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陳澄波作品近十年收藏趨勢
陳澄波作品收藏之市場趨勢
「縱使在1919年黃土水的雕刻和1926年陳澄波的畫作入選帝展,揭開臺
灣美術的序幕以來,近百年的歷史裡,陳澄波在近五十年載的歲月是缺席
的。」
然而1993年陳澄波的「黃昏淡水」以一千一百萬臺幣的身價,首創蘇富比
拍賣會中國油畫最高價。在二二八罹難後被刻意不提的陳澄波,在1993年、
1994年重新被發現。
分析陳澄波畫作昂貴的要素,以下兩點為主:
1.  藝術作品的市場流通性稀少。
2.  價格穩定性頗高。臺灣前輩藝術家主導了臺灣美術發展史,故在地位、
藝術史、及畫風方面均已被臺灣收藏家肯定。
1. 歷史地位省思
•  「做為初代接受西方寫生、寫實學院訓練的西畫家,陳澄波極早便脫離
純粹外觀的侷限,走入具有主觀意念表達的層面。他曾說:『我所不斷
嘗試和盡力表現的,首先是自然及其存在的物象;其次是將我們腦海裡
的感受,經過一再精製、洗鍊後仍值得描畫出來的瞬間影像;要求繪畫
的對象必須具有某些深層的內容(something)。』
•  陳澄波曾在信件中和林玉山分享繪畫創作,提及「隱藏線條於筆擦之間
來描繪恐怕最好;然而從今以後便是以我曾嘗試的方針,配合雷諾瓦線
性的動感、梵谷的擦筆及筆勢運用方法,加上東方較濃厚的色彩,別無
其他。」
•  就作品內容而言,陳澄波一再描寫住家附近的景色,甚至將這些家鄉的
景緻送給親友們紀念,種種跡象顯示他對家鄉在情感上深厚的寄託。除
了在畫作技巧上展現「定點透視法」以外,畫面中總是記敘著現實生活
中美好的一面。
•  經過五十年統治與教育,因此這段時期,臺灣美術家的身份認同跟大部分
臺灣人一樣,與其說是中國人,更傾向於認同是「皇民」;這樣的東洋潮
浪,影響了整個二十世紀的臺灣美術。「這段時期的臺灣美術家,具有個
人真正創造性的藝術風格者其實也並不多,日據時代的政治氛圍,迫使臺
灣文化藝術精英走向日本,從日本身上獲得西洋藝術的影響,而這西洋藝
術的身影,是間接的攀爬而來,是『二房東』的二手傳播。這正是『殖民
時期』臺灣美術的實況。」其中卓越者如廖繼春、陳澄波等,其他主要還
是沿襲自師承的風格,少數能夠較有意識的,加上關懷臺灣人文風土者,
就顯得十分殊異拔萃。
•  臺灣的先進們在日人把持的局面下能夠樹立民族主義美術的陣地,當然並
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光復後,美術運動在楊氏等前輩畫家大力鼓吹之下,
官、民展分別延續迄今,提供了相當自由創作的藝術園地。
•  年輕一輩的畫家在追求新事物時,難免和傳統的表現觀念有所衝突。一九
五七年東方畫會、五月畫會的成立,年輕的一代挾持新思想、新觀念,以
及在國外繪畫大展獲獎的榮譽,加上文化界聲援的力量,大力抨擊這些老
畫家食古不化。
概略提及臺灣地區現代化美術發展,可從其現象得知幾項事實:
1.  創作的多元化,在諸多的派別中,均在持續進展中,尤其來自全球各地的留
學生,各依其所學之形式傳達創作意念,甚而組織畫會,以凝聚志氣。
2.  美術批評更形重要,沒有理論的基礎,或沒有美術的根源,相信都不可能產
生偉大的作品,這一點現象正迅速成長中。
3.  繪畫收藏的契機,簡單地說,臺灣地區的繪畫市場因生活的條件提昇,收藏
名畫漸成習慣,雖然有些畫作因顧及繪畫市場而有所遜色,但朝著內涵的作
品亦漸被重視,尤其現代美術的進展頗有後來居上之勢。
4.  鄉土化個性化的價值隨著國際化而更趨強勢,因為文化本質沒有高低,只有
不同。因此呈現各地區不同面目,而能產生共鳴者方具藝術價值,這可從美
術歷年來展示的情況中獲得證明,表現不一定是一般性之技法,在創作的過
程中,認知行為與自我實現是一大因素。
2. 近十年來的市場趨勢
US$0
US$1,000,000
US$2,000,000
US$3,000,000
US$4,000,000
US$5,000,000
US$6,000,000
US$7,000,000
US$8,000,000
US$9,000,000
US$10,000,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陳澄波畫作年度
拍賣總額(美元)	
 
陳澄波2005至2014拍賣成交總額趨勢
陳澄波2006~2008年成交作品估價與成交價列舉
陳澄波2011~2014年成交作品估價與成交價列舉
Ravenel
Sotheby's
Chirstis's's
JSL
China Guardian
Ravenel
Sotheby's
Chirstie's
Kingsley's
Shanghai Chong Yuan
Zhong Cheng
Beijing Zhong Cheng Xin
經手陳澄波作品之拍賣公司分布圖
(1995至2004年) 
經手陳澄波作品之拍賣公司分布圖
(2005至2014年)
3. 前輩畫家畫作的市場特色 
「新穎的名氣吸引藏家的目光,也因此對於作品形式出現更多元的市場需求。
現在的藏家,多半以著名的大師之作做為收藏目標,或是依循經典的藝術家、
學院、藝術運動做為線索;往往吸引藏家的注意,皆是些好看的或者令人感
到奇觀的作品,好讓藏家能添增不同的房屋擺飾(若非如此)藏家也會朝這
方面努力,也因此使他們對於正在尋覓的藝術作品有更多要求,甚至越來越
不願意冒險。
1980年代,高價位的藝術作品很容易獲得藏家的賞識,而今日的藏家則較
關注市場價格,他們也會上拍賣會觀察市場行情,甚至三番兩次打電話給畫
廊,想協調出一個最好的交易金額,在這些互動中,與收藏家建立互信關係
是維繫一個活絡藝術市場狀態的重要關鍵。 」
「臺灣前輩藝術家的作品,於拍賣市場上,從1990年首拍的傳家拍賣會開
始,就不曾缺席,一直都是市場上受到關注的要角,在90年代,拍賣作品
清一色皆是本土作品,包括廖繼春、楊三郎、洪瑞麟、郭柏川、陳德旺、
劉啟祥、席德進、張萬傳、廖德政、金潤作以及洪通等人;1992年蘇富比
正式來臺灣舉辦拍賣會,而後佳士得、標竿、慶宜、景薰樓、甄藏、羅芙
奧等拍賣公司,也在往後幾年相繼開拍。前輩藝術家廖繼春、楊三郎、郭
柏川、陳澄波、李石樵、李梅樹、洪瑞麟等作品,成為個拍賣會上出現頻
率甚高的焦點拍品。 」
臺灣前輩畫家的市場分析 
90年代,前輩藝術家作品的爆
漲,是臺灣藝術市場第一次感
受到藝術品的市場潛力。針對
同期美術地位相當的四位第一
代西畫家:陳澄波、廖繼春、
楊三郎與李石樵之畫作市場,
本章將以圖表、事件呈現市場
趨勢的變化。
1. 前輩畫家的畫作市場分析
陳澄波年度拍賣金額與拍賣作品數整理
US$0
US$1,000,000
US$2,000,000
US$3,000,000
US$4,000,000
US$5,000,000
US$6,000,000
US$7,000,000
US$8,000,000
US$9,000,000
US$10,000,000
陳澄波畫作年度
拍賣總額(美元)
陳澄波作品年度拍賣成交金額趨勢(1995年至2014年)
0
5
10
15
20
25
30
35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陳澄波拍賣件
數
廖繼春拍賣件
數
楊三郎拍賣件
數
李石樵拍賣件
數
件數(件)
年份(西元)
陳澄波、廖繼春、楊三郎、李石樵年度拍賣成交件數趨勢
2. 陳澄波國際巡迴展與畫作市場變化
「隨著本土老畫家行情的水漲船高,陳澄波的畫作也在市場上炙手可熱,
陳澄波的過往重新被記憶,至1994年官方接連的活動,陳澄波的聲譽肯定
算是達到高峰…1994年由臺北市立美術館及中國時報的聯手,更讓一般大
眾對於這個早在四十多年前的過世老畫家有所認識。但早在官方一連串的
活動之前,陳澄波及當年日據時代的老畫家們的作品,早已在幾年前開始
蓬勃的藝術市場中價格暴漲。陳澄波的單位畫價,自1986年起逐年以兩倍
左右的價格暴漲。陳澄波的單位畫價自1986年起逐年以兩倍左右的價格攀
升,自1990年已有二十萬元以上的高價,以當時藝術市場的油畫叫價而言,
算是獨領風騷。 」
3. 前輩畫家之畫作市場比較
US$0
US$2,000,000
US$4,000,000
US$6,000,000
US$8,000,000
US$10,000,000
US$12,000,000
陳澄波
廖繼春
楊三郎
李石樵
年份(西元)
陳澄波、廖繼春、楊三郎、李石樵年度作品拍賣成交金額比較
US$0
US$2,000,000
US$4,000,000
US$6,000,000
US$8,000,000
US$10,000,000
US$12,000,000
陳澄波
廖繼春
廖繼春與陳澄波年度拍賣總額之比較
臺灣前輩畫家的市場變動與特色
藝術市場要有健全的發展,所要具備的條件很
多,其中以五大關鍵因素影響最大,包括:人
才、資金、需求、經驗、機制五大關鍵,它的
特色是不以技術取勝,也不採低價促銷,而是
一種「認同消費」。
第一代西畫家受到臺灣藏家接受是很自然的現
象,因時代背景的共同性,藏家要去感受和珍
惜作品,擁有容易理解、情感認同的優勢,然
而隨著時代的演變,已被接受的作品,是否有
行情變動的可能?
1. 市場行情的變動
要臺灣藏家接受前輩畫家的作品,心態上十分容易,對於感受的到共同歷史、
看得到畫家繪畫特色,在市場上可以歸類為感到「熟悉」與「安全」的收藏,
前輩畫家數量並不多,作品同樣擁有定量,因此在市場上,擁有保值的肯定。
但是隨著審美品味的改變,藏家擁有更多選擇,自90年代的攀升之後,到達
一個接近飽和的高點,加上景氣沒有持續的往上發展,前輩藝術家的作品行
情,終呈現冷熱兩極的區分。 
市場行情及市場接受度的變化,有幾個影響條件:
1.  市場接受度
2.  整體景氣好壞
3.  作品於市場上流通數是否穩定
4.  知名度
2. 收藏地分析
陳澄波畫作拍賣所在地點統計
廖繼春畫作拍賣所在地點統計
楊三郎畫作拍賣所在地點統計
李石樵畫作拍賣所在地點統計
JSL
Kingsley's
Ravenel
Christie's
Sotheby's
Zhong Cheng
Poly
Bonhams
經手廖繼春作品拍賣之拍賣公司(2005年~2014年) 
Christie's Sotheby's
Ravenel JSL
Zhong Cheng Kingsleys
United Asian Artemperor
Bonhams Est-Ouest
Claude Aguttes S.A.S Chinese Comtemporary
Poly
經手楊三郎作品拍賣之拍賣公司(2005年至2014年)
Ravenel
Christie's
Sotheby's
JSL
Artemperor
Kingeley's
Zhong Cheng
經手李石樵作品拍賣之拍賣公司(2005年至2014年) 
前輩畫家的作品經手公司,其實仍為固定,以市場前六名來說,四位前輩畫
家的作品主要經手公司皆為佳士得、羅芙奧、蘇富比、景薰樓、中誠與金仕
發,操作上擁有一定的熟悉度與客戶群。
3. 審美品味的趨勢
整理陳澄波過去20年來拍賣作品之圖像與尺寸,以及題材的歸類,可發現
在2005年後,拍賣市場上漸漸出現人物畫,題材較為豐富,也有水彩作品,
尺寸部分有小品,也有大尺寸作品,在題材選擇和尺寸選擇上,都較為多元,
也出現難得的靜物畫,藏家固然偏好陳澄波之大尺寸風景畫,收藏作品為其
1930年至1940年之創作為大宗,尤以1930至1935年為多數,正是他在上
海以及剛從上海返臺,與朋友一同創辦「臺陽美術協會」。
近五年作品拍賣市場出現1935年後創作之作品頻率較高,後期作品漸漸受到重視。
同時可觀察( French Park , Shanghai )、貓鼻頭(Maobitou Cape)、太湖Tai
lake與淡水夕陽( Sunset at Danshui)等數幅作品,於十年間被放入拍賣數次,
除為陳澄波之代表作,也是成為藝術市場投資標的之象徵。
以題材來區分陳澄波的作品,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項:
1.  風景畫:因為陳澄波以風景畫家揚名,作品也以風景畫為主,故「風景畫」部
份再細分為「有動物的風景」、「有文字的風景」:並非使文字完整清晰呈現,
僅是使部份文字約略可以識別,例如《太湖別墅》(1929)、《蘇州》(1932)、
《嘉義中央噴水池》 (1933)、《嘉義街中心》(1934)、《嘉義街景》(1934)等
等、「有近代都市設施的風景」:在陳澄波風景中,比商店招牌更受到矚目的,
其實是電線桿,而且往往有被強調的傾向。而將「電線桿」視為陳澄波的特徵,
並得出結論:「對於陳澄波而言,代表新興都市景觀的〈電線桿〉,是描寫嘉
義街景不可缺少的布置,因此電線桿、背對著觀眾的撐傘路人,都一再重複出
現在他的〈嘉義系列〉作品中」
2.  自畫像:陳澄波只有兩幅《自畫像》,第一幅作於1928 年,第二幅作於 1930
年兩幅皆戴帽,眼睛直視觀者。
3.  人物像:陳澄波的人物畫,可分為「人物肖像」與「裸婦像」。
4.  靜物畫及其他:除了花果的静物,陳澄波也描繪動物但只有《駱駝》。
廖繼春於2005年與2010兩個年度的最高成交作品皆是The Spanish Chateau,
不過成交金額相差了美金434,828元,廖繼春作品以色彩鮮豔,抽象的風景畫
為最熱門的收藏,創作年代以1960至1975區間為主,不只大幅的抽象畫與靜
物畫,尺寸介於45.5 cm x 53.0 cm與26.5 cm x 33.5 cm的小品,也可能成為年
度價格最高的收藏。
觀察楊三郎作品,以氣勢磅礡,大幅風景畫作,海景與山巒尤為著稱,2012年
尺寸60.5 cm x 50.0 cm,中型的靜物畫「玫瑰」,算是拍出佳績,較為少見的
題材,獨特的海景與多層次的山間色彩,流露楊三郎濃厚的個人風格。楊三郎
作品流通於市場上的選擇較多,題材與構圖深得企業的喜愛。
由李石樵拍賣畫作列舉,可觀察初期對靜物畫的執著,藏家不僅收藏其靜物,對
於風景和其他題材同樣接受,2014年,大幅的裸女圖沐浴(Bath)拍出佳績,
在題材和畫面上,都令人驚豔,是近年來較其他拍賣作品不同的主題,近年來,
除了靜物外,看到市場上擁有更多元的李石樵作品。
結論
•  1987解嚴之後,前輩畫家的作品受到重視,1990年代,隨著臺灣經濟進步,
以及本土化被看重,前輩畫家的作品一路價格飆升,成為拍賣市場上炙手
可熱的商品。
•  冷靜思考後,市場上開始區分前輩藝術家的作品,擁有美術地位與歷史定
位明確的畫家,行情仍然穩健。
•  在2005年至2009年間,價格攀升至高點。學術認證基礎已趨完善,在市場
上也擁有既定的成績,藏家很自然接受了前輩藝術家作品的價值。
•  2014年,陳澄波目前最大規模的巡迴展熱鬧登場,除了陳澄波的作品外,
市場上趁著這波熱潮,楊三郎作品大量進入拍賣市場,並且獲得豐收的成
績,廖繼春同樣在2014年,拍賣出11幅作品,話題引起前輩藝術家再度
受到注意,市場價格上,出現保守、不買高的態度。
•  就收藏地與藏家品味來看,拍賣前輩藝術家作品仍以臺灣、香港為主,至
於中國大陸則少見前輩藝術家作品 。因為擁有共同歷史背景的人數侷限,
讓市場難以擴及到其他國家的藝術市場 。
•  隨著時代變遷,臺灣之情感投射者少,市場局限性難以突破。
陳澄波作品近十年收藏趨勢

More Related Content

Similar to 陳澄波作品近十年收藏趨勢

一次大戰情境與立體派
一次大戰情境與立體派一次大戰情境與立體派
一次大戰情境與立體派MK Chou
 
新古典、寫實主義、浪漫主義
新古典、寫實主義、浪漫主義新古典、寫實主義、浪漫主義
新古典、寫實主義、浪漫主義MK Chou
 
魏华邦版画Z1
魏华邦版画Z1魏华邦版画Z1
魏华邦版画Z1
guest191ba9ecc
 
褒揚臺灣傑出旅日藝術家故張義雄先生案
褒揚臺灣傑出旅日藝術家故張義雄先生案褒揚臺灣傑出旅日藝術家故張義雄先生案
褒揚臺灣傑出旅日藝術家故張義雄先生案
R.O.C.Executive Yuan
 
20160602 褒揚臺灣傑出書畫家故張光賓先生
20160602 褒揚臺灣傑出書畫家故張光賓先生20160602 褒揚臺灣傑出書畫家故張光賓先生
20160602 褒揚臺灣傑出書畫家故張光賓先生
R.O.C.Executive Yuan
 

Similar to 陳澄波作品近十年收藏趨勢 (6)

b08-1213
b08-1213b08-1213
b08-1213
 
一次大戰情境與立體派
一次大戰情境與立體派一次大戰情境與立體派
一次大戰情境與立體派
 
新古典、寫實主義、浪漫主義
新古典、寫實主義、浪漫主義新古典、寫實主義、浪漫主義
新古典、寫實主義、浪漫主義
 
魏华邦版画Z1
魏华邦版画Z1魏华邦版画Z1
魏华邦版画Z1
 
褒揚臺灣傑出旅日藝術家故張義雄先生案
褒揚臺灣傑出旅日藝術家故張義雄先生案褒揚臺灣傑出旅日藝術家故張義雄先生案
褒揚臺灣傑出旅日藝術家故張義雄先生案
 
20160602 褒揚臺灣傑出書畫家故張光賓先生
20160602 褒揚臺灣傑出書畫家故張光賓先生20160602 褒揚臺灣傑出書畫家故張光賓先生
20160602 褒揚臺灣傑出書畫家故張光賓先生
 

More from 唐 若淳

Chinese artist
Chinese artistChinese artist
Chinese artist唐 若淳
 
Artist -History (western)
Artist -History (western)Artist -History (western)
Artist -History (western)
唐 若淳
 
Artist
Artist Artist
Artist
唐 若淳
 
Night of Arts @天地人文創
Night of Arts @天地人文創Night of Arts @天地人文創
Night of Arts @天地人文創
唐 若淳
 
In betweeninvitation
In betweeninvitationIn betweeninvitation
In betweeninvitation
唐 若淳
 
Art city0511講座部分
Art city0511講座部分Art city0511講座部分
Art city0511講座部分唐 若淳
 

More from 唐 若淳 (7)

Chinese artist
Chinese artistChinese artist
Chinese artist
 
Artist -History (western)
Artist -History (western)Artist -History (western)
Artist -History (western)
 
Artist asia
Artist asiaArtist asia
Artist asia
 
Artist
Artist Artist
Artist
 
Night of Arts @天地人文創
Night of Arts @天地人文創Night of Arts @天地人文創
Night of Arts @天地人文創
 
In betweeninvitation
In betweeninvitationIn betweeninvitation
In betweeninvitation
 
Art city0511講座部分
Art city0511講座部分Art city0511講座部分
Art city0511講座部分
 

陳澄波作品近十年收藏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