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寶藏巖聚落 
位於台北市汀洲路的寶藏巖,是由退伍榮民,閩客城鄉移民,原住民等等來自各 個不同族群所共同建造的山城聚落,現在已經規畫成與居民共存共榮的歷史聚落 和國際藝術村。然而在這之前,則是幾經面臨被強迫拆遷,劃為公園用地的違建 舊聚落。 
寶藏巖在清代有閩南移民進入,在日治和二戰時為軍事用地,軍方力量撤出之後, 來自各方的移民開始在此聚集,漸漸發展城聚落,到1980年代止,已約有兩百 多戶人家。居民就地取材,一磚一瓦自力營造,相互幫助走過在物質條件艱難的 年代,寶藏巖聚落因而擁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歷史人文風景, 
1993年台北市工務局為了開闢公園兒公告拆遷,除了當地居民,有引起了許多 學者和民間團體的反彈,期望能保留寶藏巖的歷史人文和建築景觀。在各界努力 奔走,寶藏巖於2006年以戰後自力營造聚落帶代表為名歷史建築,並規畫朝向 藝文用途發展。 
寶藏巖藝術村成立表示公部門,藝術家,和當地居民的在此地的相互合作。藝術 家在此的角色必須要能關注聚落的歷史人文和居民當下的日常生活,將藝術創作 與居民分享,社區的發展也需要居民的主動參予,才能成為完整的寶藏巖藝術 村。

More Related Content

More from 姿麟 郭

單元九 高雄在地藝術節貨櫃、鋼鐵創意變身
單元九 高雄在地藝術節貨櫃、鋼鐵創意變身單元九 高雄在地藝術節貨櫃、鋼鐵創意變身
單元九 高雄在地藝術節貨櫃、鋼鐵創意變身
姿麟 郭
 
單元八 左營舊城
單元八 左營舊城單元八 左營舊城
單元八 左營舊城
姿麟 郭
 
單元六 藝術造街,海安路
單元六 藝術造街,海安路單元六 藝術造街,海安路
單元六 藝術造街,海安路
姿麟 郭
 
單元五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
單元五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單元五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
單元五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
姿麟 郭
 
單元五 裝置藝術與藝術節
單元五 裝置藝術與藝術節單元五 裝置藝術與藝術節
單元五 裝置藝術與藝術節
姿麟 郭
 
單元四 遇見在地公共藝術 高雄捷運
單元四 遇見在地公共藝術 高雄捷運單元四 遇見在地公共藝術 高雄捷運
單元四 遇見在地公共藝術 高雄捷運
姿麟 郭
 
單元四 公共壁畫與街頭塗鴉
單元四  公共壁畫與街頭塗鴉單元四  公共壁畫與街頭塗鴉
單元四 公共壁畫與街頭塗鴉
姿麟 郭
 
單元三 藝術性公共藝術
單元三 藝術性公共藝術單元三 藝術性公共藝術
單元三 藝術性公共藝術
姿麟 郭
 
單元二 百分比藝術(Percent for art)
單元二 百分比藝術(Percent for art)單元二 百分比藝術(Percent for art)
單元二 百分比藝術(Percent for art)姿麟 郭
 
單元二 紀念性公共藝術
單元二  紀念性公共藝術單元二  紀念性公共藝術
單元二 紀念性公共藝術姿麟 郭
 
單元一 環遊世界的公共藝術黃色小鴨
單元一 環遊世界的公共藝術黃色小鴨單元一 環遊世界的公共藝術黃色小鴨
單元一 環遊世界的公共藝術黃色小鴨姿麟 郭
 
單元一 當代公共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單元一  當代公共藝術的起源與發展單元一  當代公共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單元一 當代公共藝術的起源與發展姿麟 郭
 

More from 姿麟 郭 (12)

單元九 高雄在地藝術節貨櫃、鋼鐵創意變身
單元九 高雄在地藝術節貨櫃、鋼鐵創意變身單元九 高雄在地藝術節貨櫃、鋼鐵創意變身
單元九 高雄在地藝術節貨櫃、鋼鐵創意變身
 
單元八 左營舊城
單元八 左營舊城單元八 左營舊城
單元八 左營舊城
 
單元六 藝術造街,海安路
單元六 藝術造街,海安路單元六 藝術造街,海安路
單元六 藝術造街,海安路
 
單元五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
單元五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單元五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
單元五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
 
單元五 裝置藝術與藝術節
單元五 裝置藝術與藝術節單元五 裝置藝術與藝術節
單元五 裝置藝術與藝術節
 
單元四 遇見在地公共藝術 高雄捷運
單元四 遇見在地公共藝術 高雄捷運單元四 遇見在地公共藝術 高雄捷運
單元四 遇見在地公共藝術 高雄捷運
 
單元四 公共壁畫與街頭塗鴉
單元四  公共壁畫與街頭塗鴉單元四  公共壁畫與街頭塗鴉
單元四 公共壁畫與街頭塗鴉
 
單元三 藝術性公共藝術
單元三 藝術性公共藝術單元三 藝術性公共藝術
單元三 藝術性公共藝術
 
單元二 百分比藝術(Percent for art)
單元二 百分比藝術(Percent for art)單元二 百分比藝術(Percent for art)
單元二 百分比藝術(Percent for art)
 
單元二 紀念性公共藝術
單元二  紀念性公共藝術單元二  紀念性公共藝術
單元二 紀念性公共藝術
 
單元一 環遊世界的公共藝術黃色小鴨
單元一 環遊世界的公共藝術黃色小鴨單元一 環遊世界的公共藝術黃色小鴨
單元一 環遊世界的公共藝術黃色小鴨
 
單元一 當代公共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單元一  當代公共藝術的起源與發展單元一  當代公共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單元一 當代公共藝術的起源與發展
 

單元七 寶藏巖

  • 1. 寶藏巖聚落 位於台北市汀洲路的寶藏巖,是由退伍榮民,閩客城鄉移民,原住民等等來自各 個不同族群所共同建造的山城聚落,現在已經規畫成與居民共存共榮的歷史聚落 和國際藝術村。然而在這之前,則是幾經面臨被強迫拆遷,劃為公園用地的違建 舊聚落。 寶藏巖在清代有閩南移民進入,在日治和二戰時為軍事用地,軍方力量撤出之後, 來自各方的移民開始在此聚集,漸漸發展城聚落,到1980年代止,已約有兩百 多戶人家。居民就地取材,一磚一瓦自力營造,相互幫助走過在物質條件艱難的 年代,寶藏巖聚落因而擁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歷史人文風景, 1993年台北市工務局為了開闢公園兒公告拆遷,除了當地居民,有引起了許多 學者和民間團體的反彈,期望能保留寶藏巖的歷史人文和建築景觀。在各界努力 奔走,寶藏巖於2006年以戰後自力營造聚落帶代表為名歷史建築,並規畫朝向 藝文用途發展。 寶藏巖藝術村成立表示公部門,藝術家,和當地居民的在此地的相互合作。藝術 家在此的角色必須要能關注聚落的歷史人文和居民當下的日常生活,將藝術創作 與居民分享,社區的發展也需要居民的主動參予,才能成為完整的寶藏巖藝術 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