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30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趙毅衡 著
本書為中國四川大學 985 文化遺產與文化互動專案,
   以及中國四川大學 211 工程建設專案。
目次




                                      目            次


引       論 ..................................................................................... 1 
               1.什麼是符號 .................................................................. 1
               2.符號學何用? .............................................................. 8
               3.符號學發展的四個模式與三個階段 ........................ 15
               4.符號學與其他學派的融合 ........................................ 19
               5.應用符號學 ................................................................ 21
               6.符號學的工作範圍 .................................................... 23
               7.「二十一世紀是符號學世紀」 ................................ 27



上編        原理 

第 一 章 符號的構成 ........................................................... 33 
               1.符號載體,空符號 .................................................... 33
               2.物、符號、物-符號 ................................................ 36
               3.符號的降解:物化 .................................................... 40
               4.符號化 ........................................................................ 44
               5.片面化 ........................................................................ 48
               6.符號的實用意義及其度量 ........................................ 51
               7.文本 ............................................................................ 54



                                                                                                      i
符號學




第 二 章 符號過程,不完整符號 ....................................... 60 
             1.意義不在場才需要符號 ........................................... 60
             2.符號必有意義 ........................................................... 63
             3.任何解釋都是解釋 ................................................... 65
             4.信號 ........................................................................... 70
             5.無發送符號 ............................................................... 74
             6.潛在符號 ................................................................... 77
             7.自我符號 ................................................................... 80
             8.鏡像,自我鏡像 ....................................................... 82

第 三 章 任意性與理據性 ................................................... 86 
             1.任意性 ....................................................................... 86
             2.系統性 ....................................................................... 88
             3.共時性 ....................................................................... 92
             4.有機論,「噪音」,露跡 ........................................... 95
             5.理據性,像似符號 ................................................. 101
             6.指示符號 ................................................................. 107
             7.規約符號 .................................................................. 111
             8.中文的理據性與規約性 ..........................................114

第 四 章 符號表意成分 ..................................................... 117 
             1.能指與所指 ..............................................................117
             2.雙重分節 ................................................................. 121
             3.符號意指三分式 ..................................................... 126
             4.無限衍義、分岔衍義 ............................................. 134
             5.試推法 ..................................................................... 141


ii
目次




              6.艾柯七條與類型問題 .............................................. 145
              7.皮爾斯的普遍三分論 .............................................. 154

第 五 章 媒介與渠道 ......................................................... 159 
              1.媒介、傳媒、渠道、體裁 ...................................... 159
              2.「媒介即資訊」 ...................................................... 165
              3.多媒介文本的聯合解碼 .......................................... 168
              4.通感 .......................................................................... 171
              5.出位之思 .................................................................. 174
              6.體裁與期待 .............................................................. 178

第 六 章 伴隨文本 ............................................................. 182 
              1.伴隨文本的定義 ...................................................... 182
              2.顯性伴隨文本:副文本、型文本 .......................... 184
              3.生成性伴隨文本:前文本、同時文本 .................. 187
              4.解釋性伴隨文本:元文本、鏈文本、先後文本 ... 189
              5.普遍伴隨文本與文本間性 ...................................... 194
              6.伴隨文本執著 .......................................................... 197
              7.深層伴隨文本 .......................................................... 201

第 七 章 雙軸關係 ............................................................. 204 
              1.雙軸互相依靠 .......................................................... 204
              2.寬幅與窄幅 .............................................................. 209
              3.雙軸偏重與文本風格 .............................................. 211
              4.展面與刺點 .............................................................. 214




                                                                                                    iii
符號學




第 八 章 符號的解釋 ......................................................... 219 
              1.符號學三分科、符形學 ......................................... 219
              2.符義學 ..................................................................... 221
              3.符用學 ..................................................................... 223
              4.符號六因素與六性質 ............................................. 226
              5.語境論 ..................................................................... 231
              6.「意圖定點」 ......................................................... 234

第 九 章 符號修辭 ............................................................. 238 
              1.符號修辭的特點 ..................................................... 238
              2.概念比喻 ................................................................. 240
              3.符號的各種比喻 ..................................................... 244
              4.符號比喻的各種複雜變體 ..................................... 249
              5.象徵與「符號」的混用 ......................................... 252
              6.生成象徵的方法 ..................................................... 259
              7.語言反諷與符號反諷 ............................................. 266
              8.反諷與悖論 ............................................................. 269
              9.大局面反諷 ............................................................. 274
              10.四體演進 ............................................................... 277

第 十 章 符碼與元語言 ..................................................... 284
              1.符碼 ......................................................................... 284
              2.元語言與意義 ......................................................... 288
              3.「斷無不可解之理」 ............................................. 289
              4.元語言的構成 ......................................................... 295
              5.同層次元語言衝突 ................................................. 298 


iv
目次




               6.解釋漩渦 .................................................................. 301
               7.元元語言衝突,「評價漩渦」 ................................ 305 



下編        推演 

第十一章 理據性及其滑動 ................................................. 311 
               1.偶發再度理據性 ...................................................... 311
               2.普遍符用理據性 ...................................................... 314
               3.理據性上升 .............................................................. 318
               4.理據性滑落 .............................................................. 320
               5.理據性滑落後陡升,禪宗公案 .............................. 325 

第十二章 謊言與虛構 ......................................................... 330 
               1.符號,真相,謊言 .................................................. 330
               2.接受原則 .................................................................. 336
               3.「同意接受」各類型 .............................................. 339
               4.「拒絕接受」各類型 .............................................. 345
               5.虛構中如何述真 ...................................................... 347
               6.真假與計謀的文化道德 .......................................... 354 

第十三章 標出性 ................................................................. 357
               1.語言學中的標出性 .................................................. 357
               2.文化研究中的標出性 .............................................. 361
               3.風格作為標出特徵 .................................................. 365
               4.標出性的歷史翻轉 .................................................. 367
               5.中項問題 .................................................................. 371 


                                                                                                v
符號學




第十四章 藝術符號學 ......................................................... 376
             1.藝術難以定義 ......................................................... 376
             2.體制-歷史論,開放概念 ..................................... 382
             3.藝術作為非自然符號 ............................................. 385
             4.藝術符號的非實用意義 ......................................... 387
             5.藝術意指的非外延性 ............................................. 390
             6.當代藝術的標出傾斜 ............................................. 393
             7.標出優勢 ................................................................. 398 
             8.泛藝術化 ................................................................. 402 

第十五章 符號敘述學,廣義敘述學 ................................. 407
             1.敘述轉向與符號敘述 ............................................. 407
             2.「最簡敘述」定義 ................................................. 412
             3.敘述分類之一:事實性/虛構性 ......................... 416
             4.敘述分類之二:記錄性/演示性 ......................... 419
             5.敘述分類之三:「時間向度」 ............................... 421
             6.「現在向度」與意圖循環 ..................................... 424 

第十六章 身份與文本身份、自我與隱含自我 ................. 429
             1.術語群辨析 ............................................................. 429
             2.從主體到自我 ......................................................... 434
             3.從自我到身份 ......................................................... 436
             4.當代文化的身份─自我危機 ............................. 445
             5.自我的縱橫移動 ..................................................... 447
             6.反思自我的悖論,試推自我 ................................. 452




vi
目次




              7.文本身份 .................................................................. 457 
              8.普遍隱含作者 .......................................................... 464 

第十七章 當代社會的符號危機 ......................................... 467
              1.後期現代的意義方式 .............................................. 467
              2.當代符號危機的四個特徵 ...................................... 469
              3.從異化勞動、異化消費,到異化符號消費 .......... 477
              4.替代選擇 .................................................................. 481
              5.經典重估與「文學場」破潰 .................................. 483
              6.兩種經典化,兩種替代自我 .................................. 487 

第十八章 現代性的評價漩渦 ............................................. 493
              1.歷史與符號力量 ...................................................... 493
              2.現代性的動力與制動 .............................................. 495
              3.「中體西學」沒有錯 .............................................. 499
              4.新儒家的整體元語言 .............................................. 501 

附      錄 ................................................................................. 507
後      記 ................................................................................. 535 




                                                                                             vii
符號學




viii
引論




                                    引論



1.什麼是符號

      人的精神,人的社會,整個人類世界,浸泡在一種很少有人感
覺到其存在,卻無時無刻能擺脫的東西裏,這種東西叫符號。
      本書將涉及的許多重要概念,例如意義、系統、象徵、文化、藝
術、美、意識形態,都苦於定義太多太複雜,唯獨符號與符號學卻幾
乎沒有定義。西方著作給「符號學」的定義一般都是:
                       「符號學是研
      (Semiotics is the study of signs) 1這很難說是定義,
究符號的學說」                               。
在中文裏是同詞反覆;在西文中,只是在解釋 semiotics 這個希臘詞
根僻詞是什麼意思,如果能說清什麼是符號,勉強還算一個定義。
      但是很多符號學家認為,符號無法定義。有位符號學家寫了幾
千字後,乾脆說:
       「符號學有必要給『符號』一個定義嗎?眾所周知,
科學不必定義它們的基本術語:物理學不必定義『物質』
                        ,生物學不
      ,心理學不必定義『精神』 2但是符號學作為一種
必定義『生命』          。」

1
    Paul Cobley, “Introductio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Semiotics,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p 3;這個定義實際上來自索緒爾,索緒爾最早建議建立一
    個叫做「符號學」的學科,它將是「研究符號作為社會生活一部分的作用的
    科學」   (Ferdinand de Saussur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New York:
    McGraw-Hill, 1969, p 14)  。
2
    David Lidov, “Sign”, in Paul Bouissac (ed) Encyclopedia of Semiotics, Oxford:
    Oxford Univ Press, 1998, p 575.


                                                                               1
符號學




對普遍思維規律的思索,目的就是為了理清人表達與認識意義的方
式,因此不能不首先處理這個基本定義問題。嚴肅的討論畢竟要從
一個定義出發,筆者願意冒簡單化的風險,給符號以下的清晰定義:
符號是被認為攜帶意義的感知:意義必須用符號才能表達,符號的
用途是表達意義。反過來說:沒有意義可以不用符號表達,也沒有
不表達意義的符號。
    這個定義,看起來簡單而清楚,翻來覆去說的是符號與意義的
鎖合關係。實際上這定義捲入一連串至今難以明確解答的難題,甚
至可以得出一系列令人吃驚的結論,本書需要化頭上幾章的全部篇
幅,才能把這句話捲入的細節討論清楚。
    首先,既然任何意義活動必然是符號過程,既然意義不可能脫
離符號,那麼意義必然是符號的意義,符號就不僅是表達意義的工
具或載體,符號是意義的條件:有符號才能進行意義活動。
    由此,我們必須定義「意義」
                。要說出任何意義,必須用另一個
意義;判明一個事物是有意義的,就是說它是引發解釋的,可以解
釋的。而一切可以解釋出意義的事物,都是符號,因此,意義有一
個同樣清晰簡單的定義:意義就是一個符號可以被另外的符號解釋
的潛力,解釋就是意義的實現。
    雅柯布森說:「能指必然可感知,所指必然可翻譯」。這個說法
簡練而明確:「可譯性」指「可以用語言解釋」,也包括「可以用另
一種符號再現」
      ,或是「用另一種語言翻譯」「可譯」就是用一個符
                   。
號代替一個符號,但這個符號依然需要另外一個符號來解釋。
    因此,上面的定義可以再推一步:意義必用符號才能解釋,符
號用來解釋意義。反過來:沒有意義可以不用符號解釋,也沒有不
解釋意義的符號。這個說法聽起來很纏繞,實際上意思簡單:一個
意義包括發出(表達)與接收(解釋)這兩個基本環節,這兩個環
節都必須用符號才能完成,而發出的符號在被接收並且得到解釋

2
引論




時,必須被代之以另一個符號,因此,解釋就是另一個符號過程的
起端,它只能暫時擱置前一個符號過程,而不可能終結意義延展本
身。這個看法與本書下面將討論的「無限衍義」相一致。
       由此,我們可以回答本節開始時的問題:什麼是符號學?說
「符號學是研究符號的學說」,西方學者自己也極不滿意; 3艾柯
的定義「符號學研究所有能被視為符號的事物」 4也幾乎沒有改
                     ,
進。也有人說符號學「研究人類符號活動(semiosis)的特點」,
亦即人的「元符號能力」 5這依然沒有逃脫同義詞重疊定義。筆
           ,
者認為,從對符號的理解出發,我們可以說符號學是研究意義活
動的學說。
       為什麼如此簡明扼要,言之成理的定義,要等這本書才能說出
來?符號學者們當然朝這個方向想過,但是研究意義的學說太多,
例如認識論、語意學、邏輯學、現象學、解釋學。某些論者認為符號
          (signification,即 articulated meaning) 6傅
學的研究重點是「表意」                                   。
柯也說:
   「我們可以把使符號『說話』
               ,發展其意義的全部知識,稱為
解釋學;把鑒別符號,瞭解連接規律的全部知識,稱為符號學。」7他
的意思是符號學與解釋學各據一半,相輔相成。這個看法已經不對,
實際上現在符號學已經延伸到符號意義的接收一端,即研究與意義

3
    錢德勒(Daniel Chandler)在他那本影響很大的網上提供的《符號學初階》
    (Semiotics for Beginners)中,開頭一小段定義符號學,接著說,                         「如果你不
    是那種人,定要糾纏在讓人惱怒的問題上讓大家幹等,就往前看……」                                            。此
    話強作輕鬆,聽來很無奈。
4
    Umberto Eco, A Theory of Semiotic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 Press, 1976, p 7.
5
    Susan Petrilli, “Semiotics”, in Paul Cobley (ed),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Semiotics,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p 322.
6
    Martin Bronwen and Felizitas Rinham, Key Terms in Smiotics, Continuum, 2006,
    p 119.
7
    Michel Foucault,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eology of Human Scieces, London:
    Routledge, 2002, p 33.


                                                                                3
符號學




相關的全部活動:符號就是意義,無符號即無意義,符號學即意義
學。如果本書讀起來更像一種「重在解釋認知的符號學」
                        ,這本是符
號學應有的形態。
     符號與意義的環環相扣,是符號學的最基本出發點。筆者上面
的定義,聽起來有點像一個「解釋循環」(hermeneutical circle),事
實上也的確是一個解釋循環:表達符號釋放意義以吸引解釋符號,
解釋符號通過追求意義接近表達符號。西方學者沒有從這個角度討
論問題,可能是因為意義(meaning)的同義詞 significance,構詞來
自符號(sign),兩者同根,不言而喻。但是他們通用的定義「符號
學是研究符號的學說」,也只是用一個拉丁詞根(sign 來自拉丁詞
signum)解釋一個同義的希臘詞根(semiotics 來自希臘詞 semeîon)
                                          。
與其像那樣做一個單向的「重疊定義」
                ,本書用一個解釋循環式的定
義,更可能接近問題的核心。
     艾柯看出文本與解釋之間有個循環,與筆者對符號的定義相
近。他說:
    「文本不只是一個用以判斷解釋合法性的工具,而是解釋
在論證自己合法性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一個客體」
                       。也就是說,
文本是解釋為了自圓其說(「論證自己的合法性」)而建立起來的,
它的意義原本並不具有充分性。艾柯承認這是一個解釋循環:
                          「被證
明的東西成為證明的前提」 8有意義,才有意義的追求:有解釋,
            。
才能構成符號文本。
     筆者這個關於符號意義的定義與本書第八章第三節討論符用學
說的「符號的意義即符號的使用」是相容的:使用符號的過程,也
就是解釋符號的過程:紅燈的意義可以用表示「停車」的語言、手
勢、動作、降速等來解釋,紅燈符號的使用(準備停車,或是加速
衝過街口)是對停車信號的理解。本書多處(第八章第三節「符用

8
    艾柯《詮釋與過度詮釋》,北京:三聯書店:1997 年,78 頁。


4
引論




學」
 ,第九章第七節「象徵化」
            ,第十一章第三節「理據性上升」)將
細緻討論「使用」在符號意義形成中的重大作用。
       人類為了肯定自身的存在,必須尋找存在的意義,因此符號是
人存在的本質條件。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說:
                                     「人類為
                       9
了表現自己而尋找符號,事實上,表現就是符號。」 這話對了一半:
沒有符號,人不能表現,也不能理解任何意義,從而不能作為人存
在。進一步說,沒有意義,不僅人無法存在,
                   「人化」的世界無法存
在,人的思想也不可能存在,因為我們只有用符號才能思想,或者
說,思想也是一個產生並且接收符號的過程。
       這樣討論的目的,是確定符號學涉及的大範圍。很多人認為符
號學就是研究人類文化的,實際上符號學研究的範圍,文化的確是
最大的一個領域,但是符號學還研究認知活動,心靈活動,一切有
關意義的活動,甚至包括一切由有靈之物的認知與心靈活動。
       正因為人生需要意義來支持,本書用皮爾斯一個奇特的說法開
場,希望到全書結束時,能證明這個說法並非故作驚人。皮爾斯認為
人自身是人使用的一個符號:
            「每一個思想是一個符號,而生命是思
想的系列,把這兩個事實聯繫起來,人用的詞或符號就是人自身」 10
                            。
       如果個人的思想也必須用符號才能進行,那麼,當我一個人思
考時,本是交流用的符號,也就內化為個人思想。那樣,本屬於個
人的世界─沉思、幻覺、夢境等心理活動─哪怕內容上是極端
個人化的,隱秘的,被抑制而不進入表達的,形式上卻可以為他人
所理解:這就是為什麼符號學能討論人性本質。
       如果思想即人本質的符號化,那麼人的本質也是「符號性的」。
在語言轉折之後,學界都同意:
             「言說者言說語言」的舊觀念,應當

9
     Alfred North Whitehead, Symbolism: Its Meaning and Effec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1928, p 62.
10
     轉引自科尼利斯‧瓦爾《皮爾士》                    ,北京:中華書局,2003 年,116 頁。


                                                                                  5
符號學




被理解為「語言言說言說者」 11從符號學角度擴大言之,不是我們
             。
表達思想需要符號,而是我們的思想本來就是符號:與其說自我表
意需要符號,不如說符號讓自我表意。人的所謂自我,只能是符號
自我。12這點將在本書第十六章詳細討論。
       以上討論,聽起來好像很抽象,肯尼斯‧伯克對此做過一個非常
合乎情理的解釋。1966 年他下過一個「人的定義」
                        ,他認為卡西爾說的
「人是使用符號的動物」還不夠,他認為:人的思想實為符號的「終
   (terministic screen)
端螢幕」                  ,世界通過它才     (makes sense)
                             「有了意義」           ,
也就是說:由於使用符號,我們成為我們理解中的世界的一部分。例
如沒有地圖、地理書,經緯度這些似乎是純粹的符號工具,我們不可
能對世界地理格局有任何認識。因此,擁有完全不同地理符號體系的
人,世界就會完全不同。他的結論是:
                「沒有符號系統,世界就沒有意
義形態」 13如果我們按「天圓地方」地理理解世界,我們不僅居住在
   。
一個非常不同的世界上,我們實際上是非常不同的人。
       地理世界如此,人在世界上要處理的一切,包括家庭、人際關
係、信仰、意識形態,甚至生死,無不如此:我們的世界和人生,
無非是這些因素的組合。因此,有理由說:沒有符號給予人的世界
以意義,我們就無法作為人存在於世:符號就是我們的存在。這個
說法,似乎過分了一點,但是很多論者得出類似的結論,例如朗格
 「沒有符號,人就不能思維,就只能是一個動物,因此符號是人
說:
的本質……符號創造了遠離感覺的人的世界」 14
                    。

11
     參見倪湛柯,       〈語言,主體,性別:初探巴特勒的知識迷宮〉                               ,見裘蒂斯‧
     巴特勒《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                            ,上海:三聯書店,2009 年,
     2 頁。
12
     Norbert Wiley, Semiotic Self,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Press, 1994, p 1.
13
     Kenneth Burke, Language as Sybolic Action: Essays on Life Literature and
     Method, 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1966, pp 3-6.
14
     蘇珊‧朗格《哲學新解》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 年,28 頁。


6
引論




       早期符號學家關於「人的符號本質」看法,是極其大膽的思想:
把我們的內心活動看成並非完全私人的,並非不可解的領域,實際
上是讓符號學向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論,向現象學,向精神分析
打開大門。我們的思想,無論是社群性的社會意識和文化生活,或
是個人思想、意志、慾望,還是拒絕被表現的潛意識,都是以符號
方式運作的。
       本書還會多次回到這一論點,一再證明這個出發點之重要。我
們對於世界是如何組成的,所知至今不多,因為人能夠理解的世界,
不是人的理解之外的自在的世界。而一旦人的理解參與進來,世界
就不再是自在的世界,而是人化的世界。世界一旦人化,就變成了
符號與物的混合。人的世界,雖然不是為人而設的目的論的世界,
卻是被人意義化的世界。但是把世界看成為人而存在的符號世界,
卻是人類的自大狂。我們只能說,人的認識範圍之外的世界很大很
複雜,但是人只能根據感知和解釋去認識它,因此,本書開頭幾章
需要仔細分辨討論的,是在人的籍以生存並尋找意義的世界中,符
號與物是如何混合的。
       有許多符號學家認為「人的世界」與「物理世界」的區分,在
於「人的世界」由符號組成:索緒爾認為整個非符號世界,
                         「在語
言出現之前一切都是不清晰的……只是混沌不分的星雲」 15卡西
                        。
爾認為「人不再生活在一個單純的物理宇宙中,而是生活在一個
符號宇宙中」 16卡西爾由此提出著名的論斷「人是使用符號的動
      ,
物」。
       另一些論者則進一步認為人之外的世界也由符號組成:皮爾
斯認為:
   「整個宇宙……哪怕不完全是由符號構成,也是充滿了符

15
     Ferdinand de Saussur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New York: McGraw-Hill,
     1969, pp 111-112.
16
     恩斯特‧卡西爾《人論》             ,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 年,43 頁。


                                                                               7
符號學




號。」17皮爾斯這段文字得到許多人的贊同,例如霍夫邁爾,把從大
爆炸開始的整個宇宙史,描寫成充滿符號意義的歷史。18他指的是大爆
炸的遺跡(例如「紅移」
          ,例如「輻射背景」,成為宇宙歷史的符號。
                   )
       筆者不想贊同這個有點大而無當的觀點:符號只是當人在世界
中尋求意義時才出現,真實世界(不管是「物理世界」
                       ,或「經驗世
界」)成為人化的世界後,才具有存在的本體性質。應當說,超出人
的經驗範圍之外,這個世界哪怕如皮爾斯所說充滿了符號,哪怕宇
宙的歷史如霍夫邁爾所說全是符號的歷史,它們絕大部分也只是潛
在符號。要理解這樣一個宇宙所蘊藏的「可能的意義」
                       ,應當說是典
型「人類中心論」的傲慢。至少,符號學的任務,只是設法理解在
人的理解方式中,意義與物是如何混合的。


2.符號學何用?

       最近二十多年,我們目睹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一場劇變:
當代文化迅速衝進一個「高度符號化時代」
                  :符號消費已經遠遠超過
物質消費,相應地,符號生產也不得不超過物質生產。在當代,個
人不是作為生產者實現人生價值,而是作為消費者,尤其是作為一
個符號消費者存在。社會必須照應生產者,失業率是全世界任何政
府都在頭痛的問題;消費者卻照應政府,符號消費者更是為當代社
會做出積極貢獻。「中國成為全球頭號奢侈品消費大國」,這樣的消
息讓全世界刮目相看,也讓中國人揚眉吐氣。但是,我們對這局面
及其重大歷史後果,至今沒有充分的理解;我們對當代社會符號生
產和消費的規律,至今沒有認真的研究和爭辯。

17
     The Essential Peirce, Bloomington: Univ of Indiana Press, 1992-1998, Vol 2, p 394.
18
     Jesper Hoffmeyer, Signs of Meaning in the Universe, Bloomington: Univ of
     Indiana Press, 1996.


8
引論




      從另一個方向看:在社會各階層的對抗中,在國際範圍內的文
化衝突中,對「符號權」的爭奪,越來越超過其他實力宰製權的爭
奪。可以說,不僅是各民族國家,而且整個人類文明,所面臨的問
題,大半是符號問題。無論我們是關心人類的過去、現狀、未來,
還是只想弄懂我們在各自的生活中的幸福、苦惱、憤怒,不理解符
號,就無法弄清這些問題的實質,更談不上採取對策。
      為什麼符號學在中國,如同在世界許多國家一樣,會迅速興起
成為顯學?19為什麼每個大學應當開設符號學課程,甚至普及符號
學知識?上面說的是第一個理由。
      中國人實際上參與了符號學的創立。
                     「符號學」這個中文詞,是趙
元任在 1926 年一篇題為〈符號學大綱〉的長文中提出來的,此文刊
登於上海《科學》雜誌上。在這篇文章中他指出:
                     「符號這東西是很
老的了,但拿一切的符號當一種題目來研究它的種種性質跟用法的原
則,這事情還沒有人做過。」20他的意思是不僅在中國沒人做過,而
是指在世界上還沒有人做過,趙元任應當是符號學的獨立提出者。21可
見他的確是獨立於索緒爾或皮爾斯提出這門學科,我們知道索緒爾用
semiologie,皮爾斯用 semiotics,韋爾比夫人(Lady Victoria Welby)
建議用 significs,那麼趙元任建議用的中文詞,應當是這個學科的第
四種稱呼方式。日文的「記號論」是翻譯,中文「符號學」不是。
      第二個理由,是這學科開始成熟:現代符號學近一百年進展迅
猛,經過一系列學派的競爭更替,經過各國學者的努力,已經發展

19
     近年符號學在中國隊伍漸漸擴大,成為跨學科的顯學。請參看趙毅衡〈符號
     學在中國六十年〉       中列舉的具體例子與統計數字,文見         《四川大學學報》 2012
     年 1 期,5-13 頁。
20
     吳宗濟、趙新那編:        《趙元任語言文學論集》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年,
     第 178 頁。
21
     趙元任在此文中說,與他提出的「符號學」概念相近的英文詞,可以為
     symbolics、symbology、或 symbolology(上引文,177 頁)。


                                                        9
符號學




成一門比較成熟而系統的學科。它提供了一套極為犀利的工具,能
相當有效地對付當代文化紛亂雜陳的課題。本書上編〈原理〉
                          ,希望
把各家的論辯成果整理清楚,盡可能釐清各派的分歧所在,並且補
上可能缺失的環節(例如載體與媒介、伴隨文本、意圖定點、解釋
漩渦等)
   ,下編則朝文化的各個方面推演,提出一些符號學至今尚未
處理的問題(如理據性滑動、中項偏邊、述真接受原則等)
                         ,從而提
出一個筆者認為比較行得通的符號學體系。
      第三個理由,符號學理論並沒有結束,這個學科尚大有可為:
從拙作可以看到,它至今有大量未解決的空白。符號學「原理」
                           ,不
是公式,而是發展可能;符號學「現有看法」不斷受到挑戰,無法
定於一尊。在應用中,符號學不斷有新的問題暴露出來,新的疆界
不斷被拓展,而中國學者在這個學科中極為活躍,雖然西方符號學
界成績斐然,中國學界也沒有一味鸚鵡學舌。在大學課堂上,在《符
號學論壇》網上22的熱烈討論中,學生(無論攻讀的是文科哪一門)
覺得符號學對他們的專業有用:許多學科原先只是材料與實踐技術
的堆集,現在有了學理化的可能。
      為什麼符號學能用來分析人類或個人面臨的難題?因為尋找意
義是人作為人存在於世的基本方式。符號是意義活動(表達與解釋
意義)的獨一無二的方式。符號學是人類歷史上有關意義與理解的
所有思索的綜合提升。
      筆者二十年前對文化下了一個定義:文化是一個社會所有意義
活動的總集合。23「文明」往往包括其物質生產,而「文化」則全
部由意義活動組成。錢鍾書的分辨斷然而清晰:『衣服食用之具』
                    「        ,
皆形而下,所謂『文明事物』『文學言論』則形而上,所謂『文化
            ;


22
     www.semiotics.net.cn
23
     趙毅衡《文學符號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0 年,89 頁。


10
引論




事物』 。24一個民族可以較快地從工業文明進入電子文明,而它的
   」
文化要進入當代文化樣式(例如互聯網文化)就需要作出更自覺的
努力。正因為文化是意義活動集合,符號學是人文社會科學所有學
科共同的方法論。有人稱符號學為「文科的數學」
                     ,可能符號學沒有
如此判然絕對,但是符號學的「可操作性」特色,使它適用於全部
人文與社會學科。
      對當代文化、社會、及其政治經濟問題的研究和論辯,現在已
經有個傘形稱呼:批評理論(Critical Theory)
                            。這個西文詞原先指法
蘭克福學派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文譯為「批判理論」
                       ;現在此詞開
始一般化,把文學、藝術、文化、文化政治、社會批判、全球化問
題等都結合進來,中文往往譯為「批評理論」 25
                    。
      批評理論從二十世紀初發展到現在,已經極為豐富,以致二十
世紀被稱為「批評世紀」。不管發展到何種形態,批評理論始終依
賴於四個支柱體系:馬克思主義文化批評、現象學-存在主義-解
釋學、心理分析、形式論。在二十世紀初,這四種理論不約而同同
時出現,互相之間並不存在影響關係,但是它們共同的取向,是試
圖透過現象看底蘊,看本質,看深層的規律。批評理論各學派首先
出現於二十世紀初的歐洲,這並不奇怪:歐洲思想者普遍感到了現
代性的壓力。那時在世界其他地方,尚未出現這種歷史對思想的壓
力。
      二十世紀批評理論的最重要思想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從葛蘭
西(Antonio Gramsci)、盧卡奇(Georg Lukacs)開始,到法蘭克福


24
     錢鍾書〈管錐編〉《史記會注考證》
               ,     ,北京:三聯書店,2007 年,第一卷,
     533 頁。
25
     關於「現代批評理論」這個概念的歷史、範圍、以及內涵,可參見趙毅衡、
     傅其林、張意編《現代西方批評理論‧元典讀本》一書導言。重慶大學出版
     社,2010 年。


                                          11
符號學




學派,基本完成了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轉向(Cultural Turn),馬克思
主義使當代批評理論保持批判鋒芒。當代著名批評理論家,很多是
馬克思主義者;而二十世紀大多數馬克思主義者,也主要從文化批
判角度進入政治經濟批判。
     當代批評理論的第二個思想體系,是現象學/存在主義/解釋
學(Phenomenology / Existentialism / Hermeneutics)
                                               。這個體系,是
典型歐洲傳統的哲學之延續。從胡塞爾(Edmond Husserl)開始的
現象學,與從狄爾泰(Wilhelm Dilthey)開始的現代解釋學,本來
是兩支,卻在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利科(Paul Rocoeur)等
人手中結合了起來。加德默爾(Hans-Georg Gadamer)與德里達
(Jacques Derrida)在八○年代的著名「德法論爭」,顯示了較嚴謹
的哲學思辨,與解放的理論姿態之間的差別。
     當代批評理論的另一個支柱思想,是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
這一支的發展,一直陷入爭議,但是其發展勢頭一直不減。只是這一
派的「性力」(libido)出發點,與中國人傳統觀念過於對立。拉岡
(Jacques Lacan)的理論對西方當代批評理論影響巨大,其陳意多
變,表達方式複雜,在中國的影響也一直不夠充分。
     當代文論的形式論(Formalism)體系,是批評理論中重要的方
法論。這一潮流似乎是「語言轉向」(Linguistic Turn)的產物,至
今已深深鍥入當代批評理論。符號學原本是形式論的一個派別,由
於其理論視野開闊,又不尚空談具有可操作性,六○年代之後卻成
為形式論的集大成者。符號學從結構主義推進到後結構主義,從文
本研究推進到文化研究,如今符號學與形式論幾乎同義(敘述學,
認知語義學等,是符號學普遍原則在特殊領域中的擴展)
                        。當代全球
文化的迅速蛻變,使形式研究超越了自身:一方面形式論保持其分
析立場,另一方面它超越了形式,批判鋒芒越來越銳利,成為批評
理論的方法論基礎。

12
引論




  在當代,流派結合成為開拓新陣地的主要方式:對當代批評理
論作出重大貢獻者,無不得益於這四個體系中幾種的結合,此時符
號學作為人文社科的總方法論,作用就非常清楚:七○年代前,兩
個體系結合已經常見,例如巴赫汀(Mikhail Bakhtin)的理論被稱為
「馬克思主義符號學」
         ;拉岡的心理分析應用了大量符號學概念;八
○年代後,越來越多的人,用結合體系方式推進到新的領域:克里
斯臺娃用符號學研究精神分析,展開了性別研究的新局面;博多利
亞則以符號學與馬克思主義結合,對當代資本主義做出尖銳的剖
析;利科等人的工作重點是把解釋學與形式論結合起來。
  近四十年批評理論的新發展,往往都以「後」的形態出現。但
是後結構主義者原來都是結構主義者,這證明結構主義有自行突破
的潛質;後現代主義研究當代社會文化正在發生的重大轉折;後殖
民主義則反映當代世界各民族之間─尤其是西方與東方國家之間
─文化政治關係的巨大變化,以及西方殖民主義侵略的新形式;
如果我們把女性主義與性別研究看作「後男性宰製」的學說,可以
說,六○年代之後的批評理論,都是上述四個支柱理論的延伸產物。
  把現代批評理論分成「四個支柱,若干延伸」
                     ,自然是過於整齊
的切割。筆者只是想指出:現代批評理論,已經覆蓋了整個人類社
會文化觸及的所有課題。只要我們能時時回顧四個基礎理論,我們
就完全不必跟著西方「最時髦理論」奔跑,我們就能走出「不是跟
著說,就是自言語」的兩難之境。
  「關門自言語」並不是出路。認為靠整理十九世紀之前的本土
思想語彙,學界的民族自豪感能得到滿足,就能解決當前文化面臨
的種種難題,任務就太簡單了。既然十九世紀之前西方也沒有批評
理論,那麼十九世紀前的古典中國沒有產生系統的批評理論,又有
什麼可奇怪的呢?整個批評理論是現代性壓力的產物,今天批評理
論在中國的興起,正是這種壓力的體現。只要我們掌握了四個支柱

                                     13
符號學




理論,我們就能與各國學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對世界批評理論做
出中國獨特的貢獻。
     國內學界 在這四個支柱理論上用力並不平衡 對形式論─符
         ,               ,
號學下的功夫可能最少。但是迄今為止中國學界為符號學做了大量
貢獻,李幼蒸的《理論符號學導論》評述歐美符號學諸家的學說,
頗為詳備;胡壯麟、王銘玉、丁爾蘇等人推動了語言符號學,使之
成為中國符號學的最大支脈;臺灣學者龔鵬程的《文化符號學》一
書,是中國古代語文學的一種總結,自成一家;趙憲章、汪正龍等,
對現代形式美學作了相當系統的整理和發展;張傑、周啟超等學者,
對俄國文化符號學派的引介影響很大。國內尚有不少學者集中精力
於符號學的單科應用:葉舒憲、徐新建等人在符號人類學上卓有所
成;申丹、傅修延、喬國強、龍迪勇等學者在敘述學方向上成績斐
然;孟華、申小龍等精研漢字符號學,李先焜等致力於先秦名學等,
創見甚多。國內學界的符號學研究,已作出不少成績,這些學者的
努力功不可沒。
     但是符號學領域之大,留下的空白依然很多。這原因倒不完全
是國內學界的責任:無論是從中國還是從世界範圍看,符號學本身
的發展,遇到比其他三個支柱理論更多的困難。符號學的目的,是
為當代人文-社科各種課題的研究尋找一個共同的方法論。這個任
務只能說完成了一部分:當今各種文化課題的研究,已經都離不開
符號學,但是符號學至今發展不能令人滿意:從本書提出的問題就
可以看到,至今沒有一個比較完整而合用的符號學理論,而許多文
化符號學著作,包括西方學者的著作,只是羅列各種應用範圍(例
如傳媒、時尚、廣告、影視等),缺少歸納總結。文化全球化,已
經迫切需要一個更多元的符號學。至今符號學依然有歐美中心色
彩,但是在眾多有心者的努力下,一種綜合東西方智慧的符號學正
在出現。

14
引論




 本書的任務是試圖建立一個能討論當今文化問題,又兼顧理論
周密性的符號學體系。筆者的努力,不可避免是一種嘗試。各章的
討論中,盡可能舉例說明抽象的原理:符號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
可能尚不瞭解符號學,符號卻瞭解我們。


3.符號學發展的四個模式與三個階段

 符號學自身發展過程中經歷過幾種模式,今日符號學不可能完
全抹除這幾種模式留下的印痕。符號學的各種「原典文獻」
                         ,固然有
開拓之功,但是帶有模式本有的局限性,不能當成金科玉律,研讀
時不可不察。
 第一種模式是語言學模式。索緒爾認為:語言雖然只是人類使
用的符號之一種,卻是不成比例的超大符號體系,語言學研究應當
為符號學提供模式,因此符號表意的根本原則是任意性。二十世紀
前期,
  「索緒爾式語言學」迅速成熟。在六○年代,當結構主義符號
學潮湧成一個聲勢浩大的運動,語言學為之提供了一個系統清晰、
根基牢固的理論框架。
 三○年代的布拉格學派,六○年代的巴黎學派提出的符號學體
系,大都構築在索緒爾原理之上,他們的符號學實際上是「語言學
式的」符號學。語言學模式,使符號學難免落入結構主義的封閉格
局。索緒爾理論很難擺脫封閉系統觀,此中原因,本書第三章第四
節將有詳細討論。
 符號學的另一種模式,是皮爾斯提出的邏輯-修辭學模式。這
種模式考量所有的符號類型,而不以語言學為模式。由此發現符號
表意的理據性不同,這個出發點促使符號學向非語言式甚至非人類
符號擴展;更重要的是,皮爾斯模式提出了符號意指的一系列三分
式,符號的解釋向無限衍義開放。

                            15
符號學




       二十世紀大部分時期,雖然有莫里斯、米德等人的堅持,皮爾
斯模式還是受到冷落。到七○年代,符號學界「重新發現」皮爾斯:
西比奧克、艾科等人,把符號學推進到後結構主義階段。皮爾斯理
論成為當代符號學的基礎理論,成為符號學最重要的模式。有論者
甚至認為符號學發展到當代,索緒爾的貢獻只能說「相當微小」
                           (only
minor) 26「符號學之父」竟然已經被符號學近年的發展邊緣化了。
     ,
       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吃驚的結論,但是並非言過其實。對有志於
符號學的學子,是一個適時的提醒。或許在二十世紀末,兩個學派
已經在符號學更廣泛的視野中攜手並進了。 27 但是符號學的研習
者,應當保持對索緒爾理論的警覺。皮爾斯模式的缺點是對符號學
討論過於零散,真知灼見散落在各種筆記信件之中,而且皮爾斯熱
衷於分類,而符號現象過於複雜,難免有勉強之處。
       符號學的第三種模式,是德國新康德主義者卡西爾(Ernst
Cassirer)的「文化符號論」 28他的符號學從哲學出發,建立一種象
                。
徵哲學,作為普遍的「文化語法」
              。卡西爾的象徵思想在其弟子朗格
(Susanne Langer)的文藝美學得到充分發展。他們論點精彩,卻難
以進一步在其他學科領域中推演,與這一模式相近的還有美國文論
家伯克(Kenneth Burke)的「符號行動」理論。29伯克的立場接近



26
     Winfried Nöth, Handbook of Semiotics, Bloomington &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 Press, 1990, p 64.
27
     Eero Tarasti, Existential Semiotics,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
     Press, 2000, p 12.
28
     Ernst Cassirer,The Philosophy Of symbolic Forms。其第四卷在卡西爾 1945
     年去世時只留下零星手書草稿,近年整理出版:The Metaphysics of Symbolic
     Forms, Vol 4, New Haven: Yale Univ Press, 1998。注意這一派喜歡用 symbol
     一詞,應當譯成「符號」               ,不應拘泥於原文對應。見本書第九章的詳細討論。
29
     Kenneth Burke, Language as Symbolic Action: Essays on Life Literature and
     Method,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1966.


16
引論




新批評,五○年代初推動新批評拓寬視野。30卡西爾學派不太關注
符號學作為方法論的可操作性,他們的模式成為一種歷史遺跡,在
此後因後繼無人而從符號學中消失。但他們對文化的重視,今日看
來依然是值得珍視的學術財富。
      符號學的第四種模式,開拓者是蘇俄符號學家巴赫汀(Mikhail
Bakhtin),他開創了從形式研究文化的傳統,有人稱之為「語言中
      (Language-Centred Marxism)
心馬克思主義」                        ,但他的成就長期湮沒
無聞;六、七○年代洛特曼(Juri Lotman)
                        ,伊凡諾夫(V. V. Ivanov)
等人為首創立莫斯科─塔爾圖學派(Moscow-Tartu School)
                                   ,發揚
光大之。這一派堅持用符號學研究社會和文化,尤其是他們的「符
號場」理論,從大處著眼研究文化,擺脫了形式論常有的瑣碎。但
是這一派的理論模式主要借鑒自資訊理論與控制論,尤其是普利高
津的耗散理論,技術色彩較濃。如何處置科學模式與人文思索之間
的張力,至今是一個有待探討的問題。
      以上四種模式都為現代符號學理論發展做出了貢獻,也各有符
號學進一步發展必須擺脫的弱點。當今符號學從先前模式中一次次
脫繭而出,它的成熟是符號學界自我學習自我改進的結果。本書上
編原理部分,重新審視符號學的各種模式,力圖博採眾長,但是當
今符號學的出發點,應當是皮爾斯理論,不是索緒爾理論,這點無
可否認。
      從二十世紀初至今,符號學的四種模式都有過展開機會,符號
學的發展前後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二十世紀上半期,是模式的奠定和解釋:除了上述四
個模式的奠基者,還出現一批最早的推進者:莫里斯把皮爾斯理論
發展成系統;朗格在美學和文藝學中推進卡西爾理論,伯克與卡西

30
     參見趙毅衡《重訪新批評》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 年,137-139 頁。


                                           17
符號學




爾理論遙相呼應;而巴赫汀理論由於政治原因被擱置。早期推進遠
遠最突前的是索緒爾理論,由於得到布拉格學派(穆卡洛夫斯基,
特魯別茨柯伊等)
       ,符號語言學派(葉爾慕斯列夫,馬丁奈,班維尼
斯特等)的熱情發展,索緒爾符號學在六○年代前率先成熟為一個
完整的體系。
       第二階段出現於二十世紀六、七○年代,符號學作為一個理論
正式起飛。索緒爾符號學直接發展成六○年代結構主義大潮:雅克
布森、列維-斯特勞斯、巴爾特、格雷馬斯、布勒蒙、托多洛夫、
索勒斯等人,把結構主義發展成為六○年代最顯赫的學派;符號學
開始捲入其他思潮:馬克思主義(戈德曼、阿爾都塞)
                       ,心理分析(拉
岡、克里斯臺娃)
       ,現象學/解釋學(梅洛-龐蒂、利科)等。這些
人大都不承認自己屬於一個名叫「結構主義」的運動,但是他們卻
毫不諱言對符號學的熱情。在稍晚時候,塔爾圖-莫斯科學派開始
在蘇聯形成;而艾柯,西比奧克等人開始發展皮爾斯這一支的符號
學。第二階段的特點是符號學成為人文-社科規模宏大的總方法
論。這個階段的特點是索緒爾模式一家獨大。
       第三階段出現於七○年代中期,到今天仍然在展開。這個階段
的特點是皮爾斯的開放模式取代了索緒爾模式,由此結構主義自我
突破成為後結構主義。除了皮爾斯模式,巴赫汀與塔爾圖模式也開
始擴大影響,一些被忘卻的奠基者,如維爾比夫人(Lady Victoria
Welby)的貢獻,也被大規模整理出來。31從上世紀八、九○年代以
來,理論符號學沒有提出更新穎的模式,而是整合各種模式成為一
個新的運動。拘守模式對符號學不利:當代文化研究的迅猛發展,
會使任何模式迅速陳舊。模式意識淡漠,可能會使符號學運動缺乏


31
     Susan Petrilli (ed), Signifying and Understanding: Reading the Works of Victoria
     Welby and the Signific Movement, New York & Berlin: Mouton de Gryuer, 2009.


18
引論




明星,沒有權威卻能使這個學科四面出擊,向任何需要符號學一顯
身手的方向推進。因此,第三階段符號學的特點,一是與其他學派
結合;二是廣泛應用於具體課題。


4.符號學與其他學派的融合

       莫里斯和托多洛夫都認為(西方)符號學有四個源頭:語言學
(包括語言哲學)、邏輯學、修辭學、解釋學。32這個說法不確切,
即使在西方傳統中,對符號學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學科還有很多:
哲學、詩學、藝術學、美學、傳播學、認知理論、心理學(尤其是
格式塔心理學)
      、人工智慧,甚至生理學,都為二十世紀符號學的興
起提供了思想資源。33可以說,在不同的符號學家手裏,結合進不
同學科。符號學本來就是許多學科匯合的產物,當代符號學的發展,
更是向學派融合的方向推進。
       與符號學結合最順理成章的是馬克思主義:符號學本質上是批
判性的,它把符號意義,看成文化編織話語權力網的結果,與馬克
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批判,精神上至為契合。兩者結合首先推動了符
號學的社會學研究:沃爾佩(Galvano Della Volpe)的符號美學、詹
姆 遜 ( Fredric Jameson ) 的 政 治 無 意 識 理 論 、 列 斐 伏 爾 ( Henri
Lefebvre)的符號文化社會學、霍爾(Stuart Hall)的文化解碼理論、
伯明罕學派如費斯克(John Fiske)等人的次文化「符號抵抗」研究,
布 迪 厄 ( Pierre Bourdieu ) 的 符 號 資 本 理 論 、 博 多 利 亞 ( Jean
Baudrillard)的商品符號學、霍基(David Hodge)等人的符號社會
學,更早的時候,還有東德克勞斯(Georg Klaus)等人的「唯物主

32
     茨維坦‧托多洛夫《象徵理論》              ,王國卿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2 頁。
33
     Winfried Nöth, A Handbook of Semiotic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 Press,
     1990, p 11.


                                                                           19
符號學




義符號學」
    。這種結合儼然滙成大潮:
               「馬克思主義符號學」
                        (Marxian
Semiotics)
         ,或稱社會符號學,已經成為當代學界的一個重要學派。
這個學派的論辯展開的基本動力,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批判,但不
僅方法是符號學式的分析,其批評對象也從資本主義的經濟霸權,
文化霸權,轉入符號霸權。這個角度切中當代資本主義消費經濟的
命脈,當代符號學的最重要分支就是符號學社會批判。
       符號學與精神分析,也是互相吸引,相得益彰。佛洛伊德解析
夢的「修辭」,與符號的分析策略非常像似;拉岡從「能指鏈」入
手討論潛意識的符號構成,他的精神分析符號理論奧秘難測;在
克里斯臺娃的「符號心理分析」理論中,符號學成為心理分析與女
性主義結合的橋樑;當代性別研究,例如巴特勒的「展演性」理
論,大量吸收符號學的成果,在「身體政治」「性別政治」「娛
                    、     、
樂文化中的女性」等關鍵課題上,符號學為當今性別研究送上了
犀利的解剖刀,性別符號學(Semiotics of Gender),在近年開始
形成。 34
       現象學/存在主義/解釋學這一理論系列,關注意義的生成與
理解,與符號學有相當多重迭部分。現象學創始人胡塞爾仔細討論
了符號問題(半個世紀後,德里達就是在符號問題上找出胡塞爾理
論的盲點,為解構主義打下基礎)
              ,無獨有偶,符號學奠基者皮爾斯
有他獨特的現象學理論。三○年代舒茨(Alfred Schuetz)已經開始
現象學式的社會符號學研究;梅洛-龐迪(Maurice Merleau-Ponty)
則是將符號學與存在主義結合的第一人;此後格雷馬斯、庫爾泰、
高蓋等人發展「主體符號學」理論;塔拉斯蒂近年的著作系統地提
出了存在主義符號學,35卡勒與艾科等人融合接受美學,對符號學

34
     Darlene M, Juschka, Political Bodies/Body Politic: The Semiotics of Gender,
     London: Equinox, 2010.
35
     Eero Tarasti, Existential Semiotics, Bloomington: Univ of Indiana Press, 2000.


20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Kubota b5100 e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
Kubota b5100 e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Kubota b5100 e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
Kubota b5100 e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ufjkskemfseol
 
CASE 580N TRACTOR LOADER BACKHOE Service Repair Manual
CASE 580N TRACTOR LOADER BACKHOE Service Repair ManualCASE 580N TRACTOR LOADER BACKHOE Service Repair Manual
CASE 580N TRACTOR LOADER BACKHOE Service Repair Manualuekdjkm jksemmd
 
MERCURY MERCRUISER 496 MAG HO DIAGNOSTICS Service Repair Manual SN:0M000000 a...
MERCURY MERCRUISER 496 MAG HO DIAGNOSTICS Service Repair Manual SN:0M000000 a...MERCURY MERCRUISER 496 MAG HO DIAGNOSTICS Service Repair Manual SN:0M000000 a...
MERCURY MERCRUISER 496 MAG HO DIAGNOSTICS Service Repair Manual SN:0M000000 a...hjnsemm
 
Kioti Daedong CS2410 (US)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
Kioti Daedong CS2410 (US)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Kioti Daedong CS2410 (US)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
Kioti Daedong CS2410 (US)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jksme45mmd
 
Case 695 st backhoe load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Case 695 st backhoe loader service repair manualCase 695 st backhoe load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Case 695 st backhoe loader service repair manualfusjejfjskekemm
 
Jcb 436 wheeled loading shovel service repair manual sn 533001
Jcb 436 wheeled loading shovel service repair manual sn 533001Jcb 436 wheeled loading shovel service repair manual sn 533001
Jcb 436 wheeled loading shovel service repair manual sn 533001kfjksekfmem
 
Jcb 535 125 hi viz telescopic handl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from 1522579 to tba
Jcb 535 125 hi viz telescopic handl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from 1522579 to tbaJcb 535 125 hi viz telescopic handl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from 1522579 to tba
Jcb 535 125 hi viz telescopic handl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from 1522579 to tbadfjkskeeplol
 
2003 toyota corolla service repair manual
2003 toyota corolla service repair manual2003 toyota corolla service repair manual
2003 toyota corolla service repair manualfhsjejkdm
 
Manual Reparacion Ford tractor 2000-7000_1965-1975
Manual Reparacion Ford tractor 2000-7000_1965-1975Manual Reparacion Ford tractor 2000-7000_1965-1975
Manual Reparacion Ford tractor 2000-7000_1965-1975Claudio Lopez
 
Yamaha MT 15 Specifications
Yamaha MT 15 Specifications Yamaha MT 15 Specifications
Yamaha MT 15 Specifications RoshanKandel3
 
New holland tn75 s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
New holland tn75 s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New holland tn75 s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
New holland tn75 s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ufjjsjkfkmsem
 
John Deere 7430 and 7530 Premium Tractors Repair Service Manual
John Deere 7430 and 7530 Premium Tractors Repair Service Manual John Deere 7430 and 7530 Premium Tractors Repair Service Manual
John Deere 7430 and 7530 Premium Tractors Repair Service Manual GregorStark
 
Volvo g946 b motor grad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Volvo g946 b motor grader service repair manualVolvo g946 b motor grad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Volvo g946 b motor grader service repair manualjfskemsemm
 
Caterpillar cat 950 h wheel loader (prefix j5j) service repair manual (j5j000...
Caterpillar cat 950 h wheel loader (prefix j5j) service repair manual (j5j000...Caterpillar cat 950 h wheel loader (prefix j5j) service repair manual (j5j000...
Caterpillar cat 950 h wheel loader (prefix j5j) service repair manual (j5j000...fjjskkemsmee
 
ISUZU 3LB1 INDUSTRIAL DIESEL ENGINE Service Repair Manual
ISUZU 3LB1 INDUSTRIAL DIESEL ENGINE Service Repair ManualISUZU 3LB1 INDUSTRIAL DIESEL ENGINE Service Repair Manual
ISUZU 3LB1 INDUSTRIAL DIESEL ENGINE Service Repair Manualjkmsjedeol
 
Yamaha outboard 40 ve, c40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s 060285
Yamaha outboard 40 ve, c40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s 060285  Yamaha outboard 40 ve, c40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s 060285
Yamaha outboard 40 ve, c40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s 060285 jndnd rsftd
 
авеnsisверсopicnic-рук
авеnsisверсopicnic-рукавеnsisверсopicnic-рук
авеnsisверсopicnic-рукgsx1
 

What's hot (20)

Kubota b5100 e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
Kubota b5100 e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Kubota b5100 e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
Kubota b5100 e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
 
CASE 580N TRACTOR LOADER BACKHOE Service Repair Manual
CASE 580N TRACTOR LOADER BACKHOE Service Repair ManualCASE 580N TRACTOR LOADER BACKHOE Service Repair Manual
CASE 580N TRACTOR LOADER BACKHOE Service Repair Manual
 
MERCURY MERCRUISER 496 MAG HO DIAGNOSTICS Service Repair Manual SN:0M000000 a...
MERCURY MERCRUISER 496 MAG HO DIAGNOSTICS Service Repair Manual SN:0M000000 a...MERCURY MERCRUISER 496 MAG HO DIAGNOSTICS Service Repair Manual SN:0M000000 a...
MERCURY MERCRUISER 496 MAG HO DIAGNOSTICS Service Repair Manual SN:0M000000 a...
 
Kioti Daedong CS2410 (US)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
Kioti Daedong CS2410 (US)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Kioti Daedong CS2410 (US)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
Kioti Daedong CS2410 (US)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
 
Case 695 st backhoe load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Case 695 st backhoe loader service repair manualCase 695 st backhoe load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Case 695 st backhoe load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Jcb 436 wheeled loading shovel service repair manual sn 533001
Jcb 436 wheeled loading shovel service repair manual sn 533001Jcb 436 wheeled loading shovel service repair manual sn 533001
Jcb 436 wheeled loading shovel service repair manual sn 533001
 
C11
C11C11
C11
 
Jcb 535 125 hi viz telescopic handl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from 1522579 to tba
Jcb 535 125 hi viz telescopic handl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from 1522579 to tbaJcb 535 125 hi viz telescopic handl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from 1522579 to tba
Jcb 535 125 hi viz telescopic handl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from 1522579 to tba
 
2003 toyota corolla service repair manual
2003 toyota corolla service repair manual2003 toyota corolla service repair manual
2003 toyota corolla service repair manual
 
Brochure_ND
Brochure_NDBrochure_ND
Brochure_ND
 
Manual Reparacion Ford tractor 2000-7000_1965-1975
Manual Reparacion Ford tractor 2000-7000_1965-1975Manual Reparacion Ford tractor 2000-7000_1965-1975
Manual Reparacion Ford tractor 2000-7000_1965-1975
 
Yamaha MT 15 Specifications
Yamaha MT 15 Specifications Yamaha MT 15 Specifications
Yamaha MT 15 Specifications
 
New holland tn75 s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
New holland tn75 s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New holland tn75 s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
New holland tn75 s tractor service repair manual
 
John Deere 7430 and 7530 Premium Tractors Repair Service Manual
John Deere 7430 and 7530 Premium Tractors Repair Service Manual John Deere 7430 and 7530 Premium Tractors Repair Service Manual
John Deere 7430 and 7530 Premium Tractors Repair Service Manual
 
Volvo g946 b motor grad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Volvo g946 b motor grader service repair manualVolvo g946 b motor grad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Volvo g946 b motor grad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Caterpillar cat 950 h wheel loader (prefix j5j) service repair manual (j5j000...
Caterpillar cat 950 h wheel loader (prefix j5j) service repair manual (j5j000...Caterpillar cat 950 h wheel loader (prefix j5j) service repair manual (j5j000...
Caterpillar cat 950 h wheel loader (prefix j5j) service repair manual (j5j000...
 
Zf ecomat and-ecomat_2
Zf ecomat and-ecomat_2Zf ecomat and-ecomat_2
Zf ecomat and-ecomat_2
 
ISUZU 3LB1 INDUSTRIAL DIESEL ENGINE Service Repair Manual
ISUZU 3LB1 INDUSTRIAL DIESEL ENGINE Service Repair ManualISUZU 3LB1 INDUSTRIAL DIESEL ENGINE Service Repair Manual
ISUZU 3LB1 INDUSTRIAL DIESEL ENGINE Service Repair Manual
 
Yamaha outboard 40 ve, c40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s 060285
Yamaha outboard 40 ve, c40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s 060285  Yamaha outboard 40 ve, c40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s 060285
Yamaha outboard 40 ve, c40er service repair manual s 060285
 
авеnsisверсopicnic-рук
авеnsisверсopicnic-рукавеnsisверсopicnic-рук
авеnsisверсopicnic-рук
 

Similar to 符號學

說演故事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
說演故事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說演故事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
說演故事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軒弘 陳軒弘
 
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
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
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bobo378923
 
Lucene 原理与代码分析完整版
Lucene 原理与代码分析完整版Lucene 原理与代码分析完整版
Lucene 原理与代码分析完整版山城 碧海
 
Biee 入门讲座
Biee 入门讲座Biee 入门讲座
Biee 入门讲座Hero Art
 
新约圣经入门
新约圣经入门新约圣经入门
新约圣经入门amdg999
 
Spring从入门到精通
Spring从入门到精通Spring从入门到精通
Spring从入门到精通yiditushe
 
Axure快速原型设计(第二版)
Axure快速原型设计(第二版)Axure快速原型设计(第二版)
Axure快速原型设计(第二版)Marshall Dean
 
约会秘籍 高级篇
约会秘籍  高级篇约会秘籍  高级篇
约会秘籍 高级篇gavin shaw
 
淘宝直通车宝典
淘宝直通车宝典淘宝直通车宝典
淘宝直通车宝典zack z
 
Ext 中文手册
Ext 中文手册Ext 中文手册
Ext 中文手册donotbeevil
 
漢語間統計式機器翻譯語料處理-用臺灣閩南語示範
漢語間統計式機器翻譯語料處理-用臺灣閩南語示範漢語間統計式機器翻譯語料處理-用臺灣閩南語示範
漢語間統計式機器翻譯語料處理-用臺灣閩南語示範丞宏 薛
 
条码公司调查取样2010 1 30
条码公司调查取样2010 1 30条码公司调查取样2010 1 30
条码公司调查取样2010 1 30changeself
 
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colderboy17
 
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1)
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1)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1)
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1)colderboy17
 

Similar to 符號學 (20)

說演故事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
說演故事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說演故事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
說演故事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
 
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
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
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
 
Lucene 原理与代码分析完整版
Lucene 原理与代码分析完整版Lucene 原理与代码分析完整版
Lucene 原理与代码分析完整版
 
9789862218679
97898622186799789862218679
9789862218679
 
圖解希臘三哲
圖解希臘三哲圖解希臘三哲
圖解希臘三哲
 
非人採訪術
非人採訪術非人採訪術
非人採訪術
 
Biee 入门讲座
Biee 入门讲座Biee 入门讲座
Biee 入门讲座
 
新约圣经入门
新约圣经入门新约圣经入门
新约圣经入门
 
Spring从入门到精通
Spring从入门到精通Spring从入门到精通
Spring从入门到精通
 
Axure快速原型设计(第二版)
Axure快速原型设计(第二版)Axure快速原型设计(第二版)
Axure快速原型设计(第二版)
 
约会秘籍 高级篇
约会秘籍  高级篇约会秘籍  高级篇
约会秘籍 高级篇
 
淘宝直通车宝典
淘宝直通车宝典淘宝直通车宝典
淘宝直通车宝典
 
080620-16461915
080620-16461915080620-16461915
080620-16461915
 
Ext 中文手册
Ext 中文手册Ext 中文手册
Ext 中文手册
 
080620-16461915
080620-16461915080620-16461915
080620-16461915
 
漢語間統計式機器翻譯語料處理-用臺灣閩南語示範
漢語間統計式機器翻譯語料處理-用臺灣閩南語示範漢語間統計式機器翻譯語料處理-用臺灣閩南語示範
漢語間統計式機器翻譯語料處理-用臺灣閩南語示範
 
条码公司调查取样2010 1 30
条码公司调查取样2010 1 30条码公司调查取样2010 1 30
条码公司调查取样2010 1 30
 
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1)
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1)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1)
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1)
 
目錄
目錄目錄
目錄
 

More from TAAZE 讀冊生活

盜墓祕史髑髏密碼第1章
盜墓祕史髑髏密碼第1章盜墓祕史髑髏密碼第1章
盜墓祕史髑髏密碼第1章TAAZE 讀冊生活
 
國文(測驗) 台電.中油考試用書學儒
國文(測驗) 台電.中油考試用書學儒國文(測驗) 台電.中油考試用書學儒
國文(測驗) 台電.中油考試用書學儒TAAZE 讀冊生活
 
國文(測驗)(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鐵路特考考試專用學儒
國文(測驗)(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鐵路特考考試專用學儒國文(測驗)(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鐵路特考考試專用學儒
國文(測驗)(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鐵路特考考試專用學儒TAAZE 讀冊生活
 
智慧財產權法新論 講堂-檢事官.專利商標.智財行政保成
智慧財產權法新論 講堂-檢事官.專利商標.智財行政保成智慧財產權法新論 講堂-檢事官.專利商標.智財行政保成
智慧財產權法新論 講堂-檢事官.專利商標.智財行政保成TAAZE 讀冊生活
 
法院組織法 解體真書-2013司法三.四等保成
法院組織法 解體真書-2013司法三.四等保成法院組織法 解體真書-2013司法三.四等保成
法院組織法 解體真書-2013司法三.四等保成TAAZE 讀冊生活
 
法院組織法體系重點整理 2013司法人員三.四等保成
法院組織法體系重點整理 2013司法人員三.四等保成法院組織法體系重點整理 2013司法人員三.四等保成
法院組織法體系重點整理 2013司法人員三.四等保成TAAZE 讀冊生活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社會工作師考試學儒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社會工作師考試學儒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社會工作師考試學儒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社會工作師考試學儒TAAZE 讀冊生活
 
社會研究法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社會研究法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社會研究法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社會研究法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TAAZE 讀冊生活
 
民法(身分法)測驗題解 非試不可-司法官.律師保成
民法(身分法)測驗題解 非試不可-司法官.律師保成民法(身分法)測驗題解 非試不可-司法官.律師保成
民法(身分法)測驗題解 非試不可-司法官.律師保成TAAZE 讀冊生活
 
法院組織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法院組織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法院組織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法院組織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TAAZE 讀冊生活
 
犯罪學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警察.原住民特考保成
犯罪學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警察.原住民特考保成犯罪學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警察.原住民特考保成
犯罪學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警察.原住民特考保成TAAZE 讀冊生活
 
行政學概要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行政學概要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行政學概要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行政學概要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TAAZE 讀冊生活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讀實力 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讀實力 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讀實力 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讀實力 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TAAZE 讀冊生活
 
強制執行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強制執行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強制執行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強制執行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TAAZE 讀冊生活
 
交通行政大意(測驗題庫)Hold住高分1500題 2013初等.五等學儒
交通行政大意(測驗題庫)Hold住高分1500題 2013初等.五等學儒交通行政大意(測驗題庫)Hold住高分1500題 2013初等.五等學儒
交通行政大意(測驗題庫)Hold住高分1500題 2013初等.五等學儒TAAZE 讀冊生活
 
一般警察法典 2013法律工具書系列學儒
一般警察法典 2013法律工具書系列學儒一般警察法典 2013法律工具書系列學儒
一般警察法典 2013法律工具書系列學儒TAAZE 讀冊生活
 

More from TAAZE 讀冊生活 (20)

黃金筆 下太極圖第1章
黃金筆 下太極圖第1章黃金筆 下太極圖第1章
黃金筆 下太極圖第1章
 
盜墓祕史髑髏密碼第1章
盜墓祕史髑髏密碼第1章盜墓祕史髑髏密碼第1章
盜墓祕史髑髏密碼第1章
 
中國在十字路口
中國在十字路口中國在十字路口
中國在十字路口
 
國文(測驗) 台電.中油考試用書學儒
國文(測驗) 台電.中油考試用書學儒國文(測驗) 台電.中油考試用書學儒
國文(測驗) 台電.中油考試用書學儒
 
國文(測驗)(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鐵路特考考試專用學儒
國文(測驗)(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鐵路特考考試專用學儒國文(測驗)(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鐵路特考考試專用學儒
國文(測驗)(包括公文格式用語) 鐵路特考考試專用學儒
 
智慧財產權法新論 講堂-檢事官.專利商標.智財行政保成
智慧財產權法新論 講堂-檢事官.專利商標.智財行政保成智慧財產權法新論 講堂-檢事官.專利商標.智財行政保成
智慧財產權法新論 講堂-檢事官.專利商標.智財行政保成
 
法院組織法 解體真書-2013司法三.四等保成
法院組織法 解體真書-2013司法三.四等保成法院組織法 解體真書-2013司法三.四等保成
法院組織法 解體真書-2013司法三.四等保成
 
法院組織法體系重點整理 2013司法人員三.四等保成
法院組織法體系重點整理 2013司法人員三.四等保成法院組織法體系重點整理 2013司法人員三.四等保成
法院組織法體系重點整理 2013司法人員三.四等保成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社會工作師考試學儒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社會工作師考試學儒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社會工作師考試學儒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社會工作師考試學儒
 
社會研究法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社會研究法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社會研究法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社會研究法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民法(身分法)測驗題解 非試不可-司法官.律師保成
民法(身分法)測驗題解 非試不可-司法官.律師保成民法(身分法)測驗題解 非試不可-司法官.律師保成
民法(身分法)測驗題解 非試不可-司法官.律師保成
 
法院組織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法院組織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法院組織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法院組織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犯罪學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警察.原住民特考保成
犯罪學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警察.原住民特考保成犯罪學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警察.原住民特考保成
犯罪學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警察.原住民特考保成
 
玩轉Flash動畫製作
玩轉Flash動畫製作玩轉Flash動畫製作
玩轉Flash動畫製作
 
骨頭
骨頭骨頭
骨頭
 
行政學概要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行政學概要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行政學概要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行政學概要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讀實力 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讀實力 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讀實力 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讀實力 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強制執行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強制執行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強制執行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強制執行法 金鑰.申論題庫-2013司法三四等特考保成
 
交通行政大意(測驗題庫)Hold住高分1500題 2013初等.五等學儒
交通行政大意(測驗題庫)Hold住高分1500題 2013初等.五等學儒交通行政大意(測驗題庫)Hold住高分1500題 2013初等.五等學儒
交通行政大意(測驗題庫)Hold住高分1500題 2013初等.五等學儒
 
一般警察法典 2013法律工具書系列學儒
一般警察法典 2013法律工具書系列學儒一般警察法典 2013法律工具書系列學儒
一般警察法典 2013法律工具書系列學儒
 

符號學

  • 2. 本書為中國四川大學 985 文化遺產與文化互動專案, 以及中國四川大學 211 工程建設專案。
  • 3. 目次 目 次 引 論 ..................................................................................... 1  1.什麼是符號 .................................................................. 1 2.符號學何用? .............................................................. 8 3.符號學發展的四個模式與三個階段 ........................ 15 4.符號學與其他學派的融合 ........................................ 19 5.應用符號學 ................................................................ 21 6.符號學的工作範圍 .................................................... 23 7.「二十一世紀是符號學世紀」 ................................ 27 上編 原理  第 一 章 符號的構成 ........................................................... 33  1.符號載體,空符號 .................................................... 33 2.物、符號、物-符號 ................................................ 36 3.符號的降解:物化 .................................................... 40 4.符號化 ........................................................................ 44 5.片面化 ........................................................................ 48 6.符號的實用意義及其度量 ........................................ 51 7.文本 ............................................................................ 54 i
  • 4. 符號學 第 二 章 符號過程,不完整符號 ....................................... 60  1.意義不在場才需要符號 ........................................... 60 2.符號必有意義 ........................................................... 63 3.任何解釋都是解釋 ................................................... 65 4.信號 ........................................................................... 70 5.無發送符號 ............................................................... 74 6.潛在符號 ................................................................... 77 7.自我符號 ................................................................... 80 8.鏡像,自我鏡像 ....................................................... 82 第 三 章 任意性與理據性 ................................................... 86  1.任意性 ....................................................................... 86 2.系統性 ....................................................................... 88 3.共時性 ....................................................................... 92 4.有機論,「噪音」,露跡 ........................................... 95 5.理據性,像似符號 ................................................. 101 6.指示符號 ................................................................. 107 7.規約符號 .................................................................. 111 8.中文的理據性與規約性 ..........................................114 第 四 章 符號表意成分 ..................................................... 117  1.能指與所指 ..............................................................117 2.雙重分節 ................................................................. 121 3.符號意指三分式 ..................................................... 126 4.無限衍義、分岔衍義 ............................................. 134 5.試推法 ..................................................................... 141 ii
  • 5. 目次 6.艾柯七條與類型問題 .............................................. 145 7.皮爾斯的普遍三分論 .............................................. 154 第 五 章 媒介與渠道 ......................................................... 159  1.媒介、傳媒、渠道、體裁 ...................................... 159 2.「媒介即資訊」 ...................................................... 165 3.多媒介文本的聯合解碼 .......................................... 168 4.通感 .......................................................................... 171 5.出位之思 .................................................................. 174 6.體裁與期待 .............................................................. 178 第 六 章 伴隨文本 ............................................................. 182  1.伴隨文本的定義 ...................................................... 182 2.顯性伴隨文本:副文本、型文本 .......................... 184 3.生成性伴隨文本:前文本、同時文本 .................. 187 4.解釋性伴隨文本:元文本、鏈文本、先後文本 ... 189 5.普遍伴隨文本與文本間性 ...................................... 194 6.伴隨文本執著 .......................................................... 197 7.深層伴隨文本 .......................................................... 201 第 七 章 雙軸關係 ............................................................. 204  1.雙軸互相依靠 .......................................................... 204 2.寬幅與窄幅 .............................................................. 209 3.雙軸偏重與文本風格 .............................................. 211 4.展面與刺點 .............................................................. 214 iii
  • 6. 符號學 第 八 章 符號的解釋 ......................................................... 219  1.符號學三分科、符形學 ......................................... 219 2.符義學 ..................................................................... 221 3.符用學 ..................................................................... 223 4.符號六因素與六性質 ............................................. 226 5.語境論 ..................................................................... 231 6.「意圖定點」 ......................................................... 234 第 九 章 符號修辭 ............................................................. 238  1.符號修辭的特點 ..................................................... 238 2.概念比喻 ................................................................. 240 3.符號的各種比喻 ..................................................... 244 4.符號比喻的各種複雜變體 ..................................... 249 5.象徵與「符號」的混用 ......................................... 252 6.生成象徵的方法 ..................................................... 259 7.語言反諷與符號反諷 ............................................. 266 8.反諷與悖論 ............................................................. 269 9.大局面反諷 ............................................................. 274 10.四體演進 ............................................................... 277 第 十 章 符碼與元語言 ..................................................... 284 1.符碼 ......................................................................... 284 2.元語言與意義 ......................................................... 288 3.「斷無不可解之理」 ............................................. 289 4.元語言的構成 ......................................................... 295 5.同層次元語言衝突 ................................................. 298  iv
  • 7. 目次 6.解釋漩渦 .................................................................. 301 7.元元語言衝突,「評價漩渦」 ................................ 305  下編 推演  第十一章 理據性及其滑動 ................................................. 311  1.偶發再度理據性 ...................................................... 311 2.普遍符用理據性 ...................................................... 314 3.理據性上升 .............................................................. 318 4.理據性滑落 .............................................................. 320 5.理據性滑落後陡升,禪宗公案 .............................. 325  第十二章 謊言與虛構 ......................................................... 330  1.符號,真相,謊言 .................................................. 330 2.接受原則 .................................................................. 336 3.「同意接受」各類型 .............................................. 339 4.「拒絕接受」各類型 .............................................. 345 5.虛構中如何述真 ...................................................... 347 6.真假與計謀的文化道德 .......................................... 354  第十三章 標出性 ................................................................. 357 1.語言學中的標出性 .................................................. 357 2.文化研究中的標出性 .............................................. 361 3.風格作為標出特徵 .................................................. 365 4.標出性的歷史翻轉 .................................................. 367 5.中項問題 .................................................................. 371  v
  • 8. 符號學 第十四章 藝術符號學 ......................................................... 376 1.藝術難以定義 ......................................................... 376 2.體制-歷史論,開放概念 ..................................... 382 3.藝術作為非自然符號 ............................................. 385 4.藝術符號的非實用意義 ......................................... 387 5.藝術意指的非外延性 ............................................. 390 6.當代藝術的標出傾斜 ............................................. 393 7.標出優勢 ................................................................. 398  8.泛藝術化 ................................................................. 402  第十五章 符號敘述學,廣義敘述學 ................................. 407 1.敘述轉向與符號敘述 ............................................. 407 2.「最簡敘述」定義 ................................................. 412 3.敘述分類之一:事實性/虛構性 ......................... 416 4.敘述分類之二:記錄性/演示性 ......................... 419 5.敘述分類之三:「時間向度」 ............................... 421 6.「現在向度」與意圖循環 ..................................... 424  第十六章 身份與文本身份、自我與隱含自我 ................. 429 1.術語群辨析 ............................................................. 429 2.從主體到自我 ......................................................... 434 3.從自我到身份 ......................................................... 436 4.當代文化的身份─自我危機 ............................. 445 5.自我的縱橫移動 ..................................................... 447 6.反思自我的悖論,試推自我 ................................. 452 vi
  • 9. 目次 7.文本身份 .................................................................. 457  8.普遍隱含作者 .......................................................... 464  第十七章 當代社會的符號危機 ......................................... 467 1.後期現代的意義方式 .............................................. 467 2.當代符號危機的四個特徵 ...................................... 469 3.從異化勞動、異化消費,到異化符號消費 .......... 477 4.替代選擇 .................................................................. 481 5.經典重估與「文學場」破潰 .................................. 483 6.兩種經典化,兩種替代自我 .................................. 487  第十八章 現代性的評價漩渦 ............................................. 493 1.歷史與符號力量 ...................................................... 493 2.現代性的動力與制動 .............................................. 495 3.「中體西學」沒有錯 .............................................. 499 4.新儒家的整體元語言 .............................................. 501  附 錄 ................................................................................. 507 後 記 ................................................................................. 535  vii
  • 11. 引論 引論 1.什麼是符號 人的精神,人的社會,整個人類世界,浸泡在一種很少有人感 覺到其存在,卻無時無刻能擺脫的東西裏,這種東西叫符號。 本書將涉及的許多重要概念,例如意義、系統、象徵、文化、藝 術、美、意識形態,都苦於定義太多太複雜,唯獨符號與符號學卻幾 乎沒有定義。西方著作給「符號學」的定義一般都是: 「符號學是研 (Semiotics is the study of signs) 1這很難說是定義, 究符號的學說」 。 在中文裏是同詞反覆;在西文中,只是在解釋 semiotics 這個希臘詞 根僻詞是什麼意思,如果能說清什麼是符號,勉強還算一個定義。 但是很多符號學家認為,符號無法定義。有位符號學家寫了幾 千字後,乾脆說: 「符號學有必要給『符號』一個定義嗎?眾所周知, 科學不必定義它們的基本術語:物理學不必定義『物質』 ,生物學不 ,心理學不必定義『精神』 2但是符號學作為一種 必定義『生命』 。」 1 Paul Cobley, “Introductio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Semiotics,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p 3;這個定義實際上來自索緒爾,索緒爾最早建議建立一 個叫做「符號學」的學科,它將是「研究符號作為社會生活一部分的作用的 科學」 (Ferdinand de Saussur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New York: McGraw-Hill, 1969, p 14) 。 2 David Lidov, “Sign”, in Paul Bouissac (ed) Encyclopedia of Semiotics, Oxford: Oxford Univ Press, 1998, p 575. 1
  • 12. 符號學 對普遍思維規律的思索,目的就是為了理清人表達與認識意義的方 式,因此不能不首先處理這個基本定義問題。嚴肅的討論畢竟要從 一個定義出發,筆者願意冒簡單化的風險,給符號以下的清晰定義: 符號是被認為攜帶意義的感知:意義必須用符號才能表達,符號的 用途是表達意義。反過來說:沒有意義可以不用符號表達,也沒有 不表達意義的符號。 這個定義,看起來簡單而清楚,翻來覆去說的是符號與意義的 鎖合關係。實際上這定義捲入一連串至今難以明確解答的難題,甚 至可以得出一系列令人吃驚的結論,本書需要化頭上幾章的全部篇 幅,才能把這句話捲入的細節討論清楚。 首先,既然任何意義活動必然是符號過程,既然意義不可能脫 離符號,那麼意義必然是符號的意義,符號就不僅是表達意義的工 具或載體,符號是意義的條件:有符號才能進行意義活動。 由此,我們必須定義「意義」 。要說出任何意義,必須用另一個 意義;判明一個事物是有意義的,就是說它是引發解釋的,可以解 釋的。而一切可以解釋出意義的事物,都是符號,因此,意義有一 個同樣清晰簡單的定義:意義就是一個符號可以被另外的符號解釋 的潛力,解釋就是意義的實現。 雅柯布森說:「能指必然可感知,所指必然可翻譯」。這個說法 簡練而明確:「可譯性」指「可以用語言解釋」,也包括「可以用另 一種符號再現」 ,或是「用另一種語言翻譯」「可譯」就是用一個符 。 號代替一個符號,但這個符號依然需要另外一個符號來解釋。 因此,上面的定義可以再推一步:意義必用符號才能解釋,符 號用來解釋意義。反過來:沒有意義可以不用符號解釋,也沒有不 解釋意義的符號。這個說法聽起來很纏繞,實際上意思簡單:一個 意義包括發出(表達)與接收(解釋)這兩個基本環節,這兩個環 節都必須用符號才能完成,而發出的符號在被接收並且得到解釋 2
  • 13. 引論 時,必須被代之以另一個符號,因此,解釋就是另一個符號過程的 起端,它只能暫時擱置前一個符號過程,而不可能終結意義延展本 身。這個看法與本書下面將討論的「無限衍義」相一致。 由此,我們可以回答本節開始時的問題:什麼是符號學?說 「符號學是研究符號的學說」,西方學者自己也極不滿意; 3艾柯 的定義「符號學研究所有能被視為符號的事物」 4也幾乎沒有改 , 進。也有人說符號學「研究人類符號活動(semiosis)的特點」, 亦即人的「元符號能力」 5這依然沒有逃脫同義詞重疊定義。筆 , 者認為,從對符號的理解出發,我們可以說符號學是研究意義活 動的學說。 為什麼如此簡明扼要,言之成理的定義,要等這本書才能說出 來?符號學者們當然朝這個方向想過,但是研究意義的學說太多, 例如認識論、語意學、邏輯學、現象學、解釋學。某些論者認為符號 (signification,即 articulated meaning) 6傅 學的研究重點是「表意」 。 柯也說: 「我們可以把使符號『說話』 ,發展其意義的全部知識,稱為 解釋學;把鑒別符號,瞭解連接規律的全部知識,稱為符號學。」7他 的意思是符號學與解釋學各據一半,相輔相成。這個看法已經不對, 實際上現在符號學已經延伸到符號意義的接收一端,即研究與意義 3 錢德勒(Daniel Chandler)在他那本影響很大的網上提供的《符號學初階》 (Semiotics for Beginners)中,開頭一小段定義符號學,接著說, 「如果你不 是那種人,定要糾纏在讓人惱怒的問題上讓大家幹等,就往前看……」 。此 話強作輕鬆,聽來很無奈。 4 Umberto Eco, A Theory of Semiotic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 Press, 1976, p 7. 5 Susan Petrilli, “Semiotics”, in Paul Cobley (ed),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Semiotics,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p 322. 6 Martin Bronwen and Felizitas Rinham, Key Terms in Smiotics, Continuum, 2006, p 119. 7 Michel Foucault,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eology of Human Scieces, London: Routledge, 2002, p 33. 3
  • 14. 符號學 相關的全部活動:符號就是意義,無符號即無意義,符號學即意義 學。如果本書讀起來更像一種「重在解釋認知的符號學」 ,這本是符 號學應有的形態。 符號與意義的環環相扣,是符號學的最基本出發點。筆者上面 的定義,聽起來有點像一個「解釋循環」(hermeneutical circle),事 實上也的確是一個解釋循環:表達符號釋放意義以吸引解釋符號, 解釋符號通過追求意義接近表達符號。西方學者沒有從這個角度討 論問題,可能是因為意義(meaning)的同義詞 significance,構詞來 自符號(sign),兩者同根,不言而喻。但是他們通用的定義「符號 學是研究符號的學說」,也只是用一個拉丁詞根(sign 來自拉丁詞 signum)解釋一個同義的希臘詞根(semiotics 來自希臘詞 semeîon) 。 與其像那樣做一個單向的「重疊定義」 ,本書用一個解釋循環式的定 義,更可能接近問題的核心。 艾柯看出文本與解釋之間有個循環,與筆者對符號的定義相 近。他說: 「文本不只是一個用以判斷解釋合法性的工具,而是解釋 在論證自己合法性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一個客體」 。也就是說, 文本是解釋為了自圓其說(「論證自己的合法性」)而建立起來的, 它的意義原本並不具有充分性。艾柯承認這是一個解釋循環: 「被證 明的東西成為證明的前提」 8有意義,才有意義的追求:有解釋, 。 才能構成符號文本。 筆者這個關於符號意義的定義與本書第八章第三節討論符用學 說的「符號的意義即符號的使用」是相容的:使用符號的過程,也 就是解釋符號的過程:紅燈的意義可以用表示「停車」的語言、手 勢、動作、降速等來解釋,紅燈符號的使用(準備停車,或是加速 衝過街口)是對停車信號的理解。本書多處(第八章第三節「符用 8 艾柯《詮釋與過度詮釋》,北京:三聯書店:1997 年,78 頁。 4
  • 15. 引論 學」 ,第九章第七節「象徵化」 ,第十一章第三節「理據性上升」)將 細緻討論「使用」在符號意義形成中的重大作用。 人類為了肯定自身的存在,必須尋找存在的意義,因此符號是 人存在的本質條件。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說: 「人類為 9 了表現自己而尋找符號,事實上,表現就是符號。」 這話對了一半: 沒有符號,人不能表現,也不能理解任何意義,從而不能作為人存 在。進一步說,沒有意義,不僅人無法存在, 「人化」的世界無法存 在,人的思想也不可能存在,因為我們只有用符號才能思想,或者 說,思想也是一個產生並且接收符號的過程。 這樣討論的目的,是確定符號學涉及的大範圍。很多人認為符 號學就是研究人類文化的,實際上符號學研究的範圍,文化的確是 最大的一個領域,但是符號學還研究認知活動,心靈活動,一切有 關意義的活動,甚至包括一切由有靈之物的認知與心靈活動。 正因為人生需要意義來支持,本書用皮爾斯一個奇特的說法開 場,希望到全書結束時,能證明這個說法並非故作驚人。皮爾斯認為 人自身是人使用的一個符號: 「每一個思想是一個符號,而生命是思 想的系列,把這兩個事實聯繫起來,人用的詞或符號就是人自身」 10 。 如果個人的思想也必須用符號才能進行,那麼,當我一個人思 考時,本是交流用的符號,也就內化為個人思想。那樣,本屬於個 人的世界─沉思、幻覺、夢境等心理活動─哪怕內容上是極端 個人化的,隱秘的,被抑制而不進入表達的,形式上卻可以為他人 所理解:這就是為什麼符號學能討論人性本質。 如果思想即人本質的符號化,那麼人的本質也是「符號性的」。 在語言轉折之後,學界都同意: 「言說者言說語言」的舊觀念,應當 9 Alfred North Whitehead, Symbolism: Its Meaning and Effec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1928, p 62. 10 轉引自科尼利斯‧瓦爾《皮爾士》 ,北京:中華書局,2003 年,116 頁。 5
  • 16. 符號學 被理解為「語言言說言說者」 11從符號學角度擴大言之,不是我們 。 表達思想需要符號,而是我們的思想本來就是符號:與其說自我表 意需要符號,不如說符號讓自我表意。人的所謂自我,只能是符號 自我。12這點將在本書第十六章詳細討論。 以上討論,聽起來好像很抽象,肯尼斯‧伯克對此做過一個非常 合乎情理的解釋。1966 年他下過一個「人的定義」 ,他認為卡西爾說的 「人是使用符號的動物」還不夠,他認為:人的思想實為符號的「終 (terministic screen) 端螢幕」 ,世界通過它才 (makes sense) 「有了意義」 , 也就是說:由於使用符號,我們成為我們理解中的世界的一部分。例 如沒有地圖、地理書,經緯度這些似乎是純粹的符號工具,我們不可 能對世界地理格局有任何認識。因此,擁有完全不同地理符號體系的 人,世界就會完全不同。他的結論是: 「沒有符號系統,世界就沒有意 義形態」 13如果我們按「天圓地方」地理理解世界,我們不僅居住在 。 一個非常不同的世界上,我們實際上是非常不同的人。 地理世界如此,人在世界上要處理的一切,包括家庭、人際關 係、信仰、意識形態,甚至生死,無不如此:我們的世界和人生, 無非是這些因素的組合。因此,有理由說:沒有符號給予人的世界 以意義,我們就無法作為人存在於世:符號就是我們的存在。這個 說法,似乎過分了一點,但是很多論者得出類似的結論,例如朗格 「沒有符號,人就不能思維,就只能是一個動物,因此符號是人 說: 的本質……符號創造了遠離感覺的人的世界」 14 。 11 參見倪湛柯, 〈語言,主體,性別:初探巴特勒的知識迷宮〉 ,見裘蒂斯‧ 巴特勒《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 ,上海:三聯書店,2009 年, 2 頁。 12 Norbert Wiley, Semiotic Self, Chicago: Univ of Chicago Press, 1994, p 1. 13 Kenneth Burke, Language as Sybolic Action: Essays on Life Literature and Method, 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1966, pp 3-6. 14 蘇珊‧朗格《哲學新解》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 年,28 頁。 6
  • 17. 引論 早期符號學家關於「人的符號本質」看法,是極其大膽的思想: 把我們的內心活動看成並非完全私人的,並非不可解的領域,實際 上是讓符號學向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論,向現象學,向精神分析 打開大門。我們的思想,無論是社群性的社會意識和文化生活,或 是個人思想、意志、慾望,還是拒絕被表現的潛意識,都是以符號 方式運作的。 本書還會多次回到這一論點,一再證明這個出發點之重要。我 們對於世界是如何組成的,所知至今不多,因為人能夠理解的世界, 不是人的理解之外的自在的世界。而一旦人的理解參與進來,世界 就不再是自在的世界,而是人化的世界。世界一旦人化,就變成了 符號與物的混合。人的世界,雖然不是為人而設的目的論的世界, 卻是被人意義化的世界。但是把世界看成為人而存在的符號世界, 卻是人類的自大狂。我們只能說,人的認識範圍之外的世界很大很 複雜,但是人只能根據感知和解釋去認識它,因此,本書開頭幾章 需要仔細分辨討論的,是在人的籍以生存並尋找意義的世界中,符 號與物是如何混合的。 有許多符號學家認為「人的世界」與「物理世界」的區分,在 於「人的世界」由符號組成:索緒爾認為整個非符號世界, 「在語 言出現之前一切都是不清晰的……只是混沌不分的星雲」 15卡西 。 爾認為「人不再生活在一個單純的物理宇宙中,而是生活在一個 符號宇宙中」 16卡西爾由此提出著名的論斷「人是使用符號的動 , 物」。 另一些論者則進一步認為人之外的世界也由符號組成:皮爾 斯認為: 「整個宇宙……哪怕不完全是由符號構成,也是充滿了符 15 Ferdinand de Saussur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New York: McGraw-Hill, 1969, pp 111-112. 16 恩斯特‧卡西爾《人論》 ,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 年,43 頁。 7
  • 18. 符號學 號。」17皮爾斯這段文字得到許多人的贊同,例如霍夫邁爾,把從大 爆炸開始的整個宇宙史,描寫成充滿符號意義的歷史。18他指的是大爆 炸的遺跡(例如「紅移」 ,例如「輻射背景」,成為宇宙歷史的符號。 ) 筆者不想贊同這個有點大而無當的觀點:符號只是當人在世界 中尋求意義時才出現,真實世界(不管是「物理世界」 ,或「經驗世 界」)成為人化的世界後,才具有存在的本體性質。應當說,超出人 的經驗範圍之外,這個世界哪怕如皮爾斯所說充滿了符號,哪怕宇 宙的歷史如霍夫邁爾所說全是符號的歷史,它們絕大部分也只是潛 在符號。要理解這樣一個宇宙所蘊藏的「可能的意義」 ,應當說是典 型「人類中心論」的傲慢。至少,符號學的任務,只是設法理解在 人的理解方式中,意義與物是如何混合的。 2.符號學何用? 最近二十多年,我們目睹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一場劇變: 當代文化迅速衝進一個「高度符號化時代」 :符號消費已經遠遠超過 物質消費,相應地,符號生產也不得不超過物質生產。在當代,個 人不是作為生產者實現人生價值,而是作為消費者,尤其是作為一 個符號消費者存在。社會必須照應生產者,失業率是全世界任何政 府都在頭痛的問題;消費者卻照應政府,符號消費者更是為當代社 會做出積極貢獻。「中國成為全球頭號奢侈品消費大國」,這樣的消 息讓全世界刮目相看,也讓中國人揚眉吐氣。但是,我們對這局面 及其重大歷史後果,至今沒有充分的理解;我們對當代社會符號生 產和消費的規律,至今沒有認真的研究和爭辯。 17 The Essential Peirce, Bloomington: Univ of Indiana Press, 1992-1998, Vol 2, p 394. 18 Jesper Hoffmeyer, Signs of Meaning in the Universe, Bloomington: Univ of Indiana Press, 1996. 8
  • 19. 引論 從另一個方向看:在社會各階層的對抗中,在國際範圍內的文 化衝突中,對「符號權」的爭奪,越來越超過其他實力宰製權的爭 奪。可以說,不僅是各民族國家,而且整個人類文明,所面臨的問 題,大半是符號問題。無論我們是關心人類的過去、現狀、未來, 還是只想弄懂我們在各自的生活中的幸福、苦惱、憤怒,不理解符 號,就無法弄清這些問題的實質,更談不上採取對策。 為什麼符號學在中國,如同在世界許多國家一樣,會迅速興起 成為顯學?19為什麼每個大學應當開設符號學課程,甚至普及符號 學知識?上面說的是第一個理由。 中國人實際上參與了符號學的創立。 「符號學」這個中文詞,是趙 元任在 1926 年一篇題為〈符號學大綱〉的長文中提出來的,此文刊 登於上海《科學》雜誌上。在這篇文章中他指出: 「符號這東西是很 老的了,但拿一切的符號當一種題目來研究它的種種性質跟用法的原 則,這事情還沒有人做過。」20他的意思是不僅在中國沒人做過,而 是指在世界上還沒有人做過,趙元任應當是符號學的獨立提出者。21可 見他的確是獨立於索緒爾或皮爾斯提出這門學科,我們知道索緒爾用 semiologie,皮爾斯用 semiotics,韋爾比夫人(Lady Victoria Welby) 建議用 significs,那麼趙元任建議用的中文詞,應當是這個學科的第 四種稱呼方式。日文的「記號論」是翻譯,中文「符號學」不是。 第二個理由,是這學科開始成熟:現代符號學近一百年進展迅 猛,經過一系列學派的競爭更替,經過各國學者的努力,已經發展 19 近年符號學在中國隊伍漸漸擴大,成為跨學科的顯學。請參看趙毅衡〈符號 學在中國六十年〉 中列舉的具體例子與統計數字,文見 《四川大學學報》 2012 年 1 期,5-13 頁。 20 吳宗濟、趙新那編: 《趙元任語言文學論集》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年, 第 178 頁。 21 趙元任在此文中說,與他提出的「符號學」概念相近的英文詞,可以為 symbolics、symbology、或 symbolology(上引文,177 頁)。 9
  • 20. 符號學 成一門比較成熟而系統的學科。它提供了一套極為犀利的工具,能 相當有效地對付當代文化紛亂雜陳的課題。本書上編〈原理〉 ,希望 把各家的論辯成果整理清楚,盡可能釐清各派的分歧所在,並且補 上可能缺失的環節(例如載體與媒介、伴隨文本、意圖定點、解釋 漩渦等) ,下編則朝文化的各個方面推演,提出一些符號學至今尚未 處理的問題(如理據性滑動、中項偏邊、述真接受原則等) ,從而提 出一個筆者認為比較行得通的符號學體系。 第三個理由,符號學理論並沒有結束,這個學科尚大有可為: 從拙作可以看到,它至今有大量未解決的空白。符號學「原理」 ,不 是公式,而是發展可能;符號學「現有看法」不斷受到挑戰,無法 定於一尊。在應用中,符號學不斷有新的問題暴露出來,新的疆界 不斷被拓展,而中國學者在這個學科中極為活躍,雖然西方符號學 界成績斐然,中國學界也沒有一味鸚鵡學舌。在大學課堂上,在《符 號學論壇》網上22的熱烈討論中,學生(無論攻讀的是文科哪一門) 覺得符號學對他們的專業有用:許多學科原先只是材料與實踐技術 的堆集,現在有了學理化的可能。 為什麼符號學能用來分析人類或個人面臨的難題?因為尋找意 義是人作為人存在於世的基本方式。符號是意義活動(表達與解釋 意義)的獨一無二的方式。符號學是人類歷史上有關意義與理解的 所有思索的綜合提升。 筆者二十年前對文化下了一個定義:文化是一個社會所有意義 活動的總集合。23「文明」往往包括其物質生產,而「文化」則全 部由意義活動組成。錢鍾書的分辨斷然而清晰:『衣服食用之具』 「 , 皆形而下,所謂『文明事物』『文學言論』則形而上,所謂『文化 ; 22 www.semiotics.net.cn 23 趙毅衡《文學符號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0 年,89 頁。 10
  • 21. 引論 事物』 。24一個民族可以較快地從工業文明進入電子文明,而它的 」 文化要進入當代文化樣式(例如互聯網文化)就需要作出更自覺的 努力。正因為文化是意義活動集合,符號學是人文社會科學所有學 科共同的方法論。有人稱符號學為「文科的數學」 ,可能符號學沒有 如此判然絕對,但是符號學的「可操作性」特色,使它適用於全部 人文與社會學科。 對當代文化、社會、及其政治經濟問題的研究和論辯,現在已 經有個傘形稱呼:批評理論(Critical Theory) 。這個西文詞原先指法 蘭克福學派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文譯為「批判理論」 ;現在此詞開 始一般化,把文學、藝術、文化、文化政治、社會批判、全球化問 題等都結合進來,中文往往譯為「批評理論」 25 。 批評理論從二十世紀初發展到現在,已經極為豐富,以致二十 世紀被稱為「批評世紀」。不管發展到何種形態,批評理論始終依 賴於四個支柱體系:馬克思主義文化批評、現象學-存在主義-解 釋學、心理分析、形式論。在二十世紀初,這四種理論不約而同同 時出現,互相之間並不存在影響關係,但是它們共同的取向,是試 圖透過現象看底蘊,看本質,看深層的規律。批評理論各學派首先 出現於二十世紀初的歐洲,這並不奇怪:歐洲思想者普遍感到了現 代性的壓力。那時在世界其他地方,尚未出現這種歷史對思想的壓 力。 二十世紀批評理論的最重要思想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從葛蘭 西(Antonio Gramsci)、盧卡奇(Georg Lukacs)開始,到法蘭克福 24 錢鍾書〈管錐編〉《史記會注考證》 , ,北京:三聯書店,2007 年,第一卷, 533 頁。 25 關於「現代批評理論」這個概念的歷史、範圍、以及內涵,可參見趙毅衡、 傅其林、張意編《現代西方批評理論‧元典讀本》一書導言。重慶大學出版 社,2010 年。 11
  • 22. 符號學 學派,基本完成了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轉向(Cultural Turn),馬克思 主義使當代批評理論保持批判鋒芒。當代著名批評理論家,很多是 馬克思主義者;而二十世紀大多數馬克思主義者,也主要從文化批 判角度進入政治經濟批判。 當代批評理論的第二個思想體系,是現象學/存在主義/解釋 學(Phenomenology / Existentialism / Hermeneutics) 。這個體系,是 典型歐洲傳統的哲學之延續。從胡塞爾(Edmond Husserl)開始的 現象學,與從狄爾泰(Wilhelm Dilthey)開始的現代解釋學,本來 是兩支,卻在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利科(Paul Rocoeur)等 人手中結合了起來。加德默爾(Hans-Georg Gadamer)與德里達 (Jacques Derrida)在八○年代的著名「德法論爭」,顯示了較嚴謹 的哲學思辨,與解放的理論姿態之間的差別。 當代批評理論的另一個支柱思想,是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 這一支的發展,一直陷入爭議,但是其發展勢頭一直不減。只是這一 派的「性力」(libido)出發點,與中國人傳統觀念過於對立。拉岡 (Jacques Lacan)的理論對西方當代批評理論影響巨大,其陳意多 變,表達方式複雜,在中國的影響也一直不夠充分。 當代文論的形式論(Formalism)體系,是批評理論中重要的方 法論。這一潮流似乎是「語言轉向」(Linguistic Turn)的產物,至 今已深深鍥入當代批評理論。符號學原本是形式論的一個派別,由 於其理論視野開闊,又不尚空談具有可操作性,六○年代之後卻成 為形式論的集大成者。符號學從結構主義推進到後結構主義,從文 本研究推進到文化研究,如今符號學與形式論幾乎同義(敘述學, 認知語義學等,是符號學普遍原則在特殊領域中的擴展) 。當代全球 文化的迅速蛻變,使形式研究超越了自身:一方面形式論保持其分 析立場,另一方面它超越了形式,批判鋒芒越來越銳利,成為批評 理論的方法論基礎。 12
  • 23. 引論 在當代,流派結合成為開拓新陣地的主要方式:對當代批評理 論作出重大貢獻者,無不得益於這四個體系中幾種的結合,此時符 號學作為人文社科的總方法論,作用就非常清楚:七○年代前,兩 個體系結合已經常見,例如巴赫汀(Mikhail Bakhtin)的理論被稱為 「馬克思主義符號學」 ;拉岡的心理分析應用了大量符號學概念;八 ○年代後,越來越多的人,用結合體系方式推進到新的領域:克里 斯臺娃用符號學研究精神分析,展開了性別研究的新局面;博多利 亞則以符號學與馬克思主義結合,對當代資本主義做出尖銳的剖 析;利科等人的工作重點是把解釋學與形式論結合起來。 近四十年批評理論的新發展,往往都以「後」的形態出現。但 是後結構主義者原來都是結構主義者,這證明結構主義有自行突破 的潛質;後現代主義研究當代社會文化正在發生的重大轉折;後殖 民主義則反映當代世界各民族之間─尤其是西方與東方國家之間 ─文化政治關係的巨大變化,以及西方殖民主義侵略的新形式; 如果我們把女性主義與性別研究看作「後男性宰製」的學說,可以 說,六○年代之後的批評理論,都是上述四個支柱理論的延伸產物。 把現代批評理論分成「四個支柱,若干延伸」 ,自然是過於整齊 的切割。筆者只是想指出:現代批評理論,已經覆蓋了整個人類社 會文化觸及的所有課題。只要我們能時時回顧四個基礎理論,我們 就完全不必跟著西方「最時髦理論」奔跑,我們就能走出「不是跟 著說,就是自言語」的兩難之境。 「關門自言語」並不是出路。認為靠整理十九世紀之前的本土 思想語彙,學界的民族自豪感能得到滿足,就能解決當前文化面臨 的種種難題,任務就太簡單了。既然十九世紀之前西方也沒有批評 理論,那麼十九世紀前的古典中國沒有產生系統的批評理論,又有 什麼可奇怪的呢?整個批評理論是現代性壓力的產物,今天批評理 論在中國的興起,正是這種壓力的體現。只要我們掌握了四個支柱 13
  • 24. 符號學 理論,我們就能與各國學界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對世界批評理論做 出中國獨特的貢獻。 國內學界 在這四個支柱理論上用力並不平衡 對形式論─符 , , 號學下的功夫可能最少。但是迄今為止中國學界為符號學做了大量 貢獻,李幼蒸的《理論符號學導論》評述歐美符號學諸家的學說, 頗為詳備;胡壯麟、王銘玉、丁爾蘇等人推動了語言符號學,使之 成為中國符號學的最大支脈;臺灣學者龔鵬程的《文化符號學》一 書,是中國古代語文學的一種總結,自成一家;趙憲章、汪正龍等, 對現代形式美學作了相當系統的整理和發展;張傑、周啟超等學者, 對俄國文化符號學派的引介影響很大。國內尚有不少學者集中精力 於符號學的單科應用:葉舒憲、徐新建等人在符號人類學上卓有所 成;申丹、傅修延、喬國強、龍迪勇等學者在敘述學方向上成績斐 然;孟華、申小龍等精研漢字符號學,李先焜等致力於先秦名學等, 創見甚多。國內學界的符號學研究,已作出不少成績,這些學者的 努力功不可沒。 但是符號學領域之大,留下的空白依然很多。這原因倒不完全 是國內學界的責任:無論是從中國還是從世界範圍看,符號學本身 的發展,遇到比其他三個支柱理論更多的困難。符號學的目的,是 為當代人文-社科各種課題的研究尋找一個共同的方法論。這個任 務只能說完成了一部分:當今各種文化課題的研究,已經都離不開 符號學,但是符號學至今發展不能令人滿意:從本書提出的問題就 可以看到,至今沒有一個比較完整而合用的符號學理論,而許多文 化符號學著作,包括西方學者的著作,只是羅列各種應用範圍(例 如傳媒、時尚、廣告、影視等),缺少歸納總結。文化全球化,已 經迫切需要一個更多元的符號學。至今符號學依然有歐美中心色 彩,但是在眾多有心者的努力下,一種綜合東西方智慧的符號學正 在出現。 14
  • 25. 引論 本書的任務是試圖建立一個能討論當今文化問題,又兼顧理論 周密性的符號學體系。筆者的努力,不可避免是一種嘗試。各章的 討論中,盡可能舉例說明抽象的原理:符號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 可能尚不瞭解符號學,符號卻瞭解我們。 3.符號學發展的四個模式與三個階段 符號學自身發展過程中經歷過幾種模式,今日符號學不可能完 全抹除這幾種模式留下的印痕。符號學的各種「原典文獻」 ,固然有 開拓之功,但是帶有模式本有的局限性,不能當成金科玉律,研讀 時不可不察。 第一種模式是語言學模式。索緒爾認為:語言雖然只是人類使 用的符號之一種,卻是不成比例的超大符號體系,語言學研究應當 為符號學提供模式,因此符號表意的根本原則是任意性。二十世紀 前期, 「索緒爾式語言學」迅速成熟。在六○年代,當結構主義符號 學潮湧成一個聲勢浩大的運動,語言學為之提供了一個系統清晰、 根基牢固的理論框架。 三○年代的布拉格學派,六○年代的巴黎學派提出的符號學體 系,大都構築在索緒爾原理之上,他們的符號學實際上是「語言學 式的」符號學。語言學模式,使符號學難免落入結構主義的封閉格 局。索緒爾理論很難擺脫封閉系統觀,此中原因,本書第三章第四 節將有詳細討論。 符號學的另一種模式,是皮爾斯提出的邏輯-修辭學模式。這 種模式考量所有的符號類型,而不以語言學為模式。由此發現符號 表意的理據性不同,這個出發點促使符號學向非語言式甚至非人類 符號擴展;更重要的是,皮爾斯模式提出了符號意指的一系列三分 式,符號的解釋向無限衍義開放。 15
  • 26. 符號學 二十世紀大部分時期,雖然有莫里斯、米德等人的堅持,皮爾 斯模式還是受到冷落。到七○年代,符號學界「重新發現」皮爾斯: 西比奧克、艾科等人,把符號學推進到後結構主義階段。皮爾斯理 論成為當代符號學的基礎理論,成為符號學最重要的模式。有論者 甚至認為符號學發展到當代,索緒爾的貢獻只能說「相當微小」 (only minor) 26「符號學之父」竟然已經被符號學近年的發展邊緣化了。 , 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吃驚的結論,但是並非言過其實。對有志於 符號學的學子,是一個適時的提醒。或許在二十世紀末,兩個學派 已經在符號學更廣泛的視野中攜手並進了。 27 但是符號學的研習 者,應當保持對索緒爾理論的警覺。皮爾斯模式的缺點是對符號學 討論過於零散,真知灼見散落在各種筆記信件之中,而且皮爾斯熱 衷於分類,而符號現象過於複雜,難免有勉強之處。 符號學的第三種模式,是德國新康德主義者卡西爾(Ernst Cassirer)的「文化符號論」 28他的符號學從哲學出發,建立一種象 。 徵哲學,作為普遍的「文化語法」 。卡西爾的象徵思想在其弟子朗格 (Susanne Langer)的文藝美學得到充分發展。他們論點精彩,卻難 以進一步在其他學科領域中推演,與這一模式相近的還有美國文論 家伯克(Kenneth Burke)的「符號行動」理論。29伯克的立場接近 26 Winfried Nöth, Handbook of Semiotics, Bloomington &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 Press, 1990, p 64. 27 Eero Tarasti, Existential Semiotics,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 Press, 2000, p 12. 28 Ernst Cassirer,The Philosophy Of symbolic Forms。其第四卷在卡西爾 1945 年去世時只留下零星手書草稿,近年整理出版:The Metaphysics of Symbolic Forms, Vol 4, New Haven: Yale Univ Press, 1998。注意這一派喜歡用 symbol 一詞,應當譯成「符號」 ,不應拘泥於原文對應。見本書第九章的詳細討論。 29 Kenneth Burke, Language as Symbolic Action: Essays on Life Literature and Method,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1966. 16
  • 27. 引論 新批評,五○年代初推動新批評拓寬視野。30卡西爾學派不太關注 符號學作為方法論的可操作性,他們的模式成為一種歷史遺跡,在 此後因後繼無人而從符號學中消失。但他們對文化的重視,今日看 來依然是值得珍視的學術財富。 符號學的第四種模式,開拓者是蘇俄符號學家巴赫汀(Mikhail Bakhtin),他開創了從形式研究文化的傳統,有人稱之為「語言中 (Language-Centred Marxism) 心馬克思主義」 ,但他的成就長期湮沒 無聞;六、七○年代洛特曼(Juri Lotman) ,伊凡諾夫(V. V. Ivanov) 等人為首創立莫斯科─塔爾圖學派(Moscow-Tartu School) ,發揚 光大之。這一派堅持用符號學研究社會和文化,尤其是他們的「符 號場」理論,從大處著眼研究文化,擺脫了形式論常有的瑣碎。但 是這一派的理論模式主要借鑒自資訊理論與控制論,尤其是普利高 津的耗散理論,技術色彩較濃。如何處置科學模式與人文思索之間 的張力,至今是一個有待探討的問題。 以上四種模式都為現代符號學理論發展做出了貢獻,也各有符 號學進一步發展必須擺脫的弱點。當今符號學從先前模式中一次次 脫繭而出,它的成熟是符號學界自我學習自我改進的結果。本書上 編原理部分,重新審視符號學的各種模式,力圖博採眾長,但是當 今符號學的出發點,應當是皮爾斯理論,不是索緒爾理論,這點無 可否認。 從二十世紀初至今,符號學的四種模式都有過展開機會,符號 學的發展前後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二十世紀上半期,是模式的奠定和解釋:除了上述四 個模式的奠基者,還出現一批最早的推進者:莫里斯把皮爾斯理論 發展成系統;朗格在美學和文藝學中推進卡西爾理論,伯克與卡西 30 參見趙毅衡《重訪新批評》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 年,137-139 頁。 17
  • 28. 符號學 爾理論遙相呼應;而巴赫汀理論由於政治原因被擱置。早期推進遠 遠最突前的是索緒爾理論,由於得到布拉格學派(穆卡洛夫斯基, 特魯別茨柯伊等) ,符號語言學派(葉爾慕斯列夫,馬丁奈,班維尼 斯特等)的熱情發展,索緒爾符號學在六○年代前率先成熟為一個 完整的體系。 第二階段出現於二十世紀六、七○年代,符號學作為一個理論 正式起飛。索緒爾符號學直接發展成六○年代結構主義大潮:雅克 布森、列維-斯特勞斯、巴爾特、格雷馬斯、布勒蒙、托多洛夫、 索勒斯等人,把結構主義發展成為六○年代最顯赫的學派;符號學 開始捲入其他思潮:馬克思主義(戈德曼、阿爾都塞) ,心理分析(拉 岡、克里斯臺娃) ,現象學/解釋學(梅洛-龐蒂、利科)等。這些 人大都不承認自己屬於一個名叫「結構主義」的運動,但是他們卻 毫不諱言對符號學的熱情。在稍晚時候,塔爾圖-莫斯科學派開始 在蘇聯形成;而艾柯,西比奧克等人開始發展皮爾斯這一支的符號 學。第二階段的特點是符號學成為人文-社科規模宏大的總方法 論。這個階段的特點是索緒爾模式一家獨大。 第三階段出現於七○年代中期,到今天仍然在展開。這個階段 的特點是皮爾斯的開放模式取代了索緒爾模式,由此結構主義自我 突破成為後結構主義。除了皮爾斯模式,巴赫汀與塔爾圖模式也開 始擴大影響,一些被忘卻的奠基者,如維爾比夫人(Lady Victoria Welby)的貢獻,也被大規模整理出來。31從上世紀八、九○年代以 來,理論符號學沒有提出更新穎的模式,而是整合各種模式成為一 個新的運動。拘守模式對符號學不利:當代文化研究的迅猛發展, 會使任何模式迅速陳舊。模式意識淡漠,可能會使符號學運動缺乏 31 Susan Petrilli (ed), Signifying and Understanding: Reading the Works of Victoria Welby and the Signific Movement, New York & Berlin: Mouton de Gryuer, 2009. 18
  • 29. 引論 明星,沒有權威卻能使這個學科四面出擊,向任何需要符號學一顯 身手的方向推進。因此,第三階段符號學的特點,一是與其他學派 結合;二是廣泛應用於具體課題。 4.符號學與其他學派的融合 莫里斯和托多洛夫都認為(西方)符號學有四個源頭:語言學 (包括語言哲學)、邏輯學、修辭學、解釋學。32這個說法不確切, 即使在西方傳統中,對符號學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學科還有很多: 哲學、詩學、藝術學、美學、傳播學、認知理論、心理學(尤其是 格式塔心理學) 、人工智慧,甚至生理學,都為二十世紀符號學的興 起提供了思想資源。33可以說,在不同的符號學家手裏,結合進不 同學科。符號學本來就是許多學科匯合的產物,當代符號學的發展, 更是向學派融合的方向推進。 與符號學結合最順理成章的是馬克思主義:符號學本質上是批 判性的,它把符號意義,看成文化編織話語權力網的結果,與馬克 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批判,精神上至為契合。兩者結合首先推動了符 號學的社會學研究:沃爾佩(Galvano Della Volpe)的符號美學、詹 姆 遜 ( Fredric Jameson ) 的 政 治 無 意 識 理 論 、 列 斐 伏 爾 ( Henri Lefebvre)的符號文化社會學、霍爾(Stuart Hall)的文化解碼理論、 伯明罕學派如費斯克(John Fiske)等人的次文化「符號抵抗」研究, 布 迪 厄 ( Pierre Bourdieu ) 的 符 號 資 本 理 論 、 博 多 利 亞 ( Jean Baudrillard)的商品符號學、霍基(David Hodge)等人的符號社會 學,更早的時候,還有東德克勞斯(Georg Klaus)等人的「唯物主 32 茨維坦‧托多洛夫《象徵理論》 ,王國卿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2 頁。 33 Winfried Nöth, A Handbook of Semiotic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 Press, 1990, p 11. 19
  • 30. 符號學 義符號學」 。這種結合儼然滙成大潮: 「馬克思主義符號學」 (Marxian Semiotics) ,或稱社會符號學,已經成為當代學界的一個重要學派。 這個學派的論辯展開的基本動力,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批判,但不 僅方法是符號學式的分析,其批評對象也從資本主義的經濟霸權, 文化霸權,轉入符號霸權。這個角度切中當代資本主義消費經濟的 命脈,當代符號學的最重要分支就是符號學社會批判。 符號學與精神分析,也是互相吸引,相得益彰。佛洛伊德解析 夢的「修辭」,與符號的分析策略非常像似;拉岡從「能指鏈」入 手討論潛意識的符號構成,他的精神分析符號理論奧秘難測;在 克里斯臺娃的「符號心理分析」理論中,符號學成為心理分析與女 性主義結合的橋樑;當代性別研究,例如巴特勒的「展演性」理 論,大量吸收符號學的成果,在「身體政治」「性別政治」「娛 、 、 樂文化中的女性」等關鍵課題上,符號學為當今性別研究送上了 犀利的解剖刀,性別符號學(Semiotics of Gender),在近年開始 形成。 34 現象學/存在主義/解釋學這一理論系列,關注意義的生成與 理解,與符號學有相當多重迭部分。現象學創始人胡塞爾仔細討論 了符號問題(半個世紀後,德里達就是在符號問題上找出胡塞爾理 論的盲點,為解構主義打下基礎) ,無獨有偶,符號學奠基者皮爾斯 有他獨特的現象學理論。三○年代舒茨(Alfred Schuetz)已經開始 現象學式的社會符號學研究;梅洛-龐迪(Maurice Merleau-Ponty) 則是將符號學與存在主義結合的第一人;此後格雷馬斯、庫爾泰、 高蓋等人發展「主體符號學」理論;塔拉斯蒂近年的著作系統地提 出了存在主義符號學,35卡勒與艾科等人融合接受美學,對符號學 34 Darlene M, Juschka, Political Bodies/Body Politic: The Semiotics of Gender, London: Equinox, 2010. 35 Eero Tarasti, Existential Semiotics, Bloomington: Univ of Indiana Press, 200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