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创感时代的新型公
    司
• 数学名詞 Googol 的谐音
• Googol— 很大的数字 , 10 的 100 次方
  (10100)
• 超过宇宙中原子的数目(仅 1085)
• 1938 年 , 数学家 Edward Kasner 定义,
  他的侄子 Milton Sirotta 所创造
• Google 总部位于硅谷的山景
  城( Mountain view )
• 成立于 1998 年 9 月 7 日;
• 斯坦福大学两位大学生创办
  。
10 年后: 21 世纪创新的明星,每人拥有 110 亿
             元财产




                    拉里 · 佩奇
       赛吉 - 布林
Google 的使命:

整合天下信息,
让人人能获取,
使人人能受益 。
1998 年,从车库起步
Google 10 年




员工: 19604 人(截至 6 月 30
日)
2008 年上半年收入: 106 亿美
Google 历程
Google 总部
Google 美国总部办公室   显示全
                 球搜索
                 状况的
                 地球仪
中国 Google :谷歌
北京
清华大学科技园
骑着滑板车上班
Google创新故事hg
Google创新故事hg
Google创新故事hg
Google创新故事hg
Google创新故事hg
Google创新故事hg
Google创新故事hg
Google创新故事hg
Google创新故事hg
Google创新故事hg
Google创新故事hg

More Related Content

Viewers also liked

Chemical reactions
Chemical reactionsChemical reactions
Chemical reactions
daniellemorgan414
 
Chemical reactions
Chemical reactionsChemical reactions
Chemical reactions
daniellemorgan414
 
Esp7
Esp7Esp7
Esp7
DepEd
 
دليل الشباب التونسي والمواطنة - الجزء الثّاني
دليل الشباب التونسي والمواطنة - الجزء الثّانيدليل الشباب التونسي والمواطنة - الجزء الثّاني
دليل الشباب التونسي والمواطنة - الجزء الثّانيHiwarDoustouri
 
What motivates you
What motivates youWhat motivates you
What motivates you
Fiona Shipsey
 
Alkynes powerpoint new
Alkynes powerpoint newAlkynes powerpoint new
Alkynes powerpoint new
Montgomecd15
 
What motivates a seller
What motivates a sellerWhat motivates a seller
What motivates a seller
Fiona Shipsey
 
Norse mythology
Norse mythologyNorse mythology
Norse mythology
Michael Heumann
 

Viewers also liked (9)

微博架构Ppt
微博架构Ppt微博架构Ppt
微博架构Ppt
 
Chemical reactions
Chemical reactionsChemical reactions
Chemical reactions
 
Chemical reactions
Chemical reactionsChemical reactions
Chemical reactions
 
Esp7
Esp7Esp7
Esp7
 
دليل الشباب التونسي والمواطنة - الجزء الثّاني
دليل الشباب التونسي والمواطنة - الجزء الثّانيدليل الشباب التونسي والمواطنة - الجزء الثّاني
دليل الشباب التونسي والمواطنة - الجزء الثّاني
 
What motivates you
What motivates youWhat motivates you
What motivates you
 
Alkynes powerpoint new
Alkynes powerpoint newAlkynes powerpoint new
Alkynes powerpoint new
 
What motivates a seller
What motivates a sellerWhat motivates a seller
What motivates a seller
 
Norse mythology
Norse mythologyNorse mythology
Norse mythology
 

Google创新故事hg

Editor's Notes

  1. Google 的含义 “ Googol” 是一个数学名词,表示 1 后面跟着 100 个零(即 10 的 100 次方)。这个词汇由美国数学家 Edwsrd Kasner 的外甥 Milton Sirotta 创造,之后随着 Kasner 和 James Newman 合著的《数学和想象》( Marhwmatics and the ImaGoogleination )一书而广为流传。 Google (谷歌)套用此术语,体现了公司整合网上海量信息的远大目标。
  2. 十年回顾: Google 的互联网经济 : 导语:国外媒体今天发表分析文章称, 1998 年 9 月 7 日,斯坦福大学的两名毕业生创建了一家公司,公司的名字听起来怪怪的——谷歌。然而,十年后的今天,谷歌已经成为互联网上发展史上最成功的公司。    三大成功因素   当年创建谷歌的拉里 · 佩奇 (Larry Page) 和谢尔盖 · 布林 (Sergey Brin) 都成了亿万富豪,公司发展也蒸蒸日上。单是今年 4 月到 6 月,谷歌就收入 57 亿美元 (32 亿英镑 ) ,净利润 12.5 亿美元 ( 第一季度盈利更多 ) 。身为网络广告的中间商和发行商,谷歌生财有道。   当然,谷歌成功也离不开它的互联网搜索引擎的经营方式。谷歌如此成功,以至于连“ Google” 这个词被写入了词典。人们不再到网上搜索,而是“ google” 一下。但是,谷歌的成功的原因要比其精于组织和排列搜索结果复杂得多。   同样重要的因素是,大量数据中心让谷歌拥有了服务迅速增长的用户的规模、速度和效率。   最后一个原因是,谷歌拥有两棵“摇钱树”:一棵是 AdWords ,它是谷歌搜索结果旁边的广告平台,另一棵是 AdSense ,在第三方网站投放谷歌的“内容网络”广告,与第三方网站分享收入。   谷歌聪明就聪明在于它会克制。它的广告空间卖给的不是最高价竞买人,而是最相关的广告商,这样,谷歌用户皆大欢喜,广告商网站的点击率更高,网站更赚钱。虽然有人批评谷歌在玩把戏,而拥有新的潜在“黑马”搜索引擎的竞争者们可能只是点鼠标,但是,这三个因素的结合让谷歌立于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搜索引擎的不败之地。    谷歌的雄心壮志   谷歌可能是一部赚钱机器,但谷歌声称有比赚大钱更高尚的目标,公司前景声明指出:“谷歌的任务是组织全球信息,供全球使用,全球受益。”请注意“全球”这个字眼,不管高尚与否,“谷歌无处不在”的雄心壮志成就了这个公司今天的成功。   多年来,谷歌一直不断推出创新性的工具和新服务,一些是他们自行开发的,还有一些则是谷歌从创业不久的新公司购买的,推出的工具和服务有 Gmail 、用于文字处理和电子数据表的 Google Docs 、用于图像编辑的 Picasa 、位置搜索和信息显示的 Google Earth 和 Maps 、 Blogger 、 YouTube 的视频服务等。   就在不久前,谷歌还像是很随意地发展,而是这些服务让用户的视觉和感觉趋向一致时,谷歌的谜团便一个个解开了。我们每次搜索,我们使用的每项工具都在帮助谷歌收集更多的信息,组织起我们这个知识社会的产品。    付费   在不同层面提供谷歌搜索引擎的一个切入点有助于养成我们的谷歌搜索习惯,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谷歌的信息越多,搜索结果的越精确,用户越开心,广告的点击量越高,利润越大,用于新的“免费”服务——引诱用户输入更多信息的资金更多。   这样的结果可能会让我们开心,让谷歌获利,但这会成为一个等待发生的企业灾难吗?虽然,佩奇和布林可能曾经承诺谷歌“不作恶”,但既然谷歌的数据中心收集着用户的私人资料和行踪信息,有关资料安全、隐私等问题就自然而生。 发展成市值超过 2000 亿美元、拥有 7000 名员工的企业。
  3. 21 世纪创新的明星 每人拥有 110 亿元财产 Google CEO 施密特 : 1979 年,施密特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电气工程的学士及硕士学位,并在 1982 年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电子工程暨计算机科学 (EECS) 博士学位。他同时亦是程式编译器 lex 的共同作者。   施密特曾是是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研究成员,亦在贝尔实验室及 Zilog 工作过。 1983 年,施密特以软件经理的身分加入升阳。在升阳时,他主导了 Java 平台技术的发展、升阳独立平台的程式技术,并且确立了升阳的网络策略。稍后,他成为了升阳首席技术官 (CTO) 及企业 CEO 。    1997 年— 2001 年,施密特担任 Novell 公司 CEO 。在风险投资家 John Doerr 和 Michael Moritz 的压力下, Google 创始人拉里 · 佩奇和谢尔盖 · 布林于 2001 年招募埃里克 · 施密特运作他们的公司。   施密特在 2001 年 3 月以董事会成员的身分担任 Google 的董事长,并在 2001 年 8 月兼任 CEO 一职。 Google 联合创始人拉里 - 佩奇 : 拉里 · 佩奇为美国密西根安娜堡大学的毕业生,拥有理工科学士学位;因其出色的领导才能获得过多项荣誉,以奖励他对工学院的贡献。他曾担任密西根大学 Eta Kappa Nu 荣誉学会的会长。其指导教授是 Terry Winograd 博士。   佩奇是卡尔文森 · 佩奇——一个计算机教授和葛洛丽亚 · 佩奇——密西根州大学的一个计算机设计老师的儿子。   在斯坦福大学中,佩奇遇到了谢尔盖 · 布林。他们在 1998 年开始合作运行 Google 。 Google 以它的专利 PageRank 为基础给网页排名。他们还建造了由塑胶拼图板组成的喷墨打印机。   两位创始人于 2001 年聘用埃里克 · 施密特为 Google 主席、首席执行官后,佩奇辞去了其总裁职务。现在这三架马车一直推动着 Google 的发展。   按照福布斯排名,佩奇大概有 166 亿美元的财产,使他成为美国第 13 富有的人以及世界上第 27 富有的人。他与谢尔盖 · 布林购买一架波音 767 为他们私人使用。 Google 联合创始人赛吉 - 布林 : 赛吉出生在俄罗斯莫斯科的一个犹太家庭, 6 岁那年他们全家移民美国。他的父亲米克哈尔 · 布林是一位在马里兰大学任教的数学教授,他的母亲恩古尼亚为 NASA 工作。他还有一位哥哥名叫塞缪尔。   赛吉小时候正逢微型计算机革命时期,他那时对计算机十分入迷,他在数学和计算机上的天才也在小时候就显现出来。   赛吉毕业于马里兰大学,但是他所建立的 Google 却只收常春藤盟校的毕业生。   赛吉曾在马里兰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并于 1993 年 5 月获得科学学士学位,而后,他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奖学金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他于 1995 年 8 月获得该学位。   赛吉还获得了西班牙皇家研究院的 (Instituto de Empresa) 荣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赛吉进入斯坦福不久就对搜索引擎产生了兴趣。他曾与他人合作或独立发表了许多关于信息收集和关键字索引的论文,他也曾经写了一些小的测试性程序。   然后,他遇到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人拉里 · 佩奇。 1998 年他们共同创建并开始管理 Google 。
  4. 公司前景声明指出:“谷歌的任务是组织全球信息,供全球使用,全球受益。 “ 雇用最出色的计算机科学家,将有智慧有激情的员工针对关键问题分成 3 ~ 5 人的小团队,扁平化的组织,海量的计算资源和数据的支持,工程师有 20% 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确定研究方向。”这些是 Google 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 Google 地图的技术来自澳大利亚的俩兄弟,其中的一位不愿意离开澳大利亚,为了能让他安心工作,于是 Google 就在那里专门为其开办了一个研发中心。         小团队的工作方式也许蕴涵着一个基本假设:聪明人大多比较要面子,不想被别人看不起。所以一个聪明人或许会在庞大的组织中很快找到“混”下去的方法,但是在有 3 ~ 5 人组成的小团队中,却必须全力以赴才能被大家认可。这样一来, Google 甚至不需要像很多企业那样对这些人做复杂的绩效考核,团队中的成员彼此非常了解,相互打分也不会很离谱。         Google 的工程师可以将自己创新的点子放在内部的网络交流平台上,所有的人都可以对这些点子做出评价。工程师可以利用自己 20% 的时间将这些点子落实为具体的产品。从整个公司的层面上来看, Google 有 TOP100 的项目,用来评价正在进行的各个项目。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将所有员工调动起来,一起考察决定公司未来的各种研究项目。当这些由好点子发展而来的产品足够完善的时候,它们会被放在 Google Lab 里,这是一个向用户展示 Google 创意和产品的地方,同时用户的体验和反馈对这些还未正式推出的产品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建议。         这种自下而上的创新方式给 Google 带来了很多新奇的点子,带来了新鲜的创意和活力。而这些是一家快速发展的科技公司最宝贵的创造力所在。这可以看作是 Google 互联网民主观念在公司内部的一种贯彻。由于有众多工程师的参与, Google 也就可以尽量地减少管理的层级,使整个组织更为扁平。每年公司都会有高达 1000 万美元的创业大奖,给那些对 Google 未来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产品和项目。         小团队作战,民主的项目评价方式和高额的激励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将 Google 变成了一个创新的实验室,在硅谷这样一个创业氛围浓重、到处是风险投资商的地方, Google 也许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技术孵化器。         20% 法则与“笨”办法         3M 公司给自己的工程师 15% 的时间来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工作,在无数的研究创新的书籍中,这几乎成为一个必须提到的标志性数据。但问题是谁也不知道这 15% 的时间是如何分配的,在这种时间框架中工作的工程师是如何被考核的。         Google 更加慷慨,给工程师 20% 的自由时间。事实上,从很多工程师的工作量来看, 20% 的自由支配时间并不那么容易安排出来。而很多工程师利用 20% 的时间做出来的东西的确很有创意。那个用来形象直观地显示全球搜索状况的在电视屏幕上不断滚动的地球仪,就是一位印度裔工程师利用 20% 的自由时间设计出来的。此人刚进 Google 的时候,曾经要求与 CEO 埃里克 · 施密特分享一间办公室,这个要求居然被埃里克同意了,两人大约有半年的时间在一间办公室里办公,直到办公室重新调整,他才搬出 CEO 的办公室。         在 Google 办公室的楼道上有两个空空的衣柜,会有专人不定期地将免费发放的带有公司 LOGO 的 T 恤衫放在这里。为了得到这些令人喜欢的 T 恤衫,一位工程师利用 20% 的时间开发了一套系统,他在楼道顶端的墙角处安装了一个摄像头,将摄像头与自己的计算机相连接,然后通过一个小程序自动监控,一旦发现有人在放 T 恤衫,系统马上就会提醒他并且会自动向他的好友发出电子邮件,提醒大家赶快到衣柜前拿衣服。         也许,你会觉得这位工程师实在是小题大作:为了得到几件免费 T 恤衫,要动用这么多高科技手段!但是这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 Google 的一种精神:懒惰的技术天才。他们觉得有些事情如果能让机器自动解决,就让机器去完成。 Google 的新闻服务据说是一位工程师突发奇想的产物。每隔一定时间,它会自动抓取互联网上的新闻,集成在一起,推送到用户那里,这样就可以不用在互联网上到处寻找也能得到非常及时的新闻服务了。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 Google 工程师的思维方式又显的有些“笨”。当年拉里 · 佩奇和谢尔盖 · 布林在斯坦福大学测试他们自己的搜索引擎的时候,曾经向当时互联网上所有能够找到的网页发出链接邀请,为此在一段时间里仅仅他们的工作就占用了斯坦福大学一半以上的互联网带宽资源,还招来很多不明就里的公司的谴责,以为是斯坦福大学的黑客在做怪。正是基于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整理,使他们的搜索引擎功能更为强大,使用也更为简便。这种传统到现在依然在发挥作用,按照 Google 负责公司产品研究和发展事务的工程部副总裁艾伦 · 尤斯塔斯博士( Dr.Alan Eustace )的说法,“一吨的数据好于一盎司的运算法则”。也就是说,技术的关键在于高效运用计算资源处理以数量级为单位猛增的数据,在数据量相对有限时,一些简单的方法看似失败,但这些方法却能在拥有海量数据的情况下变得有效。         目前, Google 在机器翻译领域采用的就是这种做法。他们首先要做的是基于 Web 的翻译数据模型,然后运用决策理论做出决定(也就是得到翻译结果)。在他们所进行的阿拉伯语对英语的机器翻译测试中,经过 21.9 亿单词网络数据训练过的语言模型做出的翻译与人工翻译非常接近。         如今的 Google 的产品已经从当初单纯的搜索服务扩展到新闻、地图、图书等多个领域,并且开始全球化运营。如何在全球化运营中保持创新文化的活力,如何在众多的产品和服务中保持“不做恶”的信条,这对于只有 8 年历史的 Google 来说,将是一个考验
  5. 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 LarryPage )和谢尔盖布林( SergeyBrin )接到 Sun 公司联合创始人安迪博切托谢姆( AndyBechtolsheim )的 10 万美元支票后,在 9 月 7 日联合创办了谷歌。公司创办之初,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佩奇和布林在加利福尼亚门罗公园的一个郊区车库工并肩作了 6 个月的时间。 Google 联合创始人拉里 · 佩奇 (Larry Page) 和塞吉 · 布林 (Sergey Brin) 八年前在硅谷租下一间车库,随后创建了 Google 。八年之后, Google 斥巨资从自己员工手中买下了这间车库和所在住宅。   这间车库原来的所有者是苏珊 · 沃西基 (Susan Wojcicki) ,她当初以每月 1700 美元的价格将车库租给佩奇和布林,目的是尽快偿还自己的住房贷款。沃西基目前的职位是 Google 产品管理副总裁,但她当初并不是 Google 员工,只是因为自己的一位朋友曾同布林约会,才得以认识这两位斯坦福大学研究生。   这间车库记载着 Google 五个月的历史,同时也几乎成为了佩奇和布林的第二个家。佩奇和布林当时只有 25 岁,他们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开发搜索引擎,当然还有泡热水澡。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洗劫”沃西基家的 冰箱 。也许正是因为创始人的这一习惯, Google 直到今天还为所有员工提供免费自助餐。   佩奇和布林刚入驻车库时, Google 还仅仅是一家刚获得 100 万美元投资的小公司,而该公司目前持有的现金已经达到 100 亿美元,市值更是高达 1250 亿美元。从某种意义上讲,硅谷的车库几乎有一种魔力,很多知名公司都从这里起步,并迅速发展壮大。例如, PC 巨头惠普和 苹果 都诞生在硅谷的车库里。   趣事:谷歌的第一个数据中心建立在公司租用的一间 7*8 平方英尺的房间中。   员工人数:不足 10 人。
  6. 2008 年:全面对抗微软   谷歌以 31 亿美元收购 DoubleClick ,后者正是微软 CEO 史蒂夫 · 鲍尔默 (Steve Ballmer) 梦寐以求的。谷歌还与雅虎达成搜索广告合作协议,这也是微软想要的。近日,谷歌推出了 Chrome 浏览器,目标直指 IE 。另外,基于谷歌 Android 移动平台的手机也有望于下月推出。   你知道吗:谷歌 2008 年海外营收将首次超越国内营收。   营收: 106 亿美元 ( 上半年 )   利润: 25.6 亿美元 ( 上半年 )   营收涨幅: 39%(Thomson Financial 预期 )   员工数量: 19604( 截至 6 月 30 日 )
  7. 谷歌十年 2008 年 9 月 7 日, Google 诞生 10 周年。“江湖”中人五味杂陈、静待其变,传媒人士引颈相望、满含期待。可惜,门风独特、招式奇怪的 Google ,再次让全世界大跌眼镜。除传说中邀请极少数优秀员工代表赴希腊庆祝外, Google 刺激对手,捎带送给自己的礼物,就是在 9 月 3 日发布 Chrome 浏览器 。虽是年仅 10 岁的“少年”,但 Google 已经让 33 岁的 微软 “大叔”,甚至 143 岁的诺基亚“老爷爷”都感到严重的威胁。 弄潮互联网 商海每次涌起的大潮,都会在沙滩上留下几颗美丽的贝壳, Google 10 年成长的背后,正是互联网飞速发展、大风大浪此起彼伏的 10 年。 10 年前的 1998 年,在中国新兴的直辖市重庆,合川二中高一学生帅中云和他的同学们,还在使用计算机房中老掉牙的“奔二”电脑下五子棋,互联网尚未迈进这些年轻人的视野,“网吧”这一后来在学生生活中的重要角色,要三年后才能在这一县级市出现。这一年,张朝阳开始随着世界互联网发展的大潮着手搜狐转向,宣称要做中国第一网站,新浪则在年底刚刚成立。 就是在这一年的 9 月 7 日,在“门户大战”正酣的美国,在加州郊区一个无人注意的地下车库,斯坦福大学毕业生 Larry?Page 和 Sergey?Brin ,凭借从 Sun 联合创始人 Andy ?Bechtolsheim 那里“化缘”而来的 10 万美元投资,外加 4 台老旧电脑及两颗不愿安于平凡的心,创立了 Google 。 虽然满怀雄心壮志,但 Google 的两位创始人当初也未必敢想象 Google 能发展到今天的程度。 Andy ?Bechtolsheim 当时的期望是, Larry?Page 和 Sergey?Brin 这两个年轻人能将 Google 培养成一个达到 80 人规模的公司。而现任 Google 技术主管, Google 雇佣的首位员工 Craig?Silverstein 则表示,他最初认为只能在 Google 工作 4 年时间,“因为硅谷的大多数公司在发展到第 4 年的时候,就会遇到无尽的麻烦,往往熬不过去。” 巩固的搜索之王 2001 年,在中国重庆的小城合川,即将面临高考的帅中云和他的同学们,由于无法抵制网络的诱惑,每逢周日下午,在合川刚出现的几家网吧里总能看到这些面黄肌瘦的孩子们的身影。网络的丰富多彩是重复枯燥的课本和习题所无法比拟的,通过 QQ 与素昧平生的人搭讪是最刺激的事情,长期习惯于埋头读书的学生们在网络上被激发出强烈的交流欲望。 这一年也是 Google 的第四个年头,职业经理人 Eric?Schmidt 取代联合创始人 Larry?Page 出任 Google 的 CEO ,推出一年的 AdWords 广告系统开始发挥作用,当年 Google 营收 8640 万美元,净利润 699 万美元,首次实现盈利。一年后的 2002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全球 IT 企业在艰难困苦中度日如年, Google 却依然春风得意,实现净利润 9900 万美元,几乎增长 14 倍, AOL 时代华纳首席运营官 Bob?Pittman 不无嫉妒地将 Google 称之为“地位进一步巩固的搜索之王”。 2004 年,已是西南交通大学大三学生的帅中云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电脑,他不用再去网吧与别人抢电脑,网络成为他和同学们每天逗留最多的地方,逃课上网成了他这样的大学生的“必修课”。年复一年的大学扩招,为互联网培养了大批优质网民,而中国网民的数量也开始急速追赶美国。 同年, Google 在美国上市,受到市场热捧,发行价 85 美元,年底已攀升至 195 美元。一年之后,著名的李开复博士抛弃微软,投奔谷歌,引发了双方激烈斗争,一度对簿公堂。 Google 开始大力在中国开疆拓土,与百度展开正面竞争。 2006 年,大学毕业一年的帅中云已经戒掉游戏、上网也只看新闻,但中国各地的网吧依然火爆,中国网民数量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这一年, Google 以 16.5 亿美元收购 YouTube ,开始大步走上多元化发展道路。到 2008 年,中国网民数量已超过 2.25 亿,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 IT 市场。随后, Google Android 移动平台和 Chrome 浏览器相继推出,如日中天的 Google 势不可当,连被微软逼急了的雅虎也不得不投靠 Google ,寻求庇护。 逍遥的 Google 作为 Google 的第一位员工, Craig Silverstein 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不仅见证并参与了一家划时代企业的成长,同时享受了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恰如金庸小说中独树一帜的逍遥派, Google 似乎从来都是按自己的套路发展,不会被竞争对手打乱脚步,不事张扬却练就独门绝技,慵懒散漫却杀敌于无形。 “ 当公司刚开始建立的时候,我们希望它能够像斯坦福大学。” Craig Silverstein 表示, Larry?Page 和 Sergey?Brin 都希望公司成为一个充满乐趣的地方, 10 年之后, Google 依然如此。“作为一名 Google 的员工,你可以获得免费的美食、饮料、水果等各种吃的;同时你还可以在公司免费洗衣;如果你是个宠物爱好者,甚至可以每周一天带着你的宠物上班。” 在 Larry?Page 和 Sergey?Brin 看来, Google 招聘的工程师可能非常喜欢编程,却常常会为洗衣服、做饭伤脑筋,所以为保持这些聪明的脑袋时刻清醒、创意无穷, Google 应该为他们提供各种免费服务,这样做其实是公司占了大便宜。 Google 甚至允许员工用 20% 的工作时间干他们任何想干的工作。而如果一个工程师有任何创意,可以不经过总部批准,他就可以着手实施。 2008 年中国春运期间,当谷歌工程师李双峰着手组织人力绘制“春运地图”时,作为谷歌总裁的李开复压根就不知道这回事。 Google 鼓励自下而上的创新, 2008 年 1 月 16 日,谷歌全年 Kick Off 大会上,谷歌首席战略官郭去疾曾道出 Google 创新的秘诀:“如果我们 2008 年底回头看发现我们年初就知道要做什么产品,那么我们这一年就一定不成功。” 在 Google ,拥有崇高的理想是一件值得赞许的事情。 Craig Silverstein 就表示,“我确信我们能够改变这个世界,而且我相信我们已经改变这个世界。我们雇佣的员工都是那些以这一目标为傲的人。”作为 Google 的元老级人物, Craig Silverstein 认为在 Google 工作是没有利润压力的,因为 Google 是一家节俭的公司,而很多公司都在市场上投入太多资金,以至使得公司不堪重负。 Craig Silverstein 曾自豪地表示:“我们通过口碑传播成长,并且非常成功。我们的压力不在于挣钱,而在于寻找正确的挣钱途径,这些途径必须是对用户有益的。” Larry?Page 和 Sergey?Brin 这两位创始人,曾经为 Google 制定的口号是“不作恶”,现在,他们已经把新的版本改为“不作恶也能挣钱”。
  8. ① 这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游泳机!据说 Google 的创始人曾经向员工承诺要修建游泳池,但是一直没有足够大的场地,于是修了两个这样的游泳机,算是兑现了承诺。         ② 真的到处都是饮料、食物!据说 Google 的原则是员工在 100 米之内必须找到食物。         ③ 这就是那个可以显示全球搜索状况的地球仪!利用自己 20% 的时间做出这个东西的那个印度裔工程师曾经有半年时间和 CEO 分享一间办公室。         ④ Google 的员工如果购买混合动力的环保汽车可以获得 5000 美元的奖励,这辆改装后的电动汽车显得很酷。         ⑤ Google 的会议室。一个会议室有几个门,开会的时候往往有人为了找到那个开着的门要试好几次。
  9. 北京清华大学南门
  10. 背景音乐:班得瑞 初雪
  11. 谷歌: 10 年大变身 2008 年 9 月 7 日,谷歌迎来了创业 10 周年的日子,但同时也遭遇了“成长停滞”、股价下跌的窘境。谷歌能否维持霸权,跃进到新的成长舞台上,全世界都在瞩目       文 / 《东洋经济周刊》记者 山田俊浩、仓泽美左   洁白的画面上有一个彩色标识,下面是一个小检索窗。这个简单朴素的屏幕,每天有将近 20 亿次检索通过这里走进谷歌。该公司为这些检索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不论你是要找一张地图,还是需要知道某个网页,不论你是要发封电子邮件,还是寻找一本书籍、一盘录像,世界上的所有数据信息基本上被囊括其中。在网络世界里,谷歌如全能之神,具有超乎寻常的支配力量。   强大的计算能力,无所不在的检索功能,“在给你检索结果的同时,也奉送相关广告”,看到屏幕上诱人的语言,谁都会情不自禁地动手点击。谷歌积攒了庞大的点击数量,这让它具有了每年 2 万亿日元的营销额,成为一宗巨大的生意。它一个季度的纯利润已经超过 1000 亿日元(约 10 亿美元),有超过 8000 亿日元(约 80 亿美元)的现金积累,这些足以证明这是一家超级优良的企业(股东资本比率为 89 %)。   即便单单维持现在的经营模式,谷歌也能持续地保证两位数的成长。但谷歌并没有停下脚步,“谷歌现在要迈向新的时代。”该公司副总裁宾得 · 萨夫说。   谷歌该向哪个方向转变?关键词有三个:“全球化”、“收益多样化”与“伙伴关系的强化”。    吸取全世界智慧,向全球推广谷歌   首先是全球化。从今年 1—3 月的销售额看,谷歌在美国以外国家挣到的利润超过了 50 %, 4—6 月更是达到了 52 %。两年前的 2006 年, 1—3 月的海外销售比率仅有 42 %,可见其在国外的事业有了飞跃的发展。   如何把在美国取得的成功模式非常有效地移植到国际商务中?一开始谷歌采取的战略是全盘拷贝美国模式,然后把它复制到各个国家中。   但到了 2004 年,谷歌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开设据点时,如去瑞士、印度及东京所办的据点,已经在经营方针上有了巨大的改变。“只要有优秀的工程师,我们可以在那里开设研发据点。”高级副总裁欧米德 · 柯蒂斯塔尼说。在当地的服务设计由当地的工程师负责,于是当地的谷歌用户日见增多,广告销售额天天向上。   通常,本地化与反叛会自成一体,但谷歌不是这样,很多职员相信网络具有光辉的未来,这像一条纽带,防止出现离心力。公司中全世界的工程师同时在为一项应用技术编写程序、有交换各自观点的网络联系方式,这些起了粘着作用,让企业成为大家的“同一个谷歌”。   但也有一些国家,信奉“谷歌教”的人很少。谷歌在全世界每个月的检索数量为 805 亿 5400 万次,其中 13.6 %来自中国, 7.6 %来自日本。在这两个网络国家,谷歌仅只是排名第二。广告主的眼里只有占据第一位置的网络,广告大都投放到了那里,谷歌在中日两国的广告事业处境艰难。要在这两个国家拿到第一把交椅,谷歌正在竭力推进本地化。   谷歌正在向“收益的多样化”动真格的。其他企业的主页、博客上刊载的页面广告,已经在过去的两个季度中出现了成长速度的停滞,在网络上出现的广告搜索,也因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慢而出现了减少。谷歌采用在广告主的主页上添加蓝色文字链接的方式,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如果没有一个新的收益源泉的话,就难以维持高速经济增长。   在广告收入上,谷歌也采取了新的方式。条幅广告、图像广告等有了较大的增长,谷歌开始把网络广告的其他方式也逐步纳入到自己的商务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