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
六年乙班 3A 組
●
組長 : 鄧芷晴
●
副組長 : 黃竣邦
●
組員 : 鍾紫瑩 , 曲豐詰
自然報告自然報告
墾丁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
● 簡介
● 歷史
●
● 地理環境
●
● 觀光景點
電話: (08)8861321-4
傳真: (08)8861443
地址: 94644 屏東縣恆春鎮墾丁路 596 號
墾丁國家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位於恆春半島南部,同時涵蓋陸域與海域面
積共 33,289.595 公頃,成立於 1984 年 1 月,是我國第
一座國家公園。其位置三面臨海,東面太平洋,南瀕巴士
海峽,西鄰臺灣海峽,北接恆春縱谷平原、三台山、滿州
市街,港口溪、九棚溪等。南北長約 24 公里,東西 約寬
24 公里。
墾丁國家公園最具特色的海岸線,一向是國人最愛的旅遊
聖地,由於百萬年來地殼運動使陸地與海洋深入交融,造
就本區奇特的地理景觀,海面下的世界更是絢麗繽紛,種
類繁多的魚種、多采多姿的珊瑚更是代表特色。生態方
面,熱帶氣候蘊育出富有生命力的熱帶、海濱植物,每年
秋冬 多的過境候鳥,也讓這裡成為著名賞鳥聖地。此眾
墾丁本義為「開墾的壯丁」。清領時期光緒三年( 1877 年)官方設置招墾局,募得 籍客家粵
人在此搭寮墾荒,得名為墾丁 。《恆春縣志》亦記載墾丁莊為「客番雜居」(客家人與原藔
住民雜居)的村落;另外亦有同治年間開墾之說法 [3] 。墾丁寮舊址在大尖石山山麓,本只是
個小地名,今日一般指墾丁路夜市(仍在大尖石山下)。由於後來成為國家公園名,亦常泛
指整個恆春半島觀光地區。恆春半島成立國家公園之計畫在日治時期即有學者提倡。在臺灣
最早的大屯、新高阿里山、次高太魯閣三處國立公園成立之前, 1936 年 4 月臺北帝國大學
地質學教授早坂一郎在其論文《臺灣の國立公園》中,認為既存的新高阿里山、次高太魯閣
國立公園皆為大同小異的山岳地帶,主張應於大日本帝國唯一的熱帶地恆春半島增設國立公
園,範圍為臺東與屏東一線以南全部區域、包括大武山等高山 [4] 。同年 2 月 5 日《臺灣日
日新報》的專欄中臺北帝國大學幾任教授亦附和之,認為大武山至恆春方面由姥姑石形成的
丘陵為「一種獨特的景觀與風致」,另外亦有四重溪溫泉與琉球嶼,成立「相當大規模的國
立公園並非不可能」 [5] 。現今之墾丁國家公園於 1982 年 9 月 1 日公告計畫,但範圍僅恆春
鎮及附近海域、不含高山。稍後 1984 年 1 月 1 日成立管理處,為臺灣戰後第一個國家公
墾丁國家公園位於臺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三面環海,東面太平洋,西鄰台灣
海峽,南瀕巴士海峽。陸地範圍西邊包括龜山向南至紅柴之台地崖與海濱地帶,南
部包括龍鑾潭南面之 鼻頭、南灣、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鵝鑾鼻、東沿太平洋岸貓
經佳樂水,北至南仁山區。海域範圍包括南灣海域及龜山經 鼻頭、鵝鑾鼻北至南貓
仁灣間,距海岸一公里內的海域。
墾丁國家公園地理上屬於熱帶性氣候區,終年氣溫和暖,熱帶植物衍生,四周海域
清澈,珊瑚生長繁盛。
大尖山
正式名稱為「大石尖」為墾丁地標之一,為一整塊岩石凸起於草原上,為墾丁半島區最高
點。上山須由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牌樓門口進入,穿越墾丁牧場,沿棱線設有登山索可供攀
爬。山頂可俯瞰恆春半島全境,景觀優美,上山下山全程約需 3-4 小時。但是國家公園法第
龍鑾潭
主條目:龍鑾潭水庫
位於國家公園西側,恆春往 鼻頭的途中,佔地貓 137 公頃,原本是低窪地勢,往年
每逢雨季便積水成澤。日治時代雖曾計畫建為水庫,但終未實現,戰後於 1948 年籌
撥專款,將龍鑾潭建為水庫,為恆春半島重要的水利設施。潭水經附近溪流相匯由
人工洩水口北流,經四溝、頭溝而注入保力溪,由射寮出海,目前僅供農田灌 渠溉
道。每到秋冬之際更成為候鳥群集過冬的地方,是絕佳的賞鳥景點。
龍鑾潭旁設有一自然中心,透過玻璃牆面可以欣賞到整個潭面,中心內的觀察站提
供多部望遠鏡和 2 套播放監視系統,並有 4 處鳥類展示區,是設備完善的鳥類觀察
站。龍鑾潭自然中心同時也是稀有植物人工復育區的所在,以生態園方式進行人工
培育原生樹種。生態園區面積約 1.5 公頃,共分為稀有植物區、誘鳥植物區、誘蝶
植物區、草原灌叢植物區、賞花觀果植物區、山地植物區、海岸林植物區、珊瑚礁
鼻頭貓
鼻頭的海岸,照片中右側岩石形同一隻 。貓 貓
鼻頭為臺灣海峽與巴士的分界點,並與鵝鑾鼻形成台灣最南貓
的兩端。 鼻頭有一從海崖上斷落之珊瑚礁岩,其外型狀若蹲貓
仆之 ,因而得名。 鼻頭為典型的珊瑚礁海岸侵蝕地形,珊貓 貓
瑚礁因造山運動隆出海面,受到長時間的波浪侵蝕、反覆乾
、長期鹽粒結晶、沙礫鑽蝕、及溶蝕等作用,產生了崩崖、溼
壺穴、礁柱、層間洞穴等奇特景觀,海岸線鳥瞰似百褶裙,故
有裙礁海岸之稱。
鵝鑾鼻燈塔
主條目:鵝鑾鼻燈塔
鵝鑾鼻燈塔是臺灣最南端的燈塔。在十九世紀中期,各國船隻途經鵝鑾
鼻近海,常在外海七星嶼附近觸礁翻覆。清廷於美國與日本等國之要求
與外交壓力下,在 1883 年完成鵝鑾鼻燈塔。當時是世界上唯一的武裝
燈塔。在中日甲午戰爭後,清軍撤離時把燈塔炸燬。燈塔於 1898 年重
建。二次大戰時被美軍炸燬,戰後依原建築修復迄今。塔身全白,為圓
柱形,為白鐵製,塔高 24.1 公尺,塔頂換裝新式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
燈,經過大型旋轉透鏡後,光力為 1,800,000 支燭光,每十秒一閃,照
射距離達二十七點二浬,是目前臺灣光力最強的燈塔,被稱為「東亞之
光」。
到國家公園住一晚, 浸在大自然的世界,可以洗沉
滌與放鬆身心靈,全球知名飯店及住宿線上預訂平
台,特別精選全球十大國家公園旅宿,提供旅客最
舒適自在的住宿評選,其中台灣墾丁國家公園的華
泰瑞苑也入榜,是亞洲唯一入選的飯店。墾丁國家公園的華泰瑞苑,坐擁得天獨厚的地理
位置,同時可以欣賞海景與大尖山的風貌。全館
60 間客房,每間房的窗戶都可開 ,不僅利用啟
良好的採光來營造出空間感,也有效增進空氣對
流,降低空調使用量,達到和自然共生共榮的目
標。
道路
墾丁地區長久以來仰賴台 26 線公路出入,每逢假日,因遊客車潮眾
多,路面交通問題嚴重。
包車遊覽
電動車 , 單車
航空
恆春機場位於恆春鎮五里亭,距墾丁國家公園僅十數分鐘車程。但時
常因落山風關閉,或改降高雄國際機場,現今只作為松山—恆春航線
降落用途。
除定期旅客航線外,恆春航空站自 2006 年 6 月起亦有民間公司開行
直升機觀光路線,遊程約十餘分鐘。目前因飛行路線對於留鳥、候鳥
鐵路
屏東線枋寮車站為墾丁主要門戶。
長期以來,皆有恆春半島興建鐵道之規劃。 2002 年提出恆春線鐵路案,未來旅客將可搭乘高鐵
至左營站後,站內轉乘台鐵新左營車站,經由恆春線鐵路抵達恆春,再利用其他輸運系統至墾
丁。但目前計畫仍未落實。
公路客運
墾丁街車:由屏東客運負責經營,往返區域內各風景點,以恆春為發車總站。
公路客運:往來高雄與墾丁間的客運班車,是由國光客運、中南客運、高雄客運、屏東客運四家
客運業者聯合經營,路線分為行經一般道路及 88 快速道路兩種, 24 小時均有車班行駛。近來
更新增行駛到高鐵左營站之班次。亦是首批安裝多卡通讀卡器之公路客運,自 2011 年 1 月 1
資料來源資料來源 // 工作分配工作分配
製作簡報:鍾紫瑩
修正:鄧芷晴
https://zh.wikipedia.org/wiki/
心得
看完了這次的墾丁國家公園的介紹 ,
我們知道以後如果有去某個國家玩的時候 ,
以後也不會去傷害國家公園了
也請大家不要再破壞了
我們也一定要好好保護
不要再讓國家公園受傷害了
謝 謝 觀 賞

More Related Content

More from Steve Yang

六己4 a:台江國家公園
六己4 a:台江國家公園六己4 a:台江國家公園
六己4 a:台江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己3 b: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己3 b:太魯閣國家公園六己3 b: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己3 b:太魯閣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己3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己3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六己3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己3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己2 b:雪霸國家公園
六己2 b:雪霸國家公園六己2 b:雪霸國家公園
六己2 b:雪霸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己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己2 a:墾丁國家公園六己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己2 a:墾丁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己1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己1 b:陽明山國家公園六己1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己1 b:陽明山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己1 a:金門國家公園
六己1 a:金門國家公園六己1 a:金門國家公園
六己1 a:金門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戊5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戊5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六戊5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戊5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戊4 b:台江國家公園
六戊4 b:台江國家公園六戊4 b:台江國家公園
六戊4 b:台江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戊4 a: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六戊4 a: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六戊4 a: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六戊4 a: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戊2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戊2 b:陽明山國家公園六戊2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戊2 b:陽明山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戊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戊2 a:墾丁國家公園六戊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戊2 a:墾丁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戊1 b:玉山國家公園
六戊1 b:玉山國家公園六戊1 b:玉山國家公園
六戊1 b:玉山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戊1 a:雪霸國家公園
六戊1 a:雪霸國家公園六戊1 a:雪霸國家公園
六戊1 a:雪霸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丁5 b:哈盆自然保留區
六丁5 b:哈盆自然保留區六丁5 b:哈盆自然保留區
六丁5 b:哈盆自然保留區
Steve Yang
 
六丁5 a:金門國家公園報告
六丁5 a:金門國家公園報告六丁5 a:金門國家公園報告
六丁5 a:金門國家公園報告
Steve Yang
 
六丁4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
六丁4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六丁4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
六丁4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
Steve Yang
 
六丁3 b:雪霸國家公園
六丁3 b:雪霸國家公園六丁3 b:雪霸國家公園
六丁3 b:雪霸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丁3 a: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丁3 a:太魯閣國家公園六丁3 a: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丁3 a:太魯閣國家公園
Steve Yang
 
六丁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丁2 a:墾丁國家公園六丁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丁2 a:墾丁國家公園
Steve Yang
 

More from Steve Yang (20)

六己4 a:台江國家公園
六己4 a:台江國家公園六己4 a:台江國家公園
六己4 a:台江國家公園
 
六己3 b: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己3 b:太魯閣國家公園六己3 b: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己3 b: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己3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己3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六己3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己3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己2 b:雪霸國家公園
六己2 b:雪霸國家公園六己2 b:雪霸國家公園
六己2 b:雪霸國家公園
 
六己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己2 a:墾丁國家公園六己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己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己1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己1 b:陽明山國家公園六己1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己1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己1 a:金門國家公園
六己1 a:金門國家公園六己1 a:金門國家公園
六己1 a:金門國家公園
 
六戊5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戊5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六戊5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戊5 a: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六戊4 b:台江國家公園
六戊4 b:台江國家公園六戊4 b:台江國家公園
六戊4 b:台江國家公園
 
六戊4 a: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六戊4 a: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六戊4 a: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六戊4 a: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六戊2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戊2 b:陽明山國家公園六戊2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戊2 b:陽明山國家公園
 
六戊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戊2 a:墾丁國家公園六戊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戊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戊1 b:玉山國家公園
六戊1 b:玉山國家公園六戊1 b:玉山國家公園
六戊1 b:玉山國家公園
 
六戊1 a:雪霸國家公園
六戊1 a:雪霸國家公園六戊1 a:雪霸國家公園
六戊1 a:雪霸國家公園
 
六丁5 b:哈盆自然保留區
六丁5 b:哈盆自然保留區六丁5 b:哈盆自然保留區
六丁5 b:哈盆自然保留區
 
六丁5 a:金門國家公園報告
六丁5 a:金門國家公園報告六丁5 a:金門國家公園報告
六丁5 a:金門國家公園報告
 
六丁4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
六丁4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六丁4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
六丁4 a:陽明山國家公園報告
 
六丁3 b:雪霸國家公園
六丁3 b:雪霸國家公園六丁3 b:雪霸國家公園
六丁3 b:雪霸國家公園
 
六丁3 a: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丁3 a:太魯閣國家公園六丁3 a: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丁3 a:太魯閣國家公園
 
六丁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丁2 a:墾丁國家公園六丁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丁2 a:墾丁國家公園
 

六乙3 a:墾丁國家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