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Writter : Francois Lassagne Translator :  武峥灝
道德意識源自何方 ?  對於這個古代哲學家早已提出的問題,認知科學最新給出了一個惊人的答案 :  人類之所以是一種具有道德意識的動物,是由人體生物學機制所決定的 !  在人類大腦中,公平意識和對造成他人痛苦的厭惡感能使與之相關的特定區域產生活動。可以說,道德是進化賦予人類的寶貴遺產。 認知科學最新發現表明,對造成他人痛苦的厭惡感和公平意識是大腦在人類進化過程中保留下來的兩大先天道德決定因素。請看我們的具體解釋。
假設你乘船出海時,輪船突然發生火災,所有乘客都不得不乘坐救生艇逃生,然而,救生艇的數量根本不足以挽救所有的生命,而你所在的那艘救生艇也因人滿為患而隨時可能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傾覆。此時你身邊有一位在火災中受到致命傷害的乘客,他完全沒有希望堅持到救援人員到來的那一刻。如果減少一個人的重量,救生艇或許還有一線希望可以避免沉沒。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把那位重傷員拋入大海,以挽救其他乘客和你自己的生命嗎 ?  還是會冒著所有人都喪失的危險把這種念頭驅趕出腦海呢 ?
心理學家將這種兩難選擇稱為 ”個人道德情景測試”。而大部分接受測試的志願者都不會選擇犧牲重傷員的性命。在這一問題上,道德方面的考慮壓倒了其他方面的因素。到底是什麼促使人們作出這種令人惊奇又不合邏輯的選擇呢 ?  是反覆教育我們不能傷害他人的文化嗎 ?  認知科學的最新成果為我們揭開了謎底。研究發現,人類道德層面上的決定同大腦部分區域的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繫。於是,一個古代哲學家早已提出的問題又重新風靡一時 :  人類在出生之時是否就已經具備獨立於文化傳承之外的道德意識 ”核心”呢 ?
明顯與道德意識有關的大腦區域 科學家正是通過對接受個人道德情景測試的志願者大腦活動進行腦成像  ( 核磁共振 )  觀察而找出了答案。 2001 年在這一問題上取得重大研究突破的約書亞 . 格林  (Joshua Greene)  解釋道 : “ 人類對殺害他人的想法是如此地厭惡,從而會激活與情感相關的大腦區域。這些大腦區域的活動能夠抑制原本可能選擇拯救多數人方案的 ”理性” 區域的活動。”
科學家發現多處大腦區域同道德選擇有關,特別是後扣帶皮層、額中回和顎上溝。今年 3 月,包括安東尼奧 . 達馬西奧  (Antonio Damasio) 、麥克爾 . 科尼格 (Michael Koenigs) 、馬克 . 豪瑟  (Marc Hauser) 等美國知名的神經生物學家、心理學家在內的研究小組對健康志願者和大腦腹內側前額葉皮層  (VMPC)  發生病變的志願者分別進行了一系列個人道德情景測試。 測試結果顯示,健康者的確會像約書亞 . 格林通過研究所觀察到的那樣不採取犧牲他人生命的做法,但是腦部存在病變的志願者却會作出相反的選擇。
在實際生活當中,腦部存在病變患者與常人相比,其對同情、羞恥、犯罪感等 “社會性” 情感的敏感度通常較低。與此相反,這些患者的邏輯推理能力並未受到損害。據此,科學家得出結論,在我們的大腦中的的確確存在同道德判斷相關的區域,而這些區域活動的作用通過大腦情感組織顯得更為突出。簡而言之,我們之所以會對他人的痛苦感到厭惡,完全是人體自然機制作用的結果。
這種對他人痛苦的厭惡感並非人類具備主導道德意識的生物程序的唯一証據。包括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於  2003 年進行的研究在內的其他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同時還具有另外一種道德意識的先天主要構成部分 – 公平意識。 與道德相關的九個大腦區域 科學家通過語言或圖像方式對志願者進行有關道德的測試,共借助核磁共振對他們的大腦活動進行觀察,從而發現九個大腦區域的活動同道德有關。這些大腦區域在個體進行社會交往時,會激發或記憶相關的情感。
最後通牒測試 科學家獲得這一發現的主要方法就是”最後通牒”測試。概括說來,就是由實驗者甲向實驗者乙提出分享一笔由實驗研究人員提供的金錢。而這笔錢的分配方式由甲自己來決定。如果乙接受甲的建議,這笔錢就按照預設的方式進行分配。如果乙不接受,那麼這笔錢就要全部還給研究人員。在大多數情況下,實驗者乙都會拒絕不公平的分配方案  ( 甲分給乙的錢要比留給他自己的少 ) 。這種決定顯然是不合邏輯的,因為拿得少總比拿不到要好。
心理學家由此推斷,人類先天就具有一種公平意識。神經生物學家要通過大腦成像對這種公平意識作出了解釋。他們通過核磁共振發現大腦中與痛苦和憤怒等情感產生有關的區域對於公平意識的產生同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大腦區域又被稱為 ”前腦島”。去年 11 月瑞士蘇黎世大學經濟學經驗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又發現,大腦背外側前額葉皮層  (DLPFC)  右側部分對於公平意識的產生同樣十分重要。瑞士研究人員通過全腦核磁共振研究實驗中志願者背外側前額葉皮層被抑壓之後的情況,發現接受 “最後通牒” 測試的實驗對象欣然接受不公平分配的人數大大增加。
這恰能說明大腦背外側前額葉皮層的活動能使人拒絕不公平的安排。由此科學家相信,在面臨使他人受傷害或進行不公平交易的情況下,情感對於人的道德判斷起著關鍵的作用。作為哈佛大學 “精神、大腦和行為”研究計劃的共同負責人之一,馬克 . 豪瑟認為這一發現意義重大 : “ 情感是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經過選擇而形成的機制,能保證各生物種群的成員以恰當的方式對與其生存有關的狀況加以適應。人之所以能有情感,是因為我們在進化過程中獲得了產生情感的基因程序。” 這是否就是說人腦在進化過程中不斷發展進化,最終進入了一種能使其產生道德感的形態呢 ?
人類進化的遺產 事實上,嬰兒似乎在能夠理解語言之前,就已經開始對他人的痛苦產生厭惡感。這一証據充分說明在人類身上存在一種天性使然的原始道德意識形式。科學家力圖通過諸多實驗來証明這一點。例如由法國科研中心認知科學和心理語言學實驗室主任埃馬紐埃爾 . 迪普  (Emmanuel Dupoux)  領導的研究組於  2003 – 2004  年對還不會說話的嬰兒進行了一系列實驗。”
我們給嬰兒播放影片,片中表現的是一個人推倒一名小女孩,小女孩開始哭泣,接著那個人扶起一把倒在地上的椅子,”迪普解釋說,然後另一個人推倒椅子,扶起小女孩,通過對嬰兒眼部運動的觀察  ( 嬰兒對場景的關注程度在其目光很快離開屏幕時不高 ) ,我們可以發現嬰兒對”惡”與”善”的關注方式並不一樣。”嬰兒居然在掌握語言和學習文化之前就已經能夠分辨善惡化 這一實驗結果進一步証實了美國宾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大偉 . 普瑞馬克  (David Premack)  早先於 1997 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參與法國科研中心認知科學和心理語言學實驗室研究工作的南特大學哲學教授瓦內薩 . 紐洛克  (Vanessa Nurock)  對此分析說 : “ 對他人痛苦的厭惡感在嬰兒掌握語言之前就已經出現,並在其掌握語言之後最終永遠固定下來。”由此看來,道德基礎似乎的確與後天文化學習沒有關聯。這自然又會引出另外一個問題 :  人腦的這種道德先天決定因素是如何在生物進化過程中通過自然選擇而形成的呢 ?  因為不然的話,這種先天決定因素早就會在人類基因世代接替的過程中煙消雲散了。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同樣也作出了解答。
例如在有關對他人痛苦的厭惡感方面,研究人員提出了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認為,這種道德意識來源於人類祖先所具備的一種十分有利的行為 – 有效辨別他人情感的能力。美國華盛頓大學神經生物學教授讓 . 德塞特  (Jean Decety)  說道 : “ 對他人情緒的本能辨識能使我們對其他人的行為作出預測,而這正是人類祖先賴以生存進化的一大優勢。” 那些能夠對同類的攻擊行為作出預判或從他人的恐懼中預知危險降臨的個體存活機率更高,因此也更有可能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那麼,這種辨別他人情緒的能力到底是通過什麼途徑轉變為對他人痛苦的厭惡呢 ?  事實上,這途徑不是別的,就是辨識情感的機制本身。
共情能力  這種被稱為”情緒傳染”的機制太有效了。只要一看到別人滿含痛苦的面容,我們自然會對這種精神狀態產生共鳴,最後也會感受到不愉快的情感。這自然會促使我們避免加深別人以及我們自身的痛苦 ! 2000  年,瑞典心理學家烏爾夫 . 丁伯格  (Ulf Dimberg)  通過實驗對這種無意識心理現象進行了証明。接受實驗的志願者以很快的速度觀看一些悲愁面容的照片之後,其面容也會顯得悲傷起來。並情現象還能促使我們各別人伸出援助之手,以幫助他們擺脫痛苦。
而這種心理機制在幼兒時期就會出現。巴黎第十大學哲學教授瓦內薩 . 紐洛克解釋道 :” 幼兒兩歲時,看到周圍人哭泣就會做出例如給哭泣的人一個玩具之類的安慰舉動。”這是因為他人的痛苦也會使得幼兒心中產生一種自己想要消除的不適感覺。 但這並非對他人痛苦的厭惡感在生物進化方面所表現出的唯一優點。美國馬里蘭州華市達市國家精神健康研究所認知神經科學部主任詹姆斯 . 布萊爾  (James Blair)  認為,這種能力還有利於”人類祖先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一種行為。
這種行為就是當同類人表示臣服時,不再對其進行傷害,而且對其加以照顧。看到別人恐懼或痛苦的面容時,大腦扁桃核會發出強烈的警告信號,從而限制對別人採取攻擊行為。” 這一機制能促使勝利者寬恕對手,以便對其加以驅使。公元前  180  萬年至公元前 9000 年這段時期內的原始族群人數大多不超過上百人,這種方法對其保持人口、生存繁衍有著莫大的好處……
利他主義的優點 在對人類天生具備的公平意識傾向的解釋中,生物進化理論分析上走得更遠。美國亞特蘭大埃默里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於 2003 年進行的實驗發現,人類的近親卷尾猴同樣也不願接受不公平的交易。實驗中,研究人員首先讓卷尾猴習慣於用一把石子換取一個黃瓜。然後,研究人員各一部分卷尾猴提出不公平的交易 :  這些卷尾猴用石子換來的不再是黃瓜,而是美味可口的葡萄。
目睹這一情況的其他卷尾猴當即拒絕用石子換黃瓜,情願吃不到黃瓜也不願感到自己被欺騙 !  由此可見,人類並非唯一具有公平意識的動物,與人類在生物進化樹上同處一枝的卷尾猴也具有這種 : 敏感性”。建立在各種游戰基礎之上的其他實驗進一步說明了公平交易傾向帶來的好處 :  經常做出利他行為的游戰者會吸引其他游戰者與其進行合作,從而往往在游戰中勝出。 但是,這種合作性優勢並非人類所獨有的特性。有些細菌相互合作的本領也毫不遜色,它們能夠自發地組織起來,從周圍環境汲取盡可能多的養分。那麼,細菌的合作同人類的合作相比,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
實際上,細菌的合作關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環境因素,因而十分脆弱。只要有相當數量的細菌不再參與合作,細菌”社會”就會土崩瓦解。而對於具有公平意識和對使他人痛苦的行為感到厭惡的人類來說,其合作傾向在人類基因構成中早已根深柢固了。這兩種先天道德意識使得人類形成合作的本能。法蘭西學院古人類學客座教授帕斯卡 . 比克  (Pascal Picq)  總結道 : “ 在原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表現為在獵物,狩獵地點信息或工具製造技術等方面的分享。”
然而,只要看看周圍就不難發現,我們生活的世界並非完全由具備利他精神且道德高尚的個體所組成。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埃馬紐埃爾 . 迪普指出 : “ 人類儘管具有先天道德意識,却也同樣會本能地採取自私自利的行為 !  而這些自私的行為很容易就能壓倒我們的道德意識。”
懲罰不合作者 心理學家自上世紀 70 年代以來進行的各種實驗証明了這一點。例如, 1973 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進行了模擬監獄場景實驗。實驗中,一部分志願參加實驗的大學生扮演看守的角色,另一些則被監禁在大學地下室充當囚犯。然而,那些臨時獄卒很快就表現出令人惊訝的殘酷一面,在沒有任何指示的情況下對被監禁的同胞採取各種虐待手段。原計劃進行兩周的實驗也因此而不得不提前結束。
從表面看來,這種殘暴的行為同人類的”道德意識核心”是完全矛盾的。不過,研究人員惊奇地發現存在一種既能促使我們與他人合作又能促使我們統治他人的先天心理因素。這種心理因素就是暴力傾向。因為憑借暴力人類能對那些不合作的同類進行懲罰。美國維基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喬納森 . 海德  (Jonathan Haidt)  指出 : “ 為了保証公平意識和對他人痛苦的厭惡感在群體中得以保持下去,那些從這些道德意識中獲利却又不願作出相同回報的人必須受到懲罰。”
語言的作用至關重要 喬納森 . 海德認為 : “ 這正說明為什麼在所有社會形式當中都存在以肉體暴力為基礎的一系列懲罰手段。”由此可見,先天因素決定了人類要提倡合作,但同時人類又能夠為了保証群體合作的更好實施而忽視這些先天因素。 研究人員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弄清楚這兩種能力是如何達到平衡狀態,以形成每個社會,每個個體所承認的道德。答案顯然就是語言和文化。因為人類要成為具有道德感的動物,就必須首先掌握語言。
有了語言,人才能對與他人交往當中的行為傾向作出調整,才能共同就已經發生的行為和針對將來的打算進行交流,認知科學只有在語言起源方面取得進展,才能進一步加深對道德生物機制的理解。在這一方面,認知科學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連環殺手是無道禽獸 人活於世,能無德無道嗎 ?  米歇爾 . 弗爾尼埃等連環殺手的案例也許表明人的確可以拋開道德而活著。但是問題並非如此簡單。法國兵學校法警培訓中心主管連環殺手案例教育的斯特凡 . 布古安解釋道 : “ 連環殺手都是些心理變態,也就是說他們的人格存在缺憾,主要表現為冷酷無情,具有操縱他人的傾向及內疚感徹底喪失。對心理變態者來說,只有一件事是絕對必須的,那就是滿足個人心理衝動。
然而,他們依然清楚地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美國馬里蘭州華市達市國家精神健康研究所認知神經科學部主任詹姆斯 . 布萊爾補充道 : “ 但這並不能阻止其對同類進行折磨或虐殺。因為光是了解道德準則還不足以讓人行善積德,還必須能夠具備情感感受才能使人不違反道德準則。” 詹姆斯 . 布萊爾於 1997 年對英國  Wormwood Scrubs 監獄的囚犯進行了研究。
作為實驗對象的 18 名囚犯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是根據心理手冊標準診斷為心理變態的囚犯,海爾分析標準包括製造事端傾向,無責任心,衝動性,病態說謊傾向等 20 多種症狀。研究人員讓這兩種囚犯觀看一系列投影圖像,有些圖像所顯示的是書籍、雨傘等沒有感情色彩的物品,另一些則是表現人們悲傷的場景,尤其是兒童或成人哭泣的場面。實驗結果顯示,心理變態囚犯在看到後一類圖像時,其情緒反應與另一組囚犯相比明顯更弱。這一發現是通過對囚犯的皮脂電位活動,也就是說同情變化相關的皮脂出汗率變化情況進行測試而獲得的。
科研人員通過腦成像進一步証實了心理變態者情感系統的缺憾。他們還通過另外一項實驗發現心理變態囚犯對於其所應受到的懲罰毫無畏懼之感。詹姆斯 . 布萊爾說道 :” 我們發現,當心理變態囚犯看到表示恐懼或憂傷的人臉圖像時,其控制恐懼,厭惡產生的大腦扁桃核的活動程度比看到相同圖像的囚犯要低。這一現象說明儘管大腦其他區域的功能紮亂也很可能導致心理變態,但是對大腦扁桃核產生影響的因素才是導致心理變態的關鍵原因。”
那麼,這些大腦功能紊亂的成因到底是什麼呢 ?  比利時魯汶天主教大學犯罪學系心理學教授蒂耶利 . 潘說道 : “ 心理變態很可能是心理變態者成長的環境因素與基因決定因素共同作用而造成。但是,目前在其成因方面我們還有許多無法理解的地方” 與此相關的第一個空白就是導致心理變態的基因因素到目前為止還未能得到明確的証實。只有美國匹茲堡大學基因研究部主任阿瑪德 . 哈里里教授於 2002 年所進行的研究朝著這一方向邁出了一小步。
通過對在詹姆斯 . 布萊爾所提出的實驗條件下大腦扁桃核活動強度進行測量和對實驗對象的基因組進行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大腦扁桃核的活動強度取決於通常以成對形式出現的血清素傳導基因的長度。阿瑪德 . 哈里里解釋說 : “ 對於有兩個長傳導基因的人來說,大腦扁桃核的活動程度明顯比有一個或兩個短傳導基因的人低。雖然這一實驗結果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設想,但仍缺乏足夠的証據來証明血清素傳導基因同心理變態的關聯。對於環境所起到的作用,法國普瓦提埃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讓路易 . 瑟農解釋道 : “ 心理變態的出現似乎同情感、教育和社會系方面的缺憾有著密切的關係。”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對這些缺憾的重要性進行衡量。
蘇格蘭科研人員於 1999 年進行的研究表明,心理變態者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對此蒂耶利 . 潘表示 : “ 社會環境的影響同心理變態的產生有著明顯的關聯,但却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因為在社會環境條件相似的人群當中大部分並不會心理變態。問題的關鍵似乎就在於個體對社會環境問題的處理方式,心理變態者處理社會環境問題的方式很可能與眾不同。心理變態的成因的確非同尋常,以至於科學家到現在也沒能找出充分有效的治療或預防手段。不過,”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科研人員通過對心理變態的研究加深了對健康人道德形成機制的理解。

More Related Content

Similar to 道德的先天基礎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TAAZE 讀冊生活
 
17 everyday facts you know are correct - that are totally wrong
17 everyday facts you know are correct  - that are totally wrong17 everyday facts you know are correct  - that are totally wrong
17 everyday facts you know are correct - that are totally wrong
SD Shyu
 
0928感覺與知覺
0928感覺與知覺0928感覺與知覺
《蓮花海》(2)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2)-生與死的能量連線(個案)-能量線的奧秘(個案)-脫體的探討-啤嗎哈尊金剛上師(著)-敦珠佛學會
《蓮花海》(2)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2)-生與死的能量連線(個案)-能量線的奧秘(個案)-脫體的探討-啤嗎哈尊金剛上師(著)-敦珠佛學會《蓮花海》(2)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2)-生與死的能量連線(個案)-能量線的奧秘(個案)-脫體的探討-啤嗎哈尊金剛上師(著)-敦珠佛學會
《蓮花海》(2)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2)-生與死的能量連線(個案)-能量線的奧秘(個案)-脫體的探討-啤嗎哈尊金剛上師(著)-敦珠佛學會
DudjomBuddhistAssociation
 
衰老是一種不必要的流行病
衰老是一種不必要的流行病衰老是一種不必要的流行病
衰老是一種不必要的流行病sethwevtv
 
13 03-23-臨終生命教育-跨越生死的心靈功課(南台別院) (2)
13 03-23-臨終生命教育-跨越生死的心靈功課(南台別院) (2)13 03-23-臨終生命教育-跨越生死的心靈功課(南台別院) (2)
13 03-23-臨終生命教育-跨越生死的心靈功課(南台別院) (2)
好奇寶寶臺灣發聲
 
洗脑术
洗脑术洗脑术
洗脑术
yanjilade
 
辨識受苦者的同理心-員工諮商與輔導課程-詹翔霖副教授.docx
辨識受苦者的同理心-員工諮商與輔導課程-詹翔霖副教授.docx辨識受苦者的同理心-員工諮商與輔導課程-詹翔霖副教授.docx
辨識受苦者的同理心-員工諮商與輔導課程-詹翔霖副教授.docx
https://mypaper.pchome.com.tw/chanrs/post/1381109792
 
咒語:宇宙能量的通關密碼
咒語:宇宙能量的通關密碼咒語:宇宙能量的通關密碼
咒語:宇宙能量的通關密碼Johnson Gmail
 
Are we rational animals?
Are we rational animals?Are we rational animals?
Are we rational animals?
SD Shyu
 
Obsessive Actions And Religious Practices
Obsessive Actions And Religious PracticesObsessive Actions And Religious Practices
Obsessive Actions And Religious Practicesfoonkok
 
生死學 Ch4 從社會科學看生死
生死學 Ch4 從社會科學看生死生死學 Ch4 從社會科學看生死
生死學 Ch4 從社會科學看生死TTeacherlearn
 
到底有没有神?
到底有没有神?到底有没有神?
到底有没有神?
bckoh007
 
大脑 意识与大千世界
大脑 意识与大千世界大脑 意识与大千世界
大脑 意识与大千世界
Baishen Cao
 
心靈現象的實證研究
心靈現象的實證研究心靈現象的實證研究
心靈現象的實證研究
MultiverseUFO
 
02情緒、壓力的界定、內涵、關係與功能
02情緒、壓力的界定、內涵、關係與功能02情緒、壓力的界定、內涵、關係與功能
02情緒、壓力的界定、內涵、關係與功能juliant00077
 
《蓮花海》(27)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27)-什麽才是臨終者的真正所需-一個人類史上最全面的「生前死後」服務創新-建設「善終醫院」之籌資計劃-佛...
《蓮花海》(27)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27)-什麽才是臨終者的真正所需-一個人類史上最全面的「生前死後」服務創新-建設「善終醫院」之籌資計劃-佛...《蓮花海》(27)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27)-什麽才是臨終者的真正所需-一個人類史上最全面的「生前死後」服務創新-建設「善終醫院」之籌資計劃-佛...
《蓮花海》(27)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27)-什麽才是臨終者的真正所需-一個人類史上最全面的「生前死後」服務創新-建設「善終醫院」之籌資計劃-佛...
DudjomBuddhistAssociation
 
赛斯说情绪
赛斯说情绪赛斯说情绪
赛斯说情绪smileocean
 
赛斯说 流行病
赛斯说 流行病赛斯说 流行病
赛斯说 流行病smileocean
 
普遍的思想 / Mentalidad Universal, Crist Carter, Chinese
普遍的思想  / Mentalidad Universal, Crist Carter, Chinese普遍的思想  / Mentalidad Universal, Crist Carter, Chinese
普遍的思想 / Mentalidad Universal, Crist Carter, Chinese
CRIST CARTER
 

Similar to 道德的先天基礎 (20)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心理學(包括諮商與輔導) 讀實力-2013高普考試.各類特考學儒
 
17 everyday facts you know are correct - that are totally wrong
17 everyday facts you know are correct  - that are totally wrong17 everyday facts you know are correct  - that are totally wrong
17 everyday facts you know are correct - that are totally wrong
 
0928感覺與知覺
0928感覺與知覺0928感覺與知覺
0928感覺與知覺
 
《蓮花海》(2)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2)-生與死的能量連線(個案)-能量線的奧秘(個案)-脫體的探討-啤嗎哈尊金剛上師(著)-敦珠佛學會
《蓮花海》(2)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2)-生與死的能量連線(個案)-能量線的奧秘(個案)-脫體的探討-啤嗎哈尊金剛上師(著)-敦珠佛學會《蓮花海》(2)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2)-生與死的能量連線(個案)-能量線的奧秘(個案)-脫體的探討-啤嗎哈尊金剛上師(著)-敦珠佛學會
《蓮花海》(2)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2)-生與死的能量連線(個案)-能量線的奧秘(個案)-脫體的探討-啤嗎哈尊金剛上師(著)-敦珠佛學會
 
衰老是一種不必要的流行病
衰老是一種不必要的流行病衰老是一種不必要的流行病
衰老是一種不必要的流行病
 
13 03-23-臨終生命教育-跨越生死的心靈功課(南台別院) (2)
13 03-23-臨終生命教育-跨越生死的心靈功課(南台別院) (2)13 03-23-臨終生命教育-跨越生死的心靈功課(南台別院) (2)
13 03-23-臨終生命教育-跨越生死的心靈功課(南台別院) (2)
 
洗脑术
洗脑术洗脑术
洗脑术
 
辨識受苦者的同理心-員工諮商與輔導課程-詹翔霖副教授.docx
辨識受苦者的同理心-員工諮商與輔導課程-詹翔霖副教授.docx辨識受苦者的同理心-員工諮商與輔導課程-詹翔霖副教授.docx
辨識受苦者的同理心-員工諮商與輔導課程-詹翔霖副教授.docx
 
咒語:宇宙能量的通關密碼
咒語:宇宙能量的通關密碼咒語:宇宙能量的通關密碼
咒語:宇宙能量的通關密碼
 
Are we rational animals?
Are we rational animals?Are we rational animals?
Are we rational animals?
 
Obsessive Actions And Religious Practices
Obsessive Actions And Religious PracticesObsessive Actions And Religious Practices
Obsessive Actions And Religious Practices
 
生死學 Ch4 從社會科學看生死
生死學 Ch4 從社會科學看生死生死學 Ch4 從社會科學看生死
生死學 Ch4 從社會科學看生死
 
到底有没有神?
到底有没有神?到底有没有神?
到底有没有神?
 
大脑 意识与大千世界
大脑 意识与大千世界大脑 意识与大千世界
大脑 意识与大千世界
 
心靈現象的實證研究
心靈現象的實證研究心靈現象的實證研究
心靈現象的實證研究
 
02情緒、壓力的界定、內涵、關係與功能
02情緒、壓力的界定、內涵、關係與功能02情緒、壓力的界定、內涵、關係與功能
02情緒、壓力的界定、內涵、關係與功能
 
《蓮花海》(27)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27)-什麽才是臨終者的真正所需-一個人類史上最全面的「生前死後」服務創新-建設「善終醫院」之籌資計劃-佛...
《蓮花海》(27)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27)-什麽才是臨終者的真正所需-一個人類史上最全面的「生前死後」服務創新-建設「善終醫院」之籌資計劃-佛...《蓮花海》(27)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27)-什麽才是臨終者的真正所需-一個人類史上最全面的「生前死後」服務創新-建設「善終醫院」之籌資計劃-佛...
《蓮花海》(27) 生死的奧秘-瀕死體驗的意義(27)-什麽才是臨終者的真正所需-一個人類史上最全面的「生前死後」服務創新-建設「善終醫院」之籌資計劃-佛...
 
赛斯说情绪
赛斯说情绪赛斯说情绪
赛斯说情绪
 
赛斯说 流行病
赛斯说 流行病赛斯说 流行病
赛斯说 流行病
 
普遍的思想 / Mentalidad Universal, Crist Carter, Chinese
普遍的思想  / Mentalidad Universal, Crist Carter, Chinese普遍的思想  / Mentalidad Universal, Crist Carter, Chinese
普遍的思想 / Mentalidad Universal, Crist Carter, Chinese
 

More from foonkok

聖嚴法師法語
聖嚴法師法語聖嚴法師法語
聖嚴法師法語foonkok
 
禪心慧語 8 h ( 163 177)
禪心慧語 8 h ( 163 177)禪心慧語 8 h ( 163 177)
禪心慧語 8 h ( 163 177)foonkok
 
禪心慧語 8 g
禪心慧語 8 g禪心慧語 8 g
禪心慧語 8 gfoonkok
 
禪心慧語 8 e( 97
禪心慧語 8 e( 97禪心慧語 8 e( 97
禪心慧語 8 e( 97foonkok
 
禪心慧語 8
禪心慧語 8禪心慧語 8
禪心慧語 8foonkok
 
禪心慧語8 d
禪心慧語8 d禪心慧語8 d
禪心慧語8 dfoonkok
 
禪心慧語8 c
禪心慧語8 c禪心慧語8 c
禪心慧語8 cfoonkok
 
禪心慧語7
禪心慧語7禪心慧語7
禪心慧語7foonkok
 
禪心慧語7 c
禪心慧語7 c禪心慧語7 c
禪心慧語7 cfoonkok
 
禪心慧語7 b
禪心慧語7 b禪心慧語7 b
禪心慧語7 bfoonkok
 
禪心慧語 6
禪心慧語 6禪心慧語 6
禪心慧語 6foonkok
 
新年的祝福..
新年的祝福..新年的祝福..
新年的祝福..foonkok
 
悟(二)
悟(二)悟(二)
悟(二)foonkok
 
悟(二)
悟(二)悟(二)
悟(二)foonkok
 
您發現快樂了嗎
您發現快樂了嗎您發現快樂了嗎
您發現快樂了嗎foonkok
 
感冒廚房圖表 Show
感冒廚房圖表 Show感冒廚房圖表 Show
感冒廚房圖表 Showfoonkok
 
智慧與慈悲
智慧與慈悲智慧與慈悲
智慧與慈悲foonkok
 
禪的故事 -燈
禪的故事 -燈禪的故事 -燈
禪的故事 -燈foonkok
 

More from foonkok (20)

聖嚴法師法語
聖嚴法師法語聖嚴法師法語
聖嚴法師法語
 
禪心慧語 8 h ( 163 177)
禪心慧語 8 h ( 163 177)禪心慧語 8 h ( 163 177)
禪心慧語 8 h ( 163 177)
 
禪心慧語 8 g
禪心慧語 8 g禪心慧語 8 g
禪心慧語 8 g
 
禪心慧語 8 e( 97
禪心慧語 8 e( 97禪心慧語 8 e( 97
禪心慧語 8 e( 97
 
禪心慧語 8
禪心慧語 8禪心慧語 8
禪心慧語 8
 
禪心慧語8 d
禪心慧語8 d禪心慧語8 d
禪心慧語8 d
 
禪心慧語8 c
禪心慧語8 c禪心慧語8 c
禪心慧語8 c
 
禪心慧語7
禪心慧語7禪心慧語7
禪心慧語7
 
禪心慧語7 c
禪心慧語7 c禪心慧語7 c
禪心慧語7 c
 
禪心慧語7 b
禪心慧語7 b禪心慧語7 b
禪心慧語7 b
 
禪心慧語 6
禪心慧語 6禪心慧語 6
禪心慧語 6
 
新年的祝福..
新年的祝福..新年的祝福..
新年的祝福..
 
悟(二)
悟(二)悟(二)
悟(二)
 
悟(二)
悟(二)悟(二)
悟(二)
 
悟悟
 
您發現快樂了嗎
您發現快樂了嗎您發現快樂了嗎
您發現快樂了嗎
 
淡定
淡定淡定
淡定
 
感冒廚房圖表 Show
感冒廚房圖表 Show感冒廚房圖表 Show
感冒廚房圖表 Show
 
智慧與慈悲
智慧與慈悲智慧與慈悲
智慧與慈悲
 
禪的故事 -燈
禪的故事 -燈禪的故事 -燈
禪的故事 -燈
 

道德的先天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