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基于SAMMIE的人机工程分析报告
—轿厢式电梯
组员:顾震晓、苏飞欧、曾 嵘
指导教师:李哲林 gzwoods@qq.com
华南理工大学 设计学院
201130030077
顾震晓
201130030367
苏飞欧
201136031054
TEAM
曾 嵘
目录
二电
梯人机
界面分
析
三电
梯使用
缺陷的
探讨
一资
料整理
四分
析总结
1.电梯的视觉分析: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内部
界面视觉显示
2.电梯的听觉分析:外部
等候时的听觉分析、内部使用
时的听觉分析
3.电梯的操作性分析:外部
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内部界
面使用操作分析
1.概述
2.电梯说明
3.所研究电梯
介绍
4.所使用的软件
及模型情况
5.所涉及的人体
资料
1.流程总结
2.分析结果
总结
3.解决方法
总结
4.工作分工
1.电梯内
的视线遮挡问
题: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方案
2.按键分布问
题: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
方案
CATALOG
1.概述
2.电梯说明
3.所研究电梯
介绍
4.所使用的软件
及模型情况
5.所涉及的人体
资料
一资
料整理概论:
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多的楼
房建造了电梯,人与电梯的交
互频率日益增加,同时,电梯
事故也越来越多地被报道。因
此,我们小组对电梯进行了分
析研究,探究人与电梯之间的
交互,希望能为找到更科学、
更适合的使用模式的研究提供
有参考意义的数据。
ONE
概论:
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多的楼
房建造了电梯,人与电梯的交
互频率日益增加,同时,电梯
事故也越来越多地被报道。因
此,我们小组对电梯进行了分
析研究,探究人与电梯之间的
交互,希望能为找到更科学、
更适合的使用模式的研究提供
有参考意义的数据。
电梯说明: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
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
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
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
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
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
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
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使
用者出入或装卸货物。
1.概述
2.电梯说明
3.所研究电梯
介绍
4.所使用的软件
及模型情况
5.所涉及的人体
资料
一资
料整理
ONE
电梯说明: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
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
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
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
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
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
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
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使
用者出入或装卸货物。
1.概述
2.电梯说明
3.所研究电梯
介绍
4.所使用的软件
及模型情况
5.所涉及的人体
资料
一资
料整理
所研究电梯介绍: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广东省广州市华南
理工大学南校区A5教学楼的使用者电
梯。我们对电梯进行了测量以及对人
们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拍照与录像。电
梯高度为2230mm,宽1590mm,深
1360mm。电梯内部按键区离地
1145mm~1500mm,电子显示屏离地
1653mm~1963mm。外部唤梯盒底部离
地1075mm,按键区离地1140mm~1250mm,
电子显示屏离地1310mm~1470mm。
ONE
所研究电梯介绍: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广东省广州市华南
理工大学南校区A5教学楼的使用者电
梯。我们对电梯进行了测量以及对人
们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拍照与录像。电
梯高度为2230mm,宽1590mm,深
1360mm。电梯内部按键区离地
1145mm~1500mm,电子显示屏离地
1653mm~1963mm。外部唤梯盒底部离
地1075mm,按键区离地1140mm~1250mm,
电子显示屏离地1310mm~1470mm。
所使用的软件及模型概况:
小组对电梯的研究采用电脑建模分析,
所使用的软件有Alias、3Dmax以及
SAMMIE,最终分析在SAMMIE中进行。在
SAMMIE中,电梯及外部唤梯盒总体尺寸
为宽2345mm,深1368mm,高2230mm。人
体模型数据为1998年中国数据,分别取
男性50百分位,身高为1692mm;女性5
百分位,身高为1465mm;男性95百分位,
身高为1789mm进行研究。模型中模拟了
3种使用者,分别是外部唤梯盒使用者,
内部操作界面使用者以及内部观察者。
我们将这3个模型作为典型,进行视觉、
听觉、操作性分析。
1.概述
2.电梯说明
3.所研究电梯
介绍
4.所使用的软件
及模型情况
5.所涉及的人体
资料
一资
料整理
ONE
所使用的软件及模型概况:
小组对电梯的研究采用电脑建模分析,
所使用的软件有Alias、3Dmax以及
SAMMIE,最终分析在SAMMIE中进行。在
SAMMIE中,电梯及外部唤梯盒总体尺寸
为宽2345mm,深1368mm,高2230mm。人
体模型数据为1998年中国数据,分别取
男性50百分位,身高为1692mm;女性5
百分位,身高为1465mm;男性95百分位,
身高为1789mm进行研究。模型中模拟了
3种使用者,分别是外部唤梯盒使用者,
内部操作界面使用者以及内部观察者。
我们将这3个模型作为典型,进行视觉、
听觉、操作性分析。
1.概述
2.电梯说明
3.所研究电梯
介绍
4.所使用的软件
及模型情况
5.所涉及的人体
资料
一资
料整理
所涉及
的人体
资料:
ONE
目录
二电
梯人机
界面分
析
三电
梯使用
缺陷的
探讨
一资
料整理
四分
析总结
1.电梯的视觉分析: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内部
界面视觉显示
2.电梯的听觉分析:外部
等候时的听觉分析、内部使用
时的听觉分析
3.电梯的操作性分析:外部
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内部界
面使用操作分析
1.概述
2.电梯说明
3.所研究电梯
介绍
4.所使用的软件
及模型情况
5.所涉及的人体
资料
1.流程总结
2.分析结果
总结
3.解决方法
总结
4.工作分工
1.电梯内
的视线遮挡问
题: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方案
2.按键分布问
题: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
方案
CATALOG
二电
梯人机
界面分
析
1.电梯的视觉分析: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内部
界面视觉显示
2.电梯的听觉分析:外部
等候时的听觉分析、内部使用
时的听觉分析
3.电梯的操作性分析:外部
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内部界
面使用操作分析
TWO
外部唤梯
盒视觉显示:
电梯从外部看,由
唤梯盒与门组成一
个系统,门与唤梯
盒均与使用者产生
了视觉交互。
二电
梯人机
界面分
析
1.电梯的视觉分析: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内部
界面视觉显示
2.电梯的听觉分析:外部
等候时的听觉分析、内部使用
时的听觉分析
3.电梯的操作性分析:外部
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内部界
面使用操作分析
TWO
外部唤梯
盒视觉显示:
电梯从外部看,由
唤梯盒与门组成一
个系统,门与唤梯
盒均与使用者产生
了视觉交互。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
5%女性和95%男性使用者在外部使用
唤梯盒的情景模拟,人眼的视椎体表
示了人眼视网膜的敏感区,红色表示
一级敏感区,绿色表示二级敏感区,
蓝色为三级敏感区,红色为四级敏感
区。该视椎体表示了人眼球的舒适活
动范围,图中紫色方框为显示屏,蓝
色方框为操作区域,可以从图中看到,
人眼的视椎体已经覆盖了外部唤梯盒
的视觉交互区(显示屏与按键),人
们能够轻松识别各个信息。同时,使
用者的脖子与头的使用形态也非常自
然,都在舒适范围内。
二电
梯人机
界面分
析
1.电梯的视觉分析: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内部
界面视觉显示
2.电梯的听觉分析:外部
等候时的听觉分析、内部使用
时的听觉分析
3.电梯的操作性分析:外部
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内部界
面使用操作分析
TWO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
5%女性和95%男性使用者在外部使用
唤梯盒的情景模拟,人眼的视椎体表
示了人眼视网膜的敏感区,红色表示
一级敏感区,绿色表示二级敏感区,
蓝色为三级敏感区,红色为四级敏感
区。该视椎体表示了人眼球的舒适活
动范围,图中紫色方框为显示屏,蓝
色方框为操作区域,可以从图中看到,
人眼的视椎体已经覆盖了外部唤梯盒
的视觉交互区(显示屏与按键),人
们能够轻松识别各个信息。同时,使
用者的脖子与头的使用形态也非常自
然,都在舒适范围内。
外部唤梯
盒视觉显示:
从俯视与人眼的视
角展示了视觉区域,
视椎体可以很好覆
盖唤梯盒视觉交互
区域。
二电
梯人机
界面分
析
1.电梯的视觉分析: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内部
界面视觉显示
2.电梯的听觉分析:外部
等候时的听觉分析、内部使用
时的听觉分析
3.电梯的操作性分析:外部
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内部界
面使用操作分析
TWO
外部唤梯
盒视觉显示:
从俯视与人眼的视
角展示了视觉区域,
视椎体可以很好覆
盖唤梯盒视觉交互
区域。
内部界面视觉显示:
电梯界面从内部看是
由电子显示屏与操作
按键组成,电子显示
屏、操作按键与门和
使用者产生主要视觉
交互。
二电
梯人机
界面分
析
1.电梯的视觉分析: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内部
界面视觉显示
2.电梯的听觉分析:外部
等候时的听觉分析、内部使用
时的听觉分析
3.电梯的操作性分析:外部
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内部界
面使用操作分析
TWO 内部界面视觉显示:
电梯界面从内部看是
由电子显示屏与操作
按键组成,电子显示
屏、操作按键与门和
使用者产生主要视觉
交互。内部界面视觉显示:
内部使用者在使用操作界
面时的视觉形态。通过低
头与抬头的动作,使用者
能够清晰方便地观察自己
的动作与电梯信息。同时
电梯使用者多时,该使用
者表示靠近操作面板的使
用者对显示屏和操作按键
的观察。
二电
梯人机
界面分
析
1.电梯的视觉分析: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内部
界面视觉显示
2.电梯的听觉分析:外部
等候时的听觉分析、内部使用
时的听觉分析
3.电梯的操作性分析:外部
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内部界
面使用操作分析
TWO
内部界面视觉显示:
内部使用者在使用操作界
面时的视觉形态。通过低
头与抬头的动作,使用者
能够清晰方便地观察自己
的动作与电梯信息。同时
电梯使用者多时,该使用
者表示靠近操作面板的使
用者对显示屏和操作按键
的观察。
内部界面视觉显示:
电梯里站在离内部界面
最远的位置的使用者的
视觉情况。从图中可以
得出,该使用者只需轻
松抬头,视椎体便可以
完全覆盖电子显示屏区
域,眼球活动非常舒适。
二电
梯人机
界面分
析
1.电梯的视觉分析: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内部
界面视觉显示
2.电梯的听觉分析:外部
等候时的听觉分析、内部使用
时的听觉分析
3.电梯的操作性分析:外部
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内部界
面使用操作分析
内部界面视觉显示:
电梯里站在离内部界面
最远的位置的使用者的
视觉情况。从图中可以
得出,该使用者只需轻
松抬头,视椎体便可以
完全覆盖电子显示屏区
域,眼球活动非常舒适。
内部界面视觉显示:
当一个较矮的女性使用者
在一个高个男性使用者身
后观察电梯内电子显示屏
的情况,可以从图中发现,
女性使用者的视线已经被
男性使用者挡住,无法观
察到电子显示屏。由此我
们可以推断,当电梯内使
用者较多时,某些使用者
获取电子显示屏上的信息
存在阻碍,造成了麻烦。
TWO
二电
梯人机
界面分
析
1.电梯的视觉分析: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内部
界面视觉显示
2.电梯的听觉分析:外部
等候时的听觉分析、内部使用
时的听觉分析
3.电梯的操作性分析:外部
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内部界
面使用操作分析
内部界面视觉显示:
当一个较矮的女性使用者
在一个高个男性使用者身
后观察电梯内电子显示屏
的情况,可以从图中发现,
女性使用者的视线已经被
男性使用者挡住,无法观
察到电子显示屏。由此我
们可以推断,当电梯内使
用者较多时,某些使用者
获取电子显示屏上的信息
存在阻碍,造成了麻烦。
TWO
外部等候时的听觉分析:
在外部等候电梯时,经过实践与观察,
得出听觉交互仅为电梯到达时的提示
音,电梯发出的“叮咚”声音对于使
用者来说是舒适的但是能够起到吸引
注意力的。对在外部的使用者而言,
在按键后对电梯屏幕以及按键的关注
会极大减少,电梯发出“叮咚”声音,
可以重新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让使
用者对进入电梯有相应的准备。超重
的“嘀嘀嘀”蜂鸣声因为频率高,声
音尖锐,长时间听会不舒适,会警示
他们已经超重,让他们不要再进入电
梯。
二电
梯人机
界面分
析
1.电梯的视觉分析: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内部
界面视觉显示
2.电梯的听觉分析:外部
等候时的听觉分析、内部使用
时的听觉分析
3.电梯的操作性分析:外部
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内部界
面使用操作分析
TWO
外部等候时的听觉分析:
在外部等候电梯时,经过实践与观察,
得出听觉交互仅为电梯到达时的提示
音,电梯发出的“叮咚”声音对于使
用者来说是舒适的但是能够起到吸引
注意力的。对在外部的使用者而言,
在按键后对电梯屏幕以及按键的关注
会极大减少,电梯发出“叮咚”声音,
可以重新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让使
用者对进入电梯有相应的准备。超重
的“嘀嘀嘀”蜂鸣声因为频率高,声
音尖锐,长时间听会不舒适,会警示
他们已经超重,让他们不要再进入电
梯。
内部使用时时的听觉分析:
当使用者乘坐电梯时,在电梯内能
够听到电梯到达的提示音,同时可
以听到电梯运行时轻微的“嗡嗡”
声。电梯运行的嗡嗡声会让他们潜
在地认为电梯在运行,消除对电梯
停运的不安以及紧张情绪;同时,
到达时的“叮咚”声音,也同样起
到提醒使用者让使用者做好准备的
作用;超重的“嘀嘀嘀”声音因为
频率高,声音尖锐,会警示他们已
经超重,提醒相对在外面的使用者
退出电梯,以免电梯在运行过程中
发生意外。
二电
梯人机
界面分
析
1.电梯的视觉分析: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内部
界面视觉显示
2.电梯的听觉分析:外部
等候时的听觉分析、内部使用
时的听觉分析
3.电梯的操作性分析:外部
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内部界
面使用操作分析
TWO 内部使用时时的听觉分析:
当使用者乘坐电梯时,在电梯内能
够听到电梯到达的提示音,同时可
以听到电梯运行时轻微的“嗡嗡”
声。电梯运行的嗡嗡声会让他们潜
在地认为电梯在运行,消除对电梯
停运的不安以及紧张情绪;同时,
到达时的“叮咚”声音,也同样起
到提醒使用者让使用者做好准备的
作用;超重的“嘀嘀嘀”声音因为
频率高,声音尖锐,会警示他们已
经超重,提醒相对在外面的使用者
退出电梯,以免电梯在运行过程中
发生意外。
外部唤梯盒
使用操作分析:
实际使用者的使用情
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使用者上臂与小臂基
本成直线,抬手幅度
较大,但是按键时间
短促,不会造成使用
者的不适感。
二电
梯人机
界面分
析
1.电梯的视觉分析: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内部
界面视觉显示
2.电梯的听觉分析:外部
等候时的听觉分析、内部使用
时的听觉分析
3.电梯的操作性分析:外部
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内部界
面使用操作分析
TWO
外部唤梯盒
使用操作分析:
实际使用者的使用情
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使用者上臂与小臂基
本成直线,抬手幅度
较大,但是按键时间
短促,不会造成使用
者的不适感。
外部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
外部唤梯盒使用者的可触及范
围,其中,蓝色按键区域在触
及范围边缘,高度差与人体高
度相比很小,使用者操作不会
有挫折感。按键有轻微的按入
与弹出感,对于使用者是否激
活按键是个很好的提示。
使用情况的俯视图,唤梯盒按
键区域处于人体使用的手臂一
侧,宽度与手臂舒适角度相比
变化很小,因此,使用者在手
臂的左右调整时,动作不会有
挫折感。
二电
梯人机
界面分
析
1.电梯的视觉分析: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内部
界面视觉显示
2.电梯的听觉分析:外部
等候时的听觉分析、内部使用
时的听觉分析
3.电梯的操作性分析:外部
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内部界
面使用操作分析
TWO 外部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
外部唤梯盒使用者的可触及范
围,其中,蓝色按键区域在触
及范围边缘,高度差与人体高
度相比很小,使用者操作不会
有挫折感。按键有轻微的按入
与弹出感,对于使用者是否激
活按键是个很好的提示。
使用情况的俯视图,唤梯盒按
键区域处于人体使用的手臂一
侧,宽度与手臂舒适角度相比
变化很小,因此,使用者在手
臂的左右调整时,动作不会有
挫折感。
外部唤梯盒
使用操作分析:
5%女性与95%男性模型
在外部使用唤梯盒的
可触及范围,中国使
用者的使用范围可以
认为是在两扇形之间。
二电
梯人机
界面分
析
1.电梯的视觉分析: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内部
界面视觉显示
2.电梯的听觉分析:外部
等候时的听觉分析、内部使用
时的听觉分析
3.电梯的操作性分析:外部
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内部界
面使用操作分析
TWO
外部唤梯盒
使用操作分析:
5%女性与95%男性模型
在外部使用唤梯盒的
可触及范围,中国使
用者的使用范围可以
认为是在两扇形之间。
内部界面使用操作分析:
电梯内部界面使用的实际
情况。小臂与上臂所成角
度约为90度~120度。电梯
内部按键最低处使用时手
臂弯曲度很小,按键触感
与外部唤梯盒一模一样,
没有大幅度的触感反馈;
按键最高处前臂需抬起,
使用姿态自然,按键触感
与最低处按键一样不明显。
二电
梯人机
界面分
析
1.电梯的视觉分析: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内部
界面视觉显示
2.电梯的听觉分析:外部
等候时的听觉分析、内部使用
时的听觉分析
3.电梯的操作性分析:外部
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内部界
面使用操作分析
TWO 内部界面使用操作分析:
电梯内部界面使用的实际
情况。小臂与上臂所成角
度约为90度~120度。电梯
内部按键最低处使用时手
臂弯曲度很小,按键触感
与外部唤梯盒一模一样,
没有大幅度的触感反馈;
按键最高处前臂需抬起,
使用姿态自然,按键触感
与最低处按键一样不明显。
内部界面使用操作分析:
电梯内部开门键与关门键
使用存在问题,使用者不
知道开门键与关门键能让
指令维持多长时间,给使
用者心理会造成一定的紧
张感。如果有按错楼层的
情况出现,使用者也不知
道如何取消,这样就在错
误的楼层停下了,给使用
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麻烦。
内部界面使用操作分析:
电梯内部开门键与关门键
使用存在问题,使用者不
知道开门键与关门键能让
指令维持多长时间,给使
用者心理会造成一定的紧
张感。如果有按错楼层的
情况出现,使用者也不知
道如何取消,这样就在错
误的楼层停下了,给使用
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麻烦。
二电
梯人机
界面分
析
1.电梯的视觉分析: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内部
界面视觉显示
2.电梯的听觉分析:外部
等候时的听觉分析、内部使用
时的听觉分析
3.电梯的操作性分析:外部
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内部界
面使用操作分析
TWO
内部界面使用操作分析:
从侧面观察内部使用者的触及
范围,可以看出按键区域高度
差较高,使用者上臂活动角度
相对较大,但是动作短促,不
会造成不适感。
5%女性和95%男性模型在电梯内
部使用操作面板的使用范围,
几乎所有中国使用者的使用范
围在两扇形之间。
目录
二电
梯人机
界面分
析
三电
梯使用
缺陷的
探讨
四分
析总结
1.电梯的视觉分析:
外部唤梯盒视觉显示、内部
界面视觉显示
2.电梯的听觉分析:外部
等候时的听觉分析、内部使用
时的听觉分析
3.电梯的操作性分析:外部
唤梯盒使用操作分析、内部界
面使用操作分析
1.流程总结
2.分析结果
总结
3.解决方法
总结
4.工作分工
1.电梯内
的视线遮挡问
题: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方案
2.按键分布问
题: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
方案
CATALOG
三电
梯使用
缺陷的
探讨
1.电梯内
的视线遮挡问
题: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方案
2.按键分布问
题: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
方案
THREE
遮挡问题分析:
当5百分位的矮个女性使用
者在95百分位的高个男性使
用者身后观察电梯内电子显
示屏的视野情况,可以从图
中发现,女性使用者的视线
已经被男性使用者挡住,无
法观察到电子显示屏。由此
我们可以推断,当电梯内使
用者较多时,某些使用者获
取电子显示屏上的信息存在
阻碍,造成了麻烦。
三电
梯使用
缺陷的
探讨
1.电梯内
的视线遮挡问
题: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方案
2.按键分布问
题: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
方案
THREE
遮挡问题分析:
当5百分位的矮个女性使用
者在95百分位的高个男性使
用者身后观察电梯内电子显
示屏的视野情况,可以从图
中发现,女性使用者的视线
已经被男性使用者挡住,无
法观察到电子显示屏。由此
我们可以推断,当电梯内使
用者较多时,某些使用者获
取电子显示屏上的信息存在
阻碍,造成了麻烦。
遮挡问题解决方案:
在图中电梯中红框范
围里增加另外一个电
子显示屏,增加矮个
使用者看到电子显示
屏的信息的概率。
三电
梯使用
缺陷的
探讨
1.电梯内
的视线遮挡问
题: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方案
2.按键分布问
题: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
方案
THREE
遮挡问题解决方案:
在图中电梯中红框范
围里增加另外一个电
子显示屏,增加矮个
使用者看到电子显示
屏的信息的概率。
遮挡问题解决方案:
电子显示屏所包含的信息分为电梯当
前楼层数、运行方向以及异常情况三
类,而一般使用者关注的信息为前两
类信息,所以可以将之前到达时的
“叮咚”声音改为提示楼层数的录音,
例如“第一层,到了”的。而因为这
样持续的提示音会间接的提示电梯运
行的方向,而且在使用者进入电梯之
前,他们就已经可以从外部唤梯盒的
电子屏上获知这个信息,所以我们认
为运行方向不需要另外的声音提示。
三电
梯使用
缺陷的
探讨
1.电梯内
的视线遮挡问
题: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方案
2.按键分布问
题: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
方案
THREE
遮挡问题解决方案:
电子显示屏所包含的信息分为电梯当
前楼层数、运行方向以及异常情况三
类,而一般使用者关注的信息为前两
类信息,所以可以将之前到达时的
“叮咚”声音改为提示楼层数的录音,
例如“第一层,到了”的。而因为这
样持续的提示音会间接的提示电梯运
行的方向,而且在使用者进入电梯之
前,他们就已经可以从外部唤梯盒的
电子屏上获知这个信息,所以我们认
为运行方向不需要另外的声音提示。
分布问题分析:
楼层按键因为各个电梯的
顺序分布不同,导致使用
者在寻找自己想去的楼层
的电梯按键时,会有相当
长的一段延迟时间,让使
用者感到焦虑、着急。因
此,楼层按键的合理分布
可以使使用者更快的找到
想要的楼层按键,提高使
用者的体验感受。
三电
梯使用
缺陷的
探讨
1.电梯内
的视线遮挡问
题: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方案
2.按键分布问
题: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
方案
THREE
分布问题分析:
楼层按键因为各个电梯的
顺序分布不同,导致使用
者在寻找自己想去的楼层
的电梯按键时,会有相当
长的一段延迟时间,让使
用者感到焦虑、着急。因
此,楼层按键的合理分布
可以使使用者更快的找到
想要的楼层按键,提高使
用者的体验感受。
分布问题解决方案:
人视线方向一般从左至右,电
梯按键呈长方形分布,假设电
梯楼层数为16,且横列按键*
竖行按键为2*8,即2列每列8
个按键。按键顺序可以得出4
种方案——上往下横排列、上
往下竖排列、下往上横排列、
下往上竖排列。
尽管人视线方向一般为从
上至下,但是由于电梯是
基于高楼设计的运输工具,
楼层按键要像楼层一样,
从下至上数字逐渐增大,
所以我们由此可以确定,
楼层按键的分布首先应该
是从下往上数字逐渐增大
的,因此,将从上往下的2
种方案排除掉。
三电
梯使用
缺陷的
探讨
1.电梯内
的视线遮挡问
题: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方案
2.按键分布问
题: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
方案
THREE
分布问题解决方案:
人视线方向一般从左至右,电
梯按键呈长方形分布,假设电
梯楼层数为16,且横列按键*
竖行按键为2*8,即2列每列8
个按键。按键顺序可以得出4
种方案——上往下横排列、上
往下竖排列、下往上横排列、
下往上竖排列。
尽管人视线方向一般为从
上至下,但是由于电梯是
基于高楼设计的运输工具,
楼层按键要像楼层一样,
从下至上数字逐渐增大,
所以我们由此可以确定,
楼层按键的分布首先应该
是从下往上数字逐渐增大
的,因此,将从上往下的2
种方案排除掉。
分布问题解决方案:
左方案为下往上竖排列,右方
案为下往上横排列。人在寻找
楼层按键时视野路线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竖排列是,人的
视野路线单次移动的距离长,
而横排列单次移动距离短但是
次数多。正常情况下,当移动
次数多时,眼睛容易出现疲劳
感,这种情况对于使用者来说
是不友好的。
三电
梯使用
缺陷的
探讨
1.电梯内
的视线遮挡问
题: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方案
2.按键分布问
题: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
方案
THREE
分布问题解决方案:
左方案为下往上竖排列,右方
案为下往上横排列。人在寻找
楼层按键时视野路线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竖排列是,人的
视野路线单次移动的距离长,
而横排列单次移动距离短但是
次数多。正常情况下,当移动
次数多时,眼睛容易出现疲劳
感,这种情况对于使用者来说
是不友好的。
分布问题解决方案:
假设使用者需要去8楼,且使用
者从1楼按键开始视野。一般情
况下,用户的视野路线如图3-
2-4所示,虽然横排列的方案视
野路线长度更短,但是需要进
行一次视野方向的转换。根据
之前视野移动次数多对使用者
不友好的结论,我们可以推断,
在当前8层假设下,竖排列的顺
序要比横排列顺序要更加合理。
假设使用者需要去12楼,
且使用者从1楼按键开始视
野。一般情况下,用户的
视野路线如图3-2-5所示,
两种方案的视野方向转换
次数相同,且竖排的视野
路线更短。所以我们可以
推断,在当前16层假设下,
竖排列的顺序要比横排列
顺序要更加合理。
假设使用者需要去12楼,
且使用者从1楼按键开始视
野。一般情况下,用户的
视野路线如图3-2-5所示,
两种方案的视野方向转换
次数相同,且竖排的视野
路线更短。所以我们可以
推断,在当前16层假设下,
竖排列的顺序要比横排列
顺序要更加合理。
分布问题解决方案:
假设使用者需要去8楼,且使用
者从1楼按键开始视野。一般情
况下,用户的视野路线如图3-
2-4所示,虽然横排列的方案视
野路线长度更短,但是需要进
行一次视野方向的转换。根据
之前视野移动次数多对使用者
不友好的结论,我们可以推断,
在当前8层假设下,竖排列的顺
序要比横排列顺序要更加合理。
三电
梯使用
缺陷的
探讨
1.电梯内
的视线遮挡问
题: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方案
2.按键分布问
题: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
方案
THREE
分布问题解决方案
综合上述分析以及结论,在当
前16层假设下,楼层按键排列
顺序从下至上且竖排列为最合
理的排列方式。如果楼层数量
继续增加至一定数量,横排列
因为竖排按键多,更容易在最
左竖排上的按键找到最接近所
需楼层的数字,所以在楼层数
量大的时候,横排列的按键更
加合理。
目录
三电
梯使用
缺陷的
探讨
四分
析总结
1.流程总结
2.分析结果
总结
3.解决方法
总结
4.工作分工
1.电梯内
的视线遮挡问
题: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方案
2.按键分布问
题: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
方案
CATALOG
四分
析总结
1.流程总结
2.分析结果
总结
3.解决方法
总结
4.工作分工
FOUR
流程总结:
为了研究结果准确有效,我们小组成员对于调研流程进行
了科学的规划:
首先,为了对电梯这个常见却总容易忽略的产品有一定程
度的了解,小组成员进行了资料收集。一方面收集了国标
对于电梯尺寸和种类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收集了世界各
地各类电梯的图像资料。至此,对于电梯这种产品的种类、
形式、操作方式和尺寸规定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
第二步,为了切身体会电梯的使用情景,小组成员进行了
实地调研和实景拍摄。定位了学校的多台电梯进行实地的
尺寸测量用以验证与国标标准的重合度,并进行了同学使
用电梯的实景拍摄,采用隐蔽拍摄的手法,完全再现了用
户最自然的操作方式和身体动作。
第三步,确定以A5楼栋电梯为例,小组成员利用上一步得
到的实际资料对于使用者的使用电梯的操作进行了初步的
人机分析。主要方法是依据实景图片和视频来粗略几何化,
并得出定性的分析结果。
第四步,进入数字模拟分析阶段。通过alias软件建模得
到精确的A5楼栋电梯尺寸模型,之后再利用sammie软件进
行专业的人机分析。主要为视觉分析和操作分析,分析不
同使用者在电梯外和电梯内的操作视野和手臂的运动角度。
得出结论,并找出问题。另外我们通过定性分析和体验分
析的方法又对于电梯的听觉提示进行了人机分析。
第五步,总结发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四分
析总结
1.流程总结
2.分析结果
总结
3.解决方法
总结
4.工作分工
FOUR
流程总结:
为了研究结果准确有效,我们小组成员对于调研流程进行
了科学的规划:
首先,为了对电梯这个常见却总容易忽略的产品有一定程
度的了解,小组成员进行了资料收集。一方面收集了国标
对于电梯尺寸和种类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收集了世界各
地各类电梯的图像资料。至此,对于电梯这种产品的种类、
形式、操作方式和尺寸规定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
第二步,为了切身体会电梯的使用情景,小组成员进行了
实地调研和实景拍摄。定位了学校的多台电梯进行实地的
尺寸测量用以验证与国标标准的重合度,并进行了同学使
用电梯的实景拍摄,采用隐蔽拍摄的手法,完全再现了用
户最自然的操作方式和身体动作。
第三步,确定以A5楼栋电梯为例,小组成员利用上一步得
到的实际资料对于使用者的使用电梯的操作进行了初步的
人机分析。主要方法是依据实景图片和视频来粗略几何化,
并得出定性的分析结果。
第四步,进入数字模拟分析阶段。通过alias软件建模得
到精确的A5楼栋电梯尺寸模型,之后再利用sammie软件进
行专业的人机分析。主要为视觉分析和操作分析,分析不
同使用者在电梯外和电梯内的操作视野和手臂的运动角度。
得出结论,并找出问题。另外我们通过定性分析和体验分
析的方法又对于电梯的听觉提示进行了人机分析。
第五步,总结发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分析结果总结:
总体来说,电梯这件产品有着良好的
人机特性。从视觉到触觉,从内部空
间尺寸、开门尺寸、按键高度、屏幕
高度、唤梯盒设计等角度来分析,都
会发现良好的人机设计无处不在:按
键所在的范围与人手舒适的覆盖范围
重合度高、屏幕的人机界面简洁且传
递信息效率高、按键触感舒适反馈明
显等等。轿厢电梯明显是一件经过设
计与推敲的产品,并且制定了相关的
标准来维持这种良好的人机属性。
四分
析总结
1.流程总结
2.分析结果
总结
3.解决方法
总结
4.工作分工
FOUR
分析结果总结:
总体来说,电梯这件产品有着良好的
人机特性。从视觉到触觉,从内部空
间尺寸、开门尺寸、按键高度、屏幕
高度、唤梯盒设计等角度来分析,都
会发现良好的人机设计无处不在:按
键所在的范围与人手舒适的覆盖范围
重合度高、屏幕的人机界面简洁且传
递信息效率高、按键触感舒适反馈明
显等等。轿厢电梯明显是一件经过设
计与推敲的产品,并且制定了相关的
标准来维持这种良好的人机属性。
分析结果总结:
但是轿厢电梯不是一次只与一个人交互的,
当人多的时候情况会变得复杂,对于轿厢
的人机要求就更加高了。当高大的男性
(95百分位)站在矮小的女性(5百分位)
前面的时候会遮挡住女性看向轿厢内屏幕
的视野。从两人的情况可以推广到多人的
情况,得出结论就是我们例子中的轿厢内
屏幕在左边的方案容易使后面站的用户看
不见。
位于下方的按键部分更加容易被人群遮挡。
按键部分在轿厢内也有显示的功能,传递
的信息是“哪些楼层已经按了”。因此我
们常常会在人多的电梯轿厢中听到“麻烦
帮我看看那个XX楼按了没有?”
四分
析总结
1.流程总结
2.分析结果
总结
3.解决方法
总结
4.工作分工
FOUR
分析结果总结:
但是轿厢电梯不是一次只与一个人交互的,
当人多的时候情况会变得复杂,对于轿厢
的人机要求就更加高了。当高大的男性
(95百分位)站在矮小的女性(5百分位)
前面的时候会遮挡住女性看向轿厢内屏幕
的视野。从两人的情况可以推广到多人的
情况,得出结论就是我们例子中的轿厢内
屏幕在左边的方案容易使后面站的用户看
不见。
位于下方的按键部分更加容易被人群遮挡。
按键部分在轿厢内也有显示的功能,传递
的信息是“哪些楼层已经按了”。因此我
们常常会在人多的电梯轿厢中听到“麻烦
帮我看看那个XX楼按了没有?”
分析结果总结:
轿厢内按键区的按键数目非常多,因此引
发了使用者难以找到按键的问题。根据相
关研究,人的视线规律是从上到下从左到
右的,参照这个规律结合电梯的特点,楼
层数字是自下而上的,我们分析得出较为
可行的方式。
按键区有几个特殊按键:开门键和关门键,
他们的使用频率比较高,而且使用情景都
是比较焦虑的:看到无人进电梯需要快速
关门或者看到有人快要被电梯门夹住需要
快速开门等。实际上这些焦虑的产生都是
由于电梯门自然打开后关上的时间不确定。
人们在门开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不自觉地
对门的关闭做猜测,因此会产生焦虑,而
这几个按键就是为了解决这些焦虑的情况
而生的。
四分
析总结
1.流程总结
2.分析结果
总结
3.解决方法
总结
4.工作分工
FOUR 分析结果总结:
轿厢内按键区的按键数目非常多,因此引
发了使用者难以找到按键的问题。根据相
关研究,人的视线规律是从上到下从左到
右的,参照这个规律结合电梯的特点,楼
层数字是自下而上的,我们分析得出较为
可行的方式。
按键区有几个特殊按键:开门键和关门键,
他们的使用频率比较高,而且使用情景都
是比较焦虑的:看到无人进电梯需要快速
关门或者看到有人快要被电梯门夹住需要
快速开门等。实际上这些焦虑的产生都是
由于电梯门自然打开后关上的时间不确定。
人们在门开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不自觉地
对门的关闭做猜测,因此会产生焦虑,而
这几个按键就是为了解决这些焦虑的情况
而生的。
解决遮挡屏幕的方法:
现在许多的轿厢已经有了较好的解决
方案,就是把屏幕放在轿厢门的上面。
虽然遮挡发生率是随着屏幕高度增大
而减小的,但是人抬头的角度是随着
屏幕高度增大而增大的,我们知道当
抬头角度越大,人的舒适度就会相应
降低,所以这是一个牺牲舒适度的方
法。
另外一个更加好的方法是使用声音提
醒,这也是在许多现有的产品上已经
有所体现的了,声音可以同时让轿厢
中所有人都能够听到,不存在遮挡的
问题。
四分
析总结
1.流程总结
2.分析结果
总结
3.解决方法
总结
4.工作分工
FOUR
解决遮挡屏幕的方法:
现在许多的轿厢已经有了较好的解决
方案,就是把屏幕放在轿厢门的上面。
虽然遮挡发生率是随着屏幕高度增大
而减小的,但是人抬头的角度是随着
屏幕高度增大而增大的,我们知道当
抬头角度越大,人的舒适度就会相应
降低,所以这是一个牺牲舒适度的方
法。
另外一个更加好的方法是使用声音提
醒,这也是在许多现有的产品上已经
有所体现的了,声音可以同时让轿厢
中所有人都能够听到,不存在遮挡的
问题。
解决遮挡按键的方法:
同样是可以采用按键后声音提示的方
法,但是需要考虑许多按键一起被按
下的情况,避免造成语音提示七嘴八
舌增加乘坐电梯的人们的焦虑,所以
我们小组成员最后否决了这个方法,
提出了一下三种解决方法:A.增添一
个显示模块,主要显示已经按键的楼
层层数,位置可以与主屏幕在一起;
B.借鉴地铁的语音提示,到达楼层后
语音提示接下来的几个待停楼层;C.
不用改变,为冷漠的都市人在冷冰冰
的电梯轿厢中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帮
助的港湾。
四分
析总结
1.流程总结
2.分析结果
总结
3.解决方法
总结
4.工作分工
FOUR
解决遮挡按键的方法:
同样是可以采用按键后声音提示的方
法,但是需要考虑许多按键一起被按
下的情况,避免造成语音提示七嘴八
舌增加乘坐电梯的人们的焦虑,所以
我们小组成员最后否决了这个方法,
提出了一下三种解决方法:A.增添一
个显示模块,主要显示已经按键的楼
层层数,位置可以与主屏幕在一起;
B.借鉴地铁的语音提示,到达楼层后
语音提示接下来的几个待停楼层;C.
不用改变,为冷漠的都市人在冷冰冰
的电梯轿厢中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帮
助的港湾。
解决按键搜寻难的方法:
根据人眼扫视的规律,经
过一定的逻辑分析,我们得
出:楼层数不多的时候
(两列可以显示)采用竖
向排列,而楼层多(大于
16)的时候宜采用三列以
上的横向视线排列。
解决轿厢门引起焦虑的方法:
这个问题的根本就是对于轿厢门关门的
时机的未知,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
这个问题,必须令使用者很自然地知道
关门的时机。因此还是要从声音入手才
能足够优雅地解决问题。小组成员经过
思考,得到一个解决方案:在开门的那
一刻开始放一段又慢到快节奏变化的声
音(类似盲人红绿灯的“滴滴滴”);
或者当关门的时间接近会有一个另外的
声音慢慢出现(类似贝多芬《命运》交
响乐的前奏一样);又或者直接是在声
音中有关门提示(参考公交车或者地
铁)。
四分
析总结
1.流程总结
2.分析结果
总结
3.解决方法
总结
4.工作分工
FOUR
解决按键搜寻难的方法:
根据人眼扫视的规律,经
过一定的逻辑分析,我们得
出:楼层数不多的时候
(两列可以显示)采用竖
向排列,而楼层多(大于
16)的时候宜采用三列以
上的横向视线排列。
解决轿厢门引起焦虑的方法:
这个问题的根本就是对于轿厢门关门的
时机的未知,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
这个问题,必须令使用者很自然地知道
关门的时机。因此还是要从声音入手才
能足够优雅地解决问题。小组成员经过
思考,得到一个解决方案:在开门的那
一刻开始放一段又慢到快节奏变化的声
音(类似盲人红绿灯的“滴滴滴”);
或者当关门的时间接近会有一个另外的
声音慢慢出现(类似贝多芬《命运》交
响乐的前奏一样);又或者直接是在声
音中有关门提示(参考公交车或者地
铁)。
工作
分工
顾震晓
电梯实地调研以及尺寸测量
操作人机分析、SAMMIE建模分析
苏飞欧 曾 嵘
资料整理以及电梯人机界面分析
部分编写
电梯实地调研以及尺寸测量
视觉人机分析
FOUR
轿厢式电梯以及人体资料收集
分析总结部分编写
电梯实地调研以及拍照
听觉人机分析
电梯模型建立、分析报告排版、
分析报告PPT
电梯使用缺陷探讨部分编写
感谢观赏
小组成员:
顾震晓、苏飞欧、曾 嵘

More Related Content

More from 哲林 李

基于Sammie的旋挖钻机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旋挖钻机人机分析基于Sammie的旋挖钻机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旋挖钻机人机分析
哲林 李
 
基于Sammie的食堂刷卡机人机性能分析
基于Sammie的食堂刷卡机人机性能分析基于Sammie的食堂刷卡机人机性能分析
基于Sammie的食堂刷卡机人机性能分析
哲林 李
 
基于Sammie的人机分析 广州图书馆自助借还书系统
基于Sammie的人机分析 广州图书馆自助借还书系统基于Sammie的人机分析 广州图书馆自助借还书系统
基于Sammie的人机分析 广州图书馆自助借还书系统
哲林 李
 
基于Sammie的儿童自行车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儿童自行车人机分析基于Sammie的儿童自行车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儿童自行车人机分析
哲林 李
 
基于Sammie的多媒体教室内部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多媒体教室内部人机分析基于Sammie的多媒体教室内部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多媒体教室内部人机分析
哲林 李
 
基于Sammie的电影院座位布局的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电影院座位布局的人机分析基于Sammie的电影院座位布局的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电影院座位布局的人机分析
哲林 李
 
基于Sammie的地铁车厢内部人机性能分析
基于Sammie的地铁车厢内部人机性能分析基于Sammie的地铁车厢内部人机性能分析
基于Sammie的地铁车厢内部人机性能分析
哲林 李
 
基于Sammie的收银机人机性能分析和优化
基于Sammie的收银机人机性能分析和优化基于Sammie的收银机人机性能分析和优化
基于Sammie的收银机人机性能分析和优化
哲林 李
 

More from 哲林 李 (8)

基于Sammie的旋挖钻机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旋挖钻机人机分析基于Sammie的旋挖钻机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旋挖钻机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食堂刷卡机人机性能分析
基于Sammie的食堂刷卡机人机性能分析基于Sammie的食堂刷卡机人机性能分析
基于Sammie的食堂刷卡机人机性能分析
 
基于Sammie的人机分析 广州图书馆自助借还书系统
基于Sammie的人机分析 广州图书馆自助借还书系统基于Sammie的人机分析 广州图书馆自助借还书系统
基于Sammie的人机分析 广州图书馆自助借还书系统
 
基于Sammie的儿童自行车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儿童自行车人机分析基于Sammie的儿童自行车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儿童自行车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多媒体教室内部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多媒体教室内部人机分析基于Sammie的多媒体教室内部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多媒体教室内部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电影院座位布局的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电影院座位布局的人机分析基于Sammie的电影院座位布局的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电影院座位布局的人机分析
 
基于Sammie的地铁车厢内部人机性能分析
基于Sammie的地铁车厢内部人机性能分析基于Sammie的地铁车厢内部人机性能分析
基于Sammie的地铁车厢内部人机性能分析
 
基于Sammie的收银机人机性能分析和优化
基于Sammie的收银机人机性能分析和优化基于Sammie的收银机人机性能分析和优化
基于Sammie的收银机人机性能分析和优化
 

基于Sammie的人机工程学分析 轿厢式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