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115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
Department of Tourism Providence University

                碩士論文
               Master Thesis



        遊客擁擠知覺之探討
          -以淡水為例
     An Exploration of Perceived Crowding
          : A Case of Tamsui Visitors




         指導教授:黃章展 博士
          Dr. Chang-Chan Huang

            研究生:廖庭瑩 撰
             Ting-Ying Liao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八月
            August, 2007
遊客擁擠知覺之探討-以淡水為例

                 【摘要】


  台灣地狹人稠,且每逢週休假日國內遊憩區多呈人山人海的現象,因此戶

外遊憩的擁擠問題日趨嚴重,然而過多的遊客不僅可能造成環境資源之破壞,

亦容易引發擁擠的感覺,降低遊客之遊憩體驗品質,因此關於遊憩情境中擁擠

感受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視。在戶外遊憩研究中有三個解釋擁擠現象的理論:分

別為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過去許多實證研究結果分別

支持三個擁擠理論,但並未同時驗證三個擁擠理論並加以整合,因此本研究目

的為整合「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提出解釋遊

客擁擠知覺的整合模式,並進一步在遊憩情境中加以驗證。


  問卷調查於 2007 年二月份以淡水老街為主要研究基地 範圍包括淡水捷運
                             ,

站、金色水岸、與淡水渡船碼頭,共得到 350 份有效問卷。淡水老街遊客的擁

擠知覺結果可藉由以下「知覺遭遇人數」「期望與實際遭遇人數的落差」「密
                  、             、

度引發的刺激」「遊憩體驗目標干擾」「擁擠知覺」等五類加以描述。首先,
       、         、

在不同時段測得淡水老街之遊客知覺遭遇人數分佈從 22 人到 1000 人。第二,

遊客知覺遭遇人數稍微高於預期人數。第三,淡水老街遊客對於遊客密度所引

發的刺激感受最強的為「環境髒亂」
               。第四,遊客前往淡水老街期望體驗程度平

均數最高者為「期望可以散步、散心」
                ,遊客獲得體驗程度最高者為「確實可以

增進同伴之間感情」
        ,至於遊客在淡水老街實際獲得之遊憩體驗目標除了「享受

熱鬧氣氛」之外,其餘皆顯著低於期望獲得的遊憩體驗目標。最後,遊客的擁

擠知覺為中度擁擠。


  路徑分析結果顯示「知覺遭遇人數」會藉由「期望與知覺遭遇人數的落差」

影響「擁擠知覺」,且「密度引發的刺激」亦會影響「擁擠知覺」,至於「遊憩


                    i
體驗目標干擾」則對擁擠知覺沒有顯著影響,此外,
                      「知覺遭遇人數」亦不會影

響「密度引發的刺激」與「遊憩體驗目標干擾」。


  依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淡水鎮公所應改善環境整潔問題,以減少

遊客對淡水老街的負面評價,更可於網站上提供前往淡水老街人潮的正確資

訊,以減少遊客擁擠知覺;此外,亦建議未來研究者,針對擁擠相關議題應可

發展更完善的測量工具;最後,本研究建議廣泛地檢驗本研究所提出的整合模

式,以更精確瞭解遊客的擁擠感受。


【關鍵詞】擁擠知覺、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社會干擾理論




                   ii
An Exploration of Perceived Crowding: A Case of Tamsui Visitors
                                   【Abstract】

     Taiwan is a small island accommodating a large population. It is very common
that a large amount of people serge into most of the popular recreational sites on
weekends and holidays. This phenomenon has caused not only environmental
resource destruction but also visitors’ perception of crowding. Visitors’ perception of
crowding, to a large extent, deteriorated their recreation experiences and, therefore,
became a concern of recreation managers and researchers. Researchers of outdoor
recreation have utilized expectancy theory, stimulus overload theory, and social
interference theory to explain visitors’ crowding phenomenon. Empirical studies
regarding visitors’ perceived crowding, to some extent, support the three theories
respectively. However, a comprehensive model which can better explain visitors’
perception of crowding has not been proposed and tested. Thu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tegrate expectancy theory, stimulus overload theory, and social
interference theory into a comprehensive model to explain visitors’ perceived
crowding and test the model in a recreational setting.

      Tamsui Old Main Street was selected as a study area, including Tamsui MRT
station, Golden Waterfront, and Tamsui Ferry Boat Terminus. An on-sit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February, 2007 to collect data from visitors
to the study area and 35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 of research
regarding the perceived crowding of visitors to Tamsui Old Main Street can be
described by following five basic categories: “number of encounters,” “the
difference in number of encounters between the expectation and actuality,”
“density-induced stimulus,” “goal interference” & “perceived crowding.” First, the
number of encounters reported by the respondents ranged from 22 to 1000 in
different measuring time. Second, most respondents encountered a little more than
they had expected. Third, in “density-induced stimulus”, the strongest impression of
the visitors was that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of Tamsui Old Main Street was
dirty. Fourth, in “goal interference”, the strongest recreation experience that visitors
expected to acquire is taking a walk along the Tamsui Old Main Street. The
friendship is indeed improved was the strongest recreation experience that the
visitors actually acquired. Moreover, visitors’ actual acquired recreation experience
is less stronger than they expected in all the experiences except “enjoy the pleasing
atmosphere.” Finally, visitors reported a medium level of perceived crowding.



                                           iii
The results of the path analysis revealed that “number of encounter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erceived crowding” by “the difference in number of
encounters between the expectation and actuality” and “density-induced stimulu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erceived crowding”. However, “goal interference” had
not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erceived crowding”. Moreover, “number of encounters”
had not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density-induced stimulus” and “goal inter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it was suggested that Tamsui Government should
keep sound and positive conditions to reduce negative stimulation to visitors. In
addition, providing accur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number of encounters in Tamsui
Old Main Street could reduce visitors’ perceived crowding. It was also suggested
that researchers should develop more effective and appropriate tools to measure
visitors’ perceived crowding. Finally, the model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needs to be
tested in more recreation settings to understand visitors’ perceived crowding.

【Keywords】perceived crowding; expectancy theory; stimulus overload theory;
social interference theory




                                         i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範圍..................................................................................................3
  第四節 研究變項名詞定義..................................................................................4
第二章 文獻回顧..........................................................................................................5
  第一節 擁擠知覺的定義......................................................................................5
  第二節 擁擠理論..................................................................................................6
  第三節 擁擠模式................................................................................................10
  第四節 實證研究結果........................................................................................20
  第五節 擁擠知覺與其他相關變項的測量........................................................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32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32
  第二節 研究範圍................................................................................................34
  第三節 先驅研究(pilot study).......................................................................35
  第四節 測量工具................................................................................................39
  第五節 研究對象抽樣及資料收集....................................................................42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44
第四章 分析結果........................................................................................................45
  第一節 樣本描述................................................................................................45
  第二節 研究變項測量結果................................................................................48
  第三節 研究變項驗證因素分析........................................................................54
  第四節 假設檢定................................................................................................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0
  第一節 研究方法摘要........................................................................................80
  第二節 分析結果摘要........................................................................................81
  第三節 結論........................................................................................................84
  第四節 討論........................................................................................................85
  第五節 建議........................................................................................................89
參考文獻......................................................................................................................91
附錄一 前測問卷......................................................................................................96
附錄二 正式問卷......................................................................................................98
附錄三 開放式問卷結果........................................................................................100
附錄四 各變項次數分配表....................................................................................102




                                                             v
表目錄


表 2-1    社會干擾擁擠體驗之類型 ...............................................................................9
表 2-2    六個擁擠模式與擁擠理論 .............................................................................20
表 2-3    擁擠理論的相關實證研究 .............................................................................25
表 3-1    先驅研究開放式項目測量歸納結果 .............................................................37
表 3-2    先驅研究之受訪者背景資料 .........................................................................38
表 3-3    先驅研究之次數分配表 .................................................................................39
表 3-4    文獻回顧與開放式問項測量之項目統整 .....................................................41
表 4-1    抽樣調查地點問卷數量表 .............................................................................45
表 4-2    受訪者社會背景資料 .....................................................................................47
表 4-3    實際周遭人數次數分配表 .............................................................................48
表 4-4    對周遭人數多寡程度平均數統計表 .............................................................49
表 4-5 遭遇人數與期望、理想上、可接受人數相比較之平均數統計表 .............49
表 4-6 擁擠程度平均數統計表 .................................................................................50
表 4-7 遊客對於下列現象感受程度平均數統計表 .................................................50
表 4-8 淡水老街遊客其遊憩體驗目標之平均數統計表 .........................................52
表 4-9 淡水老街遊客其遊憩體驗目標成對樣本t檢定 ............................................53
表 4-10 密度引發的刺激驗證性因素分析之模式變項參數估計表 ........................54
表 4-11 密度引發的刺激初始模式整體適配指標表 ................................................56
表 4-12 密度引發的刺激其修正指標(Modification Index, MI)參照表 ..............57
表 4-13 修正後密度引發的刺激驗證性因素分析之模式變項參數估計表 ............57
表 4-14 修正後之密度引發的刺激CFA模式整體適配度檢驗結果整理表 ............59
表 4-15 密度引發的刺激驗證性因素分析之建構信度與平均變異抽取量 ............64
表 4-16 遊憩體驗目標干擾驗證性因素分析之模式變項參數估計表 ....................64
表 4-17 遊憩體驗目標干擾初始模式整體適配指標表 ............................................66
表 4-18 遊憩體驗目標干擾其修正指標(Modification Index, MI)參照表 ..........67
表 4-19 修正後遊憩體驗目標干擾驗證性因素分析之模式變項參數估計表 ........67
表 4-20 修正後之遊憩體驗目標干擾CFA模式整體適配度檢驗結果整理表 ........69
表 4-21 遊憩體驗目標干擾驗證性因素分析之建構信度與平均變異抽取量 ........72
表 4-22 測量模式參數估計表 ....................................................................................74
表 4-23 結構參數估計表 ............................................................................................74
表 4-24 整體配適評鑑結果整理表 ............................................................................76




                                                     vi
圖目錄
圖 2-1 Stokols(1972)的人類對擁擠感之反應模式 ..............................................11
圖 2-2 Altman(1975)所提出的擁擠模式 ..............................................................12
圖 2-3 Choi等人(1976)的擁擠模式 ......................................................................14
圖 2-4 Fisher等人(1978)的高密度下對行為影響的擁擠模式 ............................15
圖 2-5 Shelby(1980)綜合的擁擠模式 ...................................................................16
圖 2-6 Manning(1999)擴充擁擠模型....................................................................18
圖 2-7 Lee與Graefe(2003)密度評估、期望與實際遭遇人數之差異、刺激相關
變項、目標達成相關變項與擁擠知覺之路徑分析.................................................24
圖 2-8 密度評估、對密度期望與實際之落差、刺激相關變項、 ..........................27
目標干擾相關變項、與擁擠知覺之路徑圖.............................................................27
圖 3-1 研究架構圖 ......................................................................................................33
圖 3-2 研究範圍位置圖 ..............................................................................................34
圖 4-1 密度引發的刺激各參數估計路徑圖 ..............................................................55
圖 4-2 修正後之密度引發的刺激各參數估計路徑圖 ..............................................58
圖 4-3 遊憩體驗目標干擾各參數估計路徑圖 ..........................................................65
圖 4-4 修正後之遊憩體驗目標干擾各參數估計路徑圖 ..........................................68
圖 4-5 路徑分析模式概念圖 ......................................................................................73
圖 4-6 路徑分析標準化參數估計圖 ..........................................................................75




                                                        vii
謝誌


  在靜宜觀研所這三年的日子轉眼間就過去了,我相信這會是我一生中難忘也

懷念的一段歷程,在這三年中有獲得也有成長,雖然有苦有甘,但很值得!!


  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 黃章展 老師,在日常生活中,老師總是灌輸我們

做人處事的道理,而在論文撰寫期間,從觀念的啟發、文獻回顧的撰寫到研究架

構的確立,老師總以不厭其煩且認真嚴謹的態度指導庭瑩,如此的師恩,將永遠

銘記在心。也感謝侯錦雄 老師的指導,使學生有更進一步成長的空間,而侯老

師常掛在臉上的親切笑容,總是讓庭瑩的內心充滿溫暖。感謝楊明青 主任提出

的寶貴意見,使學生有不同的思考方向。感謝宗賢 老師在分析方法上的助力,

當日有您推庭瑩一把,今日論文才得以順利完成。感謝趙芝良 老師具深度之精

闢建議,使得論文更臻完善。有您們的殷切指導與細審論文,提供諸多具建設性

的建議,庭瑩的論文得以更加完備。


  也感謝在研究所的伙伴們,研究所的辛苦歲月因為你們的存在而變得快樂。

莉汶的貼心幫忙;小花的相扶相持;同窗七年的士軒,感謝你的義氣&SEM上的

指導;丹茹、俞伶與佳芳的鼎力相助;信翰的二研陪伴;小曼、琬瑜、文威、慧

蓉的精神鼓勵,以及同門的學長姐們維貞姐、明梨、小捷、小百合&怡達學弟。


  皇志,謝謝你~在問卷調查期間,陪著我頂著烈日穿梭在淡水老街,而在這

三年期間,有你的美味佳餚、幽默言語與鼓勵,讓我身體壯壯又心情愉悅。


  這本論文最想獻給我親愛的父母親、雙胞胎姐姐晉瑩及貓女兒ball 感謝你們

給予的愛護與支持,你們給我一個溫暖的避風港,更給我強大的信心及力量。


  寫這篇謝誌同時,往日的種種情景便一幕幕浮現於眼前,在此祝福所有關愛

庭瑩的人,再次致上最深的謝意!!
                          廖庭瑩 謹誌於沙鹿 靜宜二研
                                   2007 七月


                   v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隨著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人們的工作與休閒生活型態逐漸產生變化,因此

為順應潮流及社會環境需要,自2001起國內開始全面實施週休二日,且國內擁有

豐富的觀光資源,又因應各項觀光政策的推廣,使得國內旅遊風氣大盛,根據交

通部觀光局於2005年針對12歲以上國民的調查顯示,國人國內旅遊總旅次高達

92,610,000旅次,平均每人旅遊次數為4.78次,而有九成多(91.3%)的民眾在國

內旅遊,且利用週末假日從事國內旅遊者為最多(58.4%)。交通部觀光局於2005

針對台閩地區主要觀光遊憩區遊客人數之統計數據如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年

平均有350多萬人、台北市立動物園年平均約有311萬人、國立故宮博物院、內灣

風景區、淡水金色水岸、與八里左岸公園年平均達200多萬人,由此可見每逢週

休假日國內遊憩區多呈人山人海的現象,然而過多的遊客不僅可能造成環境資源

之破壞,亦容易引發擁擠的感覺,降低遊客之遊憩體驗品質(Gramann, 1982,

轉引自張俊彥,1987,p.1)。


  擁擠知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75年(Shelby, Vaske & Heberlein, 1989,

p.271),而過去許多擁擠研究大多著重於荒野地區或低度開發地區,如Schreyer

和Roggenbuck
          (1978)於國家公園對泛舟者擁擠知覺之研究、Absher與Lee
                                          (1981)

於國家公園對荒野健行者擁擠知覺的研究,國內學者張俊彥(1987)對陽明山國

家公園遊客擁擠知覺之研究,近年來擁擠知覺研究從荒野地區開始轉變為針對高

度使用的遊憩區,如Westover與Collins(1987)對都市公園遊憩者的擁擠知覺研

究、Lee與Graefe(2003)對藝術節遊客的擁擠知覺研究,而目前高度使用地區

之擁擠研究仍屬少數,且得到的研究成果有限,故探討高度使用遊憩區之擁擠知

覺研究有其重要性。


                         1
在戶外遊憩研究中有三個擁擠理論,分別為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社

會干擾理論等用來解釋擁擠現象。期望理論假設遊客看見比預期的還要多的人

數時會覺得擁擠(Shelby, Heberlein, Vaske & Alfano, 1983);刺激超載理論認

為當社會刺激超過個人所希望,且個人所採行策略無法降低刺激時,擁擠知覺

達到最大(Gramann, 1982, p.111; 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6);而社會干擾

理論則認為,當密度水準或與情境相關的因子限制或干擾了遊客的活動或目標

時,擁擠感則產生(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1)。因此期望理論、刺激超

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應均為密度因子所引起,當遊客實際體驗後的遭遇人數

高於先前期望的遭遇人數時,則產生擁擠知覺,視為期望理論;當密度因子所引

起的社會刺激超出個體希望的程度時,則產生擁擠知覺,視為刺激超載理論;而

當密度因子所引起的干擾阻礙了個體的活動目標或體驗時,則產生擁擠知覺,視

為社會干擾理論。換言之,三個擁擠理論的前因變項均為「密度因子」,均透過

中介變項影響擁擠知覺,而「擁擠知覺」則為結果變項。


    回顧擁擠理論的相關實證研究中,許多研究(陳水源,1988; Andereck &

Becker, 1993; Graefe, Vaske & Kuss, 1984; Hammitt, McDonald & Noe, 1984;

Westover & Collins, 1987)證實了知覺到的密度或遭遇人數越高,表達的擁擠知

覺程度越高。而另有研究(張俊彥,1987;陳水源,1988; Andereck & Becker,

1993; Bultena, Field, Womble & Albrecht, 1981; Ditton, Fedler & Graefe, 1983;

Hammitt et al., 1984; Lee & Graefe, 2003; Shelby et al., 1983; Tarrant, Cordell &

Kibler, 1997)支持「期望理論」中,實際遭遇人數高於行前期望時,其擁擠知

覺程度高;而另有研究(張俊彥,1987;陳水源,1988;陳沛悌、林晏州,1997b;

Lee & Graefe, 2003; Gramann & Burdge, 1984; Westover & Collins, 1987)也支持了

「刺激超載理論」中,因密度引起的刺激,造成遊憩條件、遊憩環境改變,如

社會互動程度或其他遊客不當行為等,超出欲求的程度時,擁擠感則產生。而

實證研究中(張俊彥,1987;Absher & Lee, 1981; Ditton et al., 1983; Schreyer &


                                        2
Roggenbuck, 1978)亦支持「社會干擾理論」中,當期望之遊憩體驗無法達成時,

會影響擁擠知覺。而從以上實證研究整理後可將戶外遊憩研究中的「社會干擾理

論」的目標達成視為遊憩體驗目標。近期 Lee 及 Graefe(2003)首先應用期望

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以路徑分析的方法研究參加藝術節的遊

客其擁擠知覺 研究結果發現當對擁擠的實際體驗高於行前的期望時與刺激相關
      ,

變項顯著的影響遊客的擁擠知覺 因此結果認為期望理論與刺激超載理論較實質
              ,

密度與社會干擾理論更可解釋遊客擁擠感受。


  歸納上述的擁擠理論與實證研究可知,期望理論指出密度因子會藉由對密

度的期望與實際感受密度的落差影響擁擠知覺 刺激超載理論指出密度因子會藉
                    ,

由密度引發的刺激相關變項影響擁擠知覺 社會干擾理論指出密度因子會藉由遊
                  ,

憩體驗目標干擾影響擁擠知覺 過去針對這三個理論個別進行的實證研究皆已證
             。

實三個擁擠理論均可解釋遊客擁擠知覺,亦即,對密度的期望與實際感受密度的

落差、由密度引發的刺激相關變項、遊憩體驗目標干擾等三個變項皆有可能影響

擁擠知覺,而這三個影響擁擠知覺的變項均是以密度因子為前因變項,因此,在

理論架構上若將這三個理論整合成一個整體的模式 應該可以更清楚解釋遊客的
                      ,

擁擠知覺,然而此一整合模式尚無實證研究加以驗證。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為整合「期望理論」 「刺激超載理論」
                          、        、

與「社會干擾理論」提出解釋遊客擁擠知覺的整合模式,並進一步在遊憩情境

中加以驗證。


第三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研究範圍主要為淡水老街,範圍包括淡水捷運站、金色水岸、渡

船碼頭,而調查對象為研究期間進入研究範圍的現地遊客。


                     3
第四節 研究變項名詞定義


一、擁擠知覺(perceived crowding)


   本研究所指擁擠知覺係遊客從事遊憩活動時,當下知覺到的擁擠程度。


二、知覺遭遇人數(number of encounters)


   本研究所指遭遇人數,即遊客從事遊憩活動時知覺的人數。


三、期望之遭遇人數(expectation of encounters)


   本研究所指期望之遭遇人數,係應用期望理論為遊客從事遊憩活動時,行

前期望遭遇人數與實際遭遇人數之落差為多少。


四、密度所引發的刺激(density-induced stimulus)


   本研究所指密度所引發的刺激,係應用刺激超載理論為遊客知覺到當下所

處情境的密度因子所產生的刺激。


五、遊憩體驗目標干擾(goal interference)


   本研究所指遊憩體驗目標干擾,為遊客從事的遊憩活動欲達成的體驗受到

干擾。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擁擠知覺的定義


    Stokols(1972, p.276)指擁擠為「某種心理動機狀態,設法經由擴大個人空

間或調整人際或個人因素,以降低因空間侷限而造成的不便,用以減少所感受到

的限制及侵犯」,又將擁擠區分為兩種:非社會性擁擠(nonsocial crowding):

指所感覺到的擁擠是因為實質空間不足所引起的;社會性擁擠(social crowding)

指所感覺到的擁擠是因為固定空間內人數太多所引起。而Altman(1975, p.146)

則認為「當維持私密性的機制運作失敗,致使個人或團體與他人的互動超過慾望

                            。Choi, Mirjafari
時,亦即所獲得的私密性少於所欲求的私密性時,便會產生擁擠」

和Weaver(1976, p.353)擁擠不單是個體在給定的單位空間下的狀況,而是種心

理現象的體驗狀態,是由相對高的人口密度與其他社會、個人及實質環境等變數

交互作用而產生。Manning 與 Ciali(1980, p.330)定義擁擠為「個人對密度的

負面與主觀的評價,所以若密度增加到某個點,以致於個體的動機或目標受到限

制或違背時,擁擠感就產生」。Shelby(1980, p.44)當個體認為互動程度超過個

人偏好及對情境的定義時,擁擠感就會產生。從行為與擁擠面來看,Gramann

(1982, p.123)認為「擁擠知覺是種負面反應,發生在其他人的行為干擾了重要

心理目標或體驗的達成時,使人有不愉快的體驗,增強對其他人的知覺,因此造

成擁擠的感受」。而許多學者對擁擠的定義為「個體對所處環境有太多人的價值

評估」(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1; Shelby et al., 1983, p.2; Shelby et al., 1989,

p.271; Graefe et al., 1984, p.399; Lee & Graefe, 2003, p.1)。然在環境心裡學的部

分,擁擠為「壓力形成與情緒波動等心理特徵的概念化」
                        ,強調是個複雜的心理

構造(Bell, Fisher, Baum, & Greene, 1990, p. 304)。




                                        5
張春興(2000, p.172)從心裡學觀點定義擁擠為「在人群的密度增加時,個

人所感到的一種煩悶的心理狀態」。張俊彥(1987, p.23)整理過去學者的定義,

將擁擠界定為「某種況狀下所感受到的心理狀態,通常是在密度相當高的時候,

或者依另一種說法,是當一個人所需求的空間超過所能供給者時,但一個人是否

會感到擁擠,須視許多狀況場所、人際、和心理等的變數而定」
                           。陳水源(1988,

p.14)回顧心理學對「擁擠感」的探討後,對擁擠感產生做了定義:「太多的刺

激、太多對行為的限制、太多不喜愛的社會接觸或干擾,以及資源之不適宜,皆

可使人感受到高密度之負面影響,因而有擁擠感產生」。


   從以上學者的定義可以看出擁擠為個人心理狀態上的負面感受,當個人感受

到擁擠時,為個體所知覺到的擁擠(perception of crowding)
                                      ,通常這種負面感受

是來自外界過多的干擾所造成,例如人數過多造成個人空間短少、或資源缺乏

等;因此外在客觀環境會影響個人對擁擠的感受,但並非絕對,其中還牽涉與社

會環境的互動程度與個人內在因素的影響等。


第二節 擁擠理論


   探討戶外遊憩擁擠理論之應用,在文獻中三種主要用於解釋擁擠現象的有

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刺激超載理論(stimulus overload theory)、社

會干擾理論(social interference theory),茲分述如下。


一、期望理論


   Lawler(1973)認為期望被定義為某一特定結果影響某一特定行為的一種

暫時信念(Schreyer & Roggenbuck, 1978, p.375)。根據期望理論,人們期望從

參與遊憩活動中獲得特別獎賞(Graefe et al., 1984, p.397)
                                        ,像是刺激、孤獨感、

友誼、地位等等(Schreyer & Roggenbuck, 1978, p.376)。所以,人們對於相同



                             6
的結果可能有不同的期望,個人對於同一結果的期望也可能因時間而有所改變

(Schreyer & Roggenbuck, 1978, p.375)。因此Lee和Graefe(2003, p.2)整理過

去文獻發現期望理論會受到下列個體及環境因素影響:過去經驗的價值及形

式 與他人交流的程度 環境變數及個體的特性
 、        、          (Graefe, et al., 1984; Lawler, 1973;

Schreyer & Roggenbuck, 1978)。換言之,個人是抱著某種期待參與某種活動,

而個人特質、過去經驗與環境屬性等皆會影響期望的產生。針對密度或遭遇人

數,Shelby等人(1983)的研究支持期望理論,結果顯示當遊客看見比預期的

還要多的人數時會覺得擁擠,反之若遭遇人數低於或相同於預期時,擁擠感覺

則明顯降低。因此擁擠知覺會受到期望情況與實際情況之差異而影響。


二、刺激超載理論


    Gramann(1982, p.111)歸納許多前人的說法,認為刺激超載理論源自於都

市、高密度生活的社會心理學的壓力分析;理論的基本假設是人們暴露在因都

市人口的大小(size)
           、密度(density)與異質性(heterogeneity)所造成的心理

壓力之下(Baum& Paulus, 1991, p.552; 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5; Stokols,

1976, p.51) 換言之 當太多不想要的互動或不友善的社會接觸
          ,    ,                  (Andereck, 1989,

轉引自 Lee & Graefe, 2003, p.3)或當其他人存在且數量之龐大(Manning, 1999,

p.93; 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4 ) 或 實 質 環 境 密 度 到 某 一 特 定 點 時

(Andereck & Becker, 1993, p.26; 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4),致使擁擠感

產生。於是人們會採行一些策略以因應刺激過度的狀況(Baum & Paulus, 1991,

p.553),若因應成功則減少或消除壓力之負面影響,若因應失敗則會感受到擁

擠。當社會刺激超過個人所希望,且個人所採行策略無法降低刺激時,擁擠知

覺達到最大(Gramann, 1982, p.111; 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6)。且此理論

是強調概念或認知上的干擾而非行為上的限制(Andereck & Becker, 1993, p.26;

Lee & Graefe, 2003, p.3)
                       ,此部分的概念或認知上的干擾,是指從事活動時知覺

上感覺受到干擾,但並非從事活動的行為上受到約束。

                                    7
在環境心裡學中,Bell等人(1990, p.297)整理關於擁擠理論的觀點,許多

與刺激超載理論有關的概念裡,可以看出造成擁擠的主要因素為何,如社會超載

(social overload)的概念中,過多的社會接觸與過多的社會刺激會造成擁擠、在

不喜愛的人際互動(unwanted interaction)的概念中,無節制或不喜愛的人際接

觸過量會造成擁擠、在行為限制(behavior constraint)的概念中,當行為自由被

減少時,則造成擁擠感、在刺激(arousal)的概念中,當個人空間受到干擾時則

會產生擁擠感。因此,由此可看出,刺激超載理論中,因密度引起的刺激可能為

人際間的接觸過多,導致個人空間受限或行為自由減少。


三、社會干擾理論


   社會干擾理論假設當密度水準或與情境相關的因子限制或干擾了遊客的活

動或目標時,擁擠感則產生(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1)。Gramann(1982,

p.112)歸納許多前人的說法,認為社會干擾理論強調對於激發某種行為的各種

心理目標產生干擾,這種干擾與密度有關,該理論假設想達到某種心理狀態(如

孤寂感、減輕壓力、社會互動)的慾望有意識地或潛意識地激發大多數人的行

為,而擁擠知覺被當成是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與密度有關的阻礙所造成的結果

(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2);根據Gramann(1982)上述的說法,達到

各種心理目標的慾望,在戶外遊憩中係指欲獲得的遊憩體驗,即期望體驗,換

言之,當與密度有關的阻礙干擾了遊憩者的期望體驗時,擁擠感則產生。至於

干擾來源則包括在情境中的人數、行為和人際間接近的程度(Altman, 1975;

Stokols, 1976; 轉引自Gramann, 1982, p.112,見表2-1)。因此擁擠反應了實際

的密度水準 不相容的行為 心理目標或期望不符合的情形
     、      、             (Lee & Graefe, 2003,

p.3)。因此如從事遊憩行為可能是因為想獲得孤獨感或進行社交活動,當密度

限制或影響了個人的活動或目標時 則會產生擁擠感 而Lee與Graefe 2003, p.3)
               ,       。          (

整理眾多學者研究發現,在社會干擾的理論下,當遊憩環境被評估是擁擠的狀

態時,行為上的衝突才是真正的決定變項。

                             8
表 2-1 社會干擾擁擠體驗之類型
        擁擠類型                                 描述
1.心理上的擁擠                  對密度的負面評價是因為心理目標被干擾
  1a. 密度所引起               目標被干擾是因為人數或他人存在
  1b. 行為所引起               目標被干擾是因為他人不合宜之行為
2.實質上的擁擠                  對密度的負面評價是因為對空間的需求被干擾
資料來源:Gramann(1982, p.113)


   縱貫三個擁擠理論整理如下,期望理論引發擁擠的原因是當個人對密度的

期望與實際體驗有所差距時,擁擠感就會產生;而刺激超載理論的引發原因為

因密度所引發的外在刺激超過個體可以負荷的程度而又自我調適失敗時,擁擠

就會產生了,其他變項為處於高密度空間、他人行為、外在刺激等;社會干擾

理論則為當個體的活動目標受到因密度因素的外在環境或他人行為影響時,擁

擠知覺則產生,而其他探討變項為空間需求、他人行為、他人存在等。


   歸結上述三個理論,可以看出理論中的相同點:這三個理論均包含個人行

前期望與實際體驗之間的差異概念,如:期望理論為個人行前的期望與實際體

驗 後 之 間 的 差 異 ( Graefe, et al., 1984; Lee & Graefe, 2003; Schreyer &

Roggenbuck, 1978; Shelby et al., 1983),如Shelby等人(1983)當遊客看見比預

期的還要多的人數時會覺得擁擠;刺激超載理論為外在社會刺激超過自己所希

望的(Gramann, 1982, p.111; 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6);而社會干擾理論

則為個體會從事目標導向的活動,也代表著人對於從事活動有期望的,然而當

與密度有關的阻礙干擾到目標的達成時(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2),則

產生擁擠感,因此三個理論中均包含差異理論的概念。而三個理論相異點為,

個人行前期望與實際體驗之間的差異點有所不同,如在期望理論中,強調個體

對遭遇人數的期望與實際體驗之差距,倘若實際體驗的人數超過期望遭遇人數

時,則產生擁擠感;而在刺激超載理論中,強調由密度所引起的社會刺激或社

會互動的程度,超出行前期望的程度時,擁擠感則產生;而在社會干擾理論中,

強調由密度引起的干擾,阻礙遊憩者的期望目標或期望體驗的達成,此刻擁擠

                                  9
感則產生。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很相似,但各有不同強調

之處。然而前述為單純的擁擠理論部分,後續有學者探討整體之擁擠模式,歸

納擁擠發生之原因、影響因素與因應形式等,因此以下進行擁擠模式之探討,

以瞭解變項間之關係。


第三節 擁擠模式


   學者們對於戶外遊憩面臨擁擠的探討,獲得影響擁擠的成因,進而發展出

擁擠模式(Crowding Model),以 Stokols(1972)、Altman (1975)、Choi 等

人(1976)、Fisher, Bell 和 Baum(1978)、Shelby(1980)及 Manning(1999)

為例,雖然其研究假設及目標或有所不同,卻可歸納出個人特質、社會互動(他

人特性)、情境因素等,玆分述如下:


一、Stokols(1972)的擁擠模式


   Stokols(1972)將擁擠模式分成四個基本構面(環境因素、個人屬性、對

壓力的種類與強度、對壓力的反應),認為擁擠的發生分成五個主要的基本階

段,並認為擁擠是在連續的時間下其經驗所表現的。

第一階段:個人屬性與環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第二階段:在個人屬性與環境因素交互作用之後,其心理或生理所產生的擁擠

        壓力。

第三階段:個人對刺激做出反應以減少壓力持續增加。

第四階段:可以有兩種反應分別為(a)個人對環境做出具體改變以減少擁擠;(b)

         對個人屬性的改變以降低擁擠感(如到擁擠較低的地方或調整整體

         環境的知覺以增加壓力的忍受力)

第五階段:根據第四階段的(a)與(b)兩種途徑,第五階段的兩個途徑分別為(a)

         適應或不適應於環境(b)個人屬性的調整是否適應於環境 若第五階
                                   。



                              10
段的適應成功的話,就不再繼續循環,則循環過程不存在;若無法

      適應,則壓力增加圖中的虛線成為實線。

  而此擁擠模式包含下列四個基本構面:

1. 環境因素:實質環境上的空間數量與配置、自溫度與噪音的壓力源、地位與

 權力分配、勞力分配、協調問題等社會環境都會影響到擁擠感的體驗與反

 應,而在這個模式中密度屬於環境因素。

2. 個人屬性:個人的身心狀況、人格特性、個人的技能、智力、體力等,皆會

 影響擁擠知覺。

3. 對壓力種類與強度的體驗:因心理上與生理上對壓力的不協調而生擁擠感。

4. 對壓力的適應性或不適應性的反應:對於擁擠而生的行為、感受與知覺。

         環境因素
   實質上
   -空間數量與分配                                   個人屬性
   -壓力源
    如噪音、炫光、污染、溫度等                      -暫時的身心狀況
   社會上                     (1)
                                       (如飢渴、性慾)
   -地位與權力配置                            -個別特質的差異、
   -勞力分配                                偏好、技能、弱點
   -因協調問題與競爭而產生的                       (智力、體能、靈敏度等)
    社會干擾                               -人格特質
             (5a)                                 (5b)
                               (2)
                         對壓力的體驗

               心理上                         生理上
               -知覺失調                       -身體內在的不平衡
               -情緒不平衡

    (4a)                             (3)                 (4b)

                        對壓力的反應

           行為、感受、知覺上的反應,最後產生適應或不適應的結果

           圖 2-1 Stokols(1972)的人類對擁擠感之反應模式
                   資料來源:Stokols(1972, p.77)


  在 Stokols(1972)的擁擠模式中,當個人屬性與環境因素交互作用之後,

由於個體的心理或生理上無法對壓力適應則產生擁擠壓力,而社會因素、實質

                          11
環境因素與個人因素等均會影響擁擠知覺,而遭遇壓力時則會有行為、感受與

知覺上的反應,而此時又分為適應或不適應的反應,且此擁擠模式為動態循環

的模式。


二、Altman(1975)的擁擠感模式


  Altman(1975, p.154-158)模式的基本假設為個人或團體使用不同的個人

或他人機制來達成所欲求的社會互動程度,這些機制包括口語、準(超)口語、

非口語、個人空間、領域…等行為,口語包含說話的內容、言詞、口語等;準

口語包含聲調、語氣、轉調等,而個人空間指與其他人之間的距離。當使用這

些機制達到個人所渴望的程度時,可成功的達成私密系統(privacy system)。

若低於個人渴望的程度時,則產生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若超過個人所

渴望的程度,則會產生擁擠感。亦認為擁擠知覺為一複雜的網路,與密度、壓

力、因應行為、身心狀態等均有相關性,且擁擠知覺為一種連續性時間的作用。
              綜
 個人特質         合      擁擠感(既達的私密度小於渴望的程度)
 -經驗          左
 -生平          列
 -人格          所              評估空間
              有    空間範       範圍控制
              因    圍、控制      過程之有
              素                          壓      結果:
 人際關係              機制/調      效性;既        力
              定                                 心理上、
 -團體內聚力            適行為:      達私密性        程
              出                                 生理上、
 -團體結構             口語、非      是等於、        度
              所                                 物理上
                   口語、準      小於、還
              希
              望    口語、個      是大於所
              的    人空間、      欲求之私
 情境因素
              私    領域等       密性。
 -環境屬性
 -工作所需        密
              度
                                     社會孤立(既達的私密
                                     度大於渴望的程度)
                       社會心理程序
                       -侵犯
        密度
                       -阻礙人獲取資源
        每單位空間所構成
                       -社會干擾
        人的物理質量數                              時間/序列


           圖 2-2 Altman(1975)所提出的擁擠模式
              資料來源:Altman(1975, p.155)



                        12
在 Altman(1975)的擁擠模式中強調個體對私密空間與私密性的需求,當

個體評估空間的提供與所欲求的私密性有差距時,擁擠感或社會孤立感即產

生,模式中由密度所引起的社會干擾會影響個體評估空間範圍,並非直接從密

度水準影響擁擠知覺,此部份支持「社會干擾理論」
                      ;而私密系統也與「刺激超

載理論」有關,私密控制機制是為保持與他人之間的距離,一旦過多的社會刺

激導致控制機制失敗,則超過了欲求的私密度,即產生擁擠知覺;當刺激超過

(擁擠感發生)時,個體會藉由退縮、冷漠等來降低刺激,若刺激不足(孤立

感發生)時,則會尋求互動機會與交新朋友等增加社會刺激(Baum & Paulus,

1991, p.552-553)。因此 Altman(1975)的擁擠模式支持「社會干擾理論」與

「刺激超載理論」。


三、Choi 等人(1976)的擁擠模式


     Choi 等人(1976, p.353-355)將以下論點作為此模式的假設論點:

1.   擁擠不單是個體在給定的單位空間下的狀況,而是種心理現象的體驗狀

     態,是由相對高的人口密度與其他社會、個人及實質環境等變數交互作用

     而產生。

2.   體驗狀態有兩種,其一是認知狀態,另一種是認知-情感狀態,其分別在

     於認知狀態-擁擠是感覺出來的,但這當中並無情感或是心理的變化產生;

     後者感覺擁擠後會具有情緒反應或心理變化的,可能由過去經驗所引起,

     且此狀態較可能發生。

3.   擁擠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由環境背景所決定者。一個人對於密度相同但狀

     況不同之擁擠體驗,是依其情感和實質狀態下交互作用的類型而定。

4.   擁擠不一定是不愉快的,可能是一種享受。

5.   在擁擠體驗中,時間是重要的因素,長時間暴露於擁擠狀況下,會增加擁

     擠感受之程度。

6.   人們對於擁擠會產生調適機制 重覆暴露在擁擠狀況下會增加其適應能力
                  ,                  。

                         13
7.   擁擠是無法直接加以衡量的,須經由行為、文字(口語)的反應測得。


     在 Choi 等人(1976, p.356-357)的擁擠模式中將影響擁擠的因素分為必要

情況與充分情況。必要情況為密度;而充分情況為社會因素、自然環境因素與

個人因素。其中社會因素包括活動類型、人際互動的類型、情境的常模…等;

實質環境因素方面包括溫度、噪音、濕度等。而在擁擠調適方面有行為方式(如

離開擁擠情境、擴大個人空間、加強與同伴的互動或退縮…等)
                           、知覺與認知方

式(如避開視覺上會產生擁擠的刺激、產生幻想、改變自己對擁擠的標準、增

加活動的吸引力、知覺上與認知上的退縮…等)
                    、生理方式(如增加腎上腺素的

分泌、心跳血壓的增加、流汗…等)三種。



                   擁擠狀態
                   1.認知狀態
                   2.認知-情感-生理狀


        影響擁擠的因素                  擁擠的調適方法



     必要情況    充分情況     行為方式       知覺及認知方式   生理方式



     密度因子   社會因子      自然環境因子      個人因子

              圖 2-3 Choi 等人(1976)的擁擠模式
              資料來源:Choi 等人(1976, p.358)


     Choi等人(1976)的擁擠模式是由下而上的方式,影響擁擠知覺的因素有密

度、社會因素、環境因素、與個人因素等,再區分為必要與充分情況,從模式中

的密度因子可歸類於「期望理論」中,遊憩者期望遭遇人數多寡、而社會因素包

括活動類型、人際互動的類型、情境的常模等,人際互動的類型,代表著「刺激

超載理論」中的互動程度與社會接觸程度,因此支持「刺激超載理論」,在常模

部分可分為情境與體驗兩種,如遊憩者認為當下情境應為何種狀態或應獲得何種


                          14
體驗,因此常模的概念可歸類於「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的概念。

因此Choi等人(1976)的擁擠模式支持「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
                           、       、與「社

會干擾理論」。


四、Fisher 等人(1978)


         Fisher 等人(1978, p.302-304)提出在高密度下對行為影響的模式(general

environment behavior model)
                          ,包括兩個階段,由圖中的模式可看出在第一階段

的高密度情況下,個人(如適應程度)
                、社會狀況(如吸引力)與情況差異(如

在該環境的某時間)的作用下,由對環境的知覺來決定是否擁擠;第二階段由

對擁擠的因應行為是否成功來決定接下來的效果。

         階段一                                 階段二
     在              環境知
     高              覺在受        平衡
 況   密              刺激的
 下                             狀態
     度              最佳範
               對    圍內
     情         環                                 因
               境                                 應
               的                                 成         可能後
                                                 功   適應
               知                                     或習慣   效或累
               覺                                           積效果
                    擁擠         激發和       因
                    知覺         (或)壓力     應   因
                                             應             可能後
-個人差異                                        不
-情境因素                                                      效或累
                                             成       壓力
-社會因素                                        功             積效果
                                                     會增加   如:心智
-文化因素
                                                           失調、產
                                                           生無力
                                                           感等




           圖 2-4 Fisher 等人(1978)的高密度下對行為影響的擁擠模式
                      資料來源: Fisher 等人(1978, p.302)

         在 Fisher 等人(1978)的擁擠模式中與其他上述模式不同於,先假設個體

是處於高密度環境下,而個人因素、與實際情況差異等其對環境的知覺來決定

是否有擁擠知覺,而個體會自我對抗壓力,若因應成功則會調適或習慣;若不

                               15
成功則會產生無力感等反應。且此擁擠模式認為擁擠有階段性的循環過程,此

與 Stoloks(1972)與 Altman(1975)相似。在 Fisher 等人(1978)的擁擠模式

中,在高密度情況下,當對環境的知覺在可受刺激的最佳範圍內,則是平衡狀

態,倘若超過最佳範圍,則有擁擠知覺,進而產生壓力,這樣的概念類似於「刺

激超載理論」中的社會刺激是否超過自己希望的程度,因此 Fisher 等人(1978)

的擁擠模式支持「刺激超載理論」。


五、Shelby(1980)的綜合擁擠模式


   Shelby(1980, p.45)提出的擁擠感模式具有下列三種假設:

1. 遇到其他團體的次數(互動程度)會受密度(使用水準)影響,亦受到其他

  因素影響。

2. 擁擠知覺會受到密度(使用水準)
                 、遭遇次數(互動程度)
                           、個人的偏好與期

  望、及對情境的定義影響,其中個人偏好與期望、及情境因素對擁擠的影響

  可能高於前二者。

3. 滿意度會受到密度(使用水準)
                、遭遇次數(互動程度)
                          、擁擠知覺以及其他

  因素影響,但也許其他因素對滿意度的影響或許高於前三者。

                     團體間的接觸


                                      滿意度
      使用水準


                      擁擠知覺




              個人偏好與              個人、社會、荒
              情境的定義              野與其他因子
             圖 2-5 Shelby(1980)綜合的擁擠模式
               資料來源:Shelby(1980, p.45)


                          16
在 Shelby(1980)綜合的擁擠模式中,首先將滿意度的變項加入擁擠模式

中,擁擠知覺受到個人因素、遭遇其他團體的特性、與使用水準的影響,也認

為遊憩滿意度除了受到擁擠知覺、密度等影響外,也受到個人、社會、荒野因

子等影響,然而雖然在模式中無探討因應策略的部分,但 Shelby(1980, p.53)

也認為密度、互動程度、擁擠知覺與遊憩滿意度之間的關係應加入因應行為的

探討(合理化、置換行為、產品移轉)
                。Shelby(1980)與上述其他學者最大的

不同在於,加入了遊憩滿意度的探討,而無因應行為的變項。在 Shelby(1980)

綜合的擁擠模型中,將密度(使用水準)視為「期望理論」的概念、而遭遇次

數(互動程度)方面,倘若遭遇次數超過個體希望的程度時,則視為一種刺激,

因此為「刺激超載理論」的概念,在個人偏好與情境的定義方面,Shelby(1980,

p.44)定義為欲求的體驗(desired experience)與「社會干擾理論」中的期望體

驗概念相符合,且 Shelby(1980)認為個人偏好與期望、及情境因素對擁擠的

影響可能高於使用水準與團體間的接觸程度,因此 Shelby(1980)綜合的擁擠

模型支持「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
          、       、與「社會干擾理論」,且「社會干擾

理論」對擁擠的影響可能高於「期望理論」與「刺激超載理論」。


六、Manning(1999)的擴充擁擠模式


  Manning(1999)認為使用水準、擁擠知覺、滿意度間的關係是錯綜複雜

的,提出更廣泛與實際的戶外遊憩擁擠模式,概念如下:使用水準會影響團體

間的接觸。影響接觸的變項除了使用水準外,尚有其他的變項導致接觸,如地

形、地理、複雜的遊憩型態,而接觸的方式亦會受到測量記錄的不同有所影響。

團體間的接觸與擁擠常模(遊客的個人特性、遭遇團體的特性、與環境因子)

影響擁擠知覺。擁擠知覺影響滿意度,且滿意度尚受到其他變數(設施發展、

天氣、其他)的影響。測量技術會影響擁擠知覺與滿意度的關係。擁擠知覺會

促使某些遊客採取某些因應行為,分別為置換、合理化、產品移轉等。



                         17
使用水準
       測量紀錄                        遊憩使用型態
       -實際                         -地質
       -敘述          接觸/團體          -地理
       -日誌          間的接觸           -旅遊特色


                                   擁擠常模
                    擁擠知覺           -個人特性
       測量技術                        -其他人特性
       -假設                         -環境因子
       -實際
       -普查
                                   因應行為
       -行為的
                                   -置換
       -全面的
                                   -產品移轉
       -特定的


                                其他滿意度因子
                                -設施發展
                     滿意度        -天氣
                                -其他


           圖 2-6 Manning(1999)擴充擁擠模型
            資料來源:Manning(1999, p.96)

  在 Manning(1999)擴充擁擠模型中,擁擠知覺受到密度、個人因素、遭

遇其他團體的特性、與情境因素的影響,也認為遊憩滿意度受到擁擠知覺、測

量技術與其他因子所影響,然而 Manning(1999)與 Shelby(1980)的擁擠模

型所不同的是,Manning(1999)在擁擠模式中加入了因應行為的探討,也歸

納出有置換行為與產品移轉等策略。而 Manning(1999)與以上學者最大的不

同在於,Manning(1999)的擴充擁擠模型中,也加入了研究方法的探討,於

模式的左列為「測量紀錄」與「測量技術」等變項,認為擁擠知覺會透過「測

量技術」的不同影響遊憩滿意度。然 Manning(1999)與以上學者另一個不同

點在於,Manning(1999)的擴充擁擠模型中加入了「擁擠常模」的概念。
                                     「擁


                       18
擠常模」是社會心裡層面的探討,探討在遊憩者所處的遊憩情境中,遊憩者心

中適當的遭遇人數的數量是多少或探討什麼是適當的遊客行為,亦即「某一群

體的人都同意的評估準則,一致認為怎樣是適當的行為以及社會環境的狀態」

(轉引自陳沛悌、林晏州,1997a, p.2),在 Manning(1999)擴充擁擠模型中

「擁擠常模」可視為「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的概
               、

                    。因此 Manning(1999)擴充擁
念,而使用水準與團體接觸可視為「期望理論」

擠模型支持「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
           、       、與「社會干擾理論」。


  歸納以上六種擁擠模式可看出,現地體驗的擁擠感是受到個人因素、社會

因素、環境因素以及其他因素所影響,而當遊客感受擁擠時,會產生許多因應

擁擠的行為或知覺,以降低壓力。




                      19
表 2-2 六個擁擠模式與擁擠理論
                                      擁擠    支持的
  模式        影響因素     發生原因    因應方法
                                     時間性   擁擠理論
Stokols    實質環境因素、   對壓力無    行為、知   有循環性
(1972)     個人屬性      法適應     覺、生理
Altman     個人特質、人際   欲求的私    口語、準口 連續性的    刺激超載
(1975)     關係、情境因素   密性缺乏    語、非口  過程      社會干擾
                             語、個人空
                             間等
Choi等人     密度、社會、自   影響因素    行為、知  無       期望
(1976)     然環境、個人等   交互作用    覺、生理          刺激超載
           因素        下產生                   社會干擾
Fisher等人   情境、社會、文   高密度情    習慣或無力 有循環性    刺激超載
(1978)     化、個人等因素   況下      感
Shelby     密度、互動程            無     無       期望
(1980)     度、個人偏好、                         刺激超載
           情境定義                            社會干擾
Manning    密度、擁擠常模           合理化    無      期望
(1999)                       置換行為          刺激超載
                             產品移轉          社會干擾
本研究整理


   依據上述的六個擁擠模式中皆可看出「期望理論」
                        、「刺激超載理論」 「社
                                 與

會干擾理論」的概念寓含其中(見表2-2),而從Choi等人(1976)
                                  、Shelby
                                        (1980)

與Manning(1999)的擁擠模式中,我們可看出三理論可能共同影響擁擠知覺,

所以三理論可能同時存在,而可進一步從實證研究中看三個擁擠理論與擁擠知

覺之關係。


第四節 實證研究結果


   Schreyer和Roggenbuck(1978)研究泛舟者的期望體驗與擁擠知覺的關係,

發現經因素分析後的七個期望體驗(學習自然事物、消除壓力/孤獨感、自主/成

就、社交活動、自我價值、追求刺激、地位)中,自我價值(self-awareness)與

消除壓力/孤獨感(stress release/solitude)較高者反應較高的擁擠知覺,原因為追

求自我價值者包含了內省(introspection)或是與環境之間的互動,因此若遭遇

其他遊客時,則會干擾內省的體驗;換句話說,當遭遇其他遊客時,阻礙了追求


                        20
自我價值的體驗,則反應較高的擁擠感,此研究結果支持「社會干擾理論」。

Absher與Lee(1981)對荒野健行者的期望體驗、實質密度與擁擠知覺的研究,

結果發現密度只能解釋擁擠知覺7%,倘若將期望體驗納入考量,即可解釋擁擠

知覺23%的變異量,此研究結果支持「社會干擾理論」。Bultena等人(1981)研

究荒野地區登山者的擁擠知覺,結果顯示登山者的偏好遭遇團體數與擁擠知覺之

關係達中等程度(r = .45),而期望遭遇團體數與擁擠知覺之關係亦達中等程度

(r = .42)
        ,此研究結果支持「期望理論」。Ditton等人(1983)在國家公園對泛

舟者的期望體驗、期望遭遇人數、偏好遭遇人數與擁擠知覺之研究,發現抱持不

同期望體驗的遊憩者其擁擠知覺有所差異,期望「遠離人群」者,較易感受到擁

擠,而期望「將自己所學習與他人分享」者,高密度情境下反而有助於遊憩體驗,

且遊客之期望與偏好遭遇人數及以往經驗等因素,比實際或知覺到之人數更可解

釋擁擠感受,此研究結果支持「期望理論」 「社會干擾理論」
                   與       。Shelby等人(1983)

應用期望理論整理過去相關擁擠的研究,共六個不同地點、三種不同活動(獨木

舟、打獵者、急流泛舟)遊憩者,研究結果發現遭遇人數、遊憩者的期望與偏好

之遭遇人數會影響擁擠感,且擁擠模式中加入遊憩者的期望與偏好之遭遇人數比

單一遭遇水準變項對擁擠解釋力高,此研究結果支持「期望理論」。


  Graefe等人(1984)整理過去與擁擠知覺相關的13個研究,發現除了實質密度

外,環境衝擊以及遭遇其他團體之區位都顯著影響擁擠知覺。所謂遭遇其他團體

之區位對擁擠知覺的影響是指,在荒野地區周邊的遊憩者當遭遇其他使用者的時

候,其產生的負面感受低於在荒野地區內部遭遇其他使用者;就環境衝擊對擁擠

知覺的影響,他們引述Vaske、Graefe與Dempster(1982)的研究結果指出,環境

擾亂(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的知覺(例如,先前遊憩者留下的垃圾)是在荒

野地區擁擠知覺最強的預測變項。前者指出遊憩者對於同一個密度水準在不同區

位造成的擁擠感受可能不同,後者則指出使用者對環境造成的衝擊會影響擁擠感

受,此在某一程度上支持「刺激超載理論」。Gramann和Burdge(1984)研究高密


                        21
度的遊憩區,其釣魚者、划船者、游泳者、與滑水者的擁擠感,研究結果顯示其

他遊客的不當行為(魯莽的划船者、危險的划船者、或破壞行為)會正向影響擁

擠感,此研究結果支持「刺激超載理論」。Hammitt等人(1984)研究非專業性

划船者的擁擠知覺,研究發現使用水準、看見的人數、期望人數會顯著影響擁擠

知覺,且顯示環境變數(使用水準與看見人數)對擁擠知覺的解釋變異量僅43%,

若加入期望人數後,對擁擠知覺的解釋變異量提升至47%,此研究結果支持「期

望理論」。Westover與Collins(1987)發現都市公園的使用水準、社會環境(環

境髒亂問題、其他遊客不當行為)會正向影響使用者的擁擠知覺,如知覺到環境

髒亂問題與其他遊客不當行為程度高者,其擁擠知覺較高,此研究結果支持「刺

激超載理論」。張俊彥(1987)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研究遊客擁擠知覺,研究結果

顯示遊客的期望體驗與實際之差距、不同地區的開發程度、與環境期望與實際之

差距等因子影響擁擠知覺最大,而其次為遊客對環境的偏好、其他遊客之不當行

為 與團體相似性知覺等因子均影響擁擠知覺
 、                  ,此研究結果分別支持「期望理論」
                                   、

「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陳水源(1988)於陽明山公園、烏來風

景區、亞哥花園與溪頭森林遊樂區等四處研究遊客的擁擠感、遊憩體驗及滿意度

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實質社會密度、遊客不當行為、期望接觸程度、與經營管

理問題(設施簡陋不足、景觀雜亂無章、交通亂、自然環境破壞與噪音)與擁擠

感有關,此研究結果分別支持「期望理論」 「刺激超載理論」
                   、        。Shelby等人(1989)

透過比較分析,探討過去15年來關於擁擠的研究,一共超過17,000名的受測者、

35個研究、59個不同的區域,研究範圍包括美國與紐西蘭等地,整理後發現影響

擁擠的因素有使用時間(如離峰、尖峰時間)、資源可用性(如過多人使用,則

導致資源缺乏、設施不足)、遊憩區域的可及性或方便性(如在較於容易前往的

遊憩區遊憩者會表現較高的擁擠知覺)、與管理策略(如限制人數)等;換句話

說,當遊憩區內使用人數過多,因密度引起的刺激,會造成遊憩條件、遊憩環境

改變,且易造成資源缺乏及環境衝擊,此時,擁擠感則產生,因此研究結果支持

「刺激超載理論」。

                     22
Andereck和Becker(1993)的研究發現,實質密度、對密度之期望和偏好等皆

與擁擠知覺有強烈關係,且擁擠知覺會影響遊憩者對下一個遊憩點的擁擠知覺,

此研究結果支持「期望理論」。陳沛悌、林晏州(1997b)秀姑巒溪泛舟活動社

會心理容許量之研究,環境過度使用(排隊等候沖洗更衣時間太久、泛舟可活動

的空間太小等)及其他遊客行為(有些泛舟船隻橫衝直撞、其他遊客過份喧嘩等)

為影響擁擠知覺的影響變項 此研究結果支持
            ,       「刺激超載理論」Tarrant等人
                           。         (1997)

研究皮筏、獨木舟、木筏等遊憩者其三種環境變項(活動類型、活動區域、遭遇

其他遊憩者之類型)與個人因素(知覺到的人數、偏好遭遇人數、可容忍遭遇人

數之程度)對擁擠知覺的影響,研究結果歸納出遭遇其他遊憩者之類型、知覺到

的人數、偏好遭遇人數、與可容忍遭遇人數會影響擁擠知覺,但可容忍人數之程

度解釋擁擠變異量較低,此研究結果支持「期望理論」。


   Lee與Graefe(2003)應用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以路

徑分析的方法研究參加Central Pennsylvania Festival of the Art的遊客其擁擠知覺,

研究結果顯示(見圖2-7),期望與實際遭遇人數之落差和刺激相關變項(環境清

潔、其他遊客行為等)對擁擠知覺有顯著影響,此研究結果支持「期望理論」與

「刺激超載理論」。




                            23
密度評估



    期望與實際遭
    遇人數之差異
               .374*

                                擁擠知覺
                       *
               -.332
    刺激相關變項


      目標達成
      相關變項



圖 2-7 Lee 與 Graefe(2003)密度評估、期望與實際遭遇人數之差異、刺激相
            關變項、目標達成相關變項與擁擠知覺之路徑分析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4
表 2-3 擁擠理論的相關實證研究
                                                 研究結果支持
       研究者與年代              研究對象      影響擁擠的變項
                                                  的擁擠理論
Schreyer & Roggenbuck
                    (1978) 泛舟者       期望體驗        社會干擾理論
Absher & Lee(1981)         荒野健行      期望體驗的解釋較    社會干擾理論
                           者         實質密度大
Bultena等人(1981)            荒野登山      偏好與期望的遭遇    期望理論
                           者         團體數
Ditton等人(1983)             泛舟者       期望體驗、偏好與    期望理論
                                     期望遭遇人數      社會干擾理論
Shelby等人(1983)             獨木舟、      期望與偏好之遭遇    期望理論
                           打獵者、      人數對擁擠的解釋
                           急流泛舟      力高比單一遭遇水
                                     準變項
Graefe等人(1984)             整理13個     實質密度、環境資    刺激超載理論
                           研究        源衝擊、遭遇其他
                                     團體之區位
Gramann & Burdge(1984)     釣魚者、      他人不當行為      刺激超載理論
                           划船者、
                           游泳者、
                           滑水者
Hammitt等人(1984)            划船者       期望人數        期望理論
Westover & Collins(1987)   都市公園      使用水準、社會環    刺激超載理論
                           遊憩者       境問題
張俊彥(1987)                  遊客        期望體驗與實際之    期望理論
                                     差距、不同地區的    刺激超載理論
                                     開發程度、與環境    社會干擾理論
                                     期望與實際之差距
陳水源(1988)                  遊客        社會密度 遊客不當
                                         、       期望理論
                                     行為、期望接觸程    刺激超載理論
                                     度、經營管理問題
Shelby等人(1989)             整理35個     資源可用性、遊憩    刺激超載理論
                           研究        區域的可及性或方
                                     便性、管理策略
Andereck & Becker(1993)    划船者       實質密度、對密度    期望理論
                                     之期望與偏好
陳沛悌、林晏州(1997b)             泛舟者       環境過度使用及其    刺激超載理論
                                     他遊客不當行為
Tarrant等人(1997)            皮筏、       偏好遭遇人數      期望理論
                           獨木舟、
                           木筏遊憩
                           者
Lee & Graefe(2003)         藝術節遊      期望遭遇人數、刺    期望理論
                           客         激相關變項       刺激超載理論
本研究整理




                                25
回顧上述擁擠理論的相關實證研究(見表2-3)中,當知覺到的密度或遭遇人

數越高,表達的擁擠知覺程度越高(陳水源,1988;Andereck & Becker, 1993; Graefe

et al., 1984; Hammitt et al., 1984; Lee & Graefe, 2003; Westover & Collins, 1987),支

持實質密度與擁擠知覺的正向關係。而對密度或遭遇人數之實際體驗高於行前期

望者,其擁擠知覺程度越高(張俊彥,1987;陳水源,1988;Andereck & Becker,

1993; Bultena et al., 1981; Ditton et al., 1983; Hammitt et al., 1984; Lee& Graefe,

2003; Shelby et al., 1983; Tarran et al., 1997) 「期望理論」 (張俊彥,1987;
                                               支持     ;而

陳水源 1988 陳沛悌 林晏州 1997b Lee & Graefe, 2003; Gramann & Burdge, 1984;
   , ;      、   ,     ;

Westover & Collins, 1987)也支持了「刺激超載理論」中,因密度引起的刺激,造

成遊憩條件、遊憩環境改變,如社會互動程度或其他遊客不當行為等,超出欲求

           。     (張俊彥 1987 Absher & Lee, 1981; Ditton
的程度時 擁擠感則產生 而實證研究中
    ,                ,    ;

et al., 1983; Schreyer & Roggenbuck, 1978)亦證實當期望之遊憩體驗無法達成時,

會影響擁擠知覺。


    彙整擁擠理論概念與實證研究後(見表2-3),可看出「期望理論」、「刺

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等三個擁擠理論於實證研究中分別成立;

而Lee與Graefe(2003)的研究是第一個將三個擁擠理論結合者,但依照三個擁

擠理論的概念,應為下圖2-8,根據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

均為「密度」所引起的刺激或是干擾,因此「密度因子」應為前因變項,倘若

當遊客評估或知覺到的密度或遭遇人數較行前之期望高時,則會產生擁擠知

覺,此部分為「期望理論」,而當遊客感受到由密度所引發的刺激,超過可以

負荷的程度時,則產生擁擠知覺,此部分為「刺激超載理論」,倘若遊客期望

的體驗受到密度干擾而無法達成時,則會產生擁擠知覺,此部分為「社會干擾

理論」。而近期Lee與Graefe(2003)的研究中,雖探討三個擁擠理論對擁擠知

覺的影響,但卻無法確實反應出理論的概念是由「密度」所引起的,其忽略了「密

度因子」為前因變項,應透過中介變項影響擁擠知覺,如在「社會干擾理論」

                                        26
密度評估                                               刺激
                                                                 相關變項

                                        期望與實際
                                        遭遇人數之

               目標干擾
               相關變項                                                擁擠知覺

        圖 2-8 密度評估、對密度期望與實際之落差、刺激相關變項、
               目標干擾相關變項、與擁擠知覺之路徑圖
                       本研究整理


的測量上,直接詢問遊客參與藝術節的目標是否有達成?「在人行道上銷售藝術

品是有機會學習更多藝術?有機會得到更多樂趣?」,此部分與「社會干擾理論」

以密度為理論基礎的概念有所差異,而「刺激超載相關」變項則測量與環境相關

變項(如環境清潔、停車場、公車服務、與其他遊客行為等四項)之滿意度,而

Lee與Graefe(2003)的研究並未真正同時驗證三個擁擠理論。


第五節 擁擠知覺與其他相關變項的測量


     回顧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的理論中,除了擁擠知覺

變項外,仍包含其他相關變項,過去相關實證研究如何測量,加以論述如下。


一、擁擠知覺


     對於擁擠感的測量,過去的學者幾乎都使用結構式方法測量得到結果,許

多研究(陳沛悌,林晏州,1997b;Andereck & Becker, 1993; Hammitt et al., 1984;

Shelby, 1980; Shelby et al., 1983; Shelby et al., 1989; Tarrant et al., 1997; Tarrant &

English, 1996; Tarrant, 1999)應用 Heberlein 和 Vaske(1977)所發展的九點尺度

來測量擁擠知覺,詢問「遊客是否感覺擁擠?」從一點也不擁擠(not at all

crowded)到非常擁擠(extremely crowded)
                               ;Bultena 等人(1981)則是使用七


                                           27
點尺度;另張俊彥(1987)、陳水源(1988)、Lee 與 Graefe(2003)使用五點

尺度來測量擁擠知覺;而 Westover 和 Collins(1987)則是使用四點尺度;在測

量擁擠知覺的部分,許多研究利用單一問項「是否感覺擁擠?」來測得遊憩者

的擁擠知覺,然是否恰當?在 Choi 等人(1976 p.355)的論述中提及「擁擠是無

法直接加以衡量的,須經由行為、文字、口語的反應測得」
                         ,這是與許多研究有

所相衝突的,雖然 Choi 等人(1976)不認為擁擠知覺是可以直接測得,但仍有

學者(Manning, 1999, p.84; Tarrant & English, 1996, p.159; Tarrant, 1999, p.159)

認為單一問項是可以跨時間、跨地點測得擁擠知覺的最好方法。


二、密度或遭遇人數


    實證研究證實密度為影響擁擠知覺因素之一,密度常以實際使用人數

(Gramann & Burdge, 1984; Lee & Graefe, 2003; Shelby et al., 1983)或遊客自行填

寫所知覺到的使用人數(陳水源,1988;Absher & Lee, 1981; Bultena et al., 1981;

Tarrant et al., 1997; Westover & Collins, 1987; Womble & Studebaker, 1981)來測

量。在問卷中的問句為「主觀認定遊憩區內遊客之多寡?」
                         (陳水源,1988,p.84)

與一天當中所遭遇的人數或團體數(the social density was measured objectively as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parties at site per day)(Absher & Lee, 1981, p.238)。


    在過去相關研究中,Shelby與Colvin(1982)比較「觀察法(observers)」、

「自我陳述(self-report)」、與「日誌法(diaries)」此三種不同測量方法,自

我陳述的方法在低密度遊憩區中較為正確,而在高密度遊憩區中,自我陳述值為

                       (1984, p.177)
實際密度值的一半;但Gramann和Burdge            卻指出在高密度遊憩區中,

採用自我陳述的知覺值容易有重複計算的可能性。許多學者(陳沛悌、林晏州,

1997b,p.25;Manning, 1999, p.114; Tarrant et al., 1997, p.98)雖然同意密度的實

際值(actual density)與遊客知覺值(reported contacts)有所差異,但由於實際

值通常難以測量且花費昂貴,而知覺值代表遊客描述的真實情況,因此常以遊客


                                      28
知覺值代表當時的使用水準。


三、對密度之期望


     此變項常以對密度或遭遇人數之期望(Andereck & Becker, 1993; Bultena et

al., 1981; Ditton et al., 1983; Hammitt et al.,1984; Lee & Graefe,2003; Shelby et al.,

1983)測量之,而有研究(Bultena et al., 1981; Hammitt et al.,1984; Lee &

Graefe,2003)使用三點尺度測量之,例如「所遭遇的人數(密度)是低於期望、

與期望相同或高於期望(compare the number of others they saw with their

expectations and then indicate whether they saw more, the same, or fewer others

than they expected) 。另有研究使用五點(Ditton et al., 1983)或九點尺度
                   」

(Andereck & Becker, 1993)如「far fewer than expected to far more than expected」

測量之。


四、遊憩體驗目標


     回顧社會干擾理論,其假設當密度水準或與情境相關的因子限制或干擾了

遊客的活動或目標時,擁擠感則產生(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1)。相關

實證研究(張俊彥,1987; Absher & Lee, 1981; Ditton et al., 1983; Schreyer &

Roggenbuck, 1978) ,
                 中 遊憩者對遊憩體驗之期望會影響擁擠知覺 因此 Schreyer
                                     。

與 Roggenbuck(1978)態度越是追求自然的人,反應較高的擁擠感,而不同遊

憩動機者對擁擠之感受會有差異,若為遠離人群、追求孤獨感者,對於擁擠知

覺較敏感;反之,若欲參與人群、從事社交活動者較能享受人群。


     「體驗目標」變項通常以遊憩體驗測量之,許多研究(Gramann & Burdge,

1984; Schreyer & Roggenbuck, 1978)利用Driver(1977)擬定遊憩體驗偏好

(recreation experience preference, REP)之詞庫(item pool)包括體驗自然、身

體健康、逃離緊張、逃離實質壓力、學習、增進家人感情、自治/領導能力、省


                                          29
思、社會安全感、成就/激勵、休養、教導/引領他人、冒險、減少風險、結交新

朋友 創造力 懷舊之情 享受宜人氣候 遠離人群/社會壓力等項目
  、   、    、      、            (Driver, Brown

& Peterson, 1991, p.263-286)擬出遊憩者的遊憩目標。另Crandall(1980)參酌

Driver之動機項目,發展為17項休閒動機因子,其中包括享受自然逃離社會、逃

離規則與義務、維持身體健康、創造力、放鬆、社交、結交新朋友、認識異性朋

友、增進家人感情、地位、社會權力、利他主義、尋求刺激、自我肯定、成就、

避免無聊與美學等。而國內學者侯錦雄(1990, p.36)回顧了相關研究後,將遊

憩動機縮減出18項目分別為:1.享受自然、逃離文明2.逃離日常工作及責任3.體

能運動4.創造力5.放輕鬆6.社交7.遇見新朋友8.異性接觸9.家人相處10.認知11.社

會力量12.利他主義13.找尋刺激14.自我肯定15.成就、挑戰、競爭16.消磨時間、

避免無聊17.美學藝術18.其他。而國內針對淡水地區的研究有張耿輔(2000)針

對淡水地區遊客所作旅遊動機調查,發現到淡水遊玩的遊客大部分首要動機為欣

賞山水風景(41.78%)、品嚐地方美食(17.41%)、增進朋友家人之間感情

(11.44%),此三項動機佔總受訪者七成,其餘依序為參觀古蹟文物、散心、拍

照、運動健身、認識自然及動植物、感受老鎮氣氛。而相關研究(陳水源,1988;

Ditton et al., 1983)分別用五點等距尺度與兩階段的方式測量,先詢問遊憩者期

望得到何種體驗(experience expectations),再詢問遊憩者期望體驗的滿足程度

(fulfillment of expectations)。


五、刺激


    Lee 與 Graefe
               (2003, p.4)定義刺激相關變項為個體對密度引發刺激環境的

知覺評估,因此刺激相關變項可能為環境髒亂問題與其他遊客的不當行為。

West(1982)測量 national forest 健行者的不當行為,如噪音、大呼小叫、丟垃

圾、污染湖泊、不合規定的行為等,結果指出遊客在高密度下如果看到遊客的

不當行為時有 47.9%會覺得擁擠,而未看到其他遊客的不當行為時只有 16.7%

會覺得擁擠(轉引自 Manning, 1999, p.106),因此其他遊客的不當行為,會對

                                 30
遊客產生壓力,導致遊客產生擁擠感。


  國內相關研究結果如下:張俊彥(1987)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研究遊客擁擠

知覺,察覺越多他人不當行為(收音機音量開的很大聲、隨地丟垃圾、砍樹枝升

火)者越易覺得擁擠。鍾文玲、林晏州(1993)研究釣魚者之遊憩衝突,結果

發現引起衝突之原因為其他遊憩者的行為(製造垃圾、破壞自然環境、使用資

源不當、將魚嚇跑等),而非遊憩活動的本身。陳沛悌、林晏州(1997b)對秀

姑巒溪泛舟者的擁擠知覺研究,其他遊客行為(垃圾、有些泛舟船隻橫衝直撞、

其他遊客過份喧嘩等)會影響遊客之擁擠知覺。


  在測量的部分,Westover 與 Collins(1987)都市公園遊憩者看到其他遊客

不當行為之頻率為「一次」、「少數」、「經常看到」等三等級供遊憩者勾選。

陳沛悌、林晏州(1997b)列舉十一項的環境因子與其他遊客行為,分為四個等

級測量遊客之認知程度,分別為「沒有察覺」、「有察覺,但不覺得討厭」、

「有察覺,覺得有些討厭」、「有發覺,並覺得非常討厭」等四等級。以上研

究均詢問遊憩者是否察覺到其他遊客不當行為,而 Lee 與 Graefe(2003)的研

究是針對環境等四個變項(環境清潔、公車服務、停車位與其他遊客行為)以五

點尺度測量其滿意度。


  歸納上述的擁擠理論與實證研究後發現,在戶外遊憩研究中,許多實證研

究也個別證實了「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對遊

憩者擁擠知覺的解釋,而近期 Lee 與 Graefe(2003)的研究中,雖探討三個擁

擠理論對擁擠知覺的解釋,但卻無法確實反應出理論的概念是由「密度」所引

起的,且 Lee 與 Graefe(2003)的研究並無真正同時驗證三個擁擠理論,因此

本研究的目的為整合「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

提出解釋遊客擁擠知覺的整合模式,並進一步在遊憩情境中加以驗證。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目的為整合「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

提出解釋遊客擁擠知覺的整合模式,並進一步在遊憩情境中加以驗證。本章節將

對研究假設、測量工具、和資料處理分析等做詳細的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整合「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

論」提出解釋遊客擁擠知覺的整合模式,並進一步在遊憩情境中加以驗證。根據

第二章的文獻回顧結果建構本研究的架構,當遊客從事遊憩活動時,
                             「知覺遭遇

人數」為遊客在現地從事遊憩活動時知覺到的人數,遊客會以此實際知覺人數與

行前對遭遇人數之期望作比較,若實際知覺人數高於行前期望遭遇人數則產生擁

擠知覺,此為「期望理論」;若遊客「知覺遭遇人數」所引發的刺激超過遊客希

望的程度時則產生擁擠知覺,此為「刺激超載理論」;若遊客「知覺遭遇人數」

干擾了遊客的遊憩體驗目標時則產生擁擠感,此為「社會干擾理論」。本研究為

整合「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提出解釋遊客擁擠

知覺的整合模式,並進一步在遊憩情境中加以驗證,其研究架構說明如圖3-1。




                   32
H2
         知覺遭遇                        密度引發
          人數     H1                   的刺激
                       期望理論             刺激超載理論
                  期望與實際遭
          H3      遇人數之落差
                                       H5
                                H4

         遊憩體驗
                                     擁擠知覺
         目標干擾         H6

     社會干擾理論
                圖 3-1 研究架構圖



二、研究假設


 依據上述之研究架構,設定本研究之假設如下:


 H1:遊客知覺遭遇人數會正向影響其期望與實際遭遇人數之落差。

 H2:遊客知覺遭遇人數會正向影響密度所引發的刺激。

 H3:遊客知覺遭遇人數會正向影響遊憩體驗目標干擾。

 H4:遊客對遭遇人數的行前期望與實際體驗之落差會正向影響其擁擠知覺。

 H5:遊客所感受到密度所引發的刺激會正向影響其擁擠知覺。

 H6:遊客的遊憩體驗目標干擾會正向影響其擁擠知覺。




                           33
第二節   研究範圍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針對 2005 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報告顯示 國人全年前十
                               ,

大到訪據點排名「淡水」的到訪比例 4.81%僅次於「墾丁國家公園(6.36%),
                                      」

相較於「墾丁國家公園」其腹地廣大之利,淡水地區因位於大台北都會區邊緣,

且捷運之便利,常是遊客從事短期旅遊的選擇,因此淡水地區於平日或例假日

均呈現擁擠現象。而現今遊客聚集之處大多位於「淡水老街」,因此本研究所

選定之研究基地以「淡水老街」為研究範圍。


  今日之淡水鎮,位處台北盆地淡水河系出口與八里一水之隔,總面積約 71

平方公里(淡水鎮公所,2007)。西元 1858 年開港通商,是台灣北部最早開發

的港口,舊名「滬尾」
         ,而淡水特殊的歷史背景使得今日的淡水鎮散發獨特的歷

史魅力,而豐富的人文氣息與飲食文化更使得淡水成為北台灣假日最佳的旅遊

地點。一般所說的「淡水老街」
             ,泛指中正路一帶(從渡船碼頭附近到與中山路

交會口路段)
     ,含其周圍鄰接之三民街、重建街等,也是假日人潮聚集之處,因

此本研究的研究範圍以「淡水老街」為主(見圖 3-2)。




            圖 3-2 研究範圍位置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淡水鎮全球資訊網站 http://www.tamsui.gov.tw/briefmap.htm


                           34
第三節 先驅研究(pilot study)


   由於過去研究並未針對期望體驗與密度所引發的刺激作完整的量表,況且

過去的實證研究大部分因地制宜有所不同。因此為完整建構量表的結構式測量

工具,故透過「開放式問項測量」方式蒐集遊客前往淡水老街的期望體驗與知

覺到的外在刺激,以下分就研究對象與資料收集、資料處理分析、執行結果進

行介紹。


一、研究對象與資料收集


   為瞭解遊客前往淡水老街的期望體驗與知覺到的外在刺激,故以開放式問

卷方式(見附錄一,p.96-97)進行調查。調查時間為 2006 年 11 月 24 日星期

五與 11 月 25 日星期六早上九點至晚上八點,以方便性取樣於淡水捷運站、金

色水岸、渡船碼頭、與中正路麥當勞等四處的現地遊客一共 41 名,有效樣本

41 名。


   資料收集方面,採用開放式問項與結構式問項,以利正式問卷之適切性。

在開放式問項,針對「知覺到的刺激」方面,詢問遊客「您今日在淡水老街的

遊憩過程中 在您周遭有哪些現象讓您感覺不舒服或有負面感受?原因為何?」
     ,

與「您今日在淡水老街的遊憩過程中,在您周遭有哪些現象讓您感覺舒服或有

正面感受?原因為何?」而「期望體驗」方面,詢問遊客「您遊玩淡水老街的

後,行前有哪些體驗或計畫未達成或沒做到?原因為何?」 「知覺遭遇人數」
                         ,在

方面,詢問遊客「請問您就目前所在地,您覺得周遭人數大約多少人?(請填

整數);另外,亦採用結構式問項測量,
   」             「您覺得周遭人數程度?」採用七點尺

度,從很少到很多等不同等級,也詢問遊客「周遭人數與您行前預期會遭遇人

數相比較」「周遭人數與您偏好之人數相比較」
    、               、與「周遭人數與您可忍受之人

數相比較」
    ,以上部分係針對「期望理論」而測量,以上題項均採七點尺度測量,



                        35
從少很多到多很多等不同程度,而就擁擠程度測量為「就您目前所在地,您覺

得擁擠程度為何?」為七點尺度,從一點也不擁擠到非常擁擠等七個等級。


二、資料處理與分析


  資料處理乃將語意相近的項目歸納成同一類別,並統計各項目的出現次數

多寡,當次數分配與百分比達 10%以上受訪者回答時便予以採納,若該項目出

現次數低於標準,或不符合本研究題意者予以刪除,分析結果將轉成結構式問

卷中測量的問項。


三、執行結果


  整理開放式問項時保留 10%以上受訪者回應的答案,其結果可歸納出(見

表 3-1)
     :在密度所引發的刺激方面有「街道空間不足,不易行走」「其他遊客
                               、

不當行為」「設施維護管理欠佳」「上廁所,需排隊等候」「商店兜售吆喝聲
     、         、          、

音太吵」「環境髒亂」「河水髒臭」等,共計 7 項問項,而遊憩體驗目標方面
   、      、

有「散步、散心」「拍攝照片」「離開生活步調」「品嚐地方美食」等,共計
        、     、       、

4 項問項(見附錄三,p.100-101)。


  先驅研究樣本之社經背景資料項目包括有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家

庭狀況和居住地等項目 分析結果見表3-2 受訪者的性別分佈比例 女性
          ,         。          , (56.1%)

略多於男性(43.9%)。而年齡分佈方面以21至29歲之間的樣本最多(63.4%),

其次為20歲以下(17.1%),比例最少的受訪者是40至49歲之間(4.9%)。在教

育程度方面,以大學程度者最多,佔58.5%,其次為專科程度(17.1%),再者

為研究所程度(12.2%)。在職業方面,以學生最多(36.6%),其次為商(24.4%),

再者為服務業(22.0%)。而婚姻狀況,未婚者高達九成多(92.7%)。而在前

往淡水老街的交通工具方面,搭乘捷運者高達六成多(65.9%)。至於同伴方面,




                         36
表 3-1 先驅研究開放式項目測量歸納結果
             項目         百分比            備註
        1.街道空間不足,不易行走   24.39   採納
        2.其他遊客不當行為      21.95   採納
    密
    度   3.設施維護管理欠佳      19.51   採納
    引   4.上廁所,需排隊等候     14.63   採納
    發
    的   5.環境髒亂          12.20   採納
    刺   6.商店兜售吆喝聲音太吵了   12.20   採納
    激
        7.河水髒臭          9.76    採納
        8.商店內空間不足       4.88    未達 10%以上,予以刪除
        9.商店經營管理問題      21.95   未與「密度引發的刺激」有關,予以刪除
遊       1.散步、散心         26.83   採納
憩       2.拍攝照片
體                       12.20   採納
驗       3.遠離生活步調        9.76    採納
目
標       4.品嚐地方美食        9.76    採納
本研究整理


朋友居多佔近四成(39.0%),其次為男女朋友或家人,各佔19.5%。而在居住

地方面,居住在台北縣(36.6%)者佔多數,其次居住在台北市(24.4%),其

餘的北部地區、中部地區與南部地區各佔12.2%。


        先驅研究樣本之次數分配項目包括有實際遭遇人數、周遭人數之程度、周遭

人數與行前預期遭遇人數相比較、周遭人數與偏好之人數相比較、周遭人數與可

忍受之人數相比較和擁擠程度等項目,分析結果見表3-3。為有效區隔樣本,因

此先將先驅研究時段區分為平日與假日,平日樣本數共10,而假日樣本數共31。

在平日方面,知覺到周遭人數平均為266人,而周遭人數程度為偏少的(M =

2.80),而實際遭遇人數與行前預期人數相比較是差不多的(M = 3.50),實際遭

遇人數低於偏好之人數(M = 3.30),實際遭遇人數低於可忍受之人數(M =

2.50),而擁擠程度為不擁擠的(M = 2.50)
                         。而在假日方面,知覺到周遭人數平

均為360人左右,而周遭人數程度為是偏多程度(M = 5.58)
                               ,而實際遭遇人數稍

微高於行前預期人數(M = 4.65)
                  ,實際遭遇人數稍微高於偏好之人數


                          37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More Related Content

Viewers also liked (7)

Skim & Trim Presentation
Skim & Trim PresentationSkim & Trim Presentation
Skim & Trim Presentation
 
Polity 1.3 schedules i
Polity 1.3 schedules iPolity 1.3 schedules i
Polity 1.3 schedules i
 
Using verbal de escalation active shooter
Using verbal de escalation active shooterUsing verbal de escalation active shooter
Using verbal de escalation active shooter
 
212121
212121212121
212121
 
People’s place Amsterdam (Tommy Hilfiger Restaurant)
People’s place Amsterdam (Tommy Hilfiger Restaurant)People’s place Amsterdam (Tommy Hilfiger Restaurant)
People’s place Amsterdam (Tommy Hilfiger Restaurant)
 
美國飯店協會教育推..
美國飯店協會教育推..美國飯店協會教育推..
美國飯店協會教育推..
 
Polity dpsp 4.2
Polity dpsp 4.2Polity dpsp 4.2
Polity dpsp 4.2
 

遊客壅擠知覺之探討

  • 1. 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 Department of Tourism Providence University 碩士論文 Master Thesis 遊客擁擠知覺之探討 -以淡水為例 An Exploration of Perceived Crowding : A Case of Tamsui Visitors 指導教授:黃章展 博士 Dr. Chang-Chan Huang 研究生:廖庭瑩 撰 Ting-Ying Liao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八月 August, 2007
  • 2. 遊客擁擠知覺之探討-以淡水為例 【摘要】 台灣地狹人稠,且每逢週休假日國內遊憩區多呈人山人海的現象,因此戶 外遊憩的擁擠問題日趨嚴重,然而過多的遊客不僅可能造成環境資源之破壞, 亦容易引發擁擠的感覺,降低遊客之遊憩體驗品質,因此關於遊憩情境中擁擠 感受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視。在戶外遊憩研究中有三個解釋擁擠現象的理論:分 別為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過去許多實證研究結果分別 支持三個擁擠理論,但並未同時驗證三個擁擠理論並加以整合,因此本研究目 的為整合「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提出解釋遊 客擁擠知覺的整合模式,並進一步在遊憩情境中加以驗證。 問卷調查於 2007 年二月份以淡水老街為主要研究基地 範圍包括淡水捷運 , 站、金色水岸、與淡水渡船碼頭,共得到 350 份有效問卷。淡水老街遊客的擁 擠知覺結果可藉由以下「知覺遭遇人數」「期望與實際遭遇人數的落差」「密 、 、 度引發的刺激」「遊憩體驗目標干擾」「擁擠知覺」等五類加以描述。首先, 、 、 在不同時段測得淡水老街之遊客知覺遭遇人數分佈從 22 人到 1000 人。第二, 遊客知覺遭遇人數稍微高於預期人數。第三,淡水老街遊客對於遊客密度所引 發的刺激感受最強的為「環境髒亂」 。第四,遊客前往淡水老街期望體驗程度平 均數最高者為「期望可以散步、散心」 ,遊客獲得體驗程度最高者為「確實可以 增進同伴之間感情」 ,至於遊客在淡水老街實際獲得之遊憩體驗目標除了「享受 熱鬧氣氛」之外,其餘皆顯著低於期望獲得的遊憩體驗目標。最後,遊客的擁 擠知覺為中度擁擠。 路徑分析結果顯示「知覺遭遇人數」會藉由「期望與知覺遭遇人數的落差」 影響「擁擠知覺」,且「密度引發的刺激」亦會影響「擁擠知覺」,至於「遊憩 i
  • 3. 體驗目標干擾」則對擁擠知覺沒有顯著影響,此外, 「知覺遭遇人數」亦不會影 響「密度引發的刺激」與「遊憩體驗目標干擾」。 依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淡水鎮公所應改善環境整潔問題,以減少 遊客對淡水老街的負面評價,更可於網站上提供前往淡水老街人潮的正確資 訊,以減少遊客擁擠知覺;此外,亦建議未來研究者,針對擁擠相關議題應可 發展更完善的測量工具;最後,本研究建議廣泛地檢驗本研究所提出的整合模 式,以更精確瞭解遊客的擁擠感受。 【關鍵詞】擁擠知覺、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社會干擾理論 ii
  • 4. An Exploration of Perceived Crowding: A Case of Tamsui Visitors 【Abstract】 Taiwan is a small island accommodating a large population. It is very common that a large amount of people serge into most of the popular recreational sites on weekends and holidays. This phenomenon has caused not only environmental resource destruction but also visitors’ perception of crowding. Visitors’ perception of crowding, to a large extent, deteriorated their recreation experiences and, therefore, became a concern of recreation managers and researchers. Researchers of outdoor recreation have utilized expectancy theory, stimulus overload theory, and social interference theory to explain visitors’ crowding phenomenon. Empirical studies regarding visitors’ perceived crowding, to some extent, support the three theories respectively. However, a comprehensive model which can better explain visitors’ perception of crowding has not been proposed and tested. Thu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tegrate expectancy theory, stimulus overload theory, and social interference theory into a comprehensive model to explain visitors’ perceived crowding and test the model in a recreational setting. Tamsui Old Main Street was selected as a study area, including Tamsui MRT station, Golden Waterfront, and Tamsui Ferry Boat Terminus. An on-sit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February, 2007 to collect data from visitors to the study area and 35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 of research regarding the perceived crowding of visitors to Tamsui Old Main Street can be described by following five basic categories: “number of encounters,” “the difference in number of encounters between the expectation and actuality,” “density-induced stimulus,” “goal interference” & “perceived crowding.” First, the number of encounters reported by the respondents ranged from 22 to 1000 in different measuring time. Second, most respondents encountered a little more than they had expected. Third, in “density-induced stimulus”, the strongest impression of the visitors was that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of Tamsui Old Main Street was dirty. Fourth, in “goal interference”, the strongest recreation experience that visitors expected to acquire is taking a walk along the Tamsui Old Main Street. The friendship is indeed improved was the strongest recreation experience that the visitors actually acquired. Moreover, visitors’ actual acquired recreation experience is less stronger than they expected in all the experiences except “enjoy the pleasing atmosphere.” Finally, visitors reported a medium level of perceived crowding. iii
  • 5. The results of the path analysis revealed that “number of encounter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erceived crowding” by “the difference in number of encounters between the expectation and actuality” and “density-induced stimulu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erceived crowding”. However, “goal interference” had not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erceived crowding”. Moreover, “number of encounters” had not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density-induced stimulus” and “goal inter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it was suggested that Tamsui Government should keep sound and positive conditions to reduce negative stimulation to visitors. In addition, providing accur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number of encounters in Tamsui Old Main Street could reduce visitors’ perceived crowding. It was also suggested that researchers should develop more effective and appropriate tools to measure visitors’ perceived crowding. Finally, the model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needs to be tested in more recreation settings to understand visitors’ perceived crowding. 【Keywords】perceived crowding; expectancy theory; stimulus overload theory; social interference theory iv
  • 6.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範圍..................................................................................................3 第四節 研究變項名詞定義..................................................................................4 第二章 文獻回顧..........................................................................................................5 第一節 擁擠知覺的定義......................................................................................5 第二節 擁擠理論..................................................................................................6 第三節 擁擠模式................................................................................................10 第四節 實證研究結果........................................................................................20 第五節 擁擠知覺與其他相關變項的測量........................................................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32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32 第二節 研究範圍................................................................................................34 第三節 先驅研究(pilot study).......................................................................35 第四節 測量工具................................................................................................39 第五節 研究對象抽樣及資料收集....................................................................42 第六節 資料分析方法........................................................................................44 第四章 分析結果........................................................................................................45 第一節 樣本描述................................................................................................45 第二節 研究變項測量結果................................................................................48 第三節 研究變項驗證因素分析........................................................................54 第四節 假設檢定................................................................................................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80 第一節 研究方法摘要........................................................................................80 第二節 分析結果摘要........................................................................................81 第三節 結論........................................................................................................84 第四節 討論........................................................................................................85 第五節 建議........................................................................................................89 參考文獻......................................................................................................................91 附錄一 前測問卷......................................................................................................96 附錄二 正式問卷......................................................................................................98 附錄三 開放式問卷結果........................................................................................100 附錄四 各變項次數分配表....................................................................................102 v
  • 7. 表目錄 表 2-1 社會干擾擁擠體驗之類型 ...............................................................................9 表 2-2 六個擁擠模式與擁擠理論 .............................................................................20 表 2-3 擁擠理論的相關實證研究 .............................................................................25 表 3-1 先驅研究開放式項目測量歸納結果 .............................................................37 表 3-2 先驅研究之受訪者背景資料 .........................................................................38 表 3-3 先驅研究之次數分配表 .................................................................................39 表 3-4 文獻回顧與開放式問項測量之項目統整 .....................................................41 表 4-1 抽樣調查地點問卷數量表 .............................................................................45 表 4-2 受訪者社會背景資料 .....................................................................................47 表 4-3 實際周遭人數次數分配表 .............................................................................48 表 4-4 對周遭人數多寡程度平均數統計表 .............................................................49 表 4-5 遭遇人數與期望、理想上、可接受人數相比較之平均數統計表 .............49 表 4-6 擁擠程度平均數統計表 .................................................................................50 表 4-7 遊客對於下列現象感受程度平均數統計表 .................................................50 表 4-8 淡水老街遊客其遊憩體驗目標之平均數統計表 .........................................52 表 4-9 淡水老街遊客其遊憩體驗目標成對樣本t檢定 ............................................53 表 4-10 密度引發的刺激驗證性因素分析之模式變項參數估計表 ........................54 表 4-11 密度引發的刺激初始模式整體適配指標表 ................................................56 表 4-12 密度引發的刺激其修正指標(Modification Index, MI)參照表 ..............57 表 4-13 修正後密度引發的刺激驗證性因素分析之模式變項參數估計表 ............57 表 4-14 修正後之密度引發的刺激CFA模式整體適配度檢驗結果整理表 ............59 表 4-15 密度引發的刺激驗證性因素分析之建構信度與平均變異抽取量 ............64 表 4-16 遊憩體驗目標干擾驗證性因素分析之模式變項參數估計表 ....................64 表 4-17 遊憩體驗目標干擾初始模式整體適配指標表 ............................................66 表 4-18 遊憩體驗目標干擾其修正指標(Modification Index, MI)參照表 ..........67 表 4-19 修正後遊憩體驗目標干擾驗證性因素分析之模式變項參數估計表 ........67 表 4-20 修正後之遊憩體驗目標干擾CFA模式整體適配度檢驗結果整理表 ........69 表 4-21 遊憩體驗目標干擾驗證性因素分析之建構信度與平均變異抽取量 ........72 表 4-22 測量模式參數估計表 ....................................................................................74 表 4-23 結構參數估計表 ............................................................................................74 表 4-24 整體配適評鑑結果整理表 ............................................................................76 vi
  • 8. 圖目錄 圖 2-1 Stokols(1972)的人類對擁擠感之反應模式 ..............................................11 圖 2-2 Altman(1975)所提出的擁擠模式 ..............................................................12 圖 2-3 Choi等人(1976)的擁擠模式 ......................................................................14 圖 2-4 Fisher等人(1978)的高密度下對行為影響的擁擠模式 ............................15 圖 2-5 Shelby(1980)綜合的擁擠模式 ...................................................................16 圖 2-6 Manning(1999)擴充擁擠模型....................................................................18 圖 2-7 Lee與Graefe(2003)密度評估、期望與實際遭遇人數之差異、刺激相關 變項、目標達成相關變項與擁擠知覺之路徑分析.................................................24 圖 2-8 密度評估、對密度期望與實際之落差、刺激相關變項、 ..........................27 目標干擾相關變項、與擁擠知覺之路徑圖.............................................................27 圖 3-1 研究架構圖 ......................................................................................................33 圖 3-2 研究範圍位置圖 ..............................................................................................34 圖 4-1 密度引發的刺激各參數估計路徑圖 ..............................................................55 圖 4-2 修正後之密度引發的刺激各參數估計路徑圖 ..............................................58 圖 4-3 遊憩體驗目標干擾各參數估計路徑圖 ..........................................................65 圖 4-4 修正後之遊憩體驗目標干擾各參數估計路徑圖 ..........................................68 圖 4-5 路徑分析模式概念圖 ......................................................................................73 圖 4-6 路徑分析標準化參數估計圖 ..........................................................................75 vii
  • 9. 謝誌 在靜宜觀研所這三年的日子轉眼間就過去了,我相信這會是我一生中難忘也 懷念的一段歷程,在這三年中有獲得也有成長,雖然有苦有甘,但很值得!! 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 黃章展 老師,在日常生活中,老師總是灌輸我們 做人處事的道理,而在論文撰寫期間,從觀念的啟發、文獻回顧的撰寫到研究架 構的確立,老師總以不厭其煩且認真嚴謹的態度指導庭瑩,如此的師恩,將永遠 銘記在心。也感謝侯錦雄 老師的指導,使學生有更進一步成長的空間,而侯老 師常掛在臉上的親切笑容,總是讓庭瑩的內心充滿溫暖。感謝楊明青 主任提出 的寶貴意見,使學生有不同的思考方向。感謝宗賢 老師在分析方法上的助力, 當日有您推庭瑩一把,今日論文才得以順利完成。感謝趙芝良 老師具深度之精 闢建議,使得論文更臻完善。有您們的殷切指導與細審論文,提供諸多具建設性 的建議,庭瑩的論文得以更加完備。 也感謝在研究所的伙伴們,研究所的辛苦歲月因為你們的存在而變得快樂。 莉汶的貼心幫忙;小花的相扶相持;同窗七年的士軒,感謝你的義氣&SEM上的 指導;丹茹、俞伶與佳芳的鼎力相助;信翰的二研陪伴;小曼、琬瑜、文威、慧 蓉的精神鼓勵,以及同門的學長姐們維貞姐、明梨、小捷、小百合&怡達學弟。 皇志,謝謝你~在問卷調查期間,陪著我頂著烈日穿梭在淡水老街,而在這 三年期間,有你的美味佳餚、幽默言語與鼓勵,讓我身體壯壯又心情愉悅。 這本論文最想獻給我親愛的父母親、雙胞胎姐姐晉瑩及貓女兒ball 感謝你們 給予的愛護與支持,你們給我一個溫暖的避風港,更給我強大的信心及力量。 寫這篇謝誌同時,往日的種種情景便一幕幕浮現於眼前,在此祝福所有關愛 庭瑩的人,再次致上最深的謝意!! 廖庭瑩 謹誌於沙鹿 靜宜二研 2007 七月 viii
  •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隨著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人們的工作與休閒生活型態逐漸產生變化,因此 為順應潮流及社會環境需要,自2001起國內開始全面實施週休二日,且國內擁有 豐富的觀光資源,又因應各項觀光政策的推廣,使得國內旅遊風氣大盛,根據交 通部觀光局於2005年針對12歲以上國民的調查顯示,國人國內旅遊總旅次高達 92,610,000旅次,平均每人旅遊次數為4.78次,而有九成多(91.3%)的民眾在國 內旅遊,且利用週末假日從事國內旅遊者為最多(58.4%)。交通部觀光局於2005 針對台閩地區主要觀光遊憩區遊客人數之統計數據如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年 平均有350多萬人、台北市立動物園年平均約有311萬人、國立故宮博物院、內灣 風景區、淡水金色水岸、與八里左岸公園年平均達200多萬人,由此可見每逢週 休假日國內遊憩區多呈人山人海的現象,然而過多的遊客不僅可能造成環境資源 之破壞,亦容易引發擁擠的感覺,降低遊客之遊憩體驗品質(Gramann, 1982, 轉引自張俊彥,1987,p.1)。 擁擠知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75年(Shelby, Vaske & Heberlein, 1989, p.271),而過去許多擁擠研究大多著重於荒野地區或低度開發地區,如Schreyer 和Roggenbuck (1978)於國家公園對泛舟者擁擠知覺之研究、Absher與Lee (1981) 於國家公園對荒野健行者擁擠知覺的研究,國內學者張俊彥(1987)對陽明山國 家公園遊客擁擠知覺之研究,近年來擁擠知覺研究從荒野地區開始轉變為針對高 度使用的遊憩區,如Westover與Collins(1987)對都市公園遊憩者的擁擠知覺研 究、Lee與Graefe(2003)對藝術節遊客的擁擠知覺研究,而目前高度使用地區 之擁擠研究仍屬少數,且得到的研究成果有限,故探討高度使用遊憩區之擁擠知 覺研究有其重要性。 1
  • 11. 在戶外遊憩研究中有三個擁擠理論,分別為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社 會干擾理論等用來解釋擁擠現象。期望理論假設遊客看見比預期的還要多的人 數時會覺得擁擠(Shelby, Heberlein, Vaske & Alfano, 1983);刺激超載理論認 為當社會刺激超過個人所希望,且個人所採行策略無法降低刺激時,擁擠知覺 達到最大(Gramann, 1982, p.111; 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6);而社會干擾 理論則認為,當密度水準或與情境相關的因子限制或干擾了遊客的活動或目標 時,擁擠感則產生(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1)。因此期望理論、刺激超 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應均為密度因子所引起,當遊客實際體驗後的遭遇人數 高於先前期望的遭遇人數時,則產生擁擠知覺,視為期望理論;當密度因子所引 起的社會刺激超出個體希望的程度時,則產生擁擠知覺,視為刺激超載理論;而 當密度因子所引起的干擾阻礙了個體的活動目標或體驗時,則產生擁擠知覺,視 為社會干擾理論。換言之,三個擁擠理論的前因變項均為「密度因子」,均透過 中介變項影響擁擠知覺,而「擁擠知覺」則為結果變項。 回顧擁擠理論的相關實證研究中,許多研究(陳水源,1988; Andereck & Becker, 1993; Graefe, Vaske & Kuss, 1984; Hammitt, McDonald & Noe, 1984; Westover & Collins, 1987)證實了知覺到的密度或遭遇人數越高,表達的擁擠知 覺程度越高。而另有研究(張俊彥,1987;陳水源,1988; Andereck & Becker, 1993; Bultena, Field, Womble & Albrecht, 1981; Ditton, Fedler & Graefe, 1983; Hammitt et al., 1984; Lee & Graefe, 2003; Shelby et al., 1983; Tarrant, Cordell & Kibler, 1997)支持「期望理論」中,實際遭遇人數高於行前期望時,其擁擠知 覺程度高;而另有研究(張俊彥,1987;陳水源,1988;陳沛悌、林晏州,1997b; Lee & Graefe, 2003; Gramann & Burdge, 1984; Westover & Collins, 1987)也支持了 「刺激超載理論」中,因密度引起的刺激,造成遊憩條件、遊憩環境改變,如 社會互動程度或其他遊客不當行為等,超出欲求的程度時,擁擠感則產生。而 實證研究中(張俊彥,1987;Absher & Lee, 1981; Ditton et al., 1983; Schreyer & 2
  • 12. Roggenbuck, 1978)亦支持「社會干擾理論」中,當期望之遊憩體驗無法達成時, 會影響擁擠知覺。而從以上實證研究整理後可將戶外遊憩研究中的「社會干擾理 論」的目標達成視為遊憩體驗目標。近期 Lee 及 Graefe(2003)首先應用期望 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以路徑分析的方法研究參加藝術節的遊 客其擁擠知覺 研究結果發現當對擁擠的實際體驗高於行前的期望時與刺激相關 , 變項顯著的影響遊客的擁擠知覺 因此結果認為期望理論與刺激超載理論較實質 , 密度與社會干擾理論更可解釋遊客擁擠感受。 歸納上述的擁擠理論與實證研究可知,期望理論指出密度因子會藉由對密 度的期望與實際感受密度的落差影響擁擠知覺 刺激超載理論指出密度因子會藉 , 由密度引發的刺激相關變項影響擁擠知覺 社會干擾理論指出密度因子會藉由遊 , 憩體驗目標干擾影響擁擠知覺 過去針對這三個理論個別進行的實證研究皆已證 。 實三個擁擠理論均可解釋遊客擁擠知覺,亦即,對密度的期望與實際感受密度的 落差、由密度引發的刺激相關變項、遊憩體驗目標干擾等三個變項皆有可能影響 擁擠知覺,而這三個影響擁擠知覺的變項均是以密度因子為前因變項,因此,在 理論架構上若將這三個理論整合成一個整體的模式 應該可以更清楚解釋遊客的 , 擁擠知覺,然而此一整合模式尚無實證研究加以驗證。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為整合「期望理論」 「刺激超載理論」 、 、 與「社會干擾理論」提出解釋遊客擁擠知覺的整合模式,並進一步在遊憩情境 中加以驗證。 第三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的研究範圍主要為淡水老街,範圍包括淡水捷運站、金色水岸、渡 船碼頭,而調查對象為研究期間進入研究範圍的現地遊客。 3
  • 13. 第四節 研究變項名詞定義 一、擁擠知覺(perceived crowding) 本研究所指擁擠知覺係遊客從事遊憩活動時,當下知覺到的擁擠程度。 二、知覺遭遇人數(number of encounters) 本研究所指遭遇人數,即遊客從事遊憩活動時知覺的人數。 三、期望之遭遇人數(expectation of encounters) 本研究所指期望之遭遇人數,係應用期望理論為遊客從事遊憩活動時,行 前期望遭遇人數與實際遭遇人數之落差為多少。 四、密度所引發的刺激(density-induced stimulus) 本研究所指密度所引發的刺激,係應用刺激超載理論為遊客知覺到當下所 處情境的密度因子所產生的刺激。 五、遊憩體驗目標干擾(goal interference) 本研究所指遊憩體驗目標干擾,為遊客從事的遊憩活動欲達成的體驗受到 干擾。 4
  • 1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擁擠知覺的定義 Stokols(1972, p.276)指擁擠為「某種心理動機狀態,設法經由擴大個人空 間或調整人際或個人因素,以降低因空間侷限而造成的不便,用以減少所感受到 的限制及侵犯」,又將擁擠區分為兩種:非社會性擁擠(nonsocial crowding): 指所感覺到的擁擠是因為實質空間不足所引起的;社會性擁擠(social crowding) 指所感覺到的擁擠是因為固定空間內人數太多所引起。而Altman(1975, p.146) 則認為「當維持私密性的機制運作失敗,致使個人或團體與他人的互動超過慾望 。Choi, Mirjafari 時,亦即所獲得的私密性少於所欲求的私密性時,便會產生擁擠」 和Weaver(1976, p.353)擁擠不單是個體在給定的單位空間下的狀況,而是種心 理現象的體驗狀態,是由相對高的人口密度與其他社會、個人及實質環境等變數 交互作用而產生。Manning 與 Ciali(1980, p.330)定義擁擠為「個人對密度的 負面與主觀的評價,所以若密度增加到某個點,以致於個體的動機或目標受到限 制或違背時,擁擠感就產生」。Shelby(1980, p.44)當個體認為互動程度超過個 人偏好及對情境的定義時,擁擠感就會產生。從行為與擁擠面來看,Gramann (1982, p.123)認為「擁擠知覺是種負面反應,發生在其他人的行為干擾了重要 心理目標或體驗的達成時,使人有不愉快的體驗,增強對其他人的知覺,因此造 成擁擠的感受」。而許多學者對擁擠的定義為「個體對所處環境有太多人的價值 評估」(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1; Shelby et al., 1983, p.2; Shelby et al., 1989, p.271; Graefe et al., 1984, p.399; Lee & Graefe, 2003, p.1)。然在環境心裡學的部 分,擁擠為「壓力形成與情緒波動等心理特徵的概念化」 ,強調是個複雜的心理 構造(Bell, Fisher, Baum, & Greene, 1990, p. 304)。 5
  • 15. 張春興(2000, p.172)從心裡學觀點定義擁擠為「在人群的密度增加時,個 人所感到的一種煩悶的心理狀態」。張俊彥(1987, p.23)整理過去學者的定義, 將擁擠界定為「某種況狀下所感受到的心理狀態,通常是在密度相當高的時候, 或者依另一種說法,是當一個人所需求的空間超過所能供給者時,但一個人是否 會感到擁擠,須視許多狀況場所、人際、和心理等的變數而定」 。陳水源(1988, p.14)回顧心理學對「擁擠感」的探討後,對擁擠感產生做了定義:「太多的刺 激、太多對行為的限制、太多不喜愛的社會接觸或干擾,以及資源之不適宜,皆 可使人感受到高密度之負面影響,因而有擁擠感產生」。 從以上學者的定義可以看出擁擠為個人心理狀態上的負面感受,當個人感受 到擁擠時,為個體所知覺到的擁擠(perception of crowding) ,通常這種負面感受 是來自外界過多的干擾所造成,例如人數過多造成個人空間短少、或資源缺乏 等;因此外在客觀環境會影響個人對擁擠的感受,但並非絕對,其中還牽涉與社 會環境的互動程度與個人內在因素的影響等。 第二節 擁擠理論 探討戶外遊憩擁擠理論之應用,在文獻中三種主要用於解釋擁擠現象的有 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刺激超載理論(stimulus overload theory)、社 會干擾理論(social interference theory),茲分述如下。 一、期望理論 Lawler(1973)認為期望被定義為某一特定結果影響某一特定行為的一種 暫時信念(Schreyer & Roggenbuck, 1978, p.375)。根據期望理論,人們期望從 參與遊憩活動中獲得特別獎賞(Graefe et al., 1984, p.397) ,像是刺激、孤獨感、 友誼、地位等等(Schreyer & Roggenbuck, 1978, p.376)。所以,人們對於相同 6
  • 16. 的結果可能有不同的期望,個人對於同一結果的期望也可能因時間而有所改變 (Schreyer & Roggenbuck, 1978, p.375)。因此Lee和Graefe(2003, p.2)整理過 去文獻發現期望理論會受到下列個體及環境因素影響:過去經驗的價值及形 式 與他人交流的程度 環境變數及個體的特性 、 、 (Graefe, et al., 1984; Lawler, 1973; Schreyer & Roggenbuck, 1978)。換言之,個人是抱著某種期待參與某種活動, 而個人特質、過去經驗與環境屬性等皆會影響期望的產生。針對密度或遭遇人 數,Shelby等人(1983)的研究支持期望理論,結果顯示當遊客看見比預期的 還要多的人數時會覺得擁擠,反之若遭遇人數低於或相同於預期時,擁擠感覺 則明顯降低。因此擁擠知覺會受到期望情況與實際情況之差異而影響。 二、刺激超載理論 Gramann(1982, p.111)歸納許多前人的說法,認為刺激超載理論源自於都 市、高密度生活的社會心理學的壓力分析;理論的基本假設是人們暴露在因都 市人口的大小(size) 、密度(density)與異質性(heterogeneity)所造成的心理 壓力之下(Baum& Paulus, 1991, p.552; 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5; Stokols, 1976, p.51) 換言之 當太多不想要的互動或不友善的社會接觸 , , (Andereck, 1989, 轉引自 Lee & Graefe, 2003, p.3)或當其他人存在且數量之龐大(Manning, 1999, p.93; 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4 ) 或 實 質 環 境 密 度 到 某 一 特 定 點 時 (Andereck & Becker, 1993, p.26; 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4),致使擁擠感 產生。於是人們會採行一些策略以因應刺激過度的狀況(Baum & Paulus, 1991, p.553),若因應成功則減少或消除壓力之負面影響,若因應失敗則會感受到擁 擠。當社會刺激超過個人所希望,且個人所採行策略無法降低刺激時,擁擠知 覺達到最大(Gramann, 1982, p.111; 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6)。且此理論 是強調概念或認知上的干擾而非行為上的限制(Andereck & Becker, 1993, p.26; Lee & Graefe, 2003, p.3) ,此部分的概念或認知上的干擾,是指從事活動時知覺 上感覺受到干擾,但並非從事活動的行為上受到約束。 7
  • 17. 在環境心裡學中,Bell等人(1990, p.297)整理關於擁擠理論的觀點,許多 與刺激超載理論有關的概念裡,可以看出造成擁擠的主要因素為何,如社會超載 (social overload)的概念中,過多的社會接觸與過多的社會刺激會造成擁擠、在 不喜愛的人際互動(unwanted interaction)的概念中,無節制或不喜愛的人際接 觸過量會造成擁擠、在行為限制(behavior constraint)的概念中,當行為自由被 減少時,則造成擁擠感、在刺激(arousal)的概念中,當個人空間受到干擾時則 會產生擁擠感。因此,由此可看出,刺激超載理論中,因密度引起的刺激可能為 人際間的接觸過多,導致個人空間受限或行為自由減少。 三、社會干擾理論 社會干擾理論假設當密度水準或與情境相關的因子限制或干擾了遊客的活 動或目標時,擁擠感則產生(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1)。Gramann(1982, p.112)歸納許多前人的說法,認為社會干擾理論強調對於激發某種行為的各種 心理目標產生干擾,這種干擾與密度有關,該理論假設想達到某種心理狀態(如 孤寂感、減輕壓力、社會互動)的慾望有意識地或潛意識地激發大多數人的行 為,而擁擠知覺被當成是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與密度有關的阻礙所造成的結果 (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2);根據Gramann(1982)上述的說法,達到 各種心理目標的慾望,在戶外遊憩中係指欲獲得的遊憩體驗,即期望體驗,換 言之,當與密度有關的阻礙干擾了遊憩者的期望體驗時,擁擠感則產生。至於 干擾來源則包括在情境中的人數、行為和人際間接近的程度(Altman, 1975; Stokols, 1976; 轉引自Gramann, 1982, p.112,見表2-1)。因此擁擠反應了實際 的密度水準 不相容的行為 心理目標或期望不符合的情形 、 、 (Lee & Graefe, 2003, p.3)。因此如從事遊憩行為可能是因為想獲得孤獨感或進行社交活動,當密度 限制或影響了個人的活動或目標時 則會產生擁擠感 而Lee與Graefe 2003, p.3) , 。 ( 整理眾多學者研究發現,在社會干擾的理論下,當遊憩環境被評估是擁擠的狀 態時,行為上的衝突才是真正的決定變項。 8
  • 18. 表 2-1 社會干擾擁擠體驗之類型 擁擠類型 描述 1.心理上的擁擠 對密度的負面評價是因為心理目標被干擾 1a. 密度所引起 目標被干擾是因為人數或他人存在 1b. 行為所引起 目標被干擾是因為他人不合宜之行為 2.實質上的擁擠 對密度的負面評價是因為對空間的需求被干擾 資料來源:Gramann(1982, p.113) 縱貫三個擁擠理論整理如下,期望理論引發擁擠的原因是當個人對密度的 期望與實際體驗有所差距時,擁擠感就會產生;而刺激超載理論的引發原因為 因密度所引發的外在刺激超過個體可以負荷的程度而又自我調適失敗時,擁擠 就會產生了,其他變項為處於高密度空間、他人行為、外在刺激等;社會干擾 理論則為當個體的活動目標受到因密度因素的外在環境或他人行為影響時,擁 擠知覺則產生,而其他探討變項為空間需求、他人行為、他人存在等。 歸結上述三個理論,可以看出理論中的相同點:這三個理論均包含個人行 前期望與實際體驗之間的差異概念,如:期望理論為個人行前的期望與實際體 驗 後 之 間 的 差 異 ( Graefe, et al., 1984; Lee & Graefe, 2003; Schreyer & Roggenbuck, 1978; Shelby et al., 1983),如Shelby等人(1983)當遊客看見比預 期的還要多的人數時會覺得擁擠;刺激超載理論為外在社會刺激超過自己所希 望的(Gramann, 1982, p.111; 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6);而社會干擾理論 則為個體會從事目標導向的活動,也代表著人對於從事活動有期望的,然而當 與密度有關的阻礙干擾到目標的達成時(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2),則 產生擁擠感,因此三個理論中均包含差異理論的概念。而三個理論相異點為, 個人行前期望與實際體驗之間的差異點有所不同,如在期望理論中,強調個體 對遭遇人數的期望與實際體驗之差距,倘若實際體驗的人數超過期望遭遇人數 時,則產生擁擠感;而在刺激超載理論中,強調由密度所引起的社會刺激或社 會互動的程度,超出行前期望的程度時,擁擠感則產生;而在社會干擾理論中, 強調由密度引起的干擾,阻礙遊憩者的期望目標或期望體驗的達成,此刻擁擠 9
  • 19. 感則產生。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很相似,但各有不同強調 之處。然而前述為單純的擁擠理論部分,後續有學者探討整體之擁擠模式,歸 納擁擠發生之原因、影響因素與因應形式等,因此以下進行擁擠模式之探討, 以瞭解變項間之關係。 第三節 擁擠模式 學者們對於戶外遊憩面臨擁擠的探討,獲得影響擁擠的成因,進而發展出 擁擠模式(Crowding Model),以 Stokols(1972)、Altman (1975)、Choi 等 人(1976)、Fisher, Bell 和 Baum(1978)、Shelby(1980)及 Manning(1999) 為例,雖然其研究假設及目標或有所不同,卻可歸納出個人特質、社會互動(他 人特性)、情境因素等,玆分述如下: 一、Stokols(1972)的擁擠模式 Stokols(1972)將擁擠模式分成四個基本構面(環境因素、個人屬性、對 壓力的種類與強度、對壓力的反應),認為擁擠的發生分成五個主要的基本階 段,並認為擁擠是在連續的時間下其經驗所表現的。 第一階段:個人屬性與環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第二階段:在個人屬性與環境因素交互作用之後,其心理或生理所產生的擁擠 壓力。 第三階段:個人對刺激做出反應以減少壓力持續增加。 第四階段:可以有兩種反應分別為(a)個人對環境做出具體改變以減少擁擠;(b) 對個人屬性的改變以降低擁擠感(如到擁擠較低的地方或調整整體 環境的知覺以增加壓力的忍受力) 第五階段:根據第四階段的(a)與(b)兩種途徑,第五階段的兩個途徑分別為(a) 適應或不適應於環境(b)個人屬性的調整是否適應於環境 若第五階 。 10
  • 20. 段的適應成功的話,就不再繼續循環,則循環過程不存在;若無法 適應,則壓力增加圖中的虛線成為實線。 而此擁擠模式包含下列四個基本構面: 1. 環境因素:實質環境上的空間數量與配置、自溫度與噪音的壓力源、地位與 權力分配、勞力分配、協調問題等社會環境都會影響到擁擠感的體驗與反 應,而在這個模式中密度屬於環境因素。 2. 個人屬性:個人的身心狀況、人格特性、個人的技能、智力、體力等,皆會 影響擁擠知覺。 3. 對壓力種類與強度的體驗:因心理上與生理上對壓力的不協調而生擁擠感。 4. 對壓力的適應性或不適應性的反應:對於擁擠而生的行為、感受與知覺。 環境因素 實質上 -空間數量與分配 個人屬性 -壓力源 如噪音、炫光、污染、溫度等 -暫時的身心狀況 社會上 (1) (如飢渴、性慾) -地位與權力配置 -個別特質的差異、 -勞力分配 偏好、技能、弱點 -因協調問題與競爭而產生的 (智力、體能、靈敏度等) 社會干擾 -人格特質 (5a) (5b) (2) 對壓力的體驗 心理上 生理上 -知覺失調 -身體內在的不平衡 -情緒不平衡 (4a) (3) (4b) 對壓力的反應 行為、感受、知覺上的反應,最後產生適應或不適應的結果 圖 2-1 Stokols(1972)的人類對擁擠感之反應模式 資料來源:Stokols(1972, p.77) 在 Stokols(1972)的擁擠模式中,當個人屬性與環境因素交互作用之後, 由於個體的心理或生理上無法對壓力適應則產生擁擠壓力,而社會因素、實質 11
  • 21. 環境因素與個人因素等均會影響擁擠知覺,而遭遇壓力時則會有行為、感受與 知覺上的反應,而此時又分為適應或不適應的反應,且此擁擠模式為動態循環 的模式。 二、Altman(1975)的擁擠感模式 Altman(1975, p.154-158)模式的基本假設為個人或團體使用不同的個人 或他人機制來達成所欲求的社會互動程度,這些機制包括口語、準(超)口語、 非口語、個人空間、領域…等行為,口語包含說話的內容、言詞、口語等;準 口語包含聲調、語氣、轉調等,而個人空間指與其他人之間的距離。當使用這 些機制達到個人所渴望的程度時,可成功的達成私密系統(privacy system)。 若低於個人渴望的程度時,則產生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若超過個人所 渴望的程度,則會產生擁擠感。亦認為擁擠知覺為一複雜的網路,與密度、壓 力、因應行為、身心狀態等均有相關性,且擁擠知覺為一種連續性時間的作用。 綜 個人特質 合 擁擠感(既達的私密度小於渴望的程度) -經驗 左 -生平 列 -人格 所 評估空間 有 空間範 範圍控制 因 圍、控制 過程之有 素 壓 結果: 人際關係 機制/調 效性;既 力 定 心理上、 -團體內聚力 適行為: 達私密性 程 出 生理上、 -團體結構 口語、非 是等於、 度 所 物理上 口語、準 小於、還 希 望 口語、個 是大於所 的 人空間、 欲求之私 情境因素 私 領域等 密性。 -環境屬性 -工作所需 密 度 社會孤立(既達的私密 度大於渴望的程度) 社會心理程序 -侵犯 密度 -阻礙人獲取資源 每單位空間所構成 -社會干擾 人的物理質量數 時間/序列 圖 2-2 Altman(1975)所提出的擁擠模式 資料來源:Altman(1975, p.155) 12
  • 22. 在 Altman(1975)的擁擠模式中強調個體對私密空間與私密性的需求,當 個體評估空間的提供與所欲求的私密性有差距時,擁擠感或社會孤立感即產 生,模式中由密度所引起的社會干擾會影響個體評估空間範圍,並非直接從密 度水準影響擁擠知覺,此部份支持「社會干擾理論」 ;而私密系統也與「刺激超 載理論」有關,私密控制機制是為保持與他人之間的距離,一旦過多的社會刺 激導致控制機制失敗,則超過了欲求的私密度,即產生擁擠知覺;當刺激超過 (擁擠感發生)時,個體會藉由退縮、冷漠等來降低刺激,若刺激不足(孤立 感發生)時,則會尋求互動機會與交新朋友等增加社會刺激(Baum & Paulus, 1991, p.552-553)。因此 Altman(1975)的擁擠模式支持「社會干擾理論」與 「刺激超載理論」。 三、Choi 等人(1976)的擁擠模式 Choi 等人(1976, p.353-355)將以下論點作為此模式的假設論點: 1. 擁擠不單是個體在給定的單位空間下的狀況,而是種心理現象的體驗狀 態,是由相對高的人口密度與其他社會、個人及實質環境等變數交互作用 而產生。 2. 體驗狀態有兩種,其一是認知狀態,另一種是認知-情感狀態,其分別在 於認知狀態-擁擠是感覺出來的,但這當中並無情感或是心理的變化產生; 後者感覺擁擠後會具有情緒反應或心理變化的,可能由過去經驗所引起, 且此狀態較可能發生。 3. 擁擠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由環境背景所決定者。一個人對於密度相同但狀 況不同之擁擠體驗,是依其情感和實質狀態下交互作用的類型而定。 4. 擁擠不一定是不愉快的,可能是一種享受。 5. 在擁擠體驗中,時間是重要的因素,長時間暴露於擁擠狀況下,會增加擁 擠感受之程度。 6. 人們對於擁擠會產生調適機制 重覆暴露在擁擠狀況下會增加其適應能力 , 。 13
  • 23. 7. 擁擠是無法直接加以衡量的,須經由行為、文字(口語)的反應測得。 在 Choi 等人(1976, p.356-357)的擁擠模式中將影響擁擠的因素分為必要 情況與充分情況。必要情況為密度;而充分情況為社會因素、自然環境因素與 個人因素。其中社會因素包括活動類型、人際互動的類型、情境的常模…等; 實質環境因素方面包括溫度、噪音、濕度等。而在擁擠調適方面有行為方式(如 離開擁擠情境、擴大個人空間、加強與同伴的互動或退縮…等) 、知覺與認知方 式(如避開視覺上會產生擁擠的刺激、產生幻想、改變自己對擁擠的標準、增 加活動的吸引力、知覺上與認知上的退縮…等) 、生理方式(如增加腎上腺素的 分泌、心跳血壓的增加、流汗…等)三種。 擁擠狀態 1.認知狀態 2.認知-情感-生理狀 影響擁擠的因素 擁擠的調適方法 必要情況 充分情況 行為方式 知覺及認知方式 生理方式 密度因子 社會因子 自然環境因子 個人因子 圖 2-3 Choi 等人(1976)的擁擠模式 資料來源:Choi 等人(1976, p.358) Choi等人(1976)的擁擠模式是由下而上的方式,影響擁擠知覺的因素有密 度、社會因素、環境因素、與個人因素等,再區分為必要與充分情況,從模式中 的密度因子可歸類於「期望理論」中,遊憩者期望遭遇人數多寡、而社會因素包 括活動類型、人際互動的類型、情境的常模等,人際互動的類型,代表著「刺激 超載理論」中的互動程度與社會接觸程度,因此支持「刺激超載理論」,在常模 部分可分為情境與體驗兩種,如遊憩者認為當下情境應為何種狀態或應獲得何種 14
  • 24. 體驗,因此常模的概念可歸類於「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的概念。 因此Choi等人(1976)的擁擠模式支持「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 、 、與「社 會干擾理論」。 四、Fisher 等人(1978) Fisher 等人(1978, p.302-304)提出在高密度下對行為影響的模式(general environment behavior model) ,包括兩個階段,由圖中的模式可看出在第一階段 的高密度情況下,個人(如適應程度) 、社會狀況(如吸引力)與情況差異(如 在該環境的某時間)的作用下,由對環境的知覺來決定是否擁擠;第二階段由 對擁擠的因應行為是否成功來決定接下來的效果。 階段一 階段二 在 環境知 高 覺在受 平衡 況 密 刺激的 下 狀態 度 最佳範 對 圍內 情 環 因 境 應 的 成 可能後 功 適應 知 或習慣 效或累 覺 積效果 擁擠 激發和 因 知覺 (或)壓力 應 因 應 可能後 -個人差異 不 -情境因素 效或累 成 壓力 -社會因素 功 積效果 會增加 如:心智 -文化因素 失調、產 生無力 感等 圖 2-4 Fisher 等人(1978)的高密度下對行為影響的擁擠模式 資料來源: Fisher 等人(1978, p.302) 在 Fisher 等人(1978)的擁擠模式中與其他上述模式不同於,先假設個體 是處於高密度環境下,而個人因素、與實際情況差異等其對環境的知覺來決定 是否有擁擠知覺,而個體會自我對抗壓力,若因應成功則會調適或習慣;若不 15
  • 25. 成功則會產生無力感等反應。且此擁擠模式認為擁擠有階段性的循環過程,此 與 Stoloks(1972)與 Altman(1975)相似。在 Fisher 等人(1978)的擁擠模式 中,在高密度情況下,當對環境的知覺在可受刺激的最佳範圍內,則是平衡狀 態,倘若超過最佳範圍,則有擁擠知覺,進而產生壓力,這樣的概念類似於「刺 激超載理論」中的社會刺激是否超過自己希望的程度,因此 Fisher 等人(1978) 的擁擠模式支持「刺激超載理論」。 五、Shelby(1980)的綜合擁擠模式 Shelby(1980, p.45)提出的擁擠感模式具有下列三種假設: 1. 遇到其他團體的次數(互動程度)會受密度(使用水準)影響,亦受到其他 因素影響。 2. 擁擠知覺會受到密度(使用水準) 、遭遇次數(互動程度) 、個人的偏好與期 望、及對情境的定義影響,其中個人偏好與期望、及情境因素對擁擠的影響 可能高於前二者。 3. 滿意度會受到密度(使用水準) 、遭遇次數(互動程度) 、擁擠知覺以及其他 因素影響,但也許其他因素對滿意度的影響或許高於前三者。 團體間的接觸 滿意度 使用水準 擁擠知覺 個人偏好與 個人、社會、荒 情境的定義 野與其他因子 圖 2-5 Shelby(1980)綜合的擁擠模式 資料來源:Shelby(1980, p.45) 16
  • 26. 在 Shelby(1980)綜合的擁擠模式中,首先將滿意度的變項加入擁擠模式 中,擁擠知覺受到個人因素、遭遇其他團體的特性、與使用水準的影響,也認 為遊憩滿意度除了受到擁擠知覺、密度等影響外,也受到個人、社會、荒野因 子等影響,然而雖然在模式中無探討因應策略的部分,但 Shelby(1980, p.53) 也認為密度、互動程度、擁擠知覺與遊憩滿意度之間的關係應加入因應行為的 探討(合理化、置換行為、產品移轉) 。Shelby(1980)與上述其他學者最大的 不同在於,加入了遊憩滿意度的探討,而無因應行為的變項。在 Shelby(1980) 綜合的擁擠模型中,將密度(使用水準)視為「期望理論」的概念、而遭遇次 數(互動程度)方面,倘若遭遇次數超過個體希望的程度時,則視為一種刺激, 因此為「刺激超載理論」的概念,在個人偏好與情境的定義方面,Shelby(1980, p.44)定義為欲求的體驗(desired experience)與「社會干擾理論」中的期望體 驗概念相符合,且 Shelby(1980)認為個人偏好與期望、及情境因素對擁擠的 影響可能高於使用水準與團體間的接觸程度,因此 Shelby(1980)綜合的擁擠 模型支持「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 、 、與「社會干擾理論」,且「社會干擾 理論」對擁擠的影響可能高於「期望理論」與「刺激超載理論」。 六、Manning(1999)的擴充擁擠模式 Manning(1999)認為使用水準、擁擠知覺、滿意度間的關係是錯綜複雜 的,提出更廣泛與實際的戶外遊憩擁擠模式,概念如下:使用水準會影響團體 間的接觸。影響接觸的變項除了使用水準外,尚有其他的變項導致接觸,如地 形、地理、複雜的遊憩型態,而接觸的方式亦會受到測量記錄的不同有所影響。 團體間的接觸與擁擠常模(遊客的個人特性、遭遇團體的特性、與環境因子) 影響擁擠知覺。擁擠知覺影響滿意度,且滿意度尚受到其他變數(設施發展、 天氣、其他)的影響。測量技術會影響擁擠知覺與滿意度的關係。擁擠知覺會 促使某些遊客採取某些因應行為,分別為置換、合理化、產品移轉等。 17
  • 27. 使用水準 測量紀錄 遊憩使用型態 -實際 -地質 -敘述 接觸/團體 -地理 -日誌 間的接觸 -旅遊特色 擁擠常模 擁擠知覺 -個人特性 測量技術 -其他人特性 -假設 -環境因子 -實際 -普查 因應行為 -行為的 -置換 -全面的 -產品移轉 -特定的 其他滿意度因子 -設施發展 滿意度 -天氣 -其他 圖 2-6 Manning(1999)擴充擁擠模型 資料來源:Manning(1999, p.96) 在 Manning(1999)擴充擁擠模型中,擁擠知覺受到密度、個人因素、遭 遇其他團體的特性、與情境因素的影響,也認為遊憩滿意度受到擁擠知覺、測 量技術與其他因子所影響,然而 Manning(1999)與 Shelby(1980)的擁擠模 型所不同的是,Manning(1999)在擁擠模式中加入了因應行為的探討,也歸 納出有置換行為與產品移轉等策略。而 Manning(1999)與以上學者最大的不 同在於,Manning(1999)的擴充擁擠模型中,也加入了研究方法的探討,於 模式的左列為「測量紀錄」與「測量技術」等變項,認為擁擠知覺會透過「測 量技術」的不同影響遊憩滿意度。然 Manning(1999)與以上學者另一個不同 點在於,Manning(1999)的擴充擁擠模型中加入了「擁擠常模」的概念。 「擁 18
  • 28. 擠常模」是社會心裡層面的探討,探討在遊憩者所處的遊憩情境中,遊憩者心 中適當的遭遇人數的數量是多少或探討什麼是適當的遊客行為,亦即「某一群 體的人都同意的評估準則,一致認為怎樣是適當的行為以及社會環境的狀態」 (轉引自陳沛悌、林晏州,1997a, p.2),在 Manning(1999)擴充擁擠模型中 「擁擠常模」可視為「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的概 、 。因此 Manning(1999)擴充擁 念,而使用水準與團體接觸可視為「期望理論」 擠模型支持「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 、 、與「社會干擾理論」。 歸納以上六種擁擠模式可看出,現地體驗的擁擠感是受到個人因素、社會 因素、環境因素以及其他因素所影響,而當遊客感受擁擠時,會產生許多因應 擁擠的行為或知覺,以降低壓力。 19
  • 29. 表 2-2 六個擁擠模式與擁擠理論 擁擠 支持的 模式 影響因素 發生原因 因應方法 時間性 擁擠理論 Stokols 實質環境因素、 對壓力無 行為、知 有循環性 (1972) 個人屬性 法適應 覺、生理 Altman 個人特質、人際 欲求的私 口語、準口 連續性的 刺激超載 (1975) 關係、情境因素 密性缺乏 語、非口 過程 社會干擾 語、個人空 間等 Choi等人 密度、社會、自 影響因素 行為、知 無 期望 (1976) 然環境、個人等 交互作用 覺、生理 刺激超載 因素 下產生 社會干擾 Fisher等人 情境、社會、文 高密度情 習慣或無力 有循環性 刺激超載 (1978) 化、個人等因素 況下 感 Shelby 密度、互動程 無 無 期望 (1980) 度、個人偏好、 刺激超載 情境定義 社會干擾 Manning 密度、擁擠常模 合理化 無 期望 (1999) 置換行為 刺激超載 產品移轉 社會干擾 本研究整理 依據上述的六個擁擠模式中皆可看出「期望理論」 、「刺激超載理論」 「社 與 會干擾理論」的概念寓含其中(見表2-2),而從Choi等人(1976) 、Shelby (1980) 與Manning(1999)的擁擠模式中,我們可看出三理論可能共同影響擁擠知覺, 所以三理論可能同時存在,而可進一步從實證研究中看三個擁擠理論與擁擠知 覺之關係。 第四節 實證研究結果 Schreyer和Roggenbuck(1978)研究泛舟者的期望體驗與擁擠知覺的關係, 發現經因素分析後的七個期望體驗(學習自然事物、消除壓力/孤獨感、自主/成 就、社交活動、自我價值、追求刺激、地位)中,自我價值(self-awareness)與 消除壓力/孤獨感(stress release/solitude)較高者反應較高的擁擠知覺,原因為追 求自我價值者包含了內省(introspection)或是與環境之間的互動,因此若遭遇 其他遊客時,則會干擾內省的體驗;換句話說,當遭遇其他遊客時,阻礙了追求 20
  • 30. 自我價值的體驗,則反應較高的擁擠感,此研究結果支持「社會干擾理論」。 Absher與Lee(1981)對荒野健行者的期望體驗、實質密度與擁擠知覺的研究, 結果發現密度只能解釋擁擠知覺7%,倘若將期望體驗納入考量,即可解釋擁擠 知覺23%的變異量,此研究結果支持「社會干擾理論」。Bultena等人(1981)研 究荒野地區登山者的擁擠知覺,結果顯示登山者的偏好遭遇團體數與擁擠知覺之 關係達中等程度(r = .45),而期望遭遇團體數與擁擠知覺之關係亦達中等程度 (r = .42) ,此研究結果支持「期望理論」。Ditton等人(1983)在國家公園對泛 舟者的期望體驗、期望遭遇人數、偏好遭遇人數與擁擠知覺之研究,發現抱持不 同期望體驗的遊憩者其擁擠知覺有所差異,期望「遠離人群」者,較易感受到擁 擠,而期望「將自己所學習與他人分享」者,高密度情境下反而有助於遊憩體驗, 且遊客之期望與偏好遭遇人數及以往經驗等因素,比實際或知覺到之人數更可解 釋擁擠感受,此研究結果支持「期望理論」 「社會干擾理論」 與 。Shelby等人(1983) 應用期望理論整理過去相關擁擠的研究,共六個不同地點、三種不同活動(獨木 舟、打獵者、急流泛舟)遊憩者,研究結果發現遭遇人數、遊憩者的期望與偏好 之遭遇人數會影響擁擠感,且擁擠模式中加入遊憩者的期望與偏好之遭遇人數比 單一遭遇水準變項對擁擠解釋力高,此研究結果支持「期望理論」。 Graefe等人(1984)整理過去與擁擠知覺相關的13個研究,發現除了實質密度 外,環境衝擊以及遭遇其他團體之區位都顯著影響擁擠知覺。所謂遭遇其他團體 之區位對擁擠知覺的影響是指,在荒野地區周邊的遊憩者當遭遇其他使用者的時 候,其產生的負面感受低於在荒野地區內部遭遇其他使用者;就環境衝擊對擁擠 知覺的影響,他們引述Vaske、Graefe與Dempster(1982)的研究結果指出,環境 擾亂(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的知覺(例如,先前遊憩者留下的垃圾)是在荒 野地區擁擠知覺最強的預測變項。前者指出遊憩者對於同一個密度水準在不同區 位造成的擁擠感受可能不同,後者則指出使用者對環境造成的衝擊會影響擁擠感 受,此在某一程度上支持「刺激超載理論」。Gramann和Burdge(1984)研究高密 21
  • 31. 度的遊憩區,其釣魚者、划船者、游泳者、與滑水者的擁擠感,研究結果顯示其 他遊客的不當行為(魯莽的划船者、危險的划船者、或破壞行為)會正向影響擁 擠感,此研究結果支持「刺激超載理論」。Hammitt等人(1984)研究非專業性 划船者的擁擠知覺,研究發現使用水準、看見的人數、期望人數會顯著影響擁擠 知覺,且顯示環境變數(使用水準與看見人數)對擁擠知覺的解釋變異量僅43%, 若加入期望人數後,對擁擠知覺的解釋變異量提升至47%,此研究結果支持「期 望理論」。Westover與Collins(1987)發現都市公園的使用水準、社會環境(環 境髒亂問題、其他遊客不當行為)會正向影響使用者的擁擠知覺,如知覺到環境 髒亂問題與其他遊客不當行為程度高者,其擁擠知覺較高,此研究結果支持「刺 激超載理論」。張俊彥(1987)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研究遊客擁擠知覺,研究結果 顯示遊客的期望體驗與實際之差距、不同地區的開發程度、與環境期望與實際之 差距等因子影響擁擠知覺最大,而其次為遊客對環境的偏好、其他遊客之不當行 為 與團體相似性知覺等因子均影響擁擠知覺 、 ,此研究結果分別支持「期望理論」 、 「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陳水源(1988)於陽明山公園、烏來風 景區、亞哥花園與溪頭森林遊樂區等四處研究遊客的擁擠感、遊憩體驗及滿意度 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實質社會密度、遊客不當行為、期望接觸程度、與經營管 理問題(設施簡陋不足、景觀雜亂無章、交通亂、自然環境破壞與噪音)與擁擠 感有關,此研究結果分別支持「期望理論」 「刺激超載理論」 、 。Shelby等人(1989) 透過比較分析,探討過去15年來關於擁擠的研究,一共超過17,000名的受測者、 35個研究、59個不同的區域,研究範圍包括美國與紐西蘭等地,整理後發現影響 擁擠的因素有使用時間(如離峰、尖峰時間)、資源可用性(如過多人使用,則 導致資源缺乏、設施不足)、遊憩區域的可及性或方便性(如在較於容易前往的 遊憩區遊憩者會表現較高的擁擠知覺)、與管理策略(如限制人數)等;換句話 說,當遊憩區內使用人數過多,因密度引起的刺激,會造成遊憩條件、遊憩環境 改變,且易造成資源缺乏及環境衝擊,此時,擁擠感則產生,因此研究結果支持 「刺激超載理論」。 22
  • 32. Andereck和Becker(1993)的研究發現,實質密度、對密度之期望和偏好等皆 與擁擠知覺有強烈關係,且擁擠知覺會影響遊憩者對下一個遊憩點的擁擠知覺, 此研究結果支持「期望理論」。陳沛悌、林晏州(1997b)秀姑巒溪泛舟活動社 會心理容許量之研究,環境過度使用(排隊等候沖洗更衣時間太久、泛舟可活動 的空間太小等)及其他遊客行為(有些泛舟船隻橫衝直撞、其他遊客過份喧嘩等) 為影響擁擠知覺的影響變項 此研究結果支持 , 「刺激超載理論」Tarrant等人 。 (1997) 研究皮筏、獨木舟、木筏等遊憩者其三種環境變項(活動類型、活動區域、遭遇 其他遊憩者之類型)與個人因素(知覺到的人數、偏好遭遇人數、可容忍遭遇人 數之程度)對擁擠知覺的影響,研究結果歸納出遭遇其他遊憩者之類型、知覺到 的人數、偏好遭遇人數、與可容忍遭遇人數會影響擁擠知覺,但可容忍人數之程 度解釋擁擠變異量較低,此研究結果支持「期望理論」。 Lee與Graefe(2003)應用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以路 徑分析的方法研究參加Central Pennsylvania Festival of the Art的遊客其擁擠知覺, 研究結果顯示(見圖2-7),期望與實際遭遇人數之落差和刺激相關變項(環境清 潔、其他遊客行為等)對擁擠知覺有顯著影響,此研究結果支持「期望理論」與 「刺激超載理論」。 23
  • 33. 密度評估 期望與實際遭 遇人數之差異 .374* 擁擠知覺 * -.332 刺激相關變項 目標達成 相關變項 圖 2-7 Lee 與 Graefe(2003)密度評估、期望與實際遭遇人數之差異、刺激相 關變項、目標達成相關變項與擁擠知覺之路徑分析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24
  • 34. 表 2-3 擁擠理論的相關實證研究 研究結果支持 研究者與年代 研究對象 影響擁擠的變項 的擁擠理論 Schreyer & Roggenbuck (1978) 泛舟者 期望體驗 社會干擾理論 Absher & Lee(1981) 荒野健行 期望體驗的解釋較 社會干擾理論 者 實質密度大 Bultena等人(1981) 荒野登山 偏好與期望的遭遇 期望理論 者 團體數 Ditton等人(1983) 泛舟者 期望體驗、偏好與 期望理論 期望遭遇人數 社會干擾理論 Shelby等人(1983) 獨木舟、 期望與偏好之遭遇 期望理論 打獵者、 人數對擁擠的解釋 急流泛舟 力高比單一遭遇水 準變項 Graefe等人(1984) 整理13個 實質密度、環境資 刺激超載理論 研究 源衝擊、遭遇其他 團體之區位 Gramann & Burdge(1984) 釣魚者、 他人不當行為 刺激超載理論 划船者、 游泳者、 滑水者 Hammitt等人(1984) 划船者 期望人數 期望理論 Westover & Collins(1987) 都市公園 使用水準、社會環 刺激超載理論 遊憩者 境問題 張俊彥(1987) 遊客 期望體驗與實際之 期望理論 差距、不同地區的 刺激超載理論 開發程度、與環境 社會干擾理論 期望與實際之差距 陳水源(1988) 遊客 社會密度 遊客不當 、 期望理論 行為、期望接觸程 刺激超載理論 度、經營管理問題 Shelby等人(1989) 整理35個 資源可用性、遊憩 刺激超載理論 研究 區域的可及性或方 便性、管理策略 Andereck & Becker(1993) 划船者 實質密度、對密度 期望理論 之期望與偏好 陳沛悌、林晏州(1997b) 泛舟者 環境過度使用及其 刺激超載理論 他遊客不當行為 Tarrant等人(1997) 皮筏、 偏好遭遇人數 期望理論 獨木舟、 木筏遊憩 者 Lee & Graefe(2003) 藝術節遊 期望遭遇人數、刺 期望理論 客 激相關變項 刺激超載理論 本研究整理 25
  • 35. 回顧上述擁擠理論的相關實證研究(見表2-3)中,當知覺到的密度或遭遇人 數越高,表達的擁擠知覺程度越高(陳水源,1988;Andereck & Becker, 1993; Graefe et al., 1984; Hammitt et al., 1984; Lee & Graefe, 2003; Westover & Collins, 1987),支 持實質密度與擁擠知覺的正向關係。而對密度或遭遇人數之實際體驗高於行前期 望者,其擁擠知覺程度越高(張俊彥,1987;陳水源,1988;Andereck & Becker, 1993; Bultena et al., 1981; Ditton et al., 1983; Hammitt et al., 1984; Lee& Graefe, 2003; Shelby et al., 1983; Tarran et al., 1997) 「期望理論」 (張俊彥,1987; 支持 ;而 陳水源 1988 陳沛悌 林晏州 1997b Lee & Graefe, 2003; Gramann & Burdge, 1984; , ; 、 , ; Westover & Collins, 1987)也支持了「刺激超載理論」中,因密度引起的刺激,造 成遊憩條件、遊憩環境改變,如社會互動程度或其他遊客不當行為等,超出欲求 。 (張俊彥 1987 Absher & Lee, 1981; Ditton 的程度時 擁擠感則產生 而實證研究中 , , ; et al., 1983; Schreyer & Roggenbuck, 1978)亦證實當期望之遊憩體驗無法達成時, 會影響擁擠知覺。 彙整擁擠理論概念與實證研究後(見表2-3),可看出「期望理論」、「刺 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等三個擁擠理論於實證研究中分別成立; 而Lee與Graefe(2003)的研究是第一個將三個擁擠理論結合者,但依照三個擁 擠理論的概念,應為下圖2-8,根據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 均為「密度」所引起的刺激或是干擾,因此「密度因子」應為前因變項,倘若 當遊客評估或知覺到的密度或遭遇人數較行前之期望高時,則會產生擁擠知 覺,此部分為「期望理論」,而當遊客感受到由密度所引發的刺激,超過可以 負荷的程度時,則產生擁擠知覺,此部分為「刺激超載理論」,倘若遊客期望 的體驗受到密度干擾而無法達成時,則會產生擁擠知覺,此部分為「社會干擾 理論」。而近期Lee與Graefe(2003)的研究中,雖探討三個擁擠理論對擁擠知 覺的影響,但卻無法確實反應出理論的概念是由「密度」所引起的,其忽略了「密 度因子」為前因變項,應透過中介變項影響擁擠知覺,如在「社會干擾理論」 26
  • 36. 密度評估 刺激 相關變項 期望與實際 遭遇人數之 目標干擾 相關變項 擁擠知覺 圖 2-8 密度評估、對密度期望與實際之落差、刺激相關變項、 目標干擾相關變項、與擁擠知覺之路徑圖 本研究整理 的測量上,直接詢問遊客參與藝術節的目標是否有達成?「在人行道上銷售藝術 品是有機會學習更多藝術?有機會得到更多樂趣?」,此部分與「社會干擾理論」 以密度為理論基礎的概念有所差異,而「刺激超載相關」變項則測量與環境相關 變項(如環境清潔、停車場、公車服務、與其他遊客行為等四項)之滿意度,而 Lee與Graefe(2003)的研究並未真正同時驗證三個擁擠理論。 第五節 擁擠知覺與其他相關變項的測量 回顧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的理論中,除了擁擠知覺 變項外,仍包含其他相關變項,過去相關實證研究如何測量,加以論述如下。 一、擁擠知覺 對於擁擠感的測量,過去的學者幾乎都使用結構式方法測量得到結果,許 多研究(陳沛悌,林晏州,1997b;Andereck & Becker, 1993; Hammitt et al., 1984; Shelby, 1980; Shelby et al., 1983; Shelby et al., 1989; Tarrant et al., 1997; Tarrant & English, 1996; Tarrant, 1999)應用 Heberlein 和 Vaske(1977)所發展的九點尺度 來測量擁擠知覺,詢問「遊客是否感覺擁擠?」從一點也不擁擠(not at all crowded)到非常擁擠(extremely crowded) ;Bultena 等人(1981)則是使用七 27
  • 37. 點尺度;另張俊彥(1987)、陳水源(1988)、Lee 與 Graefe(2003)使用五點 尺度來測量擁擠知覺;而 Westover 和 Collins(1987)則是使用四點尺度;在測 量擁擠知覺的部分,許多研究利用單一問項「是否感覺擁擠?」來測得遊憩者 的擁擠知覺,然是否恰當?在 Choi 等人(1976 p.355)的論述中提及「擁擠是無 法直接加以衡量的,須經由行為、文字、口語的反應測得」 ,這是與許多研究有 所相衝突的,雖然 Choi 等人(1976)不認為擁擠知覺是可以直接測得,但仍有 學者(Manning, 1999, p.84; Tarrant & English, 1996, p.159; Tarrant, 1999, p.159) 認為單一問項是可以跨時間、跨地點測得擁擠知覺的最好方法。 二、密度或遭遇人數 實證研究證實密度為影響擁擠知覺因素之一,密度常以實際使用人數 (Gramann & Burdge, 1984; Lee & Graefe, 2003; Shelby et al., 1983)或遊客自行填 寫所知覺到的使用人數(陳水源,1988;Absher & Lee, 1981; Bultena et al., 1981; Tarrant et al., 1997; Westover & Collins, 1987; Womble & Studebaker, 1981)來測 量。在問卷中的問句為「主觀認定遊憩區內遊客之多寡?」 (陳水源,1988,p.84) 與一天當中所遭遇的人數或團體數(the social density was measured objectively as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parties at site per day)(Absher & Lee, 1981, p.238)。 在過去相關研究中,Shelby與Colvin(1982)比較「觀察法(observers)」、 「自我陳述(self-report)」、與「日誌法(diaries)」此三種不同測量方法,自 我陳述的方法在低密度遊憩區中較為正確,而在高密度遊憩區中,自我陳述值為 (1984, p.177) 實際密度值的一半;但Gramann和Burdge 卻指出在高密度遊憩區中, 採用自我陳述的知覺值容易有重複計算的可能性。許多學者(陳沛悌、林晏州, 1997b,p.25;Manning, 1999, p.114; Tarrant et al., 1997, p.98)雖然同意密度的實 際值(actual density)與遊客知覺值(reported contacts)有所差異,但由於實際 值通常難以測量且花費昂貴,而知覺值代表遊客描述的真實情況,因此常以遊客 28
  • 38. 知覺值代表當時的使用水準。 三、對密度之期望 此變項常以對密度或遭遇人數之期望(Andereck & Becker, 1993; Bultena et al., 1981; Ditton et al., 1983; Hammitt et al.,1984; Lee & Graefe,2003; Shelby et al., 1983)測量之,而有研究(Bultena et al., 1981; Hammitt et al.,1984; Lee & Graefe,2003)使用三點尺度測量之,例如「所遭遇的人數(密度)是低於期望、 與期望相同或高於期望(compare the number of others they saw with their expectations and then indicate whether they saw more, the same, or fewer others than they expected) 。另有研究使用五點(Ditton et al., 1983)或九點尺度 」 (Andereck & Becker, 1993)如「far fewer than expected to far more than expected」 測量之。 四、遊憩體驗目標 回顧社會干擾理論,其假設當密度水準或與情境相關的因子限制或干擾了 遊客的活動或目標時,擁擠感則產生(Schmidt & Keating, 1979, p.681)。相關 實證研究(張俊彥,1987; Absher & Lee, 1981; Ditton et al., 1983; Schreyer & Roggenbuck, 1978) , 中 遊憩者對遊憩體驗之期望會影響擁擠知覺 因此 Schreyer 。 與 Roggenbuck(1978)態度越是追求自然的人,反應較高的擁擠感,而不同遊 憩動機者對擁擠之感受會有差異,若為遠離人群、追求孤獨感者,對於擁擠知 覺較敏感;反之,若欲參與人群、從事社交活動者較能享受人群。 「體驗目標」變項通常以遊憩體驗測量之,許多研究(Gramann & Burdge, 1984; Schreyer & Roggenbuck, 1978)利用Driver(1977)擬定遊憩體驗偏好 (recreation experience preference, REP)之詞庫(item pool)包括體驗自然、身 體健康、逃離緊張、逃離實質壓力、學習、增進家人感情、自治/領導能力、省 29
  • 39. 思、社會安全感、成就/激勵、休養、教導/引領他人、冒險、減少風險、結交新 朋友 創造力 懷舊之情 享受宜人氣候 遠離人群/社會壓力等項目 、 、 、 、 (Driver, Brown & Peterson, 1991, p.263-286)擬出遊憩者的遊憩目標。另Crandall(1980)參酌 Driver之動機項目,發展為17項休閒動機因子,其中包括享受自然逃離社會、逃 離規則與義務、維持身體健康、創造力、放鬆、社交、結交新朋友、認識異性朋 友、增進家人感情、地位、社會權力、利他主義、尋求刺激、自我肯定、成就、 避免無聊與美學等。而國內學者侯錦雄(1990, p.36)回顧了相關研究後,將遊 憩動機縮減出18項目分別為:1.享受自然、逃離文明2.逃離日常工作及責任3.體 能運動4.創造力5.放輕鬆6.社交7.遇見新朋友8.異性接觸9.家人相處10.認知11.社 會力量12.利他主義13.找尋刺激14.自我肯定15.成就、挑戰、競爭16.消磨時間、 避免無聊17.美學藝術18.其他。而國內針對淡水地區的研究有張耿輔(2000)針 對淡水地區遊客所作旅遊動機調查,發現到淡水遊玩的遊客大部分首要動機為欣 賞山水風景(41.78%)、品嚐地方美食(17.41%)、增進朋友家人之間感情 (11.44%),此三項動機佔總受訪者七成,其餘依序為參觀古蹟文物、散心、拍 照、運動健身、認識自然及動植物、感受老鎮氣氛。而相關研究(陳水源,1988; Ditton et al., 1983)分別用五點等距尺度與兩階段的方式測量,先詢問遊憩者期 望得到何種體驗(experience expectations),再詢問遊憩者期望體驗的滿足程度 (fulfillment of expectations)。 五、刺激 Lee 與 Graefe (2003, p.4)定義刺激相關變項為個體對密度引發刺激環境的 知覺評估,因此刺激相關變項可能為環境髒亂問題與其他遊客的不當行為。 West(1982)測量 national forest 健行者的不當行為,如噪音、大呼小叫、丟垃 圾、污染湖泊、不合規定的行為等,結果指出遊客在高密度下如果看到遊客的 不當行為時有 47.9%會覺得擁擠,而未看到其他遊客的不當行為時只有 16.7% 會覺得擁擠(轉引自 Manning, 1999, p.106),因此其他遊客的不當行為,會對 30
  • 40. 遊客產生壓力,導致遊客產生擁擠感。 國內相關研究結果如下:張俊彥(1987)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研究遊客擁擠 知覺,察覺越多他人不當行為(收音機音量開的很大聲、隨地丟垃圾、砍樹枝升 火)者越易覺得擁擠。鍾文玲、林晏州(1993)研究釣魚者之遊憩衝突,結果 發現引起衝突之原因為其他遊憩者的行為(製造垃圾、破壞自然環境、使用資 源不當、將魚嚇跑等),而非遊憩活動的本身。陳沛悌、林晏州(1997b)對秀 姑巒溪泛舟者的擁擠知覺研究,其他遊客行為(垃圾、有些泛舟船隻橫衝直撞、 其他遊客過份喧嘩等)會影響遊客之擁擠知覺。 在測量的部分,Westover 與 Collins(1987)都市公園遊憩者看到其他遊客 不當行為之頻率為「一次」、「少數」、「經常看到」等三等級供遊憩者勾選。 陳沛悌、林晏州(1997b)列舉十一項的環境因子與其他遊客行為,分為四個等 級測量遊客之認知程度,分別為「沒有察覺」、「有察覺,但不覺得討厭」、 「有察覺,覺得有些討厭」、「有發覺,並覺得非常討厭」等四等級。以上研 究均詢問遊憩者是否察覺到其他遊客不當行為,而 Lee 與 Graefe(2003)的研 究是針對環境等四個變項(環境清潔、公車服務、停車位與其他遊客行為)以五 點尺度測量其滿意度。 歸納上述的擁擠理論與實證研究後發現,在戶外遊憩研究中,許多實證研 究也個別證實了「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對遊 憩者擁擠知覺的解釋,而近期 Lee 與 Graefe(2003)的研究中,雖探討三個擁 擠理論對擁擠知覺的解釋,但卻無法確實反應出理論的概念是由「密度」所引 起的,且 Lee 與 Graefe(2003)的研究並無真正同時驗證三個擁擠理論,因此 本研究的目的為整合「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 提出解釋遊客擁擠知覺的整合模式,並進一步在遊憩情境中加以驗證。 31
  • 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目的為整合「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 提出解釋遊客擁擠知覺的整合模式,並進一步在遊憩情境中加以驗證。本章節將 對研究假設、測量工具、和資料處理分析等做詳細的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一、研究架構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整合「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 論」提出解釋遊客擁擠知覺的整合模式,並進一步在遊憩情境中加以驗證。根據 第二章的文獻回顧結果建構本研究的架構,當遊客從事遊憩活動時, 「知覺遭遇 人數」為遊客在現地從事遊憩活動時知覺到的人數,遊客會以此實際知覺人數與 行前對遭遇人數之期望作比較,若實際知覺人數高於行前期望遭遇人數則產生擁 擠知覺,此為「期望理論」;若遊客「知覺遭遇人數」所引發的刺激超過遊客希 望的程度時則產生擁擠知覺,此為「刺激超載理論」;若遊客「知覺遭遇人數」 干擾了遊客的遊憩體驗目標時則產生擁擠感,此為「社會干擾理論」。本研究為 整合「期望理論」、「刺激超載理論」、與「社會干擾理論」提出解釋遊客擁擠 知覺的整合模式,並進一步在遊憩情境中加以驗證,其研究架構說明如圖3-1。 32
  • 42. H2 知覺遭遇 密度引發 人數 H1 的刺激 期望理論 刺激超載理論 期望與實際遭 H3 遇人數之落差 H5 H4 遊憩體驗 擁擠知覺 目標干擾 H6 社會干擾理論 圖 3-1 研究架構圖 二、研究假設 依據上述之研究架構,設定本研究之假設如下: H1:遊客知覺遭遇人數會正向影響其期望與實際遭遇人數之落差。 H2:遊客知覺遭遇人數會正向影響密度所引發的刺激。 H3:遊客知覺遭遇人數會正向影響遊憩體驗目標干擾。 H4:遊客對遭遇人數的行前期望與實際體驗之落差會正向影響其擁擠知覺。 H5:遊客所感受到密度所引發的刺激會正向影響其擁擠知覺。 H6:遊客的遊憩體驗目標干擾會正向影響其擁擠知覺。 33
  • 43. 第二節 研究範圍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針對 2005 年國人旅遊狀況調查報告顯示 國人全年前十 , 大到訪據點排名「淡水」的到訪比例 4.81%僅次於「墾丁國家公園(6.36%), 」 相較於「墾丁國家公園」其腹地廣大之利,淡水地區因位於大台北都會區邊緣, 且捷運之便利,常是遊客從事短期旅遊的選擇,因此淡水地區於平日或例假日 均呈現擁擠現象。而現今遊客聚集之處大多位於「淡水老街」,因此本研究所 選定之研究基地以「淡水老街」為研究範圍。 今日之淡水鎮,位處台北盆地淡水河系出口與八里一水之隔,總面積約 71 平方公里(淡水鎮公所,2007)。西元 1858 年開港通商,是台灣北部最早開發 的港口,舊名「滬尾」 ,而淡水特殊的歷史背景使得今日的淡水鎮散發獨特的歷 史魅力,而豐富的人文氣息與飲食文化更使得淡水成為北台灣假日最佳的旅遊 地點。一般所說的「淡水老街」 ,泛指中正路一帶(從渡船碼頭附近到與中山路 交會口路段) ,含其周圍鄰接之三民街、重建街等,也是假日人潮聚集之處,因 此本研究的研究範圍以「淡水老街」為主(見圖 3-2)。 圖 3-2 研究範圍位置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淡水鎮全球資訊網站 http://www.tamsui.gov.tw/briefmap.htm 34
  • 44. 第三節 先驅研究(pilot study) 由於過去研究並未針對期望體驗與密度所引發的刺激作完整的量表,況且 過去的實證研究大部分因地制宜有所不同。因此為完整建構量表的結構式測量 工具,故透過「開放式問項測量」方式蒐集遊客前往淡水老街的期望體驗與知 覺到的外在刺激,以下分就研究對象與資料收集、資料處理分析、執行結果進 行介紹。 一、研究對象與資料收集 為瞭解遊客前往淡水老街的期望體驗與知覺到的外在刺激,故以開放式問 卷方式(見附錄一,p.96-97)進行調查。調查時間為 2006 年 11 月 24 日星期 五與 11 月 25 日星期六早上九點至晚上八點,以方便性取樣於淡水捷運站、金 色水岸、渡船碼頭、與中正路麥當勞等四處的現地遊客一共 41 名,有效樣本 41 名。 資料收集方面,採用開放式問項與結構式問項,以利正式問卷之適切性。 在開放式問項,針對「知覺到的刺激」方面,詢問遊客「您今日在淡水老街的 遊憩過程中 在您周遭有哪些現象讓您感覺不舒服或有負面感受?原因為何?」 , 與「您今日在淡水老街的遊憩過程中,在您周遭有哪些現象讓您感覺舒服或有 正面感受?原因為何?」而「期望體驗」方面,詢問遊客「您遊玩淡水老街的 後,行前有哪些體驗或計畫未達成或沒做到?原因為何?」 「知覺遭遇人數」 ,在 方面,詢問遊客「請問您就目前所在地,您覺得周遭人數大約多少人?(請填 整數);另外,亦採用結構式問項測量, 」 「您覺得周遭人數程度?」採用七點尺 度,從很少到很多等不同等級,也詢問遊客「周遭人數與您行前預期會遭遇人 數相比較」「周遭人數與您偏好之人數相比較」 、 、與「周遭人數與您可忍受之人 數相比較」 ,以上部分係針對「期望理論」而測量,以上題項均採七點尺度測量, 35
  • 45. 從少很多到多很多等不同程度,而就擁擠程度測量為「就您目前所在地,您覺 得擁擠程度為何?」為七點尺度,從一點也不擁擠到非常擁擠等七個等級。 二、資料處理與分析 資料處理乃將語意相近的項目歸納成同一類別,並統計各項目的出現次數 多寡,當次數分配與百分比達 10%以上受訪者回答時便予以採納,若該項目出 現次數低於標準,或不符合本研究題意者予以刪除,分析結果將轉成結構式問 卷中測量的問項。 三、執行結果 整理開放式問項時保留 10%以上受訪者回應的答案,其結果可歸納出(見 表 3-1) :在密度所引發的刺激方面有「街道空間不足,不易行走」「其他遊客 、 不當行為」「設施維護管理欠佳」「上廁所,需排隊等候」「商店兜售吆喝聲 、 、 、 音太吵」「環境髒亂」「河水髒臭」等,共計 7 項問項,而遊憩體驗目標方面 、 、 有「散步、散心」「拍攝照片」「離開生活步調」「品嚐地方美食」等,共計 、 、 、 4 項問項(見附錄三,p.100-101)。 先驅研究樣本之社經背景資料項目包括有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家 庭狀況和居住地等項目 分析結果見表3-2 受訪者的性別分佈比例 女性 , 。 , (56.1%) 略多於男性(43.9%)。而年齡分佈方面以21至29歲之間的樣本最多(63.4%), 其次為20歲以下(17.1%),比例最少的受訪者是40至49歲之間(4.9%)。在教 育程度方面,以大學程度者最多,佔58.5%,其次為專科程度(17.1%),再者 為研究所程度(12.2%)。在職業方面,以學生最多(36.6%),其次為商(24.4%), 再者為服務業(22.0%)。而婚姻狀況,未婚者高達九成多(92.7%)。而在前 往淡水老街的交通工具方面,搭乘捷運者高達六成多(65.9%)。至於同伴方面, 36
  • 46. 表 3-1 先驅研究開放式項目測量歸納結果 項目 百分比 備註 1.街道空間不足,不易行走 24.39 採納 2.其他遊客不當行為 21.95 採納 密 度 3.設施維護管理欠佳 19.51 採納 引 4.上廁所,需排隊等候 14.63 採納 發 的 5.環境髒亂 12.20 採納 刺 6.商店兜售吆喝聲音太吵了 12.20 採納 激 7.河水髒臭 9.76 採納 8.商店內空間不足 4.88 未達 10%以上,予以刪除 9.商店經營管理問題 21.95 未與「密度引發的刺激」有關,予以刪除 遊 1.散步、散心 26.83 採納 憩 2.拍攝照片 體 12.20 採納 驗 3.遠離生活步調 9.76 採納 目 標 4.品嚐地方美食 9.76 採納 本研究整理 朋友居多佔近四成(39.0%),其次為男女朋友或家人,各佔19.5%。而在居住 地方面,居住在台北縣(36.6%)者佔多數,其次居住在台北市(24.4%),其 餘的北部地區、中部地區與南部地區各佔12.2%。 先驅研究樣本之次數分配項目包括有實際遭遇人數、周遭人數之程度、周遭 人數與行前預期遭遇人數相比較、周遭人數與偏好之人數相比較、周遭人數與可 忍受之人數相比較和擁擠程度等項目,分析結果見表3-3。為有效區隔樣本,因 此先將先驅研究時段區分為平日與假日,平日樣本數共10,而假日樣本數共31。 在平日方面,知覺到周遭人數平均為266人,而周遭人數程度為偏少的(M = 2.80),而實際遭遇人數與行前預期人數相比較是差不多的(M = 3.50),實際遭 遇人數低於偏好之人數(M = 3.30),實際遭遇人數低於可忍受之人數(M = 2.50),而擁擠程度為不擁擠的(M = 2.50) 。而在假日方面,知覺到周遭人數平 均為360人左右,而周遭人數程度為是偏多程度(M = 5.58) ,而實際遭遇人數稍 微高於行前預期人數(M = 4.65) ,實際遭遇人數稍微高於偏好之人數 37