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組長:夏廷軒
組員李佳蒨、黃寶慈、林楷晉
楊士陞老師
挖子尾自然保留區
六甲 4B
成立緣起
挖子尾位在淡水河口的左岸,與淡水共扼淡
水河口,因為入海口地形彎曲,所以稱為
「挖子」,又由於是淡水河道最後一個彎曲
處,於是便將此處稱為「挖仔尾」。昔日因
沿岸水深可泊舟船,為漢人來台開發較早的
地區,清初即為船隻停泊之處所。清雍正12
年,已經有了街市,後來由於淡水河口淤積
嚴重,乾隆以後已經逐漸沒落。
此地為一典型的河口生態系,水筆仔攔截淡
水河挾帶之大量泥沙及有機物,形成一片沼
澤地。但由於河水受到污染,且有許多業者
於該區附近採砂,致使具有國土保安功能的
紅樹林生存受到威脅。為了保存紅樹林及其
伴生動、植物所形成的生態系,避免受到人
為干擾,農委會於民國83年1月,將該區公
告為「挖子尾自然保留區」。
• 地理位置
• 本區位於新北市八里區淡水河口南岸,緊臨觀音山地,周
圍有大屯山系和觀音山系形成天然屏障。 環境概述
• 氣溫:年均溫約22℃,最低月均溫約15℃,最高月均溫約
28.7℃。
雨量:年雨量約2,100公釐。
海拔高度:0~10公尺。
地形地質:本區位於淡水河口的潮間帶,地形平坦,可分
為沙質海灘及沿海濕地。
• 生物資源
• 本區最珍貴的植物資源首推紅樹林植物水筆仔,具有植物
地理學上的研究價值。另有蘆葦一般長在靠水域處。,除
了紅樹林外,蘆 葦也是代表性植物,另有耐旱、耐鹹植的
植物,如濱刺麥、蟛蜞菊、白茅和馬鞍藤,小徑上有咸豐
草、昭合草、蔓荊、茵陳蒿、變葉藜等;以及白茅、苦楝、
黃槿和林投等等,調查共計有維管束植物34 科69 屬80 種
挖子尾的動物有鳥類、蟹類、貝類及魚類等。貝類有文蛤、
燒酒螺、孔雀蛤、牡蠣、玉黍螺、藤壺﹔魚類方面有彈塗
魚及花跳等共計34 科61 種仔稚魚被記錄到。紀錄鳥類共
記錄到31 科98 種鳥類,以候鳥為主,其中以唐白鷺在本
區之出現,最值得重視,這是一種由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IUCN) 所認定之瀕臨滅絕物種。
• 棲地環境
• 淡水河的沖積及日復一日的漲退潮作用,為本區帶來了豐
富的有機質,也營造出特殊的生態環境。本區的生物特色
是種類不多,但數量可觀。
本區為濕地生態系,具有豐富的生產力,吸引了不少野鳥
駐足。當潮水退乾時,鳥會在外灘覓食﹔當潮水漲滿時,
內陸的泥灘就成為鳥類的棲息地。本區的鳥類以候鳥為主,
每年9月至4月間,鳥況頗佳。
近五年來台北野鳥學會於此進行監測計畫,發現本區的棲
地環境變化甚多,候鳥的出現亦有逐漸減少之現象,值得
重視。
• 保育現況
• 本區設置告示牌,並設有圍籬以防垃圾進入。本
區仍有遭垃圾污染、土地開發、廢土堆積、遊憩
壓力、海岸侵蝕及等問題,加以民眾任意停放船
隻,生態環境受到很大的威脅。
夏廷軒的心得
我覺得現在真的因該要做很多環保,因為地球一
直在暖化中,如果在持續下去的話,我們的自然
保留區、國家公園、動 植物和人類都有可能滅亡,
所以我們一定養成節能減碳、隨手撿垃圾的習慣,
才可以讓美好的地球繼續下去。
李佳蒨的心得
淡水河在注入台灣海峽前的最後折灣,在挖子尾形成了一向
內彎的沙嘴地形,海岸的泥灘地成為水筆仔理想的生長環境,
而這河海交界處豐富的蜉蝣浮游生物,也成為潮間帶各種螺、
蟹、魚、鳥等動物良好的食物來源, 而在此形成河口紅樹林
的生態環境
黃寶慈的心得
• 現在的人比較有環保的概念,知道垃圾不能隨地
亂丟,淨灘是要保護大自然的環境,讓野生動物
有個美好的環境,美好的環境是要大家一起共同
維護的,讓我們一起來維護它們的家園吧!!有的
地方因為鳥類的棲息地幾乎都是垃圾,那些鳥類
都以為那些垃圾都是食物,所以就把垃圾都吃掉
了,因為那些垃圾無法消化,所以那些鳥類漸漸
的都死掉了,有科學家為了找到它們的死因,所
以把它們的肚子解頗,然後發現了那些鳥類的肚
子裡都是無法消化的垃圾,那些科學家開始推動
境灘活動,讓那些鳥類有個美好得環境
林楷晉的心得
• 我覺得挖子尾自然保留區真的很漂亮希望挖子尾
保留區可以一直保護水筆仔
資料來源
• http://conservation.forest.gov.tw/0000124
• https://www.sow.org.tw/accomplishment/623
• http://forestlife.info/Onair/087.htm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挖子尾自然保留
區
http://np.cpami.gov.tw/youth/index.php?opti
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7516:2015-
12-23-09-42-08&catid=142:2015-11-11-02-49-
00&Itemid=236&gp=1
分配表
• 製作PPT:李佳蒨
• 查詢資料:夏廷軒
• 查詢圖片:林楷晉
• 統整資料:黃寶慈
我們的報告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基隆河98.10.27簡報鳳春
基隆河98.10.27簡報鳳春基隆河98.10.27簡報鳳春
基隆河98.10.27簡報鳳春katty902
 
蓮花池大地追蹤探索活動
蓮花池大地追蹤探索活動蓮花池大地追蹤探索活動
蓮花池大地追蹤探索活動科幻嘴泡
 
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海上遊
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海上遊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海上遊
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海上遊qfaycho
 
台灣漁船能否於該海域捕魚
台灣漁船能否於該海域捕魚台灣漁船能否於該海域捕魚
台灣漁船能否於該海域捕魚
Po-Feng Lee
 
北疆13日遊記實
北疆13日遊記實北疆13日遊記實
北疆13日遊記實
danielu3410018
 
悠悠長何展歡顏 民眾參與雙溪河治理
悠悠長何展歡顏 民眾參與雙溪河治理悠悠長何展歡顏 民眾參與雙溪河治理
悠悠長何展歡顏 民眾參與雙溪河治理科幻嘴泡
 
大潮州人工湖與美濃淹水分析
大潮州人工湖與美濃淹水分析大潮州人工湖與美濃淹水分析
大潮州人工湖與美濃淹水分析orbis
 
(002)淡水漁人碼頭
(002)淡水漁人碼頭(002)淡水漁人碼頭
柬埔寨之美 鄭福平
柬埔寨之美 鄭福平柬埔寨之美 鄭福平
柬埔寨之美 鄭福平
Jaing Lai
 
The Beauty Of Cambodia
The Beauty Of CambodiaThe Beauty Of Cambodia
The Beauty Of CambodiaIvy Cheng
 
21. 柬埔寨之美 鄭福平 攝製(精縮版)
21. 柬埔寨之美  鄭福平 攝製(精縮版)21. 柬埔寨之美  鄭福平 攝製(精縮版)
21. 柬埔寨之美 鄭福平 攝製(精縮版)Kao Chi Feng
 
柬埔寨風光
柬埔寨風光柬埔寨風光
柬埔寨風光sweethead
 
110118047張植瑞
110118047張植瑞110118047張植瑞
110118047張植瑞PeiChi Lin
 
海南三亞灣
海南三亞灣海南三亞灣
海南三亞灣lys167
 
觀音山的前世
觀音山的前世觀音山的前世
觀音山的前世Chenppp46
 

What's hot (19)

基隆河98.10.27簡報鳳春
基隆河98.10.27簡報鳳春基隆河98.10.27簡報鳳春
基隆河98.10.27簡報鳳春
 
蓮花池大地追蹤探索活動
蓮花池大地追蹤探索活動蓮花池大地追蹤探索活動
蓮花池大地追蹤探索活動
 
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海上遊
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海上遊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海上遊
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海上遊
 
台灣漁船能否於該海域捕魚
台灣漁船能否於該海域捕魚台灣漁船能否於該海域捕魚
台灣漁船能否於該海域捕魚
 
北疆13日遊記實
北疆13日遊記實北疆13日遊記實
北疆13日遊記實
 
悠悠長何展歡顏 民眾參與雙溪河治理
悠悠長何展歡顏 民眾參與雙溪河治理悠悠長何展歡顏 民眾參與雙溪河治理
悠悠長何展歡顏 民眾參與雙溪河治理
 
大潮州人工湖與美濃淹水分析
大潮州人工湖與美濃淹水分析大潮州人工湖與美濃淹水分析
大潮州人工湖與美濃淹水分析
 
(002)淡水漁人碼頭
(002)淡水漁人碼頭(002)淡水漁人碼頭
(002)淡水漁人碼頭
 
台灣地名典故[1]
台灣地名典故[1]台灣地名典故[1]
台灣地名典故[1]
 
柬埔寨之美 鄭福平
柬埔寨之美 鄭福平柬埔寨之美 鄭福平
柬埔寨之美 鄭福平
 
The Beauty Of Cambodia
The Beauty Of CambodiaThe Beauty Of Cambodia
The Beauty Of Cambodia
 
21. 柬埔寨之美 鄭福平 攝製(精縮版)
21. 柬埔寨之美  鄭福平 攝製(精縮版)21. 柬埔寨之美  鄭福平 攝製(精縮版)
21. 柬埔寨之美 鄭福平 攝製(精縮版)
 
Cambodia
CambodiaCambodia
Cambodia
 
柬埔寨風光
柬埔寨風光柬埔寨風光
柬埔寨風光
 
Cambodgia
CambodgiaCambodgia
Cambodgia
 
110118047張植瑞
110118047張植瑞110118047張植瑞
110118047張植瑞
 
Cambodgia
CambodgiaCambodgia
Cambodgia
 
海南三亞灣
海南三亞灣海南三亞灣
海南三亞灣
 
觀音山的前世
觀音山的前世觀音山的前世
觀音山的前世
 

Similar to 六甲4 b:挖仔尾自然保留區

050923台灣地名典故
050923台灣地名典故050923台灣地名典故
050923台灣地名典故re-atlantis
 
淡水小鎮
淡水小鎮淡水小鎮
淡水小鎮
lys167
 
明史 084 卷八十四 志第六十 河渠二 黃河下
明史 084 卷八十四 志第六十 河渠二 黃河下明史 084 卷八十四 志第六十 河渠二 黃河下
明史 084 卷八十四 志第六十 河渠二 黃河下
helloiac
 
東 平 洲 海 岸 公 園
東 平 洲 海 岸 公 園東 平 洲 海 岸 公 園
東 平 洲 海 岸 公 園lulukan
 
東 平 洲 海 岸 公 園2
東 平 洲 海 岸 公 園2東 平 洲 海 岸 公 園2
東 平 洲 海 岸 公 園2lulukan
 
嘉義縣溪口鄉 簡介
嘉義縣溪口鄉 簡介嘉義縣溪口鄉 簡介
嘉義縣溪口鄉 簡介Tako3
 
陕甘两路读者考察一条河
陕甘两路读者考察一条河陕甘两路读者考察一条河
陕甘两路读者考察一条河sugeladi
 
史記 029 书第七 河渠书
史記 029 书第七 河渠书史記 029 书第七 河渠书
史記 029 书第七 河渠书
helloiac
 
八煙水梯田
八煙水梯田八煙水梯田
八煙水梯田
sherman chang
 
資訊作業 新聞
資訊作業 新聞資訊作業 新聞
資訊作業 新聞61416
 
資訊作業 新聞
資訊作業 新聞資訊作業 新聞
資訊作業 新聞61416
 

Similar to 六甲4 b:挖仔尾自然保留區 (13)

050923台灣地名典故
050923台灣地名典故050923台灣地名典故
050923台灣地名典故
 
淡水小鎮
淡水小鎮淡水小鎮
淡水小鎮
 
明史 084 卷八十四 志第六十 河渠二 黃河下
明史 084 卷八十四 志第六十 河渠二 黃河下明史 084 卷八十四 志第六十 河渠二 黃河下
明史 084 卷八十四 志第六十 河渠二 黃河下
 
東 平 洲 海 岸 公 園
東 平 洲 海 岸 公 園東 平 洲 海 岸 公 園
東 平 洲 海 岸 公 園
 
東 平 洲 海 岸 公 園2
東 平 洲 海 岸 公 園2東 平 洲 海 岸 公 園2
東 平 洲 海 岸 公 園2
 
嘉義縣溪口鄉 簡介
嘉義縣溪口鄉 簡介嘉義縣溪口鄉 簡介
嘉義縣溪口鄉 簡介
 
陕甘两路读者考察一条河
陕甘两路读者考察一条河陕甘两路读者考察一条河
陕甘两路读者考察一条河
 
大澳
大澳大澳
大澳
 
淡水小鎮
淡水小鎮淡水小鎮
淡水小鎮
 
史記 029 书第七 河渠书
史記 029 书第七 河渠书史記 029 书第七 河渠书
史記 029 书第七 河渠书
 
八煙水梯田
八煙水梯田八煙水梯田
八煙水梯田
 
資訊作業 新聞
資訊作業 新聞資訊作業 新聞
資訊作業 新聞
 
資訊作業 新聞
資訊作業 新聞資訊作業 新聞
資訊作業 新聞
 

More from Steve Yang

六己4 a:台江國家公園
六己4 a:台江國家公園六己4 a:台江國家公園
六己4 a:台江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己3 b: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己3 b:太魯閣國家公園六己3 b: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己3 b:太魯閣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己3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己3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六己3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己3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己2 b:雪霸國家公園
六己2 b:雪霸國家公園六己2 b:雪霸國家公園
六己2 b:雪霸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己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己2 a:墾丁國家公園六己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己2 a:墾丁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己1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己1 b:陽明山國家公園六己1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己1 b:陽明山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己1 a:金門國家公園
六己1 a:金門國家公園六己1 a:金門國家公園
六己1 a:金門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戊5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戊5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六戊5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戊5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戊4 b:台江國家公園
六戊4 b:台江國家公園六戊4 b:台江國家公園
六戊4 b:台江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戊4 a: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六戊4 a: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六戊4 a: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六戊4 a: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戊3 b: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戊3 b:太魯閣國家公園六戊3 b: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戊3 b:太魯閣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戊3 a:金門國家公園
六戊3 a:金門國家公園六戊3 a:金門國家公園
六戊3 a:金門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戊2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戊2 b:陽明山國家公園六戊2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戊2 b:陽明山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戊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戊2 a:墾丁國家公園六戊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戊2 a:墾丁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戊1 b:玉山國家公園
六戊1 b:玉山國家公園六戊1 b:玉山國家公園
六戊1 b:玉山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戊1 a:雪霸國家公園
六戊1 a:雪霸國家公園六戊1 a:雪霸國家公園
六戊1 a:雪霸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丁5 b:哈盆自然保留區
六丁5 b:哈盆自然保留區六丁5 b:哈盆自然保留區
六丁5 b:哈盆自然保留區
Steve Yang
 
六丁5 a:金門國家公園報告
六丁5 a:金門國家公園報告六丁5 a:金門國家公園報告
六丁5 a:金門國家公園報告
Steve Yang
 
六丁4 b:玉山國家公園
六丁4 b:玉山國家公園六丁4 b:玉山國家公園
六丁4 b:玉山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丁4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
六丁4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六丁4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
六丁4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
Steve Yang
 

More from Steve Yang (20)

六己4 a:台江國家公園
六己4 a:台江國家公園六己4 a:台江國家公園
六己4 a:台江國家公園
 
六己3 b: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己3 b:太魯閣國家公園六己3 b: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己3 b: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己3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己3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六己3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己3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己2 b:雪霸國家公園
六己2 b:雪霸國家公園六己2 b:雪霸國家公園
六己2 b:雪霸國家公園
 
六己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己2 a:墾丁國家公園六己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己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己1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己1 b:陽明山國家公園六己1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己1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己1 a:金門國家公園
六己1 a:金門國家公園六己1 a:金門國家公園
六己1 a:金門國家公園
 
六戊5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戊5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六戊5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戊5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戊4 b:台江國家公園
六戊4 b:台江國家公園六戊4 b:台江國家公園
六戊4 b:台江國家公園
 
六戊4 a: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六戊4 a: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六戊4 a: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六戊4 a: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六戊3 b: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戊3 b:太魯閣國家公園六戊3 b: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戊3 b: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戊3 a:金門國家公園
六戊3 a:金門國家公園六戊3 a:金門國家公園
六戊3 a:金門國家公園
 
六戊2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戊2 b:陽明山國家公園六戊2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戊2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戊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戊2 a:墾丁國家公園六戊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戊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戊1 b:玉山國家公園
六戊1 b:玉山國家公園六戊1 b:玉山國家公園
六戊1 b:玉山國家公園
 
六戊1 a:雪霸國家公園
六戊1 a:雪霸國家公園六戊1 a:雪霸國家公園
六戊1 a:雪霸國家公園
 
六丁5 b:哈盆自然保留區
六丁5 b:哈盆自然保留區六丁5 b:哈盆自然保留區
六丁5 b:哈盆自然保留區
 
六丁5 a:金門國家公園報告
六丁5 a:金門國家公園報告六丁5 a:金門國家公園報告
六丁5 a:金門國家公園報告
 
六丁4 b:玉山國家公園
六丁4 b:玉山國家公園六丁4 b:玉山國家公園
六丁4 b:玉山國家公園
 
六丁4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
六丁4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六丁4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
六丁4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
 

六甲4 b:挖仔尾自然保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