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78
目录

农民工
1.新生代农民工“入市”需过五道坎
2.秦光荣:抓紧研究农民工进城落户
3.官方报告称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为每年 2 万亿
4.韩长赋 :农民工问题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大问题
5.农民工黄河边祭河神,讨薪怎一个“难”字了得
6.新生代农民工:权利与消费意识的双重增长
7.五中全会前瞻:拆除农民工市民化障碍在于制度创新
8.农业部长:农民工应纳入廉租房体系
9.牛凤瑞:农民工市民化相关的制度变革
10.秦虹:促进农民工进城定居的住房政策建议

农村农业发展
1.“十二五”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2.云南: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3.云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近 8 成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4.云南:50 万只节能灯专项用于“乡村绿色照明”
5.云南农村能源建设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
6.贵州五方面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7.贵州立法明确农村林地所有权可以依法流转
8.广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逾 330 万亩 涉及农户 120 万户

教育
1.贵州进一步借助远程方式推动大规模农村教师培训
2.发改委 5500 万助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
3.贵州省将免费培训 5.4 万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
4.西部商报:特岗教师是“穷教育”的证明
5.刘延东:加快发展教育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支撑
6.教育部出台措施支持甘肃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7.中央文明办、   共青团中央、文化部、教育部部署开展西部文化建设志愿服务活动
8.青海省启动中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

社会性别
1.佛山首个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挂牌
2.7 成网友称打孩子属家庭暴力吁完善反家暴立法
3.反对性别暴力男性热线开通

气候变化
1.解振华谈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立场
2.中国节能减排工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
3.中国十年减排目标实现路径:建立气候变化专项财政
4.美国商会:反对气候法案 但不反对 CAP and TRADE
5.“基础四国”第五次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在津闭幕
6.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
6.天津气候谈判大会直击:气候司为中国“正名”
7.气候变化对中国农牧业产生深远影响
8.其余详见乐施会相关报道-天津气候会议专题

企业社会责任
1.国际生态分论坛"绿色共赢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召开
2.杭州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获广泛认同
3.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评选正式启动
4.企业社会责任:公众很买账
5."环保门"企业利益跷跷板 责任缺失需反思


留守儿童
1.透视留守儿童"情感空巢":更需要爱和关怀
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发布
3.全国妇联: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做好 8 方面工作
4.3409 个扶贫村留守儿童将有家
5.别让留守少年成问题 专家探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公民社会
1.对话 NGO 研究者:民间慈善基金咋就这么难
2.环保 NGO 参与政府决策:说什么?怎么说?有何用?
3.慈善与公民社会
4.60 家中国 NGO 共同发布立场 力促气候谈判进程
5.气候谈判:中国本土 NGO 与企业代表举行发布会
6.NGO 版坎昆猜想:2020 年减排 40%
7.解振华接见中国 NGO 称赞并肯定其重要作用
8.刘鉴强:中国高级官员承认 NGO 的重要作用
9.李晓亮:官越来越难当 才是实在“公民社会”
10.“社会企业”,别急着炒热
11.境外 NGO 在中国 15 年的影响利大于弊
12.走向国际气候谈判舞台 草根 NGO 准备好了吗?


农民工

1.新生代农民工“入市”需过五道坎
http://www.qstheory.cn/jj/jsshzyxnc/201009/t20100927_50598.htm
时间:2010 年 9 月 27 日        来源:学习时报
    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纳入中央正式文件,
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是一
个既无法回到农村、        又难以融入城市的特殊群体,主要是指以 80 后、 后为代表             90
的新一代农民工,既有在农村出生长大后进城务工的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又有
在城市成长、学习,长大成人后留在城市务工的城市新生代农民工。据国家统计
局公布的数据:2009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 2.3 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 1.5
亿人,其中,16 岁—30 岁的占 61.6%。据此推算,2009 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数
量在 8900 万左右,如果将 8445 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
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 1 亿人左右。    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不仅
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也是尽快提升我国的城市化
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而要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入市
”进程亟需迈过五道坎。
  第一道:户籍坎
  多年来,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一直是影响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目前,虽然全国许多地区都出台了新政策和新措施,打破户籍壁垒,但是更多
是属于取消形式上的户籍歧视,而对依附在户籍上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依然没
有得到实质性改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迁移定居制度、         不同层次水平的社会保
障制度,以及一些地区性的教育制度依然对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不同程度的歧视,
这就给农民工进城就业、社会保障、      自身培训及子女受教育等方面造成了难以克
服的障碍。
  要迈过这道坎,首先,改革并逐步取消现行的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         只有真
正取消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创造一个有利于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制度环境,才能
使每个公民有平等机会享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好处。      从制度上改革,使户籍制度不
再成为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性壁垒。      其次,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与其它改革
配套进行,要逐步分离附着在户籍上的就业、社会保障、         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和
社会福利功能;尤其是,必须进一步突破进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以有无城镇户
口为前提条件的观念,尽快改变目前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
实行以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建立以常住户口、      暂住户口为基础的户口登记制
度,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实现户籍管理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的转变。
  第二道:心理坎
  从法定身份上讲,由于受户籍限制,新生代农民工仍然是农民。         他们中的一
部分是在城市里出生长大,一部分是初中或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城打工,没种过
地,不会种地,更不愿意种地,普遍存在着农民不爱地,农民不爱农,农民不
识农,“轻农、   厌农、弃农”意识严重。  虽然户口在农村,他们更倾向于把自己定
位为城市人,没准备再回农村,出来长见识的同时,希望能够和城市人一样“
体面地活着”。   但同时,他们还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向往城市,却不能融入
城市;想做城市人,但身份还是农民;自卑心理和悲观情绪、         失衡心理和焦虑情
绪、孤独心理和受挫情绪、   压抑心理和怨恨情绪、  被剥夺心理和抵触情绪在新生代
农民工群体中普遍存在;这种非城非乡的尴尬身份,让他们陷入了巨大的“身
份”、“制度”以及“文化”认同方面的危机。
  要迈过这道坎,首先,从社会的角度看,应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负面心理问题,特别是政府企业和社会应该为他们的
住房、 教育和医疗等社会需求提供政策保障,让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享受体面劳动,
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从企业和其它社会组织看,除了保护他们的健康权、         生命保
障权、平等就业权、   休息休假权等合法的劳动权益外,还要考虑他们多方面的发
展要求,比如组织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开放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丰富他们的
精神文化生活等。   同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让他们参与企业和社区的管理,这
对他们融入城市、提高素质和吸收城市文明很有必要。
  第三道:社保坎
  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保险,包括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
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保险制度的缺失是新生代农民工最为关注的问题。  目前在
农民工中实行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中,当务之急是工伤险。 由于农民
工主要分布在建筑、制造、采掘等行业,从事“脏累差”的体力劳动,面临巨大
的劳动安全风险;而且不断发生的农民工工伤事故、 不容忽视的农民工职业病群
体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各种各样的劳资纠纷,都表明全面推行工伤保险制度的急
需和必要。在医疗保障、养老保险方面虽然有新农合与新农保,但还不能满足他
们现实生活的需要。况且,金融危机之后,又出现了农民工中断参保现象,农民
工不能在原来的岗位上工作,相应的保险就会中断。 特别是工伤保险由雇主缴费,
保证当期支付,一旦农民工离开这个岗位,企业也就不再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
此外,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方面的缺失也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住房福利或补贴、
在职培训或进修、各种劳动保护及保健费、子女教育、入托、社区服务、生活救助、
失业救助等方面,无法与城镇职工相比,与城镇职工存在明显差别。
  要迈过这道坎,第一,要从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生活为出发点,根据
他们职业特点、收入状况、流动程度及定居城镇意愿等标准,对农民工群体进行
细分,在此基础上采取分类分层的措施保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  一类是长期
生活在城镇并打算定居的,可将他们按富裕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使其享
受较高级的福利型农村社会保障待遇;一类是短期在城镇生活的,需要建立一
整套的配套措施来构建其社会保障;一类是临时在城镇打工的,可将其纳入相
应阶段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内。要建立包括失业、医疗、工伤、 养老保险等在内的
低水平、全方位、广覆盖的多层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再通过各层次之间的
融合,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规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二,从我国实际出发,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需求,先解决他们迫切需要的保障需求——工伤保险
和医疗保险,再依次解决养老、失业、生育保险等。工伤保险不需要个人缴费,又
不存在转移和接续的问题,容易得到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的普遍接受;而大
病住院也最易使农民工陷入贫困。农民工因工致伤、 致残的事故时有发生,并因
此产生一系列的劳资纠纷,这就决定了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障制度应当作为我
国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道:素质坎
  新生代农民工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
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如果按照市民化要求,他们在文化素质、
劳动技能等方面仍存在差距。这就需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高新
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为其真正融入城市做好全面准备。
  要迈过这道坎,第一,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开展针对性和实用性
强的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即使进行传统知识和技能培训时,也要建立
完整的质量评估信息系统,增加政策法规、公共知识、心理辅导、 思维转变等新内
容,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和现代企业等环境变化。 第二,要积极引导和吸
纳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区自治组织和各类学习型、服务型、 文体型、公益志愿型等
居民互助性的社区民间组织,使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融入社区生活和社区管理,
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加速融入城市的大熔炉。
  第五道:政策坎
  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取向是要融入城市,过上体面的城市生活。  因此,要针
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发展需求等,制定切实有用、有效的政策。第一,政府和
社会应逐步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中,减轻
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成本,改善生活环境,同时加快工资制度的改革,提高劳动
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第二,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量身打造”住房政策,缓解安
居难题。目前,在现有户籍制度尚未改变的前提下,将全部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
市的保障住房范围条件尚未成熟。但可以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和收入
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建设农民工公
寓、将农民工纳入经济适用房保障范围,探索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等,为
新生代农民工“量身打造”住房政策,帮助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安居城市。 第三,
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好他们子女的
就学问题,为他们留城打工解除后顾之忧。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作为联系农
村和城市的纽带,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
有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积极推进“入市”进程,才能加快提
升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加快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才能保证我国的长治久
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者单位:山东省委党校)

2.秦光荣:抓紧研究农民工进城落户
http://www.ynxxb.com/content/2010-10/1/N93033514338.aspx




3.官方报告称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为每年 2 万亿
http://money.163.com/10/1010/05/6IK4C4N600253B0H.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10 日        来源:东方早报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报告称农民工市民化应实行“保留户籍、总量控制、                  放
宽条件、逐步推进”
“半城市化”表现为:农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
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未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昨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发展报告 2010:促进人的发展
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发布会。        报告提出了关于中国新型城市化的战略目标:
从“十二五”开始,用 20 年时间解决中国的“半城市化”问题,使中国的城市
化率在 2030 年达到 65%。
    据课题组调研后测算,每年为解决 2000 万农民工市民化需投入 2 万亿元,
到 2030 年基本解决 4 亿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进城和落户问题,使他们享受与城市
原有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各项权利。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杨伟民、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所长蔡昉担任主报告的
主笔,并出席了昨天的发布会。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非营利智库型基
金会。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发布会选择在上海举办,还包含着特殊的期待,“作
为中国人口规模最大、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和 2010 年世博会的主办城市,
上海有条件也有责任通过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都市圈建设率先成为世界城市,
成为中国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引领者,成为吸纳农村移民实现包容
式发展的典范。”
    “半城市化”问题
    以“常住的流动人口”为主要推动力的现行城市化模式,由于没有给予进
城农民工及其家庭永久定居的选择,因而城乡人口年龄结构被逐渐倒置,在城
市人口生产性提高的同时,农村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大。            因此,这种人口结构
变化趋势意味着,城市得以延长人口红利期,是以农村人口结构扭曲为代价的。
    报告指出,“半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
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
子女教育、社会保障、      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在城市
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报告强调,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按现行统计口径计算,人口城市化速度很快。            大
量的农民工长期工作生活在城市里,被统计在城市人口中,但是他们以及他们
的家人并没有享受到与户籍相联系的城市公共福利和政治权利。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前的统计口径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在城镇居住
6 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统计为城镇人口,这部分人占城镇总人口的 26%。二是按
照现行统计,在 6 亿多城镇人口中,仍有相当数量的居住在郊区从事农业的农
业户口人口。   基于 2000 年普查和 2005 年的 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计算,这五年
城镇人口增量中的 71.8%是持农业户籍进城打工的外地农民工和郊区的农业人
口。 人口的城市化率(城市常住人口比重)与人口的非农化率(非农业户籍人口
比重)产生了较大差距且不断扩大,2007 年两者相差 12 个百分点。
    报告称,从这一角度来说,中国所取得的发展成就中的相当一部分是以牺
牲农民工的发展为代价而取得的。        农民工低收入导致了低水平生活和贫困;恶劣
的工作条件导致了职业病;留守儿童和进城儿童无法享受教育公平导致了学习、
生活和心理问题;家庭成员分离导致了生活不幸福等问题。
报告指出,以“常住的流动人口”为主要推动力的现行城市化模式,由于没有
给予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庭永久定居的选择,因而城乡人口年龄结构被逐渐倒置,
在城市人口生产性提高的同时,农村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大。            因此,这种人口
结构变化趋势意味着,城市得以延长人口红利期,是以农村人口结构扭曲为代
价的。
    农民工市民化方案
    “农民工市民化应实行‘保留户籍、   总量控制、放宽条件、逐步推进’的方式。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可很快完全放开户籍限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根据综合
承载能力逐步放宽落户条件。”中国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平均成本在 10 万元左
右。 这意味着中国未来每年为解决 2000 万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投入 2 万亿元资金。
    报告强调,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就是允许那些已经
在城市长期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在自愿基础上获得所在地城市的
市民身份,并平等地享有现有城市市民享有的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利,承担相同
的市民义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市民。
报告指出,这次金融危机的经历显示,农业不再是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城市
形成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刚性需求,转移出的农村劳动力不再具有回到土地上的
可能性。
    报告建议,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要循序渐进,从现在起用大约十年时间,
通过先使具有稳定职业、缴纳税收、     享有社会保障和固定住所的农民工及其家庭
成员转为市民,同时逐步降低门槛,解决其他进城农民工以及他们愿意留在城
里的家属。 2020 年先解决 2 亿人左右的身份转换问题。 2020 到 2030 年再解
       到                       从
决 2 亿左右农民工及其家属的市民化问题。即今后 20 年平均每年要解决 2000 万
人的户籍以及与之配套的社会福利问题。
    杨伟民在会上介绍,农民工市民化应实行“保留户籍、    总量控制、  放宽条件、
逐步推进”的方式。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可很快完全放开户籍限制;大城市和特
大城市,根据综合承载能力逐步放宽落户条件。
报告课题组调研结果显示,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      中国当前农民工
市民化的平均成本在 10 万元左右。这意味着中国未来每年为解决 2000 万农民工
市民化需要投入 2 万亿元资金。
    在报告的建议方案中,上述 2 万亿元投入需要由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和市场
来共同分担。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分担 5000 亿元,主要用于支付
农民工市民化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支出;地方政府通过财政配套承担 5000
亿元,主要用于支付农民工市民化的廉租房等的住房成本支出;剩余的 10000
亿元可以通过市场解决,用于支付农民工市民化的土地、      基础设施和部分住房成
本的支出。  具体的资金筹措,由于农民工市民化的资金投入多属于一次性投入,
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筹措资金。预计到 2030 年农民工的半城市化
问题应该得到了根本上的解决。
    配套战略构想
    建立“人地”挂钩机制,即根据各城市吸纳农民工人口定居的数量,每年
增加一部分用地指标用于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后的用地问题。      建立“人钱”挂钩机
制,即根据各城市吸纳农民工定居的规模,每年定向给予财政补助。
杨伟民在会上介绍,“促进人的发展”是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的目的,
它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数亿农民工的身份转变。     为此,该报告提出了一整套战略构
想,实行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市用地的“人地挂钩”、      财政支出的“人钱挂钩”;
以城市群为城市化的主题形态,以“两横三纵”城市格局为空间布局等方面的
建议。
    报告建议,应修订土地承包法关于农民举家到设区的城市落户就要取消其
土地承包权的条款,可以考虑保留一定时期如 3-5 年的土地承包权。
建立“人地”挂钩机制,是指根据各城市吸纳农民工人口定居的数量,每年增
加一部分用地指标用于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后的用地问题。     建立“人钱”挂钩机制,
是指根据各城市吸纳农民工定居的规模,每年定向给予财政补助。     财政补助的资
金来源,可以考虑发行专项国债,也可以考虑从国有企业上缴利润中提取一定
比例。
  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大幅度扩大廉租房和公租房供给规模,把自愿在城市落户的农民工纳入住
房保障体系和援助范围。对于购买城市经济适用房、     限价房的落户农民工,通过
政府对商业银行补偿的方式,采取降低首付款比例,延长还款期,契税和利率
优惠等政策。
  杨伟民在会上强调,应把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包括廉租房和公
租房,另外建立农民工市民化后的土地退出机制,在一定期间保留农民工家庭
的土地承包权,落实农民工政治权利,保障未落户农民工权益。
考虑到未来 10 年 2 亿城镇新增人口的住房问题,报告认为中国城镇住房存在巨
大缺口。按人均 15 平方米估算,将需要近 30 亿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住房;并建议
今后 10 年每年新增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总量不低于当年住宅建设总量的 50%。
  报告建议应通过扩大城市居住用地供给、降低土地价格、开征房地产税等多
种措施从总体上降低城市商品房价格;大幅度扩大廉租房和公租房供给规模,
把自愿在城市落户的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和援助范围;同时把符合条件的
农民工纳入廉租房援助范围。
  报告还建议,探索由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农村建设用地建设农民工公寓,定
向租赁给落户农民工和其他外地落户人口的做法。对于购买城市经济适用房、     限
价房的落户农民工,通过政府对商业银行补偿的方式,采取降低首付款比例,
延长还款期,契税和利率优惠等政策。
  报告认为,应依靠多种方式和渠道来建设保障性住房。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特别要加大对廉租房的建设投入。    对于廉租住房紧缺的城市,通过新建和收购等
方式,增加一部分廉租房实物配租的房源。    条件许可的用工单位可通过建立集体
宿舍来解决一部分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在人口较多的城市,要大力发展公共租赁
住房,缓解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以及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公共
租赁住房的建设,可以引入社会资金,并由地方政府提供相应的低廉地价的土
地。在部分城市可以开展住房公积金用于住房建设的试点。

4.韩长赋 :农民工问题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大问题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0/11/c_12645293.htm
时间:2010 年 10 月 11 日        来源:学习时报
    农民工是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 90 年代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
步伐加快,大量农民从农业转移出来,形成的一支新生劳动大军,是我国产业
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国家统计局监测,2009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 2.3 亿人,
其中进城务工 1.45 亿人,这个规模,在国际上,只比印度、美国人口少,与印
度尼西亚人口相当。        农民工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特殊的历史性贡献,农民工
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大问题。
  第一,农民打工收入是农民收入主要增长点。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一人就业,全家增收”。农民务工收入大体占农民收入四项主要来源的
40%。2009 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实际增速为 10.5%,对农民增收贡献率高达 47.9%。
  第二,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缓解了农村资源压力,有利于形成农业
适度规模经营。  农民外出打工是实现土地规模效益的前提条件,农民讲“走出一
个劳动力,等于多了一垧地”,为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创造了前提条件,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第三,农民工进城打工是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和统筹城乡发
展的有效实现形式。    农民打工收入是农村建房、  创业和农村消费的主要资金来源 。
2 亿农民工,人均每年攒 5000 元,大数每年应在 1 万亿元左右。这笔钱是任何
投资都不能比拟和代替的。农民外出务工为农村社会带回市场信息、       管理经验,
也带回现代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
  第四,农民工是推动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力量。       农民工是城市产业
工人的主体,是城市新增人口的主要来源,是我国工业化、       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
量。近年来,传统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工人比重一路下降,只有 3000 万人左
右,而农民工已达 2 亿多人,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根据第五次人口
普查资料,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 57.6%,在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中
占 68%,在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占 80%。  现在,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低,有的
地方甚至出现负增长,新增人口主要靠机械增长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农民工
强有力地支撑了国家工业化建设,也推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
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五,处理好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 80 后、90
后农民工或者叫新生代农民工逐步成为农民工队伍的主体。       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
他们出来打工,主要不是为生存,而是为发展,盼望定居城市,融入城市文明。
他们更加关注社会保障、     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和人生价值。 而无论是从城市化需要,
还是从现行政策体制,我们都不应、也不能再把他们拒之城外,送回农村。对待
新生代农民工不能再沿用老办法,要“以人为本”,要关注他们特殊成长经历,
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加快他们与城市的“融合”。       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
工问题,对于城市健康发展,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农民工的贡献是历史性的、      全局性的。去年,“千千万万背井离乡、   在
中国繁荣的沿海城市工作的工人群体”因为创造了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奇迹,
引领了世界经济的复苏,而入选 2009 年《时代》年度人物,这个赞誉一点儿都
不为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今年的中央 1 号文件对农民工工作
作了重要部署。  2006 年国务院出台了 《关于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意见》 ,2008 年底
专门下发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 。  》 解决农民工 问
题的基本思路,应当顺应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把握工业
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的阶段特征,重点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要
坚持农民向工业、   服务业转移就业,向城市有序流动迁移的方向,打开城门,合
理引导,逐步转移,有序进城;二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采取综合措施,坚
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县域经济和农村二、         三产业,
让一部分农民就地转移,另一方面要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和待遇,让一部分农
民进城务工,安居乐业;三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造条件,抓紧解决农
民工外出务工面临的现实突出问题,同时推动体制改革创新,探索消除产生农
民工问题的深层次体制原因。
  针对农民工实际情况,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提高就业竞争力、       增强就业稳定
性和强化进城服务放在突出位置, 同时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拆除农民工
融入城市的樊篱。
  一要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培训意
愿,大力开展多种门类、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法律意识和
文明水准,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   这项工作,农业部门、  劳动部门、 教育部门都在
做,2009 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 11 亿元,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 300 万人。
  二要采取多渠道措施,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     完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加
强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为农民工提
供就业信息。引导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大力发
展农村水电路气房,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和标准农田建设,增加农民的就业机
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     第三产业,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在财政、  税收、 信贷、土
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发展规模种养业,创办工商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要加强农民工进城就业服务,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良好就业生活条件和
环境。要研究制定一整套政策,提供就业服务信息,加强劳务对接,拓宽就业渠
道,完善社会保障,提升公共服务,强化基础工作,逐步实现农民进城有工作、
上岗有培训、  劳动有合同、工作有报酬、  参保有办法、生产有安全、子女有学上、  住
宿有改善、维权有渠道、生活有文化、发展有目标。
  四要促进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实现农民工向市民转化。      发达国家农民进城
就业和迁徙是一个同步过程,我国由于农村人口众多,以及长期存在的城乡二
元结构和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导致农民进城就业和迁徙是两个过程,这种情
况增加了我国农民工转移的复杂程度。     农民工进城,既是农民工的强烈愿望,又
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需要,还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要充分认识到农民工
巨大的贡献,解决好就业、权益、文化观念等各方面的问题,城市的文化教育以
及公共服务等资源要向农民工开放,不能在城市里再搞一个二元结构。        要降低城
市门槛接纳他们,用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同化他们,让具备条件的农民工有序
地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和新产业工人。     从政府的角度讲,除了经济层面给予同
等待遇之外,还要调整完善相关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政策,推动农民工的社会融
入和心理融入。

5.农民工黄河边祭河神,讨薪怎一个“难”字了得
http://news.xhby.net/system/2010/10/12/010840773.s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12 日        来源:新华报业网
    10 月 11 日上午 10 时许,在郑州北郊花园口景区门口有尊河神将军塑像,
有 30 多名农民工代表在这个塑像前焚香杀鸡祭拜。他们想让河神显灵,帮他们
讨薪成功后回家种秋。         祭拜活动的负责人之一叫毛国军。              他说,2005 年至 2007 年,
他带领 60 多名农民工,跟着开封市建立水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封
建立)做黄河大堤原阳段、           桩号为 103+829 至 106+600“放淤加固工程”。      而这个
工程,是从中标单位河南省新乡黄河工程局转包的。这个工程于 2007 年 1 月竣
工,但到现在,还拖欠着他们 675 万元工钱没给。(10 月 12 日人民网)
  君不见,有多少农民工为讨血汗钱上演“跳楼秀”“自杀秀”?有多少农
民工走上街头以“违法堵路”的方式讨要本该属于自己的血汗钱?又有多少农
民工铤而走险,“以暴制暴”,以极端激进的方式讨薪?而现在,竟然出现农
民工代表在郑州北郊花园口景区门口的河神将军塑像前焚香杀鸡祭拜,以期感
动河神显灵,好帮他们讨薪成功后回家种秋。难道政府部门、    司法机构及工会组
织还不如河神?这真的让人无语凝咽了!
  政府部门一直有明文规定,工程不能层层转包或分包,但从农民工欠薪案
例来看,不少欠薪事件都缘于工程层层转包或分包。
  农民工讨薪难,体现出来的不仅是农民工的心痛,而且也是整个社会之痛,
同时它也是企业(承包人)良知的悲哀,是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不力的羞辱。
拖欠民工工资行为不仅是劳动保障维权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毒瘤。
  解决农民工讨薪难,首先要让法律阳刚起来。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韩玉胜所说,“目前看来,从根本上治理恶意欠薪行为,仅靠行政手段或者行
政命令是不够的,仍然需要完善法律加以规制。    ”其次,政府要在农民工工资拖
欠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应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与时俱进地更新管理观念、
改革管理手段,严惩恶意欠薪行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再次,工会要发
挥 12351 职工维权热线的作用,加强举报投诉接待力量,确保职工投诉举报渠
道的畅通。    同时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形成整体联动,保证农民工被拖欠工资能按
时、足额清偿到位。
  农民工祭拜河神讨要欠薪,这不是社会的冷笑话,而是现实的热讽刺。    但愿
一些职能部门能负起监管的职责来,工会组织也能主动担负起维权的责任来,
让农民工不再为讨薪难而焦虑甚至行为过激。

6.新生代农民工:权利与消费意识的双重增长
http://www.rmlt.com.cn/News/201010/201010041444368513.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14 日        来源:南方网
    一方面,我们说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勤劳俭朴”,另一方面,又推行着鼓
励消费的扩张内需政策,这实在和“既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的想法一样
高明。
  郑广怀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讲师
  从 2008 年到 2010 年,广东省农民工通讯费用的增加额接近 100 亿元。一方
面,我们说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勤劳俭朴”,另一方面,又推行着鼓励消费的
扩张内需政策,这实在和“既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的想法一样高明。
  权利意识的提高和消费欲望的扩张等新生代农民工特征的形成,既是改革
开放政策和国家意识形态塑造的结果,也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我塑造和自我适应
的结果。   面对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工厂体制和国家制度必须做出应有的及时的回
应。
  如果不出意外,“新生代农民工”将成为 2010 年度词汇。社会之所以如此
关注这个群体,是因为他们在今年发生的一系列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中走到了
台前,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但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
  然而如何界定“新生代农民工”本身就值得讨论。                       通常的做法是按年龄,即
将“80 后”和“90 后”农民工视为新生代农民工。这样的划分固然方便,却值
得推敲。   以年龄作为划分标准的背后遵循的是“分化”的逻辑,即认为农民工群
体正分化为新生代农民工(1980 年后出生)和老生代农民工(1980 年前出生)两个
群体。实际上,农民工群体总体上比较年轻,城市需要的是年轻力壮的劳动力。
  按照中山大学“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今年 9 月发布的
报告,在对 2046 名珠三角农民工进行调查后发现,农民工平均年龄为 29.2 岁,
有一半以上的农民工年龄在 26 岁以下。换言之,农民工总体上已经是“80 后”
占据主导地位了。      认识新生代农民工不仅仅要关注“分化”,还要关注“变化”,
即农民工群体已从“80 前”占主导地位转变为“80 后”乃至“90 后”占主导地
位。
  “变化”的思路意味着,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时,不仅应在一个时
间点上比较新老两代农民工的差异(横向比较),同时还应该在多个时间点上比
较农民工群体特点的变化(纵向比较),从而充分展现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事
实上,权利意识的提高和消费欲望的增长,构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典型特征。
  权利意识极大提升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的提升在纵向数据和横向数据中都得到了体现。从
1996 年 到 2007 年 , 全 国 劳 动 争 议 案 件 当 期 受 理 数 从 4.8121 万 件 增 加 到
35.0182 万件,增长率 730.3%。由劳动者提出申诉的案件数所占百分比由 87.0%
提高到 93.0%。需要指出的是,官方的劳动争议统计资料通常只是真实发生的劳
动争议的冰山一角。据中山大学劳工研究与服务中心 2006 年以来的调查数据,
农民工向劳动部门、卫生部门、           公安机关和信访办等政府公权力机构投诉的比例
从 2008 年的 28.95%提高到 2010 年的 42.31%。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的觉醒还反映在对劳动法律法规熟悉程度的提高上。
就 《劳动法》   而言,“很熟悉”和“比较熟悉”的比例从 2006 年的 8.88%提高到
2010 年的 13.05%。 《劳动合同法》
               就            而言,同一比例从 2008 年 7.74%提高到 2010
年 11.93%。不仅如此,新生代农民工的集体权利意识也呈现增强的趋势。                     调查显
示,农民工参加群体维权活动的比例从 2008 年的 1.4%提高到 2010 年 2.74%,
总量虽小,但增幅接近一倍。
     需要指出的是,新生代农民工集体权利意识的提高恰恰是其个体劳动权利
(如工资、   工时和职业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结果。           面对低工资、    长工时和高发的工伤
和职业病事故,新生代农民工开始意识到,单靠个体力量永远只能在不同的工
厂之间“用脚投票”,却无法改变资本的市场统治和权力的行政统治。
     中山大学“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今年对 4152 名珠三角
和长三角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比“80 前”(样本量为 1767)和“80 后”
(样本量为 2385),可以得到如下发现:“80 后”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比“80 前
”提高 4.1 个百分点,参与劳动合同内容协商的比例提高将近 10 个百分点,“
自愿”加班的比例则降低了近 10 个百分比。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超出法定标准
的加班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常规做法,例如,现行《劳动法》                     规定每月加班不得
超过 36 小时,但按照中山大学劳工研究与服务中心 2006 年以来的调查数据,
四年来农民工每月加班均超过 64 小时,因此,“自愿”加班比例的降低可以视
为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增长的依据。
     消费主义倾向增长明显
     当人们用“月光”、      “不存钱”、    “大手大脚”来形容新生代农民工的时候,
消费欲望的增长已经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仅以手机消费为例,笔者曾
接触一个极端但不失典型性的案例。            年轻的三兄弟在同一家工厂打工,先后受工
伤,当其中一个通过与老板“私了”拿到 8000 元的赔偿款后,三兄弟做的第一
件事就是每人买了一部手机。
     手机消费带动了通讯费用的增加。根据中山大学劳工研究与服务中心的历
年调查数据,农民工每月用于通讯的费用从 2008 年的 63 元增加到 2010 年的
91.54 元,增幅达 45%(请注意这是在各大通信运营商近年降低通讯费用的前提
下),而同期农民工月工资增幅只有 20%。不仅手机及相关消费呈现上升势头,
其他消费类开支亦如此。2010 年农民工每月用于生活日用品(含化妆品)的开支
比 2006 年提高了 46%,用于服装和文化娱乐的开支同期提高了 43%。横向比较也
显示出“80 后”消费欲望的增长。中山大学“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题组今年的调查数据显示,“80 后”用于通讯、        请客送礼、服装和文化娱乐
等方面的费用分别是“80 前”的 1.2 倍、 倍、 倍和 2.2 倍。
                        1.7  1.8       同时,“80 后
”的月工资却只有“80 前”的 96%。
    和其微薄的增长缓慢的收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很容易被认为
是非理性的、   缺乏长远考虑的,甚至认为是新生代农民工正在失去其父辈勤劳俭
朴特性的表现。   然而,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欲望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塑造的结
果。
    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在    《消费社会》 中指出,对物品的消费创造出一种表
面上具体而实际上又十分形式的地位民主(如电视、        汽车和音响民主),掩盖了不
平等和民主缺席的真相。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欲望的扩张某种程度也体现了这一逻
辑。30 年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仅扩大了实质上的城乡差别,造成了农村
的普遍凋敝,而且制造出一套诸如“城市先进,农村落后”、          “城市富裕,农村
贫穷”、“城市领风气之先,农村处边缘之地”的话语。          新生代农民工只有拿着
手机,穿着山寨但却“名牌”的服饰,游走于繁华的卖场之中,才能“真正”
地体会到所谓“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遗憾的是,由于现有制度的藩篱,新生代
农民工只能体会城市文明之“表”,他们无法真正转化为城市的产业工人,这
使得他们看似超前的消费多了一层“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意味。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欲望的扩张在某种程度上还配合着国家扩大内需鼓励消
    费的政策。市场经济基本上是一个消费驱动的经济,近年经济危机的发生
让人们更加深刻体会到消费对于拉动经济的作用。        当大家去年都盯着“四万亿”
应该怎么用于拉动内需的时候,很多人都忘记了新生代农民工对于扩大内需的
作用。仅以通讯费为例,按照上述调查数据推算,从 2008 年到 2010 年仅广东省
农民工通讯费用的增加额就接近 100 亿元(假定广东省的农民工总数为 3000 万)。
一方面,我们说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勤劳俭朴”,另一方面,我们又推行着鼓
励消费的扩张内需的政策,这实在和“既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的想法一
样“高明”。   换言之,在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社会舆论却要求农民工保持
省吃俭用的“本色”,显然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国家、资本和工会的归位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的提高,意味着工厂体制和国家制度必须做出应有
的调整。   事实上,类似的调整已经展开,比如国资委要求央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全总推动工资集体协商的展开,各地政府普遍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等。          这样的措施
固然必要,但在笔者看来,有两个问题的解决更为关键。
    一是基层工会(企业工会)的选举问题。在近期的一些事件中,新生代农民
工希望有一个真正代表他们的企业工会为他们争取长期的利益,建立真正与企
业共享发展成果的长效机制。      可喜的是,目前广东省总工会已经计划在佛山南海
推行基层工会直选的试点。      尽管可能面临来自资方的阻力,尽管可能出现初期较
为混乱的局面,却也有理由相信,成功践行了农村基层直选的农民的后代也有
能力有智慧在企业中实现他们法定的民主权利。
    二是建立集体谈判制度的问题。    该制度的真正建立有赖于集体谈判权、    团结
权和集体争议权的同步实现。      没有集体争议权,工人就失去了制约资方的最终机
制,在集体谈判谈不拢时就无法约束资方的行为。        到头来还是需要政府出面施压,
这跟现有处理集体劳动争议的模式毫无二致。
   消费欲望的扩张带来的影响可能没有权利意识的提升那么直观,但其对现
有制度安排的冲击也不容小视。 仅以社会保障为例,如果说上一代农民工通过省
吃俭用的积蓄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他们回农村后的养老和医疗问题,那么新生
代农民工入不敷出的消费模式和难以再回农村的现实使得他们将来的养老和医
疗问题必然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 问题是,现有地区分割的碎片化社保体系能
够堪此大任吗?前述中山大学“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今年的
调查数据显示,“80 后”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仅为 44.5%。和上一代农民工不一
样,由于当期消费的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没有办法靠自己的积蓄养老。
   权利意识的提高和消费欲望的扩张等新生代农民工特征的形成,既是改革
开放政策和国家意识形态塑造的结果,也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我塑造和自我适应
的结果。面对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工厂体制和国家制度必须做出应有的及时的回
应。

7.五中全会前瞻:拆除农民工市民化障碍在于制度创新
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10/10-14/2586220.s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14 日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准确地判断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的进程,及其可能
的发展趋向,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始终是中国经济学界最重
要的任务。    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面对“十二五”的到来,为更好地
把握未来,需要对包括“十一五”在内的迄今为止的经济发展和改革进程,做
出分析和判断,探讨我国在“十二五”期间,需要着力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人民
网邀请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的教授们,就“十二五”规划可能
涉及的相关热点问题,如,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农民工市民化的出路、缩小收
入分配差距、推进工业化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                       区域协调发展等专题,谈
谈他们的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目前,我国在城乡两栖流动的农民工大约 1.3-1.5 亿人,正处在代际交替
的过程中,第一代农民工由于年龄、知识、          家庭等原因,逐渐开始离城返乡,第
二代农民工成为主力军。     “十二五”时期,如何使两代农民工能够进的来,留得
住,使他们成为市民,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
难题。
  一、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
  (一)巨额成本,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大障碍
  据有关研究测算,每转变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市民需要支付成本约为 2.5 万
元,那么,以 2 亿农民工及家属来计算,至少需要支付 5 万亿元。如果新增一个
城市人口,小城镇 2 万元,中等城市需要 3 万元,大城市 6 万元,特大城市需
要 10 万元,按照农民工 60%在地级市以上的大中城市务工计算,把 2 亿农民工
及家属市民化最低也需要 10 万亿元。 这还是指城市基础建设及住房建设方面的
投资,如果加上农民工的培训、        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等投入,保守地估算也会超过
10 万亿元,约占 2009 年 GDP 的 30%左右。很显然,在一定时期内,要承担如此
巨额的经济成本,超出社会承载能力,是有很大难度的。
  (二)能力不足,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障碍
  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是指农民工可以获得在城市中足以安家和维持生活需
要的收入。农民工由于素质的原因,就业困难。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升级和发展方
式的转变,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对体力型的劳动力旺盛
需求,转变为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要,而农民工基本上是体力型的劳动力,尽
管出现就业机会,农民工也难找到工作。     比如,近几年,我国发达地区的出现的
“民工荒”就是典型的“技工荒”。     农民工一般都在不稳定的非正规岗位和低工
资行业就业,比如,制造业、     建筑业、社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  批发零售业及居
民社会服务业等行业,平均工资年收入 1.5 万元以下,月收入在 1500 元以下。
同时,企业用工的“青型化”,也导致很多 40 岁以上的农民工找不到工作。据
资料显示,2009 年春节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失业返乡的农民工约有 2000 万人。
回乡后就失去重新回城就业机会的几乎都是 35 岁以上的中年农民工。由于农民
工城市生活能力与就业年限、     工资高低直接相关,为此,中年农民工或者说第一
代农民工基本失去在大中城市市民化的机会。     有研究表明,假定社会保障制度健
全,农民工要工作 30 年,才有可能勉强支付退休领取养老金之前年份的日常开
支,同时可以购买建筑面积为 60 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   2006 年时年龄在 30 岁以
下的农民工才有市民化的可能。 据 2009 年统计,1.4 亿外出农民工中,近 40%
的农民工年龄在 30 岁以上,这部分人不具备市民化的能力。“居不易”:农民
工市民化的直接障碍。农民工市民化最大的成本就是城市居住成本。        如果农民工
不能居家进城、安居乐业,就谈不上市民化。     目前,城市房价步入上行快车道,
加大农民工市民化的难度。据研究表明,2009 年上半年农民工的房价收入比 为
22.08,而农民的房价收入比为 29.44。笔者调查中西部地区 10 个县城的房价收
入比,按每平方米 3000 元价格计算,农民工的房价收入 8-9,农民房价收入比
是 11-19,都超过了 6 的合理区间。如果未来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 80%,城镇人
口将增加 5.6 亿人,其中 5 亿人是从农民向市民转化,大中城市农民进不去,
长此下去,县城农民也难进去。如此高的房价会堵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路。
  二、制度创新,是拆除农民工市民化障碍的根本出路
  城乡二元制度安排,是造成我国人口“不完全城镇化”的主要根源。         因此,
必须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推进城镇化。以农民工市民化为主线推动制度创新。
破解城乡二元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遵循“先易后难、先低后高、         先急后缓
”的原则,从围绕降低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提高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入手,实施
制度创新。
  一是要推进教育制度的创新。首先将 1500 万暂居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还有
5500 万留守儿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培养他们城市生活的能力,同时,降
低农民工的生活成本,间接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      要实行“同区、  同校、  同费
”的平等原则,接纳农民工子女就近入托、     入学并免收学费;对于考上大学的农
民工子女给予较高的助学金,以维持学生生活,保证其安稳地接受高等教育。           其
次,对于农民工实行技能培训,将就业前培训、     转岗培训及在职培训制度化,政
府都应拨专款用于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延续其工作生命周期和提高工资水平。
  二是要住房制度的创新。     “居不易”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最大的障碍,住房
制度创新是重头戏。首先,将农民工在城市固定务工 10 年以上者,纳入经济适
用房建设规划,扩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增加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允许农民
工购买,并允许农民以农村房屋及宅基地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购房。         对于农民
市民化压力大的地区,中央政府应该有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政府进行经济适用
房的建设,缓解地方的财政压力。     其次,把农民工纳入廉租房建设计划中,加大
各地廉租房的建设,为农民工安居提供条件。     同时,控制好廉租房的租金,把廉
租房租金与最低工资挂钩,以保证农民工租得起“廉租房”。  再次,控制好城镇
的房价,尤其,要关注中小城市的房价,避免县城房价步大中城市的后尘,“
涨升四起”,堵了农民工进城最后的路。 目前,第一代农民工由于城市就业困难、
家庭拖累以及思乡情节等原因,自愿或被迫还乡。 这些人有一定积蓄并愿意在生
活成本较低、社会认同度高、环境宜居的县城或小城镇安居养老,应该提供多种
制度安排,将他们留在县城或小城镇。应允许有条件的县城,开展宅基地换安居
房的试点,既推动宅基地的流转,又实现农民工“有产转移”。
  三是要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土地既是农民的财产,又是联结农村的纽带。
怎样让农民“有产转移”,又要防止市场风险及强势群体的盘剥,是农村土地
制度改革的两难困境。首先,坚持土地承包制,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通过建
立土地合作社、土地银行、互助组织,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推动耕地的流转和
规模经营,从而实现土地价值形态与生产资料形态的分离,使农民的承包权与
使用权的分离,保证农民拥有获得土地流转和增值的权利,在条件许可的情况
下,允许农民工按照自己的意愿转让承包权。其次,允许农民宅基地确权流转。
宅基地是农民的居住用地,目前,不允许买卖和流转,已经不适合城乡一体化
的需要,要进行创新。第一,确认农民宅基地的权利。 把宅基地的永久使用权交
给农民,在“一户一宅”和面积的符合政策规定的情况下,宅基地的占有权、  使
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归农民所有,宅基地可以买卖,可以继承,是农民的永久
物权。第二,建立农民宅基地流转机制。允许在城市中有稳定职业、 户口迁往外地
的农民工,用宅基地换作价换经济适用房或者转让、 出租、抵押。第三,政府要制
订关于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对于集体所有制的成员权给予重新的界定,
并对制订流转规则、流转收益分配、流转的税收等进行具体的规定,以保证土地
有序、合理的流转。
  当然,农民工市民化还要涉及医疗保障、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多种制度的
改革,需要逐步推进,不能一蹴而就。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政治经济学教研室 石 霞

8.农业部长:农民工应纳入廉租房体系
http://www.chinaacc.com/new/184_186_201010/14xu700173176.s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14 日        来源:新京报
    内容摘要: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行政管理改革》杂志谈解决农民工问题的
基本思路。    称应把农民工纳入政府廉租房、             经济适用房、     限价商品房等国家住房保
障政策体系。国家应建立完善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                       住房公积金制度应当面向
所有农民工,有条件的农民工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并且可以支付房租。
  10 月 13 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           《行政管理改革》       杂志撰文,谈解决农民工
问题的基本思路。       韩长赋称,应把农民工纳入政府廉租房、                 经济适用房、     限价商品
房等国家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完善农民工公积金制度
  韩长赋透露,据国家统计局监测,2009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 22978 万人,
比上年增加 436 万人,增长 1.9%,其中外出务工 14533 万人,在本乡镇从业
8445 万人。
  在农民工住房问题上,韩长赋认为,目前农民工住房问题突出主要有三大
原因。一是农民工买不起、           租不起城市商品房。据建设部调查,目前 74.1% 的农
民工能承受的购房单价在 3000 元/平米以下,76.2%的农民工能承受的月租金在
100-300 元之间。二是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未包括农民工。农民工不能享受经济适
用房、  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  三是现行用地政策制约了农民工集体宿舍的建设。
  韩长赋认为,国家应把农民工纳入国家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在城市稳定就业、
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应纳入政府廉租房、经济适用房、    限价商品房政策享受范
围,或者出台针对性强的农民工公寓建设的支持政策。
  同时,韩长赋还认为,国家应建立完善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    住房公积金
制度应当面向所有农民工,有条件的农民工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并且可
以支付房租。
  专家建议建农民工公寓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
将农民工群体纳入国家住房保障政策体系是农民工有效融入城市生活的基础。    不
过,在制定农民工住房相关政策上,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首先调研农民工对在城
市住房方面的需求。
  徐小青认为,从执行的角度来看,国家出台建设农民工公寓的政策可以在
一段时间内达到效果。

9.牛凤瑞:农民工市民化相关的制度变革
http://house.focus.cn/news/2010-10-15/1072685.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15 日        来源:城市化网
    牛凤瑞: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中国城市经
济学会副会长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委员会和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主办,保亿置业集团承办的第 12 届中国城市化论
坛,9 月 21 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                   企业家代表齐聚杭城,围
绕“十二五城市化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的研讨,在预测十
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基础上,探讨未来城市化发展思路与战略调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
秉仁在论坛上说:“推进城市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发展的重大
战略,亟需体制创新。”
  我国农民市民化是指在城乡一体化意义上的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平等享有
作为共和国公民的权利问题,是对以往实施几十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彻底
否定,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
  农民工市民化是已经进城的农村劳动人口平等享有城市居民权利问题,是
农民市民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的第一步,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
题和城市化基本政策问题。没有农民工的率先市民化,就没有农民的市民化,或
者农民的市民化将遥遥无期,或者农民的市民化将支付更高的社会成本。
  农民工的市民化制度变革涉及我国城乡关系、城市社会政策、  社会建设和城
市现代化物质基础建设的重大转型。主要方向,一是废除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
制,消除附着于户籍之上的各种福利差异,改户籍审批制为按固定居住地登记
制。二是同城居民平等分享有相同标准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救助等社会保障
权益。三是农民工与同城市民平等享有教育、文化、住房、职业培训、再就业等公共
服务的权利等。四是农民工与同城市民平等享有选举、 监督、基层管理等民主政治
的权力。
  农民工市民化是社会利益结构的大调整,是对政府社会政策和执政党执政
能力的严竣考验,必须有周密的设计和科学的操作方能取得预期效果。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农民工市民化制度改革有据。 包括清理现有政策
和法律法规,废除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全面落实和进一步完善已有的保障农
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二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包
括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中,充分考虑农民工和其他外来人口对城市公
共资源和基本生活的需求。
  三是加强教育和舆论引导,提高农民工和市民的素质,包括劳动技能的培
训和政治思想教育,以及社会主义公民素养的培育等。 特别要引导农民工正确认
识第一代进城面临的困难和代际的承传关系,树立合理的预期,防止未富先奢
和平均主义、福利主义、民粹主义倾向。以土地换社保不失为一种各方均可接受,
震动较小的方案。其中的要害不在于对农民工土地权益的剥夺与否,而在于农民
工自主选择;由于土地的空间不可移动性,方案得以推行的关键则在于农民工
流出地与流入地利益关系的协调。
  四是对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法律援助。

10.秦虹:促进农民工进城定居的住房政策建议
http://news.dichan.sina.com.cn/bj/2010/10/15/224699.html?source=rss
时间:2010 年 10 月 15 日        来源:城市化网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委员会和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主办,保亿置业集团承办的第 12 届中国城市化论
坛,9 月 21 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                   企业家代表齐聚杭城,围
绕“十二五城市化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的研讨,在预测十
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基础上,探讨未来城市化发展思路与战略调整。                                  住
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秉
仁在论坛上说:“推进城市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发展的重大战
略,亟需体制创新。”
  据 2009 年统计数据,全国共有农民工 2.3 亿人,其中地级以上城市务工的
占到 65.2%,中小城镇务工的占 19.16%,两者加起来共 84.39%,其中流向东部
地区的农民工占整个农民工的 66.75%。             可以说,引导农民工在城市定居、              落户,
已经成为实施稳定城市化的核心关键要素。
  目前,农民工定居城镇的条件已经初步形成,出现了家庭化、                            年轻化的趋势,
这使他们定居城镇的意愿开始增强。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09 年全家
集体外出打工的占 20.4%,比 1995 年增长了 1 倍,单身的占 80.6%。新生代农民
工开始增加,这两年 30 岁以下的有 1 亿人。其次,农民工收入开始提高,为进
城定居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三,民政部正在推进的城乡一体的社保,如果能够实
施,将会加速农民工进城定居。
  当前农民工在城市居住的情况:一是住房条件普遍较差,位置远、面积小、
建筑密度大、     卫生条件差、     安全隐患高等,42%的人住在城中村、              城乡结合部、     地下
室等等这些地方。       二是随着农民工家庭融入城市,对出租房的需求愿望大大增强。
三是收入较低,不稳定,而房价较高,贷款能力较差,使得农民工在大城市购
房能力普遍偏弱。此外,流动性较强很难让他们在大城市定居。据我们的研究,
1.5 亿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愿望是 3 个 1/3,1/3 的愿意在打工地的城市居住,
1/3 的在大城市打工回到老家中小城市买房,还有 1/3 的挣了钱之后回老家修宅
基地的房子。从农民工住房的条件和愿望来看说明现在亟需政策引导。
  解决农民工住房的政策建议主要有,第一实现农民工宅基地的财产性功能,
放大其在城市住房支出的能力。  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政策,对低收入家庭买
不起商品房的,既不可能放任由自己解决,也不能由政府全包,政府的政策应
该是针对大中小城市有不同的侧重点,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农民工住房政策的
重点应该配置在购房定居上。  第二,政策上鼓励大企业建立符合安全标准的农民
工宿舍,现在 50%的农民工住在大企业提供的基础宿舍,所以还应该鼓励。第三,
加强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农民工集体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提高公共基础设施、     服
务的保障能力。  第四,有条件的城市和单位应该将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体系,
让农民工享受到城市的这个制度。
  据测算,“十二五”期间大城市大概需要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570 万套解决
农民工居住的问题,其中成套住宅应达到 250 万套,非成套住宅应达到 320 万
套左右。  在有条件的城市还可以设立农民工公共租赁住房先租后买的共有产权制
度,吸引他们在城市里真正定居落户。(秦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
副主任、研究员)


农村农业发展

1.“十二五”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http://theory.people.com.cn/GB/12862800.html
时间:2010 年 9 月 30 日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即将到来的
“十二五”,将是我国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推进城
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关键阶段。      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在全面总结历史经
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未来一个时期国际国内政治、经
济、科技、    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有利条件,从
战略和全局的角度出发,从工作和实践的环节入手,提出有针对性和现实操作
性     的     发     展     思      路     与     政   策 措  施   。
    “ 十 二 五 ” 我 国 农 业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的 战 略 思 路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阶段,也是加快经济结构调
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                      这
一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将面临重大的变化,农业农村经济的
外部环境将更加多变,自身发展的要求将更加提高,支持的政策将更加有力。                      适
应这一形势要求,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应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
的                     内                      容          :
    ( 一 ) 以 稳 粮 增 收 为 主 线 , 保 持 农 业 稳 定
  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 6 年增产,但在耕地不断减少,人口持续增加,需
求明显增长背景下,粮食供求平衡任务仍然艰巨。要继续按照稳定面积、增加单
产、改善品质、      提高效益的总体要求,坚持粮食生产的“三条底线”,即:加强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确保我国 95%以上的粮食自
给率;实行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守全国 18 亿亩耕地的
红线;提高粮食产量,确保人均粮食占有不低于 400 公斤。   同时,加快推进耕地
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改革,形成集约、     节约、高效用地的新机制。 进一步
完善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增加对产粮大县的奖励补助,并加快研究
其他相应的扶持政策。  要加大粮食收购价格提升幅度,继续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
和       销        售       补       贴        。
    ( 二 ) 以 改 革 分 配 方 式 为 手 段 , 夯 实 发 展 基 础
  要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改变农民在分配中处于被动
和底层的局面,建立有利于以劳动作为分配依据的社会初次分配制度,提高农
民劳动在社会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物质经济
条件。加大转移支付等手段在平衡社会收入方面的调控作用,实行国民收入二次
分配向农村倾斜的政策。要继续深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
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存量适度调整、    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加快建立以工促
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强化农业发展的基础。

    ( 三 ) 以 培 养 农 业 人 才 为 方 向 , 培 育 新 型 农 民
  针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日渐减少的现状,采取多种手段,培育一批有知识、
有技能、 有方法,乐于务农、  善于务农,适应规模化、  市场化、现代化农业生产新
要求的新型农业生产者。   要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
和阳光工程培训,培养一批农业生产能手和农民技术骨干。      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
研院所的合作,发挥其技术和人才培养的优势条件,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服务。
联合有关部门选拔培养一批科技致富能力强、    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农村产业致富带
头人,带动周边农民的发展。   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或者“一村一名大学生”志愿
者,参与农业科技服务;完善有关政策,引导有文化知识、有专业技能、有市场
开拓能力的专业人才到农村发展创业,为农业产业发展聚集新生力量。
   ( 四 ) 以 转 变 发 展 方 式 为 重 点 , 促 进 提 质 增 效
  要转变传统农业粗放经营的方式,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
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生态农业产业、生
物质能产业、 农业创意产业、 现代农业服务业等新型农业产业。   要继续加强农产品
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资金实力雄厚、企业责任心
强、科技管理水平高的公司进行合理的产能扩张或兼并收购,使农产品由数量向
质量提高方向转变,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要加强农业科学技术
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发挥科技在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中的
引     领     和     推     动     作     用     。
    ( 五 ) 以 农 村 经 济 组 织 为 纽 带 , 提 升 服 务 能 力
  要继续扶持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技推广机构、      龙头企业等农业农村
服务主体。 认真贯彻落实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尽快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对
从事市场营销、 农资采购经营、  信息服务、技术推广培训、 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
农产品加工运输贮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给予财政补贴、
贷款支持或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并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或参与政
府建设项目的有效机制,扶持其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继续支持各类农业行业协会
和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充分发挥其开展技术服务、整合行业力量、提升谈判地位
的功能。研究制定和完善在开展农业保险、    组织实施有关工程建设项目等方面扶
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农业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政策措施。
    ( 六 ) 以 对 外 开 放 为 导 向 , 拓 展 发 展 空 间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
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一趋势,大力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农
产品国际竞争力。 要大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既要积极吸纳国外
资金、先进技术和人才发展农业,又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科研单位和
农业企业“走出去”,开辟境外农业资源开发新渠道,积极参与农业国际竞争;
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加快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鼓励各种所有制形式的
企业投资开发外向型农业,扩大优势农产品和加工制成品出口。    加强农产品进出
口宏观调控,规范和完善农产品进口管理,建立农产品贸易快速反应机制,有
效    保      护   我     国     农     业   。
    ( 七 ) 以 统 筹 城 乡 为 基 础 , 促 进 社 会 公 平
  要彻底消除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在城乡之间合理配
置各种要素的机制。 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建设城乡统一的资源要素市场,加大
金融扶持农村发展的力度,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人口、    拓展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
大力提高政府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形成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保
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力度,扩大农
村社会保障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和
保障标准,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有       关      政      策       建     议
  “十二五”期间,要在继续完善和深入实施现有各项行之有效政策的基础
上,积极探索出台新的扶持政策,以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   一   ) 继  续  增   加   农  业  投 入

  加快出台《农业投入法》    ,依法保证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增长幅度高
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尽快建立农业建设发展基金,建议出台文件明确
土地出让收益的一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的 80%作为农业建设基金的主要来源,
把这部分资金集中到中央农业部门统一调配使用。     完善农村信贷体系,建立政策
性农业保险制度,引导各种经济成份投资农业,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参与农业
的投资和经营。调整农业投入结构,使农业投入向农业科技研究、中小型农田建
设 和 粮 食 主 产 区 建 设 等 方 面 转 变 。
         (  二  )  完  善  各   项   补   贴 政  策
  坚持“补农民、   补农业、补农村”的基本原则不动摇。  在稳定“四补贴”的基
础上,增加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大幅度提高对大豆、       油菜
籽等实行单一低关税且非常重要的敏感产品主产区生产者的直接补贴;全面实
施农业生产保险补贴,继续推进家电、汽车、    摩托车等耐用消费品下乡补贴政策,
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补贴,实施草原生态补偿制度,适时开列新的补贴种
类                                        。
         (  三  )  加  强  农   业   支   持 保  护
  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长效机
制。要在 WTO 规则允许的框架内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
度,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加强对我国重点农产
品产业安全状况的分析和研究;加快建立统一的、     权威的全国性大宗农产品产业
安全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预警并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加强对种子产业的管理,
完善种子产业体系建设,确保种子质量,切实保障农业生产。
   (    四   )  强   化  农   业   科    技  支  撑
  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对主导产品关键技术着力加强,力争在动
植物遗传改良、 节本增效技术、  产后加工升值、动植物疫病防治、  农产品质量安全、
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加快我国生物质能
源发展,加强对生物质能源相关技术和设备研发力度,制定生物质能发展战略;
稳步推进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转基因工程,尽快培育一批
抗病虫、抗逆、高产、 优质、 高效农业新品种,提高农业战略性技术的储备水平。
    ( 五 ) 完 善 现 代 农 业 产 业 体 系
  加快实施粮食和大宗农产品高产体系创建,经济作物集中生产,园艺作物
设施化发展,畜牧水产健康养殖,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加快农产品
加工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农业生物质能产
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 高效设施园艺业、  有机农业、农业文化产业、  现代农业服务
业等新兴产业,不断满足国内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与育
种、有机农业、循环农业、 智能化农业等的建设,全面实现农产品优质化、    营养化、
功能化,实现农业的信息化、   数字化、精准化,建成物质生态系统持续良性循环、
功 能 完 善 、 效 益 一 流 的 新 型 农 业 。
      (   六   )   统  筹  城   乡   公  共  服  务
  “十二五”时期,在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     教育、 医疗卫生、养老、最低生
活保障以及社会救济等公共服务建设的同时,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中小城
市和小城镇全面开放农民工落户,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      直辖市等大城市也要
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剥离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住房、社会保障、       公共服务等制度,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落户制度。   维护农民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尽快解决农民基本
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异地转移接续不畅的问题。     依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
市场,维护农民消费者权益。   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推进十二年义务教育,大力
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强化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优质师资力量的配
置,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对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在做到全覆盖的条件下,继续增加国家财政投入,不断提高政府补助标准。

2.云南: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0-09/29/content_21027081.ht
m
时间:2010 年 9 月 29 日        来源:新华网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行长周振海 28 日说,近年来云南省中小企业和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截至 6 月底,全省为 18848 户中小企业建立了信
用档案,为 658.69 万户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
    周振海介绍,通过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
问 题。截至 6 月底,云南省为 11863 户中小企业办理了贷款卡 ,同比增长
59.6%;有 2375 户中小企业获得了银行贷款,同比增长 86.86%,贷款余额 684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436.7 亿元,同比增长 176.58%。
    周振海介绍,截至 6 月底,云南省为 658.69 万户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占
全省农户总数的 74%。全省农户贷款余额 862.6 亿元,同比增加 239.26 亿元,
增长 38.38%;已评定信用农户 214.47 万户,占建档农户的 32%。

3.云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近 8 成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http://news.kunming.cn/yn-news/content/2010-10/05/content_2302284.htm
时间:2010 年 10 月 5 日 来源:云南日报
    “十一五”期间,面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云南省始终坚持“党
政主导、社会参与、     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深
入贯彻落实各项老龄事业发展规定,使云南省老龄事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
良好局面。
    在“十一五”期间,全省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城乡医疗
保障制度逐步完善,高龄补助发放工作逐步规范,老年人优待政策得到有效落
实。 2009 年,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达 293 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
金发放率达 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268 万,参保率达到 76.9%,超
过全国平均水平,约有 50.3 万老年人领取了养老金;农村低保对象由 2007 年
的 236 万人增加到了目前的 338.46 万人,其中老年人 100.91 万人,占 29.8%,
较好地解决了城市“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老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困难;修订
后的《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       ,更加突出了对老年人的优待,扩大了优待
范围,将优待年龄从原来的 70 周岁下降到 60 周岁,增加了 60 岁老人凭老年人
优待证免费进公园、      公厕,免费乘坐城市市内公交车、 免交就医普通挂号费等 26
项优待,切实保障了老年人基本生活。
    同时,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和福利彩票公益金对老年福利事业的投入力度,
积极推进老年福利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目前,全省
有各类养老机构 108 所,农村敬老院 684 所、 老年活动中心(站、    室)1.1 万个、
老干部活动中心 203 个、各种老年体育设施 1.6 万套(件),改善和丰富了老年
人的日常生活。


4.云南:50 万只节能灯专项用于“乡村绿色照明”
http://news.163.com/10/1011/17/6INTRE0100014JB5.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11 日        来源:新华网
    南省在今年的 800 万只节能灯推广指标中,专门安排 50 万只灯专项面对新
农村建设的广大村民进行推广,让农民群众切实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惠民政策。
"拿到政府赠送的节能灯,我的心里非常高兴。                   "个旧市沙甸区新沙甸小学 6 年级
1班的回族小姑娘金精良玉说。
    作为云南"乡村绿色照明"计划的行动之一,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新农专项财政补贴"绿色照明,走进新农村,倡导新生活"启动仪式近日在云南
省红河州个旧市著名的滇南回乡--沙甸区公所沙甸清真寺广场举行。沙甸区的 4
个乡分别获赠了 4000 只节能灯,负责此次推广工作的节能灯生产企业--厦门通
士达有限公司向红河州人民政府捐赠 5 万只节能灯支持新农村建设,重点用于
免费发放给农村五保户、军烈属、特困户。
    "至 10 月 31 日前,红河州试点推广活动还将组织推广车队分赴红河州 13
个县市进行推广宣传,向广大新农村村民推广使用 50 万只节能灯,向指定地区
的五保户、    军烈属、    特困户免费赠送 5 万只节能灯。           "云南省节能办刘志珍说,类
似红河州行动旨在将高效照明产品重点向农村推广的行动是云南省节能工作的
重中之重。    "零碳排放"和"乡村绿色照明"目前正逐渐成为云南省农村节能减排的
工作重点。

5.云南农村能源建设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
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main/s/102/content-446079.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13 日        来源:国家林业局政府网
    “十一五”以来,云南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机遇,努力
整合省级农村能源建设资金,积极争取中央国债沼气项目,总计投入 10.67 亿
元,切实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截至今年 7 月,全省已新建农村沼气 111.24
万 户 , 节 柴 改 灶 64.64 万 户 , 分 别 为 “ 十 一 五 ” 规 划 任 务 的 111.24% 和
129.28%,提前实现了发展目标。全省农村沼气池保有量已达 254 万户以上,节
柴改灶累计达 600 万户,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达 184 万平方米,为减少森林资
源消耗、   促进节能减排、       保护生态环境、      改善农村居住条件、        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
量       发        挥       了        重       要       作        用     。
  据测算,全省已建成的 254 万户沼气池年产沼气约 12 亿立方米,折合标煤
70 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40 多万吨,替代的薪材相当于 150 万亩森林的
年蓄积量;600 万农户通过节柴改灶,每年节约薪材 600 万吨,折合标煤 300 多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600 多万吨;184 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年节约标煤
27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54 万吨。全省农村能源建设已形成了年节约标煤
400 多 万 吨 , 减 排 二 氧 化 碳 800 多 万 吨 的 能 力 。
  在农村能源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的推动下,云南省森林资源实现了持续快
速增长。根据今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云南省森林面积达
2.73 亿 亩 , 5 年 净 增 3865.5 万 亩 , 年 均 增 加 773.1 万 亩 ; 森 林 覆 盖 率 达
52.93%,5 年增加了 3.02 个百分点,年均增加 0.6 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达
17.12 亿 立 方 米 , 5 年 净 增 1.64 亿 立 方 米 , 年 均 增 加 3280 万 立 方 米 。
  同时,通过农村能源建设,带动了农村改厨、改厕、改厩,实现了农村庭院
美化、厨房亮化、       厩厕净化,降低了农村群众劳动强度,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
了生活质量,为实现云南林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开拓了一条特色之路。             “做饭不烧柴,热水不用电,出门不踩泥,环境
无污染”,已是云南省广大农村实施能源建设工程后的生动写照。
  今后,全省农村能源工作将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
机遇,切实加强管理能力和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在建设“森林云南”和打造面
向西南开放的绿色生态屏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6.贵州五方面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http://news.sohu.com/20100926/n275271615.shtml
时间:2010 年 9 月 26 日        来源:人民网
    日前,从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主持召开的省委常委会议上传来信息,该省
将以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为契机,着力加强“
三农”工作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等五项重
点 工 作 , 全 面 推 进 农 村 党 风 廉 政 建 设 。
  会议强调,要加大对“三农”工作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力度,
进一步突出检查重点、把握关键环节、改进检查方法,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真
正落到实处、惠及群众。          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大力加强党风廉政
教育,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切实转变思想
作风和工作作风。要认真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以解决农村民生问题、
涉农资金项目和农村矛盾纠纷等为重点,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扎实开展梳理排查,
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            要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         资产、资源的管理,坚
持依法管理、科学规划,把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和环境安全统筹起来、与促
进农村发展和维护农民利益统筹起来,合理有序地对农村集体资源进行开发利
用,切实让农民群众从中得到更多实惠。要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健
全既保证党的领导又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积极推进乡镇政
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农村基层党务公开,提高农村基层权力运行的透明度,进一
步密切农村基层党群干群关系。

7.贵州立法明确农村林地所有权可以依法流转
http://news.sina.com.cn/c/2010-10-02/173821213103.s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2 日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贵州省森林林木林地流转条例》          于昨日起正式施行     。
                                         《条例》  规定,森林、林
木、林地权属明确,并依法取得国家统一式样林权证书的,可以依法流转。但自
然保护区内核心区、缓冲区的森林、林木、林地不得流转。
  据贵州省林业厅介绍,        《贵州省森林林木林地流转条例》 7 月 28 日在贵州
                                             于
省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            条例》 明确了流转范围、     期限及方式、    流转
程序、 流转管理、   争议调处、   法律责任等   。
                            《条例》  规定,森林、    林木、 林地权属明 确,
并依法取得国家统一式样林权证书的,可以依法流转。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缓
冲区的森林、   林木、  林地不得流转。    森林、 林木、  林地的流转可以采取承包、       转包、 互
换、 转让、 出租、 抵押、  合资合作等方式。    自留地、   自留山的林地使用权不得抵押、        转
让。 国有森林、   林木、 林地的流转,应当依法采用承包、          转包、  出租、 合资合作的方
式。 森林、 林木、 林地的流转,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涉及多个出让方的,受
让方应当分别与每个出让方签订流转合同。
   《贵州省森林林木林地流转条例》          的出台对贵州省规范森林、        林木、 林地流转
行为,保障流转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森林资源,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和强化
林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8.广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逾 330 万亩 涉及农户 120 万户
http://news.163.com/10/1014/07/6IUI7GUM00014JB5.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14 日        来源:新华网
    近年来广西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取得初步成效。                        广西
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广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34.
95万亩,占全区农户承包地总面积的11%;涉及农户120.05万户,
占全区农户总数的14%。
    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谢东表示,虽然广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体形
势良好,但仍存在个别地方违规操作,机制缺失、                     管理弱化,流转行为不规范导
致纠纷频发等问题。        下一步广西将坚决落实政策,稳定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
重点要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                 登记和发证工作,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
证书全面发放到户,并认真清理、抢救和永久管理好土地承包档案资料。
    其次,要依法规范流转,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和主体地位。                        要确保流转不得改
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得改变土地用途和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三个不
得”,坚守流转底线。
    第三,要继续建立健全制度,促进流转管理工作规范化。                        统一制定和推行流
转合同规范文本,建立流转合同鉴证制度,健全登记备案制度,建立和完善农
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机制。
此外,广西还将加强服务管理,培育良好的流转市场环境。加强宣传指导,
确保流转政策落到实处。


教育

1.贵州进一步借助远程方式推动大规模农村教师培训
http://www.gov.cn/jrzg/2010-10/06/content_1716259.htm
时间:2010 年 10 月 6 日        来源:新华社
    贵州省今年进一步借助远程教育方式,向 5 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科骨
干教师提供培训,帮助农村教师解决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教学面临的困难和
问题,同时培养他们远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记者从贵州省教育厅了解到,近年来,贵州省依托“全国继教网”“北大
网院”的技术优势和课程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远程培训的有效方式。2009 年,
贵州省实施两项“远程培训计划”,培训骨干班主任 1 万名,培训教育技术能
力学科骨干教师 2000 名。
    据了解,贵州省山多地少、           学校分散,而远程教育是从根本上实现不同地区、
不同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将优质教育资源输
送到广大农村地区的重要手段。
    目前,贵州省正在努力打造一支远程培训的辅导员和管理员队伍,加强培
训过程监管,确保培训质量。            并在深入实施教育部“国培计划”的过程中,充分
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将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反思
相结合,远程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满足教师多样化培训需求,加强培训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

2.发改委 5500 万助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
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2010-10-8/177016.s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8 日        来源:新华网
    日前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经青海省积极汇报衔接,近日,国家发展改革
委确定将青海省纳入国家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省,并支持青海专
项资金 5500 万元。
  在推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工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通过统筹利用
中小学闲置土地或校舍,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改扩建或新建乡镇和村幼儿
园,以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改善乡、村两级幼儿园基础设施条件。                              今年,国
家发展改革委确定在全国选择 10 个省试点,启动实施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
工程,青海有幸被纳入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省。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青海的 5500 万元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
中央专项资金,将主要用于建设共和、                化隆、   刚察、  乌兰、  湟中 5 县 46 乡、  村两级
幼儿园。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要求,目前,青海省相关部门正在进行项目前期
各项工作。

3.贵州省将免费培训 5.4 万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
http://www.qdnrm.com/a/qiandongnanxinwen/bendi/2010/1009/21041.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9 日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商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More Related Content

Viewers also liked

Ais pp exhibition 2012sml
Ais pp exhibition 2012smlAis pp exhibition 2012sml
Ais pp exhibition 2012smlaissaigon
 
Nd legislation
Nd legislationNd legislation
Nd legislationpinku2011
 
Milagrosdelanaturaleza
MilagrosdelanaturalezaMilagrosdelanaturaleza
Milagrosdelanaturalezapenuela
 
Bai 305 dut sua an dam
Bai 305 dut sua an damBai 305 dut sua an dam
Bai 305 dut sua an damThanh Liem Vo
 
Skinny Body Care Geschäftsmodell
Skinny Body Care GeschäftsmodellSkinny Body Care Geschäftsmodell
Skinny Body Care GeschäftsmodellJoyce A. Sachse
 
Speakasiacompensationplan 13025355833443-phpapp01
Speakasiacompensationplan 13025355833443-phpapp01Speakasiacompensationplan 13025355833443-phpapp01
Speakasiacompensationplan 13025355833443-phpapp01valyapg
 
Digital story telling in the 21st century
Digital story telling in the 21st centuryDigital story telling in the 21st century
Digital story telling in the 21st centuryJaneenDuncan1
 
Ag wa cta investment setting
Ag wa cta investment settingAg wa cta investment setting
Ag wa cta investment settingKaren157
 
Eric Grohe
Eric GroheEric Grohe
Eric Grohepenuela
 
Giao trinh thiet_bi_ngoai_vi_7124
Giao trinh thiet_bi_ngoai_vi_7124Giao trinh thiet_bi_ngoai_vi_7124
Giao trinh thiet_bi_ngoai_vi_7124Nguyen Dang Tuan
 

Viewers also liked (16)

Ais pp exhibition 2012sml
Ais pp exhibition 2012smlAis pp exhibition 2012sml
Ais pp exhibition 2012sml
 
Nd legislation
Nd legislationNd legislation
Nd legislation
 
Milagrosdelanaturaleza
MilagrosdelanaturalezaMilagrosdelanaturaleza
Milagrosdelanaturaleza
 
Xuankysuu2009
Xuankysuu2009Xuankysuu2009
Xuankysuu2009
 
Consultoria iso 9001 campinas
Consultoria iso 9001 campinasConsultoria iso 9001 campinas
Consultoria iso 9001 campinas
 
Bai 305 dut sua an dam
Bai 305 dut sua an damBai 305 dut sua an dam
Bai 305 dut sua an dam
 
Paradigm 1218656614474137 8
Paradigm 1218656614474137 8Paradigm 1218656614474137 8
Paradigm 1218656614474137 8
 
Skinny Body Care Geschäftsmodell
Skinny Body Care GeschäftsmodellSkinny Body Care Geschäftsmodell
Skinny Body Care Geschäftsmodell
 
Bohle-GFH
Bohle-GFHBohle-GFH
Bohle-GFH
 
Speakasiacompensationplan 13025355833443-phpapp01
Speakasiacompensationplan 13025355833443-phpapp01Speakasiacompensationplan 13025355833443-phpapp01
Speakasiacompensationplan 13025355833443-phpapp01
 
Digital story telling in the 21st century
Digital story telling in the 21st centuryDigital story telling in the 21st century
Digital story telling in the 21st century
 
Ag wa cta investment setting
Ag wa cta investment settingAg wa cta investment setting
Ag wa cta investment setting
 
Eric Grohe
Eric GroheEric Grohe
Eric Grohe
 
Giao trinh thiet_bi_ngoai_vi_7124
Giao trinh thiet_bi_ngoai_vi_7124Giao trinh thiet_bi_ngoai_vi_7124
Giao trinh thiet_bi_ngoai_vi_7124
 
Arenas
ArenasArenas
Arenas
 
I Am
I AmI Am
I Am
 

Similar to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人口。社会。经济
人口。社会。经济人口。社会。经济
人口。社会。经济yaoyao yang
 
10-2 社會與環保問題
10-2 社會與環保問題10-2 社會與環保問題
10-2 社會與環保問題Ruei-Chian Tsai
 
现代慈善事业格局与中国青年使命
现代慈善事业格局与中国青年使命现代慈善事业格局与中国青年使命
现代慈善事业格局与中国青年使命vim background
 
六合彩 » SlideShare
六合彩 » SlideShare六合彩 » SlideShare
六合彩 » SlideSharejbfybcuf
 
第30局局務會議紀錄
第30局局務會議紀錄第30局局務會議紀錄
第30局局務會議紀錄huyijiluhuyijilu
 
海航大集介绍(1)
海航大集介绍(1)海航大集介绍(1)
海航大集介绍(1)carefreelogic
 
2.刘铎 Social Problem And Local Governace
2.刘铎 Social Problem And Local Governace2.刘铎 Social Problem And Local Governace
2.刘铎 Social Problem And Local Governacezhu02
 
《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原文及权威解读
《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原文及权威解读《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原文及权威解读
《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原文及权威解读fyxyk
 
《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原文及权威解读
《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原文及权威解读《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原文及权威解读
《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原文及权威解读fyxyk
 
11-1社會型態的改變
11-1社會型態的改變11-1社會型態的改變
11-1社會型態的改變Ruei-Chian Tsai
 
社會行政(綜合題庫解析) 2013初等.五等學儒
社會行政(綜合題庫解析) 2013初等.五等學儒社會行政(綜合題庫解析) 2013初等.五等學儒
社會行政(綜合題庫解析) 2013初等.五等學儒TAAZE 讀冊生活
 
20191219【簡報】衛生福利部:「高齡友善健康照護工作推動成果與展望」
20191219【簡報】衛生福利部:「高齡友善健康照護工作推動成果與展望」20191219【簡報】衛生福利部:「高齡友善健康照護工作推動成果與展望」
20191219【簡報】衛生福利部:「高齡友善健康照護工作推動成果與展望」R.O.C.Executive Yuan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mingyun
 
居住正義論壇V-主題一(社會局)
居住正義論壇V-主題一(社會局)居住正義論壇V-主題一(社會局)
居住正義論壇V-主題一(社會局)leembtoleem
 
Pakatan Rakyat 2013 Election Manifesto Book (Chinese)
Pakatan Rakyat 2013 Election Manifesto Book (Chinese)Pakatan Rakyat 2013 Election Manifesto Book (Chinese)
Pakatan Rakyat 2013 Election Manifesto Book (Chinese)anwaribrahim_my
 
社會住宅與都市更新 從荷蘭及韓國經驗談起
社會住宅與都市更新 從荷蘭及韓國經驗談起社會住宅與都市更新 從荷蘭及韓國經驗談起
社會住宅與都市更新 從荷蘭及韓國經驗談起OURsOURs
 
108年新北市永和區統計年報.pdf
108年新北市永和區統計年報.pdf108年新北市永和區統計年報.pdf
108年新北市永和區統計年報.pdf永和區公所
 
108年新北市永和區統計年報.pdf
108年新北市永和區統計年報.pdf108年新北市永和區統計年報.pdf
108年新北市永和區統計年報.pdf永和 區公所
 

Similar to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20)

人口。社会。经济
人口。社会。经济人口。社会。经济
人口。社会。经济
 
10-2 社會與環保問題
10-2 社會與環保問題10-2 社會與環保問題
10-2 社會與環保問題
 
现代慈善事业格局与中国青年使命
现代慈善事业格局与中国青年使命现代慈善事业格局与中国青年使命
现代慈善事业格局与中国青年使命
 
六合彩 » SlideShare
六合彩 » SlideShare六合彩 » SlideShare
六合彩 » SlideShare
 
第30局局務會議紀錄
第30局局務會議紀錄第30局局務會議紀錄
第30局局務會議紀錄
 
海航大集介绍(1)
海航大集介绍(1)海航大集介绍(1)
海航大集介绍(1)
 
Today HK
Today HKToday HK
Today HK
 
2.刘铎 Social Problem And Local Governace
2.刘铎 Social Problem And Local Governace2.刘铎 Social Problem And Local Governace
2.刘铎 Social Problem And Local Governace
 
《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原文及权威解读
《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原文及权威解读《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原文及权威解读
《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原文及权威解读
 
《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原文及权威解读
《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原文及权威解读《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原文及权威解读
《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原文及权威解读
 
11-1社會型態的改變
11-1社會型態的改變11-1社會型態的改變
11-1社會型態的改變
 
社會行政(綜合題庫解析) 2013初等.五等學儒
社會行政(綜合題庫解析) 2013初等.五等學儒社會行政(綜合題庫解析) 2013初等.五等學儒
社會行政(綜合題庫解析) 2013初等.五等學儒
 
20191219【簡報】衛生福利部:「高齡友善健康照護工作推動成果與展望」
20191219【簡報】衛生福利部:「高齡友善健康照護工作推動成果與展望」20191219【簡報】衛生福利部:「高齡友善健康照護工作推動成果與展望」
20191219【簡報】衛生福利部:「高齡友善健康照護工作推動成果與展望」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居住正義論壇V-主題一(社會局)
居住正義論壇V-主題一(社會局)居住正義論壇V-主題一(社會局)
居住正義論壇V-主題一(社會局)
 
Huatao
HuataoHuatao
Huatao
 
Pakatan Rakyat 2013 Election Manifesto Book (Chinese)
Pakatan Rakyat 2013 Election Manifesto Book (Chinese)Pakatan Rakyat 2013 Election Manifesto Book (Chinese)
Pakatan Rakyat 2013 Election Manifesto Book (Chinese)
 
社會住宅與都市更新 從荷蘭及韓國經驗談起
社會住宅與都市更新 從荷蘭及韓國經驗談起社會住宅與都市更新 從荷蘭及韓國經驗談起
社會住宅與都市更新 從荷蘭及韓國經驗談起
 
108年新北市永和區統計年報.pdf
108年新北市永和區統計年報.pdf108年新北市永和區統計年報.pdf
108年新北市永和區統計年報.pdf
 
108年新北市永和區統計年報.pdf
108年新北市永和區統計年報.pdf108年新北市永和區統計年報.pdf
108年新北市永和區統計年報.pdf
 

More from CSO Programe,Oxfam China

10月31日农学院讲座预习资料 从植物的肥料到人体的“保鲜剂”
10月31日农学院讲座预习资料 从植物的肥料到人体的“保鲜剂”10月31日农学院讲座预习资料 从植物的肥料到人体的“保鲜剂”
10月31日农学院讲座预习资料 从植物的肥料到人体的“保鲜剂”CSO Programe,Oxfam China
 
西部阳光基金会青海玉树4.14救灾简讯
西部阳光基金会青海玉树4.14救灾简讯西部阳光基金会青海玉树4.14救灾简讯
西部阳光基金会青海玉树4.14救灾简讯CSO Programe,Oxfam China
 

More from CSO Programe,Oxfam China (20)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5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5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5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5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4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4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4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4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3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3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3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3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2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2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2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2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1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1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1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1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0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0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0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10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9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9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9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9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8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8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8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8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7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7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7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7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6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6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6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6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5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5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5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5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4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4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4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4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2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2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2
香港社企民間高峰會資料2
 
香港
香港香港
香港
 
10月31日农学院讲座预习资料 从植物的肥料到人体的“保鲜剂”
10月31日农学院讲座预习资料 从植物的肥料到人体的“保鲜剂”10月31日农学院讲座预习资料 从植物的肥料到人体的“保鲜剂”
10月31日农学院讲座预习资料 从植物的肥料到人体的“保鲜剂”
 
我木有敌淫
我木有敌淫我木有敌淫
我木有敌淫
 
China challenge
China challengeChina challenge
China challenge
 
Alnap lessons earthquakeschinese
Alnap lessons earthquakeschineseAlnap lessons earthquakeschinese
Alnap lessons earthquakeschinese
 
西部阳光基金会青海玉树4.14救灾简讯
西部阳光基金会青海玉树4.14救灾简讯西部阳光基金会青海玉树4.14救灾简讯
西部阳光基金会青海玉树4.14救灾简讯
 
《濒危物种科学通讯》1001
《濒危物种科学通讯》1001《濒危物种科学通讯》1001
《濒危物种科学通讯》1001
 

一周新闻剪辑2010年9月26日 2010年10月15日

  • 1. 目录 农民工 1.新生代农民工“入市”需过五道坎 2.秦光荣:抓紧研究农民工进城落户 3.官方报告称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为每年 2 万亿 4.韩长赋 :农民工问题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大问题 5.农民工黄河边祭河神,讨薪怎一个“难”字了得 6.新生代农民工:权利与消费意识的双重增长 7.五中全会前瞻:拆除农民工市民化障碍在于制度创新 8.农业部长:农民工应纳入廉租房体系 9.牛凤瑞:农民工市民化相关的制度变革 10.秦虹:促进农民工进城定居的住房政策建议 农村农业发展 1.“十二五”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2.云南: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3.云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近 8 成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4.云南:50 万只节能灯专项用于“乡村绿色照明” 5.云南农村能源建设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 6.贵州五方面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7.贵州立法明确农村林地所有权可以依法流转 8.广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逾 330 万亩 涉及农户 120 万户 教育 1.贵州进一步借助远程方式推动大规模农村教师培训 2.发改委 5500 万助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 3.贵州省将免费培训 5.4 万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 4.西部商报:特岗教师是“穷教育”的证明 5.刘延东:加快发展教育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支撑 6.教育部出台措施支持甘肃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7.中央文明办、 共青团中央、文化部、教育部部署开展西部文化建设志愿服务活动 8.青海省启动中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 社会性别 1.佛山首个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挂牌 2.7 成网友称打孩子属家庭暴力吁完善反家暴立法 3.反对性别暴力男性热线开通 气候变化 1.解振华谈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立场 2.中国节能减排工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 3.中国十年减排目标实现路径:建立气候变化专项财政 4.美国商会:反对气候法案 但不反对 CAP and TRADE
  • 2. 5.“基础四国”第五次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在津闭幕 6.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 6.天津气候谈判大会直击:气候司为中国“正名” 7.气候变化对中国农牧业产生深远影响 8.其余详见乐施会相关报道-天津气候会议专题 企业社会责任 1.国际生态分论坛"绿色共赢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召开 2.杭州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获广泛认同 3.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评选正式启动 4.企业社会责任:公众很买账 5."环保门"企业利益跷跷板 责任缺失需反思 留守儿童 1.透视留守儿童"情感空巢":更需要爱和关怀 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发布 3.全国妇联: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做好 8 方面工作 4.3409 个扶贫村留守儿童将有家 5.别让留守少年成问题 专家探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公民社会 1.对话 NGO 研究者:民间慈善基金咋就这么难 2.环保 NGO 参与政府决策:说什么?怎么说?有何用? 3.慈善与公民社会 4.60 家中国 NGO 共同发布立场 力促气候谈判进程 5.气候谈判:中国本土 NGO 与企业代表举行发布会 6.NGO 版坎昆猜想:2020 年减排 40% 7.解振华接见中国 NGO 称赞并肯定其重要作用 8.刘鉴强:中国高级官员承认 NGO 的重要作用 9.李晓亮:官越来越难当 才是实在“公民社会” 10.“社会企业”,别急着炒热 11.境外 NGO 在中国 15 年的影响利大于弊 12.走向国际气候谈判舞台 草根 NGO 准备好了吗? 农民工 1.新生代农民工“入市”需过五道坎 http://www.qstheory.cn/jj/jsshzyxnc/201009/t20100927_50598.htm 时间:2010 年 9 月 27 日 来源:学习时报 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纳入中央正式文件, 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是一 个既无法回到农村、 又难以融入城市的特殊群体,主要是指以 80 后、 后为代表 90
  • 3. 的新一代农民工,既有在农村出生长大后进城务工的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又有 在城市成长、学习,长大成人后留在城市务工的城市新生代农民工。据国家统计 局公布的数据:2009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 2.3 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 1.5 亿人,其中,16 岁—30 岁的占 61.6%。据此推算,2009 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数 量在 8900 万左右,如果将 8445 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 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 1 亿人左右。 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不仅 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也是尽快提升我国的城市化 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而要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入市 ”进程亟需迈过五道坎。   第一道:户籍坎   多年来,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一直是影响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目前,虽然全国许多地区都出台了新政策和新措施,打破户籍壁垒,但是更多 是属于取消形式上的户籍歧视,而对依附在户籍上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依然没 有得到实质性改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迁移定居制度、 不同层次水平的社会保 障制度,以及一些地区性的教育制度依然对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不同程度的歧视, 这就给农民工进城就业、社会保障、 自身培训及子女受教育等方面造成了难以克 服的障碍。   要迈过这道坎,首先,改革并逐步取消现行的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 只有真 正取消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创造一个有利于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制度环境,才能 使每个公民有平等机会享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好处。 从制度上改革,使户籍制度不 再成为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性壁垒。 其次,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与其它改革 配套进行,要逐步分离附着在户籍上的就业、社会保障、 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和 社会福利功能;尤其是,必须进一步突破进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以有无城镇户 口为前提条件的观念,尽快改变目前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 实行以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建立以常住户口、 暂住户口为基础的户口登记制 度,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实现户籍管理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的转变。   第二道:心理坎   从法定身份上讲,由于受户籍限制,新生代农民工仍然是农民。 他们中的一 部分是在城市里出生长大,一部分是初中或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城打工,没种过 地,不会种地,更不愿意种地,普遍存在着农民不爱地,农民不爱农,农民不 识农,“轻农、 厌农、弃农”意识严重。 虽然户口在农村,他们更倾向于把自己定 位为城市人,没准备再回农村,出来长见识的同时,希望能够和城市人一样“ 体面地活着”。 但同时,他们还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向往城市,却不能融入 城市;想做城市人,但身份还是农民;自卑心理和悲观情绪、 失衡心理和焦虑情 绪、孤独心理和受挫情绪、 压抑心理和怨恨情绪、 被剥夺心理和抵触情绪在新生代 农民工群体中普遍存在;这种非城非乡的尴尬身份,让他们陷入了巨大的“身 份”、“制度”以及“文化”认同方面的危机。   要迈过这道坎,首先,从社会的角度看,应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疏导,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负面心理问题,特别是政府企业和社会应该为他们的 住房、 教育和医疗等社会需求提供政策保障,让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享受体面劳动, 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从企业和其它社会组织看,除了保护他们的健康权、 生命保 障权、平等就业权、 休息休假权等合法的劳动权益外,还要考虑他们多方面的发 展要求,比如组织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开放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丰富他们的 精神文化生活等。 同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让他们参与企业和社区的管理,这
  • 4. 对他们融入城市、提高素质和吸收城市文明很有必要。   第三道:社保坎   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保险,包括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 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保险制度的缺失是新生代农民工最为关注的问题。 目前在 农民工中实行的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中,当务之急是工伤险。 由于农民 工主要分布在建筑、制造、采掘等行业,从事“脏累差”的体力劳动,面临巨大 的劳动安全风险;而且不断发生的农民工工伤事故、 不容忽视的农民工职业病群 体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各种各样的劳资纠纷,都表明全面推行工伤保险制度的急 需和必要。在医疗保障、养老保险方面虽然有新农合与新农保,但还不能满足他 们现实生活的需要。况且,金融危机之后,又出现了农民工中断参保现象,农民 工不能在原来的岗位上工作,相应的保险就会中断。 特别是工伤保险由雇主缴费, 保证当期支付,一旦农民工离开这个岗位,企业也就不再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 此外,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方面的缺失也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住房福利或补贴、 在职培训或进修、各种劳动保护及保健费、子女教育、入托、社区服务、生活救助、 失业救助等方面,无法与城镇职工相比,与城镇职工存在明显差别。   要迈过这道坎,第一,要从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生活为出发点,根据 他们职业特点、收入状况、流动程度及定居城镇意愿等标准,对农民工群体进行 细分,在此基础上采取分类分层的措施保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 一类是长期 生活在城镇并打算定居的,可将他们按富裕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使其享 受较高级的福利型农村社会保障待遇;一类是短期在城镇生活的,需要建立一 整套的配套措施来构建其社会保障;一类是临时在城镇打工的,可将其纳入相 应阶段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内。要建立包括失业、医疗、工伤、 养老保险等在内的 低水平、全方位、广覆盖的多层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再通过各层次之间的 融合,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规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二,从我国实际出发, 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需求,先解决他们迫切需要的保障需求——工伤保险 和医疗保险,再依次解决养老、失业、生育保险等。工伤保险不需要个人缴费,又 不存在转移和接续的问题,容易得到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的普遍接受;而大 病住院也最易使农民工陷入贫困。农民工因工致伤、 致残的事故时有发生,并因 此产生一系列的劳资纠纷,这就决定了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障制度应当作为我 国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道:素质坎   新生代农民工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 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如果按照市民化要求,他们在文化素质、 劳动技能等方面仍存在差距。这就需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高新 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为其真正融入城市做好全面准备。   要迈过这道坎,第一,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开展针对性和实用性 强的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即使进行传统知识和技能培训时,也要建立 完整的质量评估信息系统,增加政策法规、公共知识、心理辅导、 思维转变等新内 容,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和现代企业等环境变化。 第二,要积极引导和吸 纳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区自治组织和各类学习型、服务型、 文体型、公益志愿型等 居民互助性的社区民间组织,使新生代农民工逐步融入社区生活和社区管理, 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加速融入城市的大熔炉。   第五道:政策坎   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取向是要融入城市,过上体面的城市生活。 因此,要针
  • 5. 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发展需求等,制定切实有用、有效的政策。第一,政府和 社会应逐步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教育、医疗、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中,减轻 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成本,改善生活环境,同时加快工资制度的改革,提高劳动 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第二,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量身打造”住房政策,缓解安 居难题。目前,在现有户籍制度尚未改变的前提下,将全部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 市的保障住房范围条件尚未成熟。但可以推动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和收入 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建设农民工公 寓、将农民工纳入经济适用房保障范围,探索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等,为 新生代农民工“量身打造”住房政策,帮助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安居城市。 第三, 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好他们子女的 就学问题,为他们留城打工解除后顾之忧。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作为联系农 村和城市的纽带,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 有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积极推进“入市”进程,才能加快提 升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加快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才能保证我国的长治久 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者单位:山东省委党校) 2.秦光荣:抓紧研究农民工进城落户 http://www.ynxxb.com/content/2010-10/1/N93033514338.aspx 3.官方报告称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为每年 2 万亿 http://money.163.com/10/1010/05/6IK4C4N600253B0H.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10 日 来源:东方早报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报告称农民工市民化应实行“保留户籍、总量控制、 放 宽条件、逐步推进”
  • 6. “半城市化”表现为:农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 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未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昨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发展报告 2010:促进人的发展 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发布会。 报告提出了关于中国新型城市化的战略目标: 从“十二五”开始,用 20 年时间解决中国的“半城市化”问题,使中国的城市 化率在 2030 年达到 65%。 据课题组调研后测算,每年为解决 2000 万农民工市民化需投入 2 万亿元, 到 2030 年基本解决 4 亿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进城和落户问题,使他们享受与城市 原有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各项权利。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杨伟民、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所长蔡昉担任主报告的 主笔,并出席了昨天的发布会。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非营利智库型基 金会。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发布会选择在上海举办,还包含着特殊的期待,“作 为中国人口规模最大、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和 2010 年世博会的主办城市, 上海有条件也有责任通过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都市圈建设率先成为世界城市, 成为中国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引领者,成为吸纳农村移民实现包容 式发展的典范。” “半城市化”问题 以“常住的流动人口”为主要推动力的现行城市化模式,由于没有给予进 城农民工及其家庭永久定居的选择,因而城乡人口年龄结构被逐渐倒置,在城 市人口生产性提高的同时,农村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大。 因此,这种人口结构 变化趋势意味着,城市得以延长人口红利期,是以农村人口结构扭曲为代价的。 报告指出,“半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 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 子女教育、社会保障、 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在城市 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报告强调,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按现行统计口径计算,人口城市化速度很快。 大 量的农民工长期工作生活在城市里,被统计在城市人口中,但是他们以及他们 的家人并没有享受到与户籍相联系的城市公共福利和政治权利。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前的统计口径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在城镇居住 6 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统计为城镇人口,这部分人占城镇总人口的 26%。二是按 照现行统计,在 6 亿多城镇人口中,仍有相当数量的居住在郊区从事农业的农 业户口人口。 基于 2000 年普查和 2005 年的 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计算,这五年 城镇人口增量中的 71.8%是持农业户籍进城打工的外地农民工和郊区的农业人 口。 人口的城市化率(城市常住人口比重)与人口的非农化率(非农业户籍人口 比重)产生了较大差距且不断扩大,2007 年两者相差 12 个百分点。 报告称,从这一角度来说,中国所取得的发展成就中的相当一部分是以牺 牲农民工的发展为代价而取得的。 农民工低收入导致了低水平生活和贫困;恶劣 的工作条件导致了职业病;留守儿童和进城儿童无法享受教育公平导致了学习、 生活和心理问题;家庭成员分离导致了生活不幸福等问题。 报告指出,以“常住的流动人口”为主要推动力的现行城市化模式,由于没有 给予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庭永久定居的选择,因而城乡人口年龄结构被逐渐倒置, 在城市人口生产性提高的同时,农村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大。 因此,这种人口 结构变化趋势意味着,城市得以延长人口红利期,是以农村人口结构扭曲为代
  • 7. 价的。 农民工市民化方案 “农民工市民化应实行‘保留户籍、 总量控制、放宽条件、逐步推进’的方式。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可很快完全放开户籍限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根据综合 承载能力逐步放宽落户条件。”中国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平均成本在 10 万元左 右。 这意味着中国未来每年为解决 2000 万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投入 2 万亿元资金。 报告强调,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就是允许那些已经 在城市长期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在自愿基础上获得所在地城市的 市民身份,并平等地享有现有城市市民享有的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利,承担相同 的市民义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市民。 报告指出,这次金融危机的经历显示,农业不再是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城市 形成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刚性需求,转移出的农村劳动力不再具有回到土地上的 可能性。 报告建议,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要循序渐进,从现在起用大约十年时间, 通过先使具有稳定职业、缴纳税收、 享有社会保障和固定住所的农民工及其家庭 成员转为市民,同时逐步降低门槛,解决其他进城农民工以及他们愿意留在城 里的家属。 2020 年先解决 2 亿人左右的身份转换问题。 2020 到 2030 年再解 到 从 决 2 亿左右农民工及其家属的市民化问题。即今后 20 年平均每年要解决 2000 万 人的户籍以及与之配套的社会福利问题。 杨伟民在会上介绍,农民工市民化应实行“保留户籍、 总量控制、 放宽条件、 逐步推进”的方式。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可很快完全放开户籍限制;大城市和特 大城市,根据综合承载能力逐步放宽落户条件。 报告课题组调研结果显示,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 中国当前农民工 市民化的平均成本在 10 万元左右。这意味着中国未来每年为解决 2000 万农民工 市民化需要投入 2 万亿元资金。 在报告的建议方案中,上述 2 万亿元投入需要由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和市场 来共同分担。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分担 5000 亿元,主要用于支付 农民工市民化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支出;地方政府通过财政配套承担 5000 亿元,主要用于支付农民工市民化的廉租房等的住房成本支出;剩余的 10000 亿元可以通过市场解决,用于支付农民工市民化的土地、 基础设施和部分住房成 本的支出。 具体的资金筹措,由于农民工市民化的资金投入多属于一次性投入, 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筹措资金。预计到 2030 年农民工的半城市化 问题应该得到了根本上的解决。 配套战略构想 建立“人地”挂钩机制,即根据各城市吸纳农民工人口定居的数量,每年 增加一部分用地指标用于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后的用地问题。 建立“人钱”挂钩机 制,即根据各城市吸纳农民工定居的规模,每年定向给予财政补助。 杨伟民在会上介绍,“促进人的发展”是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的目的, 它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数亿农民工的身份转变。 为此,该报告提出了一整套战略构 想,实行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市用地的“人地挂钩”、 财政支出的“人钱挂钩”; 以城市群为城市化的主题形态,以“两横三纵”城市格局为空间布局等方面的 建议。 报告建议,应修订土地承包法关于农民举家到设区的城市落户就要取消其 土地承包权的条款,可以考虑保留一定时期如 3-5 年的土地承包权。
  • 8. 建立“人地”挂钩机制,是指根据各城市吸纳农民工人口定居的数量,每年增 加一部分用地指标用于解决农民工市民化后的用地问题。 建立“人钱”挂钩机制, 是指根据各城市吸纳农民工定居的规模,每年定向给予财政补助。 财政补助的资 金来源,可以考虑发行专项国债,也可以考虑从国有企业上缴利润中提取一定 比例。 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大幅度扩大廉租房和公租房供给规模,把自愿在城市落户的农民工纳入住 房保障体系和援助范围。对于购买城市经济适用房、 限价房的落户农民工,通过 政府对商业银行补偿的方式,采取降低首付款比例,延长还款期,契税和利率 优惠等政策。 杨伟民在会上强调,应把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包括廉租房和公 租房,另外建立农民工市民化后的土地退出机制,在一定期间保留农民工家庭 的土地承包权,落实农民工政治权利,保障未落户农民工权益。 考虑到未来 10 年 2 亿城镇新增人口的住房问题,报告认为中国城镇住房存在巨 大缺口。按人均 15 平方米估算,将需要近 30 亿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住房;并建议 今后 10 年每年新增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总量不低于当年住宅建设总量的 50%。 报告建议应通过扩大城市居住用地供给、降低土地价格、开征房地产税等多 种措施从总体上降低城市商品房价格;大幅度扩大廉租房和公租房供给规模, 把自愿在城市落户的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和援助范围;同时把符合条件的 农民工纳入廉租房援助范围。 报告还建议,探索由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农村建设用地建设农民工公寓,定 向租赁给落户农民工和其他外地落户人口的做法。对于购买城市经济适用房、 限 价房的落户农民工,通过政府对商业银行补偿的方式,采取降低首付款比例, 延长还款期,契税和利率优惠等政策。 报告认为,应依靠多种方式和渠道来建设保障性住房。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特别要加大对廉租房的建设投入。 对于廉租住房紧缺的城市,通过新建和收购等 方式,增加一部分廉租房实物配租的房源。 条件许可的用工单位可通过建立集体 宿舍来解决一部分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在人口较多的城市,要大力发展公共租赁 住房,缓解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以及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公共 租赁住房的建设,可以引入社会资金,并由地方政府提供相应的低廉地价的土 地。在部分城市可以开展住房公积金用于住房建设的试点。 4.韩长赋 :农民工问题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大问题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0/11/c_12645293.htm 时间:2010 年 10 月 11 日 来源:学习时报 农民工是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 90 年代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 步伐加快,大量农民从农业转移出来,形成的一支新生劳动大军,是我国产业 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国家统计局监测,2009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 2.3 亿人, 其中进城务工 1.45 亿人,这个规模,在国际上,只比印度、美国人口少,与印 度尼西亚人口相当。 农民工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特殊的历史性贡献,农民工 问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大问题。   第一,农民打工收入是农民收入主要增长点。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一人就业,全家增收”。农民务工收入大体占农民收入四项主要来源的 40%。2009 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实际增速为 10.5%,对农民增收贡献率高达 47.9%。
  • 9.   第二,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缓解了农村资源压力,有利于形成农业 适度规模经营。 农民外出打工是实现土地规模效益的前提条件,农民讲“走出一 个劳动力,等于多了一垧地”,为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创造了前提条件,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第三,农民工进城打工是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和统筹城乡发 展的有效实现形式。 农民打工收入是农村建房、 创业和农村消费的主要资金来源 。 2 亿农民工,人均每年攒 5000 元,大数每年应在 1 万亿元左右。这笔钱是任何 投资都不能比拟和代替的。农民外出务工为农村社会带回市场信息、 管理经验, 也带回现代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   第四,农民工是推动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力量。 农民工是城市产业 工人的主体,是城市新增人口的主要来源,是我国工业化、 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 量。近年来,传统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工人比重一路下降,只有 3000 万人左 右,而农民工已达 2 亿多人,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根据第五次人口 普查资料,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 57.6%,在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中 占 68%,在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占 80%。 现在,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低,有的 地方甚至出现负增长,新增人口主要靠机械增长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农民工 强有力地支撑了国家工业化建设,也推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 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五,处理好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 80 后、90 后农民工或者叫新生代农民工逐步成为农民工队伍的主体。 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 他们出来打工,主要不是为生存,而是为发展,盼望定居城市,融入城市文明。 他们更加关注社会保障、 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和人生价值。 而无论是从城市化需要, 还是从现行政策体制,我们都不应、也不能再把他们拒之城外,送回农村。对待 新生代农民工不能再沿用老办法,要“以人为本”,要关注他们特殊成长经历, 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加快他们与城市的“融合”。 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 工问题,对于城市健康发展,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农民工的贡献是历史性的、 全局性的。去年,“千千万万背井离乡、 在 中国繁荣的沿海城市工作的工人群体”因为创造了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奇迹, 引领了世界经济的复苏,而入选 2009 年《时代》年度人物,这个赞誉一点儿都 不为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今年的中央 1 号文件对农民工工作 作了重要部署。 2006 年国务院出台了 《关于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意见》 ,2008 年底 专门下发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 。 》 解决农民工 问 题的基本思路,应当顺应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把握工业 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的阶段特征,重点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要 坚持农民向工业、 服务业转移就业,向城市有序流动迁移的方向,打开城门,合 理引导,逐步转移,有序进城;二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采取综合措施,坚 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县域经济和农村二、 三产业, 让一部分农民就地转移,另一方面要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和待遇,让一部分农 民进城务工,安居乐业;三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造条件,抓紧解决农 民工外出务工面临的现实突出问题,同时推动体制改革创新,探索消除产生农 民工问题的深层次体制原因。   针对农民工实际情况,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提高就业竞争力、 增强就业稳定 性和强化进城服务放在突出位置, 同时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拆除农民工
  • 10. 融入城市的樊篱。   一要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培训意 愿,大力开展多种门类、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法律意识和 文明水准,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 这项工作,农业部门、 劳动部门、 教育部门都在 做,2009 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 11 亿元,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 300 万人。   二要采取多渠道措施,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 完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加 强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为农民工提 供就业信息。引导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大力发 展农村水电路气房,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和标准农田建设,增加农民的就业机 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 第三产业,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在财政、 税收、 信贷、土 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发展规模种养业,创办工商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要加强农民工进城就业服务,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良好就业生活条件和 环境。要研究制定一整套政策,提供就业服务信息,加强劳务对接,拓宽就业渠 道,完善社会保障,提升公共服务,强化基础工作,逐步实现农民进城有工作、 上岗有培训、 劳动有合同、工作有报酬、 参保有办法、生产有安全、子女有学上、 住 宿有改善、维权有渠道、生活有文化、发展有目标。   四要促进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实现农民工向市民转化。 发达国家农民进城 就业和迁徙是一个同步过程,我国由于农村人口众多,以及长期存在的城乡二 元结构和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导致农民进城就业和迁徙是两个过程,这种情 况增加了我国农民工转移的复杂程度。 农民工进城,既是农民工的强烈愿望,又 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需要,还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要充分认识到农民工 巨大的贡献,解决好就业、权益、文化观念等各方面的问题,城市的文化教育以 及公共服务等资源要向农民工开放,不能在城市里再搞一个二元结构。 要降低城 市门槛接纳他们,用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同化他们,让具备条件的农民工有序 地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和新产业工人。 从政府的角度讲,除了经济层面给予同 等待遇之外,还要调整完善相关的公共管理和社会政策,推动农民工的社会融 入和心理融入。 5.农民工黄河边祭河神,讨薪怎一个“难”字了得 http://news.xhby.net/system/2010/10/12/010840773.s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12 日 来源:新华报业网 10 月 11 日上午 10 时许,在郑州北郊花园口景区门口有尊河神将军塑像, 有 30 多名农民工代表在这个塑像前焚香杀鸡祭拜。他们想让河神显灵,帮他们 讨薪成功后回家种秋。 祭拜活动的负责人之一叫毛国军。 他说,2005 年至 2007 年, 他带领 60 多名农民工,跟着开封市建立水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封 建立)做黄河大堤原阳段、 桩号为 103+829 至 106+600“放淤加固工程”。 而这个 工程,是从中标单位河南省新乡黄河工程局转包的。这个工程于 2007 年 1 月竣 工,但到现在,还拖欠着他们 675 万元工钱没给。(10 月 12 日人民网)   君不见,有多少农民工为讨血汗钱上演“跳楼秀”“自杀秀”?有多少农 民工走上街头以“违法堵路”的方式讨要本该属于自己的血汗钱?又有多少农 民工铤而走险,“以暴制暴”,以极端激进的方式讨薪?而现在,竟然出现农 民工代表在郑州北郊花园口景区门口的河神将军塑像前焚香杀鸡祭拜,以期感
  • 11. 动河神显灵,好帮他们讨薪成功后回家种秋。难道政府部门、 司法机构及工会组 织还不如河神?这真的让人无语凝咽了!   政府部门一直有明文规定,工程不能层层转包或分包,但从农民工欠薪案 例来看,不少欠薪事件都缘于工程层层转包或分包。   农民工讨薪难,体现出来的不仅是农民工的心痛,而且也是整个社会之痛, 同时它也是企业(承包人)良知的悲哀,是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不力的羞辱。 拖欠民工工资行为不仅是劳动保障维权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毒瘤。   解决农民工讨薪难,首先要让法律阳刚起来。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韩玉胜所说,“目前看来,从根本上治理恶意欠薪行为,仅靠行政手段或者行 政命令是不够的,仍然需要完善法律加以规制。 ”其次,政府要在农民工工资拖 欠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应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与时俱进地更新管理观念、 改革管理手段,严惩恶意欠薪行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再次,工会要发 挥 12351 职工维权热线的作用,加强举报投诉接待力量,确保职工投诉举报渠 道的畅通。 同时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形成整体联动,保证农民工被拖欠工资能按 时、足额清偿到位。   农民工祭拜河神讨要欠薪,这不是社会的冷笑话,而是现实的热讽刺。 但愿 一些职能部门能负起监管的职责来,工会组织也能主动担负起维权的责任来, 让农民工不再为讨薪难而焦虑甚至行为过激。 6.新生代农民工:权利与消费意识的双重增长 http://www.rmlt.com.cn/News/201010/201010041444368513.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14 日 来源:南方网 一方面,我们说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勤劳俭朴”,另一方面,又推行着鼓 励消费的扩张内需政策,这实在和“既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的想法一样 高明。   郑广怀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讲师   从 2008 年到 2010 年,广东省农民工通讯费用的增加额接近 100 亿元。一方 面,我们说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勤劳俭朴”,另一方面,又推行着鼓励消费的 扩张内需政策,这实在和“既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的想法一样高明。   权利意识的提高和消费欲望的扩张等新生代农民工特征的形成,既是改革 开放政策和国家意识形态塑造的结果,也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我塑造和自我适应 的结果。 面对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工厂体制和国家制度必须做出应有的及时的回 应。   如果不出意外,“新生代农民工”将成为 2010 年度词汇。社会之所以如此 关注这个群体,是因为他们在今年发生的一系列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中走到了 台前,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但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   然而如何界定“新生代农民工”本身就值得讨论。 通常的做法是按年龄,即 将“80 后”和“90 后”农民工视为新生代农民工。这样的划分固然方便,却值 得推敲。 以年龄作为划分标准的背后遵循的是“分化”的逻辑,即认为农民工群 体正分化为新生代农民工(1980 年后出生)和老生代农民工(1980 年前出生)两个 群体。实际上,农民工群体总体上比较年轻,城市需要的是年轻力壮的劳动力。   按照中山大学“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今年 9 月发布的 报告,在对 2046 名珠三角农民工进行调查后发现,农民工平均年龄为 29.2 岁, 有一半以上的农民工年龄在 26 岁以下。换言之,农民工总体上已经是“80 后”
  • 12. 占据主导地位了。 认识新生代农民工不仅仅要关注“分化”,还要关注“变化”, 即农民工群体已从“80 前”占主导地位转变为“80 后”乃至“90 后”占主导地 位。   “变化”的思路意味着,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时,不仅应在一个时 间点上比较新老两代农民工的差异(横向比较),同时还应该在多个时间点上比 较农民工群体特点的变化(纵向比较),从而充分展现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事 实上,权利意识的提高和消费欲望的增长,构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典型特征。   权利意识极大提升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的提升在纵向数据和横向数据中都得到了体现。从 1996 年 到 2007 年 , 全 国 劳 动 争 议 案 件 当 期 受 理 数 从 4.8121 万 件 增 加 到 35.0182 万件,增长率 730.3%。由劳动者提出申诉的案件数所占百分比由 87.0% 提高到 93.0%。需要指出的是,官方的劳动争议统计资料通常只是真实发生的劳 动争议的冰山一角。据中山大学劳工研究与服务中心 2006 年以来的调查数据, 农民工向劳动部门、卫生部门、 公安机关和信访办等政府公权力机构投诉的比例 从 2008 年的 28.95%提高到 2010 年的 42.31%。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的觉醒还反映在对劳动法律法规熟悉程度的提高上。 就 《劳动法》 而言,“很熟悉”和“比较熟悉”的比例从 2006 年的 8.88%提高到 2010 年的 13.05%。 《劳动合同法》 就 而言,同一比例从 2008 年 7.74%提高到 2010 年 11.93%。不仅如此,新生代农民工的集体权利意识也呈现增强的趋势。 调查显 示,农民工参加群体维权活动的比例从 2008 年的 1.4%提高到 2010 年 2.74%, 总量虽小,但增幅接近一倍。 需要指出的是,新生代农民工集体权利意识的提高恰恰是其个体劳动权利 (如工资、 工时和职业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结果。 面对低工资、 长工时和高发的工伤 和职业病事故,新生代农民工开始意识到,单靠个体力量永远只能在不同的工 厂之间“用脚投票”,却无法改变资本的市场统治和权力的行政统治。 中山大学“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今年对 4152 名珠三角 和长三角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比“80 前”(样本量为 1767)和“80 后” (样本量为 2385),可以得到如下发现:“80 后”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比“80 前 ”提高 4.1 个百分点,参与劳动合同内容协商的比例提高将近 10 个百分点,“ 自愿”加班的比例则降低了近 10 个百分比。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超出法定标准 的加班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常规做法,例如,现行《劳动法》 规定每月加班不得 超过 36 小时,但按照中山大学劳工研究与服务中心 2006 年以来的调查数据, 四年来农民工每月加班均超过 64 小时,因此,“自愿”加班比例的降低可以视 为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增长的依据。 消费主义倾向增长明显 当人们用“月光”、 “不存钱”、 “大手大脚”来形容新生代农民工的时候, 消费欲望的增长已经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仅以手机消费为例,笔者曾 接触一个极端但不失典型性的案例。 年轻的三兄弟在同一家工厂打工,先后受工 伤,当其中一个通过与老板“私了”拿到 8000 元的赔偿款后,三兄弟做的第一 件事就是每人买了一部手机。 手机消费带动了通讯费用的增加。根据中山大学劳工研究与服务中心的历 年调查数据,农民工每月用于通讯的费用从 2008 年的 63 元增加到 2010 年的 91.54 元,增幅达 45%(请注意这是在各大通信运营商近年降低通讯费用的前提 下),而同期农民工月工资增幅只有 20%。不仅手机及相关消费呈现上升势头,
  • 13. 其他消费类开支亦如此。2010 年农民工每月用于生活日用品(含化妆品)的开支 比 2006 年提高了 46%,用于服装和文化娱乐的开支同期提高了 43%。横向比较也 显示出“80 后”消费欲望的增长。中山大学“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题组今年的调查数据显示,“80 后”用于通讯、 请客送礼、服装和文化娱乐 等方面的费用分别是“80 前”的 1.2 倍、 倍、 倍和 2.2 倍。 1.7 1.8 同时,“80 后 ”的月工资却只有“80 前”的 96%。 和其微薄的增长缓慢的收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很容易被认为 是非理性的、 缺乏长远考虑的,甚至认为是新生代农民工正在失去其父辈勤劳俭 朴特性的表现。 然而,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欲望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塑造的结 果。 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在 《消费社会》 中指出,对物品的消费创造出一种表 面上具体而实际上又十分形式的地位民主(如电视、 汽车和音响民主),掩盖了不 平等和民主缺席的真相。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欲望的扩张某种程度也体现了这一逻 辑。30 年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仅扩大了实质上的城乡差别,造成了农村 的普遍凋敝,而且制造出一套诸如“城市先进,农村落后”、 “城市富裕,农村 贫穷”、“城市领风气之先,农村处边缘之地”的话语。 新生代农民工只有拿着 手机,穿着山寨但却“名牌”的服饰,游走于繁华的卖场之中,才能“真正” 地体会到所谓“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遗憾的是,由于现有制度的藩篱,新生代 农民工只能体会城市文明之“表”,他们无法真正转化为城市的产业工人,这 使得他们看似超前的消费多了一层“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意味。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欲望的扩张在某种程度上还配合着国家扩大内需鼓励消 费的政策。市场经济基本上是一个消费驱动的经济,近年经济危机的发生 让人们更加深刻体会到消费对于拉动经济的作用。 当大家去年都盯着“四万亿” 应该怎么用于拉动内需的时候,很多人都忘记了新生代农民工对于扩大内需的 作用。仅以通讯费为例,按照上述调查数据推算,从 2008 年到 2010 年仅广东省 农民工通讯费用的增加额就接近 100 亿元(假定广东省的农民工总数为 3000 万)。 一方面,我们说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勤劳俭朴”,另一方面,我们又推行着鼓 励消费的扩张内需的政策,这实在和“既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的想法一 样“高明”。 换言之,在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社会舆论却要求农民工保持 省吃俭用的“本色”,显然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国家、资本和工会的归位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的提高,意味着工厂体制和国家制度必须做出应有 的调整。 事实上,类似的调整已经展开,比如国资委要求央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全总推动工资集体协商的展开,各地政府普遍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等。 这样的措施 固然必要,但在笔者看来,有两个问题的解决更为关键。 一是基层工会(企业工会)的选举问题。在近期的一些事件中,新生代农民 工希望有一个真正代表他们的企业工会为他们争取长期的利益,建立真正与企 业共享发展成果的长效机制。 可喜的是,目前广东省总工会已经计划在佛山南海 推行基层工会直选的试点。 尽管可能面临来自资方的阻力,尽管可能出现初期较 为混乱的局面,却也有理由相信,成功践行了农村基层直选的农民的后代也有 能力有智慧在企业中实现他们法定的民主权利。 二是建立集体谈判制度的问题。 该制度的真正建立有赖于集体谈判权、 团结 权和集体争议权的同步实现。 没有集体争议权,工人就失去了制约资方的最终机 制,在集体谈判谈不拢时就无法约束资方的行为。 到头来还是需要政府出面施压,
  • 14. 这跟现有处理集体劳动争议的模式毫无二致。 消费欲望的扩张带来的影响可能没有权利意识的提升那么直观,但其对现 有制度安排的冲击也不容小视。 仅以社会保障为例,如果说上一代农民工通过省 吃俭用的积蓄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他们回农村后的养老和医疗问题,那么新生 代农民工入不敷出的消费模式和难以再回农村的现实使得他们将来的养老和医 疗问题必然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 问题是,现有地区分割的碎片化社保体系能 够堪此大任吗?前述中山大学“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今年的 调查数据显示,“80 后”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仅为 44.5%。和上一代农民工不一 样,由于当期消费的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没有办法靠自己的积蓄养老。 权利意识的提高和消费欲望的扩张等新生代农民工特征的形成,既是改革 开放政策和国家意识形态塑造的结果,也是新生代农民工自我塑造和自我适应 的结果。面对这种历史性的变化,工厂体制和国家制度必须做出应有的及时的回 应。 7.五中全会前瞻:拆除农民工市民化障碍在于制度创新 http://www.chinanews.com.cn/gn/2010/10-14/2586220.s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14 日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准确地判断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的进程,及其可能 的发展趋向,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始终是中国经济学界最重 要的任务。 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面对“十二五”的到来,为更好地 把握未来,需要对包括“十一五”在内的迄今为止的经济发展和改革进程,做 出分析和判断,探讨我国在“十二五”期间,需要着力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人民 网邀请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的教授们,就“十二五”规划可能 涉及的相关热点问题,如,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农民工市民化的出路、缩小收 入分配差距、推进工业化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 区域协调发展等专题,谈 谈他们的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目前,我国在城乡两栖流动的农民工大约 1.3-1.5 亿人,正处在代际交替 的过程中,第一代农民工由于年龄、知识、 家庭等原因,逐渐开始离城返乡,第 二代农民工成为主力军。 “十二五”时期,如何使两代农民工能够进的来,留得 住,使他们成为市民,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 难题。   一、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   (一)巨额成本,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大障碍   据有关研究测算,每转变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市民需要支付成本约为 2.5 万 元,那么,以 2 亿农民工及家属来计算,至少需要支付 5 万亿元。如果新增一个 城市人口,小城镇 2 万元,中等城市需要 3 万元,大城市 6 万元,特大城市需 要 10 万元,按照农民工 60%在地级市以上的大中城市务工计算,把 2 亿农民工 及家属市民化最低也需要 10 万亿元。 这还是指城市基础建设及住房建设方面的 投资,如果加上农民工的培训、 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等投入,保守地估算也会超过 10 万亿元,约占 2009 年 GDP 的 30%左右。很显然,在一定时期内,要承担如此 巨额的经济成本,超出社会承载能力,是有很大难度的。   (二)能力不足,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障碍   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是指农民工可以获得在城市中足以安家和维持生活需
  • 15. 要的收入。农民工由于素质的原因,就业困难。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升级和发展方 式的转变,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对体力型的劳动力旺盛 需求,转变为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要,而农民工基本上是体力型的劳动力,尽 管出现就业机会,农民工也难找到工作。 比如,近几年,我国发达地区的出现的 “民工荒”就是典型的“技工荒”。 农民工一般都在不稳定的非正规岗位和低工 资行业就业,比如,制造业、 建筑业、社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 批发零售业及居 民社会服务业等行业,平均工资年收入 1.5 万元以下,月收入在 1500 元以下。 同时,企业用工的“青型化”,也导致很多 40 岁以上的农民工找不到工作。据 资料显示,2009 年春节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失业返乡的农民工约有 2000 万人。 回乡后就失去重新回城就业机会的几乎都是 35 岁以上的中年农民工。由于农民 工城市生活能力与就业年限、 工资高低直接相关,为此,中年农民工或者说第一 代农民工基本失去在大中城市市民化的机会。 有研究表明,假定社会保障制度健 全,农民工要工作 30 年,才有可能勉强支付退休领取养老金之前年份的日常开 支,同时可以购买建筑面积为 60 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 2006 年时年龄在 30 岁以 下的农民工才有市民化的可能。 据 2009 年统计,1.4 亿外出农民工中,近 40% 的农民工年龄在 30 岁以上,这部分人不具备市民化的能力。“居不易”:农民 工市民化的直接障碍。农民工市民化最大的成本就是城市居住成本。 如果农民工 不能居家进城、安居乐业,就谈不上市民化。 目前,城市房价步入上行快车道, 加大农民工市民化的难度。据研究表明,2009 年上半年农民工的房价收入比 为 22.08,而农民的房价收入比为 29.44。笔者调查中西部地区 10 个县城的房价收 入比,按每平方米 3000 元价格计算,农民工的房价收入 8-9,农民房价收入比 是 11-19,都超过了 6 的合理区间。如果未来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 80%,城镇人 口将增加 5.6 亿人,其中 5 亿人是从农民向市民转化,大中城市农民进不去, 长此下去,县城农民也难进去。如此高的房价会堵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路。   二、制度创新,是拆除农民工市民化障碍的根本出路   城乡二元制度安排,是造成我国人口“不完全城镇化”的主要根源。 因此, 必须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推进城镇化。以农民工市民化为主线推动制度创新。 破解城乡二元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遵循“先易后难、先低后高、 先急后缓 ”的原则,从围绕降低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提高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入手,实施 制度创新。   一是要推进教育制度的创新。首先将 1500 万暂居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还有 5500 万留守儿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培养他们城市生活的能力,同时,降 低农民工的生活成本,间接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 要实行“同区、 同校、 同费 ”的平等原则,接纳农民工子女就近入托、 入学并免收学费;对于考上大学的农 民工子女给予较高的助学金,以维持学生生活,保证其安稳地接受高等教育。 其 次,对于农民工实行技能培训,将就业前培训、 转岗培训及在职培训制度化,政 府都应拨专款用于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延续其工作生命周期和提高工资水平。   二是要住房制度的创新。 “居不易”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最大的障碍,住房 制度创新是重头戏。首先,将农民工在城市固定务工 10 年以上者,纳入经济适 用房建设规划,扩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增加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允许农民 工购买,并允许农民以农村房屋及宅基地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购房。 对于农民 市民化压力大的地区,中央政府应该有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政府进行经济适用 房的建设,缓解地方的财政压力。 其次,把农民工纳入廉租房建设计划中,加大 各地廉租房的建设,为农民工安居提供条件。 同时,控制好廉租房的租金,把廉
  • 16. 租房租金与最低工资挂钩,以保证农民工租得起“廉租房”。 再次,控制好城镇 的房价,尤其,要关注中小城市的房价,避免县城房价步大中城市的后尘,“ 涨升四起”,堵了农民工进城最后的路。 目前,第一代农民工由于城市就业困难、 家庭拖累以及思乡情节等原因,自愿或被迫还乡。 这些人有一定积蓄并愿意在生 活成本较低、社会认同度高、环境宜居的县城或小城镇安居养老,应该提供多种 制度安排,将他们留在县城或小城镇。应允许有条件的县城,开展宅基地换安居 房的试点,既推动宅基地的流转,又实现农民工“有产转移”。   三是要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土地既是农民的财产,又是联结农村的纽带。 怎样让农民“有产转移”,又要防止市场风险及强势群体的盘剥,是农村土地 制度改革的两难困境。首先,坚持土地承包制,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通过建 立土地合作社、土地银行、互助组织,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推动耕地的流转和 规模经营,从而实现土地价值形态与生产资料形态的分离,使农民的承包权与 使用权的分离,保证农民拥有获得土地流转和增值的权利,在条件许可的情况 下,允许农民工按照自己的意愿转让承包权。其次,允许农民宅基地确权流转。 宅基地是农民的居住用地,目前,不允许买卖和流转,已经不适合城乡一体化 的需要,要进行创新。第一,确认农民宅基地的权利。 把宅基地的永久使用权交 给农民,在“一户一宅”和面积的符合政策规定的情况下,宅基地的占有权、 使 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归农民所有,宅基地可以买卖,可以继承,是农民的永久 物权。第二,建立农民宅基地流转机制。允许在城市中有稳定职业、 户口迁往外地 的农民工,用宅基地换作价换经济适用房或者转让、 出租、抵押。第三,政府要制 订关于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对于集体所有制的成员权给予重新的界定, 并对制订流转规则、流转收益分配、流转的税收等进行具体的规定,以保证土地 有序、合理的流转。   当然,农民工市民化还要涉及医疗保障、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多种制度的 改革,需要逐步推进,不能一蹴而就。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政治经济学教研室 石 霞 8.农业部长:农民工应纳入廉租房体系 http://www.chinaacc.com/new/184_186_201010/14xu700173176.s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14 日 来源:新京报 内容摘要: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行政管理改革》杂志谈解决农民工问题的 基本思路。 称应把农民工纳入政府廉租房、 经济适用房、 限价商品房等国家住房保 障政策体系。国家应建立完善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 住房公积金制度应当面向 所有农民工,有条件的农民工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并且可以支付房租。   10 月 13 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 《行政管理改革》 杂志撰文,谈解决农民工 问题的基本思路。 韩长赋称,应把农民工纳入政府廉租房、 经济适用房、 限价商品 房等国家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完善农民工公积金制度   韩长赋透露,据国家统计局监测,2009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 22978 万人, 比上年增加 436 万人,增长 1.9%,其中外出务工 14533 万人,在本乡镇从业 8445 万人。   在农民工住房问题上,韩长赋认为,目前农民工住房问题突出主要有三大 原因。一是农民工买不起、 租不起城市商品房。据建设部调查,目前 74.1% 的农 民工能承受的购房单价在 3000 元/平米以下,76.2%的农民工能承受的月租金在
  • 17. 100-300 元之间。二是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未包括农民工。农民工不能享受经济适 用房、 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 三是现行用地政策制约了农民工集体宿舍的建设。   韩长赋认为,国家应把农民工纳入国家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在城市稳定就业、 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应纳入政府廉租房、经济适用房、 限价商品房政策享受范 围,或者出台针对性强的农民工公寓建设的支持政策。   同时,韩长赋还认为,国家应建立完善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 住房公积金 制度应当面向所有农民工,有条件的农民工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并且可 以支付房租。   专家建议建农民工公寓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 将农民工群体纳入国家住房保障政策体系是农民工有效融入城市生活的基础。 不 过,在制定农民工住房相关政策上,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首先调研农民工对在城 市住房方面的需求。   徐小青认为,从执行的角度来看,国家出台建设农民工公寓的政策可以在 一段时间内达到效果。 9.牛凤瑞:农民工市民化相关的制度变革 http://house.focus.cn/news/2010-10-15/1072685.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15 日 来源:城市化网 牛凤瑞: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中国城市经 济学会副会长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委员会和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主办,保亿置业集团承办的第 12 届中国城市化论 坛,9 月 21 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 企业家代表齐聚杭城,围 绕“十二五城市化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的研讨,在预测十 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基础上,探讨未来城市化发展思路与战略调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 秉仁在论坛上说:“推进城市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发展的重大 战略,亟需体制创新。”   我国农民市民化是指在城乡一体化意义上的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平等享有 作为共和国公民的权利问题,是对以往实施几十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的彻底 否定,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   农民工市民化是已经进城的农村劳动人口平等享有城市居民权利问题,是 农民市民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的第一步,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 题和城市化基本政策问题。没有农民工的率先市民化,就没有农民的市民化,或 者农民的市民化将遥遥无期,或者农民的市民化将支付更高的社会成本。   农民工的市民化制度变革涉及我国城乡关系、城市社会政策、 社会建设和城 市现代化物质基础建设的重大转型。主要方向,一是废除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 制,消除附着于户籍之上的各种福利差异,改户籍审批制为按固定居住地登记 制。二是同城居民平等分享有相同标准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救助等社会保障 权益。三是农民工与同城市民平等享有教育、文化、住房、职业培训、再就业等公共 服务的权利等。四是农民工与同城市民平等享有选举、 监督、基层管理等民主政治 的权力。
  • 18.   农民工市民化是社会利益结构的大调整,是对政府社会政策和执政党执政 能力的严竣考验,必须有周密的设计和科学的操作方能取得预期效果。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农民工市民化制度改革有据。 包括清理现有政策 和法律法规,废除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全面落实和进一步完善已有的保障农 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二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包 括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中,充分考虑农民工和其他外来人口对城市公 共资源和基本生活的需求。   三是加强教育和舆论引导,提高农民工和市民的素质,包括劳动技能的培 训和政治思想教育,以及社会主义公民素养的培育等。 特别要引导农民工正确认 识第一代进城面临的困难和代际的承传关系,树立合理的预期,防止未富先奢 和平均主义、福利主义、民粹主义倾向。以土地换社保不失为一种各方均可接受, 震动较小的方案。其中的要害不在于对农民工土地权益的剥夺与否,而在于农民 工自主选择;由于土地的空间不可移动性,方案得以推行的关键则在于农民工 流出地与流入地利益关系的协调。   四是对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法律援助。 10.秦虹:促进农民工进城定居的住房政策建议 http://news.dichan.sina.com.cn/bj/2010/10/15/224699.html?source=rss 时间:2010 年 10 月 15 日 来源:城市化网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委员会和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主办,保亿置业集团承办的第 12 届中国城市化论 坛,9 月 21 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 企业家代表齐聚杭城,围 绕“十二五城市化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的研讨,在预测十 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基础上,探讨未来城市化发展思路与战略调整。 住 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秉 仁在论坛上说:“推进城市化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发展的重大战 略,亟需体制创新。”   据 2009 年统计数据,全国共有农民工 2.3 亿人,其中地级以上城市务工的 占到 65.2%,中小城镇务工的占 19.16%,两者加起来共 84.39%,其中流向东部 地区的农民工占整个农民工的 66.75%。 可以说,引导农民工在城市定居、 落户, 已经成为实施稳定城市化的核心关键要素。   目前,农民工定居城镇的条件已经初步形成,出现了家庭化、 年轻化的趋势, 这使他们定居城镇的意愿开始增强。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09 年全家 集体外出打工的占 20.4%,比 1995 年增长了 1 倍,单身的占 80.6%。新生代农民 工开始增加,这两年 30 岁以下的有 1 亿人。其次,农民工收入开始提高,为进 城定居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三,民政部正在推进的城乡一体的社保,如果能够实 施,将会加速农民工进城定居。   当前农民工在城市居住的情况:一是住房条件普遍较差,位置远、面积小、 建筑密度大、 卫生条件差、 安全隐患高等,42%的人住在城中村、 城乡结合部、 地下 室等等这些地方。 二是随着农民工家庭融入城市,对出租房的需求愿望大大增强。 三是收入较低,不稳定,而房价较高,贷款能力较差,使得农民工在大城市购 房能力普遍偏弱。此外,流动性较强很难让他们在大城市定居。据我们的研究, 1.5 亿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愿望是 3 个 1/3,1/3 的愿意在打工地的城市居住,
  • 19. 1/3 的在大城市打工回到老家中小城市买房,还有 1/3 的挣了钱之后回老家修宅 基地的房子。从农民工住房的条件和愿望来看说明现在亟需政策引导。   解决农民工住房的政策建议主要有,第一实现农民工宅基地的财产性功能, 放大其在城市住房支出的能力。 完善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政策,对低收入家庭买 不起商品房的,既不可能放任由自己解决,也不能由政府全包,政府的政策应 该是针对大中小城市有不同的侧重点,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农民工住房政策的 重点应该配置在购房定居上。 第二,政策上鼓励大企业建立符合安全标准的农民 工宿舍,现在 50%的农民工住在大企业提供的基础宿舍,所以还应该鼓励。第三, 加强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农民工集体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提高公共基础设施、 服 务的保障能力。 第四,有条件的城市和单位应该将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体系, 让农民工享受到城市的这个制度。   据测算,“十二五”期间大城市大概需要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570 万套解决 农民工居住的问题,其中成套住宅应达到 250 万套,非成套住宅应达到 320 万 套左右。 在有条件的城市还可以设立农民工公共租赁住房先租后买的共有产权制 度,吸引他们在城市里真正定居落户。(秦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 副主任、研究员) 农村农业发展 1.“十二五”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http://theory.people.com.cn/GB/12862800.html 时间:2010 年 9 月 30 日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即将到来的 “十二五”,将是我国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推进城 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关键阶段。 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在全面总结历史经 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未来一个时期国际国内政治、经 济、科技、 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有利条件,从 战略和全局的角度出发,从工作和实践的环节入手,提出有针对性和现实操作 性 的 发 展 思 路 与 政 策 措 施 。     “ 十 二 五 ” 我 国 农 业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的 战 略 思 路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阶段,也是加快经济结构调 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 这 一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将面临重大的变化,农业农村经济的 外部环境将更加多变,自身发展的要求将更加提高,支持的政策将更加有力。 适 应这一形势要求,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应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 的 内 容 :     ( 一 ) 以 稳 粮 增 收 为 主 线 , 保 持 农 业 稳 定   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 6 年增产,但在耕地不断减少,人口持续增加,需 求明显增长背景下,粮食供求平衡任务仍然艰巨。要继续按照稳定面积、增加单 产、改善品质、 提高效益的总体要求,坚持粮食生产的“三条底线”,即:加强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确保我国 95%以上的粮食自 给率;实行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守全国 18 亿亩耕地的
  • 20. 红线;提高粮食产量,确保人均粮食占有不低于 400 公斤。 同时,加快推进耕地 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改革,形成集约、 节约、高效用地的新机制。 进一步 完善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增加对产粮大县的奖励补助,并加快研究 其他相应的扶持政策。 要加大粮食收购价格提升幅度,继续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 和 销 售 补 贴 。     ( 二 ) 以 改 革 分 配 方 式 为 手 段 , 夯 实 发 展 基 础   要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改变农民在分配中处于被动 和底层的局面,建立有利于以劳动作为分配依据的社会初次分配制度,提高农 民劳动在社会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物质经济 条件。加大转移支付等手段在平衡社会收入方面的调控作用,实行国民收入二次 分配向农村倾斜的政策。要继续深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 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存量适度调整、 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加快建立以工促 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强化农业发展的基础。     ( 三 ) 以 培 养 农 业 人 才 为 方 向 , 培 育 新 型 农 民   针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日渐减少的现状,采取多种手段,培育一批有知识、 有技能、 有方法,乐于务农、 善于务农,适应规模化、 市场化、现代化农业生产新 要求的新型农业生产者。 要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 和阳光工程培训,培养一批农业生产能手和农民技术骨干。 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 研院所的合作,发挥其技术和人才培养的优势条件,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服务。 联合有关部门选拔培养一批科技致富能力强、 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农村产业致富带 头人,带动周边农民的发展。 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或者“一村一名大学生”志愿 者,参与农业科技服务;完善有关政策,引导有文化知识、有专业技能、有市场 开拓能力的专业人才到农村发展创业,为农业产业发展聚集新生力量。 ( 四 ) 以 转 变 发 展 方 式 为 重 点 , 促 进 提 质 增 效   要转变传统农业粗放经营的方式,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 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生态农业产业、生 物质能产业、 农业创意产业、 现代农业服务业等新型农业产业。 要继续加强农产品 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资金实力雄厚、企业责任心 强、科技管理水平高的公司进行合理的产能扩张或兼并收购,使农产品由数量向 质量提高方向转变,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要加强农业科学技术 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发挥科技在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中的 引 领 和 推 动 作 用 。     ( 五 ) 以 农 村 经 济 组 织 为 纽 带 , 提 升 服 务 能 力   要继续扶持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技推广机构、 龙头企业等农业农村 服务主体。 认真贯彻落实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尽快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对 从事市场营销、 农资采购经营、 信息服务、技术推广培训、 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 农产品加工运输贮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给予财政补贴、 贷款支持或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并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或参与政 府建设项目的有效机制,扶持其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继续支持各类农业行业协会 和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充分发挥其开展技术服务、整合行业力量、提升谈判地位 的功能。研究制定和完善在开展农业保险、 组织实施有关工程建设项目等方面扶 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农业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政策措施。     ( 六 ) 以 对 外 开 放 为 导 向 , 拓 展 发 展 空 间
  • 2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 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一趋势,大力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农 产品国际竞争力。 要大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既要积极吸纳国外 资金、先进技术和人才发展农业,又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科研单位和 农业企业“走出去”,开辟境外农业资源开发新渠道,积极参与农业国际竞争; 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加快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鼓励各种所有制形式的 企业投资开发外向型农业,扩大优势农产品和加工制成品出口。 加强农产品进出 口宏观调控,规范和完善农产品进口管理,建立农产品贸易快速反应机制,有 效 保 护 我 国 农 业 。     ( 七 ) 以 统 筹 城 乡 为 基 础 , 促 进 社 会 公 平   要彻底消除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在城乡之间合理配 置各种要素的机制。 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建设城乡统一的资源要素市场,加大 金融扶持农村发展的力度,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人口、 拓展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 大力提高政府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形成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保 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力度,扩大农 村社会保障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和 保障标准,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有 关 政 策 建 议   “十二五”期间,要在继续完善和深入实施现有各项行之有效政策的基础 上,积极探索出台新的扶持政策,以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 一 ) 继 续 增 加 农 业 投 入   加快出台《农业投入法》 ,依法保证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增长幅度高 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尽快建立农业建设发展基金,建议出台文件明确 土地出让收益的一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的 80%作为农业建设基金的主要来源, 把这部分资金集中到中央农业部门统一调配使用。 完善农村信贷体系,建立政策 性农业保险制度,引导各种经济成份投资农业,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参与农业 的投资和经营。调整农业投入结构,使农业投入向农业科技研究、中小型农田建 设 和 粮 食 主 产 区 建 设 等 方 面 转 变 。     ( 二 ) 完 善 各 项 补 贴 政 策   坚持“补农民、 补农业、补农村”的基本原则不动摇。 在稳定“四补贴”的基 础上,增加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大幅度提高对大豆、 油菜 籽等实行单一低关税且非常重要的敏感产品主产区生产者的直接补贴;全面实 施农业生产保险补贴,继续推进家电、汽车、 摩托车等耐用消费品下乡补贴政策, 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补贴,实施草原生态补偿制度,适时开列新的补贴种 类 。     ( 三 ) 加 强 农 业 支 持 保 护   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长效机 制。要在 WTO 规则允许的框架内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 度,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加强对我国重点农产 品产业安全状况的分析和研究;加快建立统一的、 权威的全国性大宗农产品产业 安全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预警并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加强对种子产业的管理, 完善种子产业体系建设,确保种子质量,切实保障农业生产。 ( 四 ) 强 化 农 业 科 技 支 撑
  • 22.   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对主导产品关键技术着力加强,力争在动 植物遗传改良、 节本增效技术、 产后加工升值、动植物疫病防治、 农产品质量安全、 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加快我国生物质能 源发展,加强对生物质能源相关技术和设备研发力度,制定生物质能发展战略; 稳步推进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转基因工程,尽快培育一批 抗病虫、抗逆、高产、 优质、 高效农业新品种,提高农业战略性技术的储备水平。     ( 五 ) 完 善 现 代 农 业 产 业 体 系   加快实施粮食和大宗农产品高产体系创建,经济作物集中生产,园艺作物 设施化发展,畜牧水产健康养殖,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加快农产品 加工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农业生物质能产 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 高效设施园艺业、 有机农业、农业文化产业、 现代农业服务 业等新兴产业,不断满足国内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与育 种、有机农业、循环农业、 智能化农业等的建设,全面实现农产品优质化、 营养化、 功能化,实现农业的信息化、 数字化、精准化,建成物质生态系统持续良性循环、 功 能 完 善 、 效 益 一 流 的 新 型 农 业 。     ( 六 ) 统 筹 城 乡 公 共 服 务   “十二五”时期,在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 教育、 医疗卫生、养老、最低生 活保障以及社会救济等公共服务建设的同时,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中小城 市和小城镇全面开放农民工落户,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 直辖市等大城市也要 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剥离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住房、社会保障、 公共服务等制度,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落户制度。 维护农民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尽快解决农民基本 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异地转移接续不畅的问题。 依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 市场,维护农民消费者权益。 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推进十二年义务教育,大力 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强化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优质师资力量的配 置,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对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在做到全覆盖的条件下,继续增加国家财政投入,不断提高政府补助标准。 2.云南: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0-09/29/content_21027081.ht m 时间:2010 年 9 月 29 日 来源:新华网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行长周振海 28 日说,近年来云南省中小企业和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截至 6 月底,全省为 18848 户中小企业建立了信 用档案,为 658.69 万户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 周振海介绍,通过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 问 题。截至 6 月底,云南省为 11863 户中小企业办理了贷款卡 ,同比增长 59.6%;有 2375 户中小企业获得了银行贷款,同比增长 86.86%,贷款余额 684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436.7 亿元,同比增长 176.58%。 周振海介绍,截至 6 月底,云南省为 658.69 万户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占 全省农户总数的 74%。全省农户贷款余额 862.6 亿元,同比增加 239.26 亿元, 增长 38.38%;已评定信用农户 214.47 万户,占建档农户的 32%。 3.云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近 8 成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http://news.kunming.cn/yn-news/content/2010-10/05/content_2302284.htm
  • 23. 时间:2010 年 10 月 5 日 来源:云南日报 “十一五”期间,面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云南省始终坚持“党 政主导、社会参与、 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深 入贯彻落实各项老龄事业发展规定,使云南省老龄事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 良好局面。 在“十一五”期间,全省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制度、城乡医疗 保障制度逐步完善,高龄补助发放工作逐步规范,老年人优待政策得到有效落 实。 2009 年,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达 293 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 金发放率达 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268 万,参保率达到 76.9%,超 过全国平均水平,约有 50.3 万老年人领取了养老金;农村低保对象由 2007 年 的 236 万人增加到了目前的 338.46 万人,其中老年人 100.91 万人,占 29.8%, 较好地解决了城市“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老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困难;修订 后的《云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 ,更加突出了对老年人的优待,扩大了优待 范围,将优待年龄从原来的 70 周岁下降到 60 周岁,增加了 60 岁老人凭老年人 优待证免费进公园、 公厕,免费乘坐城市市内公交车、 免交就医普通挂号费等 26 项优待,切实保障了老年人基本生活。 同时,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和福利彩票公益金对老年福利事业的投入力度, 积极推进老年福利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目前,全省 有各类养老机构 108 所,农村敬老院 684 所、 老年活动中心(站、 室)1.1 万个、 老干部活动中心 203 个、各种老年体育设施 1.6 万套(件),改善和丰富了老年 人的日常生活。 4.云南:50 万只节能灯专项用于“乡村绿色照明” http://news.163.com/10/1011/17/6INTRE0100014JB5.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11 日 来源:新华网 南省在今年的 800 万只节能灯推广指标中,专门安排 50 万只灯专项面对新 农村建设的广大村民进行推广,让农民群众切实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惠民政策。 "拿到政府赠送的节能灯,我的心里非常高兴。 "个旧市沙甸区新沙甸小学 6 年级 1班的回族小姑娘金精良玉说。 作为云南"乡村绿色照明"计划的行动之一,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新农专项财政补贴"绿色照明,走进新农村,倡导新生活"启动仪式近日在云南 省红河州个旧市著名的滇南回乡--沙甸区公所沙甸清真寺广场举行。沙甸区的 4 个乡分别获赠了 4000 只节能灯,负责此次推广工作的节能灯生产企业--厦门通 士达有限公司向红河州人民政府捐赠 5 万只节能灯支持新农村建设,重点用于 免费发放给农村五保户、军烈属、特困户。 "至 10 月 31 日前,红河州试点推广活动还将组织推广车队分赴红河州 13 个县市进行推广宣传,向广大新农村村民推广使用 50 万只节能灯,向指定地区 的五保户、 军烈属、 特困户免费赠送 5 万只节能灯。 "云南省节能办刘志珍说,类 似红河州行动旨在将高效照明产品重点向农村推广的行动是云南省节能工作的 重中之重。 "零碳排放"和"乡村绿色照明"目前正逐渐成为云南省农村节能减排的 工作重点。 5.云南农村能源建设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
  • 24. 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main/s/102/content-446079.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13 日 来源:国家林业局政府网 “十一五”以来,云南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机遇,努力 整合省级农村能源建设资金,积极争取中央国债沼气项目,总计投入 10.67 亿 元,切实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截至今年 7 月,全省已新建农村沼气 111.24 万 户 , 节 柴 改 灶 64.64 万 户 , 分 别 为 “ 十 一 五 ” 规 划 任 务 的 111.24% 和 129.28%,提前实现了发展目标。全省农村沼气池保有量已达 254 万户以上,节 柴改灶累计达 600 万户,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达 184 万平方米,为减少森林资 源消耗、 促进节能减排、 保护生态环境、 改善农村居住条件、 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 量 发 挥 了 重 要 作 用 。   据测算,全省已建成的 254 万户沼气池年产沼气约 12 亿立方米,折合标煤 70 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40 多万吨,替代的薪材相当于 150 万亩森林的 年蓄积量;600 万农户通过节柴改灶,每年节约薪材 600 万吨,折合标煤 300 多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600 多万吨;184 万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年节约标煤 27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54 万吨。全省农村能源建设已形成了年节约标煤 400 多 万 吨 , 减 排 二 氧 化 碳 800 多 万 吨 的 能 力 。   在农村能源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的推动下,云南省森林资源实现了持续快 速增长。根据今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云南省森林面积达 2.73 亿 亩 , 5 年 净 增 3865.5 万 亩 , 年 均 增 加 773.1 万 亩 ; 森 林 覆 盖 率 达 52.93%,5 年增加了 3.02 个百分点,年均增加 0.6 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达 17.12 亿 立 方 米 , 5 年 净 增 1.64 亿 立 方 米 , 年 均 增 加 3280 万 立 方 米 。   同时,通过农村能源建设,带动了农村改厨、改厕、改厩,实现了农村庭院 美化、厨房亮化、 厩厕净化,降低了农村群众劳动强度,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 了生活质量,为实现云南林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开拓了一条特色之路。 “做饭不烧柴,热水不用电,出门不踩泥,环境 无污染”,已是云南省广大农村实施能源建设工程后的生动写照。   今后,全省农村能源工作将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 机遇,切实加强管理能力和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在建设“森林云南”和打造面 向西南开放的绿色生态屏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6.贵州五方面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http://news.sohu.com/20100926/n275271615.shtml 时间:2010 年 9 月 26 日 来源:人民网 日前,从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主持召开的省委常委会议上传来信息,该省 将以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为契机,着力加强“ 三农”工作方针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等五项重 点 工 作 , 全 面 推 进 农 村 党 风 廉 政 建 设 。   会议强调,要加大对“三农”工作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力度, 进一步突出检查重点、把握关键环节、改进检查方法,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真 正落到实处、惠及群众。 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大力加强党风廉政 教育,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切实转变思想 作风和工作作风。要认真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以解决农村民生问题、 涉农资金项目和农村矛盾纠纷等为重点,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扎实开展梳理排查, 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 要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 资产、资源的管理,坚
  • 25. 持依法管理、科学规划,把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和环境安全统筹起来、与促 进农村发展和维护农民利益统筹起来,合理有序地对农村集体资源进行开发利 用,切实让农民群众从中得到更多实惠。要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健 全既保证党的领导又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积极推进乡镇政 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农村基层党务公开,提高农村基层权力运行的透明度,进一 步密切农村基层党群干群关系。 7.贵州立法明确农村林地所有权可以依法流转 http://news.sina.com.cn/c/2010-10-02/173821213103.s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2 日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贵州省森林林木林地流转条例》 于昨日起正式施行 。 《条例》 规定,森林、林 木、林地权属明确,并依法取得国家统一式样林权证书的,可以依法流转。但自 然保护区内核心区、缓冲区的森林、林木、林地不得流转。   据贵州省林业厅介绍, 《贵州省森林林木林地流转条例》 7 月 28 日在贵州 于 省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 条例》 明确了流转范围、 期限及方式、 流转 程序、 流转管理、 争议调处、 法律责任等 。 《条例》 规定,森林、 林木、 林地权属明 确, 并依法取得国家统一式样林权证书的,可以依法流转。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缓 冲区的森林、 林木、 林地不得流转。 森林、 林木、 林地的流转可以采取承包、 转包、 互 换、 转让、 出租、 抵押、 合资合作等方式。 自留地、 自留山的林地使用权不得抵押、 转 让。 国有森林、 林木、 林地的流转,应当依法采用承包、 转包、 出租、 合资合作的方 式。 森林、 林木、 林地的流转,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涉及多个出让方的,受 让方应当分别与每个出让方签订流转合同。 《贵州省森林林木林地流转条例》 的出台对贵州省规范森林、 林木、 林地流转 行为,保障流转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森林资源,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和强化 林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8.广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逾 330 万亩 涉及农户 120 万户 http://news.163.com/10/1014/07/6IUI7GUM00014JB5.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14 日 来源:新华网 近年来广西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取得初步成效。 广西 壮族自治区农业厅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广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34. 95万亩,占全区农户承包地总面积的11%;涉及农户120.05万户, 占全区农户总数的14%。 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谢东表示,虽然广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体形 势良好,但仍存在个别地方违规操作,机制缺失、 管理弱化,流转行为不规范导 致纠纷频发等问题。 下一步广西将坚决落实政策,稳定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 重点要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 登记和发证工作,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 证书全面发放到户,并认真清理、抢救和永久管理好土地承包档案资料。 其次,要依法规范流转,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和主体地位。 要确保流转不得改 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得改变土地用途和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三个不 得”,坚守流转底线。 第三,要继续建立健全制度,促进流转管理工作规范化。 统一制定和推行流 转合同规范文本,建立流转合同鉴证制度,健全登记备案制度,建立和完善农 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机制。
  • 26. 此外,广西还将加强服务管理,培育良好的流转市场环境。加强宣传指导, 确保流转政策落到实处。 教育 1.贵州进一步借助远程方式推动大规模农村教师培训 http://www.gov.cn/jrzg/2010-10/06/content_1716259.htm 时间:2010 年 10 月 6 日 来源:新华社 贵州省今年进一步借助远程教育方式,向 5 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科骨 干教师提供培训,帮助农村教师解决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教学面临的困难和 问题,同时培养他们远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记者从贵州省教育厅了解到,近年来,贵州省依托“全国继教网”“北大 网院”的技术优势和课程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远程培训的有效方式。2009 年, 贵州省实施两项“远程培训计划”,培训骨干班主任 1 万名,培训教育技术能 力学科骨干教师 2000 名。 据了解,贵州省山多地少、 学校分散,而远程教育是从根本上实现不同地区、 不同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将优质教育资源输 送到广大农村地区的重要手段。 目前,贵州省正在努力打造一支远程培训的辅导员和管理员队伍,加强培 训过程监管,确保培训质量。 并在深入实施教育部“国培计划”的过程中,充分 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将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反思 相结合,远程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满足教师多样化培训需求,加强培训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 2.发改委 5500 万助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 http://www.zgny.com.cn/ifm/consultation/2010-10-8/177016.s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8 日 来源:新华网 日前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经青海省积极汇报衔接,近日,国家发展改革 委确定将青海省纳入国家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省,并支持青海专 项资金 5500 万元。   在推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工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通过统筹利用 中小学闲置土地或校舍,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改扩建或新建乡镇和村幼儿 园,以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改善乡、村两级幼儿园基础设施条件。 今年,国 家发展改革委确定在全国选择 10 个省试点,启动实施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 工程,青海有幸被纳入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省。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青海的 5500 万元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 中央专项资金,将主要用于建设共和、 化隆、 刚察、 乌兰、 湟中 5 县 46 乡、 村两级 幼儿园。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要求,目前,青海省相关部门正在进行项目前期 各项工作。 3.贵州省将免费培训 5.4 万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 http://www.qdnrm.com/a/qiandongnanxinwen/bendi/2010/1009/21041.html 时间:2010 年 10 月 9 日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