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cessfully reported this slideshow.
Your SlideShare is downloading. ×

2009 年珊瑚礁總體成果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20 0 9 台 灣 珊 瑚 礁 總 體 檢

   (R EE F C HE C K) 成 果 報 告

        - 健康海洋,社區出發                -




主辦單位: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
         ...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摘要
    台灣首次由民間保育團體,「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台灣海洋環境教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Loading in …3
×

Check these out next

1 of 48 Ad

More Related Content

Recently uploaded (20)

Advertisement

2009 年珊瑚礁總體成果

  1. 1. 20 0 9 台 灣 珊 瑚 礁 總 體 檢 (R EE F C HE C K) 成 果 報 告 - 健康海洋,社區出發 - 主辦單位: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指導單位: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珊瑚礁 演化生態暨遺傳研究室 聯 繫 方 式 : tw.reefcheck@gmail.com
  2. 2.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目錄 壹、 前言 ......................................................................................................................... 5 一、計畫源起................................................................................................................... 5 計畫源起 二、健康海洋,社區出發................................................................................................ 5 健康海洋,社區出發 貳、 活動宗旨 ................................................................................................................. 6 參、 計畫目標 ................................................................................................................. 6 肆、 行動策略及成效...................................................................................................... 7 行動策略及成效 一、 公開招募、 公開招募、擴大宣傳 .......................................................................................... 7 二、 多方合作、 多方合作、分工串連 ........................................................................................ 10 三、 成果分享、 成果分享、力量延續 ........................................................................................ 11 四、 由下而上、民眾發聲 ........................................................................................ 11 由下而上、 伍、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年度流程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年度流程 ....................................................................... 12 陸、 行動內容 ............................................................................................................... 13 一、珊瑚礁體檢:東北角、綠島、小琉球、蘭嶼 ....................................................... 13 珊瑚礁體檢:東北角、綠島、小琉球、 1. 東北角........................................................................................................... 13 2. 綠島............................................................................................................... 17 3. 小琉球........................................................................................................... 19 4. 蘭嶼............................................................................................................... 21 二、珊瑚體檢工作假期:澎湖東嶼坪、台東杉原 ....................................................... 24 珊瑚體檢工作假期:澎湖東嶼坪、 1. 澎湖東嶼坪 ................................................................................................... 24 2. 台東杉原 ....................................................................................................... 27 柒、 執行方式 ............................................................................................................... 30 一、 志工聯繫及互動................................................................................................ 30 志工聯繫及互動 二、 生活規劃(珊瑚體檢工作假期 生活規劃 珊瑚體檢工作假期) .......................................................................... 32 珊瑚體檢工作假期 三、 影音呈現 ........................................................................................................... 33 捌、珊瑚礁總體檢數據成果及分析...................................................................................... 34 珊瑚礁總體檢數據成果及分析 一、 體檢數據 ........................................................................................................... 34 二、 珊瑚礁狀況分析及討論 .................................................................................... 42 玖、經驗分享及後續發展 ..................................................................................................... 47 2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3. 3.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摘要 台灣首次由民間保育團體,「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 協會」,所主辦的 2009 台灣區珊瑚礁總體檢在全台潛水志工以及贊助單位的熱情 協助下,於今年五月至九月底完成了台灣區六個主要珊瑚礁區水下健康狀況的紀 錄,同時也目睹了ㄧ般人無法了解的台灣海底深處遭受莫拉克颱風摧殘的真相。 本次活動以「珊瑚礁總體檢」和「生態工作假期」兩種方式在台灣東北角和台 東杉原以及離島的小琉球、綠島、蘭嶼、澎湖東嶼坪展開十六個潛點的調查。海洋 志工除了潛入各個海域以科學方法進行珊瑚礁健康狀況的普查,參與生態工作假期 的志工們更深入東嶼坪的聚落與杉原阿美族刺桐部落進行聚落整理和「生態廁所」 的興建,對於生態與環境的保護意義非凡。 本次活動除了廣招各方民間志工參與,更邀請台灣獨立樂團「拷秋勤」的合作, 由拷秋勤樂團負責珊瑚礁總體檢年度影片的製作和配樂,主題曲「灰色海岸線」便 是來自於對台灣海洋的憂慮。 而今年珊瑚礁總體檢的分析結果有三:1. 台灣各珊瑚礁區海域嚴重過漁。由 指標性魚種和大型無脊椎動物的分析可知台灣各區的珊瑚礁區嚴重缺乏大型的魚 種和大型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這不僅對珊瑚礁生態系的食物鏈失衡的警訊,對觀光 和漁業都是很大的衝擊。2. 台灣珊瑚礁多屬於“劣質“狀態。活珊瑚的覆蓋率是代表 ㄧ個珊瑚礁健康程度重要的指標。如果以尚可平均質(37.5%)為分界線分析今年 調查的六個礁區的十六個潛點中有十二個(75%)是屬於「劣質」狀態的珊瑚礁。 3. 莫拉克颱風對蘭嶼、小琉球、東嶼坪珊瑚礁影響嚴重。今年這蘭嶼、小琉球、 東嶼坪的體檢的時間都在莫拉克颱風侵台之後。潛入這三個珊瑚礁區發現許多的斷 枝和許多大型的微孔珊瑚,有的達到上千公斤皆被翻起而後死亡。顯示在莫拉克行 走的路徑上,對珊瑚礁的衝擊非常的大。 除了 2009 年的即時資料,長期的生態資料更可以協助我們清楚的看出未來台 灣珊瑚礁可能的走向。將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與中研院公布在網路上過去 12 年綠 島、蘭嶼、小琉球等三處珊瑚礁區的活珊瑚覆蓋率與今年的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可 以得到下列結論:1. 綠島和蘭嶼在 1998 年的聖嬰效應之後,緩慢恢復至 2004 年。 但是 2006 年起發生黑皮海綿大爆發, 2008 與 2009 年數次颱風的侵襲之後,讓 已經脆弱綠島、蘭嶼活珊瑚礁覆蓋率更形下降。2. 小琉球原本就是台灣唯一的珊 瑚礁島,珊瑚覆蓋率應該很高。但是長期的漁業、觀光和海岸污染早已造成小琉球 周圍珊瑚礁嚴重破壞的狀態。自 1998 年以來活珊瑚覆蓋率ㄧ直是在 20%上下,是 台灣附近狀況最差的珊瑚礁區。 顯示小琉球整體珊瑚礁生態系無法恢復的問題。 3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4. 4.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今年的活動,藉由第ㄧ次 NGO 所發起的海洋潛水志工親身潛入台灣各珊瑚礁 區,以科學方法收集了台灣海域珊瑚礁長期以來受到人類過度漁撈、海岸污染、沿 岸開發以及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不僅達到推動海洋保育的目的,更進ㄧ步讓志工 了解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如何去適應與反應的重要,而這也是保護珊瑚礁和海洋 是最重要的第ㄧ步。 另外,2009 台灣區珊瑚礁總體檢與 10 年長期分析都指出,台灣周圍的珊瑚礁 都已處在過度漁撈與活珊瑚覆蓋率下降的瀕危的狀態。未來全球暖化、海洋酸化、 以及極端氣候所引起的超級颱風,都是加速珊瑚礁走向消失的威脅。如何透過政 府、民間和所有的大眾的覺醒和作為,海中雨林的珊瑚礁才有可能延續她對人類的 生態服務功能。 4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5. 5.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壹、 前言 一、計畫源起 自 1997 年國際珊瑚礁年的全球性珊瑚礁普查,到 2008 年第二次的國際珊瑚 礁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Reef, IYOR),在這十年間,國內一直有許多團體積 極地參與這項國際珊瑚礁保育的盛事,持續不斷地為了關懷這片海洋而努力。而在 2007 年東沙環礁正式成為台灣首座的海洋國家公園 海洋教育也將於 98 年正式進 , 入中小學課程中,似乎可見政府對海洋環境重視的曙光,以及海洋保育意識的抬 頭。但目前各處的珊瑚礁受到人為破壞及威脅的狀況仍時有所聞,身為島國子民的 我們,難道不應該挺身而出,疼惜這塊多年來孕育台灣旺盛生命力的這片海洋嗎? 根據全球珊瑚礁監測網(Global Coral ReefMonitoring Network)在 2004 年 到 2007 年的監測結果顯示,台灣地區珊瑚覆蓋率有逐漸減少的趨勢,尤其台灣南 部及東南部海域珊瑚礁,幾乎都已被破壞或正遭受到嚴重的威脅。而 2008 年台灣 珊瑚礁總體檢的報告中更指出,台東杉原、綠島及澎湖三個調查地點的珊瑚礁皆處 於不健康的狀態,台灣的珊瑚礁是急需被保護的,若未能持續監控珊瑚礁的健康狀 態,並採取有效的保育措施,台灣地區珊瑚礁海域消失的速度可能遠高於預期, 2009 在台灣的珊瑚礁總體檢則將延續監測及守護的力量。 二、健康海洋,社區出發 健康海洋, 去年活動積極推動國人參與國際保護珊瑚礁連署,並由台灣學生譜中文歌詞, 參加國際珊瑚礁年之歌(Song of IYOR)比賽,加上首次邀請阿美族原住民參與, 確切做到了『在地行動,國際發聲』的訴求,而今年 2009 珊瑚礁總體檢再出發, 活動將打破以往 10 年由學術單位主導的形式,回歸由民間 NGO 主辦,真正的落 實國際珊瑚礁年與珊瑚礁總體檢活動的原始初衷。 2009 年以『健康海洋,社區出發』為號召,將海洋議題在地化,在重要沿海社 區種下海洋守護種子,除了為當地社區累積海洋監測的資料庫,也希望在各地訓練 熟悉珊瑚礁總體檢潛水志工;另外,計畫中也將積極推動全國各地的志工以服務來 體驗當地的生態與人文環境,用實際的行動來改善當地環境,建立起擁有海洋思維 的”負責任旅遊”新觀念。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企劃案就(一)東北角海域;(二) 綠島;(三)澎湖東嶼 坪;(四)台東杉原;(五)小琉球;(六) 蘭嶼這 6 個地點進行珊瑚礁總體檢,推動全 5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6. 6.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國志工、在地居民等參與珊瑚礁保育。藉由整個活動,來喚醒社會對珊瑚礁海域的 重視,重新找回當初健康且生命力旺盛的海。並期許能讓台灣與國際活動接軌,不 在國際拯救珊瑚礁的行動中沉默。 貳、 活動宗旨 透過民間團體號召全國志工參與及專業團隊的協助,導入外部力量,培訓在地 人對家鄉海洋的關懷,喚起各地的社區意識,並藉由活動將珊瑚礁的重要性推廣普 及至一般民眾及遊客,建構人與海洋環境的橋樑,進而自發性地保護海洋,提昇保 育認知,進而連結大眾的護地心情,重塑沿海地區的活力;同時藉由紀錄海中珊瑚 生態系之健康狀況,開始累積長期監測數據,積極地關切台灣珊瑚礁的威脅,推動 珊瑚礁的〝生命權〞,並提供政府制定海岸保護計畫時的一個準則。 另外也透過珊瑚礁總體檢的行動實踐,以及相關紀錄及傳播,帶領潛水愛好者 踏入守護海洋的關懷行列,引起大眾對於海洋議題的關注及作為,以期能改變長期 以〝海鮮文化〞為主的觀念。此外,活動也藉由澎湖東西嶼坪以及台東杉原的生態 工作假期,建立起守護海洋的新型態旅遊方式。 參、 計畫目標 一、確保海洋健康:藉由各種活動、宣傳之推動,讓更多民眾一同維護家鄉的海洋 環境。 二、深化社區參與:與在地潛水業者合作、邀請在地社區民眾參加、分享在地社區 生活體驗。 三、落實民間參與:由民間組織主辦,落實國際珊瑚礁年與珊瑚礁總體檢活動的初 衷。 四、強化科普教育:更多媒體參與、更簡單的介紹方式、更容易懂得訊息傳播。 五、擴大調查範圍:擴大歷年珊瑚總體檢規模至東北角、小琉球等地。 六、爭取珊瑚生存權:宣導並爭取大眾認知到珊瑚也是生物,不是岩石或石塊,應予 以立法保護。 七、負責任旅遊模式:強調參與者對環境的付出與保護,建立大家不應只是消費環 境,更要維護生態環境的永續觀念。 6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7. 7.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肆、 行動策略及成效 公開招募、 一、 公開招募、擴大宣傳 第一次由民間社團主辦的珊瑚礁總體檢,除了有多項長期預期成效,今年務必 達到的目標之一為”讓全台潛水相關人士都知道珊瑚礁總體檢 讓全台潛水相關人士都知道珊瑚礁總體檢”,潛水者是最了解海 讓全台潛水相關人士都知道珊瑚礁總體檢 底變化及珊瑚狀況的群眾,廣泛提供珊瑚體檢資訊,將使關心海洋的潛水者知道如 何付出一己之力,也透過潛水志工提供民眾認識海洋的非學術管道;人人知道通行 全球的珊瑚礁總體檢,將提昇台灣的海洋觀,也多了全民監督的力量。 1. 主題網站 為了零時差的更新珊瑚體檢資訊,並且提供大眾最簡便認識珊瑚體檢的方式, 在年初即架設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的主題網頁,除了有英文頁面、即時最新訊 息,更有六個調查點的個別網頁、簡介珊瑚礁總體檢的頁面、主辦單位介紹、相關 新聞、以及所有簡章報名表的下載。 截至目前為止,網站首頁已累積超過 10,500 人次瀏覽,並且於 Google 查詢珊 瑚礁總體檢,第一個出現的即是本網站(http://e-info.org.tw/node/40662 )。 7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8. 8.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2. 潛水展 因為珊瑚礁總體檢的志工需為專業潛水志工,為鎖定此一特定族群,特別於今 年三天潛水展期間,於世貿擺攤宣傳珊瑚體檢並招募志工。所有擺攤設備全為回收 材料,包括海邊漂流木、廢棄浮球、廢棄魚網、廢棄玻璃瓶、飲料杯… 等,而參 觀攤位的潛水客也對於這些擺設特別有感觸,因為這些都是海底最常見的垃圾,也 是珊瑚礁生態系的殺手,另外,這些參觀者對於海洋受破壞的情形都十分了解,無 需工作人員介紹,他們當下就提出許多令人憂心的珊瑚生態威脅。 工作團隊正努力向參觀民眾解釋珊瑚體檢 現場擺設 三天時間,共有 157 人留下聯絡資訊,願意持續收到珊瑚體檢相關訊息,並且 有超過上百張 DM 發出,表示至少有超過 200~300 位民眾在潛水展時認識何謂珊 瑚礁總體檢。 3. 記者會 除了潛水領域的宣傳,為了使一般民眾也可認識珊瑚礁總體檢及相關海洋議 題,於行動開跑前、進行間、調查後皆規劃記者會舉行,擴大媒體宣傳效益, 2 月 6 日:2008 成果發表暨 2009 行動宣佈記者會 記者會當中,首先就去年成果進行發表,2008 三個調查點當中,台東杉 原和澎湖東嶼坪海域的珊瑚覆蓋率達到七成,成為珊瑚最後天堂,綠島則缺少 指標魚類。2009 年則擴大調查點至 6 個,新增東北角、蘭嶼、小琉球,希望 能全面了解台灣珊瑚礁情形,也了解在海鮮文化之下,珊瑚生態系受到什麼影 響,另外,也在記者會上宣佈 2009 珊瑚礁總體檢的主題為『健康海洋,社區 出發』。 記者會之後除了有東森的電視新聞報導,另外還有 28 篇線上新聞產出, 刊登之媒體及單位涵蓋國內外: 8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9. 9.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中央日報 中央社 中時生活 公民新聞平台 台灣醒報 海洋台灣博物館 壹蘋果 大紀元 太平洋新聞網 PChome 新聞 新唐人 Sina 全球新聞 海峽資訊網 澎湖時報 環境資訊中心 聯合報 自由時報 苦勞網 地球與環境學科中心 Now news Taipei Time Canada.com Dive Guide ENN Plant Ark 6 月 11 日行動開跑記者會 此次記者會主題為:『珊瑚礁保育 揚聲國際!!』,其中一個重點為「國際珊瑚 礁年之歌競賽頒獎」,去年澎湖中興國小 50 位小朋友組成合唱團唱出中文版珊瑚 礁年之歌,在全球競賽中贏得第三名成績,中興國小老師也特別從澎湖來記者會現 場領獎。另外,針對已完成東北角第一梯的珊瑚礁總體檢,也特別邀請潛水志工前 來記者會分享參與心得 並且再次宣示今年完成全台 6 個地點珊瑚體檢以及守護海 , 洋的決心。 此次記者會共有 13 篇新聞報導的產出: 中央廣播電台 公視新聞 Msn 新聞 中國時報 中央社 人間福報 大紀元 澎湖時報 立報 聯合晚報 環境資訊中心 荒野新聞 Taipei Time 10 月 30 日 2009 珊瑚礁總體檢成果發表記者會 本次記者發表會將著重在 2009 年的成果發表 6 個珊瑚礁調查點遍佈全台並且 , 歷經強大風災,所有數據和分析結果將完全不保留的公開在全民面前,喚醒大眾對 於看不見的海底生態的重視。 4. 其他宣傳 為了拓展不同聽眾族群,相關訊息也主動發佈在潛水 BBS 版面、潛水主題部落 格,而對於不同的分享邀約也積極參與,包括嘉義電台荒野之聲節目、飛碟電台晨 9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0. 10.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間節目、綠色電台、教育廣播電台自然筆記;另外還製作相關橫幅 banner 在網站 宣傳,並將 banner 釋放出去讓個人部落格使用以擴大宣傳效益。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 banner 綠島、台東杉原梯次招募 banner 多方合作、 二、 多方合作、分工串連 首次的民間珊瑚礁總體檢,結合了兩個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的力量,也善用雙 方所長增加效力,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其資訊專長擴大相關資訊的傳播及補及,也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用其棲地經營的經驗將成效深入社區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則是運用其海洋 領域資源及知識,,累積未來長期守護珊瑚礁生態系的力量,並建立相關環境教育 模式。而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則提供強而有力的科學後盾及技術指導,讓重 10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1. 11.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新再出發的珊瑚礁總體檢擁有完善的力量。另外,各共同主辦之補助單位及在地團 體的參與及支持,也讓 2009 珊瑚體檢能夠確實扎根。 成果分享、 三、 成果分享、力量延續 民間辦理之珊瑚礁總體檢的另外一個突破是”資訊分享”,所有的成果和數據除 了真實公開,也藉由民間團體實際第一線操作的經驗,將科學數據轉化成民眾能感 同身受的海洋故事,提供有興趣的人士從粗淺到專精的各階層資訊。 所有第一手資料,都零時差的在環境資訊中心以新聞方式呈現,且新聞除了直 接 email 給所有志工,相關新聞網頁連結也放於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的主題網 站首頁。總計共有 5 篇即時新聞。 潛水志工體檢東北角:珊瑚覆蓋率不到 2 成 (2009.6.15) 颱風過後再出發 重現澎湖小島天堂 (2009.8.4) 珊瑚礁體檢+海廢監測 認識海洋的開始 (2009.8.30) 澎湖、台東、小琉球珊瑚體檢三連發 記錄颱風海底災情 (2009.9.2) 2009 珊瑚礁總體檢 最後一站蘭嶼落幕 (2009.9.29) 另外,各地珊瑚礁體檢完成後,規劃 11 月 1 日在台北 YouthHub 舉行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成果分享茶會(附錄六),除了誠摯邀請今年參與之志工加入,也 正式向大眾宣佈今年珊瑚礁總檢的成果,並讓所有關心此議題的民眾有機會聚在一 起討論,串連未來守護海洋的力量;另外,成果也將公佈在網路,歡迎更多所有關 心海洋的民眾能輕易了解今年的結果分析,全民一起監督海洋的變化。 感恩分享會網路宣傳 banner 由下而上、 四、 由下而上、民眾發聲 今年的珊瑚礁總體檢最重要的主角是公開招募而來的潛水志工,沒有他們協 助,人力缺乏的民間社團根本無法完成全台 6 個點的珊瑚礁總體檢,然而,也因為 有沒有限定對象的公開徵求潛水志工,進行台灣珊瑚體檢的人員也就不再侷限相關 學術團體,而是由各地關心海洋的潛水客擔任要角,這些習得珊瑚體檢技能的潛水 11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2. 12.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者,未來也將成為長期守護海洋的種子,有別於年度型的學術研究計畫,自發性的 在地潛水行動更能永久的監測珊瑚礁生態系的變化。 另外,平日熱衷於潛水活動的潛水者,通常都深受珊瑚礁及湛藍海水的吸引, 而他們對於珊瑚礁的現況及所受到的威脅,也比一般民眾更清楚,因此藉由簡單、 系統性、全球化的珊瑚礁總體檢方法,使潛水者將對於珊瑚礁的感受化為數據,能 讓無法親自下水認識珊瑚的民眾也能了解現況,並透過這些潛水志工的眼睛、手 腳、以及實際感受珊瑚險境的心,喚醒大眾對於海洋的重視,比起任何大型機構、 團體,這些潛水志工更是未來珊瑚礁和海洋的希望。 伍、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年度流程 12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3. 13.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陸、 行動內容 今年珊瑚礁總體檢行動特別以兩大主軸進行 第一項為短天數 行程單純的 珊 , 、 『 瑚礁體檢』 瑚礁體檢』,另外一項為長天數、重視社區互動的『珊瑚體檢工作假期』,進行模 『珊瑚體檢工作假期』 式的選擇是以地區特性做最有效率的安排,希望藉由不同模式來加深珊瑚礁總體檢 的影響力。 一、珊瑚礁體檢:東北角、綠島、小琉球、蘭嶼 珊瑚礁體檢:東北角、綠島、小琉球、 單純的潛水體檢行動,讓志工悠遊大海同時進行專業的水下珊瑚礁調查,天數 短,大約 1~2 天,共有 4 個地點以此類模式進行。 行動過程中不包括食宿及任何交通安排,進行方式為體檢前由科學指導員提供 1.5 個小時的專業珊瑚體檢課程,接著隨著當地導潛教練以及科學指導員再次確認 任務分配後,便可著裝下水進行體檢,結束後於回程前,科學指導員需帶領所有志 工就所記錄的數據進行討論分析。 1. 東北角 東北角是台灣潛水活動的發源地,但是因為離都會區近,除了漁獲壓力,也承 載了最大的遊憩壓力,不論是潮間帶觀察、浮潛、甚至水肺潛水,只要以不適當的 方式進行,皆會對珊瑚礁生態系在成危害。而東北角珊瑚體檢共分兩梯次共調查四 個點:龍洞、鼻頭角(第一梯), 野柳、蕃仔澳(第二梯)。 A. 東北角第一梯:龍洞、鼻頭角 【 時 間 】 2009 年 5 月 23 日 【地點】台北縣瑞芳鎮 【 潛 點 】鼻 頭 角 1.5 米 &10 米、龍 洞 5 米 &10 米 鼻頭角 龍洞 13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4. 14.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行程規劃】因為潛水船無法配合,此梯兩個調查點皆為岸潛。 日期 時間 流程 備註 08:30-09:00 志工報到 潛水客棧 09:00-10:30 行前訓練、分組、互相認識 潛水客棧一樓教室 10:30-11:00 整裝、上車、前往鼻頭角 潛水客棧->鼻頭角 11:00-12:30 岸邊著裝、第一支氣瓶 鼻頭角 5/23 12:30-13:30 午餐休息 潛水客棧 (六) 13:30-14:00 前往潛點、整裝 潛水客棧->和美國小 14:00-15:00 第二支氣瓶 龍洞灣和美國小旁 15:00-16:00 整理裝備、整理資料 潛水客棧 16:00-17:00 調查結果分享 客棧一樓教室 17:00 志工解散返家 【參與志工】共 20 位,由三位教練帶領 王鵬順 陳嬿妃 周蘇江 曹繼順 陳青揚 陳曉芸 杜金明 王 敏 李佩玲 鄭博文 方慶庸 陳啟榮 周旭遠 符德榮 劉俊彥 劉善凌 李淑娟 邱北夫 陳誼瑄 林孟麒 【行動圖說】 調查工作 佈線 14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5. 15.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無脊椎動物調查 志工合照 裸胸鯙 行前講習 下水前準備 15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6. 16.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B. 東北角第二梯:野柳、蕃仔澳 【時間】2009 年 6 月 13 日 【地點】台北縣萬里鄉 【潛點】野柳 5 米&10 米、蕃仔澳 5 米&10 米 野柳 蕃仔澳 【行程規劃】此梯次兩個地點皆為船潛 日期 預定時間 預定流程 備註 07:30-8:00 集合、裝備上船、收身分證 瑪鋉港內發現者號 8:00 準時出海 前往野柳岬 8:30-9:30 分組、著裝、第一支氣瓶 野柳岬 9:30-10:20 整理資料、中間休息 前往蕃仔澳 6/13 10:20-11:20 第二支氣瓶 蕃仔澳 (六) 整理裝備、整理資料 發現者號上、 11:20-12:10 問卷、調查結果分享 返回瑪鋉港 12:10-12:40 換裝、簡單沖洗 瑪鋉港 12:40 領取餐盒回家去 【參與志工】共 20 位,其中 8 位曾參與 5/23 日之體檢活動(以*表示)。 符德榮 * 林孟麒 * 陳必強 林淑惠 詹前陵 邱北夫 * 陳誼瑄 * 林振謙 廖欣和 王耀徽 江友志 杜金明* 王敏* 陳嬿妃* 周蘇江 曾文怡 林毓琼 楊皓予 許芮芮 陳柏方 【行動圖說】 16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7. 17.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底質調查 底質調查 調查工作 海蛞蝓 2. 綠島 綠島向來就是以美麗的珊瑚礁以及豐富的生態與生物多樣性名聞遐邇。由微孔 珊瑚構成的全世界最老的微孔珊瑚群體—俗稱大香菇 ,更是聞名國際的重要觀光 地標。石朗、公館等地區也是浮潛與休閒潛水的好去處。然而因當地的觀光意識抬 頭,近年來觀光客增多,使得綠島的環境及生態資源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其中較 嚴重的生態壓力是當地部份業者用魚槍打魚或漁民不當的獵捕,近來又發生大量珊 瑚礁魚類死去的事件,同時研究人員也在部份的珊瑚礁區域發現被黑海綿覆蓋所造 成的珊瑚疾病,顯示當地的魚類及珊瑚礁生態出現了危機。豐盛的海底資源代表的 不是不欲匱乏的拿取,而是應該在珍惜的心態之下作更良好永續的規劃。因為天氣 的關係,本次在綠島僅調查了公館以及柴口兩地。 【 時 間 】 2009 年 7 月 24 晚 上 日 至 7 月 26 日 早 上 【地點】台東縣綠島鄉 【 潛 點 】 公 館 5 米 &10 米 、 柴 口 5 米 &10 米 17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8. 18.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柴口 公館 【行程規劃】綠島兩個調查點皆為船潛 綠島 星期五 7/24 (星期五) 星期 7/25(星期六) 星期六 星期 7/26(星期日) 星期日 星期 08:00 第一支氣瓶 早上 返回台灣 10:00 第二支氣瓶 下午 休息 晚上 現場集合:7:00pm 晚餐會 行前體檢課程 (必修) 數據分析及討論 【參與志工】共兩位,其中一位為當地潛水業者。 姓名 性別 姓名 性別 1 詹于瑩 女 2 楊燿廷 女 【行動圖說】 佈線 底質調查 18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19. 19.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行前講習 行前講習 生物辨識 綠島體檢志工 3. 小琉球 小琉球位於屏東縣東港鎮西南約 14 公里海面上,是 台 灣 省 附 近 14 個 離 島 中唯一的珊瑚礁島嶼,因此在今年珊瑚礁總體檢當中十分具重要性。 美人洞 蛤板灣 厚石裙礁 19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0. 20.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 時 間 】 2009 年 8 月 31 日 晚 上 至 9 月 2 日 下 午 【地點】屏東縣小琉球鄉 【潛點】美人洞 5 米&10 米、蛤板灣 5 米&10 米、厚石裙礁 5 米&10 米 【行程規劃】小琉球當地有潛水店提供可負擔的船潛服務,因此為了減低下水 過程對於潮間帶的影響,所有三個調查點皆以船潛進行。 小琉球 星期一) 星期一 8/31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二 9/1(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三 9/2(星期三 下水進行珊瑚調 早上 返回台灣 查:7:00am 結束本日珊瑚調 下午 查:2:00pm 晚上 現場集合:7:00pm 晚餐會 行前體檢課程 (必修) 數據分析及討論 【參與志工】共四位,其中兩位為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觀察員。 姓名 性別 姓名 性別 1 陳志忠 男 3 王俊堯 男 2 王浩然 男 4 莊正賢 男 【行動圖說】 下水前的珊瑚礁總體檢課程 小琉球梯次大合照 20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1. 21.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潛水船上持續討論數據 潛水志工拿著紀錄板準備上岸 穿越線旁的海參 架設浮力袋當作調查穿越線起點 4. 蘭嶼 蘭嶼是台灣少數世界級的潛點之一,一向以海水清澈聞名,在往年的調查紀錄 裡珊瑚覆蓋率幾乎都在 30%以上,2004 年還曾出現平均覆蓋率 55.3%的紀錄,因 此選擇該地作為本次珊瑚體檢的樣點之一。 【 時 間 】 2009 年 9 月 25 日 下 午 至 9 月 27 日 早 上 【地點】台東縣蘭嶼鄉 【潛點】椰油灣 3 米&6 米、機場外礁 3 米&6 米、土地公廟 3 米&6 米。 21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2. 22.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土地公廟 椰油灣 機場外礁 【行程規劃】因為熱帶低氣壓天氣不穩,因此原訂第二天進行的珊瑚體檢,特 別將其中一個地點挪至 25 號第一天下午進行,以搶先機;因此第一調查點椰 油灣為岸潛,第二天兩個調查點才以船潛進行。 蘭嶼 星期五 9/25 (星期五) 星期 9/26(星期六) 星期六 星期 9/27(星期日) 星期日 星期 水下調查工作: 早上 返回台灣 機場外礁、土地公廟 13:00 現場集合 下午 行前體檢課程(必修) 休息 15:00 體檢: 椰油灣 晚上 休息 晚餐會 數據分析及討論 【 參 與 志 工 】 共 五 位 , 其 中 兩 位 也 參 與 澎 湖 體 檢 梯 次 (*), 另 外 還 有 一位澳洲志工。 姓名 性別 姓名 性別 1 耿璐 女 4 廖孟黼* 男 2 鍾曉航 男 5 Cowam Nicholas Kusa 男 3 陳玄州* 男 【行動圖說】 22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3. 23.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行前講習 行前講習 水下調查 均被藻類覆蓋 魚類體型均小 海象不佳 23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4. 24.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參與志工、工作人員 討論調查數據 珊瑚體檢工作假期:澎湖東嶼坪、 二、珊瑚體檢工作假期:澎湖東嶼坪、台東杉原 澎湖東嶼坪以及台東杉原為極具特色的兩個社區,除仍擁有當地傳統文化,此 處也還沒有大規模的消耗式旅遊,因此考慮在地獨特性以及未來發展之下,此兩梯 次特別以工作假期進行,行程較長,為 3~4 天,藉由系列假期規劃讓潛水志工不 只是專注於水下世界,能將沿海生活文化到海洋資源做完整的串聯,確實釐清海洋 保育的多樣面貌,並且建立海洋思維之”負責任旅遊”的模式。 珊瑚體檢工作假期包含志工的食宿、當地交通、文化生態導覽。除一般珊瑚體 檢的行前課、水下操作、後續討論,所有志工都在當地社區過夜,以當地的生活方 式度過假期,並在服務過程中了解當地的議題,過程中的也可把各項花費直接回饋 到社區,所有參與志工也與社區有更深刻的聯繫。 1. 澎湖東嶼坪 東嶼坪為望安和七美中間的三級離島,當初活絡的海上村落因為社會和產業的 變遷,現在分別只剩下 10 位村民,並且在人口流失以及沒有固定船班的情況下, 此處並無太多現代化開發,因此東嶼坪四周海域在長期未經干擾下,仍擁有幾乎達 70%的珊瑚覆蓋率,而作為澎湖漁場甚至台灣沿海最後一處的完整珊瑚礁,此處不 論在生態或是未來漁業發展價值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除了自然資源,東嶼坪所擁有的咾咕石村落沒有受到破壞,也尚未參雜鋼筋水 泥建物,傳統的閩南式平房建築遍佈島上漁村,也堪稱為台灣難得的文化遺產。 尚未開發的東嶼坪,雖擁有別處少見的豐富珊瑚礁資源,然而不間斷的過漁及 電魚、炸魚、毒魚等人類行為也讓此處的海洋環境仍遭受威脅;為了了解人類在漁 業活動、觀光遊憩、甚至其他環境變化對此處海域的影響,因此特別招集志工來此 24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5. 25.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持續進行水下海洋環境的健康檢查,累積長期監測的數據及守護的力量,並且結合 長天數的工作假期,讓此次珊瑚體檢成為”負責任旅遊”的典範。 除了需下水的潛水志工,此梯行動也招募不會潛水但關心海洋的岸上淨灘志工 一起同去東嶼坪,讓行動能從水下到水上的兼顧完整的海洋議題。 【時間】2009 年 8 月 23 日至 26 日 【地點】澎湖縣望安鄉東嶼坪 【潛點】三個調查點:西側海域 3 米、南面七尺門 3 米&6 米。東嶼坪西側因 為為淺坪,深度不夠道進行珊瑚礁體檢的深處調查(6-10m),因此西側部分僅 進行淺處 3m 之調查。 西嶼坪 東嶼坪 西側潛點 七尺門潛點 【行程規劃】東嶼坪當地並無潛水船隻,僱用潛水船隻從馬公至東嶼坪目前的 費用遠超一般人可以負擔,因此東嶼坪三個地點皆採取岸潛方式。 時間 8/23 週日 8/24 週一 8/25 週二 8/26 週三 6:00 晨間野趣 晨間野趣 晨喚 6:30-7:30 早餐 早餐 早餐 7:30-9:00 9:00am 馬公機場集合 珊瑚礁生態系 收拾行囊、最後留念 9:00-10:00 「交通時間」搭船出發 - 浮潛 & 水肺潛水 海上巡禮西嶼坪探訪 【再見天堂行動】 「交通時間」 10:30 底達東嶼坪 淨灘&珊瑚體檢 10:00-11:00 自由參與 10:30 離開西嶼坪 休息及設備安置 (聚落導覽) 11:00 抵達望安 11:00-12:00 相見歡/認識環境 珊瑚礁生態系- 浮潛 望安午餐/休息 望安午餐 休息 12:00-13:00 相見午餐會 午餐 午餐 25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6. 26.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13:00-14:00 休息 「交通時間」 休息 14:00-15:00 休息 休息 15:00-16:00 【再見天堂行動】 【再見天堂行動】 16:00-17:00 淨灘講堂/實作 淨灘&珊瑚檢查 【資料整理】 山海之戀 自由參與 17:00-18:30 廢棄物紀錄分析 馬公解散/前往機場 -尋訪南面之山 (潮間帶世界) 明年再相見 18:30-19:30 海灘餐會 風味晚餐 結業式 【再見天堂行動】 銀色沙灘漫步 19:30-22:00 (惜別晚會) 珊瑚體檢講堂 - 夜間觀察 22:00 就寢 就寢 就寢 【志工】共有 5 位潛水志工參與。 原訂東嶼坪行動時間為 7/17-20,潛水志工報名人數達 8 人額滿,但是因 颱風延期後大部分志工都無法再撥空參加,再招生後僅 5 位志工,然而來來回 回過程中已有超過 15 位志工曾經報名,未來都將是珊瑚體檢的生力軍。 姓名 性別 姓名 性別 1 池崑徽 男 4 廖孟黼 男 2 陳冠茗 男 5 蘇俊邦 男 3 陳玄州 男 【行動圖說】 志工大合照 小島潛水不易,搬運氣瓶就是個困難, 除了沒可充氣的地方,也沒汽車 26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7. 27.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分組依序下水 先拉穿越線 再沿著穿越線分項調查 東嶼坪海底生命仍然豐富 特別的古厝珊瑚礁體檢教學 淨灘志工也忙著清理岸邊垃圾,這些只 要被浪打下去,都會破壞珊瑚 2. 台東杉原 杉原海岸位於台東市北方約15公里處,分成北礁、中礁、南礁。2008年的初 步研究發現,灣內至少有一百種珊瑚,是珍貴的海洋生物棲地。不過,杉原灣容易 受到卑南溪河口注海的陸源物質影響,以及海岸地區不適當建築開發的影響,讓此 處的珊瑚礁備受威脅。 27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8. 28.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杉原海岸線南端的刺桐部落,阿美族語稱之為Fluk Fluk(沙灘),屬於台東縣卑 南鄉富山村,位在台11線上,居民多為阿美族,不過因為當地就業機會不多,青壯 人口幾乎都到外地工作,實際居民約為60~70人。當地的富山社區發展協會在當地 財團開發壓力之下,希望藉由推廣生態旅遊,讓杉原灣這片美麗的沙灘以及灣內豐 富的珊瑚礁生態系能持續下去,永續為當地居民所共享的資產,除了推動生態旅 遊,為了改善台東沒有汙水系統而使廢水污染珊瑚礁海域的情況,富山社區發展協 會也在刺桐部落興建乾式的生態廁所,從每個環節來關心海洋。 【時間】2009 年 8 月 28 日至 30 日 【地點】台東縣卑南鄉富山村 刺桐部落 【潛點】杉原海岸南礁 2 米、中礁 5 米。北礁因為莫拉克風災後的漂流木尚 未清除,海域行動十分危險,此次行動無法進行北礁調查。 刺桐部落 北礁 中礁 南礁 【行程規劃】台東市當地唯一的一家潛水店並沒有船潛設備,因此本次行動皆為岸 潛,中礁與南礁中間的交通為汽車。 時間 828 週五 829 週六 830 週日 6:00 都蘭灣的日出 都蘭灣的日出 6:30-7:30 交通時間 早餐 早餐 7:30-10:00 淨灘& 珊瑚體檢 上山走走 10:00-10:30 集合 都蘭山邊的時光隧道 10:30-11:30 10:00 台東航空站 珊瑚礁生態系─浮潛 11:30-12:30 12:30 台東火車站 午餐 12:30-13:00 午餐 休息 13:00-14:00 午餐 休息 分享與回饋 14:00-14:30 休息 廁所本事& 珊瑚體檢 28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9. 29.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14:30 搭車出發 ( 海廢分析、體檢資料整理) 14:30-15:30 15:00 抵莿桐部落 設備安置 15:30-16:30 相見歡/ 認識環境 16:30-18:30 任務介紹 18:30-19:30 晚餐 海灘烤肉晚會 賦歸 部落夜學 19:30-22:00 編織月桃與彩線的夢 22:00 就寢 就寢 【志工】共有 4 位志工參與。原潛水志工報名人數為 7 人,其中兩位也參與澎湖東 嶼坪珊瑚礁體檢,然而因颱風關係澎湖梯次延期至台東杉原前一周,也因莫拉克風 災造成兩位志工必須放棄此梯珊瑚體檢的報名,此次潛水志工招募仍然間接受到天 氣影響。 姓名 性別 姓名 性別 1 王舜賢 男 3 李佳貞 女 2 蔡培琳 女 4 黃詠傑 男 【行動圖說】 台東杉原珊瑚礁總體檢參與人員 氣瓶要先搬到海邊沙灘上的茅草屋 29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30. 30.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中礁前面的體檢照片 體檢之後之後上岸經過仍有漂流木堆積 的沙灘 行前珊瑚體檢講解 汙濁的水底和垃圾 志工邊做紀錄也邊淨海 空蕩蕩的珊瑚礁少了其他生物 富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帶領大家認識 當地阿美族文化 柒、 執行方式 一、 志工聯繫及互動 30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31. 31.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珊瑚礁總體檢行動中最重要的就是志工,因此行動中的各個面向,都特別注意 如何讓志工確實了解珊瑚礁總體檢的意義、關心珊瑚保育、進而付出守護珊瑚的行 動,所以有以下各項互動規劃: 1. 行前聯繫 行前通知盡力以最簡單方式傳達珊瑚礁體檢的精神,也讓他們知道珊瑚礁體檢 是項”工作”,而不是為了尋找美麗珊瑚礁,以免對於行動有過大落差,進而否定珊 瑚礁體檢的行動價值。 2. 活動手冊 為了彌補行動中可能無法完整傳達訊息的狀況,針對各地狀況準備有防水手 冊,重點概念也以簡單幾頁予以表達,讓志工回去之後還能回顧重要資訊。 3. 國際珊瑚礁生活權連署宣言 東北角志工連署宣言中 台東杉原志工連署宣言中 行動之中別忘了延續的諾言,因此特別準備珊瑚礁生活權連署宣言布條,藉由 攜帶布條巡迴珊瑚礁總體檢各梯次,讓志工簽署守護承諾,這份宣言內容則是以國 際珊瑚礁總體檢的英文版本翻譯而來(http://www.reefcheck.org/petition/Chinese_tra/petition.php)。 4. 志工感謝狀 – 珊瑚礁總體檢潛水日誌 今年首次由民間團體主辦的珊瑚礁總體檢,參加的每位志工都是珊瑚守護行動 的先鋒者,因此為了表達感謝之意,將一般潛水者使用之潛水日誌設計成珊瑚礁體 檢版本,每在珊瑚體檢行動中下潛一支氣瓶,志工便會獲得一張潛水日誌以作表 揚,希望這樣的紀錄也將永遠存在志工的潛水經驗裡,並且不只是今年。 31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32. 32.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5. 2009 珊瑚礁體檢紀念 T-Shirt 不論是志工、工作人員、科學指導員、社區參與者,都是使珊瑚礁總檢起步成 長的重要份子,因此藉由簡單的珊瑚礁體檢 T-Shirt,串聯起大家的認同感,對外 展現守護珊瑚的決心,也讓更多民眾知道珊瑚礁體檢。 2009 珊瑚礁體檢 T-Shirt 正面 2009 珊瑚礁體檢 T-Shirt 背面 二、 生活規劃(珊瑚體檢工作假期 生活規劃 珊瑚體檢工作假期) 珊瑚體檢工作假期 珊瑚體檢工作假期進行的地點皆為環境天然場所,並且因為位置較偏遠,都沒有設置 汙水或廢棄物處理系統,因此也讓此地格外脆弱,為了讓志工在行動當中不影響環境和減 輕不必要的負擔,在以下各方面有特別設計: 1. 在地素材利用 為了善用當地已經有的資源並減少浪費,活動不採用另外製作紅布條的方式,而是事 先檢拾海邊的廢棄浮球、海邊漂流木、月桃葉按照不同地區的現有素材製作行動布條、服 務證書。 32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33. 33.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澎湖東嶼坪珊瑚體檢工作假期之浮球布條 澎湖東嶼坪之廢棄浮球服務證書 台東杉原珊瑚體檢之漂流木布條 台東杉原珊瑚體檢之月桃葉浮球證書 2. 純天然可分解的盥洗用具 東嶼坪和台東杉原跟許多非都市區域一樣,沒有汙水處理的系統,用完的廢水就這麼 的直直入了海裡,任何多餘的人工成分,都將會是海中珊瑚和各式生命的負擔,因此本次 活動在行前就通知參與志工,所有的 盥洗、洗滌用具主辦單位都已準備, 包括天然的洗髮精、潤髮乳、肥皂、 牙膏、可分解的洗碗粉、洗衣粉,邀 請所有參與志工跟工作人員一同體 驗純淨的假期。 所使用的有機衛浴阻 3. 專屬垃圾回收裝置 既然是來守護海洋,會造成海洋破壞的各項環 節便必須多想想,為了不讓生活垃圾意外進入海洋 成為海洋生物殺手,珊瑚體檢工作假期期間所製造 的所有垃圾,都將仔細的打包自行帶走處理。 垃圾處置設備組 三、 影音呈現 所有 2009 珊瑚礁總體檢經典照片都將上傳到網路相簿 flickr,除了提供給志 工,也將分享給大眾以更深刻認識海洋及珊瑚體檢行動,而體檢成果及整個行動的 33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34. 34.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目標、內涵、意義,也配合主題歌曲剪接成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的年度影片, 讓更多人可以輕易的投入珊瑚體檢的故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VkR6fslcPY 捌、珊瑚礁總體檢數據成果及分析 一、 體檢數據 1. 東北角 東北角共有四個調查點,分別是龍洞、鼻頭角、野柳、蕃仔澳,在大多數的調 查點當中,底質最主要的部份仍是裸露的礁岩(佔 22%至 72%),而硬珊瑚與軟 珊瑚合計所佔之比例,平均在淺水域(五米深)珊瑚覆蓋率可達 30.43%,其中鼻 頭角與龍洞在淺水域的覆蓋率較低(18.75%與 15%),野柳與蕃仔澳在淺水域的覆 蓋率較高(皆為 44%),而 10 米深的調查結果中,以鼻頭角最佳(52.5%),各 測站在十米深的珊瑚平均覆蓋率為 37.7%,較 5 米深之平均覆蓋率稍高。 東北角珊瑚覆蓋率(石珊瑚+軟珊瑚): 18.75% 52.5% 、 、15%、30.625%、43.75% 4.375% 、 、24.375.% 鼻頭角1.5米_底質(%) 鼻頭角10米_底質(%) 沙, 1.875 硬珊瑚, 8.75 沙, 3.125 碎石, 16.875 碎石, 1.25 軟珊瑚, 10 硬珊瑚, 岩石 46.875 36.25 岩石, 27.5 其他, 17.5 藻類, 17.5 藻類, 6.875 軟珊瑚,5.625 34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35. 35.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龍洞5米_底質(%) 龍洞10米_底質(%) 軟珊瑚, 0.625 藻類, 4.375 泥/黏土, 硬珊瑚, 沙, 7.5 0.625 19.375 碎石, 3.125 沙, 25.625 硬珊瑚, 14.375 其他, 8.125 岩石, 61.875 軟珊瑚, 碎石, 10 岩石, 21.875 藻類, 11.25 11.25 野柳5米_底質(%) 硬珊瑚, 沙, 1.25 10.625 野柳 10 米之底質紀錄版於水下行動時遺失 軟珊瑚, 33.125 岩石, 55 魚類及無脊椎調查方面,大部份紀錄到的魚類均以蝶魚為主,平均有 11.7 尾,其中以鼻 頭角 10m 最多(33 尾),龍洞與蕃仔澳深水處(10m)最少,蝶魚紀錄僅 5 尾,另外在野柳與 鼻頭角 5m 處記錄到兩尾鸚哥魚,而老鼠斑僅在鼻頭角與龍洞 5m 處有紀錄(2 尾、1 尾)。 在指標無脊椎動物出現最多的為魔鬼海膽,以龍洞 10m 處所發現的 13 隻最多,鼻頭 角 5m 處則有紀錄到馬糞海膽與鉛筆海膽(2 隻、1 隻),野柳 10m 處還記錄到一隻大法螺, 其餘地方則無。 2. 綠島 35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36. 36.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綠島的調查工作有公館與柴口兩地點,在底質調查中,除了公館 5m 處的裸岩 比例大於珊瑚覆蓋率外(50%>38.75%),其餘調查地點的珊瑚覆蓋率均較藻類、 沙、泥、碎石等其餘組成為高,平均可達 45.15%,其中又以柴口 10m 處的珊瑚 覆蓋率為最(51.88%)。 【綠島珊瑚覆蓋率(石珊瑚+軟珊瑚): 38.75%、42.5%、47.5%、51.875%】 公館5米_底質(%) 公館10米_底質(%) 沙, 1.875 泥/黏土, 碎石, 3.75 沙, 12.5 9.375 硬珊瑚, 37.5 硬珊瑚, 35 岩石, 軟珊瑚, 5 其他, 岩石, 50 其他, 1.25 軟珊瑚, 3.75 19.375 9.375 藻類, 海綿, 死珊瑚, 海綿, 1.25 藻類, 3.125 11.25 0.625 4.375 柴口5米_底質(%) 柴口10米_底質(%) 沙, 2.5 碎石, 1.25 沙, 13.75 硬珊瑚, 岩石, 硬珊瑚, 46.875 17.5 50.625 海綿, 1.875 岩石, 43.125 軟珊瑚, 藻類, 2.5 軟珊瑚,1.25 藻類, 0.625 0.625 死珊瑚,1.25 在魚類調查裡,綠島各調查地點所紀錄到的魚類仍以蝶魚為主,平均每 20 公 尺可記錄到 1.75 尾,在公館 5m 處有紀錄到平均 0.5 尾鸚哥魚,在柴口 5m 處也有 1.25 尾鸚哥、0.5 尾笛鯛與 0.25 尾石鱸的紀錄,整體魚類數量十分稀少。 而無脊椎動物的調查中,紀錄最多的為硨磲貝,平均每樣點紀錄到 1.92 枚, 以公館 10m 深的 100 公尺穿越線紀錄到 10 枚為最,平均每 20 公尺可以記錄到 2.5 枚,除了硨磲貝外僅公館 5m 深的 100 公尺穿越線中有紀錄到魔鬼海膽兩枚, 其餘無脊椎動物均付之闕如,而柴口 5m 深處則未紀錄到任何無脊椎動物。 36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37. 37.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3. 澎湖東嶼坪(8.23-26) 澎湖東嶼坪的珊瑚礁總體檢共有 2 個調查區域、共 3 次調查數據,根據底質調 查,加總石珊瑚以及軟珊瑚的結果顯示此處的珊瑚礁覆蓋率為 29.375%(西側 3m)、33.75%(七尺門 3m)、30.635%(七尺門 6m),三個調查點所佔比例最多的為 岩石(48%~61%),而西側海域的沙的分佈則明顯比南側多,除此之外以岩石為主 的南面七尺門海域則有較多的軟珊瑚(約 24%);另外,調查時間為蓮花颱風和莫拉 克颱風過後,因此調查期間也觀察多許多斷裂的珊瑚礁碎片。 西側3米_底質(%) 沙, 15 碎石, 3.75 硬珊瑚, 25.625 軟珊瑚, 3.75 岩石, 48.75 其他, 2.5 死珊瑚, 0.625 七尺門3米_底質(%) 沙, 0.625 碎石, 3.75 硬珊瑚, 9.375 軟珊瑚, 24.375 岩石, 61.25 其他, 0.625 37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38. 38.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七尺門6米_底質(%) 沙, 1.25 硬珊瑚, 6.875 碎石, 5.625 軟珊瑚, 23.75 岩石, 61.25 海綿, 1.25 除了底質所顯示的珊瑚礁覆蓋率,東嶼坪的指標魚類以及指標無脊椎動物的調 查皆有不錯的結果,在常見指標魚類-碟魚方面記錄到每 20 公尺平均 5.75~12.5 隻,並且在其他地點少見的鸚哥魚也記錄了每 20 公尺 7.5~15 隻;此處的指標無 脊椎物種也有令人驚訝的結果,此處記錄到為數眾多的海參,最高數據出現在東嶼 坪西側,平均每 20m 便記錄到 138.5 隻海參。 4. 台東杉原(8.28-30) 台東杉原灣的珊瑚體檢共有 2 個調查區域共兩組調查數據 以石珊瑚和軟珊瑚 , 的結果來看,珊瑚覆蓋率分別為 42%(南礁 2m)、40%(中礁 5m),下圖顯示兩處底 質組成最主要的皆是岩石,除此之外,泥/黏土的比例也不低。台東杉原的珊瑚礁 體檢的進行時間為莫拉克風災之後的一個月內,杉原灣沿岸仍滿佈漂流木,雖然在 觀察發現有珊瑚斷裂情形,但是不如想像中嚴重,然而因為東部海岸河川暴漲挾帶 大量泥沙,杉原海域能見度均不高,且珊瑚礁有被泥沙覆蓋的情形。 南礁2米_底質(%) 泥/黏土, 6.875 岩石, 44.375 硬珊瑚, 41.25 軟珊瑚, 其他, 5.625 海綿, 0.625 0.625 藻類, 0.625 38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39. 39.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中礁5米_底質(%) 泥/黏土, 沙, 1.25 6.25 硬珊瑚, 28.75 岩石, 47.5 其他, 5 軟珊瑚, 藻類, 0.625 10.625 杉原沿岸及有不少當地居民所擺放的定置魚網,雖然沒有進一步調查,然而此 處指標魚類十分稀少,兩調查地的總魚數各不超過 10 隻,種類也只有蝶魚及笛鯛, 另外,指標無脊椎物種僅在南礁 2m 處記錄到魔鬼海膽,平均每 20 公尺可記錄到 平均 0.5 隻。 5. 小琉球 小琉球的珊瑚礁體檢中有 3 個調查區域共 6 個調查數據 結果顯示此處海域一 , 半以上為岩石地形,石珊瑚和軟珊瑚調查的珊瑚覆蓋率結果為 13%(美人洞 5m)、 21%(美人洞 10m)、9%(蛤板灣 5m)、10%(蛤板灣 10m)、29%(厚石裙礁 5 米)、 21%(厚石裙礁 10 米),其中蛤板灣區域珊瑚覆蓋率不超過 10%,顯示此處珊瑚礁 狀況不佳,另外,調查員也於蛤板灣觀察到有整片翻倒的桌型珊瑚,應該是莫拉克 風災的影響之ㄧ。 【小琉球珊瑚覆蓋率(石珊瑚+軟珊瑚):】 39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40. 40.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美人洞5米_底質(%) 美人洞10米_底質(%) 硬珊瑚, 軟珊瑚, 1.25 藻類, 沙, 硬珊瑚, 海綿, 沙, 4.375 碎石, 11.25 3.125 14.375 4.375 軟珊瑚, 1.875 5.625 16.875 其他, 其他, 0.625 0.625 岩石, 75 岩石,55.625 蛤板灣5米_底質(%) 蛤板灣10米_底質(%) 硬珊瑚, 9.375 死珊瑚, 沙, 15 沙, 10.625 海綿, 0.625 碎石, 1.875 3.125 硬珊瑚, 10 碎石, 1.875 岩石, 70.625 岩石, 75.625 厚石裙礁10米_底質(%) 厚石裙礁5米_底質(%) 沙, 5 硬珊瑚, 沙, 21.25 硬珊瑚, 25.625 28.75 海綿, 軟珊瑚, 25 岩石, 50 岩石, 67.5 0.625 相較於珊瑚覆蓋率低的結果 ,小琉球海域在指標魚類及指標無脊椎物種的調查 上面有比較好的結果,魚類及無脊椎所記錄到的物種種類各約為 4 種且數量不少, 其中最多的魚類為碟魚,出現在美人洞 10m 處,較少見的裸胸鯙也在蛤板灣 10m 以及厚石群礁 10m 處被記錄到,另外還有難得記錄到的一隻石鱸在美人洞 10m; 無脊椎的部份則以魔鬼海膽最多,尤其是美人洞 10m 處平均每 20 公尺可記錄到 4 40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41. 41.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隻魔鬼海膽,蛤板灣 10m 處則有種類最多的指標性無脊椎,包括硨渠貝、海參、 少見的鉛筆海膽、魔鬼海膽。 6. 蘭嶼 在蘭嶼的調查中總共調查了土地公廟外側、椰油灣、與機場外礁三個樣點,在 三個樣點的底質結構中,幾乎均為岩石、碎石與沙地,珊瑚覆蓋率均低,除椰油灣 五米處覆蓋率為 35%,10m 米處覆蓋率為 21.88%外,其餘覆蓋率均未達 20%, 其中機場外礁 5m 處之珊瑚覆蓋率僅 8.75%,為蘭嶼六調查點之中最低。 【蘭嶼珊瑚覆蓋率(石珊瑚+軟珊瑚): 13.75%、13.75%、35%、21.875%、8.75%、13.75%】 椰油灣3米_底質(%) 椰油灣6米_底質(%) 死珊瑚, 沙, 3.125 硬珊瑚, 1.875 碎石, 18.125 21.875 碎石, 13.125 硬珊瑚, 35 岩石, 48.125 其他, 1.25 死珊瑚,0.625 岩石, 56.875 土地公廟3米_底質(%) 土地公廟6米_底質(%) 硬珊瑚, 硬珊瑚, 沙, 5 沙, 4.375 13.75 藻類, 5 碎石, 1.875 13.75 岩石, 岩石, 79.375 76.875 41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42. 42.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機場外礁3米_底質(%) 機場外礁6米_底質(%) 硬珊瑚, 8.75 其他, 0.625 沙, 1.875 硬珊瑚, 碎石, 16.25 碎石, 3.75 13.75 藻類, 6.25 岩石, 74.375 岩石, 74.375 在魚類的調查結果中,各樣點最主要的魚類組成均為鸚哥魚與蝶魚,鸚哥魚平 均為 2.375 尾,其中以土地公廟 3m 處 100 公尺穿越線記錄到 17 尾,平均每 20 公尺記錄到 4.25 尾鸚哥魚最多,6m 處平均 1 尾最少,且土地公廟 3m 處僅紀錄到 這些鸚哥魚,其餘樣點最主要的魚類組成均為蝶魚,每 20 公尺平均記錄到 3.8 尾, 其中以土地公廟六米處 100 公尺穿越線共記錄到 31 尾 平均每 20 公尺記錄到 7.75 , 最多 另外在椰油灣 6 米處與機場外礁 6m 處各紀錄到平均 1.5 尾與 0.5 尾之笛鯛 ; , 椰油灣 6 米處也在 100 公尺穿越線上紀錄到一尾小型裸胸鯙。 二、 珊瑚礁狀況分析及討論 1. 台灣珊瑚礁現況 統整今年珊瑚礁總體檢的結果,平均珊瑚覆蓋率僅 28.28%,而最高珊瑚覆蓋 率出現在鼻頭角 10m 深(52.5%),但僅約五成珊瑚覆蓋,第二高則是在綠島柴口 10m 處(51.875),最低珊瑚覆蓋率是東北角蕃仔澳 5m 處(4.375%),第二低則是在 蘭嶼機場外礁 3m(8.75%),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果顯示台灣週遭海域的珊瑚 狀況仍令人擔心。 雖然不是每個地點都有進行深水區(6-10m)的珊瑚礁調查,但是整體來說,深 水區的珊瑚覆蓋率普遍比潛水區域來的高,而光看各地點調查分佈圖,莫拉克颱風 過後所記錄到的珊瑚覆蓋率大多偏低,並且體檢過程中也觀察到許多斷裂的珊瑚 礁、整片翻倒的大型珊瑚礁,另外台東杉原海岸也有泥沙覆蓋的問題。除此之外, 根據去年也有進行珊瑚礁總體檢的澎湖東嶼坪及台東杉原結果比較,此兩地的珊瑚 覆蓋率最高都有達到七成,然而今年卻銳減至 3-4 成,莫拉克颱風極有可能是造成 珊瑚覆蓋率降低的原因,若要更全面了解莫拉克颱風所造成的海底災情,最好能再 次調查於莫拉克颱風前所體檢的東北角和綠島,了解是否此處珊瑚也受到颱風影 響。 42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43. 43.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相較於珊瑚覆蓋率,指標物種的結果和記錄並沒有反應風災的不同,差異多因 地點而異,尤其在潛水區,除了東嶼坪,其他地區每 20 公尺平均指標性魚群數量 都不超過 5~6 隻,可能是因為當地人口稀少,沒有沿岸的捕魚壓力,因此魚群仍 會棲息在近岸處,深水區的魚類結果起伏就比較大,比較沒有平均的趨勢。 而就魚種來說,最常被記錄到的不外乎蝶魚、鸚哥魚、笛鯛,但是在東嶼坪同時記 錄到五種魚種,除了數量眾多的蝶魚、鸚哥魚、笛鯛,還有裸胸鯙以及其他地方幾 乎看不到的老鼠斑,這些魚種包括食藻、食珊瑚、食肉的,就此來說,東嶼坪的魚 類族群較其他地點來的完整,這也代表此處的生態系更為平衡及健康。 43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44. 44.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但是以干擾較少的深水區來說,小琉球和蘭嶼也可發現石鱸、裸胸鯙這兩種高 經濟價值的魚種,不過數量極少且街道兩旁就有販賣珊瑚礁魚類的情況看來,這兩 地的魚類生態仍受大極大威脅。 而珊瑚礁體檢方法裡所要求紀錄的指標性魚類物種裡,蘇眉和隆頭鸚哥魚在所 有調查點中皆完全沒有被發現。 小琉球路旁被切斷等著販賣的裸胸鯙 其他街上販賣的珊瑚礁魚類 指標無脊椎的紀錄中,出現最多的為海參、魔鬼海膽、硨渠貝,然而,除了東 嶼坪幾乎爆表的海參數量(100 公尺穿越線上海參之總數:西側 3 米 554 隻、七尺 門 3 米 61 隻、七尺門 6 米 36 隻),其他地點所謂出現最多的那三大無脊椎也不過 各位數,或是不超過 10 隻/每 100 公尺,整體來說,台灣四周珊瑚礁的無脊椎生物 狀況有危機。 珊瑚礁體檢當中所列的 9 種指標無脊椎動物當中 除了棘冠海星及魔鬼海膽較 , 沒有經濟價值,其他都有很高的人類使用率,像是高級食材的馬糞海膽和龍蝦幾乎 完全沒有發現,僅東嶼坪記錄到一隻龍蝦;身受工藝品店歡迎的大法螺、鉛筆海膽、 44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45. 45.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硨渠貝所受到的威脅也出現在結果,雖然硨渠貝的數量相對來說較多,但是多為小 於 10 公分的小貝。而原不被人食用的魔鬼海膽也在其美味同類被消耗完後成為被 捕食的對象。 雖然東嶼坪的海參數量十分可觀,可謂”海參天堂”,然而今年 6 月學者特別針 對在澎湖鳥嶼、吉貝等地海參幾乎絕跡的慘況發出警訊,在食用海參缺貨之下已經 不管種類、是否可食用的全數捕撈潮間帶海參,可能會造成完整生態鏈的一環完全 喪失功能,尤其海參本身在清潔海水及底質上扮演重要腳色,也因此對於東嶼坪仍 然豐富的海參分佈,需格外注意。 45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46. 46.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2. 台灣珊瑚礁 10 年長期分析 珊瑚礁生態系受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珊瑚礁生態系的瓦解直接衝擊全球五億 仰賴珊瑚礁生存的人口,帶來氣候調節失靈、海岸流失等等問題。而除了珊瑚白化 以及海洋酸化等直接導因於全球氣候變遷的效應外,超級強颱或是颶風的形成亦對 珊瑚礁造成極大的衝擊。加入今年 2009 年的即時資料,我們並統整了長期的生態 資料,更可以協助我們清楚的看出未來台灣珊瑚礁可能的走向。 將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與中研院公布在網路上過去 12 年綠島、蘭嶼、小琉球 等三處珊瑚礁區的活珊瑚覆蓋率與今年的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可以得到下列結論: 1. 綠島和蘭嶼在 1998 年的聖嬰效應之後,緩慢恢復至 2004 年。但是 2006 年起發生黑皮海綿大爆發,造成活珊瑚覆蓋率急速下降。2008 與 2009 年數次颱 風的侵襲之後,讓已經脆弱綠島珊瑚礁由平均 2004 年的 64.2%下降至 2009 年的 45.1%。蘭嶼更由 2004 年的 68.86%下降至 2009 年的 17.8%。 2. 小琉球原本就是台灣唯一的珊瑚礁島,珊瑚覆蓋率應該很高。但是長期的 漁業、觀光和海岸污染早已造成小琉球周圍珊瑚礁嚴重破壞的狀態。自 1998 年以 來活珊瑚覆蓋率ㄧ直是在 20%以下,是台灣附近狀況最差的珊瑚礁區。雖然 2004 年的平均覆蓋率回升至 24%,但是 2009 年的又下降至 20%,且大部分的地點都 低於 20%。顯示小琉球整體珊瑚礁生態系無法恢復的問題。 46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47. 47.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綜觀以上資料,2009 台灣區珊瑚礁總體檢與 10 年長期分析都指出,台灣周圍的珊 瑚礁都已處在過度漁撈與活珊瑚覆蓋率下降的瀕危的狀態。未來全球暖化、海洋酸化、 以及極端氣候所引起的超級颱風,都是加速珊瑚礁走向消失的威脅。如何透過政府、 民間和所有的大眾的覺醒和作為,海中雨林的珊瑚礁才有可能延續她對人類的生態服 務功能。 玖、經驗分享及後續發展 今年的珊瑚礁總體檢雖首次由民間團體舉辦,但是成功讓台灣潛水領域及相關 人士認識何謂珊瑚礁總體檢 ReefCheck,也順利完成全台 6 個地點的志工參與之 珊瑚礁調查,再次表示民間的力量不容小看,當初國際珊瑚礁總體檢基金會所發動 的公眾參與 ReefCheck 的確可以在台執行,而這樣的成果來自於公眾參與中很重 要的分享 & 溝通;最基本的第一步是提供簡單、方便的公開訊息,因此只要透過 架設網站等網路工具,便可有效推動珊瑚礁總體檢的理念,而因為訊息分享接觸到 的民眾,則需要良好有效的溝通,讓珊瑚礁總體檢的模式及背後代表的海洋守護意 義,能夠完全被吸收,這部份便需要在工作團隊對於珊瑚礁體檢的認同感和深刻認 識方面進行預先討論和釐清,因為每位工作人員所表現出來的舉止行為,都將影響 到接觸者的認知。 雖然民間珊瑚礁總體檢的第一步成功踏出,但這仍只是第一步,且是還沒穩固 的第一步,不論是在運作模式或是數據收集上面,將會持續受到嚴格考驗,首先, 自行負擔部份費用的志工參與模式如果沒有獲得認可,之後將可能因為參與人數不 足而讓珊瑚礁體檢應有的延續性中斷;另外,志工所收集的調查數據在公佈後,也 47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48. 48. 2009 台灣珊瑚礁總體檢結案報告 http://e-info.org.tw/node/40662 將會受到各界的審視,不論是如何在佈線地點上具代表性、如何確保志工在辨認務 種上有一定水準、以及調查的數量和頻度該如何調整,都是未來的一大挑戰。 或許由志工擔任珊瑚礁總體檢調查員所產出的結果,會不如學術專家來的精 準,然而,珊瑚礁總體檢在全球海洋學家及美國總部努力之下,已是大眾皆能理解 的科學調查方法,因此,由學術團體操作的體檢,如果在結果輸出不夠普及化,可 能會讓這樣簡易的珊瑚調查方法成為民眾無法了解的學術研究,進而喪失珊瑚礁總 體檢在教育、宣導等其它重要功能。另外,不少潛水員有固定潛水地點,而他們對 於當地的海洋狀況和變化也比別人更加了解和重視,如果這些民間潛水員能在固定 潛點進行定期、長期的珊瑚礁體檢,將累積出單一研究計畫可能無法達到的驚人數 據。因此,未來的珊瑚礁總體檢將持續朝向「在地化」前進,希望由當地潛水店或 是潛水教練擔任地區行動的發起暨負責人,藉此可以確定每次體檢的人員及調查方 法的一致性,也可讓海洋監測的數據在社區累積以發揮最大效能。而為了與國際同 步,未來希望能跟上國際珊瑚礁總體檢基金會的認證制度,在台灣培育合格的珊瑚 礁體檢調查員暨講師,除了能佳化調查數據的精確性,這些國際認可的調查員所提 供的資料,也可讓台灣的珊瑚礁狀況獲得全球的重視,藉由國際關注提升台灣的海 洋永續發展,使台灣的潛水活動晉升到國際級地位。當然,站在 2009 的第一步來, 這些目標是不可能馬上達到,但是為無庸置疑的前進方向。 48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