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cessfully reported this slideshow.
Your SlideShare is downloading. ×

雨水不亂排 逕流要處理--環保署發布「降雨逕流非點源污染最佳管理技術指引」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Loading in …3
×

Check these out next

1 of 30 Ad

More Related Content

Slideshows for you (20)

Similar to 雨水不亂排 逕流要處理--環保署發布「降雨逕流非點源污染最佳管理技術指引」 (20)

Advertisement

More from epaslideshare (20)

Recently uploaded (20)

Advertisement

雨水不亂排 逕流要處理--環保署發布「降雨逕流非點源污染最佳管理技術指引」

  1. 1. 雨水不亂排 逕流要處理 -降雨逕流非點源污染 最佳管理技術指引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水質保護處 102年10月1日
  2. 2. 簡 報 大 綱 土地開發之衝擊 衝擊改善-案例介紹 最佳管理技術簡介 本署推動逕流污染管理政策
  3. 3. 水流沖刷 水體污染 壹、土地開發之衝擊 充滿污染物之逕流降低水質 停車場是一般影響暴雨逕流 之不滲透表面 資料來源:2010 UACDC, Fayetteville, Arkansas http://uacdc.uark.edu 資料來源:PENNSYLVA Stormwater BMP Manual, 2006
  4. 4. 開發前 開發後 40% 蒸發 10% 逕流 25% 淺層滲透 25% 深層滲透 自然植被 38% 蒸發 20% 逕流 21% 淺層滲透 21% 深層滲透 10%-20%不透水面積 35% 蒸發 30% 逕流 20% 淺層滲透 15% 深層滲透 35%-50%不透水面積 30% 蒸發 55% 逕流 10% 淺層滲透 5% 深層滲透 75%-100%不透水面積 壹、土地開發之衝擊 4 1. 2. 3. 4. 不透水面積增加,進而增加降雨逕流量,逕流 雨水沖刷地表後夾帶污染物排入承受水體。都市化開發
  5. 5. 貳、衝擊改善-案例介紹 5 美國俄勒岡州 計畫- Manzanita 學生宿舍 執行單位-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基本資料- *2002年啟用 *2.4公頃的土地 *居住800名學生 *11座3層樓建築物及6座4層樓建築物 資料來源:Manzanita Village Storm Water and Urban Runoff Biofiltration System(Lisa Stratton,Cheadle Center for Bio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UCSB)
  6. 6. 貳、衝擊改善-案例介紹 逕流污染處理設施-溼式滯留池 6 資料來源:Manzanita Village Storm Water and Urban Runoff Biofiltration System(Lisa Stratton,Cheadle Center for Bio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UCSB)
  7. 7. 貳、衝擊改善-案例介紹 逕流污染處理設施-過濾設施 逕流污染處理設施-入滲溝 7 資料來源:Manzanita Village Storm Water and Urban Runoff Biofiltration System(Lisa Stratton,Cheadle Center for Bio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UCSB)
  8. 8. 貳、衝擊改善-案例介紹 濕式滯留池-植生綠化 8 資料來源:Manzanita Village Storm Water and Urban Runoff Biofiltration System(Lisa Stratton,Cheadle Center for Bio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UCSB)
  9. 9. 貳、衝擊改善-案例介紹 逕流污染處理設施-雨花園 施工中 施工後 9 資料來源:Manzanita Village Storm Water and Urban Runoff Biofiltration System(Lisa Stratton,Cheadle Center for Bio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UCSB)
  10. 10. 貳、衝擊改善-案例介紹 10 多環境效益營造雨花園街景城市 改善水體水質(減污) 削減逕流量(減洪) 入滲補注地下水 節約澆灌水量 提供生物棲地 減少粉塵 改善空氣品質 改善景觀美質 降低都市熱島效應 提高遊憩價值 資料來源:Manzanita Village Storm Water and Urban Runoff Biofiltration System(Lisa Stratton,Cheadle Center for Bio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UCSB)
  11. 11. 11 資料來源:Sustainable in Seattle: From Street Edge Alternatives to City Standards (www.seattle.gov/util/naturalsystems);Seattle's National Drainage Systems(Seattle Public Utilities, 2003) 貳、衝擊改善-案例介紹 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 計畫- Street Edge Alternatives (SEA Streets) project 執行單位- Seattle Public Utilities Seattle , 市政府 基本資料- *2001年建構完成
  12. 12. 資料來源:Sustainable in Seattle: From Street Edge Alternatives to City Standards (www.seattle.gov/util/naturalsystems) ; Seattle's National Drainage Systems(Seattle Public Utilities, 2003) 貳、衝擊改善-案例介紹 逕流污染處理設施-雨花園
  13. 13. 資料來源:Sustainable in Seattle: From Street Edge Alternatives to City Standards (www.seattle.gov/util/naturalsystems) ; Seattle's National Drainage Systems(Seattle Public Utilities, 2003) 貳、衝擊改善-案例介紹 逕流污染處理設施-入滲溝
  14. 14. 設置後設置前 資料來源: http://www2.cityofseattle.net/util/tours/seastreet/slide1.htm 14 逕流污染處理設施-植生溝 貳、衝擊改善-案例介紹
  15. 15. 資料來源:Sustainable in Seattle: From Street Edge Alternatives to City Standards (www.seattle.gov/util/naturalsystems) ; Seattle's National Drainage Systems(Seattle Public Utilities, 2003) 貳、衝擊改善-案例介紹 15 雨花園 雨花園 植生溝 入滲溝 雨花園
  16. 16. 排水功能 淨化水質 美化景觀 車輛通行 社區群聚 環境教育 資料來源: http://www2.cityofseattle.net/util/tours/seastreet/slide1.htm 16 逕流污染處理設施-植生溝 貳、衝擊改善-案例介紹 總逕流量 99%減少 水質淨化 達80%
  17. 17. 污 染 類 別 事業/工業活動 開發行為  市地重劃、區段徵收 之土地開發。  四線道以上之道路工程。 管 制 方 式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 檢測申報管理辦法 規定。 應 收 集 處 理 逕 流 廢水並採取逕流污 染削減措施。 發布降雨逕流非點源 汙染最佳管理技術指 引。 應收集處理15毫米初 期降雨逕流污水。 參、本署推動逕流污染管理政策 降雨逕流廢水管理 目的:減少水體污染總量。 17
  18. 18. 都市計畫 審議原則 市地重劃 作業要點 區段徵收 作業要點 1.開發計畫 2.可行性評估 3.審定都市計畫程序 4.徵收範圍確定 5.工程規劃、設計 6.設計審查 完工、交地 行政程序法第165條 發布通知地方政府及 相關機關納入規劃 7.施工 1 2  市地重劃、區段徵收之土地開發行為 18 參、本署推動逕流污染管理政策
  19. 19. 設計基準 應收集處理降雨逕流之體積﹕收集15毫米之初期降雨逕流量, 可降低80%以上之非點源污染物濃度,本指引以最低降雨逕流收集 量「開發基地面積乘以係數0.015」,計算應收集之降雨體積: 開發基地面積依本指引 計算結果設置 逕流污染處理設施 都市計畫區域之不透水區域  停車場、屋頂、車道、人行道、 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  溝渠、植被覆蓋條件不佳(<50%)之 開放空間及地表  地下有人造構造物/鋪面之綠地或公園 015.0AVd Vd:應收集降雨逕流體積(m3) A:開發基地面積(m2) 19 參、本署推動逕流污染管理政策
  20. 20.  其他規範、指引所設置設施得折抵之體積  建築技術規則中建築物雨水貯留再利用設施。  建築基地保水設施符合基地保水方法與施工標準設計。  符合水土保持技術規範、建築技術規則規定設置之雨水 貯集滯洪設施或非都市土地開發審議作業規範之滯洪沉 砂設施。 20  逕流污染處理設施設置原則  逕流污染處理設施設置及設計方式,可參考本指引所附技術 手冊進行規劃。  各類逕流污染處理設施之降雨逕流收集體積,加上其他 規範設置設施之折抵體積,需大於本指引要求之應收集 降雨逕流體積。 參、本署推動逕流污染管理政策
  21. 21. 道路施工 相關規範 市區道路及 附屬工程 設計規範 公路排水 設計規範 行政程序法第165條 發布通知道路主管機關 納入道路設計施工規範 內政部 交通部 水土保持 技術規範 農委會 四線道以上之道路工程 21 參、本署推動逕流污染管理政策
  22. 22. 設計基準  應收集處理降雨逕流之體積 (收集15毫米之初期降雨逕流量)  道路開發基地面積乘以0.015,計算應總收集降雨體積:  依其他規範所設設施得折抵之體積 道路工程設滯洪沉砂設施,除符合水土保持技術規範或 非都市土地開發審議作業規範,且同時符合水質控制要求, 則滯洪設施設計之水質控制體積可全數折抵。  逕流污染處理設施設置原則 設置各類逕流污染處理設施之降雨逕流收集體積,加上 其他規範設置設施折抵體積,需大於本指引要求應收集 降雨逕流體積 015.0AVd Vd:應收集降雨逕流體積(m3) A:開發基地面積(m2) 22 參、本署推動逕流污染管理政策
  23. 23. 依本指引所列 17種逕流污染 處理設施 進行規劃與設置 可參考本指引所附逕流污染物 濃度及逕流污染處理設施 污染物削減率 計算污染物削減量 各種逕流污染 處理設施 實際收集總體積 +折抵體積 i iiBMP eCVW i 3 10R 檢核式,實際值 應大於設計值 評估總表
  24. 24. 降雨逕流污染物濃度彙整表 土地利用型態 污染物 懸浮固體 (mg/L) 總磷 (mg/L) 硝酸鹽及亞硝酸鹽 (mg/L,以N計) 不透水 鋪 面 屋頂 21 0.13 0.32 高速公路/高 運量道路 261 0.4 0.83 中運量道路 113 0.33 0.58 住宅區街道/ 低運量道路 86 0.36 0.47 遊樂園等 60 0.46 0.47 大型停車場 120 0.39 0.60 小型停車場 58 0.15 0.39 註:以上數據為參考數值,開發單位得依實際檢測 結果或其他參考文獻合理估算污染物濃度。 24 參、本署推動逕流污染管理政策 資料來源: The Role of Low Impact Development in Project Design and Post-construction BMPs, The Low Impact Development Center, Inc. www.lowimpactdevelopment.org
  25. 25. 逕流污染處理設施污染物削減率彙整表 逕流污染處理設施項目 懸浮固體(%) 總磷(%) 硝酸鹽(%) 透水性鋪面 85 85 30 入滲池 85 85 30 地下入滲床 85 85 30 入滲溝 85 85 30 雨花園 85 85 30 入滲乾井 85 85 30 過濾設施 85 85 30 植生溝 85 85 30 植生過濾帶 30 20 10 入滲堤 60 50 40 綠屋頂 85 85 30 雨水貯集系統 100 100 100 人工濕地 85 85 30 溼式滯留池 70 60 30 乾式滯留池 60 40 20 水質過濾設備 60 50 20 水岸緩衝帶修復 65 50 50 註:以上數據為參考數值,開發單位得依實際檢測結果或 其他參考文獻合理估算污染物削減率。 25 參、本署推動逕流污染管理政策 資料來源: The Role of Low Impact Development in Project Design and Post-construction BMPs, The Low Impact Development Center, Inc. www.lowimpactdevelopment.org
  26. 26. 肆、逕流非點源汙染最佳管理技術介紹 非點源污染 最佳管理技術手冊 非結構性控制技術- 管理面措施6大類 結構性控制技術- 處理設施17種 軟體 硬體 提供相關機關(構)規劃、設計、審查、施工、維護參採。
  27. 27. 避免開發 敏感地區 建築設施 集中開發 減少場址干擾 及低成本維護 減少不透水 性地表 避免逕流直接 聯結排水系統 於源頭 移除污染源 避免開發具暴雨逕流控制功能之洪氾平原、溼地、或陡坡地區, 避免喪失原有之暴雨控制功能而增加暴雨逕流量。 開發時應將相關建築或設施集中,避免分散開發而過度擾動原先 未開發之區域。 1.減少場址整地、移去現存植物及土壤干擾,重新建立景觀維護 2.避免土壤過度壓實及確保土壤滲透性不因開發而受影響 3.使用不需肥料、除草劑、殺蟲劑等化學物品維護之植物 除必要之開發範圍外,盡可能減少不透水面積。 將屋頂、地表或路面逕流避免直接聯結排水系統之設計,可降低 屋頂、地表或路面逕流流速,並將逕流導入植栽區。 使用掃街車定期清掃街道,可減少污染物因暴雨逕流而沖刷進入 雨水下水道。 主要措施 非結構性降雨非點源污染控制技術 27
  28. 28. 逕流處理設施 城市/社區開發 道路設施 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 控制逕流量/尖峰率 入滲性最佳管理措施 透水性鋪面    入滲池    地下入滲床    入滲溝    雨花園    入滲乾井   過濾設施    植生溝    植生過濾帶    入滲堤    控制逕流量/尖峰率 一般性最佳管理措施 綠屋頂  雨水貯集系統   控制逕流水質/尖峰率 之最佳管理措施措施 人工濕地   溼式滯留池    乾式滯留池    水質過濾設備   修復型最佳管理措施 水岸緩衝帶修復  結構性降雨非點源污染控制技術
  29. 29. 範例:雨花園(Rain Garden) (一)定義 (二)適用範圍 29 (三)規劃 (四)設計 (五)減量體積計算 (六)施工 1.每年應至少二次檢視沉積物 堆積、沖蝕及植被生長情形。 2.每年應移除沉積物。 3.若設施受明顯沖蝕,補充並 重鋪護根物。每二至三年檢視 場址更換護根物之必要性。 (七)操作維護 美國西雅圖-雨花園 資料來源: “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 Feasibility Study” by CIP projects in Kirkland, Washington. 手冊彙整 四大類 17種技術
  30. 30. 美好的生活環境 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臺北鹿角溪-人工溼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