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293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中华复兴的梦想:
中国
蓝图
第二版
轩辕风云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二版自序
第一版已经成书一年了,当初使用电子邮箱的定时发送功能,设定在 2013 年 2 月 6 日凌晨发送了
超过一万封电子邮件(邮件地址是从 CSDN 泄露的个人资料里面提取的,主要是 QQ 邮箱,每组 5-25
个邮件群发,每个注册邮箱只发不超过 50 个邮件),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看过这本书(根据安全准则,
我没有再登录过用于发送的邮箱),但是我试着向半生不熟的人发送了几次,结果彼此再没有联系。由
此可知这本书的传播非常难,这和电影《让子弹飞一会儿》中那些懦弱的国人如出一辙。这也证明,中
国老百姓是没有胆量造反的,只有靠军队政变才可能救中国,而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如果这本书能够
得到广泛的传播,是比民主选举更真实、有效的民意授权。
由于第一版的电子版(实际上也只有电子版)没有做书签(第一版作为一切异议的基准,为了防止
有人恶意篡改,PDF 进行了加密,禁止修改),导致阅读时不太方便,故决定出第二版,其遵循的原则
是:①不改变第一版确立的原则;②补上撰写第一版时漏掉的原则(如司法体制中增加有条件宽宥原则);
③修改书中的文字语法错误;④为 PDF 文档做书签,为目录中每节标注对应页码和建立超链接。如果
因为这些修改引起任何分歧,一切以第一版为主。
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为了千秋万代子孙的幸福,我早已将生死抛之脑后,你们呢?我的同胞们,
难道连坐几年牢的勇气都没有吗?更何况就算共产党真打算关你们几年有那么多监狱吗?阻挡我们前
进的不是监狱本身,而是自己内心的恐惧,这是生性懦弱的产物。如果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在肮脏、
恶劣的环境下,竞争残酷到一出生就得为二十年后的就业竞争做准备,有钱人整天夜不能寐、挖空心思
移民…那么,继续沉默吧,在沉默中虚度时光,在生命的尽头懊悔不已。如果不想在噩梦中长眠,就让
我们一起动动鼠标,让一台台电脑传递我们的心声,最终将邪恶的共产党政府打垮。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
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前进!前进、进!
轩辕风云
2014-03-02
- 1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附第二版改动内容:
内容上的修改(蓝色文字为超链接,点击可直接跳转到内容修改的页面):
1. 第 11 页 革命因由:第四,“最终彻底消灭汉字;”后增加“强制要求…是迫切的);”
2. 第 30 页 诡辩原理:增加一段“识破诡辩还有一个方法…难点在于形成这一意识。”
3. 第 39 页 国家长盛之秘:“民主政治体制:”一段,“都来自选民的授权,各级政府官员”改为“都
来自选民的直接授权,并可任命一批与自己立场一致的阁僚,各级政府官员”
4. 第 54 页 政权理论:增加“第十七节 国家使命”
5. 第 60 页 资本收益:对资本收益示意图做了少许修改使其更易于理解。
6. 第 90 页 一体化利弊:其后增加一节 “第九节 城镇化中的悖论”
7. 第 158 页 自持力: 其后增加一节“第七节 模糊创造美”
8. 第 160 页 宪法:第二条增加对无为而治的说明“无为而治的本质就是西塞罗所言适用于所有的
人并且永恒不变的法律——正确的理性。”
9. 第 179 页 司法体制:增加“18.4. 在法定应承担赔偿责任…被裁定无效,追索财产并用于赔偿。”;
增加“21. 有条件宽宥原则。”
10. 第 187 页 土地及自然资源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标”前增加一条“11. 既然土地和自然…
这样的缺水地区等。”,后续各条序号顺延。
11. 第 227 页 公司法: 增加“5. 如果导致赔偿的事件…不因股权变更而改变,由前股东承担。”第
一版中第 4 条后直接跳到第 6 条了。
12. 第 235 页 国籍制度:第 6 条后插入“7. 有限自由劳务政策”,后续各条序号顺延。
13. 第 243 页 闲置人力物力国家有偿征用制度 在首段后插入一段“此外,为了保证…因而不会扭
曲市场需求。”
14. 第 245 页 人口制度:第 6 条 “留守儿童…代为负责教育。”后增加“留守儿童主要是…容易
溺爱孩子)。”
15. 第 249 页 宗族福利制度:第 4 条增加第三段“各宗族设立…的教育权。”
16. 第 253 页 联合贸易和投资委员会:增加“7. 如果委员会推荐…由国防部负责向该国追索损失。”
17. 第 269 页 军事建设:增加“14. 军事战略”,节末增加两条注。
18. 第 274 页 国际流动原则: 6.1 “为此,外国公民…日均缴税额,”前增加“但政府却…本国公
民承担。”;在其后增加“当然发生赔偿责任…差异极大的问题。”
19. 第 292 页 医疗体制:增加“19. 由于中医药材的药性…构负责指导种植和收购。”
20. 第 294 页 农业政策:增加“7.5. 开发各种粮食制造能源技术…导致疯狂的走私活动。”;增加“8.
由于城镇化不断吞噬耕地…(允许使用外籍劳工)。”
21. 第 308 页 动植物保护制度:增加“2.4. 广告词说…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22. 第 320 页 一般适用原则: 11 增加“城镇位置上…至提供物流补贴)等。” 19.1 段末增加“实
际上,新闻报道…耕地给予经费补贴” 22 增加一段“在全国建立若干…养殖成本价收购。”
改正文字语法错误:
1. 第 11 页 革命因由:其二,第二段“共产党当政的六十多时间里”改为“共产党当政的六十多
年时间里”;第四的倒数第二行“一群长者中国面孔”改为“一群长着中国面孔”
- 2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2. 第 20 页 群众运动: 1.国歌运动,将“最小的代价到达最大的效果”改为“最小的代价达到最
大的效果”。
3. 第 23 页 反革命罪:第 3 条,将“不使革命者致残”改为“不使革命者残废”。
4. 第 29 页 秩序:2.1“中央政府派往地方官员的权力保障”改为“中央政府派往地方的官员之权
力保障”。
5. 第 38 页 民族的本质:最后一段,将“当它为人们贴上不同归属的时候”改为“当它为人们贴
上不同归属的标签的时候”。
6. 第 39 页 国家长盛之秘:第七段,将“名至实归”改为“实至名归”。
7. 第 43 页 迟到千年之革命:2.升迁革命 第三段“这可能成为刻意排除某一候选人”改为“这
可能是刻意排除某一候选人”。
8. 第 81 页 国民财富:最后一段“换取的它国人民生产的财富”,“它国”改“他国”。
9. 第 95 页 人口问题:第三段末的“...”改为“…”
10. 第 109 页 大政府的弊端:第 3 条“全国的最有钱的人”改为“全国最有钱的人”
11. 第 126 页 第七章 社会问题:二十节之后的各节,去掉标题序号中的十字。
12. 第 177 页 军事体制:将文末“注:参考前面的见文的”改为“注:参考前文的”。
13. 第 214 页 公务员制度:11.3 “他们不必再和现在那样拼命”改为“他们不必再像现在那样拼
命”。
14. 第 217 页 教育制度:28 将“由单位存入一定比例的钱入账户”改为“由单位存一定比例的钱
入专户”。
15. 第 253 页 第四篇国家法律,第一章基本制度:第二一和二二两节的内容和目录顺序颠倒了,
现将目录顺序对调了一下。
16. 第 255 页 外交权 第 8 条第二段“如果它国突发自然灾害”,“它国”改“他国”。
17. 第 261 页 通用标准化政策 第 8 条“如果标准中它国技术”,“它国”改“他国”。
- 3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自序
我是这个世界的观众,本不想干预世人的苦乐和共产党的恶政,因为在没有逆选择平衡机制的情况
下,文明即堕落,人们生活苦点反而能降低堕落的速度。可是忽然一天,发现转基因食品遍地都是,狗
日的,你们演戏就演戏呗,干嘛让观众都没法活?可憎可恨!后来见叶剑英、贺龙等元老的子女都反对,
我以为政府会改正,也就懒得管。可是共产党太傲慢了,根本不把各界民宿放在眼里,莫非他们真以为
天下无人乎?
由于共产党的狂妄自大和邪恶,革命是唯一的拯救之道。革命后的政府一定更好吗?这就是本书的
使命:建立革命理论,进行革命部署,建立治国理论,确立新政府的宪法和主要法律原则,从而将革命
前景清晰的描绘出来,并因此统一全国民意推翻共产党的暴政。
本书分为四篇共一百八十节,第一篇革命,讲述如何才能推翻共产党政府及具体部署,在这一过程
中,百姓要做什么,需要为此付出什么;第二篇治国方略,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角度全面讲述
治国的道理,对比可看出共产党的治国能力是多么昏庸无能;第三篇国家体制,讲述新政府的宪法和主
要的政治体制,政府的施政理念、代表谁的利益等;第四篇国家法律,讲述新政府在主要领域的立法原
则。通过第三、四篇,任何人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衡量新政府的施政方针,从而决定是否支持革命。
革命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老百姓通过本书看到革命的收益,在革命和维持现状之间做出选择,若
希望革命就不断的传播本书,若不希望革命就当什么都没看见。由于共产党对网络的严格管制,除非人
民强烈支持革命,本书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传播,因此,本书的传播广度代表了人民的革命意愿,军人
可根据民意决定是否发动军事政变。
腐败无能的共产党所以能持续当政,靠的是对军队的掌控,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革命代价,由民意
授权赎买全国武装力量,军人只要转而效忠人民(民意)而不是共产党,都将获得大笔赎买费。这既能
瓦解共产党的统治,又能促进革命形势的形成。
这场革命建立在全国民意的基础上,因而与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并不会有太多流血,甚至可能成
为光荣革命(即无流血革命),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苦难,希望当政者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别让无辜
者的血染红这片土地。
由于本书的首要任务是将革命后的治国韬略展现出来,方便人民评议,因而在治国方略和法律制度
方面没有进行完备的证明(若本书做这样的证明至少还需要再用三四年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全书将超过
百万字,电子文档也会大很多妨碍传阅),这并不损害政策的合理性。
轩辕风云
2013-02-06
- 4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目 录
(下面每一行均设置了超链接,点击可直接跳转到对应章节)
第二版自序 1
附第二版改动内容 2
自序 4
目录 5
第二篇 治国方略 24
第一章 一般原理 24
第一节 理论体系与假设 24
第二节 人与自然 25
第三节 物质与精神世界 26
第四节 失衡的世界必然灭亡 27
第五节 规则的滞后性 28
第六节 秩序 29
第七节 诡辩原理 30
第二章 政权理论 31
第一节 人权观 31
第二节 权力之源 32
第三节 权力继承 34
第四节 平等诉求 35
第五节 民主的本质 36
第六节 民族的本质 38
第七节 国家长盛之秘 39
第八节 政府寿命的决定因素 41
第九节 改革 42
第十节 迟到千年之革命 43
第十一节 中华不灭之魂 46
第十二节 中国政权基础 47
第十三节 政府的作用 48
第十四节 机构膨胀 49
第十五节 腐败本质 51
第十六节 腐败危害 53
第十七节 国家使命 54
第三章 军事问题 55
第一节 对军队的恐惧 55
第二节 军队的忠诚 56
第三节 军事力量强弱的决定性因素 57
- 5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四章 经济理论 58
第一节 核心原理 58
附:GRI 和 GNI 58
第二节 资本收益 60
第三节 货币政策 62
第四节 汇率 64
第五节 贸易 66
第六节 资本 69
第七节 财富的本质 72
第八节 GDP 迷局 73
第九节 质量的价值 74
第十节 资本利润的正义性 76
第十一节 最低工资 78
第十二节 价格构成原理 79
第十三节 奢侈品市场 80
第五章 经济问题 81
第一节 国民财富 81
第二节 外汇储备 82
第三节 计划经济的弊端 83
第四节 山地财富 84
第五节 楼房高度 85
第六节 替代效应 86
第七节 国防与民用科技分置原则 88
第八节 一体化利弊 89
第九节 城镇化中的悖论 90
第六章 社会理论 92
第一节 血性 92
第二节 交易品必生犯罪 93
第三节 株连 94
第四节 一个坑必有一个萝卜 95
第五节 拔出萝卜带出泥 96
第六节 猪的进化 97
第七节 襄助之义 98
第八节 取势高远 水到渠成 99
第七章 社会问题 100
第一节 人口问题 100
第二节 工具依赖性 102
- 6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三节 人工智能 103
第四节 性平等 105
第五节 平等灾难 106
第六节 知识产权弊端 107
第七节 大政府的弊端 109
第八节 死刑的弊端 111
第九节 生育假的弊端 113
第十节 养老体系的弊端 114
第十一节 黄皮肤黑眼睛是我们的本色 116
第十二节 医疗问题简述 117
第十三节 等级制度的存在价值 119
第十四节 媒妁之言 120
第十五节 退休年龄悖论 121
第十六节 存在就是合理的 122
第十七节 孝道 123
第十八节 多样性的意义 124
第十九节 宗教评价指标 125
第二十节 神罚 126
第二一节 抵制日货 127
第二二节 《十月围城》小议 133
第二三节 邓小平简评 134
第二四节 中印自卫还击战结果评议 136
第二五节 被劫走的历史解释权(转载网文) 137
第八章 语言文化问题 140
第一节 语言、逻辑与知识的关系 140
第二节 汉语初探 141
第三节 汉字 142
第四节 祭祀 145
第五节 风水 146
第六节 天崇拜 147
第七节 谁创造了历史 149
第八节 文物古迹保护 150
第九章 个人修养 151
第一节 自激励 151
第二节 创新意识 152
第三节 加害者心理 153
第四节 富人哲学 154
- 7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五节 人情 156
第六节 自持力 158
第七节 模糊创造美 159
第三篇 国家体制 160
第一章 宪法体系 160
第一节 宪 法 160
第二节 宪法说明 161
第三节 决策部门领导人 164
第四节 中央政府领导人 167
第五节 宗族体制 169
第六节 宗族体制说明 172
第二章 执行体系 174
第一节 荣誉体制 174
第二节 人权法 176
第三节 军事体制 177
第四节 税制 178
第五节 司法体制 179
第六节 地方行政 185
第七节 土地及自然资源制度 187
第八节 国民投资银行 190
第九节 逆选择平衡体制 191
第十节 宗教法 192
第三章 知识保护体系 195
第一节 科研成本社会分摊制度 195
第二节 系统应用风险社会分摊制度 199
第三节 商标保护 200
第四篇 国家法律 201
第一章 基本制度 201
第一节 语言文字 201
第二节 国史制度 209
第三节 人民持枪法 210
第四节 游行法 212
第五节 公务员制度 214
第六节 教育制度 217
第七节 游学制度 223
第八节 婚姻法(原则) 224
第九节 公司法 227
- 8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十节 反不当竞争法 231
第十一节 国籍制度 234
第十二节 国民健康法 237
第十三节 历史清算制度 239
第十四节 收入等级制度 241
第十五节 自适应风险平衡制度 242
第十六节 闲置人力物力国家有偿征用制度 243
第十七节 人口制度 245
第十八节 祭祀制度 247
第十九节 宗族福利制度 249
第二十节 戍守制度 252
第二一节 联合贸易和投资委员会 253
第二二节 国际执行局 254
第二三节 外交权 255
第二四节 作息制度 257
第二五节 永久禁止传销 258
第二六节 新闻制度 259
第二七节 三种特殊犯罪 260
第二八节 通用标准化政策 261
第二九节 专家与决策 263
第二章 建设制度 265
第一节 国家首都 265
第二节 历法纪元 266
第三节 货币与外汇 267
第四节 军事建设 269
第五节 国际流动原则 274
第六节 资本市场 279
第七节 慈善制度 281
第八节 万世法 282
第九节 国礼 283
第十节 人名地名规范 284
第十一节 妓院合法化 285
第十二节 国家电视台 286
第十三节 灰色警察部队 288
第十四节 竞标制度 289
第十五节 公共赔偿税 290
第十六节 全球卓越人才税 291
- 9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十七节 医疗体制 292
第十八节 农业政策 294
第十九节 交通政策 299
第二十节 环境保护政策 301
第二一节 影视政策 303
第二二节 食品药品安全政策 306
第二三节 疾病控制政策 307
第二四节 动植物保护制度 308
第二五节 国际河流开发原则 310
第二六节 通讯产业整合 311
第二七节 安乐死 312
第二八节 各类促进委员会 313
第二九节 香港、澳门、台湾 314
第三十节 共产党政府遗留问题的处理 316
第三一节 一般适用原则 318
- 10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二篇 治国方略
第一章 一般原理
第一节 理论体系与假设
一切理论体系都可必然的归结于一个唯一的基本假设,从一个基本假设出发也只能得到一个唯一理
论体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理论体系有多个基本假设,一定可以证明他们是由某一个更基本的假设推出
的定理;如果将物质世界的一切规律视为一个理论体系,它一定只有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当今各领域所
有的假设不过是它的一个推理结果。
1
图 1 基本假设与理论体系关系说明
如图,中心的黑点为最基本的假设,各箭头的始点为分领域的基本假设,在圆 1 上,这些分假设是
不能相互证明的,但所有箭头都是从中心的黑点出发的。实际上要找到这个基本假设是非常难的,因为
人类只能接触到一小部分、而且是差异很小的知识,就像下图一样两个箭头角度偏离越小越难找到原点。
图 2 确定基本假设的难度说明
这一规律也可以称为多假设不相容原理:如果一个体系有两个或更多基本假设,那么这些假设必然
不相容,必须为每个假设设定前提条件。即一个体系中无条件的假设是唯一的。
我们生存的自然界必然是由一个最基本的假设(无法被证明的绝对公理)及其衍生规律掌握的(否
则会像连体人一样,不可能永远保持一致,即不自洽),而我们和我们身边的一切是这一规律体系综合
作用下的表观(或称现象)世界。所以,在符合自然规律的情况下,人类可以心想事成,而违背自然规
律的事情注定失败,前者让我们狂妄自大,后者使我们相信冥冥中自有天数、天命不可违,这就是中国
人的宿命观(无神论者也可以是宿命论者)。
- 11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二节 人与自然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是从属的关系,故凡是对整个自然界适用的规律也必然适用于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纷繁芜杂,既有法律的管辖,又有道德的束缚,而这些在自然界中是没有的,很多人因此
认为人类社会是个特别的存在,无论科研还是教育均将两者的规律分开进行。但是无论有多么特别,人
类社会其实很简单,即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外部世界是物质的,通过科学实验已经证明了很多规律,
但内心世界不同,我们只能看到自己的内心,别人的世界只能揣摩,因而难以实验的方式验证。
无论一个人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愿望——贪钱财还是爱美人,总脱不了一个“欲”字,法律、道德的
意义在于限制对他人、对社会有害的欲望,仍然不出一个“欲”字。即,人类社会的核心规律尽在“欲”
之上。探究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也就是探究“欲”与什么基本自然规律对应。
假定有这么一个点,在该点,人的欲望都得到了满足,定义该点为欲望零点。以这个点为核心,将
个人的欲望按照强弱绘制成一张图,同一个封闭回路上,欲望大小相等(只是不同的欲望组合而已),
沿着箭头方向,欲望逐渐降低,直至为 0,这张图和经典力学中的等势图具有完全相同的特性。每一个
人一生奋斗的目标,不就是不断满足各种欲望,让自己的欲望越来越小么?用这个图就可以表述每个人
内心世界,以及整个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仔细分析“欲”的特性,再联想到一个基本自然规律“能量越低越稳定”,两者何其相似,我们可
以因此判定“欲”属于精神世界的能量,如此人与自然的规律就统一起来了:能量是一切运动的力量之
源,各种不同运动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卖假货、用地沟油、开黑店…一切行为皆受此约束。
这意味着,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遵守完全相同的法则,如果选择合适的量,物质世界的规律可以直
接应用于精神世界。由于否定了人类社会的特殊性,让统治阶级失去随意捏造、扭曲社会规律,进而谋
取私利、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机会;在治国理念上否定“人定胜天”的妄想,确立无为而治的思想(我
们可以创造世界,但不能创造自然法则)。
最大的意义在于,可以借助物质世界的规律指导精神世界,迅速提高个人素质,是成才的捷径。
1
2
3
人与自然
- 12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三节 物质与精神世界
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这些精神世界之间只能以物质世界为媒介联系。或者说,如果没
有物质世界,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世界就无法沟通,是一个个绝对封闭的空间。所以,就精神世界而言是
一花一世界。
物质与精神世界的这一关系有重要意义。
1.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为内部秩序,物质世界是所有人共享的外部秩序。
2.人类社会的秩序只有建立在物质世界的规律(或称自然法则)之上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如
果建立在个人想法(或称各种主义、思潮)的基础上,一人一世界,谁也不能说服谁,人类社会必然四
分五裂。也可以说,社会世俗化程度越高,人与人之间越能友爱相处。
这和西塞罗所言“事实上有一种真正的法律-即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适应,他适用于所有的人并
且是永恒不变的。……人类用立法来抵消它的做法是不正当的,限制它的作用是任何时候都不被允许的,
而要消灭它则是更不可能的……它不会在罗马立一项规则,而在雅典立另一项规则,也不会今天立一种,
明天立一种。有的将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期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的法律”是一致的。
3.建立在自然法则之上的社会秩序是为人类的公共世界(即物质世界)确立共同规范,求同存异;
建立在意识形态之上的社会秩序则谋求建立单一思想的世界,党同伐异。
个体 1 个体 2 个体 3 个体 4
个体 5 个体 6 个体 7 个体 8
…
…
物质世界
图 1 一花一世界
- 13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四节 失衡的世界必然灭亡
【原理】一切事物必须成双成对的出现,以保持平衡,否则必然灭亡。
【分析】不是成对出现的事物,只受单方面的影响,意味着其只会沿着一个方向线性的发展,最
终一定会超出存在的极限而灭亡。
【衍生】如果政策使某一群体获益却没有使其受到约束的规定,随着时间流逝,获益者实力不断
增强必然成为得利集团的一部分尾大不掉,而其它群体必会奋起抗争,造成社会动荡。
人民绝不可赋予任何人或组织不受制约的权力,否则将承受长期的奴役,并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解
放自己。
【应用】在现代社会,金融变得越来越重要(破坏力比益处强大多了),但各国普遍缺乏对其制约
的政策,在普选制国家,其巨大财力完全能够左右国家政治。唯一能制衡它的就是国家权力,可是欧美
不断推行弱化国家集权程度和国家权力边界的国际秩序,使得金融资本的权力逐步成为不受制约的世界
性力量,各国百姓均有被其奴役的危险。
- 14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五节 规则的滞后性
【原理】一切规则都是滞后的。
【定义】【规则】非自然界本身存在的,人为制定的,为一个组织、团体所共同遵守的法律、道德、
纪律等群体性宏观法则。
【解释】只要一个规则确定下来,必然会有空子可钻;规则的制定者根据实际情况,再将这些漏洞
补上,周而复始,规则始终走在这些漏洞的后面。规则的修订正是因不断发现的漏洞而兴的。
【分析】规则的用意在于规范整个群体的行为,实现整个群体或者统治阶层的利益最大化。因此群
体利益是所有个体利益的公约数,两者在绝大部分时候利益是不可等同的。为了实现个体利益的最大化,
所有个体都有钻规则空子的动力。基于两个原因,一切规则都无法彻底根除漏洞:其一,社会是发展的,
当前完美无缺的规则,在下一刻会被新形势打破;其二,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规则是对所有个体行为的
规范,规则制定者需要知道发生了或者将会发生什么损害群体利益的行为方能通过制定规则予以规范。
除非他是神,否则尚未发生之事如何能一一知悉?也即,行为在先,规则因之而变。因果定数如此,规
则必然具有滞后性。
【案例 1】华尔街的监管,不管美国政府出台多么严苛的法律法规,总是会不断出现损害公众利益
的行为,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酿成金融风暴。
【案例 2】在所有国家,都存在大量灰色经济,他们不违背现有法律,可他们损害公众利益。由于
各国普遍实行“法不禁止不违法”的原则,人们奈何不得。政府也只能通过不断修法不使灰色地带过于
壮大。
- 15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六节 秩序
秩序是自然进程中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因为人类是从属于自然界的,所以社会进程从属于
自然进程)。
1.就任何分析对象而言,秩序可分为外部秩序(或称系统秩序、环境秩序,是总体形势、大趋势)
和内部秩序(对象内部的秩序)。两者的关系为:
1.1.外部秩序影响内部秩序
外部秩序是大环境,高度影响内部秩序,其影响程度由内外部秩序的边界决定,两者的沟通程度越
高影响越大,但这是有条件的,如果外部秩序足够强大将彻底破坏边界,使内外秩序完全一致。这和绝
缘体只具有相对意义是一致的(在足够高的电压下,绝缘体将被击穿成为导体)。1840 年至今,在外部
秩序的强大压力下,中国可以算作是被击穿了的绝缘体,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精神意义上的传统文化
都荡然无存,区别只是台湾还在形式上保留了大量传统,大陆连形式都丢弃了。
1.2.改变外部秩序的力量
秩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系统中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其内部秩序,但是有的内部秩序能改变外
部秩序。这并不违背前述结论,因为这些内部秩序具有持续自我产生秩序的能力(或称源秩序,是系统
秩序的提供者)。系统的源秩序并不唯一,外部秩序是系统中所有源秩序叠加的结果。
2.应用
2.1.以国家为系统,中央政府派往地方的官员之权力保障不是因为其自身有多强的实力,而是来
源于系统秩序。一国之内,中央和地方沟通的畅通程度决定官员能在多大程度上执行中央决定。凡地方
反叛中央的情况,必是沟通不畅,外部秩序无法影响内部秩序所致。
2.2.阻止军事政变的力量不是军事实力本身,而是这个国家的系统秩序是否允许政变。这个系统
秩序就是民意对现政府的支持程度、民间军事力量的强弱等。
2.3.能治理一省者不一定能治理一国,治理局部有两种方法:其一是通过洼地效应,掠夺系统内
其它地方的财富;其二是通过自身的发展(成为源秩序)。只有后者才能适用于一国的治理(大国和小
国也不同,小国可以通过超低税率抢夺投资)。
譬如共产党政府不断的建经济开发区、特区,采取的是不断制造政策洼地,掠夺其它地方的财富,
它可能让局部地区获得发展的机会,但这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并无益处,只会拉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国家从发达地区提拔经济政策的制定者的制度本身就像是让盗贼带领大家发家致富一样,除了偷抢,
他们还会什么)。
同理,当今发达国家的经验不能引导全世界共同发展,因为它主要依靠的是洼地效应掠夺发展中国
家致富(以技术垄断等方式占有全世界主要的利润)。
- 16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七节 诡辩原理
诡辩是一种在不知不觉中将目标引向谬误的行为。诡辩原理如下图:
M 体系代表目标正常认知体系,要将对手引向目标结论 B。必须构建目标认知体系 N、中间认知体
系 P(可以有更多中间认知体系),并在 M 体系中寻找一合适的介入点 A。以逻辑推理的形势,在三个
体系相切的地方,引导对手进入另一体系,最终在 N 体系内推导出 B 结论。
为什么必须是几个知识体系相切的点呢?因为这个点的结论两个体系中均可导出。以静止的眼光
看,是不可能知道误入歧途的。
作为被误导者,并不意味着毫无招架之力。如果将这一过程用数学函数表示,只要对其求导,就会
发现在切点出现了拐点。当然矛与盾一直是互克的,诡辩家可以设计保证在一阶或更高阶倒数上不出现
拐点,从而具有更大的迷惑性。就一般理论体系而言,所有的知识应该是以基本假设为中心收敛的,否
则就是错误的或者误入了其它知识体系(若是其它体系,知识会收敛于目标体系的基本假设,邪教就是
这样的)。根本上说,还是得靠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强大的自信。
比如,基督教传入中国时,从“天”这个角度切入(在中国的天命观里,上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将“上帝”附会成“天”,将基督教翻译成天主教,从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迷惑了大量知识分子,
降低了中国社会的抵触。
识破诡辩还有一个方法,周期性的将社会常识代入知识体系中,正确的知识体系应该随时保持其自
洽性,而虚假的知识体系则无法做到,因为“一句谎话需要十句谎话圆”,工作量以几何级数的形式递
增,最终一定会突破说谎者的极限而露出马脚。像电信诈骗之类的骗局,只要受害人周期性的与常识对
比,就一定不可能成功。这一方法的难点在于形成这一意识。
A B
N 体系
M 体系
P 体系
诡辩原理图
- 17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二章 政权理论
第一节 人权观
天赋人权的观念诞生于欧洲,被人们认为是普世的价值观。作为个体的人而言,其个人权力是天赋,
这无可厚非,但欧式人权是片面的。
首先,人类是从属于动物界,从属于整个自然的。因此天赋之权只能来自于自然界,即来自于人类
的自然属性,而非社会性。通俗的说,天赋人权就是天赋人七情六欲的权力,社会和国家必须给予保障。
其次,阴阳和,天地生。自然属性不是孤立的存在,爱与恨、得与失…他们总是成对的出现,为何?
负面属性(恨、妒忌等)意味着破坏和毁灭,正面属性意味着秩序和重生。不破不立(旧的不去,新的
不来),如果没有前者的破坏作用,世界只能惯性的发展。或者说,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正负属性力量平
衡的结果,负面属性是发展的动力,正面属性是被动的呼应(发明、发现都是对现有事物的扬弃)。
欧式人权的片面性在于,其权力范围只包含了阳光的一面,失去了自然的稳定,其社会秩序完全靠
法律维系。比如性自由,只要不在法律层面上重婚,每天换个性伴侣都是合法的,在自然状态(无政府
或法律失效)下,缺乏性伴侣者必然憎恨天天换性伴侣的人,后者必死无疑,以力量对抗的方式确保后
者只能维持略多的伴侣。
为何欧洲人认定“恶法甚于无法”?正是由于其社会权力分配违背了人类的自然属性,纯粹依靠法
律维持着;相反,中国传统的社会权力分配更多的遵循了人的自然属性,即使没有法律存在,社会生活
的变化也不会太大。
中欧间的这种差异,造成政府作用的迥然不同:欧式政府强力压制负面属性;中式政府则以引导为
主。或者说,欧式政府像鲧一样,天天加固堤坝;中式政府则如大禹开沟渠引水东流。这也是传统中国
政府稳定性高于西方的重要原因。
- 18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二节 权力之源
权力来源于哪里?人民赋予的。没错,人民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石,在长期看,人民的实力是最强
的,可是从短期上讲,人民不是最有力量的,不然的话,为什么有那么多国家,人民处在暴政之下?
共和国不是最近几百年才产生的,古代雅典、罗马都曾实行这一体制,可是他们无一例外的被帝国
体制替代了。他们的权力不一样是本国公民赋予的吗?为什么共和国被消灭的时候,本国公民没能捍卫
共和呢?
答案只有一个,权力不是某某人或某一群人,甚至全国人民赋予的,他是由力量决定的,即多强的
力量分配多大的权力,当彼此间的力量对比产生了剧烈变化,权力分配就不得不调整。因而“三权分立”
是不稳定的,它抛开了力量单纯的将权力分成几个部分,以为这样就能相互制约了,当赋予各部分权力
的主宰力量消退的时候,没有人能阻止拥有强大力量的人重新分配权力的要求。
权力不是由人民赋予的吗?不全是,只有当人民都武装起来,掌握了最强大力量的时候,他才能赋
予各种机构权力,此时他们是国家的主宰;当他们铸剑为犁,手无寸铁的时候,他们是被管理者。
所以,三权分立本身并不能阻止政府滥权、贪渎,只有各掌权机构获得相互制约的力量之后,它才
能有效运作。看看那些整天闹政变的民主国家,分权又如何?不过是花瓶而已!
正是基于力量赋予权力这一根本,当人民武装起来的时候,完全不必按照“三权分立”的想法分权,
大可以按照各国国情,三分、五分都可以,只要保证每一个权力机构有相应的力量保证,让各权力机构
的力量足以相互制约,或者为人民重新武装起来提供充分的时间,这种分权就是成功的(无论共和制还
是君主立宪制,都有运行得好的国家,想想看,有那个君主愿意放弃权力?只是因为武装起来的人民力
量太强大,褫夺了君主的力量,他已然是砧板上的肉,杀了他都行况乎分权)。
换个说法,其实是将国家力量分配成若干个部分,让他们相互制约,防止滥权、贪渎。与“三权分
立”学说相比,这是更基础、更彻底的制约体制,也是更为稳定的体制。有力量相互制约,不管是谁,
翻不起大浪!
一个深刻的例子:
关注国际时事的人应该都知道缅甸,名义上是个统一的国家,但全国有十六支民族武装,实际上缅
北(金三角地区)根本不听中央号令,一般人了解到的是缅北毒品泛滥,没好印象,但知道为什么少数
民族要造反的不多。
殖民地时期,英缅当局对缅甸分而治之,人口最多的缅族不能接受军事训练,不能组建缅族自己的
军队。各少数民族除了有民族邦的军队外,还参加雇佣军(就是闻名于世的廓尔喀雇佣军那样的部队)。
建国初的力量对比:
克钦族:二战中,克钦族勇士参加美国 101 部队(缅共时期有 101 军区,名字就来源于此)保卫驼
峰航线,袭击过日军密支那的机场,战功显赫,部分人随美军转战东南亚和攻击日本本土,这支部队战
后有 2.5 万人,是全缅甸最精锐的部队。
缅族(主体民族):以昂山(昂山素季的父亲)为首的缅族与日军合作,在泰缅边境建立了 1500
多人的缅甸独立军,并于 1942 年初由泰国引日军进入缅甸和中国远征军作战。日本占领缅甸后,缅族
部队编为 5000 人(5 个营)的缅甸国防军。在二战胜利前夕的 1945 年 3 月,缅族才倒戈抗击日本,5
月日军退出缅甸。战后,蒙巴顿将缅族部队编为 3 个营。
克伦族:在英国殖民军中,中、高级军官较多。
- 19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英国殖民当局规定,缅甸的独立要有民族地区的认可。
从力量对比上看,缅族的军事力量远远不如克钦族一家,更何况其他几个民族的武装。同时,确立
当今世界格局的二战中,缅族更是与日军为盟,各少数民族却是盟军成员。在这样的情况,缅族领袖昂
山向克钦人许诺民族平等、自治、保留土司山官制度等,并许诺缅甸联邦总统由各民族领袖轮流出任,
首任总统是掸族土司,次任由克钦山官接替。
如此,缅甸获得了独立,但整个缅甸国防军中克钦族的军事力量是各族之首。刚建国,拒绝参加联
邦的克伦族在东吁建立政权,并包围了仰光。靠克钦 101 部队才击溃了克伦族武装,此后又授命打垮了
缅共。
但是到了 1962 年,在克钦人沈瓦诺接任总统前七天,当任国防部长缅族奈温发动政变,原联邦宪
法也被废除,成立了中央集权的军人政府。在其政变前,已经大力改变了国防军的力量对比,此时缅族
的军事力量最强。各少数民族为了取得建国时约定的权力,从此开始了缅甸内战。
从这个现实的案例中,力量对国家体制的决定性作用一览无余。至于权力,只是力量的附属品。一
个国家可怕的不是权力失衡,而是力量失衡。这就是为什么未来的中国要赋予国民合法持枪权的原因—
—赋予人民随时保有强大的力量,从而建立稳固的国家体制(军人政变一点都不用担心)。
注:案例参考《石安达:拉咱的克钦独立军和克钦独立问题·克钦大地行之一》、《石安达:密支那
的目脑纵歌盛会和密松水电站问题•克钦大地行之二》
- 20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三节 权力继承
无论是共和国还是君主国,是民主还是专政,当政者总会有死亡之日,都将面对权力的继承问题。
在不同的制度下,这一过程将产生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民主选举制度下,权力继承人的不确定性,使得每次继承都是各利益团体博弈的结果,这造成两方
面的影响:其一是各利益方有了盼头,只要当政者换人就有新的机会,从而使其愿意静观其变,减少了
社会剧烈动荡的可能;另一方面,由于新的继承人是各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因而其权威仅限于对实力
弱小者,因为他是实力强大者的代言人,这使得普通老百姓始终处于强势集团的统治之下,不到民不聊
生的地步,任何对弱者有利的改革都难以施行。
在世袭制度下,权力的继承人限定在极小的范围内,利益集团对继承过程几乎没有影响。这导致:
一来社会发展后新生的强势利益集团的诉求未必能在政治上得到体现,矛盾累积后,发生暴力革命的可
能性加大,资产阶级革命即是如此;二来由于新继承人不受利益集团的左右,其权威具有全民性,以其
立场基础,可以推行削弱任何利益集团的制度,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革新才成为可能。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政治制度就限定了其继承方式,无论怎么赞美它,它在事实上维护谁的利益自其
立国就已然确定。
- 21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四节 平等诉求
要求国家、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否则就是沙文主义;员工要求薪资平等,否则就是歧视…平等
也许是这个世界呼声最高的诉求了,但这种诉求合理吗?
如果国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几万人的小国的话语权和数亿人的大国相同,这对大国是否公平呢?
如果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在中国,百家姓前五的姓,每个都拥有千万以上人口,一个几万人的
民族却和数千倍人口的民族平等,这又体现了什么公平呢?
结论只有一个:要求国家、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一如权力是以实力为后
盾的,平等的基础又是什么?。
答案还是实力,所谓平等本质上仍然是权力分配的问题,小国要求有同样的话语权,少数民族要求
能与主体民族平起平坐,无不是权力诉求。
这种诉求将产生深远影响,国际关系上,大国百姓的人均国际代表权大大低于小国,从而刺激国家
分裂势力(联合国大会里各国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助长了分裂势力);国内关系上,无论是民族不
分大小一律平等,还是按照人口数量分配政府权力,或者实行各式自治,都是人为设置各种壁垒,阻碍
统一国家内部的劳务流动和自由竞争。国际、国内双重作用下,凡践行这种平等诉求的国家,都会陷入
某种程度的分裂中,只要国民不止一个,总可以再分裂的。
在任何方面的平等诉求都必然有一个权力诉求单元,诉求的合理性完全取决于单元的合理性。这是
因为诉求单元是最小的力量集合体,平等诉求实质是要求单元之间一切权力相等,在单元数量庞大的前
提下,实现每个诉求单元力量(影响因素太多)均衡非常困难,只有找到合理划分单元的方法才行。比
如民族就不是一个合理的诉求单元,因为不同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差异极大,经济实力差距更大,不同民
族间根本就没有平等的可能;再如政治面前人人平等,由于先天原因和后天修养的差异,每个人的才能
差异极大,而才能是构成个人力量的基础,因而人与人之间生来就不可能完全平等,至于欧美制度中的
人人平等,使弱者成为独立诉求单元,只会使其在面对资本家等强势人群时更为脆弱(弱者往往缺乏判
断力,易于诱导),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它是专为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资本平等。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传统上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族是理想的基本诉求单元,将民族平等和人人平
等一同解决。其优势在于:
1.限制每个宗族的最大权力,对国家贡献大的宗族,可以分为更多宗族,自动平衡宗族间的力量
消长。
2.宗族规模远小于民族,一国可有数十万宗族,各宗族间混合杂居,不会出现分裂势力。
3.不影响人口的自由迁徙,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国民团结。
4.没有强制的分配指标限制,既实现了平等,又不会影响全社会的自由竞争。
- 22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五节 民主的本质
最近一百年来,世人视民主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救世良方。那么民主的本质是什么?妥协!这就是
民主的核心,让各个利益团体放弃武力斗争,通过谈判进行利益分配,这就是民主的本质。
民主本身并不会给普通老百姓带来幸福生活,因为他们缺乏实力,连坐下来谈判的资格都没有。那
些认为国家民主了就必然会给老百姓带来好处的,应该首先想想,蚂蚁凭什么让大象满足自己的要求?
或者说大象凭什么把自己的利益让给蚂蚁?
民主政治相互妥协的本质,使得社会中各利益团体实力的消长能够通过这一机制反映出来,所以他
能够避免利益团体的激烈斗争,也使新兴实力派得以和平伸张权益,故民主对释放社会压力、缓解社会
矛盾是卓有成效的。譬如美国对黑人的歧视,自建国以来,持续了那么久,民主制度并没有主动取消对
其歧视,相反是随着黑人族群实力的提升,国家各既有利益团体不得不正视这一现实,做出妥协后给予
的。再如社会矛盾尖锐的时候,政府会制定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底层人士的政策,这并不是政府的恩赐,
而是因为底层人士心中的怒火武装了他们,这个群体具有的巨大破坏倾向迫使既有利益集团做出让步,
让他们平静下来。总之,民主国家中,所有的政策都是各群体凭借自己的实力争来的,是妥协的产物。
民主制度的精髓在神不在形,不少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得其形而忘其神,国内始终战乱不断;而
世袭制度的国家,制度设置得宜,仍然可凭妥协的精神释放社会压力,关注不同利益群体,而不在乎形
式上是否民主。海外民运份子总说中国共产党不民主,可他们就是真民主吗?明知道实际掌权的是邓小
平,要求邓下台也就罢了,还要求处理别人的子女,这算什么民主呢?实力上说,邓掌握着军队,民运
份子领导着学生运动。他们要真懂民主的话,就该知道拿利益换邓交权,而不是以学生的命去拼。反过
来说,要是民运分子手上拿着枪,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说,把枪放下到牢里待着去,他们会这么乖么?一
群幼稚的伪民主份子!
但是,民主政府是短视的,他的一切法令始终是围绕各个利益团体展开的(马克思说,国家是阶级
统治的工具,正是此意)。在一个国家中,利益团体只包含国家的一部分公民,所以政府的政令只有利
益团体的利益与国家长远利益相吻合时才具有前瞻性,相悖时就会牺牲国家的整体利益。这种关注远远
不够,比如环境不恶化到让利益团体受损,就难以采取有效行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主流,预防性政
策鲜见。
当今主流民主政府还有一个更大的弊端,他们普遍采取的全民选举政治,各党派为了竞选争相许愿,
满足各利益团体的要求,可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政府积弊需要改革时将畏缩不前,因为这往往
意味着从既得利益集团/选民手中收权。谁这么做就会得罪他们,就得准备失去选举。比如 2008 年的金
融危机,很多普通人在几年前就已经看到问题,布什总统的决策班子能看不到吗?他们所以放任之,就
是为了讨好选民,争取度过选举年,只是命不好,终究没能挨过选举。
民主制度在反击腐败方面表现更差,这是因为利益集团可以通过代理人,以政策的形式腐败,一个
政策可以为其带来数千亿的收益。这是一种非常隐蔽的腐败方式,不是以让社会所有个体利益受损,而
是将大部分人的利益给予少部分人。与之相比,中国现在的腐败是将绝大部分人的利益给予官僚阶层。
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只是腐败产生的收益在哪些人群中分配的问题。但是造成的结果上,民主制度下
的腐败要轻微些。这是因为,它相当于以法律的形式直接认可了这种腐败方式,从而获益者不会因此受
到舆论等第三方因素的威胁,避免更多的损害行为。中国现在的腐败,最大的害处在于腐败官员受到法
律威胁后,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在政策面也造成了损害。譬如,如果某国获得一官员的腐败账号信
- 23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息,可以要挟他做出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事情,而这已经超越腐败本身,这才是中国式腐败最致命的地
方。即两种腐败方式都使部分人获得额外收益,但政策腐败是更纯粹的利益分配问题,中国式腐败具有
巨大的并发症。
民主选举也并不是人人平等的选举,而是力量加权式选举(这一概念来源于铁血网站上《我也来谈
西方民主 1:谁的民主》一文的财富加权式民主)。有力量的团体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将自己的力量转换
成选票控制政府,比如大财团通过大量捐款给代理人,使其能够在媒体上大肆宣传自己的主张,等代理
人上台后,出台一系列对其有利政策,从而赚取全国人民的钱。
民主选举更大的弊端在于,受到认知水平和精力限制(老百姓不可能人人都是经济学家、法学家这
样的专业人士),大部分人不可能精于各方面政策原理(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上),以及给大众带来的长
远利益等,而所有人在投票权上是平等的,这导致选举结果不是以谁掌握真理,而是以谁更会取悦于大
众决定。不少国家出现演员政要一点都不奇怪,戏子本来就是取悦大众的,这是他的本行啊。
这还仅仅是内政方面的问题,由于资本的自由流动,国际资本必然会在国内扶持代理人,而中国的
财团势力近于零(很多人忧虑犹太集团是有道理的,他们一千年前就在搞金融了,由于欧洲社会重视契
约,大部分财富得以保留,他们拥有的财富远远比我们举国之力更强),经济上绝无还手之力,民主选
举的直接结果就是国家被国际资本掌握,全民沦为经济奴隶,国家是人民最后也是唯一的防线。
所以,民主是个好东西,但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可以用其优点,弃其弊端,一切当以我们的国
情、民情为重,奉行简单拿来主义只会让国家蒙难、百姓遭殃!
- 24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六节 民族的本质
民族的定义:指一群基于历史、文化、语言、宗教、行为、生物特征而与其它有所区别的群体。
简单说就是能把一部分人从一群人中区分出来的标准,可是这种区分的意义在哪里?如果大家觉得
彼此并无差异,那么在一切社会活动中自然会得到平等对待,无论是政府还是普罗大众,歧视根本无法
存在,因为你不能将一部分人从大众中区分出来。即是说,因为这种区分带来了不平等,无论是感情还
是现实,亲近所属群体并捍卫群体利益是必然选择。它和“党”是一样的,只是区分的标准更严苛一些。
仔细分析历史、文化、语言、宗教、行为、生物特征这些标准,一个群体是如何具有共性的呢?历
史、文化、语言必须依托国家政权强制推行,在现代社会之前,没有国家政权的支持,宗教根本无法得
到广泛传播(更多时候是政府强制百姓信教),至于生物特征,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长期通婚等行为
将使彼此的差异不断缩小。也就是说,民族的所有区分标准其实就一条:历史上曾经处在一个强力政权
(只有强力政权才能强迫大众遵守共同的行为)下的人民。而划分民族实质上承认历史的结果,否决现
实的发展(现在的国家不能形成一个民族),这意味着民族数量必然随着时间增加(国家分裂能形成新
的民族,而国家合并不改变民族身份)。和西方人权观一致,西方人的思想里世界是线性发展的。
所以,民族的本质是在一个强力政权稳定统治下的人民。一个真心服务于人民的政府应求同存异,
视全国人民如一,不应有民族之分。当它为人们贴上不同归属的标签的时候,歧视就开始了,纳粹对犹
太人的迫害亦源于此。在一国之内大谈一部分人的特征、区别是唯恐天下不乱的表现(金沙一旦区分开
就有了高低贵贱之分)。
- 25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七节 国家长盛之秘
渴望国家长盛是每个人的愿望,遗憾的是盛世总是短暂的,因为任何制度体系都有天然的弊端,并
将随着时间累积形成系统性风险。国家长盛的关键是能否在最需要的时候无障碍(或阻碍很小)的实施
彻底的改革,即系统风险能够和平合法(即使不能和平,也必须是轻微的动荡)的释放。
这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因为任何制度诞生后必然形成得利阶层,他们的实力随着时间不断强化。他
们既是现有制度的坚决捍卫者,也是改革阻力的根本所在。虽然不少人在改革后仍是受益者,但其远见
未必能看得那么远。
所以,国家长盛的秘诀就是确保最高决策者在任何时候在事实上具有改革的权威和权力(两者是不
同的,权威是法理上的权力,但未必能实际掌握权力)。不同制度给予最高决策者的权威和权力是不一
样的,也决定了盛世的长短。
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皇帝在名义上是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随时推行改革,但事实上,除
了开国皇帝外,实权掌握在大臣们的手里,若强行推动改革,要么大臣敷衍了事,要么野心家们纠结起
来造反。也就是说皇帝只是在法理上获得了改革需要的全部权威,但大部分时候这个权威是有名无实的。
所以中后期的君王,即使看到国家的弊病,也是难有作为的,像张居正这样的改革家必须用尽手段打倒
实权大臣才能在皇帝的支持下改革。
共产党中国:这个体制本身不授予合法的权威,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所有政治局常委都不具有权威,
即这是一个完全保守、不允许改革的制度设计,一旦系统性风险累积到临界状态只有灭亡。虽然毛泽东、
邓小平都曾经拥有非常大的权威,但他们的权威是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获得的,由于不是体制本身的合
法授权,意味着所有权威必定来自于现有各政治势力,其不能突破这些势力限定的范围,否则将失去权
威。再则,既然是斗争得到的,那些失败者都蛰伏于暗处,时刻等待着翻盘的机会。所以其权威看似极
大,实则有高度局限性,用于推动重大改革困难重重,改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都难以保障。以改革开放
来说,迫于保守派的压力,邓小平不得不先后干掉自己的爱将胡耀邦和赵紫阳。更严重的是,掌权者为
防止继任者损害自己的既得利益,往往在权力移交之前大量提高军队将领,树立私恩,使所有的继任者
都成为上一任的傀儡,纵然其能够将上一任遗留的势力清除干净,任期已经结束,只能遥控下任了。所
以,在邓小平确立的共产党政府体制下,领导人没有任何权威可言。
民主政治体制:虽然总统或总理的权威远小于皇帝,但由于政府的权力 都来自选民的直接授权,
并可任命一批与自己立场一致的阁僚,各级政府官员无法阻止其权力的施行,因此其权力是持续、稳定
的。在系统性风险不够大时,既得利益集团或可左右政府,但在高风险时只能接受改革的事实,因为“大
政在野不在朝,小政在朝不在野”。
所以,在现有或曾有过的各种国家体制中,不是至高无上的封建皇帝权力最大,而是民主体制下的
国家领导人更有权力。前者名不副实,后者实至名归。而被欧美视为独裁体制的共产党中国则是古今以
来最缺乏权威的体制,对其不曾繁荣过就将走向历史也就不奇怪了。这的确是非常令人诧异的,一直坚
持反独裁的欧美政府反而是迄今最独裁的政府。
就一般意义而言,判断一国政权长期独裁(即处于稳定状态时)程度很简单:最高领导人以平民身
份突然继承权力时,能在多大程度上平稳过渡。这是一国制度事实上的独裁程度,譬如封建王朝中后期
的独裁程度都很低,太子必须有一班人拥戴,否则当不了皇帝;而民主国家,总统从上台到下台,权力
始终如一。
- 26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八节 政府寿命的决定因素
所谓政府寿命,指的是民主政体下一党连续执政的时间,或其它政体下政府从上台到被革命推翻的
时间。
在民主政体下,一党获得或失去执政权司空见怪,所以人们对政府寿命的担忧程度低。在一党制、
世袭制等政体下,得到或失去执政权的代价很高,大众对当前政府寿命的判断将高度影响政府的决策。
政府寿命遵守风险收益平衡法则:革命(或政党轮替)需要全社会付出的代价为风险,当前政府给
社会带来的伤害与革命后新政府带来的好处是收益。只要收益大于风险,革命(或政党轮替)迟早爆发。
基于历史经验,因为有强大的军队支撑,政府虽然腐败无能,但人民还没有被逼入绝境,因此普遍
认为共产党继续统治中国的时间还相当漫长。
但共产党和大众均错估了形势:
1.一切经验均受限于时代背景,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是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
里”,政府的恶行将被社会迅速知晓,并广泛传播。因而现代社会对政府恶行的容忍度远远小于旧时代,
即更小的收益就可能爆发革命。
2.根据《自激励》,信息在反复传播的过程中,将自我实现(即三人成虎),使社会普遍认定政府
无药可救。即强化了革命收益。
3.本书的作用,其一是极大的降低了革命的代价(风险),其二是绘就了未来蓝图,革命的收益明
确化。这大大降低了社会对恶政的容忍度。
4.共产党对自身寿命的误判,使其继续损害国家民族利益,革命收益持续扩大。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中国革命风险收益的拐点早已到来,只等临门一脚,共产党政府的寿命将在五
年内(具体时间取决于人们传播本书的积极性)终结。
- 27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九节 改革
根据《国家长盛之秘》,改革是延续政府寿命的必要手段,但这并非易事。
1.改革关键
改革必然触动既得利益集团,只有支持改革的力量强于反对者可能成功。只要法理权威支持即可启
动,但要成功必须有占据优势的权力支撑。
如《国家长盛之秘》所言,权威与权力并不总是相符的,如“百日维新”在光绪支持下能够启动,
但实权派可轻松翻盘。
2.改革延续(或称稳定)性
改革的成果能否延续的关键在于:改革受益者的实力是否强于受损者。若受损者实力更强,纵然改
革获得一时的成功,也难免人亡政息。
改革受益者的实力分为两类:其一是支持改革的官僚掌握的权力;其二是改革直接受益者的武装程
度。
比较商鞅变法和万历新政:前者留下了大批支持变法(或从变法中受益)的官僚,通过训练新军将
直接受益的百姓武装起来。商鞅死后,这些力量也远远超过反对者,所以商鞅变法能被长期稳定的延续
下去。反观万历新政,以改善政府效能为目标,受益的官僚数量稀少(甚至得罪了整个士林),百姓得
利少且没有进行武装化,整个改革凭借的不过是李太后的支持,人亡政息是必然的结果(王安石的改革
也是同样的道理)。
3.对后世的启发
3.1.改革分为两类:
3.1.1.时代变革,为使生产关系适应时代而生,具有必然性,如商鞅变法。其特点是,能产生庞大
的受益群体,能擢升一个群体进入官僚体系。如此,只要改革完成就不可能被推翻。
3.1.2.政府改革,目标是为改善政府的效能(吏治、财税等),是重要非紧急事务,如王安石变法、
万历新政。其特点是,改革能使国家变强,不改将缓慢走向灭亡,改革的受益者是国家机器,整个官僚
体系而言是受害者,普通老百姓可能获益,但不明显。由于没有一个庞大稳定的受益群体,改革成效难
以维持,几乎不可能成功。
3.2.时代变革的关键在民意,需要大智慧;政府改革的关键在庙堂之上,需要阴谋诡计。
3.3.时代变革成功的必要条件:政府权力核心的支持;武装受益群体;让受益群体的代表实际控
制官僚体系。
3.4.政府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政府权力核心的支持;彻底打击守旧官僚(所有官僚必须站队);
权力核心继承者的支持。即以权力核心的连续性支持巩固成果,建立完全支持新政的官僚体系。因为要
求太高,至今没有成功的政府改革。
- 28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十节 迟到千年之革命
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屈指可数,就中国而言,只有商鞅变法(代表奴隶解放)、秦
国郡县制(代表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隋朝三省六部制(代表分权制衡体制确立)、科举取士(代表跨等
级流动成为现实)可称为大变革。其中商鞅变法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更为宏观,层次更高一等,其它
诸变革皆是对国家管理体制的变革。沿着这一脉络,中国本应进行另两项变革,可惜古圣先贤们没能完
成,否则当今之中国必执世界之牛耳。
1.税制(由劫贫济富转向劫富济贫)革命
古代税制不外人头税和比例税。这种税制看似合理,实则违背了权责相宜的原则,穷人获益少却承
担了国家的主要税负,可以说这是劫贫济富的税制。更严重的是,历朝历代优厚士大夫、皇亲国戚等得
利阶层(如免徭役、不交税等),而这一阶层是随着王朝的延续不断扩大规模的,致使百姓的负担随时
间推移而不断加重,纵然没有外来入侵也必然引发穷人造反。
其实,劫贫济富的税制有天然弊端,缴税的前提是有钱,穷人本就穷,不断征税的结果只能持续加
剧社会矛盾,当穷人最后的钱都被征收了,为了活命只能造反,因为是死命抗争,发泄心中的憎恨时会
极大的破坏社会财富。如果是劫富济贫的税制则完全不同,当富人变穷后就会得到救济,自动平衡社会
矛盾,中国人历来顺从不到饿死人不会造反,王朝寿命大幅延长后能积累更多的社会财富,更重要的是
文明的进程不会被打断。(这与“失衡的世界必然灭亡”是一致的)
一般认为土地私有制经济(封建这词实在不适合用于中国)比奴隶经济更先进,可是夏、商、周三
代的寿命都有七八百年以上,而土地私有制经济时代最长的朝代也不过四百年,为什么使用先进制度的
王朝反而短命呢?关键就在税制上,奴隶是奴隶主的私产,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奴隶主一定会保证他们
的生存(就奴隶阶层总体而言,不是针对个人)需要,因而剥削程度自发受到限制;土地私有制经济时
代则不同,由于地主和穷人间没有依附关系,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只要中央政府的干预力稍有
降低,对穷人的剥削就会迅速强化。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认为土地私有制经济时代是将原本分散的社
会风险集中起来了(搞社会福利制度也是将风险集中),平时风平浪静,一旦发动就是毁灭性的。
税制革命看起来容易,实则非常艰难,因为自原始社会以来,一直贯彻的是劫贫济富的制度,革命
是与社会所有得利者争利,尤其是动拥有治国平天下之能的士大夫阶层的利益,简直是自寻死路(即使
改朝换代都不行,因为官僚体系始终掌握在士大夫手上),科举取士只动大士族的利益都花费了几百年
时间,革命之艰难可想而知。若一定要变革除非先广泛教化民众,使穷人明事理,再有秦孝公之明、商
鞅之智,前者就像春秋为奴隶制解体做准备一样。在古代实行劫富济贫的累进税制还有一个困难,就是
技术制约了税制的实施。所以这一革命首先发生在民意基础高的资本主义社会。
由于中国自秦之后一直是中央集权,有制度优势,本可以在土地私有制经济时代就完成这一革命的
(而西方制度下只能在资本主义时代才能完成),只要开国皇帝(开国皇帝的权威和权力才一致且最大)
立下一道祖训(如果其后代能如赵宋一样严格执行的话):天下各地,如有穷人造反,罚没地方官及此
前十年以内任期之官员的家产,当地士绅财产一律充公;赈济穷人,造反者在规定期限内受抚免罪。这
一训示的缘由:①地方官员和士绅对穷人的管理(或称统治)权是中央政府这一外部秩序的授权,该训
示是对授权的限制;②训示规定的连带责任迫使地方官员和士绅自我约束,不过度压榨穷人,并在穷人
难以度日时及时予以帮助,必要时不得不主动减租减息(因为他们的命运一体相连);③只是对过度剥
削做出惩罚,执行阻力小。只要这一训示能得到遵守,税制改革的民意基础就会慢慢满足(当然,这一
- 29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过程会长达百年以上)。这是在没有外来文化影响下中国社会自然而然完成革命的方法。
鸦片战争改变了一切,清政府战败后西方文化思想入侵,为中国社会的税制革命打下了充分的社会
基础(即使这样也经过了漫长的时间积蓄民意)。中国社会的第一要务就是完成这一迟到千年的革命,
虽然大众已经觉得累进税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实则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的历史巨变。
自秦统一六国以来,历朝历代的灭亡原因都可最终追溯到劫贫济富的税制上,在国家长期稳定发展
的情况,科技文化得以稳步发展(已经有人论证过,秦以来实行的是中央集权下的私有制,与当今资本
主义经济在国家体制上并不冲突,中国的落后只是因周期性的战乱导致科技积累缓慢而迟迟不能进入大
工业化时代而已),足以甩开周边各国,根本不会有外族入侵之事。所以,税制革命是几千年来最重要
的革命。
2.升迁革命
国防军、国家公务员…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可是人们却不知道它真正的意义——杜
绝公权私授,从而极大的提升政局稳定性,也使全社会得以量才使用。它与三省六部、科举取士等同属
国家管理体制方面的革命,比权力制衡更重要。
晋升制度是世界各国几千年来的惯例,直属上司的评语、推荐…一言一行都决定着晋升者的命运,
政府也无法制止(只要满足基本要求,晋升谁都不违法),禁止公权私授成了法理上的目标,于实际操
作中不可行。通过对晋升机会的控制,上司得以树私恩,古来官官相护的根源也在于此。所以,只要允
许内部晋升,公权私授、树私恩之事就无可避免。观古今各国,概莫能外!
这一革命可通过升迁决策权中立化解决,由上司提出明确的能力(不能指定要求某一特定经历,这
可能是刻意排除某一候选人)要求,经由高级官员审定要求合理性,由中立的职能部门独立、公开招聘,
从而给予所有潜在候选人均等的机会。
看起来似乎不难,实际上会受到广泛抵制,公权私授、树私恩既是自己权力的象征,又是要挟组织
的砝码,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放弃,故意刁难、陷害非自己属意的人选之事会层出不穷。
但是无论多难,这一革命都必须完成,因为公权私授、树私恩的代价太高,必须得到根治。要理解
这有多重要不难,企业就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国家,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国家有相似之处且案例极多。它
对企业的主要危害是,要害部门的领导不敢轻易开除,没准这个人就带着一帮手下集体跳槽了;权力本
是互相制衡的,可是有私恩之后,制衡的效果就大打折扣,管理的漏洞会无限放大。
企业界要完成这一革命比政府更难,这需要国家制度上的配合——完成技术公共化革命。只有这样
各企业才能有广泛的候选人,不受各级管理者要挟。实际上,西方的专利制度严重阻碍企业这一革命,
甚至企业界还要求一定要保证内部晋升通道畅通,否则员工跳槽率高,影响经营。
- 30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十一节 中华不灭之魂
虽然中原王朝数度为其它文明毁灭,但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从未中断。日本人哀叹之“崖山之后无
中国”看到的只是王朝的覆灭,没看到的是文明的延续。中国可能灭亡,但一定会复国;中华文明绝不
会毁灭。这是由其自身特性决定的。
1.自然文明
以“有理才是法”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和以“恶法胜于无法”的欧洲文明,看起来区别不大。实则不
然,前者表示文明形态是以自然法则为准绳,有无政府社会都能保持一定的秩序;后者表示文明形态是
政府强加的,没有政府就没有秩序(比如美国刚独立时,罗德岛的混乱秩序)。
这意味着,对中华文明而言,即使国家灭亡了,社会仍然能够维持秩序,外来统治者要么接受并以
中华文明统治中国,自己也成为中国人,中华文明在民间和国家形态上都得到继承和发展(就像马其顿
灭亡希腊一样);要么以其自身的文明暴力统治,在黑暗的日子里,中华文明将潜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
处,不断的积累憎恨和愤怒,在不断的反抗下恢复中华(比如蒙元和清朝前期,后来蒙古和满族都选择
了接受或部分接受中华文明)。
凡以自然法则为基础的文明,绝不会被同化,除非人口绝灭,文明绝不会消亡。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意识深处,每个中国人都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富人、穷人、民工、学生、白领、腐败份子…任
何一个群体,聊起国家大事皆可娓娓道来。有人不屑“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可他们心里其
实也在操心,只是无力改变现实,心中暗叹罢了(要真不关心的话,才不会听你在那里谈天说地呢)。
就普通人而言,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不能改变国家,可是这种意识代代相传,并必将抚育出治国平
天下之大才。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不是读多少书,而是意识。人们常说“打娘胎里就会…”说的就是它,
一个自小就在忧国忧民的意识中长大的人,治国平天下是毕生夙愿,亿万人口的中国定有人才出,所以
有“五百年,圣人出,黄河清”之语。只要中国人始终有这种忧国忧民之心就一定会繁荣兴盛。
很多人说中国人内斗太凶,所以才有民国乱世,军阀割据。其实不然,国家危亡才是因,每个军阀
各有一套治国平天下的想法,遗憾的是谁也说服不了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大家只
好按自己的理想推进,于外人而言,结果就成了中国人好斗。岂不知能为卫兵枪杀了一个游行学生而终
生食素的段祺瑞(陈炯明在广东、张作霖在东北都在尽可能为国家的未来谋划)能是为私利而斗之人么?
造成民国悲剧的第一要因是那个时代没能诞生一个为国家指引未来之人(三民主义是保留中华文明的壳
走西方之路;共产主义是彻底抛弃中华文明,都非正道)。内斗?实则是各路军阀不同救国路线之争,
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棵树上结下的悲剧之果(若论北洋军阀的爱国之心,并不在我等之下)。
- 31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十二节 中国政权基础
基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中国和西方社会的政权基础完全不同。
契约精神在欧美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为顺位继承人的原因,君主获得他国统治权的例子非常多,比
如英格兰对苏格兰的统治,这在中国人的眼里是绝对无法想象的。但不论欧美还是中国,只要有足够强
大的力量,违规者照样能得到政权,但这不是常态化的。
相反,中国的政权基础一直建立在力量之上,历代皇帝在离任前必须为继承人建立一个强大的支持
力量,否则其它皇子要反,大臣也可能夺权。“枪杆子里出政权”、“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中国文化的
真实写照。依照契约继承权力之事从未有之,也不可能短期改变。这并不说明哪种文化更好,只是各有
偏好,中国人喜欢把事情做实了,连意外都不许发生,所以追求的是最根本的东西——力量(《权力之
源》)。
基于文化的差异,要想保证国家政权的稳定,仅仅依靠宪法是无法保证政权的代际传承的,一支稳
定、可靠、强大的支持力量是中国政权的必然基础,台湾政党(大陆更是如此)轮替时大量提拔将领给
下任使绊子亦如是。实际上,台湾的民主制度并不稳固,只是在外部秩序(美国主导下的国际环境)的
压迫下不得不接受而已,但大陆受外部秩序束缚小得多,民主制度将非常不稳定。“三权分立”看起来
很美,但是不属于中国!
注:其实在秦统一中国以前,中国社会也是非常重视契约的,所以才能实行分封制度。可是春秋战
国时代,数百年的战争,让人们看到契约的不可靠,从而奠定了实力的绝对重要性,长期战争的记忆是
无法抹去的,中国人不可能再回到那个时代了。东晋王朝借鉴曹魏的灭亡搞分封制度,但人心早变,终
致八王之乱,祸害无数生灵。西方人能继续走下去,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因分封发生大规模战争,是历
史铸就了中西方的分歧。
- 32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十三节 政府的作用
近代以来,人们遇到各种问题都寄希望于政府的强制力解决,仿佛政府是万能的,既使政府的权力
不断扩张,侵蚀个人权力,又造成官僚体系的不断扩大,人民的税负日趋沉重,为此有必要对政府的作
用(涉及国民利益部分)做个简要的说明。
政府的一切行为应该、也必须是基于每个人的基本诉求,从中抽象出的公共诉求。也可以换一种表
述:政府的一切行为必须有理,而不是因为其身份。这一要求是通过法律间接体现的:首先制定法律,
政府必须依法行政,百姓必须受到法律的强制约束。所以实质上是要求法律必须是有理的,中国传统文
化里“有理便是法,恶法不如无法”正是这一要求的通俗说法。但因为法律是中间媒介,不少人便认定,
法才是最大的,法理高于人理,依法治国是万能的,西方民谚“恶法甚于无法”是这一体现。“政府行
为应该是社会公共诉求的实现”反而被人遗忘。
人类是社会的动物,天理、人理自存于人心之中,在无法的情况下,人们自会依天理人理行事,何
须一恶法逆天行事?对政府行为的这一要求,在事实上要求政府以社会协调者的面貌存在,而不是高高
在上的君王。违背社会大多数人公共诉求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通过全民选举决策
者的制度实现,根据《民主的本质》,选举制度不能达成此目标,相反给予民众广泛的持枪权,以事后
监督的方式更为合宜)。比如对罪犯的惩罚是在协调受害者、潜在受害者和罪犯之间的权利,而专利制
度违背了天理人理,没有政府的强制力,一天也存在不下去。
所以,政府的作用仅限于以社会总协调者的身份实现全社会的公共诉求,他不能用于保护那些损害
公共诉求的私人行为。
- 33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十四节 机构膨胀
古今以来,所有王朝开国时官民比都很低,财政压力小,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好景不长,几十年
后机构膨胀数倍,政府不得不加紧收刮百姓,国力日渐衰退。这究竟是何原因?
1.开国时机构简洁是因为: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必然是在局部获得优势,并积累力量。这个局部
在全国的分量通常在三分之一以下(全国仅存两个势力的情况,也难以超过 50%)。故而,即使原来的
官民比很高,统一之初的比值也会大幅降低(只会从战败方招募少量官员),从而大幅降低政府财政负
担。
2.机构不断膨胀的根源在于:
2.1.因统一大幅降低官民比的同时,同样(近似)多的官员管理的土地和人口成倍增加,官员的
负担加重,各级政府有扩张编制的内在要求,这使得低官民比的优势逐渐减弱。
2.2.任何一个能够一统全国的势力,必然建立极具诱惑的激赏制度(通俗说就是封官许愿),全国
统一后,是该还愿的时候了,这导致政府官员数量大幅上升。
3.机构膨胀速度的影响因素:
3.1.激赏制度设计合理性。一个伟大的设计者,不只考虑到当前的收益,也会权衡将来的负担。
比如设计时就规定好终止激赏的条件,避免将来出现纷争尾大不掉。
3.2.中央权力的集中度。所有的制度都具有惯性,一种激赏制度大规模实施后,必然形成得利集
团,中央权力越分散,这个集团对中央决策的绑架能力越强。如果权力集中于一人,其可以审时度势,
在适当时候重新设计激赏制度;反之,权力由数人、数十人掌握,则得利集团可以收买部分人,任何重
新设计制度的企图都难以施行。以此观察欧美的福利制度,其成功改革的难度有多大,不可估量(议会
的权力是高度分散的)。
4.政府的寿命与机构膨胀的速度关联度很高,官民比过高,税负重,民不聊生,则必然天下大乱。
5.共产党政府机构膨胀的因果律:
5.1.九十年前的因:当中共成立之时,条件艰苦,为了收住干部的心,建立起以子女工作包分配
为核心的激赏制度,另一方面也有以家人为人质之嫌。这一制度可使干部集中心思搞革命,又避免前线
干部投敌(是否杀过投敌干部家属,只有文件全面解密后才知道)。
5.2.结下的果:①.建国初,以解放区的干部数量统治全国人民,官民比不可能太高,但工作负
担加重使得官员数量迅速扩充;②.激赏制度继续有效,官员子女一律包分配,官员普遍有几个子女,
每经过一代人,官员数量增加二倍以上,还有退休官员的支出,社会负担大幅提升,虽然中央搞过多次
机构精简,却从没任何效果;③.由于中央权力分散,自毛泽东、邓小平后,无人有能力重新设计制度,
虽然公务员已经实现了国考,但实际效果差强人意,官二代不断涌现,政府无力控制,至于太子党,则
根本不敢限制其权力。
6.国民党也有类似的激赏制度,如默认官员拉关系解决子女问题等。但效果不同:
6.1.官员得花费相当多的精力去办私事,用在公事上的时间就少了,效果远没有共产党的组织包
干好。
6.2.结果方面,由于没有得到法律的认可,在政府稳定后,在民意支持下可随时收回这些权力,
得利集团不敢明着干预政府决策。即此制度具有临时性。
- 34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十五节 腐败本质
明太祖采用多种酷刑,贪官仍然不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历朝历代,腐败总是如影相随。
他似乎是人类社会(当今世界各国也没能根治)的不治之症,腐败到底因何而生?
浩瀚史册中,也不乏清廉之人,他们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为官的呢?为官一方,造福百姓,就是为
人民服务。那他们图什么,或者说他们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青史留名!这就是清官所以清的根源,自
然的,当官也就不是个单纯的职业,更多的是博得一世英名。古代考科举的另一个说法叫考功名,正是
这一定位的准确说法,即当官一途与其说是职业,不如说是获得社会荣誉。
贪官们又是怎么想的呢?当官和打工一样,都仅仅是一种职业。我们知道在企业中,干什么样的工
作会有什么样的薪水,责任和薪水是正相关的,如果职位给的是文员的工资,做的是总经理的工作,结
果会怎样?要么辞职走人,要么想法向客户收回扣等等,总之承担那个责任就一定要得到相应的回报。
官场上抱持着当官是种职业的人,他一定会思考自己的责任与薪水是否相符,差太远了要么走人,要么
用自己的权力换钱(即腐败)。所以,腐败是什么?官员用权力换钱,使自己的收入与权责相符的行为。
有人会说,不对啊,就算工资再高,你要不监管,他不是一样会腐败吗?没错!问问那些职业经理
人,如果老板根本就不管他,他会不会收回扣啊?要使一个人在无监管状态下不腐败,除非自己是老板。
我们所论之腐败是在有监管,而且有严厉的惩罚之下,为什么仍然会发生的腐败行为,他们为什么那么
心安理得!
分析贪官、清官的想法,他们都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为什么?分歧在于做官是种职业,还是
为了博得声名,一个政府腐败的严重程度与它对做官这一行为的定位关系非常密切。如果定位是留名青
史,政府必须有能力避免视做官为职业的人混杂其中,混杂的越多,社会越腐败;如果定位是一种职业,
则其薪资待遇必须与权责相符(与社会水平对应),薪资背离越多,腐败越严重,无论怎么监管都没用,
明太祖使用剥皮抽筋的酷刑也没能止住腐败,自然规律是无法抗拒的。
明白了腐败的根源,我们再看中外的实际情况:
先看欧美,他们基层公务员的薪水比社会水平更高,腐败较少是正常的。官员们分两类,选举(或
被当选者任命)和正常晋升的。在民主政治下,前者是各个利益集团的代理人,他们通过制定政策等方
式向利益集团输送利益,离任后到相关公司任职或其它方式,收益自然就会补偿回来,这是以损害社会
部分人群利益的腐败方式,但是合法,所以政府的薪水高低影响不大。美国总统承担的责任在全美无出
其右吧?可他的薪水只是企业中层管理的水平,如果没有离任后的补偿,有几个人能全身而退?此外,
选举确定的职位并不被视为单纯的职业,间杂着荣誉,所以可以降低薪水,通过离任补偿减少视为职业
的官员的危害。正常晋升的官员,按资历、权责算和社会的差异很小了,所以腐败不严重。
共产党政府明确强调公务员是人民公仆,这意味着他们的法定待遇不可能高,仆人的收入能高过主
人吗?我们看其制止视做官为职业的人混入的方法,改革前,有严格的政治审查,祖宗十八代几乎都要
查,所以那个年代腐败的程度相对低很多,不少人仍然很怀念毛泽东时代,虽然他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
子;改革开放后,整个社会抛弃了阶级斗争,政治审查的严格程度不断降低,大量将做官视为职业的人
进入,官员的腐败程度一年更甚一年。近年来,政府实行公务员国考,实际成了对所有人开放的职业,
故而做官已经在事实上被政府定位为一种职业(尽管还披着人民公仆这张皮),可是官员的薪水是否与
权责相符了呢?普通公务员(不算官)的薪水已经多次加薪,但官员的薪水与社会水平相差甚远。比如
一个省长的责任有多重?可他的合法薪水低于大部分公司的总经理,更远低于大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
- 35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员。这是严重的背离,要当到省长,他们也是需要激烈竞争的,凭什么要矮人几等呢?这种情况下,不
管社会怎么监管,腐败是必然的。人际交往是有层次之分的,省长的交往层次怎么也到了跨国公司中国
区总裁的层次了,别人甩手就是几十万的花,省长也是肉长的,能不心动吗?国足教练卡马乔的税后年
薪是 280 万欧元(约 3000 万人民币),国足和一个省相比,孰轻孰重?每天这么多刺激人的对比,换谁
当省长能不贪污?可是政府能大幅提高官员薪水吗?不能,因为中国的官僚机构过于庞大,已超出了社
会承受力,加薪就必须大幅裁员,否则,百姓没活路只有造反。
基层公务员的工资已经与社会水平持平甚至更高了,为什么湖南耒阳一个科室 110 人贪污?这就涉
及到另一个问题,裹挟!领导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进行腐败,总得防止下属告发他,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
就是让他们一起腐败,下属能不跟吗?根据报道的数据,110 人贪污受贿,总金额 500 万,分摊到一个
人 5 万不到,领导肯定是拿大头的,不少人也就拿几千一万,他们就缺这几个钱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罢了!
所以,要想建立一个高度清廉的社会,政府首先要想清楚,将当官定位成职业还是更近于公益行为
的无私奉献。是前者,要马儿跑先要给他喂饱;是后者,想想看怎么杜绝将他视为职业的人进来。
- 36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十六节 腐败危害
腐败不仅仅影响社会财富分配,它的严重危害体现在四方面:
1.同样多财富,分别以腐败和合法的方式分配给官员。由于腐败收入见不得光,既不能正大光明
的消费也不能存入银行(指国内银行),根据《生产过剩》,将影响社会生产与收入的平衡,造成社会生
产过剩。
2.以腐败的方式分配财富是没有得到整个官僚体系认可的分配原则,不同官员之间的腐败收入与
官员的权力和腐败决心高度关联,后者造成官员之间的腐败收入失去公正,官僚体系内部互相倾轧、打
压,政府的效率大幅降低(直白说就是分赃不均)。
3.腐败是违法的事情,轻则坐几年牢,重则掉脑袋,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生命是无价的,所以
掉脑袋对应的风险收益是无上限的,任何官员一旦开始腐败,就没有回头路,其造成的损失也会是无上
限的。
4.腐败证据一旦被人掌握,可能被人用来威胁涉事官员,造成政策性的腐败(这种危害是无法用
钱衡量的),若被他国政府掌握,则可能用于威胁涉事官员出卖国家利益。
从国家宏观层面看,每年腐败的损失大体可估量,如果将这部分钱以合法的形式分配给官员,则可
避免上述四大危害,同时官员合法收入的大幅提升,可以藉此精简机构,提升政府效率,两相对比,高
薪的实际支出远少于腐败损失。
- 37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十七节 国家使命
对于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人们来说,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压迫的象征,基于“二八”
法则,在任何时代、国家或者民族,富有的一定是少数人,穷的是多数人(难道有人见过食肉动物比食
草动物更多的盛世么),穷和富是相对的概念,也可以说穷和富是零和博弈。这意味着,由大多数穷人
统治少数富人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滑稽可笑的:从国家机器的层面上看,只要富了就是被专政的对象,它
鼓励贫穷;从老百姓的层面看,“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们渴望富有。即是说,国家意志是逆人民意志
而动的。这样的国家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如果反过来,少数人对多数人专政就对了么?“哪里有压迫哪
里就有反抗”,如果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就必然会进入这样的轮回“国家-革命-新国家-新革命…”,
社会不断在革命与被革命中轮回,永无止境。
那么国家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呢?
1. 维持秩序。国家本身不能选择维持什么样的秩序,秩序的合理性是由执政者决定的,所以像社
会主义这种违背人心的秩序也一样受到国家的维持,如果人们觉得现行秩序不好只能进行革命创建新的
秩序。
2. 合法歧视。通过边界将人类区分为国民和外国人,这必然造成国民歧视或被歧视(不是在所有
国家国民都受到优待,只是这种神奇的政府比较少见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正是这样的奇葩,他在国企
改制过程中,经常明确规定本国企业和公民不得参与)。从而使本国人民整体性的比他国人民过得更好
或更差。
2.1. 由于发达与不发达是不同国家间的相对概念,必然遵守二八法则。这意味着,无论世界怎么发
展,一定只有占少数的发达国家,如果有一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达到了今天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
界定发达国家的标准又提高了。基于人口规模,如果中国成了发达国家,要么发达国家的标准降低了,
要么有的发达国家就得变成发展中国家了。所以,不可能有国家希望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只能靠国家合
法歧视的使命创建政治经济边界,像对待初生的婴儿一般呵护本国产业,才可能迅速发展起来。
2.2. 歧视的方式是广泛的,比如控制移民数量,限制移民的就业。如果没有歧视,发达国家会迅速
被移民填满,人均收入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这和资本自由流动造成的结果没本质区别。
2.3. 资本自由流动是对国家合法歧视功能的破坏,他使各国的相对地位固化,成为发达国家保持领
先地位的工具。
3. 抵抗侵略。因为合法歧视的缘故,他国有突破政治经济边界牟利的冲动,为此而衍生了国防需
求。
- 38 -
庇凋弊抵掣堕,帆幻后霍腑繁。即军颗赖假俭,辆赡咙蔬茂奈。瘫铜衰宿稳吓,携邮闸义荧屹。
第三章 军事问题
第一节 对军队的恐惧
——武将的命运注定了是悲剧,因为你是天子手中的一柄利器,可以刺向天子的敌人,也可以刺向
天子自己。所以聪明的天子,他在用你的时候,心里始终都会防着你呀。(李绩《贞观长歌》49 集)
人类有史以来,无论是民主还是专制体制,当政者无不对军队怀有恐惧之心,时刻警惕军事政变。
以民主体制为例,“三权分立”是西式民主的核心,可是这并不能消除政治家对军队的恐惧。这是
因为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关系不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的。它靠的是国民对宪法的维护,天生两大缺
陷:其一是国民的军事实力无法与军队抗衡,只要军队团结一心要政变,国内无人能扭转局势;其二是
国民维护宪法的前提是政府能够凝聚民心,一旦既得利益集团残酷剥削百姓,贪污腐败横行,法制不张,
则民心将逐渐消散,宪法的神圣性不再。所以长期大战对所有国家的稳定都会造成冲击,因为战争促使
军人的战友情更深厚,军队结成铁板一块,具备发动政变的能力。至于后者,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就是明
证,实行了几百年的共和体制,共和的理念应该深入民心了吧,但是当社会腐败丛生,人民怨声载道后,
终为凯撒毁灭。
这种现实与军队自身的特点是高度相关的,也可以说,军队存在本身就是对各国政府的威胁:
1.军人是个拼命的职业,战友之间托付的是彼此的生死,所以战友情甚至深于父母亲情,其强烈
程度与部队参与的实际战斗次数高度正相关。在长期战争中,握有军权或者对军队有很大影响力的人物,
对国家政治体制、政治人物的威胁尤甚。
2.军队的存在形式:集中、力量强大,且坚决服从命令,从而能够迅速达成攻击行动。这在保卫
国家的时候是必须的,可是宝剑不止可以杀敌,也可以伤己。在任何国家,如果军队要政变的话,没有
任何力量能够及时阻止。所以,政治人物总是让自己人掌军。
3.军队的封闭性。军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军营里,对社会的关注较少,更容易被洗脑。
军队的特性是其存在目的决定的,无法改变。试想,如果战友之间不能相互信任,怎能托付生命,
要是不能将背后放心托付给战友,难道让他们都变三头六臂不成?如果军队分散驻扎,下级可以不听上
级指挥,如何能够快速集中力量,击败敌国入侵?如果军人和社会青年一样,各想各的,没有统一的目
的,岂不不战而败?
既然不能改变军队的特性,当政者能做的就只能是党同伐异,而不是择优录用。但这必然牺牲军队
的作战能力。“两弊相权取其轻”,无可奈何的事情!
正因为军队的特点,所以才会有斯大林清洗几乎所有红军高级指挥官的悲剧。一个人拥有强大的力
量,而又没有制衡的力量时,不止敌人害怕,自己人更害怕。
- 39 -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

More Related Content

More from 云 赵

More from 云 赵 (8)

宗族制度的优势
宗族制度的优势宗族制度的优势
宗族制度的优势
 
中国蓝图(第三版目录及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三版目录及第一篇)中国蓝图(第三版目录及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三版目录及第一篇)
 
土地私有制的弊端
土地私有制的弊端土地私有制的弊端
土地私有制的弊端
 
民主的弊端
民主的弊端民主的弊端
民主的弊端
 
心向善,行从恶
心向善,行从恶心向善,行从恶
心向善,行从恶
 
《中国蓝图》第三版(7×10英寸)目录
《中国蓝图》第三版(7×10英寸)目录《中国蓝图》第三版(7×10英寸)目录
《中国蓝图》第三版(7×10英寸)目录
 
《中国蓝图》第三版(6×9英寸)目录
《中国蓝图》第三版(6×9英寸)目录《中国蓝图》第三版(6×9英寸)目录
《中国蓝图》第三版(6×9英寸)目录
 
中国蓝图第三版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三版第一篇中国蓝图第三版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三版第一篇
 

中国蓝图第二版(少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