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51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為著更好的生活:廢除朝會說帖
無朝會推動陣線成員共同製作
起草人(依姓名筆劃):
吳睿恩(問卷部分)、陳子軒(問題回應部分)
劉哲銘(資料蒐集整理)、謝達文(理由部分)
2014.5
世界上充滿了各種小框框,小得悶死人。有一次我沒上朝會,躲在廁所裡燻草,我忽然從窗
口望出去,那副景象可真把我嚇呆了。我是說,你忽然看見一千多個一模一樣的齪蛋排列得
整整齊齊的擠在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操場上,而你知道你也是其中之一,那種感覺真可怕,
真叫人想吐。我想看看小虎他們,但找來找去就是找不著。我想如果我自己也排在那隊伍裡,
我恐怕也會找不著我自己。
──郭箏〈好個翹課天〉
主張
  無朝會推動陣線成員主張:
(一)朝會應予廢除,「傳達訊息」等目的,應另尋有效方法達成。
(二)所謂有效方法,不應包含任何「強迫表態」,並屏除「權威對於信念的定於
一尊」以及「對由上而下的紀律、服從的要求」;具體而言,應予排除的包含但不
限於:軍禮與其他相類之行禮、司令、司令台;如果有升旗與唱國歌,則不應強制
參與。
(三)考量其他方案時,應確實考量「強迫表態的危險性」、「(透過典禮的象
徵)傳達的訊息是否應該被接受」、「傳達訊息的方法是否是威權的」,並且衡量
各方案之成本與傳達效果;可能的方案包含但不限於:書面及/或網路宣達、廣播、
代表參與等。
理由
朝會無用
  陣線成員以為:即使單談功能,我們都應該廢除朝會,改採其他方案。這個主張的
根據,在於當前朝會效果不彰、亟需調整,而考量各可能方案的效果與成本──尤其師
生的時間與精力──之下,我們以為朝會並不是一個好選擇:完全可以取代,其他方案
還能做得更好!
  申言之,現行的朝會設計,勞師動眾、擠壓學生(以及老師)的時間安排,嚴重影
響作息。在此同時,朝會的傳達效果卻顯然不佳,而傳達的訊息實則也未必那麼重要。
  朝會造成的不便,幾乎是所有同學的共識,從問卷調查(見附件一、附件二)中可
以發現,在五分量表中(1 分為非常不同意,5 分為非常同意):受試者對於「朝會不
會造成困擾」此一敘述,平均的回應是偏向不同意的 2.82,而對於「不影響時間安
排」,則是更低的 2.62;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從本調查結果看來──對朝會相
當「熱衷」的三年級二、三類組同學之間,對於「不影響時間安排」此一敘述,也是偏
向不同意的 2.92 和 2.80。而對於可複選的題目「若朝會需要改變,現行朝會的問題為
何」,「浪費太多時間」獲得 58.06%的受試者選取。
  揆諸朝會運作之實際情況,同學的看法何以如此一致、評價又何以如此負面,實則
不難索解:召開朝會,學生必須更早到校(意味著睡眠減少),朝會召開的時間相當長
(意味著時間利用的可能性被限縮);此外,召開朝會,也幾乎保證了當天第一節課無
法準時開始。而操場也從來不是一個讓人舒服的場地:時有烈日、時有雨水,或有泥濘、
或有「土砂粉」,站著彆扭、坐著卻也不好受。
  但這些成本是必要的嗎?同樣針對「若朝會需要改變,現行朝會的問題為何」,認
為「傳達效果不佳」的受試者高達 62.72%。五分量表中,「能聽清楚校長在朝會上所
說的話」同意分數僅 2.48,「能聽清楚朝會上宣達的事項」也僅有 2.81;綜觀整份調
查結果,關於朝會的各項活動安排,不分年級不分類組,大家都聽不清楚。單是這點,
就迫使我們必須重新檢討朝會:當朝會確實「造成困擾」、參與者又普遍以為其功能不
彰,那我們沒有理由不檢討、沒有理由因循故舊。而做為理性的決策者,我們當然必須
思考每個可能方案的利弊,始有比較的可能。陣線成員當然不否認(也無須否認),
「微調」現行朝會也是個可能的方案,但是,如果單看「傳達」的功能,不管如何微調,
前段所列的基本問題大多無法解決(烈日竟是可以被調整的嗎?土砂粉竟是能夠被微調
的嗎?更實際的問題是,為了讓更多人聽得清楚,我們得花多少錢優化廣播設備?),
而誠如陣線成員吳睿恩的論述(詳見附件四)所指陳的,集中廣播、代表集合、並利用
原有廣播時間與通知單等方案,雖然各有利弊,但其或論其「傳達的效果」、或論其
「耗費的成本」,無不優於現行的朝會。綜上,即使只談「功能」,陣線成員以為:吾
人實在沒有理由,死守現行朝會設計不放。
  而討論「朝會的實質效益」,不能不問「朝會究竟傳達了什麼?」:教師訓話?學
校重要事務?就前者而言,實則僅有 27.94%受試者認為「理想的朝會中,(參與者)
應聆聽校長說話」;至於後者,考諸實際,那些最重要、最與同學切身相關的議題,學
校也從來不會(只)在朝會上宣達,比如服儀、又比如升學資訊,一定透過廣播、幹部
轉達及/或發放通知單的方式處理,既然如此,則真正重要的事物可以、又應該如何處
理,實則思可過半。我們不必主張目前朝會所傳達的事項完全無用,但總體而論,如同
陣線成員吳睿恩所說:「冬春之際,我們常因連日細雨而無法舉行朝會,但校務的運作
絲毫未受影響。如果不重要,為什麼要耗費如此巨大的成本?即使重要,我們又為什麼
要用一個『無法清楚傳達』的方式?」
  綜上,陣線成員認為,即使單從功能的角度來看,朝會做為「宣達」的方式,已經
到了不得不檢討的地步。而揆諸其成本與實際效益,我們不難發現:朝會──即使經過
「微調」──也不會是個好的傳達方案。
朝會有強迫表態之虞
  美國沒有朝會,美國的最高法院在 1943 年判決學校中不能有強制性的「向國旗致
敬典禮」,主筆法官 Jackson 在立論時說「其間權力的問題必須獨立地考慮,不能摻雜
我們對該典禮的效益的想法」。我們不能迴避這個問題,而考慮及此,我們不難發現:
就算我們姑且以為現行的朝會功能非常之好,都不會是一個好選項。
  強迫表態的意義是什麼呢?姑且不談學理上各種關於自由與表意、信念自由的複雜
辯難,直接借用美國最高法院的 West Virginia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 v. Barnette, 319
U.S. 624 (1943)判決理路討論:
  判決首先界定「向國旗敬禮」、「宣誓」等等,都是意見表達。既然如此,那麼我
們就不能忽視:如果要求學生「向國旗宣誓效忠」,則無異於要求學生表達特定的意見。
在這裡,處罰為何並不重要,而學生是否可以「有口無心」更是無關宏旨,重點在於:
沒有任何人可以「決定在政治、國族、宗教或其他方面的意見之中孰為正統」,也沒有
任何權威,可以要求人們去從事特定的表態。
  在任何一個民主法治國,言論自由都是必須被捍衛的;同時,言論自由,更是有益
的。保障言論自由,意味著容許出格、容許不從眾。就此而言,捍衛言論自由是有其
「代價」的,有的時候,我們甚至必須不惜代價──但是美國最高法院認為,面對這種
強制的愛國典禮,我們根本不需要講這麼多,畢竟,「不舉辦有強制性的愛國的典禮」,
代價又能有多高?
  綜上,由強迫表態討論之,朝會的問題至少有兩端:
  第一是──近似於前揭判決所討論的──「升旗典禮」。學生被放在一個「被迫表
態」的環境,其間所有參與者──不論其意願與思維──都被自動劃歸為「國歌大合唱
團」與「向國旗致敬大集合」的一員。就算我們不若美國最高法院,就算我們仍然認為
這樣的「升旗典禮」,是見容於一個民主法治國的;陣線成員實在無法理解,學校「要
求學生表態效忠」的權力,在道德上如何能被證立?學校憑什麼取得如此強勢的地位,
連如此個人核心的「(不)想什麼」、「(不)說什麼」的自由都能橫加侵奪?「強迫
表態」又怎麼能是好的,又能夠達成怎麼樣的教育目的?一個「春風吹放自由花」的友
善校園,究竟能透過強迫表態成就什麼?寧不知,權威染指個人思想的形成、輕賤人的
自由選擇,是數世紀以來多少偉大思想家以不同的預設與取徑大力批判的?十九世紀的
托克維爾在指陳「順服的羊群」之不適合於民主並不利於社會時,「強迫表態」這種赤
裸裸的染指,恐怕還不在他的設想內。
  即使是國家認同爭議相對較小的美國,都體認到「教育界的有權者,應當選擇哪些
教條或誰的規劃,強使年輕人全部團結一致,以為『吾黨之所宗』」(choose what
doctrine and whose program public educational officials shall compel youth to unite in
embracing)的危險與饒富爭議,何況在我歧見多有的台灣?台灣與中華民國的可能關
係,已然頗具爭議,所謂「三民主義,吾黨所宗」、所謂「炎黃世冑」,更都不乏疑義:
為什麼應該服膺三民主義?吾黨是誰?我們又為什麼要自居炎黃世冑?連單純的宣誓效
忠都很危險,遑論這種無視歧見的強迫表態?對於個別的、抱持「不同意見」的學生,
他們(或者說我們)為什麼要被迫參與?
  就此,請參考陣線成員陳柏宇(附件三)與謝達文(附件五)的論述。就此陳柏宇
的看法是,「升旗儀式能給我們的,充其量是教條、命令,我們不該以這種層次的愛國
心為目標,更不該以學校的權力強迫學生接受升旗儀式。」
  而我們也不能忽略,自典禮伊始,我們就被以「軍禮」整頓秩序,在「司令台」下
聽從司令指揮,而不論我們的意願如何,都有一個號令我們的「司令」代表我們,向
「典禮主席」行五指舉手軍禮(在國中以下則是三指童子軍禮)──而這也是個典型的
表意行為。
  姑不論這對學生的影響,這種「迷你閱兵」所附帶的強迫表態,又怎麼可能得而正
當?權威要我們表達的,莫非是:我們是──或者應該──效法軍人?校長是權威,如
同上級之於屬官,將軍之於士兵?強迫表態本身就已經很難承受,何況表態的內容又荒
謬如是?
  而且,這種「強迫表態」更難遁逃:參與者即使消極的不聽從司令,仍然被「代
表」掉了,從而成為這個「軍團」的成員。如果同意美國最高法院的見解,以為要求他
人向國旗敬禮已經「侵犯(個人)智慧與精神的空間」,那麼如臂使指的軍令,還有司
令向校長行軍禮,又算什麼?
  「權威要我們表達什麼?」與「權威透過什麼方式要我們表達?」是兩個相關但不
同的問題,叩問兩者之後,我們不難發現:就強迫表態的脈絡以觀,朝會實則要求參與
者就國族、(以軍禮)「服從權威」等方面表態,將學生置於「集體表演大軍團」中,
從而強使學生透過象徵的方式,「說」出當權者安排的話。我們無法理解的是:這真的
在道德上是可接受的嗎?以教育的觀點來看,又真的是好的嗎?(抹煞辯難與自由選擇,
排除許多其他可能的想像,能夠好到哪裡去?而「軍禮」、紀律,以及定於一尊的國族
想像、教條式的憲法理解,又是什麼好東西?)
  「個人自由」(或者甚至「個人」這個概念)可以怎麼理解,「多元」又是什麼意
思,凡此種種,都是思想史上深刻的議題,洛克、盧梭、康德、康斯坦、費希特、彌爾、
托克維爾、以薩柏林──這裡可以援用的思想家太多太多了;但人類發展時至今日,我
們又處在台灣第一次威權轉型後的今天,即使是我們當中最固執的人,大概都不至於以
為「權威強迫表態」的正當性,竟是不證自明的,甚或又以為其間利弊是無須討論的。
  或許會有人以為,朝會的強迫性並不明顯──或者說,「有那麼嚴重嗎」?但這種
影響實則是幽微的,卻也是真確的:這是一個參與者被迫表意的環境,這不是我們所應
該承受的,被迫表意已然危險,而其間表達的意見就算不是荒謬的,至少是頗具爭議的;
就算這還能夠是一個選項,這都不會是個好選項。
朝會的威權性格──兼及所謂「群育」
  而「權力的問題」不僅止於強迫表態,陣線成員也反對朝會所附隨的可怖景況:
「要求服從」、「定於一尊」、「無視重大差異」的犬牙交錯且相互為用──用前引郭
箏的文字,那就是讓參與者「找不著我自己」。這個景況具體體現於「升旗」及「訓話
與軍禮」。據信,許多朝會的支持者主張朝會有助於所謂「群育」的推展,這段討論也
恰可回應。
  我們同樣可以從「升旗」和「軍禮/紀律」開始檢驗:升旗不僅是強迫表態,也是
要求學生團結於一種特定的國族敘事之下,同時也要求學生「在青天白日滿地紅」之下
集會;以台灣與中華民國關係為引,我們不難發現,這種「定於一尊」實則無視了龐雜
的爭議,而我們不禁要問:我們要學生團結在無視憲法及其他層面的歧見的國族敘事之
下嗎?如果不是,那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或許有人想用「愛國教育」搪塞,殊不知,愛國二字不能用以罔顧深沉的歧異,否
則中國、北韓、納粹的愛國教育,以及台灣威權時期所謂「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都無
可爭議了。真正對憲法忠誠,那就必須肯認多元、尊重自由。
  但不論如何,軍禮就絕對不可能以同樣的話術帶過,陣線成員謝達文對於軍禮所傳
達的「訊息」,評論如下:「我看不出來,為什麼我們在眾多的可能中間,竟要選擇一
個最威權的形式。參與這樣的典禮對人格的影響如何,或許有待研究;但我們不能否認
其影響力,如同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不能否認十字架對於學童的影響力──因為權威毋寧
是展示了:校長(這個權位、而非個人)不但值得崇敬,而且該以軍禮致敬;全體立正
的紀律是好的,或者至少是與這個情境相配合的」。
  就此,「司令台」的名稱,以及其參考「閱兵台」的空間配置,恰好是對於「威權
性格」一個精準的註解。而在「迷你閱兵」的設計中,真正的訓話、紀律要求固無庸論,
就連立意良善的期勉與小故事,也難免罩上威權的陰影,至於其對學生的影響如何、就
教育而言「好或不好」,更是無可忽視的。
  此處可以衍伸出兩組相關但彼此獨立的問題:一則「典禮所傳達出的訊息,是我們
所接受的嗎?」,一則「學校應該──以象徵的方式──傳達這樣的訊息嗎?這會有什
麼影響?」。
  前者已有大致的討論,可以補充的是:軍禮與劃一的紀律要求,實則是危險的,廣
為流傳的電影《惡魔教室》(Die Welle)便是明證:一名老師的教學實驗,從崇拜老
師個人與劃一的紀律開始,終至不可收拾,其中更有一名「反抗者」,在同儕間遭到排
擠。至於後者,可以參考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一系列關於十字架與禱告的判決,尤其是巴
伐利亞邦要求「境內公立小學教室中必須安放十字架」違憲案(即所謂教室十字架案,
BVerfGE 93, 1 1 BvR 1087/91)。用最化約的方式來說: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在該判決
中論述了國家必須「在宗教、信念、世界觀間中立」,而安放十字架此一宗教性的象徵
物,要求學生「在十字架下學習」,乃是不中立的,因為其「具指涉性,並且表彰其象
徵性的思想內涵,乃是楷模、值得追隨」(Es hat appellativen Charakter und weist die
von ihm symbolisierten Glaubensinhalte als vorbildhaft und befolgungswurdig aus.),其姿
態可能是「如傳教士的」(missionarisch);藉此,其確實能影響學生的看法,因為學
生正在學習,而學校這種「引導」,恰可左右「正在學習批判性思考,建構個人想法」
的學生。
  
  學校從事教育事業,我們終究必須把這些問題,拉回教育的框架中討論。而一個把
學生/成員的自主性當一回事的教育者,終究必須體認到:不論自己的面貌可以何等百
變,不論自己的聲口可以如何多樣,(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所謂)「傳教士」一般的姿態,
是絕對不被允許的;苟若為之,則與灌輸無異,實質上已經不是教育,已經不是在培植
學生的能力,不是在教育現代的公民,而是教育學生「我所標舉的才是正道」,對於多
元思考就算不至壓抑,也絕非鼓勵、更無裨益。思想若以獨霸的、而非開放的方式出現,
根據彌爾精準的指認,其動機大概是反理性的,至少是不可支持的;而回到教育的脈絡,
基本上是不利於獨立思考的,可以說是反教育的。
  至於影響,也絕對不僅止於「學生(對於國家、憲法、權威如校長等等)的看法被
影響」,其間更有對於教育目的之背反。至於其對學生思維的影響,因為缺乏研究,陣
線不敢直接主張其培養了威權性格、捐棄了多元與包容,但吾人可以試想:究竟是怎麼
樣的教育,比較適合於自由與多元?軍紀與無視歧見的宣示效忠竟是比較好的嗎?又或
者我們可以試想,為什麼要學生行軍禮的國家、會以(學生的)「集體行動」相標榜的
國家,如舊日納粹,今日北韓與中國,都不是什麼民主國家?又是什麼樣的教育,比較
合乎人文主義的理想?「定於一尊」的、讓「學生找不到自己」的,有可能嗎?
  學校可以教什麼,又該怎麼教,從來都是教育學恆久的關懷,也是許多嚴肅的法學
家(尤其憲法學者)、社會學家與政治哲學家所共同關注的難題。但即使是對於民主、
正義、自由,乃至法律明定者如「性別平等教育」,教育工作者雖然有闡揚的使命,但
究其思維與實踐,終究必須是開闊的、而非教條式的,其必須開放並鼓勵學生思考、辯
難,也往往以「主張」的型態出現(涉及國家定位或歷史記憶者尤應如此,陣線成員並
不反對教師在不濫用權威的、扎實論理的前提下,積極的向學生介紹並主張特定的國家
定位論述或者轉型正義論述,教學之際並開放學生共同討論批判)。民主自由尚且如此,
這種特定的、罔顧爭議的「國族敘事」,以及強調紀律、如同軍隊的「軍禮與管訓」,
又何嘗能夠獨霸一方,成為學校行事的「正典」?何況,就國族等議題而言,學校一旦
決定為此披上法袍,以「傳教士」的面容出現,更是背棄了教育者的使命,阻礙了和平
共生的理想,也跨越了「自由」所劃設的紅線。至於這樣的安排影響如何,對於「培養
自由人」等目標又有何妨礙,更是顯而易見的。
  綜上,陣線成員以為,朝會的所謂「愛國主義」以及「軍禮、紀律、司令台」,所
傳達的訊息,我們不需要也不應該接受;而學校在傳達此類訊息時,穿上了「傳教士」
的法袍,更是不該容許的。為此,陣線主張,就算朝會的功能真的很好,也真的沒有前
述「強迫表態」的問題,朝會的此一威權性格,也使得朝會成為極糟糕的選項。
  至此,所謂「朝會是推展群育之所必須」的質疑可以迎刃而解。姑不論,沒有朝會
的歐美各國都「活的好好的」,我們要問:所謂群育,究竟是什麼?難道所謂的「群
體」,可以而且必須透過「定於一尊」才能成就?透過軍禮、升旗、司令與司令台、上
對下的訓話,我們不禁要問:朝會對「群體」的想像,究竟是什麼?這種建構群體的工
程,結果會是我們想要的嗎?
  此處我們更可以借用歷史的考察:根據陣線成員的資料蒐集,似無任何學術論文甚
至黨國文宣以「朝會」為推展群育的手段,在目前陣線成員閱讀的所有群育原理的相關
論述文件中,也都未提及朝會的效益。有趣的是,師大吳務貞教授在〈群育的教學與演
化〉指出,群育的口號,(在海峽彼岸)乃肇始於民國初年「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
需求,從而各時期也有各時期不同的關懷。每個人所認知的群體,容或有所不同,但絕
對不同於彼時「外爭主權」的思維,而如果我們認真的思考,究竟現階段所謂的「群
育」是什麼,我們的討論將更能聚焦。陣線成員以為,如果有所謂的群體教育,那他必
須合於我們對整個民主法治國(做為共同體)的理解。而朝會的設計,既充滿威權餘緒,
又缺乏學生與學生──也就是群體成員──之間的橫向聯繫,總而言之就是郭箏所謂的
「一千多個一模一樣的齪蛋排列得整整齊齊的擠在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操場上」、讓人
找不著自己,這種設計所想像的群體,究竟是符應哪位學者認知的共同體想像?又符合
哪個教育理論對群體的討論?抹煞個人、由上而下,何來所謂群體?
  總而言之,當我們認真考慮「群體教育」的內涵,進行大略的歷史考察,並不再把
群體視為口號,我們可以發現:真正要從事「群體教育」,恰恰必須廢除這個讓人找不
著自己的朝會!
小結
  綜上所述,陣線成員以為,現行的朝會功能十足不彰、成本又過於龐大,在所有可
能的方案當中,朝會是最不好的,單憑這點,我們就應當廢除朝會。但朝會的問題不僅
於此,更核心的問題在於:朝會透過「升旗、敬禮」和「軍禮、紀律、司令與司令台、
由上而下的訓話」,實則有(以象徵性的方式)強迫表態的疑慮,並且傳達了一些我們
不需要、更不應該接受的訊息,而在傳達這些訊息的同時,教育者披上了不應該披上的
「傳教者」法袍,更可能從而造成不良的、威權的影響。至於許多人習焉不查、用以支
持朝會的「群育論據」,其實反而可以用於論證廢除朝會之必要:哪有讓人「找不著自
己」的群體可言?這種群體教育,會是我們要的嗎?
  偉大的作家吳爾芙說,「每個女人都應該有個完全屬於自己的房間,在這裡她可以
自由地沈思、冥想與創作」,我們當然都被群體影響,既有的巨靈與幽靈也時常盤旋於
我們的身旁,但也因此,「自己的房間」更顯必要:我們需要「好好的想一想」。而朝
會,藉其威權性格,以及強迫表態與「傳教」的實質效應,對於每個學生的「自己的房
間」的影響,難道會是正面的嗎?
  最後,陣線成員要呼籲校方:這是一個契機,在這個充滿徬徨與困惑的時代,對於
自由的肯認與追求,更顯難能可貴。如果有所謂「歷史定位」值得追求,那再沒有比這
個更容易卻更有幫助的了。學生不會記得,哪位校長啟用了哪一棟樓、哪一樣設備,但
是如果校方選擇站在自由這一邊,以莊嚴的音聲面對學生的呼籲,並以理性的思考取代
因循故舊、習焉不查,那麼,姑不論現在會有多少學者支持、學生「讚聲」,學校可以
少掉多少作業、提升多少效率;可以想見的,在數十年後,當今日的學生們各自有所成
就,我們當中將會有人回想起:當年校方站在自由這一邊,廢除了朝會,深化了學生對
於自由的認知,讓「春風吹放自由花」的理想不再只是口號,而「公共參與」確實是有
可能的,權威真的會把「理性」當一回事,學生將藉此過更好的生活、成為更好的人─
─而這不正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最殷切的盼望嗎?讓學生過更好的生活,成為更好的公民、
更好的人?
  R. Frost 最常被引用的詩句是這麼說的,”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廢除朝會當然不是大勢所趨,卻是具有標誌性的舉措,我們誠懇的籲請校方,選擇
正確的──哪怕是人跡罕至的──道路,並且真正的 Make a difference。
  因為倘使如此,我們將能過更好的生活,長成更好的公民、更好的人。
問題與回應
  以下問題,係改寫、彙整自問卷填答者於「意見交流」區塊提出的質疑;因為體
系的考量,有些論據不適合於「理由」部分討論,爰另闢「問題與回應」區塊如次:
Q1:朝會宣導效率不彰,根本原因是學生自己不想聽,或是因為四周的人聊天所以聽
不見。就算換成別的方式,不理的人還是一樣;若派代表,則會因為同一句話轉手太
多次而導致語意的偏差,與其去屈就那些人,不如好好想辦法加強紀律。
答:
  不論是不想聽,或是聊天的喧嘩聲讓人聽不見,最終都須歸於朝會的設計、內容
並不吸引人,再加上夏天炎熱的陽光、冬天刺骨的冷風、飛揚的塵土等環境干擾,此
外還有音響設備不佳、場地太大以致後排班級聽不見等不利條件。而這不是加強紀律
能夠改進的。即使操場能做到一片寂靜,同學仍無法有效接收訊息,這也是我們尋求
更有效率的方式作為無用之朝會的替代的原因之一。
  如果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宣導效果」上,那麼理性的做法顯然不是抱著現在的設
計不放,而是檢討可能(廣播、書面及/或網路宣達、入班講話)的設計當中,哪一
個效果最好,這也是我們提出訴求的原因。
  再者,如同說帖理由所述:具有(強迫表態的)道德疑慮、威權想像儀式且抹煞
個人的朝會,也讓我們無法僅以「宣導效果」討論朝會的存廢。
Q2:「無須朝會」的感覺是來自於建中生的秩序問題所造成的惡性循環(講話→聽不
清楚→學生不知為何而來),實際上,若曾仔細聆聽師長所分享,獲益其實不少。
答:
  我們接受「仔細聆聽師長所分享,獲益其實不少」這一點,但是現行朝會的形式
就不是一個適合聆聽、反省的場合:炎熱的陽光、飛揚的塵土等環境干擾,還有音響
設備不佳、場地太大以致後排班級聽不見等眾多不利條件,我們並非反對分享,而是
尋求其他形式。
此外,如同問題一的第二點所述,朝會中更深層的問題(強迫表態、威權想像等),
也應納入討論。
Q3:把早上朝會的時間省下來,建中生可能也不會拿來作有意義的事,廢除朝會後如
果早自習大家都在使用手機或看爽報,早自習的時間還是沒有更有效的運用,這樣廢
朝會還有什麼意義嗎?
答:
  (1)簡單分成兩種類型來談,第一是沒有自制力、安排時間智慧的人,就算在
朝會他也是放空或滑手機,有沒有廢朝會沒有影響;第二是有自制力、安排時間智慧
的人,在有朝會時,他自行運用時間的權利被剝奪,但廢朝會後他卻能更有效的運用
自己的時間。多一個人做所謂「有意義的事」,並不是件壞事。
  小結:廢除朝會至少會讓一部分人得利,不致全盤皆空。
  (2)退萬步而言,就算所有同學沒辦法做最好的運用,朝會背後強制表態、負
面的威權教育和抹煞個人特殊性等其他因素仍然是朝會必須廢除的理由。
  (3)此外,這種論調毋寧預設了「學生理性能力低落」,從而「應交由學校權
威(以現行方式)安排」,在此過程中,重要的問題竟可以一概不予回應。然則,這
些預設的錯誤大概是不證自明的,尤其不論如何,諸如「對學生的影響」、「(強迫
表態等所引發的)道德問題」等等,都是不能忽略的。同時我們也要指出:這種預設
是對人的理性能力的貶抑,魯莽地排除了各種「選擇」的可能,乃是家父長式威權的
起源;關於相關議題在政治哲學上的討論固然龐雜,但沒有任何真心相信理性與自由
的人,可以接受這樣的預設。
Q4:建中向來以自由的校風為名,但此環境卻使部分同學開始自我膨脹,一味的追求
自己的利益、權益,卻從未考慮其所帶來的後果,也未替同一社群的他人著想。而朝
會恰是凝聚學生集體意識、表現服從的良好方式,也因此朝會是必要的。
答:
  (1)我們憑什麼主張全部的人都應該宣誓效忠、服從「上級」?這些真的是好
事嗎?誠如說帖理由所述,此形式不僅有強迫表態的道德疑慮,也是對「威權」的肯
認、對自由與多元壓制,實不應見容於所謂「春風吹放自由花」的校園。
  (2)為什麼要以「一致地」、「灌輸式地」的方式凝聚?再請問朝會凝聚何種
建中精神或意識?又是朝會中的哪項活動達到了這個功效?
倒過來說,即使我們接受朝會確實凝聚了某種「意識」。我們是不是也能依同樣
的道理推導出,要求廢除朝會也體現了建中生某些珍貴的精神,例如:自覺的思考、
深刻的反省。而不舉行朝會也一樣能體現出某種精神?
(3)照此邏輯:朝會是「對抗自我膨脹」所必要的。那早已廢除朝會之歐美各國
的學生應該都自我意識無限高漲,他們的國家大概也早就垮了。而根據我們的主張與
理由可以得出:對抗自我膨脹,並不是、也不需要從朝會學習而來,以此理由作為主
張,實際上是迴避一教育工作者所應肩負的責任。
Q5:為何是由已屆畢業的高三生來提案?是否有代表性的問題?
答:我們並沒有主張代表全校,而是主張自己的建議是對的、是好的,具此撰寫相關
的論述。此外,為了理解所有同學對朝會的看法與想像,以及對替代方案的看法,我
們也特地發放問卷了解,應至少能反映部分同學的意見。
附件一 〈我們該如何愛國〉
311 陳柏宇
「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台灣的學生自國小接受
升旗、唱國歌的習慣,許多人早已視之習以為常。升旗儀式中,我們向國父敬禮、
望著青天白日紅的巍巍國旗冉冉上升、唱著激勵人心的中華民國國歌。的確,升
旗儀式給予我們愛國心,但我們追求的國家認同,該這樣產生嗎?
升旗儀式所能給予的愛國心,是對「國家」的想像,甚至充滿對單一領導人
的崇拜。我們看著象徵國家茁壯的「升旗」、唱著象徵「上下一心」的國歌、向
「國父」鞠躬,長期的耳濡目染之下,這些儀式使參加升旗的學生循著儀式的腳
步,對國家產生崇拜、愛慕。這種單方面愛國訊息的傳遞,在長期連續的洗腦放
送下,使學生由外而內「接受」愛國,而非由內而外的產生愛國心。
來自外在宣傳的愛國心是空泛的,其中充滿了太多的想像與教條,而沒有實
際的體會。另一方面,其單方向的傳播方式,更導致思想單一化、僵硬化,學生
無從自己選擇認同的對象,只得如沙丁魚般,進入加工廠,生產出標準化的思想。
相較之下,由個人經歷內化產生的愛國心能產生清晰具體的認同。認同來自
於自我的人生經歷,可能是單車環島時,看見台灣之美,因而愛上這座島嶼;可
能是風吹日曬地和土地相依為命;可能是參加社運,看見台灣人為了公平正義,
被台灣人民的善良感動;可能是政府大刀闊斧的政策改革讓你欽佩現在的政權。
這些生命經歷促使我們對於國家、土地、政權與人民有所感想,並進一步地產生
認同。各人經歷不同,所創造出的國家認同也可能大相逕庭。這種多元給了我們
更多思辨的空間,也才能不渝的信仰著自己選擇的國家認同。
升旗儀式能給我們的,充其量是教條、命令,我們不該以這種層次的愛國心
為目標,更不該以學校的權力強迫學生接受升旗儀式。因此,若真的要提倡較高
層次的愛國心,就從思辨開始吧!我們應當質問自己「為何認同這片土地?」、「我
所認同的國家範疇包括哪些地區?」、「這面國旗代表什麼?」、「國父是誰的國
父?」……等等關於「國家」、「土地」、「政權合法性」、「人民」的思辨問題。唯
有經思辨檢驗的國家認同,才禁得起考驗。這,才是我們需要的愛國心。
附件二 〈從比例原則談朝會存廢〉
324 吳睿恩
前言
「傳達重要訊息」一直是朝會被認為最重要的功能。認為朝會需保留者,或
認為朝會能有效傳達,或認為朝會雖然效率不彰,仍有其必要;認為朝會可廢除
者,則認為朝會無法達成目的,或是有更好的方法能發揮相同的功能。因此,當
我們─無朝會推動陣線─提出廢朝會的訴求,首先當面對「朝會是否能有效傳達
訊息」。
相信大家對「比例原則」都有基本的認識。在高二的公民與社會課程當中,
我們學到:廣義的比例原則包含三個部份:
1.適當性─行為有助於目的之達成
2.必要性─行為對人民的侵害最小
3.衡量性(狹義的比例原則)─所欲達成目的和所侵害的權利間不能顯失均衡
雖然,比例原則做為法律上的專有名詞,主要用於評估「國家公權力的行使
對人民權利的影響」。但在很多事情上,也能提供一個思考的出發點。在本文中,
筆者將「借用」比例原則的三個面向,探討在「傳達訊息」這項功能上,朝會是
否有存在的必要。而對於朝會其他所欲達成之目的,之後會有其他夥伴撰文討
論。
一、 適當性─朝會能夠有效傳達訊息嗎?〉
為了傳達重要訊息,朝會的做法是:集合三千多位同學到大操場集合,宣達
事項的校長/主任/教官站在司令台上,利用麥克風,透過喇叭將訊息放送給全體
同學。朝會能夠確保的是:所有人(除了請假的同學跟值日生)都處在「理論上能
夠聽到消息的位置」,而這也是主任認為「學校能藉由朝會盡到『告知義務』」的
原因──「確保每個人都聽的到(不論是否聽得清楚),至於聽不聽是你自己的事」。
然而,以筆者參與兩年多的朝會經驗而言,朝會「過於開闊的空間、過多的人與
雜音」導致了:即使站在前排的班級,臺上的人在說些甚麼,也很難完全聽清楚;
更遑論後排的同學,縱然全神貫注的聽,也只能抓住隻字片語。
因此,在適當性原則上,我們能夠發現,朝會能夠達成「讓每個人處於『理
論上可聽見』的位置」,讓校方盡「傳達訊息的義務」,但在實務面上卻效率低落、
功能不彰。
二、 必要性─朝會是對同學影響最小的方式嗎?〉
若要探討此問題,我們必須先探討「朝會對同學帶來哪些影響」。具體的影
響包括:三千多個學生必須移動至操場、朝會每次大約占用三十分鐘左右的早自
習時間等;抽象的影響則包括:朝會背後的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要求
服從、不對等的話語權以及特定價值的倡導灌輸等。
我們再來看看朝會的替代方案會帶來哪些影響。
「完全廢除」(即以原來第二節、中午與第六節下課的廣播時間,輔以通知
單宣達):對學生影響本來即存在,因在現行有朝會的情況下,學校仍會以廣播
跟通知單進行訊息傳達,完全廢除並不會有額外的影響;
「廣播代替」(即不需集合同學,在本來應召開朝會的時間,以廣播的形式
取代):不必勞師動眾,仍會占用同學的早自習時間(筆者反對要求同學強制在班
上聆聽,但無論有無強制都會影響),抽象的影響也未有太多改變,但可以確定
的是,其能夠達成原有朝會之功能,甚至發揮的更好;
「派代表集合」(每班派一名代表至學務處集合,為確保消息傳達無誤,校
方可輔以通知單傳達):大幅減少對多數同學的影響,也占用較少的時間。同時,
在人數較少的情況下,可預期的是:校方與學生將有更多的機會進行溝通和討論,
將能有效促進話語權的平等。而在功能上,多一層轉述可能影響準確度,但輔以
通知單或可彌補。
儘管三項替代方案都有不同的優缺點,但從必要性原則出發,在各種能達成
目的的手段中,朝會絕對是「影響最大的方式」。
三、 衡量性─朝會「所欲達成之目的」與「對學生造成之損害」間,
是否顯失均衡?〉
首先我們分別條列「朝會所欲達成之目的」以及「對學生造成之損害」。此
兩部分也許見仁見智,筆者在此謹以自己兩年多以來的觀察進行分析:
「朝會所欲達成之目的」有以下五項:
1. 凝聚愛國意識
2. 聆聽校長話語
3. 傳達重要事項
4. 表揚有功事蹟
5. 同學分享心得
「對學生造成的損害」則有以下四項:
1. 勞師動眾
2. 占用早自習時間(約 30 分鐘),甚至影響第一堂課
3. 特定價值的宣傳與灌輸
4. 講求服從、上對下不對等的潛在意義
對這兩者進行檢驗,每個人的答案也許都不同。但筆者認為,勞師動眾三千
人所耗費的成本相當大,對每個人三十分鐘的占用也不可謂不重,這三十分鐘,
同學可以用來考試、用來閱讀,甚至是補眠以養足下節課所需的精神,對於學習
能效果能有效的提升。但朝會所欲達成的這些功能,有的並非大家都認同,有的
有更好的手段能達成,有的是否能達成都是個問號。這樣有待商榷的目的對比其
所帶來的巨大成本,顯然失衡。
因此,從以上三個角度分析後,筆者認為,若以比例原則評估朝會的存廢,
朝會顯然效率不彰、可割可棄。
最後,筆者想問:朝會上傳達的訊息,真正重要嗎?冬春之際,我們常因連
日細雨而無法舉行朝會,但校務的運作絲毫未受影響。如果不重要,為什麼要耗
費如此巨大的成本?即使重要,我們又為什麼要用一個「無法清楚傳達」的方式?
如果校方認為這些事情真正重要,
那麼,我們更應該廢除朝會。
附件三 〈我們可以過得更好:從兩個判
決出發,討論現行朝會設計的可能問題〉
302 謝達文
摘要
由於本文篇幅較長,邀請各位先閱讀摘要。
朝會存廢是值得討論的問題。論者常就朝會的實用價值申論;但是,就如美
國最高法院法官 Jackson 在討論學校的「向國旗致敬典禮」時所說:「其間權力
的問題必須獨立地考慮,不能摻雜我們對該典禮的效益的想法」。
為此,筆者參考1943年美國最高法院West Virginia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 v.
Barnette, 319 U.S. 624 (1943) 判決(西維吉尼亞州州法要求「學生向國旗敬禮」
違憲)以及 1995 年德國聯邦憲法法院 BVerfGE 93, 1 1 BvR 1087/91 判決(巴伐
利亞邦要求「境內公立小學教室中必須安放十字架」違憲)的討論,試圖批評現
行朝會設計的問題。
必須澄清的是,筆者並未主張現在的朝會設計「不見容於我國民主憲政」;
相對的,筆者還是將現行的朝會設計當成一個可能的「選項」,進而借用前述兩
個判決的論述,討論「我們要選這樣的選項嗎?」、「這個選項,真的好嗎」?做
為學校的成員,「我們」想要成為誰?怎麼樣的方式,對「我們」乃是好的?
申言之,筆者以為:美國國旗案判決中,討論了這類的典禮可能有「非自願
表態」的面向(不論權威是否容許參與者「口是心非」),而這是危險的、是傷害
言論自由的;至於德國教室十字架判決,則在討論國家(對於信念的)中立性之
餘,也討論了權威設置的象徵物對於學生的影響。
參考以上兩個判決的討論,筆者認為,如果我們是一個真正珍視自由的「友
善校園」,就算我們還把現在的升旗典禮的設計當成一個選項,這個選項也是不
應該選的,因為這樣選並「不好」。筆者並進一步觀察、評判目前的朝會規劃,
援引其他相關討論,並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學校不能強迫學生參與升旗典禮,不該主張「學生應該參加升旗典禮」,
否則無異於主張「學生應該表達特定信念」而且「學生就應該(為此)接受權威
對其信念的影響」;
二、司令、司令台以及朝會中的某些仿軍隊式的紀律訓練,應該排除;
三、在正視以上兩點之後,重新釐清朝會可能達成的目標,並檢討各種可行
方案的成本與效益。
此外,筆者也意識到討論「自由」、「威權」、「中立性」等問題時,容易陷於
一個困境:那麼,到底什麼可以教?會不會陷於某種相對主義的陷阱?實際上,
德國教室十字架判決中,也稍微處理了這個問題。對此,筆者也提出自己的淺見,
雖然限於能力、主題和篇幅,沒有辦法做完整而宏大的理論介紹,但還是做出了
初步的結論:
個人和權威,在正義與不義、民主與專制、憲政與毀憲、人和野獸、光明和
黑暗之間,都應選擇前者──對於其內涵,則應開放自由思考、討論;
個人對於信念,選擇「最有理」的那個,並且隨時開放修正、接受更好的理
由的推動;
至於權威,請保持中立,尤其不許逼人表態。
文章的最後,作者引用了郭箏和湯舒雯的作品,企圖再次指陳:我們可以過
得更好。
最後必須聲明:本文作者為「無朝會推動陣線」成員,本文發表於「無朝會
推動陣線」專頁,筆者感謝陣線同志與其他朋友的時相討論,還有偉大思想家的
領航:沒有他們,就沒有這篇文章。但是如果對於事實、判決或者學理的理解有
所錯謬,所有的文責皆由本文作者自行負責;內文中所有的翻譯,既然也是由筆
者自行處理,當然也是如此;在此期待各位先進、同學與朋友的指正。
正文
「強求的意見統一,只能帶來墓園般的和諧一致」:美國國旗案判決
的省思」
美國的學校沒有升旗典禮,但是西維吉尼亞州政府於 1942 年一月,要求各
級公立學校必須使「向國旗敬禮」的典禮成為常態活動。所有師生都必須參與,
並且對著國旗僵直手臂,宣讀誓詞:「我對美利堅合眾國的國旗及其代表的共和
國宣誓效忠;斯是邦國,無可分裂,自由正義,及於人人」(I pledge allegiance to
the 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o the Republic for which it stands; one
Nation, indivisible, with liberty and justice for all. )。
親師總會、童子軍、紅十字會及婦女總會都對此提出抗議,他們認為這樣的
典禮太像希特勒的做法;小眾教派「耶和華見證人」的信眾,也認為除了對神之
外、他們不該也不會對其他「偶像」(包含國旗)行禮。但是,拒絕參與典禮的
代價是被迫離校,而且在願意參與之前不得恢復學籍;此外,由於這是「非法缺
課」,學童的家長更可能面臨罰款甚至拘役的處分。
這個處分無寧是嚴峻的。但大法官的重點並不是處分的嚴峻與否,而是:沒
有任何權威,有權力要求人們參與這種典禮。
判決主筆大法官 Jackson 首先界定這個問題,乃是「強要學生表達一定的信
念」(a compulsion of students to declare a belief )。他討論象徵物及相關動作的意
義:
向國旗敬禮──併同宣誓──無疑是一種意見表達。象徵作為一種溝通的方
式,原始、但是有效。使用圖徽或者旗幟以象徵某些系統、想法、機制
或人格,乃是心靈之間的捷徑(...)常與這些象徵物相關的,則是某些適
當的、表達接受或尊敬的動作:比如敬禮、鞠躬、脫帽、以及屈膝。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ledges, the flag salute is a form
of utterance. Symbolism is a primitive but effective way of communicating
ideas. The use of an emblem or flag to symbolize some system, idea,
institution, or personality is a short-cut from mind to mind(...) Associated
with many of these symbols are appropriate gestures of acceptance or respect:
a salute, a bowed or bared head, a bended knee.
而既然,對國旗敬禮等動作,是具有象徵意義的,是能夠表達特定意見的;
那麼,以強制為後盾的「效忠典禮」,當然就是對言論自由的威脅,多數意見說:
同時必須注意的是:強制向國旗敬禮和效忠,意味著肯認特定的信念以
及意向。我們並不清楚,這樣的規制是否強迫學生捐棄一切相對的想法,
而不情不願地參與典禮、成為改信之人;又或者,這些學生若是藉著誦
讀他們不相信的文字、比劃無意義的動作而假裝同意,乃是可以接受的。
如今已成共識的是:對言論的事先檢查或者對意見表達的壓迫,只有在
相關的言論表達將導向一個「政府有權預防並處罰的、清楚而立即性的
危險行為」時,方是我們的憲法所容忍的。而與(按:審查與壓迫造成
的)沉默相比,推動非自願的表態,看來只能基於更急迫且緊急的情況。
但現在,當強制的權力被使用之際,卻實無可斷言:不主動參與向國旗
行禮的典禮,究竟是否會造成一個清楚而立即的危險,以致任何(就算
只是)掩蓋意見表達的作為得以正當化。如果對於強迫人們國旗敬禮,
我們竟選擇支持,那我們就不得不以為:保障個人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
法案,竟然也容許權威要求個人表達某些想法──雖然他根本不那麼想。
It is also to be noted that the compulsory flag salute and pledge requires
affirmation of a belief and an attitude of mind.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the
regulation contemplates that pupils forego any contrary convictions of their
own and become unwilling converts to the prescribed ceremony, or whether it
will be acceptable if they simulate assent by words without belief, and by a
gesture barren of meaning. It is now a commonplace that censorship or
suppression of expression of opinion is tolerated by our Constitution only
when the expression presents a clear and present danger of action of a kind
the State is empowered to prevent and punish. It would seem that involuntary
affirmation could be commanded only on even more immediate and urgent
grounds than silence. But here, the power of compulsion is invoked without
any allegation that remaining passive during a flag salute ritual creates a
clear and present danger that would justify an effort even to muffle expression.
To sustain the compulsory flag salute, we are required to say that a Bill of
Rights which guards the individual's right to speak his own mind left it open
to public authorities to compel him to utter what is not in his mind.
換句話說,重點不是處罰長什麼樣,也不是「在有強制力的情形下,人們到
底可不可以有口無心」(其實在台灣,許多參與朝會的同學,或許就是如此),而
是:從來沒有任何權威,可以要求人們去參與一個表達特定意念的集會!
所以,什麼人、基於什麼樣的信念(比如耶和華見證人)而拒絕參加,那是
不重要的。愛國主義、國家的統一到底好不好,也不需討論。重要的是,沒有任
何人可以「決定在政治、國族、宗教或其他方面的意見之中孰為正統」,也沒有
任何權威,可以要求人們去從事特定的表態。
判決書中有其他精彩的批判,筆者於此便不再贅述,值得注意的是,在前述
的脈絡下,主筆大法官寫下了一段後世廣為引用的話:
許多的人,或善或惡,都曾為著在他們那時候、在他們國家被認為不可
或缺的目標,而致力於強求某些意見的統一(...)或許,在所有的倡議
之中,會在我們的人民中造成最大歧見的,莫過於以為找出以下這個問
題的答案是必要的:教育界的有權者,應當選擇哪些教條或誰的規劃,
強使年輕人全部團結一致,以為「吾黨之所宗」(...)開始強力消除異議
的人,很快的就將發現自己正在屏除異議者。強求的意見統一,只能帶
來墓園般的和諧一致。
Struggles to coerce uniformity of sentiment in support of some end thought
essential to their time and country have been waged by many good, as well as
by evil, men. (...) Probably no deeper division of our people could proceed
from any provocation than from finding it necessary to choose what doctrine
and whose program public educational officials shall compel youth to unite in
embracing. (...)Those who begin coercive elimination of dissent soon find
themselves exterminating dissenters. Compulsory unification of opinion
achieves only the unanimity of the graveyard.
言論自由是必須捍衛的,也是有益的;而保障言論自由,意味著容許出格、
容許不從眾。就此而言,捍衛言論自由是有其「代價」的,有的時候,我們必須
不惜代價──但是我們根本還不需要講這麼多,畢竟,「不舉辦有強制性的愛國的
典禮」,代價又能有多高?
也因此,美國最高法院在 1943 年就指出:愛國好不好,不重要。有多少人、
憑著什麼理由,不願參加「愛國的」儀典,不重要。不參加愛國典禮的處罰是什
麼,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奉言論自由之名,我們不容許任何的權威,要求我們
參與任何一個表達特定意念的典禮!
「國家對一切宗教或信念應保持中立」:德國十字架判決的省思
而德國聯邦憲法法院的判決,提供了更多思考的切面,比如:灌輸信念跟教
育有什麼不同?「自願」與決定的意義是什麼?以及或許更基礎的:象徵物的意
義是什麼?
巴伐利亞邦國民學校法第十三條第一項規定「每個教室皆應懸掛十字架」(In
jedem Klassenzimmer ist ein Kreuz anzubringen.);1991 年,一對養育三個學童的
「史坦耐教派」的信徒,以自己及其子女為原告,訴請邦政府撤除其子女所就讀
的學校的教室中所有十字架,並在假處分聲請被駁回之後提出憲法訴願。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於 1995 年做出判決,宣告系爭法規違反德國基本法第四
條第一項「信仰與良心之自由及宗教與世界觀表達之自由不可侵犯」(Die Freiheit
des Glaubens, des Gewissens und die Freiheit des religiösen und weltanschaulichen
Bekenntnisses sind unverletzlich.)。
多數意見首先處理宗教(以及良心、信仰、世界觀)自由的意涵,不僅在於
政府不干預個人信仰,也包含了中立義務:
基本法第四條第一項,並不僅止於拘束國家不得干預個人或宗教社群對
於宗教的信念、行為以及呈現。實則,其進一步導出了國家保障人們「就
世界觀以及宗教發展自己人格」的空間的義務(參照 BVerfGE 41, 29 [49]),
以及保護人們免於受其他宗教信仰或相競爭的宗教團體的信徒的攻擊或
阻礙。原則上,基本法第四條第一項,並未使個人或者宗教團體得以主
張,其得藉由國家的支援宣揚其信念。相對的,從基本法第四條第一項
的思想自由條款可以導出國家對各種宗教與信念的中立性。只有在國家
對於信念維持中立時,這個有不同信仰與世界觀的人們共同生活的國家,
才可能保證是和平、共生的。
Art. 4 Abs. 1 GG beschränkt sich allerdings nicht darauf, dem Staat eine
Einmischung in die Glaubensüberzeugungen, -handlungen und
-darstellungen Einzelner oder religiöser Gemeinschaften zu verwehren. Er
erlegt ihm vielmehr auch die Pflicht auf, ihnen einen Betätigungsraum zu
sichern, in dem sich die Persönlichkeit auf weltanschaulich-religiösem Gebiet
entfalten kann (vgl. BVerfGE 41, 29 [49]), und sie vor Angriffen oder
Behinderungen von Anhängern anderer Glaubensrichtungen oder
konkurrierender Religionsgruppen zu schützen. Art. 4 Abs. 1 GG verleiht dem
Einzelnen und den religiösen Gemeinschaften aber grundsätzlich keinen
Anspruch darauf, ihrer Glaubensüberzeugung mit staatlicher Unterstützung
Ausdruck zu verleihen. Aus der Glaubensfreiheit des Art. 4 Abs. 1 GG folgt
im Gegenteil der Grundsatz staatlicher Neutralität gegenüber den
unterschiedlichen Religionen und Bekenntnissen. Der Staat, in dem Anhänger
unterschiedlicher oder gar gegensätzlicher religiöser und weltanschaulicher
Überzeugungen zusammenleben, kann die friedliche Koexistenz nur
gewährleisten, wenn er selber in Glaubensfragen Neutralität bewahrt.
而在學校裡懸掛十字架,與人們平常在路上遇到其他宗教象徵物不同:學生
被迫與學校中的十字架接觸更久,這個接觸更難以避免,而且還直接來自國家的
設置(而非宗教自由傳播的自然現象),多數意見甚至說,這毋寧是要學生「在
十字架下學習」。雖然有人主張:十字架實際上已經象徵歐洲文化與價值的基礎,
但無論如何,十字架仍然是基督教的象徵,代表著「基督為世人受難」以及「基
督戰勝撒旦」、「主的權柄」。考慮及此,多數意見接著說,十字架作為象徵物,
對學生的影響是無可忽視的:
誠然,在教室中陳設十字架無關乎對認同、特定思想或行為舉止的強制。
同樣地,陳設十字架也不代表相關課程的主題被十字架框定,或者就受
限於其所象徵的價值觀與行為舉止。但以上(的討論)並未窮盡陳設十
字架的可能效果。學校教育的用途,並不僅止於教授基本的文化知能以
及發展認知能力;學校教育還必須開展學生的情感與性情;就此,學校
教育的意義也在於推動學生發展人格,尤其重於影響其社會實踐。在此
脈絡下,教室中的十字架有其意義:它有其指涉性(按:應指他專與基
督教相關),並且表彰其所象徵的事物乃是楷模,值得被追隨。進一步而
言,上述的問題特別有關乎年輕、想法尚未鞏固的人:他們仍必須學習
如何批判性的思考、建構個人的想法,也因而特別容易受到心理性的影
響。
Zwar ist es richtig, daß mit der Anbringung des Kreuzes in Klassenzimmern
kein Zwang zur Identifikation oder zu bestimmten Ehrbezeugungen und
Verhaltensweisen einhergeht. Ebensowenig folgt daraus, daß der
Sachunterricht in den profanen Fächern von dem Kreuz geprägt oder an den
von ihm symbolisierten Glaubenswahrheiten und Verhaltensanforderungen
ausgerichtet wird. Darin erschöpfen sich die Einwirkungsmöglichkeiten des
Kreuzes aber nicht. Die schulische Erziehung dient nicht nur der Erlernung
der grundlegenden Kulturtechniken und der Entwicklung kognitiver
Fähigkeiten. Sie soll auch die emotionalen und affektiven Anlagen der
Schüler zur Entfaltung bringen. Das Schulgeschehen ist darauf angelegt, ihre
Persönlichkeitsentwicklung umfassend zu fördern und insbesondere auch das
Sozialverhalten zu beeinflussen. In diesem Zusammenhang gewinnt das Kreuz
im Klassenzimmer seine Bedeutung. Es hat appellativen Charakter und weist
die von ihm symbolisierten Glaubensinhalte als vorbildhaft und
befolgungswürdig aus. Das geschieht überdies gegenüber Personen, die
aufgrund ihrer Jugend in ihren Anschauungen noch nicht gefestigt sind,
Kritikvermögen und Ausbildung eigener Standpunkte erst erlernen sollen und
daher einer mentalen Beeinflussung besonders leicht zugänglich sind.
綜上,結合家長就教育的憲法上權利,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判決系爭法規違
憲。
在判決後段,聯邦憲法法院處理了所謂「積極宗教自由」是否能用來證立這
樣的陳設,也處理了「積極宗教自由」與消極宗教自由的緊張關係,更援引了基
本法所謂家長的選擇權,此先按下不表;不過,聯邦憲法法院對於「什麼可以教、
又該怎麼教」的討論,特別具有啟發性;其認為「(來自基本法第七條的)國家
教育的使命」與「(基本法第四條的)國家對於宗教與信念的中立義務」必須融
貫視之,不同信仰的人的對於教育的不同需要,必須平等的、儘可能的被保護,
所以:
要求是:強求的成分必須儘可能的小。其尤其代表,學校在處理宗教與
世界觀相關任務的時候,不能把自己理解成傳道者;也不准聲稱基督教
的思想內涵是有拘束力的。要談關於基督教的主張,最多只能從對於文
化和教育因子的認知出發,而不能來自特定的信念。
Voraussetzung ist jedoch, daß damit nur das unerläßliche Minimum an
Zwangselementen verbunden ist. Das bedeutet insbesondere, daß die Schule
ihre Aufgabe im religiös-weltanschaulichen Bereich nicht missionarisch
auffassen und keine Verbindlichkeit für christliche Glaubensinhalte
beanspruchen darf. Die Bejahung des Christentums bezieht sich insofern auf
die Anerkennung des prägenden Kultur- und Bildungsfaktors, nicht auf
bestimmte Glaubenswahrheiten.
面對自由:三點建議
筆者不打算主張:學校目前的朝會設計不見容於憲法。這是有可能的,但本
文不擬處理。筆者想借助上述兩個判決對「自由」等概念的討論,對現在的朝會
設計提出三點建議。
換言之,筆者還是假設:「現在的朝會設計」是一個可以選的選項,但我們
要選它嗎?這個選項,真的好嗎?做為學校的成員,「我們」如何認識自己?想
要成為誰?怎麼樣的方式對「我們」乃是好的?這是筆者所要討論的問題。
一、不能有強制參加的升旗典禮,學校也不能主張「學生應該參加升旗典禮」:
如同我們在美國國旗敬禮案(下稱美案)中所看到的:對於每一個參與者──
也就是你我──而言,「參加(升旗)典禮」的意義,常常是「表達特定的意見、
信念」;不管我們是不是無可無不可,不管我們是不是口是心非,總之,我們是
被放在一個「被迫表意」的環境中。
又如同我們在德國教室十字架判決(下稱德案)中所看到的:對於每一個參
與者──也就是你我──而言,在特定的象徵物下頭的意義,是接受權威「對你我
信念的影響甚至灌輸」。
如果說,行政方面竟然主張:「學生應該參加升旗典禮」,不管背後有沒有處
罰、有沒有強制,那都代表著學校主張:「學生就應該表達特定信念」而且「學
生就應該接受權威對其信念的影響」。
至少在建中,升旗未到或遲到要被「點名做記號」,消除「記號」得用勞動
服務來換;而且至今,升旗未附證明不准請假。換句話說,行政方面仍然主張:
升旗典禮是必須參加的,你我是應該在隊伍裡面的,不但「不應該不參加」,而
且請假的規定還更嚴格。
或許學校行政沒有這個意思,但這實際上的影響就是:「我要你跟著我說,
你就得跟著我說」,而且「我要這樣影響你的信念,你就得這樣被我影響」。
就算這還是個選項吧,這是我們要選的選項嗎?
我們或許可以更進一步的來看,到底哪些人被影響了(雖然 Jackson 大法官
特別提到,這些信念本身的良窳以及誠實性並不需要討論),畢竟中華民國之於
台灣的爭議,遠比星條旗之於美國或者十字架之於德國更具爭議。
中華民國國歌歌詞說:三民主義、吾黨所宗。「吾黨」是誰?若是中國國民
黨,則其可以休矣(或者說,洗洗睡了吧);若指的是唱國歌的、或者正對著國
旗致敬的人,又或者指的是全體國民,請問我們為什麼應該宗法「三民主義」?
宣示宗法特定的主義已經很奇怪了,何況今日,全世界還有幾個認真嚴肅的法哲
學或政治理論家,竟會高喊支持三民主義?孫文《三民主義》中論民族主義,是
要建立「忠民」,而且主張「我國人自漢族推覆滿清政權,脫離異族羈厄之後,
則以民族主義已達目的矣」,這樣的民族主義,我們要宗法嗎?更不用說孫中山
所謂「革命民權」論,是如何的與十八世紀以降的人權思潮相扞格!又遑論,後
句有所謂「以進大同」,就算我們認為儒家的「大同」必須被所有人當作目標,
我們又為什麼要宣示我們相信該以「三民主義」邁向大同?遑論藉之影響其他人
的信念?
國旗歌歌詞則說,「炎黃世冑,東亞稱雄」。筆者猜想自己的血緣,應是中國
福建沿海移民居多,同時在「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狀況下,應有原住民的遠
祖。就連筆者都無法以「炎黃世冑」自居,何況你我當中,有數千年前祖先就在
此島的原住民,也有雙親為近十幾二十年才到台灣的新移民,憑什麼要這些人以
「炎黃世冑」自居?而且還要以之標榜,進而在「東亞稱雄」?是誰在稱雄?情
何以堪?
而更無從也不需要迴避的,毋寧就是中華民國與台灣的關係。本文不擬處理
國家定位問題,但眾所周知的:在這塊土地上,有人秉持著最良善而篤實的信念,
以為中華民國對台灣的統治是非法的;有人認為合法性姑不論,台灣不獨立建國
則沒有出路;但在光譜的另一邊,也有人秉持著同樣的良善,相信兩岸不但應該
統一,而且應該統一在「祖國的」中國共產黨治下。即使對同樣的一個中華民國
體制,即使同樣曾坐在中華民國總統府中,李登輝主張憲法增修之後憲法宣示的
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但馬英九卻主張「一國兩區論」才是唯一正解。如此,
我們更可以發現「應該參加升旗」此一說法的荒謬:有些人就是不認同,我們憑
什麼說「你應該參與特定的表態行動」?而我們是否需要或者期待所有的公民,
竟爾統一在一個大的(而且無視憲法的與其他層面的歧見的)國族敘事之下?或
者,統一在(陳嘉銘老師所謂)Nation, the Undead 之下?如果不是,那我們又為
什麼要迫使大家去接受這種權威設置的大敘事的影響,一如教室中的十字架曾經
之於巴伐利亞邦的學童?
或者,我們也可以這樣問:連美國那種單純的「宣誓效忠」都被法官目為對
言論自由嚴重的傷害,這種有重大歧見的宣示,又怎麼可能不是?
筆者沒有能力也不需要在這裡詳細討論:共和國可以如何、又應該如何統一
起來,而公民各自的文化傳統與認同又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終究是嚴肅而複
雜的政治哲學問題。但是,不論我們對國家的想像是什麼,我以為,我們都不應
該選擇這樣的「升旗典禮」。
效忠中華民國、高唱「三民主義」與「以進大同」乃至「炎黃世冑」、效忠
「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這些選擇究竟好或不好,那是一回事;但當學校說,
「你們就是要這樣表態」而且「你們必須接受這種信念的影響」而「沒有中立性
的問題」,這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個問題,無從以「不喜歡可以不要唱」迴避,也不用「這個處罰不能算什
麼」躲閃:如果學校繼續主張「學生應該參與升旗」一天,那麼這些尖銳的問題,
也就繼續存在一天。
(何況,如果我們將道德定義為「對所有的人都同等的好」(或者至少施予
同等的考慮),此處還可能有道德問題。但此先按下不表。)
二、需要檢討的不只是升旗!立正、敬禮、司令台?
有人說,既然升旗問題這麼多,不如就別升旗了吧,但是朝會仍然可以繼續
吧。
這當然也是個選項,但我們還是要追問:這個選擇,好嗎?
美案提點我們,該當注意「參與者(被設定)說什麼話/表達什麼意念」;
德案則要求我們省視「所有(權威設置的)象徵物對人的影響」。
從這兩個角度,我們可以很輕易的找出幾個現行朝會設計中的可能問題:
我們看到,朝會伊始,由一名「司令」──好個軍方的詞彙──對你我「下達
口令」,要求我們或立正、或稍息;接著,在全體立正的時候,向校長行舉手禮:
這又是個典型的軍禮,並無其他解釋的可能(而國中時司令則是行童子軍的三指
禮)。
這簡直是一場迷你的、簡化版的閱兵。
權威要「對我們下口令的人」向校長行軍禮,是什麼意思?我們是──或者
應該──效法軍人?校長是權威,如同上級之於屬官,將軍之於士兵?
就「表態」的角度而言,這甚至比向國旗敬禮更直接,畢竟這是無所遁逃的,
我們就算消極的不聽司令口令(事實上很多人都已經這麼做了),仍然被「代表」
掉了。如果我們認為:要求他人向國旗敬禮已經「侵犯(個人)智慧與精神的空
間」,那麼如臂使指的軍令,還有司令向校長行軍禮,又算什麼?
又從「影響」的角度來看,我看不出來,為什麼我們在眾多的可能中間,竟
要選擇一個最威權的形式。參與這樣的典禮對人格的影響如何,或許有待研究;
但我們不能否認其影響力,如同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不能否認十字架對於學童的影
響力──因為權威毋寧是展示了:校長(這個權位、而非個人)不但值得崇敬,
而且該以軍禮致敬;全體立正的紀律是好的,或者至少是與這個情境相配合的。
於此我們不必援引中立性的問題,筆者想直接請問:他們所展示的東西,我們要
嗎?真的好嗎?
可以參考的是,納粹垮台之後,德國全國上下的學校都沒有升旗典禮,據筆
者的(德籍)德文老師說,全德國都認為「這讓人想到希特勒」──而這也是美
國紅十字會等團體反對維吉尼亞州強制學童參與升旗典禮的原因。
另外也可以參考,近期占領立法院行動中,各外媒(囿於語言能力,筆者只
閱讀了英文和德文的報導)常常強調「抗議者在孫逸仙的遺像之下」如是這般。
因為各國的國會議事廳後多無人物畫像,而他們對於象徵意義,是相當敏銳的。
而司令台的命名與空間配置,亦同此理。為什麼你我要參加一個在「司令台」
下的典禮?何況這還是在中華民國國旗之下的司令台?
或許有人會說,我沒感覺被強制呀,也不覺得被影響。但是,這些影響往往
是幽微的(電影《惡魔教室》(Die Welle)中,威權而恐怖的班級文化,不就正
從集體化的行禮、穿著,以及對於導師個人的「致敬」開始?),而對於「不信
者」而言,也是直接的。至於強制的「感覺」雖然未必對每個人都存在,但強制
的實質卻是真確的。而人文精神最核心的精神,不就在於覺察與設身處地?R.
Dworkin 在《至上美德》論人文主義以「界定出與人的生命相連結的價值」,並
再度強調對人的平等關懷,正可作為註解。
三、然後,讓我們總體檢討所謂「朝會」:要達到什麼?效益如何?其他選項又
如何?
如同 Jackson 大法官說的,正視了其間的權力問題之後,才可能談用途問題。
不過,如果我們讓「目前的朝會設計」走下習焉不查的假神壇,並且檢驗其
間的權威問題之後;如果我們有共識,以為升旗、敬禮、司令等等制度是有問題
的,是必須扣除的;那麼,朝會還剩下什麼?頒獎?傳達訊息?那麼,單就成本
效益的角度來看,朝會真的是一個好的設計嗎?真的利大於弊嗎?抑或可割可
棄?
入班溝通、紙本公告、各班派代表,這都是可能的選項,「七早八早集合學
生在很多人不聽很多人想聽也聽不清楚的地方宣導政令再拖到第一節上課才解
散」當然也是,剩下的就是成本效益問題了。
到底什麼可以教:一點討論
但是,筆者也意識到,上述的討論確實會讓一些人害怕:那教育是不是什麼
都不能宣揚了?那我們所信仰的價值如民主、憲政呢?關於這一點,筆者申論如
下,提供給各位參考並批評、指正:
教室十字架判決最後寫到「學校在處理宗教與世界觀相關任務的時候,不能
把自己理解成傳道者;也不准聲稱基督教的思想內涵是有拘束力的。要談關於基
督教的主張,最多只能從對於文化和教育因子的認知出發,而不能來自特定的信
念」。
從教育的角度而言,「灌輸信念」與「教學」是不一樣的,後者可能的態樣
包含了引導討論、辦理演講,包含資料閱讀,當然也包含教學者以其良善而篤實
的確信,對同學的「開剖」。我們在此可以向各家學者對經驗主義的批判「借火」,
我們可以清楚的指出:「論述」不論如何,都不可以簡化成「立場」;論辯,或者
說提出並建構有效性主張(Geltungsanspruch),不能夠化約成只植根於個人心理
狀態的自白。語言學與其他學門對此有很深厚的討論,筆者沒有能力在此做整理,
但是這個區辨,想來是清楚的:這其間有超越性的環節,是超越現實中你我的狂
熱、親附、私心與齟齬的。
以中華民國與台灣的關係為例,教師的立場從統到獨,對憲法的理解從兩國
論到一國兩區論,當然都可以在課堂中提出來,以其教學專業,判斷可以如何讓
同學學習、思考、批判、形成立場;但任誰、哪一個權威,都沒有權力逼迫同學
表達特定的意念(哪怕方式再幽微、再象徵性),也不應該把一個信念──尤其是
一個無視重大歧見的──以象徵的方式高懸為唯一正解、唯一值得追隨的。
那麼,學校透過儀式、設碑或其他方法,宣揚民主、自由、平等、尊嚴,可
不可以呢?我的回答是,當然可以。姑且不論我們有〈性別平等教育法〉等法律
明文要求教育機關達成特定目標,我們也可以斷言:「三民主義」不是法治國的
基礎,但「民主」確實是;「革命民權」不需要(某種意義上也不該)被所有人
奉為圭臬,但是「自由」確實是法治國的根本。法治國中,尊嚴當然是可以提倡
的,但「民族大義」則否。
當然,以上這些倡議仍然是有界限的,仍然不能(如升旗典禮一般)逼迫人
參與表態有人要抱持專制,我們只好祝福他。但是權威不必、甚至也不應該在正
義與不義、民主與專制、尊嚴和客體化、人和野獸、光明和黑暗之間選擇中立──
事實上,此處並無中立的可能。
更何況,此處還有性質的問題;當我們謳歌自由,並未排除任何一種對自由
的論述;當我們企求正義,我們實際上在鼓勵各種對於正義的思考與討論。但「三
民主義」、「光我民族」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至此,筆者想引述哈伯馬斯(J.
Habermas)論公民身分與政治認同的話語作為本段結尾:
自由的政治文化所培育的,無非一種做為公約數的「憲法愛國主義」;對
於多文化社會之中,各不相同但共生共存的生活形式,憲法愛國主義使人
們對其多樣性與整全性更為敏感。(改寫自童世駿翻譯)
說得更具體一些,筆者個人(並不代表陣線其他同志)反對朝會、反對蔣介
石銅像,但支持台大設立陳文成紀念碑、成大設立南榕廣場:實際上如何設計、
執行,可以討論,但此間沒有強制表態的問題,而且對學生的影響,乃是引導學
生認識並思考「自由」、「民主」及其他重要問題──就教育目的而言,這是開闊
的,也是可支持的,與「三民主義」和「光我民族」相去不可以道里計。(與在
獨裁者的銅像下寫「精神永在、常相左右」,更是不可以道里計)。
總體而言,筆者的建議可以說是:
個人和權威,在正義與不義、民主與專制、憲政與毀憲、人和野獸、光明和
黑暗之間應選擇前者──雖然對於其內涵,應開放自由思考、討論;
個人對於信念,選擇「最有理」的那個,並且隨時開放修正、接受更好的理
由的推動;
至於權威,請保持中立,尤其不准逼人表態。
結論:相信自己
美國國旗案判決,抽繹出了典禮可能的「強迫表態」的面向,而德國教室十
字架判決,則在討論國家中立性之餘,也討論了權威設置的象徵物對於學生的影
響。
參考以上兩個判決的討論,筆者認為,就算我們還把現在的升旗典禮的設計
當成一個選項,這個選項也是不應該選的,因為這樣選並「不好」。筆者提出以
下三點建議:
一、學校不能強迫學生參與升旗典禮,不該主張「學生應該參加升旗典禮」;
二、司令、司令台以及朝會中的某些仿軍隊式的紀律訓練,應該排除;
三、在正視以上兩點之後,重新釐清朝會可能達成的目標,並檢討各種可行
方案的成本與效益。
最後,筆者想引述小說家郭箏的〈好個翹課天〉中對於朝會的敘述:
世界上充滿了各種小框框,小得悶死人。有一次我沒上朝會,躲在廁所裡
燻草,我忽然從窗口望出去,那副景象可真把我嚇呆了。我是說,你忽然
看見一千多個一模一樣的齪蛋排列得整整齊齊的擠在一個小到不能再小
的操場上,而你知道你也是其中之一,那種感覺真可怕,真叫人想吐。我
想看看小虎他們,但找來找去就是找不著。我想如果我自己也排在那隊伍
裡,我恐怕也會找不著我自己。
同時我們也可以參考年輕而優秀的寫作者湯舒雯的作品:
國小升旗典禮
我是一位司儀。
我說典禮開始,典禮就開始
我說結束就是結束
從此我懂得麥克風的道理:
就是不要相信你自己
真正的友善校園當中,我們不需要一個會讓我們找不到自己的典禮。我們
不需要一個具有不由分說的權威的儀式。
這一次,且讓我們相信自己,可以過得更好。
讓我們相信自己。
附件四 問卷題目
建中朝會問題與替代方案調查問卷(正式施測)
1. 我的年級、類組是:
□一年級 □二年級一類組 □二年級二類組 □二年級三類組
□三年級一類組 □三年級二類組 □三年級三類組
2. 我擁有免勤資格:
□是 □否 (若是,則第二部分以後不必作答)
3. 我認為理想的朝會「應該」具有的功能:(可複選)
□朝會不應存在 □凝聚愛國意識 □聆聽校長話語
□傳達重要事項 □表彰榮譽事蹟 □同學分享心得
□其他_____________
4. 我認為「現在的」朝會所具備的功能:(可複選)(若無,可全不選)
□凝聚愛國意識 □聆聽校長話語 □傳達重要事項
□表揚有功事蹟 □同學分享心得 □其他_____________
填答說明:下列問題是想了解您的年級、班級,以及對朝會的期待與看法,請依照您的自身情
況,在□中打✔
親愛的同學,您好:
這份問卷是由班聯會行政部門發放,希望能了解建中學生對現行朝會及其替代方案的看
法,答案沒有對或錯,請依照您自己的經驗與想法填寫此問卷,並盡可能完整填寫。您的回答
將絕對保密,不會對外公開,統計完畢後會立即銷毀,請您放心作答!
您的回答對我們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參考依據與改革目標,非常感謝您的合作!
祝 學業進步 心想事成
建國中學班聯會 68 屆下班聯會行政部門
敬上
2014 年 4 月
非
常
同
意
同
意
沒
有
意
見
不
同
意
非
常
不
同
意
1. 我認為朝會應該唱國歌 □ □ □ □ □
2. 我認為朝會應該升國旗 □ □ □ □ □
3. 大家一起在朝會上唱國歌能提升我的愛國意識 □ □ □ □ □
4. 大家一起在朝會上升國旗能提升我的愛國意識 □ □ □ □ □
5. 我認為朝會上應該讓校長說話 □ □ □ □ □
6. 我認為校長在朝會上說的話很重要 □ □ □ □ □
7. 我能聽清楚校長在朝會上所說的話 □ □ □ □ □
8. 我認為朝會是校長和同學說話的良好管道 □ □ □ □ □
9. 我認為朝會上應該讓主任/教官宣達事項 □ □ □ □ □
10. 我認為主任/教官在朝會上宣達的事項很重要 □ □ □ □ □
11. 我能聽清楚朝會上主任/教官宣達的事項 □ □ □ □ □
12. 我認為朝會是一種宣達事項的良好管道 □ □ □ □ □
13. 我認為公開表揚、頒獎是必要的 □ □ □ □ □
14. 若我是得獎者,我希望能在朝會上被表揚 □ □ □ □ □
15. 我能聽清楚朝會上所表揚的事蹟 □ □ □ □ □
16. 我認為朝會是表揚、頒獎的良好管道 □ □ □ □ □
17. 我認為應該讓同學在朝會上分享 □ □ □ □ □
18. 我認為同學在朝會上的分享很重要 □ □ □ □ □
19. 我能聽清楚同學在朝會上的分享 □ □ □ □ □
20. 現行的朝會不會對我的生活帶來困擾 □ □ □ □ □
21. 朝會遲到必須做愛校服務,我認為這是適當的處分 □ □ □ □ □
22. 我認為朝會的存在,不會影響我的時間安排 □ □ □ □ □
23. 若沒有朝會,我需要額外的時間了解校務 □ □ □ □ □
24. 我認為朝會應開放請假 □ □ □ □ □
填答說明:下列問題是想了解您對現行朝會各功能的看法與檢討,每題均有五個□,由左到右
分別代表「非常同意」、「同意」、「沒有意見」、「不同意」與「非常不同意」,請依您的實際情況,
在合適的□中打✔
1. 我認為現行的朝會需要改變:
□是 □否(若選擇否,請直接跳至 3.)
2. 若現行朝會需要改變,則其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可複選)
□話語權的不對等 □浪費太多時間 □傳達效果不佳
□宣達事項不重要 □勞師動眾 □灌輸特定價值與理念
□其他__________
3. 我對以下朝會替代方案的支持度:
(-3 為完全不支持,0 為沒意見,3 為完全支持,請在最符合您想法的數字空格中打✔)
完全廢除(發放通知單&利用原有廣播時間)
降低頻率(其餘形式與現行同)
自由參加(其餘形式與現行同)
代表出席(每班推派代表參加)
廣播替代(朝會改以廣播形式進行)
維持現狀
4. 若最終決議,朝會仍以現行形式召開,我認為朝會召開的理想頻率應為:
□維持現狀(一周兩次) □一周一次 □兩周一次 □一月一次
5. 若最終決議,朝會仍以現行形式召開,哪些內容需保留?(可複選)
□校長談話 □唱國歌 □播國旗歌(升國旗)
□頒獎、表揚 □重要事項宣達
6. 若最終決議,朝會改以代表出席形式召開,我認為召開的理想頻率應為:
□維持現狀(一周兩次) □一周一次 □兩周一次 □一月一次
7. 承 6.,若最終決議,朝會改以代表出席形式召開,哪些內容需保留?(可複選)
□校長談話 □唱國歌 □播國旗歌(升國旗)
□頒獎、表揚 □重要事項宣達
填答說明:下列問題是想了解您對現行朝會的問題與其替代方案之看法,並探討在「在決議採
用各特定替代方案」的大前提下,您對該替代方案細節之看法(不論您是否支持該替代方案)。
請依您的實際情況,在合適的□中打✔
8. 若最終決議,朝會改以廣播形式召開,我認為朝會召開的理想頻率應為:
□維持現狀(一周兩次) □一周一次 □兩周一次 □一月一次
9. 承 8.,若最終決議朝會改以廣播形式召開,以下何種規定較為合宜?
□強制提早到校(點名)且必須待在教室
□強制提早到校(點名)但不一定要待在教室
□不強制提早到校
10. 承 8.,若最終決議朝會改以廣播形式召開,我認為應當保留的內容為(可複選)
□校長談話 □唱國歌 □播國旗歌(升國旗)
□頒獎、表揚 □重要事項宣達
11. 若最終決議朝會開放自由參加,我認為朝會召開的理想頻率應為:
□維持現狀(一周兩次) □一周一次 □兩周一次 □一月一次
12. 若最終決議朝會開放自由參加,我會出席的頻率應為:
□維持現狀(一周兩次) □一周一次 □兩周一次 □一月一次
□我不會去
關於朝會問題,我的建議與看法:
作答完成,感謝您的合作!
本問卷係由「無朝會推動陣線」委託班聯會行政部門發放。
「無朝會推動陣線」由一群建中高三同學組成,希望在本學期,透過問卷、座談的方式,了解
建中學生對於朝會的想法,最終目標是廢除建中的朝會制度。如果您對這個議題感興趣,以下是他
們的聯絡方式與粉絲專頁 QR Code:
「無朝會推動陣線」
電子信箱:freemorningforck2014@gmail.com
粉絲專頁 QR Code→
附件五 問卷結果與分析
第一章 前言
在開始進行分析之前,我們首先將介紹此問卷的誕生:從設計、預試、發放
到回收的過程。
第一節 問卷設計理念說明
本問卷係由「無朝會推動陣線」設計,委由班聯會行政部門發放,為盡可能
不影響同學作答,在問卷開頭,以班聯會行政部門名義向同學說明。同時,在問
卷最後,附上「無朝會推動陣線」之介紹與粉絲專頁 QR CODE 連結,以示負
責。本問卷共分為三個部份:「基本資料」、「現行朝會功能看法與檢討量表」,以
及「朝會問題與替代方案調查表」,以下將介紹本問卷之設計理念。
一、 基本資料
此一調查表旨在了解受試者的年級、類組,以及是否具有免勤的資格。
若具有免勤資格,則只須完成第一部份之填答。除此之外,此部分也探討受
試者對於「理想中的朝會應具備之功能」、「現有朝會所具備之功能」的看法。
可選填的功能選項有:「凝聚愛國意識」、「傳達重要事項」、「聆聽校長話語」、
「表彰榮譽/有功事蹟」與「同學分享心得」等五項,係參考《東海東》報
導內容 1,以及北一女中 102 學年下學期第一次班代大會提問單與回復 2。
同時,為求慎重,仍保留開放式選項供同學填答。
二、 現行朝會功能看法與檢討量表
此一量表旨在調查同學對於「現行朝會各功能的看法與檢討」,共有二十
四題,每題皆有一個敘述,採 Likert 五點式量表,受試者可從「非常同意」、「同
意」、「沒有意見」、「不同意」與「完全不同意」五個選項中,勾選最符合其想
法的選項。
在第一到第十九題,我們將朝會更細分為「升旗」、「唱國歌」、「宣達事項」、
「校長分享」、「表揚」五項內容。分別了解同學是否認為其「是否應該存在於
1 可見於: https://www.facebook.com/
permalink.php?story_fbid=1459010424332235&id=1458696797696931&stream_ref=10
2 可見於: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5zuSj7N6kJVU0xiR1JvMGF5YzQ/edit
朝會」、「內容是否重要」、「是否能聽得清楚」,以及「朝會是否是進行此活動的
良好管道」。
而第二十題至第二十四題,設計者則希望了解朝會對同學的整體影響,此
部分共有五題,分別為:「現行的朝會不會對我的生活帶來困擾」、「朝會遲到必
須做愛校服務,我認為這是適當的處分」、「我認為朝會的存在,不會影響我的
時間安排」、「若沒有朝會,我需要額外的時間來了解校務」與「朝會應開放請
假」。
三、 朝會問題與替代方案調查表
此調查表可再細分為三個部份。第一,受試者首先將回答「現行的朝會是
否需要改變」,及「若需要改變,則其有哪些問題」;第二,受試者則須回答其
對各種替代方案的支持度,每題各有-3~+3 七個選項,-3 表示完全不支持,+3
則表示完全支持該方案;第三,則旨在探討「若最終決議採行某替代方案,受
試者對此替代方案細節之看法」,此部分不問受試者是否支持此替代方案(已在
此調查表之第二部分處理過了),而是了解在此一形式下,受試者認為應以何種
頻率召開、應保留哪些內容較為適當。
朝會的存廢做為公共議題,在問卷設計上,必須更加謹慎,以免被認為具有
誘答性,而影響其效力。為此,設計者在設計時,各題幹皆排除主觀的、引導式
的敘述;同時,也確保「不論是贊成或反對廢除朝會的受試者,在本問卷中也都
具有填答的空間」。在問卷的最後,也保留了開放式欄位,讓每位受試者皆能暢
所欲言。簡而言之,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者認為,本問卷之誘答性與引導性已
盡可能降到最低。
第二節 問卷預試、發放與回收過程
本問卷於四月十四日完成初稿設計,其後安排三年二十四班,共二十位同學
以及本校數名公民科老師進行預試,以求慎重。收回預試問卷後,針對題幹敘述、
題序安排、版面設計等進行修改。
其後,於四月二十五日安排正式施測,採普查形式,共發放三千六百九十二
份問卷。各班問卷於前一日(四月二十四日)放學後,塞入各班班級櫃內,由風
紀幹事隔日領回,並由班級代表進行班內發放與回收。
問卷回收之工作,則於四月二十五日放學至五月一日期間,委由班聯會行政
部門,透過跑班、廣播等方式進行回收。回收完畢後,所有問卷交由「無朝會推
動陣線」進行編號與輸入工作。
目前,所有回收之問卷皆完成編號,並由「無朝會推動陣線」妥善保管,待
工作告一段落後,將進行銷毀。
第三節 回收率與有效問卷率
本次調查最終收回 1723 份問卷,回收率為 46.67%。
在此,必須說明有效/無效之認定標準。除了具免勤資格的受試者,只需填
答第一部份之外,其餘受試者皆須完成所有問題的填答,才視為有效問卷,意即
「只要漏答一題」,即被當作無效問卷,不列入之後分析。此外,除了具開放式
選項之題幹外,自行添加選項者,也視為無效問卷處理。
在回收的 1723 份問卷中,共有 1337 份問卷符合有效之標準,有效問卷率
達 77.60%。合計有效問卷共占總發放數量之 36.21%。下表為各年級類組之有
效問卷占該年級人數之比例:
學生人數 有效問卷數 有效問卷率
一年級 1200 497 41.41%
二年級一類組 175 54 30.86%
二年級二類組 263 102 38.78%
二年級三類組 803 316 39.35%
三年級一類組 233 67 28.76%
三年級二類組 181 95 52.49%
三年級三類組 839 206 24.55%
合計 3692 1337 36.21%
第二章 分析結果
以下就本問卷中各題項統計結果進行分析。考量本報告結果將做為建國中學
朝會制度改革之參考,而高三同學即將畢業,朝會如何改革與其無涉。在接下來
對於問卷第二部分「現行朝會功能看法與檢討量表」,與第三部分「 朝會問題
與替代方案調查表」的相關分析中,我們將以高一高二/高三兩組進行分別討
論。
第一節 受試者背景資料
此節統計填寫此份問卷受試者的年級、類組,以及是否具有免勤之資格。透
過了解此兩項統計,一方面能夠檢驗此樣本之於母群體,是否具有足夠的代表性,
一方面也能觀察,不同的背景,是否在之後的填答結果上具有顯著的差異。
一、 年級與類組
受試者年級與類組分佈如下圖:
從年級區分,高一、高二、高三的比例分別為 37%、36%與 27%,
對比全校學生人數,高三的填答比例明顯較低,我們認為,可能有兩個
原因:第一,是高三同學受限於考試壓力,對此議題的關注較少,填寫
問卷的意願也較低;第二,則是高三同學已不必出席朝會,最終結果如
何,也與高三無關。
高一
37.17%
高二一類組
4.04%
高二二類組
7.63%
高二三類組
23.64%
高三一類組
5.01%
高三二
類組
7.11%
高三三類組
15.41%
高三
27%
受試者年級與類組分佈
二、 免勤資格之有無
觀察下圖可以發現,填寫這份問卷的受試者當中,有 4.56%的同學,
具有免勤資格,無須出席朝會。這些同學不需填寫問卷第二、第三部分。
第二節 朝會「應具備」與「現有」功能
此部分探討受試者對於理想朝會功能的想像,以及對現有朝會功能的認知。
此兩題在問卷中皆為複選題。百分比的意義在於「有多少比例的受試者選填此功
能選項」。在此,我們首先將分項討論,最後觀察兩者之間的差異,並提出解釋。
一、 理想朝會應具備之功能
下圖是理想朝會應具備之各功能的百分比長條圖。
95.44%
4.56%
是否具有免勤資格
不具免勤資格
具免勤資格
23.24% 27.94% 29.14%
73.86%
49.81%
21.20%
「理想的」朝會所應具備之各功能長條圖
觀察此圖可發現,有 23.24%,大約四分之一的同學,認為朝會根
本就不應該存在。而在各個功能當中,以選填「傳達重要事項」與「表
彰榮譽事蹟」的比例最高,分別有 73.86%與 49.81%的同學認為理想
的朝會應具備此功能。而「凝聚愛國意識」、「聆聽校長話語」與「同學
分享心得」則較不受青睞,顯示多數同學認為,這三者並非理想的朝會
所需。
二、 現有朝會所具有之功能
下圖則為現有朝會所具備之各功能的百分比長條圖。
在現有的朝會功能中,「聆聽校長話語」、「傳達重要事項」以及「表
揚有功事蹟」分別獲得了過半數同學的認同。換言之,這三項功能被認
為是「現行朝會所具備的功能」。而選擇「凝聚愛國意識」與「同學分
享心得」的比例則較低。
那麼,「應有」與「現有」功能兩者之間,又有何異同?第一,「凝
聚愛國意識」與「同學分享心得」在兩題當中,都僅獲得少數的認同,
換言之,這兩個功能,在理想的朝會中「不一定」需要具備(未勾選者,
可能有兩種可能:理想朝會的內涵不包含該功能,或是該功能可有可無),
同時現有的朝會中,也未有此兩項功能;而「傳達重要事項」與「表揚
有功事蹟」則在兩題當中,都獲得約半數,甚至更多同學的認可,顯示
這兩項功能不但被認為是需要的,也是現有朝會所具備的;較為特別的,
大多數人並不認為「聆聽校長話語」是必須具備的功能,這項功能卻在
15.06%
61.42%
56.48%
51.46%
26.67%
凝聚愛國意識 聆聽校長話語 傳達重要事項 表揚有功事蹟 同學分享心得
「現有」朝會所具備之功能
現有的朝會中大大彰顯,甚至超越「傳達」與「表揚」,成為現有朝會
最主要的功能。
若將此結果做為改善朝會制度的參考(不論以何種方式召開),我
們認為,或可考慮將焦點放在「傳達重要事項」與「凝聚有功事蹟」,
其餘功能則可考慮廢除,或改採其他方式進行。舉例而言,既然大家不
認為理想朝會的功能是「聆聽校長話語」,校長進班直接與同學進行對
話,也許會是更好的做法。
第三節 朝會各活動分析
此節探討受試者對朝會各項活動的看法,將「非常同意」、「同意」、「沒意見」、
「不同意」與「完全不同意」分別以 5、4、3、2、1 進行編碼,並將受試者(依
年級、類組進行區分)的答案平均,若最終結果高於 3 分,則表示對此敘述的看
法偏向同意;若低於 3 分,則代表對此敘述的看法,偏向不同意。
一、 升國旗、唱國歌
本量表的第一至第四題討論朝會中的「升國旗、唱國歌」,題目內
容分別為「我認為朝會應該唱國歌」、「我認為朝會應該升國旗」、「大家
一起在朝會上唱國歌能提升我的愛國意識」,以及「大家一起在朝會上
升國旗能提升我的愛國意識」。下表為此四題填答之平均:
朝會應唱國歌 朝會應升國旗
唱國歌能提升
愛國意識
升國旗能提升
愛國意識
高一 3.69 3.73 3.16 3.15
高二一類組 3.87 3.94 3.19 3.20
高二二類組 3.19 3.23 2.90 2.94
高二三類組 3.92 3.98 2.98 3.00
高三一類組 2.83 3.00 2.35 2.35
高三二類組 4.13 4.17 3.26 3.24
高三三類組 3.93 4.02 3.16 3.16
全校平均 3.74 3.80 3.07 3.07
平均而言,同學對這四題敘述的看法,都較傾向同意,但「應該唱
國歌/升國旗」則高於「唱國歌/升國旗可以提升愛國意識」。此外,
應升國旗的平均略高於應唱國歌(不論在哪個年級類組皆然),但在提
升愛國意識上,則無明顯差異。
二、 校長分享
第五至第八題則討論朝會中的「校長分享」。內容分別為「我認為
朝會上應該讓校長說話」、「我認為校長在朝會上說的話很重要」、「我能
聽清楚校長在朝會上所說的話」以及「我認為朝會是校長和同學說話的
良好管道」。下表為此四題填答之平均:
朝會應讓校長
說話
校長在朝會上
說的話很重要
能聽清楚校長
朝會上說的話
朝會是校長講
話的良好管道
高一 3.21 2.90 2.72 3.03
高二一類組 3.37 2.65 2.69 2.89
高二二類組 3.14 2.77 2.77 2.78
高二三類組 3.38 2.82 2.38 2.87
高三一類組 2.77 1.91 1.56 2.06
高三二類組 3.84 3.17 2.36 3.12
高三三類組 3.51 2.89 2.23 2.89
全校平均 3.32 2.83 2.48 2.90
觀察上表,則可發現:平均而言,除了高三一類組除外,同學大多認為
朝會應讓校長與同學說話。然而,大多數同學也表示(高三二類組除外)校
長說的話並不太重要。而不分年級類組,大多同學也都認為,聽不清楚校長
所說的話。在「朝會是否為校長向同學說話的良好管道」上,答案也是否定
的,僅有高一與高三二類組的同學表達贊同。
如前述所言,同學並不認為「聆聽校長話語」是理想的朝會所應具備的
功能。而這樣的結果再一次的反映:若校長欲與同學對話,拉近彼此的距離,
朝會並不是良好的管道。
三、 主任、教官重要事項宣達
第九至第十二題討論朝會中的「主任、教官重要事項宣達」。分別
為「我認為朝會上應該讓主任/教官宣達事項」、「我認為主任/教官在
朝會上宣達的事項很重要」、「我能聽清楚朝會上主任/教官宣達的事項」
以及「我認為朝會是一種宣達事項的良好管道」。下表為此四題填答之
平均:
朝會上應宣達
事項
朝會上宣達的
事項重要
能聽清楚朝會
上宣達的事項
朝會是宣達事
項的良好管道
高一 3.49 3.28 2.96 3.23
高二一類組 3.57 3.13 3.17 3.13
高二二類組 2.80 2.69 2.94 2.81
高二三類組 3.54 3.18 2.81 3.11
高三一類組 2.92 2.52 1.94 2.30
高三二類組 3.80 3.37 2.84 3.33
高三三類組 3.59 3.18 2.56 3.20
全校平均 3.46 3.16 2.81 3.12
觀察上表可以發現,大多數同學認為在朝會上應該宣達重要事項,
對照第一部份所得出的結果,「傳達重要事項」是最多同學認為,理想
朝會所需具備的功能,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至於朝會上宣達的事
項是否重要,以及朝會是否是宣達事項的良好管道,亦略高於 3 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第十一題「我能聽清楚朝會上主任/教官
宣達的事項」的填答上,結果卻是偏向於否定的。透過朝會來宣達事項,
是否能夠達成校方所需盡的「宣傳的義務」?或者,有甚麼樣的方法,
能夠讓同學更清楚的聽到所傳達的事項?我們建議,校方應當思考其他
可能的選項。
四、 公開表揚
第十三至第十六題討論朝會中的「公開表揚」。分別為「我認為公
開表揚、頒獎是必要的」、「若我是得獎者,我希望能在朝會上被表揚」、
「我能聽清楚朝會上所表揚的事蹟」以及「我認為朝會是表揚、頒獎的
良好管道」。下表為此四題填答之平均:
無朝會推動陣線說帖
無朝會推動陣線說帖
無朝會推動陣線說帖
無朝會推動陣線說帖
無朝會推動陣線說帖
無朝會推動陣線說帖
無朝會推動陣線說帖
無朝會推動陣線說帖
無朝會推動陣線說帖
無朝會推動陣線說帖
無朝會推動陣線說帖
無朝會推動陣線說帖

More Related Content

Recently uploaded

日本九州齿科大学毕业证制作🚩定制本科卒业证书🚩哪里可以购买假美国西南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大学成绩单
日本九州齿科大学毕业证制作🚩定制本科卒业证书🚩哪里可以购买假美国西南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大学成绩单日本九州齿科大学毕业证制作🚩定制本科卒业证书🚩哪里可以购买假美国西南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大学成绩单
日本九州齿科大学毕业证制作🚩定制本科卒业证书🚩哪里可以购买假美国西南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大学成绩单jakepaige317
 
我了解到黑客在某些领域拥有卓越的技术能力,特别是在处理系统漏洞方面。在当前的情境下,如果我想要改变我的毕业成绩,他们的帮助或许是我唯一可行的选择。【微 t...
我了解到黑客在某些领域拥有卓越的技术能力,特别是在处理系统漏洞方面。在当前的情境下,如果我想要改变我的毕业成绩,他们的帮助或许是我唯一可行的选择。【微 t...我了解到黑客在某些领域拥有卓越的技术能力,特别是在处理系统漏洞方面。在当前的情境下,如果我想要改变我的毕业成绩,他们的帮助或许是我唯一可行的选择。【微 t...
我了解到黑客在某些领域拥有卓越的技术能力,特别是在处理系统漏洞方面。在当前的情境下,如果我想要改变我的毕业成绩,他们的帮助或许是我唯一可行的选择。【微 t...黑客 接单【TG/微信qoqoqdqd】
 
布莱德福德大学毕业证制作/英国本科学历如何认证/购买一个假的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硕士学位证书
布莱德福德大学毕业证制作/英国本科学历如何认证/购买一个假的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硕士学位证书布莱德福德大学毕业证制作/英国本科学历如何认证/购买一个假的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硕士学位证书
布莱德福德大学毕业证制作/英国本科学历如何认证/购买一个假的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硕士学位证书kathrynalvarez364
 
哪里可以购买日本神奈川县立保健福祉大学学位记/录取通知书可以制作吗/补办马来西亚大学文凭/CIA证书定制
哪里可以购买日本神奈川县立保健福祉大学学位记/录取通知书可以制作吗/补办马来西亚大学文凭/CIA证书定制哪里可以购买日本神奈川县立保健福祉大学学位记/录取通知书可以制作吗/补办马来西亚大学文凭/CIA证书定制
哪里可以购买日本神奈川县立保健福祉大学学位记/录取通知书可以制作吗/补办马来西亚大学文凭/CIA证书定制kathrynalvarez364
 
Grade 6 Lesson 7 Environment Protection.pptx
Grade 6 Lesson 7 Environment Protection.pptxGrade 6 Lesson 7 Environment Protection.pptx
Grade 6 Lesson 7 Environment Protection.pptxPriscilleXu
 
加急代办一个日本鹿儿岛纯心女子大学学位记🌈学习成绩单电子版定制🌈仿制荷兰大学毕业证🌈日语JLPT证书定制
加急代办一个日本鹿儿岛纯心女子大学学位记🌈学习成绩单电子版定制🌈仿制荷兰大学毕业证🌈日语JLPT证书定制加急代办一个日本鹿儿岛纯心女子大学学位记🌈学习成绩单电子版定制🌈仿制荷兰大学毕业证🌈日语JLPT证书定制
加急代办一个日本鹿儿岛纯心女子大学学位记🌈学习成绩单电子版定制🌈仿制荷兰大学毕业证🌈日语JLPT证书定制bairnshajjes
 
澳洲圣母大学毕业证制作/加拿大硕士学历代办/购买一个假的中央警察大学硕士学位证书
澳洲圣母大学毕业证制作/加拿大硕士学历代办/购买一个假的中央警察大学硕士学位证书澳洲圣母大学毕业证制作/加拿大硕士学历代办/购买一个假的中央警察大学硕士学位证书
澳洲圣母大学毕业证制作/加拿大硕士学历代办/购买一个假的中央警察大学硕士学位证书kathrynalvarez364
 

Recently uploaded (7)

日本九州齿科大学毕业证制作🚩定制本科卒业证书🚩哪里可以购买假美国西南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大学成绩单
日本九州齿科大学毕业证制作🚩定制本科卒业证书🚩哪里可以购买假美国西南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大学成绩单日本九州齿科大学毕业证制作🚩定制本科卒业证书🚩哪里可以购买假美国西南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大学成绩单
日本九州齿科大学毕业证制作🚩定制本科卒业证书🚩哪里可以购买假美国西南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大学成绩单
 
我了解到黑客在某些领域拥有卓越的技术能力,特别是在处理系统漏洞方面。在当前的情境下,如果我想要改变我的毕业成绩,他们的帮助或许是我唯一可行的选择。【微 t...
我了解到黑客在某些领域拥有卓越的技术能力,特别是在处理系统漏洞方面。在当前的情境下,如果我想要改变我的毕业成绩,他们的帮助或许是我唯一可行的选择。【微 t...我了解到黑客在某些领域拥有卓越的技术能力,特别是在处理系统漏洞方面。在当前的情境下,如果我想要改变我的毕业成绩,他们的帮助或许是我唯一可行的选择。【微 t...
我了解到黑客在某些领域拥有卓越的技术能力,特别是在处理系统漏洞方面。在当前的情境下,如果我想要改变我的毕业成绩,他们的帮助或许是我唯一可行的选择。【微 t...
 
布莱德福德大学毕业证制作/英国本科学历如何认证/购买一个假的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硕士学位证书
布莱德福德大学毕业证制作/英国本科学历如何认证/购买一个假的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硕士学位证书布莱德福德大学毕业证制作/英国本科学历如何认证/购买一个假的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硕士学位证书
布莱德福德大学毕业证制作/英国本科学历如何认证/购买一个假的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硕士学位证书
 
哪里可以购买日本神奈川县立保健福祉大学学位记/录取通知书可以制作吗/补办马来西亚大学文凭/CIA证书定制
哪里可以购买日本神奈川县立保健福祉大学学位记/录取通知书可以制作吗/补办马来西亚大学文凭/CIA证书定制哪里可以购买日本神奈川县立保健福祉大学学位记/录取通知书可以制作吗/补办马来西亚大学文凭/CIA证书定制
哪里可以购买日本神奈川县立保健福祉大学学位记/录取通知书可以制作吗/补办马来西亚大学文凭/CIA证书定制
 
Grade 6 Lesson 7 Environment Protection.pptx
Grade 6 Lesson 7 Environment Protection.pptxGrade 6 Lesson 7 Environment Protection.pptx
Grade 6 Lesson 7 Environment Protection.pptx
 
加急代办一个日本鹿儿岛纯心女子大学学位记🌈学习成绩单电子版定制🌈仿制荷兰大学毕业证🌈日语JLPT证书定制
加急代办一个日本鹿儿岛纯心女子大学学位记🌈学习成绩单电子版定制🌈仿制荷兰大学毕业证🌈日语JLPT证书定制加急代办一个日本鹿儿岛纯心女子大学学位记🌈学习成绩单电子版定制🌈仿制荷兰大学毕业证🌈日语JLPT证书定制
加急代办一个日本鹿儿岛纯心女子大学学位记🌈学习成绩单电子版定制🌈仿制荷兰大学毕业证🌈日语JLPT证书定制
 
澳洲圣母大学毕业证制作/加拿大硕士学历代办/购买一个假的中央警察大学硕士学位证书
澳洲圣母大学毕业证制作/加拿大硕士学历代办/购买一个假的中央警察大学硕士学位证书澳洲圣母大学毕业证制作/加拿大硕士学历代办/购买一个假的中央警察大学硕士学位证书
澳洲圣母大学毕业证制作/加拿大硕士学历代办/购买一个假的中央警察大学硕士学位证书
 

Featured

2024 State of Marketing Report – by Hubspot
2024 State of Marketing Report – by Hubspot2024 State of Marketing Report – by Hubspot
2024 State of Marketing Report – by HubspotMarius Sescu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hatGPT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hatGPT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hatGPT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hatGPTExpeed Software
 
Product Design Trends in 2024 | Teenage Engineerings
Product Design Trends in 2024 | Teenage EngineeringsProduct Design Trends in 2024 | Teenage Engineerings
Product Design Trends in 2024 | Teenage EngineeringsPixeldarts
 
How Race, Age and Gender Shape Attitudes Towards Mental Health
How Race, Age and Gender Shape Attitudes Towards Mental HealthHow Race, Age and Gender Shape Attitudes Towards Mental Health
How Race, Age and Gender Shape Attitudes Towards Mental HealthThinkNow
 
AI Trends in Creative Operations 2024 by Artwork Flow.pdf
AI Trends in Creative Operations 2024 by Artwork Flow.pdfAI Trends in Creative Operations 2024 by Artwork Flow.pdf
AI Trends in Creative Operations 2024 by Artwork Flow.pdfmarketingartwork
 
PEPSICO Presentation to CAGNY Conference Feb 2024
PEPSICO Presentation to CAGNY Conference Feb 2024PEPSICO Presentation to CAGNY Conference Feb 2024
PEPSICO Presentation to CAGNY Conference Feb 2024Neil Kimberley
 
Content Methodology: A Best Practices Report (Webinar)
Content Methodology: A Best Practices Report (Webinar)Content Methodology: A Best Practices Report (Webinar)
Content Methodology: A Best Practices Report (Webinar)contently
 
How to Prepare For a Successful Job Search for 2024
How to Prepare For a Successful Job Search for 2024How to Prepare For a Successful Job Search for 2024
How to Prepare For a Successful Job Search for 2024Albert Qian
 
Social Media Marketing Trends 2024 // The Global Indie Insights
Social Media Marketing Trends 2024 // The Global Indie InsightsSocial Media Marketing Trends 2024 // The Global Indie Insights
Social Media Marketing Trends 2024 // The Global Indie InsightsKurio // The Social Media Age(ncy)
 
Trends In Paid Search: Navigating The Digital Landscape In 2024
Trends In Paid Search: Navigating The Digital Landscape In 2024Trends In Paid Search: Navigating The Digital Landscape In 2024
Trends In Paid Search: Navigating The Digital Landscape In 2024Search Engine Journal
 
5 Public speaking tips from TED - Visualized summary
5 Public speaking tips from TED - Visualized summary5 Public speaking tips from TED - Visualized summary
5 Public speaking tips from TED - Visualized summarySpeakerHub
 
ChatGPT and the Future of Work - Clark Boyd
ChatGPT and the Future of Work - Clark Boyd ChatGPT and the Future of Work - Clark Boyd
ChatGPT and the Future of Work - Clark Boyd Clark Boyd
 
Getting into the tech field. what next
Getting into the tech field. what next Getting into the tech field. what next
Getting into the tech field. what next Tessa Mero
 
Googl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Understanding Core Updates & Search Intent
Googl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Understanding Core Updates & Search IntentGoogl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Understanding Core Updates & Search Intent
Googl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Understanding Core Updates & Search IntentLily Ray
 
Time Management & Productivity - Best Practices
Time Management & Productivity -  Best PracticesTime Management & Productivity -  Best Practices
Time Management & Productivity - Best PracticesVit Horky
 
The six step guide to practical project management
The six step guide to practical project managementThe six step guide to practical project management
The six step guide to practical project managementMindGenius
 
Beginners Guide to TikTok for Search - Rachel Pearson - We are Tilt __ Bright...
Beginners Guide to TikTok for Search - Rachel Pearson - We are Tilt __ Bright...Beginners Guide to TikTok for Search - Rachel Pearson - We are Tilt __ Bright...
Beginners Guide to TikTok for Search - Rachel Pearson - We are Tilt __ Bright...RachelPearson36
 

Featured (20)

2024 State of Marketing Report – by Hubspot
2024 State of Marketing Report – by Hubspot2024 State of Marketing Report – by Hubspot
2024 State of Marketing Report – by Hubspot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hatGPT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hatGPT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hatGPT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hatGPT
 
Product Design Trends in 2024 | Teenage Engineerings
Product Design Trends in 2024 | Teenage EngineeringsProduct Design Trends in 2024 | Teenage Engineerings
Product Design Trends in 2024 | Teenage Engineerings
 
How Race, Age and Gender Shape Attitudes Towards Mental Health
How Race, Age and Gender Shape Attitudes Towards Mental HealthHow Race, Age and Gender Shape Attitudes Towards Mental Health
How Race, Age and Gender Shape Attitudes Towards Mental Health
 
AI Trends in Creative Operations 2024 by Artwork Flow.pdf
AI Trends in Creative Operations 2024 by Artwork Flow.pdfAI Trends in Creative Operations 2024 by Artwork Flow.pdf
AI Trends in Creative Operations 2024 by Artwork Flow.pdf
 
Skeleton Culture Code
Skeleton Culture CodeSkeleton Culture Code
Skeleton Culture Code
 
PEPSICO Presentation to CAGNY Conference Feb 2024
PEPSICO Presentation to CAGNY Conference Feb 2024PEPSICO Presentation to CAGNY Conference Feb 2024
PEPSICO Presentation to CAGNY Conference Feb 2024
 
Content Methodology: A Best Practices Report (Webinar)
Content Methodology: A Best Practices Report (Webinar)Content Methodology: A Best Practices Report (Webinar)
Content Methodology: A Best Practices Report (Webinar)
 
How to Prepare For a Successful Job Search for 2024
How to Prepare For a Successful Job Search for 2024How to Prepare For a Successful Job Search for 2024
How to Prepare For a Successful Job Search for 2024
 
Social Media Marketing Trends 2024 // The Global Indie Insights
Social Media Marketing Trends 2024 // The Global Indie InsightsSocial Media Marketing Trends 2024 // The Global Indie Insights
Social Media Marketing Trends 2024 // The Global Indie Insights
 
Trends In Paid Search: Navigating The Digital Landscape In 2024
Trends In Paid Search: Navigating The Digital Landscape In 2024Trends In Paid Search: Navigating The Digital Landscape In 2024
Trends In Paid Search: Navigating The Digital Landscape In 2024
 
5 Public speaking tips from TED - Visualized summary
5 Public speaking tips from TED - Visualized summary5 Public speaking tips from TED - Visualized summary
5 Public speaking tips from TED - Visualized summary
 
ChatGPT and the Future of Work - Clark Boyd
ChatGPT and the Future of Work - Clark Boyd ChatGPT and the Future of Work - Clark Boyd
ChatGPT and the Future of Work - Clark Boyd
 
Getting into the tech field. what next
Getting into the tech field. what next Getting into the tech field. what next
Getting into the tech field. what next
 
Googl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Understanding Core Updates & Search Intent
Googl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Understanding Core Updates & Search IntentGoogl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Understanding Core Updates & Search Intent
Googl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Understanding Core Updates & Search Intent
 
How to have difficult conversations
How to have difficult conversations How to have difficult conversations
How to have difficult conversations
 
Introduction to Data Science
Introduction to Data ScienceIntroduction to Data Science
Introduction to Data Science
 
Time Management & Productivity - Best Practices
Time Management & Productivity -  Best PracticesTime Management & Productivity -  Best Practices
Time Management & Productivity - Best Practices
 
The six step guide to practical project management
The six step guide to practical project managementThe six step guide to practical project management
The six step guide to practical project management
 
Beginners Guide to TikTok for Search - Rachel Pearson - We are Tilt __ Bright...
Beginners Guide to TikTok for Search - Rachel Pearson - We are Tilt __ Bright...Beginners Guide to TikTok for Search - Rachel Pearson - We are Tilt __ Bright...
Beginners Guide to TikTok for Search - Rachel Pearson - We are Tilt __ Bright...
 

無朝會推動陣線說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