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cessfully reported this slideshow.
Your SlideShare is downloading. ×

汪中和 災難與方舟論壇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Upcoming SlideShare
5 2地貌的改變與平衡
5 2地貌的改變與平衡
Loading in …3
×

Check these out next

1 of 12 Ad

More Related Content

Advertisement

Recently uploaded (20)

汪中和 災難與方舟論壇

  1. 2. 海平面上升將對低漥及海岸地區形成直接且嚴重的威脅與損害。 右圖中深藍色的地區將會首先受到衝擊 。 2004/9/26 基隆 2008/7/28
  2. 3. 從準備抗旱到全力收拾洪澇慘況,今年第一個侵台的莫拉克颱風,在掠過北台灣時所引進的旺盛西南氣流,為南台灣降下世紀僅見的超大豪雨,結結實實的給台灣上了一個震撼教育的課程。 屏東佳冬 台東太麻里 暖化後,氣候變化的特點: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日趨極端、兩面作戰
  3. 4. 豪雨區 乾旱區 4 年 3 年 1 年 Outliers :地球能量 不斷累積的結果 降雨強度增大! 33/240; 14% 73/240; 31% 乾旱時期拉長!
  4. 5. 2010/1/4 北京在將近 40 年來最冷的晨溫中打哆嗦,在 1951 年以來最大的降雪量裡叫苦,英國遭遇 1981 年以來最長的驟冷急凍,美國南方諸州,包括佛羅里達州,一片嚴寒。
  5. 6. 北半球嚴寒,南半球卻出現罕見高溫。澳洲部份地區連續多日的氣溫衝破攝氏 40 度,南部地區更高達 45 度。 (2010-1-10)
  6. 7. <ul><li>2010 年 3 月 19 ~ 21 日,強沙塵暴天氣先後影響了 中 國 21 個省 ( 區、市 ) ,沙塵一度蔓延到黃淮、江淮、江南北部等地區。 </li></ul><ul><li>內蒙古呼和浩特、吉蘭太等地出現了強沙塵暴,北京出現揚沙、浮塵。 </li></ul><ul><li>遠在南方的香港當日多個地區空氣污染指數超過 400 ,創歷史新高,深圳空氣品質達重度污染,就連台灣也都受到了影響。 </li></ul>
  7. 8. <ul><li>自 2009 年秋季以來,中國西南地區遭遇歷史罕見的特大旱災,影響人們生活和經濟,當局努力抗旱。 </li></ul><ul><li>雲南、貴州、廣西、重慶、四川五省區市受災人口超過 5 千 萬人,飲水困難人口 約 2 千 萬人,農作物絕收面積 超過 1 百 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達 2 百多 億元人民幣。 </li></ul><ul><li>雲南、貴州部分地區旱情超過或達百年一遇,很多地區人畜飲水困難,經濟損失嚴重,部分地區甚至準備大規模移民。 </li></ul>
  8. 9. 「諾亞方舟」計畫 2007/2/26 日北極「末日地窖」於挪威朗葉比鄰近地區正式啟用,地窖中將裝滿全球最重要種子的樣本,其目的在於當遭遇全球災難時,能成為提供人類食物的「諾亞方舟」。 這座地窖在北極偏遠山區的永凍層中挖掘建造,距離北極約 1 千多公里。地窖由三個寬敞的冷藏室組成,每個長二十七公尺,寬十公尺,形成一個在砂岩與石灰岩中開鑿挖掘而成的三叉狀隧道。 地窖可容納地球上已知各種主要糧食作物多達 450 萬組種子,一旦這些作物從自然環境中消失,或是因為重大災難而絕跡,便能復育重新栽種。
  9. 10. 目前全球生態村網路列有 379 個社區,這類型的社區正穩健發展,開創一個令人嚮往,可付諸實行的替代生活方式。 祂們希望向世人展現,既可以過著現代化的生活,又能將對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 生態村 Findhorn, Scotland HuehueCoyotl, Mexico Thlolego, South Africa
  10. 11. 根據氣候持續暖化帶來的威脅,要加強推動前瞻預測、因應減緩 、 適應調適 等三大策略 。 前瞻預測 : 深入分析氣候變遷對環境 、 基礎 設施和生產系統 的影響,以為減緩和調適策略作科學的探討。 對一般民眾來說,時時掌握天然災害的訊息,處處留意環境的變化,更是不能忽略。 因應減緩 :發展綠能科技,調整生活方式,建立節能低碳、充分使用資源 (4R ) 的社會;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育,恢復大地的健康體質,保護地球環境,也保護自己健康 。 適應調適 :趨福避禍,遠離危險易受災的地區,遷出未來會被淹沒的海岸區,建立自主性高的社區 ( 能源、糧食、水資源、公共衛生 ) ;加強防災、救災體系的連繫與運作。
  11. 12. 我們需要改變 <ul><li>1. 出門自備餐具,不用免洗筷 , 也讓自己身體健康。 </li></ul><ul><li>2. 出門盡量搭乘交通工具,減少車輛使用 , 減少空氣污染。 </li></ul><ul><li>3. 紙類回收,多用再生紙 , 紙張雙面用。 </li></ul><ul><li>4. 不用的水電就關掉,洗澡多用淋浴;多利用自然光;避免冷氣溫度太低。 </li></ul><ul><li>5. 自備購物袋,少用塑膠袋。 </li></ul><ul><li>6. 廢電池回收。 </li></ul><ul><li>(….. 請自行增加 ) </li></ul>一顆心愛地球,一雙手做環保。 簡樸生活:多與家人相處,多接近自然,少浪費,惜資源,多助人。 節約勤勞:盡量廢物利用,多動手。 節能減碳:省水、省電、省紙;多走路、少外食、少肉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