河灌之,埿與豐堅 守不下,豐乃東奔神武,神武以豐為南汾州刺史南汾州刺史 。河陰之役 ,豐功居先,神武執其手嗟賞之。 及王思政 據長社 ,豐與高岳 等攻之。先是訛言大魚道上行,百姓苦之。豐建水 攻策,遏洧 水 灌城,水長,魚鱉皆游焉。城將 陷,豐與行臺 慕容紹宗 見北有白氣 ,同入船。忽有暴 風 從東北來,正晝昏 暗,飛沙走礫,船纜忽絕,漂至城下。豐拍浮向土山 ,為浪激,不時至。西 人鉤之,並為敵所害。豐壯勇善戰,死日,朝野駭惋。贈大司馬大司馬 、司徒司徒 公、尚書令尚書令 ,諡武忠。子 曄嗣。 第三子龍,有巧思,位亦通顯。隋開皇中,歷將作大匠將作大匠 ,卒於領軍大將軍大將 軍。 八子俱非嫡妻 所生,每一子所生喪,諸子皆為制服三年。武平中,暐所生喪,諸弟並請解官,朝廷義 而不許。 破六韓常 ,單于 之裔也。初呼廚貌入朝漢,為魏武所留,遣其叔父右賢王右賢王 去卑監本國戶。魏氏方 興,率部南轉,去卑遣弟右谷蠡王潘六奚率軍北禦。軍敗,奚及五子俱沒于魏,其子孫遂以潘六奚為 氏。後人訛誤,以為破六韓。世領部落。父孔雀,少驍勇,背其宗人 拔陵,率部降尒朱榮 。詔封永 安縣侯 ,第一領人酋長。 常,孔雀少子,沈敏 有膽略,善騎射。尒朱榮 死,常歸河西。天平中,與冀州刺史冀州刺史 万俟受洛 干 等東歸,神武上為武衛將軍武衛將軍 。齊受禪,封廣川縣公 ,拜太子太保太子太保 。卒於滄州刺史滄州刺史 。贈尚書尚書 令令 、司徒司徒 公、太傅太傅 、第一領人酋長、假王,諡曰忠武 。 金祚 字神敬,安定人也。性驍雄,尚氣俠。魏末,以軍功至太中大夫太中大夫 ,隨元天穆討平邢杲,歷涇、 岐二州刺史州刺史 。後大行臺 賀拔岳 表授東雍州刺史東雍州刺史 ,令討仇池 氐楊紹 先於百頃。未還,岳為侯 莫陳悅 所殺。祚克仇池 還,莫知所歸。俄而神武遣行臺 侯景 慰諭,祚遂解甲而還,封安定縣 公 。 名 名 地 亲 武 名 武 名 名 主 號 文 號 地 文 亲 名 地 地 文 名 名 礼 文 文 主 文 文 葬 礼 文 文 名 名 主 衙 文 武 文 號 名 名 名 主 主 武 文 主 地 文 主 名 仕 文 名 文 名 文 主 地 武 名 文 名 號 衙 名 武 名 军 文 事 名 地 名 地 地 营 衙 名 异 异 异 地 武 文 文 文 武 亲 名 主 文 亲 名 主 名 名 文 名 武 主 文 文 文 文 文 號 名 文 文 衙 名 文 政 名 名 政 衙 名 主 2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後隨魏孝武西入,周文帝 以祚為兗州刺史兗州刺史 。歷太僕太僕 、衛尉衛尉 二卿。尋除東北道大都督北道大都督 、晉州刺晉州刺 史史 ,入據東雍州 。神武遣尉景 攻降之。芒山 之戰,以大都督大都督 從破西軍,除華州刺史華州刺史 。文宣 受禪,加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別封臨濟縣子 。卒,贈司空司空 公。 劉貴 ,秀容 陽曲 人也。剛格有氣斷。歷尒朱榮 府騎兵參軍騎兵參軍 。榮性猛急,貴尤嚴峻,任使多愜 榮心。普泰初,行汾州 事,棄戍歸齊神武。累遷御史中尉御史中尉 、肆州 大中正大中正 ,加開府 、西道行 臺 僕射僕射 。 貴所歷莫不肆其威酷,非理殺害,視下如草芥。性峭直,攻訐無所回避。雖非佐命元功,然與神武布 衣舊,特見親重。卒,贈太保太保 、太尉太尉 公、錄尚書事錄尚書事 ,諡忠武。齊受禪,詔祭告其墓。皇建中,配 享神武廟庭。 次子洪徽嗣樂縣男 。卒,贈都督都督 、燕州刺史燕州刺史 。 蔡雋 ,廣寧 石門人也。父普,北方擾亂,走奔五原,守戰有功,拜寧朔將軍寧朔將軍 。卒,贈燕州刺燕州刺 史史 。 雋豪爽有膽略,齊神武微時,深相親附。雋初為杜洛周 所虜。時神武亦在洛周軍中,神武謀誅洛周, 雋預其計。事泄奔葛榮 。仍背榮歸尒朱榮 。從入洛。及從破葛榮 ,平元顥 ,封烏洛縣男 。隨 神武舉義,及平鄴,破韓陵,並有戰功,進爵為侯。出為濟州刺史濟州刺史 。為政嚴暴,又多受納。然亦明 解,有部分,吏人畏服之。性好賓客,頗稱施惠。 天平中,卒於揚州刺史揚州刺史 ,贈尚書令尚書令 、司空司空 公,諡曰威武 。齊受禪,詔祭告其墓。皇建初,配享 神武廟庭。 韓賢 字普賢 ,廣寧 石門人也。壯健有武用。初隨葛榮 作逆。榮破後,尒朱榮 擢充左右。榮 死,尒朱度律 以賢為帳內 都督都督 ,封汾陽縣伯 。後為廣州刺史廣州刺史 。及齊神武起義,度律 以賢素 為神武所知,恐有變,遣使徵之。不願去,乃密遣群蠻多舉烽,若有寇至。使者遂為啟,得停。賢仍 潛使人通誠於神武。後拜建州刺史建州刺史 。 天平初,為洛州刺史洛州刺史 。州人韓木蘭 等起兵,賢破之。親自案檢收甲仗,有一賊窘迫藏屍間,見將 至,忽起斫賢,斷其脛而卒。始漢明帝 時,西域 以白馬負佛經送洛,因立白馬寺 。其經函傳於此 寺,形制厚朴,世以古物,歷代寶之。賢知,故斫破之,未幾而死。論者謂因此致禍。贈尚書令尚書令 、司司 空空 公。子裔嗣。 尉長命 ,太安狄那人也。父顯,魏代郡太守代郡太守 。 長命 性和厚,有器識。參預齊神武起兵,破尒朱氏 於韓陵,拜安南將軍安南將軍 。樊子鵠 據兗州 反, 除東南道大都督南道大都督 ,與諸軍討平之。徙幽州刺史幽州刺史 ,督安、平二州。雖多聚歛,然以恩撫人,少得安 集。卒,贈司空司空 ,諡曰武壯 。 子興,字敬興 。便弓馬,有武藝,位冠軍將軍冠軍將軍 。 王懷 字懷周,不知何許人也。少好弓馬,頗有氣尚。隨齊神武於冀州 起兵,討破尒朱兆 於廣 阿 ,又從破四胡於韓陵,以功封盧鄉縣侯 。天平中,為都督都督 、廣州刺史廣州刺史 。後從神武襲克西夏 州 。還,為大都督大都督 ,鎮下館。除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卒,贈司徒司徒 公、尚書僕射尚書僕射 。 懷以武藝勳誠,為神武所知。志力未申,論者惜其不遂。皇建初,配饗神武廟庭。 號 文 文 武 武 文 地 名 地 武 文 文 主 文 名 地 地 名 武 地 文 地 文 衙 衙 文 文 武 文 主 武 文 名 地 武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文 文 文 文 號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营 武 主 文 名 文 文 然 號 地 处 文 文 名 文 名 名 武 名 地 武 文 文 號 名 武 名 地 名 地 主 武 文 地 武 武 文 文 文 3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任祥 字延敬,廣寧 人也。少和厚,有器度。初從葛榮 ,榮署為王。榮敗,擁所部先降,拜廣寧太廣寧太 守守 ,賜爵西河縣公 。隨神武起兵,封魏郡公 。後兼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進位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祥位望既 重,能以寬和接物,人士稱之。及斛斯椿 釁發,祥棄官北走,歸神武。天平初,拜侍中侍中 ,遷徐州刺徐州刺 史史 。在州大有受納,然政不殘,不為人所疾苦。潁州長史潁州長史 賀若徽 執刺史刺史 田迅,據城降西魏 ,祥戰 失利,還北。與行臺 侯景 、司徒司徒 高昂 共攻拔潁川 。元象元年[538],卒於鄴。贈太尉太尉 公、錄尚書錄尚書 事事 。 子冑,性輕俠,頗敏慧,少在神武左右。天平中,擢為東郡太守東郡太守 。家本豐財,又多聚歛,動極豪華, 賓客往來,將迎至厚。興和末,神武攻玉壁還,留清河公 岳為行臺 ,鎮守 晉州 ,以冑隸之。冑 飲酒游縱,不勤防守,神武責之。懼,遂潛遣使送款於周。為人所糾,推勘 未得實,神武特免之。冑 內不自安,乃與儀同尒朱文暢 、參軍房子遠 、鄭仲禮 等陰圖弒逆,伏誅。 莫多婁貸文 ,太安狄那人也。驍果 有膽氣。從神武起兵,破尒朱兆 於廣阿 ,封石城縣子 。從 破四胡於韓陵,進爵為侯。從平尒朱兆 於赤谼嶺,兆自縊,貸文獲其屍。天平中,進爵為公,晉州刺晉州刺 史史 。 元象初,除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南道大都督南道大都督 ,與行臺 侯景 攻獨孤信 於金墉城 。周文 帝 出函谷 ,景與高昂 議待其至,貸文請率所部擊其前鋒 ,景等固不許。貸文性勇而專,不受 命,以輕騎一千,軍前斥堠斥堠 ,死於周軍。贈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司徒司徒 公。 子敬顯嗣,強直勤幹,少以武力見知。恒從斛律光 征討,數有戰功。光每令敬顯前驅前驅 置營,中夜巡 察,或達旦不眠,臨敵置陣,亦命部分將士,深見重。位至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武平七年[576],從後 主 平陽 敗歸,在并州 與唐邕 等推立安德王 稱尊號 。安德 敗,武將皆投周軍,唯敬顯走還 鄴,授司徒司徒 。周武帝 平鄴,執之,斬於閶闔門 外,責其不留晉陽 也。 厙狄迴洛 ,代人也。少有武力,儀貌魁偉。初事尒朱榮 。榮死,隸尒朱兆 。神武舉兵於信 都 ,迴洛 擁眾來歸。從破四胡於韓陵,以軍功封順陽縣子 ,累遷夏州刺史夏州刺史 。昭帝 即位,封順 陽郡王 。大寧初,為朔州刺史朔州刺史 ,轉太子太師太子太師 。卒,贈太尉太尉 、定州刺史定州刺史 。 厙狄盛 字安盛,懷朔人也。性和柔,少有武用。初為神武親信都 督,從征伐 ,累遷幽州刺史幽州刺史 , 封長廣縣公 。齊受禪,改封華陽縣公 ,後拜特進特進 。卒,贈太尉太尉 公。 張保洛 ,自云本出南陽 西鄂 。家世好賓客,尚氣俠,頗為北土所知。保洛 少便弓馬。初從葛 榮 。榮敗,仍為尒朱榮 統軍。後隸齊神武。神武起兵,保洛 為帳內 。從破尒朱兆 於廣阿 及 韓陵戰。元象初,為西夏州刺史夏州刺史 ,以前後功,封安武縣伯 。又從戰芒山 ,進爵為侯。文襄嗣事, 歷梁州刺史梁州刺史 ,進爵為公。齊受禪,加開府 ,仍為刺史刺史 。聚歛,為百姓所患。濟南 初,兼侍侍 中中 ,尋出為滄州刺史滄州刺史 ,封敷城郡王 。以聚歛免官 ,奪王爵。卒,贈前官,追復本封。 從神武出山東,又有賀拔仁 、麴珍 、段琛 、尉摽 、子相貴 、康德、韓建業 、封輔相、范舍 樂、牒舍樂,並以軍功至大官,史失其事。 仁字天惠,善無人。以帳內 都督都督 從神武破尒朱氏 於韓陵,力戰有功。天保初,封安定郡王 ,歷 數州刺史州刺史 、太保太保 、太師太師 、右丞相右丞相 、錄尚書事錄尚書事 。武平元年[570]薨 ,贈假黃鉞 、相國、太太 尉尉 、錄尚書錄尚書 、十二州諸軍事州諸軍事 、朔州刺史朔州刺史 ,諡曰武 。 珍字舍洛,西平酒泉 人。壯勇善騎射,以帳內 從神武。元統中,封安康郡王 。武平初,為豫州 道 行臺尚書令行臺尚書令 、豫州刺史豫州刺史 。卒,贈太尉太尉 。 琛字懷寶 ,代人。少有武用,從起兵。天保中,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兗州刺史兗州刺史 。 名 地 名 文 主 主 文 文 名 文 文 文 名 文 代 衙 名 文 名 地 武 文 文 主 衙 军 地 法 名 名 名 名 营 名 地 主 名 文 武 文 武 衙 名 名 地 號 地 名 营 文 文 文 名 武 文 主 地 地 名 主 礼 地 文 號 处 地 名 名 名 地 名 主 文 號 主 文 文 武 文 名 地 军 文 主 主 文 武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营 名 地 文 主 地 文 衙 文 地 文 文 主 仕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营 武 名 主 文 文 文 文 文 葬 礼 武 文 文 文 號 地 营 主 地 文 文 武 名 文 文 4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5.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摽,代人。大寧初,位司徒司徒 ,封海昌王 。卒,子相貴 嗣。 相貴 ,武平末,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晉州道 行臺尚書僕射行臺尚書僕射 、晉州刺史晉州刺史 。及行臺左丞行臺左丞 侯子欽等密 啟周武帝 請師,求為內應。周武自率眾至城下。子欽等夜開城門,引軍入,鎖相貴 送長安 ,卒。 弟相願 ,強幹有膽略。武平末,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領軍大將軍大將 軍。自平陽 至并州 及到鄴,每立計 將殺高阿那肱 ,廢後主 立廣寧王 ,事竟不果。及廣寧 被出,相願 拔佩刀斫柱而歎曰:「大事 去矣,知復何言!」 德,代人。歷數州刺史州刺史 、并省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封新蔡王 。 建業 、輔相俱不知所從來。建業 位領軍大將軍大將 軍、并州刺史并州刺史 。以輔相為朔州總管朔州總管 。 范舍樂,代人。有武藝,筋力絕人。位東雍州刺史東雍州刺史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封平舒侯 。 牒舍樂,武威人。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營州刺史營州刺史 ,封漢中郡公 ,戰歿關中 。 侯莫陳相 ,代人也。祖社伏頹,魏第一領人酋長。父斛古提,朔州刺史朔州刺史 ,白水公。 相七歲喪父,號慕過人。及長,性雄傑。後從神武起兵,破四胡於韓陵,力戰有功,封陽平縣伯 ,後 改封白水郡公 。天保初,累遷司空司空 公,進爵白水王 。又遷大將軍大將軍 ,拜太尉太尉 公,兼瀛州刺瀛州刺 史史 ,歷太保太保 、朔州刺史朔州刺史 ,又授太傅太傅 ,別封義寧郡公 。薨 於州,贈假黃鉞 、右丞相右丞相 、太 宰、太尉太尉 、都督都督 、朔州刺史朔州刺史 。 次子晉貴,嚴重有文武幹略,襲爵 白水王 ,武衛將軍武衛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梁州刺史梁州刺史 。歸周, 授上大將軍上大將軍 ,封信安縣公 。子仲宣 ,太常丞太常丞 。子弘穎、弘信,雍州司士參軍州司士參軍 。子行方、行 儉、行恭 。 薛孤延 ,代人也。少驍果 ,從神武起兵,以功累加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從西征,至蒲津 。及竇泰 失 利,神武班師,延後殿,且戰且行,一日斫折十五刀。神武嘗閱馬於北牧,道逢暴雨 ,大雷 震地, 火燒浮圖,神武令延視之。延案矟直前,大呼繞浮圖走,火遂滅。延還,鬚及馬鬃尾皆焦。神武歎其 勇決,曰:「延乃能與霹靂 鬥!」後封平秦公 ,與諸將討潁川 ,延專監造土山 ,以酒醉,為敵 所襲據。潁川 平,諸將還京師,讌華林園 ,文襄啟魏帝,坐延階下以辱之。齊受禪,別賜爵都昌縣 公 。 延性好酒,率多昏 醉。以善戰,每大軍征討,常為前鋒 。位太子太保太子太保 、太傅太傅 。 斛律羌舉 ,太安人太安人 也。世為部落酋長。羌舉 少驍果 ,從尒朱兆 。兆破,乃歸誠神武。神武以 其忠於所事,亦加嗟賞。天平中,除大都督大都督 。 後從神武戰於沙苑 ,時議進趣計,羌舉 曰:「黑獺 若欲固守,無糧援可恃。今揣其情,欲一死 決,有同猘犬,或能噬人。且渭曲土濘,無所用力。若不與戰,徑趣咸陽 ,咸陽 空虛,可不戰而 剋。拔其根本,則黑獺 之首,可懸軍門 。」神武欲縱火焚之,侯景 曰:「當禽以示百姓,燒殺誰 復信之?」諸將議既有異同,遂戰於渭曲,大軍敗績。 後封密縣侯 ,為東夏州刺史夏州刺史 。有疫疾,刺胸,竹筩吮之,垂愈,因怒,創裂而卒。贈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 子孝卿 嗣。 文 主 名 名 文 地 文 文 文 號 名 地 名 文 武 地 地 名 主 主 地 名 文 文 文 主 地 地 武 文 文 文 文 主 文 文 主 地 名 文 主 主 文 主 武 武 文 文 文 文 主 葬 礼 文 武 武 文 仕 主 武 文 文 武 主 名 文 武 名 名 营 文 地 名 然 艺 异 主 地 地 地 处 主 礼 营 文 文 名 文 名 营 名 武 地 名 名 地 地 名 营 名 主 文 文 名 5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6.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孝卿 少聰敏,機悟有風檢。武平末,位侍中侍中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封義寧王 ,知內省事知內省事 ,典外兵、騎 兵 機密。時政由群豎,自趙彥深 死後,朝貴典機密者,唯孝卿 一人差居雅道,不至貪穢。後主 至齊 州 ,以孝卿 為尚書令尚書令 ,又以中書侍郎中書侍郎 薛道衡 為侍中侍中 ,封北海王 。二人勸後主 作承光詔,禪 位任城王 。令孝卿 齎詔策及傳國璽往瀛州 ,孝卿 便詣鄴。仍從周武帝 入關,授儀同大將軍儀同大將軍 、宣 納上士上士 。隋開皇中,位太府卿太府卿 、戶部尚書戶部尚書 。 張瓊 字連德,代人也。少壯健,有武用。初隨葛榮 為亂。榮敗,尒朱榮 以為都督都督 。後歷位濟州濟州 刺史刺史 。及尒朱氏 敗,歸神武,拜滄州刺史滄州刺史 ,加驃騎大將軍驃騎大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天平中,神武襲 克夏州 ,以瓊為慰勞大使,留鎮之。尋為周文帝 所陷,卒。贈司徒司徒 、都督都督 、恒州刺史恒州刺史 。 瓊子欣,尚魏平陽公主 ,除駙馬都尉駙馬都尉 、驃騎大將軍驃騎大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建州刺史建州刺史 ,南鄭伯 。 瓊常憂其太盛,每謂親識曰:「凡人官爵,莫若處中。欣位秩太高,深為憂慮。」而欣豪險,遂與公 主 情好不篤,尋為孝武所害。時人稱瓊先見。 宋顯 字仲華,敦煌 效穀人也。性果毅果毅 ,有幹用。初事尒朱榮 ,稍遷為記室參軍記室參軍 。榮死,世 隆 等以為晉州刺史晉州刺史 。後歸神武為行臺左丞行臺左丞 ,拜西兗州刺史西兗州刺史 。在州多所受納,然勇決有氣幹,檢 御左右,咸得其心力。及河陰 之戰,深入,沒于行陣。贈司徒司徒 公。 王則 字元軌 ,自云太原 人也。少驍果 ,有武藝。初隨叔父魏廣平內史廣平內史 老生征討,每有戰功。 老生為朝廷所知,則頗有力。初以軍功賜白水子。元顥入洛 ,則與老生俱降顥。顥疑老生,遂殺之。 則奔廣州刺史廣州刺史 鄭先護 ,與同拒顥。顥敗,為東徐州 防城都督防城都督 。尒朱榮 之死也,東徐州刺東徐州刺 史史 斛斯椿 是其枝黨,內懷憂懼。時梁立魏汝南王 悅為魏主,資其士馬,送之境上,椿遂降悅。則 與蘭陵太守蘭陵太守 李義擊其偏師,破之。魏因以則行北徐州 事,隸尒朱仲遠 。仲遠 敗,乃歸神武。 天平初,頻以軍功,都督都督 、荊州刺史荊州刺史 。則有威武,邊人畏伏之。渭曲之役,則為西師圍逼,棄城奔 梁。梁尋放還,神武恕而不責。元象初,洛州刺史洛州刺史 。以前後勳,封太原縣伯 。則性貪,在州不法, 舊京諸像,毀以鑄錢,于時號河陽 錢,皆出其家。以武用,除徐州刺史徐州刺史 ,取受狼籍。令送晉陽 , 文襄恕其罪。卒,贈司空司空 ,諡烈懿。 則弟敬寶 ,位東廣州刺史東廣州刺史 ,與蕭軌 攻建業 ,不剋,死焉。 慕容紹宗 字紹宗 ,晃第四子太原王 恪之後也。曾祖 騰,歸魏,遂居代。祖郁,岐州刺史岐州刺史 。父 遠,恒州刺史恒州刺史 。 紹宗 容貌恢毅,少言,深沉有膽略。尒朱榮 即其從舅子也。榮入洛,私告曰:「洛中人士繁盛,驕 侈成俗,不除翦,恐難制。吾欲因百官出迎,悉誅之,若何?」對曰:「太后 淫虐,天下共棄。公既 執忠義,忽欲殲夷多士,實謂非策。」不從。後以軍功封索盧侯,遷尒朱兆 長史長史 。及兆敗,紹 宗 於烏突城見神武,遂攜尒朱榮 妻子 并兆餘眾自歸神武。神武仍加恩禮,所有官爵並如故,軍謀 兵略,時參預焉。 及遷鄴,令紹宗 與高隆之 共知府知府 庫、圖籍諸事。累遷青州刺史青州刺史 。時丞相丞相 記室孫搴 屬紹宗 , 以其兄為州主簿州主簿 ,紹宗 不用。搴譖之神武曰:「紹宗 嘗登廣固城 長歎,謂所親云:大丈夫 有 復先業理不?」由是徵還。元象初,以軍功進爵為公,累遷御史中尉御史中尉 。屬梁人劉烏黑入寇徐方,授徐徐 州刺史州刺史 ,執烏黑殺之。還,除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 名 文 文 主 文 营 名 名 主 地 名 文 文 名 文 主 主 主 名 地 名 號 武 文 文 文 名 名 名 武 文 名 文 武 文 地 號 文 武 文 主 武 武 文 文 主 主 名 地 文 名 武 名 文 文 文 地 文 名 名 地 营 文 事 文 名 地 武 名 文 名 主 文 地 名 名 武 文 文 主 地 文 地 文 名 文 名 地 名 名 主 亲 文 文 名 名 主 名 文 名 名 亲 名 名 文 文 文 名 名 文 名 名 地 亲 文 文 文 6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侯景 反,命紹宗 為東南道行臺 ,加開府 ,改封燕郡公 ,又與大都督大都督 高岳 禽梁貞陽侯 蕭 明 於寒山 。迴軍討侯景 於渦陽 。時景軍甚盛,初聞韓軌 往討之,曰:「噉豬腸小兒。」聞高 岳 往,曰:「此兵精人凡爾。」諸將被輕。及聞紹宗 至,扣鞍曰:「誰教鮮卑 小兒解遣紹宗 來?若 然,高王未死邪?」及與景戰,諸將頻敗,無肯先者。紹宗 麾兵 徑進,諸將從之,因大捷。 西魏 遣王思政 據潁川 。又以紹宗 為南道行臺 ,與太尉太尉 高岳 、儀同劉豐 圍擊之,堰洧 水 灌城。時紹宗 數有凶夢,每惡之,私謂左右曰:「吾自數年已還,恒有蒜髮,昨來忽盡。蒜者算 也,其算盡乎!」未幾,與劉豐 臨堰,見北有塵氣,乃入艦同坐。暴風 從東北來,纜斷飄艦,徑向 敵城。紹宗 自度不免,遂投水卒。三軍將軍將 士,莫不悲惋,朝廷嗟傷焉。贈太尉太尉 ,諡曰景惠 。 長子士肅,以謀反 伏法。朝廷以紹宗 功,罪止士肅身。皇建初,配享文襄廟庭。士肅弟三藏 。 三藏 幼聰敏,多武略,頗有父風。武平初,襲爵 燕郡公 。以軍功,歷位武衛大將軍武衛大將軍 。周師入 鄴,齊後主 東遁,委三藏 留守留守 鄴宮。齊王 公已下皆降,三藏 猶拒戰。及齊平,武帝 引見 , 恩禮甚厚,授儀同大將軍儀同大將軍 。 隋開皇元年[581],授吳州刺史吳州刺史 。九年,副襄陽公 韋洸 討平嶺南。至廣州 ,洸中流矢卒,詔三 藏 檢校 廣州道 行軍 事。以功授大將軍大將軍 。後遷廓州刺史廓州刺史 ,人歌頌之,文帝 數有勞問。又畜產 繁滋,獲醍醐 奉獻,賚物百段。十三年,州界連雲山 響,稱萬歲者三,詔頒郡國,仍遣使醮山所。 其日景雲浮於上,雉兔馴壇側。使還以聞,上大悅,改封河內縣男 。歷疊州總管疊州總管 、和州刺史和州刺史 、 淮南郡太守南郡太守 ,所在有惠政。改授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大業七年[611]卒。 叱列平 字殺鬼,代郡 西部人,世為酋帥。平有容貌,美鬚髯,善射馭。襲第一領人酋長、臨江 伯 。魏末,以軍功至武衛將軍武衛將軍 。隨尒朱榮 破葛榮 ,平元顥 ,封癭陶縣伯 。榮死,尒朱氏 陵 僭,平懼禍,後歸神武。從破四胡於韓陵。以軍功,天保初累遷兗州刺史兗州刺史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卒, 贈都督都督 、瀛州刺史瀛州刺史 ,諡曰莊惠 。子孝沖 嗣。 孝沖 弟長叉 ,武平末,侍中侍中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封新寧王 。隋開皇中,位上柱國上柱國 ,卒於涇州涇州 刺史刺史 。長叉 無他才技,在官以清幹稱。 步大汗薩 ,代郡 西部人。祖榮,代郡太守代郡太守 。父居,龍驤將軍龍驤將軍 、領人別將別將 。 薩初從尒朱榮 入洛。及平葛榮 ,累功為都督都督 。榮死,又從兆入洛。及韓陵之敗,以所部降神武。 稍遷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封行唐縣公 ,晉州刺史晉州刺史 。齊受禪,改封義陽郡公 。 薛脩義 字公讓,河東汾陰 人也。曾祖 紹,魏七兵尚書七兵尚書 。祖壽仁,秦州刺史秦州刺史 、汾陰公 。父寶 集,定陽太守定陽太守 。 脩義 少而姦俠,輕財重氣。魏正光末,天下兵起,特詔募能得三千人者,用為別將別將 ,脩義 得七千 餘人,假安北將軍安北將軍 、西道別將西道別將 。以軍功,拜龍門 鎮將鎮將 。 後宗人 鳳賢等作亂,圍鎮城,脩義 以天下紛擾,遂為逆,自號黃鉞大將軍黃鉞大將軍 。詔都督都督 宗正宗正 珍孫 討之,軍未至,脩義 慚悔,遣表乞一大將招慰,乃降。鳳賢等猶據險不降,脩義 與書,降之。乃授 鳳賢龍驤將軍龍驤將軍 ,陽夏子 ,改封汾陰縣侯 。尒朱榮 以脩義 反覆,錄送晉陽 ,與高昂 等並見拘 防。榮赴洛,並以自隨,置於駝牛署。 榮死,魏孝莊以脩義 為弘農 、河北、河東、正平四郡大都督大都督 。時神武為晉州刺史晉州刺史 ,見之,相待 甚厚。及韓陵之捷,以脩義 行并州 事。孝武帝 入關,神武以脩義 為關右行臺 ,自龍門 濟 河,招下西魏 北華州 剌史薛崇禮。 名 名 衙 衙 主 武 名 主 名 地 名 地 名 名 名 政 名 名 军 代 名 地 名 衙 武 名 名 地 名 名 异 名 武 武 號 法 名 名 名 仕 主 武 號 名 武 主 名 號 礼 武 文 主 名 地 名 仕 地 营 武 文 號 食 地 主 文 文 文 文 名 地 主 武 名 名 名 主 名 文 文 武 文 號 名 名 名 文 文 主 武 文 名 名 地 文 武 武 名 名 武 武 主 文 主 名 地 亲 武 文 主 文 名 武 名 武 武 地 武 亲 名 武 武 文 名 名 武 主 主 名 名 地 名 名 地 武 文 名 地 號 名 衙 地 代 地 7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8.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初,神武欲大城晉,中外府司馬外府司馬 房毓曰:「若使賊到此處,雖城何益?」乃止。及沙苑 之敗,徙 秦、南汾、東雍三州人於并州 ,又欲棄晉,以遣家屬向英雄城。脩義 諫曰:「若晉州 敗,定 州 亦不可保。」神武怒曰:「爾輩皆負我,前不聽我城并州城 ,使我無所趣。」脩義 曰:「若失 守,則請誅。」斛律金 曰:「還仰漢小兒守,收家口為質,勿與兵馬。」神武從之,以脩義 行晉 州 事。及西魏 儀同長孫子彥 圍逼城下,脩義 開門伏甲待之,子彥 不測虛實,於是遁去。神武 嘉之,就拜晉州刺史晉州刺史 。 後除齊州刺史齊州刺史 ,以黷貨除名 。追其守晉州 功,復其官爵。俄以軍功,進正平郡公 ,加開府 。 天保中,卒於太子太保太子太保 ,贈司空司空 。子文殊 嗣。 脩義 從弟嘉族 ,性亦豪爽。從神武平四胡於韓陵。歷華、陽二州刺史州刺史 ,卒官。子震,字文雄 , 位廉州刺史州刺史 ,亦著軍功。又歷南汾、譙二州刺史州刺史 。 慕容儼 字恃德,清都 人,廆之後也。容貌出群,衣冠甚偉,不好讀書,頗學兵法 。尒朱氏 敗, 歸神武。以勳,累遷五城太守五城太守 。見東雍州刺史東雍州刺史 潘相 樂,長揖而已。丞尉已下,數罹其罪,乃謂儼 曰:「府君 ,少為群下屈節。」儼攘袂曰:「吾狀貌如此,行望人拜,豈可拜人!」神武聞二人在邊 不和,徵相樂還朝,以儼代為刺史刺史 。遷東荊州刺史東荊州刺史 ,行次長社 ,忽為其部下人所執,將投山賊張 儉 ,為守人王崇 祖私放,獲免。神武仍授以軍司 ,共擊平儉,始得達州 。沙苑 之敗,時諸州 多翻陷,唯儼獲全。 天保初,以軍功,除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六年,梁司徒司徒 陸法和 、儀同宋茞等以郢州 城內附。時清河 王 岳帥師江上,議以城在江外,求忠勇過人者守之,眾推儼,遂遣鎮郢城 。始入而梁大都督大都督 侯 瑱 、任約率水陸軍奄至城下,於上流鸚鵡洲 造荻葓,竟數里,以塞船路。眾懼,儼悅以安之。城中 先有神祠一所,俗號城隍神,儼於是順士卒心祈請,須臾,衝風驚波,漂斷荻葓。約復以鐵鎖連緝, 防禦彌切。儼還共祈請,風浪夜驚,葓復斷絕。如此再三,城人大喜,以為神助。儼出城奮擊,大破 之。瑱、約又并力圍城。唯煮槐楮葉并紵根、水葒、葛、艾等及靴、皮帶、筋角 等食之。人死,即火 別分食,唯留骸骨。儼猶信賞必罰,分甘同苦。自正月至六月,人無異志。後蕭方智 立,請和。文宣 以城在江表,有詔還之。及至,望帝悲不自勝。帝親執其手,捋儼鬚,脫帽看髮,歎息久之。曰: 「自古忠烈,豈過此也!」除趙州刺史趙州刺史 。 天統四年[568],別封寄氏縣公 ,并賜金銀酒鍾各一枚、胡馬一疋。五年,進爵為義安王 。武平元 年[570],為光州刺史光州刺史 。儼少從征討,經略雖非所長,而有將帥之節。所歷諸州,雖不能清白守道,亦 不貪殘害物。卒,贈司徒司徒 。 子子會,位郢州刺史郢州刺史 。周武帝 平鄴,使其子送敕喻之,子會枷其子,付獄。尋赦書至,云行臺 武 王 已降,子會乃與僚屬北面慟哭,然後奉命。 尒朱氏 將帥歸神武者,又有代人厙狄伏連 ,字仲山 ,本名伏憐,訛音連。事尒朱榮 至直閤將直閤將 軍軍 。後從神武,賜爵蛇丘男 。天保初,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尋加開府 。性質朴,勤公事,直衛宮闕,曉 夕不離帝所,頗以此見知。然鄙吝愚狠。為鄭州刺史鄭州刺史 ,好聚歛。又嚴酷,居室患蠅,杖門者曰:「何 故聽入!」其妻病,以百錢買藥,每自恨之。不識士流,開府參軍開府參軍 ,多是衣冠士族 ,皆加捶撻,逼 遣築牆。武平中,封宜都郡王 ,除領軍大將軍大將 軍。尋與琅邪王 矯殺和士開 ,伏誅,被支解。 伏連 家口百餘,盛夏,人料倉米二升,不給鹽菜,常有饑色。冬至 日,親表稱賀,其妻為設豆餅。 問豆餅得處,云於馬豆中分減。伏連 大怒,典馬、掌食人並加杖罰。積年賜物,藏在別庫,遣一婢專 掌管籥 。每入庫檢閱,必語妻子 ,此官物,不得輒用。至死時,唯著敝褌;而積絹至二萬疋,簿錄 並歸天府。 文 地 地 名 地 地 地 名 名 名 地 代 名 名 名 文 文 法 地 主 衙 文 文 名 名 名 文 名 文 文 名 地 军 名 文 文 名 主 文 文 地 名 名 营 地 地 文 文 名 地 主 地 武 名 地 然 名 文 主 主 文 文 文 號 衙 主 名 名 名 名 武 主 文 衙 文 武 礼 主 武 主 名 名 节 名 名 亲 8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9.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潘樂 字相貴 ,廣寧 石門人也。本廣宗 大族,魏世分鎮北邊,因家焉。父永,有技藝,襲爵 廣 宗男 。 樂初生,有一雀止其母左肩,占者咸言富貴之徵,因名相貴 ,後始為字。及長,寬厚有膽略。初歸葛 榮 ,榮授京兆王 ,時年十九。榮敗,隨尒朱榮 。為別將別將 討元顥 ,以功封敷城縣男 。 齊神武出牧晉州 ,引樂為鎮城都 將。後從破尒朱兆 於廣阿 ,進爵廣宗縣伯 。累以軍功,拜東東 雍州刺史雍州刺史 。神武嘗議欲廢州,樂以東雍地帶山河,境連胡、蜀,形勝之會,不可棄也,遂如故。後從 破周師於河陰 ,議欲追之,令追者在西,不願者東,唯樂與劉豐 居西。神武善之,以眾之不同而 止。改封金門郡公 。 文宣嗣事,鎮河陽 ,破西將楊摽 等。時帝以懷州刺史懷州刺史 平鑒 等所築城深入敵境,欲棄之。樂以軹 關 要害,必須防固,乃更修理,增置兵將而還。還鎮河陽 ,拜司空司空 。齊受禪,樂進璽綬,進封河 東郡王 ,遷司徒司徒 。 周文東至崤、陝,遣其行臺 侯莫陳崇 自齊子嶺 趣軹關 ;儀同楊摽 從鼓鍾道出建州 ,陷孤公 戍。詔樂總大眾禦之。樂晝夜兼行,至長子,遣儀同韓永興 從建州 西趣崇,崇遂遁。 又為南道大都督南道大都督 討侯景 。樂發石鱉,南度百餘里,至梁涇州 。涇州 舊在石梁 ,侯景 改為淮 州 。樂獲其地,仍立涇州 。又克安州 之地。除瀛州刺史瀛州刺史 ,仍略淮、漢。天保六年[555],薨 於懸 瓠 。贈假黃鉞 、太師太師 、大司馬大司馬 、尚書令尚書令 。 子子晃 嗣。諸將子弟,率多驕縱,子晃 沈密謹愨,以清靖自居。尚公主 ,拜駙馬都尉駙馬都尉 。武平 末,為幽州道 行臺 右僕射右僕射 、幽州刺史幽州刺史 。周師將入鄴,子晃 率突騎數萬赴援,至博陵 ,知鄴 城 不守,詣冀州 降周齊王 軍。授上開府 。隋大業初卒。 彭樂 字興,安定人也。驍勇善騎射。初隨杜洛周 賊,知其不立,降尒朱榮 。從破葛榮 於滏口。 又為都督都督 ,從神武與行臺 僕射僕射 于暉 討破羊侃 于瑕丘 。後叛投逆賊韓樓,封北平王 。及尒朱 榮 遣大都督大都督 侯深 擊樓,樂又叛樓降深。神武出山東,樂又隨從。韓陵之役,樂先登陷陣,賊眾大 崩,封樂城縣公 。後以軍功,進爵汨陽郡公 ,除肆州刺史肆州刺史 。 天平四年[537],從神武西討,與周文相拒。神武欲緩持之,樂氣奮請決戰 ,曰:「我眾賊少,百人取 一,差不可失也。」神武從之。樂因醉入深,被刺腸出,內之不盡,截去復戰,身被數創,軍勢遂 挫,不利而還。神武每追諭以戒之。 高仲密 之叛也,周文援之,神武迎擊於芒山 。候騎候騎 言賊去洛州 四十里,蓐食乾飯,神武曰: 「自應渴死,何待我殺!」乃勒陣以待之。西軍至皆喉 。樂以數千精騎為右甄,衝西軍北垂,所向 奔退,遂馳入周文營。人告樂叛,神武曰:「樂棄韓樓事尒朱榮 ,背尒朱歸我,又叛入西。事成敗豈 在一樂?但念小人反覆爾。」俄而西北塵起,樂使告捷,虜西魏 臨洮 王東、蜀郡王 榮宗、江夏 王 昇、鉅鹿王 闡、譙郡 王亮 、詹事詹事 趙善 ,督將僚佐僚佐 四十八人,皆係頸反接手,臨以刃,歷 兩陣而唱名焉。諸將乘勝,斬首 三萬餘。 西軍退,神武使樂追之。周文大窘而走,曰:「癡男子!今日無我,明日豈有汝邪?何不急還前營收 金寶?」樂從其言,獲周文金帶一束以歸。言周文漏刃破膽矣。神武詰之,樂以周文言對。且曰「不 為此語放之。」神武雖喜其勝,且怒,令伏諸地,親稱其頭,連頓之,并數沙苑 之失,舉刀將下者 三,噤齘良久,乃止。更請五千騎取周文。神武曰:「爾何放而復言捉邪?」取絹三千疋壓樂,因賜 之。 累遷司徒司徒 。天保初,封陳留王 ,遷太尉太尉 。二年,謀反 ,為前行襄州 事劉章等告,伏誅。 名 名 地 地 仕 主 名 名 主 名 武 名 主 地 地 名 地 主 文 地 名 主 地 名 文 名 地 地 文 主 文 衙 名 地 地 名 地 名 地 武 名 地 地 地 名 地 地 地 文 葬 地 礼 文 武 文 名 名 主 武 地 衙 文 文 名 地 地 地 主 衙 名 名 名 名 武 衙 文 名 名 地 主 名 武 名 主 主 文 军 名 地 武 地 名 代 地 主 主 主 地 名 文 名 文 法 地 文 主 武 法 地 9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1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暴顯 字思祖,魏郡 斥丘 人也。祖喟,仕魏,為朔州刺史朔州刺史 ,因家焉。父誕,恒州刺史恒州刺史 、樂安 公 。 顯幼時,見一沙門指之曰:「此郎子好相表,大必為良將,貴極人臣。」語終失之。顯善騎射,曾從 魏孝莊獵,一日中,手獲禽獸七十三。後從齊神武起義信都 ,累遷北徐州刺史北徐州刺史 ,封屯留公 。天保 中,以贓貨 解州 ,大理禁止。處判未訖,為合肥 被圍,遣顯與步大汗薩 等攻梁北徐州 ,禽 其刺史刺史 王強。天統中,累遷,位特進特進 ,封定陽王 ,卒。 皮景和 ,琅邪 下邳 人也。父慶賓 ,魏淮南王 開府 中兵參軍中兵參軍 。正光中,因使遇亂,遂家廣 寧 之石門縣 。 景和 少通敏,善騎射。初以親信事神武。後征步落稽,疑賊有伏,令景和 將五六騎深入一谷。遇賊 百餘人,便戰,景和 射數 十人,莫不應弦而倒。神武嘗令景和 射一野豕,一箭獲之,深見賞異。 除庫直正都督正都督 。 天保初,授通州刺史通州刺史 ,封永寧縣子 。景和 趫捷,有武用,從襲庫莫奚 ,度黃龍,征契丹 , 定稽胡 ,討蠕蠕 ,每有戰功。累遷殿中尚書殿中尚書 、侍中侍中 。景和 於武職中兼長吏事,又性識平均, 故頻有美授。周通好後,冠蓋往來,常令景和 對接。每與同射,百發百中 ,甚見推重。 武平中,詔獄多令中黃門中黃門 等監之,恒令景和 案覆,據理執正,由是過無枉濫。後除特進特進 ,封廣漢 郡公 ,遷領軍將軍領軍將軍 。琅邪王 之殺和士開 ,兵指西闕 ,內外莫知所為。景和 請後主 出千秋 門 ,自號令。事平,除尚書右僕射尚書右僕射 。 陳將吳明徹 寇淮南 ,令景和 拒之。除領軍大將軍大將 軍,封文城郡王 。又有陽平 人鄭子饒,詐依 佛道設齋會,用米麫不多,供贍甚廣,密從地藏,漸出餅飯。愚人以為神力,見信於魏、衛之間。將 為逆亂,謀泄。乃潛度河聚眾,自號長樂王 ,已破乘氏縣 。景和 遣騎擊破之,禽子饒,送鄴烹 之。及吳明徹 圍壽陽 ,敕景和 與賀拔伏恩救之。是時,拒明徹 者多傾覆,唯景和 全軍而還。 除尚書令尚書令 。 武平六年[575],卒。贈太尉太尉 、錄尚書錄尚書 。 長子信,機悟有風神。位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武衛將軍武衛將軍 ,於勳貴子弟中,稱其識鑒。降周軍,授上開 府 、軍正軍正 中大夫中大夫 。隋開皇中,卒於洮州刺史洮州刺史 。 少子宿達,開皇中,通事舍人通事舍人 。母憂起復 ,將赴京,辭靈,慟哭而絕,久而獲蘇,不能下食,三 日而死。 綦連猛 字武兒,代人也。其先姬姓,六國末,避亂出塞,保祈連山,因以山為姓。北人語訛,故曰綦 連。父元成,燕郡太守燕郡太守 。 猛少有志氣,便弓馬。初為尒朱榮 親信。榮被害,從尒朱兆 入洛。猛父母兄弟皆在山東,尒朱京纏 欲投神武,召之與俱。舉矟謂曰:「不從我者死!」乃從之。去城五十餘里,猛以素蒙兆恩 ,即背京 纏復歸兆。兆敗,猛與斛律羌舉 、乞伏 貴和 逃亡。及見獲,各杖一百。以猛配尉景 ,貴 和 配婁昭 。羌舉 以故酋長子,故無所配。既而三人並為神武親信。後都督都督 尒朱文暢 將為逆, 猛曰:「昔事其父兄,寧今日受死,不忍告而殺之。」神武聞之曰:「事人當如此。」舍其罪而益親 之。 名 地 地 文 文 主 地 文 主 法 地 地 名 地 文 文 主 名 地 地 名 主 衙 武 地 地 名 名 名 艺 名 武 文 主 名 政 政 政 政 武 文 名 名 词 文 名 文 主 武 主 名 建 名 主 处 文 名 地 名 武 主 地 主 地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文 武 文 文 武 衙 武 文 文 文 仕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政 名 名 名 名 名 武 名 10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11.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以軍功,封廣興縣侯 。梁使來聘,云求角武藝。文襄遣猛就館接之,雙帶兩鞬,左右馳射。校挽強弓, 梁人引弓兩張,皆三石;猛遂併取四張,疊挽之,過度。梁人嗟服。天保初,除東秦州刺史東秦州刺史 。河清三 年[564],加開府 。突厥 侵逼晉陽 ,敕猛覘賊。中一騎將騎將 超出來鬥,猛即斬之。 天統五年[569],除并省尚書令尚書令 、領軍大將軍大將 軍,封山陽王 。猛自和士開 死後,漸預朝政,疑議與 奪,咸亦咨稟。趙彥深 以猛武將之中,頗疾姦佞,言議時有可采,故引知機事。祖珽 奏言猛與彥 深 前推琅邪王 ,事有意故。於是出猛為定州刺史定州刺史 ,彥深 為西兗州刺史西兗州刺史 ,即日首途。先是,謠 曰:「七月刈禾太早,九月噉糕未好,本欲尋山射虎,激箭旁中趙老。」至是,其言乃驗。猛行至牛 蘭,有人告和士開 被害時,猛亦知情,遂被追還,削王爵,以開府 赴州。在任寬惠清慎,吏人稱 之。淮陰王 阿那肱與猛有舊,每欲攜引之,韓長鸞等沮難,復授膠州刺史膠州刺史 。後除大將軍大將軍 。齊亡入 周,卒。 初,猛與尉興慶 、謝猥餒並善射小心,給事給事 神武左右。神武使相使相 者視之,曰:「猛大貴,尉、謝 無官。」及芒山之役 ,興慶 救神武之窘,為軍所殺。神武嘆曰:「富貴定在天也!」猛竟如相者 言,卒以榮寵自畢。 興慶 事見齊本紀 。興慶 每入陣,常自署名於背,神武使求其尸,祭之。於死處立浮圖,世謂高王 浮 圖云。於是超贈儀同、涇州刺史涇州刺史 ,諡曰閔壯 。 元景安 ,河南洛陽 人,魏昭成皇帝 之五世孫也。高祖 虔,陳留王 。景安 沈敏 有幹局,少工 騎射,善於事人。父永啟 迴代郡公 授之。隨魏孝武帝 西入關。天平末,周、齊交戰,景安 臨陣 東歸。芒山 之戰,以功賜爵西華縣男 ,代郡公 如故。景安 妙閑馳騁,有容則,每梁使至,恒 與斛律光 、皮景和 等對客騎射,見者稱善。天保初,別封興勢伯,帶定襄縣令定襄縣令 ,賜姓 高氏 , 累遷兼七兵尚書七兵尚書 。 時初築長城 ,鎮戍 未立,詔景安 與諸將緣塞以備守。督領既多,且所部軍人,富於財物,遂賄貨 公行。文宣聞之,遣使推檢,唯景安 纖毫無犯。帝深嘉歎,乃以所歛贓絹五百匹賜之,以彰清節。孝 昭嘗與功臣西園宴射,侯去堂一百三十步,中的者賜以良馬及金玉錦綵。有一人射中獸頭,去鼻寸 餘,唯景安 最後,有矢未發。帝令景安 解之,景安 引滿,正中獸鼻。帝嗟異稱善,特賞馬二匹, 玉帛雜物,又加常等。 天統四年[568],除豫州刺史豫州刺史 ,加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武平三年[572],授行臺尚書令行臺尚書令 ,刺史刺史 如故,封歷 陽郡王 。景安 久在邊州,人物安之。又管內蠻多華少,景安 被以恩威,咸得寧輯。武平末,徵拜 領軍大將軍大將 軍。入周,以大將軍大將軍 、義寧郡公 討稽胡 ,戰沒。 初,永兄祚襲爵 陳留王 ,祚卒,子景皓嗣。天保時誅諸元親近者,如景安 之徒疏宗,議請姓高 氏 。景皓云:「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 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景安 以白文 宣,乃收 景皓誅之,家屬徙彭城 。由是景安 獨賜姓 高氏 ,自外聽從本姓。 永弟种子豫,字景豫 ,美容儀,有器幹。景安 告景皓慢言,引豫,云相應和。豫占云:「爾時以衣 袖掩景皓口,云:莫妄言。」問景皓,與豫同,獲免。卒於東徐州刺史東徐州刺史 。 獨孤永業 字世基 。本姓劉,中山人也,母改適獨孤氏 ,永業 幼隨母,為獨孤家養,遂從其姓。 天保初,除中書舍人中書舍人 。永業 解書計,善歌舞,甚為文宣所知。 主 文 衙 政 地 武 文 武 主 名 名 名 名 主 文 名 文 名 衙 主 文 武 名 文 文 事 名 名 作 名 名 文 號 名 地 號 號 主 名 名 名 主 號 名 地 主 主 名 名 名 文 礼 名 武 处 营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文 文 文 主 名 名 武 武 主 政 仕 主 名 名 亲 名 名 艺 地 名 礼 名 名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文 名 11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12.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後為洛州刺史洛州刺史 、河陽 行臺左丞行臺左丞 ,甚有威信。遷行臺 尚書尚書 。永業 久在河陽 ,善於招撫,周人憚 之。性鯁直,不交權勢。斛律光 求二婢弗得,毀之於朝廷。河清末,徵為太僕卿太僕卿 ,以乞伏 貴和 代 之,於是西境蹙弱,河洛人情騷動。武平三年[572],遣永業 取斛律豐洛,因以為北道行臺 僕射僕射 、幽州幽州 刺史刺史 。河洛人庶多思永業 ,又除河陽道 行臺 、洛州刺史洛州刺史 。 周武帝 親攻金墉 ,永業 出兵禦之,問是何達官,作何行動。周人曰;「至尊自來,主人何不出看 客?」永業 曰:「客行匆匆,故不出看。」乃通夜辦馬槽二千,周人聞之,以為大軍至,乃去。進 位開府 、臨川王 。有甲士甲士 三萬,聞晉州 敗,請出兵北討,奏寢不報,永業 慨憤。又聞并 州 亦陷,乃遣子須達告降於周。授上柱國上柱國 、應公。宣政末,為襄州總管襄州總管 。大象二年[580],為行軍行軍 總管總管 崔彥睦所殺。 鮮于世榮 ,漁陽 人也。父寶業,懷朔鎮將懷朔鎮將 。武平初,贈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祠部尚書祠部尚書 。 世榮 少沈敏 ,有器幹。興和二年[540],為神武親信都 督,稍遷平西將軍平西將軍 ,賜爵石門縣子 。天 統二年[566],累加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除鄭州刺史鄭州刺史 。武平中,以領軍領軍 從平高思好,封義陽郡王 , 領軍大將軍大將 軍、太子太傅太子太傅 。及周武帝 入代,送馬腦酒鍾與之,得便撞破。周兵入鄴,諸將皆降,世 榮 在三臺 之前,獨鳴鼓不輟。及被執不屈,乃見殺。 世榮 雖武人無文藝,以朝危政亂,每常竊歎。見徵稅無厭,賞賜過度,發言歎息焉。 子貞 ,武平末,假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 傅伏 ,太安人太安人 也。少從戎,以戰功,稍至開府 、永橋 領人大都督大都督 。周武帝 前攻河陰 ,伏 自永橋 夜入中潬城。南城陷,被圍二旬不下。救兵至,周師還。 後除東雍州刺史東雍州刺史 。周剋晉州 ,執行臺 尉相貴 。招伏,伏不從。周剋并州 ,遣韋孝寬 以伏子 世寬來招伏,授上大將軍上大將軍 、武鄉郡公 ,即給告身 ,以金馬腦二酒鍾為信。伏不受曰:「事君,有 死無二。此兒為臣不能竭忠,為子不能盡孝,人所讎疾,願即斬之,以號令天下。」周武自鄴還至晉 州 ,遣高阿那肱 等臨汾 召伏。伏聞後主 已被獲,仰天大哭,率眾入城,於廳事廳事 前,北面哭良 久,然後降。周武見曰:「何不早降?」伏流涕曰:「臣三世衣食齊家,被任如此,革命不能自死, 羞見天地。」周武親執手曰:「為臣當若此。朕平齊,唯見公一人。」乃自食一羊肋,以骨賜伏, 曰:「骨親肉疏,所以相付。」遂引與同食。令於侍伯色宿衛 ,授上儀同,敕之曰:「若即與公高 官,恐歸投者心動。勿慮不富貴。」又問:「前救河陰 得何官?」曰:「蒙一轉,授特進特進 、永昌郡 公 。」周武謂後主 曰:「朕前三年,決意取河陰 ,正為傅伏 不可動。公當時賞授,何其薄 也?」賜伏金酒卮。後以為岷州刺史岷州刺史 ,尋卒。 齊軍晉州 敗後,兵將罕有全節 者。其殺身成仁 者,有儀同叱干苟生。鎮南 兌州 。周武破鄴, 赦書至,苟生自縊死。 又有開府 、中侍中中侍中 、宦者田敬宣 ,本字鵬,蠻人也。年十四五,便好讀書。既為閽寺,伺隙便 周章詢 請。每至文林館,氣喘汗流,問書之外,不暇他語。及視古人節 義事,未嘗不感激沈吟。顏 之推 重其勤學,甚加開獎。後遂通顯。後主 之奔青州 ,遣其西出參伺動靜,為周軍所獲。問齊主 何在,紿云已去。毆捶服之,每折一肢,辭色愈厲,竟斷四體而卒。 又有雷顯和 ,晉州 敗後,為建州道 行臺 左僕射左僕射 。周武帝 使其子招焉,顯和 禁其子而不受。 聞鄴城 敗,乃降。 文 地 文 衙 文 名 地 名 文 政 名 名 衙 文 文 名 地 衙 文 號 地 名 名 衙 主 武 地 名 地 武 文 武 名 地 武 文 文 名 名 地 武 主 文 文 武 主 武 文 號 名 衙 名 名 文 名 文 衙 地 武 號 地 地 文 地 衙 名 地 名 武 主 仕 地 名 地 主 文 营 地 文 主 主 地 名 文 地 地 词 地 地 衙 文 名 名 礼 名 主 地 名 地 地 衙 文 號 名 地 12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13.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052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 054 卷五十四 列傳第四十二→目錄 135 136 137 138 139 後主 失并州 ,使開府 紇奚永安 告急於突厥 他缽略可汗。及聞齊滅,他缽處永安於吐谷渾 使下。 永安抗言曰:「本國既敗,永安豈惜賤命?欲閉氣自絕,恐天下不知大齊有死節臣。唯乞一刀,以顯示遠 近。」他缽嘉之,贈馬七十疋,歸之。 又有代人高寶寧 ,武平末,為營州刺史營州刺史 ,鎮黃龍。夷夏重其威信。周武帝 平齊,遣信招慰,不受 敕書。范陽王 紹義 在突厥 中,寶寧 上表 勸進 。范陽王 署寶寧 為丞相丞相 。及盧昌 期據范 陽 起兵,寶寧 引紹義 集夷夏兵數萬救之。至潞河,知周將宇文神舉 屠范陽 ,還據黃龍。 論曰:尒朱殘逆,遠效誠款,知神武陵逼,隨帝西遷,去就之途,未為失節。道元 感母兄之戀,荷知 遇之恩,思親懷舊,固其宜矣。生不屈西朝,歸誠河朔;保年之於開,義異策名。並乘幾獨運,異夫 盜寶竊邑者也。神武招攜,理殊納叛;諸將擇木,情非背恩。故能各立功名,終極榮寵。神敬力屈東 雍,未虧臣節,其被恩化,蓋亦明主之仁焉。劉貴 、蔡雋 有先見之明,匡贊 霸業,配饗清廟,豈 徒然也。 韓賢 、尉長命 、王懷 、任祥 、莫多婁貸文 、厙狄迴洛 、厙狄盛 、張保洛 、侯莫陳 相 、薛孤延 、斛律羌舉 、張瓊 、宋顯 、王則 等,並運屬時來,或因袞旅,馮附末光,申其 志力,代為王侯,固為宜矣。孝卿 功臣之胤,自致公卿,立履之地,亦足稱也。 慕容紹宗 兵機武略,在世見重,昔事尒朱,固執忠義,不用范增之言,終見烏江 之禍。侯景 狼 戾,固非後主 之臣;神武遺言,實表知人之鑒。寒山 、渦水 ,往若摧枯。算盡數奇,逢斯禍酷, 悲夫!三藏 連屬危亡,貞概自處,可謂不隕門節矣。 叱列平 、步大汗薩 、薛脩義 、慕容儼 、潘樂 、彭樂 、暴顯 、皮景和 、綦連猛 、元景 安 等,策名戎幕,備開夷險,位高任重,咸遂本誠。永業 、世榮 之徒,國危方 見忠節。不然, 則丹青 簡冊,安所貴乎。 主 地 衙 名 政 政 名 文 號 主 名 政 名 礼 礼 主 名 文 名 地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主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政 艺 13 / 14 https://taolang.club/doc/144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