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75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編者的話

 今年 10 月 16 日的全球校友聯誼會即將在美國德州的遊輪上舉


行,主辦單位希望各位參加者能帶着登船的 Booking Number 及


各種必須的証件,以便順利登船。有任何疑問者,請與王朝旅行


社連絡,電話:713-981-8868。


 這一期,我們刊登了三篇有關 1949 年的文章。這三篇文章寫出


了三位校友不同的遭遇:第一位是在 1949 年舉家隨着兵工廠遷


到台灣,對早期眷村的一些甘苦的回憶,他最後做到兵工廠的


副廠長退休;第二位是在 1949 年到台,畢業於兵工學院後考取


留德獎學金,在德國獲得博士學位後,於 1966 年返回大陸報效


祖國,在經過文化大革命的災難後,終於有了相當的成就;第


三位是 13 期的校友,在 1949 年隨校遷台後又由花蓮返回大陸,

後在清華大學工作時,親身體驗到紅衛兵校園暴力對知識份子




         1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凌辱的經過。三位校友,三種不同的遭遇,這就是 1949 年的故


事。


本期開始登載任熾海校友撰寫的中國發展原子彈的經過,這是


他多年來參考已公開的圖書資料而寫成的。長期以來,我們懷疑


中國如何能在一窮二白的國家裡製造出原子彈來?這篇文章裡


能尋出一些蛛絲馬跡來。無論如何,這是中國國防工業的一件大


事,值得我們報導一下。


六年前買的電腦,經長期使用,已經是「當機」連連,苟延殘喘


了。最近買了一台 Dell 的新機,使用起來頗為得心應手。但舊的


中文手寫版不能應用在 window 7 上,所以用大家的捐款買了一


個最新的中文手寫板,化費$76.81,這是除了印刷及郵寄費以


外的較大化費,特在此向大家報告一下。



     朱鴻斌 二 O 一 O 年九月五日於洛杉磯



         2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接辦第八屆校友聯諠大會感言          23 化 李育根


 2008 年第七届加拿大校友會前夕, 才接到主辦單位電話通


知:2010 年的校友會,將由美南休士頓地區校友接辦。我並非


會長, 大概祇因多次參與活動, 熟人多一些而找上門。退堂鼓


來不及打,翌早便搭機抵達溫哥華。晚上餐會尾聲,就宣佈校友


會交接手續, 被同期同學“ 趕鸭子上 架”那一幕,有目共睹的接


下“傳承楬”。


 回休士頓後, 經多方連絡及解釋, 此任務並非我想攔下,


但放眼美加各大都會區, 遲早總要被大會交辦一次。這項說詞,


所幸校友們尚能接受, 而召開聚餐會議,以改選地區會長和校


友會籌備工作小組。大家推舉 14 期王振英學長為第八屆大會會


長,工作小組成員包括有 22 期李普昌、 期趙祖瑜、32 期高華
                    25

鵬、 期張國安、 期薛維青與本人。
  36    48       對兩位後期老弟張國安及




          3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薛維青,平日本身工作已經很忙,又要兼顧校友會大部份日常


工作,我必須對他們任勞任怨的付出 由衷的感激。


 未雨綢繆,避免重演臨時捉兵窘境,歡迎有意接辦第九屆校


友會的地區,主動與我們連絡。我們有一個構想,芝加哥及華盛


頓 DC 均未辦過,校友人數應不在少,並且這二個地區有很多


可供旅遊的地方。建議將在本届大會上,由校友們選擇一個地區


來接辦,當然這是須要這二個地區有熱心校友來承担這個責任


才有可能的。


 如何延續舉辦校友大會? 這是值得關懷的議題!本人有三點淺


見,可供参考:


 1· 由期刋編輯部統計出美加大都會地區。凡有 20 位以上校友


劃成一區塊,製成輪值表,如此可安定軍心,以免不知花落誰

家,人心惶惶。




         4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2.人力與財力是承辦校友會兩大支柱。可否讓超過五十位以上


校友的地區,支援校友較 少的地區聯合舉辦,以延續聯誼會的


活動。


 3.將兩年辦一次,僅視為原則。改由接辦區自行決定舉辦的時


間,以舒解承辦的壓力。


 最後,我以主辦工作團隊一員的身份,歡迎大家來德州参加


大會。有一點要特別提醒各位的:請將王朝旅行社 e-mail 給各位


的最後船位確定(Booking Confirmation) 通知印出帶在身邊,其


中有 Booking Number,行程,船名(Carnival Ecstasy) 及姓名


等訊息。如無 e-mail 者,請速與王朝旅行社連絡。



    「建新一號」案與賴名湯將軍                   13 化 房克成


 世界日報副刊刋登過一篇張無求先生懷念賴名湯將軍的文章,

讀後也引起筆者對賴將軍的一些回憶。賴將軍與筆者並無深厚關



          5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係,當年他任聯勤總部上將總司令,我在聯勤 44 兵工廠工作。


有時他來廠巡視,有過短暫的接觸,覺得總司令平易近人,很


尊重技術人員的意見,是一位很有風度的儒將。兹就記憶所及,


講幾件賴將軍和兵工有關的事。


  六 O 年代底,美國突然停止援助台灣一些精密武器彈藥及


軍用車輛,這些都是對台灣戰備所必須的。經層峯决定,交付聯


勤兵工生產署全盤檢討,成立專案辦理,由各兵工廠分工合作,


自行研製武器彈藥及軍用車輛。本廠奉核定擔任第一號計劃,定


名為「建新一號」,負責籌製美式 M51 系近發引信,此為數種大


口徑砲彈通用之引信,靈敏準確,需求量極大。另案又核派本廠


廠長呂則仁少將,兼責籌建一座軍車製造廠,廠址就在本廠後


側,限期完成。本期同學鄭鴻仁兄與筆者奉派為「建新一號」之两

個製造所所長,立即展開工作。鄭兄負責製造金屬另件;筆者負




        6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責製造火工另件及全引信之裝配工作。賴總司令常來建新廠區巡


視鼓勵。


  新產品製造完成後,經各項試射,全部符合美軍規格,當


即呈報層峯核示。國防部長蔣經國立即諭知,召見工作人員面談,


表示重視。(建新案籌製過程中,部長亦曾數次來廠視察。) 呂廠


長呈報有關工作人員十餘人,署長趙國才中將立即要求每人寫


一份工作報告,並安排先向賴總司令預習報告。賴將軍在聽過我


們的報告後,立即决定照各人所報內容向部長呈報。大家都很高


興,覺得賴將軍很乾脆爽快,是一位有擔當的好長官。部長召見


的場所是三軍軍官俱樂部,聽過我們的報告後,連說很好,並


說大家辛苦了。以後他又特別强調,目前有一個很進步的國家就


是以色列,他們用自來水管研製成為威力强大的火箭,希望我

們要多向以色列學習。由他的語氣,表示對我們的重視,當時我




        7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們真是很感動。


  聯勤兵工生產署設有一套歷史悠久的生產獎金辦法,藉此


激勵工作士氣,提高生產績效。此法行之有年,不知是否產生負


面弊端,賴將軍有鑑於此,特邀幾位資深人士,成立研究小組


直接向他負責。經過年餘的多方研討,反覆求証,最後獲得結論,


訂立一套新辦法,呈報國防部核定,令頒實施。新舊辦法有很大


不同之處,最大的區別是生產單位與行政單位(政戰、主計、人事、


行政)獎金不同,新辦法實行後,行政單位一位上校級主管僅能


拿到生產單位的一位上尉技術員的獎金額。賴將軍同時發出命令:


對此項新獎金辦法,生產技術人員如有意見,當即收集後再檢


討修訂;其他人員如有意見及抱怨概不受理。賴將軍處理此事充


份展現其不怕得罪人以及其治事的魄力。

  賴將軍夫人孫德芳女士是金陵女大高材生,學識豐富,很




        8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有才幹,領導聯勤婦聯會,績效卓著,本廠眷屬每次參加活動


回來,皆讚不絕口。賴夫人對聯勤軍歌之編作,亦有頗多貢獻。


  賴將軍離開聯勤,調任空軍總司令,更能發揮其專業才能,


報效國家。一九七二年夏更榮升參謀總長,對國軍建軍成果貢獻


極多。卸下總長職位後,他仍保持堅强求知慾望,到台灣大學聽


課進修,好學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筆者自軍中退休後很少聽


到賴將軍的消息,據聞賴將軍退休不久,即病逝台北。近聞其夫


人也在加州以九十一高齡去世,令人懷念不已!



    更上一層樓的鄭克勇校友         25 電 許成之


 鄭克勇校友(28 電),1969 年畢業於本院電機工程系,是母校


遷大溪中正嶺後的第一屆畢業生。畢業一年半後,以國防公費前


往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進修,分別於 1972、1975 年獲電機碩、

博士學位後,回母校繼續任教。他的專業在光電工程領域,特別



        9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是在分子束磊晶及超高真空技術、高速光電元件、及奈米結構元


件三方面。曾參與中科院紅外尋標器的研發,並帶領工研院培養


了發光二極體的研發幹部,成為目前台灣光電工業界的骨幹。

 1987 年自母校退伍後,他轉往美國伊里諾大學香檳校區的電


機與計算機工程系任教迄今。曾兩度擔任美國防部下轄 DARPA


大 學 光 電 中 心 (Center for Bio-Optoelectronic Sensor Systems,

and Center for Hyper-Uniform Nano-photonic Technologies) 的主


任及國內外大學、研究機構以及工業界的諮詢顧問。有超過 200


篇的論文發表。由於他對分子束磊晶技術及高速元件的卓越貢


獻,獲選為 IEEE 和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的 Fellow 。在 2007 並獲得 North American


MBE Conference 的 MBE Innovator Award。


  由於他傑出的研究成果與經驗,本月初被國立清華大學 (新




            10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竹)羅致,聘任為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將於九月回台就任。


(作者註:中正理工學院的火種延續下來,如今已是火花遍地。校


友們許多輝煌的成就,相當令人欽佩讚嘆。除了在本刊上看到


許多校友的成就外,我們也會在報章雜誌上讀到一些對成名人


士的報導,常會意外的發現原來也是我們的校友。除了已經被


正式或非正式披露的以外,相信還有許多有成就的校友,不為


人知。個人認為,在校友通訊上應多報導一些校友們在各方面


的成就,不在於豐功偉業的炫耀,而是希望藉此促進校友們互


相的瞭解、學習和激勵。正巧不久前,鄭克勇教授上了 7 月 7 日


臺灣各報的新聞,許多校友可能不知道他是 28 電的,我們在


母校曾共事多年,所以特別電話訪問徵得同意後,介紹報導。


以後還希望能訪問一些有成就的校友們,給大家做專題報導。)



       露營記趣         24 化 陳宗錡



         11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大家都知道露營是怎麽回事,但露營過的人想來不會很多,


能享受露營趣味的就因人而異了。在這裡我把參加幾次露營的經


驗及趣味報導出來與大家分享。


 記得我第一次露營是五十年前的高中畢業旅行。全班四十幾


位同學由級任導師帶隊,到關子嶺露營。大家分成幾組,配發營


帳,指派工作等。當時的營區設備簡陋,沒有像樣的灶台,柴火


是就地取材,也沒有像樣的衛浴設備。但同學們對這野外活動十


分新奇,吃了自己煮的半生不熟的飯菜,快樂的渡過了畢業旅


行。


 從中正理工學院畢業後,十多年的軍旅生涯從沒露過營。自


民國 85 年(1996) 旅居美國後,十幾年來却有過四次的露營經驗。


朋友們笑稱,都一把年紀了,還在玩孩子們的遊戲。

 第二次露營大約是在 1994 年,我到美國來探親。跟小妹全家




         12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五口及他們兩家朋友到北加州太浩湖(Lake Tahoe) 附近作三天兩


夜的露營。我用兩人用的小營帳,小妹及朋友們都在附近紥了家


庭用大營帳。大家玩得太興奮了,忘記把食物收拾妥當,夜半裡


有人聽到異響,也有人看到影子在帳外走動。我自己睡得很熟,


不知道發生了任何事。翌日起床後才知道昨晚有兩隻熊到我們營


地找食物吃,牠們把桌椅上放置的貯物箱全部打開翻倒,弄得


遍地狼藉,所幸沒有傷到人。第二晚大家都把食物收藏好,有幾


位被嚇到了,改睡旅行車內。因為小妹一家五個人睡在一起太擠


了,第二晚 15 歲的大外甥來跟我睡一個營帳。這小帳是用

Queensize 的充氣墊,當晚只要我倆一人翻身,墊子內的空氣就


會來回滾動,雖然熊沒再來吵我們,可是我們兩人睡得都不安


穩。

 我們住在舊金山的東灣(East Bay) ,有許多從台灣來的同胞。




         13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七年前我們加入了此間台灣同鄉聯誼會的登山小組,大夥約定


每週六上午八時到指定地點集合,開始二小時的登山健行活動。


這活動已維持二十多年了,風雨無阻,全年無休。這小組每年也


舉辦幾次其他的活動,像是一整天的登山活動,登上海拔 4000


呎的 Mt. Diablo,另外是露營以及全員家庭聚餐(Potluck) 等。


  美國人十分愛好露營。許多名勝地區及國家公園、州立公園都


有露營區。營區硬體設備齊全,為配合露營需要,有完善的配套


措施給太家使用。人們可以在開放期透過網路申請,到喜歡去的


地方露營。好的地點像大峽谷、優勝美地等營區就十分搶手,很


難申請到,即使申請到,也只有一、两個 site,難以滿足團體需


要。最近幾年的三次露營,都是參加登山小組所舉辦的。


  參加登山小組的第一次露營是在 2003 年。大夥二十多人帶着

自己的營帳、睡袋、健行裝備、以及被分派到須帶的團體用品,像




         14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營火木柴、灶具、瓦斯、炊具、水果、食物等到太浩湖營區集合。我


與次子參加了這次露營。我們帶了撲克牌跟大家玩拱猪遊戲、有


朋友帶了畫架到野外寫生、也有人迫不急待的去健行了。晚餐吃


大家帶來的熟食以及隊友們現做的拿手好菜,還有炒米粉及什


錦熱湯等等,吃得不亦樂乎。晚餐前後,太家利用時間去洗熱水


澡。營區的沐浴是採投幣式的,依自己的需要投入幾個 Quarters。


對我這受過軍訓的人,五分鐘足夠了。晚上是營火晚會,大家叙


說自己的趣事、糗事、有色笑話、養生之道、移民的心路歷程;也


有人來個口琴獨奏----,好不熱鬧。營區規定晚上十點前必須熄


火、靜音。就寢前大家約定,要看日出的必須在五時三十分起床,


六點前集合驅車去看日出。我與次子清晨就跟大家去觀看日出。


領隊十分老練的帶我們到最好的觀日台,面對太浩湖,此時天

空有不厚的雲彩,當太陽從湖面漸漸升起,光線首先照射到空




         15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中的雲,折射到我們的眼簾,五光十色,美麗耀眼。太陽逐漸跳


出山頭,把藍色的湖水染成一片橘紅色,剎是好看!大家除了


觀賞這難得的美景,也紛紛的用相機捕捉這美好的一刻。


  露營的早餐是想不到的豐富。準備早餐的幾個家庭,煮了地


瓜粥,配上醬瓜、肉鬆、花生米、皮蛋豆腐,再加上花捲、饅頭、咖


啡、綠茶,真是應有盡有。大家都說,這早餐比五星級的旅館還


豐富,在家裡整年都吃不到的。早餐後,大家各自準備飯水、三


明治、水果及小吃等放在背包裡,參照營區地圖所指示的許多步


道(Trail) ,按時間及各人體能 Hiking 去也。我們也準備了交通及


運補車,到幾個中途小站載運體能較差的隊友,中午在 trail 的


中途景點野餐,到傍晚時才踏上歸途。晚餐是另外幾家負責的

BBQ 大餐。兩夜露營之後,第三天就到附近的 Casino 賭上幾把,


再吃一頓賭場的 Buffet,就結束了露營的活動。




         16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我參加登山組第二次及第三次的露營也是到太浩湖附邊。到


那裡的原因很簡單,第一是離家近,車程二小時就可到達,第


二是那裡供露營的場地多,容易申請得到,再就是風景優美,


地理位置好,在海拔 6000 呎處露營及健行,十分凉爽。每年,


北加州大專校友聯合會都會在那裡舉辦大型的露營活動。


 像前面所談到的,露營就是到野外去生活幾天,每次都像一


次小搬家,出發前的準備工作很重要,應帶的東西條列出來,


裝車時作 list check,才不會有遺漏。有一次我小妹該帶的東西都


帶齊了,到了營地後發現一捆支撑營帳的管棒留在家裡了,營


帳撑不起來,只好睡在車裡。去年露營時,到了目的地,我們唯


獨一項重要物件沒上車---睡袋!我本不想把這糗事張揚出去,


打算和衣而眠,倒是太座憋不住氣,告訴了隨後到達的小妹們。

幸好他們多帶了幾個睡袋勻給我們用,否則入夜之後,氣温降




         17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到華氏二十幾度,必定受凉。去年露營,晚上又有黑熊出現,所


幸大家還沒入睡,立刻通知營區巡查人員,用敲鑼方式,把牠


們驅離。當晚又有朋友改睡車裡。太座夜半想上厠所時,就把我


搖醒,結伴同行。幾次露營雖有熊的踪影,但是熊攻擊人的新聞


却沒有聽過,牠們應該是出來覓食的吧?



              我家的 ABC     8 造 吳子建


  我和(任)長正認識,是由於她姐姐任長佑(我在彈道研究所的


同事)的介紹。她在台灣大學獲得歷史系的學士及碩士學位後,


於 1957 年在美國羅德島的普羅文屯士


(Providence,RhodeIsland) 和我結婚,育有一女一男。他們雖然


出生在美國,但長以「我是中國人」自豪。今將他們在海外成長的


經過略述如下:

  吳漢普(Rhoda Han-Pu Woo) 出生於 1959 年。漢是排行,普



         18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是普城的第一個字母,Rhoda 與 Rhode Island 諧音。她從小性


格進取開朗,小學三、四年級時,大概意識到一點岐視,在作文


課時故意在文章中大大的頌揚了中國的黄河、長城等,居然頗受


老師誇獎。高中時極受英文老師寵愛,經年編寫學生報紙刊物,


並参加賓州新聞寫作競賽,為學校派去五位代表中唯一得獎者。


高中畢業成績優異,進入耶魯大學應用數學系畢業。在就業前,


趁着有充分的時間,作了六個月的遠東旅行。她小時候上過匹茲


堡家長們所辦的中文學校,後來在大學裡又選修中文,所以中


文的聽和講都沒有問題。她拜訪了兩岸三地所有的伯姑舅姨親戚。


在大陸她乘火車硬座遊歷了十六個城市,連我在大學時期受軍


訓的四川新都寶光等也找到了,並拍了很多照片帶回來。從遠東


回來後,進入 Control Data Corporation 工作,成績斐然。同時

半工半讀,獲得了紐約大學(NYU) 企業管理碩士。企管系有一位




         19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教授推演出一套投資理論,成立了一個小公司 Global Analytical


Technology,自任總經理,電腦實施計算由副經理負責,市塲


銷售經理則請了他的得意門生漢普擔任。幾年內,業務飛騰,而


漢普與副經理馬克因工作上常常相處,而日久生情,終成眷屬。


婚後育有一男一女,她家庭事業都能兼顧。女兒出生後,轉入


Deloitte & Touche 工作,不足十年就晋升到高級主管。


  我自匹茲堡大學退休後十二年,雖然身心都很健康,但為了


將來不拖累兒女,决定住進在匹茲堡的養老院,因為在匹城住


了四十六年,老友衆多,地方熟悉,所以在養老院放了訂金。不


料漢普知道後,堅决反對。經她四處詢問,最後在新澤西州找到


了這所雪松山莊(Cedar Crest Village) 。這裡的環境設備十分完


美,距漢普紐約市住所僅四十餘公里,我們搬來這裡,心曠神

怡,安度晚年已經四年多了。




         20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吳漢植(Andrew Han-Tse Woo) 出生於 1962 年。植是仿曹子


建的字號。他性格文靜,但對人却極度熱忱;反應不及漢普敏捷,


但思考澈底及細微則遠過之。小學五年級開始學樂器伸縮喇叭,


持之以恆,一直保持到現在還有相當的水準。中學時代他擔任樂


隊隊長,極受同學愛戴。高中畢業成績優良,入康乃爾大學攻讀


生物系。三年級暑假期間在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實習,受醫學院余


令愷教授(Legionnaires’disease 病菌發現人)提携,參與研究,


共同發表論文數篇。康乃爾大學畢業後,進入布郎大學攻讀醫學


及免疫學雙重博士,歷時八年,再經過一年實習醫生,三年住


院醫師及一年專業醫師的訓練,才加入加州聖他莫尼卡神經內


科診所,他是三位醫師中最年輕的一位。該診所頗具盛名,前第


一夫人南西雷根及故總统雷根均是他們的病人。同時他也在洛杉

磯加州大學(UCLA) 醫學院義務兼課,曾多次獲得最佳教師獎狀。




         21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他在洛杉磯加州大學醫學院任住院醫師時,認識一位醫院裡的


社會工作者,於 1996 年結婚,育有兩個男孩,兩孩都在週末上


中文學校,均以「我是中國人」自豪,又是另一代的 ABC 了。



       悼念摯友李南          19 車 裴志恆


 台北,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回去了。今年(2010)5 月 7 日


到達台北的當天,就有同學對我說,很久沒有見到李南了,聽


說有病在身,叫我約您出來,大家見面聊聊天,讓您可以散散


心。就這樣我們見了兩次面。第一次,只有您、嫂夫人和我三個人。


見面的時候,您昔日的神清秀朗、意氣風發、洒脫不群的形象,


已無法在您的身上找到了。當時我很想哭,但是我能嗎?只好把


眼淚往肚子裡吞。李南,我內心好痛,好痛呀!


 三天後,我們又在蓮園見了一次面。這次有李逄春、李大嫂、

姚宏謀、姚大嫂,您們夫婦和我,一共七個人。那一天,您的氣



        22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色好多了,我內心竊喜,以為是好現象。誰知道這一次的見面,


竟成為您我二人的最後一次,唉!想來都令人心酸!


 6 月 15 日的清晨 7 點鐘,姚宏謀來電話,他說,李南走了。


天啊!一剎那,我頭腦一片空白,實在是無法承受如此的打擊,


這是人生的無可奈何!在悲痛之中,我只能默然的願您一路好


走。


 李南,還記得不?我們相識在 1958 年,那一年,我倆同時


到海軍機校報到,到現在已經是整整五十二個年頭了。報到的那


天,您們都有親人相送,僅有我是形單影隻的一個人,好沒有


面子。我是隻身在台,唉,好慘!於是每逢假日,我就成了府上


的常客。李伯母的關懷和慈愛,感動了我遊子的心,也讓我有一


種「家」的感覺。當時令弟李濤尚在幼年,而今日,他已經成為新

聞界的大佬,台灣的名主持人,真為您們李府驕傲。




        23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由於海機校的停辦,我們同時轉學到兵工工程學院。畢業後


一直到退役,我們的交往從未間斷過。退役後,您外放國外,我


則時運不濟,被吳嵩慶拒絕任用。我因此自我放逐,外聘泰國。


這是我人生的最低潮時期,但因您的支持,我終於渡過難關,


李南,我要說一聲,謝謝您了。


 您返國後,進了工業局,我也到了美國。在這期間,每半年


或一年,我就要回台灣一次。土雞城、基隆廟口、和平島、羅東漁


港,這些地方都有賢夫婦與我的足跡。現在您已仙去,李南,下


次返台時,誰與我同行?唉!


 如此的好人,為甚麽會如此的早走?老天何其不仁!遠在海


外的我,僅以此一紙悼文,願您一路好走。以後,在我有生之年,


嫂夫人及侄兒需用我的地方,我會全力以赴,這是我對您的承

諾。悼念的文章,我一共寫過三篇,另兩篇是紀念顧象曾及袁豪




        24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的。唉!他日我走,誰為我文?嗟呼!李南,一路好走。



 我的 1949--從「君毅眷村」說起           27 化 王昭慶


  翻開龍應台的 1949 大江大海,就想到我的父母親跟隨著兵


工廠來到台灣,所有的顛沛流離也都由此處開始。

  1948 年 9 月,國軍徐蚌「剿匪」會戰失利,附屬於聯勤 60


兵工廠的徐州修械廠遭到淪陷,同年 11 月,位於南京的 60 兵


工廠,奉命即刻撤遷至臺灣,國防部指撥高雄市前鎮區原陸軍


第一倉庫為廠址;兵工廠將重要機器材料、兵器彈藥之成品及


半成品等,以及官兵員工眷屬共四千兩百餘人,全部運滬(上


海)轉臺。從 1948 年 12 月,至 1949 年 3 月止,陸續分裝運輸


輪共計 13 艘。

 1949 年,那時我才七歲,父親工作的部門被分配搭乘海張輪,


也不知是第幾艘?反正我們一家六口,隨著 60 兵工廠搭船,



        25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只見船上滿坑滿谷都是人,臉上都充滿焦慮,毫無笑容,對未


來也感到茫然,似乎在無語問蒼天。在航行了幾天幾夜後,終


於在 1949 年 2 月春節,抵達基隆港,接著又搭乘火車南下高雄


前鎮,由於當時尚駐紮在營區內的陸軍 206 師之 616、617 兩團,


讓出庫房 14 棟,其餘則於 7 月 11 日始全部讓交完畢。大小庫房


及雜用房共 129 棟,面積五萬六千餘平方公尺。初期遷到高雄


的人員眷屬,只能暫住於廠內,每棟廠房擁擠住達 130 餘戶的,


可以說是個大雜院。而機器等運箱,露置於室外有達半年之久


者,一直待到年底。


當年,工廠主管在距離廠不遠之復興路,營建眷舍 113 棟,


總面積一萬六千平方公尺,約住一千戶左右,命名為君毅里


(相傳為紀念中國文化之巨人唐君毅先生而命名)。將住廠帶

眷員工遷往眷舍後,廠房始能空出,廠方立即整理廠房,安裝




        26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機器,逐漸於 1949 年 9 月 1 日,60 兵工廠始正式復工,生產


供應陸海空三軍使用的槍械彈藥。


 而筆者與家人於 1949 年七、八月進住君毅里後,十坪大的房


子,擠住六個人,說是「蝸居」,並不為過。住的問題終於解決


了,但生活僅靠父親在兵工廠的微薄薪水度日,是不足的;母


親為了減輕負擔,便到龍應台書中所提到的小港第二被服廠打


零工,縫衣服、釘紐扣,以補貼家用。同時,兵工廠安排我們就


讀復興路附近的獅甲國小,我的童年就是在君毅里及獅甲國小


度過。後來,在父母親的鼓勵下,就讀軍校--陸軍理工學院,畢


業後,南北奔波,最後做到 205 兵工廠副廠長退伍,搬到左營。


但每想到「君毅眷村」,那裡充滿著的人情味、以及好吃的「歡喜


糰」及種種小吃,都令人懷念不已。特別是,那群穿開襠褲的好

友,如今都已六、七十歲呢!不知故人今在何處?




        27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君毅里已因眷村改建,於民國八十六年拆遷,搬遷於中華五


路,改稱為「忠勤社區」,但舊君毅里的眷村情,至今仍然永遠


「活」躍在我的心中呢!



   懷念 15 期校友陳澤深        13 造 陳偉喜 提供


 陳澤深校友(15 車) ,1930 年 4 月 8 日出生於浙江省仙居縣一


個普通農民家庭。受苦受難的父母為了擺脫窮苦的命運,决心送


兒子讀書求上進。1948 年陳澤深在浙江省寧波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畢業,好不容易地找到一份能養家糊口、孝敬父母的工作,但不


到一年就失業了。當時正是社會動亂、民不聊生的時代,19 歲的


陳澤深為謀生而背井離鄉遠走江西,不久後由一位遠房親戚帶


往台灣。從此他走上一條人生經歷完全不同的道路。


 到台灣後,由於生活困難,他選擇了不用花錢還有書讀的中

正理工學院(原兵工工程學院) 就讀。畢業以後,留校當了兩年助



        28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教,但他從不間斷的刻苦自學。

 1957 年,德國政府開始贈與台灣每年數名留學德國獎學金。


因無直接邦交,德政府委托台灣中德文化協會進行考選。1958 年


春,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該項獎學金,因此有了到德國留學的


機會。


 陳澤深在 1958 年到德國進入斯圖加特(Stuttgart) 科技大學進


修,這時侯在斯大進修的有三位兵工同學,13 期的陳偉喜、15


期的陳澤深,以及略後來到的 17 期的陳宏毅。凑巧的是三位兵


工同學都姓陳。


 陳澤深治學勤奮嚴謹,在二年半內就修完德國大學後期的課


程,做完二個設計及畢業論文。1961 年初拿到工程師學位後,到


KHD 公司在 Ulm 的汽車廠任設計工程師。他原意在實際工作上


取得一些經驗,但台灣政府不肯延長他的護照,護照無效後,




        29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Ulm 警局對他為難,使他不能安心工作。他只好申請進修博士學


位,護照才得延長。他在 1963 年回斯大修博士學位,博士論文


是在內燃機講座指導下研究活塞機械的振動問題。他在 Ulm 汽車


廠工作有两年多,所以有足夠的積蓄以供自費攻讀博士之用 。

1966 年他在 Stuttgart 獲得機械博士學位。當時他有回中國大陸的


傾向,但他也並不是瞞着所有中國同學的。當時測量學校畢業的


侯承業的夫人,看陳澤深得了博士學位後並不去找工作,就問


他是否準備回大陸,他也直認不諱。事後一些中國同學們猜測,


如果他博士學位遲得幾個月,大陸上的文革已開始了,他是否


還回大陸,頗成疑問。


  在 1968 年,中德兩國還沒有外交關係,要想回國也不是容


易的事。他找到中國駐瑞士的大使館,表明回國的願望,在大使

館的協助之下,他乘上東去的列車,經過布拉格、莫斯科而回到




         30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北京。


 陳澤深回國不久,就趕上了「文化大革命」的動蕩時代,正常


的工作秩序蕩然無存,眼前發生的一切使他迷茫、惶恐。在經過

                    30
一段不安定的日子後,他終於開始被受重用。 多年來,他一直


在鐵道部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工作,從事內燃機車、柴油


機的設計、改良、提高品質及新產品的研發。


 數十年來,陳澤深對國內柴油機的進步發展作出了極為突出


的貢獻,使國產柴油機車已經達到了國際的水準。將其主要的貢


獻列述如下:

 1.   回國後立即主張淘汰生產技術落後的二衝程柴油機,


      而自力更生積極研製高增壓四衝程的新機,並參加研


      製前的研發工作。

 2.   首次在中國應用電子計算機建立了四衝程高增壓柴油




         31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機的理論計算模型,編製了多種電子計算機計算程序,


     對柴油機的工作性能、結構強度等進行理論設計的計算。


     他所研發的「電子計算機在內燃機設計中的應用」獲得

     1978 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3.   研發出作為國內主型貨運內燃機東風 4B 型內燃機車,


     由其優異的產品質量而獲得國家新產品金質獎。

4.   協助戚墅堰機車場研製大功率內燃機車所使用之

     16V280ZJ 型柴油機。通過理論分析,電子計算機之計


     算,解决了性能及結構强度方面的許多關鍵性問題。該


     型柴油機生產後装用在東風 8 型及東風 11 型內燃機上,


     成為目前國內重載量及高速運輸的主要交通工具。

5.   其研發出的電子計算機對柴油機工作性能分析計算方

     法已被編入《柴油機設計手冊》中,成為柴油機設計計




        32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算的典範。

 1984 年,由於他的淵博學識及研發的成就,被任命為鐵道部


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所長。同時他也擔任了 20 年的全國


政協委員,積極地参與全國政協有關科技發展的議題、審議工作。

 1990 年陳澤深從領導崗位退下後,又開始對車輪及軌道間的


粘著摩擦問題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並建立了微觀摩擦模型,


將其與輪軌滾動接觸理論結合起來,導出了輪軌粘滑特性曲線。


這些研究對在高速下輪軌粘着的理論,奠走了堅定的基礎。


 陳澤深校友於 2008 年 6 月 16 日在北京去世,他在去世前交


待,不開追悼會,不寫記念他的文章,真是一代學人的風範!

(編者註:陳偉喜校友輾轉的找到陳澤深的一位早年同事呂文濤


先生,由他在鐵道部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的院誌上搜尋

到一篇有關陳澤深的文章,並將文章寄給陳偉喜。本文是根據院




        33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誌上的資料,以及陳偉喜本人與其交往之經過撰寫而成。)



  紅衛兵搗毀清華大學二校門            13 化 鍾志斌


 清華大學二校門始建於 1909 年。如今每逢節假日,來這裡旅


遊參觀的人,似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人多的時候,二校門門前


和它前面的小橋橋頭上,全擠滿了人;兩旁,賣清華大學紀念


品的小販,一個接着一個排了長隊。在這種情况下,你要找個遊


人稀少,可以照像留念的地方也是難得。有人做過統計,二校門


前經過的車輛和兩旁停放的車,一日達萬輛以上。說清華二校門


的熱鬧塲景,常常跟春節廟會一樣,一點也不為過。來清華者,


都必到此一遊,由此可見清華二校門的知名度和她的光彩了。


 我第一次見到清華二校門,大約是 1953 年的 5 月 20 日。那


天我和二十幾位同學到清華大學來報到。我們都是哈爾濱外專的

畢業生。當時,一批蘇聯專家即將到清華大學工作,學校急需俄



        34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語教師和翻譯人員。


 我們乘坐的火車,停在前門火車站。下車後,學校來了一輛


敞蓬大卡車,我們興奮的把行李放到車上,人坐在行李上。大卡


車從西直門經過動物園,北京大學西校門,一路搖搖晃晃,載


着風塵僕僕的我們,到了西校門。我們激情昂揚地唱着革命歌曲,


進了校門。大卡車沿河溝東行,一路上垂楊柳條在我們身上掃過。


車行來到二校門,我們第一個見到的就是那「清華園」黑色的三


個大字,和淺灰色的圓形門牆。二校門的古樸雅致和飽含厚重的


人文氣息,頓使我們精神一振。第一次見到它,就給我留下了清


華園美麗、博大的深刻印象。


 然而,美麗的清華園二校門,同許多當時的清華幹部一樣,


在文革中都遭遇到極為不幸的命運。

 1960 年我家從清華西大操場的「善齋」搬到照瀾院二號。解放




        35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前的照瀾院是人文薈萃的地方。國學大師陳寅恪曾在我們的二號


院住過。旁邊的一號院,則是語言學家趙元任的舊居。


 文革中,清華園的紅衛兵搗毀二校門的事件發生在 1966 年


的 8 月 24 日下午,其破磚爛塊的清理則延續到半夜。好端端的


一座美麗的校門毁於一旦,而更令人可怕的是,文化大革命中,


清華園裡打人的事件也從那天開始公開、普遍、經常的發生了,


打死人和自殺的事件也陸續登場。其後,只要幾個人戴上紅色袖


章,就可以把無知小民,平民百姓,痛打一頓,而後揚長而去。


 我們住的照瀾院二號有一間北房,那間房屋有一扇大玻璃窗,


窗子隔着小河斜對着二校門。清人那桐所題詞的「清華園」校門四


週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小河這邊的我們,看得清清楚楚。所以,


那天我們二號院裡的居民(從前教授一家幾口人住的,後來我們

五家人分住,大人小孩一共二十多人,上厠所要排隊) ,都往窗




        36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戶外看。幾乎我們每個人都目睹了二校門被搗毀和清華幹部們挨


打的可怕,而又殘酷的過程。


 8 月 24 日的下午,天氣晴朗,一批穿綠色軍服的紅衛兵雄


糾糾,氣昂昂地聚集到二校門附近。他們指着校門大聲說:「這


是封、 修的遺物,無產階級决不應當讓它存在 」
   資、                。 在橫掃一 切


牛鬼蛇神的號召下,他們開始行動了。最初用磚塊、石頭向它擲


去,把「清華園」三個字打得都模糊了,白色的門牆也汚穢不堪。


接着,他們找來巨大的繩索,一端套在門頂上,幾十個人在下


面拖着另一端,像拔河似的喊着口號,一、 三拖。
                   二、  但是門牆却


屹立不動,年輕人怎麼也拖不垮它。後來有人出主意,調來一輛


六輪大卡車幫忙。繩索的一頭繫在門柱上,另一頭繫在卡車尾部。


汽車開足了馬力,那刻着清華園三個字的二校門,被建築學專

家、學者們視為美的化身,這建築的瑰寶,具有歷史意義的校門,




        37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轟然一聲倒塌,頃刻之間變成瓦礫一堆。殘缺的「清華園」三個字,


被打倒在地,好像一具撕碎了的僵屍,橫躺在破磚爛土之中,


於是,在塲的紅衛兵們高興萬分,熱烈鼓掌歡呼,高喊「毛主席


的革命路線勝利萬歲!」「毛主席萬歲!」等口號 。


 天色漸漸黑下來,那些破磚爛土堆積遍地,阻礙交通,剩下


的事,應該清理和運走垃圾。二校門前小橋雨邊的電線桿上,這


時雪白的照明燈亮了起來,在白色淒慘的燈光下,一堆破磚爛


瓦,看起來真是無比的淒涼!


 收拾這殘局的是誰呢?不是推土機,不是泥水匠,更不是紅


衛兵,而是當時被稱為黑幫的清華幹部。紅衛兵手持寬闊的軍用


皮帶,有力地驅趕他們前來服勞役。來的一批幹部中,有男、女、


老、 中、
  壯、 青年人等,其中有身强力壯動作敏捷的,也有體弱無

力行動遲緩的。一旁的紅衛兵强迫和監視他們搬運地上的石塊、




        38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磚頭。他(她) 們抬着大大小小的破磚碎塊,一步一步的移向卡車


有的人胸前抱着磚頭,有的人用竹筐把磚塊背在身上,有一人


獨自搬運的,也有兩三人同搬一塊的。他們把碎磚殘塊搬到大卡


車前,再舉起來,丟到車內。抬不動,或走得慢的,身上都會受


到鞭打,因為,紅衛兵認為他們是在「磨洋工」,抗拒改造。當軍


用皮帶重重的抽在他們的身上時,有的人痛得哇哇大叫。清華附


小有一位婦女領導幹部,被打得最慘,因為她身體肥胖,行走


本來已經不便,搬着沉重的磚頭,步行更是困難。她剛一停下喘


息,皮帶便落在身上,她的驚叫聲不斷顫抖,淒厲的聲音劃破


夜空。二號院的大人們,有的不忍看了,離開後窗走了﹔有的把孩


子驅走,不讓他們看到這殘酷的塲面,以免在幼小的心靈裡鑄


成難以改變的印象。

 夜漸漸的深了,在慘白的照明燈下,飢餓的、被鞭笞的人們




        39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還在繼續搬運着二校門的殘磚破瓦,鞭笞聲仍隱約的在耳邊盪


漾。


  不久,空曠的二校門舊址,建築了一座毛澤東的高大塑像,


軍大衣隨風飄動,右手指着前方。


  8 月 24 日以後,清華打人,抄家的事清,變得公開和赤裸


了。誰都可以帶上紅衛兵的袖章,糾集一批群衆到你家抄家、打


人。有一個晚上,照瀾院 16 號的一位老人被打,只因他出身不


好,他的嚎叫,響徹全院。再後來,打人之風成了常事。於是,


「八月的北京已開始籠罩着一種躁動的狂熱,破四舊已蔓延成群


衆的私刑藉口。8 月 26 日開始,發生了被稱為〝清華附中模式〞


的校園暴力 (語出
     。」  《清華附中紅衛兵 100 天》,閻陽生著,刊登


於《炎黄春秋》2008,12 期) 。

  1991 年,清華二校門重建,恢復了原貌。




         40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編者註:這篇文章由居住在德國的陳偉喜校友提供。鍾志斌校


友原為本校 13 期學生,在那兵荒馬亂的 1949 年選擇了留在大


陸,却經歷了那一段文化大革命的荒謬歲月,這也可以算是一


段 1949 年的故事。)


          緣聚五十二春        22 電 王思朋


   歲月匆匆,我們中正理工學院(早年稱為兵工工程學院,


其後曾一度改稱「陸軍理工學院」)二十二期的同學,自民國四十


七年九月份,到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校區報到,有緣相聚,同


窗讀書,甘苦共嚐算起,至今(民國九十九年)已有五十二個年頭,


超過半個世紀了,真的是難能可貴!早年還是眷村文化,有少


數同學是在眷村中一同成長,甚至於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同


窗讀書」就更是彌足珍貴了。這真是千年修來的緣份,福份啊!

  因為同學們畢生都在「工程界」服務,為國效力,為各項經




         41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濟建設工程,日夜奔忙,不辭辛勞。今年同學會會長汪擇禹將軍


特別選擇六月六日(大禹的生日)工程師節前夕,假台北縣中和市


中安街八十五號 B1 「欣軒園」
         、      ,舉辦同學會,感念同學們的 辛


勞,意義重大「欣軒園」
      。    環境幽雅、服務人員,非常親切,是 日,


天氣有些陰雨,但是同學們仍然踴躍攜寶眷參與盛會,郝渝生


學長,施教榮學長,特地從高雄趕來,張建軍學長,歐先浩學


長,從台中趕來,張度效學長,苗起民學長,從桃園趕來,甚


至於芮況學長,還是由美國洛杉磯趕回來的,熱忱令人感佩。


  十一時三十分左右,同學們陸續趕到會場,會長汪擇禹將


軍暨夫人,已在現場親切接待。同學們相聚一堂,見了面都是沒


大沒小,特別溫馨,閒話家常,講一些貼心話,或是聊起校園


往事,笑聲連連、其樂融融。

  十二時三十分左右,餐敘正式開始,汪會長,熱忱歡迎同




        42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學們熱心參與盛會(共計有三十八位。)並且報告一件不幸的消息-


機械系毛敬偉學長於五月二十五日,赴大陸鄭州旅遊時,在飛


機場等候班機時,因急性心臟病,急救無效,已經往生了,骨


灰已於五月二十九日,運回台灣安置。請全體與會同學起立,默


哀一分鐘,追思毛敬偉學長,同學們都是萬般不捨、奈何!


接著感謝同學們在工程界的貢獻,並祝全體同學端午佳節愉快!


並請大家開懷暢飲。


 汪會長,本來想要「逃避責任」,改選「會長」,後因同學會


會長任期為兩年,汪會長任期未滿,只得「任重道遠」 繼續熱
                        ,


心為同學們服務。


 餐敘中,同學們相互祝福敬酒,談笑風生,席間,劉立中將


軍呼籲同學們,要多注意身心健康、交通安全、醫療安全、居住環

境、飲食衛生。每餐只宜七分飽,運動安全、精神、心情要愉快;




        43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及不同環境的安全(包括外出旅遊),平日在飲食方面宜少油、少


鹽、少糖、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尤其是天然蔬果最好,呼吸清新


的空氣,喝乾淨的水,多曬太陽。另外每天晚上如果能喝少量的


紅葡萄酒,有助血液循環,也是有益健康。同學們已是「銀髮族」


了。平日不宜做太激烈的運動,以健行比較適合,如果去爬山,


一定要注意安全,總之處處都要小心,防止意外事件發生。減少


家人的擔心、掛記。健康、平安就是福!


 黎怡忠學長建議︱五月一日開幕的「上海世界博覽會」很不


錯,規模是歷年來最大的一次,外型像天燈,設計精美的|「台


灣館」特引人入勝,同學們應該安排適當時間前往參觀,以增廣


見聞。在台北市南海路國立歷史博物館自六月五日開展的--
                          「英雄


再起--大三國特展」也很不錯,同學們也可以抽空前往參觀,概

略瞭解。一千八百多年前,魏、 吳,三足鼎立,風雲人物輩出。
              蜀、




        44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及當年的精彩的赤壁之戰;及體會蘇東坡的詞--念奴嬌「赤壁懷


古」!


 另外,六月五日台鐵舊山線「三義」 「泰安」
                 至    段復駛,早年燒


煤炭的「蒸氣火車頭」,重出江湖,也值得大家「重溫舊夢 。 山
                          」舊


線沿途可看到許多古蹟,諸如龍騰斷橋、勝興火車站,都值得欣


賞、懷念。


  同學們在相互祝福︱「端午佳節愉快」(國曆六月十六日)聲中


互道珍重再見。同窗情誼,親如手足,永遠心相繫,真心關懷,


期待不久後再有緣歡聚。


參與盛會同學芳名錄:


 機械系:汪擇禹將軍賢伉儷,陳安民學長賢伉儷,朱璋學長


賢伉儷。芮況學長,郝渝生學長,張漢生學長,齊金修學長,潘

維中學長夫人。共計 11 人。




        45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車輛系:劉立中將軍,徐晉璋學長,張建軍學長,趙振勇學


長,彭斯群學長,張文軒學長,陳其澤學長。共計7人。


 化工系:王惠震學長、歐先浩學長、趙偉成學長、唐文基學長、


黃昭雄學長、苗起民學長、施教榮學長、史冀雲學長。共計8人。


  電機系:張度效學長賢伉儷、周金輝學長賢伉儷、李勤修學


賢伉儷、黎怡忠學長賢伉儷、林家傑學長、馬承潔學長、王正磊學


長及筆者。共計 12 人。




         鳳凰古城遊感言        24 電 朱邦彥


今年五月間,我們到了湖南的鳳凰古城。我常對沒有跟我們去


大陸遊的朋友描述這次去鳳凰古城的感覺,總的來說,雖然在


小城只住了一天,但是看到的和感覺到的確是印象深刻。古城還

保留了幾分純樸,當我們走過一塊塊青石板的街道時,大家都




         46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很自然的放慢了腳步,來盡心的欣賞這古城的美。沱江的秀麗婉


約,有幾艘烏棚船蕩漾在江上。尤其是在古城的清晨,朦朧的景


色中,漫步江畔,沱江岸邊的吊腳樓隱約可見,明洪武年間建


造的拱橋依然橫臥在江上。拱橋下一葉扁舟正靜靜划過橋洞,遠


處的烏棚船也寂寞的躺在岸邊,再望過去有一座白塔依偎在遠


處江邊;這時,有幾位早起的挑夫正穿過石板街,挑著剛採摘


的青菜來趕市集。這樣的景色交織成一付潑墨山水畫,讓我們的


心情舒暢無比,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回來僅僅數週,却因暴雨成災,平時委婉溫馴的沱江氾濫,


兩岸的吊腳樓也幾乎被淹沒,街頭變成澤國,世事真難料啊!


一位好朋友說:老天爺總是眷顧好人,每次你們都在很恰當的


時候做很恰當的選擇,就像這次到鳳凰古城去旅遊,如果晚二

個月就不行了,時機真是巧!也正如我的太太 Amy 所說,我們




        47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的運氣真好!



    六十兵工廠十年黯淡的歲月          18 車 羅佑郎


 前言:民國 47 年底我畢業於 18 期車輛系,48 年元旦被分發


到陸戰隊第一師。不久陸戰隊司令羅友倫將軍召見我,對我說:


「我想和美軍顧問商量,派你去美國受訓九個月,回來後當我的


隨從參謀」。那時董 萍(董顯光的侄子) 也是隨從參謀,他勸我說


「羅兄,我們跟著羅將軍做事,前途一定很有希望 」
                      。 可惜我當 時


鬼迷心竅,不識時務,聽不進董萍兄的金玉良言,一心只想進


兵工廠,因此,耽誤了我一生美好的前程,深感遺憾。並且令曾


經栽培過我的伯父羅卓英將軍失望。我畢業時,伯父曾送我一首


詩,詩云:「人生貴服務,此義汝當聞;愚者歸千慮,學而習一


勤;雙輪馳日月,萬里奮風雲;倘獲培嘉樹,階前溢衆芬」。 可

惜我不是伯父眼中的「嘉樹」,無法光大門楣「溢衆芬 。
                        」



         48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民國 49 年(1960) :


 10 月 8 日到 60 兵工廠報到。被分發到品控室檢查科,主任是


郭萬鏞,課長陳尚堯,同事劉泰山和陳廷書。當時有同事要把正


在師範大學讀書的女兒介紹給我,但我當時决心出國深造,無


心交友。

 10 月中旬,我在屏東辦的私人補習班開張。


 11 月家父與我遷出回園(伯父羅卓英將軍的屏東市住宅) ,自


己租住民生路旭東巷。


民國 50 年 (1961) :

 1 月 8 日,家父和我到李啟煥兄家中聊天,會見啟煥嫂及范瑞


燕小姐(我未來的妻子) 。

 2 月 16 日(新年初二),表妹黄載君和她同學何劍青來家午餐,


問我是否有意追范瑞燕小姐?(她們是省立屏東女中同班同學)




            49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2 月 17 日(初三) ,我去啟煥嫂家拜年,她正式介紹我與范瑞


燕小姐認識。

2 月 18 日,表妹黄載君和她同學何劍青邀約瑞燕同來高雄 60


廠找我。陪伴她們遊壽山,傍晚時請她們在屏東夜市塲晚餐,飯


後瑞燕請大家到屏東戲院看電影,片名「慕情」,是女教師與男


學生戀愛的故事。

5 月租下空軍眷區劉先生的附屋(竹屋) ,我們父子兩人由旭東


巷遷往勝利路空軍眷區。

7 月 7 日收到印尼母親匯來港幣二千元,折合台幣一萬六千元,


存入收支組,並取出兩千元作為訂婚費用。

9 月 3 日「軍人節」訂婚,在屏東市新陶芳餐廳設宴三桌。


9 月陳尚堯課長去美國深造,剛從美國受訓回來的丘發恆繼任。


9 月 11 日深夜,伯父羅卓英將軍在浴室洗澡時不慎滑倒,急




         50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送省立屏東醫院住院治療。陳副總统得到消息,立刻派專機接伯


父到台北榮總醫治。但榮總不接受屏東醫院的病歷,由醫院醫師


慢慢的檢驗,住院二個星期,不給打針吃藥,糖尿病變成尿毒


症,尿毒上腦無藥可治,於 11 月 6 日去世。國防部組成治喪委


員會,蔣公親臨致祭,黄杰親自把骨灰送到機塲,專機送遺族


回屏東。


民國 51 年 (1962) :

 3 月丘發恆課長出國,黃漢樑繼任課長。 月郭萬鏞主任調職,
                    5


由許振儒接任。

 6 月 3 日「禁煙節」,和范瑞燕小姐結婚。廠內余副廠長及黄課


長等多位同仁前來道賀。

 8 月,許主任推薦我去顧問室考連絡官,被錄取。連絡官屬技


術室計劃課(課長陳仲堪) 。顧問為 Col. Hamer,他是美軍顧問團




            51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南部首席顧問,下轄聯勤五個工廠。


民國 52 年 (1963) :

 1 月升上尉,3 月 26 日女兒聖薇(Anna) 出世。


 7 月 4 日美國國慶日,台北美軍顧問團邀請郭履基廠長、余定


華副廠長及我到台北參加慶祝酒會。會塲上將星雲集(包括參謀


總長彭孟緝上將),我是僅有的兩位尉官之一。


 本年 60 廠政戰處新調來一位政二課課長,他每星期派保防官


送一張調查表到顧問室,要連絡官填寫,做政二課的耳目,但


我不願填寫,他因此懷恨在心。調查表的內容包括:1. 今天有甚


麼人到顧問室找顧問?2. 談些甚麼事?3. 有無批評中華民國?

4. 記錄事實的經過,及在塲人員的姓名、時間、地點。其實各位兵


工先進們大都英語流利,可以直接和顧問交談。聯勤總部高級長

官要見顧問時有連絡官胡裕同(13 造) 陪同。我的工作是翻譯各廠




            52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送來的申請公文,陪同顧問巡視各廠,或與不諳英語的廠長及


其他長官作口頭翻譯。另外還有接送顧問團的視察人員,接聽英


語電話等雜事。我實在沒有時間替政二課做 FBI 的工作。


民國 53 年 (1964) :

 10 月間,居住印尼的母親隨華僑到大陸旅行,到南京時,正


逢長江鐵橋在興建中,母親以鐵橋為背景,照了一張照片,經


過香港時,把它寄到 60 廠。政二課檢查信件,立即將我扣上「其


母為匪宣傳」的罪名,並沒收信件。母親因久未收到回信而憂鬱


成病。

 10 月,技術室陳爾活副主任推薦我出差台北,主持經展會聯


勤攤位。此參展會於次年 3 月才結束。嚴副總統曾來本攤位参觀。


民國 54 年 (1965) :

 5 月 3 日參加聯勤南部各廠聯合舉辦第一梯次三民主義講習班,




            53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在週末檢討會上,我代表小組宣讀臨別建言,批評壁報有如文


化沙漠。因這份壁報是第二被服廠政戰主任負責製作,本廠政二


課替朋友公報私仇,把我罪加一等。因此,我從此不能升級,不


能出國,不能參加留學考試,只差沒在綠島唱小夜曲!

 12 月 6 日,兒子聖提(Philip) 出世。


民國 55 年 (1966) :


 夏調設計課,冬再調槍彈室。內弟范大剛留美。


 印尼梁仕長先生替母親帶信及物件來台親手交我。


 政戰處主任輪調,王國幹接任 60 廠政戰處。由於我主動連絡私


人感情,與政戰處關係好轉。


民國 57 年 (1968) :


 新調任政二課課長謝公盛兄主動與我認識,他是伯父羅卓英

將軍當青年軍總監(1944) 時入伍的,後來我們成為好友。




            54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民國 58 年 (1969) :

 3 月,羅友倫將軍出任國防部總政戰部主任。 月謝公盛兄建議
                      4


我去見羅主任,我立即到台北見羅主任,他替我平反了冤案。

 5 月,屏東市新屋開工,月底我打報告要求住院。


 7 月,住入 802 總醫院。


民國 59 年 (1970) :

 1 月,屏東新屋落成,遷入新居。


 2 月,802 總醫院把我列入永久病患名單內。下半年國防部精簡


全國一萬四千名重病患,我也在名單之內。

 10 月 1 日退伍令下來了。我在廠裡服務十年考績甲等,上級頒


發一枚忠勤獎章。退伍時國防部發給退伍金五萬元,二年眷補二


萬八千元,獎章時值二千元,總共領到八萬元台幣(2000 美元) 。

當了八年上尉,最後月薪加眷補 1700 元(42.5 美元) 。退伍之後,




            55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余廠長寫信安慰我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我很感謝他對


我的知遇之恩。


民國 60 年 (1971) :

 2 月 21 日,我們全家坐華航班機飛往香港與久別的母親團聚,


然後又飛往印尼過着富人的生活。次年,我與瑞燕暢遊日本後,


我一人飛往美國,到密蘇里大學註冊上課。




追憶一位壯志未酬同窗摯友 -周重華 17 化 樓顯

木

          (續接前期)


                 (二 ) 精神病院再相會

    直到民國八十一年秋,他從花蓮玉里精神療養院寄給我和

同系同學胡學舜兄的信始知他住院。我就立即向我頂頭上司吳紹




            56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起總經理報告,我要和胡學舜同學去花蓮玉里醫院,探視周重


華同學,須要用公務車並想請一天假,他不但欣然同意,還要


我帶一點禮品去,我告訴他都有準備。


  一大清早我就和胡學舜乘了公務車前往花蓮,未料北宜公


路九彎十八拐,暈車使我死去活來,搞得我七葷八素,吐得連


黃胆都嘔出來。駕駛高先生見我暈車得太厲害,將駕駛座旁坐位


放平讓我躺下,胡學舜就坐在後面,車子開得很慢,停停開開


再經過五個多小時顛簸終於在上午十一時才抵達醫院。經交涉始


讓重華兄由病房出來和我們單獨會面。周兄會住在鐵門鐡欄桿重


重機關病房內,真還讓我們始料不到。


  我們相見甚歡,午餐在醫院福利社用膳,談往事如數家珍。


沒有一點異常。坐在福利社內聊了兩個多小時,接著在醫院操場

內邊走邊談,一直到下午四時,駕駛先生催我們上車,重華兄




        57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還拉住我們的手不讓我們離開,我和胡學舜二人不得不再陪他


走兩圈在不得已情形下,牽著他的手交給管理員,我順手塞給


他六千元新台幣,他堅決不肯要,說是沒有地方用。我只好說:


「下次我們再來看你,你拿來請大家吃飯 」
                  。 我看到他眼睛在流 淚,


兩手拉住鐡門不肯往裡面走。我哽咽著說:「下次過段時間再來


看你 」
  。 我已忍不住眼淚潸潸流下。返家我寫了一封信給他,他 也


回信,往後通了數次信。信中還叫我不要做黃牛。


◎履諾言再赴花蓮


  民國八十二年春節,有五天假期,我不敢坐汽車,改搭火


車,我一個人到花蓮投宿旅社後,乘車到玉里第二度去探視他。


管理員看祇有我一人,他警告我,你不能離開這裡會客室,更


不能談他以往傷心事。不能違反他的規定,祇有按照他的話來做,

他才允許讓重華兄由病房出來和我見面,和去年一樣聊得很愉




         58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快。他說:「小孩,我們到外面走走,再到福利社吃飯,我請


客!」不得已我祇有央求管理員通融,保證他不會出問題,總算


勉乎其難,獲得首肯。一走出管理員鐡門,我發現他眼神充滿怨


恨,兩眼發直,他兩腳用力踢鐡門,我心理有點害怕和惶恐,


當我看到他兩眼發直的異樣,我就會心悸,因為他一定有動作,


不是用踢路旁花草就是樹桿和路燈,或是沙石,好像要將他的


憤懣和怨尤一股惱兒發洩出來一般。我無計可施,停下來想回頭


走回管理室,他卻向前跑得更快。我怕惹惱了他,翻臉不認人。


他的體格比我高大強壯。一旦弄巧成拙,可能會惹禍上身,也違


背了我來看他的初衷。所以祇有耐住性子,偽裝出若無其事的樣


子,緊緊握住他的手,希望將我友誼熱情的手能溶化他心中的


仇恨,或壓抑不平的憤慨。有時候我用手搭住他的肩。拿話引起

他轉移目標。




         59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慢慢他終於平靜下來了,我內心像掉下一塊大石頭。他終於


開口駡:「死胖子(胡學舜綽號)他怎麽不來看我?有沒有帶你


太太做的水餃給我吃,我在外面從來沒有吃到像你太太所做水


餃和三鮮湯那般好吃,我好想吃。」我看到他垂涎三尺饞相, 好


像恢復當年出國前來我家,辭行的模樣和豪氣干雲。我想是雨過


天晴了。 (未完,待續)



        中共的原子彈研製過程            16 機 任熾海


 在寫本題前,先將原子彈的原理簡單介紹於下:原子彈是靠


濃縮鈾 U235 劇烈連鎖裂變反應產生大量的光、熱、震波及幅射


線達到破壞及殺傷的目的,但是 U238 是不會產生劇烈連鎖裂


變反 應 的 。天 然鈾 礦提煉 出的金 屬鈾 中, U235 僅 佔 0.72%


(U235 半衰期是 7 億年),其餘都是 U238(U238 半衰期是 45

億年),要從金屬鈾中濃縮 U235 出來的工藝是比較困難的,



         60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因為 U238 與 U235 是同位素,原子量僅差 3,世界各國都將此


工藝列為高度機密。分離出來濃縮的 U235(U235 純度在 90%


以上),在正常狀態下,仍不會產生劇烈的連鎖反應而釋放出


大量能量,只能自然地慢慢裂變。若要使 U235 瞬間劇烈的連鎖


反應釋放出大量能量,則必須要 U235 達到超臨界體積或稱超


臨界狀態(Supercritical State),亦即是使濃縮的 U235 瞬間


承受外力使其體積及重量比達到超臨界狀態。要能使 U235 達到


超臨界體積,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稱之為槍式結構引爆


(Gun-Type Assembly Explosion,美國投於日本廣島的原子彈


引爆結構),它是將兩塊 U235 金屬塊置於一個用很堅固鋼質


製成的腔室內的兩端,先將一塊 U235 固定在腔室內裡面的一


端,另一塊 U235 與前一塊相隔一段距離,置於腔室的另一端,

但在這一塊 U235 後面裝入堅實的夯塊(Tamper),夯塊後面




         61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裝入 HMX、RDX 或 TATB 中任一種高爆炸藥,炸藥引爆後,用


夯塊將 U235 塊向前方的 U235 塊猛然推進,在高壓下使兩塊


U235 擠壓而達到超臨界體積,U235 達到超臨界體積後,將中


子束射入 U235 的原子中,U235 的原子受到外來中子的撞擊後


自行裂變,放出 2 到 3 個中子(這些釋放出來的中子射入 U235


原子中引起的瞬間劇烈的連鎖反應稱之為中子引爆),這第一


次的裂變稱為第一代裂變(First Generation Fission)。這些由


U235 原子再生的中子又射入其他 U235 原子中,如此循環地作


用就能瞬間釋放出大量能量,這就是原子彈爆炸的原理。一般而


言,一次原子彈爆炸要有 50 代的裂變,這 50 代裂變時間大約


為 0.07 秒鐘,而 99.9%的能量釋放是在最後的 7 代裂變中完成。


所以中子的引爆時間很重要,射入時間不對,原子彈爆炸的效

率就小,據資料記載,美軍當年投在廣島的原子彈中子束引爆




         62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時間稍不準確,後來計算該原子彈僅釋放出 5%的能量,否則其


殺傷力更強,因此中子引爆的技術非常重要。於是發展出另外一


種使 U235 達到超臨界體積再引爆的結構,稱之為內爆式結構


引爆(Implosion Assembly Explosion),這種結構比較先進,


中共 1964 年引爆的原子彈就是採用這種結構,它是將 U235 置


於球狀彈體的中心位置,外層包以前述的高爆炸藥,高爆炸藥


外圍再放置比重高的金屬球體截面形狀的罩子,使高爆炸藥起


爆後的震波自四周集中到中心 U235 外圍夯塊的位置,再使夯


塊壓縮 U235 體積達到超臨界體積,在此同時射入中子引爆,


使 U235 生劇烈的裂變,中子射入的時間較易掌握,所以能更


有效地瞬間釋放出大量能量。由以上的說明,讓我們瞭解到中共


要發展原子彈,他所面臨的是那些難題。

 1955 年 1 月 15 日下午在中南海的菊香書屋會議室裏由毛澤




         63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東主持,邀請錢三強(註 1)及李四光(註 2)來參加有關於發


展原子彈的會議。會中有周恩來、李四光、錢三強、彭真、彭德懷、


鄧小平、李富春、薄一波、劉傑等人。這是專門研究發展中國原子


能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會議開始後毛澤東開宗明義說:


「今天我們做小學生,就原子能問題,請你們來上課 」
                       。 李四光 先


講述了我國的鈾礦資源及鈾與原子能的關係。錢三強彙報了幾個


主要國家原子能發展的概況和我國這幾年來做的工作,並拿了


一塊鈾礦石做演示,大家看著實驗很感興趣。會議從下午四點一


直開到晚上七點多,最後毛澤東請與會的人一起用晚餐,毛澤


東用葡萄酒舉杯,宣佈啓動核彈工程。1956 年 11 月 16 日,第


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成立主管原子能工業的第三機械工


業部(1958 年 2 月 11 日改為二機部),宋任窮任部長,錢三

強與劉傑、袁成隆、劉偉、雷榮天等被任命為副部長。錢三強是副




         64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部長之中唯一的科學家,所以又命他兼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和


原子能研究所所長。副總理聶榮臻曾經對錢三強說過:「搞原子


能,你是行家,就請你提建議,我們大家商討決定 」
                      。


 政策已經決定,毛澤東首先想到的是希望得到蘇聯的幫助,


所以中共就把要發展原子彈的意圖告訴了蘇聯,蘇聯開始時也


確實想將原子彈的技術傳授給中共。根據赫魯雪夫的兒子賽季特.


赫魯雪夫的回憶說:「1957 年我父親就考慮,要慎重地將蘇聯


的核武器技術秘密傳給中國。在 1957 年的時候,蘇聯和中國的


關係親如兄弟,絕對能夠相互信任。正是因為如此,蘇聯才願意


把原子彈的技術傳給中國,而且蘇聯向中國傳授核武器技術是


大規模的 。
    」 根據蘇聯大使館的記錄 :1958 年時有 111 位蘇聯核


能專家來到中國,蘇聯當時最著名的科學家阿裏克哈洛夫、維諾

格拉多夫、布洛克欽契夫和弗拉迪米爾契夫,都曾幫助中國研發




         65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原子彈。蘇聯除了在技術上對中國進行指導外,還在核工業的基


礎設施方面向中國提供物資援助,雖然蘇聯並沒有向中國直接


提供原子彈,但蘇聯提供的關鍵技術,使中國距離成功研發原


子彈只有一步之遙。蘇聯原子彈之父庫爾恰托夫的最高級助理歐


羅比耶夫,從 1957 年到 1959 年一直留在中國,歐羅比耶夫回


憶說:「蘇聯的最高領導人決定向中國傳授原子彈技術後,很快


在北京建立起一個原子彈研發中心,相當多的蘇聯專家都到過


那個中心,在很多方面對中國人進行指導,包括核裂變、同位素


分離、核反應、核子物理、核化學、地質勘探、鈾的分離等 」
                          。 ,薩帝


基是蘇聯中型機械工業部 (核工業部)的總工程師,1956 年到


1960 年,他曾在中國擔任顧問,負責指導中國的核反應爐,同


位素分離以及中國科研人員的培訓。薩帝基說:「北京這個中心

成立之後,中國開始把在國外留學的人員召回來,1957 年歐羅




         66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比耶夫被派往中國的原子彈研發中心時,中心裏一共只有 60 多


位研究人員,到了 1959 年研究人員已達 6000 多人,歐羅比耶


夫在這裏指導中國人進行核子融合和濃縮鈾。在此基礎上,中國


才有可能進行第一代核反應試驗 」
              。 ,隨著核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


中國第一個核反應爐正式運轉,這個核反應爐完全來自蘇聯的。


 歐羅比耶夫說:「蘇聯的同位素鋰分離技術基本上是和中國


分享的,這套相關設備重達 250 多噸全部運到中國,其他的設


備還有真空設備、分離泵等 」,歐羅比耶夫承認來自居里實驗室
            。


的中國核子物理學家錢三強,對中國原子彈的開發也起了重要


作用。同時他也提到錢三強和他有過多次技術交流和討論,歐羅


比耶夫說:「錢三強擬訂計畫後,來找我討論,中國的第一次核


反應試驗也是在我的指導下完成的,蘇聯專家還對試驗進行了

微調,此外中國相關核設施的建設,也是在蘇聯專家直接而詳




         67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細的指導下完成的 」
        。


 在此情況下,既然要搞原子彈,鈾原料是基本原料,要積極


取得,於是發起全國提煉鈾原料。很有意思的是,用於第一顆原


子彈的鈾原料,竟然來自那些搞不懂鈾元素為何物的農民手中 。


1958 年當時核工業的整個體系尚在初建階段,正規的鈾礦和處


理鈾礦石的工廠都沒有建成,而研究單位又急需兩噸二氧化鈾


做實驗,二機部部長宋任窮便指示三局想辦法先生產出製取二


氧化鈾的原料。三局決定在廣東的一個地方搞土法煉鈾。採到鈾


礦石之後,接下來就是要把它提純成為含鈾 60%-80%的化學濃


縮物重鈾酸銨或重鈾酸鈉,俗稱黃餅(Yellow Cake)。然後再


經過二氧化鈾、四氟化鈾、六氟化鈾以及金屬鈾等幾道工藝過程,


才能製成鈾原料。 (未完,待續)



     校友來函

        68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老大哥: 好久不見了,念念。謹隨函附上支票乙紙美金 100 元,


請查收,謝謝! 祝           好

          (19 車) 弟 裴志恆 6/14/10



鴻斌兄嫂及諸位校友: 謝謝你們按期寄來的中正校友通訊,內


容精彩,唸起來很享受。你們辛苦了。 附上支票美金 100 元補貼


郵資,略表心意,謝謝!


我們的地址又改了如下:

  Dr. & Mrs Huai Pu Chu
  226 Kenilworth Rd, Ridgewood, NJ 07450-5209

順祝各位     平安喜樂

         (14 造) 朱懷璞,巴麗娟 上 6/15/10



朱鴻斌學長:現在寄上本年度$50 元支票一張請查收。

         (18 車) 羅佑郎 7/2/10




            69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鴻斌兄:辛苦你們了,謝謝!兹寄上$100 補助校友通訊費用。最


近我將遷居台灣,請停止寄通訊至現址。在台灣住在親友處,那


裡也有校友通訊閱讀,亦不必另外寄送,避免重複。 敬祝


健康快樂

             (8 化) 弟胡世華上 7/3/10



鴻斌兄:久未致函問安,念念!弟於今年五月從新澤西州遷居


加州,地址是: 314 Park Shadow Ct. Baldwin Park, CA

91706-6702

住宅區域尚稱安靜,交通方便,可謂養老之處。弟即將年滿 94


歲(民國 6 年 10 月出生) ,除滿口假牙外,尚無其他老人病。


 住宅附近有 Forever Young 及 Senior Center 可供午餐,週末可


乘公車去逛 Mall,我與內人同進同出,生活可稱自在,特此奉

告諸位學兄。 玆寄上$100 供通訊之用,並感謝吾兄之編輯辛勞




               70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9 造) 戴宜傑上 7/14/10



鴻斌學兄:附寄支票一佰元,作為補助校友通訊郵費。兄等勞力


的為同學服務,特此致謝。 祝 健好

       (9 造) 王國璋謹上 7/20/10



鴻斌,宜山:你們好,現寄上 5 月北京、西安、山西及上海旅遊


照片 3 張,盼查收。寄上$100 以補貼校友通訊費用。下次來灣區


務必通知,大家聚聚。       祝       好

       (15 車) (江) 家源,洪淵 草上 7/30/10



鴻斌兄:隨函寄上$200 支票一張,貼補校友通訊郵資,請查收。


吾兄肩負編撰及發行重任,勞心勞力,至為感佩! 敬祝 暑安

       (14 造) 弟劉漢壽 上 8/2/10




        71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朱學長,葉學弟: I think I better write in English without

struggling with the Chinese keyboard.
First,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 appreciation of your
dedication in serving CCIT alumni over many years. As soon as I
came to US after discharge from CCIT in 1987, I became a loyal
reader of CCIT Alumni newsletters. Since I was teach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for the past 23 years, it
is impossible for 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biannual fall reunions. I
only managed to attend the one near Palo Alto in California. I even
acted as a tour guide when we visited Stanford Campus.
  Last month, I was offered a position at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清華大學) in Hsinchu. I’ll retir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nd return to Taiwan at the end of August to resume my new
job as the dean of the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電資學院院長). We’ll sell our house in

Champaign and move back to Taiwan.
  In Taiwan, I’d like to receive the newsletter uninterrupted in the
future. Can you send me the electronic copy at
kycheng@ee.nthu.edu.tw starting this fall? If possible, for the hard

copy, the mailing address is 新竹市 30013 光復路二段 101 號清華


大學電資學院.

Yhanks and Regards,


                72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鄭克勇(28 電) 敬上 7/22/10



朱學長鴻斌先生:您好!每次收到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均一口氣讀完,甚至有些報導一看再看,如同浸潤在過去的奮


鬥歲月中,自己也感到無限興奮與年輕感。


 我自聯勤軍品中心(前兵工研究院) 退伍後,参加十大建設等中


化及台橡建廠完成後來美。經校友抬舉擔任美東中正理工學院校


友會會長至今。也力圖拓展層面,增加活動。此次八月紐約餐聚,


奈何因故暫停並延後,敬請校友諒解。


 鴻斌學長辛苦筆耕,大家有目共睹促進團結!特寄上支票

US$100 捐助,以表寸心。


            (24 機) 薛江敬上 8/19/10


通信處: 薛江 John Hsieh 4601 North Oaks Blvd., North

Brunswick, NJ, 08902 Tel : 732-822-1293(cell)




               73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校友簡訊

北加州


1. 鄒以莊校友(28 電)移民來美後於 Fresno,CA 創辦 Helen’s


Gourmet 中餐廰,因服務態度及手藝高超,深受各界讚譽,於


2009 年被餐飲業權威 Picky Eater 評為四顆半星餐廳(最高五星) ,


並獲選為第五屆中餐百佳獎(Top 100 Chinese Restruants in USA)


中的全球華人風雲人物餐飲業十佳代表。(信息由任熾海校友提供)


2. 劉惠芬校友(14 造) 於今年 7 月 10 日因身體不適入院檢查,7


月 11 日心臟衰竭去世,享年 84 歲。於 7 月 22 日在慈安殯儀館家


祭後舉辦公祭。劉府電話:650-961-1006


加拿大


 吳振聲(11 車)校友於去年(2009)12 月 22 日因病住入加拿大

Toronto Western Hospital,不幸於今年 5 月 16 日病逝於醫院。




          74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捐款徵信錄
捐款日期 次序              期    系    姓 名     稱謂   金 額
6/14/10 323          19                     US$100.00
                          車輛   裴志恆     先生
6/15/10   324        14                     US$100.00
                          造兵   朱懷璞     先生
7/4/10    325        17                     US$200.00
                          車輛   陳伯群     先生
7/6/10    326        18                      US$50.00
                          車輛   羅佑郎     先生
7/6/10    327        6                      US$100.00
                          化工   李孔猷     先生
7/9/10    328        8                      US$100.00
                          化工   胡世華     先生
7/14/10   329        9                      US$100.00
                          造兵   戴宜傑     先生
7/21/10   330        9                      US$100.00
                          造兵   王國璋     先生
8/1/10    331        15                     US$100.00
                          車輛   江家源     先生
8/2/10    332        14                     US$200.00
                          造兵   劉漢壽     先生
8/19/10   333        24                     US$100.00
                          機械   薛 江     先生
                                            US$1,250.00
                               合   計
台灣捐款
7/15/10 124          17                     NT$3,000.00
                          車輛   鄭大成     先生
                                            NT$3,000.00
                               合   計




                75

More Related Content

More from ccit mate35

我的鳥鄰居們 志華
我的鳥鄰居們 志華我的鳥鄰居們 志華
我的鳥鄰居們 志華
ccit mate35
 
骨頭是怎麼疏鬆的
骨頭是怎麼疏鬆的骨頭是怎麼疏鬆的
骨頭是怎麼疏鬆的
ccit mate35
 
人與人的情境
人與人的情境人與人的情境
人與人的情境
ccit mate35
 
Night flower expo
Night flower expoNight flower expo
Night flower expo
ccit mate35
 
保持年輕 27_..
保持年輕  27_..保持年輕  27_..
保持年輕 27_..
ccit mate35
 
生命是美麗的
生命是美麗的生命是美麗的
生命是美麗的
ccit mate35
 
生命中的旅程
生命中的旅程生命中的旅程
生命中的旅程
ccit mate35
 
阿虫的人生觀
阿虫的人生觀阿虫的人生觀
阿虫的人生觀
ccit mate35
 
男性養生Food
男性養生Food男性養生Food
男性養生Food
ccit mate35
 
茄子.膽固醇Eggplant.cholesterol
茄子.膽固醇Eggplant.cholesterol茄子.膽固醇Eggplant.cholesterol
茄子.膽固醇Eggplant.cholesterol
ccit mate35
 
肚子餓的14忌
肚子餓的14忌肚子餓的14忌
肚子餓的14忌
ccit mate35
 

More from ccit mate35 (20)

我的鳥鄰居們 志華
我的鳥鄰居們 志華我的鳥鄰居們 志華
我的鳥鄰居們 志華
 
骨頭是怎麼疏鬆的
骨頭是怎麼疏鬆的骨頭是怎麼疏鬆的
骨頭是怎麼疏鬆的
 
人與人的情境
人與人的情境人與人的情境
人與人的情境
 
Night flower expo
Night flower expoNight flower expo
Night flower expo
 
滴水之恩
滴水之恩滴水之恩
滴水之恩
 
養生十六宜
養生十六宜養生十六宜
養生十六宜
 
觀功念恩
觀功念恩觀功念恩
觀功念恩
 
故事
故事故事
故事
 
保持年輕 27_..
保持年輕  27_..保持年輕  27_..
保持年輕 27_..
 
生命是美麗的
生命是美麗的生命是美麗的
生命是美麗的
 
生命中的旅程
生命中的旅程生命中的旅程
生命中的旅程
 
阿虫的人生觀
阿虫的人生觀阿虫的人生觀
阿虫的人生觀
 
男性養生Food
男性養生Food男性養生Food
男性養生Food
 
合掌了生機
合掌了生機合掌了生機
合掌了生機
 
茶餘飯後
茶餘飯後茶餘飯後
茶餘飯後
 
茄子.膽固醇Eggplant.cholesterol
茄子.膽固醇Eggplant.cholesterol茄子.膽固醇Eggplant.cholesterol
茄子.膽固醇Eggplant.cholesterol
 
脊“背 ”
 脊“背 ” 脊“背 ”
脊“背 ”
 
空腹吃水果
空腹吃水果空腹吃水果
空腹吃水果
 
老當益壯
老當益壯老當益壯
老當益壯
 
肚子餓的14忌
肚子餓的14忌肚子餓的14忌
肚子餓的14忌
 

177期通訊+

  • 1.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編者的話 今年 10 月 16 日的全球校友聯誼會即將在美國德州的遊輪上舉 行,主辦單位希望各位參加者能帶着登船的 Booking Number 及 各種必須的証件,以便順利登船。有任何疑問者,請與王朝旅行 社連絡,電話:713-981-8868。 這一期,我們刊登了三篇有關 1949 年的文章。這三篇文章寫出 了三位校友不同的遭遇:第一位是在 1949 年舉家隨着兵工廠遷 到台灣,對早期眷村的一些甘苦的回憶,他最後做到兵工廠的 副廠長退休;第二位是在 1949 年到台,畢業於兵工學院後考取 留德獎學金,在德國獲得博士學位後,於 1966 年返回大陸報效 祖國,在經過文化大革命的災難後,終於有了相當的成就;第 三位是 13 期的校友,在 1949 年隨校遷台後又由花蓮返回大陸, 後在清華大學工作時,親身體驗到紅衛兵校園暴力對知識份子 1
  • 2.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凌辱的經過。三位校友,三種不同的遭遇,這就是 1949 年的故 事。 本期開始登載任熾海校友撰寫的中國發展原子彈的經過,這是 他多年來參考已公開的圖書資料而寫成的。長期以來,我們懷疑 中國如何能在一窮二白的國家裡製造出原子彈來?這篇文章裡 能尋出一些蛛絲馬跡來。無論如何,這是中國國防工業的一件大 事,值得我們報導一下。 六年前買的電腦,經長期使用,已經是「當機」連連,苟延殘喘 了。最近買了一台 Dell 的新機,使用起來頗為得心應手。但舊的 中文手寫版不能應用在 window 7 上,所以用大家的捐款買了一 個最新的中文手寫板,化費$76.81,這是除了印刷及郵寄費以 外的較大化費,特在此向大家報告一下。 朱鴻斌 二 O 一 O 年九月五日於洛杉磯 2
  • 3.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接辦第八屆校友聯諠大會感言 23 化 李育根 2008 年第七届加拿大校友會前夕, 才接到主辦單位電話通 知:2010 年的校友會,將由美南休士頓地區校友接辦。我並非 會長, 大概祇因多次參與活動, 熟人多一些而找上門。退堂鼓 來不及打,翌早便搭機抵達溫哥華。晚上餐會尾聲,就宣佈校友 會交接手續, 被同期同學“ 趕鸭子上 架”那一幕,有目共睹的接 下“傳承楬”。 回休士頓後, 經多方連絡及解釋, 此任務並非我想攔下, 但放眼美加各大都會區, 遲早總要被大會交辦一次。這項說詞, 所幸校友們尚能接受, 而召開聚餐會議,以改選地區會長和校 友會籌備工作小組。大家推舉 14 期王振英學長為第八屆大會會 長,工作小組成員包括有 22 期李普昌、 期趙祖瑜、32 期高華 25 鵬、 期張國安、 期薛維青與本人。 36 48 對兩位後期老弟張國安及 3
  • 4.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薛維青,平日本身工作已經很忙,又要兼顧校友會大部份日常 工作,我必須對他們任勞任怨的付出 由衷的感激。 未雨綢繆,避免重演臨時捉兵窘境,歡迎有意接辦第九屆校 友會的地區,主動與我們連絡。我們有一個構想,芝加哥及華盛 頓 DC 均未辦過,校友人數應不在少,並且這二個地區有很多 可供旅遊的地方。建議將在本届大會上,由校友們選擇一個地區 來接辦,當然這是須要這二個地區有熱心校友來承担這個責任 才有可能的。 如何延續舉辦校友大會? 這是值得關懷的議題!本人有三點淺 見,可供参考: 1· 由期刋編輯部統計出美加大都會地區。凡有 20 位以上校友 劃成一區塊,製成輪值表,如此可安定軍心,以免不知花落誰 家,人心惶惶。 4
  • 5.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2.人力與財力是承辦校友會兩大支柱。可否讓超過五十位以上 校友的地區,支援校友較 少的地區聯合舉辦,以延續聯誼會的 活動。 3.將兩年辦一次,僅視為原則。改由接辦區自行決定舉辦的時 間,以舒解承辦的壓力。 最後,我以主辦工作團隊一員的身份,歡迎大家來德州参加 大會。有一點要特別提醒各位的:請將王朝旅行社 e-mail 給各位 的最後船位確定(Booking Confirmation) 通知印出帶在身邊,其 中有 Booking Number,行程,船名(Carnival Ecstasy) 及姓名 等訊息。如無 e-mail 者,請速與王朝旅行社連絡。 「建新一號」案與賴名湯將軍 13 化 房克成 世界日報副刊刋登過一篇張無求先生懷念賴名湯將軍的文章, 讀後也引起筆者對賴將軍的一些回憶。賴將軍與筆者並無深厚關 5
  • 6.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係,當年他任聯勤總部上將總司令,我在聯勤 44 兵工廠工作。 有時他來廠巡視,有過短暫的接觸,覺得總司令平易近人,很 尊重技術人員的意見,是一位很有風度的儒將。兹就記憶所及, 講幾件賴將軍和兵工有關的事。 六 O 年代底,美國突然停止援助台灣一些精密武器彈藥及 軍用車輛,這些都是對台灣戰備所必須的。經層峯决定,交付聯 勤兵工生產署全盤檢討,成立專案辦理,由各兵工廠分工合作, 自行研製武器彈藥及軍用車輛。本廠奉核定擔任第一號計劃,定 名為「建新一號」,負責籌製美式 M51 系近發引信,此為數種大 口徑砲彈通用之引信,靈敏準確,需求量極大。另案又核派本廠 廠長呂則仁少將,兼責籌建一座軍車製造廠,廠址就在本廠後 側,限期完成。本期同學鄭鴻仁兄與筆者奉派為「建新一號」之两 個製造所所長,立即展開工作。鄭兄負責製造金屬另件;筆者負 6
  • 7.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責製造火工另件及全引信之裝配工作。賴總司令常來建新廠區巡 視鼓勵。 新產品製造完成後,經各項試射,全部符合美軍規格,當 即呈報層峯核示。國防部長蔣經國立即諭知,召見工作人員面談, 表示重視。(建新案籌製過程中,部長亦曾數次來廠視察。) 呂廠 長呈報有關工作人員十餘人,署長趙國才中將立即要求每人寫 一份工作報告,並安排先向賴總司令預習報告。賴將軍在聽過我 們的報告後,立即决定照各人所報內容向部長呈報。大家都很高 興,覺得賴將軍很乾脆爽快,是一位有擔當的好長官。部長召見 的場所是三軍軍官俱樂部,聽過我們的報告後,連說很好,並 說大家辛苦了。以後他又特別强調,目前有一個很進步的國家就 是以色列,他們用自來水管研製成為威力强大的火箭,希望我 們要多向以色列學習。由他的語氣,表示對我們的重視,當時我 7
  • 8.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們真是很感動。 聯勤兵工生產署設有一套歷史悠久的生產獎金辦法,藉此 激勵工作士氣,提高生產績效。此法行之有年,不知是否產生負 面弊端,賴將軍有鑑於此,特邀幾位資深人士,成立研究小組 直接向他負責。經過年餘的多方研討,反覆求証,最後獲得結論, 訂立一套新辦法,呈報國防部核定,令頒實施。新舊辦法有很大 不同之處,最大的區別是生產單位與行政單位(政戰、主計、人事、 行政)獎金不同,新辦法實行後,行政單位一位上校級主管僅能 拿到生產單位的一位上尉技術員的獎金額。賴將軍同時發出命令: 對此項新獎金辦法,生產技術人員如有意見,當即收集後再檢 討修訂;其他人員如有意見及抱怨概不受理。賴將軍處理此事充 份展現其不怕得罪人以及其治事的魄力。 賴將軍夫人孫德芳女士是金陵女大高材生,學識豐富,很 8
  • 9.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有才幹,領導聯勤婦聯會,績效卓著,本廠眷屬每次參加活動 回來,皆讚不絕口。賴夫人對聯勤軍歌之編作,亦有頗多貢獻。 賴將軍離開聯勤,調任空軍總司令,更能發揮其專業才能, 報效國家。一九七二年夏更榮升參謀總長,對國軍建軍成果貢獻 極多。卸下總長職位後,他仍保持堅强求知慾望,到台灣大學聽 課進修,好學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筆者自軍中退休後很少聽 到賴將軍的消息,據聞賴將軍退休不久,即病逝台北。近聞其夫 人也在加州以九十一高齡去世,令人懷念不已! 更上一層樓的鄭克勇校友 25 電 許成之 鄭克勇校友(28 電),1969 年畢業於本院電機工程系,是母校 遷大溪中正嶺後的第一屆畢業生。畢業一年半後,以國防公費前 往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進修,分別於 1972、1975 年獲電機碩、 博士學位後,回母校繼續任教。他的專業在光電工程領域,特別 9
  • 10.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是在分子束磊晶及超高真空技術、高速光電元件、及奈米結構元 件三方面。曾參與中科院紅外尋標器的研發,並帶領工研院培養 了發光二極體的研發幹部,成為目前台灣光電工業界的骨幹。 1987 年自母校退伍後,他轉往美國伊里諾大學香檳校區的電 機與計算機工程系任教迄今。曾兩度擔任美國防部下轄 DARPA 大 學 光 電 中 心 (Center for Bio-Optoelectronic Sensor Systems, and Center for Hyper-Uniform Nano-photonic Technologies) 的主 任及國內外大學、研究機構以及工業界的諮詢顧問。有超過 200 篇的論文發表。由於他對分子束磊晶技術及高速元件的卓越貢 獻,獲選為 IEEE 和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的 Fellow 。在 2007 並獲得 North American MBE Conference 的 MBE Innovator Award。 由於他傑出的研究成果與經驗,本月初被國立清華大學 (新 10
  • 11.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竹)羅致,聘任為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將於九月回台就任。 (作者註:中正理工學院的火種延續下來,如今已是火花遍地。校 友們許多輝煌的成就,相當令人欽佩讚嘆。除了在本刊上看到 許多校友的成就外,我們也會在報章雜誌上讀到一些對成名人 士的報導,常會意外的發現原來也是我們的校友。除了已經被 正式或非正式披露的以外,相信還有許多有成就的校友,不為 人知。個人認為,在校友通訊上應多報導一些校友們在各方面 的成就,不在於豐功偉業的炫耀,而是希望藉此促進校友們互 相的瞭解、學習和激勵。正巧不久前,鄭克勇教授上了 7 月 7 日 臺灣各報的新聞,許多校友可能不知道他是 28 電的,我們在 母校曾共事多年,所以特別電話訪問徵得同意後,介紹報導。 以後還希望能訪問一些有成就的校友們,給大家做專題報導。) 露營記趣 24 化 陳宗錡 11
  • 12.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大家都知道露營是怎麽回事,但露營過的人想來不會很多, 能享受露營趣味的就因人而異了。在這裡我把參加幾次露營的經 驗及趣味報導出來與大家分享。 記得我第一次露營是五十年前的高中畢業旅行。全班四十幾 位同學由級任導師帶隊,到關子嶺露營。大家分成幾組,配發營 帳,指派工作等。當時的營區設備簡陋,沒有像樣的灶台,柴火 是就地取材,也沒有像樣的衛浴設備。但同學們對這野外活動十 分新奇,吃了自己煮的半生不熟的飯菜,快樂的渡過了畢業旅 行。 從中正理工學院畢業後,十多年的軍旅生涯從沒露過營。自 民國 85 年(1996) 旅居美國後,十幾年來却有過四次的露營經驗。 朋友們笑稱,都一把年紀了,還在玩孩子們的遊戲。 第二次露營大約是在 1994 年,我到美國來探親。跟小妹全家 12
  • 13.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五口及他們兩家朋友到北加州太浩湖(Lake Tahoe) 附近作三天兩 夜的露營。我用兩人用的小營帳,小妹及朋友們都在附近紥了家 庭用大營帳。大家玩得太興奮了,忘記把食物收拾妥當,夜半裡 有人聽到異響,也有人看到影子在帳外走動。我自己睡得很熟, 不知道發生了任何事。翌日起床後才知道昨晚有兩隻熊到我們營 地找食物吃,牠們把桌椅上放置的貯物箱全部打開翻倒,弄得 遍地狼藉,所幸沒有傷到人。第二晚大家都把食物收藏好,有幾 位被嚇到了,改睡旅行車內。因為小妹一家五個人睡在一起太擠 了,第二晚 15 歲的大外甥來跟我睡一個營帳。這小帳是用 Queensize 的充氣墊,當晚只要我倆一人翻身,墊子內的空氣就 會來回滾動,雖然熊沒再來吵我們,可是我們兩人睡得都不安 穩。 我們住在舊金山的東灣(East Bay) ,有許多從台灣來的同胞。 13
  • 14.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七年前我們加入了此間台灣同鄉聯誼會的登山小組,大夥約定 每週六上午八時到指定地點集合,開始二小時的登山健行活動。 這活動已維持二十多年了,風雨無阻,全年無休。這小組每年也 舉辦幾次其他的活動,像是一整天的登山活動,登上海拔 4000 呎的 Mt. Diablo,另外是露營以及全員家庭聚餐(Potluck) 等。 美國人十分愛好露營。許多名勝地區及國家公園、州立公園都 有露營區。營區硬體設備齊全,為配合露營需要,有完善的配套 措施給太家使用。人們可以在開放期透過網路申請,到喜歡去的 地方露營。好的地點像大峽谷、優勝美地等營區就十分搶手,很 難申請到,即使申請到,也只有一、两個 site,難以滿足團體需 要。最近幾年的三次露營,都是參加登山小組所舉辦的。 參加登山小組的第一次露營是在 2003 年。大夥二十多人帶着 自己的營帳、睡袋、健行裝備、以及被分派到須帶的團體用品,像 14
  • 15.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營火木柴、灶具、瓦斯、炊具、水果、食物等到太浩湖營區集合。我 與次子參加了這次露營。我們帶了撲克牌跟大家玩拱猪遊戲、有 朋友帶了畫架到野外寫生、也有人迫不急待的去健行了。晚餐吃 大家帶來的熟食以及隊友們現做的拿手好菜,還有炒米粉及什 錦熱湯等等,吃得不亦樂乎。晚餐前後,太家利用時間去洗熱水 澡。營區的沐浴是採投幣式的,依自己的需要投入幾個 Quarters。 對我這受過軍訓的人,五分鐘足夠了。晚上是營火晚會,大家叙 說自己的趣事、糗事、有色笑話、養生之道、移民的心路歷程;也 有人來個口琴獨奏----,好不熱鬧。營區規定晚上十點前必須熄 火、靜音。就寢前大家約定,要看日出的必須在五時三十分起床, 六點前集合驅車去看日出。我與次子清晨就跟大家去觀看日出。 領隊十分老練的帶我們到最好的觀日台,面對太浩湖,此時天 空有不厚的雲彩,當太陽從湖面漸漸升起,光線首先照射到空 15
  • 16.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中的雲,折射到我們的眼簾,五光十色,美麗耀眼。太陽逐漸跳 出山頭,把藍色的湖水染成一片橘紅色,剎是好看!大家除了 觀賞這難得的美景,也紛紛的用相機捕捉這美好的一刻。 露營的早餐是想不到的豐富。準備早餐的幾個家庭,煮了地 瓜粥,配上醬瓜、肉鬆、花生米、皮蛋豆腐,再加上花捲、饅頭、咖 啡、綠茶,真是應有盡有。大家都說,這早餐比五星級的旅館還 豐富,在家裡整年都吃不到的。早餐後,大家各自準備飯水、三 明治、水果及小吃等放在背包裡,參照營區地圖所指示的許多步 道(Trail) ,按時間及各人體能 Hiking 去也。我們也準備了交通及 運補車,到幾個中途小站載運體能較差的隊友,中午在 trail 的 中途景點野餐,到傍晚時才踏上歸途。晚餐是另外幾家負責的 BBQ 大餐。兩夜露營之後,第三天就到附近的 Casino 賭上幾把, 再吃一頓賭場的 Buffet,就結束了露營的活動。 16
  • 17.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我參加登山組第二次及第三次的露營也是到太浩湖附邊。到 那裡的原因很簡單,第一是離家近,車程二小時就可到達,第 二是那裡供露營的場地多,容易申請得到,再就是風景優美, 地理位置好,在海拔 6000 呎處露營及健行,十分凉爽。每年, 北加州大專校友聯合會都會在那裡舉辦大型的露營活動。 像前面所談到的,露營就是到野外去生活幾天,每次都像一 次小搬家,出發前的準備工作很重要,應帶的東西條列出來, 裝車時作 list check,才不會有遺漏。有一次我小妹該帶的東西都 帶齊了,到了營地後發現一捆支撑營帳的管棒留在家裡了,營 帳撑不起來,只好睡在車裡。去年露營時,到了目的地,我們唯 獨一項重要物件沒上車---睡袋!我本不想把這糗事張揚出去, 打算和衣而眠,倒是太座憋不住氣,告訴了隨後到達的小妹們。 幸好他們多帶了幾個睡袋勻給我們用,否則入夜之後,氣温降 17
  • 18.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到華氏二十幾度,必定受凉。去年露營,晚上又有黑熊出現,所 幸大家還沒入睡,立刻通知營區巡查人員,用敲鑼方式,把牠 們驅離。當晚又有朋友改睡車裡。太座夜半想上厠所時,就把我 搖醒,結伴同行。幾次露營雖有熊的踪影,但是熊攻擊人的新聞 却沒有聽過,牠們應該是出來覓食的吧? 我家的 ABC 8 造 吳子建 我和(任)長正認識,是由於她姐姐任長佑(我在彈道研究所的 同事)的介紹。她在台灣大學獲得歷史系的學士及碩士學位後, 於 1957 年在美國羅德島的普羅文屯士 (Providence,RhodeIsland) 和我結婚,育有一女一男。他們雖然 出生在美國,但長以「我是中國人」自豪。今將他們在海外成長的 經過略述如下: 吳漢普(Rhoda Han-Pu Woo) 出生於 1959 年。漢是排行,普 18
  • 19.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是普城的第一個字母,Rhoda 與 Rhode Island 諧音。她從小性 格進取開朗,小學三、四年級時,大概意識到一點岐視,在作文 課時故意在文章中大大的頌揚了中國的黄河、長城等,居然頗受 老師誇獎。高中時極受英文老師寵愛,經年編寫學生報紙刊物, 並参加賓州新聞寫作競賽,為學校派去五位代表中唯一得獎者。 高中畢業成績優異,進入耶魯大學應用數學系畢業。在就業前, 趁着有充分的時間,作了六個月的遠東旅行。她小時候上過匹茲 堡家長們所辦的中文學校,後來在大學裡又選修中文,所以中 文的聽和講都沒有問題。她拜訪了兩岸三地所有的伯姑舅姨親戚。 在大陸她乘火車硬座遊歷了十六個城市,連我在大學時期受軍 訓的四川新都寶光等也找到了,並拍了很多照片帶回來。從遠東 回來後,進入 Control Data Corporation 工作,成績斐然。同時 半工半讀,獲得了紐約大學(NYU) 企業管理碩士。企管系有一位 19
  • 20.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教授推演出一套投資理論,成立了一個小公司 Global Analytical Technology,自任總經理,電腦實施計算由副經理負責,市塲 銷售經理則請了他的得意門生漢普擔任。幾年內,業務飛騰,而 漢普與副經理馬克因工作上常常相處,而日久生情,終成眷屬。 婚後育有一男一女,她家庭事業都能兼顧。女兒出生後,轉入 Deloitte & Touche 工作,不足十年就晋升到高級主管。 我自匹茲堡大學退休後十二年,雖然身心都很健康,但為了 將來不拖累兒女,决定住進在匹茲堡的養老院,因為在匹城住 了四十六年,老友衆多,地方熟悉,所以在養老院放了訂金。不 料漢普知道後,堅决反對。經她四處詢問,最後在新澤西州找到 了這所雪松山莊(Cedar Crest Village) 。這裡的環境設備十分完 美,距漢普紐約市住所僅四十餘公里,我們搬來這裡,心曠神 怡,安度晚年已經四年多了。 20
  • 21.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吳漢植(Andrew Han-Tse Woo) 出生於 1962 年。植是仿曹子 建的字號。他性格文靜,但對人却極度熱忱;反應不及漢普敏捷, 但思考澈底及細微則遠過之。小學五年級開始學樂器伸縮喇叭, 持之以恆,一直保持到現在還有相當的水準。中學時代他擔任樂 隊隊長,極受同學愛戴。高中畢業成績優良,入康乃爾大學攻讀 生物系。三年級暑假期間在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實習,受醫學院余 令愷教授(Legionnaires’disease 病菌發現人)提携,參與研究, 共同發表論文數篇。康乃爾大學畢業後,進入布郎大學攻讀醫學 及免疫學雙重博士,歷時八年,再經過一年實習醫生,三年住 院醫師及一年專業醫師的訓練,才加入加州聖他莫尼卡神經內 科診所,他是三位醫師中最年輕的一位。該診所頗具盛名,前第 一夫人南西雷根及故總统雷根均是他們的病人。同時他也在洛杉 磯加州大學(UCLA) 醫學院義務兼課,曾多次獲得最佳教師獎狀。 21
  • 22.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他在洛杉磯加州大學醫學院任住院醫師時,認識一位醫院裡的 社會工作者,於 1996 年結婚,育有兩個男孩,兩孩都在週末上 中文學校,均以「我是中國人」自豪,又是另一代的 ABC 了。 悼念摯友李南 19 車 裴志恆 台北,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回去了。今年(2010)5 月 7 日 到達台北的當天,就有同學對我說,很久沒有見到李南了,聽 說有病在身,叫我約您出來,大家見面聊聊天,讓您可以散散 心。就這樣我們見了兩次面。第一次,只有您、嫂夫人和我三個人。 見面的時候,您昔日的神清秀朗、意氣風發、洒脫不群的形象, 已無法在您的身上找到了。當時我很想哭,但是我能嗎?只好把 眼淚往肚子裡吞。李南,我內心好痛,好痛呀! 三天後,我們又在蓮園見了一次面。這次有李逄春、李大嫂、 姚宏謀、姚大嫂,您們夫婦和我,一共七個人。那一天,您的氣 22
  • 23.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色好多了,我內心竊喜,以為是好現象。誰知道這一次的見面, 竟成為您我二人的最後一次,唉!想來都令人心酸! 6 月 15 日的清晨 7 點鐘,姚宏謀來電話,他說,李南走了。 天啊!一剎那,我頭腦一片空白,實在是無法承受如此的打擊, 這是人生的無可奈何!在悲痛之中,我只能默然的願您一路好 走。 李南,還記得不?我們相識在 1958 年,那一年,我倆同時 到海軍機校報到,到現在已經是整整五十二個年頭了。報到的那 天,您們都有親人相送,僅有我是形單影隻的一個人,好沒有 面子。我是隻身在台,唉,好慘!於是每逢假日,我就成了府上 的常客。李伯母的關懷和慈愛,感動了我遊子的心,也讓我有一 種「家」的感覺。當時令弟李濤尚在幼年,而今日,他已經成為新 聞界的大佬,台灣的名主持人,真為您們李府驕傲。 23
  • 24.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由於海機校的停辦,我們同時轉學到兵工工程學院。畢業後 一直到退役,我們的交往從未間斷過。退役後,您外放國外,我 則時運不濟,被吳嵩慶拒絕任用。我因此自我放逐,外聘泰國。 這是我人生的最低潮時期,但因您的支持,我終於渡過難關, 李南,我要說一聲,謝謝您了。 您返國後,進了工業局,我也到了美國。在這期間,每半年 或一年,我就要回台灣一次。土雞城、基隆廟口、和平島、羅東漁 港,這些地方都有賢夫婦與我的足跡。現在您已仙去,李南,下 次返台時,誰與我同行?唉! 如此的好人,為甚麽會如此的早走?老天何其不仁!遠在海 外的我,僅以此一紙悼文,願您一路好走。以後,在我有生之年, 嫂夫人及侄兒需用我的地方,我會全力以赴,這是我對您的承 諾。悼念的文章,我一共寫過三篇,另兩篇是紀念顧象曾及袁豪 24
  • 25.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的。唉!他日我走,誰為我文?嗟呼!李南,一路好走。 我的 1949--從「君毅眷村」說起 27 化 王昭慶 翻開龍應台的 1949 大江大海,就想到我的父母親跟隨著兵 工廠來到台灣,所有的顛沛流離也都由此處開始。 1948 年 9 月,國軍徐蚌「剿匪」會戰失利,附屬於聯勤 60 兵工廠的徐州修械廠遭到淪陷,同年 11 月,位於南京的 60 兵 工廠,奉命即刻撤遷至臺灣,國防部指撥高雄市前鎮區原陸軍 第一倉庫為廠址;兵工廠將重要機器材料、兵器彈藥之成品及 半成品等,以及官兵員工眷屬共四千兩百餘人,全部運滬(上 海)轉臺。從 1948 年 12 月,至 1949 年 3 月止,陸續分裝運輸 輪共計 13 艘。 1949 年,那時我才七歲,父親工作的部門被分配搭乘海張輪, 也不知是第幾艘?反正我們一家六口,隨著 60 兵工廠搭船, 25
  • 26.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只見船上滿坑滿谷都是人,臉上都充滿焦慮,毫無笑容,對未 來也感到茫然,似乎在無語問蒼天。在航行了幾天幾夜後,終 於在 1949 年 2 月春節,抵達基隆港,接著又搭乘火車南下高雄 前鎮,由於當時尚駐紮在營區內的陸軍 206 師之 616、617 兩團, 讓出庫房 14 棟,其餘則於 7 月 11 日始全部讓交完畢。大小庫房 及雜用房共 129 棟,面積五萬六千餘平方公尺。初期遷到高雄 的人員眷屬,只能暫住於廠內,每棟廠房擁擠住達 130 餘戶的, 可以說是個大雜院。而機器等運箱,露置於室外有達半年之久 者,一直待到年底。 當年,工廠主管在距離廠不遠之復興路,營建眷舍 113 棟, 總面積一萬六千平方公尺,約住一千戶左右,命名為君毅里 (相傳為紀念中國文化之巨人唐君毅先生而命名)。將住廠帶 眷員工遷往眷舍後,廠房始能空出,廠方立即整理廠房,安裝 26
  • 27.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機器,逐漸於 1949 年 9 月 1 日,60 兵工廠始正式復工,生產 供應陸海空三軍使用的槍械彈藥。 而筆者與家人於 1949 年七、八月進住君毅里後,十坪大的房 子,擠住六個人,說是「蝸居」,並不為過。住的問題終於解決 了,但生活僅靠父親在兵工廠的微薄薪水度日,是不足的;母 親為了減輕負擔,便到龍應台書中所提到的小港第二被服廠打 零工,縫衣服、釘紐扣,以補貼家用。同時,兵工廠安排我們就 讀復興路附近的獅甲國小,我的童年就是在君毅里及獅甲國小 度過。後來,在父母親的鼓勵下,就讀軍校--陸軍理工學院,畢 業後,南北奔波,最後做到 205 兵工廠副廠長退伍,搬到左營。 但每想到「君毅眷村」,那裡充滿著的人情味、以及好吃的「歡喜 糰」及種種小吃,都令人懷念不已。特別是,那群穿開襠褲的好 友,如今都已六、七十歲呢!不知故人今在何處? 27
  • 28.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君毅里已因眷村改建,於民國八十六年拆遷,搬遷於中華五 路,改稱為「忠勤社區」,但舊君毅里的眷村情,至今仍然永遠 「活」躍在我的心中呢! 懷念 15 期校友陳澤深 13 造 陳偉喜 提供 陳澤深校友(15 車) ,1930 年 4 月 8 日出生於浙江省仙居縣一 個普通農民家庭。受苦受難的父母為了擺脫窮苦的命運,决心送 兒子讀書求上進。1948 年陳澤深在浙江省寧波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畢業,好不容易地找到一份能養家糊口、孝敬父母的工作,但不 到一年就失業了。當時正是社會動亂、民不聊生的時代,19 歲的 陳澤深為謀生而背井離鄉遠走江西,不久後由一位遠房親戚帶 往台灣。從此他走上一條人生經歷完全不同的道路。 到台灣後,由於生活困難,他選擇了不用花錢還有書讀的中 正理工學院(原兵工工程學院) 就讀。畢業以後,留校當了兩年助 28
  • 29.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教,但他從不間斷的刻苦自學。 1957 年,德國政府開始贈與台灣每年數名留學德國獎學金。 因無直接邦交,德政府委托台灣中德文化協會進行考選。1958 年 春,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該項獎學金,因此有了到德國留學的 機會。 陳澤深在 1958 年到德國進入斯圖加特(Stuttgart) 科技大學進 修,這時侯在斯大進修的有三位兵工同學,13 期的陳偉喜、15 期的陳澤深,以及略後來到的 17 期的陳宏毅。凑巧的是三位兵 工同學都姓陳。 陳澤深治學勤奮嚴謹,在二年半內就修完德國大學後期的課 程,做完二個設計及畢業論文。1961 年初拿到工程師學位後,到 KHD 公司在 Ulm 的汽車廠任設計工程師。他原意在實際工作上 取得一些經驗,但台灣政府不肯延長他的護照,護照無效後, 29
  • 30.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Ulm 警局對他為難,使他不能安心工作。他只好申請進修博士學 位,護照才得延長。他在 1963 年回斯大修博士學位,博士論文 是在內燃機講座指導下研究活塞機械的振動問題。他在 Ulm 汽車 廠工作有两年多,所以有足夠的積蓄以供自費攻讀博士之用 。 1966 年他在 Stuttgart 獲得機械博士學位。當時他有回中國大陸的 傾向,但他也並不是瞞着所有中國同學的。當時測量學校畢業的 侯承業的夫人,看陳澤深得了博士學位後並不去找工作,就問 他是否準備回大陸,他也直認不諱。事後一些中國同學們猜測, 如果他博士學位遲得幾個月,大陸上的文革已開始了,他是否 還回大陸,頗成疑問。 在 1968 年,中德兩國還沒有外交關係,要想回國也不是容 易的事。他找到中國駐瑞士的大使館,表明回國的願望,在大使 館的協助之下,他乘上東去的列車,經過布拉格、莫斯科而回到 30
  • 31.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北京。 陳澤深回國不久,就趕上了「文化大革命」的動蕩時代,正常 的工作秩序蕩然無存,眼前發生的一切使他迷茫、惶恐。在經過 30 一段不安定的日子後,他終於開始被受重用。 多年來,他一直 在鐵道部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工作,從事內燃機車、柴油 機的設計、改良、提高品質及新產品的研發。 數十年來,陳澤深對國內柴油機的進步發展作出了極為突出 的貢獻,使國產柴油機車已經達到了國際的水準。將其主要的貢 獻列述如下: 1. 回國後立即主張淘汰生產技術落後的二衝程柴油機, 而自力更生積極研製高增壓四衝程的新機,並參加研 製前的研發工作。 2. 首次在中國應用電子計算機建立了四衝程高增壓柴油 31
  • 32.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機的理論計算模型,編製了多種電子計算機計算程序, 對柴油機的工作性能、結構強度等進行理論設計的計算。 他所研發的「電子計算機在內燃機設計中的應用」獲得 1978 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3. 研發出作為國內主型貨運內燃機東風 4B 型內燃機車, 由其優異的產品質量而獲得國家新產品金質獎。 4. 協助戚墅堰機車場研製大功率內燃機車所使用之 16V280ZJ 型柴油機。通過理論分析,電子計算機之計 算,解决了性能及結構强度方面的許多關鍵性問題。該 型柴油機生產後装用在東風 8 型及東風 11 型內燃機上, 成為目前國內重載量及高速運輸的主要交通工具。 5. 其研發出的電子計算機對柴油機工作性能分析計算方 法已被編入《柴油機設計手冊》中,成為柴油機設計計 32
  • 33.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算的典範。 1984 年,由於他的淵博學識及研發的成就,被任命為鐵道部 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所長。同時他也擔任了 20 年的全國 政協委員,積極地参與全國政協有關科技發展的議題、審議工作。 1990 年陳澤深從領導崗位退下後,又開始對車輪及軌道間的 粘著摩擦問題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並建立了微觀摩擦模型, 將其與輪軌滾動接觸理論結合起來,導出了輪軌粘滑特性曲線。 這些研究對在高速下輪軌粘着的理論,奠走了堅定的基礎。 陳澤深校友於 2008 年 6 月 16 日在北京去世,他在去世前交 待,不開追悼會,不寫記念他的文章,真是一代學人的風範! (編者註:陳偉喜校友輾轉的找到陳澤深的一位早年同事呂文濤 先生,由他在鐵道部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的院誌上搜尋 到一篇有關陳澤深的文章,並將文章寄給陳偉喜。本文是根據院 33
  • 34.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誌上的資料,以及陳偉喜本人與其交往之經過撰寫而成。) 紅衛兵搗毀清華大學二校門 13 化 鍾志斌 清華大學二校門始建於 1909 年。如今每逢節假日,來這裡旅 遊參觀的人,似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人多的時候,二校門門前 和它前面的小橋橋頭上,全擠滿了人;兩旁,賣清華大學紀念 品的小販,一個接着一個排了長隊。在這種情况下,你要找個遊 人稀少,可以照像留念的地方也是難得。有人做過統計,二校門 前經過的車輛和兩旁停放的車,一日達萬輛以上。說清華二校門 的熱鬧塲景,常常跟春節廟會一樣,一點也不為過。來清華者, 都必到此一遊,由此可見清華二校門的知名度和她的光彩了。 我第一次見到清華二校門,大約是 1953 年的 5 月 20 日。那 天我和二十幾位同學到清華大學來報到。我們都是哈爾濱外專的 畢業生。當時,一批蘇聯專家即將到清華大學工作,學校急需俄 34
  • 35.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語教師和翻譯人員。 我們乘坐的火車,停在前門火車站。下車後,學校來了一輛 敞蓬大卡車,我們興奮的把行李放到車上,人坐在行李上。大卡 車從西直門經過動物園,北京大學西校門,一路搖搖晃晃,載 着風塵僕僕的我們,到了西校門。我們激情昂揚地唱着革命歌曲, 進了校門。大卡車沿河溝東行,一路上垂楊柳條在我們身上掃過。 車行來到二校門,我們第一個見到的就是那「清華園」黑色的三 個大字,和淺灰色的圓形門牆。二校門的古樸雅致和飽含厚重的 人文氣息,頓使我們精神一振。第一次見到它,就給我留下了清 華園美麗、博大的深刻印象。 然而,美麗的清華園二校門,同許多當時的清華幹部一樣, 在文革中都遭遇到極為不幸的命運。 1960 年我家從清華西大操場的「善齋」搬到照瀾院二號。解放 35
  • 36.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前的照瀾院是人文薈萃的地方。國學大師陳寅恪曾在我們的二號 院住過。旁邊的一號院,則是語言學家趙元任的舊居。 文革中,清華園的紅衛兵搗毀二校門的事件發生在 1966 年 的 8 月 24 日下午,其破磚爛塊的清理則延續到半夜。好端端的 一座美麗的校門毁於一旦,而更令人可怕的是,文化大革命中, 清華園裡打人的事件也從那天開始公開、普遍、經常的發生了, 打死人和自殺的事件也陸續登場。其後,只要幾個人戴上紅色袖 章,就可以把無知小民,平民百姓,痛打一頓,而後揚長而去。 我們住的照瀾院二號有一間北房,那間房屋有一扇大玻璃窗, 窗子隔着小河斜對着二校門。清人那桐所題詞的「清華園」校門四 週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小河這邊的我們,看得清清楚楚。所以, 那天我們二號院裡的居民(從前教授一家幾口人住的,後來我們 五家人分住,大人小孩一共二十多人,上厠所要排隊) ,都往窗 36
  • 37.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戶外看。幾乎我們每個人都目睹了二校門被搗毀和清華幹部們挨 打的可怕,而又殘酷的過程。 8 月 24 日的下午,天氣晴朗,一批穿綠色軍服的紅衛兵雄 糾糾,氣昂昂地聚集到二校門附近。他們指着校門大聲說:「這 是封、 修的遺物,無產階級决不應當讓它存在 」 資、 。 在橫掃一 切 牛鬼蛇神的號召下,他們開始行動了。最初用磚塊、石頭向它擲 去,把「清華園」三個字打得都模糊了,白色的門牆也汚穢不堪。 接着,他們找來巨大的繩索,一端套在門頂上,幾十個人在下 面拖着另一端,像拔河似的喊着口號,一、 三拖。 二、 但是門牆却 屹立不動,年輕人怎麼也拖不垮它。後來有人出主意,調來一輛 六輪大卡車幫忙。繩索的一頭繫在門柱上,另一頭繫在卡車尾部。 汽車開足了馬力,那刻着清華園三個字的二校門,被建築學專 家、學者們視為美的化身,這建築的瑰寶,具有歷史意義的校門, 37
  • 38.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轟然一聲倒塌,頃刻之間變成瓦礫一堆。殘缺的「清華園」三個字, 被打倒在地,好像一具撕碎了的僵屍,橫躺在破磚爛土之中, 於是,在塲的紅衛兵們高興萬分,熱烈鼓掌歡呼,高喊「毛主席 的革命路線勝利萬歲!」「毛主席萬歲!」等口號 。 天色漸漸黑下來,那些破磚爛土堆積遍地,阻礙交通,剩下 的事,應該清理和運走垃圾。二校門前小橋雨邊的電線桿上,這 時雪白的照明燈亮了起來,在白色淒慘的燈光下,一堆破磚爛 瓦,看起來真是無比的淒涼! 收拾這殘局的是誰呢?不是推土機,不是泥水匠,更不是紅 衛兵,而是當時被稱為黑幫的清華幹部。紅衛兵手持寬闊的軍用 皮帶,有力地驅趕他們前來服勞役。來的一批幹部中,有男、女、 老、 中、 壯、 青年人等,其中有身强力壯動作敏捷的,也有體弱無 力行動遲緩的。一旁的紅衛兵强迫和監視他們搬運地上的石塊、 38
  • 39.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磚頭。他(她) 們抬着大大小小的破磚碎塊,一步一步的移向卡車 有的人胸前抱着磚頭,有的人用竹筐把磚塊背在身上,有一人 獨自搬運的,也有兩三人同搬一塊的。他們把碎磚殘塊搬到大卡 車前,再舉起來,丟到車內。抬不動,或走得慢的,身上都會受 到鞭打,因為,紅衛兵認為他們是在「磨洋工」,抗拒改造。當軍 用皮帶重重的抽在他們的身上時,有的人痛得哇哇大叫。清華附 小有一位婦女領導幹部,被打得最慘,因為她身體肥胖,行走 本來已經不便,搬着沉重的磚頭,步行更是困難。她剛一停下喘 息,皮帶便落在身上,她的驚叫聲不斷顫抖,淒厲的聲音劃破 夜空。二號院的大人們,有的不忍看了,離開後窗走了﹔有的把孩 子驅走,不讓他們看到這殘酷的塲面,以免在幼小的心靈裡鑄 成難以改變的印象。 夜漸漸的深了,在慘白的照明燈下,飢餓的、被鞭笞的人們 39
  • 40.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還在繼續搬運着二校門的殘磚破瓦,鞭笞聲仍隱約的在耳邊盪 漾。 不久,空曠的二校門舊址,建築了一座毛澤東的高大塑像, 軍大衣隨風飄動,右手指着前方。 8 月 24 日以後,清華打人,抄家的事清,變得公開和赤裸 了。誰都可以帶上紅衛兵的袖章,糾集一批群衆到你家抄家、打 人。有一個晚上,照瀾院 16 號的一位老人被打,只因他出身不 好,他的嚎叫,響徹全院。再後來,打人之風成了常事。於是, 「八月的北京已開始籠罩着一種躁動的狂熱,破四舊已蔓延成群 衆的私刑藉口。8 月 26 日開始,發生了被稱為〝清華附中模式〞 的校園暴力 (語出 。」 《清華附中紅衛兵 100 天》,閻陽生著,刊登 於《炎黄春秋》2008,12 期) 。 1991 年,清華二校門重建,恢復了原貌。 40
  • 41.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編者註:這篇文章由居住在德國的陳偉喜校友提供。鍾志斌校 友原為本校 13 期學生,在那兵荒馬亂的 1949 年選擇了留在大 陸,却經歷了那一段文化大革命的荒謬歲月,這也可以算是一 段 1949 年的故事。) 緣聚五十二春 22 電 王思朋 歲月匆匆,我們中正理工學院(早年稱為兵工工程學院, 其後曾一度改稱「陸軍理工學院」)二十二期的同學,自民國四十 七年九月份,到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校區報到,有緣相聚,同 窗讀書,甘苦共嚐算起,至今(民國九十九年)已有五十二個年頭, 超過半個世紀了,真的是難能可貴!早年還是眷村文化,有少 數同學是在眷村中一同成長,甚至於小學、初中、高中,都是「同 窗讀書」就更是彌足珍貴了。這真是千年修來的緣份,福份啊! 因為同學們畢生都在「工程界」服務,為國效力,為各項經 41
  • 42.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濟建設工程,日夜奔忙,不辭辛勞。今年同學會會長汪擇禹將軍 特別選擇六月六日(大禹的生日)工程師節前夕,假台北縣中和市 中安街八十五號 B1 「欣軒園」 、 ,舉辦同學會,感念同學們的 辛 勞,意義重大「欣軒園」 。 環境幽雅、服務人員,非常親切,是 日, 天氣有些陰雨,但是同學們仍然踴躍攜寶眷參與盛會,郝渝生 學長,施教榮學長,特地從高雄趕來,張建軍學長,歐先浩學 長,從台中趕來,張度效學長,苗起民學長,從桃園趕來,甚 至於芮況學長,還是由美國洛杉磯趕回來的,熱忱令人感佩。 十一時三十分左右,同學們陸續趕到會場,會長汪擇禹將 軍暨夫人,已在現場親切接待。同學們相聚一堂,見了面都是沒 大沒小,特別溫馨,閒話家常,講一些貼心話,或是聊起校園 往事,笑聲連連、其樂融融。 十二時三十分左右,餐敘正式開始,汪會長,熱忱歡迎同 42
  • 43.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學們熱心參與盛會(共計有三十八位。)並且報告一件不幸的消息- 機械系毛敬偉學長於五月二十五日,赴大陸鄭州旅遊時,在飛 機場等候班機時,因急性心臟病,急救無效,已經往生了,骨 灰已於五月二十九日,運回台灣安置。請全體與會同學起立,默 哀一分鐘,追思毛敬偉學長,同學們都是萬般不捨、奈何! 接著感謝同學們在工程界的貢獻,並祝全體同學端午佳節愉快! 並請大家開懷暢飲。 汪會長,本來想要「逃避責任」,改選「會長」,後因同學會 會長任期為兩年,汪會長任期未滿,只得「任重道遠」 繼續熱 , 心為同學們服務。 餐敘中,同學們相互祝福敬酒,談笑風生,席間,劉立中將 軍呼籲同學們,要多注意身心健康、交通安全、醫療安全、居住環 境、飲食衛生。每餐只宜七分飽,運動安全、精神、心情要愉快; 43
  • 44.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及不同環境的安全(包括外出旅遊),平日在飲食方面宜少油、少 鹽、少糖、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尤其是天然蔬果最好,呼吸清新 的空氣,喝乾淨的水,多曬太陽。另外每天晚上如果能喝少量的 紅葡萄酒,有助血液循環,也是有益健康。同學們已是「銀髮族」 了。平日不宜做太激烈的運動,以健行比較適合,如果去爬山, 一定要注意安全,總之處處都要小心,防止意外事件發生。減少 家人的擔心、掛記。健康、平安就是福! 黎怡忠學長建議︱五月一日開幕的「上海世界博覽會」很不 錯,規模是歷年來最大的一次,外型像天燈,設計精美的|「台 灣館」特引人入勝,同學們應該安排適當時間前往參觀,以增廣 見聞。在台北市南海路國立歷史博物館自六月五日開展的-- 「英雄 再起--大三國特展」也很不錯,同學們也可以抽空前往參觀,概 略瞭解。一千八百多年前,魏、 吳,三足鼎立,風雲人物輩出。 蜀、 44
  • 45.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及當年的精彩的赤壁之戰;及體會蘇東坡的詞--念奴嬌「赤壁懷 古」! 另外,六月五日台鐵舊山線「三義」 「泰安」 至 段復駛,早年燒 煤炭的「蒸氣火車頭」,重出江湖,也值得大家「重溫舊夢 。 山 」舊 線沿途可看到許多古蹟,諸如龍騰斷橋、勝興火車站,都值得欣 賞、懷念。 同學們在相互祝福︱「端午佳節愉快」(國曆六月十六日)聲中 互道珍重再見。同窗情誼,親如手足,永遠心相繫,真心關懷, 期待不久後再有緣歡聚。 參與盛會同學芳名錄: 機械系:汪擇禹將軍賢伉儷,陳安民學長賢伉儷,朱璋學長 賢伉儷。芮況學長,郝渝生學長,張漢生學長,齊金修學長,潘 維中學長夫人。共計 11 人。 45
  • 46.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車輛系:劉立中將軍,徐晉璋學長,張建軍學長,趙振勇學 長,彭斯群學長,張文軒學長,陳其澤學長。共計7人。 化工系:王惠震學長、歐先浩學長、趙偉成學長、唐文基學長、 黃昭雄學長、苗起民學長、施教榮學長、史冀雲學長。共計8人。 電機系:張度效學長賢伉儷、周金輝學長賢伉儷、李勤修學 賢伉儷、黎怡忠學長賢伉儷、林家傑學長、馬承潔學長、王正磊學 長及筆者。共計 12 人。 鳳凰古城遊感言 24 電 朱邦彥 今年五月間,我們到了湖南的鳳凰古城。我常對沒有跟我們去 大陸遊的朋友描述這次去鳳凰古城的感覺,總的來說,雖然在 小城只住了一天,但是看到的和感覺到的確是印象深刻。古城還 保留了幾分純樸,當我們走過一塊塊青石板的街道時,大家都 46
  • 47.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很自然的放慢了腳步,來盡心的欣賞這古城的美。沱江的秀麗婉 約,有幾艘烏棚船蕩漾在江上。尤其是在古城的清晨,朦朧的景 色中,漫步江畔,沱江岸邊的吊腳樓隱約可見,明洪武年間建 造的拱橋依然橫臥在江上。拱橋下一葉扁舟正靜靜划過橋洞,遠 處的烏棚船也寂寞的躺在岸邊,再望過去有一座白塔依偎在遠 處江邊;這時,有幾位早起的挑夫正穿過石板街,挑著剛採摘 的青菜來趕市集。這樣的景色交織成一付潑墨山水畫,讓我們的 心情舒暢無比,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回來僅僅數週,却因暴雨成災,平時委婉溫馴的沱江氾濫, 兩岸的吊腳樓也幾乎被淹沒,街頭變成澤國,世事真難料啊! 一位好朋友說:老天爺總是眷顧好人,每次你們都在很恰當的 時候做很恰當的選擇,就像這次到鳳凰古城去旅遊,如果晚二 個月就不行了,時機真是巧!也正如我的太太 Amy 所說,我們 47
  • 48.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的運氣真好! 六十兵工廠十年黯淡的歲月 18 車 羅佑郎 前言:民國 47 年底我畢業於 18 期車輛系,48 年元旦被分發 到陸戰隊第一師。不久陸戰隊司令羅友倫將軍召見我,對我說: 「我想和美軍顧問商量,派你去美國受訓九個月,回來後當我的 隨從參謀」。那時董 萍(董顯光的侄子) 也是隨從參謀,他勸我說 「羅兄,我們跟著羅將軍做事,前途一定很有希望 」 。 可惜我當 時 鬼迷心竅,不識時務,聽不進董萍兄的金玉良言,一心只想進 兵工廠,因此,耽誤了我一生美好的前程,深感遺憾。並且令曾 經栽培過我的伯父羅卓英將軍失望。我畢業時,伯父曾送我一首 詩,詩云:「人生貴服務,此義汝當聞;愚者歸千慮,學而習一 勤;雙輪馳日月,萬里奮風雲;倘獲培嘉樹,階前溢衆芬」。 可 惜我不是伯父眼中的「嘉樹」,無法光大門楣「溢衆芬 。 」 48
  • 49.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民國 49 年(1960) : 10 月 8 日到 60 兵工廠報到。被分發到品控室檢查科,主任是 郭萬鏞,課長陳尚堯,同事劉泰山和陳廷書。當時有同事要把正 在師範大學讀書的女兒介紹給我,但我當時决心出國深造,無 心交友。 10 月中旬,我在屏東辦的私人補習班開張。 11 月家父與我遷出回園(伯父羅卓英將軍的屏東市住宅) ,自 己租住民生路旭東巷。 民國 50 年 (1961) : 1 月 8 日,家父和我到李啟煥兄家中聊天,會見啟煥嫂及范瑞 燕小姐(我未來的妻子) 。 2 月 16 日(新年初二),表妹黄載君和她同學何劍青來家午餐, 問我是否有意追范瑞燕小姐?(她們是省立屏東女中同班同學) 49
  • 50.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2 月 17 日(初三) ,我去啟煥嫂家拜年,她正式介紹我與范瑞 燕小姐認識。 2 月 18 日,表妹黄載君和她同學何劍青邀約瑞燕同來高雄 60 廠找我。陪伴她們遊壽山,傍晚時請她們在屏東夜市塲晚餐,飯 後瑞燕請大家到屏東戲院看電影,片名「慕情」,是女教師與男 學生戀愛的故事。 5 月租下空軍眷區劉先生的附屋(竹屋) ,我們父子兩人由旭東 巷遷往勝利路空軍眷區。 7 月 7 日收到印尼母親匯來港幣二千元,折合台幣一萬六千元, 存入收支組,並取出兩千元作為訂婚費用。 9 月 3 日「軍人節」訂婚,在屏東市新陶芳餐廳設宴三桌。 9 月陳尚堯課長去美國深造,剛從美國受訓回來的丘發恆繼任。 9 月 11 日深夜,伯父羅卓英將軍在浴室洗澡時不慎滑倒,急 50
  • 51.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送省立屏東醫院住院治療。陳副總统得到消息,立刻派專機接伯 父到台北榮總醫治。但榮總不接受屏東醫院的病歷,由醫院醫師 慢慢的檢驗,住院二個星期,不給打針吃藥,糖尿病變成尿毒 症,尿毒上腦無藥可治,於 11 月 6 日去世。國防部組成治喪委 員會,蔣公親臨致祭,黄杰親自把骨灰送到機塲,專機送遺族 回屏東。 民國 51 年 (1962) : 3 月丘發恆課長出國,黃漢樑繼任課長。 月郭萬鏞主任調職, 5 由許振儒接任。 6 月 3 日「禁煙節」,和范瑞燕小姐結婚。廠內余副廠長及黄課 長等多位同仁前來道賀。 8 月,許主任推薦我去顧問室考連絡官,被錄取。連絡官屬技 術室計劃課(課長陳仲堪) 。顧問為 Col. Hamer,他是美軍顧問團 51
  • 52.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南部首席顧問,下轄聯勤五個工廠。 民國 52 年 (1963) : 1 月升上尉,3 月 26 日女兒聖薇(Anna) 出世。 7 月 4 日美國國慶日,台北美軍顧問團邀請郭履基廠長、余定 華副廠長及我到台北參加慶祝酒會。會塲上將星雲集(包括參謀 總長彭孟緝上將),我是僅有的兩位尉官之一。 本年 60 廠政戰處新調來一位政二課課長,他每星期派保防官 送一張調查表到顧問室,要連絡官填寫,做政二課的耳目,但 我不願填寫,他因此懷恨在心。調查表的內容包括:1. 今天有甚 麼人到顧問室找顧問?2. 談些甚麼事?3. 有無批評中華民國? 4. 記錄事實的經過,及在塲人員的姓名、時間、地點。其實各位兵 工先進們大都英語流利,可以直接和顧問交談。聯勤總部高級長 官要見顧問時有連絡官胡裕同(13 造) 陪同。我的工作是翻譯各廠 52
  • 53.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送來的申請公文,陪同顧問巡視各廠,或與不諳英語的廠長及 其他長官作口頭翻譯。另外還有接送顧問團的視察人員,接聽英 語電話等雜事。我實在沒有時間替政二課做 FBI 的工作。 民國 53 年 (1964) : 10 月間,居住印尼的母親隨華僑到大陸旅行,到南京時,正 逢長江鐵橋在興建中,母親以鐵橋為背景,照了一張照片,經 過香港時,把它寄到 60 廠。政二課檢查信件,立即將我扣上「其 母為匪宣傳」的罪名,並沒收信件。母親因久未收到回信而憂鬱 成病。 10 月,技術室陳爾活副主任推薦我出差台北,主持經展會聯 勤攤位。此參展會於次年 3 月才結束。嚴副總統曾來本攤位参觀。 民國 54 年 (1965) : 5 月 3 日參加聯勤南部各廠聯合舉辦第一梯次三民主義講習班, 53
  • 54.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在週末檢討會上,我代表小組宣讀臨別建言,批評壁報有如文 化沙漠。因這份壁報是第二被服廠政戰主任負責製作,本廠政二 課替朋友公報私仇,把我罪加一等。因此,我從此不能升級,不 能出國,不能參加留學考試,只差沒在綠島唱小夜曲! 12 月 6 日,兒子聖提(Philip) 出世。 民國 55 年 (1966) : 夏調設計課,冬再調槍彈室。內弟范大剛留美。 印尼梁仕長先生替母親帶信及物件來台親手交我。 政戰處主任輪調,王國幹接任 60 廠政戰處。由於我主動連絡私 人感情,與政戰處關係好轉。 民國 57 年 (1968) : 新調任政二課課長謝公盛兄主動與我認識,他是伯父羅卓英 將軍當青年軍總監(1944) 時入伍的,後來我們成為好友。 54
  • 55.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民國 58 年 (1969) : 3 月,羅友倫將軍出任國防部總政戰部主任。 月謝公盛兄建議 4 我去見羅主任,我立即到台北見羅主任,他替我平反了冤案。 5 月,屏東市新屋開工,月底我打報告要求住院。 7 月,住入 802 總醫院。 民國 59 年 (1970) : 1 月,屏東新屋落成,遷入新居。 2 月,802 總醫院把我列入永久病患名單內。下半年國防部精簡 全國一萬四千名重病患,我也在名單之內。 10 月 1 日退伍令下來了。我在廠裡服務十年考績甲等,上級頒 發一枚忠勤獎章。退伍時國防部發給退伍金五萬元,二年眷補二 萬八千元,獎章時值二千元,總共領到八萬元台幣(2000 美元) 。 當了八年上尉,最後月薪加眷補 1700 元(42.5 美元) 。退伍之後, 55
  • 56.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余廠長寫信安慰我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我很感謝他對 我的知遇之恩。 民國 60 年 (1971) : 2 月 21 日,我們全家坐華航班機飛往香港與久別的母親團聚, 然後又飛往印尼過着富人的生活。次年,我與瑞燕暢遊日本後, 我一人飛往美國,到密蘇里大學註冊上課。 追憶一位壯志未酬同窗摯友 -周重華 17 化 樓顯 木 (續接前期) (二 ) 精神病院再相會 直到民國八十一年秋,他從花蓮玉里精神療養院寄給我和 同系同學胡學舜兄的信始知他住院。我就立即向我頂頭上司吳紹 56
  • 57.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起總經理報告,我要和胡學舜同學去花蓮玉里醫院,探視周重 華同學,須要用公務車並想請一天假,他不但欣然同意,還要 我帶一點禮品去,我告訴他都有準備。 一大清早我就和胡學舜乘了公務車前往花蓮,未料北宜公 路九彎十八拐,暈車使我死去活來,搞得我七葷八素,吐得連 黃胆都嘔出來。駕駛高先生見我暈車得太厲害,將駕駛座旁坐位 放平讓我躺下,胡學舜就坐在後面,車子開得很慢,停停開開 再經過五個多小時顛簸終於在上午十一時才抵達醫院。經交涉始 讓重華兄由病房出來和我們單獨會面。周兄會住在鐵門鐡欄桿重 重機關病房內,真還讓我們始料不到。 我們相見甚歡,午餐在醫院福利社用膳,談往事如數家珍。 沒有一點異常。坐在福利社內聊了兩個多小時,接著在醫院操場 內邊走邊談,一直到下午四時,駕駛先生催我們上車,重華兄 57
  • 58.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還拉住我們的手不讓我們離開,我和胡學舜二人不得不再陪他 走兩圈在不得已情形下,牽著他的手交給管理員,我順手塞給 他六千元新台幣,他堅決不肯要,說是沒有地方用。我只好說: 「下次我們再來看你,你拿來請大家吃飯 」 。 我看到他眼睛在流 淚, 兩手拉住鐡門不肯往裡面走。我哽咽著說:「下次過段時間再來 看你 」 。 我已忍不住眼淚潸潸流下。返家我寫了一封信給他,他 也 回信,往後通了數次信。信中還叫我不要做黃牛。 ◎履諾言再赴花蓮 民國八十二年春節,有五天假期,我不敢坐汽車,改搭火 車,我一個人到花蓮投宿旅社後,乘車到玉里第二度去探視他。 管理員看祇有我一人,他警告我,你不能離開這裡會客室,更 不能談他以往傷心事。不能違反他的規定,祇有按照他的話來做, 他才允許讓重華兄由病房出來和我見面,和去年一樣聊得很愉 58
  • 59.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快。他說:「小孩,我們到外面走走,再到福利社吃飯,我請 客!」不得已我祇有央求管理員通融,保證他不會出問題,總算 勉乎其難,獲得首肯。一走出管理員鐡門,我發現他眼神充滿怨 恨,兩眼發直,他兩腳用力踢鐡門,我心理有點害怕和惶恐, 當我看到他兩眼發直的異樣,我就會心悸,因為他一定有動作, 不是用踢路旁花草就是樹桿和路燈,或是沙石,好像要將他的 憤懣和怨尤一股惱兒發洩出來一般。我無計可施,停下來想回頭 走回管理室,他卻向前跑得更快。我怕惹惱了他,翻臉不認人。 他的體格比我高大強壯。一旦弄巧成拙,可能會惹禍上身,也違 背了我來看他的初衷。所以祇有耐住性子,偽裝出若無其事的樣 子,緊緊握住他的手,希望將我友誼熱情的手能溶化他心中的 仇恨,或壓抑不平的憤慨。有時候我用手搭住他的肩。拿話引起 他轉移目標。 59
  • 60.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慢慢他終於平靜下來了,我內心像掉下一塊大石頭。他終於 開口駡:「死胖子(胡學舜綽號)他怎麽不來看我?有沒有帶你 太太做的水餃給我吃,我在外面從來沒有吃到像你太太所做水 餃和三鮮湯那般好吃,我好想吃。」我看到他垂涎三尺饞相, 好 像恢復當年出國前來我家,辭行的模樣和豪氣干雲。我想是雨過 天晴了。 (未完,待續) 中共的原子彈研製過程 16 機 任熾海 在寫本題前,先將原子彈的原理簡單介紹於下:原子彈是靠 濃縮鈾 U235 劇烈連鎖裂變反應產生大量的光、熱、震波及幅射 線達到破壞及殺傷的目的,但是 U238 是不會產生劇烈連鎖裂 變反 應 的 。天 然鈾 礦提煉 出的金 屬鈾 中, U235 僅 佔 0.72% (U235 半衰期是 7 億年),其餘都是 U238(U238 半衰期是 45 億年),要從金屬鈾中濃縮 U235 出來的工藝是比較困難的, 60
  • 61.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因為 U238 與 U235 是同位素,原子量僅差 3,世界各國都將此 工藝列為高度機密。分離出來濃縮的 U235(U235 純度在 90% 以上),在正常狀態下,仍不會產生劇烈的連鎖反應而釋放出 大量能量,只能自然地慢慢裂變。若要使 U235 瞬間劇烈的連鎖 反應釋放出大量能量,則必須要 U235 達到超臨界體積或稱超 臨界狀態(Supercritical State),亦即是使濃縮的 U235 瞬間 承受外力使其體積及重量比達到超臨界狀態。要能使 U235 達到 超臨界體積,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稱之為槍式結構引爆 (Gun-Type Assembly Explosion,美國投於日本廣島的原子彈 引爆結構),它是將兩塊 U235 金屬塊置於一個用很堅固鋼質 製成的腔室內的兩端,先將一塊 U235 固定在腔室內裡面的一 端,另一塊 U235 與前一塊相隔一段距離,置於腔室的另一端, 但在這一塊 U235 後面裝入堅實的夯塊(Tamper),夯塊後面 61
  • 62.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裝入 HMX、RDX 或 TATB 中任一種高爆炸藥,炸藥引爆後,用 夯塊將 U235 塊向前方的 U235 塊猛然推進,在高壓下使兩塊 U235 擠壓而達到超臨界體積,U235 達到超臨界體積後,將中 子束射入 U235 的原子中,U235 的原子受到外來中子的撞擊後 自行裂變,放出 2 到 3 個中子(這些釋放出來的中子射入 U235 原子中引起的瞬間劇烈的連鎖反應稱之為中子引爆),這第一 次的裂變稱為第一代裂變(First Generation Fission)。這些由 U235 原子再生的中子又射入其他 U235 原子中,如此循環地作 用就能瞬間釋放出大量能量,這就是原子彈爆炸的原理。一般而 言,一次原子彈爆炸要有 50 代的裂變,這 50 代裂變時間大約 為 0.07 秒鐘,而 99.9%的能量釋放是在最後的 7 代裂變中完成。 所以中子的引爆時間很重要,射入時間不對,原子彈爆炸的效 率就小,據資料記載,美軍當年投在廣島的原子彈中子束引爆 62
  • 63.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時間稍不準確,後來計算該原子彈僅釋放出 5%的能量,否則其 殺傷力更強,因此中子引爆的技術非常重要。於是發展出另外一 種使 U235 達到超臨界體積再引爆的結構,稱之為內爆式結構 引爆(Implosion Assembly Explosion),這種結構比較先進, 中共 1964 年引爆的原子彈就是採用這種結構,它是將 U235 置 於球狀彈體的中心位置,外層包以前述的高爆炸藥,高爆炸藥 外圍再放置比重高的金屬球體截面形狀的罩子,使高爆炸藥起 爆後的震波自四周集中到中心 U235 外圍夯塊的位置,再使夯 塊壓縮 U235 體積達到超臨界體積,在此同時射入中子引爆, 使 U235 生劇烈的裂變,中子射入的時間較易掌握,所以能更 有效地瞬間釋放出大量能量。由以上的說明,讓我們瞭解到中共 要發展原子彈,他所面臨的是那些難題。 1955 年 1 月 15 日下午在中南海的菊香書屋會議室裏由毛澤 63
  • 64.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東主持,邀請錢三強(註 1)及李四光(註 2)來參加有關於發 展原子彈的會議。會中有周恩來、李四光、錢三強、彭真、彭德懷、 鄧小平、李富春、薄一波、劉傑等人。這是專門研究發展中國原子 能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會議開始後毛澤東開宗明義說: 「今天我們做小學生,就原子能問題,請你們來上課 」 。 李四光 先 講述了我國的鈾礦資源及鈾與原子能的關係。錢三強彙報了幾個 主要國家原子能發展的概況和我國這幾年來做的工作,並拿了 一塊鈾礦石做演示,大家看著實驗很感興趣。會議從下午四點一 直開到晚上七點多,最後毛澤東請與會的人一起用晚餐,毛澤 東用葡萄酒舉杯,宣佈啓動核彈工程。1956 年 11 月 16 日,第 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成立主管原子能工業的第三機械工 業部(1958 年 2 月 11 日改為二機部),宋任窮任部長,錢三 強與劉傑、袁成隆、劉偉、雷榮天等被任命為副部長。錢三強是副 64
  • 65.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部長之中唯一的科學家,所以又命他兼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和 原子能研究所所長。副總理聶榮臻曾經對錢三強說過:「搞原子 能,你是行家,就請你提建議,我們大家商討決定 」 。 政策已經決定,毛澤東首先想到的是希望得到蘇聯的幫助, 所以中共就把要發展原子彈的意圖告訴了蘇聯,蘇聯開始時也 確實想將原子彈的技術傳授給中共。根據赫魯雪夫的兒子賽季特. 赫魯雪夫的回憶說:「1957 年我父親就考慮,要慎重地將蘇聯 的核武器技術秘密傳給中國。在 1957 年的時候,蘇聯和中國的 關係親如兄弟,絕對能夠相互信任。正是因為如此,蘇聯才願意 把原子彈的技術傳給中國,而且蘇聯向中國傳授核武器技術是 大規模的 。 」 根據蘇聯大使館的記錄 :1958 年時有 111 位蘇聯核 能專家來到中國,蘇聯當時最著名的科學家阿裏克哈洛夫、維諾 格拉多夫、布洛克欽契夫和弗拉迪米爾契夫,都曾幫助中國研發 65
  • 66.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原子彈。蘇聯除了在技術上對中國進行指導外,還在核工業的基 礎設施方面向中國提供物資援助,雖然蘇聯並沒有向中國直接 提供原子彈,但蘇聯提供的關鍵技術,使中國距離成功研發原 子彈只有一步之遙。蘇聯原子彈之父庫爾恰托夫的最高級助理歐 羅比耶夫,從 1957 年到 1959 年一直留在中國,歐羅比耶夫回 憶說:「蘇聯的最高領導人決定向中國傳授原子彈技術後,很快 在北京建立起一個原子彈研發中心,相當多的蘇聯專家都到過 那個中心,在很多方面對中國人進行指導,包括核裂變、同位素 分離、核反應、核子物理、核化學、地質勘探、鈾的分離等 」 。 ,薩帝 基是蘇聯中型機械工業部 (核工業部)的總工程師,1956 年到 1960 年,他曾在中國擔任顧問,負責指導中國的核反應爐,同 位素分離以及中國科研人員的培訓。薩帝基說:「北京這個中心 成立之後,中國開始把在國外留學的人員召回來,1957 年歐羅 66
  • 67.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比耶夫被派往中國的原子彈研發中心時,中心裏一共只有 60 多 位研究人員,到了 1959 年研究人員已達 6000 多人,歐羅比耶 夫在這裏指導中國人進行核子融合和濃縮鈾。在此基礎上,中國 才有可能進行第一代核反應試驗 」 。 ,隨著核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 中國第一個核反應爐正式運轉,這個核反應爐完全來自蘇聯的。 歐羅比耶夫說:「蘇聯的同位素鋰分離技術基本上是和中國 分享的,這套相關設備重達 250 多噸全部運到中國,其他的設 備還有真空設備、分離泵等 」,歐羅比耶夫承認來自居里實驗室 。 的中國核子物理學家錢三強,對中國原子彈的開發也起了重要 作用。同時他也提到錢三強和他有過多次技術交流和討論,歐羅 比耶夫說:「錢三強擬訂計畫後,來找我討論,中國的第一次核 反應試驗也是在我的指導下完成的,蘇聯專家還對試驗進行了 微調,此外中國相關核設施的建設,也是在蘇聯專家直接而詳 67
  • 68.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細的指導下完成的 」 。 在此情況下,既然要搞原子彈,鈾原料是基本原料,要積極 取得,於是發起全國提煉鈾原料。很有意思的是,用於第一顆原 子彈的鈾原料,竟然來自那些搞不懂鈾元素為何物的農民手中 。 1958 年當時核工業的整個體系尚在初建階段,正規的鈾礦和處 理鈾礦石的工廠都沒有建成,而研究單位又急需兩噸二氧化鈾 做實驗,二機部部長宋任窮便指示三局想辦法先生產出製取二 氧化鈾的原料。三局決定在廣東的一個地方搞土法煉鈾。採到鈾 礦石之後,接下來就是要把它提純成為含鈾 60%-80%的化學濃 縮物重鈾酸銨或重鈾酸鈉,俗稱黃餅(Yellow Cake)。然後再 經過二氧化鈾、四氟化鈾、六氟化鈾以及金屬鈾等幾道工藝過程, 才能製成鈾原料。 (未完,待續) 校友來函 68
  • 69.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老大哥: 好久不見了,念念。謹隨函附上支票乙紙美金 100 元, 請查收,謝謝! 祝 好 (19 車) 弟 裴志恆 6/14/10 鴻斌兄嫂及諸位校友: 謝謝你們按期寄來的中正校友通訊,內 容精彩,唸起來很享受。你們辛苦了。 附上支票美金 100 元補貼 郵資,略表心意,謝謝! 我們的地址又改了如下: Dr. & Mrs Huai Pu Chu 226 Kenilworth Rd, Ridgewood, NJ 07450-5209 順祝各位 平安喜樂 (14 造) 朱懷璞,巴麗娟 上 6/15/10 朱鴻斌學長:現在寄上本年度$50 元支票一張請查收。 (18 車) 羅佑郎 7/2/10 69
  • 70.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鴻斌兄:辛苦你們了,謝謝!兹寄上$100 補助校友通訊費用。最 近我將遷居台灣,請停止寄通訊至現址。在台灣住在親友處,那 裡也有校友通訊閱讀,亦不必另外寄送,避免重複。 敬祝 健康快樂 (8 化) 弟胡世華上 7/3/10 鴻斌兄:久未致函問安,念念!弟於今年五月從新澤西州遷居 加州,地址是: 314 Park Shadow Ct. Baldwin Park, CA 91706-6702 住宅區域尚稱安靜,交通方便,可謂養老之處。弟即將年滿 94 歲(民國 6 年 10 月出生) ,除滿口假牙外,尚無其他老人病。 住宅附近有 Forever Young 及 Senior Center 可供午餐,週末可 乘公車去逛 Mall,我與內人同進同出,生活可稱自在,特此奉 告諸位學兄。 玆寄上$100 供通訊之用,並感謝吾兄之編輯辛勞 70
  • 71.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9 造) 戴宜傑上 7/14/10 鴻斌學兄:附寄支票一佰元,作為補助校友通訊郵費。兄等勞力 的為同學服務,特此致謝。 祝 健好 (9 造) 王國璋謹上 7/20/10 鴻斌,宜山:你們好,現寄上 5 月北京、西安、山西及上海旅遊 照片 3 張,盼查收。寄上$100 以補貼校友通訊費用。下次來灣區 務必通知,大家聚聚。 祝 好 (15 車) (江) 家源,洪淵 草上 7/30/10 鴻斌兄:隨函寄上$200 支票一張,貼補校友通訊郵資,請查收。 吾兄肩負編撰及發行重任,勞心勞力,至為感佩! 敬祝 暑安 (14 造) 弟劉漢壽 上 8/2/10 71
  • 72.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朱學長,葉學弟: I think I better write in English without struggling with the Chinese keyboard. First,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 appreciation of your dedication in serving CCIT alumni over many years. As soon as I came to US after discharge from CCIT in 1987, I became a loyal reader of CCIT Alumni newsletters. Since I was teach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for the past 23 years, it is impossible for 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biannual fall reunions. I only managed to attend the one near Palo Alto in California. I even acted as a tour guide when we visited Stanford Campus. Last month, I was offered a position at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清華大學) in Hsinchu. I’ll retir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nd return to Taiwan at the end of August to resume my new job as the dean of the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電資學院院長). We’ll sell our house in Champaign and move back to Taiwan. In Taiwan, I’d like to receive the newsletter uninterrupted in the future. Can you send me the electronic copy at kycheng@ee.nthu.edu.tw starting this fall? If possible, for the hard copy, the mailing address is 新竹市 30013 光復路二段 101 號清華 大學電資學院. Yhanks and Regards, 72
  • 73.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鄭克勇(28 電) 敬上 7/22/10 朱學長鴻斌先生:您好!每次收到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均一口氣讀完,甚至有些報導一看再看,如同浸潤在過去的奮 鬥歲月中,自己也感到無限興奮與年輕感。 我自聯勤軍品中心(前兵工研究院) 退伍後,参加十大建設等中 化及台橡建廠完成後來美。經校友抬舉擔任美東中正理工學院校 友會會長至今。也力圖拓展層面,增加活動。此次八月紐約餐聚, 奈何因故暫停並延後,敬請校友諒解。 鴻斌學長辛苦筆耕,大家有目共睹促進團結!特寄上支票 US$100 捐助,以表寸心。 (24 機) 薛江敬上 8/19/10 通信處: 薛江 John Hsieh 4601 North Oaks Blvd., North Brunswick, NJ, 08902 Tel : 732-822-1293(cell) 73
  • 74.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校友簡訊 北加州 1. 鄒以莊校友(28 電)移民來美後於 Fresno,CA 創辦 Helen’s Gourmet 中餐廰,因服務態度及手藝高超,深受各界讚譽,於 2009 年被餐飲業權威 Picky Eater 評為四顆半星餐廳(最高五星) , 並獲選為第五屆中餐百佳獎(Top 100 Chinese Restruants in USA) 中的全球華人風雲人物餐飲業十佳代表。(信息由任熾海校友提供) 2. 劉惠芬校友(14 造) 於今年 7 月 10 日因身體不適入院檢查,7 月 11 日心臟衰竭去世,享年 84 歲。於 7 月 22 日在慈安殯儀館家 祭後舉辦公祭。劉府電話:650-961-1006 加拿大 吳振聲(11 車)校友於去年(2009)12 月 22 日因病住入加拿大 Toronto Western Hospital,不幸於今年 5 月 16 日病逝於醫院。 74
  • 75.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第 177 期 中正理工學院海外校友通訊 捐款徵信錄 捐款日期 次序 期 系 姓 名 稱謂 金 額 6/14/10 323 19 US$100.00 車輛 裴志恆 先生 6/15/10 324 14 US$100.00 造兵 朱懷璞 先生 7/4/10 325 17 US$200.00 車輛 陳伯群 先生 7/6/10 326 18 US$50.00 車輛 羅佑郎 先生 7/6/10 327 6 US$100.00 化工 李孔猷 先生 7/9/10 328 8 US$100.00 化工 胡世華 先生 7/14/10 329 9 US$100.00 造兵 戴宜傑 先生 7/21/10 330 9 US$100.00 造兵 王國璋 先生 8/1/10 331 15 US$100.00 車輛 江家源 先生 8/2/10 332 14 US$200.00 造兵 劉漢壽 先生 8/19/10 333 24 US$100.00 機械 薛 江 先生 US$1,250.00 合 計 台灣捐款 7/15/10 124 17 NT$3,000.00 車輛 鄭大成 先生 NT$3,000.00 合 計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