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文档信息
 遼史
 064 / 117
 46 段 5085 字
 345 种 585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表第二 皇子表 遼史 064 卷六十四
[元]脫脫 等
←063 卷六十三 表第一 世表 065 卷六十五 表第三 公主表→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遼史 / 064 卷六十四 表第二 皇子表
本篇关键词
纪年 重熙 5 統和 4 天顯元年[926] 4 清寧 4 開泰 3 神冊三年 3 天顯五年[930] 3
重熙十七年[1048] 3
地点 迭剌部 6 渤海 5 閭山 2
人物 蕭氏 12 剌葛 9 李胡 9 重元 6 太后 6 迭剌 5
文官 夷離菫 7 惕隱 6 南京留守 4
武官 留守 3 節度使 3 天下兵馬大元帥 3
其他 太祖 23 薨 14 景宗 9 太宗 9 世宗 9 謀反 6 舍利 6 小字 6
目錄
0
1
2
3
卷六十四 表第二 皇子 表
帝官天下,王者家焉。至於親九族 ,敬五宗 ,其揆一也。三代以上,封建久長,故吳、魯、燕、蔡、
衛、晉、鄭,太史太史 遷既著世家,又列年表,不厭其詳。自漢以降,封建實亡,猶有其名,長世者登世
家 ,自絕者置列傳 ,然王子侯猶可以年表也。班固 以為文無實,併諸侯削年而表,世君子韙之。自
魏以降,不帝不世,王侯身徙數封,朝不謀夕 ,於是列而傳之。功不足以垂法,罪不足以著戒,碌碌
然,抑又甚焉。
今摘其功罪傑然者列諸傳 ;敘親親之恩,敬長之義,而無他可書者,略表見之,為皇子表 。
帝系 名字 第行 封爵 官職 功 罪 薨壽 子孫
肅祖 四
子:昭烈皇
后 蕭
氏 生,懿
祖 第二,
見帝紀。
洽慎,
字牙
新 。
第一。 - 迭剌部 夷夷
離菫離菫 。
有德行。分五石
烈為七,六爪為
十一。
- - 房在五
院 司。
- 葛剌 ,
字古
昆 。
第三。 - 舍利 。 - - 早卒。 房在六院
司。
主
礼 礼
文
作 作 名
词
作 作
號
主
名
號
名
地
文 衙
名
名
器
1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洽禮 ,
字敵
輦 。
第四。 - 舍利 。 - - - 房在六院
司。
懿祖 四
子:莊敬皇
后 蕭
氏 生,玄
祖 第三,
見帝紀。
叔剌 。 第一。 - 舍利 。 - - 早卒。 -
- 帖剌 ,
字痕
得 。
第二。 - 九任迭剌
部 夷離夷離
菫菫 。
- - 卒年七十。 六院司,
呼為九離
菫房。
- 褭古
直 ,字
巖母根。
第四。 - 舍利 。 善射。 - 年幾冠,墮馬
卒。
六院司,
呼為舍
利 房。
玄祖 四
子:簡獻皇
后 蕭
氏 生,德
祖 第四,
見帝紀。
麻魯 。 第一。 - 舍利 。 - - 早卒。 -
- 巖木,
字敵
輦 。
第二。 重
熙中,追
封 蜀國
王 。
三為迭剌
部 夷離夷離
菫菫 。
身長八尺,多
力,能裂○皮。
語音如鐘 ,
彌里本嶺去家數
里,嘗登嶺呼其
從,家人悉聞
之。
- 年四十
五薨 。
二子:胡
古
只 ,末
掇 。其
後即三父
房之孟
父。
- 釋魯,
字述
瀾 。
第三。 重
熙中,追
封 為隋
國王 。
于越于越 。 駢脅多力,賢而
有智。先遙
輦 氏可汗歲
貢 于突
厥 ,至釋魯
為于越于越 始
免。教民種樹桑
麻。
- 年五十七,為
子滑哥 所
弒。
子滑
哥 。其
後即三父
房之仲
父。
名
名
器
號
主
名
號
名 器
名
名
地
文
名
器
器
號
主
名
號
名 器
名 仕
主
地
文 名
葬
名
名
名 仕
主
文
地
仕
政
文
名 名
2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德祖 六
子:宣簡皇
后 蕭
氏 生五
子,太
祖 第一,
見帝紀。
剌葛 ,
字率
懶 。
第二 - 太祖 即
位,為惕惕
隱隱 ,改迭
剌部 夷離夷離
菫菫 。
為愓隱,討涅烈
部,破之,改
為迭剌部 夷夷
離菫離菫 。從太
祖 親征 ,
統本部兵攻下平
州 。
性愚險。破涅烈
部而驕,與弟迭
剌 、安端等謀
亂。事覺,按
問 ,具伏,太
祖 令誓而舍
之。太祖 曰:
「汝謀此事,不
過欲富貴爾。」
出為迭剌部 夷夷
離菫離菫 。復謀為
亂,誘群弟據西
山以阻歸路,太
祖 聞而避之,
次赤水城 。剌
葛 詐降 ,復
使神速焚明
王 樓,大掠而
去。至擘只、喝
只二河,與追兵
戰,眾潰。及鴨
里河,女骨部人
邀擊之,剌
葛 輕騎遁去。
至榆河 ,先
鋒 敵魯 生擒
之。太祖 念其
同氣,不忍加
刑,杖而釋
之。神冊二
年,南奔。
自幽州 南
竄,為人所
殺。
子賽
保 。即
三父房
之季
父 。
- 迭剌 ,
字雲獨
昆 。
第三。 - 天顯元
年[926],
為中臺
省 左大左大
相相 。
性敏給。太
祖 曰「迭
剌 之智,卒
然圖功,吾所不
及;緩以謀事,
不如我。」回
鶻 使至,無
能通其語者,太
後謂太
祖 曰:「迭
剌 聦敏可
使。」遣迓之。
相從二旬,能習
其言與書,因
制契丹 小
字 ,數少而
該貫。
與兄剌葛 謀
反 ,剌
葛 遁,迭
剌 與安端
降,太祖 杖而
釋之。神冊三
年,欲南奔,事
覺,親戚請免於
上,又赦之。
- -
- 寅底
石 ,
字阿
辛 。
第四。 重熙間,追
封 許國
王 。
太祖 遺
詔寅底
石 守太太
師師 、政事政事
令令 ,輔東東
丹王丹王 。
- 生而闇懦。與
兄剌葛 作亂,
兵敗,太祖 赦
之。後復與剌
葛 遁至榆
河 ,自刺不
死,被擒,太
祖 釋之。
太祖 命輔東東
丹王丹王 ,淳欽
皇后 遣司司
徒徒 劃沙殺於
路。
孫阿
烈 。
號
主
名
號
名
名
號
文
地
文
地
文
號 军
地
名
法
號
號
地
文
號
地
名 军
主
名
地
营 名
號
地
名
亲
名
名
衙
文
號
名
政
號
名
政
礼
名
法
名
名
號
名
名
仕
主
號
名
文
文
文
名
號
名
地
號
號
文
主
文
名
3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安端,字
猥隱
第五。 天祿初,
以功王東丹
國,賜號明
王 。
神冊三
年,為惕惕
隱隱 。天
顯四
年[929],
為北院 夷夷
離菫離菫 。
神冊三年,討
平雲州 。天
顯元年[926],
征渤海 ,破
老相兵三萬餘
人;安邊、鄚
頡、定理三府
叛,平之。太
宗 即位,有
定策功,會
同中,伐晉,
率兵先出雁
門 ,下忻、
代。世宗 初
立,以兵往應,
及李胡 戰於
泰德泉,敗之。
與兄剌葛 謀
亂,妻粘睦姑告
變,太祖 誓而
免之。復叛,兵
敗,見擒,杖而
釋之。子察
割 弒逆被
誅,穆宗 赦通
謀罪,放歸田
里。
- -
- 蘇,字獨
昆 。
第六。 - 神冊五
年,為惕惕
隱隱 。六
年,為南府南府
宰相宰相 。
言無隱情,太
祖 尤愛
之。滄州 節節
度使度使 劉守
文 求救,太
祖 命往救,
解滄
州 圍。剌
葛 詐降 ,
蘇往來其間。既
平,蘇力為
多。天贊三
年[924],與迭里
略地西南。天
顯初,征渤
海 ,攻破忽
汗城,大諲譔
降。性柔順,事
上忠謹。太
祖 二十功
臣,蘇居其一。
在南府 ,以賄
聞,民頗怨。
征渤海 國
還,薨 。
已上並
係季
父 房。
主
文
衙
文
地
地
號
地
號
名
名
號
名
號
名
文
文
號
地
武
名
號
地
名 军
地
號
衙 地
葬
亲
4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太祖 四
子:淳欽皇
后 蕭
氏 生三
子,太
宗 第二,
見帝紀。
倍,小
字 圖
欲,唐明
宗 賜
姓 東
丹,名慕
華 ,
改賜
姓 李,
名贊華。
第一。 神冊元
年,立
為皇太
子 。天
顯元
年[926],為
東丹國人皇
王 ,建
元甘露,
稱制行事,
置左右大右大
相相 及百
官,一用漢
法。太
宗 立詔
居東平
郡 ,升
為南京。太
宗 諡
曰文武元皇
王 。世
宗 諡讓
國皇
帝 。統
和中,更
諡文獻皇
帝 。重
熙二十一
年[1052],增
諡文獻欽義
皇帝 。
唐遣人來
招,倍浮海
奔唐,唐人
迎以天子儀
衛改瑞
州 為懷化
軍 ,拜懷
化軍節
度 使,
瑞、慎等
州觀察觀察
使使 。移
鎮滑州 。
召入,遙
領虔州 節節
度使度使 。
聦敏好學,通陰
陽、醫藥、箴灸
之術,知音律,
善畫,工文
章。太祖 征
烏古、党
項 ,倍為先
鋒 都統都統 。
經略燕地,至定
州 。聞太
祖 與李存
勗 相拒於雲
碧店,引兵馳
赴,存勗 退
走。陳渤
海 可取之
計。天顯元
年[926],從征渤
海 ,拔扶
餘 城,太
祖 欲括 戶
口,諫止,且勸
乘勢攻忽汗城,
夜圍降之。唐李
從珂 自立,
密報太宗 曰
「從珂 弒
君,不可不討。
」
外寬內忍,刻
急,喜殺人。
唐主從珂 將
自焚,遣壯士
李彥紳害
之,薨 年三
十八,葬醫
巫閭山 。
子婁
國 、隆
先 、道
隱 。已
下並係橫
帳。
號
主
名
號
礼
號
礼
名
礼
主
主
文
號
地
號
名
號
主
主
主
地
地
地
文
地
地
武
號
政
营 武
地
號
名
名
地
地
政
號 名
名
號
名
名
葬
地
名
名
名
5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李胡 ,
一名洪
古 ,
字奚
隱 。
第三。 天顯五
年[930],立
為皇太
弟 。統
和中,追
諡欽順皇
帝 。重
熙二十一
年[1052],更
諡章肅皇
帝 。
天顯五
年[930],
兼天下兵馬天下兵馬
大元帥大元帥 。
勇悍多力。天
顯五年[930],徇
代北,攻寰州,
多俘而還。太
宗 凡親
征 ,常留留
守守 京師。
性酷忍,小怒,
輒黥人面,或投
水火中。世
宗 即位於鎮
陽,太后 怒,
遣李胡 將兵往
擊,至泰德泉,
為安端、劉
哥 所敗。耶律
屋質 諫太
后 ,李胡 作
色曰:「我在,
兀欲安得
立?」屋
質 曰:「民心
畏公酷暴,無如
之何!」太
后 曰:「我
與太祖 愛汝異
於諸子。諺曰:
『偏憐之子不保
業,難得之婦不
主家。』我非不
欲立汝,汝自不
能矣。」李
胡 往世宗 軍
議和,解而後
見。和約定,趨
上京。有告李
胡 與太后 謀
廢立,徙祖
州 。穆
宗 時,喜
隱 反,辭連李
胡 ,囚之。
死於囚所,年
五十,葬玉
峰 山西谷。
二子:宋
王 喜
隱 、衛
王 宛。
宮人蕭
氏 生一
子。
牙里
果 ,
字敵
輦 。
第四。 - 自晉還,始
為惕隱惕隱 。
性沉默,善騎
射。
天顯三年[928],
救耶律沙 於定
州 ,為李嗣
源 所獲,至石
晉立,始得還。
以病薨 。 二子:敵
烈 、奚
底 ,皆
知名。
太宗 五
子:靖安皇
后 蕭
氏 生二
子,穆
宗 第一,
見帝紀。
罨撤葛。 第二。 會同元
年[938],封
太平
王 。世
宗 詔許
與晉主往復
以昆弟
禮。景
宗 封齊
王 ,
贈皇太皇太
叔叔 ,諡
欽靖。
穆宗 委以
國政。
- 謀亂,令司天魏
璘 卜日 ,
覺,貶西北邊
戍。景宗 即
位,撒葛懼,竄
於大漠,召還,
釋其罪。
保寧四
年[972],病
疽薨 。
-
名
名
名
主
主
主
武
號
军
武
號
主
名
名
名
主 名
名
主
號
名 號
名 主
地
號
名
名
名
主
名
主
名 名
名
文 名
地
名
葬
名
名
號
主
名
號
主
號
號
主
文
號
名 礼
號
葬
6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宮人蕭
氏 生三
子。
天德,
字苾
扇 。
第三。 - - 猛悍趫捷,人
望 而畏。太
宗 討石重
貴 ,至望
都 ,晉將杜
重威 率兵十
萬先據河梁。上
欲以計破之,募
能斷糧道者,天
德請以五千騎
行。許之。從間
道擊走衛送之
軍,火其輜
重 。重
威 窮蹙,乃
降。會同三
年[940],與邸用
和使晉。世
宗 即位,遣
天德護送太
宗 靈柩於上
京。太
后 遣李
胡 拒世
宗 ,遇耶律
留哥 等於泰
德泉,戰甚力,
敗之。
與李胡 戰於泰
德泉,太后 聞
之不悅,後不復
用。與侍衛侍衛 蕭
翰 謀反 ,繫
獄。耶律留
哥 、盆都 等
辭連天德,併按
之。天德斷鎖,
不能出。
天祿二年,
伏誅。
-
- 敵烈 ,
字巴速
菫。
第四。 保寧初,
封冀
王 。
- 多力善射。保
寧初,宋人侵
漢,與南府宰南府宰
相相 耶律
沙 將兵往
援,卻敵而還。
與宣徽使宣徽使 耶律
海思 等謀
反 ,事覺,穆
宗 釋之。乾
亨初,宋主攻河
東,至白馬
嶺 ,敵
烈 以先鋒 度
澗,未半,宋軍
逆繫,師潰。
歿於陣。 子哇
哥 ,
白馬
嶺 之敗
俱歿。
- 必攝 ,
字箴
菫 。
第五。 景宗 封
為越
王 。
- 應曆間,族
人 恆特及蕭
啜里 有罪,
欲亡,必
攝 密以聞。
上以為忠,常以
侍從。上好畜
鹿,有傷斃及逸
去,即殺主者。
適欲誅一監養鹿
官,必攝 諫
而免。景
宗 時,討党
項 有功。
- 以疾薨 。 -
名
名
名
號
名
地
名
军
名
號
號
主
名
號
名
名
主
武
名 法
名 名
名
主
文
名
文
名
法
號
地
名 营
名
地
名
名
號
主
亲
名
名
名
號
政
葬
7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世宗 三
子:景
宗 第二。
吼阿
不 。
第一。
舊史皇族
傳書在第
三,且云
未詳所
出。按景
宗本紀
云,景宗
皇帝,世
宗第二
子。又按
舊史本傳
云,景
宗 立,
親祭於
墓,追冊
為皇太
子 。當
是世
宗 嫡長
子 也。
景
宗 立,
追冊為皇太
子 ,諡
莊聖。
- - - 早薨 。墓
號太子 院。
-
妃甄氏 生
一子。
只沒,字
和魯菫。
第三。
舊史皇族
傳書在第
一。
景宗封為寧
王,保寧八
年奪
爵 。統
和元
年[983],皇
太后 稱
制,詔復舊
爵。
- 敏給好學,通契
丹 、漢字,
能詩。統和元
年[983],應皇太
后 命,賦
移芍藥 詩。
應曆末,與宮人
私通,上聞,
怒,榜掠 數
百,刺一目而宮
之,繫獄,將棄
市 。景宗 即
位,釋之,賜以
所私宮人。保寧
八年[976],妻造
鴆毒,奪爵 ,
貶烏古部 。賦
放鶴詩,徵還。
- -
景宗 四
子:睿智皇
后 蕭
氏 生三
子,聖
宗 第一,
見帝紀。
隆慶 ,
字燕
隱 ,小
字 普賢
奴。
第二。 八歲封恆恆
王王 。統
和十六
年[998],徙
王梁
國 。開
泰初,更
王晉
國 ,進
王秦晉,追
贈 皇太
弟 。
初兼侍侍
中中 。統
和中,拜南南
京留京留
守守 。開
泰初,加
守太師太師 ,
兼政事政事
令令 ,尋
拜大元大元
帥帥 ,賜金
券。
統和十七
年[999]南征,
為先鋒 ,
至瀛州 ,遇
宋將范庭召列陣
以待。隆
慶 遣蕭
柳 擊敗之,
逃入空墅,圍而
盡殪。十九年,
復敗宋人於行
唐。
- 入覲,還至
北安州 ,
浴溫泉 ,
疾薨 ,葬醫
巫閭山 。
子五
人:查
葛 、遂
哥、謝家
奴 、驢
糞 、蘇
撒 。
- 隆
祐 ,小
字 高
七,一字
胡都菫。
第三。 乾享初,
封鄭
王 。統
和中,徙
王吳,更王
楚。開
泰初,改
王齊。諡仁
孝。重熙
間,改諡孝
靖 。
統和中伐
宋,留留
守守 京師,
拜西南面招西南面招
討使討使 。及
征高麗 ,
復留守留守 京
師,權知北北
院樞密院樞密
使使 。出守
東京。贈
守太師太師 。
- - 開泰元
年[1012]薨 。
子三
人:胡都
古 、合
祿、貼
不。
號
號
名
號
主
號
亲
號
主
葬
主
名
仕
主
政
主
然
法
法 號
仕
政
號
主
名
號
地
名
礼
文
政
政
仕
主
文
文
文
文
武
营
地
地
名
地
地
葬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礼 主
名
武
文
政
武
文
文
葬
名
8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一子不詳所
出。
藥師
奴 。
第四。 - - - - 早卒,葬王子
院 。
-
聖宗 六
子:欽哀皇
后 蕭
氏 生二
子,興
宗 第一,
見帝紀。
重
元 ,小
字 孛吉
只。
第二。 太平三
年[1023],
封秦國
王 。興
宗 立
為皇太
弟 ,賜
金券。道
宗 冊
為皇太皇太
叔叔 ,免
拜,不名,
復賜金券。
歷南、北院北院
樞密樞密
使使 ,南京南京
留守留守 ,
知元帥
府 事。道
宗 拜天下天下
兵馬大元兵馬大元
帥帥 。
聖
宗 崩 ,欽
哀皇后 稱
制,密謀立重
元 ,重
元 以所謀白
於上,上益重
之。後雖處戎
職,未嘗離輦
下,尊寵古未之
有。
清寧九年[1063],
車駕秋獵灤
水,重元 子涅
魯古 與陳
六、蕭胡睹 等
四百餘人謀
反 ,誘脅弩弩
手手 軍攻行宮。
將戰,其黨多悔
過效順,各奔
潰。重元 奔走
大漠,歎曰:
「涅魯古 使我
至此。」
謀反 ,軍
潰,自殺。
子涅魯
古 謀
反 ,戰
歿。
一子未詳所
出。
別古
特 ,
字撒
懶 。
第三。 重熙中,
封柳城郡
王 。
太平七
年[1027],遙
領彰信軍節
度 使,為
王子郎君
班詳詳
穩穩 。重
熙中,累
遷契丹行宮
都部署 。
明敏,善射。
討夏國 ,督
戰有功。
- 討夏軍
還,薨 。
-
僕隗氏 生
二子。
吳哥,
字洪
隱 。
第四。 燕王 。 開泰二
年[1013],
為惕隱惕隱 ,
出為南京留南京留
守守 。
- - 薨 於南京。 四世孫敵
烈 、朮
烈 。朮
烈 繼梁
王 雅
里 稱
帝。
- 狗兒 ,
字屠魯
昆。
第五。 太平元
年[1021],
拜南府宰南府宰
相相 。
- - - 暴疾薨 。 -
姜氏生一
子。
侯古,字
訛里本。
第六。 重熙十七
年[1048],
封饒樂郡
王 。咸
雍中,
徙混同郡
王 。
重熙初,
王子郎君
班詳穩詳穩 ,
後為上京留上京留
守守 。
- - 薨 於上京。 -
名 衙
號
主
名
號
名
礼
主
號
主
號
文
文
文
衙
號
武
號 葬
主
名
名
名
名
名
法
武
名
名
法
名
法
名
名
主
地
武
衙
政 葬
名
名
主
文
文
葬
名
名
名
主
名
名
文
葬
主
主
武
文
葬
9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興宗 三
子:仁懿皇
后 蕭
氏 生三
子,道
宗 第一,
見帝紀。
和魯
斡 ,
字阿
輦 。
第二。 重熙十七
年[1048],
封越
王 。清
寧初,徙
王魯,進王
宋魏。乾
統三
年[1103],冊
為皇太皇太
叔叔 。
清寧中,
拜上京留上京留
守守 ,改南南
京留京留
守守 。乾
統初,為天天
下兵馬大元下兵馬大元
帥帥 ,加
守太師太師 ,
免拜,不
名。三年,
為惕隱惕隱 ,
加義和仁壽
之號,復守守
南京南京 。
重元 亂,和
魯斡 夜赴
戰。
天祚 即位,
弛圍場 之
禁。和魯斡 請
曰「天子以巡幸
為大事,雖居諒
陰,不可廢也。
」上以為然,覆
命有司促備春水
之行。
從獵於慶
州 ,薨 。
子三
人:石
篤 、
遠、淳。
淳封秦晉
王 ,稱
帝。
- 阿璉 ,
字訛里
本。
第三。 重熙十七
年[1048],
封許
王 。清
寧初,
徙陳
王 、秦
王 ,進
封秦越
國 。追
封 秦魏
國王 ,
諡欽
正 。
清寧中,
出為遼興
軍節度節度
使使 。咸雍
間,歷西
京 、上京上京
留守留守 。
- - 從車駕秋獵,
以疾薨 。
-
道宗 一
子:宣懿皇
后 蕭
氏 生。
濬,小
字 耶魯
斡。
第一。 六歲封梁
王 ,八
歲立為皇太
子 ,諡
昭懷,以天
子禮
葬。乾
統初,追
尊 大孝
順聖皇
帝 ,廟
號 順
宗 。
大康元
年[1075],兼
領北、南院南院
樞密使樞密使 。
幼能言,好學,
知書。文
帝 屢曰:
「此子聦慧,殆
天授。」七歲從
獵,連中二鹿,
上謂左右曰:
「祖先騎射絕
人,威振天下,
是兒雖幼,當不
墜祖風。」後復
遇十鹿,射之,
得九,帝喜,為
設宴。
- 年二十,為乙
辛 誣害,囚
上京,見殺,
葬玉峰 山。
子天祚皇
帝 ,
諱延
禧 。
號
主
名
號
名
名 主
文
文
文
武
文
文
文
名
名
號
地
名
地 葬
名
主
名
主
主
主
政
仕
主
名
武
地
文
葬
號
主
名
礼 主
主
礼
主
礼
號
文
號
名
名
主
名
10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063 卷六十三 表第一 世表 065 卷六十五 表第三 公主表→目錄
天祚 六
子:文
妃 生一
子。
敖魯
斡 。
第一。
出繼大丞
相耶律隆
運後。
初封晉王。 - 喜揚人善,勸其
不能,中外稱其
長者。
保大元年,南
軍都統都統 耶律余
睹 以敖盧
斡 有人望 ,
與文妃 密謀立
之,不果,余
睹 降金,文
妃 伏誅,敖盧
斡 不與謀,得
免。耶律撒
八 等復謀立敖
盧斡 ,事覺,
或勸之亡,曰
「安忍為蕞爾之
軀,失臣子之
節!」聞者傷
之。
保大二
年[944],以得
人心縊死。
-
元妃 生一
子。
雅里 ,
字撒
鸞 。
第二。 七歲,欲立
為太
子 ,別
置禁衛,
封梁
王 。天
祚 奔
夏,眾推稱
帝,改
元神曆。
- - - - -
四子未詳所
出。
撻魯 。 第三。 燕國
王 。
- - - 早薨 。 -
- 習泥
烈 。
第四 趙王 。 - - - 從天祚 至白
水濼 ,為金
師所獲。
-
- 定。 第五。 秦王 。 - - - 至青塚濼,為
金師所獲。
-
- 寧。 第六。 許王 。 - - - 至青塚濼,為
金師所獲。
-
號
主
名 武
名
名 名
主
名
主
名
名
名
主 名
名 主
主
號
名
主
葬
名
主 號
地
主
主
11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12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北齊書 39 卷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
北齊書 39 卷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北齊書 39 卷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
北齊書 39 卷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
helloiac
 
漢書 007 卷六 武帝纪第六
漢書 007 卷六 武帝纪第六漢書 007 卷六 武帝纪第六
漢書 007 卷六 武帝纪第六
helloiac
 
遼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天祚皇帝四
遼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天祚皇帝四遼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天祚皇帝四
遼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天祚皇帝四
helloiac
 
晉書 0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
晉書 0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晉書 0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
晉書 0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
helloiac
 
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
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
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
helloiac
 
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helloiac
 
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helloiac
 
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helloiac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helloiac
 
周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
周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周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
周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
helloiac
 
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
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
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
helloiac
 
南史 12 卷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
南史 12 卷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南史 12 卷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
南史 12 卷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
helloiac
 
明史 124 卷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
明史 124 卷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明史 124 卷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
明史 124 卷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
helloiac
 
北史 046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四
北史 046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四北史 046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四
北史 046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四
helloiac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helloiac
 
漢書 066 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漢書 066 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漢書 066 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漢書 066 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helloiac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helloiac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helloiac
 
北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
北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北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
北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
helloiac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helloiac
 

What's hot (20)

北齊書 39 卷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
北齊書 39 卷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北齊書 39 卷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
北齊書 39 卷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
 
漢書 007 卷六 武帝纪第六
漢書 007 卷六 武帝纪第六漢書 007 卷六 武帝纪第六
漢書 007 卷六 武帝纪第六
 
遼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天祚皇帝四
遼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天祚皇帝四遼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天祚皇帝四
遼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天祚皇帝四
 
晉書 0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
晉書 0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晉書 0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
晉書 0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
 
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
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
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
 
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周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
周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周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
周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八
 
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
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
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
 
南史 12 卷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
南史 12 卷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南史 12 卷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
南史 12 卷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
 
明史 124 卷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
明史 124 卷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明史 124 卷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
明史 124 卷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
 
北史 046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四
北史 046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四北史 046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四
北史 046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四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漢書 066 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漢書 066 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漢書 066 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漢書 066 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北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
北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北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
北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Similar to 遼史 064 卷六十四 表第二 皇子表

宋史 246 卷二百四十六 列傳第五 宗室三
宋史 246 卷二百四十六 列傳第五 宗室三宋史 246 卷二百四十六 列傳第五 宗室三
宋史 246 卷二百四十六 列傳第五 宗室三
helloiac
 
舊五代史 098 卷九十八 晉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三
舊五代史 098 卷九十八 晉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三舊五代史 098 卷九十八 晉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三
舊五代史 098 卷九十八 晉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三
helloiac
 
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
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
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
helloiac
 
金史 070 卷七十 列傳第八
金史 070 卷七十 列傳第八金史 070 卷七十 列傳第八
金史 070 卷七十 列傳第八
helloiac
 
新五代史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
新五代史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新五代史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
新五代史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
helloiac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helloiac
 
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
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
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
helloiac
 
宋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二十八
宋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二十八宋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二十八
宋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二十八
helloiac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helloiac
 
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
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
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
helloiac
 
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helloiac
 
元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 忠義一
元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 忠義一元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 忠義一
元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 忠義一
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helloiac
 
舊唐書 179 卷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舊唐書 179 卷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舊唐書 179 卷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舊唐書 179 卷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helloiac
 
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
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
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
helloiac
 
宋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五 禮二十五 凶禮一 山陵
宋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五 禮二十五 凶禮一 山陵宋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五 禮二十五 凶禮一 山陵
宋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五 禮二十五 凶禮一 山陵
helloiac
 
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helloiac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helloiac
 
舊唐書 082 卷七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舊唐書 082 卷七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舊唐書 082 卷七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舊唐書 082 卷七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helloiac
 
北史 058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周室諸王
北史 058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周室諸王北史 058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周室諸王
北史 058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周室諸王
helloiac
 

Similar to 遼史 064 卷六十四 表第二 皇子表 (20)

宋史 246 卷二百四十六 列傳第五 宗室三
宋史 246 卷二百四十六 列傳第五 宗室三宋史 246 卷二百四十六 列傳第五 宗室三
宋史 246 卷二百四十六 列傳第五 宗室三
 
舊五代史 098 卷九十八 晉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三
舊五代史 098 卷九十八 晉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三舊五代史 098 卷九十八 晉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三
舊五代史 098 卷九十八 晉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三
 
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
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
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
 
金史 070 卷七十 列傳第八
金史 070 卷七十 列傳第八金史 070 卷七十 列傳第八
金史 070 卷七十 列傳第八
 
新五代史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
新五代史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新五代史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
新五代史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
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
金史 069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七 太祖諸子
 
宋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二十八
宋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二十八宋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二十八
宋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二十八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
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
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
 
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元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 忠義一
元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 忠義一元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 忠義一
元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 忠義一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舊唐書 179 卷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舊唐書 179 卷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舊唐書 179 卷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舊唐書 179 卷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
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
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
 
宋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五 禮二十五 凶禮一 山陵
宋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五 禮二十五 凶禮一 山陵宋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五 禮二十五 凶禮一 山陵
宋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五 禮二十五 凶禮一 山陵
 
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宋史 247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舊唐書 082 卷七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舊唐書 082 卷七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舊唐書 082 卷七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舊唐書 082 卷七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北史 058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周室諸王
北史 058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周室諸王北史 058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周室諸王
北史 058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周室諸王
 

More from helloiac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helloiac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helloiac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helloiac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helloiac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helloiac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helloiac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helloiac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遼史 064 卷六十四 表第二 皇子表

  • 1. 文档信息  遼史  064 / 117  46 段 5085 字  345 种 585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表第二 皇子表 遼史 064 卷六十四 [元]脫脫 等 ←063 卷六十三 表第一 世表 065 卷六十五 表第三 公主表→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遼史 / 064 卷六十四 表第二 皇子表 本篇关键词 纪年 重熙 5 統和 4 天顯元年[926] 4 清寧 4 開泰 3 神冊三年 3 天顯五年[930] 3 重熙十七年[1048] 3 地点 迭剌部 6 渤海 5 閭山 2 人物 蕭氏 12 剌葛 9 李胡 9 重元 6 太后 6 迭剌 5 文官 夷離菫 7 惕隱 6 南京留守 4 武官 留守 3 節度使 3 天下兵馬大元帥 3 其他 太祖 23 薨 14 景宗 9 太宗 9 世宗 9 謀反 6 舍利 6 小字 6 目錄 0 1 2 3 卷六十四 表第二 皇子 表 帝官天下,王者家焉。至於親九族 ,敬五宗 ,其揆一也。三代以上,封建久長,故吳、魯、燕、蔡、 衛、晉、鄭,太史太史 遷既著世家,又列年表,不厭其詳。自漢以降,封建實亡,猶有其名,長世者登世 家 ,自絕者置列傳 ,然王子侯猶可以年表也。班固 以為文無實,併諸侯削年而表,世君子韙之。自 魏以降,不帝不世,王侯身徙數封,朝不謀夕 ,於是列而傳之。功不足以垂法,罪不足以著戒,碌碌 然,抑又甚焉。 今摘其功罪傑然者列諸傳 ;敘親親之恩,敬長之義,而無他可書者,略表見之,為皇子表 。 帝系 名字 第行 封爵 官職 功 罪 薨壽 子孫 肅祖 四 子:昭烈皇 后 蕭 氏 生,懿 祖 第二, 見帝紀。 洽慎, 字牙 新 。 第一。 - 迭剌部 夷夷 離菫離菫 。 有德行。分五石 烈為七,六爪為 十一。 - - 房在五 院 司。 - 葛剌 , 字古 昆 。 第三。 - 舍利 。 - - 早卒。 房在六院 司。 主 礼 礼 文 作 作 名 词 作 作 號 主 名 號 名 地 文 衙 名 名 器 1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 洽禮 , 字敵 輦 。 第四。 - 舍利 。 - - - 房在六院 司。 懿祖 四 子:莊敬皇 后 蕭 氏 生,玄 祖 第三, 見帝紀。 叔剌 。 第一。 - 舍利 。 - - 早卒。 - - 帖剌 , 字痕 得 。 第二。 - 九任迭剌 部 夷離夷離 菫菫 。 - - 卒年七十。 六院司, 呼為九離 菫房。 - 褭古 直 ,字 巖母根。 第四。 - 舍利 。 善射。 - 年幾冠,墮馬 卒。 六院司, 呼為舍 利 房。 玄祖 四 子:簡獻皇 后 蕭 氏 生,德 祖 第四, 見帝紀。 麻魯 。 第一。 - 舍利 。 - - 早卒。 - - 巖木, 字敵 輦 。 第二。 重 熙中,追 封 蜀國 王 。 三為迭剌 部 夷離夷離 菫菫 。 身長八尺,多 力,能裂○皮。 語音如鐘 , 彌里本嶺去家數 里,嘗登嶺呼其 從,家人悉聞 之。 - 年四十 五薨 。 二子:胡 古 只 ,末 掇 。其 後即三父 房之孟 父。 - 釋魯, 字述 瀾 。 第三。 重 熙中,追 封 為隋 國王 。 于越于越 。 駢脅多力,賢而 有智。先遙 輦 氏可汗歲 貢 于突 厥 ,至釋魯 為于越于越 始 免。教民種樹桑 麻。 - 年五十七,為 子滑哥 所 弒。 子滑 哥 。其 後即三父 房之仲 父。 名 名 器 號 主 名 號 名 器 名 名 地 文 名 器 器 號 主 名 號 名 器 名 仕 主 地 文 名 葬 名 名 名 仕 主 文 地 仕 政 文 名 名 2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德祖 六 子:宣簡皇 后 蕭 氏 生五 子,太 祖 第一, 見帝紀。 剌葛 , 字率 懶 。 第二 - 太祖 即 位,為惕惕 隱隱 ,改迭 剌部 夷離夷離 菫菫 。 為愓隱,討涅烈 部,破之,改 為迭剌部 夷夷 離菫離菫 。從太 祖 親征 , 統本部兵攻下平 州 。 性愚險。破涅烈 部而驕,與弟迭 剌 、安端等謀 亂。事覺,按 問 ,具伏,太 祖 令誓而舍 之。太祖 曰: 「汝謀此事,不 過欲富貴爾。」 出為迭剌部 夷夷 離菫離菫 。復謀為 亂,誘群弟據西 山以阻歸路,太 祖 聞而避之, 次赤水城 。剌 葛 詐降 ,復 使神速焚明 王 樓,大掠而 去。至擘只、喝 只二河,與追兵 戰,眾潰。及鴨 里河,女骨部人 邀擊之,剌 葛 輕騎遁去。 至榆河 ,先 鋒 敵魯 生擒 之。太祖 念其 同氣,不忍加 刑,杖而釋 之。神冊二 年,南奔。 自幽州 南 竄,為人所 殺。 子賽 保 。即 三父房 之季 父 。 - 迭剌 , 字雲獨 昆 。 第三。 - 天顯元 年[926], 為中臺 省 左大左大 相相 。 性敏給。太 祖 曰「迭 剌 之智,卒 然圖功,吾所不 及;緩以謀事, 不如我。」回 鶻 使至,無 能通其語者,太 後謂太 祖 曰:「迭 剌 聦敏可 使。」遣迓之。 相從二旬,能習 其言與書,因 制契丹 小 字 ,數少而 該貫。 與兄剌葛 謀 反 ,剌 葛 遁,迭 剌 與安端 降,太祖 杖而 釋之。神冊三 年,欲南奔,事 覺,親戚請免於 上,又赦之。 - - - 寅底 石 , 字阿 辛 。 第四。 重熙間,追 封 許國 王 。 太祖 遺 詔寅底 石 守太太 師師 、政事政事 令令 ,輔東東 丹王丹王 。 - 生而闇懦。與 兄剌葛 作亂, 兵敗,太祖 赦 之。後復與剌 葛 遁至榆 河 ,自刺不 死,被擒,太 祖 釋之。 太祖 命輔東東 丹王丹王 ,淳欽 皇后 遣司司 徒徒 劃沙殺於 路。 孫阿 烈 。 號 主 名 號 名 名 號 文 地 文 地 文 號 军 地 名 法 號 號 地 文 號 地 名 军 主 名 地 营 名 號 地 名 亲 名 名 衙 文 號 名 政 號 名 政 礼 名 法 名 名 號 名 名 仕 主 號 名 文 文 文 名 號 名 地 號 號 文 主 文 名 3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 安端,字 猥隱 第五。 天祿初, 以功王東丹 國,賜號明 王 。 神冊三 年,為惕惕 隱隱 。天 顯四 年[929], 為北院 夷夷 離菫離菫 。 神冊三年,討 平雲州 。天 顯元年[926], 征渤海 ,破 老相兵三萬餘 人;安邊、鄚 頡、定理三府 叛,平之。太 宗 即位,有 定策功,會 同中,伐晉, 率兵先出雁 門 ,下忻、 代。世宗 初 立,以兵往應, 及李胡 戰於 泰德泉,敗之。 與兄剌葛 謀 亂,妻粘睦姑告 變,太祖 誓而 免之。復叛,兵 敗,見擒,杖而 釋之。子察 割 弒逆被 誅,穆宗 赦通 謀罪,放歸田 里。 - - - 蘇,字獨 昆 。 第六。 - 神冊五 年,為惕惕 隱隱 。六 年,為南府南府 宰相宰相 。 言無隱情,太 祖 尤愛 之。滄州 節節 度使度使 劉守 文 求救,太 祖 命往救, 解滄 州 圍。剌 葛 詐降 , 蘇往來其間。既 平,蘇力為 多。天贊三 年[924],與迭里 略地西南。天 顯初,征渤 海 ,攻破忽 汗城,大諲譔 降。性柔順,事 上忠謹。太 祖 二十功 臣,蘇居其一。 在南府 ,以賄 聞,民頗怨。 征渤海 國 還,薨 。 已上並 係季 父 房。 主 文 衙 文 地 地 號 地 號 名 名 號 名 號 名 文 文 號 地 武 名 號 地 名 军 地 號 衙 地 葬 亲 4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5. 太祖 四 子:淳欽皇 后 蕭 氏 生三 子,太 宗 第二, 見帝紀。 倍,小 字 圖 欲,唐明 宗 賜 姓 東 丹,名慕 華 , 改賜 姓 李, 名贊華。 第一。 神冊元 年,立 為皇太 子 。天 顯元 年[926],為 東丹國人皇 王 ,建 元甘露, 稱制行事, 置左右大右大 相相 及百 官,一用漢 法。太 宗 立詔 居東平 郡 ,升 為南京。太 宗 諡 曰文武元皇 王 。世 宗 諡讓 國皇 帝 。統 和中,更 諡文獻皇 帝 。重 熙二十一 年[1052],增 諡文獻欽義 皇帝 。 唐遣人來 招,倍浮海 奔唐,唐人 迎以天子儀 衛改瑞 州 為懷化 軍 ,拜懷 化軍節 度 使, 瑞、慎等 州觀察觀察 使使 。移 鎮滑州 。 召入,遙 領虔州 節節 度使度使 。 聦敏好學,通陰 陽、醫藥、箴灸 之術,知音律, 善畫,工文 章。太祖 征 烏古、党 項 ,倍為先 鋒 都統都統 。 經略燕地,至定 州 。聞太 祖 與李存 勗 相拒於雲 碧店,引兵馳 赴,存勗 退 走。陳渤 海 可取之 計。天顯元 年[926],從征渤 海 ,拔扶 餘 城,太 祖 欲括 戶 口,諫止,且勸 乘勢攻忽汗城, 夜圍降之。唐李 從珂 自立, 密報太宗 曰 「從珂 弒 君,不可不討。 」 外寬內忍,刻 急,喜殺人。 唐主從珂 將 自焚,遣壯士 李彥紳害 之,薨 年三 十八,葬醫 巫閭山 。 子婁 國 、隆 先 、道 隱 。已 下並係橫 帳。 號 主 名 號 礼 號 礼 名 礼 主 主 文 號 地 號 名 號 主 主 主 地 地 地 文 地 地 武 號 政 营 武 地 號 名 名 地 地 政 號 名 名 號 名 名 葬 地 名 名 名 5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6. - 李胡 , 一名洪 古 , 字奚 隱 。 第三。 天顯五 年[930],立 為皇太 弟 。統 和中,追 諡欽順皇 帝 。重 熙二十一 年[1052],更 諡章肅皇 帝 。 天顯五 年[930], 兼天下兵馬天下兵馬 大元帥大元帥 。 勇悍多力。天 顯五年[930],徇 代北,攻寰州, 多俘而還。太 宗 凡親 征 ,常留留 守守 京師。 性酷忍,小怒, 輒黥人面,或投 水火中。世 宗 即位於鎮 陽,太后 怒, 遣李胡 將兵往 擊,至泰德泉, 為安端、劉 哥 所敗。耶律 屋質 諫太 后 ,李胡 作 色曰:「我在, 兀欲安得 立?」屋 質 曰:「民心 畏公酷暴,無如 之何!」太 后 曰:「我 與太祖 愛汝異 於諸子。諺曰: 『偏憐之子不保 業,難得之婦不 主家。』我非不 欲立汝,汝自不 能矣。」李 胡 往世宗 軍 議和,解而後 見。和約定,趨 上京。有告李 胡 與太后 謀 廢立,徙祖 州 。穆 宗 時,喜 隱 反,辭連李 胡 ,囚之。 死於囚所,年 五十,葬玉 峰 山西谷。 二子:宋 王 喜 隱 、衛 王 宛。 宮人蕭 氏 生一 子。 牙里 果 , 字敵 輦 。 第四。 - 自晉還,始 為惕隱惕隱 。 性沉默,善騎 射。 天顯三年[928], 救耶律沙 於定 州 ,為李嗣 源 所獲,至石 晉立,始得還。 以病薨 。 二子:敵 烈 、奚 底 ,皆 知名。 太宗 五 子:靖安皇 后 蕭 氏 生二 子,穆 宗 第一, 見帝紀。 罨撤葛。 第二。 會同元 年[938],封 太平 王 。世 宗 詔許 與晉主往復 以昆弟 禮。景 宗 封齊 王 , 贈皇太皇太 叔叔 ,諡 欽靖。 穆宗 委以 國政。 - 謀亂,令司天魏 璘 卜日 , 覺,貶西北邊 戍。景宗 即 位,撒葛懼,竄 於大漠,召還, 釋其罪。 保寧四 年[972],病 疽薨 。 - 名 名 名 主 主 主 武 號 军 武 號 主 名 名 名 主 名 名 主 號 名 號 名 主 地 號 名 名 名 主 名 主 名 名 名 文 名 地 名 葬 名 名 號 主 名 號 主 號 號 主 文 號 名 礼 號 葬 6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7. 宮人蕭 氏 生三 子。 天德, 字苾 扇 。 第三。 - - 猛悍趫捷,人 望 而畏。太 宗 討石重 貴 ,至望 都 ,晉將杜 重威 率兵十 萬先據河梁。上 欲以計破之,募 能斷糧道者,天 德請以五千騎 行。許之。從間 道擊走衛送之 軍,火其輜 重 。重 威 窮蹙,乃 降。會同三 年[940],與邸用 和使晉。世 宗 即位,遣 天德護送太 宗 靈柩於上 京。太 后 遣李 胡 拒世 宗 ,遇耶律 留哥 等於泰 德泉,戰甚力, 敗之。 與李胡 戰於泰 德泉,太后 聞 之不悅,後不復 用。與侍衛侍衛 蕭 翰 謀反 ,繫 獄。耶律留 哥 、盆都 等 辭連天德,併按 之。天德斷鎖, 不能出。 天祿二年, 伏誅。 - - 敵烈 , 字巴速 菫。 第四。 保寧初, 封冀 王 。 - 多力善射。保 寧初,宋人侵 漢,與南府宰南府宰 相相 耶律 沙 將兵往 援,卻敵而還。 與宣徽使宣徽使 耶律 海思 等謀 反 ,事覺,穆 宗 釋之。乾 亨初,宋主攻河 東,至白馬 嶺 ,敵 烈 以先鋒 度 澗,未半,宋軍 逆繫,師潰。 歿於陣。 子哇 哥 , 白馬 嶺 之敗 俱歿。 - 必攝 , 字箴 菫 。 第五。 景宗 封 為越 王 。 - 應曆間,族 人 恆特及蕭 啜里 有罪, 欲亡,必 攝 密以聞。 上以為忠,常以 侍從。上好畜 鹿,有傷斃及逸 去,即殺主者。 適欲誅一監養鹿 官,必攝 諫 而免。景 宗 時,討党 項 有功。 - 以疾薨 。 - 名 名 名 號 名 地 名 军 名 號 號 主 名 號 名 名 主 武 名 法 名 名 名 主 文 名 文 名 法 號 地 名 营 名 地 名 名 號 主 亲 名 名 名 號 政 葬 7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8. 世宗 三 子:景 宗 第二。 吼阿 不 。 第一。 舊史皇族 傳書在第 三,且云 未詳所 出。按景 宗本紀 云,景宗 皇帝,世 宗第二 子。又按 舊史本傳 云,景 宗 立, 親祭於 墓,追冊 為皇太 子 。當 是世 宗 嫡長 子 也。 景 宗 立, 追冊為皇太 子 ,諡 莊聖。 - - - 早薨 。墓 號太子 院。 - 妃甄氏 生 一子。 只沒,字 和魯菫。 第三。 舊史皇族 傳書在第 一。 景宗封為寧 王,保寧八 年奪 爵 。統 和元 年[983],皇 太后 稱 制,詔復舊 爵。 - 敏給好學,通契 丹 、漢字, 能詩。統和元 年[983],應皇太 后 命,賦 移芍藥 詩。 應曆末,與宮人 私通,上聞, 怒,榜掠 數 百,刺一目而宮 之,繫獄,將棄 市 。景宗 即 位,釋之,賜以 所私宮人。保寧 八年[976],妻造 鴆毒,奪爵 , 貶烏古部 。賦 放鶴詩,徵還。 - - 景宗 四 子:睿智皇 后 蕭 氏 生三 子,聖 宗 第一, 見帝紀。 隆慶 , 字燕 隱 ,小 字 普賢 奴。 第二。 八歲封恆恆 王王 。統 和十六 年[998],徙 王梁 國 。開 泰初,更 王晉 國 ,進 王秦晉,追 贈 皇太 弟 。 初兼侍侍 中中 。統 和中,拜南南 京留京留 守守 。開 泰初,加 守太師太師 , 兼政事政事 令令 ,尋 拜大元大元 帥帥 ,賜金 券。 統和十七 年[999]南征, 為先鋒 , 至瀛州 ,遇 宋將范庭召列陣 以待。隆 慶 遣蕭 柳 擊敗之, 逃入空墅,圍而 盡殪。十九年, 復敗宋人於行 唐。 - 入覲,還至 北安州 , 浴溫泉 , 疾薨 ,葬醫 巫閭山 。 子五 人:查 葛 、遂 哥、謝家 奴 、驢 糞 、蘇 撒 。 - 隆 祐 ,小 字 高 七,一字 胡都菫。 第三。 乾享初, 封鄭 王 。統 和中,徙 王吳,更王 楚。開 泰初,改 王齊。諡仁 孝。重熙 間,改諡孝 靖 。 統和中伐 宋,留留 守守 京師, 拜西南面招西南面招 討使討使 。及 征高麗 , 復留守留守 京 師,權知北北 院樞密院樞密 使使 。出守 東京。贈 守太師太師 。 - - 開泰元 年[1012]薨 。 子三 人:胡都 古 、合 祿、貼 不。 號 號 名 號 主 號 亲 號 主 葬 主 名 仕 主 政 主 然 法 法 號 仕 政 號 主 名 號 地 名 礼 文 政 政 仕 主 文 文 文 文 武 营 地 地 名 地 地 葬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礼 主 名 武 文 政 武 文 文 葬 名 8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9. 一子不詳所 出。 藥師 奴 。 第四。 - - - - 早卒,葬王子 院 。 - 聖宗 六 子:欽哀皇 后 蕭 氏 生二 子,興 宗 第一, 見帝紀。 重 元 ,小 字 孛吉 只。 第二。 太平三 年[1023], 封秦國 王 。興 宗 立 為皇太 弟 ,賜 金券。道 宗 冊 為皇太皇太 叔叔 ,免 拜,不名, 復賜金券。 歷南、北院北院 樞密樞密 使使 ,南京南京 留守留守 , 知元帥 府 事。道 宗 拜天下天下 兵馬大元兵馬大元 帥帥 。 聖 宗 崩 ,欽 哀皇后 稱 制,密謀立重 元 ,重 元 以所謀白 於上,上益重 之。後雖處戎 職,未嘗離輦 下,尊寵古未之 有。 清寧九年[1063], 車駕秋獵灤 水,重元 子涅 魯古 與陳 六、蕭胡睹 等 四百餘人謀 反 ,誘脅弩弩 手手 軍攻行宮。 將戰,其黨多悔 過效順,各奔 潰。重元 奔走 大漠,歎曰: 「涅魯古 使我 至此。」 謀反 ,軍 潰,自殺。 子涅魯 古 謀 反 ,戰 歿。 一子未詳所 出。 別古 特 , 字撒 懶 。 第三。 重熙中, 封柳城郡 王 。 太平七 年[1027],遙 領彰信軍節 度 使,為 王子郎君 班詳詳 穩穩 。重 熙中,累 遷契丹行宮 都部署 。 明敏,善射。 討夏國 ,督 戰有功。 - 討夏軍 還,薨 。 - 僕隗氏 生 二子。 吳哥, 字洪 隱 。 第四。 燕王 。 開泰二 年[1013], 為惕隱惕隱 , 出為南京留南京留 守守 。 - - 薨 於南京。 四世孫敵 烈 、朮 烈 。朮 烈 繼梁 王 雅 里 稱 帝。 - 狗兒 , 字屠魯 昆。 第五。 太平元 年[1021], 拜南府宰南府宰 相相 。 - - - 暴疾薨 。 - 姜氏生一 子。 侯古,字 訛里本。 第六。 重熙十七 年[1048], 封饒樂郡 王 。咸 雍中, 徙混同郡 王 。 重熙初, 王子郎君 班詳穩詳穩 , 後為上京留上京留 守守 。 - - 薨 於上京。 - 名 衙 號 主 名 號 名 礼 主 號 主 號 文 文 文 衙 號 武 號 葬 主 名 名 名 名 名 法 武 名 名 法 名 法 名 名 主 地 武 衙 政 葬 名 名 主 文 文 葬 名 名 名 主 名 名 文 葬 主 主 武 文 葬 9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10. 興宗 三 子:仁懿皇 后 蕭 氏 生三 子,道 宗 第一, 見帝紀。 和魯 斡 , 字阿 輦 。 第二。 重熙十七 年[1048], 封越 王 。清 寧初,徙 王魯,進王 宋魏。乾 統三 年[1103],冊 為皇太皇太 叔叔 。 清寧中, 拜上京留上京留 守守 ,改南南 京留京留 守守 。乾 統初,為天天 下兵馬大元下兵馬大元 帥帥 ,加 守太師太師 , 免拜,不 名。三年, 為惕隱惕隱 , 加義和仁壽 之號,復守守 南京南京 。 重元 亂,和 魯斡 夜赴 戰。 天祚 即位, 弛圍場 之 禁。和魯斡 請 曰「天子以巡幸 為大事,雖居諒 陰,不可廢也。 」上以為然,覆 命有司促備春水 之行。 從獵於慶 州 ,薨 。 子三 人:石 篤 、 遠、淳。 淳封秦晉 王 ,稱 帝。 - 阿璉 , 字訛里 本。 第三。 重熙十七 年[1048], 封許 王 。清 寧初, 徙陳 王 、秦 王 ,進 封秦越 國 。追 封 秦魏 國王 , 諡欽 正 。 清寧中, 出為遼興 軍節度節度 使使 。咸雍 間,歷西 京 、上京上京 留守留守 。 - - 從車駕秋獵, 以疾薨 。 - 道宗 一 子:宣懿皇 后 蕭 氏 生。 濬,小 字 耶魯 斡。 第一。 六歲封梁 王 ,八 歲立為皇太 子 ,諡 昭懷,以天 子禮 葬。乾 統初,追 尊 大孝 順聖皇 帝 ,廟 號 順 宗 。 大康元 年[1075],兼 領北、南院南院 樞密使樞密使 。 幼能言,好學, 知書。文 帝 屢曰: 「此子聦慧,殆 天授。」七歲從 獵,連中二鹿, 上謂左右曰: 「祖先騎射絕 人,威振天下, 是兒雖幼,當不 墜祖風。」後復 遇十鹿,射之, 得九,帝喜,為 設宴。 - 年二十,為乙 辛 誣害,囚 上京,見殺, 葬玉峰 山。 子天祚皇 帝 , 諱延 禧 。 號 主 名 號 名 名 主 文 文 文 武 文 文 文 名 名 號 地 名 地 葬 名 主 名 主 主 主 政 仕 主 名 武 地 文 葬 號 主 名 礼 主 主 礼 主 礼 號 文 號 名 名 主 名 10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11.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063 卷六十三 表第一 世表 065 卷六十五 表第三 公主表→目錄 天祚 六 子:文 妃 生一 子。 敖魯 斡 。 第一。 出繼大丞 相耶律隆 運後。 初封晉王。 - 喜揚人善,勸其 不能,中外稱其 長者。 保大元年,南 軍都統都統 耶律余 睹 以敖盧 斡 有人望 , 與文妃 密謀立 之,不果,余 睹 降金,文 妃 伏誅,敖盧 斡 不與謀,得 免。耶律撒 八 等復謀立敖 盧斡 ,事覺, 或勸之亡,曰 「安忍為蕞爾之 軀,失臣子之 節!」聞者傷 之。 保大二 年[944],以得 人心縊死。 - 元妃 生一 子。 雅里 , 字撒 鸞 。 第二。 七歲,欲立 為太 子 ,別 置禁衛, 封梁 王 。天 祚 奔 夏,眾推稱 帝,改 元神曆。 - - - - - 四子未詳所 出。 撻魯 。 第三。 燕國 王 。 - - - 早薨 。 - - 習泥 烈 。 第四 趙王 。 - - - 從天祚 至白 水濼 ,為金 師所獲。 - - 定。 第五。 秦王 。 - - - 至青塚濼,為 金師所獲。 - - 寧。 第六。 許王 。 - - - 至青塚濼,為 金師所獲。 - 號 主 名 武 名 名 名 主 名 主 名 名 名 主 名 名 主 主 號 名 主 葬 名 主 號 地 主 主 11 / 12 https://taolang.club/doc/2817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