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助人工作者之自我調適
薛素霞
E-mail:sssyue3@gmail.com
0920-854567
1
2
“樂齡” “童”在一起
老少咸宜 男女通吃
老
吾
老
以
及
人
之
老
幼
吾
幼
以
及
人
之
幼
草屯療養院
兒童+老年日間病房 護理長
外號:薛大媽
3
 講義資料來自
 災難心理衛生教材手冊-
台灣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學會副理事長
林惠珠
 實務經驗分享
3
3
4
災難對助人者之影響
 看到災難的人就某程度而言都是受難者,
助人者也會有壓力及情緒反應。
 助人者災後出現的壓力及悲傷反應通常是
短暫的。
4
5
助人者之挑戰
 個人層面
替代性創傷、覺察自己的失落、
對失落與死亡的焦慮害怕、對生
命、世界看法的衝擊
 專業層面
助人專業信念的影響
5
6
參與救災工作之自我評估
 心理抗壓性:評估你在進行心理急救時可能
碰到各種狀況的心理舒適程度。
 健康狀態:瞭解自己身體和情緒的健康狀況
,以及任何足以影響你在災難現
場長時間工作的狀況。
 家庭支持度:家人在你工作期間的配合能力。
 工作考量:機構的認同、主管的支持及同事
的支援。
6
7
助人者之支持與壓力管理-救援前
組織
 發展具體救難計畫,明定責任與角色功能
 訓練工作者有關救難的工作執行原則及壓力管
理、參與救難演習
 鼓勵所有工作者擁有家庭、學校和工作場所的
災難準備計畫
 準備工作者壓力管理手冊
 準備災難時使用之物品、設備及救災識別證
7
8
助人者之支持與壓力管理-救援中
組織
 支持及協助工作者找到家人,減輕工作者壓力。
 觀察工作人員之壓力反應,限制輪班工作的次
數,避免照護者工作超過12小時,並鼓勵休息。
 提供助人者可以從曝露程度最高的任務輪換到
曝露程度較低的任務。
 小組方式部署,鼓勵同儕和夥伴間的同儕諮商。
 人員部署前先簡報災區狀況,建立工作指揮及
督導系統、溝通機制,並提供通訊設備、食物
、住宿及交通安全。
8
9
助人者之支持與壓力管理-救援後
組織
 安排悲傷失落的助人者有休息的時間
 提供人員壓力管理訓練及諮詢服務
 提供分享統整團體,予以工作人員肯定
 建立助人者相互連絡之方式
 提供參與工作檢討之機會及工作之正向資
訊
9
10
助人者常見的壓力反應
 心理及情緒上:擔心、害怕、生氣、坐立不安
、悲傷憂鬱、無助、孤單、罪
惡感等
 認知上:無法停止不想災難的事、注意力不集
中、記憶力、方向感、理解力等
 行為上:工作表現、飲食、睡眠、活動量、警
覺、社交退縮、物質使用、哭泣、發
生意外
 身體上:頭痛、肌肉酸痛、疲累、心跳、血壓
、體重、經期等
10
11
921助人者之壓力創傷症狀
 心理疲勞 (48%)
 身體疲勞 (44%)
 情緒不穩定(28%)
 心情憂鬱(27%)
 災難影像不自主出現
腦海(25%)
 睡眠不穩且於夢中驚
醒(18%)
 話說的特別多(16%)
 自責或有罪惡感
(15%)
 健忘或注意力無法集
中(15%)
 焦慮恐慌(13%)
 不願意訴說救災經驗
(12%)
 失去日常生活興趣
(11%)
11
12
助人者壓力反應之影響因素
 事件的嚴重度
 事件對助人者的意義
 助人者的因應機轉
 助人者的支持系統
12
13
救災經驗整合團體對助人者之協
助程度
 表達分享自己的情緒感受(84.7%)
 團體儀式中彼此的支持與了解(83.9%)
 討論災難中正向或值得驕傲的事(82%)
 與別人分享訴說災難事件(81.3%)
 和別人討論壓力及因應策略(80.2%)
 表達分享自己的想法態度(76.6%)
 討論自己最困擾的救災經驗(75.2%)
13
14
助人者之自我照護
 救援前
清楚自我的極限,作好個人、家庭、工作之生
活規劃安排。
 救援中
管理個人資源、堅持工作限度、同儕分享、家
人聯繫、紓壓放鬆活動、宗教信仰、主動尋求
諮詢協助
 救援後
營養健康、休閒生活、社會網絡連結、親密關
係建立、接受他人關心、主動尋求諮詢協助
14
15
實務經驗分享-
以自殺防治社區訪視為例
15
16
服務模式
 電話訪視
 家庭訪視
 到站諮商
 定點醫療
 社區心理衛生宣導
17
家庭訪視
 最直接與個案之接觸
 能深入個案心理行為表現之方法
 實際訪查評估個案現狀與需求
 呈現最真實的互動
18
家訪前準備
 資源之運用整合
 了解個管員角色
 自我調適與壓力紓解
 自我心理建設
 培養主動個管員特質
19
家訪前準備
 相關概念之準備
 訪視技巧訓練
 精神醫療基本概念及評估診斷之訓練
 諮商輔導能力訓練
20
相關概念之準備
了解心理創傷與自殺之概念、特徵及現象
心理創傷:經歷超出平時經驗又極度令人
感到威脅或悲痛之事件,並產
生強烈的害怕、無助或驚恐等
反應。此壓力反應導致個人產
生不同程度的心身症狀。
21
相關概念之準備
自 殺:為自己傷害自己的行為,
表現之型態包括,自殺意
念、自殺威脅、自殺姿態
、自殺企圖及自殺死亡。
22
多閱讀相關書籍或文獻,了解造成心理創傷和導
致自殺之相關原因:
 身體疾患:重大疾病、久病不癒等。
 心理疾患:焦慮、憂鬱、物質濫用、精神異
常、PTSD、人格異常等。
 經濟壓力:貸款、債務、財產分配等。
 工作壓力:工作耗竭、失業、同儕競爭、工
作要求等。
相關概念之準備
23
相關概念之準備
 意外事件:車禍、兇殺、性侵害、暴力傷害
等。
 其 他:感情因素、宗教影響、次文化認同
等。
 家庭問題:失親、外遇、分居、離婚、家暴、
教養觀念等。
 人際互動:婆媳、夫妻、親子、朋友等之衝
突。
24
相關概念之準備
多參加與自殺防治相關的研習會,
學習他人處理自殺個案的經驗。
25
對自殺所引發的影響之認識
(一)個人:心身疾患、後遺症、人際關係。
(二)家庭:擔心、害怕、羞愧、憤怒、互動
氣氛、社區對家庭的評價。
(三)社會:媒體態度、模仿學習、社會成本
與污名問題。
26
精神醫療評估診斷
(一)精神醫療基本概念及評估診斷
(二)精神醫療診斷之治療模式、流程
(三)精神科藥物之認識及衛教能力
27
加強諮商輔導能力訓練
(一)系統的諮商專業知識訓練。
(二)會談技巧訓練。
(三)助人工作理念澄清。
(四)閱讀諮商輔導相關書籍與期刊。
(五)固定個別或團體督導,個案討論。
(六)特殊文化族群之認識。
28
學習資源之運用整合
(一)運用社區中可利用之資源,適時轉介
(二)評估資源運用之效果並回饋轉介單位
29
出訪前心理準備
(一)辛苦的、高壓的
(二)個案質疑:不懷好意、看笑話
年齡、資歷、能力
(三)個案可能:言語、行為、不滿
(四)留假電話、假住址、搬遷
(五)工作人員:言語的騷擾、安全考量
(六)事前心理準備,可降低自己的挫折感
30
訪視步驟
(一)事前的準備
1.健康的身體與心理調適
2.汽、機車駕照,車子狀況
3.熟記個案的相關資料
4.約好訪視時間、安排家訪路線圖
5.備妥相關單張:衛教單張、門診表、服務證
6.聯絡手機、開水、乾糧
7.整齊的服裝儀容
8.確立訪視會談的目標
31
訪視步驟
(二)訪視中
1.熱誠真誠的自我介紹,稱個案「某某」
先生或小姐
2.使用共通的語言
3.專注與傾聽
4.尊重、接納受訪者不同的意見
5.適時的回饋反應與情緒支持
6.會談發問時多用開放式問句
32
訪視步驟
(三)訪視會談結束的技術:
會談時間以30分至50分鐘為宜
(四)會談結束前之任務
33
 訪談紀錄之撰寫
 轉介照會
34
家庭訪視
※對拒絕家訪之個案:
(一)出其不意的家訪
(二)了解個案拒絕的原因及擔心為何?
(三)觀察週遭是否有可利用之資源
(四)與督導、同事討論,並透過角色扮
演之方式,求取下次順利的家訪。
35
家庭訪視
※對無法取得聯繫之個案:
(一)透過管道【村里幹事、公衛護
士、管區警察】了解個案行蹤
(二)留下服務單位及個管員名片,
附上小紙條表達關懷
36
主動個管員特質-1/2
(一)個性溫和、有耐心、具幽默感。
(二)態度熱誠、懷抱希望。
(三)處理事情不獨斷、包容性高。
(四)易與人建立關係,可引導談話。
(五)不怕被拒絕。
37
主動個管員特質-2/2
(六)關心時事與服務社區的動態。
(七)有助人專業知識。
(八)積極主動學習,願意嚐試新的業務與
工作。
(九)做事有效率,對交付任務具責任感。
(十)有內省、自我覺察的能力。
38
助人關係的建立-1/2
 個案可能一時無法承受失落之衝擊,因而防衛性地逃
避或情緒隔離,避免碰觸問題,故而冷漠以對,因此
須先建立信頼關係。
 肯定受助者的能力:談談他所擅長的事情、成就,肯
定其付出的努力,或邀請其協助,維持其自尊,避免
同情令其感覺地位低下。
 尊重受助者的意願:保持適度的關係距離,謙虛地探
詢生活狀况,評估其能力及可能之問題需求。
 接納任何非理性的言行反應:批評、抱怨、憤怒、拒
絕等
38
39
助人關係的建立-2/2
 同理受助者的處境:失落可能帶來生活上的改變及増
加生活上的壓力與負擔,以及心理上之不捨。
 關懷及促進求助的動機:誠懇地說明一般失落創傷可
能的壓力反應,強調受助者在生活角色的重要性,提
醒保持精神體力以面對目前和未來要處理的事務。
 提供所需的資訊及實質上的協助或陪伴,留下連繫的
方式。
 總之,在受助者心理尚未準備好之前,須先放下治療
師慣常的工作方式與角色期待。
39
40
協助家屬面對遺體辨識
 工作人員可能陪同家屬至停屍間或替代放置所
觀看與辨識遺體。辨識盡量提供相關資訊,預
作心理準備,以減緩心理衝擊。
 預期接受家屬看過遺體後可能有的各式反應,
包括震驚、麻木、昏厥、嘔吐、顫抖、尖叫、
或打擊某物或某人。 。
 提醒父母∕照顧者不要告知兒童有關遺體之外
觀細節。
 出現醫療需要時,轉介醫療專業人員的協助。
40
41
工作倫理道德及態度-1/2
 「態度」重於「技巧」:以真誠回應案主的
傷痛;以勇氣進入案主痛苦的深淵;以仁慈
感受案主的心碎;以相信鼓舞案主的力量
 保有柔軟的心
 維持堅定的聆聽
 慎選維護個人尊嚴的助人方式
 尊崇個體的生命力
 發自內心的關愛、熱情與真誠
 促發自己的心靈導師
41
42
工作倫理道德及態度-2/2
 對個案的道德責任
 對同事的道德責任
 對雇主和服務機構的道德責任
42
43
自我調適分享
 運動
 寫文章
 地震受驚兒
 護理人員在災區的日子-刊登聯合報
 我愛護裡-刊登民眾日報
 平安就是幸福
 做中學‧學中覺
 奮戰的南投區心理衛生服務中心
 參與社區活動、聽演講…等
43
44
參考資料
 災難與重建
 引導悲傷能量
 助人的藝術
 心理急救操作手冊
44
45
謝 謝 聆 聽
敬 請 指 教
45

More Related Content

Similar to 1396236712_1030401助人工作者之自我調適-薛素霞_0046164001.ppt

生死學 Ch7 悲傷輔導
生死學 Ch7 悲傷輔導生死學 Ch7 悲傷輔導
生死學 Ch7 悲傷輔導
TTeacherlearn
 
壓力-新營南瀛婦女協會-詹翔霖教授
壓力-新營南瀛婦女協會-詹翔霖教授壓力-新營南瀛婦女協會-詹翔霖教授
壓力-新營南瀛婦女協會-詹翔霖教授
文化大學
 
大葉大學-心開路更開--年自我傷害或憂鬱防治
大葉大學-心開路更開--年自我傷害或憂鬱防治大葉大學-心開路更開--年自我傷害或憂鬱防治
大葉大學-心開路更開--年自我傷害或憂鬱防治
文化大學
 
如何增進孩子的衝動控制及注意力
如何增進孩子的衝動控制及注意力如何增進孩子的衝動控制及注意力
如何增進孩子的衝動控制及注意力
宜燁 吳
 
面對癌症病人之心理與靈性需求 林梅鳳
面對癌症病人之心理與靈性需求 林梅鳳面對癌症病人之心理與靈性需求 林梅鳳
面對癌症病人之心理與靈性需求 林梅鳳
Kit Leong
 
Microsoft power point 心理投射現象(35) [相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 point   心理投射現象(35) [相容模式]Microsoft power point   心理投射現象(35) [相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 point 心理投射現象(35) [相容模式]
Ango Chen
 
歡喜自在做生命的主人-東陽國小-詹翔霖教授
 歡喜自在做生命的主人-東陽國小-詹翔霖教授 歡喜自在做生命的主人-東陽國小-詹翔霖教授
歡喜自在做生命的主人-東陽國小-詹翔霖教授
文化大學
 
憂鬱與自殺學生的辨識與輔導(971031)
憂鬱與自殺學生的辨識與輔導(971031)憂鬱與自殺學生的辨識與輔導(971031)
憂鬱與自殺學生的辨識與輔導(971031)
carriewang99
 
20080520090545 A ޲z P Oվ A970301 A
20080520090545 A ޲z P Oվ A970301 A20080520090545 A ޲z P Oվ A970301 A
20080520090545 A ޲z P Oվ A970301 A
foonkok
 
壓力管理-970822千禧磁磚 -詹翔霖教授
壓力管理-970822千禧磁磚 -詹翔霖教授壓力管理-970822千禧磁磚 -詹翔霖教授
壓力管理-970822千禧磁磚 -詹翔霖教授
文化大學
 

Similar to 1396236712_1030401助人工作者之自我調適-薛素霞_0046164001.ppt (20)

壓力與情緒管理 詹翔霖教授
壓力與情緒管理 詹翔霖教授壓力與情緒管理 詹翔霖教授
壓力與情緒管理 詹翔霖教授
 
壓力與情緒管理 詹翔霖教授
壓力與情緒管理 詹翔霖教授壓力與情緒管理 詹翔霖教授
壓力與情緒管理 詹翔霖教授
 
照顧者壓力調適與溝通-廣青文教基金會教材-照顧者壓力自我測驗-詹翔霖副教授.docx
照顧者壓力調適與溝通-廣青文教基金會教材-照顧者壓力自我測驗-詹翔霖副教授.docx照顧者壓力調適與溝通-廣青文教基金會教材-照顧者壓力自我測驗-詹翔霖副教授.docx
照顧者壓力調適與溝通-廣青文教基金會教材-照顧者壓力自我測驗-詹翔霖副教授.docx
 
生死學 Ch7 悲傷輔導
生死學 Ch7 悲傷輔導生死學 Ch7 悲傷輔導
生死學 Ch7 悲傷輔導
 
壓力-新營南瀛婦女協會-詹翔霖教授
壓力-新營南瀛婦女協會-詹翔霖教授壓力-新營南瀛婦女協會-詹翔霖教授
壓力-新營南瀛婦女協會-詹翔霖教授
 
大葉大學-心開路更開--年自我傷害或憂鬱防治
大葉大學-心開路更開--年自我傷害或憂鬱防治大葉大學-心開路更開--年自我傷害或憂鬱防治
大葉大學-心開路更開--年自我傷害或憂鬱防治
 
當冒險治療遇上休閒治療(全)
當冒險治療遇上休閒治療(全)當冒險治療遇上休閒治療(全)
當冒險治療遇上休閒治療(全)
 
情緒管理1
情緒管理1情緒管理1
情緒管理1
 
BE LIVE
BE LIVEBE LIVE
BE LIVE
 
临终关怀陪伴
临终关怀陪伴临终关怀陪伴
临终关怀陪伴
 
如何增進孩子的衝動控制及注意力
如何增進孩子的衝動控制及注意力如何增進孩子的衝動控制及注意力
如何增進孩子的衝動控制及注意力
 
面對癌症病人之心理與靈性需求 林梅鳳
面對癌症病人之心理與靈性需求 林梅鳳面對癌症病人之心理與靈性需求 林梅鳳
面對癌症病人之心理與靈性需求 林梅鳳
 
101.04.27 東華大學-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詹翔霖教授
101.04.27 東華大學-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詹翔霖教授101.04.27 東華大學-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詹翔霖教授
101.04.27 東華大學-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詹翔霖教授
 
101.04.27 東華大學-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詹翔霖教授
101.04.27 東華大學-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詹翔霖教授101.04.27 東華大學-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詹翔霖教授
101.04.27 東華大學-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詹翔霖教授
 
101.04.27 東華大學-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詹翔霖教授
101.04.27 東華大學-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詹翔霖教授101.04.27 東華大學-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詹翔霖教授
101.04.27 東華大學-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詹翔霖教授
 
Microsoft power point 心理投射現象(35) [相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 point   心理投射現象(35) [相容模式]Microsoft power point   心理投射現象(35) [相容模式]
Microsoft power point 心理投射現象(35) [相容模式]
 
歡喜自在做生命的主人-東陽國小-詹翔霖教授
 歡喜自在做生命的主人-東陽國小-詹翔霖教授 歡喜自在做生命的主人-東陽國小-詹翔霖教授
歡喜自在做生命的主人-東陽國小-詹翔霖教授
 
憂鬱與自殺學生的辨識與輔導(971031)
憂鬱與自殺學生的辨識與輔導(971031)憂鬱與自殺學生的辨識與輔導(971031)
憂鬱與自殺學生的辨識與輔導(971031)
 
20080520090545 A ޲z P Oվ A970301 A
20080520090545 A ޲z P Oվ A970301 A20080520090545 A ޲z P Oվ A970301 A
20080520090545 A ޲z P Oվ A970301 A
 
壓力管理-970822千禧磁磚 -詹翔霖教授
壓力管理-970822千禧磁磚 -詹翔霖教授壓力管理-970822千禧磁磚 -詹翔霖教授
壓力管理-970822千禧磁磚 -詹翔霖教授
 

1396236712_1030401助人工作者之自我調適-薛素霞_0046164001.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