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文档信息
 後漢書
 022 / 130
 42 段 5728 字
 248 种 370 个标注
 简体中文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 後漢書 022 卷二十
[劉宋]范曄
←021 卷十九 耿弇列传第九 023 卷二十一 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後漢書 / 022 卷二十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建武二年[26] 2 建武五年[29] 1 永平二年[59] 1 建武十七年[41] 1 永平元年[58] 1
地点 颍川 5 颍阳 5 辽东 4 洛阳 4 长安 3 河北 3 赤山 3 邺城 2
人物 吴汉 5 朱祐 4 耿弇 4 臧宫 3
文官 太仆 4 太中大夫 2 卫尉 2
武官 偏将军 3 骠骑大将军 2 骑都尉 2
其他 光武 26 匈奴 10 鲜卑 7 乌桓 5 斩首 5 挑战 3
目錄
0
1
2
3
4
卷二十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 第十
铫期字次况,颍川 郏人也。长八尺二寸,容貌绝异,矜严有威。父猛,为桂阳太守桂阳太守 ,卒,期服
丧 三年,乡里称之。光武 略地颍川 ,闻期志义,召署贼曹掾贼曹掾 ,从徇蓟。时,王郎檄书到蓟,蓟中
起兵应郎。光武 趋驾出,百姓聚观,喧呼满道,遮路不得行,期骑马奋戟,瞋目大呼左右曰「跸」,
众皆披靡。及至城门,门已闭,攻之得出。行至信都 ,以期为裨将裨将 ,与傅宽 、吕晏 俱属邓禹 。
徇傍县,又发房子兵。禹以期为能,独拜偏将军偏将军 ,授兵二千人,宽、晏各数百人。还言其状,光
武 甚善之。使期别徇真定 宋子,攻拔乐阳 、槁、肥累 。
从击王郎将皃宏、刘奉 于巨鹿 下,期先登陷陈,手杀五十余人,被创中额,摄帻复战,遂大破之。
王郎灭,拜期虎牙大将军虎牙大将军 。乃因间说光武 曰:「河北 之地,界接边塞,人习兵战,号为精勇。今
更始失政,大统危殆,海内无所归往。明公据公据 河山之固,拥精锐之众,以顺万人思汉之心,则天下谁
敢不从?」光武 笑曰:「卿欲遂前跸邪?」时,铜马数十万众入清阳 、博平 ,期与诸将迎击之,
连战不利,期乃更背水而战,所杀伤甚多。会光武 救至,遂大破之,追至馆陶 ,皆降之。
从击青犊 、赤眉于射犬,贼袭期辎重 ,期还击之,手杀伤数十人,身被三创,而战方力,遂破走
之。
光武 即位,封安成侯 ,食邑五千户。时,檀乡、五楼贼入繁阳 、内黄 ,又魏郡 大姓数反复,而
更始将卓京谋欲相率反邺城 。帝以期为魏郡太守魏郡太守 ,行大将军大将军 事。
作
地 文
葬 號 地 武
號
地 文 名 名 名
武
號 地 地 地
名 地
武 號 地
文
號 地 地
號 地
地 军
號 主 地 地 地
地 文 武
1 / 6
https://taolang.club/doc/3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期发郡兵击卓京,破之,斩首 六百余级。京亡入山,追斩其将校将校 数十人,获京妻 子。进击繁
阳 、内黄 ,复斩数百级,群界清平 。督盗贼李熊 ,邺中之豪,而熊弟陆谋 欲反城迎檀乡。或以
告期,期不应,告者三四,期乃召问熊。熊叩头首服,愿与老母俱就死。期曰:「为吏傥不若为贼乐
者,可归与老母往就陆也。」使吏送出城。熊行求得陆,将诣邺城 西门。陆不胜愧感,自杀以谢期。
期嗟叹,以礼葬之,而还熊故职。于是郡中服其威信。
建武五年[29],行幸 魏郡 ,以期为太中大夫太中大夫 。从还洛阳 ,又拜卫尉卫尉 。
期重于信义,自为将,有所降下,未尝虏掠 。及在朝廷,忧国爱主,其有不得于心,必犯颜谏诤。帝
尝轻与期门近出,期顿首车前曰:「臣闻古今之戒,变生不意,诚不愿陛下微行数出。」帝为之回舆而
还。十年卒,帝亲临襚敛,赠以卫尉卫尉 、安成侯 印绶,谥曰忠侯 。
子丹嗣。复封丹弟统为建平侯 。后徒封丹葛陵 侯。丹卒,子舒嗣。舒卒,子羽嗣。羽卒,子蔡嗣。
王霸字元伯 ,颍川 颍阳 人也。世好文法,父为郡决曹掾曹掾 ,霸亦少为狱吏。常慷慨不乐吏职,其父
奇之,遣西学长安 。汉兵起,光武 过颍阳 ,霸率宾客上谒,曰:「将军兴义 兵,窃不自知量,贪
慕威德,愿充行伍。」光武 曰:「梦想贤士,共成功业,岂有二哉!」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
阳 ,还休乡里。
及光武 为司隶校尉司隶校尉 ,道过颍阳 ,霸请其父,愿从。父曰:「吾老矣,不任军旅,汝往,勉之!」
霸从至洛阳 。及光武 为大司马大司马 ,以霸为功曹功曹 令史令史 ,从度河北 。
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光武 谓霸曰:「颍川 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
草 。」
及王郎起,光武 在蓟,郎移檄购光武 。光武 令霸至市中募人,将以击郎。市人皆大笑,举手邪揄
之,霸惭懅而还。光武 即南驰至下曲阳 。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及至虖沱河 ,候吏还白
河 水流澌,无船,不可济。官属大惧。光武 令霸往视之。霸恐惊众,欲且前,阻水,还即跪曰:
「冰坚可度。」官属皆喜。光武 笑曰:「候吏果妄语也。」遂前。比至河,河冰亦合,乃令霸护度,
未毕数骑而冰解。光武 谓霸曰:「安吾众得济免者,卿之力也。」霸谢曰:「此明公至德,神灵之
祐,虽武王 白鱼 之应,无以加此。」光武 谓官属曰:「王霸权以济事,殆天瑞也。」以为军正军正 ,
爵关内侯关内侯 。既至信都 ,发兵攻拔邯郸 。霸追斩王郎,得其玺绶。封王乡侯 。
从平河 北,常与臧宫 、傅俊 共营,霸独善抚士卒,死者脱衣以敛之,伤者躬亲以养之。光武 即
位,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偏将军 ,并将臧宫 、傅俊 兵,而以宫、俊为骑都尉骑都尉 。建武二
年[26],更封富波侯 。
四年秋,帝幸谯,使霸与捕虏将军捕虏将军 马武东讨周建于垂惠。苏茂将五校五校 兵四千余人救建,而先遣精骑
遮击马武军粮,武往救之。建从城中出兵夹击武,武恃霸之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武军奔过霸
营,大呼求救。霸曰:「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乃闭营坚壁。军吏皆争之。霸曰:「茂兵精
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与吾相恃,两军不一,此败道也。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
胜轻进;捕虏无救,其战自倍。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出攻武。合战良
久,霸军中壮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 。霸知士心锐,乃开营后,出精骑袭其背。茂、建前后受敌,
惊乱败走,霸、武各归营。
法 文 名
地 地 地 名 名
地
礼 地 文 地 文
军
文 主 號
主 名
名 地 地 文
地 號 地 地
號
地
號 武 地
地 號 武 武 文 地
號 地
词
號 號 號
號 地 地
地 號
號
號
號 然 號 武
武 地 地 主
地 名 名 號
武 名 名 武
主
武 文
军
2 / 6
https://taolang.club/doc/3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贼复聚众挑战 ,霸坚卧不出,方飨士 作倡乐。茂雨射营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军吏皆曰:
「茂前日已破,今易击也。」霸曰:「不然。苏茂 客兵 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 ,以侥一切之
胜。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茂、建既不得战,乃引还营。其夜,建兄子诵
反,闭城拒之,茂、建遁去,诵以城降。
五年春,帝使太中大夫太中大夫 持节拜霸为讨虏将军讨虏将军 。六年,屯田新安 。八年,屯田函谷关 。击荥
阳 、中牟 盗贼,皆平之。
九年,霸与吴汉 及横野大将军横野大将军 王常、建义大将军建义大将军 朱祐 、破奸将军破奸将军 侯进等五万余人,击卢芳 将
贾览、闵堪于高柳 。匈奴 遣骑助芳,汉军 遇雨,战不利。吴汉 还洛阳 ,令朱祐 屯常山 ,王
常屯涿郡 ,侯进屯渔阳 。玺书拜霸上谷太守上谷太守 ,领屯兵 如故,捕击胡虏,无拘郡界。明年,霸复
与吴汉 等四将军四将军 六万人出高柳 击贾览,诏霸与渔阳太守渔阳太守 陈将兵为诸军锋。匈奴 左南将军军
将将 数千骑救览,霸等连战于平城 下,破之,追出塞,斩首 数百级。霸及诸将还入雁门 ,与骠骑大骠骑大
将军将军 杜茂 会攻卢芳 将尹由于崞、繁畤 ,不克。
十三年,增邑户,更封向侯。是时,卢芳与匈奴 、乌恒连兵,寇盗尤数,缘边愁苦。诏霸将弛刑徒六
千余人,与杜茂 治飞狐道 ,堆石布土,筑起亭障 ,自代至平城 三百余里。凡与匈奴 、乌桓 大
小数十百战,颇识边事,数上书言宜与匈奴 结和亲 ,又陈委输可从温水 漕,以省陆转输之劳,事
皆施行。后南单于 、乌桓 降服,北边无事。霸在上谷 二十余岁。三十年,定封淮陵侯 。永平二
年[59],以病免,后数月卒。
子符嗣 ,徙封轪侯。符卒,子度嗣。度尚显宗 女浚仪长公主 ,为黄门郎黄门郎 。
度卒,子歆嗣。
祭遵字弟孙,颍川 颍阳 人也。少好经书。家富给,而遵恭俭,恶衣服。丧母,负土起坟。尝为部吏
所侵,结客杀之。初,县中以其柔也,既而皆惮焉。
及光武 破王寻等,还过颍阳 ,遵以县吏县吏 数进见,光武 爱其容仪,署为门下门下 史。
从征河北 ,为军市令军市令 。舍中儿犯法,遵格杀之。光武 怒,命收遵。时,主簿主簿 陈副谏曰:「明公常
欲众军整齐,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也。」光武 乃贳之,以为刺奸将军刺奸将军 。谓诸将曰:「当备祭
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卿也。」
寻拜为偏将军偏将军 ,从平河 北,以功封列侯。
建武二年[26]春,拜征虏将军征虏将军 ,定封颍阳侯 。与骠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 景丹 、建义大将军建义大将军 朱祐 、汉忠将汉忠将
军军 王常、骑都尉骑都尉 王梁、臧宫 等入箕关 ,南击弘农 、厌新、柏华蛮中贼。
弩中遵口,洞出流血,众见遵伤,稍引退,遵呼叱止之,士卒战皆自倍,遂大破之。时,新城 蛮中
山 贼张满,屯结险隘为人害,诏遵攻之。遵绝其粮道,满数挑战 ,遵坚壁不出。而厌新、柏华余贼
复与满合,遂攻得霍阳聚 ,遵乃分兵击破降之。明年春,张满饥困,城拔,生获之。初,满蔡祀天
地,自云当王,既执,叹曰:「谶文误我!」乃斩之,夷其妻子 。遵引兵南击邓奉弟终于杜衍 ,破
之。
军 礼
名 军 军
军
文 武 地 地
地 地
名 武 武 名 武 名
地 政 军 名 地 名 地
地 地 文 军
名 武 词 文 政
文 地 法 地
武 名 名 地
政
名 地 军 地 政 政
政 礼 地
主 政 地 主
名 號 主 文
地 地
號 地 文 號 文
地 武 號 文
號 武
武 地
武 主 武 名 武 名
武 武 名 地 地
地
地 军
地
亲 名
3 / 6
https://taolang.club/doc/3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28
29
30
31
32
33
时,涿郡太守涿郡太守 张丰执使者举兵反,自称无上大将军上大将军 ,与彭宠连兵。四年,遵与朱祐 及建威大将军建威大将军 耿
弇 、骁骑将军骁骑将军 刘喜 俱击之。遵兵先至,急攻丰,丰功曹功曹 孟厷执丰降。初,丰好方术,有道士言丰当
为天子,以五彩囊裹石系丰肘,云石中有玉玺。丰信之,遂反。既执当斩,犹曰:「肘石有玉玺。」遵为
椎破之,丰乃知被诈,仰天叹曰:「当死无所恨!」诸将皆引还,遵受诏留屯良乡 拒彭宠。因遣护护
军军 傅玄 袭击宠将李豪 于潞,大破之,斩首 千余级。相拒岁余,数挫其锋,党与多降者。及宠死,遵
进定其地。
六年春,诏遵与建威大将军建威大将军 耿弇 、虎牙大将军虎牙大将军 盖延、汉忠将军汉忠将军 王常、捕虏将军捕虏将军 马武、骁骑将骁骑将
军军 刘歆 、武威将军武威将军 刘尚等从天水 伐公孙述 。师次长安 ,时车驾亦至,而隗嚣不欲汉兵上陇,
辞说解故。帝召诸将议,皆曰:「可且延嚣日月之期,益封其将帅将帅 ,以消散之。」遵曰:「嚣挟奸久
矣。今若按甲引时,则使其诈谋益深,而蜀警增备,固不如遂进。」帝从之,乃遣遵为前行前行 。隗嚣使
其将王元拒陇坻 ,遵进击,破之,追至新关。及诸将到,与嚣战,并败,引退下陇。乃诏遵军汧、耿
弇 军漆,征西大将军征西大将军 冯异 军栒邑 ,大司马大司马 吴汉 等还屯长安 。自是后,遵数挫隗嚣。事已见
《冯异 传》。
八年秋,复从车驾上陇。及嚣破,帝东归过汧,幸遵营,劳飨士卒,作黄门黄门 武乐,良夜乃罢。时,遵
有疾,诏赐重茵,覆以御盖。复令进屯陇下。及公孙述 遣兵救嚣,吴汉 、耿弇 等悉奔还,遵独留
不却。九年春,卒于军。
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韦裤,布被,夫人裳不加缘,帝以是重
焉。及卒,愍悼之尤甚。遵丧至河南县河南县 ,诏遣百官先会丧所,车驾素服临之,望哭哀恸。还幸城门,
过其车骑,涕泣不能已。丧礼 成,复亲祠以太牢 ,如宣帝 临霍光故事。诏大长秋大长秋 、谒者谒者 、河南河南
尹尹 护丧 事,大司农大司农 给费。博士博士 范升 上疏,追称遵曰:「臣闻先王崇政 ,尊美屏恶。昔高
祖 大圣,深见远虑,班爵割地,与下分功,著录勋臣,颂其德美。生则庞以殊礼,奏事不名,入门不
趋。死则畴其爵邑,世无绝嗣,丹书铁券 ,传于无穷。斯诚大汉 厚下安人长久之德,所以累世十
八,历载数百,废而复兴,绝而复续者也。陛下以至德受命,先明汉道,褒序辅佐,封赏功臣,同符祖
宗 。征虏将军征虏将军 颍阳侯 遵,不幸早薨 。
陛下仁恩,为之感伤,远迎河 南,恻怛之恸,形于圣躬,丧事用度,仰给县官,重赐妻子 ,不可胜
数。送死有以加生,厚亡有以过存,矫俗厉化,卓如日月。古者臣疾君视,臣卒君吊,德之厚者也。陵
迟以来久矣。及至陛下,复兴斯礼,群下感动,莫不自励。臣窃见遵修行积善,竭忠于国,北平 渔
阳 ,西拒陇、蜀,先登坻上,深取略阳 。众兵既退,独守冲难。制御士御士 心,不越法度。所在吏
人,不知有军。清名闻于海内,廉白著于当世。所得赏赐,辄尽与吏士,身无奇衣,家无私财。同产兄
午以遵无子,娶妾送之,遵乃使人逆而不受,自以身任于国,不敢图生虑继嗣之计。临死遗诫牛车载
丧,薄葬 洛阳 。问以家事,终无所言。任重道远,死而后已。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
乐,必雅歌投壶 。又建为孔子立后,奏置《五经 》大夫大夫 。虽在军旅,不忘俎豆 ,可谓好礼悦乐,
守死善道者也。礼,生有爵,死有谥,爵以殊尊卑,谥以明善恶。臣愚以为宜因遵薨 ,论叙众功,详
案《谥法》,以礼成之。显章国家笃古之制,为后嗣法。」帝乃下升章以示公卿。至葬,车驾复临,赠
以将军、侯印绶,朱轮容车 ,介士军陈送葬 ,谥曰成侯 。既葬,车驾复临其坟,存见夫人室家。
其后会朝,帝每叹曰:「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遵之见思若此。
无子,国除。兄午,官至酒泉太守酒泉太守 。从弟肜。
肜字次孙,早孤,以至孝见称。遇天下乱,野无烟火,而独在冢侧。每贼过,见其尚幼而有志节,皆奇
而哀之。
文 武 名 武
名 武 名 武
地
文 名 名 法
武 名 武 武 武
武 名 武 地 名 地
武
文
地
名 武 名 地 武 名 地
名
文
名 名 名
文
葬 礼 主 文 文
文 葬 文 文 名 名
號
词 政
礼 武 主 葬
地 亲
地
地 地 武
葬 地
艺 仕 文 然
葬
器 葬 主
文
4 / 6
https://taolang.club/doc/3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
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021 卷十九 耿弇列传第九 023 卷二十一 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目錄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光武 初以遵故,拜肜为黄门侍郎黄门侍郎 ,常在左右。及遵卒无子,帝追伤之,以肜为偃师长偃师长 ,令近遵坟
墓 ,四时奉祠之。肜有权略,视事五岁,县无盗贼,课为第一,迁襄贲令襄贲令 。时,天下郡国尚未悉
平,襄贲 盗贼白日公行公行 。肜至,诛破奸猾,殄其支党,数年,襄贲 政清。玺书勉励,增秩一等,
赐缣百匹。
当是时,匈奴 、鲜卑 及赤山 乌桓 连和强盛,数入塞杀略吏人。朝廷以为忧,益增缘边兵,郡有数
千人,又遣诸将分屯障塞。帝以肜为能,建武十七年[41],拜辽东 太过。至则励兵马,广斥候斥候 。肜有
勇力,能贯三百斤弓。虏每犯塞,常为士卒前锋前锋 ,数破走之。二十一年秋,鲜卑 万余骑寇辽东 ,
肜率数千人迎击之,自披甲披甲 陷陈,虏大奔,投水死者过半,遂穷追出塞,虏急,皆弃兵裸身散走,斩
首 三千余级,获马数千匹。自是后鲜卑 震怖,畏肜不敢复窥塞。肜以三虏连和,卒为边害,二十五
年,乃使招呼鲜卑 ,示以财利。其大都护大都护 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 ,肜慰纳赏赐,稍复亲附。其
异种满离、高句骊 之属,遂骆驿款塞,上貂裘好马,帝辄倍其赏赐。其后偏何邑落诸豪并归义,愿自
效。肜曰:「审欲立功,当归击匈奴 ,斩送头首头首 乃信耳。」偏何等皆仰天指心曰:「必自效!」即
击匈奴 左伊秩訾部,斩首 二千余级,持头诣郡。其后岁岁相攻,辄送首级受赏赐。自是匈奴 衰
弱,边无寇警,鲜卑 、乌桓 并入朝贡。
肜为人质厚重毅,体貌绝众。抚夷 狄以恩信,皆畏而爱之,故得其死力。初,赤山 乌恒数犯上
谷 ,为边害,诏书设购赏,切责州郡,不能禁。肜乃率励偏何,遣往讨之。永平元年[58],偏何击破赤
山 ,斩其魁帅,持首诣肜,塞外震慑。肜之威声,畅于北方,西自武威 ,东尽玄菟 及乐浪 ,胡夷
皆来内附,野无风尘。乃悉罢缘边屯兵 。
十二年,征为太仆太仆 。肜在辽东 几三十年,衣无兼副。显宗 既嘉其功,又美肜清约,拜日,赐钱百
万,马三匹,衣被刀剑下至居室什物,大小无不悉备。帝每见肜,常叹息以为可属以重任。后从东巡
狩 ,过鲁,坐孔子讲堂,顾指子路 室谓左右曰:「此太仆太仆 之室。太仆太仆 ,吾之御侮也。」
十六年,使肜以太仆太仆 将万余骑与南单于 左贤王左贤王 信伐北匈奴 ,期至涿邪山。信初有嫌于肜,行出高
阙塞 九百余里,得小山,乃妄言以为涿邪山。肜到不见虏而还,坐逗留畏懦下狱免。肜性沉毅内重,
自恨见诈无功,出狱数日,欧血死。临终谓其子曰:「吾蒙国厚恩,奉使不称,微绩不立,身死诚惭
恨。义不可以无功受赏,死后,若悉簿上所得赐物,身自诣兵屯,效死前行前行 ,以副吾心。」既卒,其
子逢上疏具陈遗 言。帝雅重肜,方更任用,闻之大惊,召问逢疾状,嗟叹者良久焉。乌桓 、鲜
卑 追思肜无已,每朝贺 京师 ,常过冢拜谒,仰天号泣乃去。辽东 吏人为立祠,四时奉祭焉。
肜既葬,子参遂诣奉车都尉奉车都尉 窦固 ,从军击车师有功,稍迁辽东太守辽东太守 。永元中,鲜卑 入郡界,参坐
沮败,下狱死 。肜子孙多为边吏者,皆有名称。
论曰:祭肜武节刚方,动用安重,虽条侯、穰苴之伦,不能过也。且临守偏海,政移犷俗,徼人请符以
立信,胡貊数级于效下,至乃卧鼓边亭,灭烽幽障者将三十年。古所谓「必世而后仁」,岂不然哉!而
一眚之故,以致感愤,惜哉,畏法之敝也!
赞曰:期启燕门,霸冰虖河。祭遵好礼,临戎 雅歌。肜抗辽左 ,边廷怀和。
號 文 文
葬 文
地 武 地
政 政 地 政
地 武
武 政 地
文
法 政
政 武 地
政
政 武
政 法 政
政 政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军
文 地 號
礼 名 文 文
文 主 文 政
地
文
名 政
政 礼 地 地
武 名 文 政
葬
地 地
5 / 6
https://taolang.club/doc/3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具。利用专词、词典、维
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
「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
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6 / 6
https://taolang.club/doc/3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北史 059 卷五十九 列傳第四十七
北史 059 卷五十九 列傳第四十七北史 059 卷五十九 列傳第四十七
北史 059 卷五十九 列傳第四十七
helloiac
 
宋史 370 卷三百七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宋史 370 卷三百七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宋史 370 卷三百七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宋史 370 卷三百七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helloiac
 
宋史 271 卷二百七十一 列傳第三十
宋史 271 卷二百七十一 列傳第三十宋史 271 卷二百七十一 列傳第三十
宋史 271 卷二百七十一 列傳第三十
helloiac
 
宋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三十九
宋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三十九宋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三十九
宋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三十九
helloiac
 
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
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
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
helloiac
 
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helloiac
 
北史 062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
北史 062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北史 062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
北史 062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
helloiac
 
漢書 007 卷六 武帝纪第六
漢書 007 卷六 武帝纪第六漢書 007 卷六 武帝纪第六
漢書 007 卷六 武帝纪第六
helloiac
 
魏書 049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
魏書 049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魏書 049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
魏書 049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
helloiac
 
新唐書 193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新唐書 193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新唐書 193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新唐書 193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helloiac
 
漢書 065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漢書 065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漢書 065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漢書 065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helloiac
 
南齊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
南齊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南齊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
南齊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
helloiac
 
漢書 064 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
漢書 064 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漢書 064 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
漢書 064 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
helloiac
 
宋史 396 卷三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
宋史 396 卷三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宋史 396 卷三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
宋史 396 卷三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
helloiac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helloiac
 
明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
明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明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
明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
helloiac
 
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
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
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
helloiac
 
金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六十 忠義二
金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六十 忠義二金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六十 忠義二
金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六十 忠義二
helloiac
 
漢書 027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漢書 027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漢書 027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漢書 027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helloiac
 

What's hot (19)

北史 059 卷五十九 列傳第四十七
北史 059 卷五十九 列傳第四十七北史 059 卷五十九 列傳第四十七
北史 059 卷五十九 列傳第四十七
 
宋史 370 卷三百七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宋史 370 卷三百七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宋史 370 卷三百七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宋史 370 卷三百七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宋史 271 卷二百七十一 列傳第三十
宋史 271 卷二百七十一 列傳第三十宋史 271 卷二百七十一 列傳第三十
宋史 271 卷二百七十一 列傳第三十
 
宋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三十九
宋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三十九宋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三十九
宋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三十九
 
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
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
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
 
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晉書 065 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六
 
北史 062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
北史 062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北史 062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
北史 062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
 
漢書 007 卷六 武帝纪第六
漢書 007 卷六 武帝纪第六漢書 007 卷六 武帝纪第六
漢書 007 卷六 武帝纪第六
 
魏書 049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
魏書 049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魏書 049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
魏書 049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
 
新唐書 193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新唐書 193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新唐書 193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新唐書 193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漢書 065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漢書 065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漢書 065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漢書 065 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南齊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
南齊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南齊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
南齊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
 
漢書 064 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
漢書 064 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漢書 064 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
漢書 064 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
 
宋史 396 卷三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
宋史 396 卷三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宋史 396 卷三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
宋史 396 卷三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明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
明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明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
明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
 
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
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
南史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齊高帝諸子上
 
金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六十 忠義二
金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六十 忠義二金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六十 忠義二
金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六十 忠義二
 
漢書 027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漢書 027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漢書 027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漢書 027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Similar to 後漢書 022 卷二十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

宋史 364 卷三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韓世忠子彥直
宋史 364 卷三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韓世忠子彥直宋史 364 卷三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韓世忠子彥直
宋史 364 卷三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韓世忠子彥直
helloiac
 
後漢書 075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後漢書 075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後漢書 075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後漢書 075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helloiac
 
南史 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南史 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南史 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南史 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helloiac
 
宋史 447 卷四百四十七 列傳第二百〇六 忠義二
宋史 447 卷四百四十七 列傳第二百〇六 忠義二宋史 447 卷四百四十七 列傳第二百〇六 忠義二
宋史 447 卷四百四十七 列傳第二百〇六 忠義二
helloiac
 
晉書 127 卷一百二十八 載記第二十八
晉書 127 卷一百二十八 載記第二十八晉書 127 卷一百二十八 載記第二十八
晉書 127 卷一百二十八 載記第二十八
helloiac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helloiac
 
新唐書 091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
新唐書 091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新唐書 091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
新唐書 091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
helloiac
 
金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八
金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八金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八
金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八
helloiac
 
三國志 09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
三國志 09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三國志 09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
三國志 09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
helloiac
 
漢書 083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漢書 083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漢書 083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漢書 083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helloiac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helloiac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helloiac
 
周書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四
周書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四周書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四
周書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四
helloiac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helloiac
 
南史 06 卷六 梁本紀上第六
南史 06 卷六 梁本紀上第六南史 06 卷六 梁本紀上第六
南史 06 卷六 梁本紀上第六
helloiac
 
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helloiac
 
晉書 099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晉書 099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晉書 099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晉書 099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helloiac
 
宋書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索虜
宋書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索虜宋書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索虜
宋書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索虜
helloiac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helloiac
 
宋史 335 卷三百三十五 列傳第九十四
宋史 335 卷三百三十五 列傳第九十四宋史 335 卷三百三十五 列傳第九十四
宋史 335 卷三百三十五 列傳第九十四
helloiac
 

Similar to 後漢書 022 卷二十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 (20)

宋史 364 卷三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韓世忠子彥直
宋史 364 卷三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韓世忠子彥直宋史 364 卷三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韓世忠子彥直
宋史 364 卷三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韓世忠子彥直
 
後漢書 075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後漢書 075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後漢書 075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後漢書 075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
 
南史 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南史 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南史 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南史 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宋史 447 卷四百四十七 列傳第二百〇六 忠義二
宋史 447 卷四百四十七 列傳第二百〇六 忠義二宋史 447 卷四百四十七 列傳第二百〇六 忠義二
宋史 447 卷四百四十七 列傳第二百〇六 忠義二
 
晉書 127 卷一百二十八 載記第二十八
晉書 127 卷一百二十八 載記第二十八晉書 127 卷一百二十八 載記第二十八
晉書 127 卷一百二十八 載記第二十八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周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六
 
新唐書 091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
新唐書 091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新唐書 091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
新唐書 091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
 
金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八
金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八金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八
金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八
 
三國志 09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
三國志 09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三國志 09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
三國志 09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
 
漢書 083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漢書 083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漢書 083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漢書 083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後漢書 096 卷八十六 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漢書 092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周書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四
周書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四周書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四
周書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四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金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十一
 
南史 06 卷六 梁本紀上第六
南史 06 卷六 梁本紀上第六南史 06 卷六 梁本紀上第六
南史 06 卷六 梁本紀上第六
 
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漢書 042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晉書 099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晉書 099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晉書 099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晉書 099 卷一百 列傳第七十
 
宋書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索虜
宋書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索虜宋書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索虜
宋書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索虜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宋史 335 卷三百三十五 列傳第九十四
宋史 335 卷三百三十五 列傳第九十四宋史 335 卷三百三十五 列傳第九十四
宋史 335 卷三百三十五 列傳第九十四
 

More from helloiac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helloiac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helloiac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helloiac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helloiac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helloiac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helloiac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後漢書 022 卷二十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

  • 1. 文档信息  後漢書  022 / 130  42 段 5728 字  248 种 370 个标注  简体中文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 後漢書 022 卷二十 [劉宋]范曄 ←021 卷十九 耿弇列传第九 023 卷二十一 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後漢書 / 022 卷二十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建武二年[26] 2 建武五年[29] 1 永平二年[59] 1 建武十七年[41] 1 永平元年[58] 1 地点 颍川 5 颍阳 5 辽东 4 洛阳 4 长安 3 河北 3 赤山 3 邺城 2 人物 吴汉 5 朱祐 4 耿弇 4 臧宫 3 文官 太仆 4 太中大夫 2 卫尉 2 武官 偏将军 3 骠骑大将军 2 骑都尉 2 其他 光武 26 匈奴 10 鲜卑 7 乌桓 5 斩首 5 挑战 3 目錄 0 1 2 3 4 卷二十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 第十 铫期字次况,颍川 郏人也。长八尺二寸,容貌绝异,矜严有威。父猛,为桂阳太守桂阳太守 ,卒,期服 丧 三年,乡里称之。光武 略地颍川 ,闻期志义,召署贼曹掾贼曹掾 ,从徇蓟。时,王郎檄书到蓟,蓟中 起兵应郎。光武 趋驾出,百姓聚观,喧呼满道,遮路不得行,期骑马奋戟,瞋目大呼左右曰「跸」, 众皆披靡。及至城门,门已闭,攻之得出。行至信都 ,以期为裨将裨将 ,与傅宽 、吕晏 俱属邓禹 。 徇傍县,又发房子兵。禹以期为能,独拜偏将军偏将军 ,授兵二千人,宽、晏各数百人。还言其状,光 武 甚善之。使期别徇真定 宋子,攻拔乐阳 、槁、肥累 。 从击王郎将皃宏、刘奉 于巨鹿 下,期先登陷陈,手杀五十余人,被创中额,摄帻复战,遂大破之。 王郎灭,拜期虎牙大将军虎牙大将军 。乃因间说光武 曰:「河北 之地,界接边塞,人习兵战,号为精勇。今 更始失政,大统危殆,海内无所归往。明公据公据 河山之固,拥精锐之众,以顺万人思汉之心,则天下谁 敢不从?」光武 笑曰:「卿欲遂前跸邪?」时,铜马数十万众入清阳 、博平 ,期与诸将迎击之, 连战不利,期乃更背水而战,所杀伤甚多。会光武 救至,遂大破之,追至馆陶 ,皆降之。 从击青犊 、赤眉于射犬,贼袭期辎重 ,期还击之,手杀伤数十人,身被三创,而战方力,遂破走 之。 光武 即位,封安成侯 ,食邑五千户。时,檀乡、五楼贼入繁阳 、内黄 ,又魏郡 大姓数反复,而 更始将卓京谋欲相率反邺城 。帝以期为魏郡太守魏郡太守 ,行大将军大将军 事。 作 地 文 葬 號 地 武 號 地 文 名 名 名 武 號 地 地 地 名 地 武 號 地 文 號 地 地 號 地 地 军 號 主 地 地 地 地 文 武 1 / 6 https://taolang.club/doc/3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期发郡兵击卓京,破之,斩首 六百余级。京亡入山,追斩其将校将校 数十人,获京妻 子。进击繁 阳 、内黄 ,复斩数百级,群界清平 。督盗贼李熊 ,邺中之豪,而熊弟陆谋 欲反城迎檀乡。或以 告期,期不应,告者三四,期乃召问熊。熊叩头首服,愿与老母俱就死。期曰:「为吏傥不若为贼乐 者,可归与老母往就陆也。」使吏送出城。熊行求得陆,将诣邺城 西门。陆不胜愧感,自杀以谢期。 期嗟叹,以礼葬之,而还熊故职。于是郡中服其威信。 建武五年[29],行幸 魏郡 ,以期为太中大夫太中大夫 。从还洛阳 ,又拜卫尉卫尉 。 期重于信义,自为将,有所降下,未尝虏掠 。及在朝廷,忧国爱主,其有不得于心,必犯颜谏诤。帝 尝轻与期门近出,期顿首车前曰:「臣闻古今之戒,变生不意,诚不愿陛下微行数出。」帝为之回舆而 还。十年卒,帝亲临襚敛,赠以卫尉卫尉 、安成侯 印绶,谥曰忠侯 。 子丹嗣。复封丹弟统为建平侯 。后徒封丹葛陵 侯。丹卒,子舒嗣。舒卒,子羽嗣。羽卒,子蔡嗣。 王霸字元伯 ,颍川 颍阳 人也。世好文法,父为郡决曹掾曹掾 ,霸亦少为狱吏。常慷慨不乐吏职,其父 奇之,遣西学长安 。汉兵起,光武 过颍阳 ,霸率宾客上谒,曰:「将军兴义 兵,窃不自知量,贪 慕威德,愿充行伍。」光武 曰:「梦想贤士,共成功业,岂有二哉!」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 阳 ,还休乡里。 及光武 为司隶校尉司隶校尉 ,道过颍阳 ,霸请其父,愿从。父曰:「吾老矣,不任军旅,汝往,勉之!」 霸从至洛阳 。及光武 为大司马大司马 ,以霸为功曹功曹 令史令史 ,从度河北 。 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光武 谓霸曰:「颍川 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 草 。」 及王郎起,光武 在蓟,郎移檄购光武 。光武 令霸至市中募人,将以击郎。市人皆大笑,举手邪揄 之,霸惭懅而还。光武 即南驰至下曲阳 。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及至虖沱河 ,候吏还白 河 水流澌,无船,不可济。官属大惧。光武 令霸往视之。霸恐惊众,欲且前,阻水,还即跪曰: 「冰坚可度。」官属皆喜。光武 笑曰:「候吏果妄语也。」遂前。比至河,河冰亦合,乃令霸护度, 未毕数骑而冰解。光武 谓霸曰:「安吾众得济免者,卿之力也。」霸谢曰:「此明公至德,神灵之 祐,虽武王 白鱼 之应,无以加此。」光武 谓官属曰:「王霸权以济事,殆天瑞也。」以为军正军正 , 爵关内侯关内侯 。既至信都 ,发兵攻拔邯郸 。霸追斩王郎,得其玺绶。封王乡侯 。 从平河 北,常与臧宫 、傅俊 共营,霸独善抚士卒,死者脱衣以敛之,伤者躬亲以养之。光武 即 位,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偏将军 ,并将臧宫 、傅俊 兵,而以宫、俊为骑都尉骑都尉 。建武二 年[26],更封富波侯 。 四年秋,帝幸谯,使霸与捕虏将军捕虏将军 马武东讨周建于垂惠。苏茂将五校五校 兵四千余人救建,而先遣精骑 遮击马武军粮,武往救之。建从城中出兵夹击武,武恃霸之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武军奔过霸 营,大呼求救。霸曰:「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乃闭营坚壁。军吏皆争之。霸曰:「茂兵精 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与吾相恃,两军不一,此败道也。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 胜轻进;捕虏无救,其战自倍。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茂、建果悉出攻武。合战良 久,霸军中壮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 。霸知士心锐,乃开营后,出精骑袭其背。茂、建前后受敌, 惊乱败走,霸、武各归营。 法 文 名 地 地 地 名 名 地 礼 地 文 地 文 军 文 主 號 主 名 名 地 地 文 地 號 地 地 號 地 號 武 地 地 號 武 武 文 地 號 地 词 號 號 號 號 地 地 地 號 號 號 號 然 號 武 武 地 地 主 地 名 名 號 武 名 名 武 主 武 文 军 2 / 6 https://taolang.club/doc/3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贼复聚众挑战 ,霸坚卧不出,方飨士 作倡乐。茂雨射营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军吏皆曰: 「茂前日已破,今易击也。」霸曰:「不然。苏茂 客兵 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 ,以侥一切之 胜。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茂、建既不得战,乃引还营。其夜,建兄子诵 反,闭城拒之,茂、建遁去,诵以城降。 五年春,帝使太中大夫太中大夫 持节拜霸为讨虏将军讨虏将军 。六年,屯田新安 。八年,屯田函谷关 。击荥 阳 、中牟 盗贼,皆平之。 九年,霸与吴汉 及横野大将军横野大将军 王常、建义大将军建义大将军 朱祐 、破奸将军破奸将军 侯进等五万余人,击卢芳 将 贾览、闵堪于高柳 。匈奴 遣骑助芳,汉军 遇雨,战不利。吴汉 还洛阳 ,令朱祐 屯常山 ,王 常屯涿郡 ,侯进屯渔阳 。玺书拜霸上谷太守上谷太守 ,领屯兵 如故,捕击胡虏,无拘郡界。明年,霸复 与吴汉 等四将军四将军 六万人出高柳 击贾览,诏霸与渔阳太守渔阳太守 陈将兵为诸军锋。匈奴 左南将军军 将将 数千骑救览,霸等连战于平城 下,破之,追出塞,斩首 数百级。霸及诸将还入雁门 ,与骠骑大骠骑大 将军将军 杜茂 会攻卢芳 将尹由于崞、繁畤 ,不克。 十三年,增邑户,更封向侯。是时,卢芳与匈奴 、乌恒连兵,寇盗尤数,缘边愁苦。诏霸将弛刑徒六 千余人,与杜茂 治飞狐道 ,堆石布土,筑起亭障 ,自代至平城 三百余里。凡与匈奴 、乌桓 大 小数十百战,颇识边事,数上书言宜与匈奴 结和亲 ,又陈委输可从温水 漕,以省陆转输之劳,事 皆施行。后南单于 、乌桓 降服,北边无事。霸在上谷 二十余岁。三十年,定封淮陵侯 。永平二 年[59],以病免,后数月卒。 子符嗣 ,徙封轪侯。符卒,子度嗣。度尚显宗 女浚仪长公主 ,为黄门郎黄门郎 。 度卒,子歆嗣。 祭遵字弟孙,颍川 颍阳 人也。少好经书。家富给,而遵恭俭,恶衣服。丧母,负土起坟。尝为部吏 所侵,结客杀之。初,县中以其柔也,既而皆惮焉。 及光武 破王寻等,还过颍阳 ,遵以县吏县吏 数进见,光武 爱其容仪,署为门下门下 史。 从征河北 ,为军市令军市令 。舍中儿犯法,遵格杀之。光武 怒,命收遵。时,主簿主簿 陈副谏曰:「明公常 欲众军整齐,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也。」光武 乃贳之,以为刺奸将军刺奸将军 。谓诸将曰:「当备祭 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卿也。」 寻拜为偏将军偏将军 ,从平河 北,以功封列侯。 建武二年[26]春,拜征虏将军征虏将军 ,定封颍阳侯 。与骠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 景丹 、建义大将军建义大将军 朱祐 、汉忠将汉忠将 军军 王常、骑都尉骑都尉 王梁、臧宫 等入箕关 ,南击弘农 、厌新、柏华蛮中贼。 弩中遵口,洞出流血,众见遵伤,稍引退,遵呼叱止之,士卒战皆自倍,遂大破之。时,新城 蛮中 山 贼张满,屯结险隘为人害,诏遵攻之。遵绝其粮道,满数挑战 ,遵坚壁不出。而厌新、柏华余贼 复与满合,遂攻得霍阳聚 ,遵乃分兵击破降之。明年春,张满饥困,城拔,生获之。初,满蔡祀天 地,自云当王,既执,叹曰:「谶文误我!」乃斩之,夷其妻子 。遵引兵南击邓奉弟终于杜衍 ,破 之。 军 礼 名 军 军 军 文 武 地 地 地 地 名 武 武 名 武 名 地 政 军 名 地 名 地 地 地 文 军 名 武 词 文 政 文 地 法 地 武 名 名 地 政 名 地 军 地 政 政 政 礼 地 主 政 地 主 名 號 主 文 地 地 號 地 文 號 文 地 武 號 文 號 武 武 地 武 主 武 名 武 名 武 武 名 地 地 地 地 军 地 亲 名 3 / 6 https://taolang.club/doc/3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28 29 30 31 32 33 时,涿郡太守涿郡太守 张丰执使者举兵反,自称无上大将军上大将军 ,与彭宠连兵。四年,遵与朱祐 及建威大将军建威大将军 耿 弇 、骁骑将军骁骑将军 刘喜 俱击之。遵兵先至,急攻丰,丰功曹功曹 孟厷执丰降。初,丰好方术,有道士言丰当 为天子,以五彩囊裹石系丰肘,云石中有玉玺。丰信之,遂反。既执当斩,犹曰:「肘石有玉玺。」遵为 椎破之,丰乃知被诈,仰天叹曰:「当死无所恨!」诸将皆引还,遵受诏留屯良乡 拒彭宠。因遣护护 军军 傅玄 袭击宠将李豪 于潞,大破之,斩首 千余级。相拒岁余,数挫其锋,党与多降者。及宠死,遵 进定其地。 六年春,诏遵与建威大将军建威大将军 耿弇 、虎牙大将军虎牙大将军 盖延、汉忠将军汉忠将军 王常、捕虏将军捕虏将军 马武、骁骑将骁骑将 军军 刘歆 、武威将军武威将军 刘尚等从天水 伐公孙述 。师次长安 ,时车驾亦至,而隗嚣不欲汉兵上陇, 辞说解故。帝召诸将议,皆曰:「可且延嚣日月之期,益封其将帅将帅 ,以消散之。」遵曰:「嚣挟奸久 矣。今若按甲引时,则使其诈谋益深,而蜀警增备,固不如遂进。」帝从之,乃遣遵为前行前行 。隗嚣使 其将王元拒陇坻 ,遵进击,破之,追至新关。及诸将到,与嚣战,并败,引退下陇。乃诏遵军汧、耿 弇 军漆,征西大将军征西大将军 冯异 军栒邑 ,大司马大司马 吴汉 等还屯长安 。自是后,遵数挫隗嚣。事已见 《冯异 传》。 八年秋,复从车驾上陇。及嚣破,帝东归过汧,幸遵营,劳飨士卒,作黄门黄门 武乐,良夜乃罢。时,遵 有疾,诏赐重茵,覆以御盖。复令进屯陇下。及公孙述 遣兵救嚣,吴汉 、耿弇 等悉奔还,遵独留 不却。九年春,卒于军。 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韦裤,布被,夫人裳不加缘,帝以是重 焉。及卒,愍悼之尤甚。遵丧至河南县河南县 ,诏遣百官先会丧所,车驾素服临之,望哭哀恸。还幸城门, 过其车骑,涕泣不能已。丧礼 成,复亲祠以太牢 ,如宣帝 临霍光故事。诏大长秋大长秋 、谒者谒者 、河南河南 尹尹 护丧 事,大司农大司农 给费。博士博士 范升 上疏,追称遵曰:「臣闻先王崇政 ,尊美屏恶。昔高 祖 大圣,深见远虑,班爵割地,与下分功,著录勋臣,颂其德美。生则庞以殊礼,奏事不名,入门不 趋。死则畴其爵邑,世无绝嗣,丹书铁券 ,传于无穷。斯诚大汉 厚下安人长久之德,所以累世十 八,历载数百,废而复兴,绝而复续者也。陛下以至德受命,先明汉道,褒序辅佐,封赏功臣,同符祖 宗 。征虏将军征虏将军 颍阳侯 遵,不幸早薨 。 陛下仁恩,为之感伤,远迎河 南,恻怛之恸,形于圣躬,丧事用度,仰给县官,重赐妻子 ,不可胜 数。送死有以加生,厚亡有以过存,矫俗厉化,卓如日月。古者臣疾君视,臣卒君吊,德之厚者也。陵 迟以来久矣。及至陛下,复兴斯礼,群下感动,莫不自励。臣窃见遵修行积善,竭忠于国,北平 渔 阳 ,西拒陇、蜀,先登坻上,深取略阳 。众兵既退,独守冲难。制御士御士 心,不越法度。所在吏 人,不知有军。清名闻于海内,廉白著于当世。所得赏赐,辄尽与吏士,身无奇衣,家无私财。同产兄 午以遵无子,娶妾送之,遵乃使人逆而不受,自以身任于国,不敢图生虑继嗣之计。临死遗诫牛车载 丧,薄葬 洛阳 。问以家事,终无所言。任重道远,死而后已。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 乐,必雅歌投壶 。又建为孔子立后,奏置《五经 》大夫大夫 。虽在军旅,不忘俎豆 ,可谓好礼悦乐, 守死善道者也。礼,生有爵,死有谥,爵以殊尊卑,谥以明善恶。臣愚以为宜因遵薨 ,论叙众功,详 案《谥法》,以礼成之。显章国家笃古之制,为后嗣法。」帝乃下升章以示公卿。至葬,车驾复临,赠 以将军、侯印绶,朱轮容车 ,介士军陈送葬 ,谥曰成侯 。既葬,车驾复临其坟,存见夫人室家。 其后会朝,帝每叹曰:「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遵之见思若此。 无子,国除。兄午,官至酒泉太守酒泉太守 。从弟肜。 肜字次孙,早孤,以至孝见称。遇天下乱,野无烟火,而独在冢侧。每贼过,见其尚幼而有志节,皆奇 而哀之。 文 武 名 武 名 武 名 武 地 文 名 名 法 武 名 武 武 武 武 名 武 地 名 地 武 文 地 名 武 名 地 武 名 地 名 文 名 名 名 文 葬 礼 主 文 文 文 葬 文 文 名 名 號 词 政 礼 武 主 葬 地 亲 地 地 地 武 葬 地 艺 仕 文 然 葬 器 葬 主 文 4 / 6 https://taolang.club/doc/3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5.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 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021 卷十九 耿弇列传第九 023 卷二十一 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目錄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光武 初以遵故,拜肜为黄门侍郎黄门侍郎 ,常在左右。及遵卒无子,帝追伤之,以肜为偃师长偃师长 ,令近遵坟 墓 ,四时奉祠之。肜有权略,视事五岁,县无盗贼,课为第一,迁襄贲令襄贲令 。时,天下郡国尚未悉 平,襄贲 盗贼白日公行公行 。肜至,诛破奸猾,殄其支党,数年,襄贲 政清。玺书勉励,增秩一等, 赐缣百匹。 当是时,匈奴 、鲜卑 及赤山 乌桓 连和强盛,数入塞杀略吏人。朝廷以为忧,益增缘边兵,郡有数 千人,又遣诸将分屯障塞。帝以肜为能,建武十七年[41],拜辽东 太过。至则励兵马,广斥候斥候 。肜有 勇力,能贯三百斤弓。虏每犯塞,常为士卒前锋前锋 ,数破走之。二十一年秋,鲜卑 万余骑寇辽东 , 肜率数千人迎击之,自披甲披甲 陷陈,虏大奔,投水死者过半,遂穷追出塞,虏急,皆弃兵裸身散走,斩 首 三千余级,获马数千匹。自是后鲜卑 震怖,畏肜不敢复窥塞。肜以三虏连和,卒为边害,二十五 年,乃使招呼鲜卑 ,示以财利。其大都护大都护 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 ,肜慰纳赏赐,稍复亲附。其 异种满离、高句骊 之属,遂骆驿款塞,上貂裘好马,帝辄倍其赏赐。其后偏何邑落诸豪并归义,愿自 效。肜曰:「审欲立功,当归击匈奴 ,斩送头首头首 乃信耳。」偏何等皆仰天指心曰:「必自效!」即 击匈奴 左伊秩訾部,斩首 二千余级,持头诣郡。其后岁岁相攻,辄送首级受赏赐。自是匈奴 衰 弱,边无寇警,鲜卑 、乌桓 并入朝贡。 肜为人质厚重毅,体貌绝众。抚夷 狄以恩信,皆畏而爱之,故得其死力。初,赤山 乌恒数犯上 谷 ,为边害,诏书设购赏,切责州郡,不能禁。肜乃率励偏何,遣往讨之。永平元年[58],偏何击破赤 山 ,斩其魁帅,持首诣肜,塞外震慑。肜之威声,畅于北方,西自武威 ,东尽玄菟 及乐浪 ,胡夷 皆来内附,野无风尘。乃悉罢缘边屯兵 。 十二年,征为太仆太仆 。肜在辽东 几三十年,衣无兼副。显宗 既嘉其功,又美肜清约,拜日,赐钱百 万,马三匹,衣被刀剑下至居室什物,大小无不悉备。帝每见肜,常叹息以为可属以重任。后从东巡 狩 ,过鲁,坐孔子讲堂,顾指子路 室谓左右曰:「此太仆太仆 之室。太仆太仆 ,吾之御侮也。」 十六年,使肜以太仆太仆 将万余骑与南单于 左贤王左贤王 信伐北匈奴 ,期至涿邪山。信初有嫌于肜,行出高 阙塞 九百余里,得小山,乃妄言以为涿邪山。肜到不见虏而还,坐逗留畏懦下狱免。肜性沉毅内重, 自恨见诈无功,出狱数日,欧血死。临终谓其子曰:「吾蒙国厚恩,奉使不称,微绩不立,身死诚惭 恨。义不可以无功受赏,死后,若悉簿上所得赐物,身自诣兵屯,效死前行前行 ,以副吾心。」既卒,其 子逢上疏具陈遗 言。帝雅重肜,方更任用,闻之大惊,召问逢疾状,嗟叹者良久焉。乌桓 、鲜 卑 追思肜无已,每朝贺 京师 ,常过冢拜谒,仰天号泣乃去。辽东 吏人为立祠,四时奉祭焉。 肜既葬,子参遂诣奉车都尉奉车都尉 窦固 ,从军击车师有功,稍迁辽东太守辽东太守 。永元中,鲜卑 入郡界,参坐 沮败,下狱死 。肜子孙多为边吏者,皆有名称。 论曰:祭肜武节刚方,动用安重,虽条侯、穰苴之伦,不能过也。且临守偏海,政移犷俗,徼人请符以 立信,胡貊数级于效下,至乃卧鼓边亭,灭烽幽障者将三十年。古所谓「必世而后仁」,岂不然哉!而 一眚之故,以致感愤,惜哉,畏法之敝也! 赞曰:期启燕门,霸冰虖河。祭遵好礼,临戎 雅歌。肜抗辽左 ,边廷怀和。 號 文 文 葬 文 地 武 地 政 政 地 政 地 武 武 政 地 文 法 政 政 武 地 政 政 武 政 法 政 政 政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军 文 地 號 礼 名 文 文 文 主 文 政 地 文 名 政 政 礼 地 地 武 名 文 政 葬 地 地 5 / 6 https://taolang.club/doc/3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具。利用专词、词典、维 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 「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 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6 / 6 https://taolang.club/doc/3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