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cessfully reported this slideshow.
Your SlideShare is downloading. ×

9赵璞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Upcoming SlideShare
You’ve got leads!
You’ve got leads!
Loading in …3
×

Check these out next

1 of 33 Ad

More Related Content

Recently uploaded (20)

Advertisement

9赵璞

  1. 1. 图形的旋转 赵璞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2 班 080113282
  2. 2. 说课提纲 <ul><li>一、教材分析 </li></ul><ul><li>二、教学目的分析 </li></ul><ul><li>三、教学过程分析 </li></ul><ul><li>四、教学方法分析 </li></ul><ul><li>五、教学评价分析 </li></ul>
  3. 3. 说课提纲 <ul><li>一、教材分析 </li></ul><ul><li>地位作用 </li></ul><ul><li>重点、难点 </li></ul><ul><li>二、教学目的分析 </li></ul><ul><li>三、教学过程分析 </li></ul><ul><li>四、教学方法分析 </li></ul><ul><li>五、教学评价分析 </li></ul>
  4. 4. 1. 教材地位 : <ul><li>“ 图形的旋转”是人教版数学 九年级上 第 23 章中第一节的内容。 </li></ul><ul><li>学生已经学习过了 图形的平移、平面直角坐标系、轴对称、反比例函数、四边形 等知识 </li></ul><ul><li>为下一章 圆的概念 、“ 圆心角、弧、弦 ”定理的证明以及 正多边形 等内容的教学起到铺垫的作用。 </li></ul>
  5. 5. 2. 重点、难点 <ul><li>重点: </li></ul><ul><li>图形的旋转基本性质的理解 </li></ul><ul><li>难点: </li></ul><ul><li>利用图形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li></ul>
  6. 6. 说课提纲 <ul><li>一、教材分析 </li></ul><ul><li>二、教学目的分析 </li></ul><ul><li>三、教学过程分析 </li></ul><ul><li>四、教学方法分析 </li></ul><ul><li>五、教学评价分析 </li></ul>
  7. 7. 二、教学目的分析 <ul><li>了解旋转变换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 , 理解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 </li></ul><ul><li>探索和发现旋转图形的基本性质 </li></ul><ul><li>通过对图形的旋转及其性质的探究学习,发展学生直观想象能力,以及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li></ul>
  8. 8. “ 现实内容数学化”“数学内容规律化”“数学内容现实化”三者的统一 新课程标准
  9. 9. 二、教学目的分析 <ul><li>了解旋转变换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 , 理解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 </li></ul><ul><li>探索和发现旋转图形的基本性质 </li></ul><ul><li>通过对图形的旋转及其性质的探究学习,发展学生直观想象能力 </li></ul>
  10. 10. 说课提纲 <ul><li>一、教材分析 </li></ul><ul><li>二、教学目的分析 </li></ul><ul><li>三、教学过程分析 </li></ul><ul><li>四、教学方法分析 </li></ul><ul><li>五、教学评价分析 </li></ul>
  11. 11. 三、教学过程分析 <ul><li>创设情境 </li></ul><ul><li>发现问题 </li></ul><ul><li>实验探究 </li></ul><ul><li>学生讨论 </li></ul><ul><li>得出结论 </li></ul><ul><li>结论应用 </li></ul><ul><li>课堂回顾 </li></ul>
  12. 12. O P ′ 想一想 O P ′
  13. 13. O P ′ 想一想 O P ′
  14. 14. 想一想
  15. 15. · · A O A′ 旋转中心 旋转角 旋转方向 点 A 与点 A′ 称为对应点 .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 图形的旋转 . 这个定点叫 旋转中心 . 旋转的角度称为 旋转角 . ·
  16. 16. 三、教学过程分析 <ul><li>创设情境 </li></ul><ul><li>提出问题 </li></ul><ul><li>实验探究 </li></ul><ul><li>学生讨论 </li></ul><ul><li>得出结论 </li></ul><ul><li>结论应用 </li></ul><ul><li>课堂回顾 </li></ul>
  17. 17. △ ABC 绕 AC 中点 D 旋转 15° ,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A B C D
  18. 18. 三、教学过程分析 <ul><li>创设情境 </li></ul><ul><li>提出问题 </li></ul><ul><li>实验探究 </li></ul><ul><li>学生讨论 </li></ul><ul><li>得出结论 </li></ul><ul><li>结论应用 </li></ul><ul><li>回顾与作用 </li></ul>
  19. 19. △ ABC 绕 AC 中点 D 旋转 15° ,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动动手 A B C D
  20. 20. 小组讨论 △ ABC 绕点 AC 中点 D 旋转 15° ,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A B C start D
  21. 21. 三、教学过程分析 <ul><li>创设情境 </li></ul><ul><li>提出问题 </li></ul><ul><li>实验探究 </li></ul><ul><li>学生讨论 </li></ul><ul><li>得出结论 </li></ul><ul><li>结论应用 </li></ul><ul><li>课堂回顾 </li></ul>
  22. 22. 1. 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 2.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 3. 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 . 旋转的基本性质
  23. 23. 三、教学过程分析 <ul><li>创设情境 </li></ul><ul><li>提出问题 </li></ul><ul><li>实验探究 </li></ul><ul><li>学生讨论 </li></ul><ul><li>得出结论 </li></ul><ul><li>结论应用 </li></ul><ul><li>课堂回顾 </li></ul>
  24. 24. (1) 把梯形绕 A 点顺时针旋转 90 ° (2) 把三角形绕 B 点逆时针旋转 90 ° A B 课堂练习
  25. 25. A B C A’ B’ C’ 如图 ,ΔA’B’C’ 是由△ ABC 绕某一中心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 , 利用旋转的性质 , 找出旋转中心 O. 旋转中心在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 课堂练习 . O
  26. 26. 三、教学过程分析 <ul><li>创设情境 </li></ul><ul><li>提出问题 </li></ul><ul><li>实验探究 </li></ul><ul><li>学生讨论 </li></ul><ul><li>得出结论 </li></ul><ul><li>结论应用 </li></ul><ul><li>课堂回顾 </li></ul>
  27. 27. Q1: 你在本节课里有什么收获? Q3: 图形旋转的性质是什么 ? Q2: 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
  28. 28. 作业布置 <ul><li>选做题: 如图,画出△ ABC 绕点 O 顺时针 旋转 60° 所得到的图形. </li></ul><ul><li>必做题: 如图,请画出关于点 O 成对称中心的图形。 </li></ul>
  29. 29. 说课提纲 <ul><li>一、教材分析 </li></ul><ul><li>二、教学目的分析 </li></ul><ul><li>三、教学过程分析 </li></ul><ul><li>四、教学方法分析 </li></ul><ul><li>五、教学评价分析 </li></ul>
  30. 30. 四、教学方法分析 <ul><li>创设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 </li></ul><ul><li>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li></ul><ul><li>提出一定跨度的问题串 </li></ul><ul><li>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li></ul><ul><li>及时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 </li></ul><ul><li>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 </li></ul><ul><li>适时运用多媒体手段 </li></ul>
  31. 31. 说课提纲 <ul><li>一、教材分析 </li></ul><ul><li>二、教学目的分析 </li></ul><ul><li>三、教学过程分析 </li></ul><ul><li>四、教学方法分析 </li></ul><ul><li>五、教学评价分析 </li></ul>
  32. 32. 五、教学评价分析 <ul><li>根据课堂实施状况和学生反馈的信息而作出一种即时性评价 </li></ul><ul><li>根据课堂练习的反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li></ul>
  33. 33.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