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開機隨身碟(USB flash drive)與資訊自由

2004 年 7 月 Martyn Honeyfor 發表的 Boot Linux from a FireWire device 一文,以及同年 11 月
IBM 的 Ramón Cáceres, Casey Carter, Chandra Narayanaswami, M. T. Raghunath 等人,發表
Reincarnating PCs with Portable SoulPads 一文,共同揭開了人們對於「開機隨身碟」的了解。僅
管開機隨身碟在目前算是一項新興科技,但是它對於資訊自由卻有不可輕忽的重要性。本論文
的主旨即是從資訊自由的角度,闡述開機隨身碟的重要意涵。

開機隨身碟是使用隨身碟做為資訊的主要載具,內有完整的作業系統,本身即可開機。開機之
後即可使用所附加之應用程式,建構個人的資訊環境與資料內容。開機隨身碟做為資訊載具的
好處在於可以讀寫、易於保管與攜帶、價格平民化、存取快速等。此外,它解決了電腦硬碟所
引發的問題,例如:若常需要使用他人電腦或公共電腦,總是存在著中毒、當機、洩漏隱私等
等困擾;相對地,對於提供公共電腦的單位而言,流動的使用者除了可能帶來病毒或有意無意
破壞軟體設定之外,還可能因為流動使用者下載使用非法軟體及資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擔
負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法律責任。這一切的問題, 都存在於電腦的硬碟上。如果將硬碟拔掉,改
由使用者自備可開機的隨身碟,就像使用環保筷、環保袋一般,這些問題都將一掃而空,不復
存在。而且,開機隨身碟的技術,可以讓使用者根據自己的需求,將不同的軟體,放至隨身碟
上,讓使用者可以客製化個人電腦使用形式。

資訊科技的使用並沒有讓人類與資訊的關係更為自由,而這種不自由主要體顯於「軟體不自
由」與「硬體不自由」上,例如:筆記型電腦的重量不輕、隨身攜帶仍不是很方便,而且價錢
也不便宜;商業軟體的價格昂貴,並不是人人都能夠有能力負擔,其開發的形式,不利於弱勢
族群的需求。此外,商業軟體的設計往往只顧及社會中的主流團體,以目前來說,即是針對中
產階級而開發,然而中產階級的意識型態,並不是所有人都贊同,例如新推出的 Windows
Vista,雖然有炫麗的視覺效果,卻並沒有改進多大的工作效率,但卻需要高階高耗能的電腦,
不利於環保,而且僅提供一種「唯一」的選擇,這使得資訊科技與人之間處於一種相當不自由
的關係。




從社會的層面看,開機隨身碟的技術在資訊自由上有以下重要的意涵:

   ��.1開機隨身碟的可能性主要來自於自由軟體中自由文化的精神,解構商業公司的智財權
      概念,讓使用者可以充份使用、分享與研究軟體。它挑戰「智慧是財產」的概念,認為
人類的發明與創造是立基於前人的心血結晶,「智慧」需要分享才能創造價值。另一方
   面,智慧結晶為眾人所散佈,其實也就是對創作者的最佳廣告 ─ 智慧,不是財產;智
   慧,是廣告看版。
 ��.2開機隨身碟深化了自由文化中的分享精神,做為「分享使得知識可以不斷提昇」的實
   證。隨身碟開機技術的出現與普及,並不是任何一個人的功勞。這項技術是由許多細微
   的改進累積而成的,是在全世界的程式高手願意共同分享創作累積成果的基礎上,這是
   自由軟體文化共創共享的風氣與責任,也是文明進步的重要關鍵。
 ��.3開機隨身碟的深層意涵是進一步實踐「硬體自由」,解放硬體上的限制,換言之,我
   們不必每個人手持一台「個人」電腦,只要硬體具備隨身碟開機的功能,不論到哪裡只
   要有電腦,即有個人的環境,可以處理個人相關之資訊事務。
 ��.4開機隨身碟的低價位,並且能夠讓使者依據自己的需求打包軟體,使得科技的使用可
   以更符合使用者的使用方式與意識型態,符合 Schumacher 所謂的小而美的科技與 Illich
   所謂的友善工具(convivial tool)。它所提供的自由是將「科技設計權」從商業公司下放
   到使用者手中,讓科技的設計更為「在地化」。
 ��.5開機隨身碟協助建構「病毒低導度的行動社會」:公用電腦沒有硬碟, 病毒也就失去
   了暫存的空間。 除了網路與藍芽之外,病毒傳遞的唯一機會,就是與使用者插在同一部
   電腦其他的隨身碟,這將大幅減少資訊中毒的機會,也大幅提高資訊的安全性。
 ��.6開機隨身碟科技阻斷科技大廠以軟體綁硬體的壟斷,拆解電腦的硬體與軟體,促成市
   場自由競爭。把硬體和作業系統等軟體拆開,各為獨立的商品,各由多家不同廠商競爭
   販售,資訊科技的市場不致於為少數商業集團所壟斷。
 ��.7開機隨身碟將單純的電腦硬體與維修複雜的作業系統分開,降低資訊科技維護的門
   檻,資訊科技的維護可以變成在地化的行業,「20 公克筆記型電腦醫師」的行業變得實
   際可行, 將可造就一個新的在地化產業。
 ��.8開機隨身碟科技的成本是大部分人可以負擔得起,而且開機隨身碟操作簡易,技術門
   檻不高,因此明顯降低資訊近用(access)的條件。這樣的科技對於社經地位較低或是
   資訊素養不高的族群而言,有弭平數位落差的功用。

關鍵字:隨身碟開機﹑資訊自由、智慧財產權﹑適當科技

More Related Content

Viewers also liked

毛慶禎簡歷
毛慶禎簡歷毛慶禎簡歷
毛慶禎簡歷maolins
 
毛慶禎簡歷
毛慶禎簡歷毛慶禎簡歷
毛慶禎簡歷maolins
 
Analisis Korespondensi
Analisis KorespondensiAnalisis Korespondensi
Analisis Korespondensi
dessybudiyanti
 
其他服務
其他服務其他服務
其他服務maolins
 
10 SugestõEs Redes Sociais
10 SugestõEs Redes Sociais10 SugestõEs Redes Sociais
10 SugestõEs Redes Sociais
Israel Degasperi
 
Koha 筆記
Koha 筆記Koha 筆記
Koha 筆記maolins
 

Viewers also liked (9)

PresentacióN1
PresentacióN1PresentacióN1
PresentacióN1
 
毛慶禎簡歷
毛慶禎簡歷毛慶禎簡歷
毛慶禎簡歷
 
iGoogle
iGoogleiGoogle
iGoogle
 
毛慶禎簡歷
毛慶禎簡歷毛慶禎簡歷
毛慶禎簡歷
 
Analisis Korespondensi
Analisis KorespondensiAnalisis Korespondensi
Analisis Korespondensi
 
其他服務
其他服務其他服務
其他服務
 
t100
t100t100
t100
 
10 SugestõEs Redes Sociais
10 SugestõEs Redes Sociais10 SugestõEs Redes Sociais
10 SugestõEs Redes Sociais
 
Koha 筆記
Koha 筆記Koha 筆記
Koha 筆記
 

More from maolins

公共版權參考資源利用
公共版權參考資源利用公共版權參考資源利用
公共版權參考資源利用
maolins
 
20101216
2010121620101216
20101216maolins
 
20101119
2010111920101119
20101119
maolins
 
沙巴自助行
沙巴自助行沙巴自助行
沙巴自助行
maolins
 
數位權利管理(DRM)的社會風險
數位權利管理(DRM)的社會風險數位權利管理(DRM)的社會風險
數位權利管理(DRM)的社會風險
maolins
 
高級中學圖書館採用自由軟體的策略
高級中學圖書館採用自由軟體的策略高級中學圖書館採用自由軟體的策略
高級中學圖書館採用自由軟體的策略
maolins
 
OA88-6
OA88-6OA88-6
OA88-6
maolins
 
學校圖書館宣言
學校圖書館宣言學校圖書館宣言
學校圖書館宣言maolins
 
聯合目錄
聯合目錄聯合目錄
聯合目錄
maolins
 
Google 選項
Google 選項Google 選項
Google 選項maolins
 
Starting 輔仁大學圖書館服務隊
Starting 輔仁大學圖書館服務隊Starting 輔仁大學圖書館服務隊
Starting 輔仁大學圖書館服務隊maolins
 
開放近用 - 簡史
開放近用 - 簡史開放近用 - 簡史
開放近用 - 簡史
maolins
 
落菌在ntl
落菌在ntl落菌在ntl
落菌在ntlmaolins
 
搜尋排行榜
搜尋排行榜搜尋排行榜
搜尋排行榜maolins
 
80s
80s80s
80s
maolins
 
Open Access - to be read
Open Access - to be readOpen Access - to be read
Open Access - to be read
maolins
 
緒論
緒論緒論
緒論
maolins
 
2008僑校服務新聞稿
2008僑校服務新聞稿2008僑校服務新聞稿
2008僑校服務新聞稿maolins
 
Koha 導論
Koha 導論Koha 導論
Koha 導論maolins
 

More from maolins (20)

公共版權參考資源利用
公共版權參考資源利用公共版權參考資源利用
公共版權參考資源利用
 
20101216
2010121620101216
20101216
 
20101119
2010111920101119
20101119
 
沙巴自助行
沙巴自助行沙巴自助行
沙巴自助行
 
數位權利管理(DRM)的社會風險
數位權利管理(DRM)的社會風險數位權利管理(DRM)的社會風險
數位權利管理(DRM)的社會風險
 
高級中學圖書館採用自由軟體的策略
高級中學圖書館採用自由軟體的策略高級中學圖書館採用自由軟體的策略
高級中學圖書館採用自由軟體的策略
 
OA88-6
OA88-6OA88-6
OA88-6
 
學校圖書館宣言
學校圖書館宣言學校圖書館宣言
學校圖書館宣言
 
聯合目錄
聯合目錄聯合目錄
聯合目錄
 
Google 選項
Google 選項Google 選項
Google 選項
 
Starting 輔仁大學圖書館服務隊
Starting 輔仁大學圖書館服務隊Starting 輔仁大學圖書館服務隊
Starting 輔仁大學圖書館服務隊
 
開放近用 - 簡史
開放近用 - 簡史開放近用 - 簡史
開放近用 - 簡史
 
落菌在ntl
落菌在ntl落菌在ntl
落菌在ntl
 
搜尋排行榜
搜尋排行榜搜尋排行榜
搜尋排行榜
 
80s
80s80s
80s
 
Open Access - to be read
Open Access - to be readOpen Access - to be read
Open Access - to be read
 
緒論
緒論緒論
緒論
 
2008僑校服務新聞稿
2008僑校服務新聞稿2008僑校服務新聞稿
2008僑校服務新聞稿
 
Koha 導論
Koha 導論Koha 導論
Koha 導論
 
選項
選項選項
選項
 

開機隨身碟(USB flash drive)與資訊自由

  • 1. 開機隨身碟(USB flash drive)與資訊自由 2004 年 7 月 Martyn Honeyfor 發表的 Boot Linux from a FireWire device 一文,以及同年 11 月 IBM 的 Ramón Cáceres, Casey Carter, Chandra Narayanaswami, M. T. Raghunath 等人,發表 Reincarnating PCs with Portable SoulPads 一文,共同揭開了人們對於「開機隨身碟」的了解。僅 管開機隨身碟在目前算是一項新興科技,但是它對於資訊自由卻有不可輕忽的重要性。本論文 的主旨即是從資訊自由的角度,闡述開機隨身碟的重要意涵。 開機隨身碟是使用隨身碟做為資訊的主要載具,內有完整的作業系統,本身即可開機。開機之 後即可使用所附加之應用程式,建構個人的資訊環境與資料內容。開機隨身碟做為資訊載具的 好處在於可以讀寫、易於保管與攜帶、價格平民化、存取快速等。此外,它解決了電腦硬碟所 引發的問題,例如:若常需要使用他人電腦或公共電腦,總是存在著中毒、當機、洩漏隱私等 等困擾;相對地,對於提供公共電腦的單位而言,流動的使用者除了可能帶來病毒或有意無意 破壞軟體設定之外,還可能因為流動使用者下載使用非法軟體及資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擔 負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法律責任。這一切的問題, 都存在於電腦的硬碟上。如果將硬碟拔掉,改 由使用者自備可開機的隨身碟,就像使用環保筷、環保袋一般,這些問題都將一掃而空,不復 存在。而且,開機隨身碟的技術,可以讓使用者根據自己的需求,將不同的軟體,放至隨身碟 上,讓使用者可以客製化個人電腦使用形式。 資訊科技的使用並沒有讓人類與資訊的關係更為自由,而這種不自由主要體顯於「軟體不自 由」與「硬體不自由」上,例如:筆記型電腦的重量不輕、隨身攜帶仍不是很方便,而且價錢 也不便宜;商業軟體的價格昂貴,並不是人人都能夠有能力負擔,其開發的形式,不利於弱勢 族群的需求。此外,商業軟體的設計往往只顧及社會中的主流團體,以目前來說,即是針對中 產階級而開發,然而中產階級的意識型態,並不是所有人都贊同,例如新推出的 Windows Vista,雖然有炫麗的視覺效果,卻並沒有改進多大的工作效率,但卻需要高階高耗能的電腦, 不利於環保,而且僅提供一種「唯一」的選擇,這使得資訊科技與人之間處於一種相當不自由 的關係。 從社會的層面看,開機隨身碟的技術在資訊自由上有以下重要的意涵: ��.1開機隨身碟的可能性主要來自於自由軟體中自由文化的精神,解構商業公司的智財權 概念,讓使用者可以充份使用、分享與研究軟體。它挑戰「智慧是財產」的概念,認為
  • 2. 人類的發明與創造是立基於前人的心血結晶,「智慧」需要分享才能創造價值。另一方 面,智慧結晶為眾人所散佈,其實也就是對創作者的最佳廣告 ─ 智慧,不是財產;智 慧,是廣告看版。 ��.2開機隨身碟深化了自由文化中的分享精神,做為「分享使得知識可以不斷提昇」的實 證。隨身碟開機技術的出現與普及,並不是任何一個人的功勞。這項技術是由許多細微 的改進累積而成的,是在全世界的程式高手願意共同分享創作累積成果的基礎上,這是 自由軟體文化共創共享的風氣與責任,也是文明進步的重要關鍵。 ��.3開機隨身碟的深層意涵是進一步實踐「硬體自由」,解放硬體上的限制,換言之,我 們不必每個人手持一台「個人」電腦,只要硬體具備隨身碟開機的功能,不論到哪裡只 要有電腦,即有個人的環境,可以處理個人相關之資訊事務。 ��.4開機隨身碟的低價位,並且能夠讓使者依據自己的需求打包軟體,使得科技的使用可 以更符合使用者的使用方式與意識型態,符合 Schumacher 所謂的小而美的科技與 Illich 所謂的友善工具(convivial tool)。它所提供的自由是將「科技設計權」從商業公司下放 到使用者手中,讓科技的設計更為「在地化」。 ��.5開機隨身碟協助建構「病毒低導度的行動社會」:公用電腦沒有硬碟, 病毒也就失去 了暫存的空間。 除了網路與藍芽之外,病毒傳遞的唯一機會,就是與使用者插在同一部 電腦其他的隨身碟,這將大幅減少資訊中毒的機會,也大幅提高資訊的安全性。 ��.6開機隨身碟科技阻斷科技大廠以軟體綁硬體的壟斷,拆解電腦的硬體與軟體,促成市 場自由競爭。把硬體和作業系統等軟體拆開,各為獨立的商品,各由多家不同廠商競爭 販售,資訊科技的市場不致於為少數商業集團所壟斷。 ��.7開機隨身碟將單純的電腦硬體與維修複雜的作業系統分開,降低資訊科技維護的門 檻,資訊科技的維護可以變成在地化的行業,「20 公克筆記型電腦醫師」的行業變得實 際可行, 將可造就一個新的在地化產業。 ��.8開機隨身碟科技的成本是大部分人可以負擔得起,而且開機隨身碟操作簡易,技術門 檻不高,因此明顯降低資訊近用(access)的條件。這樣的科技對於社經地位較低或是 資訊素養不高的族群而言,有弭平數位落差的功用。 關鍵字:隨身碟開機﹑資訊自由、智慧財產權﹑適當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