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64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禪觀的主要橋樑:
 禪觀的主要橋樑:
      九住心
 (The Major Bridge of
Meditation: Nine Stages of
     Mindfulness)


  以《菩提道次第廣論
   卷十六》
   卷十六》為主
主講者(
主講者(Lecturer):   ):
       釋心宏
(Ven. Shinhong Shih))
  時間(
  時間(Time):   ):
  04/06--06/06/2006

演講地點(
演講地點(Place):
          ):
 新加坡佛教總會
  主辦單位:
  主辦單位:
 新加坡佛教總會
協辦單位:
協辦單位:淨土梵音
(Pure Land Marketing)
                    )


   台北、桑耶精舍:
   台北、桑耶精舍:
 (SBA:Samye Buddhist
     :
                      )
   Association, Taipei)
 http://www.sbaweb.org
貳、參考資料 (Reference):
                      :

•       達賴喇嘛,
    1.) 達賴喇嘛,(2003) 禪修地圖
                              譯者:
    ( Stages of Meditation) , 譯者:
    項慧齡,廖本聖, 台北:
    項慧齡,廖本聖, 台北:橡樹
    林。
•     西藏、蓮華戒(Kamala-
    ○西藏、蓮華戒
    sila,740-795,A.D.) 《修行次
    第》
貳、參考資料 (Reference):
                      :
•       第七世詠給明就仁波切,
    2.) 第七世詠給明就仁波切,(2004)
               編譯者:
    明心之旅 ,編譯者:喜笑之歌編
             台北:
    譯群 ,台北:喜馬拉雅聖者傳
    承。
•   3.) ※薩姜米龐仁波切 (Sakyong,
    Jamgon Mipham),(2006) 心的導
                    ,
    引 (Turning the Mind into an
             台北:橡樹林。
    Ally ) , 台北:橡樹林。
貳、參考資料 (Reference):
                      :
•       屈大成著(1970), 中國佛教思想中的頓
    4.) 屈大成著      ,
    漸觀念。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漸觀念。台北 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0。。
•        智者大師著,黃學明校註,
    5.) ※智者大師著,黃學明校註,(1997), ,
    釋禪波羅密。出版: 馬來西亞,
    釋禪波羅密。出版 馬來西亞,十方出版
    社。
•   6.) 宗喀巴大師造 (2002), 菩提道次第略論
        上 昂旺朗吉堪布譯。 出版社:
    釋,(上) 昂旺朗吉堪布譯。 出版社 財團法
    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貳、參考資料 (Reference):
                      :
•   7.) 宗喀巴大師造 (2002), 菩提道
    次第略論釋,(下
    次第略論釋 下) 昂旺朗吉堪布
    譯。 出版社 財團法人佛陀教育
         出版社:
    基金會。
    基金會。
•   8.) ※宗喀巴大師造論 (2003), 菩
                 卷一至卷十三)
    提道次第廣論集註 (卷一至卷十三
                 卷一至卷十三
    智敏集註(第一版
           第一版)。 出版社:
    智敏集註 第一版 。 出版社 上海
    古籍出版社。
    古籍出版社。
貳、參考資料 (Reference):
                      :

•   9.) 宗喀巴大師造 (2002), 菩提
    道次第廣論, 法尊法師譯。
    道次第廣論 法尊法師譯。 台
        福智之聲教育基金會。
    北:福智之聲教育基金會。
        福智之聲教育基金會
•   10.) 創古仁波切著,帕滇卓瑪
         創古仁波切著,
             止觀禪修,
    譯 (1997) 止觀禪修,台
    北:眾生出版社。
         眾生出版社。
藏
傳
:
九
住
心
的
圖
Chapter 4: 7.不斷變化的心識
• ○禪修的訓練:印度、西藏、中國的禪修都
    禪修的訓練:印度、西藏、
  重視「九住心(
  重視「九住心(the Nine Stages of
             )」的學習與訓練
             )」的學習與訓練。
  Mindfulness)」的學習與訓練。
     中國禪宗的十牛圖
• Ex:中國禪宗的十牛圖
•○十牛圖的內容:宋代廓庵禪師《十牛圖
  ○十牛圖的內容:宋代廓庵禪師《
        請看圖形檔】
  頌》【請看圖形檔】
•1.尋牛 2.見跡 3.見牛 4.得牛 5.牧牛
  1.尋牛 2.見跡 3.見牛 4.得牛 5.牧牛
  1.
•6.騎牛歸家 7.忘牛存人 8.人牛俱忘
  6.騎牛歸家 7.忘牛存人 8.人牛俱忘
  6.
•9.返本還源 10.入?垂手
  9.返本還源 10.入
  9.
參、【禪修概說】:
           禪修概說】
•                                         :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ditation):
•   主題:
    主題:以「安那般那念」為例
                安那般那念」
•   (The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
•   一、調身 (Controlling your body):毗廬    :
    七支坐法
•   二、調息 (Controlling your breathing):     :
•   三、調心 (Controlling your internal
    mindfulness)::
大約可分為三個階段
•   在數息的過程中,因人而異,
    在數息的過程中,因人而異,所以每
    個人的身心狀況不同。整體而言,
    個人的身心狀況不同。整體而言,大
    約可分為三個階段:     數息(2.) 觀
    約可分為三個階段:(1.) 數息
           觀照。
    息 (3.) 觀照。
•        數息的過程中,如前一段所說。
    (1.) 數息的過程中,如前一段所說。
•        觀息的過程中,只是清楚了知:
    (2.) 觀息的過程中,只是清楚了知:
    出息長、入息短;或者了知:
    出息長、入息短;或者了知:出息
         入息長,沒有計算數字。
    短、入息長,沒有計算數字。
大約可分為三個階段
•        觀照的過程中,
    (3.) 觀照的過程中,就是呼吸
    均勻並且非常細微,
    均勻並且非常細微,心就安住
    在業處,
    在業處,或安住在現前的正
    念,然後心就可進入禪修的
    「九住心 (the Nine-Stages of
    Mindfulness) 」。
肆、【九住心略說】:
        九住心略說】

•   薩姜米龐仁波切 (Sakyong,
                        ,
    Jamgon Mipham),(2006)
•   心的導引 (Turning the Mind
    into an Ally ) ,pp.128-138, 台
                              ,
         橡樹林。
    北:橡樹林。
肆、【九住心略說】:譬喻
       九住心略說】
•   ○【No.1—4:】與增長「穩定性」有
                  : 與增長「穩定性」
    關(Having to do with developing
                  猶如奔流的瀑布
    stability) ex:猶如奔流的瀑布
•                 : 與增長「清明」
    ○【No.5—6:】與增長「清明」有關
    (Having to do with developing clarity)
       猶如平原上的河流
    ex:猶如平原上的河流
•                 : 與增長「力量」
    ○【No.7—9:】與增長「力量」有關
    (Having to do with building strength)
       猶如無波的大海
    ex:猶如無波的大海
肆、【九住心略說】:
        九住心略說】
•   ○【No.1—4:】與增長「穩定性」有關
                : 與增長「穩定性」
    (Having to do with developing stability)
•       內住者(Placement):收攝向外流散的
    一、內住者                  :
    心
•       續住者(Continual placement):心持
    二、續住者                            :
    續專注於呼吸
•       安住者(Repeated placement):心全
    三、安住者                            :
    然專注而穩定
•       近住者(Close placement):以正知保
    四、近住者                        :
    持心的清明
猶如奔流的瀑布: 大瀑布
猶如奔流的瀑布:01大瀑布
猶如奔流的瀑布: 中瀑布
猶如奔流的瀑布:02中瀑布
猶如奔流的瀑布: 小瀑布
猶如奔流的瀑布:03小瀑布
肆、【九住心略說】:
       九住心略說】
•   ○【No.5—6:】與增長「清明」
                 : 與增長「清明」
    有關(Having to do with
    有關
    developing clarity)
•       調伏者(Taming):心寧靜,
    五、調伏者               :心寧靜,
    且柔和調順
•       寂靜者(Pacifying):與心結
    六、寂靜者                :
    盟,體驗心本具的力量
猶如平原上的河流: :
猶如平原上的河流:01:水流急
猶如平原上的河流: :
猶如平原上的河流:02:水流緩慢
猶如平原上的河流: :
猶如平原上的河流:03:水流更緩
肆、【九住心略說】:
        九住心略說】
•   ○【No.7—9:】與增長「力量」有關
                : 與增長「力量」
    (Having to do with building strength)
•   七、最極寂靜者(Thoroughly pacifying):
        最極寂靜者                             :
    以禪修之力,
    以禪修之力,消融微細的念頭
•       專注一境者(One-Pointed):心完全醒
    八、專注一境者                        :
    覺,不在散亂
•       平等住者(Equanimity):心與當下,
    九、平等住者                     :心與當下,
    合而為一。
    合而為一。
猶如無波的大海: :
猶如無波的大海:01:浪很大
猶如無波的大海: :
猶如無波的大海:02:浪很小
猶如無波的大海: :
猶如無波的大海:03:一點點
真正寧靜無波的大海:
真正寧靜無波的大海:04
相互影響的關係

• 伍、【九住心與六力,及四種
        九住心與六力,
  作意的關係】:(pp.17 18)
  作意的關係】:(pp.17-18)
             pp.17-
• (創古仁波切著,帕滇卓瑪譯
  (1997) 止觀禪修,pp.88,
  台北:眾生出版社。
陸、【廣論卷十六:關於九住心的經文】:
       廣論卷十六:關於九住心的經文】

•    【第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分
        第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
     三)】:
•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Formally indicating how to generate the
                                     )
     detailed processes of meditation)
•              由六力成辦】
     ○【二、由六力成辦】(The Complete
     Achievement by Six Kinds of Powers)
•              具四種作意】
     ○【三、具四種作意】(Having four types
     of Consciousness)
【二、由六力成辦】(pp.22)
   由六力成辦】      )
• 第二、由六力成辦。力有六種,
  第二、由六力成辦。力有六種,
  一聽聞力,二思惟力,
  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
  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
    四正知力,五精進力,
  習力。此等能成何心者,
  習力。此等能成何心者,
• 一、由聽聞力成:內住心,謂唯
    由聽聞力成:內住心,
  隨順從他所聞,
  隨順從他所聞,於所緣境、住心
  教授,最初令心安住內境,
  教授,最初令心安住內境,非自
     數修習故。
  數思、數修習故。
【二、由六力成辦】(pp.22)
   由六力成辦】      )
• 二、由思惟力成:續住心,謂於
    由思惟力成:續住心,
  所緣先所住心,
  所緣先所住心,由數思惟將護修
    初得少分相續住故。
  習,初得少分相續住故。
• 三、由憶念力成辦:安住、近住
    由憶念力成辦:
  二心,謂從所緣向外散時,
  二心,謂從所緣向外散時,憶先
  所緣於內攝錄,
  所緣於內攝錄,又從最初生憶念
    從所緣境不令散故。
  力,從所緣境不令散故。
【二、由六力成辦】(pp.22)
   由六力成辦】      )

• 四、由正知力成辦:調伏、
      由正知力成辦:調伏、
  寂靜二心,
  寂靜二心,謂由正知
  (awareness),了知諸相,諸惡
        及隨煩惱流散過患,
  尋思,及隨煩惱流散過患,
  令於彼等,不流散故。 不流散故。
【二、由六力成辦】(pp.22)
   由六力成辦】      )
• 五、由精進力成辦:最極寂
       由精進力成辦:
       專注一趣,
  靜、專注一趣,雖生微細諸
       尋思,及隨煩惱,
  惡、尋思,及隨煩惱,亦起功
  用斷滅不忍,由此因緣,
  用斷滅不忍,由此因緣,其沉
  掉等,
  掉等,不能障礙妙三摩地
                   ,定相續生。
  (special samadhi),定相續生。
【二、由六力成辦】(pp.22)
   由六力成辦】      )
• 六、由串習力成:等住心,
    由串習力成:等住心,
       極串習力,
  謂於前心,極串習力,生無
       而轉三摩地故。
  功用任運,而轉三摩地故。
  此等是如《聲聞地》
  此等是如《聲聞地》意,雖
      亦作餘說,
  見餘處,亦作餘說,然難憑
  信。
心宏法師的法語:
        心宏法師的法語:
•         超越障礙的過程:
    ◎A. 超越障礙的過程: (02,March,2005)
•     瞭解問題
    1.瞭解問題 (understanding problems)
•     動機&態度
    2.動機 態度 (motivation & attitude)
      動機
•     溝通 對話
    3.溝通 &對話 (communication &
    conversation)
•     善巧方便 解決方法
    4.善巧方便 &解決方法 (skillful means &
    solution)
•     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 ex:人際關
      自我超越
    5.自我超越                        人際關
    係不好&
    係不好 幽冥界眾生干擾
心宏法師的法語:
      心宏法師的法語:
            改變命運的程序:
     • ◎B. 改變命運的程序:
•     心念若改變,
    1.心念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
      心念若改變
    變;(Mindfulness)
•     態度改變,
    2.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
      態度改變
    變;(Attitude)
•     習慣改變,
    3.習慣改變,你的個性跟著改
      習慣改變
    變;(Behaviour)
心宏法師的法語:
      心宏法師的法語:
•   4.個性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
      個性改變,
      個性改變
    變;(Personality)
•     人生方向改變,
    5.人生方向改變,你的命運跟著
      人生方向改變
    改變;
    改變;(Life Approach)
•     命運(Destiny)改變,你的菩薩
      命運
    6.命運         改變,
                 改變
    道生涯(
    道生涯(Bodhisattva Path)才會
                        )
    大放智慧與慈悲的光明。
    大放智慧與慈悲的光明。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心的導引 (Turning the Mind into an
          :
    Ally ):
•   一、內住者內住者(Placement):收攝向外流
                       :
    散的心
•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六的經文】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六的經文】
•   一、內住者內住者(Placement),謂從一切外
                       ,
    所緣境攝錄其心,
    所緣境攝錄其心,令其攀緣內所緣
         莊嚴經論云﹕ 心住內所緣。」
    境,莊嚴經論云﹕「心住內所緣。」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心的導引 :
•      續住者(Continual placement):
     二、續住者                     :
     心持續專注於呼吸
•     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
•      續住者(Continual placement),
     二、續住者                     ,
     謂初所繫心令不散亂,
     謂初所繫心令不散亂,即於所緣相續
     而住,如云﹕ 其流令不散。」
     而住,如云﹕「其流令不散。」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心的導引 :
•      安住者(Repeated placement):
     三、安住者                    :
     心全然專注而穩定
•     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
•      安住者(Repeated placement),
     三、安住者                    ,
     謂由忘念向外散時,速知散已,
     謂由忘念向外散時,速知散已,還復
     安置前所緣境,如云﹕
     安置前所緣境,如云﹕「散亂速覺
       還安住所緣。」
     了,還安住所緣。」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心的導引 :四、近住者
            近住者(Close
    placement):以正知保持心的清明
              :
•   【廣論】 四、近住者
     廣論】   近住者(Close placement),
                               ,
    修次初編說,前安住心是知散斷除,此近
    修次初編說,前安住心是知散斷除,
    住心是散亂斷已,勵力令心住前所緣。
    住心是散亂斷已,勵力令心住前所緣。般
    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
    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從廣大境數攝其
      令性漸細上上而住,
    心,令性漸細上上而住,
•   如云﹕ 具慧上上轉,於內攝其心。
    如云﹕「具慧上上轉,於內攝其心。」聲
    聞地說,「先應念住,
       ,「先應念住
    聞地說,「先應念住,不令其心於外散
    動。」謂起念力,令不忘念於外散動。
       謂起念力,令不忘念於外散動。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調伏者(Taming):
     心的導引 :五、調伏者         :
     心寧靜,
     心寧靜,且柔和調順
•     廣論】   調伏者(Taming),謂由
     【廣論】五、調伏者         ,
     思惟正定功德,令於正定心生欣悅,
     思惟正定功德,令於正定心生欣悅,
     如云﹕ 次見功德故,
     如云﹕「次見功德故,於定心調
        聲聞地說,由色等五境,
     伏。」聲聞地說,由色等五境,及三
     毒男女,隨一之相,令心散動,
     毒男女,隨一之相,令心散動,先應
     於彼,取其過患,
     於彼,取其過患,莫由十相,令心流
     散。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寂靜者(Pacifying):
     心的導引 :六、寂靜者            :
     與心結盟,
     與心結盟,體驗心本具的力量
•     廣論】   寂靜者(Pacifying),謂
     【廣論】六、寂靜者            ,
     於散亂觀其過失,
     於散亂觀其過失,於三摩地止息不
       如云﹕ 觀散亂過故,
     喜,如云﹕「觀散亂過故,止息不欣
        聲聞地說,
     喜。」聲聞地說,由欲尋思等、諸惡
     尋思,
     尋思,及貪欲蓋等、諸隨煩惱,能擾
     亂心,      取其過患,
     亂心,先應於彼,取其過患,於諸尋
             不令流散。
     思,及隨煩惱,不令流散。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心的導引 :七、最極寂靜者
                           :以禪修之力,
     (Thoroughly pacifying):以禪修之力,消
     融微細的念頭
•    【廣論】七、最極寂靜者
      廣論】  最極寂靜者(Thoroughly
     pacifying),謂若生貪心、憂慼、昏沉、睡
               ,謂若生貪心、憂慼、昏沉、
     眠等時,能極寂靜,如云﹕
     眠等時,能極寂靜,如云﹕「貪心憂等
          應如是寂靜。 聲聞地說,
     起,應如是寂靜。」聲聞地說,由失念
     故,若起如前所說尋思,及隨煩惱,隨生
          若起如前所說尋思,及隨煩惱,
     尋斷,能不忍受。
     尋斷,能不忍受。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心的導引 :八、專注一境者
             專注一境者(One-
     Pointed):心完全醒覺,不在散亂
             :心完全醒覺,
•    【廣論】八、專注一境者
      廣論】  專注一境者(One-
     Pointed),為令任運轉故,而正策勵,如
             ,為令任運轉故,而正策勵,
            次勤律儀者,由心有作行,
     云﹕「次勤律儀者,由心有作行,能得任
     運轉。 又如聲聞地云﹕
     運轉。」又如聲聞地云﹕「由有作行令無
     缺間,於三摩地相續而住,
     缺間,於三摩地相續而住,如是名為專注
     一趣。 第八心,名專注一趣,即由此名:
     一趣。」第八心,名專注一趣,即由此名
     易了其義。
     易了其義。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心的導引 :九、平等住者
                :心與當下,合而為一。
    (Equanimity):心與當下,合而為一。
•     廣論】
    【廣論】九、平等住者  平等住者(Equanimity),
                                ,
    修次中說,心平等時當修等捨。
    修次中說,心平等時當修等捨。般若波
    羅蜜多教授論說,由修專注一趣,
    羅蜜多教授論說,由修專注一趣,能得
    自在任運而轉。如論云﹕
    自在任運而轉。如論云﹕「從修習不
      」,聲聞地說名:等持。
          聲聞地說名
    行」,聲聞地說名:等持。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平等住者(Equanimity):
     心的導引 :九、平等住者             :
     心與當下,合而為一。
     心與當下,合而為一。
•     廣論】   平等住者(Equanimity):如
     【廣論】九、平等住者             :
        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
     云﹕「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
     得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
     得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
       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
     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
     散亂轉故,名等持。
     散亂轉故,名等持。」
•    此中九心之名,是如修次初編所引,
     此中九心之名,是如修次初編所引,如
        此奢摩他道,
     云﹕「此奢摩他道,是從般若波羅蜜多等
     所說。
     所說。」
紅塵中的清淨蓮花
(Pure Lotus of this world)
【三、具四種作意】
       具四種作意】
• ○(Having four types of
  Consciousness)
        具四種作意。
  第三、具四種作意。如聲聞地
        即於如是九種心住,
  云﹕「即於如是九種心住,當知
  復有四種作意:
  復有四種作意:
• 一、力勵運轉,二、有間缺運轉,
     力勵運轉,          有間缺運轉,
• 三、無間缺運轉,四、無功用運
     無間缺運轉,
  轉。
【三、具四種作意】
         具四種作意】
•   於(1.)內住、(2.)等住 ×續住 中,有、
         內住、 等住 續住)中
         內住     等住(×
    力勵運轉作意。
    力勵運轉作意。
•        安住、 近住 近住、 調伏 調伏、
    於(3.)安住、(4.)近住、(5.)調伏、(6.)
         安住
    寂靜、 最極寂靜中
           最極寂靜中,
    寂靜、(7.)最極寂靜中,有、有間缺
    運轉作意。
    運轉作意。
•        專注一趣中,
    於(8.)專注一趣中,有、無間缺運轉
         專注一趣中
    作意。
    作意。
•        等持中,
    於(9.)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
         等持中
    意。」
【三、具四種作意】
        具四種作意】
•   此說初二心(1-2)時,須勤策勵,故有
    此說初二心     時 須勤策勵,
    力勵運轉作意。
    力勵運轉作意。
•   次五心(3-7)時,由昏沉掉擧故,中有
    次五心     時 由昏沉掉擧
    間缺不能久修,
    間缺不能久修,故有有間缺運轉作
    意。
•   第八心時(8.),昏沉掉舉不能為障,
    第八心時 ,昏沉掉舉不能為障,能
    長時修,故有無間缺運轉作意。
    長時修,故有無間缺運轉作意。
•   第九心時(9.),即無間缺,
    第九心時 ,即無間缺,又不恆常勤
    依功用,故有無功用運轉作意。
    依功用,故有無功用運轉作意。
【三、具四種作意】
        具四種作意】
•   Q:若爾初二心時,亦有有間缺運轉,
      若爾初二心時,亦有有間缺運轉,
      若爾初二心時
          亦須力勵,
    中五心時,亦須力勵,云何初二不說
       間缺運轉作意,
    有、間缺運轉作意,於中五心,不說
    力勵運轉作意?
    力勵運轉作意?
•     答      心入不入定,
    A:答,初二心中,心入不入定,後者
    極長,      住定時長,
    極長,中間五心,住定時長,故於後
       就三摩地障礙立名,前者不爾。
    者,就三摩地障礙立名,前者不爾。
          力勵運轉,
    故雖俱有、力勵運轉,然間缺運轉,
    有無不同,故於力勵運轉作意,
    有無不同,故於力勵運轉作意,未說
    中間五心。
    中間五心。
【三、具四種作意】
       具四種作意】
•   如是住前所說資糧,
    如是住前所說資糧,恆依精進修
    三摩地,乃能成辦正奢摩他。
    三摩地,乃能成辦正奢摩他。若
    略修習一次二次,
    略修習一次二次,還復棄捨所修
    加行,必不能成,
    加行,必不能成,
•     攝波羅蜜多論》
    如《攝波羅蜜多論》云﹕「由無
    間瑜伽,精勤修靜慮,
    間瑜伽,精勤修靜慮,如數數休
      鑽木不出火,瑜伽亦如是,
    息,鑽木不出火,瑜伽亦如是,
    未得勝勿捨。
    未得勝勿捨。」
心宏法師的法語:
   心宏法師的法語:
• ◎C. 心宏法師的法語供養:
      心宏法師的法語供養:
      • 心量有多大,
        心量有多大,
     • 願力就有多大;
       願力就有多大;
   • 面對的考驗就有多大,
      面對的考驗就有多大,
  • 修持的功德力就有多大,
     修持的功德力就有多大,
  • 自性顯現的範圍就有多大。
    自性顯現的範圍就有多大。
發願與迴向:
發願與迴向:願您心中常常有
  一盞正法的光明之燈
五台山、黛螺頂的文殊菩薩
千




•
    手
    千
    眼
    觀
    世
    音
    菩
    薩
峨眉山、萬年寺的普賢菩薩
心的訓練:
            心的訓練:
•                    附錄二:
    【Appendix .II. 附錄二:每日修持的
    內容與過程:心的訓練】
    內容與過程:心的訓練】
•   The Content and Process of Your Daily
    Practice : Training of your internal
    mindfulness
•   Written by Shinhong Shih (Lama
    Jangchub Ozer) 06/01/2005
心的訓練:
           心的訓練:
• 1) Understanding clearly your
  internal mind at every moment
• 在每一刻,清楚地瞭解你自己內在的
  在每一刻,
  念頭。
  念頭。
• 2) Overcoming diligently your not
  proper personality and bad behavior
• 努力地克服你自己不適當的個性,與
  努力地克服你自己不適當的個性,
  壞的行為和習氣。
  壞的行為和習氣。
心的訓練:
           心的訓練:
• 3) Purifying continuously your arising
  negative mind daily
• 每天持續地,淨化你自己所生起的負
  每天持續地,
  面的念頭。
  面的念頭。
• 4) Discovering the true nature of your
  mindfulness and awareness anywhere
  and anytime.
• 隨時隨地,覺察到你自己的正念與正
  隨時隨地,
  知之本質。
  知之本質。
心的訓練:
          心的訓練:
• 5) Enhancing gradually your
  positive mindfulness into the
  stage of complete enlightenment
  every day.
• 每天逐漸地,提昇你自己的明確
  每天逐漸地,
  的正念,
  的正念,並且安住於完全覺悟的
  境界中。
  境界中。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
宏 恆
 
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
宏 恆
 
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
宏 恆
 
理大佛學會-四悉檀
理大佛學會-四悉檀理大佛學會-四悉檀
理大佛學會-四悉檀
guest5f1b911
 
臨濟的中心思想
臨濟的中心思想臨濟的中心思想
臨濟的中心思想
diin54321
 
歇下桀驁不馴的狂心,令其歸於平靜
歇下桀驁不馴的狂心,令其歸於平靜歇下桀驁不馴的狂心,令其歸於平靜
歇下桀驁不馴的狂心,令其歸於平靜
Gloria091959
 
《蓮花海》(10) 近代具眾多授記之大成就者-依怙主夏札(戚操)法王記實(5)-不撓之堅毅苦行-即身成佛之必須條件-移喜
《蓮花海》(10) 近代具眾多授記之大成就者-依怙主夏札(戚操)法王記實(5)-不撓之堅毅苦行-即身成佛之必須條件-移喜《蓮花海》(10) 近代具眾多授記之大成就者-依怙主夏札(戚操)法王記實(5)-不撓之堅毅苦行-即身成佛之必須條件-移喜
《蓮花海》(10) 近代具眾多授記之大成就者-依怙主夏札(戚操)法王記實(5)-不撓之堅毅苦行-即身成佛之必須條件-移喜
DudjomBuddhistAssociation
 
行門與弘化
行門與弘化行門與弘化
行門與弘化
diin5432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宏 恆
 
《莲花海》(25) 佛菩萨的功德-「药师佛」的奇妙功德(10)- 「药师佛」之形像-「药师七佛」-敦珠佛学会
《莲花海》(25) 佛菩萨的功德-「药师佛」的奇妙功德(10)- 「药师佛」之形像-「药师七佛」-敦珠佛学会《莲花海》(25) 佛菩萨的功德-「药师佛」的奇妙功德(10)- 「药师佛」之形像-「药师七佛」-敦珠佛学会
《莲花海》(25) 佛菩萨的功德-「药师佛」的奇妙功德(10)- 「药师佛」之形像-「药师七佛」-敦珠佛学会
DudjomBuddhistAssociation
 
禪心慧語 4(31 40)
禪心慧語 4(31 40)禪心慧語 4(31 40)
禪心慧語 4(31 40)
foonkok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宏 恆
 
《莲花海》(10) 近代具众多授记之大成就者-依怙主夏札(戚操)法王记实(5)-不挠之坚毅苦行-即身成佛之必须条件-移喜
《莲花海》(10) 近代具众多授记之大成就者-依怙主夏札(戚操)法王记实(5)-不挠之坚毅苦行-即身成佛之必须条件-移喜《莲花海》(10) 近代具众多授记之大成就者-依怙主夏札(戚操)法王记实(5)-不挠之坚毅苦行-即身成佛之必须条件-移喜
《莲花海》(10) 近代具众多授记之大成就者-依怙主夏札(戚操)法王记实(5)-不挠之坚毅苦行-即身成佛之必须条件-移喜
DudjomBuddhistAssociation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
Namo Namah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八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八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八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八品
Namo Namah
 

What's hot (20)

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
 
去執經註譯
去執經註譯去執經註譯
去執經註譯
 
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
 
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
 
理大佛學會-四悉檀
理大佛學會-四悉檀理大佛學會-四悉檀
理大佛學會-四悉檀
 
臨濟的中心思想
臨濟的中心思想臨濟的中心思想
臨濟的中心思想
 
歇下桀驁不馴的狂心,令其歸於平靜
歇下桀驁不馴的狂心,令其歸於平靜歇下桀驁不馴的狂心,令其歸於平靜
歇下桀驁不馴的狂心,令其歸於平靜
 
《蓮花海》(10) 近代具眾多授記之大成就者-依怙主夏札(戚操)法王記實(5)-不撓之堅毅苦行-即身成佛之必須條件-移喜
《蓮花海》(10) 近代具眾多授記之大成就者-依怙主夏札(戚操)法王記實(5)-不撓之堅毅苦行-即身成佛之必須條件-移喜《蓮花海》(10) 近代具眾多授記之大成就者-依怙主夏札(戚操)法王記實(5)-不撓之堅毅苦行-即身成佛之必須條件-移喜
《蓮花海》(10) 近代具眾多授記之大成就者-依怙主夏札(戚操)法王記實(5)-不撓之堅毅苦行-即身成佛之必須條件-移喜
 
行門與弘化
行門與弘化行門與弘化
行門與弘化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莲花海》(25) 佛菩萨的功德-「药师佛」的奇妙功德(10)- 「药师佛」之形像-「药师七佛」-敦珠佛学会
《莲花海》(25) 佛菩萨的功德-「药师佛」的奇妙功德(10)- 「药师佛」之形像-「药师七佛」-敦珠佛学会《莲花海》(25) 佛菩萨的功德-「药师佛」的奇妙功德(10)- 「药师佛」之形像-「药师七佛」-敦珠佛学会
《莲花海》(25) 佛菩萨的功德-「药师佛」的奇妙功德(10)- 「药师佛」之形像-「药师七佛」-敦珠佛学会
 
《蓮花海》(25) 佛菩薩的功德-「藥師佛」的奇妙功德(10)- 「藥師佛」之形像-「藥師七佛」-敦珠佛學會
《蓮花海》(25) 佛菩薩的功德-「藥師佛」的奇妙功德(10)- 「藥師佛」之形像-「藥師七佛」-敦珠佛學會《蓮花海》(25) 佛菩薩的功德-「藥師佛」的奇妙功德(10)- 「藥師佛」之形像-「藥師七佛」-敦珠佛學會
《蓮花海》(25) 佛菩薩的功德-「藥師佛」的奇妙功德(10)- 「藥師佛」之形像-「藥師七佛」-敦珠佛學會
 
禪心慧語 4(31 40)
禪心慧語 4(31 40)禪心慧語 4(31 40)
禪心慧語 4(31 40)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佛教知识 (2)
佛教知识 (2)佛教知识 (2)
佛教知识 (2)
 
《莲花海》(10) 近代具众多授记之大成就者-依怙主夏札(戚操)法王记实(5)-不挠之坚毅苦行-即身成佛之必须条件-移喜
《莲花海》(10) 近代具众多授记之大成就者-依怙主夏札(戚操)法王记实(5)-不挠之坚毅苦行-即身成佛之必须条件-移喜《莲花海》(10) 近代具众多授记之大成就者-依怙主夏札(戚操)法王记实(5)-不挠之坚毅苦行-即身成佛之必须条件-移喜
《莲花海》(10) 近代具众多授记之大成就者-依怙主夏札(戚操)法王记实(5)-不挠之坚毅苦行-即身成佛之必须条件-移喜
 
《莲花海》(23) 当代具众多「授记」之大成就者-依估主夏札(戚操)生纪多杰法王-有关「修心与修行」之重要忠告(2)-夏札(戚操)生纪多杰法王(着)-敦珠佛学会
《莲花海》(23) 当代具众多「授记」之大成就者-依估主夏札(戚操)生纪多杰法王-有关「修心与修行」之重要忠告(2)-夏札(戚操)生纪多杰法王(着)-敦珠佛学会《莲花海》(23) 当代具众多「授记」之大成就者-依估主夏札(戚操)生纪多杰法王-有关「修心与修行」之重要忠告(2)-夏札(戚操)生纪多杰法王(着)-敦珠佛学会
《莲花海》(23) 当代具众多「授记」之大成就者-依估主夏札(戚操)生纪多杰法王-有关「修心与修行」之重要忠告(2)-夏札(戚操)生纪多杰法王(着)-敦珠佛学会
 
坐禪儀
坐禪儀坐禪儀
坐禪儀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八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八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八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八品
 

Similar to 9 Stages Of Mindfulness 2

中三佛學 - 第6課 六度
中三佛學 - 第6課 六度中三佛學 - 第6課 六度
中三佛學 - 第6課 六度
CY Hui
 
修心筆錄—自性大圓滿當面現證不修佛教訣(Pod)
修心筆錄—自性大圓滿當面現證不修佛教訣(Pod)修心筆錄—自性大圓滿當面現證不修佛教訣(Pod)
修心筆錄—自性大圓滿當面現證不修佛教訣(Pod)
TAAZE 讀冊生活
 
2013 02-23 明仙-從莊子智慧談心法的提昇
2013 02-23 明仙-從莊子智慧談心法的提昇2013 02-23 明仙-從莊子智慧談心法的提昇
2013 02-23 明仙-從莊子智慧談心法的提昇
yangmarissa
 
2012 03-10 晉梅-談莊子變與不變的智慧
2012 03-10 晉梅-談莊子變與不變的智慧2012 03-10 晉梅-談莊子變與不變的智慧
2012 03-10 晉梅-談莊子變與不變的智慧
yangmarissa
 
2013 03-23 晉梅-免疫力與練功(二)
2013 03-23 晉梅-免疫力與練功(二)2013 03-23 晉梅-免疫力與練功(二)
2013 03-23 晉梅-免疫力與練功(二)
yangmarissa
 
正念整體架構 Pdf 6_15_2014
正念整體架構 Pdf 6_15_2014正念整體架構 Pdf 6_15_2014
正念整體架構 Pdf 6_15_2014
Richard Lin
 
1020208安神食療介紹
1020208安神食療介紹1020208安神食療介紹
1020208安神食療介紹
江 阿寬
 

Similar to 9 Stages Of Mindfulness 2 (20)

中三佛學 - 第6課 六度
中三佛學 - 第6課 六度中三佛學 - 第6課 六度
中三佛學 - 第6課 六度
 
修心筆錄—自性大圓滿當面現證不修佛教訣(Pod)
修心筆錄—自性大圓滿當面現證不修佛教訣(Pod)修心筆錄—自性大圓滿當面現證不修佛教訣(Pod)
修心筆錄—自性大圓滿當面現證不修佛教訣(Pod)
 
正念的心行 7 18_2014
正念的心行 7 18_2014正念的心行 7 18_2014
正念的心行 7 18_2014
 
2013 02-23 明仙-從莊子智慧談心法的提昇
2013 02-23 明仙-從莊子智慧談心法的提昇2013 02-23 明仙-從莊子智慧談心法的提昇
2013 02-23 明仙-從莊子智慧談心法的提昇
 
2012 03-10 晉梅-談莊子變與不變的智慧
2012 03-10 晉梅-談莊子變與不變的智慧2012 03-10 晉梅-談莊子變與不變的智慧
2012 03-10 晉梅-談莊子變與不變的智慧
 
2013 03-23 晉梅-免疫力與練功(二)
2013 03-23 晉梅-免疫力與練功(二)2013 03-23 晉梅-免疫力與練功(二)
2013 03-23 晉梅-免疫力與練功(二)
 
2/13/2024「同心共善」善心法師網上禪修班 (粵語) ……………………..
2/13/2024「同心共善」善心法師網上禪修班 (粵語) ……………………..2/13/2024「同心共善」善心法師網上禪修班 (粵語) ……………………..
2/13/2024「同心共善」善心法師網上禪修班 (粵語) ……………………..
 
佛教知识 (1)
佛教知识 (1)佛教知识 (1)
佛教知识 (1)
 
正念整體架構 Pdf 6_15_2014
正念整體架構 Pdf 6_15_2014正念整體架構 Pdf 6_15_2014
正念整體架構 Pdf 6_15_2014
 
光明的智慧一 望天清.ppt
光明的智慧一  望天清.ppt光明的智慧一  望天清.ppt
光明的智慧一 望天清.ppt
 
1020208安神食療介紹
1020208安神食療介紹1020208安神食療介紹
1020208安神食療介紹
 
活在當下。感恩生命
活在當下。感恩生命活在當下。感恩生命
活在當下。感恩生命
 
1097163125
10971631251097163125
1097163125
 
1097163125
10971631251097163125
1097163125
 
12/27/2023「同心共善」善心法師網上禪修班 (粵語) …………………..
12/27/2023「同心共善」善心法師網上禪修班 (粵語) …………………..12/27/2023「同心共善」善心法師網上禪修班 (粵語) …………………..
12/27/2023「同心共善」善心法師網上禪修班 (粵語) …………………..
 
靜坐
靜坐靜坐
靜坐
 
Lily BNI長勝分會八分鐘2012.10.09
Lily BNI長勝分會八分鐘2012.10.09Lily BNI長勝分會八分鐘2012.10.09
Lily BNI長勝分會八分鐘2012.10.09
 
天道院簡介
天道院簡介天道院簡介
天道院簡介
 
尋找生命的風景-心靈諮詢為困頓找出口
尋找生命的風景-心靈諮詢為困頓找出口尋找生命的風景-心靈諮詢為困頓找出口
尋找生命的風景-心靈諮詢為困頓找出口
 
般若心經 元曉新解
般若心經 元曉新解般若心經 元曉新解
般若心經 元曉新解
 

More from Yvonne 99 (20)

南極企鵝
南極企鵝南極企鵝
南極企鵝
 
60歲後回味 美麗世界
60歲後回味 美麗世界60歲後回味 美麗世界
60歲後回味 美麗世界
 
唯一一隻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狗狗
唯一一隻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狗狗唯一一隻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狗狗
唯一一隻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狗狗
 
Friendship
FriendshipFriendship
Friendship
 
只能陪你一程 -(Rev)
只能陪你一程 -(Rev)只能陪你一程 -(Rev)
只能陪你一程 -(Rev)
 
向野雁學習
向野雁學習向野雁學習
向野雁學習
 
《達賴生死書》
《達賴生死書》《達賴生死書》
《達賴生死書》
 
花販告訴我
花販告訴我花販告訴我
花販告訴我
 
生命中的旅程
生命中的旅程生命中的旅程
生命中的旅程
 
十二生肖的含意
十二生肖的含意十二生肖的含意
十二生肖的含意
 
故宮國畫
故宮國畫故宮國畫
故宮國畫
 
From moscow to beijing by train
From moscow to beijing by trainFrom moscow to beijing by train
From moscow to beijing by train
 
三種感情
三種感情三種感情
三種感情
 
笑笑
 
很好的短信
很好的短信很好的短信
很好的短信
 
福不可受盡
福不可受盡福不可受盡
福不可受盡
 
忍辱息瞋篇
忍辱息瞋篇忍辱息瞋篇
忍辱息瞋篇
 
超越痛苦 - 黃慧英
超越痛苦 -  黃慧英超越痛苦 -  黃慧英
超越痛苦 - 黃慧英
 
甚麼是幸福的人生? / 釋衍空
甚麼是幸福的人生?  / 釋衍空甚麼是幸福的人生?  / 釋衍空
甚麼是幸福的人生? / 釋衍空
 
緣盡時要懂得放下
緣盡時要懂得放下緣盡時要懂得放下
緣盡時要懂得放下
 

9 Stages Of Mindfulness 2

  • 1. 禪觀的主要橋樑: 禪觀的主要橋樑: 九住心 (The Major Bridge of Meditation: Nine Stages of Mindfulness) 以《菩提道次第廣論 卷十六》 卷十六》為主
  • 2. 主講者( 主講者(Lecturer): ): 釋心宏 (Ven. Shinhong Shih)) 時間( 時間(Time): ): 04/06--06/06/2006 演講地點( 演講地點(Place): ): 新加坡佛教總會 主辦單位: 主辦單位: 新加坡佛教總會
  • 3. 協辦單位: 協辦單位:淨土梵音 (Pure Land Marketing) ) 台北、桑耶精舍: 台北、桑耶精舍: (SBA:Samye Buddhist : ) Association, Taipei) http://www.sbaweb.org
  • 4. 貳、參考資料 (Reference): : • 達賴喇嘛, 1.) 達賴喇嘛,(2003) 禪修地圖 譯者: ( Stages of Meditation) , 譯者: 項慧齡,廖本聖, 台北: 項慧齡,廖本聖, 台北:橡樹 林。 • 西藏、蓮華戒(Kamala- ○西藏、蓮華戒 sila,740-795,A.D.) 《修行次 第》
  • 5. 貳、參考資料 (Reference): : • 第七世詠給明就仁波切, 2.) 第七世詠給明就仁波切,(2004) 編譯者: 明心之旅 ,編譯者:喜笑之歌編 台北: 譯群 ,台北:喜馬拉雅聖者傳 承。 • 3.) ※薩姜米龐仁波切 (Sakyong, Jamgon Mipham),(2006) 心的導 , 引 (Turning the Mind into an 台北:橡樹林。 Ally ) , 台北:橡樹林。
  • 6. 貳、參考資料 (Reference): : • 屈大成著(1970), 中國佛教思想中的頓 4.) 屈大成著 , 漸觀念。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漸觀念。台北 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0。。 • 智者大師著,黃學明校註, 5.) ※智者大師著,黃學明校註,(1997), , 釋禪波羅密。出版: 馬來西亞, 釋禪波羅密。出版 馬來西亞,十方出版 社。 • 6.) 宗喀巴大師造 (2002), 菩提道次第略論 上 昂旺朗吉堪布譯。 出版社: 釋,(上) 昂旺朗吉堪布譯。 出版社 財團法 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 7. 貳、參考資料 (Reference): : • 7.) 宗喀巴大師造 (2002), 菩提道 次第略論釋,(下 次第略論釋 下) 昂旺朗吉堪布 譯。 出版社 財團法人佛陀教育 出版社: 基金會。 基金會。 • 8.) ※宗喀巴大師造論 (2003), 菩 卷一至卷十三) 提道次第廣論集註 (卷一至卷十三 卷一至卷十三 智敏集註(第一版 第一版)。 出版社: 智敏集註 第一版 。 出版社 上海 古籍出版社。 古籍出版社。
  • 8. 貳、參考資料 (Reference): : • 9.) 宗喀巴大師造 (2002), 菩提 道次第廣論, 法尊法師譯。 道次第廣論 法尊法師譯。 台 福智之聲教育基金會。 北:福智之聲教育基金會。 福智之聲教育基金會 • 10.) 創古仁波切著,帕滇卓瑪 創古仁波切著, 止觀禪修, 譯 (1997) 止觀禪修,台 北:眾生出版社。 眾生出版社。
  • 10. Chapter 4: 7.不斷變化的心識 • ○禪修的訓練:印度、西藏、中國的禪修都 禪修的訓練:印度、西藏、 重視「九住心( 重視「九住心(the Nine Stages of )」的學習與訓練 )」的學習與訓練。 Mindfulness)」的學習與訓練。 中國禪宗的十牛圖 • Ex:中國禪宗的十牛圖 •○十牛圖的內容:宋代廓庵禪師《十牛圖 ○十牛圖的內容:宋代廓庵禪師《 請看圖形檔】 頌》【請看圖形檔】 •1.尋牛 2.見跡 3.見牛 4.得牛 5.牧牛 1.尋牛 2.見跡 3.見牛 4.得牛 5.牧牛 1. •6.騎牛歸家 7.忘牛存人 8.人牛俱忘 6.騎牛歸家 7.忘牛存人 8.人牛俱忘 6. •9.返本還源 10.入?垂手 9.返本還源 10.入 9.
  • 11. 參、【禪修概說】: 禪修概說】 • :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ditation): • 主題: 主題:以「安那般那念」為例 安那般那念」 • (The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 • 一、調身 (Controlling your body):毗廬 : 七支坐法 • 二、調息 (Controlling your breathing): : • 三、調心 (Controlling your internal mindfulness)::
  • 12. 大約可分為三個階段 • 在數息的過程中,因人而異, 在數息的過程中,因人而異,所以每 個人的身心狀況不同。整體而言, 個人的身心狀況不同。整體而言,大 約可分為三個階段: 數息(2.) 觀 約可分為三個階段:(1.) 數息 觀照。 息 (3.) 觀照。 • 數息的過程中,如前一段所說。 (1.) 數息的過程中,如前一段所說。 • 觀息的過程中,只是清楚了知: (2.) 觀息的過程中,只是清楚了知: 出息長、入息短;或者了知: 出息長、入息短;或者了知:出息 入息長,沒有計算數字。 短、入息長,沒有計算數字。
  • 13. 大約可分為三個階段 • 觀照的過程中, (3.) 觀照的過程中,就是呼吸 均勻並且非常細微, 均勻並且非常細微,心就安住 在業處, 在業處,或安住在現前的正 念,然後心就可進入禪修的 「九住心 (the Nine-Stages of Mindfulness) 」。
  • 14. 肆、【九住心略說】: 九住心略說】 • 薩姜米龐仁波切 (Sakyong, , Jamgon Mipham),(2006) • 心的導引 (Turning the Mind into an Ally ) ,pp.128-138, 台 , 橡樹林。 北:橡樹林。
  • 15. 肆、【九住心略說】:譬喻 九住心略說】 • ○【No.1—4:】與增長「穩定性」有 : 與增長「穩定性」 關(Having to do with developing 猶如奔流的瀑布 stability) ex:猶如奔流的瀑布 • : 與增長「清明」 ○【No.5—6:】與增長「清明」有關 (Having to do with developing clarity) 猶如平原上的河流 ex:猶如平原上的河流 • : 與增長「力量」 ○【No.7—9:】與增長「力量」有關 (Having to do with building strength) 猶如無波的大海 ex:猶如無波的大海
  • 16. 肆、【九住心略說】: 九住心略說】 • ○【No.1—4:】與增長「穩定性」有關 : 與增長「穩定性」 (Having to do with developing stability) • 內住者(Placement):收攝向外流散的 一、內住者 : 心 • 續住者(Continual placement):心持 二、續住者 : 續專注於呼吸 • 安住者(Repeated placement):心全 三、安住者 : 然專注而穩定 • 近住者(Close placement):以正知保 四、近住者 : 持心的清明
  • 20. 肆、【九住心略說】: 九住心略說】 • ○【No.5—6:】與增長「清明」 : 與增長「清明」 有關(Having to do with 有關 developing clarity) • 調伏者(Taming):心寧靜, 五、調伏者 :心寧靜, 且柔和調順 • 寂靜者(Pacifying):與心結 六、寂靜者 : 盟,體驗心本具的力量
  • 24. 肆、【九住心略說】: 九住心略說】 • ○【No.7—9:】與增長「力量」有關 : 與增長「力量」 (Having to do with building strength) • 七、最極寂靜者(Thoroughly pacifying): 最極寂靜者 : 以禪修之力, 以禪修之力,消融微細的念頭 • 專注一境者(One-Pointed):心完全醒 八、專注一境者 : 覺,不在散亂 • 平等住者(Equanimity):心與當下, 九、平等住者 :心與當下, 合而為一。 合而為一。
  • 29. 相互影響的關係 • 伍、【九住心與六力,及四種 九住心與六力, 作意的關係】:(pp.17 18) 作意的關係】:(pp.17-18) pp.17- • (創古仁波切著,帕滇卓瑪譯 (1997) 止觀禪修,pp.88, 台北:眾生出版社。
  • 30. 陸、【廣論卷十六:關於九住心的經文】: 廣論卷十六:關於九住心的經文】 • 【第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分 第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 三)】: •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Formally indicating how to generate the ) detailed processes of meditation) • 由六力成辦】 ○【二、由六力成辦】(The Complete Achievement by Six Kinds of Powers) • 具四種作意】 ○【三、具四種作意】(Having four types of Consciousness)
  • 31. 【二、由六力成辦】(pp.22) 由六力成辦】 ) • 第二、由六力成辦。力有六種, 第二、由六力成辦。力有六種, 一聽聞力,二思惟力, 一聽聞力,二思惟力,三憶念 力,四正知力,五精進力,六串 四正知力,五精進力, 習力。此等能成何心者, 習力。此等能成何心者, • 一、由聽聞力成:內住心,謂唯 由聽聞力成:內住心, 隨順從他所聞, 隨順從他所聞,於所緣境、住心 教授,最初令心安住內境, 教授,最初令心安住內境,非自 數修習故。 數思、數修習故。
  • 32. 【二、由六力成辦】(pp.22) 由六力成辦】 ) • 二、由思惟力成:續住心,謂於 由思惟力成:續住心, 所緣先所住心, 所緣先所住心,由數思惟將護修 初得少分相續住故。 習,初得少分相續住故。 • 三、由憶念力成辦:安住、近住 由憶念力成辦: 二心,謂從所緣向外散時, 二心,謂從所緣向外散時,憶先 所緣於內攝錄, 所緣於內攝錄,又從最初生憶念 從所緣境不令散故。 力,從所緣境不令散故。
  • 33. 【二、由六力成辦】(pp.22) 由六力成辦】 ) • 四、由正知力成辦:調伏、 由正知力成辦:調伏、 寂靜二心, 寂靜二心,謂由正知 (awareness),了知諸相,諸惡 及隨煩惱流散過患, 尋思,及隨煩惱流散過患, 令於彼等,不流散故。 不流散故。
  • 34. 【二、由六力成辦】(pp.22) 由六力成辦】 ) • 五、由精進力成辦:最極寂 由精進力成辦: 專注一趣, 靜、專注一趣,雖生微細諸 尋思,及隨煩惱, 惡、尋思,及隨煩惱,亦起功 用斷滅不忍,由此因緣, 用斷滅不忍,由此因緣,其沉 掉等, 掉等,不能障礙妙三摩地 ,定相續生。 (special samadhi),定相續生。
  • 35. 【二、由六力成辦】(pp.22) 由六力成辦】 ) • 六、由串習力成:等住心, 由串習力成:等住心, 極串習力, 謂於前心,極串習力,生無 而轉三摩地故。 功用任運,而轉三摩地故。 此等是如《聲聞地》 此等是如《聲聞地》意,雖 亦作餘說, 見餘處,亦作餘說,然難憑 信。
  • 36. 心宏法師的法語: 心宏法師的法語: • 超越障礙的過程: ◎A. 超越障礙的過程: (02,March,2005) • 瞭解問題 1.瞭解問題 (understanding problems) • 動機&態度 2.動機 態度 (motivation & attitude) 動機 • 溝通 對話 3.溝通 &對話 (communication & conversation) • 善巧方便 解決方法 4.善巧方便 &解決方法 (skillful means & solution) • 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 ex:人際關 自我超越 5.自我超越 人際關 係不好& 係不好 幽冥界眾生干擾
  • 37. 心宏法師的法語: 心宏法師的法語: 改變命運的程序: • ◎B. 改變命運的程序: • 心念若改變, 1.心念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 心念若改變 變;(Mindfulness) • 態度改變, 2.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 態度改變 變;(Attitude) • 習慣改變, 3.習慣改變,你的個性跟著改 習慣改變 變;(Behaviour)
  • 38. 心宏法師的法語: 心宏法師的法語: • 4.個性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 個性改變, 個性改變 變;(Personality) • 人生方向改變, 5.人生方向改變,你的命運跟著 人生方向改變 改變; 改變;(Life Approach) • 命運(Destiny)改變,你的菩薩 命運 6.命運 改變, 改變 道生涯( 道生涯(Bodhisattva Path)才會 ) 大放智慧與慈悲的光明。 大放智慧與慈悲的光明。
  • 39.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心的導引 (Turning the Mind into an : Ally ): • 一、內住者內住者(Placement):收攝向外流 : 散的心 •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六的經文】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六的經文】 • 一、內住者內住者(Placement),謂從一切外 , 所緣境攝錄其心, 所緣境攝錄其心,令其攀緣內所緣 莊嚴經論云﹕ 心住內所緣。」 境,莊嚴經論云﹕「心住內所緣。」
  • 40.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心的導引 : • 續住者(Continual placement): 二、續住者 : 心持續專注於呼吸 • 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 • 續住者(Continual placement), 二、續住者 , 謂初所繫心令不散亂, 謂初所繫心令不散亂,即於所緣相續 而住,如云﹕ 其流令不散。」 而住,如云﹕「其流令不散。」
  • 41.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心的導引 : • 安住者(Repeated placement): 三、安住者 : 心全然專注而穩定 • 菩提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 • 安住者(Repeated placement), 三、安住者 , 謂由忘念向外散時,速知散已, 謂由忘念向外散時,速知散已,還復 安置前所緣境,如云﹕ 安置前所緣境,如云﹕「散亂速覺 還安住所緣。」 了,還安住所緣。」
  • 42.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心的導引 :四、近住者 近住者(Close placement):以正知保持心的清明 : • 【廣論】 四、近住者 廣論】 近住者(Close placement), , 修次初編說,前安住心是知散斷除,此近 修次初編說,前安住心是知散斷除, 住心是散亂斷已,勵力令心住前所緣。 住心是散亂斷已,勵力令心住前所緣。般 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 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從廣大境數攝其 令性漸細上上而住, 心,令性漸細上上而住, • 如云﹕ 具慧上上轉,於內攝其心。 如云﹕「具慧上上轉,於內攝其心。」聲 聞地說,「先應念住, ,「先應念住 聞地說,「先應念住,不令其心於外散 動。」謂起念力,令不忘念於外散動。 謂起念力,令不忘念於外散動。
  • 43.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調伏者(Taming): 心的導引 :五、調伏者 : 心寧靜, 心寧靜,且柔和調順 • 廣論】 調伏者(Taming),謂由 【廣論】五、調伏者 , 思惟正定功德,令於正定心生欣悅, 思惟正定功德,令於正定心生欣悅, 如云﹕ 次見功德故, 如云﹕「次見功德故,於定心調 聲聞地說,由色等五境, 伏。」聲聞地說,由色等五境,及三 毒男女,隨一之相,令心散動, 毒男女,隨一之相,令心散動,先應 於彼,取其過患, 於彼,取其過患,莫由十相,令心流 散。
  • 44.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寂靜者(Pacifying): 心的導引 :六、寂靜者 : 與心結盟, 與心結盟,體驗心本具的力量 • 廣論】 寂靜者(Pacifying),謂 【廣論】六、寂靜者 , 於散亂觀其過失, 於散亂觀其過失,於三摩地止息不 如云﹕ 觀散亂過故, 喜,如云﹕「觀散亂過故,止息不欣 聲聞地說, 喜。」聲聞地說,由欲尋思等、諸惡 尋思, 尋思,及貪欲蓋等、諸隨煩惱,能擾 亂心, 取其過患, 亂心,先應於彼,取其過患,於諸尋 不令流散。 思,及隨煩惱,不令流散。
  • 45.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心的導引 :七、最極寂靜者 :以禪修之力, (Thoroughly pacifying):以禪修之力,消 融微細的念頭 • 【廣論】七、最極寂靜者 廣論】 最極寂靜者(Thoroughly pacifying),謂若生貪心、憂慼、昏沉、睡 ,謂若生貪心、憂慼、昏沉、 眠等時,能極寂靜,如云﹕ 眠等時,能極寂靜,如云﹕「貪心憂等 應如是寂靜。 聲聞地說, 起,應如是寂靜。」聲聞地說,由失念 故,若起如前所說尋思,及隨煩惱,隨生 若起如前所說尋思,及隨煩惱, 尋斷,能不忍受。 尋斷,能不忍受。
  • 46.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心的導引 :八、專注一境者 專注一境者(One- Pointed):心完全醒覺,不在散亂 :心完全醒覺, • 【廣論】八、專注一境者 廣論】 專注一境者(One- Pointed),為令任運轉故,而正策勵,如 ,為令任運轉故,而正策勵, 次勤律儀者,由心有作行, 云﹕「次勤律儀者,由心有作行,能得任 運轉。 又如聲聞地云﹕ 運轉。」又如聲聞地云﹕「由有作行令無 缺間,於三摩地相續而住, 缺間,於三摩地相續而住,如是名為專注 一趣。 第八心,名專注一趣,即由此名: 一趣。」第八心,名專注一趣,即由此名 易了其義。 易了其義。
  • 47.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心的導引 :九、平等住者 :心與當下,合而為一。 (Equanimity):心與當下,合而為一。 • 廣論】 【廣論】九、平等住者 平等住者(Equanimity), , 修次中說,心平等時當修等捨。 修次中說,心平等時當修等捨。般若波 羅蜜多教授論說,由修專注一趣, 羅蜜多教授論說,由修專注一趣,能得 自在任運而轉。如論云﹕ 自在任運而轉。如論云﹕「從修習不 」,聲聞地說名:等持。 聲聞地說名 行」,聲聞地說名:等持。
  • 48. 【一、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 • 平等住者(Equanimity): 心的導引 :九、平等住者 : 心與當下,合而為一。 心與當下,合而為一。 • 廣論】 平等住者(Equanimity):如 【廣論】九、平等住者 : 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 云﹕「數修、數習,數多修習為因緣故, 得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 得無功用、任運轉道,由是因緣,不由加 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 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運相續,無 散亂轉故,名等持。 散亂轉故,名等持。」 • 此中九心之名,是如修次初編所引, 此中九心之名,是如修次初編所引,如 此奢摩他道, 云﹕「此奢摩他道,是從般若波羅蜜多等 所說。 所說。」
  • 50. 【三、具四種作意】 具四種作意】 • ○(Having four types of Consciousness) 具四種作意。 第三、具四種作意。如聲聞地 即於如是九種心住, 云﹕「即於如是九種心住,當知 復有四種作意: 復有四種作意: • 一、力勵運轉,二、有間缺運轉, 力勵運轉, 有間缺運轉, • 三、無間缺運轉,四、無功用運 無間缺運轉, 轉。
  • 51. 【三、具四種作意】 具四種作意】 • 於(1.)內住、(2.)等住 ×續住 中,有、 內住、 等住 續住)中 內住 等住(× 力勵運轉作意。 力勵運轉作意。 • 安住、 近住 近住、 調伏 調伏、 於(3.)安住、(4.)近住、(5.)調伏、(6.) 安住 寂靜、 最極寂靜中 最極寂靜中, 寂靜、(7.)最極寂靜中,有、有間缺 運轉作意。 運轉作意。 • 專注一趣中, 於(8.)專注一趣中,有、無間缺運轉 專注一趣中 作意。 作意。 • 等持中, 於(9.)等持中,有、無功用運轉作 等持中 意。」
  • 52. 【三、具四種作意】 具四種作意】 • 此說初二心(1-2)時,須勤策勵,故有 此說初二心 時 須勤策勵, 力勵運轉作意。 力勵運轉作意。 • 次五心(3-7)時,由昏沉掉擧故,中有 次五心 時 由昏沉掉擧 間缺不能久修, 間缺不能久修,故有有間缺運轉作 意。 • 第八心時(8.),昏沉掉舉不能為障, 第八心時 ,昏沉掉舉不能為障,能 長時修,故有無間缺運轉作意。 長時修,故有無間缺運轉作意。 • 第九心時(9.),即無間缺, 第九心時 ,即無間缺,又不恆常勤 依功用,故有無功用運轉作意。 依功用,故有無功用運轉作意。
  • 53. 【三、具四種作意】 具四種作意】 • Q:若爾初二心時,亦有有間缺運轉, 若爾初二心時,亦有有間缺運轉, 若爾初二心時 亦須力勵, 中五心時,亦須力勵,云何初二不說 間缺運轉作意, 有、間缺運轉作意,於中五心,不說 力勵運轉作意? 力勵運轉作意? • 答 心入不入定, A:答,初二心中,心入不入定,後者 極長, 住定時長, 極長,中間五心,住定時長,故於後 就三摩地障礙立名,前者不爾。 者,就三摩地障礙立名,前者不爾。 力勵運轉, 故雖俱有、力勵運轉,然間缺運轉, 有無不同,故於力勵運轉作意, 有無不同,故於力勵運轉作意,未說 中間五心。 中間五心。
  • 54. 【三、具四種作意】 具四種作意】 • 如是住前所說資糧, 如是住前所說資糧,恆依精進修 三摩地,乃能成辦正奢摩他。 三摩地,乃能成辦正奢摩他。若 略修習一次二次, 略修習一次二次,還復棄捨所修 加行,必不能成, 加行,必不能成, • 攝波羅蜜多論》 如《攝波羅蜜多論》云﹕「由無 間瑜伽,精勤修靜慮, 間瑜伽,精勤修靜慮,如數數休 鑽木不出火,瑜伽亦如是, 息,鑽木不出火,瑜伽亦如是, 未得勝勿捨。 未得勝勿捨。」
  • 55. 心宏法師的法語: 心宏法師的法語: • ◎C. 心宏法師的法語供養: 心宏法師的法語供養: • 心量有多大, 心量有多大, • 願力就有多大; 願力就有多大; • 面對的考驗就有多大, 面對的考驗就有多大, • 修持的功德力就有多大, 修持的功德力就有多大, • 自性顯現的範圍就有多大。 自性顯現的範圍就有多大。
  • 57.
  • 59. 千 • 手 千 眼 觀 世 音 菩 薩
  • 61. 心的訓練: 心的訓練: • 附錄二: 【Appendix .II. 附錄二:每日修持的 內容與過程:心的訓練】 內容與過程:心的訓練】 • The Content and Process of Your Daily Practice : Training of your internal mindfulness • Written by Shinhong Shih (Lama Jangchub Ozer) 06/01/2005
  • 62. 心的訓練: 心的訓練: • 1) Understanding clearly your internal mind at every moment • 在每一刻,清楚地瞭解你自己內在的 在每一刻, 念頭。 念頭。 • 2) Overcoming diligently your not proper personality and bad behavior • 努力地克服你自己不適當的個性,與 努力地克服你自己不適當的個性, 壞的行為和習氣。 壞的行為和習氣。
  • 63. 心的訓練: 心的訓練: • 3) Purifying continuously your arising negative mind daily • 每天持續地,淨化你自己所生起的負 每天持續地, 面的念頭。 面的念頭。 • 4) Discovering the true nature of your mindfulness and awareness anywhere and anytime. • 隨時隨地,覺察到你自己的正念與正 隨時隨地, 知之本質。 知之本質。
  • 64. 心的訓練: 心的訓練: • 5) Enhancing gradually your positive mindfulness into the stage of complete enlightenment every day. • 每天逐漸地,提昇你自己的明確 每天逐漸地, 的正念, 的正念,並且安住於完全覺悟的 境界中。 境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