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評論家介紹
• 布爾迪厄 (Pierre Bourdieu , 1930 – 2002)
• 「思想大師」黑格爾 (Hegal) 、胡塞爾 (Husserl) 和
海德格 (Heidegger)
• 「懷疑大師」的思想家:馬克思、佛洛依德和尼采
• 現象學
• 海德格 《存在與時間》
• 胡塞爾《論觀念 II 》
• 埃里克‧維爾 (Alexandre Koyre)
• 古以耶 (Henro Gouhier) 、巴舍拉 (Gaston
Bachelard)
和岡古爾 (Georges Canguilhem)
• 阿圖塞 (Louis Althusser) 和拉康 (Jacques Lacan)
• 有關語言論述象徵性權力
拉康的人和後期維根斯坦的語言觀點
• 海格‧龐蒂 (Merleau-Ponty) 的身表現象學
• 羅蘭‧巴特的符號學
理論介紹與選擇
選擇理論 習性
資本
其他理論 社會空間
社會場域
社會階級
行動者
象徵暴力
權力
區隔
再生產
選擇理論解說:習性
前言
概念來源
• 亞里斯多德:德性分為理性和道德的本質
布迪厄的重構
傳統的道德 = 理論 + 實踐
• 社會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 內在心態結構的生存經驗
• 受制於歷史階段  引領個人和群體的行為方向
• 「某種強而有力的生存機制」
 強調其雙重結構及特質
習性( habitus )
習性與行動者
• 雙重時間結構
• 非單純複製性 對歷史經驗同時地進行累積和重建
「前結構」與歷史
前結構 = 社會歷史條件、環境、行動經歷及以往長期精神心理狀態
• 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行動的方向
• 習性所記錄的歷史經驗對自身 / 他人的行動作出判斷和分析
 歷史閱歷和經驗是決定習性品質及其有效性的重要根據
雙重結構化
• 主觀+客觀
• 對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的雙重反對態度
品味與語言風格
• 具區分和實踐能力
• 教育:改變集體的精神文化,使之成為個人或共同的潛意識
 文化需求:培育藝術才能
• 文化鑑賞活動:區分化
習性觀念:
• 社會生活的重要模式  連結個人和群體的內外世界
• 作為中介:從一個社會群體的生活條件品味和愛好
• 存在於社會各員的內在精神生活,表現於社會行動中
穩定性:
• 最原初的生活經驗的重要性
• 對抗環境變化所施加的壓力
∴ 童年時代和最早的經歷為習性的基礎和核心
透過試圖改變、篩選和過濾習性:
 對各種場域的力量對比所施加的影響進行頑強持久的抗衡
選擇理論解說:資本
前言
傳統社會觀念
• 馬克思主義影響下:依經濟標準分為對立的社會階級
• 延續韋伯著作:以權力、威望、財富劃分所組成的階級
布迪厄的社會觀
• 綜合上述方式,超越二分法
• 從社會空間及社會場域出發(客觀)
– 了解團體位置、相互關係,社會秩序再生產的走勢
 社會:多少充斥著階級鬥爭的社會場域之集合
資本( capital )
• 資本( capital )的不同形式可建構社會空間
– 文化資本( cultural capital )
• 內化形式:舉止風範(演講時的泰然自若)
• 客觀形式:文化財貨(收藏的名畫)
• 制度化形式:社會制度認可性(學歷)
• 審美區別
– 經濟資本( economic capital )
• 生產要素(土地)
• 經濟財貨總體(收入)
– 社會資本( social capital )
• 個人團體擁有的社會關係總體:關係的建立與維持(聯誼)
– 象徵資本( symbolic capital )
• 牽涉名望及認可的規矩
• 由文化資本、經濟資本、社會資本構成
(信用、威望)
• 資本:目的、手段
– 累積使之能宰制其場域的資本
 行動者間權力關係之反映
• 按不平等的資本分配而層級化:社會階級( classes )
– 上層階級(宰制階級)
– 小資產階級
– 普羅階級
• 不能單獨被定義,必須從與其他階級的關係來定義
 一個空間的形式下呈現社會:該空間建基在分配或分化原則
之上
象徵暴力
• 資本決定行動者( actors )於一個場域的位置
– 取決於其於社會空間裡的位置(擁有的資本總量 + 資本結構分
配)
– 社會結構與社會場域之間存有形同構造的關係(客觀構成)
 「結構的建構,建構的結構」
– 預設行動者有一種追求利益的動機
– 行動者無法自外於社會結構
–  即使自覺受到了限制也難以脫離
資本場域間的相互滲透性(流動)
場域 (fields) 理論
• 建基於「我們的社會是處於一個逐漸分化的過程」
靜態
• 由各種權力位置關係構成的網絡(位置間的客觀關係組合)
• 每個人的位置分佈:根據自己擁有的資本而定
動態
• 行動者
– 依據自身所在的權力位置、所擁有的各種形式資本
– 積極努力爭取對自己更有利或更有價值的位置與處境
高度分化的社會中
• 整個社會由相對自主的小社會組成
– 客觀關係組成的空間擁有各自特定的、必然的、
  與其他場域不同的運作邏輯
• 擁有物資生產和消費者的市場(權力強弱)
• 場域非嚴格劃分邊界、非完全自主的空間有機地聯繫起來(動態)
雖各場域有各自的運作邏輯及相對自主性
但場域內的分裂、不同階級的對立是一樣
資本社會空間、場域權力
其他理論解說:區隔
• 以個體的生存條件 + 習性 + 所擁有的各種形式的資本的總量
 區隔個體所屬的階級
• 就法國的情況,將階級劃分為三個層次
- 統治階級
- 中產階級
- 工人階級
• 體現了階級的物質生存條件,以及把自己同其他階級的關係加以分
類和排序的符號區分
其他理論解說:再生產理論
• 文化資本是「出生時的身份」,可以不斷再生出文化特權
• 天賦 + 努力  過程合法化
• 文化資本的再生產包括兩個階段
 早期社會化
此階段主要依靠學前的家庭出身
 學校教育
- 「保存、灌輸和使一種文化遺產神聖化的功能」
- 「外在的再生產社會階級關係的功能」
- 「合法化的功能」
- 例如
文化資本被教育制度認可後就變成了一種資格,如文憑
 文化資本再生產活動是一種文化實踐活動
文本介紹:《傾城之戀》
• 張愛玲經典小說之一
• 在 40 年代的上海,出生上海白氏家族的白流蘇離婚後考慮再嫁。經
徐太介紹,認識了剛從英國回來的范柳原,兩人互相傾慕。
• 范柳原因公事去香港,白流蘇被徐太太邀請到港與范柳原重逢,
  兩人墮入愛河。
• 風流的范柳原並無結婚的打算,白流蘇不甘妥協回到上海。後來,范
柳原來電請她來港相聚,為情驅使的白流蘇赴港與范柳原同居。
• 最後,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在漫天烽火下,范柳原去不了英
國,兩人遂在報上發了結婚啟事,傾城的香港繁華美夢雖盡碎,卻造
就了陷落中的范、白在香港暫過平淡的同居生活。
文本應用
白流蘇
( 上海傳統大族之後 )-> 舊派
范柳原
( 海外華僑之後 )-> 新派
習性 低頭 ( 傳統女子的保守和含蓄 )
范柳原:「你是善於低頭的。」
愛玩 ( 旅居海外的開放 )
范柳原:「我愛玩——我有這個錢,有
這個時間,還得去找別的理由?」
場域 上海人
薩黑荑妮問柳原道:「這位白小姐,
也是上海來的?柳原點點頭。」
英國華僑 / 廣州人
「范柳原就是在英國長大的。」 /
「輕易不回廣州老宅里去」
文化資本 上海白族
白流蘇:「然而她家里窮雖窮,也還
是個望族」
廣州范族
「至今范家的族人還對他抱著仇視的態
度,因此他總是住在上海的時候多,輕
易不回廣州老宅里去。」
經濟資本 家族餘下少許田地
白流蘇:「然而她家里窮雖窮,也還
是個望族」
白老太太:「先兩年,東拼西射的,
賣一次田,還夠兩年吃的。」
錫蘭和馬來西亞
「范柳原的父親是一個著名的華僑,有
不少的產業分布在錫蘭馬來西亞等處。
有不少產業」
教育短片目的與對象
目的:
學習從社會學角度看經典文學
對象:
中文系一年級學生
短片類型與風格
類型
• 教育電視
風格
• 輕鬆有趣
短片拍攝可行性
角色:
- Tiffany         (李琪美飾)
- Chris         (馮顥筠飾)
- Mandy        (嚴希汶飾)
- Wing (潘泳儀飾)
- O-Night 參與者  (友情客串)
- Handsome ( Tiffany 男神)   (友情客串)
- Kelvin ( O-Night 後為 Mandy 伴侶 ) (友情客串)
場景:
-公開大學:圖書館內活動討論室(討論報告)、 10 樓女更衣室( O-Night 前)、
空中花園( O-Night )
-麥當勞( Mandy 及其伴侶用餐)
-辦公室( Chris 工作)
-家( 畢業證書與畢業帽、 Wing 打稿 )
-街道名牌店舖前( Tiffany 看名牌手袋)
道具:
布迪厄理論書本(數本)、食物(數盤)、飲品(數杯)、酒杯(兩個)、汽球 (一串)、
男神卡(一張)、紙(數張)、筆(數枝)、化妝用品(數樣)、手提電腦(一部)
器材:
智能手機( IPHONE5 一部) / 數碼相機 (一部)
預計費用:
一百元正 (每人)
劇本角色
背景( 資本 + 場域 ) 性格(習性)
Tiffany
( 李琪美
飾 )
-曾祖父輩曾是上流階級
-現家道中落公屋戶
-中文系學生( Final Year )
-貪慕虛榮,愛名牌
-人生目標:重回上流社會
攀龍附鳳
Chris
( 馮顥筠
飾 )
-單親家庭,與母相依為命
-相信憑自身才能可令母享福
-中文系學生( Final Year )
-強勢、堅強、執著、女強人
-人生目標:自創一番事業
      管理層
Mandy
( 嚴希汶
飾 )
-平凡家庭,有一妹妹
-從小和諧地成長
-中文系學生( Final Year )
-溫柔、包容力強、害羞、小女人
-人生目標:平凡生活
外-辦公室女郎
      內-家庭主婦
Wing
( 潘泳儀
飾 )
-平凡家庭,獨生
-喜愛文學
-中文系學生( Final Year )
-想像力豐富、喜聽別人故事、
觀察力強
-人生目標:小說作家
劇本初稿
• 請參看劇本文件檔,謝謝。
參考書目
書籍
皮耶.布赫迪厄:《實作理論綱要》,臺北:麥田,城邦文化出版, 2009 年。
皮耶.布赫迪厄:《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臺北:麥田,城邦文化出
版, 2008 年。
皮耶.布赫迪厄:《所述之言:布赫迪厄反思社會學文集》,臺北:麥田,城邦
文化出版, 2012 年。
朋尼維茲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麥田出版
社, 2002 年。
高宣揚:《布爾迪厄》,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2 年。
劉擁華著:《布迪厄的終身問題》,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09 年。
戴維‧斯沃茨:《文化與權力 布爾迪厄的社會學》,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2006 年。
網絡資源
張愛玲:〈傾城之戀〉,《雲台書屋網》( 2013 年 11 月 1 日瀏覽),
〈 http://www.b111.net/xiandai/zal-wx/008.htm 〉。
完

More Related Content

Viewers also liked

Photopeach galdetegiak sortu
Photopeach galdetegiak sortuPhotopeach galdetegiak sortu
Photopeach galdetegiak sortu
lourdesimaz
 
Současná role firemního koučování v ČR
Současná role firemního koučování v ČRSoučasná role firemního koučování v ČR
Současná role firemního koučování v ČRMonika Barton
 
Managing Large Datasets in LabVIEW
Managing Large Datasets in LabVIEWManaging Large Datasets in LabVIEW
Managing Large Datasets in LabVIEW
James McNally
 
Presentacion Calameo
Presentacion CalameoPresentacion Calameo
Presentacion Calameo
kontxiolano
 
Photopeach galdetegiak sortu
Photopeach galdetegiak sortuPhotopeach galdetegiak sortu
Photopeach galdetegiak sortulourdesimaz
 
The Law of the Lid
The Law of the LidThe Law of the Lid
The Law of the Lid
Kevin Harris
 
Arthropoda(1)
Arthropoda(1)Arthropoda(1)
Arthropoda(1)
indahtrisusanti
 

Viewers also liked (9)

Photopeach galdetegiak sortu
Photopeach galdetegiak sortuPhotopeach galdetegiak sortu
Photopeach galdetegiak sortu
 
教育短片部份
教育短片部份教育短片部份
教育短片部份
 
Současná role firemního koučování v ČR
Současná role firemního koučování v ČRSoučasná role firemního koučování v ČR
Současná role firemního koučování v ČR
 
Managing Large Datasets in LabVIEW
Managing Large Datasets in LabVIEWManaging Large Datasets in LabVIEW
Managing Large Datasets in LabVIEW
 
Presentacion Calameo
Presentacion CalameoPresentacion Calameo
Presentacion Calameo
 
Photopeach galdetegiak sortu
Photopeach galdetegiak sortuPhotopeach galdetegiak sortu
Photopeach galdetegiak sortu
 
The Law of the Lid
The Law of the LidThe Law of the Lid
The Law of the Lid
 
分鏡腳本
分鏡腳本分鏡腳本
分鏡腳本
 
Arthropoda(1)
Arthropoda(1)Arthropoda(1)
Arthropoda(1)
 

理論部份

  • 1. 評論家介紹 • 布爾迪厄 (Pierre Bourdieu , 1930 – 2002) • 「思想大師」黑格爾 (Hegal) 、胡塞爾 (Husserl) 和 海德格 (Heidegger) • 「懷疑大師」的思想家:馬克思、佛洛依德和尼采 • 現象學 • 海德格 《存在與時間》 • 胡塞爾《論觀念 II 》 • 埃里克‧維爾 (Alexandre Koyre)
  • 2. • 古以耶 (Henro Gouhier) 、巴舍拉 (Gaston Bachelard) 和岡古爾 (Georges Canguilhem) • 阿圖塞 (Louis Althusser) 和拉康 (Jacques Lacan) • 有關語言論述象徵性權力 拉康的人和後期維根斯坦的語言觀點 • 海格‧龐蒂 (Merleau-Ponty) 的身表現象學 • 羅蘭‧巴特的符號學
  • 5. 習性( habitus ) 習性與行動者 • 雙重時間結構 • 非單純複製性 對歷史經驗同時地進行累積和重建 「前結構」與歷史 前結構 = 社會歷史條件、環境、行動經歷及以往長期精神心理狀態 • 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行動的方向 • 習性所記錄的歷史經驗對自身 / 他人的行動作出判斷和分析  歷史閱歷和經驗是決定習性品質及其有效性的重要根據
  • 6. 雙重結構化 • 主觀+客觀 • 對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的雙重反對態度 品味與語言風格 • 具區分和實踐能力 • 教育:改變集體的精神文化,使之成為個人或共同的潛意識  文化需求:培育藝術才能 • 文化鑑賞活動:區分化
  • 7. 習性觀念: • 社會生活的重要模式  連結個人和群體的內外世界 • 作為中介:從一個社會群體的生活條件品味和愛好 • 存在於社會各員的內在精神生活,表現於社會行動中 穩定性: • 最原初的生活經驗的重要性 • 對抗環境變化所施加的壓力 ∴ 童年時代和最早的經歷為習性的基礎和核心 透過試圖改變、篩選和過濾習性:  對各種場域的力量對比所施加的影響進行頑強持久的抗衡
  • 8. 選擇理論解說:資本 前言 傳統社會觀念 • 馬克思主義影響下:依經濟標準分為對立的社會階級 • 延續韋伯著作:以權力、威望、財富劃分所組成的階級 布迪厄的社會觀 • 綜合上述方式,超越二分法 • 從社會空間及社會場域出發(客觀) – 了解團體位置、相互關係,社會秩序再生產的走勢  社會:多少充斥著階級鬥爭的社會場域之集合
  • 9. 資本( capital ) • 資本( capital )的不同形式可建構社會空間 – 文化資本( cultural capital ) • 內化形式:舉止風範(演講時的泰然自若) • 客觀形式:文化財貨(收藏的名畫) • 制度化形式:社會制度認可性(學歷) • 審美區別 – 經濟資本( economic capital ) • 生產要素(土地) • 經濟財貨總體(收入)
  • 10. – 社會資本( social capital ) • 個人團體擁有的社會關係總體:關係的建立與維持(聯誼) – 象徵資本( symbolic capital ) • 牽涉名望及認可的規矩 • 由文化資本、經濟資本、社會資本構成 (信用、威望) • 資本:目的、手段 – 累積使之能宰制其場域的資本  行動者間權力關係之反映
  • 11. • 按不平等的資本分配而層級化:社會階級( classes ) – 上層階級(宰制階級) – 小資產階級 – 普羅階級 • 不能單獨被定義,必須從與其他階級的關係來定義  一個空間的形式下呈現社會:該空間建基在分配或分化原則 之上 象徵暴力
  • 12. • 資本決定行動者( actors )於一個場域的位置 – 取決於其於社會空間裡的位置(擁有的資本總量 + 資本結構分 配) – 社會結構與社會場域之間存有形同構造的關係(客觀構成)  「結構的建構,建構的結構」 – 預設行動者有一種追求利益的動機 – 行動者無法自外於社會結構 –  即使自覺受到了限制也難以脫離 資本場域間的相互滲透性(流動)
  • 13. 場域 (fields) 理論 • 建基於「我們的社會是處於一個逐漸分化的過程」 靜態 • 由各種權力位置關係構成的網絡(位置間的客觀關係組合) • 每個人的位置分佈:根據自己擁有的資本而定 動態 • 行動者 – 依據自身所在的權力位置、所擁有的各種形式資本 – 積極努力爭取對自己更有利或更有價值的位置與處境
  • 14. 高度分化的社會中 • 整個社會由相對自主的小社會組成 – 客觀關係組成的空間擁有各自特定的、必然的、   與其他場域不同的運作邏輯 • 擁有物資生產和消費者的市場(權力強弱) • 場域非嚴格劃分邊界、非完全自主的空間有機地聯繫起來(動態) 雖各場域有各自的運作邏輯及相對自主性 但場域內的分裂、不同階級的對立是一樣 資本社會空間、場域權力
  • 15. 其他理論解說:區隔 • 以個體的生存條件 + 習性 + 所擁有的各種形式的資本的總量  區隔個體所屬的階級 • 就法國的情況,將階級劃分為三個層次 - 統治階級 - 中產階級 - 工人階級 • 體現了階級的物質生存條件,以及把自己同其他階級的關係加以分 類和排序的符號區分
  • 16. 其他理論解說:再生產理論 • 文化資本是「出生時的身份」,可以不斷再生出文化特權 • 天賦 + 努力  過程合法化 • 文化資本的再生產包括兩個階段  早期社會化 此階段主要依靠學前的家庭出身  學校教育 - 「保存、灌輸和使一種文化遺產神聖化的功能」 - 「外在的再生產社會階級關係的功能」 - 「合法化的功能」 - 例如 文化資本被教育制度認可後就變成了一種資格,如文憑  文化資本再生產活動是一種文化實踐活動
  • 17. 文本介紹:《傾城之戀》 • 張愛玲經典小說之一 • 在 40 年代的上海,出生上海白氏家族的白流蘇離婚後考慮再嫁。經 徐太介紹,認識了剛從英國回來的范柳原,兩人互相傾慕。 • 范柳原因公事去香港,白流蘇被徐太太邀請到港與范柳原重逢,   兩人墮入愛河。 • 風流的范柳原並無結婚的打算,白流蘇不甘妥協回到上海。後來,范 柳原來電請她來港相聚,為情驅使的白流蘇赴港與范柳原同居。 • 最後,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在漫天烽火下,范柳原去不了英 國,兩人遂在報上發了結婚啟事,傾城的香港繁華美夢雖盡碎,卻造 就了陷落中的范、白在香港暫過平淡的同居生活。
  • 18. 文本應用 白流蘇 ( 上海傳統大族之後 )-> 舊派 范柳原 ( 海外華僑之後 )-> 新派 習性 低頭 ( 傳統女子的保守和含蓄 ) 范柳原:「你是善於低頭的。」 愛玩 ( 旅居海外的開放 ) 范柳原:「我愛玩——我有這個錢,有 這個時間,還得去找別的理由?」 場域 上海人 薩黑荑妮問柳原道:「這位白小姐, 也是上海來的?柳原點點頭。」 英國華僑 / 廣州人 「范柳原就是在英國長大的。」 / 「輕易不回廣州老宅里去」 文化資本 上海白族 白流蘇:「然而她家里窮雖窮,也還 是個望族」 廣州范族 「至今范家的族人還對他抱著仇視的態 度,因此他總是住在上海的時候多,輕 易不回廣州老宅里去。」 經濟資本 家族餘下少許田地 白流蘇:「然而她家里窮雖窮,也還 是個望族」 白老太太:「先兩年,東拼西射的, 賣一次田,還夠兩年吃的。」 錫蘭和馬來西亞 「范柳原的父親是一個著名的華僑,有 不少的產業分布在錫蘭馬來西亞等處。 有不少產業」
  • 21. 短片拍攝可行性 角色: - Tiffany         (李琪美飾) - Chris         (馮顥筠飾) - Mandy        (嚴希汶飾) - Wing (潘泳儀飾) - O-Night 參與者  (友情客串) - Handsome ( Tiffany 男神)   (友情客串) - Kelvin ( O-Night 後為 Mandy 伴侶 ) (友情客串) 場景: -公開大學:圖書館內活動討論室(討論報告)、 10 樓女更衣室( O-Night 前)、 空中花園( O-Night ) -麥當勞( Mandy 及其伴侶用餐) -辦公室( Chris 工作) -家( 畢業證書與畢業帽、 Wing 打稿 ) -街道名牌店舖前( Tiffany 看名牌手袋) 道具: 布迪厄理論書本(數本)、食物(數盤)、飲品(數杯)、酒杯(兩個)、汽球 (一串)、 男神卡(一張)、紙(數張)、筆(數枝)、化妝用品(數樣)、手提電腦(一部) 器材: 智能手機( IPHONE5 一部) / 數碼相機 (一部) 預計費用: 一百元正 (每人)
  • 22. 劇本角色 背景( 資本 + 場域 ) 性格(習性) Tiffany ( 李琪美 飾 ) -曾祖父輩曾是上流階級 -現家道中落公屋戶 -中文系學生( Final Year ) -貪慕虛榮,愛名牌 -人生目標:重回上流社會 攀龍附鳳 Chris ( 馮顥筠 飾 ) -單親家庭,與母相依為命 -相信憑自身才能可令母享福 -中文系學生( Final Year ) -強勢、堅強、執著、女強人 -人生目標:自創一番事業       管理層 Mandy ( 嚴希汶 飾 ) -平凡家庭,有一妹妹 -從小和諧地成長 -中文系學生( Final Year ) -溫柔、包容力強、害羞、小女人 -人生目標:平凡生活 外-辦公室女郎       內-家庭主婦 Wing ( 潘泳儀 飾 ) -平凡家庭,獨生 -喜愛文學 -中文系學生( Final Year ) -想像力豐富、喜聽別人故事、 觀察力強 -人生目標:小說作家
  • 24. 參考書目 書籍 皮耶.布赫迪厄:《實作理論綱要》,臺北:麥田,城邦文化出版, 2009 年。 皮耶.布赫迪厄:《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臺北:麥田,城邦文化出 版, 2008 年。 皮耶.布赫迪厄:《所述之言:布赫迪厄反思社會學文集》,臺北:麥田,城邦 文化出版, 2012 年。 朋尼維茲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麥田出版 社, 2002 年。 高宣揚:《布爾迪厄》,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2 年。 劉擁華著:《布迪厄的終身問題》,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2009 年。 戴維‧斯沃茨:《文化與權力 布爾迪厄的社會學》,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2006 年。 網絡資源 張愛玲:〈傾城之戀〉,《雲台書屋網》( 2013 年 11 月 1 日瀏覽), 〈 http://www.b111.net/xiandai/zal-wx/008.htm 〉。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