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13
近现代大国科技发展  大国兴衰之 西南师范大学附中历史组 秦耕
[object Object],[object Object],[object Object],近现代大国科技发展
一、近现代大国科技发展及应用概况   1. 科学理论 ( 数、理、化、生等 ) 2. 技术发明及应用 ( 纺织、动力、运输 ) 技术发明和应用 : 引进先进技术;涌现许多新发明 。 原有设备陈旧,对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 相对落后 。 1. 新发明:(电灯、电话) 2. 应用: 充分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 。 应用: 引进 西方技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 1. 发明:  出现了许多新科学技术 2. 应用: 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 ; 发展高科技产业。 应用:  引进 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80 年代以后发展高科技产业。 17 世纪—— 19 世纪中叶 19 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初 20 世纪 40 年代—— 90 年代 英 国 美 国 日 本 课后仿照上表总结德国和苏联的相关史实。
1. 近代美国科技迅速发展原因  ( 4 )国际环境优越,同欧洲交流频繁 (外来移民、欧洲资本) 政治因素 ( 1 )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 民主制度、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 经济因素 ( 2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需要、基础) 思想文化因素 ( 3 )启蒙思想、创新精神、开放意识 国际因素 二、近现代大国科技发展原因 (独立战争 ——  一战)
方法总结  ( 1 )政治因素: ( 2 )经济因素: ( 3 )思想文化因素: ( 4 )国际因素: 政治制度、国家政策、政治局势等 经济发展的需要、奠定物质基础 民主和开放、文化传承 、教育因素 国际环境、国际交流等
二战后日本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 4 )国际因素:  ( 1 )政治因素: ( 2 )经济因素:  ( 3 )思想文化因素: 战后民主化;政局相对稳定;政府重视 ;  经济恢复和发展 ;  原有科技基础;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善于学习和引进 ; 国际环境相对稳定;美国扶植; 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
阅读材料 : 材料一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 10 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致瓦 · 博尔吉乌斯》) 材料二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 回答: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12 分)
答案要点: (1) 政治因素:封建君主专制; (2) 经济因素: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 (3) 文化因素:文化专制(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 , 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 (4) 国际因素:闭关自守
三、启示 从发展变化的过程看,从发展变化的原因看,从发展变化的结果及影响看。  如何得出启示: 从结果及影响看: 从过程看: 从原因看: 既要 吸收 外来先进科学技术,又要走 自主创新 之路。 民主的政治制度是科技发展的前提和有力保障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  鲁迅《电的利弊》 回答: 据材料指出,三大发明在推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社会发展方面起了什么不同的作用?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从社会制度、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等方面谈认识。 提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 9 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日本政府 1957 年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 1958 年决定按“充实基础学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方针改革中小学课程。 60 年代开始强调产学研相结合,由各大企业集团对大学提供资助,大学则为工业界培养人才。 1967 年这一做法扩大到了农业、商业和水产业。 1961 年决定增加理工科大学数量,扩大招生, 1962 年创办高等专科学校。 1965—1 970 年培养出 19 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研究生教育也在发展, 1975 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 88% 。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购买技术专利权。到 1972 年共买进专利 1.7 万项,耗资 31 亿美元。 1981 年日本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在开发科技方面, 50 年代用于引进外国技术的费用占科研总经费的 45% 左右, 60 年代降至 24% , 70 年代再降至 10% ,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明显降低。     —— 材料一二均据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材料三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 摘自《国外经济统计资料( 1949—1976 )》 根据材料回答: ( 1 )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 6 分) ( 2 )战后日本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是什么?教育、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6 分) 练一练
答案要点: ( 1 )教育:政府重视、推行改革、与经济发展结合。( 2 分)科技:由引进外国技术到依靠本国力量。( 2 分)经济: 60 年代末起出现高速发展。( 2 分)  ( 2 )教育发展为依靠本国力量搞科技打下基础。( 2 分)教育、科技面向经济,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科技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4 分)

More Related Content

Viewers also liked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suoyi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suoyi
 
Kayan 2009
Kayan 2009Kayan 2009
Kayan 2009ghanem4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suoyi
 
Comarques muntanya
Comarques muntanyaComarques muntanya
Comarques muntanyairac
 

Viewers also liked (9)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Manual de pizap
Manual de pizapManual de pizap
Manual de pizap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Cell Phones and Brain Cancer
Cell Phones and Brain CancerCell Phones and Brain Cancer
Cell Phones and Brain Cancer
 
Kayan 2009
Kayan 2009Kayan 2009
Kayan 2009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Gràfics població activa per sectors i atur
Gràfics població activa per sectors i aturGràfics població activa per sectors i atur
Gràfics població activa per sectors i atur
 
Physics Presentation
Physics PresentationPhysics Presentation
Physics Presentation
 
Comarques muntanya
Comarques muntanyaComarques muntanya
Comarques muntanya
 

六合彩

  • 1. 近现代大国科技发展 大国兴衰之 西南师范大学附中历史组 秦耕
  • 2.
  • 3. 一、近现代大国科技发展及应用概况 1. 科学理论 ( 数、理、化、生等 ) 2. 技术发明及应用 ( 纺织、动力、运输 ) 技术发明和应用 : 引进先进技术;涌现许多新发明 。 原有设备陈旧,对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 相对落后 。 1. 新发明:(电灯、电话) 2. 应用: 充分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 。 应用: 引进 西方技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 1. 发明: 出现了许多新科学技术 2. 应用: 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 ; 发展高科技产业。 应用: 引进 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80 年代以后发展高科技产业。 17 世纪—— 19 世纪中叶 19 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初 20 世纪 40 年代—— 90 年代 英 国 美 国 日 本 课后仿照上表总结德国和苏联的相关史实。
  • 4. 1. 近代美国科技迅速发展原因 ( 4 )国际环境优越,同欧洲交流频繁 (外来移民、欧洲资本) 政治因素 ( 1 )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 民主制度、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 经济因素 ( 2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需要、基础) 思想文化因素 ( 3 )启蒙思想、创新精神、开放意识 国际因素 二、近现代大国科技发展原因 (独立战争 —— 一战)
  • 5. 方法总结 ( 1 )政治因素: ( 2 )经济因素: ( 3 )思想文化因素: ( 4 )国际因素: 政治制度、国家政策、政治局势等 经济发展的需要、奠定物质基础 民主和开放、文化传承 、教育因素 国际环境、国际交流等
  • 6. 二战后日本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 4 )国际因素: ( 1 )政治因素: ( 2 )经济因素: ( 3 )思想文化因素: 战后民主化;政局相对稳定;政府重视 ; 经济恢复和发展 ; 原有科技基础;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善于学习和引进 ; 国际环境相对稳定;美国扶植; 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
  • 7. 阅读材料 : 材料一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 10 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致瓦 · 博尔吉乌斯》) 材料二 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 回答: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12 分)
  • 8. 答案要点: (1) 政治因素:封建君主专制; (2) 经济因素: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 (3) 文化因素:文化专制(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 , 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 (4) 国际因素:闭关自守
  • 9. 三、启示 从发展变化的过程看,从发展变化的原因看,从发展变化的结果及影响看。 如何得出启示: 从结果及影响看: 从过程看: 从原因看: 既要 吸收 外来先进科学技术,又要走 自主创新 之路。 民主的政治制度是科技发展的前提和有力保障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 10.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 鲁迅《电的利弊》 回答: 据材料指出,三大发明在推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社会发展方面起了什么不同的作用?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 1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 9 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日本政府 1957 年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 1958 年决定按“充实基础学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方针改革中小学课程。 60 年代开始强调产学研相结合,由各大企业集团对大学提供资助,大学则为工业界培养人才。 1967 年这一做法扩大到了农业、商业和水产业。 1961 年决定增加理工科大学数量,扩大招生, 1962 年创办高等专科学校。 1965—1 970 年培养出 19 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研究生教育也在发展, 1975 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 88% 。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特别是购买技术专利权。到 1972 年共买进专利 1.7 万项,耗资 31 亿美元。 1981 年日本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在开发科技方面, 50 年代用于引进外国技术的费用占科研总经费的 45% 左右, 60 年代降至 24% , 70 年代再降至 10% ,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明显降低。    —— 材料一二均据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材料三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 摘自《国外经济统计资料( 1949—1976 )》 根据材料回答: ( 1 )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 6 分) ( 2 )战后日本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是什么?教育、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6 分) 练一练
  • 13. 答案要点: ( 1 )教育:政府重视、推行改革、与经济发展结合。( 2 分)科技:由引进外国技术到依靠本国力量。( 2 分)经济: 60 年代末起出现高速发展。( 2 分) ( 2 )教育发展为依靠本国力量搞科技打下基础。( 2 分)教育、科技面向经济,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科技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