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Related Content Similar to 鏘鏘 Sig2015-申請大專生計畫 Similar to 鏘鏘 Sig2015-申請大專生計畫(20) 鏘鏘 Sig2015-申請大專生計畫3. 共 40 頁
我是鏘鏘我是鏘鏘 林豪鏘林豪鏘
國立清華大學資訊科學博士 , 1997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創新經營學院.院長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系.教授
台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副理事長
台灣科技藝術學會.副秘書長
中華民國數位 容學會.常務理事內
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理事
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理事
科技部創新學習軟體設計主題研究群.召集人
ISAC 中華民國大專校院資訊服務協會.理事
數位藝術與互動設計實驗室主持人 現代詩人.藝術觀點總編輯
藝術所 ( 美術系 ) .所長.資訊長
網路行銷叢書作者
棒球評論網路作家
網站流行音樂業餘樂評
人工智慧社群網站創站站長 (Since 1995)
台北數位藝術獎評審.網路藝術組召集人
國際新媒體藝術節.策展人
Boom !快速與凝結新媒體的交互作用,關渡美術館.參展藝術家
藝術家博覽會-「藝.極棒」多媒體藝術展.參展藝術家
DDLab
305/16/15
工程
商管
教育
藝術
7. 審 者喜歡的研究計劃查審 者喜歡的研究計劃查
研究的領域最好與系的發展有關
題目最好與指導老師的專長有關
是否為目前較重要的研究主題
找到新的研究議題
理論基礎完整的研究計畫
研究計畫執行的合理性
05/16/15 共 40 頁 7
12. 投上計畫後呢投上計畫後呢
定期 Meeting
可以選定一些比賽當作目標
沒得獎沒關係
也可以鼓勵學生投稿和參加
一些研討會
和研究生一起辦 Seminar
善用臉書社團
當然,現在還有 Line 群組
05/16/15 共 40 頁 12
14. 次都很 地詢問大三生意願每 趕次都很 地詢問大三生意願每 趕 ??
次申請計畫時,都很 地詢問大三學每 趕
生意願,根本沒時間訓練 ?
將戰場往前拉到大一大二 !
平常就從大一大二生裏尋覓可造之才。
長期培訓。
「客座學生」
05/16/15 共 40 頁 14
16. (( 寫給學生寫給學生 )) 研究問題的來源研究問題的來源
根據研究者個人靈感
對已有的研究作測試
從現有的理論衍生而來
從參考文獻而來
05/16/15 共 40 頁 16
17. (( 寫給學生寫給學生 )) 研究議題的問題研究議題的問題
創新性不足,
提出的假 在邏輯上有充分的自明性。說
研究目的不清楚,與資料分析結果無法掛勾。
研究目的不 具體。夠
論文在研究理論動機不 強烈,論文並沒有指夠
出理論邏輯上的缺口,或是過去實證結果衝突
之處,只是對這麼多重要的構念串接,難以對
理論 生貢獻。產
05/16/15 共 40 頁 17
18. (( 寫給學生寫給學生 )) 選擇研究問題的準則選擇研究問題的準則
儘量找「跨不同領域」之研究問題
非枝微末節的研究問題、 人皆知的答案眾
可驗證的或資料可蒐集得到
可引人興趣
具原創性,應避免炒冷飯了無新意的主題
05/16/15 共 40 頁 18
19. (( 寫給學生寫給學生 )) 選擇研究問題的準則選擇研究問題的準則
先擬訂一個自己有濃厚興趣的題目
盡量縮小題目研究範圍
題目縮小到什麼程度,
全靠蒐集資料與個人處理資料能力作決定
題目小較易蒐集資料
對前人的類似研究作一徹底的文獻探討
目的在了解那些已有圓滿的答案、那些是枝微末節的小
問題、那些問題太空泛目前不適合研究、那些問題仍眾
紛紜等說 ( 找出研究缺口 )
多問問題:此問題有研究必要 ?嗎
是否有缺陷仍待補充?
05/16/15 共 40 頁 19
20. (( 寫給學生寫給學生 )) 文獻探討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的目的
瞭解有關理論背景並與自己研究領域連結,
以決定本研究的價值
熟悉前人的研究是主題選擇與研究論文必經的 練歷
避免重複前人的努力:為了使本研究能站在巨人的
肩膀上,在研究前,應先將過去文獻整理成表
文獻探討旨在確保研究問題的價 性、研究方值
向的正確性,以及研究模式的合理性
05/16/15 共 40 頁 20
21. (( 寫給學生寫給學生 )) 文獻探討的功能文獻探討的功能
可以瞭解前人觀點是否有再商 的必要?榷 ( 是說
得對或僅能 得通?說 )
可以瞭解前人成果是否 得加以吸收?值 ( 找出方法
、論點、資料上的優點 )
可以瞭解其限制是否也是自己的問題? ( 明瞭其缺
失,做為改正自己不足的借鑑 )
可以藉此省察自己的研究程度, 瞭解自己是否具
有研究的能力? ( 考驗自己的程度和能力,以確定
未來研究的可能方向 )
05/16/15 共 40 頁 21
22. (( 寫給學生寫給學生 )) 文獻探討的來源文獻探討的來源
學術性期刊
( 如 SSCI , SCI , TSSCI ,國 相關期刊內 )
國 博碩士論文內
專業書籍
正在研究中的計劃
研討會論文集
技術報告
電腦資料庫 ( 透過學術網路來搜尋 )
05/16/15 共 40 頁 22
23. (( 寫給學生寫給學生 )) 如何做好文獻探討如何做好文獻探討
先從本領域最近幾年重量級期刊 (Journal) 開始著手,再
依它的「參考書目」往前推,但不必推得太過 ,至於份
教科書則當輔助教材
「引用」 (cited) 文獻至少是來自原著者之結果發現,非
引用「原著所引用的文獻」
所找文獻要具有相關性、完整性、代表性、重要性
早期先從別人研究模式來延伸 ( 疊床架屋 ) ,或同一模式
落實到不同的情境重做。文獻探討的初期重廣度、後期
重深度。研究策略是 「要小題大做,切忌大題小做」
05/16/15 共 40 頁 23
24. (( 寫給學生寫給學生 )) 如何做好文獻探討如何做好文獻探討
先唸各論文摘要部分 ( 非全文 ) ,或先彙總該論文重點
及綱要,以判斷此論文是否有用
專業研究相關的資料 ( 背景資料、二手資料、前人成果 )
要「詳讀」:做比較、知優劣、 多吸收、 片。不要錄卡
馬上做筆記,先快速發現有用的章節,再做筆記
做筆記, 整理成 片,並標註 篇文章之「資料來源」卡 每
及將來它們會用在什麼地方
引用的 篇論文,都要消化,變成自己的思想,並系統每
化呈現
05/16/15 共 40 頁 24
32. 建築投影 (Building Projection)
運用 3D 立體光雕投影技術 (3D Projection
Mapping)
互動式建築投影
3205/16/15 共 40 頁
37. 共 40 頁
Max/MSP/Jitter
Max : MIDI 訊息
MSP : Audio 音訊
Jitter :動靜態影像
37
Arduino
開放原始碼的電路
板
小型晶片
外接電子元件
05/16/15 37
Editor's Notes 這種投影方式不需要投影布幕做投影的介面,而是依據建築本身的表面結構進行光點計算,實現點對點無縫投射,利用建築物擁有的門、窗,與3D影片結合,呈現出能改變建築物本身結構的虛擬影像
然而建築投影大多都是以建築本身具有的立體感再搭配聲光效果呈現的視覺畫面,更突破性的技術就是互動性裝置的結合應用。
右圖就是1024 Architecture在法國演出的互動建築投影創作,利用麥克風讓民眾與建築投影進行互動。
http://kaiaktw.blogspot.tw/2011/01/3d-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