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433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附針灸治療法)
                   (
                    承淡盦


     一、本書編述立意,以淺顯明白為原則,故不嫌詞費,反複重疊,逐條分別註釋。
     一、於本文之下,先提其原文綱領,如文章之點明全篇立意然。
     一、繼就原文直譯,如從文言文之譯成白話文然,為便於明了其意義?免推索之苦
耳。
     一、以直譯之詞,猶未能暢達原意者,再作補充於後,依句或段而疏釋之。
  一、猶嫌其未能盡意,乃採各大家之註以申明之。
  一、原文中有錯簡之疑者,則從理解或前賢改正之意而校正之。
  一、原文中言證不言苔、脈,或及脈不及苔,及苔不及脈者,則將脈、舌之症狀,
依平時經驗之所見而補出之,雖為續貂,亦便於初學者研讀之意云爾。
  一、病固湯藥可愈者,亦可不用湯藥而以簡捷之針灸法治愈者,因將針灸法補於後,
復約略釋其取穴之意義,俾讀者於倉卒不及配藥時擇用之。
  一、本方原方分量煎煮,悉照原文。近代應取之分量,於第一方後涉及之。
  一、於原方之後,提明本方之主證,俾應用時得有標準可循。
一條: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
  解曰:外感病初起,病在人身最外一層,曰病在「太陽」
                          。其為病之證象,脈搏見浮。
本身之自覺則見頭項強痛,身發熱而惡寒。故曰: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
條文中雖無發熱之提出,但從脈浮上觀察,必有發熱之證狀也。因發熱非太陽病之所獨
有,是以簡略而不述也。
  據吉益南涯氏釋曰:「太者,大甚也。陽氣盛於表位,謂之『太陽』。脈浮,頭項強
痛,此其候也。氣盛而血窘窒,故致強痛。發出則不項強,不惡寒,發熱汗出矣。經過
日時,則迄於內。蓋表位,氣之末也,末氣常乏。今氣盛甚於其末者,陽氣太之狀也。
因名之曰『太陽』
       。」
  程郊倩曰:「按『六經』之設,是從人身劃下疆界,轄定病之所在,無容假冒,無容
越徑。故一經有一經之主脈,一經有一經之主證,稍有假冒,以經核之,可以據此驗彼。
若有越徑,以經覈之,可以從彼執此。即以『太陽』一經而論,脈浮,頭頊強痛而惡寒,
自是『太陽』之為病,固無與他經事。何以『陽明』亦有『太陽』?『少陽』亦有『太
陽』?『三陰』中亦有『太陽』?無非與此條之脈與證有符合處耳。又有『太陽病』竟
不能作『太陽病』處治者,亦無非與此條之脈與證有參差處耳。名曰『六經』
                                 ,其實為『表
裏府藏』四字各與之地方界限。有地方界限,可以行保甲,此仲景之『六經』也。因地
方界限,以之作驛遞,此眾人之『六經』也。」
  由此觀之,「太陽」二字,是仲景根據《內經》經絡領域,證候表現,而定出「傷寒
六經」分類。故清季以前註《傷寒論》者近百家,每謂「太陽」為「足太陽膀胱經」之
「太陽」
   ,實非無理。第仲景復以病態及病灶之領域所在,結合寒、熱、虛、實、表、裏,
而分立六經辨證,便於審證及治療上之便利,特別立一系統耳。
  仲景曰:「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凡病之稱為
陽症者,皆屬熱,皆屬實;病之稱為陰症者,皆屬寒,皆屬虛。即西醫稱病之屬於進行
性者,為陽;屬於退行性者,為陰。生裡機能亢盛者為陽,生理機能減退者為陰是也。
                                     《傷
寒論》一書,稱「太陽」「少陽」「陽明」證者,大多為熱症、實症,即機能亢進之症
           、   、
是也。稱為「太陰」「少陰」「厥陰」證者,大多為寒症、虛症,即機能減退之症是也。
        、    、
  當身體受病菌或病毒等侵害時,神經系統受到刺激,而後使有機體本身發生一定反
應動作來對付。這時體溫升高,加速循環,增加體內抗菌機能之作用。通常在發熱初期,
病人常有寒冷之感覺,甚至發生戰慄,這是臨床症狀上發熱初期之一般現象,而古人無
此觀念,但在實踐工作中累積之經驗,以脈浮為病邪併著於肌表,皮膚微血管收縮,而
頭項部比之其他部分血液充盈之度為高,故鬱滯所致則為痛為強。頭項為身體之最高部
分,肌表為身體之最外一層,惡寒為發熱初期之徵兆,故不論何種病症,若脈浮,頭項
強痛而惡寒時,皆得以之謂「太陽病」。仲景之所以不立方劑者,以標示「太陽病」之大
綱也。
  如病毒鬱滯於肋骨弓下,以致胸脇苦滿、口苦、咽乾、目眩、而嘔等症狀,無「太
陽」之表證,又無「陽明」之裏證,中醫稱為「半表半裏」。故仲景特揭口苦、咽乾、目
眩、胸脇苦滿為提綱,陽氣微少於表,因名之曰「少陽」。
  腸胃內由病邪侵襲,其機體全身反應為不惡寒、反惡熱、譫語、腹滿、汗自出、不
大便等。《內經》上說:「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開即啟也,發也,如花發
曰花開。凡閉藏於內而發出之曰開。闔為開之對待,閉藏也。《易》曰:「闔戶謂之坤。」
是指內部的意義。所以吉益南涯氏曰:「明為黎明之明,示陽實也。」體溫調節中樞,產
生熱能,迫發於外,但蒸發、輻射、對流等的發散,不敵內部產熱量,因之產熱與散熱
之協調機構失卻平衡,即裏位極時則實,實於內而向外擴張。故曰:「陽明」之為病,胃
家實是也。
  腸胃道因寒冷剌激或消化機能不健全以及受化學刺激以致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
腹痛等,名之曰「太陰病」。若誤與「陽明證」混治,則必胸下結痞。此因內虛,故惟腹
壁膨滿、攣急,若按其內部,則空虛無物。
  無熱而惡寒,脈微細,但欲寐,四肢不溫,曰「少陰病」。假令一切之病證,循環與
神經機能衰弱,都能在臨床上顯現此等症狀,宜作「少陰病」而施治之。
病邪瀰漫軀體上下內外,隨病者之抵抗力如何而異其病所,中樞神經調節機能失卻
控制,亦即傳導刺激對於神經和肌肉的興奮性變化,調節平衡之機能失卻常態,因此體
內抗菌機能不能發揮作用而瀕淤險境。如能戰勝病邪則生,不能戰勝病邪則死,為疾病
之生死重要關鍵。其病態為寒熱錯雜,或上熱下寒,或外熱內寒,或吐,或利,或消渴,
氣逆等等者,曰「厥陰病」。
  明瞭《傷寒論》所稱「六經」之意義,再進而研究各條文之真義,則不致對於清代
以前各家註釋,發生糢糊之感矣。
  脈浮,主病在表。「太陽病」之機體反應屬於興奮性的,陽性的,故其脈必浮。其機
體反應的作用為加強體內抗菌機能,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抗體之產生等等,中醫稱之曰
「正氣」,西醫稱之曰「抵抗力」。因為血液循環加速,淺層動脈之血液充盈,故撓動脈
之搏動乃見浮象。脈浮非一定指表證和實證。如張介賓曰: 「大多浮而有力有神者,陽有
餘也。陽有餘,則火必隨之。(中略)浮而無力空豁者,陰不足也。(中略)若以此為表證,
則害莫大焉。
  何以見頭項強痛?因血液循環加速,顳顬動脈之搏動,或受毒素刺激而影響知覺神
經,迴旋椎部運動神經受到影響而發生障礙。有謂頭則痛,項則強,其實不必機械式之
分割,有頭痛而不項強者,有頭項之迴旋,但覺重而不靈動者。總之,頭項有不舒適之
自覺症狀,即可謂頭項強痛之證。其強與痛之程度高低,病人各不一致,胥視其感受病
毒之輕重,與其本身之抵抗力強弱如何以為衡量。
  何以見惡寒?吳襄《生理學大綱》上說:
                   「通常在發熱的初期,病人常有寒冷的感覺,
甚至發抖。事實上,這時候的體溫已經升高,但因皮膚小血管正在普遍收縮,皮膚溫度
很低,以致刺激了皮膚的冷覺感受器。皮膚小血管收縮的結果,體溫發散減少,再加發
抖增加了體熱的產生,於是體溫更迅速上升,因之和四周空氣的溫度不平衡。」所以條
文中雖曰「惡寒」,其實「惡風」亦包括於其中。
  《傷寒論》祇言脈與證,獨於舌苔之證狀不言,雖陽明篇有舌上苔者「梔子豉湯」
主之一條,亦含混不明。為便於初學者之辨認證狀起見,於講解條文之後,補入舌色苔
證,其無脈證之條,應知其脈證者,亦補入脈證。續貂之嫌,則不計也。本條太陽病之
舌質顏色當為紅潤或紅淡,苔則薄白而不燥。
  本條解釋謂從脈浮上知其必有發熱之證狀者,以血液集散於表層,其脈必浮,其身
上肌膚之溫度必高過正常體溫,而仲景不言發熱者,因非「太陽病」之所獨有證狀也。
  呂搽村曰:「仲景《傷寒》立法,能從『六經』辨證,則雖繁如『傷寒』,不為多歧
所誤,而雜病即一以貫之。」因之,學者不可泥於章句之末,如能參透領悟其真精神,
則萬病之治如示諸掌。
  二條: 太陽病」 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   ,                   。
  本條為「太陽中風病」脈證之提綱。
  解曰:脈浮、頭項強痛、惡寒之「太陽病」,見發熱、汗自出、惡風、而脈浮中有緩
象者,名曰「太陽中風」。簡言之:即頭項強痛、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者,名曰「中
風」。亦有頭項不強痛,僅見昏暈者,而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為「中風」必有之主
證。
  「太陽病」原包括「中風」「傷寒」二種證狀而言,首條即言「中風」「傷寒」兩
              、                 、
種共有之證狀,此則專言「太陽中風」之脈證也。
  發熱為人身體溫超過正常溫度,對於病體來說,應當是有利的,原為對於外界侵害
的一種生理反應,其作用為「正氣」
               (即抵抗力,以後統稱謂之正氣)抵抗病邪的一種表
現,即體溫中樞調節起了變化,熱的產量增多或排出減少,使蓄積在體內的熱量超過平
時,成為發熱。
  發熱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約有下列幾點:一、傳染病的發熱。二、手術後的發熱。
三、神經性發熱。四,缺水發熱。五、藥物的影響。但就本書所論發熱,不外第一點傳
染病的關係,條分之可得六點:
  一、外界一種病毒侵襲體內,生理上即發動一種抵抗作用,刺激神經體溫調節中樞,
於是體溫增高,增強體內抗菌機能,促進抗體產生等等。戰勝病毒後,由於汗腺分泌加
速,體熱大量隨汗而去,體溫乃得復原,即中醫所謂汗出而解。
  二、病原細菌侵人體內,放散一種毒素,或發生繁殖作用,與體內血液或各部組織
的液體起化學作用,而使產熱中樞的機能興奮。
  三、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廢料物質不能盡量排泄,此類廢物如新陳代謝的尾產物、
過剩的營養料、毒物等,留著體內,影響了血球和細胞的新陳代謝,而使體溫增加。
  四、臟器組織因某種關係發生變化,或殘廢物質不能多量排出體外,此類殘餘即能
起發酵作用,成為瓦斯濁氣,因之體溫增高。
     五、外層汗孔閉塞,體內熱量增加,不得放散,新陳代謝失去調節,亦能使體溫增
高。
  六、血之所至,即熱之所至,血液大部分充盈於某部,某部的溫度即覺增高。但此
類的熱,西醫謂之發炎,中醫稱之為「火」,如「胃火」「肝火」等。
                         、
  上面六條,或曰「實熱」,或曰「邪熱」,或稱「表熱」,或稱「內熱」,視臨床症狀
如何而名之。
  「太陽中風」的發熱,即屬上列的第一點。產熱中樞的機能亢進,由它發出衝動,
管理著與體溫有關的血管、肌肉及汗腺的活動,皮膚放散和輻射之機能受到障礙,中醫
稱之為「表熱」。
  排熱和生熱最有關的器官是皮膚小血管、汗腺、肌肉和肺。出汗是皮膚血管擴大,
全身肌肉舒鬆,肺呼吸加速,汗腺分泌汗液。汗腺受交感神經所支配,中樞在脊髓、延
腦、下視丘和大腦皮層中。這些中樞的興奮都可使汗腺分泌,亦即排除病毒的一種生理
機能表現。按出汗的原因,不外下列四點:
  一、正常體溫的保持,是人體健康活動的基本要求之一。人體不斷進行新陳代謝,
所以不斷產生熱,在熱產生的同時,身體將熱不斷的排除,產生和排除的量和速率相平
衡,體溫就恆定不變。肺呼吸及內呼吸不停,不斷吸入空氣中的氧與血液中的鐵質化合,
和食物內所含的氫化合成水,和食物內所含的碳化合成碳酸氣,與燃燒時的變化相似,
燃燒時發熱,呼吸時也發熱。簡括的說:體熱的產生,來自養料的氧化,體熱產量的多
少,決定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情況,例如情緒緊張、體力勞動和氣候冷熱等。另一方
面散熱中樞的興奮,可因三方面的刺激而加強:一是血液溫度增高的直接刺激。二是低
級中樞所傳達的熱覺感受器的衝動。三是大腦皮層的衝動。當大腦皮層接受高熱的刺激
時,不論來自內在或外在環境的,都將轉來加強散熱中樞的活動,因而加速熱量的發散,
以為調節。出汗即為散熱中樞機能亢進,刺激汗腺,為一種大量發散體溫的作用。
  二、當產熱與散熱的協調機構長期失卻平衡時,皮膚表層神經衰弱,汗孔的分泌作
用無力控制而汗自出。
  三、體溫增高,直接刺激下視丘的體溫中樞,致汗腺開放而汗自出。
  四、神經中樞的機能衰竭,各部組織之神經都失卻主宰而汗自出。
  「太陽中風」之汗自出,即屬於第一點的散熱中樞神經機能亢進,刺激汗腺,雖曰
汗出,亦不過皮膚上稍稍濕潤而已。雖汗而不多,故其發熱並不因微汗而退清。因為體
溫中樞的調節起了變化,產熱多,散熱少,致體溫升高。在發熱的時候,體溫提高之後,
雖然產熱和散熱趨於平衡,然此時保留在體內的熱量仍比正常多,所以體溫保持在高水
準上。經過治療或一個時期休息之後,如藥物治療或針灸治療,體溫又起變化,結果把
過多的熱排出,於是保留在體內的熱量恢復正常,乃得痊愈。
  「惡風」者,因有微汗,汗腺開張,肌腠疏而不密。皮膚內溫覺感受器不勝流動空
氣與皮膚輻射和對流的刺激,故淅淅惡風。成無己曰:
                       「惡風者,風至則惡,得居密室之
內,幛幃之中,則坦然自舒也」。
  「脈緩」為脈浮緩之略。首條已舉「太陽病」之脈浮為標的。浮中所以見緩者,以
皮膚有汗液滋潤,柔和而不緊縮,即皮膚血管舒張,皮下感覺神經亦呈弛緩的緣故。
  本條之名「中風」,俗稱之「傷風症」者是,與猝然倒地、口眼喎斜、不省人事之「中
風症」,絕然不同。一為病在腦部,此則病在肌表,所謂「風傷衛」者是也。
  本條之舌證:舌質當屬正常紅潤或淡潤,苔則薄白。
三條: 太陽病」 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
     「   ,
曰「傷寒」。
  本條為「太陽傷寒病」脈證之提綱。
  解曰:初感病邪之「太陽病」
              ,不論其已見發熱或未見發熱,必有惡寒,一身筋骨疼
痛,或作嘔逆,其脈見緊象的,即名曰「太陽傷寒」。
  上條言「太陽中風」的脈證,此則言「太陽傷寒」的脈證。以「太陽」包括「中風」、
「傷寒」二證,故仲景於開卷即立出三條綱領。
  尤在涇曰:「此『太陽傷寒』之的脈的證也,與上『中風』條參之自別。」
  吾人在氣交之中,風吹寒侵,日炙雨淋,有為病者,有不為病者,有即為病者,有
不即為病,久而始發者,種種不一,是在其人本身之抵抗力如何而已。抵抗力中醫名為
「正氣」
   ,強者即不能為病,縱病亦久而後發;弱者即成為病,病之始也,即為「太陽病。
其為「中風」或為「傷寒」
           ,則又視其人之生理機構如何以為衡。
  日本湯本求真氏曰:「凡言人之體質,千差萬別,不能逆睹,若窮極之,可分為二大
別:其一皮膚粗疏而弛緩,有此稟賦之人,若罹『太陽病』,必見其脈浮弱、自汗等之證
狀。其一為皮膚緻密緊張者,有此體質,若侵入『太陽』,則脈浮緊、無汗等之證候出」。
可見病因大致相同,結果病態有不同者,體質之不同也。
  本條「太陽病」,言初感外邪,皮膚小血管收縮,豎毛肌收縮,汗腺密閉。若其人之
神經靈敏者或抵抗力之強盛者,血液循環加速,加強體內杭菌機能,遽起發熱的證狀;
若其人體弱,抵抗力不能遽然而發者,或神經滯鈍者,其發熱之起則轉遲緩。不論其發
熱之起與未起,其皮膚之表層因外邪所襲,必見惡寒之證象。當皮膚緊縮,汗腺閉而不
通,則體溫之放散失去調節,內部之濁熱與疲勞物質充斥於肌肉筋骨之間,神經備受壓
迫刺激而為疼痛,故曰必惡寒、體痛。其嘔逆者,以本身之濁熱與水氣不能向外放散,
則向上湧,延髓部之嘔吐中樞神經備受刺激,引起胃神經的反射而作嘔吐。脈之見緊者,
以外邪襲於皮膚表層,皮膚緊縮,皮下神經亦起緊張,故脈管亦弦勁有力,搏指成緊象。
其曰脈陰陽俱緊者,指頭手足三部之脈。古人診脈,「人迎」「寸口」與「趺陽」並診。
                           、
仲景《傷寒論》自序曰: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
                              、
云云,可見脈陰陽俱緊之陰陽,指上下之脈而言。上者為陽,下者為陰。註家都以「尺」、
「寸」言或「浮」「沉」言,僅拘泥於手部撓動脈的成見而言之。
        、
  緊脈,為脈搏見弦硬有力之象。以指按之,醫者之手指直覺搏動有力,於躍動流利
之中脈道為緊束而具堅硬之象。蓋脈管周圍有神經,中為血液流動,血行充滿於內,神
經緊張於外,於是脈管弦直,搏動有力而呈緊象。身疼痛,因神經有舒縮血管的纖維,
加速或阻遏心搏的纖維,以致皮膚痛覺感受器的神經感受壓迫刺激而緊張作痛。《脈訣》
主弦緊為寒,弦緊為痛者,實具有理由也。
  此名「傷寒」,乃指發熱者初起,病在肌表時,發熱、無汗、惡寒的「太陽傷寒」,
與西醫所謂傳染病之有「傷寒桿菌」在腸中的「傷寒」不同,不得誤混。
  本條「傷寒」初得病時,其人如未發熱,則脈為緊,已發熱後,則脈浮緊。故浮緊
為「太陽傷寒病」已發熱之定脈。
  「太陽病」有「中風證」,有「傷寒證」。如首條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為「中風」
與「傷寒」的共通證。其不同點,「中風」有汗出,「傷寒」則無汗;
                              「中風」脈浮緩,
                                     「傷
寒」脈浮緊為別。初學者於此等處宜分辨其異同點,即知仲景辨證的規律。
  本條之舌證:舌質當為正常紅潤或淡潤,苔則薄白而潤,或苔較厚些。
  四條: 傷寒」一日, 太陽」受之,脈靜者,為不傳也;若脈數急者,為傳也。
     「      「
  本條為憑脈象以診斷其病之傳與不傳。
  解曰:初感風寒之邪,病在肌表,故曰:「傷寒」一日,「太陽」受之。其脈搏祇見
浮而不見數或急者,為病邪仍在肌表,未傳於裏之候,故曰:為不傳也。若脈浮中見數
或急,或不浮而數急者,則病邪已傳入於裏之候,故曰:為傳也。
  「中風」或「傷寒」初起,病在於表,見發熱、惡風寒,脈必為浮,或浮兼緩,或
浮兼緊,繼而變為往來寒熱,或變為煩渴壯熱,此即表病而變為「少陽」半表半裏病,
或「陽明」裏熱病,名為「傳變」
              ,方書則曰「傳經」
                      。本條之言傳與不傳,即傳經之謂。
病何以傳?即抵抗力不足,不能驅病毒外散,反引起內臟組織之變化,發生其他病態,
視其病態之如何,名其曰「少陽病」
               ,或「陽明病」,或「三陰病」等等名目。脈之浮者,
亦變為弦,為數,為大,為微弱等,隨其病態與病灶所在而異其名。
   本條脈靜,乃指適合「太陽病」之脈浮,或浮緩,浮緊之謂。若作和緩平靜的解釋,
則失去原來的意義(靜乃動之對,寂然不動,動則變的意義) 。脈浮,病在「太陽」,故
曰不傳。如浮中帶數,則病已趨入「陽明」;如浮中帶急,急者如張弓弦,則病已趨入「少
陽」,故曰傳也。蓋「陽明病」之脈為數大,「少陽病」之脈為弦。
  脈數急,言脈搏動的頻率與脈搏動的形態,一為搏數,一為搏勢。《脈經》以一呼吸
之間五至為正常,超過五至為數,不足五至為遲。數為有熱,遲為有寒,愈數愈熱,愈
遲愈寒,所謂「六數七極,三遲二敗」
                。脈與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有密切的關係,所似脈搏
隨心搏動的頻率而變異。血液因溫度的直接刺激,加速循環,心搏因之加速,脈數即因
血之熱而流速,此為生理上之常態。亦有數脈不因熱而因心臟衰弱者,名曰「虛」。脈急
為神經與血管緊張的表現,脈數急,即因血熱的刺激而行數,神經血管因熱而緊張,可
見病勢在進行中,故曰:脈數急者,為傳的表現。
  《傷寒論》每有言一日、二三日、六七日、八九日、十三日等,皆言病之過程。非
確切不易,為一定如許之時期。清季以前註家每引《內經》經文:「傷寒一日太陽受之,
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以為準
計。讀書泥於章句,每致誤會。病的傳與不傳,以病變證狀為決,萬不可以日計算。本
條之言「傷寒」一日,言「太陽」初病的意義,以後見有日期,都從此義,不再釋。
  舌色正常,舌苔薄嫩,則病尚無傳變趨勢。若舌色之紅而為絳,舌苔薄而為厚,而
為黃者,病已傳裏的表示。此從舌色、舌苔亦可觀察病之轉變與否。診斷須從多方面觀,
不能祇憑一脈也。
  本條之原文為「『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燥煩,脈
數急者,為傳也。」與下條原文「『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
                           、
也。」同為辨病之傳與不傳,一以脈辨,一以證辨。但本條有脈有證,下條無脈無證,
祇言「陽明」「少陽」證不見者,文極簡略。近賢「傷寒」大家陳遜齋氏,將二條原文
      、
修改,脈證各分,涇渭不混,且與原文之文法類似,認為改之合理,特從之。
  五條: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頗欲吐,若燥煩者,為傳也。
  本條憑證狀以斷其病之傳與不傳。
  解曰:「太陽傷寒」,經二三日後,仍為發熱、惡寒、頭項強痛等證,而不變病,不
見「陽明」「少陽」等之證狀者,為病邪未傳於裏之候。即本條「陽明」「少陽」證不
     、                           、
見者,為不傳也。如有「太陽病」之證狀,兼見頗欲作吐之證狀,或兼見煩躁之證狀者,
即病邪已經傳變的顯現。故曰:頗欲吐,若燥煩,為傳也。
  頗欲吐者,胃中有水毒挾熱而上衝,胸中痞悶,時時欲吐之狀,此為「少陽病」之
證狀,與三條「太陽病」之體痛,嘔逆,同而不同,彼為嘔吐中樞神經受充血之刺激而
引起胃神經之反射,此則為病邪傳變而直接刺激之欲吐證狀。燥煩即煩躁,為裏熱亢盛,
使腦神經不寧所致,屬「陽明病」證狀。「太陽病」兼有此等證狀與上條之脈數急者,即
為已傳入「少陽」或「陽明」之候。
               「若」字作「或」字解,與十九條之「若吐」「若下」
                                   、   、
「若溫針」之「若」字同義。
  六條: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本條言溫病之證狀。
  解曰:脈浮、頭項強痛、發熱、惡寒之「太陽病」,如見身熱而口渴,不惡寒者,則
非「傷寒」,乃為「溫病」
           。
  「太陽病」之「傷寒」
           ,其熱藉血液充於肌表之故。熱在表層,體腔內之黏膜層,水
分尚未被熱灼,每不見口渴,且因表層受寒邪之束縛,水液不能外散,更不見口渴。本
條發熱,與「太陽傷寒」之發熱不渴,此不同者一也。「太陽傷寒」,以寒邪外束有惡寒
證,本條則不惡寒,此不同者二也。故初起祇熱而不惡寒者,名曰「溫病」「傷寒」與
                                 。
「溫病」不同點如此。由此觀之,
              「溫病」無表寒之證,其熱則內外皆熱。熱勢熾甚,則
黏膜之水液為熱蒸發而乾,故口渴。表裏皆熱,故不惡寒。
清季以前之醫家,每謂「傷寒」由外而入,「溫病」由內而發。一以其初病之惡寒與
不惡寒為別,其實皆為時令感症,惟病原不同,病菌亦異爾。《內經》有「冬不藏精,春
必病溫」,僅言感「溫病」者由於體虛之故,言其因素,未必盡然。又曰:「冬傷於寒,
春必病溫」,言病毒久伏於裏,一旦乘機爆發而成,此言病因,有些意義。又曰:「先夏
至日者為溫病」,僅依時令而名,更無意義。故《內經》之言亦簡而欠實際。余謂「溫病」
之發,仍為外入,屬細菌感染病。病不限於季令,天時經久溫暖而燥,即有此類生物繁
殖,人感之而即病。其病灶以在呼吸系與神經系為多,不影響於肌表,故無「惡寒」一
證現象。清代葉氏諸醫家謂溫邪由口鼻吸入,是有見地。
   書名《傷寒論》之「傷寒」,為包括一切外感之熱病而言,所謂「傷寒」者,外感病
之總名也。故《難經》有曰: 「傷寒有五,曰『中風』,曰『傷寒』,曰『濕溫』,曰『熱
病』,曰『溫病』。五者皆外感之病也。
        」         「太陽病」之「傷寒」,則五者之一。本條之「溫
病」
 ,亦五者中之一,於此提出,殆與「太陽傷寒」作分辨耳。
  尤在涇曰:「此『溫病』之的證也。『溫病』者,冬春之月,溫暖太甚,所謂非時之
暖,人感之而即病者也。此正是『傷寒』對照處,『傷寒』變,乃成熱,故必傳經而後渴;
『溫邪』不待傳變,故在『太陽』而即渴也。『傷寒』陽為寒鬱,故身發熱而『惡寒』『溫
                                      ;
病』陽為邪引,故發熱而不惡寒也。」
  張璐玉曰:「發熱而渴,不惡寒,提挈『溫病』自內而發之大綱。凡初病不惡寒,便
發熱,煩渴,三四日間或腹滿,或下利者,此『溫病』也。若先惡寒、發熱,三四日後
表邪傳裏,變煩渴者,此又『傷寒』熱邪傳裏而顯內實之故也。」
  徐靈胎曰:
      「發熱而渴,
           『少陰』津液先虧,病在『太陽』
                         。反不惡寒,明是『溫病』,
而非『傷寒』矣。」
  本條之脈證、舌證:以經驗所得,其脈必滑數,尺部更顯明有力;舌質紅絳,舌苔
薄白而燥,或無苔而燥。
  七條:若自汗出,身灼熱者,名曰「風溫」
                    。
  本條言「風溫病」之證狀。
解曰: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若兼見自汗出,身熱不因自汗而減輕,以手按
之仍灼熱者,名曰「風溫」
           。
  本條與上條之發熱,皆由體溫增高,直接刺激體溫調節中樞,因而體溫中樞調節發
生變化。產熱中樞活動亢進,體溫提高之後,就又轉來刺激散熱中樞,故自汗出。雖然
產熱和散熱趨於平衡,然此時存留在體內之熱量仍此正常多,所以身熱不因自汗而減輕。
「太陽病」以有汗者為「中風」
             ,無汗者為「傷寒」「太陽中風」有汗出,此則亦有汗出,
                      。
但渴、煩熱而不惡風為異,故曰「風溫」。
  六、七兩條,一言「溫病」,一言「風溫」,正與二、三兩條言「中風」「傷寒」作
                                 、
對照。「傷寒」之發熱,無汗且惡寒;「溫病」則發熱,無汗而不惡寒;
                               「中風」之發熱,
有汗而惡風;「風溫」則發熱,有汗而不惡風。兩兩相照,先後對立。仲景如此序列,殆
有意示人以綱領歟。
  「溫病」興「風溫」,二而一者也。病因、病灶相同,第以患者之體質不同而異。大
概陰虛之體,心腎之臟氣不甚強者,感之即為「風溫」
                       ,而病變亦迅速,每成下條之險證,
醫家在臨床上極須注意。
  本條原文首句為「若發汗已」,辭義欠通。觀下條「風溫」之證狀,有自汗出,可見
此「汗已」為「自汗出」之誤,應改正之。
  八條: 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
若發汗者,小便不利;若被下者,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
瘈瘲;若火薰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本條言「風溫」之脈證與不能以「傷寒」之汗下常法治之之義。
  解曰:
    「風溫病」之為狀,其脈不論「寸口」「趺陽」
                     、  ,皆見浮象,身灼熱,自汗出,
全身轉側覺重而不敏活,終日昏昏多睡眠,鼻息必粗如鼾聲,舌本強而語言甚難出。若
與「麻桂」之辛溫劑發汗,則內部之水液涸而變為小便不利之壞症;若與「承氣」之苦
寒劑瀉下,則液脫於內而變為直視、失溲之壞症;若與火灸、火熨逼其出汗,則火毒內
攻,血球破壞而變為血球解體性,或稱溶血性黃疸,其火攻之劇烈者,則神經亦受火毒
之刺激而不寧,變為驚癇,時時發生抽搐瘈瘲之壤症,甚則身黃如火薰,成為煙黃之象,
凡此者為逆治之所致。如祇與發汗或火灸之,則一逆尚可苟延時日,若既下之,又復下
之,或更灸之熨之,則一逆再逆,朝不保夕,促其壽命。
  「風溫病」之脈陰陽俱浮者,以產熱中樞機能亢盛,血液沸騰,向外奔湧,故其脈
皆浮。並且見汗出者,以熱向外湧,水液蒸發,汗腺亦受刺激而開放也。身重者,以後
腦神經為熱蒸,又失水液之涵養,致運動鈍而重也。多眠睡者,太腦神經亦受熱灼之故
也。息必鼾者,亦屬腦神經灼傷之故,且熱向外湧,津液發灼為痰,痰熱交阻於咽喉,
呼吸不利而激動聲帶故也。語言難出者,舌咽神經亦熱傷,復以熱痰阻滯於咽喉之故。
病之原因固在熱之亢盛,而其癥結之所在,則在腦系,故此症與今之所謂腦膜炎症相近
似,與「風溫」犯肺之發熱咳嗽者不同也。初學者毋作為一般「風溫病」看乃可。
  本條「風溫」之為病,為產熱中樞機能亢進,散熱中樞機能亦亢進,但不敵產熱中
樞機能之亢盛,故汗出而身仍灼熱。且汗為血液中之水分與各組織之水液,經熱之薰蒸
已容易乾涸,再加散熱中樞機能之刺激汗腺,而蒸蒸汗出不已,其水液更易於涸竭,亟
宜以甘寒之劑,清其熱而增其液。醫者若不知此理,誤以治「傷寒」常法施之,以辛溫
助熱發汗,或汗下劫液傷裏,與火熱薰灼等治法,則變症百出。故仲景特提出誡之曰:
若發汗者,若被下者,若被火者等,則見如何壞象,學者能不凜然而深切誌之耶。
  「風溫病」既有如是之灼熱,復有汗出之消耗,其內部之水液已不能支,若再汗之,
腹腔部水液亦趨出為汗,則腎與膀胱無資源以分泌,是以小便不利也。
  本條之「風溫病」,既不可汗,亦不可下,以氣血正向外奔騰,遽與攻裏瀉下,則內
無接濟,津液脫於下,即西醫所謂脫水症狀,或因之虛脫,膀胱括約肌因而失職,而為
小便不禁之失溲。腦神經亦為厥逆,發生兩目直視,蓋腦神經本為熱傷,且奪其腹腔部
津液之資源,則失其所養而厥絕也。且膀胱之開闔,其中樞神經亦在腦系,腦系厥絕,
故直視與失溲亦同時共見也。
  汗、下既不可,火攻更非所宜。火薰、火灸有火傷毒素,微則刺激血液循環亢進,
血壓增高;重者破壞血球,毒質溶入血中,成為血球解體性或稱溶血性黃疸。故本症以
火攻之,微則為黃色,成為溶血性黃疸也。如火攻之劇者,腦系原受熱傷,再加劇烈之
火毒刺激,於是知覺神經不得寧靜,發生反射之亢奮而為驚癇。運動神經不寧起亢奮,
則時時發生手足抽掣之瘈瘲。瘈為筋脈攣急,瘲為弛縱,一急一縱,乃抽掣不已。而皮
膚之微黃色,因火毒更重,溶於血中更多,皮膚亦變為若火薰之煙黃色矣。
  本條「風溫病」之脈證、舌證:脈為陰陽俱浮,其實浮且兼滑數,方合其灼熱之證
狀。舌質必紅絳,舌苔薄白或薄黃色。
  九條: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
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本條辨病發於「陰陽」之大綱及推測其病愈之期。
  解曰:疾病之始也,有發熱之證狀,或兼惡寒者,稱之曰病發於「陽」。如初病祇有
惡寒而不發熱者,則稱之曰病發於「陰」。發於「陽」者約經七日可愈,發於「陰」者約
經六日可愈,以生成數之七為「陽數」,生成數之六為「陰數」而推之也。
   一部《傷寒論》,論列病態。以「陰陽」為總綱,以「表」「裏」「半表半裏」為三
                             、   、
領域。「表」再分「陰陽」「裏」再分「陰陽」「半表半裏」亦分「陰陽」
            ,        ,             ,以此成為「三
陽」「三陰」六大門。稱「陽」者多熱,多實。稱「陰」者多寒,多虛。   「表」之「陽」
稱「太陽」「表」之「陰」稱「少陰」「裏」之「陽」稱「陽明」「裏」之「陰」稱「太
     ,            。            ,
陰」「半表半裏」之「陽」稱「少陽」「半表半裏」之「陰」稱為「厥陰」
  ,               ,                 。
  「陰陽」二字之釋義頗泛。以寒熱分「陰陽」  ,寒者為「陰」,熱者為「陽」。以「表
裏」分「陰陽」「表」為「陽」「裏」為「陰」
      ,      ,       。以臟腑分「陰陽」,臟為「陰」
                                   ,腑為「陽」。
以上下分「陰陽」,上為「陽」,下為「陰」。以左右分「陰陽」,左為「陽」,右為「陰」。
以氣血分「陰陽」,氣為「陽」,血為「陰」
                   。以虛實分「陰陽」 ,虛為「陰」而實為「陽」。
其他以軀體組織之內分泌液、水分、血漿等有物質者謂之「陰」  。身體之扺抗力、細胞之
新陳代謝力、各臟腑之自然機能等屬於無形者謂之「陽」  。一部《傷寒論》所言「陰陽」
之意義大率如此。
  發熱而惡寒者,謂病發於「三陽」之「太陽」
                     。無熱而惡寒者,謂病發於「三陰」之
「少陰」。初病每自表始,以其有熱,稱之為「陽」;以其無熱,稱之為「陰」。雖然,
                                      「太
陽」「少陰」皆主於病之在「表」
 、             ,所差者為發熱與不發熱耳,而虛實之分,亦於是判焉。
發熱惡寒者,寒邪外束,「正氣」未弱,能鼓舞血液向外與之抵抗,故起發熱之證狀,即
稱之為「太陽病」。若寒邪外侵,「正氣」已弱,不能鼓舞血行與之抵抗,則但寒而不熱,
即稱之為「少陰病」。故含有生理機能之充實性,有抵抗病毒之能力者,亦可稱之曰「陽」;
含有生理機能之衰弱性,已失卻抵抗力者,亦可稱之曰「陰」「陰陽」之意義明,乃可
                            。
讀中醫書。
  病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之說,不可拘泥。生理機能中,原有
抵抗病毒之一種能力,慎藥之人與夫鄉農山居者,往往受病之後,節勞慎食,休養數日,
即不藥而愈,此即生理機能中自然發揮抵抗病毒之能力也。但幾日得愈,則視病體之年
齡、強弱、環境與病邪之輕重而不一致。大率與氣候亦有關係,五日為一候,地球之轉
動與赤道線距離遠近,氣候每有變更,與病體之影響至大。試觀虛弱病者往往至節令時,
即覺不舒適,甚至有舊病復發者。可見古人定運氣之說,亦有所見而作也。七日愈,六
日愈,殆即從五日一侯,氣候轉移關係而來,一候不愈再經一侯,事誠有之。至於陽數
七,陰數六之說,則出於《河圖》生成數之詞,屬於數理。言七日六日而愈者,古人囿
於「陰陽」數詞之說,乃有此論,似未可盡信也。
  註:生成數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其大意為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必陰陽
合而後萬物能化生。如今日言化學之理,必二種不同性質之物相合,始起變化作用之意。
以天地代「陰陽」,水、火、木、金、土代天地間之一切物質;一、二、三、四、五代水、
火、木、金、土之數。自一至五,等於「孤陰」「弧陽」
                     、   ,不起變化。自五加一,乃起生
化作用,其意為「陽生」者「陰成」「陰生」者「陽成」
                ,        。從五起者,以萬物土中生也。
五加一為六,六為偶數,偶為「陰」,故曰「陰數」六也。五加二為七,七為奇數,奇為
「陽」,故曰「陽數」七也。
  十條: 太陽病」 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似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
    「    ,
「足陽明」 使經不傳則愈。
     ,
  本條言病將傳變之預行醫治法。
  解曰:「太陽病」頭痛、發熱等至七日以上,「正氣」漸復而病自退。仲景不解其為
生理機轉之故,乃以傳經之理釋之,謂行其經已盡故也。若病仍不退,有欲作再傳一經
之勢者,針「足陽明」之穴,使不能傳其經,即可自愈云。
  註釋本條者,有謂日傳一經,「六經」傳六日,至七日「六經」已傳徧而不愈者,則
又從「太陽」起而再傳之。有謂「太陽病」至七日以上自愈,為一經已行盡,可以自愈,
不愈則再傳「陽明」,故針「足陽明經」以泄其邪,使其不能傳而自愈云云。雖然,仲景
《傷寒》所言之「六經」,確為《內經》所謂之「六經」 。但一經有一經之病狀,日傳一
經,當日變其病態,六日至「厥陰」,七日復至「太陽」,亦應見六日「厥陰病」之消渴、
吐蚘等證狀,至七日一變而為頭痛、項強之證狀矣。恐古今醫家未有見如此之證狀者。
果有之,曷不早為針治,必待七日見其再傳而為之耶?日傳一經之說,不攻自破。六日
行「太陽」一經,亦不合理。即以《內經》之義言,營衛之氣流行,一日一夜漏水百刻,
五十周於身,則人身十二經,氣血流走一晝夜有五十次之多,計算二刻鐘即一周於身。
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足太陽膀胱經」《內經》言其長
                                 ,
為八尺,十三呼吸即可行盡其經,如何需七日以上始行盡其經耶?果需七日以上始行盡
其經,何以一二日之間,即見「少陽」或「陽明」甚至「厥陰」之證狀者?可見亦不合
理。柯韻伯亦大斥日傳一經之非。要之,《傷寒》之「六經」,即《內經》謂所之「六經」。
《內經》有云:「一日太陽,二日陽明,…」,安知其非以「日」為「曰」字之誤耶?本
條之言「行其經盡故也」,乃仲景解釋其「太陽病」自愈之理,彼未知生理機轉之故,以
理想行其經盡強解之。見其病態轉變,則以再經強解之耳。針「足陽明」 ,使經不傳,則
非言,確能使頭痛、發熱等自解。然則既有其效,傳經之理當合矣。曰:是又不然。
仲景未言針「足陽明」何穴,周禹載謂「趺陽脈」,柯韻伯謂針「足陽明」之交,陳修園
謂針「足三里」,莫衷一是。按「足陽明」與「足太陽」之交為「睛明穴」「睛明」不能
                                   ,
治腹痛、發熱等證,憑空理不求實際,可謂荒謬之極。「趺陽脈」為「衝陽穴」「衝陽」
                                     ,
古人禁針,出血堪虞,亦是憑空理之談。「足三里」比較切於實際。以「太陽病」頭痛、
發熱等證,其血液大多奔放於表層與上部,「三里」一針能引血壓下降,頭部充血即趨下
行,而頭痛可愈,腦系之壓迫遽減,生理機轉可為之一變而汗出熱解。依澹盦經驗,當
取「頭維」「足三里」「內庭」諸穴,可確實收效於俄頃。總之,仲景雖未明生理機轉
     、    、
之故,欲解其理,欲求其治,理想《內經》之義而推測之。針「足陽明」經而收效,信
乎傳經之理為不誤,即筆而出之耳。本條真義,「太陽病」頭痛不解,有傳經之勢時,針
「足陽明」經。
  十一條: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
  本條為預測「太陽病」欲解之時。
  解曰:「太陽病」將欲解退之時,每在「巳時」至「未時」之間。
  此解不過隨文釋意,求其真義,既不可得,徵之實際,亦不盡然。按《傷寒》六經
皆有欲解時:「太陽病」從「巳」至「未」上;
                    「陽明病」從「申」至「戍」上;
                                  「少陽病」
從「寅」至「辰」上;「太陰病」從「亥」至「丑」上;
                        「少陰病」從「子」至「寅」上;
「厥陰病」從「丑」至「卯」上。理不可解,事待徵驗,仲景必有根據與體驗而得。百
餘註家,皆以天地感應之氣與「陰陽」之數為解。言之成理,豈信而有徵耶?有待進一
步之研究。錄數則於下,以供參閱。
  周禹載曰:
      「太陽病自解,固如是矣。服湯而解,亦如是乎?曰然,縱使服湯有先後,
則其解應無定期,然亦必至其所主之時,而精神爽慧也。」
  《金鑑》曰:「凡病欲解時,必於其行氣之旺。太陽,盛陽也,日中陽氣盛,故從『巳』
『午』『未』之旺時而病解。」
  柯韻伯曰:『巳』
      「  『午』為陽中之陽,故『太陽』主之,至未上者,陽過其度也。人
身陰陽,上合於天,天氣至『太陽』之時,人身『太陽』之病得藉其主氣而解,此天人
感應之理也。」
  陳修園曰:「察陰陽之數,既可推其病愈之日,而六經之病欲解,亦可於其所旺時推
測而知之。
    『太陽病』欲解之時大抵從『巳』至『未』上者,以『巳』『午』二時為日中
                               、
陽氣之所主,邪欲退,正欲復,得天氣之助,值旺時而解矣。」
     十二條: 中風」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
     本條言病解而未痊愈者,預測其痊愈之期意。
     解曰:「太陽中風症」,經表解之後,尚未舒適者,再經一候,約至第十二日可以痊
愈。
  「太陽中風症」,病在肌表,使之病從肌表而退,即名之曰表解。了了者,清楚也。
不了了,謂病雖解,精神體氣尚未恢復清楚也。尚須靜養數日,約再經一候,至十二日
間精神可恢復痊癒。蓋本條原接上文「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而來,七日以上雖
解而不了了者,須至十二日而愈之意也。此亦預測之詞,非必然之謂,未可拘為定論也。
  本條原文首句為「風家」「風家」應指素有「風病」者而言,如「風濕痹痛」等,
             。
纏綿數年不痊愈者,可謂「風家」「中風」為偶有之事,不能稱為家。註者皆以「中風
               。
病」為解,曷不直接改為「中風」二字以醒眉目耶。
  十三、四條: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
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本條辨寒熱之真假,示人以甄別之的。
  解曰:病人皮膚,按之有大熱,而病人反欲得近衣被者,其熱為假熱,祇在皮膚表
層,實有真寒在骨髓之內也。如病人皮膚不甚溫,四肢厥冷,似有大寒,但不欲近衣被
者,其寒為假寒,祇在皮膚外層,實有真熱在骨髓之內也。
  成無己曰:
      「皮膚言淺,骨髓言深;皮膚言外,骨髓言內。身熱欲得衣者,表熱裏寒
也;身寒不欲衣者,表寒裏熱也。」
  裏寒外熱,其熱為假,內為心臟衰弱,成為虛寒,外為浮熱,由於體溫外越,內愈
寒,則外愈熱也,屬「通脈四逆陽」證。外寒裏熱,其寒為假,以血與熱集中於裏,不
能通越四肢,內愈熱則外愈寒,所謂熱深厥亦深也,屬「四逆散」證。真寒似熱,真熱
似寒,初學者首要辨別清楚。本條雖示人以辨別寒熱真假之法,但僅舉欲近衣不近衣為
別,實太簡略。玆補一稍明瞭之辨別法列表如下:

            真寒假熱               真熱假寒
      兩顴色紅,界限分明,紅部雖鮮豔, 面部表皮雖冷,面色雖滯,兩目則炯
面色
      而不紅部則白中帶青。       炯有神。
口鼻氣   呼出氣不溫,且不急促,氣亦不臭。   呼出氣必熱,且急促,或有臭氣。
      舌雖乾而質淡,或紅而質潤。      舌雖白而質糙,苔雖薄而根部必厚,
舌形
                         或黃而疏鬆,或潤而齒枯。
脈象    脈雖雖浮數,按之則無力。       脈雖沉細,必兼數疾。
      胸腹部按之不蒸手,初按似熱,久按 四肢雖寒,胸腹必熱,久按且蒸蒸有
按胸腹
      如平人,不覺甚熱。        熱氣。

  十五條: 太陽中風」 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
      「     ,
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 桂枝湯」主之。
                「
  本條言「太陽中風」之證狀與治法。
  解曰:「太陽」發熱、汗出、惡風之「中風病」,其脈淺按之則浮,深按之則弱,或
手部之脈浮,足部之脈弱。浮為熱自外發之故;弱為汗自內出之故,且見嗇縮怕泠,洒
淅惡風,陣陣轟熱之狀,並兼鼻呼吸有聲如鳴而時作乾嘔等之病狀者,以「桂枝湯」主
治之。
  「陰陽」二字,已釋第九條中。此條之「陽浮」而「陰弱」指脈象,「陽」指淺按,
「陰」指重按。輕按之浮者,血熱奔放於表層也。血之所至,即熱之所至,血之奔放於
肌表,其熱亦發於肌表,故曰「陽浮者熱自發」。重按之弱者,脈管纖維不緊張,皮下神
經亦弛緩也。皮下神經弛緩,汗腺亦得弛緩,表熱蒸發汗腺,汗液自出矣,故曰:「陰弱
者汗自出」。若診手足二部以辨之,則手部之脈「浮」,血液活動趨勢於上也,故發熱而
惡寒。足部之脈「弱」,下腹「丹田」之氣不足,內不固而收攝力微,故汗自出也。明白
生理機構,單診手部之脈以論病也可,診手足二部之脈以論病,亦無不可。嗇嗇惡寒者,
踡縮偎倚怕冷也。淅淅惡風者,如猝沃冷水而驚惡之狀也。翕翕發熱者,血充於表,陣
陣作轟熱之狀也。此為「太陽中風」特有之證狀。鼻鳴為鼻黏膜發炎,呼吸出入不利之
故。乾嘔為血熱向上奔放,引起胃神經之反射也。鼻鳴、乾嘔為「太陽中風」之兼證,
非如主證之必有證狀。
         「桂枝湯」則治「太陽中風」之主證,主證去,兼證亦隨之而解矣。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為浮;舌為苔薄白。
  本條之針法:
  風府Τ、風池Τ、頭維Τ、外關Τ、合谷Τ。
  取「風府」治項強、惡風;「風池」治頭痛、噁心;
                        「頭維」治頭痛;
                               「外關」治鼻鳴、
乾嘔、發熱、惡風;「合谷」治鼻鳴、發熱、頭痛。一以直接解散頭部之充血,一以誘導
法引去頭部充血,血降則生理機構即得乘機轉變,而汗出熱解。
  附註:「針灸法」,能疏通經絡,宣導氣血,直接刺激病灶部之神經與組織,或以反
射法刺激各項生理之中樞神經,使之發生機轉,其學理已詳於拙著之《中國針灸學》,於
此不再詳敘。「傷寒」各證,皆可用「針」或「灸」代替藥劑治療,其收效往往能隨手見
功,較藥劑為迅速而無偏弊。但亦有不及藥劑之處,如「滋補劑」「瀉下劑」
                             、    ,要差遜一
籌矣。總之,治病如救火,以取速效為貴。故將仲景《傷寒》條文有湯劑治療者,補入
「針灸治療」,隨學者之採用,以助藥劑之不及。每穴應「針」應「灸」,或「針灸」並
用,或「針法」,應用強刺激或輕刺激者,則標符號於穴名之下:以∣代「針」,以×代
「灸」。以Ⅸ代「針」後再「灸」,或作「溫針」
                     ,以Τ代「針」之強刺激,以⊥代「針」
之輕刺激。
  再註:方有「桂枝湯」「麻黃湯」等,而「針灸法」不能以某某幾穴代「桂枝湯」
            、                         ,
或某某幾穴代「麻黃湯」「針」與「灸」之取穴,概以症狀為定則,若以某穴能代某藥,
          。
則根本不可能也。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劈)
         ,            ,       ,         。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劈)
          ,            ,       ,        。
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
    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
啜 熱 稀 粥 一 升 餘 , 以 助 藥 力 。 溫 覆 令 一 時 許 , 遍 身  微 似 有 汗 者 益 佳 。 不 可 令 如 水 流
啜 熱 稀 粥 一 升 餘 , 以 助 藥 力 。 溫 覆 令 一 時 許 , 遍 身  微 似 有 汗 者 益 佳 。 不 可 令 如 水 流
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
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
後 服小促其 間,半日 許,令三 服盡。若 病重者, 一日一夜 服,周時 觀之,服 一劑盡, 病
後 服小促其 間,半日 許,令三 服盡。若 病重者, 一日一夜 服,周時 觀之,服 一劑盡, 病
證 猶在者, 更作服。 若汗不出 ,乃服至 二三劑。 禁生冷, 黏滑、肉 麵、五辛 、酒酪、 臭
證 猶在者, 更作服。 若汗不出 ,乃服至 二三劑。 禁生冷, 黏滑、肉 麵、五辛 、酒酪、 臭
惡等物。
惡等物。
   李東垣謂:    「古之方劑,錙銖分量與今不同。謂咀者。即令剉如麻豆大是也。云一
升者,即今之一大白盞也。云銖者,六銖為一分,即二錢半也,二十四銖為一兩也。云
三兩者即今之一兩,云二兩即今之六錢半也。」
  程知曰:
     「古今量度,惟漢最小,漢之一兩,惟有今之三錢半強,故《千金》《本草》
                                  、
以古三兩為今之一兩。然世有古今,時有冬春,地有南北,人有強弱,大約古用一兩,
今用一錢足矣。宜活法通變,不必膠柱而鼓瑟,則為善法仲景者矣。」
   錢天來曰:「漢之一升,即今之二合半也。」
  汪琥曰:
     「古方全劑,謂之一劑。三分之一,謂之一服。凡用古方,先照原劑按今之
馬子折實若干重。古方載三服者,只取三分之一,依法煎服。載再服者,宜分而次服之。
頓服者,取一劑而盡服之,只要取今之馬子折之。至『大棗』『烏梅』之類,仍照古方
                           、
枚數,以馬子有古今之不同,而果枚古今無異也。」
  徐靈胎曰:「今之論古方者,皆以古方分兩太重為疑。以為古人體氣厚,故用藥宜重。
不知此乃不考古,而為此無稽之談也。古時升斗權衡,歷代各有異同,而三代至漢,較
之今日,得十之二。余親見漢時有六升銅量,容今之一升二合。如『桂枝湯』乃『傷寒』
大劑也,『桂枝』『芍藥』各三兩,
        、       『甘草』二兩,共八兩,亦不過一兩六錢為一劑,分
作三服,則一服不過今之五錢三分零。今人用藥,必數品各一二錢或三四錢,則反用三
兩外矣。古人之用藥,分量未嘗重於今日,而謬說相傳,方劑日重,即此一端而荒唐若
此,況其深微者乎。」
   陶弘景曰:「咀,古之制也。古人無鐵刀,以口咬細,令如麻豆大,為粗藥煎之,
使藥水清,飲於腸中則易升易散。今人以刀剉為麻豆大,此咀之易成也。」
  柯韻伯曰:『桂枝』之去皮,去其粗皮也。」澹盦按:
       「                 「桂枝」之力,即在皮內,去
皮為去其表層之粗者,柯氏所言良是。
  本方之主證:為頭痛,發熱,汗出,惡風寒,脈浮弱。
  「桂枝湯」為調和營衛解肌之劑,以「桂枝」強「心氣」 ,助「正氣」
                                 ,以驅散外邪,
邪散則頭痛、項強、發熱皆愈。本方以之為「君」「君」者指其為一方中之主藥也。
                      。               「芍
藥」為和緩攣急,引血內返,使血液不致向外奔集。 「桂枝」驅邪外散。「芍藥」則引血
內返,本方以之為「臣」「臣」言協同主藥以補偏救弊者也。
           。                「甘草」緩和神經,補養液
質。「大棗」增加營養而化水毒,偕「甘草」共為補償發熱汗出之損失。 「生薑」溫胃健
胃,本方用之以止嘔,且助「桂枝」之發散。「甘」「棗」「薑」為本方之「佐使」「佐
                       、  、           。
使」者,助主藥發揮作用也。
   柯韻伯《傷寒附翼》云:
             「此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陰和陽,調和營衛,解肌發汗之
總方也。凡頭痛發熱,惡風惡寒,其脈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經,不論『中風』『傷
                                     、
寒』『雜病』
  、   ,咸得用此。惟以脈弱、自汗為主耳!愚常以此湯治自汗、盜汗、虛瘧、虛
痢,隨手而愈。因知仲景方可通治百病,與後人分門證類,使無下手處者,可同年而語
耶!」
  《類聚方廣義》曰:『桂枝湯』者,蓋經方之權輿也。
          「              《傷寒論》,資始於『桂枝湯』,
《雜病論》發端於『栝蔞桂枝湯』,必非偶然也。斯書亦列以『桂枝陽』為眾方之嚆矢。
仲景之方,凡二百餘首,其用『桂枝』者,殆六十方。其中以『桂枝』為主藥者,垂三
十方。可見是方者,此其他諸方變化為最多也。」
  《方機》本方條曰:「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正證也,亦當投此方矣。若因咳
嗽,嘔逆,而頭痛者,則非此湯之所治也。」又曰:
                      「惡寒,鼻鳴,乾嘔者,外邪之候也,
此方主之。脈浮弱,或浮數而惡寒者,證雖不具,亦用此方。浮數,浮弱者,蓋『桂枝
湯』之脈狀也。」又曰:「汗,吐,下後,更湊一證,又發熱,汗出,而身疼痛者,此方
猶為可用。若脈浮緊而疼痛者,則非此湯所治也。」
「桂枝湯」之服法,必需注意,服藥後啜熱稀粥一杯,以助發汗,為不可少。溫覆
取遍身微似有汗者佳,不可令如水流漓,更屬重要。
  十六條: 太陽病」 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 桂枝湯」主之。
      「   ,              「
  本條言「桂枝陽」之主證。
  解曰:凡病見頭痛、發熱、自汗出而惡風者,不論其為「傷寒」「中風」或「雜病」
                              、        ,
皆可以「桂枝湯」主治之。
   頭痛,
     「三陽病」皆有之,「太陽」頭痛,每在正中與後頭部。發熱,「三陽病」皆有
之,「太陽」發熱,必惡風寒。汗出,「太陽」「陽明」共有之,
                     、       「太陽」汗出,必惡風。
惡風,「太陽」「少陽」共有之,
       、       「太陽」惡風,必兼發熱。
                          「太陽」復包括「傷寒」與「中
風」二證,頭痛、發熱、惡風, 「傷寒」「中風」皆有之,獨異者,
                   、           「中風」有汗出耳。
如無汗出,則非「桂枝湯」所主矣,故汗出為「太陽傷寒」與「中風」之分歧點。審證
必如此分析,乃不致方藥誤投,犯虛虛實實之誡。
  與病者相對,病人每將一切身上所感病苦,滔滔陳述,甚少將重要綱領提舉。如述
一感冒病,必曰:一身作痛,夜不安眠,腰幹作脹,口淡無味,不思飲食,頭痛腦脹,
四肢疲倦…如是不實不盡之報告,而對於頭痛抑頭暈?痛暈又在何部?有無頭項強?有
無噁心欲嘔?惡寒抑係惡風?汗之有無等?反略過不涉。醫者苟未於此等處詳與詰問,
決不得病之要領。病有主證有兼證,主證決然備具,兼證則隨人體質而各有不同。中醫
研究醫病,即在審證擇要,即如「桂枝陽」一證而言,只要有發熱、惡風、汗出、脈浮,
即已主證備具,其他頭痛或頭暈,身疼或腰脹,項強、噁心、食少、口淡等等之有無,
可捨而不論矣。若粗工僅憑病者言,而不審其主證之所在,見病治病,則藥味多而力散,
療效不強矣。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弱;舌苔當為薄白。
  本條之針法:如上條。
  十七條: 太陽病」 項背強儿儿,及汗出、惡風者, 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    ,              「
本條言「太陽中風」兼項背強之治法。
  解曰:發熱、惡寒、頭項強痛之「太陽病」,兼見項部牽引至背,亦作強而儿儿然不
舒,及汗自出而惡風之證狀者,以「桂枝加葛根湯」主治之。
  本條原為「太陽中風症」,觀其汗出、惡風知之也。故仍用「桂枝湯」,因另有項背
強儿儿一證,再加「葛根」以治之。
  成無己曰:
      「儿音殊,引頸之貌。儿,短羽鳥也。短羽之鳥,不能飛騰,動則先伸引
其頭耳。項背強,動不如之。」
  程應旄曰:
      「儿儿者,俯仰不自如之貌。
                  《素問.刺腰痛論》曰:
                            『腰痛俠背而至於頭,
儿儿然』
   ,儿儿之義可見矣。」
  和久田氏曰:「儿儿者,以項背強形容不便反顧伸舒之辭也。謂其強度極甚,故假此
狀之。」
  湯本求真氏曰:「項背強儿儿者,乃至腰部沿脊部之兩側,向後頭結節處,上走筋肉
群之強直性攣急也。故病者若自云肩凝,或腰部牽痛,可照愚說問診。尚有疑義時,則
於右筋肉群,以指頭沿其橫徑,強力按壓,而觸知有凝結攣急,同時詢病者疼痛,則斷
為項背強几几,百不失一矣。」
  湯本氏之說是也,項背之所以強者,以背部肌肉組織中之黏稠液凝滯,水氣不能在
其間流動故也。「葛根」有升引水氣,解散凝滯之力,故「葛根」有通痹、解毒、排膿、
破血諸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舌當為薄白苔。
  本條之針法。
  風池Τ、身柱Τ、風門Τ、外關Τ、合谷Τ、申脈Τ。
  取「風池」以治項強、頭痛、惡風;
                 「身柱」治項背強、發熱;「風門」治儿儿背強。
以上之穴皆直接疏通該部之血行與組織之攣急。取「外關」「合谷」「申脈」
                         、    、   ,則以誘導
與反射兩種作用,從經絡連系疏通,其部之凝滯與頭痛、發熱之充血解散,以達病愈之
目的。
  桂枝加葛根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葛根
             ,                  ,          ,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葛根
              ,                 ,          ,
四兩。
四兩。
  右 六味 ,以 水七 升, 內諸 藥, 煮取 三升 ,去 滓, 溫服 一升 ,不 須啜 粥, 餘如 「桂枝
  右 六味 ,以 水七 升, 內諸 藥, 煮取 三升 ,去 滓, 溫服 一升 ,不 須啜 粥, 餘如 「桂枝
湯」將息,及禁忌法。
湯」將息,及禁忌法。
  本方之主證:為發熱,汗出,惡風,而項背強者。
  十八條: 太陽病」 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 用前法;若不上衝者,
      「   ,                  ,
不可與之。
  本條言「太陽病」誤下後,可否再用「桂枝湯」之審辨法。
  解曰: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之「太陽病」,如醫與誤下之,病若不因下而變證,其
脈浮、頭痛等之病證依然,而有翕翕發熱然之氣上衝者,可知其外邪未陷,正氣未弱,
可與「桂枝湯」方,用前之啜粥微汗法治之。若因誤下之後,脈不見浮,知其正氣已虛,
已不能鼓動氣血向上向外抗拒病毒,即本文所謂不上衝者,則不能與「桂枝湯」。視其病
狀之變態,如十九條之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其氣上衝者,非少腹有氣上衝胸腹,乃係一種如十五條淅浙惡風、翕翕發熱之自覺
感。「太陽病」,表未解,不許用下,恐使其裏氣虛而外邪陷,今誤下之,裏氣雖未虛,
但已受挫,為欲抵抗病毒之內陷,不能不假其餘勇向外抵禦,乃有作翕翕發熱之感,即
一陣一陣覺頭面背部有轟熱之感,此即為自覺氣上衝,醫者可詢而得之。診其脈,仍為
浮,並未因下而減其浮之趨勢,如可見其裏氣未虛,仍有向上向外作抵禦之勢,此即為
其氣上衝之一種表示。若認為本條其氣上衝者另有一種氣在腹內攻衝,則誤矣。
  丹波氏曰:「上衝,諸家未有明解,蓋此謂『太陽』經氣上衝,為頭項強痛等證,必
非為氣上衝心也。」
  湯本氏曰:『太陽病』者,可專發表,不可下也。醫誤下之,因反動而致氣上衝者,
      「
可與『桂枝湯』,降其上衝之氣。非然者,不可與之。『氣』者,觸於五官而無形,乃一
種活動力。此所謂『氣』,指神經作用之意,即發作的上走性神經證之謂。非必自少腹而
衝於胸,只為上衝之應,而但現頭痛耳,前條之頭痛是也。」
  十九條: 太陽病」 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 桂
     「    ,                           「
枝」不中與也。視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本條示治病以脈證為標準,不憑日數作定則。
  解曰:「太陽病」有二三日,已與發汗,或已與吐法,或已與瀉下,或已與溫針,而
病仍不解者,則此為不良證狀,「桂枝陽」已不中與之矣。應觀察其脈形與證狀,知其所
犯為何種之逆治。由汗而致歟?由吐而致歟?抑由下或溫針而致歟?當隨其脈證而治之。
  「若」作「或」字解。「壞」作「不良」解。
                     「太陽病」,或因汗不如法,或誤用吐、
下法、溫針法等等,而致其病仍不愈,乃變為不良之證狀矣。仍不解者之「解」,非指原
病如頭痛、發熱、惡寒、脈浮等之仍在未變也。此為壞病之「壞」,亦非敗壞至已臨不可
救治之謂也。觀下文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可知病已變為他種證狀,仍可隨其所變之證
狀依法治之。
  柯韻伯曰:《內經》曰:
      「     『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汗不解者,當須更汗。』吐、下、
溫針之法,非『太陽』所宜,而三日中亦非吐、下之時也。治之不當,故病仍不解。壞
病者,即變證也。若誤汗,則有汗漏不止、心下悸、臍下悸等證。妄吐,則有飢不能食、
朝食暮吐、不欲近衣等證。妄下,則有結胸、痞硬、協熱下利、脹滿、清穀等證。火逆,
則有發黃、圊血、亡陽、奔豚等證。是『桂枝證』已罷,故不可更行『桂枝湯』也。『桂
枝湯』以五味成方,減一增一,便非『桂枝湯』,非謂『桂枝』竟不能用也。」
   隨證治逆法:
   「太陽中風」 即禁大汗,誤汗之變證,不外發生液乾、體溫減低等證,大致如下數
         ,
   「太陽中風」 即禁大汗,誤汗之變證,不外發生液乾、體溫減低等證,大致如下數
         ,
條:
條:
   汗漏不止,小便少,四肢急,「桂枝加附子湯」救之。灸「神闕」「氣海」「陰郄」
                                、   、   。
身疼痛,脈沉遲者,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
                   、      「人參」三兩,
                                「新加湯方」
救之。針「合谷」「外關」「復溜」「後谿」
        、   、  、    。
  汗出過多,心下悸欲得按者,「桂苓甘草湯方」救之。灸「巨闕」「水分」
                               、   。
  臍下悸欲作奔豚者,「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救之。灸「水分」「關元」「腎俞」
                             、   、   。
  小便不利時,微熱消渴者,
             「五苓散」救之。針「合谷」「外關」「中極」「足三里」
                          、   、   、    、
「陰陵」
   。
  心下悸,頭眩,身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救之。灸「神闕」「關元」
                               、   。
  汗出,惡寒者,「芍藥甘草附子湯」救之。灸「神闕」
                         。
  「太陽病],萬不可下,誤下則裏氣更虛,或表邪內陷,變證大致如下數條:
  「太陽病],萬不可下,誤下則裏氣更虛,或表邪內陷,變證大致如下數條:
  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針「合谷」「外關」「內關」
                         、   、   。
  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
              「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救之。針「風府」「大椎」
                                  、    、
「內關」「經渠」「合谷」「陰陵」「足三里」
   、    、   、   、    。
  下利不止,脈促,喘而汗出者,
               「葛根黃芩黃連湯」救之。針「合谷」「足三里」「內
                               、     、
庭」「天樞」「大小腸俞」「中膂俞」
 、    、     、    。
  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身為振振搖者,
                       「苓桂朮甘湯」救之。灸「中脘」、
「水分」「足三里」
   、     。
  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
             「梔子厚朴豉湯」救之。針「間使」「勞宮」「足三里」
                            、    、    、
「公孫」「湧泉」
    、   。
  「太陽病」 亦不應用吐法,吐能傷胃,引起胃部食道充血。誤吐之變證,大致如下
      ,
  「太陽病」 亦不應用吐法,吐能傷胃,引起胃部食道充血。誤吐之變證,大致如下
       ,
數條:
數條:
  腹中饑而不欲食者,「大黃甘草湯」救之。針「中脘」「內庭」
                          、   。
  不喜糜粥,欲食冷物,朝食暮吐者,
                 「吳茱萸湯」救之。灸「膻中」「中脘」
                              、   。
  心煩,不欲近衣者,「梔子生薑豉湯」救之。針「間使」「勞宮」
                           、   。
「太陽病」 固宜汗解,不宜用火攻使之汗解。古之溫針為火針,可以劫汗,發熱者
       ,
  「太陽病」 固宜汗解,不宜用火攻使之汗解。古之溫針為火針,可以劫汗,發熱者
       ,
則忌之。其變證大致如下數條:
則忌之。其變證大致如下數條:
  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牡湯」救之。針
「大包」「大椎」「間使」「陰陵」
    、   、   、   。
  火熱與邪熱相薰灼而發黃者,「茵陳蒿湯」救之。針「至陽」「腕骨」「湧泉」
                             、   、   。
  火熱而致陽盛、陽亢,為衄血、咯血者,
                   「三黃瀉心湯」救之。針「合谷」「內庭」
                                  、   。
  陰虛,小便難者,
         「豬苓湯」救之。針「中極」「腎俞」「復溜」
                      、  、    。
  腹滿而喘,身熱而渴者,
            「承氣湯」救之。針「支溝」「承山」「曲池」「合谷」「足
                         、   、   、   、
  三里」「內庭」
     、   。
  口乾咽燥者,
       「苦酒湯」救之。針「少商」「魚際」「液門」「天鼎」「廉泉」
                    、   、   、   、   。
  胃亢熱而噦者,「竹茹橘皮湯」救之。針「內關」「足三里」「中脘」
                       、     、   。
  驚狂臥起不安者,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牡湯」救之。針「間使」「大陵」「湧泉」
                              、   、   。
  針處被寒,發奔豚者,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救之。灸「水分」「關元」「腎俞」
                             、    、   。
  趙晴初曰:「人身內外作兩層,上下作兩截,而內外上下,每如呼吸而動相牽引。譬
如攻下而利,是泄其在內之下截,而上截之氣即陷,內上既空,其外層之表氣連邪而入,
此結胸之根也。譬如發表而汗,是疏其在外之上截,而在內之氣跟出,內上既空,其內
下之陰氣上塞,此痞悶之根也。識此,在上禁過汗,在內慎攻下之法,後讀仲景《傷寒
論》結胸及痞塞諸證,則冰消雪化矣。」
  總之,
    「太陽病」之「中風症」,祇可微汗,不可大汗。吐、下、溫針,則絕對禁忌。
註家都以本條為汗、吐、下、溫針各法皆用遍而病不解,乃為壞病者,誤也。果爾,則
已為不可收拾之症矣。與下文「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文意亦不接合。可見汗、吐、
下、溫針,用一法即成逆症,拙者三叮嚀之。
  二十條: 桂枝湯」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當須識
     「
此,勿令誤也。
本條點明「桂枝湯」之作用在解肌,非發汗大劑。
  解曰:「桂枝湯」本為和解肌膚之劑,若其人脈浮而緊,發熱,汗不出者,與「桂枝
湯」之主證為脈浮而緩或浮而弱,及發熱,汗自出者,截然相反。脈證不合,不可與「桂
枝湯」也。蓋此證為「麻黃湯證」。其脈之浮緊與浮緩,汗不出與自汗出,為二方之不同
點,當識而誌之,勿令有所誤用也。
  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乃外感風寒,皮膚緊縮,而內部之血則向外奔放以抗拒,於
是淺層脈管之血充溢而為浮,因皮膚緊縮,血管外壁之神經亦緊張,故脈浮之中而兼緊
象,與汗出皮膚弛緩,脈亦見緩者,適得相反也。發熱為產熱中樞機能亢進,熱隨血流
充溢於肌表也。汗不出,汗腺受寒氣之刺激而緊閉也。本證應與發汗,疏通汗腺,解散
外寒。「桂枝湯」祇能微汗,不能大汗,且有「白芍」之引血內行,即欲汗亦不得汗矣,
故曰不可與,以與之無效也。陳修園謂「甚矣哉,『桂枝湯』為不汗出之大禁」云云,未
免過甚其詞耳。蓋用之有害乃可禁,用之僅無效,何得稱曰大禁耶!
  一般註家,每以「桂枝湯」為解肌,「麻黃湯」為解表,其實肌表二字可以通用,如
「傷寒」大下後,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解表宜「桂枝陽」《外臺秘要》有「麻
                             。
黃解肌湯」,即此可見肌表二字,原無分別。學者應以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為「麻黃
湯證」;脈浮緩、發熱、汗自出者為「桂枝湯證」,斯辨矣。
  二十一條: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 得湯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
  本條指示酒客病「太陽中風」者,不可與「桂枝湯」之義。
  解曰:若酒客病「中風」,不可與「桂枝湯」。不然,服之則作嘔,以酒客不喜甘味
之故也。
  酒客指好飲者。酒性熱烈,能使胃壁硬化,失去分泌與吸收作用,胃中水液不化,
則聚而為濕,與熱交合,則為濕熱。「桂枝」辛溫,能助其熱;「甘」「棗」甘緩,能助
                              、
其濕。胃中濕熱瀰漫,則壅而為嘔,病未除而嘔增,故仲景戒不可與也。
  酒客何以不喜甘?以酒含有酒精,胃神經久被酒精之刺激,成為麻痹狀態,非經酒
精之刺激,不能發揮其作用,甘味之品更使神經緩滯,失卻消化力,故厭甘也。試觀好
酒者之食前,苟不飲酒,飲食無味,而食後極不舒,以神經未得酒精之刺激,其分泌量
不足消化食物也。然則酒客有「中風」之證時,以何方為適宜?曰:可與「葛根黃芩黃
連湯」,以「芩」「連」化濕熱,
       、       「葛根」散風邪以為治。雖然,病酒者量有大小,酒有
濃淡,未可一概論也。宜以舌苔為標準,舌苔濁膩、黃膩、厚膩者,「桂枝湯」當忌與。
若舌苔薄白者,證明其胃之消化力未弱,仍可與「桂枝湯」也,「葛」「芩」「連」反為
                               、  、
不妥矣。本條之酒客病,乃指胃神經呆滯,有濕熱久留不去為戒。仲師未定舌證,致後
人疑信參半,有謂可用,有謂不可用,甚有謂非仲景之原文,眾說糾紛不清矣。
  《金鑑》曰:「酒客,謂好飲之人也。酒客病,謂過飲而病也。其病之狀,頭痛,發
熱,汗出,嘔吐,乃濕熱薰蒸使然,非風邪也。若誤與『桂枝湯』,服之則嘔,以酒客不
喜甘故也。」按:此解另具一格,錄作參考。
     二十二條:若喘家作, 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仁」
               「         、    。
     本條謂素有喘病者發生「中風症」之治法。
     解曰:若素有哮喘病家,因中風邪而病作,以「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仁」治
                                   、
之。
  喘家為素有哮喘病之人,其肺之氣管多為痰阻,偶有感冒,即引起舊病共作。「桂枝
湯」祇治其新症,不能已舊疾之喘,因加「厚朴」「杏仁」於「桂枝湯」中,兼平其喘。
                     、
於此可見仲景之治病,注重新病,其舊恙則兼及之而已。
  本條喘家之喘,為肺臟機能衰弱,肺組織中之水分不能蒸化成為氣體,留滯而為痰
飲之屬,阻於支氣管中。身體上稍勞,或飲食不節,或稍有感冒,正氣微感疲勞,喘病
即乘機竊發,宜審其誘因而先除之,正氣恢復,喘病亦能自已。
  本條承上條而來,喘家之上,亦應加「若」字為順,「杏子佳」為「杏子仁」之誤,
從陳本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舌當為薄白苔。
     本條針之針法:
風府Τ、風池Τ、頭維Τ、合谷Τ、外關Τ、列缺Τ、足三里Τ、天突Τ、豐隆Τ。
  頭不甚痛者「風池」 「頭維」不必針;項不強者,
           、             「風府」不必針;痰不多者,「天
突」「豐隆」不必針。
 、
  二十三條:凡吐家,服「桂枝湯」 其後必吐膿血也。
                 ,
  本條言有嘔吐病者不可服「桂枝湯」之誡。
  解曰:凡素有胃病作吐者,縱有「中風」證狀,不可與「桂枝湯」,否則,服湯後有
發生吐膿血之可慮。
  本條之原文為「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陳氏本改為「凡吐家」,
比較合理,從之。按服「桂枝湯」吐者,未嘗見,即酒家服之而吐者亦未嘗見。以「陽
明」熱盛,服之而衄血、吐血者間見之,若謂必吐膿血,則其人必有胃癌、胃潰瘍之症,
得辛熱之藥品,血管與黏膜等破裂,而膿血隨出,比較近理。蓋有胃癌、胃潰瘍者,其
平素有胃痛欲吐之證,故陳本改為吐家可通。雖然,神經性之嘔吐者,或胃酸過多喜吐
者,服「桂枝湯」決不致吐。服「桂枝湯」而吐膿血,可謂僅有之症。果有胃潰瘍、胃
癌之疾者,如有感冒,可以「葛根黃芩黃連湯」代之。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數大或滑數,舌當見糜腐苔。
   二十四條: 太陽病」 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
        「    ,
者, 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
  本條為「中風」發汗太多成為陽虛之救治法。
  解曰:「太陽中風病」,當與微汗法,若發汗太多,遂致體溫消失過甚,調節中樞失
卻控制力量,則使調整各組織之機能反常作用,不能恢復,因此汗腺開張之後收攝困難,
而致汗漏不止。汗不止,則體溫消散,中醫簡稱曰「陽虛」,或曰「表虛」。皮下神經以
汗多「陽虛」而衰弱,不勝流動之空氣之刺激而惡風。且以汗漏不止,體內之水液消耗
太多,小便之來源缺乏,更以體溫不足,各組織之細胞失溫養而不活潑,機能因之減低,
所以小便為之難。至於四肢微拘急,難以屈伸者,體溫不能充分達於四肢,且以筋肉中
之水液,已分泌為汗,
         「陽虛」液少,遂為拘急不利矣。病之焦點,在於汗漏而成「陽虛」。
以「附子」強心生溫,活潑細胞,以救「陽虛」「桂枝湯」養液固表,陽復液回,諸證
                     。
皆可愈矣。
  「桂枝加附子湯」,以「附子」強心生溫,活潑神經為君。
                           「桂枝」「芍藥」「生薑」
                               、   、
治汗漏不止與惡風;
        「附子」「芍藥」治小便難;
            、        「芍藥」「甘草」「大棗」治四肢攣急,
                         、   、
屈伸不利。藥無妄用,箭無虛發,惟仲師方有如此結構。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細或浮弱;舌當為質淡,苔薄白。
  本條之針法:
  神闕×、關元×、陰郄×。
  灸「神闕」 「關元」
       、    ,增高體溫,強壯心臟。壯數以麥粒大二三十壯為足。「陰郄」
三壯可矣,止汗有特效。其有頭痛者,則取「風池」「風府」「頭維」「合谷」等一二
                        、   、   、
穴針之即愈。
  桂枝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附子一枚(炮,去
                   ,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附子一枚(炮,去
                   ,
皮,破八片)。
皮,破八片)。
  右六味,以水六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若一服汗止,停後服。
  右六味,以水六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若一服汗止,停後服。
  本方之主證:為「桂枝湯證」之汗出不止者。
  二十五條: 太陽病」 下之後,脈促,胸滿者, 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
      「    ,           「
「桂枝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主之。
  本條為「中風」誤下為胸滿、惡寒之救治法。
  解曰:「太陽中風症」,應與微汗發之,醫乃誤下之,不特本病未解,反增脈促、胸
滿者,以「桂枝去芍藥湯」治之。若更增為惡寒,則於「桂枝去芍藥湯」方中再加「附
子」以治之。
  「太陽病」
      ,即病在表,亦名表證。凡表證萬不可下,即使兼有裏證,亦應用表裡雙
解之法。如「桂枝」加「大黃」「桂枝」加「承氣湯」之「厚朴七物湯」「白虎」加「桂
              、                 、
枝湯」等。如不兼裡證而誤下之,重則變為結胸、硬滿,或下利不止,輕則變脈促、胸
滿,即本條是也。脈促為數中一止,因誤下之故,腸中受瀉下劑之刺激,血液即向下奔
集,但外有風寒之侵襲,心臟不得不增加其搏動之力,輸血外行,與表病抗拒,終因下
後力減,於努力搏動中,偶有一止,以為間歇,遂成為促脈。總之,脈促為表示心臟尚
能作抵抗運動。如三十八條「太陽病」「桂枝證」
                 ,    ,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
也。可見正氣未因下而虛,尚能抵抗表邪不與內陷也。表邪未解,仍與「桂枝湯」方,
但增有胸滿一證,非「芍藥」所宜,故去之。胸滿者,因下後血返於裏,胸中血管充血,
不能使之再增,且此時須鼓血外行,亦不應使之內返,「芍藥」為引血內返之品,故非去
「芍藥」不可。若誤下,增脈促、胸滿之外,復見惡寒者,則產熱中樞機能亦為之衰弱,
非增加「附子」,以增其溫,以強其心,以壯其氣不可。
   「太陽病」為表證,不宜下而誤下之,是泄其在內之下截,而上截之氣即陷,內上
既空,其外層之表氣連邪內入,此結胸之根也。今脈促而胸滿者,促脈近似苛立根氏脈
( Couigan’s Pulse ) 為 心 室 收 縮 期 短 , 及 末 稍 抵 抗 加 強 之 故 , 又 如 水 流 鎚 狀 脈
                   ,
(Water-Hammer Pulse) ,脈之數急,似時止而復來也,是心臟衰弱之徵。但見胸滿,
而不言滿而痛,且諸證未具,故知胸未結。脈既促則呼吸亦受影響而加速,因此感覺胸
滿。
   本條之舌證:當仍為薄白苔。
   本條之針法:
   有「桂枝湯」之證者:風府Τ、風池Τ、合谷Τ、外關Τ。
   有胸滿之證者加:內關Τ、上脘Τ。
   有惡寒之證者加:大椎×、神闕×。
   桂枝去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
              ,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
               ,
右四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
  右四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
  本方之主證:為有「桂枝湯證」而兼胸滿者。東洞翁則謂治「桂枝湯證」之不拘攣
者(指直腹筋不攣急之謂也)。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                         。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                         。
   右 五味 ,以 水七 升, 微火 煮取 三升 ,去 滓, 適寒 溫, 服一 升。 若一 服惡 寒止 ,停後
   右 五味 ,以 水七 升, 微火 煮取 三升 ,去 滓, 適寒 溫, 服一 升。 若一 服惡 寒止 ,停後
服。
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      「治『桂枝去芍藥湯證』之微惡寒者。」        (注意:此惡寒與
表證之惡寒異,乃因誤治而成之陽虛惡寒,未可忘也。)
  二十六條: 太陽病」 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
      「    ,
圊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
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
「桂枝麻黃各半湯」。
  本條為「太陽」如瘧、脈微之治法。
  解曰:「太陽病」,得之八九日,發熱、惡風寒之證,變為往來寒熱如瘧之狀,一時
發熱,一時惡寒,熱之時間較多,寒之時間較少,但其人不見嘔,大小便自調,惟一日
二三度發之往來寒熱。若脈見微緩者,則其氣血已趨和緩,不復向表層奔放,知其病欲
愈也。若脈見微弱而惡寒者,則為血行已感無力,體溫亦見減低,成為陰陽兩虛之症。
此時治療,不可更發其汗,更不可用下劑或吐劑,重傷其正氣也。若一日二三度發之往
來寒熱,面色反有見赤色而熱者,為血與熱向表層奔放之象,病未欲解之候也。且因其
不得小汗出之故,熱鬱於表層既久,殘廢物質停於汗腺中,欲出不出,影響及皮下之淋
巴毛細管發炎而作癢感,致全身皮膚必癢,此時宜以小汗法解散風寒,用「桂枝麻黃各
半湯」與之。
  本條須作三節看:
         「太陽病」至「一日二三度發」為一節,言其自始迄今之主要證狀。
「脈微緩」至「更吐也」為第二節,反覆推斷其病之能否自愈。
                           「面色」至「身必癢」為
第三節,重申第一節之證狀,述其無自解能力,為之主方以治之。
  第一節如瘧狀,則非瘧疾可知,以瘧祇一日一發,或隔日一發,絕無一日二三度發
者。或許為「少陽病」之往來寒熱,但下文即申明其人不嘔,可知非「少陽病」。圊便欲
自可,更知其不傳「陽明」
           ,其一日二三度發之發熱惡寒如瘧狀,乃為血液一時向外奔放,
皮下血管充血,即覺發熱而不甚惡寒,一時血液不向外奔放,皮膚即因貧血而覺惡寒。
從脈微而觀,正所謂陰陽俱虛,正氣不甚足,病毒亦不甚烈,正氣欲鼓病向外,乃為發
熱,終因力不支而退轉,乃為惡寒。迨潛力再積,又鼓外出而復熱,不支而退復為寒,
如陣地之拉鋸戰,祇須略壯其氣,微助其發散,故用「麻桂各半湯」也。
  本條之主證: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無汗,以「桂枝湯」之半,強心、
補血、和營衛,以「麻黃湯」之半,微汗之。
  本條之舌證:當為薄白苔。
  本條之針法:
  大椎Τ、間使Τ、合谷Τ、經渠Τ、至陰Τ、屋翳Τ、曲池Τ、列缺Τ。
  以「大椎」「間使」治寒疾如瘧。
        、        「合谷」「經渠」治汗不透澈。
                     、         「列缺」治頭痛、
發熱。「至陰」「屋翳」「曲池」治汗不出之身癢。隨症取穴,不必皆針。
       、   、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桂枝一兩十六銖,芍藥一兩,生薑一兩,甘草一兩,麻黃一兩(去節) 大棗四枚,        ,
  桂枝一兩十六銖,芍藥一兩,生薑一兩,甘草一兩,麻黃一兩(去節) 大棗四枚,        ,
杏仁二十四個(湯浸,去皮尖)     。
杏仁二十四個(湯浸,去皮尖)     。
  右 七味 ,以 水五 升, 先煮 麻黃 一二 沸, 去上 沫, 內諸 藥, 煮取 一升 八合 ,去 滓,溫
  右 七味 ,以 水五 升, 先煮 麻黃 一二 沸, 去上 沫, 內諸 藥, 煮取 一升 八合 ,去 滓,溫
服六合。
服六合。
  《內臺》載此方,即「桂枝湯」原方分兩加「麻黃」二兩,            「杏仁」七十個,白水煮
服,取微汗。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本方治『桂枝湯』『麻黃湯』二方證相半者」
                     、            。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可用於外邪之壞症者或類瘧者,可勿論,並
宜於其他發風疹而癢痛。」
  二十七條: 太陽病」 初服「桂枝湯」 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 卻與
       「    ,       ,           、   ,
「桂枝」湯則愈。
  本條言「桂枝湯症」服「桂枝湯」而煩者之治法。
  解曰:「太陽中風症」
           ,初服「桂枝湯」,病未愈而反增燥煩者,以藥力不及,先與刺
「風池」「風府」
   、    ,降其上部之充血,再與「桂枝湯」微汗之,則病可愈。
  湯劑內服,每有見煩、或悶、或眩、或驚惕、寒戰等現象。一為藥不對症而起之變
病,一為服藥而起之「瞑眩」現象。所謂藥石不「瞑眩」
                        ,厥疾不瘳。此種「瞑眩」證狀,
為正邪相爭之現象。審係藥症相合,不必改道易轍,如本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之煩,
即正邪交爭之所致。苟正氣得勝,即得汗出而解。其曰不解,非「桂枝湯」之不合法,
乃正氣不能克服病邪之所致,故刺「風池」「風府」以助之,使充於頭項之血疏解,仍
                   、
與「桂枝湯」解肌,則可愈矣。若醫者不明「瞑眩」之理,遽以其煩燥而用「梔子豉湯」
去治煩,則大誤矣。蓋其言不解者,發熱、汗出、惡風、頭痛等依然如故也,「桂枝湯」
之證狀仍在也,故仍用「桂枝湯」,勝其病則愈。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舌苔當為薄白。
  本條之針法:
  風池Τ、風府Τ、頭維Τ、外關Τ、合谷Τ。
  二十八條:服「桂枝湯」 不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
             ,
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本條為「太陽病」服「桂枝湯」轉症之治法。
  解曰:「太陽病」,服「桂枝湯」後,不見汗出病解,而脈浮者反變為脈洪大,與服
「桂枝湯」如前之啜粥法後,若變為形如瘧之往來寒熱,一日二三度發,二者皆可使之
汗出,必能解其病邪,宜用「桂枝二麻黃一湯」治之。
本條原文為「服『桂枝湯』大汗出」之「大」字,陳本改為「不」字,文義遂合理
解,否則服「桂枝湯」而大汗出,脈洪大,已成「亢陽」,屬「白虎湯證」矣,安可再與
「桂枝湯」。諸家註謂未見煩渴,病仍在「太陽」
                     ,故可與「桂枝湯」,此乃自圓其說。脈
洪大,其血熱已沸騰;大汗出,其津液消耗已過甚,安有不見煩渴者耶!若與「桂枝湯」
重汗之,可必其不為吐血、衄血,亦必成為狂亂不寧,否則變為「亡陽」虛脫,可見「大」
字是有錯誤。且「桂枝湯」為微汗法,決不能逼其大汗,既有大汗,其脈因汗出而熱散,
當見浮緩,決不變為洪大,更可見「大」為「不」字之誤。然則不汗出,何以脈成洪大?
此為服湯後,心臟得「桂枝」之辛溫,必加強其驅溫向外作用,血亦加強向外奔放,故
脈搏亦加強有力而為洪大,此必原有寒邪,病重藥輕,初服「桂枝湯」,未能使之汗,故
再加「麻黃」以助其汗,所以下文有汗出必解也。
  本條未提「太陽中風」,僅以服「桂枝湯」作起,安知此病非純粹「太陽中風」之「桂
枝湯」。必兼有無汗之「麻黃證」在,故單用「桂枝」尚不能解其表,僅鼓助心臟而為脈
洪大耳。本條病原提綱未清,遂致後之註者各釋不同。
  服「桂枝湯」如前法啜粥之後,而轉為一日再度發之寒熱如瘧狀,此為另一證狀,
必表解未淨,又復感冒,而正氣已挫,如二十六條欲驅邪外出,中途不支而退。第生理
機轉一再外透,乃有一日再度如瘧之狀,亦須助之汗解即可。
  汗出必解,為總承一二兩節之證,即服「桂枝湯」,不汗出,脈洪大者,汗出必解。
與服「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二者皆宜以「桂二麻一」治
之。蓋第一節之證,脈雖洪大,因有寒邪外束,不能單與「桂枝湯」。第二節之證恰如二
十六條,第證情較輕,亦不必用「桂麻各半湯」,故皆以「桂二麻一」治之。
  本條之主證:一為頭痛、發熱、惡寒、無汗、脈洪大。一為寒熱如瘧狀,而有頭痛、
惡寒。
  本條二節之舌證、脈證:舌當為薄白苔;脈必兼浮。
  本條之針法:
  第一節:大椎Τ、曲池Τ、合谷Τ、經渠Τ、外關Τ、內庭Τ。
第二節:大椎Τ、間使、合谷、外關Τ。
  以「大椎」「曲池」「內庭」
      、   、   ,降血壓以清熱。
                     「合谷」「外關」「經渠」
                         、   、  ,出汗解邪。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一兩十七銖,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 生薑一兩六銖,杏仁十六個
                         ,
  桂枝一兩十七銖,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 生薑一兩六銖,杏仁十六個
                          ,
(去皮尖及雙仁) 甘草一兩二銖,大棗五枚(劈)
       ,              。
(去皮尖及雙仁) 甘草一兩二銖,大棗五枚(劈)
        ,              。
  按:
   「麻黃」去節、「杏仁」去皮尖及雙仁,後不贅,俱仿此。
  右 七味 ,以 水五 升, 先煮 麻黃 一二 沸, 去上 沫, 內諸 藥, 煮取 二升 ,去 滓, 溫服一
  右 七味 ,以 水五 升, 先煮 麻黃 一二 沸, 去上 沫, 內諸 藥, 煮取 二升 ,去 滓, 溫服一
升,日再服。
升,日再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    「治『桂枝湯』證多,     『麻黃湯證』少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中風傷寒』
              「     ,棄置多日,或發汗後,邪氣又纏繞不去,
發熱、惡寒、咳嗽,或渴者,宜取用以下三方」 。余曰:以下三方者,謂「桂枝二麻黃一
湯」「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越婢一湯」也。
  、         、
   二十九條:服「桂枝湯」 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
              ,               「
之。
   本條為「太陽病」轉成「陽明病」之治法。
  解曰:「太陽中風」,服「桂枝湯」後,散熱中樞機能亢進而為大汗出,產熱中樞機
能更亢進,於是熱不因汗解,變為大煩熱。汗出多而津液消耗,更為大渴,血熱沸騰,
脈搏由浮而變為洪大,如此變證當以「白虎加人參湯」主治之。
  大汗、大煩渴、脈洪大,方書稱為「陽明經病」,謂「陽明」主裏,「陽明病」即主
病在裏且主實熱。其實熱為產熱中樞機能異常亢進,生理機轉為發泄此項高熱,散熱中
樞即起而救濟,刺激汗腺,發生大汗出,使熱可外散。但產熱中樞機能繼續亢進,雖汗
出而熱仍不減,於是汗愈多而熱愈熾,以汗多則液少,液少則熱增,熱增則腦神經為熱
之薰灼而為煩,汗多則各組織之水分愈消耗而為渴,此熱病成為煩渴之理也。產熱中樞
機能亢進,則熱度高,血得熱而湧,則脈為洪,血管復因熱而擴張,則脈為大,此脈成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生命權
生命權生命權
生命權wu eva
 
離 家 不 遠
離 家 不 遠離 家 不 遠
離 家 不 遠soyjoy
 
关于老苗和他的行走梦想
关于老苗和他的行走梦想关于老苗和他的行走梦想
关于老苗和他的行走梦想laomiao
 
平等權講義版
平等權講義版平等權講義版
平等權講義版wu eva
 
Point To Notes For Employers On Employment(Fdh)
Point To Notes For Employers On Employment(Fdh)Point To Notes For Employers On Employment(Fdh)
Point To Notes For Employers On Employment(Fdh)knksmart
 
Hty Web Site Creation and Marketing Plan
Hty Web Site Creation and Marketing PlanHty Web Site Creation and Marketing Plan
Hty Web Site Creation and Marketing PlanTim Lu
 
980603集會遊行法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980603 R1 1
980603集會遊行法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980603 R1 1980603集會遊行法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980603 R1 1
980603集會遊行法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980603 R1 1Lin Sung
 
Life@Fois(1)
Life@Fois(1)Life@Fois(1)
Life@Fois(1)fois
 
97年研發替代役管考獎懲作業說明簡報(公告版)
97年研發替代役管考獎懲作業說明簡報(公告版)97年研發替代役管考獎懲作業說明簡報(公告版)
97年研發替代役管考獎懲作業說明簡報(公告版)Mu Chun Wang
 
CRE-017-創造力系統思考與激發培養
CRE-017-創造力系統思考與激發培養CRE-017-創造力系統思考與激發培養
CRE-017-創造力系統思考與激發培養handbook
 
買個水壺燒開水喝
買個水壺燒開水喝買個水壺燒開水喝
買個水壺燒開水喝honan4108
 
CRE-003-天機可以洩漏 談研究生的生涯規劃
CRE-003-天機可以洩漏  談研究生的生涯規劃CRE-003-天機可以洩漏  談研究生的生涯規劃
CRE-003-天機可以洩漏 談研究生的生涯規劃handbook
 
20080825 20081029 台灣人權景美園區規劃諮詢會議(綜合體)
20080825 20081029 台灣人權景美園區規劃諮詢會議(綜合體)20080825 20081029 台灣人權景美園區規劃諮詢會議(綜合體)
20080825 20081029 台灣人權景美園區規劃諮詢會議(綜合體)Lin Sung
 
我的學思歷程 劉兆玄
我的學思歷程 劉兆玄我的學思歷程 劉兆玄
我的學思歷程 劉兆玄Chui-Wen Chiu
 

What's hot (17)

生命權
生命權生命權
生命權
 
離 家 不 遠
離 家 不 遠離 家 不 遠
離 家 不 遠
 
关于老苗和他的行走梦想
关于老苗和他的行走梦想关于老苗和他的行走梦想
关于老苗和他的行走梦想
 
平等權講義版
平等權講義版平等權講義版
平等權講義版
 
Point To Notes For Employers On Employment(Fdh)
Point To Notes For Employers On Employment(Fdh)Point To Notes For Employers On Employment(Fdh)
Point To Notes For Employers On Employment(Fdh)
 
Fd Hguide
Fd HguideFd Hguide
Fd Hguide
 
Hty Web Site Creation and Marketing Plan
Hty Web Site Creation and Marketing PlanHty Web Site Creation and Marketing Plan
Hty Web Site Creation and Marketing Plan
 
980603集會遊行法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980603 R1 1
980603集會遊行法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980603 R1 1980603集會遊行法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980603 R1 1
980603集會遊行法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980603 R1 1
 
Life@Fois(1)
Life@Fois(1)Life@Fois(1)
Life@Fois(1)
 
97年研發替代役管考獎懲作業說明簡報(公告版)
97年研發替代役管考獎懲作業說明簡報(公告版)97年研發替代役管考獎懲作業說明簡報(公告版)
97年研發替代役管考獎懲作業說明簡報(公告版)
 
圭圭
 
CRE-017-創造力系統思考與激發培養
CRE-017-創造力系統思考與激發培養CRE-017-創造力系統思考與激發培養
CRE-017-創造力系統思考與激發培養
 
買個水壺燒開水喝
買個水壺燒開水喝買個水壺燒開水喝
買個水壺燒開水喝
 
洞冥寶記
洞冥寶記洞冥寶記
洞冥寶記
 
CRE-003-天機可以洩漏 談研究生的生涯規劃
CRE-003-天機可以洩漏  談研究生的生涯規劃CRE-003-天機可以洩漏  談研究生的生涯規劃
CRE-003-天機可以洩漏 談研究生的生涯規劃
 
20080825 20081029 台灣人權景美園區規劃諮詢會議(綜合體)
20080825 20081029 台灣人權景美園區規劃諮詢會議(綜合體)20080825 20081029 台灣人權景美園區規劃諮詢會議(綜合體)
20080825 20081029 台灣人權景美園區規劃諮詢會議(綜合體)
 
我的學思歷程 劉兆玄
我的學思歷程 劉兆玄我的學思歷程 劉兆玄
我的學思歷程 劉兆玄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電子書)

  • 1. 《傷寒論科學化新註》 附針灸治療法) ( 承淡盦 一、本書編述立意,以淺顯明白為原則,故不嫌詞費,反複重疊,逐條分別註釋。 一、於本文之下,先提其原文綱領,如文章之點明全篇立意然。 一、繼就原文直譯,如從文言文之譯成白話文然,為便於明了其意義?免推索之苦 耳。 一、以直譯之詞,猶未能暢達原意者,再作補充於後,依句或段而疏釋之。 一、猶嫌其未能盡意,乃採各大家之註以申明之。 一、原文中有錯簡之疑者,則從理解或前賢改正之意而校正之。 一、原文中言證不言苔、脈,或及脈不及苔,及苔不及脈者,則將脈、舌之症狀, 依平時經驗之所見而補出之,雖為續貂,亦便於初學者研讀之意云爾。 一、病固湯藥可愈者,亦可不用湯藥而以簡捷之針灸法治愈者,因將針灸法補於後, 復約略釋其取穴之意義,俾讀者於倉卒不及配藥時擇用之。 一、本方原方分量煎煮,悉照原文。近代應取之分量,於第一方後涉及之。 一、於原方之後,提明本方之主證,俾應用時得有標準可循。
  • 2. 一條: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 解曰:外感病初起,病在人身最外一層,曰病在「太陽」 。其為病之證象,脈搏見浮。 本身之自覺則見頭項強痛,身發熱而惡寒。故曰: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 條文中雖無發熱之提出,但從脈浮上觀察,必有發熱之證狀也。因發熱非太陽病之所獨 有,是以簡略而不述也。 據吉益南涯氏釋曰:「太者,大甚也。陽氣盛於表位,謂之『太陽』。脈浮,頭項強 痛,此其候也。氣盛而血窘窒,故致強痛。發出則不項強,不惡寒,發熱汗出矣。經過 日時,則迄於內。蓋表位,氣之末也,末氣常乏。今氣盛甚於其末者,陽氣太之狀也。 因名之曰『太陽』 。」 程郊倩曰:「按『六經』之設,是從人身劃下疆界,轄定病之所在,無容假冒,無容 越徑。故一經有一經之主脈,一經有一經之主證,稍有假冒,以經核之,可以據此驗彼。 若有越徑,以經覈之,可以從彼執此。即以『太陽』一經而論,脈浮,頭頊強痛而惡寒, 自是『太陽』之為病,固無與他經事。何以『陽明』亦有『太陽』?『少陽』亦有『太 陽』?『三陰』中亦有『太陽』?無非與此條之脈與證有符合處耳。又有『太陽病』竟 不能作『太陽病』處治者,亦無非與此條之脈與證有參差處耳。名曰『六經』 ,其實為『表 裏府藏』四字各與之地方界限。有地方界限,可以行保甲,此仲景之『六經』也。因地 方界限,以之作驛遞,此眾人之『六經』也。」 由此觀之,「太陽」二字,是仲景根據《內經》經絡領域,證候表現,而定出「傷寒 六經」分類。故清季以前註《傷寒論》者近百家,每謂「太陽」為「足太陽膀胱經」之 「太陽」 ,實非無理。第仲景復以病態及病灶之領域所在,結合寒、熱、虛、實、表、裏, 而分立六經辨證,便於審證及治療上之便利,特別立一系統耳。 仲景曰:「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凡病之稱為 陽症者,皆屬熱,皆屬實;病之稱為陰症者,皆屬寒,皆屬虛。即西醫稱病之屬於進行 性者,為陽;屬於退行性者,為陰。生裡機能亢盛者為陽,生理機能減退者為陰是也。 《傷
  • 3. 寒論》一書,稱「太陽」「少陽」「陽明」證者,大多為熱症、實症,即機能亢進之症 、 、 是也。稱為「太陰」「少陰」「厥陰」證者,大多為寒症、虛症,即機能減退之症是也。 、 、 當身體受病菌或病毒等侵害時,神經系統受到刺激,而後使有機體本身發生一定反 應動作來對付。這時體溫升高,加速循環,增加體內抗菌機能之作用。通常在發熱初期, 病人常有寒冷之感覺,甚至發生戰慄,這是臨床症狀上發熱初期之一般現象,而古人無 此觀念,但在實踐工作中累積之經驗,以脈浮為病邪併著於肌表,皮膚微血管收縮,而 頭項部比之其他部分血液充盈之度為高,故鬱滯所致則為痛為強。頭項為身體之最高部 分,肌表為身體之最外一層,惡寒為發熱初期之徵兆,故不論何種病症,若脈浮,頭項 強痛而惡寒時,皆得以之謂「太陽病」。仲景之所以不立方劑者,以標示「太陽病」之大 綱也。 如病毒鬱滯於肋骨弓下,以致胸脇苦滿、口苦、咽乾、目眩、而嘔等症狀,無「太 陽」之表證,又無「陽明」之裏證,中醫稱為「半表半裏」。故仲景特揭口苦、咽乾、目 眩、胸脇苦滿為提綱,陽氣微少於表,因名之曰「少陽」。 腸胃內由病邪侵襲,其機體全身反應為不惡寒、反惡熱、譫語、腹滿、汗自出、不 大便等。《內經》上說:「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開即啟也,發也,如花發 曰花開。凡閉藏於內而發出之曰開。闔為開之對待,閉藏也。《易》曰:「闔戶謂之坤。」 是指內部的意義。所以吉益南涯氏曰:「明為黎明之明,示陽實也。」體溫調節中樞,產 生熱能,迫發於外,但蒸發、輻射、對流等的發散,不敵內部產熱量,因之產熱與散熱 之協調機構失卻平衡,即裏位極時則實,實於內而向外擴張。故曰:「陽明」之為病,胃 家實是也。 腸胃道因寒冷剌激或消化機能不健全以及受化學刺激以致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 腹痛等,名之曰「太陰病」。若誤與「陽明證」混治,則必胸下結痞。此因內虛,故惟腹 壁膨滿、攣急,若按其內部,則空虛無物。 無熱而惡寒,脈微細,但欲寐,四肢不溫,曰「少陰病」。假令一切之病證,循環與 神經機能衰弱,都能在臨床上顯現此等症狀,宜作「少陰病」而施治之。
  • 4. 病邪瀰漫軀體上下內外,隨病者之抵抗力如何而異其病所,中樞神經調節機能失卻 控制,亦即傳導刺激對於神經和肌肉的興奮性變化,調節平衡之機能失卻常態,因此體 內抗菌機能不能發揮作用而瀕淤險境。如能戰勝病邪則生,不能戰勝病邪則死,為疾病 之生死重要關鍵。其病態為寒熱錯雜,或上熱下寒,或外熱內寒,或吐,或利,或消渴, 氣逆等等者,曰「厥陰病」。 明瞭《傷寒論》所稱「六經」之意義,再進而研究各條文之真義,則不致對於清代 以前各家註釋,發生糢糊之感矣。 脈浮,主病在表。「太陽病」之機體反應屬於興奮性的,陽性的,故其脈必浮。其機 體反應的作用為加強體內抗菌機能,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抗體之產生等等,中醫稱之曰 「正氣」,西醫稱之曰「抵抗力」。因為血液循環加速,淺層動脈之血液充盈,故撓動脈 之搏動乃見浮象。脈浮非一定指表證和實證。如張介賓曰: 「大多浮而有力有神者,陽有 餘也。陽有餘,則火必隨之。(中略)浮而無力空豁者,陰不足也。(中略)若以此為表證, 則害莫大焉。 何以見頭項強痛?因血液循環加速,顳顬動脈之搏動,或受毒素刺激而影響知覺神 經,迴旋椎部運動神經受到影響而發生障礙。有謂頭則痛,項則強,其實不必機械式之 分割,有頭痛而不項強者,有頭項之迴旋,但覺重而不靈動者。總之,頭項有不舒適之 自覺症狀,即可謂頭項強痛之證。其強與痛之程度高低,病人各不一致,胥視其感受病 毒之輕重,與其本身之抵抗力強弱如何以為衡量。 何以見惡寒?吳襄《生理學大綱》上說: 「通常在發熱的初期,病人常有寒冷的感覺, 甚至發抖。事實上,這時候的體溫已經升高,但因皮膚小血管正在普遍收縮,皮膚溫度 很低,以致刺激了皮膚的冷覺感受器。皮膚小血管收縮的結果,體溫發散減少,再加發 抖增加了體熱的產生,於是體溫更迅速上升,因之和四周空氣的溫度不平衡。」所以條 文中雖曰「惡寒」,其實「惡風」亦包括於其中。 《傷寒論》祇言脈與證,獨於舌苔之證狀不言,雖陽明篇有舌上苔者「梔子豉湯」 主之一條,亦含混不明。為便於初學者之辨認證狀起見,於講解條文之後,補入舌色苔
  • 5. 證,其無脈證之條,應知其脈證者,亦補入脈證。續貂之嫌,則不計也。本條太陽病之 舌質顏色當為紅潤或紅淡,苔則薄白而不燥。 本條解釋謂從脈浮上知其必有發熱之證狀者,以血液集散於表層,其脈必浮,其身 上肌膚之溫度必高過正常體溫,而仲景不言發熱者,因非「太陽病」之所獨有證狀也。 呂搽村曰:「仲景《傷寒》立法,能從『六經』辨證,則雖繁如『傷寒』,不為多歧 所誤,而雜病即一以貫之。」因之,學者不可泥於章句之末,如能參透領悟其真精神, 則萬病之治如示諸掌。 二條: 太陽病」 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 , 。 本條為「太陽中風病」脈證之提綱。 解曰:脈浮、頭項強痛、惡寒之「太陽病」,見發熱、汗自出、惡風、而脈浮中有緩 象者,名曰「太陽中風」。簡言之:即頭項強痛、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者,名曰「中 風」。亦有頭項不強痛,僅見昏暈者,而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為「中風」必有之主 證。 「太陽病」原包括「中風」「傷寒」二種證狀而言,首條即言「中風」「傷寒」兩 、 、 種共有之證狀,此則專言「太陽中風」之脈證也。 發熱為人身體溫超過正常溫度,對於病體來說,應當是有利的,原為對於外界侵害 的一種生理反應,其作用為「正氣」 (即抵抗力,以後統稱謂之正氣)抵抗病邪的一種表 現,即體溫中樞調節起了變化,熱的產量增多或排出減少,使蓄積在體內的熱量超過平 時,成為發熱。 發熱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約有下列幾點:一、傳染病的發熱。二、手術後的發熱。 三、神經性發熱。四,缺水發熱。五、藥物的影響。但就本書所論發熱,不外第一點傳 染病的關係,條分之可得六點: 一、外界一種病毒侵襲體內,生理上即發動一種抵抗作用,刺激神經體溫調節中樞, 於是體溫增高,增強體內抗菌機能,促進抗體產生等等。戰勝病毒後,由於汗腺分泌加
  • 6. 速,體熱大量隨汗而去,體溫乃得復原,即中醫所謂汗出而解。 二、病原細菌侵人體內,放散一種毒素,或發生繁殖作用,與體內血液或各部組織 的液體起化學作用,而使產熱中樞的機能興奮。 三、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廢料物質不能盡量排泄,此類廢物如新陳代謝的尾產物、 過剩的營養料、毒物等,留著體內,影響了血球和細胞的新陳代謝,而使體溫增加。 四、臟器組織因某種關係發生變化,或殘廢物質不能多量排出體外,此類殘餘即能 起發酵作用,成為瓦斯濁氣,因之體溫增高。 五、外層汗孔閉塞,體內熱量增加,不得放散,新陳代謝失去調節,亦能使體溫增 高。 六、血之所至,即熱之所至,血液大部分充盈於某部,某部的溫度即覺增高。但此 類的熱,西醫謂之發炎,中醫稱之為「火」,如「胃火」「肝火」等。 、 上面六條,或曰「實熱」,或曰「邪熱」,或稱「表熱」,或稱「內熱」,視臨床症狀 如何而名之。 「太陽中風」的發熱,即屬上列的第一點。產熱中樞的機能亢進,由它發出衝動, 管理著與體溫有關的血管、肌肉及汗腺的活動,皮膚放散和輻射之機能受到障礙,中醫 稱之為「表熱」。 排熱和生熱最有關的器官是皮膚小血管、汗腺、肌肉和肺。出汗是皮膚血管擴大, 全身肌肉舒鬆,肺呼吸加速,汗腺分泌汗液。汗腺受交感神經所支配,中樞在脊髓、延 腦、下視丘和大腦皮層中。這些中樞的興奮都可使汗腺分泌,亦即排除病毒的一種生理 機能表現。按出汗的原因,不外下列四點: 一、正常體溫的保持,是人體健康活動的基本要求之一。人體不斷進行新陳代謝, 所以不斷產生熱,在熱產生的同時,身體將熱不斷的排除,產生和排除的量和速率相平 衡,體溫就恆定不變。肺呼吸及內呼吸不停,不斷吸入空氣中的氧與血液中的鐵質化合, 和食物內所含的氫化合成水,和食物內所含的碳化合成碳酸氣,與燃燒時的變化相似,
  • 7. 燃燒時發熱,呼吸時也發熱。簡括的說:體熱的產生,來自養料的氧化,體熱產量的多 少,決定於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情況,例如情緒緊張、體力勞動和氣候冷熱等。另一方 面散熱中樞的興奮,可因三方面的刺激而加強:一是血液溫度增高的直接刺激。二是低 級中樞所傳達的熱覺感受器的衝動。三是大腦皮層的衝動。當大腦皮層接受高熱的刺激 時,不論來自內在或外在環境的,都將轉來加強散熱中樞的活動,因而加速熱量的發散, 以為調節。出汗即為散熱中樞機能亢進,刺激汗腺,為一種大量發散體溫的作用。 二、當產熱與散熱的協調機構長期失卻平衡時,皮膚表層神經衰弱,汗孔的分泌作 用無力控制而汗自出。 三、體溫增高,直接刺激下視丘的體溫中樞,致汗腺開放而汗自出。 四、神經中樞的機能衰竭,各部組織之神經都失卻主宰而汗自出。 「太陽中風」之汗自出,即屬於第一點的散熱中樞神經機能亢進,刺激汗腺,雖曰 汗出,亦不過皮膚上稍稍濕潤而已。雖汗而不多,故其發熱並不因微汗而退清。因為體 溫中樞的調節起了變化,產熱多,散熱少,致體溫升高。在發熱的時候,體溫提高之後, 雖然產熱和散熱趨於平衡,然此時保留在體內的熱量仍比正常多,所以體溫保持在高水 準上。經過治療或一個時期休息之後,如藥物治療或針灸治療,體溫又起變化,結果把 過多的熱排出,於是保留在體內的熱量恢復正常,乃得痊愈。 「惡風」者,因有微汗,汗腺開張,肌腠疏而不密。皮膚內溫覺感受器不勝流動空 氣與皮膚輻射和對流的刺激,故淅淅惡風。成無己曰: 「惡風者,風至則惡,得居密室之 內,幛幃之中,則坦然自舒也」。 「脈緩」為脈浮緩之略。首條已舉「太陽病」之脈浮為標的。浮中所以見緩者,以 皮膚有汗液滋潤,柔和而不緊縮,即皮膚血管舒張,皮下感覺神經亦呈弛緩的緣故。 本條之名「中風」,俗稱之「傷風症」者是,與猝然倒地、口眼喎斜、不省人事之「中 風症」,絕然不同。一為病在腦部,此則病在肌表,所謂「風傷衛」者是也。 本條之舌證:舌質當屬正常紅潤或淡潤,苔則薄白。
  • 8. 三條: 太陽病」 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 「 , 曰「傷寒」。 本條為「太陽傷寒病」脈證之提綱。 解曰:初感病邪之「太陽病」 ,不論其已見發熱或未見發熱,必有惡寒,一身筋骨疼 痛,或作嘔逆,其脈見緊象的,即名曰「太陽傷寒」。 上條言「太陽中風」的脈證,此則言「太陽傷寒」的脈證。以「太陽」包括「中風」、 「傷寒」二證,故仲景於開卷即立出三條綱領。 尤在涇曰:「此『太陽傷寒』之的脈的證也,與上『中風』條參之自別。」 吾人在氣交之中,風吹寒侵,日炙雨淋,有為病者,有不為病者,有即為病者,有 不即為病,久而始發者,種種不一,是在其人本身之抵抗力如何而已。抵抗力中醫名為 「正氣」 ,強者即不能為病,縱病亦久而後發;弱者即成為病,病之始也,即為「太陽病。 其為「中風」或為「傷寒」 ,則又視其人之生理機構如何以為衡。 日本湯本求真氏曰:「凡言人之體質,千差萬別,不能逆睹,若窮極之,可分為二大 別:其一皮膚粗疏而弛緩,有此稟賦之人,若罹『太陽病』,必見其脈浮弱、自汗等之證 狀。其一為皮膚緻密緊張者,有此體質,若侵入『太陽』,則脈浮緊、無汗等之證候出」。 可見病因大致相同,結果病態有不同者,體質之不同也。 本條「太陽病」,言初感外邪,皮膚小血管收縮,豎毛肌收縮,汗腺密閉。若其人之 神經靈敏者或抵抗力之強盛者,血液循環加速,加強體內杭菌機能,遽起發熱的證狀; 若其人體弱,抵抗力不能遽然而發者,或神經滯鈍者,其發熱之起則轉遲緩。不論其發 熱之起與未起,其皮膚之表層因外邪所襲,必見惡寒之證象。當皮膚緊縮,汗腺閉而不 通,則體溫之放散失去調節,內部之濁熱與疲勞物質充斥於肌肉筋骨之間,神經備受壓 迫刺激而為疼痛,故曰必惡寒、體痛。其嘔逆者,以本身之濁熱與水氣不能向外放散, 則向上湧,延髓部之嘔吐中樞神經備受刺激,引起胃神經的反射而作嘔吐。脈之見緊者, 以外邪襲於皮膚表層,皮膚緊縮,皮下神經亦起緊張,故脈管亦弦勁有力,搏指成緊象。 其曰脈陰陽俱緊者,指頭手足三部之脈。古人診脈,「人迎」「寸口」與「趺陽」並診。 、
  • 9. 仲景《傷寒論》自序曰: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 、 云云,可見脈陰陽俱緊之陰陽,指上下之脈而言。上者為陽,下者為陰。註家都以「尺」、 「寸」言或「浮」「沉」言,僅拘泥於手部撓動脈的成見而言之。 、 緊脈,為脈搏見弦硬有力之象。以指按之,醫者之手指直覺搏動有力,於躍動流利 之中脈道為緊束而具堅硬之象。蓋脈管周圍有神經,中為血液流動,血行充滿於內,神 經緊張於外,於是脈管弦直,搏動有力而呈緊象。身疼痛,因神經有舒縮血管的纖維, 加速或阻遏心搏的纖維,以致皮膚痛覺感受器的神經感受壓迫刺激而緊張作痛。《脈訣》 主弦緊為寒,弦緊為痛者,實具有理由也。 此名「傷寒」,乃指發熱者初起,病在肌表時,發熱、無汗、惡寒的「太陽傷寒」, 與西醫所謂傳染病之有「傷寒桿菌」在腸中的「傷寒」不同,不得誤混。 本條「傷寒」初得病時,其人如未發熱,則脈為緊,已發熱後,則脈浮緊。故浮緊 為「太陽傷寒病」已發熱之定脈。 「太陽病」有「中風證」,有「傷寒證」。如首條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為「中風」 與「傷寒」的共通證。其不同點,「中風」有汗出,「傷寒」則無汗; 「中風」脈浮緩, 「傷 寒」脈浮緊為別。初學者於此等處宜分辨其異同點,即知仲景辨證的規律。 本條之舌證:舌質當為正常紅潤或淡潤,苔則薄白而潤,或苔較厚些。 四條: 傷寒」一日, 太陽」受之,脈靜者,為不傳也;若脈數急者,為傳也。 「 「 本條為憑脈象以診斷其病之傳與不傳。 解曰:初感風寒之邪,病在肌表,故曰:「傷寒」一日,「太陽」受之。其脈搏祇見 浮而不見數或急者,為病邪仍在肌表,未傳於裏之候,故曰:為不傳也。若脈浮中見數 或急,或不浮而數急者,則病邪已傳入於裏之候,故曰:為傳也。 「中風」或「傷寒」初起,病在於表,見發熱、惡風寒,脈必為浮,或浮兼緩,或 浮兼緊,繼而變為往來寒熱,或變為煩渴壯熱,此即表病而變為「少陽」半表半裏病, 或「陽明」裏熱病,名為「傳變」 ,方書則曰「傳經」 。本條之言傳與不傳,即傳經之謂。
  • 10. 病何以傳?即抵抗力不足,不能驅病毒外散,反引起內臟組織之變化,發生其他病態, 視其病態之如何,名其曰「少陽病」 ,或「陽明病」,或「三陰病」等等名目。脈之浮者, 亦變為弦,為數,為大,為微弱等,隨其病態與病灶所在而異其名。 本條脈靜,乃指適合「太陽病」之脈浮,或浮緩,浮緊之謂。若作和緩平靜的解釋, 則失去原來的意義(靜乃動之對,寂然不動,動則變的意義) 。脈浮,病在「太陽」,故 曰不傳。如浮中帶數,則病已趨入「陽明」;如浮中帶急,急者如張弓弦,則病已趨入「少 陽」,故曰傳也。蓋「陽明病」之脈為數大,「少陽病」之脈為弦。 脈數急,言脈搏動的頻率與脈搏動的形態,一為搏數,一為搏勢。《脈經》以一呼吸 之間五至為正常,超過五至為數,不足五至為遲。數為有熱,遲為有寒,愈數愈熱,愈 遲愈寒,所謂「六數七極,三遲二敗」 。脈與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有密切的關係,所似脈搏 隨心搏動的頻率而變異。血液因溫度的直接刺激,加速循環,心搏因之加速,脈數即因 血之熱而流速,此為生理上之常態。亦有數脈不因熱而因心臟衰弱者,名曰「虛」。脈急 為神經與血管緊張的表現,脈數急,即因血熱的刺激而行數,神經血管因熱而緊張,可 見病勢在進行中,故曰:脈數急者,為傳的表現。 《傷寒論》每有言一日、二三日、六七日、八九日、十三日等,皆言病之過程。非 確切不易,為一定如許之時期。清季以前註家每引《內經》經文:「傷寒一日太陽受之, 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以為準 計。讀書泥於章句,每致誤會。病的傳與不傳,以病變證狀為決,萬不可以日計算。本 條之言「傷寒」一日,言「太陽」初病的意義,以後見有日期,都從此義,不再釋。 舌色正常,舌苔薄嫩,則病尚無傳變趨勢。若舌色之紅而為絳,舌苔薄而為厚,而 為黃者,病已傳裏的表示。此從舌色、舌苔亦可觀察病之轉變與否。診斷須從多方面觀, 不能祇憑一脈也。 本條之原文為「『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燥煩,脈 數急者,為傳也。」與下條原文「『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 、 也。」同為辨病之傳與不傳,一以脈辨,一以證辨。但本條有脈有證,下條無脈無證,
  • 11. 祇言「陽明」「少陽」證不見者,文極簡略。近賢「傷寒」大家陳遜齋氏,將二條原文 、 修改,脈證各分,涇渭不混,且與原文之文法類似,認為改之合理,特從之。 五條: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頗欲吐,若燥煩者,為傳也。 本條憑證狀以斷其病之傳與不傳。 解曰:「太陽傷寒」,經二三日後,仍為發熱、惡寒、頭項強痛等證,而不變病,不 見「陽明」「少陽」等之證狀者,為病邪未傳於裏之候。即本條「陽明」「少陽」證不 、 、 見者,為不傳也。如有「太陽病」之證狀,兼見頗欲作吐之證狀,或兼見煩躁之證狀者, 即病邪已經傳變的顯現。故曰:頗欲吐,若燥煩,為傳也。 頗欲吐者,胃中有水毒挾熱而上衝,胸中痞悶,時時欲吐之狀,此為「少陽病」之 證狀,與三條「太陽病」之體痛,嘔逆,同而不同,彼為嘔吐中樞神經受充血之刺激而 引起胃神經之反射,此則為病邪傳變而直接刺激之欲吐證狀。燥煩即煩躁,為裏熱亢盛, 使腦神經不寧所致,屬「陽明病」證狀。「太陽病」兼有此等證狀與上條之脈數急者,即 為已傳入「少陽」或「陽明」之候。 「若」字作「或」字解,與十九條之「若吐」「若下」 、 、 「若溫針」之「若」字同義。 六條: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 本條言溫病之證狀。 解曰:脈浮、頭項強痛、發熱、惡寒之「太陽病」,如見身熱而口渴,不惡寒者,則 非「傷寒」,乃為「溫病」 。 「太陽病」之「傷寒」 ,其熱藉血液充於肌表之故。熱在表層,體腔內之黏膜層,水 分尚未被熱灼,每不見口渴,且因表層受寒邪之束縛,水液不能外散,更不見口渴。本 條發熱,與「太陽傷寒」之發熱不渴,此不同者一也。「太陽傷寒」,以寒邪外束有惡寒 證,本條則不惡寒,此不同者二也。故初起祇熱而不惡寒者,名曰「溫病」「傷寒」與 。 「溫病」不同點如此。由此觀之, 「溫病」無表寒之證,其熱則內外皆熱。熱勢熾甚,則 黏膜之水液為熱蒸發而乾,故口渴。表裏皆熱,故不惡寒。
  • 12. 清季以前之醫家,每謂「傷寒」由外而入,「溫病」由內而發。一以其初病之惡寒與 不惡寒為別,其實皆為時令感症,惟病原不同,病菌亦異爾。《內經》有「冬不藏精,春 必病溫」,僅言感「溫病」者由於體虛之故,言其因素,未必盡然。又曰:「冬傷於寒, 春必病溫」,言病毒久伏於裏,一旦乘機爆發而成,此言病因,有些意義。又曰:「先夏 至日者為溫病」,僅依時令而名,更無意義。故《內經》之言亦簡而欠實際。余謂「溫病」 之發,仍為外入,屬細菌感染病。病不限於季令,天時經久溫暖而燥,即有此類生物繁 殖,人感之而即病。其病灶以在呼吸系與神經系為多,不影響於肌表,故無「惡寒」一 證現象。清代葉氏諸醫家謂溫邪由口鼻吸入,是有見地。 書名《傷寒論》之「傷寒」,為包括一切外感之熱病而言,所謂「傷寒」者,外感病 之總名也。故《難經》有曰: 「傷寒有五,曰『中風』,曰『傷寒』,曰『濕溫』,曰『熱 病』,曰『溫病』。五者皆外感之病也。 」 「太陽病」之「傷寒」,則五者之一。本條之「溫 病」 ,亦五者中之一,於此提出,殆與「太陽傷寒」作分辨耳。 尤在涇曰:「此『溫病』之的證也。『溫病』者,冬春之月,溫暖太甚,所謂非時之 暖,人感之而即病者也。此正是『傷寒』對照處,『傷寒』變,乃成熱,故必傳經而後渴; 『溫邪』不待傳變,故在『太陽』而即渴也。『傷寒』陽為寒鬱,故身發熱而『惡寒』『溫 ; 病』陽為邪引,故發熱而不惡寒也。」 張璐玉曰:「發熱而渴,不惡寒,提挈『溫病』自內而發之大綱。凡初病不惡寒,便 發熱,煩渴,三四日間或腹滿,或下利者,此『溫病』也。若先惡寒、發熱,三四日後 表邪傳裏,變煩渴者,此又『傷寒』熱邪傳裏而顯內實之故也。」 徐靈胎曰: 「發熱而渴, 『少陰』津液先虧,病在『太陽』 。反不惡寒,明是『溫病』, 而非『傷寒』矣。」 本條之脈證、舌證:以經驗所得,其脈必滑數,尺部更顯明有力;舌質紅絳,舌苔 薄白而燥,或無苔而燥。 七條:若自汗出,身灼熱者,名曰「風溫」 。 本條言「風溫病」之證狀。
  • 13. 解曰: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若兼見自汗出,身熱不因自汗而減輕,以手按 之仍灼熱者,名曰「風溫」 。 本條與上條之發熱,皆由體溫增高,直接刺激體溫調節中樞,因而體溫中樞調節發 生變化。產熱中樞活動亢進,體溫提高之後,就又轉來刺激散熱中樞,故自汗出。雖然 產熱和散熱趨於平衡,然此時存留在體內之熱量仍此正常多,所以身熱不因自汗而減輕。 「太陽病」以有汗者為「中風」 ,無汗者為「傷寒」「太陽中風」有汗出,此則亦有汗出, 。 但渴、煩熱而不惡風為異,故曰「風溫」。 六、七兩條,一言「溫病」,一言「風溫」,正與二、三兩條言「中風」「傷寒」作 、 對照。「傷寒」之發熱,無汗且惡寒;「溫病」則發熱,無汗而不惡寒; 「中風」之發熱, 有汗而惡風;「風溫」則發熱,有汗而不惡風。兩兩相照,先後對立。仲景如此序列,殆 有意示人以綱領歟。 「溫病」興「風溫」,二而一者也。病因、病灶相同,第以患者之體質不同而異。大 概陰虛之體,心腎之臟氣不甚強者,感之即為「風溫」 ,而病變亦迅速,每成下條之險證, 醫家在臨床上極須注意。 本條原文首句為「若發汗已」,辭義欠通。觀下條「風溫」之證狀,有自汗出,可見 此「汗已」為「自汗出」之誤,應改正之。 八條: 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 「 若發汗者,小便不利;若被下者,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 瘈瘲;若火薰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本條言「風溫」之脈證與不能以「傷寒」之汗下常法治之之義。 解曰: 「風溫病」之為狀,其脈不論「寸口」「趺陽」 、 ,皆見浮象,身灼熱,自汗出, 全身轉側覺重而不敏活,終日昏昏多睡眠,鼻息必粗如鼾聲,舌本強而語言甚難出。若 與「麻桂」之辛溫劑發汗,則內部之水液涸而變為小便不利之壞症;若與「承氣」之苦 寒劑瀉下,則液脫於內而變為直視、失溲之壞症;若與火灸、火熨逼其出汗,則火毒內 攻,血球破壞而變為血球解體性,或稱溶血性黃疸,其火攻之劇烈者,則神經亦受火毒
  • 14. 之刺激而不寧,變為驚癇,時時發生抽搐瘈瘲之壤症,甚則身黃如火薰,成為煙黃之象, 凡此者為逆治之所致。如祇與發汗或火灸之,則一逆尚可苟延時日,若既下之,又復下 之,或更灸之熨之,則一逆再逆,朝不保夕,促其壽命。 「風溫病」之脈陰陽俱浮者,以產熱中樞機能亢盛,血液沸騰,向外奔湧,故其脈 皆浮。並且見汗出者,以熱向外湧,水液蒸發,汗腺亦受刺激而開放也。身重者,以後 腦神經為熱蒸,又失水液之涵養,致運動鈍而重也。多眠睡者,太腦神經亦受熱灼之故 也。息必鼾者,亦屬腦神經灼傷之故,且熱向外湧,津液發灼為痰,痰熱交阻於咽喉, 呼吸不利而激動聲帶故也。語言難出者,舌咽神經亦熱傷,復以熱痰阻滯於咽喉之故。 病之原因固在熱之亢盛,而其癥結之所在,則在腦系,故此症與今之所謂腦膜炎症相近 似,與「風溫」犯肺之發熱咳嗽者不同也。初學者毋作為一般「風溫病」看乃可。 本條「風溫」之為病,為產熱中樞機能亢進,散熱中樞機能亦亢進,但不敵產熱中 樞機能之亢盛,故汗出而身仍灼熱。且汗為血液中之水分與各組織之水液,經熱之薰蒸 已容易乾涸,再加散熱中樞機能之刺激汗腺,而蒸蒸汗出不已,其水液更易於涸竭,亟 宜以甘寒之劑,清其熱而增其液。醫者若不知此理,誤以治「傷寒」常法施之,以辛溫 助熱發汗,或汗下劫液傷裏,與火熱薰灼等治法,則變症百出。故仲景特提出誡之曰: 若發汗者,若被下者,若被火者等,則見如何壞象,學者能不凜然而深切誌之耶。 「風溫病」既有如是之灼熱,復有汗出之消耗,其內部之水液已不能支,若再汗之, 腹腔部水液亦趨出為汗,則腎與膀胱無資源以分泌,是以小便不利也。 本條之「風溫病」,既不可汗,亦不可下,以氣血正向外奔騰,遽與攻裏瀉下,則內 無接濟,津液脫於下,即西醫所謂脫水症狀,或因之虛脫,膀胱括約肌因而失職,而為 小便不禁之失溲。腦神經亦為厥逆,發生兩目直視,蓋腦神經本為熱傷,且奪其腹腔部 津液之資源,則失其所養而厥絕也。且膀胱之開闔,其中樞神經亦在腦系,腦系厥絕, 故直視與失溲亦同時共見也。 汗、下既不可,火攻更非所宜。火薰、火灸有火傷毒素,微則刺激血液循環亢進, 血壓增高;重者破壞血球,毒質溶入血中,成為血球解體性或稱溶血性黃疸。故本症以
  • 15. 火攻之,微則為黃色,成為溶血性黃疸也。如火攻之劇者,腦系原受熱傷,再加劇烈之 火毒刺激,於是知覺神經不得寧靜,發生反射之亢奮而為驚癇。運動神經不寧起亢奮, 則時時發生手足抽掣之瘈瘲。瘈為筋脈攣急,瘲為弛縱,一急一縱,乃抽掣不已。而皮 膚之微黃色,因火毒更重,溶於血中更多,皮膚亦變為若火薰之煙黃色矣。 本條「風溫病」之脈證、舌證:脈為陰陽俱浮,其實浮且兼滑數,方合其灼熱之證 狀。舌質必紅絳,舌苔薄白或薄黃色。 九條: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 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本條辨病發於「陰陽」之大綱及推測其病愈之期。 解曰:疾病之始也,有發熱之證狀,或兼惡寒者,稱之曰病發於「陽」。如初病祇有 惡寒而不發熱者,則稱之曰病發於「陰」。發於「陽」者約經七日可愈,發於「陰」者約 經六日可愈,以生成數之七為「陽數」,生成數之六為「陰數」而推之也。 一部《傷寒論》,論列病態。以「陰陽」為總綱,以「表」「裏」「半表半裏」為三 、 、 領域。「表」再分「陰陽」「裏」再分「陰陽」「半表半裏」亦分「陰陽」 , , ,以此成為「三 陽」「三陰」六大門。稱「陽」者多熱,多實。稱「陰」者多寒,多虛。 「表」之「陽」 稱「太陽」「表」之「陰」稱「少陰」「裏」之「陽」稱「陽明」「裏」之「陰」稱「太 , 。 , 陰」「半表半裏」之「陽」稱「少陽」「半表半裏」之「陰」稱為「厥陰」 , , 。 「陰陽」二字之釋義頗泛。以寒熱分「陰陽」 ,寒者為「陰」,熱者為「陽」。以「表 裏」分「陰陽」「表」為「陽」「裏」為「陰」 , , 。以臟腑分「陰陽」,臟為「陰」 ,腑為「陽」。 以上下分「陰陽」,上為「陽」,下為「陰」。以左右分「陰陽」,左為「陽」,右為「陰」。 以氣血分「陰陽」,氣為「陽」,血為「陰」 。以虛實分「陰陽」 ,虛為「陰」而實為「陽」。 其他以軀體組織之內分泌液、水分、血漿等有物質者謂之「陰」 。身體之扺抗力、細胞之 新陳代謝力、各臟腑之自然機能等屬於無形者謂之「陽」 。一部《傷寒論》所言「陰陽」 之意義大率如此。 發熱而惡寒者,謂病發於「三陽」之「太陽」 。無熱而惡寒者,謂病發於「三陰」之
  • 16. 「少陰」。初病每自表始,以其有熱,稱之為「陽」;以其無熱,稱之為「陰」。雖然, 「太 陽」「少陰」皆主於病之在「表」 、 ,所差者為發熱與不發熱耳,而虛實之分,亦於是判焉。 發熱惡寒者,寒邪外束,「正氣」未弱,能鼓舞血液向外與之抵抗,故起發熱之證狀,即 稱之為「太陽病」。若寒邪外侵,「正氣」已弱,不能鼓舞血行與之抵抗,則但寒而不熱, 即稱之為「少陰病」。故含有生理機能之充實性,有抵抗病毒之能力者,亦可稱之曰「陽」; 含有生理機能之衰弱性,已失卻抵抗力者,亦可稱之曰「陰」「陰陽」之意義明,乃可 。 讀中醫書。 病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之說,不可拘泥。生理機能中,原有 抵抗病毒之一種能力,慎藥之人與夫鄉農山居者,往往受病之後,節勞慎食,休養數日, 即不藥而愈,此即生理機能中自然發揮抵抗病毒之能力也。但幾日得愈,則視病體之年 齡、強弱、環境與病邪之輕重而不一致。大率與氣候亦有關係,五日為一候,地球之轉 動與赤道線距離遠近,氣候每有變更,與病體之影響至大。試觀虛弱病者往往至節令時, 即覺不舒適,甚至有舊病復發者。可見古人定運氣之說,亦有所見而作也。七日愈,六 日愈,殆即從五日一侯,氣候轉移關係而來,一候不愈再經一侯,事誠有之。至於陽數 七,陰數六之說,則出於《河圖》生成數之詞,屬於數理。言七日六日而愈者,古人囿 於「陰陽」數詞之說,乃有此論,似未可盡信也。 註:生成數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其大意為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必陰陽 合而後萬物能化生。如今日言化學之理,必二種不同性質之物相合,始起變化作用之意。 以天地代「陰陽」,水、火、木、金、土代天地間之一切物質;一、二、三、四、五代水、 火、木、金、土之數。自一至五,等於「孤陰」「弧陽」 、 ,不起變化。自五加一,乃起生 化作用,其意為「陽生」者「陰成」「陰生」者「陽成」 , 。從五起者,以萬物土中生也。 五加一為六,六為偶數,偶為「陰」,故曰「陰數」六也。五加二為七,七為奇數,奇為 「陽」,故曰「陽數」七也。 十條: 太陽病」 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似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 「 ,
  • 17. 「足陽明」 使經不傳則愈。 , 本條言病將傳變之預行醫治法。 解曰:「太陽病」頭痛、發熱等至七日以上,「正氣」漸復而病自退。仲景不解其為 生理機轉之故,乃以傳經之理釋之,謂行其經已盡故也。若病仍不退,有欲作再傳一經 之勢者,針「足陽明」之穴,使不能傳其經,即可自愈云。 註釋本條者,有謂日傳一經,「六經」傳六日,至七日「六經」已傳徧而不愈者,則 又從「太陽」起而再傳之。有謂「太陽病」至七日以上自愈,為一經已行盡,可以自愈, 不愈則再傳「陽明」,故針「足陽明經」以泄其邪,使其不能傳而自愈云云。雖然,仲景 《傷寒》所言之「六經」,確為《內經》所謂之「六經」 。但一經有一經之病狀,日傳一 經,當日變其病態,六日至「厥陰」,七日復至「太陽」,亦應見六日「厥陰病」之消渴、 吐蚘等證狀,至七日一變而為頭痛、項強之證狀矣。恐古今醫家未有見如此之證狀者。 果有之,曷不早為針治,必待七日見其再傳而為之耶?日傳一經之說,不攻自破。六日 行「太陽」一經,亦不合理。即以《內經》之義言,營衛之氣流行,一日一夜漏水百刻, 五十周於身,則人身十二經,氣血流走一晝夜有五十次之多,計算二刻鐘即一周於身。 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足太陽膀胱經」《內經》言其長 , 為八尺,十三呼吸即可行盡其經,如何需七日以上始行盡其經耶?果需七日以上始行盡 其經,何以一二日之間,即見「少陽」或「陽明」甚至「厥陰」之證狀者?可見亦不合 理。柯韻伯亦大斥日傳一經之非。要之,《傷寒》之「六經」,即《內經》謂所之「六經」。 《內經》有云:「一日太陽,二日陽明,…」,安知其非以「日」為「曰」字之誤耶?本 條之言「行其經盡故也」,乃仲景解釋其「太陽病」自愈之理,彼未知生理機轉之故,以 理想行其經盡強解之。見其病態轉變,則以再經強解之耳。針「足陽明」 ,使經不傳,則 非言,確能使頭痛、發熱等自解。然則既有其效,傳經之理當合矣。曰:是又不然。 仲景未言針「足陽明」何穴,周禹載謂「趺陽脈」,柯韻伯謂針「足陽明」之交,陳修園 謂針「足三里」,莫衷一是。按「足陽明」與「足太陽」之交為「睛明穴」「睛明」不能 , 治腹痛、發熱等證,憑空理不求實際,可謂荒謬之極。「趺陽脈」為「衝陽穴」「衝陽」 ,
  • 18. 古人禁針,出血堪虞,亦是憑空理之談。「足三里」比較切於實際。以「太陽病」頭痛、 發熱等證,其血液大多奔放於表層與上部,「三里」一針能引血壓下降,頭部充血即趨下 行,而頭痛可愈,腦系之壓迫遽減,生理機轉可為之一變而汗出熱解。依澹盦經驗,當 取「頭維」「足三里」「內庭」諸穴,可確實收效於俄頃。總之,仲景雖未明生理機轉 、 、 之故,欲解其理,欲求其治,理想《內經》之義而推測之。針「足陽明」經而收效,信 乎傳經之理為不誤,即筆而出之耳。本條真義,「太陽病」頭痛不解,有傳經之勢時,針 「足陽明」經。 十一條: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 本條為預測「太陽病」欲解之時。 解曰:「太陽病」將欲解退之時,每在「巳時」至「未時」之間。 此解不過隨文釋意,求其真義,既不可得,徵之實際,亦不盡然。按《傷寒》六經 皆有欲解時:「太陽病」從「巳」至「未」上; 「陽明病」從「申」至「戍」上; 「少陽病」 從「寅」至「辰」上;「太陰病」從「亥」至「丑」上; 「少陰病」從「子」至「寅」上; 「厥陰病」從「丑」至「卯」上。理不可解,事待徵驗,仲景必有根據與體驗而得。百 餘註家,皆以天地感應之氣與「陰陽」之數為解。言之成理,豈信而有徵耶?有待進一 步之研究。錄數則於下,以供參閱。 周禹載曰: 「太陽病自解,固如是矣。服湯而解,亦如是乎?曰然,縱使服湯有先後, 則其解應無定期,然亦必至其所主之時,而精神爽慧也。」 《金鑑》曰:「凡病欲解時,必於其行氣之旺。太陽,盛陽也,日中陽氣盛,故從『巳』 『午』『未』之旺時而病解。」 柯韻伯曰:『巳』 「 『午』為陽中之陽,故『太陽』主之,至未上者,陽過其度也。人 身陰陽,上合於天,天氣至『太陽』之時,人身『太陽』之病得藉其主氣而解,此天人 感應之理也。」 陳修園曰:「察陰陽之數,既可推其病愈之日,而六經之病欲解,亦可於其所旺時推 測而知之。 『太陽病』欲解之時大抵從『巳』至『未』上者,以『巳』『午』二時為日中 、
  • 19. 陽氣之所主,邪欲退,正欲復,得天氣之助,值旺時而解矣。」 十二條: 中風」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 本條言病解而未痊愈者,預測其痊愈之期意。 解曰:「太陽中風症」,經表解之後,尚未舒適者,再經一候,約至第十二日可以痊 愈。 「太陽中風症」,病在肌表,使之病從肌表而退,即名之曰表解。了了者,清楚也。 不了了,謂病雖解,精神體氣尚未恢復清楚也。尚須靜養數日,約再經一候,至十二日 間精神可恢復痊癒。蓋本條原接上文「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而來,七日以上雖 解而不了了者,須至十二日而愈之意也。此亦預測之詞,非必然之謂,未可拘為定論也。 本條原文首句為「風家」「風家」應指素有「風病」者而言,如「風濕痹痛」等, 。 纏綿數年不痊愈者,可謂「風家」「中風」為偶有之事,不能稱為家。註者皆以「中風 。 病」為解,曷不直接改為「中風」二字以醒眉目耶。 十三、四條: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 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本條辨寒熱之真假,示人以甄別之的。 解曰:病人皮膚,按之有大熱,而病人反欲得近衣被者,其熱為假熱,祇在皮膚表 層,實有真寒在骨髓之內也。如病人皮膚不甚溫,四肢厥冷,似有大寒,但不欲近衣被 者,其寒為假寒,祇在皮膚外層,實有真熱在骨髓之內也。 成無己曰: 「皮膚言淺,骨髓言深;皮膚言外,骨髓言內。身熱欲得衣者,表熱裏寒 也;身寒不欲衣者,表寒裏熱也。」 裏寒外熱,其熱為假,內為心臟衰弱,成為虛寒,外為浮熱,由於體溫外越,內愈 寒,則外愈熱也,屬「通脈四逆陽」證。外寒裏熱,其寒為假,以血與熱集中於裏,不 能通越四肢,內愈熱則外愈寒,所謂熱深厥亦深也,屬「四逆散」證。真寒似熱,真熱 似寒,初學者首要辨別清楚。本條雖示人以辨別寒熱真假之法,但僅舉欲近衣不近衣為
  • 20. 別,實太簡略。玆補一稍明瞭之辨別法列表如下: 真寒假熱 真熱假寒 兩顴色紅,界限分明,紅部雖鮮豔, 面部表皮雖冷,面色雖滯,兩目則炯 面色 而不紅部則白中帶青。 炯有神。 口鼻氣 呼出氣不溫,且不急促,氣亦不臭。 呼出氣必熱,且急促,或有臭氣。 舌雖乾而質淡,或紅而質潤。 舌雖白而質糙,苔雖薄而根部必厚, 舌形 或黃而疏鬆,或潤而齒枯。 脈象 脈雖雖浮數,按之則無力。 脈雖沉細,必兼數疾。 胸腹部按之不蒸手,初按似熱,久按 四肢雖寒,胸腹必熱,久按且蒸蒸有 按胸腹 如平人,不覺甚熱。 熱氣。 十五條: 太陽中風」 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 「 , 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 桂枝湯」主之。 「 本條言「太陽中風」之證狀與治法。 解曰:「太陽」發熱、汗出、惡風之「中風病」,其脈淺按之則浮,深按之則弱,或 手部之脈浮,足部之脈弱。浮為熱自外發之故;弱為汗自內出之故,且見嗇縮怕泠,洒 淅惡風,陣陣轟熱之狀,並兼鼻呼吸有聲如鳴而時作乾嘔等之病狀者,以「桂枝湯」主 治之。 「陰陽」二字,已釋第九條中。此條之「陽浮」而「陰弱」指脈象,「陽」指淺按, 「陰」指重按。輕按之浮者,血熱奔放於表層也。血之所至,即熱之所至,血之奔放於 肌表,其熱亦發於肌表,故曰「陽浮者熱自發」。重按之弱者,脈管纖維不緊張,皮下神 經亦弛緩也。皮下神經弛緩,汗腺亦得弛緩,表熱蒸發汗腺,汗液自出矣,故曰:「陰弱 者汗自出」。若診手足二部以辨之,則手部之脈「浮」,血液活動趨勢於上也,故發熱而 惡寒。足部之脈「弱」,下腹「丹田」之氣不足,內不固而收攝力微,故汗自出也。明白
  • 21. 生理機構,單診手部之脈以論病也可,診手足二部之脈以論病,亦無不可。嗇嗇惡寒者, 踡縮偎倚怕冷也。淅淅惡風者,如猝沃冷水而驚惡之狀也。翕翕發熱者,血充於表,陣 陣作轟熱之狀也。此為「太陽中風」特有之證狀。鼻鳴為鼻黏膜發炎,呼吸出入不利之 故。乾嘔為血熱向上奔放,引起胃神經之反射也。鼻鳴、乾嘔為「太陽中風」之兼證, 非如主證之必有證狀。 「桂枝湯」則治「太陽中風」之主證,主證去,兼證亦隨之而解矣。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為浮;舌為苔薄白。 本條之針法: 風府Τ、風池Τ、頭維Τ、外關Τ、合谷Τ。 取「風府」治項強、惡風;「風池」治頭痛、噁心; 「頭維」治頭痛; 「外關」治鼻鳴、 乾嘔、發熱、惡風;「合谷」治鼻鳴、發熱、頭痛。一以直接解散頭部之充血,一以誘導 法引去頭部充血,血降則生理機構即得乘機轉變,而汗出熱解。 附註:「針灸法」,能疏通經絡,宣導氣血,直接刺激病灶部之神經與組織,或以反 射法刺激各項生理之中樞神經,使之發生機轉,其學理已詳於拙著之《中國針灸學》,於 此不再詳敘。「傷寒」各證,皆可用「針」或「灸」代替藥劑治療,其收效往往能隨手見 功,較藥劑為迅速而無偏弊。但亦有不及藥劑之處,如「滋補劑」「瀉下劑」 、 ,要差遜一 籌矣。總之,治病如救火,以取速效為貴。故將仲景《傷寒》條文有湯劑治療者,補入 「針灸治療」,隨學者之採用,以助藥劑之不及。每穴應「針」應「灸」,或「針灸」並 用,或「針法」,應用強刺激或輕刺激者,則標符號於穴名之下:以∣代「針」,以×代 「灸」。以Ⅸ代「針」後再「灸」,或作「溫針」 ,以Τ代「針」之強刺激,以⊥代「針」 之輕刺激。 再註:方有「桂枝湯」「麻黃湯」等,而「針灸法」不能以某某幾穴代「桂枝湯」 、 , 或某某幾穴代「麻黃湯」「針」與「灸」之取穴,概以症狀為定則,若以某穴能代某藥, 。 則根本不可能也。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劈) , , , 。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劈) , , , 。
  • 22. 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 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 啜 熱 稀 粥 一 升 餘 , 以 助 藥 力 。 溫 覆 令 一 時 許 , 遍 身  微 似 有 汗 者 益 佳 。 不 可 令 如 水 流 啜 熱 稀 粥 一 升 餘 , 以 助 藥 力 。 溫 覆 令 一 時 許 , 遍 身  微 似 有 汗 者 益 佳 。 不 可 令 如 水 流 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 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 後 服小促其 間,半日 許,令三 服盡。若 病重者, 一日一夜 服,周時 觀之,服 一劑盡, 病 後 服小促其 間,半日 許,令三 服盡。若 病重者, 一日一夜 服,周時 觀之,服 一劑盡, 病 證 猶在者, 更作服。 若汗不出 ,乃服至 二三劑。 禁生冷, 黏滑、肉 麵、五辛 、酒酪、 臭 證 猶在者, 更作服。 若汗不出 ,乃服至 二三劑。 禁生冷, 黏滑、肉 麵、五辛 、酒酪、 臭 惡等物。 惡等物。 李東垣謂: 「古之方劑,錙銖分量與今不同。謂咀者。即令剉如麻豆大是也。云一 升者,即今之一大白盞也。云銖者,六銖為一分,即二錢半也,二十四銖為一兩也。云 三兩者即今之一兩,云二兩即今之六錢半也。」 程知曰: 「古今量度,惟漢最小,漢之一兩,惟有今之三錢半強,故《千金》《本草》 、 以古三兩為今之一兩。然世有古今,時有冬春,地有南北,人有強弱,大約古用一兩, 今用一錢足矣。宜活法通變,不必膠柱而鼓瑟,則為善法仲景者矣。」 錢天來曰:「漢之一升,即今之二合半也。」 汪琥曰: 「古方全劑,謂之一劑。三分之一,謂之一服。凡用古方,先照原劑按今之 馬子折實若干重。古方載三服者,只取三分之一,依法煎服。載再服者,宜分而次服之。 頓服者,取一劑而盡服之,只要取今之馬子折之。至『大棗』『烏梅』之類,仍照古方 、 枚數,以馬子有古今之不同,而果枚古今無異也。」 徐靈胎曰:「今之論古方者,皆以古方分兩太重為疑。以為古人體氣厚,故用藥宜重。 不知此乃不考古,而為此無稽之談也。古時升斗權衡,歷代各有異同,而三代至漢,較 之今日,得十之二。余親見漢時有六升銅量,容今之一升二合。如『桂枝湯』乃『傷寒』 大劑也,『桂枝』『芍藥』各三兩, 、 『甘草』二兩,共八兩,亦不過一兩六錢為一劑,分 作三服,則一服不過今之五錢三分零。今人用藥,必數品各一二錢或三四錢,則反用三 兩外矣。古人之用藥,分量未嘗重於今日,而謬說相傳,方劑日重,即此一端而荒唐若 此,況其深微者乎。」 陶弘景曰:「咀,古之制也。古人無鐵刀,以口咬細,令如麻豆大,為粗藥煎之,
  • 23. 使藥水清,飲於腸中則易升易散。今人以刀剉為麻豆大,此咀之易成也。」 柯韻伯曰:『桂枝』之去皮,去其粗皮也。」澹盦按: 「 「桂枝」之力,即在皮內,去 皮為去其表層之粗者,柯氏所言良是。 本方之主證:為頭痛,發熱,汗出,惡風寒,脈浮弱。 「桂枝湯」為調和營衛解肌之劑,以「桂枝」強「心氣」 ,助「正氣」 ,以驅散外邪, 邪散則頭痛、項強、發熱皆愈。本方以之為「君」「君」者指其為一方中之主藥也。 。 「芍 藥」為和緩攣急,引血內返,使血液不致向外奔集。 「桂枝」驅邪外散。「芍藥」則引血 內返,本方以之為「臣」「臣」言協同主藥以補偏救弊者也。 。 「甘草」緩和神經,補養液 質。「大棗」增加營養而化水毒,偕「甘草」共為補償發熱汗出之損失。 「生薑」溫胃健 胃,本方用之以止嘔,且助「桂枝」之發散。「甘」「棗」「薑」為本方之「佐使」「佐 、 、 。 使」者,助主藥發揮作用也。 柯韻伯《傷寒附翼》云: 「此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陰和陽,調和營衛,解肌發汗之 總方也。凡頭痛發熱,惡風惡寒,其脈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經,不論『中風』『傷 、 寒』『雜病』 、 ,咸得用此。惟以脈弱、自汗為主耳!愚常以此湯治自汗、盜汗、虛瘧、虛 痢,隨手而愈。因知仲景方可通治百病,與後人分門證類,使無下手處者,可同年而語 耶!」 《類聚方廣義》曰:『桂枝湯』者,蓋經方之權輿也。 「 《傷寒論》,資始於『桂枝湯』, 《雜病論》發端於『栝蔞桂枝湯』,必非偶然也。斯書亦列以『桂枝陽』為眾方之嚆矢。 仲景之方,凡二百餘首,其用『桂枝』者,殆六十方。其中以『桂枝』為主藥者,垂三 十方。可見是方者,此其他諸方變化為最多也。」 《方機》本方條曰:「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正證也,亦當投此方矣。若因咳 嗽,嘔逆,而頭痛者,則非此湯之所治也。」又曰: 「惡寒,鼻鳴,乾嘔者,外邪之候也, 此方主之。脈浮弱,或浮數而惡寒者,證雖不具,亦用此方。浮數,浮弱者,蓋『桂枝 湯』之脈狀也。」又曰:「汗,吐,下後,更湊一證,又發熱,汗出,而身疼痛者,此方 猶為可用。若脈浮緊而疼痛者,則非此湯所治也。」
  • 24. 「桂枝湯」之服法,必需注意,服藥後啜熱稀粥一杯,以助發汗,為不可少。溫覆 取遍身微似有汗者佳,不可令如水流漓,更屬重要。 十六條: 太陽病」 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 桂枝湯」主之。 「 , 「 本條言「桂枝陽」之主證。 解曰:凡病見頭痛、發熱、自汗出而惡風者,不論其為「傷寒」「中風」或「雜病」 、 , 皆可以「桂枝湯」主治之。 頭痛, 「三陽病」皆有之,「太陽」頭痛,每在正中與後頭部。發熱,「三陽病」皆有 之,「太陽」發熱,必惡風寒。汗出,「太陽」「陽明」共有之, 、 「太陽」汗出,必惡風。 惡風,「太陽」「少陽」共有之, 、 「太陽」惡風,必兼發熱。 「太陽」復包括「傷寒」與「中 風」二證,頭痛、發熱、惡風, 「傷寒」「中風」皆有之,獨異者, 、 「中風」有汗出耳。 如無汗出,則非「桂枝湯」所主矣,故汗出為「太陽傷寒」與「中風」之分歧點。審證 必如此分析,乃不致方藥誤投,犯虛虛實實之誡。 與病者相對,病人每將一切身上所感病苦,滔滔陳述,甚少將重要綱領提舉。如述 一感冒病,必曰:一身作痛,夜不安眠,腰幹作脹,口淡無味,不思飲食,頭痛腦脹, 四肢疲倦…如是不實不盡之報告,而對於頭痛抑頭暈?痛暈又在何部?有無頭項強?有 無噁心欲嘔?惡寒抑係惡風?汗之有無等?反略過不涉。醫者苟未於此等處詳與詰問, 決不得病之要領。病有主證有兼證,主證決然備具,兼證則隨人體質而各有不同。中醫 研究醫病,即在審證擇要,即如「桂枝陽」一證而言,只要有發熱、惡風、汗出、脈浮, 即已主證備具,其他頭痛或頭暈,身疼或腰脹,項強、噁心、食少、口淡等等之有無, 可捨而不論矣。若粗工僅憑病者言,而不審其主證之所在,見病治病,則藥味多而力散, 療效不強矣。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弱;舌苔當為薄白。 本條之針法:如上條。 十七條: 太陽病」 項背強儿儿,及汗出、惡風者, 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 , 「
  • 25. 本條言「太陽中風」兼項背強之治法。 解曰:發熱、惡寒、頭項強痛之「太陽病」,兼見項部牽引至背,亦作強而儿儿然不 舒,及汗自出而惡風之證狀者,以「桂枝加葛根湯」主治之。 本條原為「太陽中風症」,觀其汗出、惡風知之也。故仍用「桂枝湯」,因另有項背 強儿儿一證,再加「葛根」以治之。 成無己曰: 「儿音殊,引頸之貌。儿,短羽鳥也。短羽之鳥,不能飛騰,動則先伸引 其頭耳。項背強,動不如之。」 程應旄曰: 「儿儿者,俯仰不自如之貌。 《素問.刺腰痛論》曰: 『腰痛俠背而至於頭, 儿儿然』 ,儿儿之義可見矣。」 和久田氏曰:「儿儿者,以項背強形容不便反顧伸舒之辭也。謂其強度極甚,故假此 狀之。」 湯本求真氏曰:「項背強儿儿者,乃至腰部沿脊部之兩側,向後頭結節處,上走筋肉 群之強直性攣急也。故病者若自云肩凝,或腰部牽痛,可照愚說問診。尚有疑義時,則 於右筋肉群,以指頭沿其橫徑,強力按壓,而觸知有凝結攣急,同時詢病者疼痛,則斷 為項背強几几,百不失一矣。」 湯本氏之說是也,項背之所以強者,以背部肌肉組織中之黏稠液凝滯,水氣不能在 其間流動故也。「葛根」有升引水氣,解散凝滯之力,故「葛根」有通痹、解毒、排膿、 破血諸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舌當為薄白苔。 本條之針法。 風池Τ、身柱Τ、風門Τ、外關Τ、合谷Τ、申脈Τ。 取「風池」以治項強、頭痛、惡風; 「身柱」治項背強、發熱;「風門」治儿儿背強。 以上之穴皆直接疏通該部之血行與組織之攣急。取「外關」「合谷」「申脈」 、 、 ,則以誘導 與反射兩種作用,從經絡連系疏通,其部之凝滯與頭痛、發熱之充血解散,以達病愈之
  • 26. 目的。 桂枝加葛根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葛根 , , ,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葛根 , , , 四兩。 四兩。 右 六味 ,以 水七 升, 內諸 藥, 煮取 三升 ,去 滓, 溫服 一升 ,不 須啜 粥, 餘如 「桂枝 右 六味 ,以 水七 升, 內諸 藥, 煮取 三升 ,去 滓, 溫服 一升 ,不 須啜 粥, 餘如 「桂枝 湯」將息,及禁忌法。 湯」將息,及禁忌法。 本方之主證:為發熱,汗出,惡風,而項背強者。 十八條: 太陽病」 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 用前法;若不上衝者, 「 , , 不可與之。 本條言「太陽病」誤下後,可否再用「桂枝湯」之審辨法。 解曰: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之「太陽病」,如醫與誤下之,病若不因下而變證,其 脈浮、頭痛等之病證依然,而有翕翕發熱然之氣上衝者,可知其外邪未陷,正氣未弱, 可與「桂枝湯」方,用前之啜粥微汗法治之。若因誤下之後,脈不見浮,知其正氣已虛, 已不能鼓動氣血向上向外抗拒病毒,即本文所謂不上衝者,則不能與「桂枝湯」。視其病 狀之變態,如十九條之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其氣上衝者,非少腹有氣上衝胸腹,乃係一種如十五條淅浙惡風、翕翕發熱之自覺 感。「太陽病」,表未解,不許用下,恐使其裏氣虛而外邪陷,今誤下之,裏氣雖未虛, 但已受挫,為欲抵抗病毒之內陷,不能不假其餘勇向外抵禦,乃有作翕翕發熱之感,即 一陣一陣覺頭面背部有轟熱之感,此即為自覺氣上衝,醫者可詢而得之。診其脈,仍為 浮,並未因下而減其浮之趨勢,如可見其裏氣未虛,仍有向上向外作抵禦之勢,此即為 其氣上衝之一種表示。若認為本條其氣上衝者另有一種氣在腹內攻衝,則誤矣。 丹波氏曰:「上衝,諸家未有明解,蓋此謂『太陽』經氣上衝,為頭項強痛等證,必 非為氣上衝心也。」 湯本氏曰:『太陽病』者,可專發表,不可下也。醫誤下之,因反動而致氣上衝者, 「
  • 27. 可與『桂枝湯』,降其上衝之氣。非然者,不可與之。『氣』者,觸於五官而無形,乃一 種活動力。此所謂『氣』,指神經作用之意,即發作的上走性神經證之謂。非必自少腹而 衝於胸,只為上衝之應,而但現頭痛耳,前條之頭痛是也。」 十九條: 太陽病」 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 桂 「 , 「 枝」不中與也。視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本條示治病以脈證為標準,不憑日數作定則。 解曰:「太陽病」有二三日,已與發汗,或已與吐法,或已與瀉下,或已與溫針,而 病仍不解者,則此為不良證狀,「桂枝陽」已不中與之矣。應觀察其脈形與證狀,知其所 犯為何種之逆治。由汗而致歟?由吐而致歟?抑由下或溫針而致歟?當隨其脈證而治之。 「若」作「或」字解。「壞」作「不良」解。 「太陽病」,或因汗不如法,或誤用吐、 下法、溫針法等等,而致其病仍不愈,乃變為不良之證狀矣。仍不解者之「解」,非指原 病如頭痛、發熱、惡寒、脈浮等之仍在未變也。此為壞病之「壞」,亦非敗壞至已臨不可 救治之謂也。觀下文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可知病已變為他種證狀,仍可隨其所變之證 狀依法治之。 柯韻伯曰:《內經》曰: 「 『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汗不解者,當須更汗。』吐、下、 溫針之法,非『太陽』所宜,而三日中亦非吐、下之時也。治之不當,故病仍不解。壞 病者,即變證也。若誤汗,則有汗漏不止、心下悸、臍下悸等證。妄吐,則有飢不能食、 朝食暮吐、不欲近衣等證。妄下,則有結胸、痞硬、協熱下利、脹滿、清穀等證。火逆, 則有發黃、圊血、亡陽、奔豚等證。是『桂枝證』已罷,故不可更行『桂枝湯』也。『桂 枝湯』以五味成方,減一增一,便非『桂枝湯』,非謂『桂枝』竟不能用也。」 隨證治逆法: 「太陽中風」 即禁大汗,誤汗之變證,不外發生液乾、體溫減低等證,大致如下數 , 「太陽中風」 即禁大汗,誤汗之變證,不外發生液乾、體溫減低等證,大致如下數 , 條: 條: 汗漏不止,小便少,四肢急,「桂枝加附子湯」救之。灸「神闕」「氣海」「陰郄」 、 、 。
  • 28. 身疼痛,脈沉遲者,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 、 「人參」三兩, 「新加湯方」 救之。針「合谷」「外關」「復溜」「後谿」 、 、 、 。 汗出過多,心下悸欲得按者,「桂苓甘草湯方」救之。灸「巨闕」「水分」 、 。 臍下悸欲作奔豚者,「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救之。灸「水分」「關元」「腎俞」 、 、 。 小便不利時,微熱消渴者, 「五苓散」救之。針「合谷」「外關」「中極」「足三里」 、 、 、 、 「陰陵」 。 心下悸,頭眩,身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救之。灸「神闕」「關元」 、 。 汗出,惡寒者,「芍藥甘草附子湯」救之。灸「神闕」 。 「太陽病],萬不可下,誤下則裏氣更虛,或表邪內陷,變證大致如下數條: 「太陽病],萬不可下,誤下則裏氣更虛,或表邪內陷,變證大致如下數條: 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針「合谷」「外關」「內關」 、 、 。 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 「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救之。針「風府」「大椎」 、 、 「內關」「經渠」「合谷」「陰陵」「足三里」 、 、 、 、 。 下利不止,脈促,喘而汗出者, 「葛根黃芩黃連湯」救之。針「合谷」「足三里」「內 、 、 庭」「天樞」「大小腸俞」「中膂俞」 、 、 、 。 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身為振振搖者, 「苓桂朮甘湯」救之。灸「中脘」、 「水分」「足三里」 、 。 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 「梔子厚朴豉湯」救之。針「間使」「勞宮」「足三里」 、 、 、 「公孫」「湧泉」 、 。 「太陽病」 亦不應用吐法,吐能傷胃,引起胃部食道充血。誤吐之變證,大致如下 , 「太陽病」 亦不應用吐法,吐能傷胃,引起胃部食道充血。誤吐之變證,大致如下 , 數條: 數條: 腹中饑而不欲食者,「大黃甘草湯」救之。針「中脘」「內庭」 、 。 不喜糜粥,欲食冷物,朝食暮吐者, 「吳茱萸湯」救之。灸「膻中」「中脘」 、 。 心煩,不欲近衣者,「梔子生薑豉湯」救之。針「間使」「勞宮」 、 。
  • 29. 「太陽病」 固宜汗解,不宜用火攻使之汗解。古之溫針為火針,可以劫汗,發熱者 , 「太陽病」 固宜汗解,不宜用火攻使之汗解。古之溫針為火針,可以劫汗,發熱者 , 則忌之。其變證大致如下數條: 則忌之。其變證大致如下數條: 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牡湯」救之。針 「大包」「大椎」「間使」「陰陵」 、 、 、 。 火熱與邪熱相薰灼而發黃者,「茵陳蒿湯」救之。針「至陽」「腕骨」「湧泉」 、 、 。 火熱而致陽盛、陽亢,為衄血、咯血者, 「三黃瀉心湯」救之。針「合谷」「內庭」 、 。 陰虛,小便難者, 「豬苓湯」救之。針「中極」「腎俞」「復溜」 、 、 。 腹滿而喘,身熱而渴者, 「承氣湯」救之。針「支溝」「承山」「曲池」「合谷」「足 、 、 、 、 三里」「內庭」 、 。 口乾咽燥者, 「苦酒湯」救之。針「少商」「魚際」「液門」「天鼎」「廉泉」 、 、 、 、 。 胃亢熱而噦者,「竹茹橘皮湯」救之。針「內關」「足三里」「中脘」 、 、 。 驚狂臥起不安者,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牡湯」救之。針「間使」「大陵」「湧泉」 、 、 。 針處被寒,發奔豚者,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救之。灸「水分」「關元」「腎俞」 、 、 。 趙晴初曰:「人身內外作兩層,上下作兩截,而內外上下,每如呼吸而動相牽引。譬 如攻下而利,是泄其在內之下截,而上截之氣即陷,內上既空,其外層之表氣連邪而入, 此結胸之根也。譬如發表而汗,是疏其在外之上截,而在內之氣跟出,內上既空,其內 下之陰氣上塞,此痞悶之根也。識此,在上禁過汗,在內慎攻下之法,後讀仲景《傷寒 論》結胸及痞塞諸證,則冰消雪化矣。」 總之, 「太陽病」之「中風症」,祇可微汗,不可大汗。吐、下、溫針,則絕對禁忌。 註家都以本條為汗、吐、下、溫針各法皆用遍而病不解,乃為壞病者,誤也。果爾,則 已為不可收拾之症矣。與下文「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文意亦不接合。可見汗、吐、 下、溫針,用一法即成逆症,拙者三叮嚀之。 二十條: 桂枝湯」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當須識 「 此,勿令誤也。
  • 30. 本條點明「桂枝湯」之作用在解肌,非發汗大劑。 解曰:「桂枝湯」本為和解肌膚之劑,若其人脈浮而緊,發熱,汗不出者,與「桂枝 湯」之主證為脈浮而緩或浮而弱,及發熱,汗自出者,截然相反。脈證不合,不可與「桂 枝湯」也。蓋此證為「麻黃湯證」。其脈之浮緊與浮緩,汗不出與自汗出,為二方之不同 點,當識而誌之,勿令有所誤用也。 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乃外感風寒,皮膚緊縮,而內部之血則向外奔放以抗拒,於 是淺層脈管之血充溢而為浮,因皮膚緊縮,血管外壁之神經亦緊張,故脈浮之中而兼緊 象,與汗出皮膚弛緩,脈亦見緩者,適得相反也。發熱為產熱中樞機能亢進,熱隨血流 充溢於肌表也。汗不出,汗腺受寒氣之刺激而緊閉也。本證應與發汗,疏通汗腺,解散 外寒。「桂枝湯」祇能微汗,不能大汗,且有「白芍」之引血內行,即欲汗亦不得汗矣, 故曰不可與,以與之無效也。陳修園謂「甚矣哉,『桂枝湯』為不汗出之大禁」云云,未 免過甚其詞耳。蓋用之有害乃可禁,用之僅無效,何得稱曰大禁耶! 一般註家,每以「桂枝湯」為解肌,「麻黃湯」為解表,其實肌表二字可以通用,如 「傷寒」大下後,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解表宜「桂枝陽」《外臺秘要》有「麻 。 黃解肌湯」,即此可見肌表二字,原無分別。學者應以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為「麻黃 湯證」;脈浮緩、發熱、汗自出者為「桂枝湯證」,斯辨矣。 二十一條: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 得湯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 本條指示酒客病「太陽中風」者,不可與「桂枝湯」之義。 解曰:若酒客病「中風」,不可與「桂枝湯」。不然,服之則作嘔,以酒客不喜甘味 之故也。 酒客指好飲者。酒性熱烈,能使胃壁硬化,失去分泌與吸收作用,胃中水液不化, 則聚而為濕,與熱交合,則為濕熱。「桂枝」辛溫,能助其熱;「甘」「棗」甘緩,能助 、 其濕。胃中濕熱瀰漫,則壅而為嘔,病未除而嘔增,故仲景戒不可與也。 酒客何以不喜甘?以酒含有酒精,胃神經久被酒精之刺激,成為麻痹狀態,非經酒 精之刺激,不能發揮其作用,甘味之品更使神經緩滯,失卻消化力,故厭甘也。試觀好
  • 31. 酒者之食前,苟不飲酒,飲食無味,而食後極不舒,以神經未得酒精之刺激,其分泌量 不足消化食物也。然則酒客有「中風」之證時,以何方為適宜?曰:可與「葛根黃芩黃 連湯」,以「芩」「連」化濕熱, 、 「葛根」散風邪以為治。雖然,病酒者量有大小,酒有 濃淡,未可一概論也。宜以舌苔為標準,舌苔濁膩、黃膩、厚膩者,「桂枝湯」當忌與。 若舌苔薄白者,證明其胃之消化力未弱,仍可與「桂枝湯」也,「葛」「芩」「連」反為 、 、 不妥矣。本條之酒客病,乃指胃神經呆滯,有濕熱久留不去為戒。仲師未定舌證,致後 人疑信參半,有謂可用,有謂不可用,甚有謂非仲景之原文,眾說糾紛不清矣。 《金鑑》曰:「酒客,謂好飲之人也。酒客病,謂過飲而病也。其病之狀,頭痛,發 熱,汗出,嘔吐,乃濕熱薰蒸使然,非風邪也。若誤與『桂枝湯』,服之則嘔,以酒客不 喜甘故也。」按:此解另具一格,錄作參考。 二十二條:若喘家作, 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仁」 「 、 。 本條謂素有喘病者發生「中風症」之治法。 解曰:若素有哮喘病家,因中風邪而病作,以「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仁」治 、 之。 喘家為素有哮喘病之人,其肺之氣管多為痰阻,偶有感冒,即引起舊病共作。「桂枝 湯」祇治其新症,不能已舊疾之喘,因加「厚朴」「杏仁」於「桂枝湯」中,兼平其喘。 、 於此可見仲景之治病,注重新病,其舊恙則兼及之而已。 本條喘家之喘,為肺臟機能衰弱,肺組織中之水分不能蒸化成為氣體,留滯而為痰 飲之屬,阻於支氣管中。身體上稍勞,或飲食不節,或稍有感冒,正氣微感疲勞,喘病 即乘機竊發,宜審其誘因而先除之,正氣恢復,喘病亦能自已。 本條承上條而來,喘家之上,亦應加「若」字為順,「杏子佳」為「杏子仁」之誤, 從陳本也。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舌當為薄白苔。 本條針之針法:
  • 32. 風府Τ、風池Τ、頭維Τ、合谷Τ、外關Τ、列缺Τ、足三里Τ、天突Τ、豐隆Τ。 頭不甚痛者「風池」 「頭維」不必針;項不強者, 、 「風府」不必針;痰不多者,「天 突」「豐隆」不必針。 、 二十三條:凡吐家,服「桂枝湯」 其後必吐膿血也。 , 本條言有嘔吐病者不可服「桂枝湯」之誡。 解曰:凡素有胃病作吐者,縱有「中風」證狀,不可與「桂枝湯」,否則,服湯後有 發生吐膿血之可慮。 本條之原文為「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陳氏本改為「凡吐家」, 比較合理,從之。按服「桂枝湯」吐者,未嘗見,即酒家服之而吐者亦未嘗見。以「陽 明」熱盛,服之而衄血、吐血者間見之,若謂必吐膿血,則其人必有胃癌、胃潰瘍之症, 得辛熱之藥品,血管與黏膜等破裂,而膿血隨出,比較近理。蓋有胃癌、胃潰瘍者,其 平素有胃痛欲吐之證,故陳本改為吐家可通。雖然,神經性之嘔吐者,或胃酸過多喜吐 者,服「桂枝湯」決不致吐。服「桂枝湯」而吐膿血,可謂僅有之症。果有胃潰瘍、胃 癌之疾者,如有感冒,可以「葛根黃芩黃連湯」代之。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數大或滑數,舌當見糜腐苔。 二十四條: 太陽病」 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 「 , 者, 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 本條為「中風」發汗太多成為陽虛之救治法。 解曰:「太陽中風病」,當與微汗法,若發汗太多,遂致體溫消失過甚,調節中樞失 卻控制力量,則使調整各組織之機能反常作用,不能恢復,因此汗腺開張之後收攝困難, 而致汗漏不止。汗不止,則體溫消散,中醫簡稱曰「陽虛」,或曰「表虛」。皮下神經以 汗多「陽虛」而衰弱,不勝流動之空氣之刺激而惡風。且以汗漏不止,體內之水液消耗 太多,小便之來源缺乏,更以體溫不足,各組織之細胞失溫養而不活潑,機能因之減低, 所以小便為之難。至於四肢微拘急,難以屈伸者,體溫不能充分達於四肢,且以筋肉中
  • 33. 之水液,已分泌為汗, 「陽虛」液少,遂為拘急不利矣。病之焦點,在於汗漏而成「陽虛」。 以「附子」強心生溫,活潑細胞,以救「陽虛」「桂枝湯」養液固表,陽復液回,諸證 。 皆可愈矣。 「桂枝加附子湯」,以「附子」強心生溫,活潑神經為君。 「桂枝」「芍藥」「生薑」 、 、 治汗漏不止與惡風; 「附子」「芍藥」治小便難; 、 「芍藥」「甘草」「大棗」治四肢攣急, 、 、 屈伸不利。藥無妄用,箭無虛發,惟仲師方有如此結構。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細或浮弱;舌當為質淡,苔薄白。 本條之針法: 神闕×、關元×、陰郄×。 灸「神闕」 「關元」 、 ,增高體溫,強壯心臟。壯數以麥粒大二三十壯為足。「陰郄」 三壯可矣,止汗有特效。其有頭痛者,則取「風池」「風府」「頭維」「合谷」等一二 、 、 、 穴針之即愈。 桂枝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附子一枚(炮,去 ,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附子一枚(炮,去 , 皮,破八片)。 皮,破八片)。 右六味,以水六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若一服汗止,停後服。 右六味,以水六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若一服汗止,停後服。 本方之主證:為「桂枝湯證」之汗出不止者。 二十五條: 太陽病」 下之後,脈促,胸滿者, 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 「 , 「 「桂枝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主之。 本條為「中風」誤下為胸滿、惡寒之救治法。 解曰:「太陽中風症」,應與微汗發之,醫乃誤下之,不特本病未解,反增脈促、胸 滿者,以「桂枝去芍藥湯」治之。若更增為惡寒,則於「桂枝去芍藥湯」方中再加「附 子」以治之。 「太陽病」 ,即病在表,亦名表證。凡表證萬不可下,即使兼有裏證,亦應用表裡雙
  • 34. 解之法。如「桂枝」加「大黃」「桂枝」加「承氣湯」之「厚朴七物湯」「白虎」加「桂 、 、 枝湯」等。如不兼裡證而誤下之,重則變為結胸、硬滿,或下利不止,輕則變脈促、胸 滿,即本條是也。脈促為數中一止,因誤下之故,腸中受瀉下劑之刺激,血液即向下奔 集,但外有風寒之侵襲,心臟不得不增加其搏動之力,輸血外行,與表病抗拒,終因下 後力減,於努力搏動中,偶有一止,以為間歇,遂成為促脈。總之,脈促為表示心臟尚 能作抵抗運動。如三十八條「太陽病」「桂枝證」 , ,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 也。可見正氣未因下而虛,尚能抵抗表邪不與內陷也。表邪未解,仍與「桂枝湯」方, 但增有胸滿一證,非「芍藥」所宜,故去之。胸滿者,因下後血返於裏,胸中血管充血, 不能使之再增,且此時須鼓血外行,亦不應使之內返,「芍藥」為引血內返之品,故非去 「芍藥」不可。若誤下,增脈促、胸滿之外,復見惡寒者,則產熱中樞機能亦為之衰弱, 非增加「附子」,以增其溫,以強其心,以壯其氣不可。 「太陽病」為表證,不宜下而誤下之,是泄其在內之下截,而上截之氣即陷,內上 既空,其外層之表氣連邪內入,此結胸之根也。今脈促而胸滿者,促脈近似苛立根氏脈 ( Couigan’s Pulse ) 為 心 室 收 縮 期 短 , 及 末 稍 抵 抗 加 強 之 故 , 又 如 水 流 鎚 狀 脈 , (Water-Hammer Pulse) ,脈之數急,似時止而復來也,是心臟衰弱之徵。但見胸滿, 而不言滿而痛,且諸證未具,故知胸未結。脈既促則呼吸亦受影響而加速,因此感覺胸 滿。 本條之舌證:當仍為薄白苔。 本條之針法: 有「桂枝湯」之證者:風府Τ、風池Τ、合谷Τ、外關Τ。 有胸滿之證者加:內關Τ、上脘Τ。 有惡寒之證者加:大椎×、神闕×。 桂枝去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 ,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 ,
  • 35. 右四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 右四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 本方之主證:為有「桂枝湯證」而兼胸滿者。東洞翁則謂治「桂枝湯證」之不拘攣 者(指直腹筋不攣急之謂也)。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 。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 。 右 五味 ,以 水七 升, 微火 煮取 三升 ,去 滓, 適寒 溫, 服一 升。 若一 服惡 寒止 ,停後 右 五味 ,以 水七 升, 微火 煮取 三升 ,去 滓, 適寒 溫, 服一 升。 若一 服惡 寒止 ,停後 服。 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 「治『桂枝去芍藥湯證』之微惡寒者。」 (注意:此惡寒與 表證之惡寒異,乃因誤治而成之陽虛惡寒,未可忘也。) 二十六條: 太陽病」 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 「 , 圊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 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 「桂枝麻黃各半湯」。 本條為「太陽」如瘧、脈微之治法。 解曰:「太陽病」,得之八九日,發熱、惡風寒之證,變為往來寒熱如瘧之狀,一時 發熱,一時惡寒,熱之時間較多,寒之時間較少,但其人不見嘔,大小便自調,惟一日 二三度發之往來寒熱。若脈見微緩者,則其氣血已趨和緩,不復向表層奔放,知其病欲 愈也。若脈見微弱而惡寒者,則為血行已感無力,體溫亦見減低,成為陰陽兩虛之症。 此時治療,不可更發其汗,更不可用下劑或吐劑,重傷其正氣也。若一日二三度發之往 來寒熱,面色反有見赤色而熱者,為血與熱向表層奔放之象,病未欲解之候也。且因其 不得小汗出之故,熱鬱於表層既久,殘廢物質停於汗腺中,欲出不出,影響及皮下之淋 巴毛細管發炎而作癢感,致全身皮膚必癢,此時宜以小汗法解散風寒,用「桂枝麻黃各 半湯」與之。 本條須作三節看: 「太陽病」至「一日二三度發」為一節,言其自始迄今之主要證狀。
  • 36. 「脈微緩」至「更吐也」為第二節,反覆推斷其病之能否自愈。 「面色」至「身必癢」為 第三節,重申第一節之證狀,述其無自解能力,為之主方以治之。 第一節如瘧狀,則非瘧疾可知,以瘧祇一日一發,或隔日一發,絕無一日二三度發 者。或許為「少陽病」之往來寒熱,但下文即申明其人不嘔,可知非「少陽病」。圊便欲 自可,更知其不傳「陽明」 ,其一日二三度發之發熱惡寒如瘧狀,乃為血液一時向外奔放, 皮下血管充血,即覺發熱而不甚惡寒,一時血液不向外奔放,皮膚即因貧血而覺惡寒。 從脈微而觀,正所謂陰陽俱虛,正氣不甚足,病毒亦不甚烈,正氣欲鼓病向外,乃為發 熱,終因力不支而退轉,乃為惡寒。迨潛力再積,又鼓外出而復熱,不支而退復為寒, 如陣地之拉鋸戰,祇須略壯其氣,微助其發散,故用「麻桂各半湯」也。 本條之主證: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無汗,以「桂枝湯」之半,強心、 補血、和營衛,以「麻黃湯」之半,微汗之。 本條之舌證:當為薄白苔。 本條之針法: 大椎Τ、間使Τ、合谷Τ、經渠Τ、至陰Τ、屋翳Τ、曲池Τ、列缺Τ。 以「大椎」「間使」治寒疾如瘧。 、 「合谷」「經渠」治汗不透澈。 、 「列缺」治頭痛、 發熱。「至陰」「屋翳」「曲池」治汗不出之身癢。隨症取穴,不必皆針。 、 、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桂枝一兩十六銖,芍藥一兩,生薑一兩,甘草一兩,麻黃一兩(去節) 大棗四枚, , 桂枝一兩十六銖,芍藥一兩,生薑一兩,甘草一兩,麻黃一兩(去節) 大棗四枚, , 杏仁二十四個(湯浸,去皮尖) 。 杏仁二十四個(湯浸,去皮尖) 。 右 七味 ,以 水五 升, 先煮 麻黃 一二 沸, 去上 沫, 內諸 藥, 煮取 一升 八合 ,去 滓,溫 右 七味 ,以 水五 升, 先煮 麻黃 一二 沸, 去上 沫, 內諸 藥, 煮取 一升 八合 ,去 滓,溫 服六合。 服六合。 《內臺》載此方,即「桂枝湯」原方分兩加「麻黃」二兩, 「杏仁」七十個,白水煮 服,取微汗。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本方治『桂枝湯』『麻黃湯』二方證相半者」 、 。
  • 37. 《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可用於外邪之壞症者或類瘧者,可勿論,並 宜於其他發風疹而癢痛。」 二十七條: 太陽病」 初服「桂枝湯」 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 卻與 「 , , 、 , 「桂枝」湯則愈。 本條言「桂枝湯症」服「桂枝湯」而煩者之治法。 解曰:「太陽中風症」 ,初服「桂枝湯」,病未愈而反增燥煩者,以藥力不及,先與刺 「風池」「風府」 、 ,降其上部之充血,再與「桂枝湯」微汗之,則病可愈。 湯劑內服,每有見煩、或悶、或眩、或驚惕、寒戰等現象。一為藥不對症而起之變 病,一為服藥而起之「瞑眩」現象。所謂藥石不「瞑眩」 ,厥疾不瘳。此種「瞑眩」證狀, 為正邪相爭之現象。審係藥症相合,不必改道易轍,如本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之煩, 即正邪交爭之所致。苟正氣得勝,即得汗出而解。其曰不解,非「桂枝湯」之不合法, 乃正氣不能克服病邪之所致,故刺「風池」「風府」以助之,使充於頭項之血疏解,仍 、 與「桂枝湯」解肌,則可愈矣。若醫者不明「瞑眩」之理,遽以其煩燥而用「梔子豉湯」 去治煩,則大誤矣。蓋其言不解者,發熱、汗出、惡風、頭痛等依然如故也,「桂枝湯」 之證狀仍在也,故仍用「桂枝湯」,勝其病則愈。 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浮;舌苔當為薄白。 本條之針法: 風池Τ、風府Τ、頭維Τ、外關Τ、合谷Τ。 二十八條:服「桂枝湯」 不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 , 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本條為「太陽病」服「桂枝湯」轉症之治法。 解曰:「太陽病」,服「桂枝湯」後,不見汗出病解,而脈浮者反變為脈洪大,與服 「桂枝湯」如前之啜粥法後,若變為形如瘧之往來寒熱,一日二三度發,二者皆可使之 汗出,必能解其病邪,宜用「桂枝二麻黃一湯」治之。
  • 38. 本條原文為「服『桂枝湯』大汗出」之「大」字,陳本改為「不」字,文義遂合理 解,否則服「桂枝湯」而大汗出,脈洪大,已成「亢陽」,屬「白虎湯證」矣,安可再與 「桂枝湯」。諸家註謂未見煩渴,病仍在「太陽」 ,故可與「桂枝湯」,此乃自圓其說。脈 洪大,其血熱已沸騰;大汗出,其津液消耗已過甚,安有不見煩渴者耶!若與「桂枝湯」 重汗之,可必其不為吐血、衄血,亦必成為狂亂不寧,否則變為「亡陽」虛脫,可見「大」 字是有錯誤。且「桂枝湯」為微汗法,決不能逼其大汗,既有大汗,其脈因汗出而熱散, 當見浮緩,決不變為洪大,更可見「大」為「不」字之誤。然則不汗出,何以脈成洪大? 此為服湯後,心臟得「桂枝」之辛溫,必加強其驅溫向外作用,血亦加強向外奔放,故 脈搏亦加強有力而為洪大,此必原有寒邪,病重藥輕,初服「桂枝湯」,未能使之汗,故 再加「麻黃」以助其汗,所以下文有汗出必解也。 本條未提「太陽中風」,僅以服「桂枝湯」作起,安知此病非純粹「太陽中風」之「桂 枝湯」。必兼有無汗之「麻黃證」在,故單用「桂枝」尚不能解其表,僅鼓助心臟而為脈 洪大耳。本條病原提綱未清,遂致後之註者各釋不同。 服「桂枝湯」如前法啜粥之後,而轉為一日再度發之寒熱如瘧狀,此為另一證狀, 必表解未淨,又復感冒,而正氣已挫,如二十六條欲驅邪外出,中途不支而退。第生理 機轉一再外透,乃有一日再度如瘧之狀,亦須助之汗解即可。 汗出必解,為總承一二兩節之證,即服「桂枝湯」,不汗出,脈洪大者,汗出必解。 與服「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二者皆宜以「桂二麻一」治 之。蓋第一節之證,脈雖洪大,因有寒邪外束,不能單與「桂枝湯」。第二節之證恰如二 十六條,第證情較輕,亦不必用「桂麻各半湯」,故皆以「桂二麻一」治之。 本條之主證:一為頭痛、發熱、惡寒、無汗、脈洪大。一為寒熱如瘧狀,而有頭痛、 惡寒。 本條二節之舌證、脈證:舌當為薄白苔;脈必兼浮。 本條之針法: 第一節:大椎Τ、曲池Τ、合谷Τ、經渠Τ、外關Τ、內庭Τ。
  • 39. 第二節:大椎Τ、間使、合谷、外關Τ。 以「大椎」「曲池」「內庭」 、 、 ,降血壓以清熱。 「合谷」「外關」「經渠」 、 、 ,出汗解邪。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一兩十七銖,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 生薑一兩六銖,杏仁十六個 , 桂枝一兩十七銖,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 生薑一兩六銖,杏仁十六個 , (去皮尖及雙仁) 甘草一兩二銖,大棗五枚(劈) , 。 (去皮尖及雙仁) 甘草一兩二銖,大棗五枚(劈) , 。 按: 「麻黃」去節、「杏仁」去皮尖及雙仁,後不贅,俱仿此。 右 七味 ,以 水五 升, 先煮 麻黃 一二 沸, 去上 沫, 內諸 藥, 煮取 二升 ,去 滓, 溫服一 右 七味 ,以 水五 升, 先煮 麻黃 一二 沸, 去上 沫, 內諸 藥, 煮取 二升 ,去 滓, 溫服一 升,日再服。 升,日再服。 本方之主證:東洞翁曰: 「治『桂枝湯』證多, 『麻黃湯證』少者。」 《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中風傷寒』 「 ,棄置多日,或發汗後,邪氣又纏繞不去, 發熱、惡寒、咳嗽,或渴者,宜取用以下三方」 。余曰:以下三方者,謂「桂枝二麻黃一 湯」「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越婢一湯」也。 、 、 二十九條:服「桂枝湯」 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 , 「 之。 本條為「太陽病」轉成「陽明病」之治法。 解曰:「太陽中風」,服「桂枝湯」後,散熱中樞機能亢進而為大汗出,產熱中樞機 能更亢進,於是熱不因汗解,變為大煩熱。汗出多而津液消耗,更為大渴,血熱沸騰, 脈搏由浮而變為洪大,如此變證當以「白虎加人參湯」主治之。 大汗、大煩渴、脈洪大,方書稱為「陽明經病」,謂「陽明」主裏,「陽明病」即主 病在裏且主實熱。其實熱為產熱中樞機能異常亢進,生理機轉為發泄此項高熱,散熱中 樞即起而救濟,刺激汗腺,發生大汗出,使熱可外散。但產熱中樞機能繼續亢進,雖汗 出而熱仍不減,於是汗愈多而熱愈熾,以汗多則液少,液少則熱增,熱增則腦神經為熱 之薰灼而為煩,汗多則各組織之水分愈消耗而為渴,此熱病成為煩渴之理也。產熱中樞 機能亢進,則熱度高,血得熱而湧,則脈為洪,血管復因熱而擴張,則脈為大,此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