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9
Discussion
A wearable microfluidic device for rapid detection of HIV-1 DNA
Using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如何檢測HIV-1 DNA病毒?
抽血獲取DNA
放大後的DNA
序列(PCR/RPA)
檢測該DNA
PCR
1.變性(Denaturation):
高溫(90°C)斷DNA氫鍵
2.退火(Annealing):
50°C引子結合在DNA
3.延伸(Extension):
72°C DNA聚合酶合成
檢測方法-螢光定量
Taqman Probe兩端為
螢光指示劑與催滅劑互相抵消
DNA聚合酶切割探針
破壞催滅機制,螢光訊號觸發
計算機繪圖
並計算CT值
PCR改良發想
PCR Thermocyclers Resource-limited
RPA
• 1.能結合單鏈核酸(寡核苷酸引物)的重組酶
• 2.單鏈DNA結合蛋白(SSB)
• 3.鏈置換DNA聚合酶
最終裝置
RPA需持續供電 用腋下側流檢測 用穿戴式裝置
總結
• PCR
• 螢光定量檢測方法
• RPA
• 裝置實現
Reference
• 3.圖:https://www.facebook.com/everythingaboutBiotech/photos/a.2035926766637950/2826438994253386
• 3.解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v05DQc12w8
• 4.圖: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hG_02miq-4
• 4.解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hG_02miq-4
• 論文:A wearable microfluidic device for rapid detection of HIV-1 DNA Using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More Related Content

More from HsuChi Chen

algorithm_6dynamic_programming.pdf
algorithm_6dynamic_programming.pdfalgorithm_6dynamic_programming.pdf
algorithm_6dynamic_programming.pdfHsuChi Chen
 
algorithm_1introdunction.pdf
algorithm_1introdunction.pdfalgorithm_1introdunction.pdf
algorithm_1introdunction.pdfHsuChi Chen
 
algorithm_9linear_programming.pdf
algorithm_9linear_programming.pdfalgorithm_9linear_programming.pdf
algorithm_9linear_programming.pdfHsuChi Chen
 
algorithm_4greedy_algorithms.pdf
algorithm_4greedy_algorithms.pdfalgorithm_4greedy_algorithms.pdf
algorithm_4greedy_algorithms.pdfHsuChi Chen
 
algorithm_3graphs.pdf
algorithm_3graphs.pdfalgorithm_3graphs.pdf
algorithm_3graphs.pdfHsuChi Chen
 
algorithm_7network_flow.pdf
algorithm_7network_flow.pdfalgorithm_7network_flow.pdf
algorithm_7network_flow.pdfHsuChi Chen
 
algorithm_2algorithm_analysis.pdf
algorithm_2algorithm_analysis.pdfalgorithm_2algorithm_analysis.pdf
algorithm_2algorithm_analysis.pdfHsuChi Chen
 
algorithm_8beyond_polynomial_running_times.pdf
algorithm_8beyond_polynomial_running_times.pdfalgorithm_8beyond_polynomial_running_times.pdf
algorithm_8beyond_polynomial_running_times.pdfHsuChi Chen
 
algorithm_5divide_and_conquer.pdf
algorithm_5divide_and_conquer.pdfalgorithm_5divide_and_conquer.pdf
algorithm_5divide_and_conquer.pdfHsuChi Chen
 
algorithm_0introdunction.pdf
algorithm_0introdunction.pdfalgorithm_0introdunction.pdf
algorithm_0introdunction.pdfHsuChi Chen
 
期末專題報告書
期末專題報告書期末專題報告書
期末專題報告書HsuChi Chen
 
單晶片期末專題-報告二
單晶片期末專題-報告二單晶片期末專題-報告二
單晶片期末專題-報告二HsuChi Chen
 
單晶片期末專題-報告一
單晶片期末專題-報告一單晶片期末專題-報告一
單晶片期末專題-報告一HsuChi Chen
 
單晶片期末專題-初步想法
單晶片期末專題-初步想法單晶片期末專題-初步想法
單晶片期末專題-初步想法HsuChi Chen
 

More from HsuChi Chen (14)

algorithm_6dynamic_programming.pdf
algorithm_6dynamic_programming.pdfalgorithm_6dynamic_programming.pdf
algorithm_6dynamic_programming.pdf
 
algorithm_1introdunction.pdf
algorithm_1introdunction.pdfalgorithm_1introdunction.pdf
algorithm_1introdunction.pdf
 
algorithm_9linear_programming.pdf
algorithm_9linear_programming.pdfalgorithm_9linear_programming.pdf
algorithm_9linear_programming.pdf
 
algorithm_4greedy_algorithms.pdf
algorithm_4greedy_algorithms.pdfalgorithm_4greedy_algorithms.pdf
algorithm_4greedy_algorithms.pdf
 
algorithm_3graphs.pdf
algorithm_3graphs.pdfalgorithm_3graphs.pdf
algorithm_3graphs.pdf
 
algorithm_7network_flow.pdf
algorithm_7network_flow.pdfalgorithm_7network_flow.pdf
algorithm_7network_flow.pdf
 
algorithm_2algorithm_analysis.pdf
algorithm_2algorithm_analysis.pdfalgorithm_2algorithm_analysis.pdf
algorithm_2algorithm_analysis.pdf
 
algorithm_8beyond_polynomial_running_times.pdf
algorithm_8beyond_polynomial_running_times.pdfalgorithm_8beyond_polynomial_running_times.pdf
algorithm_8beyond_polynomial_running_times.pdf
 
algorithm_5divide_and_conquer.pdf
algorithm_5divide_and_conquer.pdfalgorithm_5divide_and_conquer.pdf
algorithm_5divide_and_conquer.pdf
 
algorithm_0introdunction.pdf
algorithm_0introdunction.pdfalgorithm_0introdunction.pdf
algorithm_0introdunction.pdf
 
期末專題報告書
期末專題報告書期末專題報告書
期末專題報告書
 
單晶片期末專題-報告二
單晶片期末專題-報告二單晶片期末專題-報告二
單晶片期末專題-報告二
 
單晶片期末專題-報告一
單晶片期末專題-報告一單晶片期末專題-報告一
單晶片期末專題-報告一
 
單晶片期末專題-初步想法
單晶片期末專題-初步想法單晶片期末專題-初步想法
單晶片期末專題-初步想法
 

Editor's Notes

  1. 1.簡介 大家好,接下來我要講論文中關於discussion的部分。
  2. 2.裝置功能 首先先回顧一下是如何檢測HIV病毒的。HIV病毒主要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會存在免疫細胞、血漿、淋巴液或組織液的某些體液中。而我們獲得病毒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抽血。 所以在戴上這個穿戴式微流體裝置之前,要先抽取血液樣本,獲得HIV-1 DNA這個病毒。接下來戴上裝置,他就會開始進行DNA的放大。 什麼是放大呢?放大就是不斷去複製DNA,使他數量級加倍,以方便我們可以後續的檢測,而在這邊論文一直提到PCR與RPA之間的比較,這個裝置是採取RPA的放大方法,接下來我會分別跟大家說明這兩種的放大機制。 而我們都知道每種化學或生物的反應都有限定他反應的溫度,以這個裝置用的RPA為例最佳的反應溫度就是攝氏37度,我認為蠻重要的是"溫度"控制,這決定了裝置實現的難易度。 之後再藉由一些檢測DNA放大的方式去測量結果。
  3. 3.PCR 首先來介紹PCR,這在最近新冠肺炎篩檢蠻夯的,不過這些基本原理其實高中生物都有教,我在這裡做個小複習。 這個原理就是我們先了解自然界是怎麼複製的再去做模仿,先透過解旋酶讓DNA雙股打開、透過RNA引子接上,然後利用DNA聚合酶把引子不斷延長,5端往3端去做複製。 然後我們把這原理去做改造,第一步我們不用DNA解旋酶了,我們直接加熱到90度讓DNA的雙股打開,因為高溫會破壞氫鍵,一旦打開後我們試管會加入DNA引子,這個DNA引子在高溫下連不上,因為氫鍵沒辦法形成,所以要降溫到50度,這時候引子就會連上,形成短暫的雙股 這時候試劑上就有比較不怕熱的DNA聚合酶,這個DNA聚合酶就會沿著引子的3'端往後不斷延長,這個反應就模擬自然界DNA複製,這時候燒到72度,因為這個溫度對聚合酶來說催化效率會比較好。 所以仔細看一下反應過程,溫度變化與控制是很重要的,高溫是讓雙股DNA打開;溫度降低是讓DNA引子連上,72度是因為現在DNA聚合酶最適合作用的溫度是在72度,這時候他的反應速度比較快,所以我們需要不停改變環境的溫度重複這個動作,90度、50度、72度這樣複製一輪,每一回DNA的數量就會double,所以這個技術叫DNA ampify放大技術,這裡指的是數量上的放大。 然後在做PCR的時候不是整條都被複製,我們在這DNA引子之間夾出的淺藍色區域才會被放大 而現在新冠肺炎的技術就是RT-PCR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就是把檢測的對象把DNA改成RNA,利用反轉錄酶還有DNA引子,以RNA為模板做出一股DNA,最後透過DNA聚合酶就做出雙股的DNA了,接下來過程就跟PCR一樣了。'
  4. 4.檢測方法 但這時候問題就來了,我要如何檢測病毒?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探針,這個探針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它包含與代測病毒的某一段基因互補的基因序列,探針5'那一端附有一個螢光訊號源,當使用特定頻率照射時就會發出對應的螢光訊號,但是在另一端同時也設計了對應的訊號催滅劑,這使得當探針的結構是完整時,他所發出的訊號正好被其自身所吸收 不過當到剛才講到PCR的第3個階段時DNA聚合酶複製到達探針時,這個設計好的結構被破壞,他就會發出螢光訊號。如此這樣DNA每複製一次,大量探針的結構就會被破壞並發出螢光訊號,如此儀器所檢測的訊號就會指數性成長。 而由機器分析我們就可以把圖畫出來。當螢光強度到達某一設定程度,此時他做PCR的次數就是他的CT值(Treshold Cycle)。
  5. HIV病毒流行大多在資源匱乏的第三世界,但是使用傳統的PCR採檢,從樣本開始需要幾個小時又需要使用專門的熱循環機器。因此才改用新的技術 - 等溫核酸檢測,當中的2006年由英國公司開發的RPA技術(重組酶與聚合酶技術),不像先前講的傳統的PCR需要DNA放大時需要一次次的熱循環,RPA只要讓環境維持在37度即可。
  6. 6.RPA RPA反應利用稱為重組酶的酶,該酶與寡核苷酸引子形成複合物,並將引子與雙鏈 DNA 中的同源序列配對。單鏈 DNA 結合 (SSB) 蛋白與置換的 DNA 鏈結合併穩定生成的 D 環,這是要避免他再次發生反應。然後從引子開始通過聚合酶進行 DNA 擴增,就這樣跟PCR一樣引發連鎖反應。
  7. 7.最終裝置介紹 雖然RPA改良了PCR需要反覆熱循環機制,只需要維持等溫在37度就好了。但是像是在2015年伊波拉爆發時,仍然需要不斷供應電力,因此才有人用人體熱量去加熱的構思,在這篇論文之前也有其他團隊是研發類似的,是用人體腋下的熱量去加熱有RPA試劑的管子,之後再用lateral flow(就是教授昨天講的那個驗孕棒的機制)去檢測的模型。 而這篇論文的作者認為用腋下去測,受試者可能身體不適,不方便也不衛生。因此設計了這個微流體裝置,用上了現在很夯的穿戴式裝置和智慧手機。智慧手機是做剛剛講的第4頁螢光圖形的運算分析;而裝置是用3D列印機,利用PDMS和DSA的鍵結使裝置洩漏的機會很低,能有效密封,這樣就不需要主動加熱或是涉及到PCR的熱循環了。 但同時也點出一個重要的缺點就是RPA試劑比PCR還來的貴。 大致總結一下測試流程: 1.一開始抽血獲取受試者血液 2.滴入微流體裝置並戴在手上 3.24分鐘左右將裝置上的芯片拿下來,並且放入小小的熒光檢測系統中 4.最後產生的熒光使用現在很普及的智慧手機,下載ImageJ這套軟體分析圖像,就可以看檢測結果。
  8. 8.總結 總結一下:一開始介紹了PCR這個核酸放大的技術與判斷檢測結果是否陰陽性的螢光定量。接下來由於PCR技術溫度控制起伏大,所以改用RPA技術,最後實現微流體穿戴式裝置。
  9. 以下為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