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6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元史
 193 / 211
 46 段 5817 字
 306 种 514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列傳第八十 忠義一 元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明]宋濂 等
←192 卷一百九十二 列傳第七十九 良吏二 194 卷一百九十四 列傳第八十一 忠義二→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元史 /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 忠義一
本篇关键词
纪年 至元十二年[1282] 1 至元四年[1274] 1
地点 太原 9 平陽 8 潞州 6 真定 6 河東 5 武仙 4 益都 4
人物 木華黎 16 哈剌拔都 15 天孚 10 阿思罕 8 忒末 8 國王 7 景茂 6 合剌普華 5
文官 守正 5 安撫使 3 招討使 3
武官 元帥 8 路兵馬都元帥 3 都統 3
其他 太祖 12 虎符 3 元帥府 2
目錄
0
1
2
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 第八十 忠義一
李伯溫 ,守賢之孫,彀之子也。長兄惟則,懷遠大將軍懷遠大將軍 、平陽 征行萬戶征行萬戶 ;次伯通。歲甲戌,錦
州 張致叛,國王 木華黎 命擊之,大戰城北,伯通死焉。伯溫行平陽 元帥府 事,鎮青龍堡,專任
東征。知平陽 已陷,弟守忠被執,選驍勇拒守,久之,金人盡銳來攻,守卒夜多遁去,李成開水門導
敵入,伯溫登堞樓 ,謂左右曰:「吾兄弟仗節擁麾擁麾 ,受方面之寄,今不幸失利,當以死報國。吾弟
已被執,我不可再辱,汝等宜自逃生。」士卒皆猶豫不忍去,伯溫即拔劍殺家屬,投井中,以刃植柱,
刺心而死。金人登樓,見伯溫抱柱如生,無不嗟歎。
子守正守正 ,自幼時嘗質於木華黎 ,後為平陽守平陽守 ,活俘虜甚衆,以功授銀青榮祿大夫銀青榮祿大夫 、河東 南路兵路兵
馬都元帥馬都元帥 。歲庚寅,上黨 、晉陽 合兵攻汾州 ,將陷,守正守正 以義赴援,衆寡不敵,別遣老弱百
人,曳薪揚塵,多張旗幟,敵懼,遂解去。汾人持牛酒 迎犒者,道不絕,且泣謝曰:「幸公完是州,
德甚大,願奉是州以從。」關中 兵屯吉州 ,酋領楊鐵槍以數千人叛,守正守正 出兵擒之。軒成據隰
州 ,守正守正 往擊之,中矢傷足,及歸,瘡甚,會金人完顏合達攻平陽 ,守正守正 裹瘡戰歿。大帥大帥 以其
兄守忠代之。
作
名 武 地 文
地 主 名 地 衙
地
建 文
文 名 文 文 地
武 地 地 地 文
礼
地 地 文
地 文 地 文 武
1 / 6
https://taolang.club/doc/32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4
5
6
7
8
9
10
11
12
守忠官至銀青榮祿大夫銀青榮祿大夫 、河東 南路兵馬都元帥路兵馬都元帥 ,兼知平陽 府事。壬午冬,平陽公 胡景山 以青龍
堡降。嘗從攻益都 ,北還,軍將軍將 彭智孫,乘間據義州 叛,守忠聞之,長驅抵城下,力戰,復之。丁
亥夏四月,金紇石烈真襲擊平陽 行營 招討使招討使 權國王 按察兒於洪洞 ,守忠出援之,會於高梁,師潰
入城。平陽 副帥副帥 夾谷 常德潛獻東門以納金兵,城遂陷。金人執守忠至汴,誘以高爵,使降,守忠罵
之,語惡,金人怒,置守忠鐵籠中,火炙死。
石珪
石珪 ,泰安 新泰 人,宋徂徠先生 守道之裔孫也,世以讀書力田為業。體貌魁偉,膂力過人,倜儻
不羈。金貞 祐南渡,兵戈四起,珪率少壯,負險自保,與滕陽陳敬宗 聚兵山東,破張都統都統 、李霸
王兵於龜蒙山 。宋將鄭元龍以兵迎敵,珪敗之於亳陽,遂乘勝引兵入盱眙 。會宋賈涉誘殺漣水 忠
義軍 統轄季先,人情不安,衆迎珪為帥,呼為太尉太尉 。
歲戊寅,太祖 使葛葛不罕與宋議和。己卯,珪令麾下劉順直抵尋斯干城,入覲,太祖 慰勞順,且敕
珪曰:「如宋和議 不成,吾與爾永結一家,吾必榮汝。」順還告珪,珪心感服,日夜思降。庚辰,宋
果渝盟,珪棄其妻孔氏 、子金山,杖劍渡淮,宋將追之曰:「太尉太尉 迴,完汝妻 子。」珪不顧,宋
將沉珪妻子 於淮。遂率順及李溫,因孛里海歸木華黎 。木華黎 悅之,謂曰:「若得東平 、南京,
授汝判之。」
辛巳,木華黎 承制授 珪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濟兗單三州兵馬都緫管、山東路行元帥元帥 ,佩金虎符 ,便
宜從事從事 。後金棄東平 ,珪與嚴實 分據,收輯濟、兗、沂、滕、單諸州。癸未,太祖 詔曰:「石
珪 棄妻子 ,提兵歸順,戰勝攻取,加授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東平 兵馬都緫管、山東諸路都元帥都元帥 ,餘
如故。」
秋七月,珪領兵破曹州 ,與金將鄭從宜連戰數晝夜,糧絕,援兵不至,軍無叛意,珪臨陣馬仆被擒。
囚至汴,金主壯其為人,誘以名爵,欲使揖,珪憤然曰:「吾身事大朝 ,官至光祿,復能受封他國
耶!假我一朝,當縛爾以獻。」金主大怒,蒸殺于市,珪怡然就死,色不變。其麾下立社兗州 祀焉。
攸哈剌拔都
攸哈剌拔都 ,渤海 人。初名興哥,世農家,善射,以武斷鄉井。金末,避地大寧 。國兵至,出
保高州 富庶 寨,射獵以食。屢奪大營孳畜,又射死其追者。國王 木華黎 率兵攻寨,寨破,奔高
州 ,國兵圍城,下令曰:「能斬攸興哥首以降,則城中居民皆獲生。」守者召謂曰:「汝奇男子,吾
寧忍斷汝首以獻,汝其往降乎!不然,吾一城生靈,無噍類矣。」興哥乃折矢出降。諸將怒,欲殺
之,木華黎 曰:「壯士也,留之為吾用。」俾隸麾下。
從木華黎 攻通州 ,獻計,一夕造砲三十、雲梯 數十,附城,州將懼,出寶貨以降。木華黎 命興哥
恣取之,興哥獨取良馬三,以賞兵士。木華黎 以其功聞太祖 ,賜名哈剌拔都 。從木華黎 略地燕
南,為先鋒 ,至大名,金將徒單登城督戰,哈剌拔都 射之,中左目,其部將部將 開門南奔,追殺將
盡。論功,賜金符,充隨營監察。戊寅,授金虎符 、龍虎衛上將軍龍虎衛上將軍 、河東 北路兵馬都元帥路兵馬都元帥 ,
鎮太原 。
時太原 新破,哈剌拔都 修城池,繕兵 甲,招降屬邑,市肆不改,遠近聞之,皆相率來歸。嘗微服
夜出,聞民間語曰:「吾屬父母子女相失矣,死者不可復生,生者無以為贖,奈何!」明日,下令軍
中,凡俘獲有親者聽贖,無貲者官為贖之,民得完聚者衆。庚辰二月,金梁知府知府 立西風寨,奪居民耕
牛,民群訴之,哈剌拔都 領數騎,追殺梁知府知府 ,梟首 西門,驅耕牛還。
文 地 武 地 主 名
地 武 地
地 营 文 主 地
地 武 地
名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武
地 地 地
军 武
號 號
礼
名 武 名
亲 名 名 地
名 仕 文 武 军
文 地 名 號
名 词 文 地 武
地
礼
地
名
名 地 地
地 地 主 名
地
名
名 地 军 名
名 號 名 名
营 名 武
军 武 地 武
地
地 名 地
文
名 文 法
2 / 6
https://taolang.club/doc/32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木華黎 由葭州 渡河西 行,哈剌拔都 迎之,道破隰州 及懸窯、地洞諸寨。辛巳三月,金兵攻壽
陽 縣王胡莊,垂破,時左右裨將裨將 各分兵守險,城中見卒不滿百,哈剌拔都 夜半引甲騎十餘人救
之,道三交,見金兵舉烽東、西兩山,哈剌拔都 趨之,大戰。天將明,金兵遁去,擣太原 之虛,由
西門俘獲哈剌拔都 家屬。哈剌拔都 聞之,徑趨西山,復奪以還。
五月,金趙權府率兵三萬圍太原 ,哈剌拔都 將騎三十,出西門,令騎曳柴揚塵,聲言曰:「國兵三
萬至矣。」金兵懼,潰去。癸未,金馬武京來攻太谷 縣桑梓寨,哈剌拔都 設伏于險,將輕騎衝其
陣,伏發,大敗之。時太原 諸邑皆平,唯石家昂及盂州 陵井寨、忻州 清泉寨為唇齒,皆未下。甲
申十月,將兵至陵井,遣卒叩寨門 ,詐曰納糧芻,守者弗悟,門啟,徑入,蹂踐之,衆潰,其酋長走
石家昂,遂平 陵井寨。乙酉二月,清泉寨酋長王殼降,石家昂亦降。
丁亥五月,姦人夜獻太原 東門于武仙 ,仙引兵入,哈剌拔都 鏖戰。仙兵大至,諸將自城外呼曰:
「攸哈剌拔都 ,汝當出!」哈剌拔都 曰:「真定 史天倪 ,平陽 李守忠 ,隰州 田雄 ,皆失
守矣,我又棄太原 ,將何面目見主上及國王 乎!家屬任公等所俘,哈剌拔都 誓與城同存亡。」遂
歿于陣。
太祖 以其子幼,命其表弟 王七十復立太原 。己丑,攻鳳翔府 ,中砲死。哈剌拔都 長子忙兀
台 ,嗣鎮太原 。
任志
任志 ,潞州 人。歲戊寅,太師太師 、國王 木華黎 略地至潞州 ,志首迎降,國王 授以虎符 ,俾
充元帥元帥 ,收輯山寨。數與金兵戰,比有功。金嘗擒其長子如山以招之,曰:「降則爾子得生,不降則
死。」志曰:「我為大朝 之帥,豈愛一子!」親射其子殪之。
木華黎 嘗召諸將議事,志亦預徵,道經武安 ,其縣已反為金,志死之。國王 閔之,令其子存
襲。庚寅歲,金將武仙 攻潞州 ,存戰死 。辛卯正月,有旨潞州 元帥元帥 任存妻孥家屬,令有司廩
給,仍賜第以居之。十一月,以存父子死事,子立尚幼,先官其姪成為潞州 長官長官 ,待立長 而還授
之。成卒,授立潞州 長官長官 ,佩金符。後歷澤州尹澤州尹 ,遷陳州 ,卒。
耶律忒末
耶律忒末 ,契丹 人。父丑哥仕遼為都統都統 ,遼亡,不屈節,夫婦俱死焉。金主憫其忠義,授忒末 都都
統統 。歲甲戌,國兵至,金徙于汴,忒末 及子天祐率衆三萬內附,授帥府監軍帥府監軍 ,天祐招討使招討使 ,
從元帥元帥 史天倪 略趙州 平棘 、欒城 、元氏、柏鄉 、贊皇 、臨城 等縣,籍其民五千餘,置吏
安輯焉。
歲辛巳,太師太師 木華黎 統領統領 諸道兵馬,承制加忒末 洺州 等路征行元帥元帥 ,與天祐略邢、洺、磁、
相、懷、孟,昭花馬劉元 帥,有功。木華黎 又承制授 忒末 真定路 安撫使安撫使 、洺州 元帥元帥 ,進
兵臨澤 潞,降其民六千餘戶,以功遷河北西路 安撫使安撫使 ,兼澤潞元帥府 事。壬午,致仕 ,退
居真定 。
天祐襲職,從天倪攻取益都 諸城 ,略滄、棣,得戶七千,兼滄、棣州達魯花赤,佩金符。時金鹽
山 衛鎮鹽場未下,天祐以計克之,歲運鹽四千席,以佐軍儲。甲申,攻大名,拔之。乙酉,金降將武
仙 據真定 以叛,殺守將史天倪 。忒末 父子夜踰城而出,將以聞,會天倪弟天澤還自北京,遇諸滿
城 ,合蒙古 諸軍南與賊戰,走武仙 ,復真定 。朝廷以天澤襲兄爵,而以天祐鎮趙州 。
名 地 地 名 地
地 武 名
名 地
名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名
名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主 名
號 亲 地 地 名
名 地
名
名 地 文 主 名 地 主 军
武
礼
名 地 主
地 地 葬 地 武
地 武 礼
地 武 文 地
名
名 政 武 名
武 名 武 文
武 名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文 名 武 名 地 武
名 名 仕 名 地 文 地 武
地 地 文 衙 仕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名 名
地 政 地 地 地
3 / 6
https://taolang.club/doc/32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明年,仙復犯真定 ,天澤潛師出藁城 ,忒末 與其妻石抹氏,及家孥在真定 者,皆陷焉。仙遣其
僕劉攬 兒,持書誘天祐曰:「汝能誅趙州 官吏以降,當活汝父母,仍授汝元帥元帥 ;不爾,盡烹之。
」忒末 密令攬兒語天祐曰:「仙賊狡猾,汝所知也,毋以我故,墮其機阱,以虧忠節。且忠孝難兩
全,汝能固守,不失國家大計,我視刀鋸甘如蜜矣。」天祐慟哭承命,馳至藁城 ,以賊書示天澤。天
澤曰:「王陵之事,照耀史冊,汝能遵父命,忠誠許國 ,功不在王陵下。」天祐乃趨還趙壁,率衆殊
死 戰,仙怒,盡殺忒末 家一十八人。戰于欒城 、元氏、高邑 、柏鄉 ,仙兵屢挫。監軍監軍 張林密
搆仙黨,啟關納賊。天祐倉皇巷戰,手殺數十人,身被十餘瘡,斬關出,復收散卒圍城。丁亥,賊棄城
走,追至藁城 ,會天澤兵夾擊,殺林。加奉國上將軍奉國上將軍 、洺州 征行元帥元帥 ,兼趙州 安撫使安撫使 。以傷
憊致仕 ,居趙,卒。孫世枻,朝列大夫朝列大夫 、江西 榷茶都轉運使都轉運使 。
伯八
伯八 ,晃合丹 氏。祖明里也赤哥 ,嘗隸太祖 帳下。初,怯列 王可罕與太祖 為鄰國,誓相親
好,既而敗盟,與其子先髡潛謀,欲襲太祖 ,因遣使通問,許以女妻太祖 弟合撒兒。至期,太
祖 欲往,明里也赤哥 疑其詐,諫止之。王可罕知謀泄,遂謀入寇,後為太祖 所滅。父脫倫 闍里闍里
必必 ,扈從太祖 征西域 ,累立奇功。
世祖 即位,以伯八 舊臣子孫,擢為萬戶,命領諸部軍馬屯守欠欠州。至元十二年[1282],親王 昔列
吉、脫鐵木兒 叛,奔海都。伯八 以聞,且願提兵往討之,未得命,為彼所襲,死焉。
脫鐵木兒 虜其二子八剌 、不蘭奚 ,分置左右,居歲餘,待之頗厚。八剌 陰結脫鐵木兒 近侍也里
伯禿,謀報父仇,後為也伯里禿家人泄其謀。八剌 知事知事 不成,將家族南奔,脫鐵木兒 遣騎追之,
至一河,八剌 馬驚,不能渡,回拒之,射中數人,力窮,兄弟就擒。脫鐵木兒 責之曰:「我待汝厚
甚,而汝反為此耶!」八剌 曰:「汝背叛君上,害我父,掠我親屬,我誓欲殺汝,以報君父之讎,今
力窮被執,從汝所為!」逼令跪,不屈,以鐵撾碎其膝,終不跪,與弟不闌奚同被害。幼子何都兀赤,
官至河北河南道 肅政廉訪使肅政廉訪使 。
合剌普華 ,岳璘帖木爾子也。幼侍母奧敦氏 居益都 ,嘗歎曰:「幼而不學,有不墮吾宗者乎!」
父時以斷事官斷事官 建牙保定 ,合剌普華 往白其志。父奇之,俾習畏兀 書及經史,記誦精敏,出於天
性。李璮 畔,其母攜季子脫烈普華 避地登、萊間,音問隔絕,號泣徹晝夜。繼從從叔父撒吉思 平
賊山東,卒奉其母以歸。
撒吉思 深加器重,自謂其才不及,言於世祖 ,召給宿衛 。嘗以事至益都 ,於四腳山下置廣興、商
山二冶 ,以勞授金符,為商山 鐵冶都提舉鐵冶都提舉 ;未及代,以職讓其弟。時兵南伐,餽運繁興,被選為
行都漕運使都漕運使 ,帥諸翼兵萬五千人,從事從事 飛輓。江南平 ,上疏言:「親肺腑,禮大臣,以存國家之
體。興學校,獎名節,以勵天下之士。正名分,嚴考課 ,以定百官之法。通泉 幣,却貢獻,以厚生
民之本。」又言:「江南 新附,宜招舊族,力穡通商,弛征薄入,以撫馴其民,不然,恐尚煩宵旰之
慮。」帝多采用其言。
屬漕米二十萬,繇邗溝 達于河,舟覆,損十之一,而又每斛視都斛虧三升。時阿合馬 專政,責償舟
人。合剌普華 伏闕抗言:「量之踦贏,出於元降,而水道之虞,非人力所及。且彼雖罄其家,不足以
償,苟朝廷必不任虧損,臣獨當其辜。」詔勿治。阿合馬 憤之,乃出合剌普華 為寧海路 達魯花達魯花
赤赤 ,後遷江 西宣慰使宣慰使 ,未至官,改廣東都轉運鹽使都轉運鹽使 ,兼領諸番市舶市舶 。
地 地 名 地
名 地 武
名
地
政
法 名 地 地 地 文
地 武 地 武 地 文
仕 文 地 文
名
名 政 名 號 名 號
號 號
號 名 號 名
文 號 地
亲 名 主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地 文
名 名 地
文 地 名 政
名 名 名
名 亲 营 地
地 地 文
文 文 地
仕 地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地
文 地 文 文 文
4 / 6
https://taolang.club/doc/32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時盜梗鹽法,陳良臣 扇東莞 、香山 、惠州 負販之徒萬人為亂,江西 行省 命與招討使招討使 荅失蠻討
捕之,先驅斬渠魁,以訊馘告,躬抵賊巢,招誘餘黨復業,仍條言鹽法之不便者,悉除其害。按察使按察使 脫
歡 大為姦利,遂奏罷之。群盜歐南喜僭王號,偽署丞署丞 相、招討,衆號十萬。因圖上其山川形勢,及攻
取之策三十餘條,遂與都元帥都元帥 課兒伯海牙、宣慰都元帥都元帥 白佐、萬戶王守信 等,分兵搤之。
未幾,右丞右丞 唆都 督兵征占城 、交阯 ,屬護餉道。比至東莞 、博羅 二界中,遇劇賊歐、鍾等,
橫絕石灣 ,其鋒銳甚。合剌普華 身先士卒,且戰且行,矢竭馬創,徒步格鬪,殺數十人,勇氣益
厲,以衆寡不敵,為所執。賊欲奉之為主,不屈,遂遇害于中心岡。是夕,其妻希台特勒 氏,夢其來
告曰:「吾死矣。」知事知事 張德、劉閏 亦夢之,二人相繼死。而軍中往往見其乘騅督戰云。後贈戶部戶部
尚書尚書 、守忠全節功臣,諡忠愍 。
子二人:偰文質 ,越倫質 。偰文質 官至吉安路 達魯花赤達魯花赤 ,贈宣惠安 遠功臣、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追
封 雲中郡侯 ,謚忠襄。子六人,偰玉立 、偰直堅 、偰哲篤 、偰朝吾 、偰列箎 ,皆第進
士 。偰哲篤 官至江西 行省右丞行省右丞 ,以文學政學政 事稱于時。越倫質 子善著,偰哲篤 子偰百僚遜,
善著子正宗 、阿兒思蘭 ,皆相繼登第 。一門世科 之盛,當時所希有,君子蓋以為其忠義之報云。
劉天孚
劉天孚 字裕民 ,大名人。由中書譯史譯史 為東平 緫管府判官府判官 ,改都漕都漕 運司判官運司判官 ,知冠州 ,再
知許州 ,所至有治績。
時檢核屯田 ,臨潁 鄧艾 口民稻田三百頃,有欲害之者,指為古屯,陳于中書,請復築之。中書
下天孚 按實,天孚 為辨其非,章數上,乃止。
襄城 與葉縣 接壤,其南為湛河,襄城 民食滄鹽,葉縣 民食解鹽,刻石河 南岸以為界。葉縣縣
令令 有貪污者,妄徙石於北二里,誣其民食私鹽,繫治百餘家。兩縣鬪辯,葉縣 倚陝漕勢以凌襄
城 。中書遣官察其實,天孚 為考其元界,移石故處,而葉縣令縣令 被罪去。
歲大旱,天孚 禱即雨。野有蝗,天孚 令民出捕,俄群烏來,啄蝗為盡。明年麥熟時,有青蟲如蟊,
食麥,人無可奈何,忽生大華蟲,盡嚼之。許人立碑頌焉。
轉萬億寶源庫同提舉萬億寶源庫同提舉 ,遷江 西行省左右司郎中行省左右司郎中 ,以母老不赴。俄丁母憂 。服除,起知河中府 ,
視事始兩月,陝西行省 丞相丞相 阿思罕 為亂,舉兵至河中。時事起不虞,達魯花赤達魯花赤 朶兒只 趨晉
寧 告亂,天孚 日夜治戰守具,選丁壯,分守 要害。令河東 縣達魯花赤脫因都守大慶關津口,盡收
船舫東岸。令判官孫伯帖木兒 守汾陰 ,推官推官 程謙 守禹門,河東縣尹河東縣尹 王文義 守風陵等渡。
阿思罕 軍列柵河西 岸,使來索舟,天孚 度不能拒,凡八遣人至晉寧 乞援兵,不報。居七日,阿思
罕 縛筏河上,欲縱火屠城,同知府事知府事 鐵哥 ,與河東 廉訪副使廉訪副使 明安 荅見事急,且患城中人偪,
乃詣阿思罕 軍,阿思罕 囚之,而斂船濟兵。兵既入城,阿思罕 以扼河渡、鎖舟楫為天孚 罪,欲脅
使附己。方坐府治,號令諸軍,天孚 佩刀直前,衆遏之,不得進。退謂幕僚幕僚 王從善 等曰:「吾家
本微賤,荷朝命至此,今不幸遭大變,吾何忍從之,而負上恩哉!且與其辱於阿思罕 之手,吾寧蹈河
以死。」遂拂衣出。時天寒,河冰方堅,天孚 拔所佩刀斫冰開,北望為國語 若祝謝者,再拜 已,
脫衣帽岸滸,乃投水中。阿思罕 大怒,籍其家。郡人咸哀痛之。
事平,詔其弟天惠,給驛以歸其柩,葬于大名。贈推誠秉節 功臣、中奉大夫中奉大夫 、河東山西道 宣慰宣慰
使使 、護軍護軍 、彭城郡侯 ,諡忠毅。
蕭景茂
名 地 地 地 地 衙 文
文
名 文
武 武 名
文 名 政 政 地 地
地 名
政
文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地 文 地 文
仕 主 名 名 名 名 名
仕 名 地 文 文 名 名
號 名 仕 名
名
名 地 文 地 文 文 文 地
地
军 地 名
名 名
地 地 地 地 地
文 地
地 名 文
名 名
文 地 文 仕 地
地 文 名 文 名
地 名 营 地
名 地 文 名 文 名
名 地 名 地
名 文 名 地 文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名
名
名 作 礼
名
名 文 地
文 武 主
名
5 / 6
https://taolang.club/doc/32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192 卷一百九十二 列傳第七十九 良吏二 194 卷一百九十四 列傳第八十一 忠義二→目錄
44
45
蕭景茂 ,漳州 龍溪 人也。性剛直孝友。家貧力農。
重改至元四年[1274],南勝縣 民李智甫 作亂,掠龍溪 。景茂 與兄佑集鄉丁拒之,據觀音山 橋險,
與賊戰。衆敗,景茂 被執。賊脅使從己,景茂 罵曰:「狗盜!我生為大元民,死作隔洲鬼,豈從汝
為逆耶!」隔洲,其所居里也。賊怒,縛景茂 於樹,臠其肉,使自啖。景茂 益憤罵,賊遂以刀決其
口,至耳傍,景茂 罵不絕聲而死。有司上其事,朝廷命褒表之,仍給錢以葬。
名 地 地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6 / 6
https://taolang.club/doc/32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魏書 082 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
魏書 082 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魏書 082 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
魏書 082 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helloiac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helloiac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helloiac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helloiac
 
魏書 108 卷一百二 列傳第九十 西域
魏書 108 卷一百二 列傳第九十 西域魏書 108 卷一百二 列傳第九十 西域
魏書 108 卷一百二 列傳第九十 西域helloiac
 
新唐書 192 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新唐書 192 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新唐書 192 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新唐書 192 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helloiac
 
三國志 19 卷十九 魏書十九 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
三國志 19 卷十九 魏書十九 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三國志 19 卷十九 魏書十九 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
三國志 19 卷十九 魏書十九 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helloiac
 
元史 168 卷一百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五
元史 168 卷一百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五元史 168 卷一百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五
元史 168 卷一百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五helloiac
 
明史 174 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
明史 174 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明史 174 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
明史 174 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helloiac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helloiac
 
舊唐書 214 卷二百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舊唐書 214 卷二百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舊唐書 214 卷二百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舊唐書 214 卷二百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helloiac
 
宋書 093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隱逸
宋書 093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隱逸宋書 093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隱逸
宋書 093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隱逸helloiac
 
元史 177 卷一百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四
元史 177 卷一百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四元史 177 卷一百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四
元史 177 卷一百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四helloiac
 
明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 忠義二
明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 忠義二明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 忠義二
明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 忠義二helloiac
 
元史 208 卷二百〇八 列傳第九十五 外夷一
元史 208 卷二百〇八 列傳第九十五 外夷一元史 208 卷二百〇八 列傳第九十五 外夷一
元史 208 卷二百〇八 列傳第九十五 外夷一helloiac
 
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
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
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helloiac
 
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
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
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helloiac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helloiac
 
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helloiac
 
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
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
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helloiac
 

What's hot (20)

魏書 082 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
魏書 082 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魏書 082 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
魏書 082 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新唐書 090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魏書 108 卷一百二 列傳第九十 西域
魏書 108 卷一百二 列傳第九十 西域魏書 108 卷一百二 列傳第九十 西域
魏書 108 卷一百二 列傳第九十 西域
 
新唐書 192 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新唐書 192 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新唐書 192 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新唐書 192 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三國志 19 卷十九 魏書十九 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
三國志 19 卷十九 魏書十九 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三國志 19 卷十九 魏書十九 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
三國志 19 卷十九 魏書十九 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
 
元史 168 卷一百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五
元史 168 卷一百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五元史 168 卷一百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五
元史 168 卷一百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五
 
明史 174 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
明史 174 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明史 174 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
明史 174 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214 卷二百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舊唐書 214 卷二百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舊唐書 214 卷二百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舊唐書 214 卷二百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宋書 093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隱逸
宋書 093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隱逸宋書 093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隱逸
宋書 093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隱逸
 
元史 177 卷一百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四
元史 177 卷一百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四元史 177 卷一百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四
元史 177 卷一百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四
 
明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 忠義二
明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 忠義二明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 忠義二
明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 忠義二
 
元史 208 卷二百〇八 列傳第九十五 外夷一
元史 208 卷二百〇八 列傳第九十五 外夷一元史 208 卷二百〇八 列傳第九十五 外夷一
元史 208 卷二百〇八 列傳第九十五 外夷一
 
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
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
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
 
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
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
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宋書 087 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
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
舊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八十六
 

Similar to 元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 忠義一

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helloiac
 
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
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
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helloiac
 
明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忠義一
明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忠義一明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忠義一
明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忠義一helloiac
 
金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
金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金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
金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helloiac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helloiac
 
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
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
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helloiac
 
宋史 304 卷三百〇四 列傳第六十三
宋史 304 卷三百〇四 列傳第六十三宋史 304 卷三百〇四 列傳第六十三
宋史 304 卷三百〇四 列傳第六十三helloiac
 
元史 152 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三十九
元史 152 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三十九元史 152 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三十九
元史 152 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三十九helloiac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helloiac
 
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helloiac
 
金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三十
金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三十金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三十
金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三十helloiac
 
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
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
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helloiac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helloiac
 
新唐書 124 卷一百一十八 列傳第四十三
新唐書 124 卷一百一十八 列傳第四十三新唐書 124 卷一百一十八 列傳第四十三
新唐書 124 卷一百一十八 列傳第四十三helloiac
 
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
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
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helloiac
 
金史 003 卷三 本紀第三 太宗
金史 003 卷三 本紀第三 太宗金史 003 卷三 本紀第三 太宗
金史 003 卷三 本紀第三 太宗helloiac
 
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helloiac
 
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
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
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helloiac
 
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
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
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helloiac
 
明史 252 卷二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
明史 252 卷二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明史 252 卷二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
明史 252 卷二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helloiac
 

Similar to 元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 忠義一 (20)

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
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
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
 
明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忠義一
明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忠義一明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忠義一
明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忠義一
 
金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
金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金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
金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
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
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
 
宋史 304 卷三百〇四 列傳第六十三
宋史 304 卷三百〇四 列傳第六十三宋史 304 卷三百〇四 列傳第六十三
宋史 304 卷三百〇四 列傳第六十三
 
元史 152 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三十九
元史 152 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三十九元史 152 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三十九
元史 152 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三十九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金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三十
金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三十金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三十
金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三十
 
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
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
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新唐書 124 卷一百一十八 列傳第四十三
新唐書 124 卷一百一十八 列傳第四十三新唐書 124 卷一百一十八 列傳第四十三
新唐書 124 卷一百一十八 列傳第四十三
 
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
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
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
 
金史 003 卷三 本紀第三 太宗
金史 003 卷三 本紀第三 太宗金史 003 卷三 本紀第三 太宗
金史 003 卷三 本紀第三 太宗
 
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
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
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
 
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
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
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
 
明史 252 卷二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
明史 252 卷二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明史 252 卷二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
明史 252 卷二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
 

More from helloiac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helloiac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helloiac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helloiac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helloiac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helloiac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helloiac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元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 忠義一

  • 1. 文档信息  元史  193 / 211  46 段 5817 字  306 种 514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列傳第八十 忠義一 元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明]宋濂 等 ←192 卷一百九十二 列傳第七十九 良吏二 194 卷一百九十四 列傳第八十一 忠義二→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元史 /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 忠義一 本篇关键词 纪年 至元十二年[1282] 1 至元四年[1274] 1 地点 太原 9 平陽 8 潞州 6 真定 6 河東 5 武仙 4 益都 4 人物 木華黎 16 哈剌拔都 15 天孚 10 阿思罕 8 忒末 8 國王 7 景茂 6 合剌普華 5 文官 守正 5 安撫使 3 招討使 3 武官 元帥 8 路兵馬都元帥 3 都統 3 其他 太祖 12 虎符 3 元帥府 2 目錄 0 1 2 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 第八十 忠義一 李伯溫 ,守賢之孫,彀之子也。長兄惟則,懷遠大將軍懷遠大將軍 、平陽 征行萬戶征行萬戶 ;次伯通。歲甲戌,錦 州 張致叛,國王 木華黎 命擊之,大戰城北,伯通死焉。伯溫行平陽 元帥府 事,鎮青龍堡,專任 東征。知平陽 已陷,弟守忠被執,選驍勇拒守,久之,金人盡銳來攻,守卒夜多遁去,李成開水門導 敵入,伯溫登堞樓 ,謂左右曰:「吾兄弟仗節擁麾擁麾 ,受方面之寄,今不幸失利,當以死報國。吾弟 已被執,我不可再辱,汝等宜自逃生。」士卒皆猶豫不忍去,伯溫即拔劍殺家屬,投井中,以刃植柱, 刺心而死。金人登樓,見伯溫抱柱如生,無不嗟歎。 子守正守正 ,自幼時嘗質於木華黎 ,後為平陽守平陽守 ,活俘虜甚衆,以功授銀青榮祿大夫銀青榮祿大夫 、河東 南路兵路兵 馬都元帥馬都元帥 。歲庚寅,上黨 、晉陽 合兵攻汾州 ,將陷,守正守正 以義赴援,衆寡不敵,別遣老弱百 人,曳薪揚塵,多張旗幟,敵懼,遂解去。汾人持牛酒 迎犒者,道不絕,且泣謝曰:「幸公完是州, 德甚大,願奉是州以從。」關中 兵屯吉州 ,酋領楊鐵槍以數千人叛,守正守正 出兵擒之。軒成據隰 州 ,守正守正 往擊之,中矢傷足,及歸,瘡甚,會金人完顏合達攻平陽 ,守正守正 裹瘡戰歿。大帥大帥 以其 兄守忠代之。 作 名 武 地 文 地 主 名 地 衙 地 建 文 文 名 文 文 地 武 地 地 地 文 礼 地 地 文 地 文 地 文 武 1 / 6 https://taolang.club/doc/32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4 5 6 7 8 9 10 11 12 守忠官至銀青榮祿大夫銀青榮祿大夫 、河東 南路兵馬都元帥路兵馬都元帥 ,兼知平陽 府事。壬午冬,平陽公 胡景山 以青龍 堡降。嘗從攻益都 ,北還,軍將軍將 彭智孫,乘間據義州 叛,守忠聞之,長驅抵城下,力戰,復之。丁 亥夏四月,金紇石烈真襲擊平陽 行營 招討使招討使 權國王 按察兒於洪洞 ,守忠出援之,會於高梁,師潰 入城。平陽 副帥副帥 夾谷 常德潛獻東門以納金兵,城遂陷。金人執守忠至汴,誘以高爵,使降,守忠罵 之,語惡,金人怒,置守忠鐵籠中,火炙死。 石珪 石珪 ,泰安 新泰 人,宋徂徠先生 守道之裔孫也,世以讀書力田為業。體貌魁偉,膂力過人,倜儻 不羈。金貞 祐南渡,兵戈四起,珪率少壯,負險自保,與滕陽陳敬宗 聚兵山東,破張都統都統 、李霸 王兵於龜蒙山 。宋將鄭元龍以兵迎敵,珪敗之於亳陽,遂乘勝引兵入盱眙 。會宋賈涉誘殺漣水 忠 義軍 統轄季先,人情不安,衆迎珪為帥,呼為太尉太尉 。 歲戊寅,太祖 使葛葛不罕與宋議和。己卯,珪令麾下劉順直抵尋斯干城,入覲,太祖 慰勞順,且敕 珪曰:「如宋和議 不成,吾與爾永結一家,吾必榮汝。」順還告珪,珪心感服,日夜思降。庚辰,宋 果渝盟,珪棄其妻孔氏 、子金山,杖劍渡淮,宋將追之曰:「太尉太尉 迴,完汝妻 子。」珪不顧,宋 將沉珪妻子 於淮。遂率順及李溫,因孛里海歸木華黎 。木華黎 悅之,謂曰:「若得東平 、南京, 授汝判之。」 辛巳,木華黎 承制授 珪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濟兗單三州兵馬都緫管、山東路行元帥元帥 ,佩金虎符 ,便 宜從事從事 。後金棄東平 ,珪與嚴實 分據,收輯濟、兗、沂、滕、單諸州。癸未,太祖 詔曰:「石 珪 棄妻子 ,提兵歸順,戰勝攻取,加授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東平 兵馬都緫管、山東諸路都元帥都元帥 ,餘 如故。」 秋七月,珪領兵破曹州 ,與金將鄭從宜連戰數晝夜,糧絕,援兵不至,軍無叛意,珪臨陣馬仆被擒。 囚至汴,金主壯其為人,誘以名爵,欲使揖,珪憤然曰:「吾身事大朝 ,官至光祿,復能受封他國 耶!假我一朝,當縛爾以獻。」金主大怒,蒸殺于市,珪怡然就死,色不變。其麾下立社兗州 祀焉。 攸哈剌拔都 攸哈剌拔都 ,渤海 人。初名興哥,世農家,善射,以武斷鄉井。金末,避地大寧 。國兵至,出 保高州 富庶 寨,射獵以食。屢奪大營孳畜,又射死其追者。國王 木華黎 率兵攻寨,寨破,奔高 州 ,國兵圍城,下令曰:「能斬攸興哥首以降,則城中居民皆獲生。」守者召謂曰:「汝奇男子,吾 寧忍斷汝首以獻,汝其往降乎!不然,吾一城生靈,無噍類矣。」興哥乃折矢出降。諸將怒,欲殺 之,木華黎 曰:「壯士也,留之為吾用。」俾隸麾下。 從木華黎 攻通州 ,獻計,一夕造砲三十、雲梯 數十,附城,州將懼,出寶貨以降。木華黎 命興哥 恣取之,興哥獨取良馬三,以賞兵士。木華黎 以其功聞太祖 ,賜名哈剌拔都 。從木華黎 略地燕 南,為先鋒 ,至大名,金將徒單登城督戰,哈剌拔都 射之,中左目,其部將部將 開門南奔,追殺將 盡。論功,賜金符,充隨營監察。戊寅,授金虎符 、龍虎衛上將軍龍虎衛上將軍 、河東 北路兵馬都元帥路兵馬都元帥 , 鎮太原 。 時太原 新破,哈剌拔都 修城池,繕兵 甲,招降屬邑,市肆不改,遠近聞之,皆相率來歸。嘗微服 夜出,聞民間語曰:「吾屬父母子女相失矣,死者不可復生,生者無以為贖,奈何!」明日,下令軍 中,凡俘獲有親者聽贖,無貲者官為贖之,民得完聚者衆。庚辰二月,金梁知府知府 立西風寨,奪居民耕 牛,民群訴之,哈剌拔都 領數騎,追殺梁知府知府 ,梟首 西門,驅耕牛還。 文 地 武 地 主 名 地 武 地 地 营 文 主 地 地 武 地 名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武 地 地 地 军 武 號 號 礼 名 武 名 亲 名 名 地 名 仕 文 武 军 文 地 名 號 名 词 文 地 武 地 礼 地 名 名 地 地 地 地 主 名 地 名 名 地 军 名 名 號 名 名 营 名 武 军 武 地 武 地 地 名 地 文 名 文 法 2 / 6 https://taolang.club/doc/32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木華黎 由葭州 渡河西 行,哈剌拔都 迎之,道破隰州 及懸窯、地洞諸寨。辛巳三月,金兵攻壽 陽 縣王胡莊,垂破,時左右裨將裨將 各分兵守險,城中見卒不滿百,哈剌拔都 夜半引甲騎十餘人救 之,道三交,見金兵舉烽東、西兩山,哈剌拔都 趨之,大戰。天將明,金兵遁去,擣太原 之虛,由 西門俘獲哈剌拔都 家屬。哈剌拔都 聞之,徑趨西山,復奪以還。 五月,金趙權府率兵三萬圍太原 ,哈剌拔都 將騎三十,出西門,令騎曳柴揚塵,聲言曰:「國兵三 萬至矣。」金兵懼,潰去。癸未,金馬武京來攻太谷 縣桑梓寨,哈剌拔都 設伏于險,將輕騎衝其 陣,伏發,大敗之。時太原 諸邑皆平,唯石家昂及盂州 陵井寨、忻州 清泉寨為唇齒,皆未下。甲 申十月,將兵至陵井,遣卒叩寨門 ,詐曰納糧芻,守者弗悟,門啟,徑入,蹂踐之,衆潰,其酋長走 石家昂,遂平 陵井寨。乙酉二月,清泉寨酋長王殼降,石家昂亦降。 丁亥五月,姦人夜獻太原 東門于武仙 ,仙引兵入,哈剌拔都 鏖戰。仙兵大至,諸將自城外呼曰: 「攸哈剌拔都 ,汝當出!」哈剌拔都 曰:「真定 史天倪 ,平陽 李守忠 ,隰州 田雄 ,皆失 守矣,我又棄太原 ,將何面目見主上及國王 乎!家屬任公等所俘,哈剌拔都 誓與城同存亡。」遂 歿于陣。 太祖 以其子幼,命其表弟 王七十復立太原 。己丑,攻鳳翔府 ,中砲死。哈剌拔都 長子忙兀 台 ,嗣鎮太原 。 任志 任志 ,潞州 人。歲戊寅,太師太師 、國王 木華黎 略地至潞州 ,志首迎降,國王 授以虎符 ,俾 充元帥元帥 ,收輯山寨。數與金兵戰,比有功。金嘗擒其長子如山以招之,曰:「降則爾子得生,不降則 死。」志曰:「我為大朝 之帥,豈愛一子!」親射其子殪之。 木華黎 嘗召諸將議事,志亦預徵,道經武安 ,其縣已反為金,志死之。國王 閔之,令其子存 襲。庚寅歲,金將武仙 攻潞州 ,存戰死 。辛卯正月,有旨潞州 元帥元帥 任存妻孥家屬,令有司廩 給,仍賜第以居之。十一月,以存父子死事,子立尚幼,先官其姪成為潞州 長官長官 ,待立長 而還授 之。成卒,授立潞州 長官長官 ,佩金符。後歷澤州尹澤州尹 ,遷陳州 ,卒。 耶律忒末 耶律忒末 ,契丹 人。父丑哥仕遼為都統都統 ,遼亡,不屈節,夫婦俱死焉。金主憫其忠義,授忒末 都都 統統 。歲甲戌,國兵至,金徙于汴,忒末 及子天祐率衆三萬內附,授帥府監軍帥府監軍 ,天祐招討使招討使 , 從元帥元帥 史天倪 略趙州 平棘 、欒城 、元氏、柏鄉 、贊皇 、臨城 等縣,籍其民五千餘,置吏 安輯焉。 歲辛巳,太師太師 木華黎 統領統領 諸道兵馬,承制加忒末 洺州 等路征行元帥元帥 ,與天祐略邢、洺、磁、 相、懷、孟,昭花馬劉元 帥,有功。木華黎 又承制授 忒末 真定路 安撫使安撫使 、洺州 元帥元帥 ,進 兵臨澤 潞,降其民六千餘戶,以功遷河北西路 安撫使安撫使 ,兼澤潞元帥府 事。壬午,致仕 ,退 居真定 。 天祐襲職,從天倪攻取益都 諸城 ,略滄、棣,得戶七千,兼滄、棣州達魯花赤,佩金符。時金鹽 山 衛鎮鹽場未下,天祐以計克之,歲運鹽四千席,以佐軍儲。甲申,攻大名,拔之。乙酉,金降將武 仙 據真定 以叛,殺守將史天倪 。忒末 父子夜踰城而出,將以聞,會天倪弟天澤還自北京,遇諸滿 城 ,合蒙古 諸軍南與賊戰,走武仙 ,復真定 。朝廷以天澤襲兄爵,而以天祐鎮趙州 。 名 地 地 名 地 地 武 名 名 地 名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名 名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主 名 號 亲 地 地 名 名 地 名 名 地 文 主 名 地 主 军 武 礼 名 地 主 地 地 葬 地 武 地 武 礼 地 武 文 地 名 名 政 武 名 武 名 武 文 武 名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文 名 武 名 地 武 名 名 仕 名 地 文 地 武 地 地 文 衙 仕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名 名 地 政 地 地 地 3 / 6 https://taolang.club/doc/32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明年,仙復犯真定 ,天澤潛師出藁城 ,忒末 與其妻石抹氏,及家孥在真定 者,皆陷焉。仙遣其 僕劉攬 兒,持書誘天祐曰:「汝能誅趙州 官吏以降,當活汝父母,仍授汝元帥元帥 ;不爾,盡烹之。 」忒末 密令攬兒語天祐曰:「仙賊狡猾,汝所知也,毋以我故,墮其機阱,以虧忠節。且忠孝難兩 全,汝能固守,不失國家大計,我視刀鋸甘如蜜矣。」天祐慟哭承命,馳至藁城 ,以賊書示天澤。天 澤曰:「王陵之事,照耀史冊,汝能遵父命,忠誠許國 ,功不在王陵下。」天祐乃趨還趙壁,率衆殊 死 戰,仙怒,盡殺忒末 家一十八人。戰于欒城 、元氏、高邑 、柏鄉 ,仙兵屢挫。監軍監軍 張林密 搆仙黨,啟關納賊。天祐倉皇巷戰,手殺數十人,身被十餘瘡,斬關出,復收散卒圍城。丁亥,賊棄城 走,追至藁城 ,會天澤兵夾擊,殺林。加奉國上將軍奉國上將軍 、洺州 征行元帥元帥 ,兼趙州 安撫使安撫使 。以傷 憊致仕 ,居趙,卒。孫世枻,朝列大夫朝列大夫 、江西 榷茶都轉運使都轉運使 。 伯八 伯八 ,晃合丹 氏。祖明里也赤哥 ,嘗隸太祖 帳下。初,怯列 王可罕與太祖 為鄰國,誓相親 好,既而敗盟,與其子先髡潛謀,欲襲太祖 ,因遣使通問,許以女妻太祖 弟合撒兒。至期,太 祖 欲往,明里也赤哥 疑其詐,諫止之。王可罕知謀泄,遂謀入寇,後為太祖 所滅。父脫倫 闍里闍里 必必 ,扈從太祖 征西域 ,累立奇功。 世祖 即位,以伯八 舊臣子孫,擢為萬戶,命領諸部軍馬屯守欠欠州。至元十二年[1282],親王 昔列 吉、脫鐵木兒 叛,奔海都。伯八 以聞,且願提兵往討之,未得命,為彼所襲,死焉。 脫鐵木兒 虜其二子八剌 、不蘭奚 ,分置左右,居歲餘,待之頗厚。八剌 陰結脫鐵木兒 近侍也里 伯禿,謀報父仇,後為也伯里禿家人泄其謀。八剌 知事知事 不成,將家族南奔,脫鐵木兒 遣騎追之, 至一河,八剌 馬驚,不能渡,回拒之,射中數人,力窮,兄弟就擒。脫鐵木兒 責之曰:「我待汝厚 甚,而汝反為此耶!」八剌 曰:「汝背叛君上,害我父,掠我親屬,我誓欲殺汝,以報君父之讎,今 力窮被執,從汝所為!」逼令跪,不屈,以鐵撾碎其膝,終不跪,與弟不闌奚同被害。幼子何都兀赤, 官至河北河南道 肅政廉訪使肅政廉訪使 。 合剌普華 ,岳璘帖木爾子也。幼侍母奧敦氏 居益都 ,嘗歎曰:「幼而不學,有不墮吾宗者乎!」 父時以斷事官斷事官 建牙保定 ,合剌普華 往白其志。父奇之,俾習畏兀 書及經史,記誦精敏,出於天 性。李璮 畔,其母攜季子脫烈普華 避地登、萊間,音問隔絕,號泣徹晝夜。繼從從叔父撒吉思 平 賊山東,卒奉其母以歸。 撒吉思 深加器重,自謂其才不及,言於世祖 ,召給宿衛 。嘗以事至益都 ,於四腳山下置廣興、商 山二冶 ,以勞授金符,為商山 鐵冶都提舉鐵冶都提舉 ;未及代,以職讓其弟。時兵南伐,餽運繁興,被選為 行都漕運使都漕運使 ,帥諸翼兵萬五千人,從事從事 飛輓。江南平 ,上疏言:「親肺腑,禮大臣,以存國家之 體。興學校,獎名節,以勵天下之士。正名分,嚴考課 ,以定百官之法。通泉 幣,却貢獻,以厚生 民之本。」又言:「江南 新附,宜招舊族,力穡通商,弛征薄入,以撫馴其民,不然,恐尚煩宵旰之 慮。」帝多采用其言。 屬漕米二十萬,繇邗溝 達于河,舟覆,損十之一,而又每斛視都斛虧三升。時阿合馬 專政,責償舟 人。合剌普華 伏闕抗言:「量之踦贏,出於元降,而水道之虞,非人力所及。且彼雖罄其家,不足以 償,苟朝廷必不任虧損,臣獨當其辜。」詔勿治。阿合馬 憤之,乃出合剌普華 為寧海路 達魯花達魯花 赤赤 ,後遷江 西宣慰使宣慰使 ,未至官,改廣東都轉運鹽使都轉運鹽使 ,兼領諸番市舶市舶 。 地 地 名 地 名 地 武 名 地 政 法 名 地 地 地 文 地 武 地 武 地 文 仕 文 地 文 名 名 政 名 號 名 號 號 號 號 名 號 名 文 號 地 亲 名 主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地 文 名 名 地 文 地 名 政 名 名 名 名 亲 营 地 地 地 文 文 文 地 仕 地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地 文 地 文 文 文 4 / 6 https://taolang.club/doc/32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5.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時盜梗鹽法,陳良臣 扇東莞 、香山 、惠州 負販之徒萬人為亂,江西 行省 命與招討使招討使 荅失蠻討 捕之,先驅斬渠魁,以訊馘告,躬抵賊巢,招誘餘黨復業,仍條言鹽法之不便者,悉除其害。按察使按察使 脫 歡 大為姦利,遂奏罷之。群盜歐南喜僭王號,偽署丞署丞 相、招討,衆號十萬。因圖上其山川形勢,及攻 取之策三十餘條,遂與都元帥都元帥 課兒伯海牙、宣慰都元帥都元帥 白佐、萬戶王守信 等,分兵搤之。 未幾,右丞右丞 唆都 督兵征占城 、交阯 ,屬護餉道。比至東莞 、博羅 二界中,遇劇賊歐、鍾等, 橫絕石灣 ,其鋒銳甚。合剌普華 身先士卒,且戰且行,矢竭馬創,徒步格鬪,殺數十人,勇氣益 厲,以衆寡不敵,為所執。賊欲奉之為主,不屈,遂遇害于中心岡。是夕,其妻希台特勒 氏,夢其來 告曰:「吾死矣。」知事知事 張德、劉閏 亦夢之,二人相繼死。而軍中往往見其乘騅督戰云。後贈戶部戶部 尚書尚書 、守忠全節功臣,諡忠愍 。 子二人:偰文質 ,越倫質 。偰文質 官至吉安路 達魯花赤達魯花赤 ,贈宣惠安 遠功臣、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追 封 雲中郡侯 ,謚忠襄。子六人,偰玉立 、偰直堅 、偰哲篤 、偰朝吾 、偰列箎 ,皆第進 士 。偰哲篤 官至江西 行省右丞行省右丞 ,以文學政學政 事稱于時。越倫質 子善著,偰哲篤 子偰百僚遜, 善著子正宗 、阿兒思蘭 ,皆相繼登第 。一門世科 之盛,當時所希有,君子蓋以為其忠義之報云。 劉天孚 劉天孚 字裕民 ,大名人。由中書譯史譯史 為東平 緫管府判官府判官 ,改都漕都漕 運司判官運司判官 ,知冠州 ,再 知許州 ,所至有治績。 時檢核屯田 ,臨潁 鄧艾 口民稻田三百頃,有欲害之者,指為古屯,陳于中書,請復築之。中書 下天孚 按實,天孚 為辨其非,章數上,乃止。 襄城 與葉縣 接壤,其南為湛河,襄城 民食滄鹽,葉縣 民食解鹽,刻石河 南岸以為界。葉縣縣 令令 有貪污者,妄徙石於北二里,誣其民食私鹽,繫治百餘家。兩縣鬪辯,葉縣 倚陝漕勢以凌襄 城 。中書遣官察其實,天孚 為考其元界,移石故處,而葉縣令縣令 被罪去。 歲大旱,天孚 禱即雨。野有蝗,天孚 令民出捕,俄群烏來,啄蝗為盡。明年麥熟時,有青蟲如蟊, 食麥,人無可奈何,忽生大華蟲,盡嚼之。許人立碑頌焉。 轉萬億寶源庫同提舉萬億寶源庫同提舉 ,遷江 西行省左右司郎中行省左右司郎中 ,以母老不赴。俄丁母憂 。服除,起知河中府 , 視事始兩月,陝西行省 丞相丞相 阿思罕 為亂,舉兵至河中。時事起不虞,達魯花赤達魯花赤 朶兒只 趨晉 寧 告亂,天孚 日夜治戰守具,選丁壯,分守 要害。令河東 縣達魯花赤脫因都守大慶關津口,盡收 船舫東岸。令判官孫伯帖木兒 守汾陰 ,推官推官 程謙 守禹門,河東縣尹河東縣尹 王文義 守風陵等渡。 阿思罕 軍列柵河西 岸,使來索舟,天孚 度不能拒,凡八遣人至晉寧 乞援兵,不報。居七日,阿思 罕 縛筏河上,欲縱火屠城,同知府事知府事 鐵哥 ,與河東 廉訪副使廉訪副使 明安 荅見事急,且患城中人偪, 乃詣阿思罕 軍,阿思罕 囚之,而斂船濟兵。兵既入城,阿思罕 以扼河渡、鎖舟楫為天孚 罪,欲脅 使附己。方坐府治,號令諸軍,天孚 佩刀直前,衆遏之,不得進。退謂幕僚幕僚 王從善 等曰:「吾家 本微賤,荷朝命至此,今不幸遭大變,吾何忍從之,而負上恩哉!且與其辱於阿思罕 之手,吾寧蹈河 以死。」遂拂衣出。時天寒,河冰方堅,天孚 拔所佩刀斫冰開,北望為國語 若祝謝者,再拜 已, 脫衣帽岸滸,乃投水中。阿思罕 大怒,籍其家。郡人咸哀痛之。 事平,詔其弟天惠,給驛以歸其柩,葬于大名。贈推誠秉節 功臣、中奉大夫中奉大夫 、河東山西道 宣慰宣慰 使使 、護軍護軍 、彭城郡侯 ,諡忠毅。 蕭景茂 名 地 地 地 地 衙 文 文 名 文 武 武 名 文 名 政 政 地 地 地 名 政 文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地 文 地 文 仕 主 名 名 名 名 名 仕 名 地 文 文 名 名 號 名 仕 名 名 名 地 文 地 文 文 文 地 地 军 地 名 名 名 地 地 地 地 地 文 地 地 名 文 名 名 文 地 文 仕 地 地 文 名 文 名 地 名 营 地 名 地 文 名 文 名 名 地 名 地 名 文 名 地 文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名 名 名 作 礼 名 名 文 地 文 武 主 名 5 / 6 https://taolang.club/doc/32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192 卷一百九十二 列傳第七十九 良吏二 194 卷一百九十四 列傳第八十一 忠義二→目錄 44 45 蕭景茂 ,漳州 龍溪 人也。性剛直孝友。家貧力農。 重改至元四年[1274],南勝縣 民李智甫 作亂,掠龍溪 。景茂 與兄佑集鄉丁拒之,據觀音山 橋險, 與賊戰。衆敗,景茂 被執。賊脅使從己,景茂 罵曰:「狗盜!我生為大元民,死作隔洲鬼,豈從汝 為逆耶!」隔洲,其所居里也。賊怒,縛景茂 於樹,臠其肉,使自啖。景茂 益憤罵,賊遂以刀決其 口,至耳傍,景茂 罵不絕聲而死。有司上其事,朝廷命褒表之,仍給錢以葬。 名 地 地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6 / 6 https://taolang.club/doc/32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