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More Related Content

Advertisement

Recently uploaded(20)

Advertisement

第十六章 亞歷山大與希臘化時代

  1. Xenophon, Anabasis 401-399 BCE 色諾芬的 《遠征記》 《遠征記》乃波斯篡位者的1萬希臘傭兵於事敗後從敵後跋涉千里返鄉的故事,顯示波斯腹地已被希臘武裝滲透
  2. 忒拜重創斯巴達後建立霸權: 至前362為止希臘的四個強邦陣營
  3. 忒拜霸權的奠基者: (Epaminodas, c. 418– 362 BCE)
  4. 琉 克 特 拉 戰 役
  5. 琉克特拉戰役 斯巴達大本營 2.騎兵的潰敗 在斯巴達部隊 中製造了混亂, 打亂了他們誘 忒拜右翼出戰 的原意圖 3.忒拜輕裝部隊 與騎兵驅逐了 斯巴達的左翼, 不讓它接觸較 弱的忒拜右翼 1.斯巴達軍試圖忒拜大本營 包抄忒拜右翼, 卻被對方騎兵 的一輪猛攻擊退 4.忒拜的超級縱深 方陣,包括「聖團」 朝斯巴達精英部隊 挺進,以自身雄厚 實力敵對斯巴達 御林軍的戰鬥力 5.忒拜的超級方陣 粉碎了斯巴達軍 右翼,將其往後推, 然後翻過身來靡平 斯巴達的戰線 6. 忒拜軍的某些 成分基本上未 參戰,斯巴達軍未 經接觸已敗北, 正如埃帕密濃 達斯所策劃
  6. 馬其頓的崛起 古馬其頓的方位 至今性質不詳的古馬其頓語言 The Pella curse tablet (Greek katadesmos)
  7. 亞歷山大大帝的父母 菲力普二世奧林匹婭斯(Olympias, c. 375–316 BC) (Philip II, 382-r.359–336 BCE)
  8. 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r III, 亞歷山大與其母356–r. 336-323 BC) 奧林匹婭斯合像
  9. 菲力普延聘亞理士多 德為亞歷山大的師傅
  10. Demosthenes (384–322 BCE) Platform of Demosthenes 雅典政治家德摩斯典尼呼籲希 臘自由城邦聯合抵抗馬其頓 Demosthenes Practising his Oratory, by Jules-Jean-Antoine Lecomte du Nouy
  11. 由忒拜方陣改良而來的馬其頓方陣
  12. 馬其頓方陣
  13. Chaeronea, 338 BCE 客隆尼亞戰役
  14. 客 隆 尼 亞 戰 役 後 的 馬 其 頓 霸 權
  15. 前336年,菲力普在 參加女兒的婚禮時, 被其近身衛士潘舍尼 亞斯(Pausanias of Orestis)所弒
  16. 亞歷山大繼位,是為亞歷山大三世 Alexander III, 356–r. 336-323 BCE
  17. 亞歷山大於前 334年4月率軍 渡過赫勒斯邦 海峽在阿卑多 斯(Abydos)登 陸亞洲
  18. The sacrifices at Troy by Andre Castaigne (1898-1899) 亞歷山大登陸亞洲後的第一件事是前往特洛伊弔祭阿基里斯墓,與薛西斯 侵希前曾途經特洛伊進行弔祭如出一轍,但後者是矢志替“亞洲”報仇。
  19. 波 斯 人 在 格 拉 尼 庫 斯 戰 役 動 用 了 幾 個 太 守 的 兵 力 以 及 希 臘 雇 傭 前334年5月, 亞歷山大於小亞細亞西北格拉尼庫斯擊敗了波斯部隊軍
  20. 格拉尼庫斯 阿卑多斯 米里都 薩爾狄斯 以弗所 裴拉 哈里卡納蘇 亞 歷 山 大 沿 海 岸 線 進 軍 圖 切 斷 波 斯 海 軍 的 基 地 喀隆尼亞 雅典 忒拜 斯巴達 拜占庭
  21. The capture of Miletus by Andre Castaigne (1898-1899) 波斯從埃及、腓尼基與塞浦 路斯調來的海軍遲到了三天
  22. 衛城 敏得河城門 衛城 毛蘇陵 廣場 米拉蘇河城門 宮殿 波斯守軍棄城並焚城, 但海軍卻全身而退
  23. 1. 前333年5月,亞 歷山大揮軍南下敘 利亞海岸,以便切 斷集結在巴比倫的 波斯大軍與其地中 海海軍的聯繫。 3. 亞歷山大回師 北上,迫使大流 士於狹窄地帶伊 蘇斯應戰,大軍 無法展開。 2. 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御 駕親征,率十萬大軍切斷 馬其頓軍的後路,並俘獲 馬其頓軍留後的傷病營, 盡斷俘虜之手。
  24. 伊蘇斯戰役 前333年11月
  25. 亞歷山大率親隨騎兵(Companion Cavalry) 突破波斯中軍,大流士臨陣逃脫
  26. Alexander and Hephaistion enter within the tent of the captive royal family of Darius - the queens mistake Hephaistion for Alexander, but Alexander responds, He too is Alexander (1696)
  27. 腓尼基的淪陷剝奪了波斯海軍回港的 可能性,自身無海軍的馬其頓侵略軍 始解除來自側翼的波斯海軍之威脅 The Siege of Tyre by Andre Castaigne
  28. 加薩圍城戰(Siege of Gaza),前322
  29. 331年初,亞歷山大進入埃及孟菲斯 亞歷山大拜訪思洼(Siwa) 綠洲的阿蒙神諭所(the Oracle of Ammon),被祭 司尊奉為新的「宇宙之 主」與阿蒙神之子 亞歷山大下令在埃及建築亞歷山大里亞城
  30. 高加美拉戰役 前331年10月
  31. 高加美拉戰役 前331年10月
  32. 331年10月,亞歷山大勝利進入巴比倫
  33. 蘇撒 婆息波里斯 波斯關隘 亞歷山大進抵波斯帝國的近畿地區 帕撒噶爾德
  34. 烏齊狹谷之戰 (Battle of Uxian Defile, 331/12)
  35. 波斯關隘之戰 前330年1月20日 殉國的波斯省(近畿)太守阿里奧巴爾贊奈斯 Ariobarzanes (368-330 BCE)
  36. 亞 歷 山 大 揮 軍 進 入 中 亞 與 印 度
  37. 亞歷山大試圖採用波斯式的 三跪九叩禮(Proskynesis), 但遭到希臘人的抗拒。
  38. The killing of Cleitus by Andre Castaigne (1898- 1899) 馬其頓大將克列托斯 (Cleitus the Black, c. 375–328 BCE)在 宴會中酒醉與亞歷山 大起衝突,抬高菲利 普貶低亞歷山大,為 後者誤殺。
  39. 前329年,亞歷山大處死弒大流士篡位的大夏太守貝蘇斯
  40. 亞歷山大在印度
  41. 希達斯披河戰役 前326年5月
  42. 希達斯披河流戰役 前326年5月
  43. 亞歷山大進軍 印度,分海陸 兩路回師
  44. 陸 路 橫 越 死 亡 之 地 馬 克 蘭 (Makran) 沙 漠 地 帶 , 部 隊 損 失 泰 半 海
  45. 亞歷山大遠征與回師全程圖
  46. 亞歷山大遠征與回師全程圖(附盟邦與戰役地點)
  47. 亞歷山大的帝國疆域全圖
  48. 亞歷山大與大流士 三世之女之婚禮 The marriages of Stateira II to Alexander III of Macedon and her sister, Drypteis, to Hephaestion at Susa in 324 BCE
  49. 亞歷山大的臨終(323-6-13): 於巴比倫
  50. 菲利普三世(Philip III Arridaeus?, c. 359-317 BCE) 攝政佩爾狄卡斯(Perdiccas)主持巴比倫 分封協議(Partition of Babylon, 323 BCE)
  51. 前322年下旬,托勒密攔截了亞歷山大的靈柩,將其遺體運回埃及
  52. 第一任攝政的死亡導致特里帕拉迪蘇斯分封協議 (The Partition of Triparadisus),另舉安提帕特 (Antipater, 397-319 BCE)為攝政,勉為其難地維持 亞歷山大的帝國一統的政策。他死後,其子喀山德 即驅逐繼任的攝政,另建王朝,並殺害亞歷山大的 寡母、遺孀與兒子。“繼業者戰爭”勢不可避免。 埃及的托勒密夥同其他 的反對者叛變,佩爾狄 卡斯在攻打埃及時為自 己的部隊所殺(323 BCE)。 Cassander (305-297 BCE)
  53. 獨眼龍安提峨拿斯一世 (Antigonus I Monophthalmus, 382- 301 BCE) 勝利者塞琉古一世 (Seleucus I Nicator, c. 358–281 BCE) 萊錫馬卡斯 (Lysimachus, 360-281 BCE) 救主托勒密一世(Ptolemy I Soter, c. 367-c. 283 BCE) 繼業者戰爭
  54. 托勒密一世 托勒密一世為亞歷山 大所鑄的錢幣 塞琉古一世 喀山德(Cassander, c. 350-297 BCE) 萊錫馬卡斯仿亞 歷山大造型
  55. 元前303年前後: 大家聯手對付強勢 的“獨眼龍”安提峨拿斯(Antigonus Monophthalmus, 382-301 BCE)
  56. 亞歷山大的繼業者三分天下 安提峨拿王朝 塞琉古王朝 托勒密王朝
  57. 前279年,高盧人入侵,最後定居在安納托 利亞腹地者成為「加拉太人」(Galatians)
  58. 安 提 峨 拿 斯 二 世 最 後 穩 定 馬 其 頓 王 國
  59. 希臘化時代的王國(包含帕加曼、羅德島等)
  60. 亞歷山大與繼承人建立的城市 希臘化王朝建立的城市 希臘文明藉都市 建設成為近東的 主流文明
  61. Αλεξάνδρεια 亞歷山大里亞的市集Αλεξάνδρεια
  62. 「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觀」之一: 亞歷山大里亞的法魯斯燈塔 The Pharos ὁ Φάρος Ἀλεξανδρινóς
  63. 今人想像中重 建的亞歷山大 里亞圖書館 Μουσεῖον τῆς Ἀλεξανδρείας
  64. Ρόδος 羅 德 島 Rhodes city - Grand Masters Palace - Hellenistic sculpure
  65. 羅 德 島 的 巨 像 Ρόδος
  66. Πέργαμος 柏加曼王國
  67. 想像中重建的柏加曼Πέργαμος
  68. 柏加曼的衛城
  69. Model of the Acropolis 柏加曼 的神壇 Pergamon Altar in Berlin’s Pergamon Museum
  70. Pergamon Library 柏加曼可媲美亞歷 山大里亞的圖書館
  71. Βακτριανή The Hellenistic Kingdom of Bactria
  72. “拉奧孔”群像 Laocoön and His Sons
  73. “戰敗的高盧人先殺妻後自殺”群像
  74. “垂死的高盧人”塑像
  75. 犬儒學派 Cynics 錫諾普的第歐根尼(c. 412-323 BCE) Diogenes of Sinope by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depicting his lamp, tub, and diet of onions
  76. (Zeno of Citium, 334-262 BCE) 斯多噶學派 Stoics 無動於中(Apatheia) 錫蒂昂的芝諾
  77. Epicurus (341– 270 BCE) 伊壁鳩魯學派 Epicureanism 伊 壁 鳩 魯 離憂(ataraxia) 無痛(aponia)
  78. 歐基理德(Euclid, c. 325 – 265 BCE) 的 《幾何學》古本殘片
  79. 阿基米德(Archimedes of Syracuse, c. 287– c. 212 BCE)
  80. 埃拉托斯典尼(Eratosthenes of Cyrene, c. 278-c. 195 BCE) 埃拉托斯典尼在元前194繪製的世界地圖 Measurements taken at Alexandria and Syene to determine the Earth’s circumference
  81. 希帕客斯(Hipparchus, c. 190-120 BCE) 公元前134年,他編 制有1,025顆恆星的 星圖,并且創立了星 之等級的概念。他還 發現了歲差現象。
  82. 命運女神太機 Tyche (Τύχη, meaning“luck” in Greek, Roman equivalent: Fortuna)
  83. 追求永生的普及化 Serapis Eleusian Mysteries Aphrodite and Adonis Isis Cybele and Attis Dionysian cult
  84. Ptolemy I Soter (c. 367-c. 283 BCE) Antiochus I Soter (r. 281-261 BCE) Attalus I Soter (269-. 241-197 BCE) Ptolemy IX Soter II (r. 116-81 BCE) Diodotus I Soter (c. 285 - c. 239 BCE) Menander I Soter (165/155- 130 BCE) 救主論 (Soteriology) 的盛行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