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ccessfully reported this slideshow.
Your SlideShare is downloading. ×

04 安心共事 - 共同化解分歧20160325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Ad
Loading in …3
×

Check these out next

1 of 34 Ad

More Related Content

Viewers also liked (20)

Similar to 04 安心共事 - 共同化解分歧20160325 (20)

Advertisement

Recently uploaded (20)

04 安心共事 - 共同化解分歧20160325

  1. 1. 共同化解分歧 覺旅⼈人共同基礎訓練單元 20160320版
  2. 2. 共同化解分歧就是 請求⾏行動或承諾⾏行動 以滿⾜足雙⽅方的需求 『共同化解分歧』的架構,是為了協助彼此,維護健康的共事關係。 (有了健康的共事關係,能更專注於創造超越性價值) 2
  3. 3. 三件事認識共同化解分歧 • 為彼此的關係負起責任 • 觀察、感受、需求 • 重點是,請求⾏行動 3 …….…P.03 — P.12 …….…P.14 — P.20 …….…P.21 — P.27
  4. 4. 共同化解分歧
 不是找⼈人吵架、找⼈人⿇麻煩
 ⽽而是藉由 請求⾏行動、承諾⾏行動 為彼此關係負起責任 4
  5. 5. 譬如: • 我很忙沒時間 • 我怕被討厭 • 我不會⽤用這套說話 • 反正忍⼀一忍過了就算了 如果你真⼼心想要為彼此關係負起責任, 請先試問⾃自已這些困難點真的存在嗎? 5
  6. 6. 誰可以使⽤用共同化解分歧? 在乎健康共事關係的夥伴! 所以應該是組織裡的任何夥伴, 除⾮非他的⾏行動證明⾃自⼰己不適配, 你就更應該直接請求該夥伴離開團隊。 6
  7. 7. 如果他不願意跟我共同化解分歧? 對於不願意為彼此健康的共事關係負起責任的夥伴, 你可以明快、真實的請求這位夥伴離開組織, 這也是你對於你⾃自⼰己、神⼀一般的隊友們, 最負責任的做法。 如果他慣性違反承諾? 儘早讓這位夥伴找到適配他的組織! 7
  8. 8. 分歧無所不在 我們沒辦法、也沒必要防範分歧的產⽣生 (只要是彼此畫⾯面不同,就是分歧) 8
  9. 9. 覺旅選擇使⽤用共同的溝通架構, 協助彼此有效的共同化解分歧。 (省下適應、磨合、習慣彼此說話⽅方式的時間資源, 把時間更專注在創造超越性價值) 9
  10. 10. ⼀一般⼈人處理分歧的⽅方法 假裝和樂,彼此忍受、互相討拍, 表⾯面上可以省去⼀一些⿇麻煩, 但對於⻑⾧長久的健康共事關係,其實毫無幫助。 10
  11. 11. ⼀一般⼈人處理分歧的⽅方法 或者暴⼒力溝通,彼此指責、互相扯後腿, 表⾯面上似乎講開了,但如果無法有下⼀一步具體⾏行動, 只會讓未來有更多的分歧的產⽣生。 11
  12. 12. 覺旅選擇處理分歧的⽅方法 真實⾯面對彼此 請求⾏行動、承諾⾏行動 持續維護健康的共事關係 12 (覺旅價值觀:『真實 』,你總是坦率地說出⾃自⼰己的觀察,不求討好,不怕得罪)
  13. 13. 三件事認識共同化解分歧 • 為彼此的關係負起責任 • 觀察、感受、需求 • 重點是,請求⾏行動 13 …….…P.03 — P.12 …….…P.14 — P.20 …….…P.21 — P.27
  14. 14. 每⼀一個分歧事件都會有以下的三種要素 (但⼤大部份的⼈人,習慣會把他們混在⼀一起談) • 發⽣生了什麼事?(觀察到的事實) • 這件事引發了什麼情緒?(感受到的情緒) • 情緒的產⽣生,是因為什麼需求沒有被滿⾜足?(真實需求) 14
  15. 15. 觀察
 
 好的事實陳述,會帶你⾛走進客觀的共同畫⾯面, 不會偷渡指責與批評的語⾔言 譬如: 「我觀察到你這⼀一週有四天早開的班, 你有三天都將近⼋八點半才打卡。」 但⼤大部份⼈人習慣這樣談... 「你總是遲到,時間概念真夠差」。 15
  16. 16. 感受
 
 『覺得』是⼀一種情緒,⽽而⾮非你的想法 譬如: • 我覺得悲傷、憤怒、驚訝 ⽽而⾮非 • 我覺得你應該要多理解我 • 我覺得他很奇怪 16
  17. 17. 需求 ⼈人類共通的基本需求 ⽽而⾮非解決的⽅方案 譬如: • 被尊重 • 被理解 • 被看⾒見 17
  18. 18. 
 什麼是我們對於『需求』的定義? 先⽣生:我的需求是,脫離這層婚姻關係。 太太:我的需求是,被愛、被尊重。 從⼀一對打算要離婚的先⽣生和太太的 對話來釐清: 先⽣生的需求,乍看之下很合理。
 但,這是滿⾜足雙⽅方需求的解⽅方之⼀一,
 還是他有隱藏在這個解決⽅方式底下的真實需求? 18
  19. 19. ⼤大部份的⼈人在釐清彼此需求時, 很容易陷⼊入快速提供解決⽅方案, 卻缺少了釐清⾃自⼰己、同理他⼈人『需求』的能⼒力, 所以會陷⼊入:你也對、我也沒錯的窘境,
 反⽽而容易關係惡化(無論是彼此沈默、或是互相攻擊), 也找不到滿⾜足雙⽅方需求的下⼀一步⾏行動請求與承諾。 不要急著解題,先搞清楚題⺫⽬目。 不要急著想⽅方法,先釐清彼此需求。 19
  20. 20. 每⼀一個⾏行動請求、或⾏行動承諾的產⽣生, 都是為了滿⾜足彼此的需求。 20
  21. 21. 三件事認識共同化解分歧 • 為彼此的關係負起責任 • 觀察、感受、需求 • 重點是,請求⾏行動 21 …….…P.03 — P.12 …….…P.14 — P.20 …….…P.21 — P.27
  22. 22. 告訴別⼈人我們不想要什麼,只會製造混淆和抗拒 譬如: • 我請你以後不要這樣對待顧客 • 我求你不要這麼兇跟我說話 (哪樣對待?這麼兇是多兇?) 22
  23. 23. 避免模糊我們的需要,或聽起來像⼀一個攻擊的語⾔言 譬如: • 希望你以後可以好好聽我說話 • 求你不要再這麼煩⼈人 (好好聽我說話,如何驗證?這麼煩⼈人是什麼狀態?) 23
  24. 24. 24 好的⾏行動請求是具體可⾏行的⾏行動語⾔言 • 請求承諾的語⾔言是清晰可⾒見的畫⾯面 • 承諾做到了,是可以驗證的 (具體可⾏行,能驗證是否達成承諾,有助於彼此信任關係的提升) (甚⾄至信任關係提升到⼀一個境界,只需要彼此請求⾏行動、承諾⾏行動,就能夠快速共同化解分歧)
  25. 25. 好的⾏行動請求是具體可⾏行的⾏行動語⾔言 譬如: • 我請求你能承諾:在下週五之前,將『⽂文化 與價值觀』簡報閱讀完,並且在⼀一週內開啟 ⼀一場讀書會。 • 如果下次外帶餐點有誤,要招待顧客,是否 願意承諾『以寄送等值的邀請卡給顧客,替 代⼝口頭交接』,還是妳有不同的看法? 25
  26. 26. 覺旅是⼀一⽀支職業球隊
 ⽽而不是⼤大家庭 相安兩無事 並不是為彼此關係負起責任的做法 也無法真正的 讓團隊認清事實、共同前進 26
  27. 27. 任何⼯工具都沒辦法改變、維護健康的共事關係, 唯有實際落實,不停進化, 才有可能促成改變發⽣生。 27
  28. 28. 延伸閱讀: 28 • 結盟超能⼒力 - 同理⼼心 • 四步驟 • 四步驟四回合 • 使⽤用情境 • 案例演練 • ⼀一張圖看懂共同化解分歧 …………….…….… P.29 ……………………………………………..….… P.30 ………………………………….… P.31 …………………………………….….…… P.32 …….…… P.34 …………………………………….….…… P.33
  29. 29. 29
  30. 30. 誠實地表達⾃自⼰己的需要 ⽽而不批評或指責 同理地傾聽他⼈人的需要 ⽽而不解讀為批評或指責 1 觀察 (具體⾏行為) 2 感受 (⽽而⾮非思想) 3 需要 (共同需要) 4 請求 (具體可⾒見的⾏行動⽅方案) 『共同化解分歧』4步驟 30
  31. 31. 回合 1 回合 2 回合 3 回合 4 參與者 分歧雙⽅方 (分歧雙⽅方) +引導者 (分歧雙⽅方) +引導⼩小組 (分歧雙⽅方) +引導⼩小組 +執⾏行⻑⾧長 步驟 1 觀察 觀察 觀察 觀察 步驟 2 感受 感受 感受 感受 步驟 3 需要 需要 需要 需要 步驟 4 請求 請求 請求 請求 『共同化解分歧』4步驟 4回合 使⽤用情境:彼此有任何形式的不認同、有⼈人違背⾃自⼰己的承諾、有⼈人違背共同基本原則、有⼈人違背覺旅天命脈絡... 若在任⼀一回合獲得分歧的化解,後續回合就不會發⽣生 任⼀一回合的所有參與者,在過程中,甚⾄至結束後,均不能讓參與者以外的任何⼈人⼠士涉⼊入本分歧事件中 31
  32. 32. 違反 任何承諾 任何意⾒見 不認同 「 共 同 化 解 分 歧 」 的 使 ⽤用 情 境 違反 組織系統 違反 天命脈絡 ⾓角⾊色責任 績效不佳 違反 基本原則 違反 ………… 32
  33. 33. 如果你是 A 或者你是B,你會怎麼共同化解分歧? A1.我是新⼈人,我發現我的⼯工作速度很慢,因為我很不熟悉 ... 還被B唸說:『你⼯工作時候速度可不 可以快點,不要造成團隊的困擾!』
 B1.我是負責帶新⼈人的夥伴,因為已經講過兩次了,新⼈人速度還是沒有上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A2.我是負責管理平臺的夥伴,明明更新內容的共同原則是三天,但B總是需要我在第三天才親⾃自提 醒,我覺得很累很浪費時間,不如我⾃自⼰己做更快! B2.我是負責管理、維護⼩小隊⾴頁⾯面,但⾴頁⾯面⽐比較難,⽽而且我想說第三天做就好,A⼜又⼀一直煩我... 
 A3.我跟B學妹⼀一起做專案,但說好的今天早上⼗十點就要給我簡報,但卻沒有達成承諾。
 B3.我跟學姊A⼀一起做專案,他給我了⼀一個很難的任務,但我很想做好,可是時間逼近,我卻做不出 滿意的作品... 33
  34. 34. 發起者 (分歧共有者) 受邀者 (分歧共有者) 請求⾏行動 同時也可能 承諾⾏行動 承諾⾏行動 同時也可能 請求⾏行動 『共同化解分歧』必須做到 雙⽅方的需要都滿⾜足為⽌止 雙⽅方的需要 都滿⾜足為⽌止 請求⾏行動:必須提出『具體可⾒見』的⾏行動⽅方案,
 ⽽而⾮非『不要如何如何...』的無效請求。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