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9
多元識讀:二十一世紀教育新課題



                       洪文瓊
                國立台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 副教授




                             摘要
  識讀(Literacy)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傳統學校教育一直著重口語和書寫文本的
識讀。如今面對愈來愈多圖像的現代社會,識讀教育自然也應該有所變革。西方
社會的識讀教育,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有兩波變革。首波因電視文化的影響,由
單軌的文字識讀(literacy)朝向視覺識讀(visual literacy)發展。本世紀之交,由於網
路化的衝擊,又興起推動「多元識讀」(multiliteracies)的呼聲。針對網路時代的
新文化環境,作者認為要推動「多元識讀」         ,應該先認識網路識讀行為所涉及的
內涵。網路識讀行為共包涵「讀者」「文本」「技術」三個環節。而所謂網路識
                      、       、
讀也就是讀者透過技術與文本或己身之外的讀者互動。


關鍵詞:識讀教育(literacy)、視覺識讀(visual literacy)、多元識讀(multiliteracies)、
    網路識讀(web literacy)




                              1
壹、 前言
  電腦是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它對人類影響之鉅大,迄今仍令人難予
想像。對教育界來說,電腦的問世為人類帶來一個嶄新的教育環境,尤其是在二
十世紀末九十年代,電腦與通訊科技結合後所形成的網路社會,更是直接影響到
人類傳統的生活方式,不但改變人類的溝通型態和訊息傳播方式,也影響人類的
學習行為,甚至性格。傳統教育體制,如何因應新興起的網路時代作變革,已成
為當今二十一世紀教育新課題。
  識讀是一切教育的基礎,識讀能力(literacy)更是常被用來作為衡量國民教育
素質的指標。傳統讀寫教育,千百年來中外同樣都偏重在文字的讀寫或口語說聽
上。面對愈來愈圖像化的現代社會,是否應該改變傳統獨尊文字的讀寫教育,尤
其在網路興起後,帶來文化環境的遽變,有關採行新讀寫教育的呼聲,更是成為
教育界關注的議題。筆者服務的台東大學語文教育系、語文教育研究所,長年來
一直以閱讀與教學為發展重點方向。此回本所舉辦的多元讀寫與教學研討會,即
有扣合社會脈動與彰顯本所發展重點的用意。由於筆者在所裡開授「電子網路資
源」與「多媒體教學軟體」等課程的關係,受此次研討會主題的激引,筆者興起
述介二十一世紀網路新時代識讀教育的念頭。本文純粹是個人觀點的論述,懇請
方家不吝賜教。

貳、 識讀教育的兩波改革浪潮
      人類是在社會各種文化場域中進行學習,也透過多種媒介、多種樣式保存文
化、傳遞文化。初民社會傳遞文化的媒介,主要仰賴口語溝通。文字發明後,文
字逐漸成為記錄保存和傳遞文化的媒介,但一直到紙與印刷術發明後,文字作品
可以透過印刷大量流通,文字才取得保存文化、傳播文化最優勢獨占地位。文字
識讀教育從而成為基礎教育的主流。此種文字獨占的優越態勢,一直到十九、二
十世紀,留聲機、電話、廣播、電視等文化傳播媒介相繼問世,學校體制教育獨
尊文字識讀的傳統都未曾受到撼動。
      「識讀」最主要的內涵是在談意義建構,也可說是對訊息表徵文本的解讀。
傳統學校教育一直就著重在口語和書寫文本的識讀。人類用圖像媒介表徵訊息的
歷史(如原始人的壁畫、結繩記事等),雖然早於文字,但是一直未被當作溝通的
工具,成為一種訊息表達的符號系統。學校設有與圖像相關的美術、工藝課程,
但是都偏重在創作技巧的層次,而不是從溝通、設計導向在設計課程和教學。二
次大戰以前,雖然除了電腦以外,其他現代訊息傳播媒體,諸如留聲機、電話、
廣播、電視等都已發明並進入商用階段,唯大體上仍是在推廣、發展、改善中。
直至二次戰後,這些新興的媒體才逐漸取得與文字、印刷媒體相抗衡、甚至超越
的優勢。社會的文化表徵,全面進入多元的時代,圖影像、聲光等視覺媒體成為
文化的主流。筆者認為這是第一波識讀教育改革的背景,也是由傳統單軌識讀
(literacy),轉為視覺識讀(visual literacy)的緣由。我國的藝術教育科系,在上世紀


                         2
八十、九十年代,紛紛將原來名為美術、美工或美勞教育等的學系,改為「視覺
藝術學系」「視覺藝術設計學系」或「視覺藝術教育學系」
           、                                               ,以及近年九年一貫
課程改革,整合音樂、美勞為「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可說都是受到此波識讀
教育改革浪潮的影響。
    第一波識讀閱讀改革,訴求重視「視覺識讀」的呼聲,有來自藝術教育界,
也有來自語言學界、社會文化學界和教育學界。藝術教育界如 E. Eisner, I. H.
Chapman, K. Freedman, K. Marantz, P. Duncum 等,都是促成以溝通和文化觀點把
傳統美術提昇為視覺文化一環,使視覺識讀納入學校教育的重要人物。藝術界從
訊息溝通,從文化表徵的觀點來改革藝術教育的呼聲,正好與一些持社會文化語
言觀的看法相呼應。如 Halliday(1978)從社會符號的觀點,認為文化本身也是一
種符號系統,語言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我們是在社會情境(social context)中建構
意義。此外,促使教育界不要只重視語文能力,影響最大的應是美國哈佛大學心
理學者 H. Gardner 1983 年發表有關多元智能的大作
                   ,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註一)。筆者認為 Gardner 的多元智能說,對第一波識
讀教育的改革,有相當推波助瀾的作用。如今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國
都已將媒體教育納為課程的一部分(Richard Van Heertum & Jeff Hare, 2006; Ian
Brown, 2004)。美國雖然未正式納入課程,但在語文課程中,加重圖像的識讀應
是很明顯的,如語文教科書選用獲獎圖畫書作品,以及照片論述(photo essays)文
章作為課文,甚至今年(2007)榮獲「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童書的,竟然是以圖
像表達的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           《雨果的祕密》(Brian Selznick 著)(註二),這
些在在都是圖像識讀受重視的佐證。總之,圖像或視覺媒體的識讀受到學校重
視,可說是第一波識讀教育的成果。
    識讀教育改革是隨著時代改變,持續在進行的。第一波可概括為                                   「視覺識讀」
的改革訴求,迄今仍在持續的階段。但時代大環境又因電腦的發明,有了大改變。
1975 年,個人電腦問世,八○年代末,多媒體技術成熟,以及九四年網路瀏覽
器成功上市,意謂電腦與通訊技術結合,開始邁入網路時代。這二十年間,一般
人仍難感受到電腦的威脅。直到進入網路時代,特別是 Web2.0 概念獲得實踐的
二十一世紀,電腦網路已成了社會的巨無霸。它集創作工具、表徵工具、流通工
具於一身,逐漸躍為新的霸主媒體,而且網路幾乎已成為人類社會非依賴不可的
神經系統,它帶給人的影響將不只是生活方式,還將影響到人類的性格。再繼續
發展,電腦到底會是幽靈,還是天使?實在令人無法不感到憂心。如何讓下一代
在未來的天使或幽靈籠罩下,過有適應能力的生活,思考新的識讀教育已是迫切
需要去面對了。1996 年,由英、美、澳等國十多位學者組成的                              「新倫敦團體」         (The
New London Group,簡稱 NLG),歷時一年半的討論,提出「多元識讀的教育學」
(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Cazden, et al., 1996),就是為第二波新識讀教育改
革揭開了序幕,         「多元識讀」(multiliteracies)是第二波識讀改革的訴求。國外近年
來有關多元識讀的論述不少,國內迄今只有徐靜嫻教授(2006)提出,並對新倫敦
團體的主張有詳細介紹。這也是筆者想藉此回研討會談談多元識讀的原由。唯徐


                                      3
教授已介紹的,筆者不擬在此重覆,筆者純粹談談個人的看法,包括上述兩波浪
潮也是個人看法。

參、 二十一世紀網路世代的文化「訊息」運作環境與特質
  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電視的普及,使文化訊息的表徵更加豐富多元,除了
傳統的文字、圖像外,聲、光、動態影像都成了文化表徵的媒介。然而,不論如
何,此些不同樣態的文化訊息,仍然是依存在實體的世界。令人難以置信的,原
本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電腦,竟然讓人可創造虛擬的空間(cyberspace),成為表徵
文化訊息的新場域,特別是在電腦與通訊科技結合後,更是大大顛覆傳統文化生
態。新網路時代的文化生態,筆者認為可以從文化訊息的運作環境和文化訊息特
質來認識。
一、 文化訊息的運作環境
 1. 網路化:指的是文化訊息存在的環境。網路已逐漸成為文化訊息流通和利
    用的主要管道。網路普及的結果,讓人類能在無距離的虛擬空間,使用文
    字、圖影像、聲音等任何一種或多種媒介,進行多向(一對一、一對多、
    或多對多)的溝通,甚至還能彼此看到對方。這種無空間障礙的即時多樣
    式溝通或傳輸文化訊息,是傳統社會無法想像的。網路化使地球文化村獲
    得實現。由於網路空間距離不存在,天涯如咫尺,地球各地區的文化和語
    言,很容易在網路上相遇。
        如從教育的角度來看,筆者認為網路化帶給教育最大的衝擊,應是學
    習環境的改變。它讓人在虛擬的非實體空間(有人美稱為無圍牆學校),進
    行知識建構活動,這可說是對傳統教育、學習方式的全面顛覆。網路化帶
    來新的學習環境,當然有必要思考如何實施新的識讀教育,以因應新的生
    活方式。
 2. 民主化:指網路時代的文化創作、發表權,由傳統的菁英獨占,走向大眾
    民主化。傳統文化訊息場域,常區分成創作者和消費者,乃至中介者。如
    以圖書來說,作家、讀者、出版商常是壁壘分明,且長期一直由人數少的
    作家享受獨尊,其中人數居多的讀者則幾乎沒有發言權。網路的世界,由
    於互動的便捷性與兼作生產工具和流通工具的電腦,具備低價與方便使用
    的特性(註三),使得傳統上不屬於創作族群的讀者群,也能參與創作,甚
    至演變成為文化訊息的活躍創作者,形成所謂「小眾喧嘩的年代」(陳謙,
                                  「群眾」的智慧,Google
    2007)。網路民主化的意義,正是在於它具體實踐了
    公司公開 API(應用程式介面)而帶動的 Web2.0 概念 (註四)、布落格(blog)
    和「You Tube」的使用熱絡,以及 Linux 作業系統和維基百科(wikipedia)
    開放共同發展的機制,在在都是網路民主化,        「群眾智慧」展現威力的典
    範。
        由於互動的便捷,可即時對別人的表徵活動給予回饋,創作者也常接
    受、閱讀別人的回饋而修改自己的表徵,從而使作者與讀者的界線模糊


                       4
了。而且自己的創作隨時可以自行掛上網供人瀏覽,不必再經由中介的出
    版商,也使得文化訊息傳播的中介角色消失於無形。文化訊息的生產工具
    和生產項目由生產者自己而不是資本家掌控,是現代網路社會,創作民主
    化的另一個特色。生產工具不由資本家掌控,生產技術又有別於傳統的生
    產技術,套用馬克思的理論,已是形成社會革命的條件,新社會需要新的
    識讀教育不言可喻。
 3. 疏離化:是指網路時代下的人際處境。網路化、民主化的文化環境讓人溝
    通容易,互動頻繁。然而網路成為人類流通訊息、利用訊息的主要管道,
    使得人愈來愈依賴機器(電腦),方便溝通的另一方面卻又造成人類的疏
    離。現代已出現所謂「宅男」「宅女」就是最好的寫照。我們從當前人們
                     、
    對手機倚賴的情形,也可以想像人未來可能無法擺脫電腦而過生活。人機
    合體的「賽伯人」(cyborg),可能就是未來新人類的寫照。(註五)
二、 文化訊息特質
 1. 多元化:指在網路上流通的文化訊息樣貌非常多元,一方面指訊息內容的
    多元,一方面是指表徵媒介的多元,以及文化表徵手法的多元。多元化是
    網路促成地球村化與創作民主化必然的結果。多元化則文化生態上呈現各
    種次文化爭鳴,訊息聲、光、影像化,以及大眾文學和休閒訊息風行,充
    分反映出後現代去中心化的思潮。網路上文化訊息的多元,可說十足反映
    出經濟上的「長尾」效應(註六),也是文化權民主化一種具體表徵。
 2. 幻動性:指網路上的文化訊息自身存在的本質。網路上的訊息,基本上是
    隨使用者的要求而呈現不同的組合連結。也即網路頁面的訊息是暫時性
    的,隨選(on demand)而存在,不選用則回歸不成訊息的組合素材元件,充
    分反映網路文化訊息的幻動非實體性。網頁文化訊息呈現的幻動性,它的
    體現方式是建立在「超文本」(hypertext)的技術上(註七)。由於這種超文
    本技術,使文化訊息的文本組合,呈現非線性特徵,也即文本續接的流向,
    不像傳統書面文本是一頁一頁線性固定的。它可以層層跳接網頁內部別的
    文本區,也可向外跳接不同的網頁。從而文本可以有多向、多元的變動組
    合,豐富文化訊息的表徵方式與內容。因此就幻動來說,它也是網路訊息
    多元化的另一種面貌。

肆、 網路識讀的指涉意涵
  如上所述,網路時代的文化訊息,不只是訊息內容比傳統社會更為多元,而
且還有因電腦與通訊技術結合所帶來的表徵媒體和表徵手法的多元,以及識讀行
為本身面對訊息與技術情境的多元。正因為網路時代的識讀,增加了技術的因
素,使得識讀教育涉及的內涵更為複雜、更為多元。筆者認為要談推動網路時代
的多元識讀,必先認識網路識讀行為所涉及的內涵。基本上網路識讀行為共涉及
三個環節,即讀者、文本、技術。讀者利用技術與文本或己身之外的讀者互動,
筆者稱之為網路識讀,換句話,識讀也包括與他人的溝通。茲簡要圖示並分別說


                    5
明如下:
                          已身
                  讀   者             良好閱讀行為/習慣
                          他人/社群

                                    解讀文本 (釋義、批判、美學)
表徵
                          溝通/表達
              熟                     建構文本 (表徵)
建檔           練            截取/瀏覽
                                    傳輸文本 (收受、溝通)
傳輸
                  網   路
截取
                                     多媒體多樣式
篩選
                                     多領域內容
     技   術                     文本
組織
              建構/傳輸/汲取               多組構型態
編輯

一、 讀者
  網路識讀行為的讀者,不可以為只是自身,同一文本可能同時多人截取在異
空間共讀或同一虛擬空間共讀,甚至相互回饋,因此網路讀者可以是個人,也可
能是兩人以上的多人,乃至一個不特定組合的社群。良好的閱讀行為,如尊重智
慧財產權,不做駭客行為,不發匿名信,不散發電腦病毒,保持溝通的禮貌,以
及正確的護機行為,可能都是網路識讀教育要納入的。
  其次就識讀活動本身來說,並不局限於各類文本的解讀,還包括各類文本的
創作(寫)和傳輸(包括口說、耳聽)。而解讀不能僅只要求釋義層次,批判免受媒
體操弄,以及美學欣賞的高階解讀能力,可能更是未來國民必須具備。
二、 文本
  文本是指用各種媒體,各種表徵樣式展現在網路上的多類型內容訊息。它是
讀者的識讀對象。文本涉及表徵媒體(文字、圖像、影像、聲、光等),訊息表徵
樣式和呈現方式,在內容類型方面,則有多領域知識的,有不同語言系統的,有
適用不同年齡層的,至於文本來源,則可以是既存元件的隨選組合,也可以當刻
真時發送的。就因為文本涉及媒體、表徵樣式、內容類別與內容結構等,因此文
本涵括的知識範圍廣泛,愈要進行高階的識讀,愈要具備更深層的文本知識。從
而推動多元識讀,似乎有必要針對不同的層級對象,理定必須具備的文本知識。
三、 技術
    網路上流通的訊息,基本上可以說都是技術的產物。包括訊息文本的製作、
儲存、傳輸、選取瀏覽乃至下載,無一不涉及技術。網路識讀是讀者透過技術,
跟文本,以及跟他讀者乃至作者的互動。讀者跟文本互動,主要關鍵在如何截取、
篩選出適用的文本。學會利用關鍵詞,利用布林邏輯,乃至指令檢索檢取資料,
恐怕是要在網路上進行深層閱讀必須具備的技能,美國中小學極力推廣的
Big6(註八),就是讀者與文本互動的能力。至於讀者間的識讀互動,則最基本的
使用 e-mail 的能力,使用 MSN 或 Skype 溝通、製作 PPT、使用 Word 文書軟體
等的能力外,建置自己的網頁、布落格的能力,可能也是必要具備。而閱讀網路
文本,截取資料建置自己的參考資料夾,或加以編輯再利用的能力,筆者認為也
是識讀活動非常需要的能力。


                           6
伍、 結語:新時代多元識讀教育的挑戰課題
  當前我們已逐漸全面進入網路時代,推動新的識讀教育已到必須嚴肅思考的
時刻。筆者認為下面幾個問題值得我們預為思考。
一、 課程結構調整問題:九年一貫課程固然是 2001 年才開始實施。但很顯然,
   視覺媒體以及資訊科技融入課程顯然不夠。尤其圖影像視覺識讀教育,普
   遍仍未受到大多數國人的重視。多元智能的宣導仍是我們要加強努力的。
二、 青少兒疏離感的防止問題:由於兒童沈迷於電玩的時間已比電視嚴重。
    沈迷的結果,常是懶於跟外界互動,從而乖離、孤僻的個性容易形成。如
    何增加青少年兒童之間的合作互動,防止「宅男」「宅女」人口增加,也
                          、
    將是我們要面對的課題。
三、 教師角色的調整問題:網路化帶來整個教育、學習環境的改變,最難調整
    適應的恐怕是教師。教師除了要勉力學會一些教學必備的電腦技能外,更
    要從心態上把過去主導的角色調整為輔導的角色。如何輔導學生利用網路
    資源建構知識,並增加對網路訊息的批判能力,是老師未來要扮演的角色。
四、 網路使用倫理規範問題:網路普及,為大家帶來方便。如何養成良好的網
    路使用行為非常值得重視。由於網路資料下載的方便,剽竊拼貼作報告的
    行為告誠,不亂發匿名郵件,保持網路互動的禮貌,在學校受教育階段,
    有必要特別予以強調。


註一:Gardner 的《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時報文
   化公司在 1998 年出版了中譯本,由莊安祺翻譯,書名中譯為「7 種 IQ」                           。
註二:Brian Selznick的《雨果的祕密》(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中譯本由
   東方出版社購得版權,於今年(2007)12 月推出。Selznick曾獲美國圖畫書
   凱迪克獎(參看東方出版社網站)。有關圖像小說,另參閱今年 11 月 15 日
   自由時報副刊,MaoPoPo的〈畫出記憶本質的冥想〉一文。
註三:日本矽谷創業家梅田望夫,在他的大作《網路巨變元年:你必須參與的大
   未來》(日文原書名為《網路進化論》),認為電腦持續降價,讓更多人負
   擔得起,    「使創作行為與發送訊息的成本門檻降低,是網路世界得以成形
   的重要條件」       。另梅田望夫也以「長尾」理論,比喻長久以來,佔據報章、
   廣播、電視等媒體的創作行為,都是部分少數人的特權,也是既存媒體的
   權威所在,是所謂「恐龍頭」的部分,而恐龍長尾部就是那無數個得不到
   表現機會的人。部落格出現後,長尾部分開始活躍,使得媒體權威結構面
   臨崩潰(蔡昭儀譯,梅田望夫著,頁 15-30;139-140)。
註四:Web2.0 的概念基本上是指容許人們在網路上自由組合,運用所有的資源。
   背後的理念是鼓勵網路利用者也成為創作參與者,而非只是被動的服務接
   受者 資訊界一般認為 Web2.0 是網路發展進入新世代的分水嶺 而 Google
       。                                                        。
   公開 API(應用程式介面),則是帶動 Web2.0 的發展風潮。Yahoo 創設的服


                                 7
務網站代表的是 Web1.0 的概念 後起 Google 創設的則是 Web2.0 的概念
                          ,                        。
      有關 Google 公開 API 的劃時代意義和 Web2.0 概念,可參考前引梅田望
      夫的著作,頁 116-128。
           另Web2.0 與e-learning2.0 的關聯可參見Downes, Stephen.(2006)
      E-learning 2.0. eLearning Magazine. 2006.5.21 下載自
      http://www.elearnmag.org/subpage.cfm?section=articles&article=29-1
註五:「賽伯人」(cyborg)是cybernetic(機器體)和organism(有機體)的組合字,在
   1960 年由M. Clynes首先提出,原指在自己腦袋裝有模控晶片的人。1991
   年,女性主義者哈拉威(D. J. Haraway)進一步提出「賽伯人宣言」(Cyborg
   Manifesto),直指二十世紀末的人類,已然是賽伯人,意謂當代社會,生
   物與機器間的界限,日益模糊。有關賽伯人的介紹,可參閱 吳筱玫(2002)
   發表在中華傳播學刊創刊號的專文〈重寫賽伯人:一個模控的觀點〉                 ;蘇
   健華整理(2006)發表在 資訊社會研究11 期的〈Cyborg、Cyborg宣言與
              。
   Cyborg研究〉
註六:長尾(long tail)理論有時簡化為「八十/二十」      ,常被用來說明傳統社會少數
   菁英(百分二十頭部)掌控大部分社會資源(百分八十),相對居大多數的非
   菁英群眾(百分八十長尾),卻只擁有百分二十的資源,發言聲音很弱。
   Google 的經營哲學顛覆傳統,就在於它使被忽略的長尾部分,產生勝過
   百分二十頭部所擁有的百分八十力量 參見前引梅田望夫著作 頁 97-115
                               。               ,   。
註七:hypertext 是電腦呈現文本的一種技術,1965 年,由 T. Nelson 首先提出。
   它是一種組織文本新方法,打破循序線性組織文本的傳統常規,讓讀者可
   以自行決定文本的閱讀次序。        「hypertext」較常見的中文譯名是   「超文本」
                                                   ,
   也有人譯為「多向文本」       ,如鄭明萱著的《多重文化》(揚智,1997)。
註八:Big 6 是美國中小學極力推廣的資訊六大基本能力。參見 賴苑玲(2001)。

參考書目
吳筱玫(2002) 重寫賽伯人 一個模控的觀點 中華傳播學刊 創刊號 頁 187-214。
                        :                  。                ,        ,
徐靜嫻(2006) 走向新的識讀觀點。載於國語文領域統整課程發展:合作探究的
   模式。台北:學富,頁 41-56。
蔡昭儀譯,梅田望夫著(2007) 網路巨變元年:你必須參與的大未來。台北:失覺。
陳謙(2007) 小眾喧嘩的年代。文訊,266,頁 61-68。
MaoPoPo 畫出記憶本質的冥想-專訪新銳圖象小說家奎格.湯普森(Craig
   Thompson)。載於自由時報,E5 版,2007 年 11 月 15 日。
鄭明萱(1997) 多向文本。台北:揚智。
鄭耀勝譯,Kellner, Douglas著(2004) Globalization,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Revisioning of Education: The Possibility of Multiple Literacy Instruction. 課程
   與教學,7(4),頁 91-108。
賴苑玲(2001) 如何將Big Six技能融入國小課程。書苑,48,頁 25-38。


                                       8
蘇健華整理(2006)。Cyborg、Cyborg宣言與Cyborg研究。資訊社會研究,11,頁
  37-114。
Brown, Ian.(2004) Global trends in art education: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paradigm
    shift to visual literacy.國際藝術教育學刊,2(3),頁 50-61 (中譯:頁 62-71)。
Cazden, Courtney, Cope, Bill, Fairclough, Norman, Gee & Jim, et al. (1996) 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 Designing social future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s, 66(1), p.60-92.
Duncum, Paul.(2001) Visual culture: Developments, defini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2(2), p.101-112.
Duncum, Paul.(2002) Clarify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55(3),
    p.6-11.
Duncum, Paul.(2003)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visual culture in art education.
    Arts Education Policy Review, 105(2), p.19-25.
Duncum, Paul.(2004) Visual culture isn’t just visual: Multiliteracy, Multimodality and
    Meaning.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5(3), p.252-264.
Hagood, Margaret Carmody.(2000) New times, new millennium, new literacies.
     Reading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39(4), p.311-328.
Halliday, M. A. K.(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作為社會符號的語言:以社會角度詮釋語言與意義)。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 年獲Edward Arnold公司授權出版。
Kalantzis, Mary., Cope, Bill. & Fehring, Heather.(2002) Multiliteraci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new 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 PETA-PEN, 133. For full text:
    http://www.eric.ed.gov/contentdelivery/servlet/ERICServlet?accno=ED465170
Kelder, Richard.( March 12-15, 1996) Rethinking literacy studies: From the past to
    the present. World Conference on Literacy.For full text:
    http://www.eric.ed.gov/contentdelivery/servlet/ERICServlet?accno=ED417373
Thwaites, Trevor.( November 29-December 3,1999) Multiliteracies: A new direction
    for arts education. Joint Meeting of the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For full text:
    http://www.eric.ed.gov/contentdelivery/servlet/ERICServlet?accno=ED444165
Van Heertum, Richard. & Share, Jeff.(2006) A new direction for multiple literacy
    education. McGill Journal of Education, 41(3), p.249-265.
Damico, James S.(2005) Multiple Dimensions of Literacy and Conceptions of
    Readers: Toward a More Expansive View of Accountability. Reading Teacher,
    58(7), p.644-652.




                                          9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how to learn A For apple to Z For Zebra alphabets see say & learn A To Z song
how to learn A For apple to Z For Zebra alphabets see say & learn A To Z songhow to learn A For apple to Z For Zebra alphabets see say & learn A To Z song
how to learn A For apple to Z For Zebra alphabets see say & learn A To Z songGirjesh Gupta
 
K2數學
K2數學K2數學
K2數學lysmama
 
English Kinder (Letters of the Alphabet)
English Kinder (Letters of the Alphabet)English Kinder (Letters of the Alphabet)
English Kinder (Letters of the Alphabet)Roselyn Barcoma
 
Incredible english 4_class_book (1)
Incredible english 4_class_book (1)Incredible english 4_class_book (1)
Incredible english 4_class_book (1)Anna90m
 
Animals Riddles
Animals RiddlesAnimals Riddles
Animals Riddlesmaykedz
 
حاسب 2 كتاب التدريبات مقررات
 حاسب 2 كتاب التدريبات مقررات حاسب 2 كتاب التدريبات مقررات
حاسب 2 كتاب التدريبات مقرراتabuhamad999
 
Room on the broom
Room on the broomRoom on the broom
Room on the broomJojo Nguyen
 
K2中文
K2中文K2中文
K2中文lysmama
 
Counting Number 1-10
Counting Number 1-10Counting Number 1-10
Counting Number 1-10chentamizza86
 
Bahasa tamil thn 1
Bahasa tamil thn 1Bahasa tamil thn 1
Bahasa tamil thn 1ALSATHI
 

What's hot (20)

Animal Riddles.
 Animal Riddles. Animal Riddles.
Animal Riddles.
 
Anaithikam
AnaithikamAnaithikam
Anaithikam
 
P4 lesson 4
P4 lesson 4P4 lesson 4
P4 lesson 4
 
how to learn A For apple to Z For Zebra alphabets see say & learn A To Z song
how to learn A For apple to Z For Zebra alphabets see say & learn A To Z songhow to learn A For apple to Z For Zebra alphabets see say & learn A To Z song
how to learn A For apple to Z For Zebra alphabets see say & learn A To Z song
 
K2數學
K2數學K2數學
K2數學
 
English Kinder (Letters of the Alphabet)
English Kinder (Letters of the Alphabet)English Kinder (Letters of the Alphabet)
English Kinder (Letters of the Alphabet)
 
Incredible english 4_class_book (1)
Incredible english 4_class_book (1)Incredible english 4_class_book (1)
Incredible english 4_class_book (1)
 
Animals Riddles
Animals RiddlesAnimals Riddles
Animals Riddles
 
حاسب 2 كتاب التدريبات مقررات
 حاسب 2 كتاب التدريبات مقررات حاسب 2 كتاب التدريبات مقررات
حاسب 2 كتاب التدريبات مقررات
 
Annayya 01
Annayya 01Annayya 01
Annayya 01
 
Room on the broom
Room on the broomRoom on the broom
Room on the broom
 
K2中文
K2中文K2中文
K2中文
 
Counting Number 1-10
Counting Number 1-10Counting Number 1-10
Counting Number 1-10
 
Bramaram
BramaramBramaram
Bramaram
 
Fore play
Fore playFore play
Fore play
 
Family and friends_5_class_book
Family and friends_5_class_bookFamily and friends_5_class_book
Family and friends_5_class_book
 
Bra
BraBra
Bra
 
Bhuvana 01
Bhuvana 01Bhuvana 01
Bhuvana 01
 
Abc Book
Abc BookAbc Book
Abc Book
 
Bahasa tamil thn 1
Bahasa tamil thn 1Bahasa tamil thn 1
Bahasa tamil thn 1
 

More from winston2744

編輯工作坊活動程序表
編輯工作坊活動程序表編輯工作坊活動程序表
編輯工作坊活動程序表winston2744
 
語文學習領域統整問題疑、議
語文學習領域統整問題疑、議語文學習領域統整問題疑、議
語文學習領域統整問題疑、議winston2744
 
國小推廣閱讀幾個值得思考的基底問題051125
國小推廣閱讀幾個值得思考的基底問題051125國小推廣閱讀幾個值得思考的基底問題051125
國小推廣閱讀幾個值得思考的基底問題051125winston2744
 
國小閩南語文課程教學定位的基底思考
國小閩南語文課程教學定位的基底思考國小閩南語文課程教學定位的基底思考
國小閩南語文課程教學定位的基底思考winston2744
 
編輯作業流程
編輯作業流程編輯作業流程
編輯作業流程winston2744
 
小學國語文「教材分析」深層探究:語言、文學、文化導向的分析架構試擬96.7.06修訂
小學國語文「教材分析」深層探究:語言、文學、文化導向的分析架構試擬96.7.06修訂小學國語文「教材分析」深層探究:語言、文學、文化導向的分析架構試擬96.7.06修訂
小學國語文「教材分析」深層探究:語言、文學、文化導向的分析架構試擬96.7.06修訂winston2744
 

More from winston2744 (6)

編輯工作坊活動程序表
編輯工作坊活動程序表編輯工作坊活動程序表
編輯工作坊活動程序表
 
語文學習領域統整問題疑、議
語文學習領域統整問題疑、議語文學習領域統整問題疑、議
語文學習領域統整問題疑、議
 
國小推廣閱讀幾個值得思考的基底問題051125
國小推廣閱讀幾個值得思考的基底問題051125國小推廣閱讀幾個值得思考的基底問題051125
國小推廣閱讀幾個值得思考的基底問題051125
 
國小閩南語文課程教學定位的基底思考
國小閩南語文課程教學定位的基底思考國小閩南語文課程教學定位的基底思考
國小閩南語文課程教學定位的基底思考
 
編輯作業流程
編輯作業流程編輯作業流程
編輯作業流程
 
小學國語文「教材分析」深層探究:語言、文學、文化導向的分析架構試擬96.7.06修訂
小學國語文「教材分析」深層探究:語言、文學、文化導向的分析架構試擬96.7.06修訂小學國語文「教材分析」深層探究:語言、文學、文化導向的分析架構試擬96.7.06修訂
小學國語文「教材分析」深層探究:語言、文學、文化導向的分析架構試擬96.7.06修訂
 

多元識讀:二十一世紀教育新課題9612116

  • 1. 多元識讀:二十一世紀教育新課題 洪文瓊 國立台東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 副教授 摘要 識讀(Literacy)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傳統學校教育一直著重口語和書寫文本的 識讀。如今面對愈來愈多圖像的現代社會,識讀教育自然也應該有所變革。西方 社會的識讀教育,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有兩波變革。首波因電視文化的影響,由 單軌的文字識讀(literacy)朝向視覺識讀(visual literacy)發展。本世紀之交,由於網 路化的衝擊,又興起推動「多元識讀」(multiliteracies)的呼聲。針對網路時代的 新文化環境,作者認為要推動「多元識讀」 ,應該先認識網路識讀行為所涉及的 內涵。網路識讀行為共包涵「讀者」「文本」「技術」三個環節。而所謂網路識 、 、 讀也就是讀者透過技術與文本或己身之外的讀者互動。 關鍵詞:識讀教育(literacy)、視覺識讀(visual literacy)、多元識讀(multiliteracies)、 網路識讀(web literacy) 1
  • 2. 壹、 前言 電腦是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它對人類影響之鉅大,迄今仍令人難予 想像。對教育界來說,電腦的問世為人類帶來一個嶄新的教育環境,尤其是在二 十世紀末九十年代,電腦與通訊科技結合後所形成的網路社會,更是直接影響到 人類傳統的生活方式,不但改變人類的溝通型態和訊息傳播方式,也影響人類的 學習行為,甚至性格。傳統教育體制,如何因應新興起的網路時代作變革,已成 為當今二十一世紀教育新課題。 識讀是一切教育的基礎,識讀能力(literacy)更是常被用來作為衡量國民教育 素質的指標。傳統讀寫教育,千百年來中外同樣都偏重在文字的讀寫或口語說聽 上。面對愈來愈圖像化的現代社會,是否應該改變傳統獨尊文字的讀寫教育,尤 其在網路興起後,帶來文化環境的遽變,有關採行新讀寫教育的呼聲,更是成為 教育界關注的議題。筆者服務的台東大學語文教育系、語文教育研究所,長年來 一直以閱讀與教學為發展重點方向。此回本所舉辦的多元讀寫與教學研討會,即 有扣合社會脈動與彰顯本所發展重點的用意。由於筆者在所裡開授「電子網路資 源」與「多媒體教學軟體」等課程的關係,受此次研討會主題的激引,筆者興起 述介二十一世紀網路新時代識讀教育的念頭。本文純粹是個人觀點的論述,懇請 方家不吝賜教。 貳、 識讀教育的兩波改革浪潮 人類是在社會各種文化場域中進行學習,也透過多種媒介、多種樣式保存文 化、傳遞文化。初民社會傳遞文化的媒介,主要仰賴口語溝通。文字發明後,文 字逐漸成為記錄保存和傳遞文化的媒介,但一直到紙與印刷術發明後,文字作品 可以透過印刷大量流通,文字才取得保存文化、傳播文化最優勢獨占地位。文字 識讀教育從而成為基礎教育的主流。此種文字獨占的優越態勢,一直到十九、二 十世紀,留聲機、電話、廣播、電視等文化傳播媒介相繼問世,學校體制教育獨 尊文字識讀的傳統都未曾受到撼動。 「識讀」最主要的內涵是在談意義建構,也可說是對訊息表徵文本的解讀。 傳統學校教育一直就著重在口語和書寫文本的識讀。人類用圖像媒介表徵訊息的 歷史(如原始人的壁畫、結繩記事等),雖然早於文字,但是一直未被當作溝通的 工具,成為一種訊息表達的符號系統。學校設有與圖像相關的美術、工藝課程, 但是都偏重在創作技巧的層次,而不是從溝通、設計導向在設計課程和教學。二 次大戰以前,雖然除了電腦以外,其他現代訊息傳播媒體,諸如留聲機、電話、 廣播、電視等都已發明並進入商用階段,唯大體上仍是在推廣、發展、改善中。 直至二次戰後,這些新興的媒體才逐漸取得與文字、印刷媒體相抗衡、甚至超越 的優勢。社會的文化表徵,全面進入多元的時代,圖影像、聲光等視覺媒體成為 文化的主流。筆者認為這是第一波識讀教育改革的背景,也是由傳統單軌識讀 (literacy),轉為視覺識讀(visual literacy)的緣由。我國的藝術教育科系,在上世紀 2
  • 3. 八十、九十年代,紛紛將原來名為美術、美工或美勞教育等的學系,改為「視覺 藝術學系」「視覺藝術設計學系」或「視覺藝術教育學系」 、 ,以及近年九年一貫 課程改革,整合音樂、美勞為「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可說都是受到此波識讀 教育改革浪潮的影響。 第一波識讀閱讀改革,訴求重視「視覺識讀」的呼聲,有來自藝術教育界, 也有來自語言學界、社會文化學界和教育學界。藝術教育界如 E. Eisner, I. H. Chapman, K. Freedman, K. Marantz, P. Duncum 等,都是促成以溝通和文化觀點把 傳統美術提昇為視覺文化一環,使視覺識讀納入學校教育的重要人物。藝術界從 訊息溝通,從文化表徵的觀點來改革藝術教育的呼聲,正好與一些持社會文化語 言觀的看法相呼應。如 Halliday(1978)從社會符號的觀點,認為文化本身也是一 種符號系統,語言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我們是在社會情境(social context)中建構 意義。此外,促使教育界不要只重視語文能力,影響最大的應是美國哈佛大學心 理學者 H. Gardner 1983 年發表有關多元智能的大作 ,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註一)。筆者認為 Gardner 的多元智能說,對第一波識 讀教育的改革,有相當推波助瀾的作用。如今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國 都已將媒體教育納為課程的一部分(Richard Van Heertum & Jeff Hare, 2006; Ian Brown, 2004)。美國雖然未正式納入課程,但在語文課程中,加重圖像的識讀應 是很明顯的,如語文教科書選用獲獎圖畫書作品,以及照片論述(photo essays)文 章作為課文,甚至今年(2007)榮獲「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童書的,竟然是以圖 像表達的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 《雨果的祕密》(Brian Selznick 著)(註二),這 些在在都是圖像識讀受重視的佐證。總之,圖像或視覺媒體的識讀受到學校重 視,可說是第一波識讀教育的成果。 識讀教育改革是隨著時代改變,持續在進行的。第一波可概括為 「視覺識讀」 的改革訴求,迄今仍在持續的階段。但時代大環境又因電腦的發明,有了大改變。 1975 年,個人電腦問世,八○年代末,多媒體技術成熟,以及九四年網路瀏覽 器成功上市,意謂電腦與通訊技術結合,開始邁入網路時代。這二十年間,一般 人仍難感受到電腦的威脅。直到進入網路時代,特別是 Web2.0 概念獲得實踐的 二十一世紀,電腦網路已成了社會的巨無霸。它集創作工具、表徵工具、流通工 具於一身,逐漸躍為新的霸主媒體,而且網路幾乎已成為人類社會非依賴不可的 神經系統,它帶給人的影響將不只是生活方式,還將影響到人類的性格。再繼續 發展,電腦到底會是幽靈,還是天使?實在令人無法不感到憂心。如何讓下一代 在未來的天使或幽靈籠罩下,過有適應能力的生活,思考新的識讀教育已是迫切 需要去面對了。1996 年,由英、美、澳等國十多位學者組成的 「新倫敦團體」 (The New London Group,簡稱 NLG),歷時一年半的討論,提出「多元識讀的教育學」 (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Cazden, et al., 1996),就是為第二波新識讀教育改 革揭開了序幕, 「多元識讀」(multiliteracies)是第二波識讀改革的訴求。國外近年 來有關多元識讀的論述不少,國內迄今只有徐靜嫻教授(2006)提出,並對新倫敦 團體的主張有詳細介紹。這也是筆者想藉此回研討會談談多元識讀的原由。唯徐 3
  • 4. 教授已介紹的,筆者不擬在此重覆,筆者純粹談談個人的看法,包括上述兩波浪 潮也是個人看法。 參、 二十一世紀網路世代的文化「訊息」運作環境與特質 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電視的普及,使文化訊息的表徵更加豐富多元,除了 傳統的文字、圖像外,聲、光、動態影像都成了文化表徵的媒介。然而,不論如 何,此些不同樣態的文化訊息,仍然是依存在實體的世界。令人難以置信的,原 本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電腦,竟然讓人可創造虛擬的空間(cyberspace),成為表徵 文化訊息的新場域,特別是在電腦與通訊科技結合後,更是大大顛覆傳統文化生 態。新網路時代的文化生態,筆者認為可以從文化訊息的運作環境和文化訊息特 質來認識。 一、 文化訊息的運作環境 1. 網路化:指的是文化訊息存在的環境。網路已逐漸成為文化訊息流通和利 用的主要管道。網路普及的結果,讓人類能在無距離的虛擬空間,使用文 字、圖影像、聲音等任何一種或多種媒介,進行多向(一對一、一對多、 或多對多)的溝通,甚至還能彼此看到對方。這種無空間障礙的即時多樣 式溝通或傳輸文化訊息,是傳統社會無法想像的。網路化使地球文化村獲 得實現。由於網路空間距離不存在,天涯如咫尺,地球各地區的文化和語 言,很容易在網路上相遇。 如從教育的角度來看,筆者認為網路化帶給教育最大的衝擊,應是學 習環境的改變。它讓人在虛擬的非實體空間(有人美稱為無圍牆學校),進 行知識建構活動,這可說是對傳統教育、學習方式的全面顛覆。網路化帶 來新的學習環境,當然有必要思考如何實施新的識讀教育,以因應新的生 活方式。 2. 民主化:指網路時代的文化創作、發表權,由傳統的菁英獨占,走向大眾 民主化。傳統文化訊息場域,常區分成創作者和消費者,乃至中介者。如 以圖書來說,作家、讀者、出版商常是壁壘分明,且長期一直由人數少的 作家享受獨尊,其中人數居多的讀者則幾乎沒有發言權。網路的世界,由 於互動的便捷性與兼作生產工具和流通工具的電腦,具備低價與方便使用 的特性(註三),使得傳統上不屬於創作族群的讀者群,也能參與創作,甚 至演變成為文化訊息的活躍創作者,形成所謂「小眾喧嘩的年代」(陳謙, 「群眾」的智慧,Google 2007)。網路民主化的意義,正是在於它具體實踐了 公司公開 API(應用程式介面)而帶動的 Web2.0 概念 (註四)、布落格(blog) 和「You Tube」的使用熱絡,以及 Linux 作業系統和維基百科(wikipedia) 開放共同發展的機制,在在都是網路民主化, 「群眾智慧」展現威力的典 範。 由於互動的便捷,可即時對別人的表徵活動給予回饋,創作者也常接 受、閱讀別人的回饋而修改自己的表徵,從而使作者與讀者的界線模糊 4
  • 5. 了。而且自己的創作隨時可以自行掛上網供人瀏覽,不必再經由中介的出 版商,也使得文化訊息傳播的中介角色消失於無形。文化訊息的生產工具 和生產項目由生產者自己而不是資本家掌控,是現代網路社會,創作民主 化的另一個特色。生產工具不由資本家掌控,生產技術又有別於傳統的生 產技術,套用馬克思的理論,已是形成社會革命的條件,新社會需要新的 識讀教育不言可喻。 3. 疏離化:是指網路時代下的人際處境。網路化、民主化的文化環境讓人溝 通容易,互動頻繁。然而網路成為人類流通訊息、利用訊息的主要管道, 使得人愈來愈依賴機器(電腦),方便溝通的另一方面卻又造成人類的疏 離。現代已出現所謂「宅男」「宅女」就是最好的寫照。我們從當前人們 、 對手機倚賴的情形,也可以想像人未來可能無法擺脫電腦而過生活。人機 合體的「賽伯人」(cyborg),可能就是未來新人類的寫照。(註五) 二、 文化訊息特質 1. 多元化:指在網路上流通的文化訊息樣貌非常多元,一方面指訊息內容的 多元,一方面是指表徵媒介的多元,以及文化表徵手法的多元。多元化是 網路促成地球村化與創作民主化必然的結果。多元化則文化生態上呈現各 種次文化爭鳴,訊息聲、光、影像化,以及大眾文學和休閒訊息風行,充 分反映出後現代去中心化的思潮。網路上文化訊息的多元,可說十足反映 出經濟上的「長尾」效應(註六),也是文化權民主化一種具體表徵。 2. 幻動性:指網路上的文化訊息自身存在的本質。網路上的訊息,基本上是 隨使用者的要求而呈現不同的組合連結。也即網路頁面的訊息是暫時性 的,隨選(on demand)而存在,不選用則回歸不成訊息的組合素材元件,充 分反映網路文化訊息的幻動非實體性。網頁文化訊息呈現的幻動性,它的 體現方式是建立在「超文本」(hypertext)的技術上(註七)。由於這種超文 本技術,使文化訊息的文本組合,呈現非線性特徵,也即文本續接的流向, 不像傳統書面文本是一頁一頁線性固定的。它可以層層跳接網頁內部別的 文本區,也可向外跳接不同的網頁。從而文本可以有多向、多元的變動組 合,豐富文化訊息的表徵方式與內容。因此就幻動來說,它也是網路訊息 多元化的另一種面貌。 肆、 網路識讀的指涉意涵 如上所述,網路時代的文化訊息,不只是訊息內容比傳統社會更為多元,而 且還有因電腦與通訊技術結合所帶來的表徵媒體和表徵手法的多元,以及識讀行 為本身面對訊息與技術情境的多元。正因為網路時代的識讀,增加了技術的因 素,使得識讀教育涉及的內涵更為複雜、更為多元。筆者認為要談推動網路時代 的多元識讀,必先認識網路識讀行為所涉及的內涵。基本上網路識讀行為共涉及 三個環節,即讀者、文本、技術。讀者利用技術與文本或己身之外的讀者互動, 筆者稱之為網路識讀,換句話,識讀也包括與他人的溝通。茲簡要圖示並分別說 5
  • 6. 明如下: 已身 讀 者 良好閱讀行為/習慣 他人/社群 解讀文本 (釋義、批判、美學) 表徵 溝通/表達 熟 建構文本 (表徵) 建檔 練 截取/瀏覽 傳輸文本 (收受、溝通) 傳輸 網 路 截取 多媒體多樣式 篩選 多領域內容 技 術 文本 組織 建構/傳輸/汲取 多組構型態 編輯 一、 讀者 網路識讀行為的讀者,不可以為只是自身,同一文本可能同時多人截取在異 空間共讀或同一虛擬空間共讀,甚至相互回饋,因此網路讀者可以是個人,也可 能是兩人以上的多人,乃至一個不特定組合的社群。良好的閱讀行為,如尊重智 慧財產權,不做駭客行為,不發匿名信,不散發電腦病毒,保持溝通的禮貌,以 及正確的護機行為,可能都是網路識讀教育要納入的。 其次就識讀活動本身來說,並不局限於各類文本的解讀,還包括各類文本的 創作(寫)和傳輸(包括口說、耳聽)。而解讀不能僅只要求釋義層次,批判免受媒 體操弄,以及美學欣賞的高階解讀能力,可能更是未來國民必須具備。 二、 文本 文本是指用各種媒體,各種表徵樣式展現在網路上的多類型內容訊息。它是 讀者的識讀對象。文本涉及表徵媒體(文字、圖像、影像、聲、光等),訊息表徵 樣式和呈現方式,在內容類型方面,則有多領域知識的,有不同語言系統的,有 適用不同年齡層的,至於文本來源,則可以是既存元件的隨選組合,也可以當刻 真時發送的。就因為文本涉及媒體、表徵樣式、內容類別與內容結構等,因此文 本涵括的知識範圍廣泛,愈要進行高階的識讀,愈要具備更深層的文本知識。從 而推動多元識讀,似乎有必要針對不同的層級對象,理定必須具備的文本知識。 三、 技術 網路上流通的訊息,基本上可以說都是技術的產物。包括訊息文本的製作、 儲存、傳輸、選取瀏覽乃至下載,無一不涉及技術。網路識讀是讀者透過技術, 跟文本,以及跟他讀者乃至作者的互動。讀者跟文本互動,主要關鍵在如何截取、 篩選出適用的文本。學會利用關鍵詞,利用布林邏輯,乃至指令檢索檢取資料, 恐怕是要在網路上進行深層閱讀必須具備的技能,美國中小學極力推廣的 Big6(註八),就是讀者與文本互動的能力。至於讀者間的識讀互動,則最基本的 使用 e-mail 的能力,使用 MSN 或 Skype 溝通、製作 PPT、使用 Word 文書軟體 等的能力外,建置自己的網頁、布落格的能力,可能也是必要具備。而閱讀網路 文本,截取資料建置自己的參考資料夾,或加以編輯再利用的能力,筆者認為也 是識讀活動非常需要的能力。 6
  • 7. 伍、 結語:新時代多元識讀教育的挑戰課題 當前我們已逐漸全面進入網路時代,推動新的識讀教育已到必須嚴肅思考的 時刻。筆者認為下面幾個問題值得我們預為思考。 一、 課程結構調整問題:九年一貫課程固然是 2001 年才開始實施。但很顯然, 視覺媒體以及資訊科技融入課程顯然不夠。尤其圖影像視覺識讀教育,普 遍仍未受到大多數國人的重視。多元智能的宣導仍是我們要加強努力的。 二、 青少兒疏離感的防止問題:由於兒童沈迷於電玩的時間已比電視嚴重。 沈迷的結果,常是懶於跟外界互動,從而乖離、孤僻的個性容易形成。如 何增加青少年兒童之間的合作互動,防止「宅男」「宅女」人口增加,也 、 將是我們要面對的課題。 三、 教師角色的調整問題:網路化帶來整個教育、學習環境的改變,最難調整 適應的恐怕是教師。教師除了要勉力學會一些教學必備的電腦技能外,更 要從心態上把過去主導的角色調整為輔導的角色。如何輔導學生利用網路 資源建構知識,並增加對網路訊息的批判能力,是老師未來要扮演的角色。 四、 網路使用倫理規範問題:網路普及,為大家帶來方便。如何養成良好的網 路使用行為非常值得重視。由於網路資料下載的方便,剽竊拼貼作報告的 行為告誠,不亂發匿名郵件,保持網路互動的禮貌,在學校受教育階段, 有必要特別予以強調。 註一:Gardner 的《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時報文 化公司在 1998 年出版了中譯本,由莊安祺翻譯,書名中譯為「7 種 IQ」 。 註二:Brian Selznick的《雨果的祕密》(The Invention of Hugo Cabret),中譯本由 東方出版社購得版權,於今年(2007)12 月推出。Selznick曾獲美國圖畫書 凱迪克獎(參看東方出版社網站)。有關圖像小說,另參閱今年 11 月 15 日 自由時報副刊,MaoPoPo的〈畫出記憶本質的冥想〉一文。 註三:日本矽谷創業家梅田望夫,在他的大作《網路巨變元年:你必須參與的大 未來》(日文原書名為《網路進化論》),認為電腦持續降價,讓更多人負 擔得起, 「使創作行為與發送訊息的成本門檻降低,是網路世界得以成形 的重要條件」 。另梅田望夫也以「長尾」理論,比喻長久以來,佔據報章、 廣播、電視等媒體的創作行為,都是部分少數人的特權,也是既存媒體的 權威所在,是所謂「恐龍頭」的部分,而恐龍長尾部就是那無數個得不到 表現機會的人。部落格出現後,長尾部分開始活躍,使得媒體權威結構面 臨崩潰(蔡昭儀譯,梅田望夫著,頁 15-30;139-140)。 註四:Web2.0 的概念基本上是指容許人們在網路上自由組合,運用所有的資源。 背後的理念是鼓勵網路利用者也成為創作參與者,而非只是被動的服務接 受者 資訊界一般認為 Web2.0 是網路發展進入新世代的分水嶺 而 Google 。 。 公開 API(應用程式介面),則是帶動 Web2.0 的發展風潮。Yahoo 創設的服 7
  • 8. 務網站代表的是 Web1.0 的概念 後起 Google 創設的則是 Web2.0 的概念 , 。 有關 Google 公開 API 的劃時代意義和 Web2.0 概念,可參考前引梅田望 夫的著作,頁 116-128。 另Web2.0 與e-learning2.0 的關聯可參見Downes, Stephen.(2006) E-learning 2.0. eLearning Magazine. 2006.5.21 下載自 http://www.elearnmag.org/subpage.cfm?section=articles&article=29-1 註五:「賽伯人」(cyborg)是cybernetic(機器體)和organism(有機體)的組合字,在 1960 年由M. Clynes首先提出,原指在自己腦袋裝有模控晶片的人。1991 年,女性主義者哈拉威(D. J. Haraway)進一步提出「賽伯人宣言」(Cyborg Manifesto),直指二十世紀末的人類,已然是賽伯人,意謂當代社會,生 物與機器間的界限,日益模糊。有關賽伯人的介紹,可參閱 吳筱玫(2002) 發表在中華傳播學刊創刊號的專文〈重寫賽伯人:一個模控的觀點〉 ;蘇 健華整理(2006)發表在 資訊社會研究11 期的〈Cyborg、Cyborg宣言與 。 Cyborg研究〉 註六:長尾(long tail)理論有時簡化為「八十/二十」 ,常被用來說明傳統社會少數 菁英(百分二十頭部)掌控大部分社會資源(百分八十),相對居大多數的非 菁英群眾(百分八十長尾),卻只擁有百分二十的資源,發言聲音很弱。 Google 的經營哲學顛覆傳統,就在於它使被忽略的長尾部分,產生勝過 百分二十頭部所擁有的百分八十力量 參見前引梅田望夫著作 頁 97-115 。 , 。 註七:hypertext 是電腦呈現文本的一種技術,1965 年,由 T. Nelson 首先提出。 它是一種組織文本新方法,打破循序線性組織文本的傳統常規,讓讀者可 以自行決定文本的閱讀次序。 「hypertext」較常見的中文譯名是 「超文本」 , 也有人譯為「多向文本」 ,如鄭明萱著的《多重文化》(揚智,1997)。 註八:Big 6 是美國中小學極力推廣的資訊六大基本能力。參見 賴苑玲(2001)。 參考書目 吳筱玫(2002) 重寫賽伯人 一個模控的觀點 中華傳播學刊 創刊號 頁 187-214。 : 。 , , 徐靜嫻(2006) 走向新的識讀觀點。載於國語文領域統整課程發展:合作探究的 模式。台北:學富,頁 41-56。 蔡昭儀譯,梅田望夫著(2007) 網路巨變元年:你必須參與的大未來。台北:失覺。 陳謙(2007) 小眾喧嘩的年代。文訊,266,頁 61-68。 MaoPoPo 畫出記憶本質的冥想-專訪新銳圖象小說家奎格.湯普森(Craig Thompson)。載於自由時報,E5 版,2007 年 11 月 15 日。 鄭明萱(1997) 多向文本。台北:揚智。 鄭耀勝譯,Kellner, Douglas著(2004) Globalization,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Revisioning of Education: The Possibility of Multiple Literacy Instruction. 課程 與教學,7(4),頁 91-108。 賴苑玲(2001) 如何將Big Six技能融入國小課程。書苑,48,頁 25-38。 8
  • 9. 蘇健華整理(2006)。Cyborg、Cyborg宣言與Cyborg研究。資訊社會研究,11,頁 37-114。 Brown, Ian.(2004) Global trends in art education: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paradigm shift to visual literacy.國際藝術教育學刊,2(3),頁 50-61 (中譯:頁 62-71)。 Cazden, Courtney, Cope, Bill, Fairclough, Norman, Gee & Jim, et al. (1996) 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 Designing social future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s, 66(1), p.60-92. Duncum, Paul.(2001) Visual culture: Developments, defini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2(2), p.101-112. Duncum, Paul.(2002) Clarify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55(3), p.6-11. Duncum, Paul.(2003)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visual culture in art education. Arts Education Policy Review, 105(2), p.19-25. Duncum, Paul.(2004) Visual culture isn’t just visual: Multiliteracy, Multimodality and Meaning.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5(3), p.252-264. Hagood, Margaret Carmody.(2000) New times, new millennium, new literacies. Reading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39(4), p.311-328. Halliday, M. A. K.(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作為社會符號的語言:以社會角度詮釋語言與意義)。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 年獲Edward Arnold公司授權出版。 Kalantzis, Mary., Cope, Bill. & Fehring, Heather.(2002) Multiliteraci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new 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 PETA-PEN, 133. For full text: http://www.eric.ed.gov/contentdelivery/servlet/ERICServlet?accno=ED465170 Kelder, Richard.( March 12-15, 1996) Rethinking literacy studies: From the past to the present. World Conference on Literacy.For full text: http://www.eric.ed.gov/contentdelivery/servlet/ERICServlet?accno=ED417373 Thwaites, Trevor.( November 29-December 3,1999) Multiliteracies: A new direction for arts education. Joint Meeting of the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For full text: http://www.eric.ed.gov/contentdelivery/servlet/ERICServlet?accno=ED444165 Van Heertum, Richard. & Share, Jeff.(2006) A new direction for multiple literacy education. McGill Journal of Education, 41(3), p.249-265. Damico, James S.(2005) Multiple Dimensions of Literacy and Conceptions of Readers: Toward a More Expansive View of Accountability. Reading Teacher, 58(7), p.644-65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